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调研信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9:14

社区调研信息篇1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城市社区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24日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趋向于便捷、舒适、高效率等高品质的追求。人们对社区的要求不仅仅存在于对实体面积、周遭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超强信息意识的我们,更需要信息领域交流,反映到具体的社区要求,诸如外界沟通、通信服务、安全防范、物业管理等方面。

(二)意义

1、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需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在实体经济以及众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之外,对信息的要求亦是必不可少的。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实现将逐渐打破过去智慧城市“割据”的状况,实现协同发展。

2、城市发展与管理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由“京”到“津”,再由“津”到“冀”成阶梯式发展,在具有差异的城市发展现状下,出现了参差各异的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系统的社区发展与管理的建设方案,而智慧社区在此时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3、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需求。伴随着国家改革步伐的深入,在国民素质提高、道德文明增长、生活水平上升的情况下,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与现下社区管理之间的矛盾差异逐渐显露。智慧社区势在必行。

二、智慧社区建设相关概念

智慧社区的定义:智慧社区是指全面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交通、社区服务等系统地集合组织在一起,并通过通讯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从而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网络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一种管理社区形态。

三、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分析

(一)保定市社区建设相关分析

1、居民态度分析。居民对智慧社区管理的总体满意度是一项综合指标。据调查,70%的人群满意程度为“非常满意”,有20%的人“较为满意”,17%的人群均为“一般满意”,剩下3%的人均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据此得出的数据分析显示,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居民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当前保定市智慧社区建设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刚刚进行探索,成熟度不高,仍旧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发展。

2、政府导向分析。在家庭紧急呼救系统拥有数量的数据中,有97%的社区拥有社区摄像监控子系统,92%的社区拥有社区周界防护子系统,90%的社区拥有社区门禁控制子系统。由此可知,就保定市的社区而言,在家庭紧急安全方面的智能化相对较高社区监控系统几乎全面覆盖。这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接下来社区信息化的建设增添了自信心。

在智能信息化环境设施社区拥有比例方面,有96%的社区实行收费管理,88%的社区拥有车位管理,69%的社区拥有远程抄表管理,64%的社区拥有电子公告管理,56%的社区为其他。由此可见,如今就保定市的社区而言,信息化管理在有了不小成就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建设优势

1、政策优势。自我国“十二五”将“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写入《纲要》便确定了将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政策支持。

2、管理的交流优势。迄今为止,智慧社区的建设在北京已经有了不小的建设成果,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京”的管理建设经验与“津冀”地区做有效交流,从而达到少走弯路,加快建设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的短缺。目前,拥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人才毕业后普遍进入企业,而很少有人进入基层社区工作。

(二)各小区缺乏统一的标准。由于智慧社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认识研究不足,没有统一高效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得小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不一致,局面较为混乱。

(三)小区信息化管理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相较于河北地区的社区居民来说,信息管理的基础较为薄弱,广大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还未能充分形成智慧社区的意识。

五、对策建议

(一)专业人才短缺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人员数据库。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工作能力建立企业人员储备表,具体包括以前的经历、培训背景、技能证书、职业兴趣、主管的评价等内容。

2、做好人员接续计划。流动性较大、专业性较强的重要岗位及早做好补充计划,以避免人员流失尤其是关键人员的流失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建立企业绩效考评体系。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同时有明确的业绩目标规定。

4、综合分析。产生人才短缺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解决方案也是一个系统过程,不仅需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更需要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支持。

(二)针对各小区缺乏统一的标准建设,政府应建设统一的制度与交流平台

1、相关政府部门可将各个社区单位进行总和,在实地调查后,出台相关制度与实施的标准。

2、政府建设一个小区信息化交流管理平台,使经费保障、人员配备、设施管理维护等诸多方面可以相互沟通,时刻协调。

(三)针对小区信息化管理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应大力发展信息化。政府和企业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发挥各自的职能,提供各类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迎燕.城市社区信息化服务实现途径研究[D].重庆大学,2007.

社区调研信息篇2

2016政府调研报告的写法

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2016政府调研报告范文

4月上旬,我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方兴的带领下,对我区20**年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走访了区民政局、区人劳社保局、区建设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国土资源分局、区档案局、区信息办、区图书馆、新前街道办事处、茅畲乡人民政府等单位,检查设施、视察场所、查阅相关资料、听取有关信息公开工作汇报。召开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律师代表、社区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征求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法工委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是国家政治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标志,是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我国体制原因,政府信息公开长期未得到法律上的保障,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公民对于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毕竟还是在行政法规层次获得了法律依据。我们的调研工作事实上是按照群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利益诉求,参照《条例》的要求来审视和评价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随着《条例》的施行,区政府基本上按照条例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机制建设。目前,我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台州市是居于领先水平的,我区的一些探索性做法和基础性工作,获得台州市的肯定。具体而言,区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年3月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全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结合实际,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按照统一平台、统一规范、上下同步、分级编制的原则,围绕《条例》规定,初步细化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内容,明确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公开的范围。同时分别制定了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信息考核办法,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区对部门、乡镇两个社会考核。

2、主动公开信息工作稳步推进。全市第一个开通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黄岩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至今在网上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万多条。全区87个部门和乡镇街道已接入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其中51个部门和乡镇街道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主动向公民和企业提供50类办事项目的条件、流程、结果等信息。此外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档案馆、区图书馆三个地方分别设立了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配置多媒体触摸屏及计算机,公开各类政府信息。

3、依申请公开工作逐步规范。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向申请人提供,并在黄岩区政府信息公开网(内网)设置了依申请公开的短信配置,通过短信的方式提醒相关责任单位受理依申请公开。20**年区政府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6件,未发生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20**年,区政府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5件,其中区级部门及乡镇、街道受理40件,共发生针对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13件,未发生针对各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和申诉案件。

二、主要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开展将近2年,其主要依赖于行政权力来推动,还没有变成公民对自身权利的实现而采取的积极行动,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宣传不到位,没有注重培养公民知情权意识。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宣传渠道主要通过网络,导致百姓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知晓率较低,有些已公开的事项也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本次调研中的座谈会上,各界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普遍反映比较陌生。其次,在**年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13件行政复议案件中,同一申请人案件占了7件,相当一部分群众不清楚也不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答复方式和时限要求,很少知道通过行政和司法的途径来获得救济。

2、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我国的信息长期处于为政府所垄断的现状,注定了信息公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取得大的突破。目前,我区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框架,但尚有一些乡镇、部门和工作人员认为公开的内容、时机、方式、范围等都是本部门的权力。有的甚至存在着让老百姓知道的东西多了只能添乱的错误思想,因此不愿也不敢将信息公开,对上级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部署采取敷衍的态度,工作停留在浅表层面。从**年度区级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结果来看,15个区级部门及3个乡镇街道考核为零分。13件行政复议案件主要因不及时答复申请人导致行政不作为而败诉7件。

3、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

虽然《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范围,但是范围过于笼统,不明确。这就给政府部门留下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使政府所公开的信息难免具有较强的倾向性和选择性,远离了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立法理念。很多公众迫切需要掌握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但获取较难。同时,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印发文件的时候,出于谨慎,常常会有意扩大保密的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秘密的信息确定为秘密。一些会议纪要、领导批示、人事财务等信息出于危及社会稳定考虑,而不予公开。种种因素造成公开的信息比较简单,更倾向于政绩及工作动态的公开或者只公开一些程序性要求,回避实质性事项。

三、几点建议

政府信息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法治社会政府的责任,而阳光政府的实现,有待于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共同努力和深入持久的推动。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政府要结合实际,将《条例》内容纳入普法工作中去,不断创新公开方法、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形式。可以将公开信息内容摄制成影像资料或公益广告,扩大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影响面。各驻村干部应进村入社定期更新公告栏上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及时、直观地让百姓了解政府公开信息。另外,还可以将涉及惠农惠民的政府公开信息内容编成短信,发送到西部边远农村用户,有效发掘信息公开带来的效应。

2、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操作性不强,信息公开的有效保障不多,信息公开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从长远来看,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开信息的诉求会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政府对信息公开的认识越来越到位。政府应当树立一种开放、服务意识,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转换,把人民视为服务对象,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的实现。

社区调研信息篇3

区政协今天召开学习培训会,目的是为大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前面,*同志总结了前阶段工作并部署了下阶段任务,五位骨干信息员交流了工作经验,市政协何其副秘书长和信息处*处长提出了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

下面,我就骨干信息员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骨干信息员工作的基本思想

骨干信息员工作是一宗大差事、苦差事和美差事,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价值意识。

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社情民意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政决策的科学化。骨干信息员提供的社情民意,一般都有较高的质量,容易引起党政的重视和采纳,并将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的信息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由基层单位直接办理。有的信息事关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可以报送市区领导直至中央领导引起高层重视。因此,骨干信息员的工作是一宗大差事。我们一定要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推动党政决策科学化为根本宗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当好骨干信息员。

要牢固树立奉献意识。社情民意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骨干信息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有的同志工作任务还很繁忙,从事信息工作基本上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或适当挤出工作时间。信息稿件的报酬又很低而且基本属于表示的性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骨干信息员的稿件,不是件件都能采用,这就可能带来思想上的烦恼。因此,骨干信息员的工作是一宗苦差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无私奉献的意识,努力做到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而且不计较个人得失,扎实做好骨干信息员工作。

要牢固树立价值意识。社情民意一旦被党政机关采纳落实,将发挥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进党政决策科学化的作用,将体现出劳动创造的价值和社会认可的欣慰。近年来,我区的社情民意,多次受到国务院总理、市委书记、市长王鸿举等领导的重视并作出批示,推动了党政决策的科学化,还有大量的信息被部门和镇街采纳落实,解决了基层和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的基层群众还送来了锦旗。因此,骨干信息员的工作又是一宗美差事。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党政决策的科学化,充分体现骨干信息员的社会价值。

二、认真落实骨干信息员工作的主要任务

骨干信息员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做好联系基层群众、当好信息骨干和培养基本队伍等主要工作。

要密切联系基层群众。一是区政协建立社情民意联系点。区政协可以在有代表性的部门、镇街和园区分别建立三至五个相对固定的联系点,并作为社情民意的直报点。二是信息员可以到联系点开展调研活动。骨干信息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到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直接向基层群众了解情况,并与人民群众交朋友。三是部门镇街做好接待工作。部门镇街要确定联络员,做好骨干信息员调研活动的联络服务工作。骨干信息员可以与部门镇街的联络员加强联系,便于直接了解有关情况。

