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十篇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十篇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5:00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1

一、财务共享中心基本概述及其推行实施的必要性

(一)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财务共享中心是财务管理领域基本理论及管理实践得以长足发展的产物,从其产生的理论根基上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视为财务的网络化。在网络财务的辅助下,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与信息技术加以融合,从而达到预算编制、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货币资金结算、财务远程操控的管理新模式。依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西方发达国家优秀企业,如美国福特公司、iBm公司、惠普公司等率先设立财务共享中心。随后,欧洲的众多的跨国企业及公司在财务管理中,也加大了对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视。我国的一些集团企业,如海尔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集团、中国银行、太平洋人寿保险集团等逐步采用了财务共享中心机制,有力促进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财务共享中心在内涵上主要是借助于共享服务中心这一载体,对企业的相关业务,主要是财务实务进行优化整合,将各子(分)公司略显分散的财务业务进行集中及共享,从而使企业的各项财务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保证企业财务运作及财务管理流程更加清晰。在企业集团普遍青睐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的背景下,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的财务核算、财务预算、资金收支等行为进行整合及共享,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及市场化手段,使企业集团的各子(分)公司及各参与主体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及时获取。而随着企业集团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氛围,改进企业管理层次,提高企业管理收益已成为企业集团的共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一环,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共享中心的结合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新热点。

(二)推行实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

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发挥的整体作用看,其能够贯穿企业集团的各项财务管理实务,并保持与其他机构组织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企业财务管理具体流程步骤的良性互动及循环[2]。具体而言,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财务共享中心发展所需依托的技术条件上看,在行业及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面临着头绪繁杂及集约化水平提升的双重局面。其中,企业财务管理集约化水平提升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科技的发展进步,带动了信息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改进升级,相应地,财务共享中心所需的技术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在财务管理新技术,新手段的助推下,企业财务管理各项资源能够得到深度的整合,财务管控成本得以下降,财务信息数据分析更加精细化及全面化。

其次,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上看,企业集团规模较大,各部位所涉及到的财务管理行为较为庞杂,要保证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有效调配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打通子(分)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渠道就愈加彰显出其重要性。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及推广实施,能够在降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成本支出的基础上,达到企业财务实务统一管理控制的目的,进而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产生的各项原始凭证及财务信息数据能够在统一细致的管理步骤下,节省财务管理数据收集及调用的时间成本,增强企业在动态了解及使用财务信息数据的能力,最终促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其他机构,如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

二、不同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方式及效果

依据企业的发展规模及财务管理实践,企业与集团在设置财务部门及采用财务管理模式时,较为常见且常用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分散型财务管控、集中式财务管理及财务共享中心式财务管理。各种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方式及效果如下:

(一)分散型企业财务管控模式及其劣势

分散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前期应用较为广泛,该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根据部门的不同,设置较多的拥有自主财务管理权限的财务部门及机构,各级财务部门及机构间采取层级指导的方式加以运行。一方面,分散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下,不同的财务管理分支部门及机构具备了较为灵活的财务管理权力,另一方面,分散型财务管理无法体现出企业在财务资源整合及利用上的整体优势,并增大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构性成本,而在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也缺乏统一的财务核算口径及原则,由此会导致企业财务行为难以受到母公司的直接监督及控制,各子(分)公司产生的财务管理信息数据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规划不相匹配。

(二)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及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

相比于分散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式财务管理机制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中心)作为独立性较强的部门,能够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及事务加以集中,将企业的财务核算由分散式核算转为集中式核算,由此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显著优势:

首先,企业集团子公司在财务管理的取用权限上受到限制,而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政策及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信息数据指向的一致化,既能够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服务,又能够为财务共享应用打下基础。

其次,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对财务管理的远程控制,达到财务管理成本的节约及审计成本的控制,进而得出更加精准的财务管理信息数据。

第三,采用的财务集中管理及核算方式,能够使企业集团下属分支公司的财会部门及人员逐步摆脱原有的繁杂财务业务,转而由各地区的子公司着重负责资金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数据分析、财务决策辅助、财务资金及资产实物管理及监督等财务工作,由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具体核算事务,从而达到以点带面,提高财务核算精度、规避财务核算风险的目的。

(三)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及实践

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模式从本质上是打造一种各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及财务实务参与者各司其职,各岗位财务管理主体责任明晰,步骤流程具体的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机制。在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集团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财务业务能够得到集中处理,进而形成了企业集团的一种新的有别于传统财务管理部门的新机构。而从该新机构,也即是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上看,其又以连接及服务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为主,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涉及到一定程度的财务管控,但其着眼点仍是放在服务企业集团财务实践这一基本层面上。财务共享中心的这一目标诉求也决定了其应以建设统一化标准化的财务核算流程步骤为重点。

以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本土企业海尔集团为例,其在早期采用财务统一管理的基础上,紧随企业发展实际,走过了财务集中管理阶段,并积极采纳及应用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从而使财务制度、财务数据、会计编码、财务信息,财务决策信息系统、财务核算标准化流程、财务核算监督、财务核算绩效考评等有机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有力助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财务核算质量的财务共享中心机制。在具体的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方式上,海尔集团主要遵循并沿用了以下步骤流程:1.在认清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及财务网络化管理手段,设置财务共享中心机构。2.结合实际,引入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研究人员及财会高级顾问,充实到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中,使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财务核算能够在具体的流程上更加标准化,规范化。3.财务共享中心具体负责及处理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事务,并由财务共享中心汇总各类财务管理及财务活动数据报表。4.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相匹配,相协调的辅助机构及组织,如海尔企业集团专家咨询顾问团、企业大型项目评估小组、企业内部控制中心、企业标准规范化示范生产园区等,一方面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各项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及决策辅助,另一方面由点及面地推广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最终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覆盖面的扩大做好铺垫。

三、制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成功推行实施的相关要素及破解要点

(一)制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成功推行实施的相关要素

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涉及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思路及机制的转变和改革,不可避免地会牵扯到企业集团不同单位和部门的眼前利益及相关权利,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及排斥。阻碍或推动财务共享中心实施的要素主要存在于财务管理理念、财务共享中心计划方案、财务共享中心项目质量及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地说,企业集团推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首先,固有的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流程的阻碍。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需要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权限进行限制,这就会或多或少地打压及抑制基层财务部门及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需要企业集团循序有序地采用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其次,财务共享中心所重组的财务管理流程对财务管理软硬件提出了较高要求,如财务共享中心目标在于统一企业集团的数据定义、数据仓库、会计科目、会计账套、会计核算口径流程等,如采用一步到位的转变方式,如直接从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跳转到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而省略了财务集中管理及财务集中核算过程,极易带来反作用,制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作用。而没有遵循初步规划、试点推行、全面实施的流程步骤,往往是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效果不佳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助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机制的成功要素

首先,做好企业集团各部位财务管理机构及财务管理人员配置规划。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伴随着企业集团经营业务的扩展,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增加而出现,也是企业集团财务统一调度的必要途径。其能否顺利推行,愿景战略是否清晰明确、组织架构及it系统是否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作为企业集团的管理者来说,其要从宏观上对财务共享中心基于企业集团的意义,如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优化财务管理质量效率、增强企业财务整合及管控力度等加以全面了解,赢取企业管理层支持,确定出财务共享中心设置及财务人员配置的方案计划,实施思路及共享范围,同步做好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系统及硬件的购置。在设置及配置财务共享中心及财务管理人员时,由于涉及到财务管理权限的限制及回收,企业集团管理者要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部门做好对接及沟通,在企业集团内部营造出良好的财务共享中心氛围,从而减少财务共享中心设置及推行实施的阻力,为财务共享中心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扫除障碍。例如,海尔集团在与企业财会部门进行交流对接后,将财务人员按照比例调配到业务财务、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三种职能岗位中,在三相协同中实现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转型。

其次,紧密结合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及实际情况,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置、财务共享中心布局方案及财务共享中心流程管理进行评估及分析。企业集团应在对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及实施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把握企业集团的信息化水平层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以实现财务共享中心构建与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的协调。以海尔集团为例,其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及组织架构,为满足财务管理稳定运行和平稳过渡的要求,海尔集团选取重庆园区为财务共享中心试点,然后逐步在企业内部推广实施,以避免财务核算受到过大的冲击。而在财务共享中心流程管理这一要素上,海尔集团主要遵循了签订服务水平协议,将之作为财务工作开展的基本依据;收费标准的确立及评估;单据凭证的归档管理;流程管理的优化改进等步骤流程,使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成效逐渐增值。

第三,财务共享中心能够顺利实施的另一成功要件是要构建适用子(分)公司架构的统一标准的eRp系统。在该系统的构建上,应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并将eRp系统的各项参数指标加以标准设定,一方面确保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决策能够精准执行,另一方面可促进财务管理制度的衔接性和匹配性。例如,海尔集团从原有的QaD系统,Sap系统出发,推行了统一标准的eRp系统,使子(分)公司各项财务信息数据做到了匹配和兼容。

