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7:50

企业治理制度篇1

为了规范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要求和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包括对相关方在企业工作的场所、作业活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

三.责任分工

1.公司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各部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各级专业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对本专业隐患排查工作负责;

5.岗位员工(包括:实习、劳务派遣人员)对本岗位区域内的隐含排查工作负责。

四.定义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公司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隐患等级:本公司将隐患分为一般和重大事故两个隐患等级: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不需要停产由部门负责人或班组长等有关人员组织立即整改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由企业负责任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五.工作要求

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部和有关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核实并按照职责分工通知责任部门组织落实整改并记录备查。

2.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等发包、出租的,协议签订部门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协议签订部门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3.在发生可能危及职工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4.公司及各部门按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各层级在安全隐患排查后于24小时内将排查结果上传信息系统。

5.各层级排查出重大隐患必须立即采取临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同时通知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主要负责人。

6.各层级按照规定对相关隐患进行响应,相关责任人根据具体情况发出明确的指令,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按时整改闭合验证。

7.各层级每季度对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进行总结。

8.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考核。

六.管理内容和工作程序

1.隐患排查范围

(1)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场所、设备设施;

(2)各岗位的作业活动,包括被派遣人员;

(3)相关方在企业现场的作业场所、作业活动等。

2.隐患排查

(1)岗位员工每天对工作区域内进行隐患排查。

(2)各级专业人员和班组长每周对责任区域开展一次隐患排查。

(3)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对本部门负责的管理范围开展一次全面隐患排查。

(4)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每月开展一次公司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工作。

(5)现场排查时应留有当时有关隐患的影像资料,针对高风险工序应加大排查频次。排查工作按照“谁排查、谁上传”的原则及时上传至信息系统。

3.隐患登记。

公司及各部门应按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层级在安全隐患排查后于24小时内将排查结果上传信息系统。

4.隐患评估。

(1)事故隐患评估由安全隐患责任部门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队伍人员应参加。应对安全隐患的类别等级、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技术原因、管理原因等)、安全隐患是否采取了临时性控制措施、是否能采取根治措施等作出分析。

(2)重大隐患在事故隐患分析时,应进行现状评估并形成安全隐患分析和现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安全隐患的现状(包括时间、地点、现象或检测数据、现场是否已经采取临时措施等内容),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安全隐患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安全隐患治理的措施建议,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安全隐患治理的具体措施方案建议。

5.隐患报告。

(1)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车间)领导或公司安全员。特殊情况或一般情况下能即时排除的安全生产隐患可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报告。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要采取书面报告的形式,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式二份,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

(2)企业发现下列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1)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应当立即将事故隐患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等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与事故隐患所在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应急预案,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2)外部因素可能造成本单位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采取制止措施,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生产经营单位未立即采取制止措施和报告的,应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

3)确需政府协调解决的,应当立即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

6.隐患监控。

建立重大隐患治理监控制度,对正在治理中的重大隐患,要根据职责分工明确监控职责,采取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在无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相关人员,设置警示标识,停止使用。

7.隐患治理。

(1)一般隐患由隐患责任部门落实整改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隐患未消除前,各责任人员应当制定临时的安全措施,保证在隐患消除前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可以暂停使用相应的设施、设备和场所,直至消除隐患。

(2)重大隐患由总经理签发隐患整改意见。按照整改意见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资金。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安全生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组织完成整改工作并将整改结果及时报政府相关部门。

8.隐患验收。

按照“谁提出、谁验收”的原则组织隐患验收工作。一般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应由部门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进行验证,确认整改合格后应在信息系统上予以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应由总经理或分管的副总经理组织验收,确认整改合格后,有安全管理部门在信息系统上予以消除。

七.其他要求

1.隐患整改档案管理

(1)公司对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安全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要求进行统计,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隐患检查及整改工作。

(2)隐患整改档案应当符合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要求。应以纸质文件为主,电子版为辅。

企业治理制度篇2

关键词:企业;制度;控制

一、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持冷淡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部控制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如企业将付款环节对原始单据的审核作为关键控制点,但供应部门因弄虚作假或失职,购进了质次价高的材料,会计部门依然会在审查原始单据无误后照价付款,这就只能实现会计的事后核算,而未能对整个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

2.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足,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首先,近些年,企业中经常出现费用支出失控、财务收支混乱等违法乱纪现象,导致财务混乱,使会计提供信息难以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也使各种经济指标考核失去了意义。其主要根源在于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足,导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薄弱,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尤其是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有章不循,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严格检查和监督。所以,难以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应有的效力和作用。其次,企业虽已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缺少有力约束,加之外部监督机制的软弱无力,虚假的会计信息生成后很少被发现,因此,导致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做假账的行为屡禁不止。从外部环境看,由于政府宏观控制措施、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较差。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

3.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企业要保持竞争能力,必须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内部机构等,这就导致原有的控制对新增加的业务内容没有控制作用。根据经营管理范围、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来调整和拓宽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已变得尤为急追。只有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才能提高效能,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4.会计人员素质有限。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对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加以完善,反而直接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违法违纪活动。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需求,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二、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是

1.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内部控制能否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产权制度。只有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建设制度化。一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二要实行独立懂事制度,引入外部独立懂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三要明确董事会的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对企业一系列重要的经营活动发挥内的控制的监控作用。