切实当好信息骨干。一是当好增加信息数量的骨干。政协委员和信息员都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主体。骨干信息员更是主体的主体。骨干信息员每年应当提供一定数量的社情民意稿件,而且要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二是当好提高信息质量的骨干。社情民意的质量是信息工作的生命所在。骨干信息员要提高调查研究、撰写稿件和报送信息的质量,真正提出有价值的情况分析和意见建议,为党政决策提供科学参考。要注重采写和报送关于民计民生和党政重大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更多精彩文章来自“:/”]并努力提高思维的层次。三是当好增强信息实效的骨干。实效是信息的价值所在,及时才有价值。骨干信息员反映社情民意,要增强信息的及时性,提高信息的采用率,真正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要努力培养基本队伍。一是帮带信息人员。每个骨干信息员要帮带1至2名信息员,由骨干信息员自主联系和区政协统一调剂相结合。二是做好帮带工作。骨干信息员要对被帮带的信息员传授知识、方法和经验,争取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三是带出人才效果。衡量帮带效果的标志,是被帮带的信息员进步快、稿件多、质量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骨干信息员。骨干信息员要主动承担起培养基本队伍的责任。

三、努力创造骨干信息员工作的环境条件

做好骨干信息员工作,需要各方面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需要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因此,我们要努力在学习、工作和激励等方面提供基本服务,切实为骨干信息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要为骨干信息员创造学习方面的条件。一是组织培训学习。区政协每年组织骨干信息员进行1至2次学习培训。学习培训的方式,今后可以适当灵活一点。二是邀请列席有关会议。区政协的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可根据议题情况邀请有关骨干信息员列席,听取大家对有关专题的意见建议。三是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区政协要经常提供学习文件、社情民意目录等工作资料,为大家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要为骨干信息员创造工作方面的条件。一是搞好调研方面的协调服务。骨干信息员需要到有关部门和镇街开展调研活动的,区政协要做好联系协调工作。需要集体用车的重要调研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区政协尽量提供方便。二是搞好稿件处理方面的服务。区政协将及时做好信息稿件的接收、筛选、整理和编报等工作,并努力提高稿件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三是搞好信息反馈方面的服务。区政协将及时报送有关社情民意稿件,加强跟踪了解,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增强信息稿件的实效性。

社区调研信息篇4

大众传媒与西南边疆地区发展的研究

西南边疆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侧重考察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的实际情况,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播媒介在产业化、集团化进程中的新进展。研究方法除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外,调查统计、内容分析、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成为民族新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报业的发展方式,阴卫芝在《关于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报业发展的思考》中提出:“一、以强做大,尽量提高地区报纸在本地的影响;二、用渐进渗透的方式,逐渐走出地域传播的局限;三、利用互联网集聚人气,为成立报团做准备;四、开发新型的报道模式。”

②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经济的发展,周建民以新疆地区的媒介为例,指出“影响新疆媒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理条件造成人口居住分散,使得传播成本加大,信息严重滞后;本来就绝对数量较少的受众,由于行政、民族等原因被分割成几块;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古老的人际传播以及受教育程度对媒介市场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经济欠发达是影响媒介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媒介自身的因素也影响其发展。”他同时提出对策及出路。③郭建斌的博士论文《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则首次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进行了一次有关传播社会学研究的尝试。作者选择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独龙族主要聚居地——独龙江作为研究个案,通过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样一个问题进行了回答。他指出:“在独龙江这样的少数民族社区,电视机还是一种稀有品,其拥有和使用受到极大限制,拥有和使用电视成了一种十分突出的‘象征资本’意义。这种由电视带来的‘象征资本’在发挥作用的同时,或是与原有的权利系统实现有效地‘嫁接’,或是促使乡村社会的权利发生转移。这种变化发生在政府的基层组织身上,使传统的农村基层组织获得了一种新的权利,几乎已经瘫痪了多年的农村基层组织有了电视后似乎重新在村民心目中获得了地位;发生在家庭内部,一是使权利从老年人转到青年人,二是男性在这其中拥有较大权利。”

④相关的研究论文还有:周德仓《民族区域自治背景下的藏汉双语传播》(载《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单晓红《报纸传播中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载《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刘红《大众传媒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载《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阿斯买•尼亚孜、金玉萍《新疆民文党报传播效果调查分析》(载《当代传播》2004年第1期)等。

民族新闻理论、信息传播、媒介

素养等与西南少数民族发展的研究关于西南边疆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的研究,学界还从民族新闻的特殊规律、民族新闻的发展趋向、网络对民族文化关系的影响、媒介素养等方向进行了广泛而较为深入的探讨。

徐利提出,民族新闻的受众绝对数量不大,但意义重大。他认为,民族新闻的特殊规律包括:“民族新闻要受到民族政策和新闻政策的双重影响;民族新闻应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新闻的内容包罗万象,不是像某类新闻,如政治新闻、娱乐新闻等涉及某一领域,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有民族新闻的题材。少数民族受众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边防的稳固,不仅要大力发展,更应采取慎重认真的态度。”⑤陈峻俊指出,民族新闻的发展趋向包括:“一、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统一起来;二、更加注重发展和稳定的报道;三、强调民族特色与跨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四、强调民族新闻要向经济领域倾斜。”

⑥《传播与民族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张宇丹主编,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作为1992年云南大学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课题,有针对性的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要素进行探讨,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信息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程度较低,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信息化程度也有悬殊。因此,该研究提出了“媒介教育”的构想,并详细加以论证,主张充分利用传媒手段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最终完成社会发展目标。《现代信息传播与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肖迎,《社会主义论坛》,2005年第8期)则以云南省福贡县赤恒底村为研究个案,详细探讨了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发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来记录和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网络传播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庄晓东,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将网络媒介及其激发的社会文化变迁置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的理论背景下考量,从三个不同的向度——作为媒介使用者的少数民族族群成员及相关社会文化变迁,虚拟世界的真实文化话语建构,民族地区政治博弈、经济发展和现代性变化的过程中网络传播的现代性效能——展开了较为细致和全面的分析。同时,这项研究也期望通过多元化教育途径,努力建构云南少数民族的现代网络媒介素养。

周竟红在《网络信息与民族关系》一文中提出,“网络信息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远离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人口较少,于是在文化交流中呈现出一种不对称结构,即汉族文化以其特有的强势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特点限制了其在传统媒体条件下的外部传播。网络民族信息对现实的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调整来说利弊互现,不同民族间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是民族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的闭塞或非完整性信息交流会直接引发民族关系的失调,也会限制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⑦徐晓华利用近一年的调查统计,通过调查的数据,了目前学界对于农村传播的一些主观臆判。其中,最主要的发现是:大量的民族地区农民家庭入不敷出,经济情况总体较差;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族地区农村的电视、电话的拥有率很高,农民人均看电视的时间高于全国平均数约1小时。虽然看电视的时间长,但是七成以上的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活动中从没有借助过媒介。这说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大众媒介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对该地区的经济起到“提振”作用。在《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徐晓华,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中,徐晓华从媒介素养角度探讨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提出了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政府、媒体、少数民族。在这三方之中,政府负有主导、协调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大众媒介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有社会责任感;而少数民族农民则应主动增强利用大众媒介的意识与能力。最后,他提出以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民族地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依托,初步构建我国少数民族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

相关的论文还有:李成连《民族新闻理论构架的形成与发展》(载《中国记者》1999年第10期)、白凯文《中国民族新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载《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沈广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黄新宇《少数民族地区亲子关系中的媒介接触差异研究——基于广西两所师范类高校中的大学生与其父辈的调查》(载《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林晓华《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喻健《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分析》(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等。

综上所述,西南边疆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研究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并显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潜力。概括地讲,这些著作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信息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成为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立足于滇桂两省区边疆地区,从横(与发达地区的对比)纵(历史沿革)两个方面,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系统考察边疆地区信息传播的生态环境、信息传播的内容、及信息传播对内对外(国外)效果和影响等问题的著作还没有出现。为此,学界可从这方面着手,通过调查和研究,以期对西南边疆地区信息传播参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借鉴与启示。

今后研究方向的探讨

1.拓宽视野,调整角度

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因而传统边疆史研究主体往往以受害者视角而发言,如反侵略研究。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在进行传统边疆史研究的同时,不再就中国而谈中国,以全球化的视野,以信息传播角度切入边疆和谐稳定研究,期待通过边境地区信息传播,提升中国的“软力量”,塑造中国不是该地区的挑战者而是建设者这一新形象,本命题期望这是一个突破。

从“信息传播与边疆地区和谐稳定”角度来审视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是把传播学的理论资源用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一个大胆尝试。一方面着眼于学界所言的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民族化”,另一方面为目前实证研究相对缺乏的中国传播学提供一些数据,更重要的是要为民族地区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利用信息传播进行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一条可能的途径。

除了以上我们所提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之外,加强西南边疆地区信息传播方式与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涉及的新闻学、民族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因此,我们只有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立体的多维透视,才能得出准确科学的结论。今后对西南边疆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研究,学者们还得在研究方法上推陈出新,除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外,调查统计、内容分析、民族志等大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都可以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

2.深度研究,重点挖掘

边疆史传统命题以边疆管理、边患、边界问题等为常,而方向上又以、蒙疆为重。西南边疆地区信息传播有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及特点,梳理历史上西南边疆地区信息传播的状况、特点,考察传媒的力量打破该地区封闭、狭隘、守成的历史发展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研究将有可能更全面、准确、完整理解边疆地区社会文明发展横向向度复杂和多元的历史互动,深化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理论思考。此为该命题另一突破。

社区调研信息篇5

关键词:创新人才;本科教育;研究性学习;校社企联合;产学研一体

一、研究背景

国外现代教育实践表明,学生成才重要因素不一定在于学校教师所教,而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年龄相近的年轻人自己结队自主地、探索性地学习,去批判性地学知识和创造知识([瑞士]m.L.古茨克米德,未来大学应有新的教育模式,2000;杨颉,我看日本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育方法,2000),这是国外学者的一般共识。一方面,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性地学习,学生不仅培养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和研究人员与学生共同规划开发,可以在那些朝气蓬勃、富于想象、热情洋溢的本科生的交流中获取新的刺激和新的创造力(史朝,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八、九十年代本科生教育的经验及启示,2000)。