最后,财务共享中心波及面较为广泛,牵扯到诸多环节的利益诉求,需要全面考虑到各类制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职能作用发挥的因素。相应地,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置及财务核算流程步骤的确定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参与主体共同介入。海尔集团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借鉴,即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引入专家咨询及顾问团的方式,全面汲取各专家在研究及实践财务共享管理中的经验,从而使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流程步骤更加细化,最终形成了“采购付款流程”、“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流程”、“费用报销流程”等标准化流程模式,借助精细化的方案步骤,助推财务共享中心职能作用的发挥。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2

摘要: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务在财务领域需要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财务制度等来实现。借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建设,必须围绕以下关键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具体包括:地点选择、流程设计、组织调整、政策法规、信息技术支持五个方面。

关键词:油田企业;财务共享;会计核算;eRp系统;流程设计

随着企业对职能成本优势到财务资源整合要求的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作为财务环节的执行层,通过制定统一的制度、流程和标准,已成为推动财务管理变革与转型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目标做出贡献。本文重点介绍了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原因和宏观环境特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条件以及如何购建一个成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变革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将财务人员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公司内部各财务流程的精简化,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谈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首先我们会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集中处理中心,基于报销审核、会计核算、报表出具、信息数据维护等基础职能。在此完善后,可以作为内部运营主体,向跨地区各内部部门和组织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业务完全成熟后则成为公司对外盈利部门,为企业创造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务在财务领域,它需要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财务制度等来实现。借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建设,必须围绕以下关键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具体包括:地点选择、流程设计、组织调整、政策法规、信息技术支持五个方面。

1地点选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办公选址问题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共享服务质量和效率,且制约业务执行情况。决定将共享服务中心的办公地点设立在哪个城市,是相当复杂的一环,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因素,对所有候选城市进行评估。(1)成本:人员成本、通信成本、办公场所等固定成本;(2)环境:政府环境、发展能力、城市竞争能力;(3)人力资源:人员技能、人员知识水平、人员流动性、教育和培训有效性;(4)基础设施:it、通信设备可靠性、国际便利度、基础设施质量。企业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在大城市或者其周边地区,呈现出与本地优势行业紧密关联的特点。公司在选址会首先考虑人力成本问题,将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人力成本较低地区,但同时也应考虑到人员基础素质以及该地区对公司整体业务的支持度。所以在共享服务中心初建时,公司也会选择与总部在同一地点或较近地区,总部人员可以随时协助和规范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业务部门也较容易接受和沟通。

2流程设计

流程管理需要支持流程战略的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流程也不例外。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充分理解,找到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瓶颈,有针对性的开展流程设计工作。流程设计是流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共享服务中心采用的是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将引发流程传统流程的变革。看一下财务共享服务流程会涉及哪些模块?财务核算各项内容是紧密联系的,一般包括:总账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总账管理:包括总账类型记账、凭证过账、余额暂估、外币汇兑、出具财务单体报表。应收管理:订单及收入确认、发票开具、应收账龄分析、客户对账、坏账计提。应付管理:费用报销、生产性资金付款、员工借还款管理、供应商对账。资产管理:资产购置、转移和报废管理、月度折旧摊销、减值测试、盘点组织。成本管理:成本核算、非合同预提、人力成本、费用分摊、移动平均价维护。资金管理:收款核算、付款核算、资金调拨、贷款利息、银行账户管理。

3组织的调整

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结构的深度变革。对原来财务机构和人员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涵盖的职能范围进行内部组织设计,包括架构、关键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身的架构设计通常以职能作为主线,以流程、产品和地域作为补充考虑现有财务组织的调整和衔接考虑人员角色和职能的转变考虑培训计划。财务组织结构的变革,使本地财务人员可能仅会被保留下一小部分,譬如负责报销单据审核的人员,将大部分迁移至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采用总部专业人员派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导业务模式,直接在当地组建共享团队,同时按财务业务类型将同质业务归并。该公司将重复性较强的日常费用报销作为共享先锋开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报销业务实现向共享服务中心转移后,总部和各子公司财务报销审核人员显著减少,而由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替代,从而改变公司财务核算团队的人员组织分布。

4政策法规的遵循

共享服务中心必须对业务所覆盖地域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研究,并定期收集地方政策法规以更新信息库,这个因素也是在地点选择时应该注意考虑的。包括财税法规的要求,资金、外汇等其它法规的要求,各地的差异性条款,如何应对相关审查等。

5信息技术的支持

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关键环节。统一的信息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同时还需完成共享服务平台中各财务系统的对接。如财务共享的费用报销系统与影像扫描系统、资金管理平台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移动终端应用等相对接,实现各信息系统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

6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建立后其日常运营需要有效的绩效管理来实现。我们可以从成本维度、客户维度、流程优化维度和工作质量维度来进行评价。(1)成本维度。每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都有节约成本的初衷,那么成本指俗匀怀晌考核中重要维度之一。比如初期投入的系统建设费用、新雇员费用、总部派驻差旅费用及各项培训费用,它们构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成本。同进还应考虑建成后每笔交易成本,现金预测情况、费用预算使用情况等。(2)客户维度。此维度体现了共享服务中心人员与客户的关系,以及客户对共享业务的认可程度。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投诉率等指标完成评价。一个从事积极客户体验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可以实现客户所需,主动做出为改善客户关系做出努力。(3)流程优化维度。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4)工作质量维度。此维度是共享服务中心中评价最具体的部分。可从业务数量、差错率、改进计划实施等进行评价。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3

一、财务共享的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SwaredServiceCenter,FSSC)是指将具有常规性、易于标准化、可复制的业务进行合并,针对多个服务对象制定共享计划并以服务为导向的内部独立机构或部门。财务共享服务,则是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企业财务业务统一管理的作业管理模式。财务共享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依托财务共享理念,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标准化的过程。

二、w公司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一)企业简介

w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综合能源企业,拥有5家分公司,48家子公司,80余家报表主体,项目分部于全国多个市县。w公司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在财务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先后实现了财务集约化管理和财务信息系统集中管理、完成eRp系统公司内全覆盖。

(二)财务共享体系设计

1.财务共享架构

按照财务共享理论设计,w公司财务共享体系划分为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三个维度。战略财务负责公司整体财务战略的制定,包括预算管理、股权管理等;共享财务负责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事务型工作;业务财务负责各单位预算执行、经营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基层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各单位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2.财务机??及岗位设置

在公司本部设财务部、财务共享中心两个部门,实行同级管理,三级单位设立健全的财务机构和岗位,配备必要的财务人员。

财务部根据职能定位,设置预算管理、股权管理等岗位。

财务共享中心按业务流程节点设置总账报表、审核、制证、支付四个业务组,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设置五个财务共享分部。

基层单位设置财务总监、财务部主任、业务财务三个岗位。

3.业务流程设计

线上业务流程的审批权限基本保持不变,在会计处理的制证、稽核两个环节,实行“任务池”管理,随机分配任务到人,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单据的影像,进行制证、稽核。不在“任务池”派单的总账类业务,由总账报表岗位直接录入系统。线下纸质原始单据由基层单位定期传递到共享中心,共享中心支付岗根据经稽核的记账凭证和纸质单据付款。

4.信息系统建设

(1)财务共享平台。根据财务共享“抢单”、“派单”基本原理,财务共享平台主要定位于共享任务分配平台,前端所有审批完成的单据,统一传送至共享平台“任务池”,通过设定的派单规则,随机派发工作任务至相关业务人员。

(2)费用报销、应收、应付及资产模块。费用报销、应收、应付及资产三大模块充分利用eRp建设成果,保持系统原有功能不变,待单据在eRp系统流转完成后推送到共享“任务池”进行账务处理。

(3)文档系统。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浪费,w公司将财务共享系统与eRp文档系统进行结合,做集成开发,共享系统影像文件储存在eRp文档管理系统中,并随时调阅。

5.系统运营设计

为理顺财务共享上线后运行秩序,w公司一是组织专人进行制度梳理,修订原有制度30余项,新订财务共享类制度4项,运营管理规范5个;二是根据模式变更,讨论研究并制订了财务人员轮岗及提升管理办法;三是设置了运维专岗,收集、解决系统线上、线下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三、财务共享助力w公司财务会计转型

共享是转变的主旋律,促进企业财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和人员共享促进了财务职能的转变

财务共享的实施打破了传统财务各自核算的概念,会计组织或会计人员不再专属于一个会计主体,简单和重复的核算工作需要的只是一部分能从事机械劳动的人员,更多有经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需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由此,必然促使财务工作的重心由核算倾向管理,财务职能逐步向管理型转变。

(二)财务标准共享夯实了财务会计转型的技术基础

实施财务共享之后,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关管理制度都得到了有效的统一,管理会计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以项目决策为例,项目决策时使用的报酬率、决策模型、主要风险评估点等标准统一后,进一步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4