2.完善公司的内部相关规章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涵盖公司全部的重要活动应建全如下规章制度。首先,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和审核监督。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授权批准职务与业务经办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与审核监督相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业务经办与财产保管相分离。其次,加强授权审批制度。授权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应明确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的界限与责任,避免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咎其责的情况发生;要明确各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情况发生;要建立检查制度,以保证授权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第三,引进全面预算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全面预算靠的是内部管理体系着眼于企业目标、落实业务活动的价值控制。第四,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企业高层人员交叉任职的直接后果是企业董事会与经营班子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度不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资金调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方面缺乏应有的监控与制衡作用。

3.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首先,发挥政府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作用。在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普遍淡薄的情况下,应当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大执行力度,对不能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企业目标没有实现的,应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其次,中介组织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及时发现企业有失“公允”及其他不当的会计行为,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

企业治理制度篇3

 

关键词:公共企业 公司治理 法制制度 

     一、前言 

   (一)研究公共企业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背景与意义 

   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尽管此相关的很多研究早已存在,但对于这一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1984年,英国经济学家Bobtricker在《公司治理》中首先论述了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并首先提了公司治理这个概念。在我国,公司治理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和公司制企业的迅猛发展,公司治理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国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公共企业是指持续存在的、以为社会提供具有公共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经营活动的、且具有一定盈利目标、受到政府特殊管制措施制约的组织化经济实体。对公共企业公司治理来自于对公司治理的演绎。而我国公共企业治理结构产生的独特的背景,决定了其采取的治理机制重点与西方国家一般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有所不同。在西方国家,产生公司治理问题的背景是上市公司股权大规模分散的条件下,产生了两权分离的要求,并在实施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广大中小股东与大股东需要解决如何监督和奖励管理人员为股东的最大利益服务问题。而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绝大多数公共企业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存在一股独大的事实,即国有股作为具有绝对控制权的股东,仍在操纵上市公司。我国公司治理面临的任务首先要解决通过金融市场向社会圈钱的问题,解决如何能使上市公司在市场上真正独立,管理人员能独立于大股东而为广大的中小股东利益服务。市场经济中公共企业的设立,是由于需要政府提供市场本身不能有效提供的、具有使用上“非排他性”的和利益上“非占有性”的公共产品,对市场供给不足或供给不够有效的产品予以补充,由政府控制战略性资源和为公众提供服务。为了尽量减少公共财政资源浪费,就需要制定公共领域的具体法律来规范各种公共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行为,并通过公共政策针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某些保护性和限制性的经济规制,以保证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保障公众得到良好的服务并支付合理的价格;又要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不破坏市场经济的效率。 

   (二)公共企业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逻样框架 

   就我国公共企业的法律调整现状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进行公司制改造的或不是按公司制度设立的企业,主要由《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调整,本文论述的公共企业公司治理暂不涉及此类企业。第二类是已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的或按照公司制度设立的企业,这一类企业由《公司法》调整。第三类是已进行公司制改造或按照公司制度设立并以上市的企业,这一类企业由《公司法》和《证券法》共同调整。因而,我国的公共企业目前呈现出由现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和((证券法》共同调整的状况。然而这两部企业法律都已不能适应我国公共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满足我国公共企业企业公司治理发展的需求。 

   (三)本文的结构 

   “公司治理”一个内外相互弥补的系统工程,是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有机统一。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基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形成的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及公司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种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制衡关系。治理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公司治理过程按照公司治理权力是否来自公司出资者所有权与(公司法》直接赋予,可分为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治理。本文将简单介绍目前关于公共企业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主要理论并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公共企业公司治理法律制度。 

   二、公共企业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理论 

企业治理制度篇4

摘要在公司制企业中,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有高度相关性,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公司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对如何完善内部控制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措施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分为狭义的公司治是和广义的公司治理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分为狭义的公司治理和广义的公司治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等组成的用来约束和管理经营者行为控制制度;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关于内部控制,目前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是美国的CoSo在1992年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中,公司治理很重要。金融危机使人们越发关注公司治理。而公司治理,关键在于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管理者为达成目标所设立的规则及程序,紧密联系着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所有者监督和制衡经营者的一种机制,公司治理理结构来实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一方面,避免所有者利益被经营者损害,另一方面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保证经营效果、效率及可信度高的财务报告,董事会、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实现内部控制过程。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为实现经营目标,控制企业全部交易、事项而存在于内部的控制体系和制度安排。

二、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普遍虚设股东大会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上市公司被控投股东操控,股东大会中小股东参加的不多,自身意愿无法表达,而使股东大会的积极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并且,我国股份公司存在严重的职位重叠,普遍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公司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公司决策执行质量受混淆的责任和权利严重影响,从而使经营风险加大,且可提供监督、考核经理机制的经营者市场仍未形成,失常的经营者机制无法发挥市场约束作用。

(二)内部控制混乱无序,“内部人控制”严重

企业工作各方面受公司治理结构科学规范与否影响。目前,我国大多企业仍未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未能有效监控经营者行为,从而无法有效牵制公司内部人员,使实施内部控制受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增加的年度审计内部控制内容只提交报告而不公开披露,降低了公司管理者的外界压力,从而无法有效制衡内部控制。与此同时,企业剩余控制权由不具有或具有小额股权的内部人依法掌控。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被管理者牺牲,为此造成一定程度的实际利润以其他形式变为高管理者的收入,记入企业成本。

