儿科实习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9:15

儿科实习感受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教育;学习方式;游戏

在幼儿学习中,理想的方式是要注重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科学领域,要通过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获得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的深层价值,实现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使幼儿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凝聚科学精神。新纲要颁布后,幼儿园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特别是在组织策略上,最明显的变化是从“教中学”转向“做中学”,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获得直接经验,重视幼儿科学探索环境的创设,重视在幼儿兴趣点上生成教育活动。

但在具体实施时,教师理想的观念与现实行为的矛盾导致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困难;在操作上也往往顾此失彼,具体表现为四大弊端: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选择上多预设,少生成;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学习方式上多传授,少探究;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内容上多知识,少智慧;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多正规性科学活动,少非正规性科学活动要开启幼儿的科学智慧,需要在科学游戏之中自然生成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科学思维方法,其基础是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的养成。这就要求以游戏化学习为核心,在诸如一日生活、课堂教学、区角活动等学习场景中,衍生出探究式学习、生成式学习、验证式学习、生活化学习等形式,以简单科学思维方法,自觉地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逐步促使幼儿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的养成,并保持幼儿科学兴趣、科学理念的不断发展。

1以游戏化统合幼儿学习的构思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解放幼儿手脚,给予他们充分的摆弄、操作、尝试、发现、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使他们的科学认知水平有提高,对科学活动有浓厚兴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在游戏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游戏是活动者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游戏是活动者自主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它不受结果评价的制约,因而它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游戏是在个体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它无须承受过于超越自己能力的行动,因而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游戏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在操作物体的动作中建构经验,因而它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

因此,在游戏化的学习方法中,不存在任何强制性的迫使,玩与不玩,玩什么,怎么玩都是由游戏主体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游戏化的特点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游戏不再是生存必需而是自然必然性的超越,,以游戏方法是发展幼儿主体性的适宜途径,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学领域中运用游戏化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利用这种方法与因素编制的教学游戏能很好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基于“游戏”的幼儿多元学习的实施

在幼儿学习活动中,以游戏化为基本理念的学习,是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基本依据的,以幼儿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为基本目标,从而形成以探究式学习、生成式学习、验证式学习、生活化学习为基本形式的多元学习方式。

(1)探究式学习:在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幼儿进行观察、探究之后,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会有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还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的东西,比较浅显单一,这时就需要通过思考和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形成想法,通过交流来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探究式学习能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等各种感官去观察这个世界,从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三个过程。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也经常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作为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除了问题的提出外,还包含问题的尝试解决、问题解释的形成、问题解释的评价、问题结果的评价和交流等五个层面的内容。

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为了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态度,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充分的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鼓励幼儿在寻找资料、调查采访,实验操作等动手、动脑、动口的探究过程中掌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使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过,这种特点也决定了探究式学习方式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

由于小班幼儿受年龄特征的影响,缺乏探索的能力即独立性,因此在实施探究式学习过程,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经验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保护、满足、鼓励幼儿好奇心、求知欲入手,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幼儿能不断的动手操作、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使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幼儿科学探究教育活动中,更重要的是促使幼儿形成获取知识的兴趣、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探究式学习的展开,概括来说,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把握的:

一是幼儿探究式学习要以兴趣导入为条件,即要强化游戏在探究式学习中的作用。因为,幼儿身心年龄特点决定了探究式学习是有别于成年人的,也有别于中小学生,它更注重感性认识,更需要情感投入,更讲究情境的营造,以激活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学习需求。

二是幼儿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的价值引导和资源支持,即要依据幼儿的思维水平来设计相关探究要素,提供探究的资源,引导探究的方向。这是因为幼儿毕竟是一个缺乏社会经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组织与引导是教师的应尽职责和义务,这也是促使幼儿进入探究境界的有效保障。

三是幼儿探究式学习需要情感保护。由于经验的欠缺和独立学习能力的薄弱,他更容易遭受探究过程的挫折,失败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有可能很难找到成功感,由此,教师在引领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时候,切不可只关注那些成功者而忽略了失败者,恰恰是那些失败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呵护,才能促使这些幼儿在失败中感受关爱,才能在不断失败中找到探究的乐趣。

(2)生成式学习:在幼儿园教学中,生成性学习是指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幼儿的需要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及时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地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计划的执行,也不是幼儿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幼儿发展服务的心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自己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作出的及时价值判断对教学行为与思路进行机智性调整,以师幼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生成性学习的主体是幼儿,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依赖于幼儿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预设,精心设计灵活的预案,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意识,应对幼儿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预测更多的可能,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在活动中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灵活合理调整教学预案;而且要对幼儿在活动中发生的、教师未预料到的、幼儿感兴趣的、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生成新的活动继续进行探索,更好地提供幼儿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从呈现内容和生成价值分析,生成式学习需要把握这样一些原则:

一是时机的把握。时机来自何方?应该来自幼儿的学习情境之中,它可能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以外事件,如案例7中的玩具倒翻,也可能来自问题的出现,如案例8中出现的情景。不管是何种时机的出现,都需要教师的灵活处理,智慧把握,并且加以组织引入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二是目标的把握。生成的时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在考虑适合于幼儿需求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如果生成出的问题与学习目标毫不相干,教师就不必跟着幼儿走,可以巧妙地一带而过,搁置不管。如果生成出的问题有利于达成学习目标,即使偏离原来的预设,也要跟幼儿的需求走,而且要充分利用这难得的生成来为达成学习目标服务。处理得好,就能化尴尬为精彩。