关键词:财务共享;利弊分析;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适应经济形势新常态,满足作为跨国企业集团财务核算与管理需要,从强化经营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降低运营风险、提升公司价值等多角度出发,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建设和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施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并积极筹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现结合财务核算与管理实际,就实施财务共享的利与弊进行分析:

1利

1.1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财务共享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跨国企业集团的青睐,究其原因,可最大限度降低跨国公司运营成本将是其最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1.1降低人工成本

传统的财务部门仍用超过80%的资源进行简单的交易记录和活动控制,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实现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资源、业务集中之前,虽然员工的工作量很有可能不饱和,但是仍必须为每个单位或地区设置相同的岗位、人员。而将资源、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后,不必再单独为每个地区、单位设置岗位、人员,一个人员就可以处理几个单位或地区相同岗位的业务,从而实现业务量不变的前提下业务人员的减少或者是业务量增加而人员不变。其次,实施共享服务后,业务操作得以精细化、标准化,甚至有的操作被极大简化,因此,某些岗位对人员的学历、技能等要求会有所降低,低层次的人员就可以胜任。

1.1.2降低管理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对业务流程、规则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消除了多余的协调以及重复的、非增值的作业,在规模经济效应下,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1.1.3降低监督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实质上是对各业务单位的日常经营行为进行集中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以往分散核算时的监督成本。据著名咨询公司博思艾伦公司的调查显示,实施共享服务后,可在成本上获得更多的节约,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发展阶段成本降低幅度也各不相同:在启动期,最为直接的成本降低是通过集中整合的方式,利用规模经济减少多余的管理成本,该阶段可实现10%~20%的成本降低;在成长期,通过流程改进和流程再造寻找最佳实践,实现标准化的服务,此阶段可实现成本15%~50%的减少;在成熟期,通过长时间的运作,成本管理更为精细化,技术不断创新,累计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共享服务中心走向成熟,最终达到“学习曲线”的后端。

1.2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共享服务中心以其专业化的服务,高质量、高效率地面向客户提供财务及信息技术等支持服务。通过集中规模把复杂的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更精细,工作质量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首先,共享服务的实施,对原分散在各个单位独自处理的业务进行整合规范,对经办人的要求统一,财务处理的口径和尺度一致,最终实现了业务的高度标准化。而业务的高度标准化为流程再造和持续优化提供了基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雇佣基础的员工从事标准化的业务,同时聘请专业人士成为流程专家,持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其次,支持共享服务实施的相关信息系统的上线是共享服务实施的必要前提。如在财务共享实施中,解决异地票据传递问题的影像系统、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助完成网上报销的网络报销系统、公司快速支付的银企互联系统等都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处理的高效要求提供工具支持。另外,通过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等运营管理手段,可保障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持续提升。如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对业务人员推行绩效考核,以月度内记账凭证的完成数量及质量作为其领取薪酬的唯一标准,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形成业务人员"抢"着做的良好氛围。最后,通过建立内部服务支撑体系,使得共享中心能够及时响应前段要求,不断提升客户的服务满意度。

1.3可提高经营决策水平

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战略决策支持要求财务提供支持的呼声越来越大。一方面,实施共享服务后,通过基础业务的规模化、制度化、流程化处理,使财务人员的精力能够从大量重复的基础核算业务中释放出来,进而投入到公司的经营及战略决策支持中去。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能从后台处理、事后记录到多层次战略支持职能的转变,从价值守护到价值创造的转变,可以为公司提供强大的分析和决策服务,以及丰富的决策信息,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二是公司管理会计通过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融合,在决策时,充分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历史数据来支撑,从而可以构建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成为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心,推动公司有效利用管理会计,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1.4可加速公司标准化进程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各业务单位的资源是分散的,业务操作方式、操作流程、财务管理制度、信息支持系统都是不同的。而共享服务中心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位进行的活动、资源进行整合,为公司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各种管理数据的统一与综合提供了平台,也为公司管控的统一奠定了基础。(1)共享服务实施之前需要对原分散在各组织自行处理的业务先行标准化,包括业务流程的统一、管理制度的统一、数据口径的统一等。这一统一过程加速了公司管理制度与信息数据的标准化。(2)在流程整合、统一的过程中,同步明确出每个岗位的操作细则,确保业务最终在任何人员的手上操作时都是标准的动作。操作的标准化提升了工作的效率。(3)财务共享服务在流程管理、业务标准化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可以为公司其他领域提供借鉴,也可为其他共享中心标准化管理提供参考,从而营造标准化的企业环境,加速公司的标准化进程。

1.5可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一是对业务流程整合设计时,在考虑简捷高效的同时,更加侧重风险控制的需要,所有业务流程均需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二是实施财务服务共享,强化了对业务单位的财务监督。1.6可实现外部增收创效公司可利用“共享服务中心”向其他外部公司提供有偿服务,通过市场价格参与服务外包竞争,也使财务服务能力成为公司增收创效新的增长点。

2弊

2.1因远程服务可能导致沟通不畅

财务共享采用的是远程集中服务,因此与业务单位的沟通至关重要。财务工作是业务单位重要的业务,涉及到采购、计划、生产、销售、发运等各方面,沟通业务多,沟通范围广,远程沟通显然不如面对面沟通效率高。由于各公司或部门分处不同地区,财务信息由各部门传递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可能会因系统不稳定,造成数据缺失或丢失的现象。

2.2因权责不清可能导致效率低下

以前由业务单位自行操作的业务,现在改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业务单位共同承担,在该种模式下,两者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权责不清而产生矛盾,进而导致系统效率低下。

2.3可能导致其他信息化资源闲置

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是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其将以财务核算为中心,涵盖采购、计划、合同、风险、销售、发运等多项业务。该系统的实施与运行后,绝大部分业务审批及结算均将在系统内实现,若该系统无法与其他现有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则可能导致现已存在的合同审批、计划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2.4可能会加大财务运行风险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一方面,受各种因素影响,业务流程设计可能不够严密、合理,存有漏洞,产生系统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实施财务共享后,实质上是加大了对各业务单位的财务监督,各业务单位的经营管理行为完全被公司控制和监督。为回避这种监督,个别单位可能会铤而走险,通过“账外账”或其他手段处理相关费用,进而产生经营风险。

2.5不利于财务人员的综合发展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财务集中打破了传统的分散式财务管理结构,将财务人员明确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类,实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财务会计隶属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严格按标准流程和操作标准进行最基础的重复劳动;管理会计隶属于业务单位,以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提供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为单位经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从形式上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各自按照业务权限行使职能,但从长远来看,财务会计只会“记账”,管理会计只能“分析”,直接导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脱离,不利于财务人员的综合、平衡发展。

3应对措施

3.1合理界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与职责范围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适用于具有同质性的、高度重复、可标准化的业务,其业务区域具有明显的特征。相对而言,融资、投资、税务筹划等业务类型,就很难显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因此,需明确划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另外,还需明确界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各业务单位的职责权限,以避免因权责不清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

3.2充分借助科技力量确保系统安全与资源合理配置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海量数据汇集于共享服务系统,且财务数据直接体现公司经营运行成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数据的保密性至关重要;另外,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考虑兼容性与开发性,最大限度实现与现有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与对接,充分利用好现有信息系统,以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上述目标的实现,需借力于it界精英的力量。

3.3优化流程设计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及应用扩容性

流程设计质量直接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效率,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否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一是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如果流程设计不合理,可能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带来极大的阻力,导致流程冗余,成本消耗加大,甚至无法实现系统配合等;二是流程设计的扩容性。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新兴业务也将随之而来,应增强流程的扩容能力,以满足系统处理新兴业务的需要,避免因系统不完善导致新兴业务处理不及时,进而影响公司利益。

3.4统筹协调因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产生的矛盾与问题

(1)合理安排因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而释放出的财务人员。在业务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财务核算人员将得到极大释放,需重点考虑该部分人员的转型问题,如若安排不当,易带来整个组织的负面情绪。(2)强化系统外相关业务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堵塞管理漏洞,从源头杜绝账外资金的形成,规避财务与经营风险。(3)建立财务从业人员内部轮岗机制,实现个人综合发展与公司战略需求的有机结合。

作者:孔梦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5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财务信息化;一体化平台;财务职能转型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一)建设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支撑财务职能转型

依据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的定义,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财务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企业价值为目的,基于市场化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意味着企业财务职能的巨大转型,以及对原有管理模式、工作习惯形成冲击。因此,现代化的高绩效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应以流程再造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通过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再造,使财务人员从传统的财务运作职能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发掘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机会,成为企业的战略、业务合作伙伴。同时,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将那些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放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整合,从而实现对企业管理成本的节约、知识能力的积累和内外部顾客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新技术的运用,为企业集团内的不止一个业务单位(分、子公司或业务部门)提供明确的财务活动支持(moller,1997),有效推动企业财务职能转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公司”)顺应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变革趋势,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经验,基于历年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成果,结合公司提出的探索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想思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支撑,通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流程再造,进一步优化、升级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提升财务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水平,实现系统之间的全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营。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运行的重要支撑