(三)内部控制目标过于简单,范围过窄

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范围往往单从经营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治理层面来考虑,因而其更多的是关注合规经营目标,而很少关注经营效率目标,其目标仅仅局限于查错防弊、会计资料的合法和保证业务的有效进行,而并没有把战略性考虑、营运的效率和效果等包含在内。内部控制研究组织、研究人员主要是会计、审计组织和部门,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财务审计时提高审计效率,其范围更多的是放在对企业一般员工和中层管理者以及企业各种物质资源的管理控制上,很少把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控制纳入整个控制系统。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的依据和标准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不够合理,使企业有关人员在实际执行业务和业务监督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标准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存在于各管理人员零星的活动中,无法依据系统的内部控制标准进行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过多;二是部门间联系业务流程混乱,造成部门间的业务配合不协调和迟滞,信息交流不通畅;三是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职责不明,权利、义务和责任不对等。

三、公司治理下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

(一)加强监事会的独立监督作用

将监事会做实,从公司治理机制设计上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保驾护航,内部控制框架的五要素之一是监督与纠偏,在控制环境这一要素中,也要建立与内控相应的监督机构。

在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框架中,董事会下设的包括审计委员会在内的专业委员会的建立以及经理层下属的审计部,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过程的监督和效果评价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监事会对处于内部控制核心地位的董事会的监督却长期弱化。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监事会功能的强化,基本思路是在监事会成员中引入利益相关者,并做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之间的功能区分与协调。

(二)完善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及运行机构

基于公司治理设计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实行决策、执行、监督分权制衡制度,建立所有者层次和经营者层次内部控制组织。所有者层次内部控制组织代表所有者利益。向股东会委派财务董事、财务监事或财务总监,主要债务人列席董事会,董事会中建立财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或内部控制委员会、设立独立董事等。建立财务委员会作为投资中的核心组织,对财务负责人实施制衡,提高财务决策科学性;建立的审计委员会与经营者独立,同时要确立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经理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制约关系,避免或减少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层次内部控制组织主要为经营者控制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服务,为履行其经营管理责任而发挥作用。公司存在各类弱势群体,在公司在控制设计和财务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对大股东或内部人形成制衡。

(三)强化基于公司治理机制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良好表现,而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也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预算委员会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确定预算目标、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方面,注意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间的衔接关系,提高预算编制和控制过程的效率与效果。预算委员会常设机构应该设在财务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编制、分析和实施控制。

在建立和完善一级预算之外,对于一些重要部门和项目预算应该建立二级预算。预算反馈机制应该与企业的具体组织结构和预算执行方式相适应,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来保证企业的长期价值和竞争优势的预算目标的完整实现。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公司治理结构都非常重视激励与约束机制。要使公司的内部组织、岗位及至整体的行为及其他结果始终保持与公司的目标一致,就必须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方法:一是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素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只有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以后,才能根据企业业绩的好坏进行奖惩。二是科学的目标管理。组织全体员工分别参加有关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将公司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尤其是让其参与公司长远目标的制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公司的目标。

四、结束语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又都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完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化解营运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虽然,我国很多公司都已意识到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设立了相关的部门,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但是执行力不强是我国公司治理面临很大的问题。要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须明确各个部门领导的责任和职权范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衡机制,使以上提到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最终达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果,实现公司价值的目的,保障公司在全球市场经济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治理制度篇5

关键词:现代企业治理;内控制度;公司治理结构

一、构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内部控制制度是客观的必然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保证企业这一目标的实现。现代经济活动中,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控制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标准;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先天不足;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部监督短期行为杂乱乏力。显而易见,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客观必然的。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首先,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一项国际惯例。其次,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可靠性和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的重要条件。从内部控制的目标看,其中的两大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二是保证企业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第三,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有利于统一看法,更新观念。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力量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尽快建立一套如CoSo报告那样内涵与外延统一、可操作性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使企业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等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改善国内控制环境,为规范国内公司内部控制提供保证。为了改善国内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现状,应该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来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并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因此,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结构的合理和有效,就必须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结构的外部监督机制。改善国内控制环境就是加强对投资者的外部控制,包括对经营者以及企业内部会计审计系统的控制,以及包括监事会制度和财务总监制度等的进一步的完善使其更大程度上的规范化。总之,不断改善我国的国内控制环境为规范国内公司内部控制提供保证是事关全局的大事。

3.提高有关人员的素质,加快高级人才的培养。企业制定的任何制度都不可级超越设立这些制度的人,换句话说,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人设计的又是要人来执行的,人的素质对其影响很大。可见,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未来会计控制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是企业微观控制,还是国家宏观控制都需要既懂会计业务、又具有管理才能并且能够掌握和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内部控制目标是现实的必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因此转移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的发展战略的实现上。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相制约。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也可按实施者的不同分为企业所有者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企业经营者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当我们了解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以下的目标管理要素,不难看出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必要性。

股东及股东大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整会计信息,监督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行为,并依据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投资、管理决策,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董事及董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利润分配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建立一个真实可靠的基础,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

企业经理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风险控制系统,查堵漏洞、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的贯彻。

监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日常经营活动和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股东大会目标的实现;企业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规范财务活动,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对财务负责人负责。

上述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完全一致,这只不过是内容上和要求上有别,在目标完全一致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相信这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三、构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内部控制制度从必然走向自由