三是过程的把握。幼儿的生成式学习依然要强调游戏性,在学习过程中体现游戏性的设计是教师的必然选择。在案例8中,所生成的转转转——变变变——猜猜猜——滚滚滚等环节都充满了游戏的意味,却又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探究,使生成式学习在探寻数字规律中获得科学思维的发展。

(3)验证式学习:幼儿的学习不仅在探究,也在验证着他所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有时可能是因为“知其然”而想进一步探索其“所以然”,有时是因为有许多猜想或假设而想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想法的正与误。验证式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但又是富有兴趣的。他不仅是在探索,更是在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并且在运用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意识。幼儿需要用自己的体验来验证生活经验积累的正确与否。而且通过验证正确认识事物的特点,从而认识倒科学的严密性、真实性,以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热爱之情及正确态度的养成。

(4)生活化学习: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科学(含数学)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要生活化。因此采用生活化的学习方式,结合生活化的情境,开展科学教育,能让幼儿轻松自如地感知科学现象。教师要有意识的、有目的地运用这一学习方式,利用生活素材让幼儿积累科学感性经验,引导幼儿在有意无意之间,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各种科学信息,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科学的简单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因此,生活化学习是指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应选择幼儿生活作为教育内容,而且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于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生活中进行学习。这是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而核心的理念,也是当今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这一思潮在课程中的折射。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不是幼儿学习的障碍,而是幼儿学习的内容、时机、方式,这个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幼儿的学习方式。

例如,探究年历秘密的过程整整持续了两周,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可以挂的是挂历,桌上摆的是台历,而且随着兴趣的发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成活动中了解了各种数字的含义,还能熟练找到父母、同伴、以及自己的具体生日。可见,依幼儿兴趣而生成活动的学习方式,为幼儿在自主建构中提供了自我探究、模仿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细致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概括能力。

这里其实蕴涵着正规性科学学习与非正规性的科学学习结合,既有教学活动时间的学习,又有课外时间的学习,使得生活化的学习成为一种可能。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运用观察、记录、推测、关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类似这样的问题情景,就发生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细小环节中,说明幼儿生活中确实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目标和时机。正是巧妙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环节,让幼儿轻松的感知各种数理现象,既可让幼儿获得初步的知识,又可逐步提高幼儿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儿科实习感受篇2

   1明确学习目的与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需要是人从事活动的内驱力和诱因,是人积极的源泉,而中国大学生意识到的基本需要依次为求知、友情、建树和自尊自立等.以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高等学校教师只有把国家要求及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才会产生内驱力而去行动.内部动机指儿科学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者所追求的目的.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天生具有追求知识的愿望,会不断地追求知识的意义,并理解周围的事物.在儿科教学中应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产生根本性变化.临床儿科学是儿科诊断与治疗,所讲授的内容基本是以基础理论为主,即授课形式上以获得言语信息为主,但传统的儿科学教学是以学科分块的形式讲授的,往往造成知识分离,内容衔接差,学生难以把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难于在短时间内接受儿科学的临床知识,不能形成整体思维及临床思维特有的能力,从而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学院校一般将儿科学课程开设在外科学及内科学之后,而儿科学有些疾病同内科学大同小异,造成学生不愿意认真学习儿科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理,突出儿科学的特点,并辅以真实病例及实习课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明,指导学生如何联系儿科病例进行思维,即调动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儿科学学习者受到外力推动,如金钱及名誉等外部诱惑而激发的动力.学习活动是满足动机的手段,儿科学学习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取儿科知识本身,而是儿科学习成就以外的外部奖励,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外部动机鼓励学生学好儿科学,但必须注意外部动机并不出自学生本身的兴趣,故一旦消除,学生很可能放弃儿科学学习.兴趣是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对学生而言,它则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1],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2采取激励措施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保证学习效率

   研究表明,人的快感及痛感均在大脑中形成,当人体某些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时大量的感觉细胞发生变化,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感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会在其中引起正面或负面性质的、具有一定强度特征的、纯生理性的情绪性反应,或称情绪状态.因此,人的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及自身需要关系的反映,它构成心理活动的背景,对人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学生每天都经受不同的外界刺激而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状态直接关系到学习任务完成的好坏,既是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现象,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学习情绪的好坏是外界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学生内心体验,这种心理状态可以转化为学生对外界认识活动的主要激活因素和调控因素,影响或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及行为,所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是保证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最主要的方式是采取激励措施.

   2.1影响激励 是指教学人员及教学管理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以调动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教师及教学管理者的素质、品德、风度、能力、水平和实干精神等均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主要因素.这要求教学人员及教学管理者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2.2情感激励 是指教师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朋友式关系的方式.教师应做到生活上关心、心理上沟通且学习上指导学生,使学生和教师在学习目标上有认同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心理学认为,教师必须喜欢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使学生不但尊敬教师,而且从内心喜欢自己的教师,这种师生感情的建立是教学工作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尊重学生,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到温暖,实现师生之间思想的沟通和共鸣.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的教师年龄多数在45~55岁之间,而学生多数在23~25岁之间,因此师生之间较常存在沟通障碍,故教师应多想方法接触学生,了解其内心想法,理解和关心他们,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包括教材的呈现、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目前,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的讲演法仍是大规模集体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按照平均效果来设计教学[2].采用以讲演方式进行大规模授课的方式时首先教师用自己的热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授课内容与学生兴趣相联系,从以课堂及教材为中心方法,逐渐过渡到以问题及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上,从而达到掌握重点,了解一般,少而精,使相关知识得以融合贯通的目的,还应给学生留出想象空间,将启发式及讨论式的讲课模式带到课堂,做到自我学习,自觉提高.