国外研究成果还集中于研究性学习引导的规范即制度的作用方面。美国等国家的教育学者强调要尽早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应保证在大学一年级有实习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客观地评估自己适应未来就业市场所需能力和水平,找出不足,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丁彦华,加拿大教育实习的特点及启示,2009;顾维勇,英、法、德、美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及启示,2007)。另外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没有直接以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内容的研究成果。许多西方国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实践基地大体类似于我国大学生实践基地,不同的是除了直接以职业为目标的大学教育如师范教育等极少数外,西方国家的职业实践教育主要针对职教生而非以研究为目的本科生(罗朝猛,立法: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基石,2007;曹丽萍,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2009;高月春,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教育实习模式的特点及启示,2007)国内教育界对“研究性学习”的探讨成果不少,研究成果呈现出如下特点:

1.1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性成果较少,但有了一定的学理深度(李雯,教育的四根支柱,1998;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2007;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200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究,2001;庞维国:论研究性学习,2002)。

1.2研究性学习及其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应用性成果丰富,既涉及到不同的专业,也涉及到实践基地建设的组织、原则、目的等方面(王中琪等,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2004;陈爱民,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载体―以梧州学院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为例,2009;徐礼超,基于制的高校专业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淮阴工学院为例,2009)。

1.3不足的是从学理角度探讨校社企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的成果较少,张楚文等,对项目实践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互动的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2004);张中对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进行探索研究(2009);姜生元等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2007)。根据我们的检索,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研究产学研一体化目标下校社企共建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的文献和著作,运用研究性学习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尽早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实践也不多。而产学研一体化目标下校社(政)企共建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在象我国当前创新型国家和教育改革战略背景下,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优化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通过尽早使学生成为研究性学习和互动式教学的主体,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避免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割裂现象。高校普遍按国家统一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割裂,最终培养的人才创新素质不高,协调沟通能力不足,不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许多学生在毕业时都修过了所要求的一系列课程,但仍然缺乏一种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或者是对一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联系一知半解。他们直至毕业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有逻辑地思考、清楚地写作、严谨地演讲和高效地合作。大学能给他们超出一个文凭之上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太少了。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同龄人手中有了和他们一样的文凭,文凭本身也在贬值,直接他们面临的就是失业的困窘和就业的不适应。而在社区信息化项目实践教学过程中,社区、企业、教师、学生共同规划研发,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社区、企业、教师、学生的知识能力融合并得以提升。

2.2解决大学生特别是商科院校学生较强的研究性学习的欲望与研究性学习实践教育基地缺乏之间的矛盾,尽早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一,高校特别是商科院校专业复合性的居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边缘性、综合性更强,按教育部专业目录,跨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困惑有:⑴专业学科范围宽泛,我所学各门专业课程知识如何融合?⑵就业面宽泛,我毕业后从事什么岗位工作?学生既可从事it技术开发,又可从事技术管理;既可继续深造,又可直接进入就业市场,或作为经营者从事商业活动。本科教育普遍采用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职业技能相脱离的传统模式,没有将实践教学尽早地和理论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即学生首先在大学里学量的理论课程,在毕业前才有机会接触实际,即所谓“实习”。第二,广大社区可为入校后的大学生提供大型研究性学习实习基地。企业能为大学生提供的实习基地有限,社区信息化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

2.3最大限度地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形成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合力机制,解决校政企合作共赢问题。到广大进行社区信息化实践及服务型社区建设,既可最大限度地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形成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合力机制,使学生通过实践整合所学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资源“聚焦”,提高学生的社会商、德育商,又能帮助社区打造和谐社区,提高社区公众的幸福指数。

三、产学研一体的校社企联合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建设目标和实践形式

3.1通过产学研结合经济和高效地建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尽早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项目组与政府及社区信息化承建商合作共建“‘两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基地”,解决学生尽早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基地缺乏问题。学生通过基地参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途径如下。第一,校政企合作研发和推广社区信息化项目。项目组通过参与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开发,根据一至四年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实践不同层次需要,组织学生对此平台进行维护,并深入广大社区帮助各社区利用此平台提供的网站创建系统,便捷地申请二级域名,进行即建、即见、即得式的网站部署、架构调整、栏目管理、内容、文件管理、状态监测等,选配自行建设相应模块并入整个体系等,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社区信息资源的调研挖掘,为社区管理、服务及商务提供支持信息;培训社区工作人员使用和管理社区信息系统后台;为社区辖区内商家作宣传推广、开发社区商家网上黄页及其实体电子商务运作等。第二,进行社区服务人员的双向培训。企业和政府、社区先对学生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网格管理理念、社区服务等系列内容培训,学生再深入广大社区对每个社区信息员、社区网格管理员及其他社区服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社区网格管理,以及“服务型”社区创新等培训。第三,直接参与社区信息化服务或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

3.2产学研相结合、校社企联合创新共建研究性学习平台,实现校社企多赢,建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如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多是采取的“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运作”市场运作模式,特别是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先导区、全国社区信息化试点区的长沙市岳麓区,积极提供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监督,基层社区居委会、省市民政、计生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保证了资料取得和社区信息化建设资金到位。社区信息化主要由企业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而企业缺乏大量人力资源,高校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所需的大量人力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此平台并进行维护,因此企业政府与我项目组拥有长期合作动机。

3.3利用研究性学习平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即通过组织大学生挖掘社区潜在差异需求,为其寻找创业商机。如我国“两型社区”先导实验区长株潭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与推广将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并对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社区服务市场巨大,例如据我们调查,长株潭地区约有1000多家社区,1300万人口,岳麓区就有10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共104个社区(村),社区服务项目需求可分为16大类100小类286项具体业务,包括社区居民、商户、服务商及服务和管理者等,其中居民就有243项服务需求,还有大量的差异服务需求还潜在社区内部,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实现。

四、产学研一体的校社企联合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建设与实践的要点

产学研一体的校社企联合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应注意如下几点。

4.1将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尽早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机制建立。运用“超循环”等自组织理论,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共同提高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社区调研信息篇6

关键词:旅游虚拟社区;感知收益;行为倾向

1 引言

虚拟社区是存在于互联网环境中,以电子工具为媒介,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的网络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旅游虚拟社区为旅游者提供了信息搜集渠道,并且通过虚拟社区认识和相约同行者,并建立持续友谊。这种旅伴选择和目的地选取都是自选决策的旅游方式填补了个人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之间的空白,对旅行社的经营也带来了冲击。本研究尝试探讨旅游虚拟社区参与者感知收益和出游意向的形成机理,以期更好的把握虚拟社区对旅游者意愿和行为的影响,为旅游虚拟社区发展和旅游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2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旅游虚拟社区的广泛出现是建立在满足旅游者特定需求基础上的,它能够满足人们兴趣、人际关系、幻想和交易的需求。就大多数潜在旅游者而言,参与虚拟社区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旅游资讯、交友并共同出游。旅游虚拟社区参与者有着相对一致的利益和诉求,它的出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进行社会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种兼有社会交互和任务交互内涵活动的结果能够使参与者获得特定的功能收益和心理收益。其中,功能收益包括信息搜索和资讯获取等特定的现实功能诉求,而心理收益则包括交友、受尊重、个性展示以及获得的学习机会、发展空间等,进而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结伴出游的意愿。

先前学者对影响虚拟社区参与者感知的主要前置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armstrong等研究表明,影响成员参与虚拟社区的因素包括资讯内容、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社区主持人、使用时间和社区服务等。Roberts则认为人际关系和互相协助是影响成员社区忠诚感的主要因素。Kannan等人的研究关注虚拟社区的制度设计和安全保障,这是虚拟社区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Kollock从参与者的角度将参与虚拟社区的动机归纳为预期互惠、增加认同和效能感,其中效能感源白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后自我形象的提升。Romm则把影响人们参与虚拟社区的因素归纳为技术、动机、任务和环境等,其中技术侧重于虚拟网络自身的安全性和技术指标,任务则是指参与者从中得到的信息数量和质量。wang等的聚类分析表明,旅游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水平可由与工具、功效和期望相关的3种动机来解释,其中负载较高的因子包括获取情感支持、交友、满足他人需求和寻求持久利益等。范晓屏的研究表明个体参与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动机包括个体和群体两大层面,其中参与层次和参与时间主要受到其内隐动机和认同感的影响,参与频率主要受到获取和交换信息动机的影响。综合既有的文献,我们认为,影响旅游者参与旅游虚拟社区的软硬件因素包括人际关系、信息内容和平台属性等方面,其中人际关系是指参与者基于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参与动机,信息内容则包括信息的丰富程度、有效性和更新频率等,平台属性包括虚拟社区的成立时间、规则设计和品牌等,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参与者对旅游虚拟社区的感知。

综上所述,我们假设:

H1:旅游虚拟社区的信息内容对参与者的功能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旅游虚拟社区的人际沟通对参与者的功能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旅游虚拟社区平台属性对参与者的功能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旅游虚拟社区的信息内容对参与者的心理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5:旅游虚拟社区的人际沟通对参与者的心理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旅游虚拟社区平台属性对参与者的心理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作为连接人们自身和行为之间的一种陈述,行为倾向代表着人们从事特定行为的态度强度,对人们活动有着显著的预测力。旅游虚拟社区能够提供旅游信息资源积累和查询、旅游咨询和旅游组织功能。与此相对应,旅游虚拟社区对参与者行为倾向激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着特定社区的贡献和忠诚行为,如对社区的持续关注以及口碑传播等;二是将人际间的关系从虚拟空间延伸到现实世界中,产生结伴出游等行为。根据人们决策行为规律,行为倾向源自对特定对象的价值感知和态度偏好。旅游虚拟社区具有开放性和去权威性等特点,能够提供给参与者信息收集和交友等多种利得,满足彼此间社交和受尊重的需求,这些需求感的不断积累会促使参与者产生针对社区的积极心理倾向。同时旅游虚拟社区提供的信息还能够减少人们在出游过程中感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参与者从中得到的心理收益和社会资本也会促使其主动融入特定的“小圈子”中,减少现实出游中的人际关系风险。