依据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的定义,以流程再造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是企业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支撑与保障。结合上海电力公司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整体目标依赖流程再造及信息化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通过整合、优化关键业务,应用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达到提升效率、释放人员、提高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财务共享服务对业务的全面、高效覆盖。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变革需要信息系统同步调整。流程梳理是共享变革的关键,所以只要流程上有调整,必然会触及信息系统的同步调整以及相关系统权限的调整。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部管理依赖信息系统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与传统核算集中的区别在于其“服务”的属性,其中对于服务质量、运营绩效的监督管理更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4.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劣势需要依靠信息系统规避。传统模式下基层财务与业务部门在同一地点办公,在业务沟通等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企业选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需要以关键财务流程再造为基础,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电子化凭证、电子签批等技术)有效规避其劣势(如流程层级变长、共享财务与本地业务地域脱离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保障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因此,上海电力公司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对核心财务流程进行分析,分三阶段开展关键财务流程再造:第一阶段,通过梳理再造三大类标准化财务付款流程,分别为业务部门发起的基于订单的付款标准化流程、业务部门发起的一般付款标准化流程、财务部门发起的付款标准化流程,全面支撑包括购电与售电业务、收款与付款业务、成本费用业务、应付职工薪酬业务、物资管理业务、工程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与融资业务、税务管理业务、总账及其他业务等在内的12大财务日常管理业务。第二阶段,以标准化的财务流程为基础,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公司下属18家业务单位的全面覆盖。通过对标准财务流程的实践、管理与应用,在逐步实现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的标准化财务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全面满足公司的集约化管理需求,从而进一步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夯实基础。第三阶段,实现财务标准流程的集中化统一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有效应用,建立适合电网企业运营、满足其管理要求的财务标准化流程。其中针对财务支付流程,通过设计支付全过程闭环流程,打通系统中支付业务的断点,实现支付全过程在线闭环,提升工作效率,并应用虚拟打印技术,生成付款凭证及银行回单影像,简化实物流转过程,有效监督流程进度。上海电力公司通过以上三阶段的财务流程再造及优化,实施标准流程与业务规范,将财务理念、财务制度延伸和固化到业务前端,有效提升了核算质量,理顺了各单位对政策、制度实际操作的多样性理解,规避了原来基层财务在账务处理上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通过集中化统一管理实现“同一业务、同一模式、同一流程、同一核算”,原始单据审核通过率由80%提高到95%,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夯实了业务流程基础。

三、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框架思考

上海电力公司通过财务核心流程再造,实现财务流程的标准化、集约化、集中化管理。根据上海电力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基于内部的需求分析及实地现状调研结果,从核心工具、管理工具、效率工具三个层面进行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工具由核心处理系统(包含企业级的Sa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以及资金管理系统)和报销及支付系统等构成;管理工具包括绩效管理工具、派工系统、服务请求管理工具以及问题管理和知识管理工具;效率工具包括电子影像工具(含电子档案)、电子签批工具、智能识别工具、自动化工具,以及工作流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公司的具体需求与共享规模,如派工分配、服务请求管理等一般是多职能共享中心(如财务、人力资源、it共享并存的后援支持中心)或全国性、地域性的共享中心才涉及的应用,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框架规划。上海电力公司以集团结算、Sap系统为基础,辅以相应的管理工具及效率工具,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框架,实现组织全覆盖、业务全范围、流程全在线,支撑财务共享业务及满足内部管理的需求。

四、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主要做法

(一)需求分析及总体评估

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及总体评估,应从支撑共享变革需求和探索共享服务应用这两个层面出发,对企业的信息化基础、业务流程效率、流程结果质量、内部管理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上海电力公司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以此为基础,从基础前提、提升效率、质量控制、内部管理四个方面对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需求进行分析及评估,并将需求总结如下:1.基础前提。这方面包括以下五项需求:统一基础信息标准、全面覆盖共享核算业务、建立统一报销及支付平台、满足权责发生制预算及月度现金流预算控制要求,以及支持“不见单”支付管理要求。2.提升效率。这方面包括实现电子单据全寿命周期管理、支持增值税集中认证、满足业务全过程在线处理、支持报表自动出具、实现业务集成自动生成、支持员工自助查询,以及建立高效集成的资金管理系统等七项应用需求。3.质量控制。这方面需满足以下四项需求:原始凭证在线及时追溯查询、规范前置业务与提升规范化水平、提高共享模式下的核算质量,以及降低共享机械化重复操作风险。4.内部管理。这方面需要满足共享运行绩效实时展示与监控,以及提高财务系统灵活性、支持业务扩展两项需求。经过近几年持续深入的信息化建设,依托国家电网公司基于集约化管理背景下已有的信息化技术,上海电力公司已经具备了比较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如在标准化方面,已经实现了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信息标准统一、成本标准统一;在业务管理方面,通过推行“五集中”、“三加强”,财务管理集约高效,业财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在技术基础方面,公司统一的财务核算系统已经实现全覆盖,高效的报表合并系统能够一键式生成财务报表,通过全链条闭环的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控制在线处理等。经过细致的分析评估,针对上述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求,上海电力公司已经基本具备支撑共享模式变革的信息化条件。

(二)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路径

上海电力公司基于上述信息化基础,提出了以现有核心系统(集团结算系统、Sap系统)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流程调整与优化,辅以影像管理及运营管理等功能开发以及与现有系统功能的全面整合,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开展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如图2所示)。

(三)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功能

结合原有信息系统功能以及新建的管理工具及效率工具,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主要具有以下10项功能:1.影像管理功能。上海电力公司的共享服务采用单据保存在基层单位的方案,如果没有影像管理系统,需要人为来回传递单据,存在传递不及时、丢失风险高、回退流程长、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公司将影像管理系统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通过与系统流程紧密融合,支持“不见单”支付的管理要求。2.二维码功能。为了满足线上线下融合,解决线上单据与线下单据无法有效关联的问题,公司引入“二维码+扫描枪”模式。在打印申请单时,便嵌入二维码作为唯一关键字,后续通过扫描二维码关联并查询所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3.oCR智能识别功能。在该功能上线之前,税务认证流程与核算流程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核算处室完成单据制证后,需要把发票重新提交税务专责进行扫描认证,可能存在重复扫描、信息无法融合、认证结果无法在线记录等问题。因此,在扫描过程中嵌入oCR智能识别功能,有利于实时获取认证信息,并在影像管理系统的增票模块进行统一管理。4.电子签批功能。针对线下签字存在审批处理不及时、无法掌握审批节点、月度现金流预算无法准确预测等问题,上海电力公司上线电子签批功能,并将此作为支付融合功能的关键节点。只有领导审批后的支付业务,才能纳入下月月度现金流预算,这样大大提高了月度现金流预算的准确性,同时实现最后一步线下处理操作的线上处理。通过上线电子签批功能,上海电力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业务流程,减少了流程步骤、简化了操作手续、前移了支付审批程序,全面提升了支付融合水平。同时,上海电力公司对签批管理功能的安全性进行了专项研究论证,签批管理模块支持电子印章与手写签名模式。具有双密码、可追溯、强认证、防篡改等特点,可以有效保障电子签批的安全性。5.运营绩效功能。通过影像管理系统实现对单据处理平均时间、审核通过率、单据处理及时率、提交订单数量、退单量、全流程业务审核流转天数、单据处理完成量等指标的统计,展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绩效,同时作为共享服务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加强绩效管理,提升公司运营水平。在二期优化过程中,公司在前期绩效指标的基础上开展财务综合监控平台建设,首先从“导向性、全面性、可比性”三个角度,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标进行优化,最终共优化指标39个;其次将指标纳入财务综合监控平台,分大屏以及pC端界面设计,共设计一级展示界面7个,实现指标动态、实时、多维展示。6.质量管控功能。在平台功能建设过程中,从确保财务共享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借助信息系统功能,重点加强系统固化控制,防范由于机械性、重复性操作而导致的核算质量下降风险。具体包括:固化签批审批权限、固化审批节点控制;将原始凭证扫描嵌入流程,加强单据标准化;建立凭证交叉复核机制等。7.银行回单功能。在上线银行回单功能之前,上海电力公司从支付申请到资金支付已经实现全过程在线处理,但是银行实际支付结果尚未实现信息集成,全过程闭环存在缺口。上海电力公司将付款成功后银行返回的信息导入影像系统后,通过“虚拟化打印”生成电子回单,实现与支付申请单的自动关联。业务部门人员可以查询到回单信息、支付日期、对方公司的名称与账号。使资金支付链形成由始至终的闭环控制,实现了对资金最终环节的控制。8.电子档案管理。通过上线影像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电子档案全寿命在线管理:一是采集管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扫描和虚拟化打印)实现。在扫描方面,除了申请单、审批单、发票,上海电力公司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实现保函的电子化管理;在虚拟化打印方面,实现银行回单与会计凭证的虚拟化打印。二是建册管理。根据实物建册,在影像管理系统中同步进行建册,与实物档案保持一致。三是实现了借阅管理和移交管理功能,在系统中记录了借阅及移交的相关信息。9.银企直连功能。公司通过自行开发企业银行直连电子结算系统,和多家银行的主机系统相连,与企业内部的eRp等系统紧密集成,支撑了共享资金业务高效处理。在收入业务集成方面:一是支撑电费及用户工程业务集成高效处理。依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实现银行实时传递明细至CeSS系统,CeSS系统将明细包传递到营销系统,将汇总信息传递到Sap系统(如图3所示)。通过CeSS系统额外提供的银行信息,支撑营销系统实现一次消根。二是对于其他类收入业务,资金在本部直接归集,本部按单位分派后,各单位按实际业务进行清账处理。在支付业务集成方面:一是实现了所有业务本部集中支付,采用银行存款中间科目核算方式,提高核算、反映的及时性;基于银行存款中间科目余额即可区分已审批制证但实际未支付的业务。二是在工资支付方面,与人力资源紧密集成,通过加密方式实现带包业务在线支付,如图4所示。10.会计引擎建设。为了提升财务与业务集成过程透明化、可视化、可配置化水平,上海电力公司开展了会计引擎建设,实现对各系统之间集成过程的统一监控,确保业务信息规范、透明地转换为财务信息,加强对集成数据的统一管控,并支撑未来业务管控,形成统一的集成标准及配置规则。