   4记忆阶段

   记忆阶段是指尽可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阶段.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逻辑记忆力显著提高,可充分理解所学教材的意义和实质,并对所学内容能进行主动分析综合,掌握内在联系,进行记忆.根据此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比较、综合及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增进理解,强化记忆.在儿科学教学中有很多此类例子,如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比较及各年龄段惊厥原因的比较等.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因素合为统一体加以考察的方法,将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

   [参考文献]

儿科实习感受篇3

关键词:服务学习;科学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133-03

服务学习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教育方法,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广泛运用于小学、中学及大学教育的各门学科。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指的是一种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的方法。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服务学习是一种教与学的理念与实践方法,将社会服务融入课程中,让学生通过筹划、执行、反思和评估促进自身的发展,并且满足社区的需要。对学生而言,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同时,学生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2]

受服务学习思想的影响,湛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湛江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进行紧密合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学教育团队师生和幼儿园教师合作研究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以及幼儿科技活动设计。本研究中的科学教育本科大学生将所学到的科学实验、科学探究活动、科技活动知识,与幼儿园教师合作,设计成适合幼儿认知心理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索儿童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教学效果以及评价方式。笔者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这一教研合作的过程,在过程中始终注重引导大学生与儿童交流,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建设性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本文集中讨论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纸杯咯咯叫探究活动和踩鸡蛋探究活动。

一、理论基础

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论述中认为,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核心,学生不仅直接从课程中学习,而且也从所参与的活动中学习。经验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还为学生提供了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机会。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也就是说,教育目的是由个人自己在经验中获得,目的本身具有连贯性。教师不应只是注意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杜威的教学设计观点在于教材资料居于次要地位,而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自发产生的兴趣,能在情景中激发求知欲。而学生只有在与日常生活有联系的学习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主动学习。因此,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如何亲自动手工作,在工作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杜威同时认为,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校内学习必须与校外学习联系起来,并自由地相互影响,最终使儿童将校外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带回校内,同时将校内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校外日常生活。[3]在杜威看来,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运用它们,使学生在学校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正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学会生存。

关于幼儿怎样学习,建构主义者认为儿童应通过动态的、互动的过程而建构知识。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儿童科学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要基于对儿童如何学习科学的过程与规律的认识,所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提供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科学探究活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鼓励把操作视为儿童建构知识的主要方法。在操作中,儿童亲自进行,直接参与,与物体和材料发生互动,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手眼协调运用自己的感官来获取新的知识。儿童是科学家,他们真正积极地进行实验操作,进行观察来建构他们有关世界以及世界运转的日渐复杂的理论。[4]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科学活动中提倡幼儿“做中学”,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学习科学。[5]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设计以下两个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教育本科大学生结合服务学习思想,在幼儿园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

二、活动设计实施与初步讨论

如前所述,我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学教育团队师生和我院附属幼儿园合作,进行一系列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研究,本文选择其中两个具代表性的幼儿科学活动设计来进行分析。

1.纸杯咯咯叫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对象是幼儿园大班18名学生。这个活动计划是由科学教育专业3位本科生(“准教师”)主导设计并实施,幼儿园教师从旁提供意见和教学支援。该活动的目标旨在促使幼儿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通过观察趣味科学实验现象,感受物体发声的现象。该活动中的主要科学小实验,是将用牙签将纸杯底中心捅穿一个棉线可以穿过的小孔,将棉线从纸杯底穿过,然后再系一小节牙签,使得外面拉棉线卡在小孔处。用手沾一点水,轻轻往下摩擦棉线,就可以听到很大声的类似母鸡咯咯叫的声音。往纸杯里装一点点水,再轻轻往下摩擦棉线,除了听到类似母鸡咯咯的叫声外,还可以看到水花从纸杯中溅出来。该活动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次性纸杯1个、棉线一小段、牙签一根及一些水。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4~5个人。

开展这一科学探究活动,先以准教师提问学生有没有听过母鸡叫,然后可以让听过的学生模仿母鸡咯咯的叫声。接着,准教师拿出已经准备的纸杯,跟学生说,现在手里有纸杯也可以发出母鸡咯咯的叫声。同时,当场制作并演示纸杯咯咯叫的现象。由于该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而且趣味性很强,学生马上被吸引住。这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纸杯可以发出声音,并给他们思考和回答的时间。这段导入时间为5分钟。接下来,是准教师交给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纸杯咯咯叫。给学生发放已经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制作。教师详细地介绍纸杯咯咯叫制作的每一个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另外两位准教师分别加入到各小组中,指导学生制作纸杯咯咯叫。在学生制作好纸杯咯咯叫后,让他们轮流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要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指导和适当的鼓励。这部分的时间为20分钟。然后,教学回到一开始就是为什么纸杯会发出声音这个问题,准教师对这个问题不要从深奥的科学理论去解释,只是当场给学生演示:往纸杯里装一些水,接着摩擦棉线,可以听到纸杯发出咯咯的声音,同时看到水从纸杯中不断地溅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纸杯发出声音和手不断摩擦棉线以及纸杯的水溅出来等现象有一定的联系,感受到物体发出声音和振动的有关系的这种表象认识。

幼儿园教师在课后交流中提到,纸杯咯咯叫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目标适合幼儿的认知心理,该科学探究活动趣味性强,容易吸引学生兴趣。还有,就是该科学小实验比较容易制作,适合幼儿进行科学制作。此外,该科学探究活动涉及的各种材料都较易获得,教师较易操作。准教师在一个班中实施该活动之后,幼儿园的教师接着在其它的班别也进行了纸杯咯咯叫科学探究活动。