人们对内部控制都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或不全面的认识不利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也会阻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表现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过份强调内部控制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目标,忽视内部控制的经营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经营目标、财务目标、遵循性目标等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能合理地保证董事会及管理阶层了解该公司实现经营目标的程度,对外公开的财务报告可靠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内部控制的目标有兴利与防弊两个方面,兴利是最主要的。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虽然是内部控制最本质的作用,但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不是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目标。可见,将内部控制的目标仅仅定位在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上,不仅不利于发挥其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而且会使企业领导及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2.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可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和内部管理控制。前者的目的是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的目的是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将内部控制等同于内部会计控制是不全面的。内部控制不仅仅涉及会计,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企业应当针对采购、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管理、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全面地制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范围已经包含内部会计控制。

3.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发展形式,如RH蒙哥马利在《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即某位职员的业务与另一位职员的业务必须是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关系。内部牵制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和原则,是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但是,现代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内部牵制,还包括预算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人员素质控、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而这些都不是内部牵制所能涵盖的。

4.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混同。严格地说,内部

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或称内部监控机机制,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组成的用来约束经营形为的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制度则是管理当局(董事会及经理阶层)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解决的是管理当局与其下属之间的管理控制关系。

要改变以上失效的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根据我国现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情况,考虑股东大会一董事会一总经理一部门经理的委托链,在每个关系中依次设置监事会、财务总监、内部审计三个监督机构,并在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外部独立审计进行沟通,形成以监事会为中必、三位一体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其中各监督机构的定位及职责如下:

1.监事会。(公司法)已明确规定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处于财务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是整个体系的中心。在实践中,还必须对现有制度的细化与补充,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力,如对董事及高级财务人员的任免权、外聘会计师的权力、设置下委员会的权力等来确保其监督的有效性;并通过明确监事的任职条,合理设计监事的薪金制度,聘请外部监事等强化监事后独立性及专业技能。

2.审计委员会。在我国一般由管理层聘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发表意见,因此通过事务所鉴证财务报告,进而监督公司管理当局的机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审计委员会应定位在监督管理层与外部人员对内部财务鉴定而产生的关系上,其职责主要是通过独立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外部审计机构以及独立财务顾问等来确保这些外部人员能公允地发表意见,以免管理当局控制和利用。

企业治理制度篇6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现状;措施

一、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概述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或称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系统、公司治理机制,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以及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制度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的特点

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及所有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二、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离开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就没有完整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内部控制方面的成功,两者具有内在结构上的对应与一致性。同时与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依赖性一样,公司治理结构同样也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做支撑,公司治理结构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的目标也必然会落空。

(一)企业内控制度属于公司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处于公司治理设定的大环境之下,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反之,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设计如何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而难有好的效果。从其实质上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属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内容存在一定联系。内部控制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公司治理内容中关于生产经营方面的延伸和具体化,内部控制的内容是统一于公司治理的内容的。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目标一致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配置权限、公平分配利益以及明确各自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实现所有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衡,其侧重点是实现各相关主体责权利的对等。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目标,具体包括兴利与防弊两个方面,但兴利是最主要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追求的公平和效率目标,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即信息真实、资产安全和效益提高基础上的。

(三)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相同

从产生的基础上看,两者都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而产生的。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分权和制衡以实现企业效率的最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作为系统的一种制约机制,其根源是所有者与经营者间、上下级间的行为。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委托关系契约,两者在产生上具有同源性,意味着两者在实施时,在方式手段上可以相互借鉴。会计信息系统是实现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董事、经理的选择和考核都建立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主要依赖于投票的中小股东,会计信息都是实现其对经营者有效控制的工具。健全的内部控制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四)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具有重合性

现代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人员素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公司治理中一些内容也属于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有董事会、经理层及经理层以下各级业务执行部门。其中经理层及以下的执行部门是主要的参与者。公司治理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其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核心。董事会与经理层既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又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三、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导致职能弱化

组织结构不完善,我国大部分企业存在的公司治理现状,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责任权利不明确,缺乏相互制衡、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董事会没有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另外,人员业务素质和思想意识还不能满足需要,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一个企业的人事政策与员工素质对整个企业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企业领导的观念相对落后,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完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权限划分不明确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有利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而内部控制系统则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还停留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营观念。企业的公司制度改造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以后的国有企业,公司总经理往往兼任董事会董事或董事长,权力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另外,公司应有的一些机构设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股份公司仅仅具有了现代企业的外壳,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管理者的权限和责任。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过于狭窄

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尚未健全,会计信息失真尚未得到根治的情况下,把企业信息的真实、完整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符合我国企业现状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竞争除技术因素外,还有管理因素,也可以说管理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能否继续生存的关键。在这种情形下,把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不够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希望通过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各种决策。

(四)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不深刻,态度上缺乏重视

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而且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需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需要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营销上;有的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影响办事效率;甚至有的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等。整体来看,全国没有统一的协调和规划,各部门只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针对具体事件制定要求。在内控制度设计上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就事论事的倾向。

四、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构建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权利和职责的划分反映一个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同时又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和效果。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这四个法定的机构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职责分工与制约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这四个机构的有效运行以及在该组织框架下建立满足企业监控所需的职能机构。首先,应该加强中小股东联盟的作用,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应加强中小股东的联盟作用,能有效地遏制一股独大的现象。其次,改革独立董事制度,设立财务总监。最后,明确监事会的作用,加强出资人的财务监督。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股东脱离公司生产经营,其对公司的财务监督是授权监事会,由监事会监督董事、经理行为得以加强的。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使其具体化