因此我们假设:

H7:参与者的功能收益对其持续参与旅游虚拟社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8:参与者的功能收益对其结伴出游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9:参与者的心理收益对其持续参与旅游虚拟社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0:参与者的心理收益对其结伴出游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根据参与者“感知一收益一行为倾向”的逻辑关系提出的假设模型如下图所示:

3 研究方法

3.1问卷设计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尽可能采取已有学者的研究并结合初期访谈的结果加以微调。旅游虚拟社区信息内容、人际沟通和平台属性参照了wang等、armstrong和何建民等的研究共设置了14个题目加以测量,其中社区信息内容的测项包括“社区内提供的旅游信息很丰富”、“社区内提供的信息很准确”、“社区信息更新频率很快”、“社区信息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和“社区信息符合我的兴趣”。人际沟通的测项包括“能够找到趣味相投的人进行交流”、“能够扩大人际交往面”、“能够分享彼此的游历经验”和“能够从中结交游伴”。平台属性的测项包括“社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社区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社区规则设计合理有效”、“社区从技术上讲是安全的”和“社区具有较长历史”。参与者的功能收益和心理收益借鉴了Sweeny等的研究分别设计了3个题目加以测量,功能收益测项包括“该社区满足了我对出游的信息需求”、“该社区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和“该社区的设计很人性化”。心理收益测项包括“参与社区能够展示我的个性”、“我从社区能够感觉受到尊重”和“参与社区使我感到快乐”。持续参与和结伴出游各设计了两个题目进行测量,前者从未来访问社区的可能频率和对社区的持续关注度进行问询,后者则通过对群体出游动机的激发和社区朋友结为游伴出游可能性方面加以测量。问卷中的所有项目除人口统计变量外均采用Likert7点计量尺度。

3.2数据收集

旅游虚拟社区在国内出现时间并不长,因此本研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重点关注涉网程度高的青年人群体。数据收集以发送纸质问卷的形式在济南高校的研究生群体和青年教师中展开,同时通过邮件或QQ等工具向网上旅游社区参与者发送电子问卷。要求调查对象都具有相应的参与旅游虚拟社区的经历。本研究调查历时2个月,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问卷233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其中研究生样本157份,青年教师样本38份;纸质样本162份,网上样本33份),有效问卷数量符合本研究要求。在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46.3%和53.7%,年龄在25岁以下、25到35岁之间和35岁以上分别占14.4%、64.8%和20.8%,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1500到3000元和3000元以上分别占21.2%、52.5%和26.3%。

4 数据分析

4.1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通过计算Cronbaehα系数衡量信度,如表1所示,各个变量的信度系数均大于临界值0.7,表明本研究量表的信度较高。效度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研究所使用问卷项目是通过前期访谈研究和整理以往文献形成的,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主要通过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体现。我们使用LiSReL8.54软件分别对各变量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计量指标在各自计量变量上的因子负荷都高度显著,各变量的aVe值(平均提炼方差)不仅大于0.5,而且各变量aVe的平方根都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这表明本研究的计量尺度具有较好的会聚效度和判别效度(见表1)。

4.2假设验证

本研究用LiSReL8.54结构方程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在拟合指标中,X2/df=2.40,RmSea=0.070,GFi=0.87,aGFi=0.83。各指标数值均在可接受区间内,这说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研究模型能够解释功能收益变动的45%,心理收益变动的51%,持续参与变动的34%和结伴出游变动的32%,假设验证情况见表2。

5 研究结论和管理建议

5.1研究结论

本研究实证分析了旅游虚拟社区参与者持续参与和结伴出游行为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社区参与者能够在网络空间中获取收集信息等功能收益和交友等心理收益,并能激发出持续参与和结伴出游行为。旅游虚拟社区和现实旅游活动为参与者提供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二者能够实现对接。(2)旅游虚拟社区参与者感知人际关系、信息内容和平台属性对其主观收益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虚拟社区的信息内容对参与者的感知功能收益影响较为显著,人际沟通对参与者的心理收益影响较为显著。按照各因子的负载,决定参与者感知信息内容的因素依次是(括号内为因子负载):信息的有效性(0.87)、丰富度(0.80)和更新频率(0.72)。决定参与者感知平台属性内容的因素依次是:品牌(0.78)、规则设计(0.72)和成立历史(0.58)。(3)参与者从旅游虚拟社区中得到的功能收益和心理收益对其持续参与社区和结伴出游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心理收益对持续参与和结伴出游的影响较功能收益更强。因此提升虚拟社区知名度和美誉度需要同时强化参与者的收益感知,尤其需要增加参与者的在交友和自我实现等层面上的心理收益。

5.2管理建议

旅游虚拟社区的大量涌现丰富了旅游者进行互动交往和收集信息的方式,并促生了自助式组团旅游的繁荣,这对旅行社传统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带来冲击。根据本研究的结论,旅游虚拟社区建设和旅行社等服务企业可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1)完善旅游虚拟社区平台建设,丰富旅游虚拟社区的功能表现,提供更多及时有效的信息。对部分旅游虚拟社区而言,通过会员制进行商业化是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强化平台品牌成为主要路径。旅游虚拟社区品牌建设内容包括完善技术平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设计社区规则,对信息内容进行适当监控;加入娱乐要素,增加参与者的回头率;创新回应机制和讨论工具;通过身份认证和剔除机制营造社区成员彼此信任的环境;完善旅游虚拟社区自身的品牌表达和传播体系,丰富传播手段等。

(2)旅游虚拟社区为旅游者提供实体环境以外的体验机会,因此社区成长还应满足参与者在现实空间中无法有效满足的特定心理需求,使参与者充分得到在线交流带来的积极效果。虚拟社区存在的关键在于使个体除了信息收集之外,还能够得到归属和社会认同诉求的满足。因此在社区内部需要强化凝聚力建设,如设计专门的交流子版块使成员具有感知相似性,定期举办参与者见面会,引入集体奖惩等机制,根据参与者的互动模式调整内容设计,使参与者充分得到网上和网下的互动体验,强化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3)旅游者对虚拟社区的高关注度和网络信息的高传递性使口碑效应得到了放大,尤其是负面口碑信息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社区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因此旅游企业需要在赋予旅游者高质量旅游体验的同时关注网络口碑信息,对负面口碑中自身能够控制的因素加以及时说明和整改,尽可能抑制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4)旅游虚拟社区能够促成更多的人参与到结伴旅游活动中,会对传统旅行社业务带来很大的冲击。旅行社应积极介入到旅游虚拟社区中。旅游虚拟社区参与者多为年轻人,因此旅行社一方面应突出自助组团旅游所不具有的人际服务,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创造品牌美誉度,另一方面适当将目标市场向高年龄旅游者偏移,在路线开发和服务设计中重点考虑这部分旅游者的需求。同时旅行社还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优势开创或加入区域性的旅游虚拟社区中,通过主动发帖和交流了解旅游者的兴趣,减少潜在旅游者由于信息匮乏产生的感知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在虚拟空间中发展商业友谊,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旅游虚拟社区也为新创景区提升知名度提供了渠道。旅游虚拟社区的参与者与景区的初期旅游者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均是对新事物敏感程度高的群体。因此处于生命周期初期的景区应适当关注参与者在旅游虚拟社区中的表现,通过信息传播和展示以及高质量体验反馈等方式吸引自助式的团队游客,以此启动大众市场,实现从初创期到成长期的快速过渡。

社区调研信息篇7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社区(DeC);理论;实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引起了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DigitaleducationCommunity,简称DeC),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构造终身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区、镇(街)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关于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型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些地区进行有组织的探索活动,如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常熟市等都作了许多探索性工作。其他如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委开展的“构建区域性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和青山区、荆州市沙市区和江汉油田等地区开展的“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社区教育模式与实验”研究,山东省青岛市洛阳路办事处开展的“社区调研”等,对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互动的研究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情况调查、模式归纳、经验总结等,缺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应用。同时,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数字化环境和数字化资源的支持,教育资源无法共享,缺少互动机制,对数字化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指导与实践运用不够。

如何利用数字化环境和资源构建学习社区,近年来海外有一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个案,如1999年新加坡肯特岗数码实验室(KRDL)开发Commontown虚拟社区作为学习平台,并在亚太经济国家的部分学校开展实验,介绍各国的文化、传统、饮食、风光等专题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000年台湾中央大学的陈德怀教授等人,创建“亚卓市”虚拟社区(.tw),用于人们在网上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些个案,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引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思想与模式,对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发展摸索了一些经验,但有关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应用平台、互动机制、评价体系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为此,本课题的研究从如下两个基本点出发:

1.转变观念,树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观念

转变过去只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并重的大教育观以及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观。

2.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必须与教育城域网络技术相结合,创建数字化教育社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的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型组织,反映现代生产力对社区组织的内在要求。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涌现出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与以往单纯进行学习培训的组织不同,是借助先进的城域网络和共享的数字化资源,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身改革的组织。它要求社会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创造自身,强调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它的出现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对各类组织的内在要求。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区的各类教育的整合,实施学习创新行动。数字化教育社区是利用城域信息网络系统,把一个社区的各类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全面管理,统筹协调,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衔接。它不仅是中小学教育,也不仅是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等,而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促进社区的发展。在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保证。社区成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决定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区发展的基础。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通过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社区教育,不仅为人们提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与完善自我的机会,也提高社区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提高社区成员文明程度。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可以把特定地域空间的人形成社会共同体,使之成为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载体。因此,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可以成为人们更新知识、提高文化层次、增强工作能力的首选方式。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可以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的需求,为社区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4.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应用实践,发展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建立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关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三、研究的内容

1.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进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

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在国外只有一些研究案例,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规范操作程序。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步骤之一,而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又取决于其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所谓规范的操作程序,应该有两个基本要求,即建立学习型组织操作程序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各主要阶段详尽的操作程序细则。

第二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制度应提供个人终身参与组织化学习活动的机会。这种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叠加,而是利用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为重点的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以继续教育和岗位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进行整合。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教育理念的形成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三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学习体系。

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发展,是终身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终身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为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侧重研究如何使学习者个人内部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学习者具有终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解决社区成员“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的学习体系。它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不仅拓展了学习的内容范畴与时间范畴,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范畴,使学习者真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从而使人的智力、体力、人格、情趣和社会性等方方面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校—家庭—社区的整体教育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研究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数字化教育社区的主导部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整体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分为如下四类:

