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研小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9:25

社会调研小结篇1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二、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8)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市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年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年7月5日——7月9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年7月10日—8月23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年9月5日前各班向行政办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年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社会调研小结篇2

调查报告的特点体现为:

(1)真实性:

它的真实性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

(2)客观性:

客观性,指客观地反映事实,忠于事实,不带有调查者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对客观事实随意引申,或不切实际地渲染。

(3)针对性:

社会调查报告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一些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回答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面”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实效性:

(5)、评价性:

社会调查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办法,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和教学部门提供研究资料和社会信息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体现为:

(1)真实性:

它的真实性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

(2)客观性:

客观性,指客观地反映事实,忠于事实,不带有调查者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对客观事实随意引申,或不切实际地渲染。

(3)针对性:

社会调查报告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一些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回答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面”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实效性:

(5)、评价性:

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沿续和补充。教师帮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学校所在的地区特点、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疑点,或联系教材的内容问题展开调查,通过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疑问。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调查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拟定社会调查计划,制定可行的社会调查方案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实施社会调查计划,如何从调查对象处获取有用的资料。调查内容最好由学生自选调查课题,教师审查把握原则问题,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自愿四至五名同学结合成一个小组,发现身边的一些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有目的地的去采访、调查。学生还可以通过家长,深入到各行各业进行小范围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调查活动结束后将个人的调查、小组的调查、班级的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相结合。教师应辅导学生整理社会调查笔迹,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并且要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的汇报与交流,教师对调查报告要进行点评,选择优秀调查报告或具有代表性的报告汇编成册或成书,承认其劳动成果以之鼓励,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沿续和补充。教师帮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学校所在的地区特点、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疑点,或联系教材的内容问题展开调查,通过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疑问。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调研小结篇3

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团委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团学组织精心安排落实,实践活动以育人为中心,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围绕"我省’生态省’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开展十六大精神宣讲、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团建等一系列活动。较之以往,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因为非典起动比较迟,但由于准备充分,所以落实快、组队精、特色明显,在继承和学习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主题。

为深入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和推动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校各学院团学组织在实践活动中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了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学习考察等形式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如电子信息分院赴安吉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软件分院"三个代表"实践小分队,通过信息支教、计算机知识培训、乡镇网站建设帮助乡镇村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在服务中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自动化分院赴岱山"科技下海岛、文化送船头"--"三个代表"实践活动在海岛小分队、计算机分院轻纺城之信息化实践小分队和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社区行实践团则通过寻访革命旧址、社会调研、参观调查、文艺演出、图片宣传等使学生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与海岛建设、经济建设和社区团建工作。

二、围绕"我省’生态省’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

紧密结合抗击非典的伟大实践,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健康成长。作为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的管理分院"省内主要城镇绿化环境状况"调研小分队和机电分院"生态浙江、环保调查"小分队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桐庐"农村基本卫生状况"调查小分队对我省主要城区、城镇、农村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发挥了在校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参与自身生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了解了各级政府在非典时期及此后的各种有效防治举措,为人类如何保护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

整个实践活动,将围绕"’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参与’生态省’建设实践服务"、"’非典防治与环境保护’实践服务"、"’信息化与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实践服务"等四方面内容展开。

三、进一步探索"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结合高校"两课"的改革,组织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团委与人文学院共同组织了"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调查小分队、"全球化对青年人生活期望及教育期望的影响"调研小分队、"对浙江公众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调查小分队等三支小分队,分别由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担任带队和指导老师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两课"实践小分队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分院、各个年级,通过问卷调查、讲座、调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实践中"渗透"教育思想,两课教师、两课研究课题继续充实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尝试社团独立组队与建立实践基地两条新路子。

社会调研小结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加强我区人才工作调查研究,摸清我区人才队伍现状及问题,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着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推进跨越式发展,打造全市首善之区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二、目标任务

围绕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我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经验做法,分析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加强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形成全区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蓝图。

三、调研课题及牵头单位

1、经济开发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党政办参加单位:各社区中心、街道)

2、经济开发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财经局参加单位:各社区中心、街道,经司、招商中心)

3、经济开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党政办参加单位:财经局、国土规划局、建设局、社会事业局、市容局、社区中心、街道,经司、招商中心、建设服务中心、航空服务中心)

4、经济开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湖滨社区中心参加单位:淮河社区中心)

5、经济开发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社会事业局参加单位:各社区中心、街道)

6、经济开发区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党政办参加单位:各社区中心、街道)

各单位也可以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自选角度,组织力量对相关领域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摸底调研。

四、调研方式和工作进度安排

(一)调研方式

调研采取综合调研与典型调研相结合,运用发放表格摸底统

计、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从8月中旬开始,集中利用约1个半月时间完成。

1、摸清基本情况。通过普查、抽样调查、查阅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摸清全区各类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结构、特点、分布和总体评价等。