五、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特色与应用成效

(一)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特色

上海电力公司通过流程调整、功能优化和系统整合,特别是在原有系统和功能条件下,进一步融合了影像管理系统与电子签批等辅助工具,构建了集“存、通、融、智、询、转”为一体的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该平台的特色包括:①系统平台交互全贯通,通过影像管理系统与eRp系统、集团结算系统、税控系统进行贯通集成,实现一键申请,多系统流转;②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化,实现线上流程与线下凭证精确融合,财务凭证与前端业务有效融合;③软件硬件平台智能化,公司通过融合智能识别软件自动识别发票信息,使用高效扫描硬件实现单据快速扫描,通过双屏显示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④会计稽核查询便利化,将业务单据、电子影像、会计凭证形成全链式关联关系,以“二维码”为唯一关键字,实现快速查询、便利稽核;⑤原始凭证流转电子化,减少纸质单据流转的不可控因素,真正实现“不见单”制证,预计全年减少纸质单据传递近40万份,减少单据运输约3800车次;⑥原始凭证存储数字化,完善全生命周期电子化存储,实现凭证管理易获取、易归档、不易泄漏,提升财务规范化水平,丰富了内部控制稽核手段。

(二)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成效

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全面理顺了公司会计核算业务流程,实现了影像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协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管理效益,提升了公司经营水平。一是通过不见单支付,将原始单据保存在基层单位,减少纸质单据传递,大大节约了凭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经济性。二是全面实现了不见单支付模式,减少了业务办理的不可控因素,提升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办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业务流程的高效性。三是实现原始凭证在线追溯查询,自动识别相关关键点,确保业务合规,并通过在线签批,进一步固化审批机制,确保了业务管理的规范性。

六、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6

XX公司财务共享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确保收支精准,顺应会计改革;强化内部控制,防控廉政风险;服务数据需求,支撑科学决策;完善信息公开,满足监管要求。具体来说,其目标包括:统一财务核算。通过对流程的标准化设计,借助信息系统固化流程与标准,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模式,实现会计业务审核、核算、报账、资金收付、报表生成的标准化、智能化,以及预算到决算全过程的一体化、智能化。强化内部控制。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财务管理流程,将财务政策、会计制度、内控点、标准等嵌入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中,规定内部流程,强化内部控制,降低内控风险。改善财务管理。实现覆盖事前管控、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业务生命周期的系统管控机制。实现业财融合。数据一点录入,信息多方共享,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对财务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多维度分析,为公司内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

XX公司财务管理转型考虑的关键点及建设思路

XX公司财务管理转型考虑的关键点主要包括:第一,集中管控。随着经营活动的进行,在战略执行中容易出现管理真空,加强内部管控,尤其是资金、预算管控是重中之重。第二,流程标准化。会计核算复杂,需要进一步统一各类会计事项入账流程、审核流程、控制流程,为财务共享奠定基础。第三,注重效率与效果。目前财务工作主要聚焦在会计核算层面,随着业务的扩张,对财务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核算工作质量及效率,对公司财务管理是一个考验。第四,系统间集成。公司垂直管辖分、子公司的财务、业务系统众多,个别子公司存在手工记录,对未来如何进一步实现统一的财务共享,以及建立大数据中心提出了挑战。XX公司财务共享的建设思路如下:首先是打基础。对财务核算、收支管理、预算管理、经费报销、项目管理、资产管理等主流程进行流程优化和制度完善。其次是建平台。依托数据技术及数据,建设“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分级实施、动态管理、监控实时、信息共享”的财务共享平台。再次是强管理。通过预算核算数据打通、内控管理体系实施落地等实现资金全过程的有效管控,完善管理闭环。最后是促监督。财务共享使各分、子公司财务活动更加透明,使得资金监管由事后变事中,满足审计、财务检查等工作对财务数据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流程设计的框架体系及项目推进计划

XX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框架横向分为两个维度:业务维度和运营管理维度。纵向分为流程和操作流程两个层次(见表1)。XX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推进计划包括以下阶段。1.立项阶段。对财务共享标杆企业进行考察,并分析标杆企业案例,内部论证财务共享可行性,对财务共享项目立项。2.方案确立阶段。对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咨询方与公司业务和财务人员共同探讨设计公司内部财务共享解决方案。3.系统开发阶段。开发团队对公司财务共享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研发,内部组建财务共享中心领导团队,对财务共享工作的展开做筹备。4.重建组织架构阶段。重组公司财务架构,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人员职能分工进行重新定位与划分,选取分、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对财务共享服务进行上线测试。试点单位将在财务共享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系统开发团队,以便团队对相应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改善。5.推广与正式上线阶段。在全公司范围内正式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并持续优化改进。建立XX公司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平台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平台包括门户管理、预算管理、费用管理、审批、共享任务池、总账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模块。管理门户作为填单入口,首先需要将财务共享服务嵌入内网管理门户。预算模块包括预算方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中,出差申请、额度控制对接生成费用报销单,立项管理、合同管理对接生成合同支付单。通过预算审批、立项审批、合同审批、报销审批等审批环节后,进入共享任务池,由共享中心统一调度分配,形成工作流引擎、任务处理方案、任务推送方案和任务集成方案,进一步通过同步付款单和凭证,完成资金结算和对总账的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模块在系统平台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包括电子化处理后形成的报销单影像、工程合同、管理合同、营销合同等。

XX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体系建设

1.注重目标管理。围绕“效率、成本、质量、满意度”目标,加强公司管控,推动财务转型,支撑公司战略。2.加强人员管理。围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工作,发挥人员的最大能动力,达到人员管理的良性循环。3.完善绩效管理。以基于系统中各种业务数据出具的各项报告、报表为依据,对运营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考核。4.提升知识管理。搭建知识管理平台和知识地图,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持久竞争力。5.加强质量管理。设定质量组织,识别流程节点中质量风险,设置质量控制程序。6.增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要贯穿于业务流程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服务管理之中,起到知识储备、提升效率的作用。7.关注服务管理。搭建共享服务中心服务管理框架,提升服务满意度。

XX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上线后的价值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7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1.019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1-0041-02

1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1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客观要求

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后往往会遇到经营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为了寻求突破企业集团不得不进行财务转型,而财务共享中心正是重要途径之一。一是集团化后分支机构增多,管理成本日趋增高的客观要求。在原有管理模式下相应配套的职能机构、管理人员必然会相应增多,其后果就是管理机构规模趋于庞大、管理成本不断增高。二是会计信息透明程度降低和总部控制能力减弱的客观要求。集团内各会计主体往往由于核算标准不尽相同而使得各主体之间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受到影响,各会计主体由于处理速度的不同、数据较为分散、层层审批报告总部的流程较长,最终总部的管理和监督效率大打折扣。三是经营管理灵活程度降低的客观要求。集团化后各岗位员工往往是按照“标准”来被动化处理各自职责内的工作,其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集团管理职能复杂化后管理层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诸多辅助职能工作,从而只有部分精力甚至无暇顾及企业的战略职能,最终企业集团战略愿景难以实现。