模式一:行政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如乡、镇、街道的教育办)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这类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以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职业教育为着眼点进行各种社区教育活动。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它将作为社区行政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目标体系并借助行政手段推进。通过行政力量动员社区各界参与社区教育,有利于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青少年宫、图书馆、读书会、市民学校等)的资源优势。

模式二:学校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所在的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以社区内的某所中小学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协调者,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通过校外活动发展社区教育。它是由学校牵头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协调委员会,定期研究学校课外教育工作,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数字化学习设施和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这类模式能够较充分地利用中小学校办学资源,教育行为较为规范。但是,学校在调动和整合社区资源方面力量受到限制,社区居民将以学校名义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往往定位在课外活动层面上,难以真正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社区调研信息篇8

一、××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业务学习,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坚持学习理论知识。本股室人员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集中组织学习了《》、《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央号文件、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有效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和谐社会等理论知识的认识,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深入学习业务知识。针对科室人员流动大、人数少、年轻人多、新手多等困难,为使新人尽快上手,组织股室人员对⒊年科室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学习,同时通过以老带新、岗位炼才、召开科室材料研究讨论会等方式加强了学习交流,确保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三是积极学习技术知识。科室人员通过参加培训、自学及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了无纸化办公和网络知识学习,所有人员均能熟练运用公文交换系统、网络文件服务器和打印机等设备。

(二)充分挖掘潜力,工作效能进一步凸现。一是改善办公条件。在办公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办公室领导给予信调工作极大支持,将严重影响办公效率的电脑和打印机等硬件进行了更新,为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打下了基础。二是完善科室制度。继续执行了信息材料收发和首问责任制,完善了全员信息、内部信息报送每周学习等制度,确保内部运作规范有序,办事和行文程序紧凑快捷。三是强化信息联络。进一步加强了与省、市政府信调部门及各镇(乡)、部门信息员的联系,实现信息材料报送和分发无纸化,大大节省了信息材料报送、分发的成本和信息传递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坚持“质”“量”并举,信调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按照突出现实性、深刻性、指导性的要求,努力发掘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层次信息,准确全面地收集、整理并及时上报,信息调研工作名列省市前茅。一是区级信息调研质量提高。××年月至××年月编发《政务信息》期、《信息快报》期、《政务调研》期、《每周政情》期,其中件信息调研材料被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二是市级信息调研再上台阶。市政府办公室采用我区信息条、调研篇,其中条(篇)被市领导批示。三是省级信息调研创新高。省政府办公厅采用我区信息条,信息采用居全省区县信息直报点第一;采用调研篇。

二、××年工作思路

××年,信调股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区府办的领导下,强化科室人员能力建设,开拓创新,认真分析新形势下我区各项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搞好“三服务”,建一流团队,创一流成绩。

(一)突出工作创新,增强工作能力

继续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以提高工作能力为目标,推动信调工作创新开展:一是推行量化考评。通过量化考评,科学客观评价股室人员的工作实绩,以此为依据对先进者进行表彰并激励暂时落后的同志加强学习、迎头赶上。二是开展以岗炼才。配合办公室将新进人员安排到信调股锻炼,将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小幅度轮换,促使股室工作人员成为熟手、能手、多面手。三是组织轮训。加强对区级部门和镇(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指导,联系他们到信调股参与政务信息编制等工作,通过组织轮训,使信调股与部门镇乡工作人员合作更加融洽、工作更加高效。四是开展基层调研。积极参加随行领导的基层调研,学会善于思考基层问题,将基层调研成果融合到办公室工作中,避免当前容易出现的调研文章与实际情况不完全吻合的问题。

(二)明确工作目标,做好领导参谋

社区调研信息篇9

关键词:服务生态系统;广义虚拟经济;品牌社区;沟通环境;虚拟顾客体验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建设和培育网上品牌社区,例如小米社区,华为花粉社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智能手机供应商纷纷开始培育品牌社区,与广大消费者建立直接互动,并充分利用粉丝经济在品牌传播和口碑传播中的作用。品牌社区战略的成功离不开平台持续提供令人满意的顾客体验。现有的研究指出顾客体验在顾客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形成过程有重要影响。并且,顾客感知利益和愉悦的体验往往是顾客进一步进行品牌分享与推荐的重要前置因素。因此,了解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的体验表现,以及如何提升客户体验,都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现有研究在强调顾客体验的重要性上存在一定局限与不足。一方面,当前研究视角主要聚焦于线下情境的具体服务接触中的顾客体验研究,却不能清晰地刻画在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中顾客体验的具体表现究竟如何。然而,虚拟品牌社区中,通过用户在线互动所产生的特殊顾客体验主要表现为认知和情感利益。这与传统线下服务的感知体验价值截然不同。基于传统线下行业的研究结论,能否直接应用于网络情境值得商榷。同时广义虚拟经济中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指出,虚拟价值应由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双重维度所构成。因而本研究的首要目标便是探索虚拟品牌社区情境下,顾客体验在这两重虚拟价值层面的具体表现形态。另一方面,在探究顾客体验的形成机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线上沟通环境的作用。然而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线上沟通环境属性,大部分研究还未能系统地解释究竟哪些关键环境属性会对多样化的顾客体验产生怎样的影响。因而,探索对顾客体验起决定作用的沟通环境属性,是本研究致力于解决的另一问题。

鉴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在服务生态系统的框架下,以智能手机品牌社区为例,建立基于线上网络沟通环境对虚拟顾客体验的影响关系模型,进一步研究沟通环境的各维度对顾客虚拟体验的不同影响,从而为企业制定品牌社区影响策略以及顾客体验的创造提供理论参考,为企业实践者在优化品牌社区环境、提升品牌体验方面提供指导性建议。

二、研究背景

(一)服务生B系统理论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Vaurgo和Lusch(2011)将顾客价值共创的框架拓展到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视角,即服务生态系统(serniceecosystem)。服务生态系统的基本观点强调顾客价值是服务网络中多个主体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互动与知识整合共创出来。服务生态系统的观点拓展了顾客价值共创的时间与空间范围,顾客价值不仅由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互动共创,还涉及多企业,顾客,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过程。服务生态系统强调顾客体验的评估过程,即是微观层面(服务接触)的价值共创过程。因而,服务生态系统的观点,使得本文对顾客体验与价值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拓展到线上品牌社区情境中。不同主体的互动角度,是研究虚拟顾客体验的出发点之一。同时,服务生态系统的另一观点强调,价值共创的过程总是基于特定情境,即体验的评估总是受服务接触的特定情境影响。从该角度出发,在探索顾客体验形成的过程中,理解智能手机品牌社区的特殊情境是了解顾客体验的形成机制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智能手机社区情境

服务生态系统的观点强调理解特殊情境在顾客评估体验中的关键作用。因而研究顾客在智能手机社区中的体验究竟有何种表现形式,以及这些体验的产生机制,必不可少的是对智能手机社区这一特殊情境的理解。本研究将从其产品特征(智能手机)以及虚拟社区特征两个层面予以分析。

“智能手机”的特征。网上品牌社区建立的基础是聚焦品牌/产品的共同兴趣,在本文中指的是特定的智能手机品牌。智能手机产品本身涉及一定程度的技术因素。除了纷繁复杂的程序应用和复杂的系统设置,用户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很多麻烦。同时,因系统崩溃、浸水和程序错误所导致的负面情绪可能产生。在线社区为顾客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渠道来解决问题和寻求安慰。因此,这种受到关注与帮助的体验很可能产生。

“虚拟社区”的特征。智能手机社区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网络社区,也具有一般虚拟社区的特性,即人际交往的本质。网上品牌社区作为成员互动的技术平台,在亲密友好和人性化的个人感知与他人的互动中人际联系便有可能建立。这种关系的维护依赖于社区成员之间的持续互动。因而在社区使用中可能产生这种人际纽带联系的亲密感。

(三)虚拟顾客体验

顾客体验是指在服务过程中顾客对环境、产品及服务要素的总体感知,表现为顾客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感知,这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主张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点相契合。根据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虚拟价值的定义,虚拟顾客体验应是虚拟价值的一种表现形态。一直以来,顾客体验的培育对顾客关系管理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已在营销领域达成共识。从服务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本文关注的客户体验是通过在线智能手机社区中用户的沟通与互动所形成。根据上文探讨,本文将虚拟顾客体验概念化为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临场感。

社会支持感(SocialSupport)是指个人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回应和帮助。现有研究普遍应用对社会支持感的多维度操作化方法。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是社会支持感的两个主要维度。信息支持是通过推荐、建议和知识分享三种途径来提供问题解决方法的支持,情感支持指的是通过鼓励、理解和移情来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持。社会临场感(Socialpresencc)是指个人与他人通过网上的互动建立的紧密联系的程度。社会临场感的概念试图解释,在网络中个人之间建立的连接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互动的相似性。这种人际关系的程度往往是由互动的亲密性和人性化的程度来衡量。社会临场感的概念表明,频繁与亲密的互动可能显著提升成员剪紧密的社会联系。

(四)沟通环境属性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品牌社区情境下虚拟顾客体验的驱动因素。虚拟品牌社区是用户间通过沟通交流生成内容的平台。社区的沟通环境特征是本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然而,哪些环境特征是提升顾客体验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引入Hoffman和novak(1996)所提出的计算机介导沟通理论(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予以f明。该理论强调,信息交换的不同对象产生了不同的交互模式:用户一系统交互,强调的信息搜索和获取;用户一用户交互,强调的人际沟通与互动。因此,社区成员的行为可能会在交互方式上有所区别,从而导致他们对各种沟通环境的特点有不同偏好。交互目标是知识的获取和任务的解决的成员可能会关注品牌社区内信息的充足性与有效性。因此,信息质量是本研究所考虑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在另一方面,社交取向的成员可能倾向于参与自我表露和人际交往活动,从而表现出开放的氛围和与他人积极的回应的偏好。因此,沟通环境的开放性和响应性也被视为影响客户体验的决定性因素。