2.鸡蛋大力士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对象是幼儿园大班18名学生,这个活动计划是由科学教育专业3位本科生(“准教师”)主导设计并实施,幼儿园教师从旁提供意见和教学支援。该活动的目标旨在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经历科学探究,感受拱形结构物体受力现象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中主要的科学小实验是:用手握住一个鸡蛋,使劲挤压,鸡蛋怎么都不破。还有一个实验是一块泡沫板,在泡沫板中挖四个和鸡蛋大小差不多的洞,接着将4个鸡蛋放在四个洞中,然后人站在鸡蛋上面,鸡蛋不破。该活动准备泡沫板一块,鸡蛋几个,同时为每个小组准备鸡蛋1个。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4~5个人。

这一科学探究活动,以准教师跟学生讲述在家里不小心碰到鸡蛋,鸡蛋是不是很容易就破碎的事例,大部分学生都回答有这样的经历。得到学生的肯定后,准教师就提出了与学生认知相冲突的一个观点:“其实鸡蛋是个大力士,不信老师跟鸡蛋比力气给大家看。”接着,准教师现场演示握鸡蛋实验。学生很惊奇地看到,鸡蛋怎么都握不破。同时,让学生思考:鸡蛋为什么握不碎,鸡蛋的力气真地很大吗?这段导入时间为5分钟。接下来3位准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跟鸡蛋比力气的握鸡蛋实验,同时让学生谈谈与鸡蛋比力气的经验,以及为什么鸡蛋握不破的一些想法。接着,准教师在总结学生经验之后,提出再次感受鸡蛋大力士的实验。准教师站在放在泡沫板中的鸡蛋上面现场演示,鸡蛋还是完好无缺。接着让几个学生体验这种站在鸡蛋上而鸡蛋却毫无受损的现象,整个时间为20分钟。

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鸡蛋的力气这么大。准教师当场演示:一张纸平放在两个木块上面,往上面放重物,很快就塌下来。将纸变成拱形,靠着两个木块,再往上面放重物,可以放很多重物才塌下来。然后,将切开成两半的鸡蛋空壳给学生看,让他们感受鸡蛋壳和拱形纸形状的相似性,感受到鸡蛋这种拱形结构与它受力的现象。最后,跟学生讲述妈妈一般是将鸡蛋放在什么样的装置上将鸡蛋运回家的,让他们感受到拱形结构物体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幼儿园教师在课后交流中提到,基于做中学的理念,利用鸡蛋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设计成形式比较有趣味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实验的现象对幼儿已有认知冲突挺大。也许,有些知识点无法向学生解释,但是,通过与鸡蛋比力气、站在鸡蛋上面鸡蛋不破的这些体验,可给幼儿留下很深的现象,让他们对拱形物体以及它的受力有一个表象的认识。

三、总结

幼儿园教师从这上述案例的实践交流总结指出,大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这种服务学习是非常值得欢迎的。他们认为,大学生的这种服务学习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幼儿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幼儿的认知心理,但由于科学资源相对缺乏,导致“准教师”实施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科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将专业课程和幼儿科学教育结合起来,无疑会丰富幼儿科学教育。

服务学习是一种教与学的理念与实践方法,将所学的课程服务于社会中,并通过筹划、执行、反思,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科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实践后的交流总结中得知,他们从这种服务学习中对专业技能锻炼的效果很明显。科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如《科学探究》、《科学实验研究》、《科技制作》等课程,使得他们具备很丰富的科学探究资源,但是他们缺乏在幼儿教育中的理念和实践经历。在幼儿园中的服务学习,实际就是让他们向具有丰富经验的幼儿教师学习,在实践中获取与幼儿交流的经验,并从这种交流中获得职业的认同以及自信。

上述两个个案的实践表明,科学教育本科大学生利用所学的课程内容,和幼儿园教师一起合作开发设计,以低成本、高教育价值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服务学习,不管是对大学生的科学教育还是幼儿的科学教育,都有着现实与积极的意义。笔者希望本文能对大学生服务学习思想和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践有一些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外比较教育研究,2001,(8).

[2]周加仙.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4,(4).

[3]杜威,(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克里斯汀·夏洛.劳拉·布里坦,(庞丽娟编).儿童像科学家一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刘燕平.谈幼儿科学教育中操作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12,(04).

儿科实习感受篇4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李吉林重返一年级课堂后,发现儿童在迈进小学的最初阶段,学习的是枯燥单调的拼音。“60天从上午到下午的语文课,反复拼读字母符号。那么想识字的孩子就是识不到字。”

李吉林为儿童对小学生活从憧憬到失望感到着急。她开始重新思考儿童的语言学习,并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通过情境演示的方法来理解表现人物神情、动作的提示语。小试的成功和不断的思考让李吉林认识到,儿童的语言学习不应该是“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也不应该是“机械的、逻辑的、无情感的”,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是让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过程,同时也是让他们进入世界,进入社会生活,进而让他们渐渐长大的过程”。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紧密相联,应该以激发和培养兴趣为前提,使注意、好奇、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和儿童的思维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感受真实生活,积累感知材料,鼓励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训练和学习。这些思想构成了李吉林最原初、最素朴、最核心的学习观。

如何连接儿童的语言学习与生活世界,如何沟通他们的认知与情感,李吉林找到了“情境”这一核心的中介和手段,“情境教学”由此萌发。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西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心理和认知层面,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则把认知与情感整合在一起,强调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可以“全身心地活动其中”。作为语文教师,李吉林的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更加注重在学科教育中的操作性运用,她概括提出的“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等情境创设的途径,不仅是可理解可操作的,而且凸显了东方情境教育之“情境”的审美性、体验性,更富有民族文化的韵味和智慧。