2、总结先进经验。结合各单位实际,认真总结我区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和典型案例。

3、分析存在问题。通过认真开展调查,了解和掌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如在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等。

4、进行趋势预测。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分析"十一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发展趋势,及对各类人才数量、结构、专业等方面的需求。

5、提出对策措施。研究提出促进我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目标任务、对策措施和意见建议等。

(二)工作进度安排

1、召开动员会议。8月中旬,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明确工作任务。

2、开展摸底调研。8月中旬-9月上旬,各责任单位采取调查问卷、召开各类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综合调研。

3、统计分析汇总。9月上旬-9月中旬,各类摸底表统计分析汇总。

4、形成调研报告。9月中旬-9月下旬,在综合调研基础上,形成书面调研报告,上报区人才办。

五、组织领导

全区人才工作综合调研需要各相关单位紧密联系、相互合作、统筹推进。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经济开发区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人才调研工作的综合协调,徐国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各课题组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

六、有关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综合调研工作,确定专人负责,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协调、衔接和合作,切实把本次调研作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社会调研小结篇5

【关键词】社会距离;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

一、问题与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的弱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以“单身外出”而是以“举家迁徙”的方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流动的家庭化趋势、移民定居趋势逐步扩大。农民工的子女跟随其父母迁徙到城市,在城市读书、生活;同时,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城市组建家庭、养育子女,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城市中农民工子女数量的急剧增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增加了604.3万人,增长44.5%。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员704.5万,占常住人口的35.9%。随着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流动儿童业已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流动大军。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介绍,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为47.8万人,占全国的3.8%,创历史新高。作为流动儿童的主体,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具有“二等公民”的身份意味。较之市民子女,他们在社会地位、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等方面处于劣势,这无疑会影响到他们对市民子女的交往,导致两者的社会融合程度较低,并进一步阻碍了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与融入。为了探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试图从社会距离的视角,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的社会融合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该问题做出一些回答。

二、文献回顾

(一)社会距离概念之争

社会距离(socialdistance)是一个内涵丰富但却模糊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维度,而且也涉及个体与群体的维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塔德(G.tarde)提出,他在《模仿的规律》一书中使用“社会距离”概念来说明阶级差异。塔德关于社会距离的定义属于客观维度和群体维度,强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客观差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首次赋予社会距离主观的色彩,认为距离的本质是“自我”与“他物”的一种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在的屏障”。齐美尔的定义强调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属于主观维度和个体维度。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R.e.park)受齐美尔的启发,将其有关社会距离的思想运用到当时美国种族和族群关系的研究上,并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距离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距离是存在于个人与集团之间的亲近程度,是一种可以测量的表现个人和一般社会关系的理解和亲密的程度和等。帕克对社会距离概念的界定属于主观维度和群体维度,这为后来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

1925年,博格达斯(Bogardus)在其《社会距离及其测量》一文中不仅延伸了帕克对社会距离的定义,而且设计了一种测量这些等级和程度的社会距离量表,用于美国人对其他种族的社会距离研究,这为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李(Lee)等人认为从大族群(美国人)的立场和角度来设计回答项目的博格达斯量表表达的是大族群对小族群的距离感受,不能用来解释社会距离的本质。因此,他们从小族群的感受角度出发,设计了另一套反转的社会距离量表,即询问小族群成员大族群成员在某些角色上对他们的接受程度。如此,反转社会距离量表就可以评估出小族群对大族群所建构的社会距离的感受。

国内有关社会距离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群关系研究。随着我国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和适应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学界和媒体等的关注,有关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距离研究也逐渐增加,而这些研究大多借鉴了之前的应用研究。杰等研究了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他们参照博格达斯的社会距离测量法和张海辉的研究,通过对南京市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会再生产或复制到流动儿童群体。杰等的研究虽然发现“复制”现象,但他们并未对复制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仅仅停留于主观解释的层面。许传新从流动人口子女(弱势群体)的视角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流动人口子女对城市学生的社会距离,他从交往状态、交往意愿、接纳预期以及调试结果四个维度进行测量,发现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经常且愿意与城市学生交往,并且预期城市学生对他们持接纳态度,两类学生之间的社会距离非常小,社会隔离的代际传递不明显。许传新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认为两类儿童社会距离较大的认识。或许我们习惯将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移植”到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身上,错误地认为社会隔离会代代传递,却忽略了儿童和成人的高度异质性。但是许传新的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他忽略了进入公立学校之外的流动人口子女,而这一部分儿童不在少数。钟涨宝和陶琴受张海辉研究的启发,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进行了双向度的社会距离测量,结果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和本地学生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距离是对称的。社会地位和交往网络对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具有影响。但是由于钟涨宝等的研究选取的样本量太小,所以其结论的代表性不够,而且研究中的变量之间只存在着微弱的相关,检验结果的说服力也不够。