我国企业经营失败的很多问题都与内部控制的薄弱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违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企业的目标进行,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存在。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企业的各项行动始终朝着企业的目标前进。控制系统越是完善,管理者实现组织的目标就越是容易。作为一种内部行为,加强内部控制的原动力来源于企业自身。只有找到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原动力,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加强内部控制。

(三)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

现代内部审计活动实际上是管理的延伸,内部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企业管理层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他们的使命已不再局限于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差错,而是通过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活动,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管理的漏涧,提出切实可行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促进管理层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当今这个以风险投资和知识资本为主导的社会里,企业遇到的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是不可分散的:经营风险如市场销售、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外部环境变化等;财务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及时发现这些风险并采取科学的措施予以管理,做到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内部审计人员有能力和条件参与评估企业存在的风险。为此,内部审计人员应树立风险意识,并通过内部审计防范可分散风险。

五、结论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牢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控制度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所阐述的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数据支持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万红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明辉.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9(8).

[3]田海峰.公司治理环境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财会月刊,2006(1).

企业治理制度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变迁

一、引言

十以来,国企改革问题再次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焦点并被纳入“十二五”规划议程。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设计,自然是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按照诺斯(north)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一个国家的初始禀赋状态对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理清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脉络,合理分析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变迁对于明确今后的改革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二、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变迁模式

我国政府根据国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使命,不断对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希冀寻求一种渐进的方式找到“帕累托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按照纵向的时间演变序列,其公司治理结构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阶段(1978年—1987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围绕国企改革的方针、措施率先在四川省宁江机床厂等六个企业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实行国家与企业在利润分配上的利润留成,这一举措大大地提高了职工自主生产的积极性。1979年,“放权让利”的国企改革政策开始全面推广。这一制度性的安排虽然不算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但对于增强企业活力、探索国企改革新出路奠定了意义非凡的基础。然而,这一调整仍然局限在国家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框架内,企业依旧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自主经营权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一举措确实提高了企业和职工的受益,但并没有明晰国家和企业的产权以及经营权归属,模糊的所有权界限反而导致国企内部交易成本的隐性增长。

(二)以“两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阶段(1987年—1992年)。“两权分离”开始真正触及改革病处,也在某种程度上迎合公司制发展的全球潮流,并开始试图探索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框架。在这一框架下,产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在政企关系的管理制度上,政府开始探索以间接管理模式代替直接管理。比如,1988年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成立就是对以产权关系管理国企的第一轮尝试。此外,在国企组织结构的设定上,老三会(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治理结构逐渐不适应开放经济下的决策需要,尤其是当面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内部人控制”过度时,政治统治变得无能无力,英美模式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开始成为国企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借鉴的蓝本。

(三)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10月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一阶段实行以国企和国有经济为主体,以企业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大略来说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突破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在国企的企业制度上,明确提出将国企改造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彻底改变了国企的制度属性。

二是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上,“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行政领导作用逐步取代“老三会”,1994年底国务院颁布《试点方案》要求国企中“新老三会”有机结合,共同为企业治理发挥积极作用。这一制度创新举措有效地规避了“内部人控制”过度而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三是在法人治理结构上(2002年—2005年),主要是在部分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之后,通过实行股权多元化,试图建立出资人到位、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监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来划分终极所有者和出资人所有者之间的权属关系,增强国企的市场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在股权结构上,开始逐渐实行多元化(2005年之后)。治理结构改革探索的主要涉及国企股权多元化、董事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等问题,并逐步探索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并确立了股份制的主体地位。

五是在管理层任命方面,开始以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为突破口,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以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为抓手,强化出资人监管,逐步推进国企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方向

一是探寻公司治理机构的中国模式。在讨论英美模式、日德和欧洲大陆模式孰优孰劣时,实际上往往忽略是否可以定义一个中国模式。实际上,各种治理模式无不体现其国家的市场和文化表征,譬如英美模式,都是为了适应其社会分工高度细化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而建立的。同时,英美模式还充分体现了英美文化中的个体主义和平民主义,其企业治理主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不同利益主体权力制衡的内部治理以及以剩余索取权分享的经理激励为主。因此,我国国企在进行模式选择时不能直接“制度移植”,而应通过“制度创新”探索适合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国模式。

二是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应进一步精简和明确职责。从两权分离的制度要求来看,真正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不应通过中间机构的协调,既然要放手实现“自负盈亏”的目标,就应该给与管理层充分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就目前来看,针对国企中党组织和管理组织并存的结构,必须要明晰界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决策中的权利,减少行政管理对经济决策的干扰。

三是国企公司治理目标应该多元化。按照现代契约理论的观点,企业应该是一切要素所有者之间缔结的契约网,一种企业要素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其他相关要素价值的实现。在完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加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比如引入居民社区评价体系、环境污染预警机制、对企业员工福利指数的提高程度等指标来多元化国企的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琴、张文隆、陈素蓉.国企公司治理模式演进研究—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的视角[J].公司治理评论,2010年9月

企业治理制度篇8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与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建立1套科学、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不断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企业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对从公司治理层面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不能割裂,需将内部控制纳入到公司治理路径之上。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条件,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1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如果内部控制不能与公司治理兼容,将会增加治理成本。