李吉林对学习的研究发源于语文情境教学,但却没有就此止步。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成功和理性的思考,她把对儿童学习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思想品德、数学、科学、音体美等其他学科,将语文情境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学科特定的儿童学习规律提升为各学科适用的一般规律,并基于此提出了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在完成“具体(语文学科的特定规律)——抽象(其他各科的一般规律)”这一提升过程后,她又引导各科教师把“五要素”与“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特点”两个要领结合起来,提炼出各科情境教学的要素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注重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最终实现了“具体(语文学科的特定规律)——抽象(其他各科的一般规律)——再具体(其他各科的特定规律)——再抽象(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一螺旋上升的理论建构过程。

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情境教育的一些基本学习观也在逐步形成。她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点,并把“为了儿童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作为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和最终目标。在操作层面上,她提出“创设亲、助、和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者之间的距离”,强调师生在共同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共通体验与合力以及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强调情境在沟通学习者要学习的新知识与他们的经验、兴趣、先前知识之间的重要作用。

课程是情境教育育人的重要载体和中介,情境课程自然也成为李吉林在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之后探索的“第三部曲”。李吉林通过情境课程的构建为儿童的学习营造出了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学习生态,把以学科课程教学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正式学习环境(“学科情境课程”)和由课外、校外及至野外课程教学等构成的非正式学习环境(“主题性大单元课程”、“野外情境课程”)充分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使儿童(及其身心和经验)、知识和日常生活镶嵌于其中的真实情境。

情境课程所建构的广远而真实的情境使儿童的学习突破了传统的课堂学习的时空局限,也打破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背后的“教师—学生”两个维度构成的“二元论”,而与学习科学视角下的学习环境设计的“多中心论”相契合。情境课程的构建不是为了知识的直接传递和灌输,而是旨在通过镶嵌在真实情境中的内容(知识)、他人、人工制品、技术、工具、资源等各种要素,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给养。儿童的学习也因此成了通过情感驱动、身心活动、审美体验,积极主动地汲取给养的过程。

随着情境课程的建构和研究,李吉林还进一步提出了“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这五个情境课程的操作要义以及“主动性”、“美感性”、“创造性”、“教育性”、“实践性”五大原则,情境教育内含的儿童学习观至此愈见清晰,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学习是对美的体验,具有审美性,儿童通过在美的情境中对美的体验而“激智”、“发辞”、“冶情”、“育德”。情境课程强调美感性,把“美”既作为手段,又作为最终追求的境界。关注和强调学习的审美层面是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中学习思想的独特之处,西方学习科学提出的众多学习理论及观点尚未涉及此层面,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学习是发展思维、认知以及创新的精神。这是李吉林情境教学探索之初“以发展儿童思维为重点,着眼创造性”一贯主张的体现和延续,是对学习的认知层面的关注。

第三,学习是情感的投入和发展。在情境课程中,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同时伴随着情感的参与和发展,并由“物—情—辞—思”这一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印记的学习动力系统使客观外物、人、语言(知识)和思维统整在一起,使认知层面强调的“思”成为了同时兼有“思”与“情”的“情思”。充分关注学习的情感层面是李吉林情境教育最核心也最鲜明的学习思想。

第四,学习是主体主动的活动。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主题性大单元课程、过渡性情境课程、野外情境课程,儿童积极主动的活动都是情境课程的核心,体现了情境教育对学习的实践层面的关注。

儿科实习感受篇5

需要是人从事活动的内驱力和诱因,是人积极的源泉,而中国大学生意识到的基本需要依次为求知、友情、建树和自尊自立等.以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高等学校教师只有把国家要求及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才会产生内驱力而去行动.内部动机指儿科学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者所追求的目的.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天生具有追求知识的愿望,会不断地追求知识的意义,并理解周围的事物.在儿科教学中应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产生根本性变化.临床儿科学是儿科诊断与治疗,所讲授的内容基本是以基础理论为主,即授课形式上以获得言语信息为主,但传统的儿科学教学是以学科分块的形式讲授的,往往造成知识分离,内容衔接差,学生难以把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难于在短时间内接受儿科学的临床知识,不能形成整体思维及临床思维特有的能力,从而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学院校一般将儿科学课程开设在外科学及内科学之后,而儿科学有些疾病同内科学大同小异,造成学生不愿意认真学习儿科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理,突出儿科学的特点,并辅以真实病例及实习课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明,指导学生如何联系儿科病例进行思维,即调动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儿科学学习者受到外力推动,如金钱及名誉等外部诱惑而激发的动力.学习活动是满足动机的手段,儿科学学习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取儿科知识本身,而是儿科学习成就以外的外部奖励,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外部动机鼓励学生学好儿科学,但必须注意外部动机并不出自学生本身的兴趣,故一旦消除,学生很可能放弃儿科学学习.兴趣是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对学生而言,它则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1],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2采取激励措施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保证学习效率

研究表明,人的及痛感均在大脑中形成,当人体某些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时大量的感觉细胞发生变化,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感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会在其中引起正面或负面性质的、具有一定强度特征的、纯生理性的情绪性反应,或称情绪状态.因此,人的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及自身需要关系的反映,它构成心理活动的背景,对人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学生每天都经受不同的外界刺激而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状态直接关系到学习任务完成的好坏,既是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现象,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学习情绪的好坏是外界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学生内心体验,这种心理状态可以转化为学生对外界认识活动的主要激活因素和调控因素,影响或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及行为,所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是保证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最主要的方式是采取激励措施.