1.2财务共享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财务核算集中后实现财务处理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并且实现了规模效益,降低了管理成本。比如永辉超市实施财务共享前和现在分别有200多和近400家门店,实施财务共享后和现在其财务人员分别为近500和430余人,实现了成本和效率双丰收。二是业务流、员工流、信息流实现集中化,从而有利于优化业务流程和实现流程再造,有利于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财务数据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三是便于总部监督与管理、分析与决策。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统一审核,从而保证相关预算和支出在过程中得到监督和管理,总部得以及时分析和决策。四是有利于实施和完善企业战略规划,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使得管理层从繁重的辅助职能中脱离出来,从而集中精力投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之中,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而努力;另一方面当企业新的分支机构建立之时,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及时为其提供系统有效的职能服务。

2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

十多年来,伴随着企业电算化革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国财务共享已经从概念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基于我国转型背景,查阅安永2015年对中国53家企业、19个行业的财务共享中心的调查数据以及其他资料的搜集,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2.1总体发展情况

近五年来财务共享中心得到快速发展,近44%的企业集团是自行建立的。第一,从服务子、分公司数量来看,83%为30家以上提供服务,可见大型规模企业比较倾向于建立共享中心。第二,从建立目的与实现价值来看,大部分企业是为了实现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加强集团的管控能力,从而实现规范管理、加强控制力、优化流程的首要价值,进而实现落实财务政策、节约财务成本等其他层次的价值。第三,从取得成功的因素来看,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居首要地位,同时还需要标准的流程、科学的系统以及清晰的责任的辅助。第四,从面临的挑战来看,如何建立有效、科学的信息系统是企业面临的普遍挑战,而人员招聘则挑战最低。

2.2中心布局与业务流程

首先,从选址来看,约有64%的财务共享中心所在地与总部地址一致,可见我国财务共享中心主要是附属于总部,依靠总部的资源和支持来实现中心的有效\作。其次,从布局来看,约有56%属于单一中心模式,部分企业还按照区域、流程或辅助设置多个中心,从而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最后,从业务流程看,在纳入流程的18项业务中,费用报销、往来款项、总账、资金结算和财务报告是应用最广泛和最容易实现的业务流程。

2.3员工构成与管理

首先,员工数量出现分化:60人以下的占50%,而200人以上的占到19%;员工学历本科学历占到了75%,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生成为用人首选。其次,从员工招聘和培训看,总部负责的占50%,中心自己负责或专设人事部门负责的占41%;同时,94%的财务共享中心未与高校建立招聘或其他合作关系。最后,从员工激励来看,主要集中在岗位晋升、国内轮岗和荣誉称号评选等方面;从员工考核来看,主要是围绕工作效率、业务质量和客户满意程度等方面。

2.4运营与绩效管理

首先,评价财务共享中心与员工考核相呼应,主要围绕业务效率、客户满意程度以及业务质量展开。其次,从绩效考核看,66%企业每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改进、自我修正,并且有30%建立了客户服务部门,从而不断优化服务、提高质量。最后,大部分财务共享中心认为其是成本中心和服务部门,66%的共享中心由总部负责成本,同时61%的共享中心并未对外进行服务输出,但正在向商业化方向转变。

3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与创新展望

3.1加快技术革新,顺应时代变化

第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提高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企业集团化后,其财务数据规模会愈加庞大、结构会变得愈加复杂。因此处理效率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是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但是企业应积极利用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以实现技术革新,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突破和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二,变革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广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财务共享中心应重点加强传统费用控制系统向支付管理、作业共享、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的多维功能发展;着重有效保证影像系统实现会计档案电子化以提高审批效率、强化风险管控、提高员工作业效率、降低实物管理风险;通过银企互联实现资金管理交易的平台化,进而实现资金划拨自动化、相关凭证自动化、对账自动化、项目划分自动化等功能,有效把控资金支付风险。

3.2加快思维变革,创新管理理念

伴随财务共享和财务转型的到来,传统财务管理思维很难应对未来发展的考验,因此从管理模式、思维模式上要加以改变,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转型升级。第一,创新科学管理,改变固有的成本效率思维。不应过度追求提升效率和质量,应该重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把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职业发展激励与企业的价值目标、质量效率相互结合,从而能够使员工迸发活力,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第二,刚柔并济,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灵活性。企业财务服务面临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因此过度强调专业化分工、单一作业标准、高效率的刚性管理可能会过犹不及,刚柔并济可以实现员工一人多能、质量控制由事后转为事前和事中控制,提升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的能力。

3.3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发展

目前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很少有采用内部和外部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营的,这导致的现实问题就是其成本基本上是由集团总部承担。因此如何使其成为企业集团的利润创造中心也是财务共享中心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首先,企业集团需要完善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机制,在积累运营经验的同时完善成本核算系统,完善财务服务计价、协议等流程,从而形成工作高效、同业低成本的核心实力。其次,如果要走向市场,员工的业务能力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将面临更高的要求,要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还需要营销能力和客户维系能力。最后,由于独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需要较高的投入,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化的企业如果勉强运营和维持将很可能面临成本无法弥补甚至亏损的风险。因此,这对于业务成熟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而言是重要的盈利机会,通过进行财务服务共享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春勇,顾治国.财务共享中心it系统解决方案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8):31-33.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会计业务流程;优化分析

如今,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要想保证自身的发展优势,必须提高对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业务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流程,对自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借助统一管理和专业细分模式推动企业财务运行效率的提升,对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进行优化分析,助力企业发展,预防经营风险,并且在财务管理转型等工作上起到了明显的助力作用。近些年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比较迅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需要朝着精细化管理和信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本篇文章通过对流程的优化分析,为企业提供了参考意见。

一、财务共享模式与会计业务流程的特征

(一)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

会计业务水平以及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现如今影响经营发展的关键内容。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展开会计核算以及采集信息技术等工作的内容时,财务会计会依据合理有效的信息制定工作目标和建筑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比较超前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会推进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善。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会计业务流程充分考虑到了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和本地业务等不同内容的职能划分,同时依据有关业务的实际需求,将标准化、流程化的业务都纳入共享财务,个性化或同业务部门关联较强的业务划分到业务财务当中,更有针对性。

(二)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以及发展现状

实际上,财务共享中心简单来说,就是由企业的若干个子公司的财务会计汇总到一起,财务共享中心提供财务共享服务给各个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工作就是财务核算,履行财务职责以及开展数据整理工作。在财务共享中心负责财务基础管理工作之后,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就能够操作一些简单的财务内容,以便于后续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时将子公司的财务操作流程、财务监管的力度以及成本管控工作加以规范。但实际上财务共享中心不具有决策权。

二、会计业务工作流程的不足

因为存在问题和不足,想要长远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对会计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改善和优化,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同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才更有优势。只不过想要改善,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明确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环节,然后才能够更好地对流程进行优化,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业务流程的改善,并且将有关的规定加以落实。

(一)组织架构缺少合理性,业务流程冗杂

国内多数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成立初期,通常都借鉴了国外同行业、同类型的企业建立组织架构,在人员管理以及制度构建、系统优化、绩效考评等内容上自主性和创新性较差。业务流程过于重复冗杂,致使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降低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效率及客户满意度。同时企业在制度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上缺少力度,业务流程不能落实到位,未能和组织架构与信息系统完美融合。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开展流程管理工作时,缺少基层工作人员的参与,没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使得优化策略不能够进一步推进和应用。

(二)会计信息技术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的财务工作当中,需要借助网络科技信息技术服务来完成相关工作,比如,财务核算成本数据等,落后的科技手段不能够将相关数据信息内容传递给财务部门,使得信息的传递出现了滞后性,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经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而且不能将企业的资金支出和投资进行管控,实效性的缺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较为盲目,在做重要决策时做出错误判断。

三、财务共享模式在建筑施工企业得以应用的重要因素

(一)加强企业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质量控制的标准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施工项目是非常多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此进行精准的把握控制,应用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的信息网络操作系统,因为它具有合理的管理以及较为规范的财务技术数据,这样完成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对全共享中心的经济收益进行把控,同时,具备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

(二)把控财务监管审查并及时有效规避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让企业的经济发展变得更为稳定并且完善。在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当中,财务的主要流程环节和财务审核工作都要借助远程网络控制企业有关财务工作部门的财务制度体系并进行监督管理核查工作,利用远程监控完成审批手续,同时在该系统内部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以及项目审查等,该类型的财务工作内容借助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平台进行处理,同时,委派专人进行网络核实和监督工作,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对账务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提高企业预算执行能力并加强企业内部管控体系的建设。

(三)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效率以及成本管控能力发挥重要效用

企业内部的整体财务基础建设是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完成调整变动的,其精准的会计核算以及较高的质量水平可以将财务预算编写制定和成本报表的实际水平显著提升,确保企业的账目安全隐患在可控范围内并提升财务处理工作的效率,可以将企业财务核算水平和财务信息技术水平进行精准定位,推动财务服务全面开展。

(四)分析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标准和成本报表数据采集信息技术

依据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财务制度体系的需求和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编写制定出科学合理且系统完善的财务会计基础研究报告,将会计核算的成本数据真实反映出来,应用财务结构专业技术并借助信息网络系统集成平台的技术支撑,规范财务分析方法,处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缺陷,确保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支持。