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企业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对从公司治理层面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1内部控制及其相关概念

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内部控制外延的扩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自主权及会计人员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决定着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公司作为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消亡的经济组织,以管理监控为己任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要拓展到保证公司政策的贯彻和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上。基于此,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概念的描述如下:“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3个目标而提供的合理保证的过程”。

1.1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5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只有当这5个要素同时存在且有效时,我们才能判断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具体表现如下:

1.1.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构成1个单位的氛围,影响单位内部人员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包括员工的诚实和职业道德、员工的胜任能力、董事会及监事会的参与、组织机构、权利和责任的规定等。

1.1.2风险评估单位为取得其目的而确认的分析相关风险,以构成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通常风险来自经营环境的变化、新员工聘用、采用新的信息系统、新技术的应用、企业改组和新会计方法的采用等。

1.1.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单位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业绩评价、信息处理控制、实物控制和职务分离等。

1.1.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与财务报告目标相关的信息系统方法和记录。其可以确认和记录所有有效的经济业务,以便适当归类、提供会计报表,在财务报告中揭示经济业务。

1.1.5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的过程,即对内部控制设置、运行及改进活动的评价。

1.2内部控制的2个层面

根据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的机制,内部控制通常又可以分为2个层面:

1.2.1企业的管理制度又称为“管理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公司治理基础上,通过检查和改进有关管理政策和程序来有效控制企业运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以实现投资人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

1.2.2企业的会计制度又称为“会计控制系统”。通过适当的业务权限设置和授权,准确的会计记录,及时的实物盘点,以及公允的报告等程序和方法,保证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信息的可靠性,保障投资人财产安全。这一层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认为是最具体的控制。因为控制制度能否生效,取决于是否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取得适当的信息,而会计信息的存在与有效传递,影响到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的发挥。

2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999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中对“公司治理”作了如下描述,公司治理是1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明确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决策公司事物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其还提供1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就企业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机制辐射2方面内容:①企业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在这一层次中,股东要授权给管理当局管理企业、采取措施保证管理当局从股东利益出发管理企业、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判断股东期望是否能真正得到实现并在管理当局损害股东权益时有权采取必要的行动;②企业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为履行对股东的承诺、承担自己应有职责所形成的责、权、利在内部各部门及有关人员之间的责、权、利分配。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会计信息对于契约的签订、履行和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董事、经历的选择和考核都建立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主要依赖与“用脚投票”的中小股东,会计信息都是实现其对经营者有效控制的工具。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能够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维护某一类或少数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留下的空间就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有此可能演变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阻碍。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不能割裂,需将内部控制纳人到公司治理路径之上。两权合一时,股东和股东会直接实施内部控制;两权分离时,利益相关者通过董事会或监事会进行间接控制。由股东会或董事会涉及监控制度,考核、评价经理层绩效。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才能保证不同层次控制目标一致性;只有从源头实施内部控制,才能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得以顺利运行的条件,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1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如果内部控制不能与公司治理兼容,将会增加治理成本。

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控制环境不健全

企业控制环境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而目前在我国,企业控制环境各方面仍存在着问题。①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了解不深,重视不够。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或内部监督。②企业内部控制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管理者的品行、素质和管理哲学仍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制约因素。③缺乏科学、一贯的人力资源政策。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中还充斥着以貌取人、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等现象;不够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员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④企业组织结构不理顺,内部控制组织形同虚设。公司内部缺乏制衡机制,对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导致内部控制如“空中楼阁”,形同虚设。

3.2风险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层的思想中缺乏风险概念,没有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公司片面追求财务杠杆的运用.忽视经营风险.市场分析不充分、风险控制失效,以致影响了公司经营战略的及时调整。

3.3控制活动不当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会计控制不当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有的企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或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致使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

3.4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信息是企业的命脉,因为信息能够在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辅助决策制定,同时也是连接外界如政府机构、股东、供应商、顾客、社会公众的重要渠道。1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目前国内企业的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一般都是最高管理层掌握,而不是由企业所有员工掌握。

3.5监督机制不完善

法律上的监督规定与实际操作有很大反差,企业会计在高级管理层面前陷于窘境,会计内部监督难以有效实施。同时,机制的问题也使内控考核缺乏力度。有的企业没有人去考核检查,有的即便进行考核,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致使内控执行效果很差。即使在已建立考核制度的企业中,大多数深度和广度不够。我国还未提出类似美国CoSo报告的权威性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内部控制标准的缺位导致内部控制考核监督难于操作。

4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完善内部控制

4.1强化公司会计控制

4.1.1建立1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内部财务控制是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因此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找出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做到防范于未然。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应包括明确的授权控制、明确且不相冲突的职责、合理有效的监督考核系统以及必要的审计控制,应该针对财务活动的而特殊性建立适宜、充分、有效的流程体系,同时对财务人员的团队建设建立严格和适宜的选拔、任用、考核、晋升体系。

4.1.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1个健全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良好表现,而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也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建立科学的预算系统,能对企业集团进行整体规划,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有效地协调集团内部各层次、各单位的目标指向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的目的。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高企业资源效率和经营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企业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融资、技术改造等决策贯彻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去,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适时调控。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用财务控制生产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实施财务管控(投资管控)模式的重要保证。