2.1影响激励是指教学人员及教学管理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以调动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教师及教学管理者的素质、品德、风度、能力、水平和实干精神等均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主要因素.这要求教学人员及教学管理者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2.2情感激励是指教师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朋友式关系的方式.教师应做到生活上关心、心理上沟通且学习上指导学生,使学生和教师在学习目标上有认同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心理学认为,教师必须喜欢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使学生不但尊敬教师,而且从内心喜欢自己的教师,这种师生感情的建立是教学工作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尊重学生,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到温暖,实现师生之间思想的沟通和共鸣.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的教师年龄多数在45~55岁之间,而学生多数在23~25岁之间,因此师生之间较常存在沟通障碍,故教师应多想方法接触学生,了解其内心想法,理解和关心他们,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包括教材的呈现、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目前,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的讲演法仍是大规模集体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按照平均效果来设计教学[2].采用以讲演方式进行大规模授课的方式时首先教师用自己的热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授课内容与学生兴趣相联系,从以课堂及教材为中心方法,逐渐过渡到以问题及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上,从而达到掌握重点,了解一般,少而精,使相关知识得以融合贯通的目的,还应给学生留出想象空间,将启发式及讨论式的讲课模式带到课堂,做到自我学习,自觉提高.

4记忆阶段

记忆阶段是指尽可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阶段.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逻辑记忆力显著提高,可充分理解所学教材的意义和实质,并对所学内容能进行主动分析综合,掌握内在联系,进行记忆.根据此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比较、综合及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增进理解,强化记忆.在儿科学教学中有很多此类例子,如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比较及各年龄段惊厥原因的比较等.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因素合为统一体加以考察的方法,将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

[参考文献]

[1]罗树华.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0.

儿科实习感受篇6

关键词:科学活动;辨别能力;注意力

一、为什么要培养辨别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指出:“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这说明在幼儿的科学学习中,辨别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很多城镇中的幼儿教育,只重视文化知识的教授,忽略幼儿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幼儿亲身实践与探索带来的直接经验与趣味性。约束幼儿的好奇心与动手创造的能力。在开展科学活动中,我们要加强幼儿辨别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更好、更充分地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异同,更直观地去进行操作以获得直接性经验。

二、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辨别能力

以大班科学活动“辨别面粉”的教学为例。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面粉的特征,能在四种白色材料中辨别出面粉。

(2)学习如何使用记录表进行对比分析。

(3)感受实验的乐趣,体会到探索的快乐。

2.教学准备

面粉、面团、淀粉、奶粉、绵白糖、水、透明塑料杯、抹布、记录表、蜡笔、ppt课件。

教学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面粉、淀粉、奶粉与绵白糖这四种操作材料从外表看来很相近,但是它们本身的性质差别很大,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辨别能力的提升,还准备了记录表与蜡笔,是为了让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记录表,辨别出各种材料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现代教学中信息化与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节活动中也运用了多媒体课件ppt,在课件中可以更直观地讲解面粉的产生,以及实验材料的分析,帮助幼儿进行辨别。

3.教学过程

(1)运用教具进行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各种面食图片,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出面食是由面粉做的这一主题。通过提问:“面粉是由什么做的?”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进一步讲解面粉的产生,了解面粉的特征。渗透教育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2)创设生活情境:科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这节活动课中,创设以制作新年美食时小红的烦恼为背景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更好地观察与记录。

(3)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记录表,辨别“真假”面粉。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科学学习中,幼儿直接感知,通过动手操作来切身感受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材料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来获得直接经验。在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地去尝试,采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等不同的感官去感受,并运用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需要完成记录表,并用自己的方式去描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在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表可以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再分小组讨论或实验去验证和辨别出真正的面粉。

三、培养幼儿辨别能力的几点建议

在大班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方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教学目标明确

在目标中应含有能力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目标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能够达到的最近发展区。明确的目标是培养辨别能力的前提。

2.幼儿亲身的实践与检验

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幼儿要通过亲身实践进行科学学习。只有亲身实践,幼儿才能获得直接经验,通过经验的比较、分析来提升辨别事物的能力。幼儿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由于幼儿本身知识能力的限制,需要教师来帮助他们进行验证,以获取正确的直接经验。

3.记录表的合理运用

在科学活动中,记录表的运用很普遍。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合理运用记录表,可以帮助幼儿清晰地整理出要展示出的事物特征,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幼儿更加科学的进行逻辑性的辨别。

4.家庭资源的利用

科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幼儿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长,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教师所不能代替的。把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在生活中与父母共同探究,寻求答案。对于幼儿在生活中辨别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

儿科实习感受篇7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程;留守儿童;情感陪护

初中物理以其趣味性、科普性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那么能否利用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喜爱,以及物理实验的课外延伸性,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方面的陪护呢?

一、关于留守儿童

1.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行为偏差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异常,主要表现在:第一情绪方面,表现出对学习没有兴趣,与父母难以沟通,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第二,行为方面,表现为多动、学习困难等,少部分会出现暴力倾向等。

2.留守儿童心理异常的主要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心理问题,重要原因是缺少家庭情感交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缺少情感交流,心里堆积的负面情感越来越多,便产生心理问题。

3.留守儿童心理异常问题的解决途径

留守儿童心理异常问题的解决途径多种多样,其解决方案关注两方面:一是合理的情感填充,即通过校园生活形成的其他情感来填补亲情缺失产生的心理空缺,如师生之情、对学习的热情等;二是注意力转移,通过参加有意义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缓解心里的负面情感。

二、关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程

1.什么是初中物理实验课程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是基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学科拓展课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物理实验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实施方案主要是根据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物理实验活动。