信息质量的程度是指在社区内所获取的信息的准确新、新颖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它代表了在线交流的内容特征。社区成员期望内容信息有助于处理日常事务,并且信息数量应是充足但不过量的。开放性意味着参与的自由和对分享的鼓励,它所刻画的是社区中平等开放的沟通氛围。投诉和质疑等负面评论是否被容许,对内容贡献的外部激励,都将影响沟通的畅通程度。响应性是用户感知到社区成员对个人发言给予回应的能力,反映了沟通过程的质量。品牌社区作为顾客与企业间沟通的重要渠道,成员总期望他人能积极回答疑问。同时,由于建立人际关系是许多用户参与品牌社区的目标之一,他人对自己发帖、评论、以及问题回应的积极性是成员选择是否继续使用品牌社区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将考察信息质量、开放性、响应性三者在不同维度对虚拟顾客体验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

结合实证研究背景,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研究模型:

用户加入品牌社区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寻求所需的信息。社区成员要求信息具备多样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的特点。同时,品牌社区的社交功能使客户能够便捷地分享信息,并帮助他人解决产品相关的问题。现有研究已经证实,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将产生难忘和有意义的顾客体验。基于这一点,本研究将进一步验证信息内容的质量和虚拟顾客体验在品牌社区环境下的关系。

在智能手机社区中,同一品牌的智能手机用户通过发帖、评论或站内信等形式分享他们的使用体验。智能手机用户往往会遇到系统设定、软件使用以及程序崩溃等技术性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急躁、失落等负面情绪。品牌社区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由用户产生的内容在智能手机社区中占主导地位,许多产品相关问题的回答通常是由个人而不是公司所提供。通过这种双向的互动,社区成员相互间提供信息建议以及情感关注。在社交媒体上,丰富的内容满足不同成员的独特需求,增强个性化和有价值的支持提供。另一方面,随着信息质量的提高,顾客可以有效地解决自身问题,会更乐于建立维护与其他成员的关系,以维持愉悦体验的获取。因此,温暖和亲密的人际交往与人际联系的建立会带来网络环境中强社会存在感。实证研究已证实信息质量在影响顾客的态度、满意度、感知利益中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a:信息质量对社会支持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假设1b:信息质量对社会临场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由于在线品牌社区可以被视为社会价值和规范的产物,成员之间应遵循一定的群体传统。开放的氛围是本文的一个研究焦点。由于社交媒体用户有表达自我和人际互动的需要,他们可能期望拥有更开放的沟通环境,以提高顾客的在线体验。在不同的智能手机社区中,沟通的开放程度亦不相同。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对双向沟通的激励程度,正面与负面信息的接纳程度,产品或非产品的信息,如个人琐事的接受程度。

开放性是为智能手机社区中信息分享创造了一个友好的环境,其能让社区成员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情感。在一个不受约束的沟通环境中,有助于情感表达与问题解决的信息分享将更加畅通,从而增强用户对帮助、支持与关照的感知。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推断,智能手机社区提升开放性,将增强同伴支持的感知。同时,开放的环境提高了社会互动的频繁程度。因此,强烈的情感联系、信任和友谊得以在社区中建立与维系。成员之间高度情感投入有利于志同道合的顾客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增强成员的社会临场感。当前研究已经证实,个人对沟通方式的控制程度决定了环境的开放性,对于用户的愉悦体验和情感满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

假设2a:开放性对社会支持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假设2b:开放性对社会临场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在线品牌社区的良性运营依赖于高参与成员的发帖和反馈。社区成员总期待别人回应自己的问题。在智能手机社区中,这种对反馈信息的需求更为突出。一方面,产品相关的一些问题往往十分迫切,人们需要处理各种突发的手机故障以便进行日常工作,如业务联系或远程办公。另一方面,根据媒体丰富度理论,充足和丰富的回复可以解决相对复杂问题。此外,很多成员处于自我表露与自尊的需求,也希望他人能对自己的信息给予关注与回应。

响应性一直被视为互动的重要维度。回应和反馈的过程中,对积极响应的感知程度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感知利益。感知到的有益反馈信息,也将在个人在信息分享活动中提高责任感与积极性。并且,持续与清晰的反馈使成员更注重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与此同时,通过双向互动和情感联系,信任和归属感的建立的机会不断增加,从而增强个人的社会临场感。前人研究已证实,在网络沟通环境中,互动性和社交性对用户感知利益有重要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3a:响应性对社会支持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假设3b:响应性对社会临场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四、研究方法

(一)变量测量

为了保证研究的内容效度,问卷调查所采用的变量均参考自现有文献,并根据具体情境采取适当修改。具体而言,沟通环境属性中信息质量量表来自mazaheri,Richard和Laroche(2011)的文章,开放性量表来自Yu,Lu和Liu(2010),响应性量表来自Liang,Ho,和Li(2011)。虚拟顾客体验中,社会支持感在本研究中作为一个二阶变量,由两个一阶变量所测量,分别是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这两个变量的量表来自Hajli(2014)。社会临场感的量表则来自Zhang等人(2014)。

(二)数据收集过程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完成。笔者选取了5家具有代表性的智能手机社区:威锋论坛、小米论坛、花粉论坛、三星BBS以及乐论坛。该5家品牌社区分别是iphone、小米、华为、三星以及联想手机品牌的论坛。根据国际信息公司(internationalDataCorporation)的市场调研数据,该五家公司在市场份额上依次占据了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笔者分别在这5家社区上注册账号,使用站内信与其他用户联系,邀请用户参与填写问卷。数据的收集过程从2015年3月起到2015年6月止,历经3个月,总共回收465份有效卷。表2是本次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

样本的基本信息如表3所示,88.8%的受访者在35岁以下,并且52.9%的受访者小于25岁。学生和企业职员是主要的构成,分别为41.5%和43.6%。受访者的知识文化程度普遍较高,95.5%的受访者至少拥有本科学历,18.7%的受访者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同时本次受访者的男女性别例接近,分别为54.4%和45.6%,从人口自然属性来说,该样本很好的代表了总体的分布情况此外。表3还显示,71.8%的用户表示他们至少加入社区3个月以上,这表示大部分受访者参与到社区活动中的时间较长,对社区的互动环境就较深入的感受,并且能够通过社区互动过程形成一定的体验感受,因而样本数据的有效性能到的一定保证。

五、数据分析

(一)信度效度检验

本文的数据分析部分首先将检验回收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在信度分析方面,本文主要从内部一致性角度,以Cronbach’sa与组合信度CR指标来进行检验。从表4中可以看出,各变量的Cronbaeh’sa位于0.788到0.910之间,而组合信度CR指标位于0.794到0.912之前,均超过0.7的临界值,这说明各变量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水平。

对于量表的效度水平本研究主要从结构效度维度对量表进行检验与评判。具体而言,结构效度的评判包括收敛效度与判别效度两个层面。

聚合效度(ConvergentValidity),指测量同一概念的题项间应该具有的相关性,测量同概念题项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收敛效度越高。可以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平均萃取方差(aVe)两个指标来衡量。从表4与表5可看出,各变量的条目因子载荷均高于0.6,且各变量的aVe值均高于0.5,这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水平。

判别效度(DiscriminateValidity),指的是测量不同构念的指标之间能够相互区别的程度,本研究采用Fornell和Laeker准则和交叉载荷量准则来检验判别效度。Fornell和Lacker准则是指平均萃取方差aVe的平方根大于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的区别效度也符合该标准。

(二)假设检验

在对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的基础上,本文采用amoS21.0结构方程模型工具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首先本文对所建立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验证,具体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的拟合指标均达到建议的标准,这表明模型对数据的适配性良好,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假设检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路径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大部分假设。信息质量对社会支持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186,t3.117),假设1a得证。开放性对社会支持感和社会临场感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125,t=1.994;β=0.166,t=2.526),因而假设2a与假设2b得到支持。响应性同样对社会支持感和社会临场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565,t=8.974;β=0.429,t=7.528),因而假设3a与假设3b成立。然而,信息质量对社会临场感的影响并不显著,故假设1b没有得到支持。

(三)假设检验结果的讨论

假设检验的结果揭示了沟通环境属性对虚拟顾客体验的显著影响。首先,品牌社区中不同的沟通环境对虚拟顾客体验的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影响。其中,响应能力对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临场感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可以推断响应能力是品牌社区中最为关键的环境属性之一。该结果可能是由品牌社区中成员发帖与评论的交互方式决定。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临场感的获得,取决于社区成员的活跃程度。而这种互动过程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成员的响应能力。

然而,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1b并没能得到验证,未发现信息质量与社会临场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这表明,提升信息质量可能并不是品牌社区中亲密与融洽关系得以建立的关键因素。单纯浏览收集相关信息的行为更多是一种消极的参与行为,并较少涉及人际间的互动。因而,信息质量的提升可能并不能显著影响社会临场感的产生。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继承并拓展了前人研究成果,将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理论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以网上智能手机品牌社区为背景,建立了社区沟通环境对虚拟顾客体验的影响机制模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推导,分析了三个维度的环境沟通属性特征对虚拟社区体验的两个维度的影响关系,并采用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与假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本文的理论启示与管理启示,对品牌社区的实践活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二)理论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充实了现有关于品牌社区,服务生态系统,以及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的相关内容。具体而言,本文的理论贡献如下。

首先本文较早地将广义虚拟经济中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与服务生态系统相结合,对网上品牌社区虚拟顾客体验的共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根据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本研究结合服务生态系统中所强调的价值共创的情景基础,提出网上品牌社区中虚拟顾客体验是价虚拟价值的一种表现形态,并将品牌社区中虚拟顾客体验进一步具体化为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临场感两个维度。同时,依据互动是价值共创的前提这一理论基础,本文从品牌社区中沟通环境属性切入,详细阐述了高质量的信息,开放的交流环境,以及积极的反馈机制是如何影响虚拟顾客体验,为揭示虚拟顾客体验的形成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在探讨虚拟顾客体验的形成上,本研究发现响应能力的关键作用。响应性对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临场感的影响显著高于信息质量与开放性的影响。该发现对在成员互动与社区管理运作机制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品牌社区不仅仅是信息搜寻与获取的平台,更进一步地说,品牌社区是更加深入地理解成员间双向、积极、持续的互动过程。该发现对于重新探讨品牌社区的本质与品牌社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管理启示