4.1.3加强内部审计与财务监督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紧密相联的,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方式。企业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而不断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完善。目前许多国内企业尚未组建内部审计职能,或者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员工人数、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局限,无法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在信息技术审计方面,大部分合格审计人员一般集中在大的国际咨询机构和外资企业。因此企业应审慎地考虑是否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或者与咨询机构合作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以弥补自身在资源方面的欠缺,并获取国际上最新的工作方法及成熟的工作经验。

4.2完善内部制度控制

4.2.1合理授权,明确责任企业应根据经营活动的性质和重要性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控制,使各部门、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权责,防止权力重叠,责任“真空”,做到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同时建立授权管理控制体系,实现重大经营活动决策和执行程序民主化、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有效集权、协调统一,还能使各授权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决策者与执行者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最大限度的实现全员的参与。

4.2.2加强董事会建设,强化监事会职能,保持独立性董事会一方面代表所有者的利益做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大决策,另一方面对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加强董事会建设,可以有效地监督、保证内部控制与程序的有效运行。同时,强化监事会建设,保持其独立性,这是切实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关键。

4.2.3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明确部门之间的对接需求在企业活动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由最初的分工合作变为现在的分工协助,企业内部就是1条小的供应链环节,因此建立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整体协调一致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明朗的业务环节、明晰的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分级的职责系统)是保证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建立为顾客服务和与供方互利的理念,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这样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就转变为相互支持、相互服务、相互监督的共赢格局。

4.2.4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积极推行股权分配有效的绩效管理不应该是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应该着重于绩效的关进,包括员工绩效和企业整体绩效的改进两个方面。绩效管理是的付出与回报可以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同时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同时绩效管理也是员工约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激励现在流行的做法就是股权(期权)激励,全员持股可以使员工与企业的利益趋同,从而自觉维护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关注资产保值增值,缓和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冲突,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提升。

4.2.5建立有效的舞弊汇报和监察机制建立有效的舞弊汇报、监察机制,使各种舞弊事件或舞弊迹象能够迅速、有效地汇报给有能力采取行动的管理层级甚至董事会。这就要求企业有顺畅的沟通渠道,例如,专门的举报邮箱、举报热线等。同时企业应有效地保护汇报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并运用经济等手段对有效举报行为加以鼓励。

4.3提升内部文化控制

4.3.1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仅仅指知识与技能,还包括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管理者素质在公司治理中起绝对重要的作用,素质不同,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4.3.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1种无形的力量,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因此,应通过培育形成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趋于一致,引导员工正确履行责任,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使控制环境逐渐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将企业文化深化成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和习惯。将企业文化仪式化、宗教化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实际完美结合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只有落地、做实,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4.3.3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组织员工积极参加有关工作目标的制定,尤其是让其参与企业长远目标的制定,并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4.4健全风险评价和监督机制

4.4.1开展风险评估与监测环境的飞速变化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为此,企业必须设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以确认公司的风险因素如资产风险、经营活动风险、内外环境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合法性风险等。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实施、评价和改进,将原来企业管理中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事中控制为辅,兼具少量事后处理为重点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量化方法来对风险按大小进行排列,进而帮助企业识别其面临的关键风险领域。对风险实施评价与改进是通过对风险实施效果的验证来纠正和改进风险管理措施,从而寻求更佳的风险管理方法以降低风险管理成本。

在风险检测方面,应建立风险检测预警机制,持续开展全面系统的风险预警工作。同时,制订风险预警应急预案,确保监测预警系统有效运行。

4.4.2加强监督评价与纠正企业应建立多层次的监

督检查制度体系,以保证各级监督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采取措施规范内部控制监督及审计检查,提高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信息化水平。在纠正整改方面,企业应当健全内部控制责任制,制定统一的违规行为处罚规定,对违规违纪事项、责任、处罚标准做出明确规定,严格落实。

企业治理制度篇9

关键词: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那么企业为了逃避纳税等原因,财务报表中可能出现不真实的数据和资料,这些虚假数据和财务报表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影响了现代企业的有效治理。

其次,内部控制制度中较好的部分未能得到良好地贯彻和执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不健全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去使其健全。而对于其中较为完善的地方,应该使其得到良好地贯彻和执行。但是目前来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即使是内部控制制度中较好的部分,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比如人员牵制等问题。

再次,企业治理中对于内部控制缺少有效监督。内部控制对于现代在企业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的治理过程中,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不够,加之企业经营者如果不够细心的话,会导致执行制度的人员钻制度的空子,很有可能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犯下错误。

最后,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中存在局限性。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不是很长,现代企业的发展也仍处于摸索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控制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而对于这些未知因素,内部控制本身不具备免疫能力。

2.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因此应该建立在真实的交易或者事项之上,如实地进行反映。但是近年来,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不乐观,比如会计信息反映出的是虚假内容,缺乏真实性,即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为了逃避税务等,编造篡改数据,最终使得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大幅下滑。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和我国证券市场的信任,并且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这一状况,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会计信息方面缺少有力的监管以及惩罚机制。若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法制,将会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进行一定的打压,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其次,相关的利害主体对管理阶层的制约不足。主要表现在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契约不完备等。这两种情况都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1]。最后,管理阶层对于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的管理比较混乱以及财务人员缺乏职业精神,素质偏低。