2.物理实验课程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物理实验课程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制定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实验活动。如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在“课程目标基础实验室”进行课本实验的再操作,可培养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并对学科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性探究学习;对于学业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定时开放“自主提高实验室”,让学生对课本上的课外实验以及自主设计、改进的实验进行操作实施,并将实验过程及成果进行交流,辅导老师再对学生实验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分析解答;对于科技探索兴趣浓厚、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以物理实验社团的形式,每周定期开展基于物理学科的科技探索活动,并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对全校进行公开展示。

三、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与留守儿童

1.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开展对关爱留守儿童的潜在意义

因留守儿童大多存在厌学心理,对学校的传统教学都不太感兴趣,而物理实验因生动有趣更容易得到留守儿童的接受,能够让平时学习中被动的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由于参与大量的物理实验和科技探索活动,师生同学间的互动变得更为密切,形成良好的师生情,同学情。这让留守儿童内心的情感交流缺失得到有效弥补,减少负面情感的存在空间,使孩子们能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成长。

2.初中物理实验课程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实践措施

(1)时间的选择

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是留守儿童最容易感受到孤独的时候,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因此物理实验课程活动的开展选择在这些时间段进行,很好地提高留守儿童的帮扶效果。

(2)活动的开展

a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根据物理实验课程特点,结合留守儿童需求,组建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物理实验探究社团”,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下集中开展活动,展示介绍最新科技信息,组织进行不同难度等级的分层实验操作,开展趣味科技制作等,以及机器人等制作竞赛活动。

b常态开展科学竞赛活动

以两周为一个竞赛周期,第一周布置竞赛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方案设计等,在两周后的集体活动中进行竞赛展示。如课题“鸡蛋撞地球”,要求让鸡蛋从楼上落下而不摔破,下落经过的楼层越高得分越高,学生们利用课外时间,设计方案,有的用泡沫塑料包裹,有的用支架做保护层等,通过多次试验获得最优方案,既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又缓解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的消极情绪和负面情感。

c积极开展科学知识讲座

以月为单位,每月组织一次面向全体物理社团成员的科技知识讲座,主要针对初中物理教材中“声光力热电”等知识点,分模块进行科技宣传和知识宣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活动的评价

儿科实习感受篇8

关键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重要性

前言

在2l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加速增长,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建设推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何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早期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那么早期音乐教育则更应该贯穿其中。经过长时期的研究发现,儿童智力开发与学习音乐有着重要联系。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所以说人类最好的朋友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始终是音乐,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音乐占据着不可低估的位置。由此,大量的科学实践证明: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极为重要,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一、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应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共同组成的。而在0-6岁这个阶段,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在实施音乐教育的同时仍然存在着重技能轻感受的现象,导致许多家长认为学习唱歌、跳舞或乐器才算是接受音乐教育,而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此外,在有些家庭中,虽然认识到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但并未付诸行动,只寄希望于学校和社会,再加上有的父母自身音乐素质不高,不能给孩子正确的辅导,就造成了家庭音乐教育的缺失。除了家庭教育之外,社会上也有很多教学机构,而对于这类行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规范,比如师资、设备等要求,所以这也需家长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挑选一些正规的教学机构进行学习。如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音乐,重视体验感受音乐,父母双方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摒除功利思想,让孩子在自然、快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能够挖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想象则是通过声音来实现的。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合理的情节、激发儿童的兴趣、营造他们的想象空间。要鼓励儿童大胆并多角度地去思考,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儿童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让儿童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用肢体。还要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勇气和能力。在学习中,不仅需要学习别人的作品,更需要培养他们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还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教师也要善于把握儿童的创作时机、激发儿童捕捉灵感,积极进入创作空间。还要给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

(二)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听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儿童欣赏音乐时,会潜移默化地对节奏、音高、力度、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从而使儿童在听觉方面有很好的提高。培养儿童的音乐记忆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创造音乐活动的基础。在培养儿童的音乐记忆力时,每天应让儿童重复唱一些歌曲或跳一些舞蹈。一般重复3~4回,大部分儿童就能够记住了。但由于儿童遗忘的很快,尤其在短时间内遗忘很多,后期逐渐减少,所以要采取“先密后疏”的原则进行重复练习,这样就可避免遗忘。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成人应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记忆训练。

(三)音乐教育能够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

儿童通过感知,将听到的音乐传入大脑,便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儿童的情绪体验和感知能力。这些情感体验会使孩子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更容易产生心理的共鸣。音乐对于儿童情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促使他们更好地认知、学习其它学科。儿童经常接触音乐,受到音乐的熏陶,会更容易感到心情愉悦,内心平静。这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尤其是人文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施以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氛围。

环境是塑造和强化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让儿童处在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之中,对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着重大意义。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一生都致力于幼儿音乐教育的研究,他主张儿童出生时就给他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让孩子从小听好的音乐,在反复的聆听和接触中产生自然的习惯和动力。比如,在家中我们可以播放一些音乐作为背景,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聆听音乐,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与体验音乐,除此之外,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跳舞,让孩子随着音乐摆动,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拍,也可以放一些古典音乐给孩子听,家长也可哼唱一些摇篮曲、儿歌或民歌给孩子听,使儿童充分的接触音乐。即便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把音乐运用进去,利用音乐的情境把儿童带入活动之中。

儿科实习感受篇9

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集社会、语言、科学、健康、艺术为一体的。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心得体会吧!