我们的研究表明,信息质量、开放性、响应性等沟通环境属性,能显著提升社区成员的虚拟体验价值。品牌社区管理者应当有意识地培育并优化成员的沟通环境。基于此,本研究在管理实践层面有以下几点指导意义。

首先,对于提升信息质量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信息筛选系统将更重要的相关信息展现在网页中醒目位置。同时添加搜索引擎功能和内容板块分区功能,使用户更便利地找到所需信息。

其次,在建立开放的沟通环境方面,公司可以鼓励社区的新老参与者通过建立兴趣小组,开展破冰活动等形式进行互动。同样,社区管理者应允许用户自由表达,包括对产品的不满与抱怨,对服务过程的意见与建议。并且,鼓励社区成员分享非产品相关信息(如个人生活体验、趣闻轶事),以建立更加人性化的互动关系。

最后,在提升社区响应能力方面,管理者可以实施内外部的各种奖励以鼓励成员之间的活跃沟通行为。这种奖励可以是代金券、积分等物质形式,也可以是勋章、等级等非物质形式。同时,本研究建议企业可以将品牌社区看作是企业进行售后服务的另一渠道,通过注册官方账号,分享有用的产品信息,回答用户疑问等方式直接与用户对话,以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为进一步营销活动的实施奠定基础。

社区调研信息篇10

[关键词]数字时代;跨国寄养;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王佑镁(1974―),男,江西吉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字化学习、新媒介与学习创新、数字化阅读与认知等研究。e-mail:。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尤其得益于国内改革开放和侨务政策的落实,出国条件逐步放宽,我国各地海外移民人数逐年增多,华侨人口逐步增加,分布逐步扩大,国内一般把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称为侨乡。近年来侨乡研究出现的两个新趋势在于[1]:一是都市侨乡的出现,也即以某一个都市为中心(而非乡村)的侨乡区域格局;二是“侨乡留守儿童”的出现,“跨国寄养”是目前侨乡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其实,无论在乡村侨乡还是都市侨乡,新一代移民往往通过家庭团聚、劳务输出、边境贸易、探亲、出国留学等途径出国,这些移民经历多年艰难打拼,因创业和发展条件所限,这些拥有复杂国籍背景和人生经历的父母和子女往往游走于国内外,但其子女成年前主要以国内生活为主,成为新一代的跨国留守儿童,成年后主要以出国工作和求学为目标,成为新一代华侨的主力。从现状来看,跨国寄养和隔代教育严重阻碍着侨乡留守儿童的发展,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处境不利”儿童,这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立足于都市侨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考虑到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开放、互动、协作特质,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实地调查都市侨乡留守儿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现状。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等多位一体的信息化扶助网络提供实证依据,帮助侨乡留守儿童实现教育融合,促进其协调发展。

二、研究综述

侨乡留守儿童在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外学者往往从弱势群体的视角予以关注。例如,以菲律宾、墨西哥等国移民留守儿童为研究样本发现移民留守儿童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较多,易产生“炫耀性消费”等成长问题。[2]如FangFan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来检查行为和情绪问题及其之间的关联性。[3]Giannelli也认为父母的长期移民影响了在国内(阿尔巴尼亚)入学的儿童。[4]虽然父母的迁移通常有利于儿童的经济生活,但是由于缺乏父母照顾也可能导致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心理问题。在信息技术相关研究方面,初步提出将信息技术作为弱势群体学习的干预手段。如英国信息化教育新政策e-Strategy中明确规定,要利用数字技术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最大的帮助[5];欧盟、芬兰、巴西等提出通过数字化学习来促进边缘化青少年的社会融合(Francktetard,2008;Casacuberta,2005;Sancin,2009)等。[6]相关研究重在问题描述,对策方面主要是社会工作领域的干预研究,从信息化教育技术角度来关注和干预的成果并不多见。

国内的一些学者针对侨乡留守儿童出现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①留守儿童的数字化学习研究,如王佑镁提出通过数字化学习对侨乡留守儿童提供支持,构建基于视频互动中心的侨眷型留守儿童的数字化学习框架。[7]②留守儿童人格行为的研究,如潘玉进通过对国内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别分析,探索了其家庭教育资源与人格、行为之间的关系。周宗奎通过调查也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出现了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等。[8]③留守儿童整体现状调查。何毅的研究表明:由于隔代监护人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陈旧,与学校教师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以及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教师未能将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全面反映给监护人和务工父母等原因,侨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相对更加残缺,人格发展容易出现障碍,对学习的认知容易出现偏差。[9]陈怡、苏彩亮也指出了目前侨乡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通过成因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来帮助留守儿童,帮助他们的家庭。[10]杨晓梅和吕昀通过对青田县的调查研究后也提出:华侨留守子女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力、情感缺失、性格缺陷、行为偏差等。[11]

文献分析表明:国外较多关注跨国留守儿童的“处境不利”现况,关注弱势群体的信息技术干预研究;国内关于留守儿童(主要是农民工留守儿童)的研究比较多,侧重于现状揭示、教育政策与心理干预,对侨乡留守儿童的研究特别是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同时考虑到侨乡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条件,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课题组假设基于iCt的信息化教育可以成为一种“跨国隔代教育”的应选之策,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去有效干预侨乡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体教育,实现个体协调发展。因此,对数字时代都市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研究十分必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侨乡留守儿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我国部分地区衍生的一个独特群体,被誉为手捧欧元的“精神孤儿”,因其家庭背景、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等使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著名都市侨乡为研究现场,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调查侨乡留守儿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面的现状。主要内容包括: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的需求分析、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调查以及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的对策研究。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以侨乡中小学为研究场地,调查侨乡留守儿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面的现状。基于祝智庭教授关于信息化教育的内涵分析开发研究问卷,他认为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12]

问卷共设计27道题目,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父母旅居地等信息;②个人新技术接触及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个体教育等层面的现状,主要关注教育和学习、情感交流等;③学校和课堂中新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等情况,以及学校使用新技术促进与国外父母进行交流的情况;④个人对新技术应用的需求和期待。

调查实施中以学校为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两种方式进行。首先,以“地区”作为分层标准,从三个区域中抽取三所小学、初中、高中为样本学校;其次,再以简单随机取样方式,根据是否为侨乡留守儿童,每校抽取50至100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本次研究采用现场调研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86份,回收182份,回收率为97.85%,其中有效问卷173份,占回收问卷的95.05%。

四、数据分析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在调查样本中,男生91人,占52.60%,女生82人,占47.40%;在年级分布上,考虑到访谈和问卷的识读,主要在三年级以上抽取样本,三年级占44.71%,四年级占37.06%,五年级及以上占18.23%;从留守儿童父母所在地看:意大利占74.84%,西班牙占7.16%,美国占7.74%,加拿大、非洲、荷兰、澳大利亚均占1.29%,智利、匈牙利、法国、英国、希腊均占0.645%;在外人口数平均为3.2个;从事的工作都以经商为主。

(二)侨乡留守儿童数字技术接触状况

研究中首先对都市侨乡留守儿童的新技术拥有和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由于“侨汇”的缘故,一般侨乡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都较好。新技术的拥有和接触情况将对其信息化教育的实施提供技术基础。结果发现,如预设的一样,都市侨乡留守儿童的数字技术接触情况较好,经常是使用的数字技术种类涵盖了目前最新的设备,按照比例依次为电脑网络(36%)、手机(35%)、平板电脑、ipad或者ipod(14%)、mp3或者mp4(9%)以及数码相机(6%)。

在新技术的用途方面如图1所示。游戏、与父母亲情交流、看电影/听音乐、聊天等为其主要目的,使用新技术进行教育学习的比例不占优势。同时也发现,由于性别差异,以游戏为新技术使用的选项中,男生所占比例远远高出女生十个百分点,这点值得引起注意。而在聊天、看电影和父母交流选项中,女生所占的比例略高于男生,这也基本上反映出男女生在媒体使用和兴趣爱好方面的偏差。其余选项男女生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而在新技术的使用时长上,使用新技术“两年以上时间”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38%;其余时长均占20%左右。图2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年龄段或者年级段的使用时长差异,数据表明新技术采纳和使用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而提升的趋势。但也发现一个异动:由于年龄的差异,“少于半年使用时间”选项中三年级所占的比例明显偏大,达到27.3%;但是在两年以上的选项中,三年级的比例也是明显偏大(43.9%),除去一些外在因素,可能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早熟”所引起的结果,这应该引起家庭和学校的重视。

(三)新技术在个体教育层面的应用

图1显示留守儿童使用新技术进行知识学习的比例不占优势,为了分析具体情况,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新技术在个体教育层面的应用。作为数字时代的公民,掌握新技术辅助个体学习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在调查中发现,与同伴交流中使用最多的新技术是手机(48%),其次是聊天软件(40%),电子邮件等使用仅占3%;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交流方式如网络贴吧、博客、微博等现代网络工具也占到9%的比例。而在新技术辅助学习方面,采纳最多的是计算机网络(43.6%),其次是智能手机(22.5%),再次是电子词典(14.3%)以及电子阅读器(8.5%)。在性别差异上,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在电子英语字典选项中,女生比例略高,这反映了男女生在教育新技术选择和使用上的偏好。

在使用新技术进行学习的具体用途调查中发现,被动型使用者也即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作业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者占40%;查找与作业相关题目答案者占13%,主动型学习者也即对不懂问题进行上网寻求答案者占11%,开阔视野者占16%;这表明留守儿童运用新技术进行学习很被动(占53%),大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运用新技术;主动型学习者只占27%。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由此也可见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新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跨国寄养和隔代教育是造成都市侨乡留守儿童个体发展问题的主要缘由。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跨国寄养提供了积极的、正向的支持,基于iCt的信息技术可以架起连接远在国外的父母和国内的孩子之间的桥梁。研究中就通过iCt技术定期向父母进行学习交流的频次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呈现了这群留守儿童的父母监管和家庭教育的基本态势,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不定期偶尔汇报、长时间汇报一次、从不汇报者占了55%;半个月交流一次者占8%,一周交流一次的占20%,半周内交流一次的占17%。这一比例相对于国内留守儿童或者是一般儿童来说,是一个非常贫乏的数据。家庭学习交流本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而在留守儿童这里却显得如此困难和无助,由于缺乏交流、缺少监管,侨乡留守儿童如同脱缰的野马,任凭在社会上闲散,个体社会化受到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无法形成合力,正是这种困境造成了“问题儿童”的形成。