(五)有效预防企业业务和财务结构混乱

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业务和财务工作一体化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能够实现业务以及财务统一化发展。建筑企业内业务内容以及财务实现统一发展对于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二者统一管理可以有效推动共享模式的有序实施。业务财务二者统一发展在网络数据平台系统完善的背景下,将经营业务以及财务管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将企业业务内容进行处理,当财务内容和质量管控方面存在问题时,也能使财务数据更为真实有效。操纵流程管理和服务方式是共享中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由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来负责能够有效融合业务与财务。

四、提高建筑企业在经济领域建设和会计核算的能力

(一)推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财务创新革新

建筑施工企业有内部项目种类多样、财务体系管理并不统一的整体性特点,有缺少规范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开展业务秩序专项行动不稳定等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在应用财务管理共享模式时,将财务会计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统一进行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编写制定财务核算方案以及对应的流程步骤。利用财务监督管理审查和成本管控的方式将生产经营成本降到最低并有效规避风险投资,财务职能责任划分明确,制订严格合理的计划对目标进行预测,对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严格把控,推动企业管理将独立核算的作用发挥出来,自主履行义务。财务共享模式将过去旧有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渐渐转化为专业管理会计人才,财务会计是核算的标准,管理会计在此基础上完成财务管控以及分析工作,二者合成会计机构,可以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条件助力企业规避风险,管理会计更多的是将企业管理中应该规避的风险及相应的经济活动加以反映,总而言之都是企业管理系统当中比较核心的子系统,都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核算推动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有效防范企业财务核算的混乱

财务共享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水平并提升财务信息技术服务质量,企业整体的财务核算和成本调整都在同一个共享模式下,进而会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结构的完善产生影响,同时在会计领域内得到核算能力信息技术的远程操控能力。财务共享模式的统一核算是符合并能够推动建筑企业完成财务结构调整和满足核算标准需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建筑企业在经济领域建设和会计核算的能力,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财务核算的混乱。

(三)提高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审查的能力

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将财务和业务在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当中的报送和传递工作有效开展,建筑企业项目种类多样,施工材料处理等业务内容和相关数据也都能够通过财务共享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并完成数据整理、审核合同以及结算费用等多项工作,借助信息网络数据技术为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升以及财务战略规划标准的制定提供服务,快速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缩减了人力、物力以及资源管理的业务工作量,让建筑企业可以将时间、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完成实质性的进步以及发展,并推动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随之发展壮大。所以提高建筑企业在经济领域建设和会计核算的能力,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审查的能力。

五、财务共享模式下优化会计流程的策略

(一)制定财务共享建设统一规划

当前,企业需要制定财务共享建设统一规划,财务共享的建设应当以企业战略定位为基础,具体开展要获取集团管理层和决策者的支持,强化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有关工作人员做好项目实施方面的宣传和业务培训,获取他们的支持,在后续的财务共享应用中匹配对应的人力资源。因为财务共享项目建设的专业性较高,应当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完成项目组的组建,在施工阶段保持稳定。在系统运行之前,要充分调查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水平,深入把控业务需求,在对项目建设完成评估之后,理清财务共享建设的目标、it架构、it支持和相应保障措施,完成项目顶层设计、过程设计和落地应用等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财务共享高效运行

如今,企业应该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财务共享高效运行,根据财务共享建设规划的需求,科学投入信息化软件、硬件设备设施,并合理配备有效且稳定的信息化开发应用及运行维护团队,培养了解业务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对企业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优化完善,在各个业务系统后台预留接口,构建系统数据整合的基础,从技术手段方面支持集成的应用制度体系。借助财务共享模式,固化财务流程,实现数据共享互通及统一流程的目标。与此同时,要对信息安全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完善,预防和控制财务共享应用期间的it技术风险。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监控财务共享,推动财务共享的顺利应用,提供更为高质量的财务服务,推动施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六、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业务流程关键节点的优化分析

(一)费用报销核算流程的优化

在过去的会计业务流程当中,费用报销与核算流程非常烦琐。原有流程中费用的报销与核算都是通过纸质材料在线下完成,首先要对报销的项目进行审批,在完成审批之后才能够进一步上报完成报销支付核算。在将流程优化之后,可以直接交由有关部门将附件进行上传和上报,随后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完成核对,就可以进行对应的报销与核算工作,从而优化费用报销核算的流程。

(二)资金核算流程的优化

资金核算流程的优化包括收入和支出核算优化两部分内容。收入核算主要分为银企与非银企收入,银企收入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完成录入,而非银企收入则需要人工完成录入;相对来说支出核算就更加简单,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完成支出,在支付完成以后,资金平台都会将支付状态回传,而此时财务系统就可以依据回传的状态生成对应的凭证。优化资金核算流程,也就提升了资金核算的时效性。

(三)成本核算流程的优化

成本主要指的是生产制造成本,由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个部分组成,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等,间接成本则是指生产制造的费用。在过去的会计业务流程当中,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二者独立存在,信息并不共享互通,所以在计算成本时,财务部门通常会出现将直接成本划入间接成本当中的情况,这样会使成本核算的结果不准确。在优化之后的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通过网络信息共享数据,互通有无,能够将成本的类别以及核算范围详细设置,在发现问题和错误之后及时修正,以此确保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实现直接以及间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管控,提升企业经济收益。

七、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为保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加快优化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业务工作流程越来越重要,并且,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业务工作流程是符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趋势的,同时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全面管理以及创新发展的动力与基础。财务共享模式的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善,能够推动建筑企业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以及财务管理效率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企业实现现代科学技术模式发展战略目标。本篇文章指出了建筑企业会计业务工作流程的不足,主要包括组织架构缺少合理性、业务流程冗杂、会计信息技术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并提供了财务共享模式下优化会计流程的策略,分别是制定财务共享建设统一规划和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财务共享高效运行,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所帮助,优化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业务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关于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3(15):123-124.

[2]陈虎,孙彦从.财务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

[3]李春有,李迪.政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9(19):13-18.

[4]高彬.传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商论,2019(18):141-142.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9

关键词:财务共享;优势;问题;策略

一、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把集团内部数量多,会计核算重复的作业都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这个平台,实现高层次的财务管理模式,最终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流程化、标准化的服务。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集团内部服务工作流程标准化,为各种数据的统一和管理提供了平台,将各个单位的后台功能集中在一起,各单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相互交流,从而使集团内复杂的工作变得标准而又简便,分工更加细致。在这种模式下,信息资源集中调度和共享,既控制了风险,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也可以让原来繁忙的工作变的得心应手,同时集团公司也能得到准确可信赖实时动态的财务数据。

2.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的不断降低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重要驱动因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在不增加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本降低的优势会进一步的凸显。原来集团下属分子公司需要多人完成的业务,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只需少量人员完成,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也使得薪酬成本大量减少,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3.增强企业竞争力

有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后,企业在开拓新领域时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新模式下,财务人员的角色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由原来的繁忙的财务工作转变为更多的决策支持,更加突出了财务人员的贡献和价值。另外,新模式下集团公司有了统一的业务标准和财务口径,获取的财务数据质量高,真实性强,财务数据在经营管理领域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功能,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首先,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的界定不清晰,导致其职能混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名称带有“服务”二字,应该发挥服务职能,服务于业务,从属于服务部门,但很多下属的分子公司看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管理部门,有些公司的财务部门和共享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更会让人理解成服务中心就是管理部门。这种理解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自身职能的界定也存在问题,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子分公司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存在较大的争议。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需要企业信息部门的大力配合,有些共性的工作很难分清该由信息部门来做还是服务中心来做,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壁垒,协调出现问题。

2.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不合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时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但由于不同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组织框架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都是要不断探索和磨合,即便是起初设置的较为合理,也会随着战略目标,新业务的开展而有所变化。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上执行不严,职能和流程存在部分重复,标准化程度不高,部门之间协调和共享机制不健全,这些都会影响到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还有一些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过程中对业务和流程的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流程管理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沟通不充分,基层人员无法有效参与到方案优化,流程管理人员单打独斗,大大影响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用的发挥。

3.财务共享服务人员管理和培养不力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构建的过程和运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素质和人员管理始终是重要课题。由于涉及范围广,特别是有些财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会受到影响,在构建和运营中又遇到一些阻力。困难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业务流程相对简化和标准化,所需要的岗位减少,很多人员面临着部门分流和安置问题,触动了部分人员的利益,造成变革的阻力。二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层岗位的人员,由于流程化,标准化的长期机械的工作,会使其担心业务能力的退化,晋升通道的不顺畅,基层工作待遇不高等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跳槽现象发生,造成基层工作人员的不稳定。