二、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遵循的原则

首先,应该具备合法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来施行,避免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及其他具体规范的规定有所冲突。其次,应该满足适应性。内部控制制度要与企业目前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征、风险状况等相适应,同时要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以及管理要求的改变等不断进行改进和健全。再次,要满足重要性原则。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对于重要的业务和相关事项、具有较高风险的领域和环节要更严格对待。最后,还要遵循有效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要使其有效、执行性强,并且要使其尽量全面,以免出现漏洞使他人有机可乘。

2.加强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以及外部监督力度

加强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方法,也就是说,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控制目标,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综合考评,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可以使企业组织内部控制更加趋于完善,可以使组织的内部成员对于内部控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更加了解,从而可以及时进行预防或解决。

对于外部监督,要不断强化监督力度,使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从而可以进一步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对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使其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强管理,保障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对于监管系统,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其职能,对于编造、篡改数据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3.加强内部的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应该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可以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公正、客观地进行审计工作[2]。审计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与其他各职能部门独立开来。另外,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作用,企业要加大投资,使审计工作具有专业的水平,并且要不断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审计能力。

三、结语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司治理的有效运作[3]。因此,在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为了促进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陈宏文.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信息质量[J].China'sForeigntrade,2010,24:257.

企业治理制度篇10

一、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同步融入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理顺领导体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必须建立相匹配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问题,我们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并且为此做出过多种探索、付出过极大努力,经过了多次反复实验和周折,最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三句话”基本方针(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锁定在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也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一)启蒙造势,建章立制,夯实“分权制衡、统筹平衡”的制度基础

导入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独资公司进行公司化改造,对于很多国有企业仍然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党委可以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等形式,组织专家对企业中高层领导就有关公司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进行培训,组织领导班子和有关部门对董事会试点中的有关制度、文件进行研讨,从顶层设计上提出《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各专业委员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条例》,特别是企业管控模式、工作流程、绩效考核和岗位职责的建议,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将《公司章程》、“三层一会”和党委会议事规则作为行为规范体系建设的首要内容进行宣传贯彻,使公司法人治理的分权制衡原则和党委的统筹平衡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奠定制度基础。

(二)明确定位、协力推进,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

企业党委可以对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领导体制,与董事会、经理层一道,厘定职责定位、理顺事责权利,使董事会、党委会、经理层形成以改革发展稳定为共同目标的合力。董事会定位于经济核心作用,诸如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按法定程序由董事会行使决策权,通过经营层贯彻执行。党委会定位于政治核心作用,党委决定的重大问题规范在政治领导、组织建设上。同时明确严格执行《公司法》、《工会法》、《公司章程》和《》,董事会增强决策力、控制力,监事会增强监督力、审计力,经理层增强执行力、反应力,党委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工会增强关心力、亲和力,确保企业增强创造力、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精神,按照《公司法》和《中国共产程》的相关程序,积极推进党委会成员与董事会、经理层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使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能够体现在法人治理结构之中。

二、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全程协同法人治理结构运转,激活运营机制

实现企业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协调运转的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在实践中企业党委要按照“决策前充分沟通、积极协调――决策中参与意见、政治把关――决策后动员宣传、示范推进”的思路,在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和用人等重要环节,不断探索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机制。

(一)突出把关导向,积极参与董事会决策

在董事会决策前,企业党委就相关议题,组织党群部门或有关人员通过课题研究、座谈讨论等方式集思广益形成组织初步意见,并由党委书记和董事会成员及时交换意见达成一致后提交党委会形成决议。在决策中,企业党委进入董事会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使董事会作出的决策始终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有效规避了经营中的政策风险。

(二)突出动员示范,积极推动经理层执行

董事会决策后,进入董事会的党委成员及时把董事会的决策结果反馈给党委,党委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带头组织执行、着力推动施行。1、借助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深入挖掘、提炼决策层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的经营思想、战略思维,概括形成价值理念体系进行上下宣贯。2、借助主管舆论工具的优势,综合运用网站、报纸、杂志等媒体大力宣传董事会决议和执行决议较好的典型单位、个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3、借助党组织的完善体系,动员引导全体党员和干部率先垂范,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还可建立党委书记出席总经理办公会等形式,支持协助经理层推进重要决策的执行。

(三)突出教育管理,积极配合监事会监督

发挥企业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着眼于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必腐”的格局,制订落实《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察并重的惩防体系实施意见》等制度。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突出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对党员干部、对经营管理人员时时处处警钟长鸣。从党小组活动到党支部大会、从领导班子会议到中层以上人员会议、从上党课到各种培训、从企业办报橱窗到内部报纸网页等,都及时注意安排党纪党风和反腐倡廉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时根据企业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单位财务年度审计,根据职工群众举报和地方有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及时查处,严肃党纪政纪。认真推进民主管理,发挥工会、职代会和职工监事作用,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来协同监事会的监督。

(四)突出沟通协调,积极融通“大班子”运转

企业党委要按照上级规定,强化对由内部董事、经理层、内部监事等组成的企业“大班子”进行协调和管理的职能。企业党委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委中心组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在重大问题上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同时发挥大部分党委成员进入治理结构的优势,通过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个别交换意见、党委会、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等机制加强决策层、执行层成员的沟通交流,并大力营造“支持是关键,团结是基础,信任是保证”的团结共事原则,增强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的衔接,确保董事会决议和党委会的提议得到有效、精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