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心得体会篇【1】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一、健康

(一)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

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4.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二、语言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三、社会

(一)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四、科学

(一)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三)指导要点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五、艺术

(一)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三)指导要点

1.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2.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幼儿教育五大领域(语言)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心得体会篇【2】这次做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各位名师为我们作的五大领域培训,使我再次对五大领域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语言领域:我认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能运用,能交流。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孩子多说,对于那些内向的幼儿更要要让孩子学会交流就需要老师用爱心和童心来走进孩子,主动与孩子们交谈。坐在宝宝的身边问长问短,让幼儿感觉老师像妈妈一样,久而久之,宝宝们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可以和老师说。另外,在课堂上可以多教给孩子一些美好的书面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用上几次,给孩子们一些美好语言的引领。

艺术:艺术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美,孩子们虽小,但对美的感受能力是很强的,不管是音乐活动还是美术活动,只有在美的熏染下才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比如美术活动,教师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是美的,教师的范画也要是美的,教师的指导语言也要美。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的声音要美,教师的身体姿势要美,选择的音乐也要美。同时,在很多时候,音乐和美术可以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带给孩子们更多美的体验。

健康:健康主要是带给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及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就需要教师细心关注幼儿,发现幼儿情绪不稳定及时开导,交给孩子们一些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健康的体魄就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地安排一些体育锻炼项目,每天进行必要的户外锻炼。同时,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

社会:我认为社会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让孩子学会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是很重要的。其次,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的。我认为交往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孩子们是自由的,放松的,他们会主动与人协商。另外,对于孩子之间的一些纠纷,教师不要急于制止,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样,孩子们就会逐步学会与人交往。

科学:主要是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教师要做的就是迎合孩子们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相应的材料,抛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幼儿有需要的时候适时得点拨,在孩子们有收获时进行及时小结提升。最重要的就是鼓励,激励孩子们进行更多的探索。

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心得体会篇【3】这次基层幼儿园教师培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广泛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

县幼儿园园长张梅霞在幼儿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他们又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

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教师的职业是相通的,热爱事业,热爱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儿不同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美丽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积极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幼儿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应该是最美好,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二、学习技能技巧,提高个人能力。

这次的培训还给我们安排了县幼儿园部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跟着县幼儿园领导和骨干教师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大帮助。

康东芳老师的体育教育示范课让我们目不暇接。在她手里,简单的一张报纸摇身一变就成了很好的教育资源,成了孩子们游戏的体育用品。一会儿让孩子们把报纸穿在身上跑,和报纸比赛,一会儿把报纸揉成小纸团投掷。孩子们玩的乐此不彼。整个教学都在活动中完成,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与学习。

白娟老师结合她自己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给我们上了一节美术示范课。使我们学到了一些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方法、美术教学的手段,让我们知道美术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单单一个制作画框就有很多讲究,例如画图的要领,颜色搭配等。

罗红梅老师的舞蹈示范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她结合舞蹈实例,边播放音乐边示范讲解,使我们在幼儿舞蹈方面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基层幼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幼儿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成功与否。

儿科实习感受篇10

【关键词】小学品德;德育性;学科习惯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依据《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来分析,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德育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目的就是使儿童学会关心、学会爱、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必然成为习惯养成课的总目标,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习惯养成课教学的主题,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新课程最大特点之一。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因此,倡导教师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让他们能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式的实践性

我们知道,小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过程。“行”是四者的关键,也是习惯养成课的重点。习惯养成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行为训练,重视行为习惯的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让学生有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内化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习惯养成课的课堂所呈现的学习内容,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教材,还应引导儿童回到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去,去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实学习内容。课堂所呈现的活动方式,应是老师根据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设计的活动。

二、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模式

研究表明,下面“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较适用于习惯养成课型。

1.激情设趣,有效导入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如果在导课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则能更快更准地切入主题,使教学更高效。

在导课时要注意遵守“准、实、快”的原则,准是准确定位导课的作用;实是注意导课的实效性;快是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力求高效。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和“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实验、调查、参观和体验等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切实得到自我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在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初步建立正确行为习惯的认识。

3.感悟明理,育情导行

在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总结、提升、引领”的作用,这是教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环节的教学里,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特点,与学生一起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做出“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从学习习惯上讲,归纳总结是引导儿童体验发现的快乐,促使儿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去,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完美结合;从教学实效上谈,归纳总结的作用是在整个探究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进行正确树立的有利时机。

4.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发展”,行为习惯的培养单靠习惯养成课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策略

(一)接受式教学策略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策略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它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系统的知识,且在实施上经济、可行。

如一位教师在教《爱惜每一张纸》时是这样做的:导入时,利用图片导入法,为学生展示生活、工作、艺术各方面纸的用途,让学生谈观后感,学生纷纷表示“原来纸的用途这么广这么大!”从而让学生明白纸的用途,感受纸的重要性。接着又为学生播放生活中浪费纸张的视频,唤起学生共鸣,发现浪费就存在身边。然后为学生出示造一张纸需用的树木量,并提供大量数据,一个班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学校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城市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国家一天浪费的用纸量,全世界一天浪费的用纸量,当数据越来越大时,学生震惊了!屏幕上即刻显示:树木砍伐、生态破坏、物种减少等由树木减少带来的灾难画面,学生屏息凝神,专注地盯着屏幕,直观数据和场面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体会到“纸张太重要了,爱惜纸张真要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

这位教师采用这种接受式的教学策略直观地告诉学生爱惜纸张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好习惯,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爱惜每一张纸。

(二)探究式教学策略

与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是一种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身边的事物或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樱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是其最大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其重要的学习形式。

(三)体验式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背景出发,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习惯,实现"自我教育"的教学策略。品德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才能使认知内化为行为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当然,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用到这些教学方法,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使它们互补共存,达到和谐统一,共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沈一松.小学品德学科多元评价的实践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