三、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策略

1.领导积极参与,营造共享服务文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涉及到不同部门和组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改变原有的流程、组织框架、组织人员的变动,组织的革都会影响到不同部门的利益,因此,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支持,管理层的支持和推动是顺利进行构建的基本保证。首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财务人员和员工都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和对企业价值的积极影响,消除部门员工的质疑,可以带部分员工到其他企业实地考察成熟企业的做法,真正了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其次,营造共享服务文化,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来建设,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和运用耗时长,投入多,不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很难顺利推进。再次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员工参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中,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和表彰,使员工在变革中得到实惠。

2.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初期以及后续的运营中,专业人才始终是关键因素。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到大数据,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系统的掌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沟通协调,逻辑分析,项目管理等实践经验。在人才的招聘和培训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在选聘核心成员时坚持内部人员、同行业人员优先,外部适当的原则,综合考虑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沟通能力等因素。二是制定长期的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形成培训长效机制,让既懂财务、业务流程,又懂信息系统的人员参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不断加强这类人员培养。

3.规范制度流程,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涉及到财务部门的整合,也涉及其他部门和职能的重组和整合,是将原来相对孤立,分散在不同层级的组织和职能再造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财务的集中处理,实现统一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统一口径进行业绩管理和评价,统一制定财务战略等。由于涉及不同的组织和部门,因此,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制定规范统一的财务作业标准和制度,建立相关的组织保障部门,保证相关组织和部门的实际工作符合政策和制度要求,同时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的需要对制度流程持续的改进和完善。从根本上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过程就是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的过程,在建成运行后也要持续的改善优化,使之真正实现稳定高效地运行。

4.优化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依靠强大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给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的推进:一是更好的解决集团公司与分子公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加大综合管理门户共享平台建设。将财务人员使用频率较多的系统集成在综合管理门口上,实现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相关的系统。二是将业务系统进一步与共享服务系统整合,可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XBRL方式,基本实现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利用。企业还可以将F有的软件进一步的升级和改造,开发通用的数据接口,减少信息的转换和丢失,让信息在不同部门交互使用时没有障碍。

四、结束语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当前集团财务管理的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加强与分子公司的业务联系,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效率,使得集团财务管理精细化、专业化程度提升,能够有效的防控财务风险,进而推动整体业务的发展,其强大的优势日益显现,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的青睐。但集团公司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体制的财务管理新模式,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流程篇10

以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23家企业集团和与其配对的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和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表现出更低成本投入和更高的核心业务利润比重;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中心建立之后的成本投入低于建立前,核心业务利润的比重高于建立之前。在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集团;成本投入;核心业务竞争力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把一个企业集团内部共用的财务职能集中起来,向各个业务单元及部门提供标准化的财务服务。理论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业务流程,聚焦核心业务,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是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事实上,由美国福特公司第一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加入这一行列,根据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调查,迄今为止已有超过80%的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安永华明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中,五年前建立的占调查企业的22%,而近五年内成立的服务中心则高达调查企业数量的78%。有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现状分析或运营模式的探索性的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或规范研究方法,而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的研究较少。本文收集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目录,并选取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配对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成本、核心业务发展的角度验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对企业集团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显著地降低企业集团的成本,促进核心业务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并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或大部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处于日常重复性业务的整合集中为主的基本模式阶段,有必要继续探索或发展适合企业集团发展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此来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

共享服务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的强生公司、数字设备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大型企业提出,在这种新型管理理念下,公司将原本分散于企业里重复的、日常的活动进行重新整合或者合并,最终取得竞争优势,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财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it共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企业整体创造更高的价值。Robertetal.(1993)、moller(1997)、Schulmanetal(.1999)的研究曾定义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iFFS)也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作出权威性的定义:财务共享服务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流程化来处理财务业务,其目的是优化组织内部结构、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规范财务业务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并从市场的内部和外部等不同角度给客户提供专业的生产服务的管理模式。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产生以来,不断发展,主要演变出四种模式: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以及独立经营模式(图1)。最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只是进行基本财务事务的处理,慢慢发展成一个运作与控制分离的职能部门,最后发展为独立经营模式,一个独立的盈利组织。从只为内部客户服务,到同时向外部客户出售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从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到为企业创造利润,随着共享服务组织不断发展进步,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丰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以便内外部客户选择。

此后,Den-burgh(2000)、Bryan(2002)、Cedricetal.(2003)、Fahy(1999)等研究指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提升企业价值。Lusk(1999)、Derven(2011)等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因素,战略规划、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规划、组织结构设计等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的关键因素。我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李辉(2008)、周春梅(2012)、张娜(2012)分别以山东网通、云南盐化、中国电信为例,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意义、方案。吴其霆(2009)主要分析了中国移动公司的省级财务管理模式,明确了财务部门面临转型的需要,中国移动通过一体化管理,依托网络服务平台,应对战略转型,详述了其从财务集中管理向财务共享转变的过程。段培阳(2009)总结归纳了成功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力求为我国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寻找最佳的方案。李耀峰(2012)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土化,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的现状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总结在本土化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选择。陈虎和李颖(2011)在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关键因素包括流程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等。赵晓玲和丘云琳(2014)以中兴通讯为例,研究并得出财务共享中心给企业集团带来效益的结论。综上,国内外学者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义、特点、关键要素、设计思路、运营模式、优劣势分析等角度进行较多的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但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效果的研究较少,有必要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理论并推动理论的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为了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效果,首先收集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目录。本文通过向企业发送邮件和电话咨询,搜索公司主页、网络等途径,收集2005年至2012年间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能够获取相关具体数据的上市企业共28家,由于金融企业的财务指标明显区别于非金融机构,剔除5家金融企业,最终选取23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根据这23家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按照同行业同规模的标准选取23家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配对样本。本文的总样本为46家企业,368个企业年(FirmYear)。另外,本研究所需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的CSmaR数据库,由于本文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集团的影响,因此所需的财务数据均采集合并报表数据。利用以上回归模型,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1)通过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即整体样本,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否对企业集团成本的投入和核心业务利润的影响;(2)针对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分析财务共享服务建立前后对于企业集团成本的投入和核心业务利润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结果

表1列示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和未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按1:1比例提取,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在建立前期取值0,FSSC的中位数为0,平均值为0.500。样本公司的营运成本(CoSt1)和主营业务成本(CoSt2)平均值为0.336和0.725。核心业务比重(mop)的平均值为6.684,大于其中位数1.613,分布正倾斜,反映部分企业核心业务比重大,推高整体平均值。表2表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于企业集团成本投入的影响。其中,penala是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否为标准,解释变量FSSC取值1和0,进行横向分析,检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是否低于未建立的企业集团。统计分析结果表示,当营运成本投入(CoSt1)为因变量时FSSC的回归系数为-0.037,在5%的水平上显著;当主营业务成本投入(CoSt2)为因变量时FSSC的回归系数反映为-1.233,在1%水平上显著,反映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显著低于未建立的企业集团。penalB是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样本,纵向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前后的成本投入的变化,因此,解释变量FSSC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取值1,建立前取值0。统计分析结果反映,不管是以CoSt1为因变量还是以CoSt2为因变量,FSSC的回归系数均为显著的负数,反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带来企业集团成本投入的减少。表3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核心业务发展的影响的检验结果,其中,第一列表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企业与未建立企业的横向分析结果,第二列为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样本,纵向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企业核心业务利润比重的变化。根据统计结果,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时,FSSC为回归系数分别为3.553和3.136,并且1%水平上显著,反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显著提高核心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节省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提高核心业务利润比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目的和理念相一致,给企业集团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的集团化发展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多数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于费用管理、应收应付款流程整合阶段或仅充当成本中心角色,属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本模式。为了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效率,为企业集团发展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需要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与企业管理诸多领域相融合,构建更科学更适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GUnnRw,etal.SharedServices:majorCompaniesareReengineeringtheiraccountingFunctions[J].managementaccounting,1993,75(2):22-28.

[2]moLLeRp.implementingsharedservicesineurope[J].treasurymanagementinternational,1997,6(7):121-123.

[3]SCHULmanDS,etal.SharedServices—addingValuetotheBusinessUnits[m].newYork:wiley,1999.[4]eLiZaBetHVD,DeniSC.DoingmorewithLess[J].electricperspectives,2000,25(1):44-50.

[5]布赖恩•伯杰伦.共享服务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maRtinJF,maRKD.SharedServiceCenterstheirishexperience[J].accountancyireland,1999,31(4):7-9.

[7]BRYanB.Harmer.essentialsofSharedServices[m].newYork:wiley,1999:61-76.

[8]DeRVen.advancingtheSharedServicesJourneythroughtraining[J].StrategicFinance,2011,4(9):58-64.

[9]李辉.山东网通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周春梅.云南盐化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张娜.浅淡中国电信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践[J].运营与应用,2012(6):30-32.

[12]吴其霆.中国移动省级财务集团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段培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J].金融会计,2009(9):21-26.

[14]李耀峰.财务共享服务本土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5]陈虎,李颖.财务共享服务行业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