研究中进一步发现,除了父母时间上的限制外,iCt技能也是一个阻碍因素。调查显示,使用手机进行沟通的占61%,互联网的占32%,电子邮件的占5%;由于不同iCt技术对使用者的背景有着严格要求,例如,虽然手机方便快捷,但在工作情景、沟通时间上有限制;而电脑网络等虽然能够弥补上述限制,但是对使用者的技能有要求。由此看来,提高父母的信息素养和数字能力也是一个急切的问题。而从有效性来看,认为网络新技术对与父母沟通有帮助的占到了总体的86%,贴吧、QQ、论坛等新技术对沟通和交流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

而在“父母是否支持使用新技术来学习”的问题中,强烈支持孩子使用和接触新技术者占37%,“视具体情况支持”的占47%,不支持者仅占9%,总体上由于身处国外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态度比较积极和慎重,可以认为家长对孩子使用新技术进行学习是支持的。

(五)新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

由于身份的独特性,都市侨乡留守儿童往往在社群归属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各个侨乡都着力建设侨眷社区、留守儿童之家等社区组织,帮助留守儿童发展和成长。因此,社区是除了学校之外留守儿童的重要去处,是个体发展、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调查中发现,在新技术应用于社区场所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仅35%的社区组织有专门的技术支持,17%的社区在相关活动的时候有临时设施,高达48%的社区没有配备任何新技术和设施,这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社区教育和生活,进而影响其社会化、交际、个体学习等能力的发展。

当然,这一现状往往与当地的重视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调研中发现,在经济状况和重视程度较好的地区,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温州七都为例,由于当地的重视,社区长期且专门为侨乡留守儿童提供一栋楼层,与温州大学联合成立了“侨乡留守儿童之家”,设施完善齐全,专门设施持有率达到了72.5%。在社区教育中使用专门设施主要在于心理辅导、远程亲情交流、学习辅导、文体活动等,有效改善了侨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面貌,社会反响极好。

(六)新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对于侨乡留守儿童而言,学校是新技术使用的主要场所。考虑到侨乡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除了信息化教学,学校教育技术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堂之外的技术使用,例如远程辅导、亲情交流等。而实际情况如何呢?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经常使用学校新技术与父母交流的只占2.4%,偶尔使用的占12.2%,而从不使用的占85.4%,可见学校教育技术的“跨国交流”使用率还非常低;使用率低的原因主要与教师的鼓励有关,仅30.2%的儿童认为教师鼓励他们使用学校技术进行亲子沟通。因此,各个侨乡学校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设施,促进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于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课程,侨乡留守儿童的兴趣如何?总体上,儿童对于课程的兴趣都非常高,显示“非常感兴趣”者高达87.6%;这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提供了动力,对于提高儿童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而信息素养的提升又会促进新技术在个体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中的有效使用。对于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信息技术种类,使用率最高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占41.7%;电子词典、电子阅读器等各占不到10个百分点;计算机网络虽然功能强大,但在学习的便利性和可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限制。因此,数字化校园中适度配置相关移动电子学习设备也刻不容缓。

调查中进一步分析数字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从总体上看,新技术在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新技术的应用较多地集中在方便父母交流、方便伙伴沟通和拓展知识面等方面。总体来看,新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到留守儿童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快速找寻目标信息、解决学习问题、伙伴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加深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分别达到了59.2%、62.3%、55.6%、49.3%和74.1%;但是在能用新技术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学习效率两个选项,不同意所占的比率也超过了20%,分别为23.7%和21.1%。

五、都市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

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一)教育新技术接触和使用呈现多样化和常态化

调查显示,都市侨乡留守儿童拥有电脑、手机等数字化设备已经很普遍,拥有率分别达到了36%和35%。有相当一部分也拥有最新的移动学习ipod/ipad等设备,占14%。此外mp3/mp4、数码相机等设备已渐渐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在使用时间方面,超过两年的占38%,半年不到的只占20%。由于调查对象是3~5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有些留守儿童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接触了新技术设备,最晚的也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并且这个“早接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技术设备的拥有显然与“侨汇”带来的良好的侨乡家庭经济条件有关系。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教育新技术将通过身处发达国家的父母介绍给留守儿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群留守儿童将成为学习和交流中新技术的第一批使用者,技术设备选择也将更加多样化,使用更加常态化。

(二)不同区域侨乡学校信息化教育程度差异显著

通过对学校信息化教育程度的观察发现,不同区域学校在新技术设备的使用及效果方面差异较大。例如,经济条件较好的温州市侨乡学校的基本设备齐全,能较好地满足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需求,但使用新技术进行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方面比较欠缺。而福州市区某学校,虽然技术设备不如其他学校配置好,但教师对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方面鼓励较多,比较支持留守儿童运用学校的技术设备与远在国外的父母沟通。这种差异与两方面因素相关:一是与当地的经济及学校的财政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二是教育者是否认识到数字技术在侨乡教育发展中的独特支撑作用,即是否有“侨乡化”的信息化教育思维。

(三)教育新技术的运用被动化

调查中也发现,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选择“因教师要求完成作业”和“查找作业答案”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两个选项所占的比例较大,具体来说,课堂上这种情况占35%,课堂外更是达到了60%,“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开阔视野”仅占10%~20%。可以看出,侨乡留守儿童对教育新技术的使用还是非常被动的,仅当成一种学业辅助工具。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在课堂外学生被动运用新技术完成任务的比例将近课堂上的2倍。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技术的使用作出比较合理的安排,而在课后由于缺乏教师尤其是父母的指导,学生对使用技术来支持学习显得非常随意和被动,这也是隔代教育和跨国寄养在信息化教育上的一种具体表现。

(四)社区教育技术与设备缺失

在社区教育信息化方面,数据表明,侨乡社区用来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沟通的设备基本不足,在经济条件差的地方甚至连临时设备也不具备。没有基本的技术设备,就无法开展社区信息化教育活动,也就无法为孩子们开辟学校、家庭以外的广阔空间,无法加强与父母情感沟通,更无法拓展他们的认识视野、交往范围、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因此,有必要构建社区信息一体化教育服务,以此在某种程度上填补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空白、家庭教育缺失这个特殊漏洞,这是侨乡政府和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

(五)跨国寄养中亲子沟通平台和内容单一化

数字媒介的远程、协作、沟通功能在技术属性上有利于“跨国寄养”的有效实现。然而,当前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与其远在国外的父母进行沟通的媒介中,手机、电话占绝大多数,达到61%,聊天软件占23%。从交流角度看,人获取的信息95%以上都来自于眼睛,手机、电话设备并不能满足大量的信息获取。而当前兴起的社交性网站、视频分享网站具有较佳的多媒体交流、过程记录等功能,但使用者寥寥,这说明跨国寄养中亲子沟通平台过于单一。同时交流平台单一导致交流内容单调,调查中发现,交流最多的是汇报学习情况,占40%,接下来是聊家常(32%),而通常仅汇报结果,父母并不了解其学习的动态过程,无法监控其学习过程表现,而这正是视频分享工具和网站的优势。

(六)家校教育缺乏有效整合

通过综合对比发现,大多数家长是很希望孩子运用新技术加强与自己的联系,同时留守儿童自身也是很希望运用学校的新技术设备与父母交流,但是学校教师的关注点是如何运用新技术进行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信息素养,较少聚焦新技术设备在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方面所能发挥的跨越时空的作用。这就造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步调的不一致。由于侨乡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其家庭教育是跨越时空的,这就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性,就需要学校和家庭两者之间加强联系,进行有效教育资源与教育功能整合,以弥补家庭教育残缺造成的缺失,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个体成长和身心发展。

六、数字时代都市侨乡留守儿童

信息化教育对策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侨乡留守儿童的信息化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教育主体间缺少联结,这是由侨乡儿童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父母远在国外,时空上的鸿沟难以跨越;②教育资源缺少有效整合,学校和家庭没有形成合力和积极的互动;③教育手段缺失,社区和学校并没有为留守儿童提供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而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特点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其基本教育特征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正好可以弥补时空的障碍、资源的匮乏和手段的缺失,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干预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

(一)加强信息化教育策略指导

加强对学校教师和留守家庭家长的信息化教育策略指导。对家长可以通过QQ群、网站、信息互动中心、博客等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建立侨乡虚拟家长会,让家长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与专业指导人员交流,理解现代化教育信息和理念,提升家长教育素质;同时让家长具备一些基本的数字能力,尤其是网络亲子沟通能力,激发家长使用数字技术进行远程家庭教育的兴趣。在具体实施中,让家长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激发孩子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对学校教师则要加强新技术运用水平的培训,转化教师传统教育观念,尤其是要结合侨乡教育的特殊需求,提升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侨乡教育的能力,从而对侨乡留守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聚合社会优质资源共建留守儿童教育平台

侨乡学校要积极利用侨乡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加强对学校信息化硬件技术的投入,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水平;通过学校网站、留守儿童教育博客、留守QQ群等方式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让学校在社会大环境下成为留守儿童幸福成长的家园。侨乡社区可以采用社会化合作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激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构建全方位的社区信息化教育平台,包括平台的立交(多种教育平台的立体建构)、成果的立交(过程的累积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机构的立交(整合社会机构创建无缝学习环境)、资源的立交(各种资源立体相汇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一个面向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的立体协作平台,共同促进侨乡教育发展。

(三)整合社区建设信息化儿童之家

在我国侨乡及社区管理模式下,社区是侨乡留守儿童关爱的主要基层单位。笔者有幸参观了温州市七都镇留守儿童“快乐之家”,印象深刻。“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与伙伴相互交流嬉戏的乐园、提供学习课外知识和培养兴趣爱好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相对匮乏、缺少整合;设备相对较少,大多是一些体育设施;组织相对松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而信息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能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建设儿童之家网络教育平台,主要创设儿童之家学习社区,提供的前台服务应有学习课堂、资料中心、工具百宝箱、聊天室等,后台服务应包括资料管理、学习进度监测以及评价管理等;②开发网络图书、报刊和数字化学习资源;③组织人力、物力对留守儿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举行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学习能力比赛,提升信息素养;④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空间、博客、微博、QQ群等web2.0新技术,开辟专门的留守儿童论坛,架起沟通社区内和社区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