虽然近几年有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距离研究逐渐增加,但是它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研究成果较少,而且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忽略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异质性,将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研究方法直接运用于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研究。本文希望能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有所创新。

三、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的研究方式,辅之以实地研究。在资料收集的方法上以问卷法为主,结合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和文献法。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下文提出本研究的三个假设:社会经济地位假设、教育隔离假设和居住分异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和走访的结果,本研究对这三个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生活在北京的农民工子女,按照官方的说法是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即指年龄在6-14周岁的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北京)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在实际的调查中,考虑到问卷的难度对于年龄过小的学生而言较高,所以我们选取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另外由于研究者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初中生不在本研究的抽样范围之内。

本研究并未进行科学严谨的概率抽样,而是使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具体包括偶遇抽样和主观抽样。因为没有达到随机抽样的要求,所以调查结果只能说明被调查到的这批样本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北京市所有的农民工子女(总体)。当然,这种结果对于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也有或大或小的参考价值。在此希望后续研究能够进行科学的概率抽样,这样抽取到的样本在推论总体的时候才具有代表性。

四、样本与量表

(一)样本概况

本研究对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公立小学和昌平区一所打工子弟小学进行问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60份,回收率为100%。经整理、筛后,最终有效问卷共计347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6%,其中就读于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和就读于打工子弟小学的农民工子女样本分别为156份和191份。

就样本年龄(9~13周岁)而言,11周岁人数最多,占到总人数的32.3%,两边年龄所占的人数逐渐下降。其中公办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与总体分布情况基本相同。从性别构成看,男生占总人数的57.9%;女生占42.1%。公立小学男生97人,占公立小学人数的62.2%,女生59人,占37.8%;打工子弟小学男生104人,占打工子弟小学人数的54.5%,女生87人,占45.5%。从年级分布看,四、五、六年级人数分别为117人、128人和102人,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33.7%、36.9%和29.4%。其中公立小学的四、五、六年级人数分别为51人、55人和50人;打工子弟小学的人数分别为66人、73人和52人。

(二)量表及其检验

本文对社会距离概念的界定主要沿用国内学者郭星华的定义,将之定义为存在于农民工子女心理空间中的,与市民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越大,意味着农民工子女在实际生活中与市民子女的互动行为越少,他们的交往意愿和交往预期也越低。为了对社会距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博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和反转社会距离量表的基础上,结合走访调查的结果,设计出一套符合北京市农民工子女情况的社会距离量表(见表1),其中前四个项目构成交往意愿量表,后四个项目构成交往预期量表。

本研究根据折半信度的检验方法对两个量表分别进行信度检验。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交往意愿量表和交往预期量表的折半信度表现良好,分别为alpha=0.904和alpha=0.881;方差分析组内项目之间差异显著(Sig值均为0.000),且各个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因此,交往意愿量表和交往预期量表都通过了信度检验。

由于社会距离量表在结构上具有趋强性,理论上若量表中的第一个项目(在同一所学校上学)选择了比较不愿意,则其它社会距离等级渐弱的项目,如第二个项目(在同一个班级上课),应该选择比较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反映在统计上,两个量表的项目得分的平均值应该均呈现从小到大的排列。因此,若研究所得实际数据与此预测相符,则表示量表的效度较高,能很好的测量所要测量对象的特质。如表2,3所示,交往意愿量表和交往预期量表的效度都比较高,通过了效度检验。

五、研究结果

(一)社会距离值及其分析

通过量表加总求和的方法,分别计算交往意愿值、交往预期值和社会距离值,并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得到表4。从表中可知,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交往意愿平均值为8.83,交往预期平均值为10.49,以及社会距离的平均值为19.32。整体来看,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一般,处于一种类似于“陌生人”的态度,既不喜欢与市民子女交往,也不讨厌和他们接触。如果我们将社会距离值(范围为8~40)分为[8,18]、[19,29]和[30,40]三个区间,分别对应着高度融入、中度融入和低度融入,则从农民工子女的角度来说,他们融入市民子女群体的程度为中度。

另外,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交往意愿平均值(8.83)小于交往预期平均值(10.49)。交往意愿与交往预期的不对称性表明,比起农民工子女的交往意愿,他们对与市民子女交往的预期在阻碍两者之间的互动行为上起到更大的影响。换句话说,相比起所感受到的排斥预期,农民工子女在与市民子女交往的意识上更主动和强烈,融入其中的意愿更集中和一致。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也许愿意与市民子女交往,但是由于自卑情绪,他们倾向于认为市民子女会瞧不起自己,从而放弃了主动接触市民子女的机会。

(二)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距离

社会经济地位(SeS)假设是本研究提出的第一个假设,即SeS与社会距离存在负相关,农民工子女的SeS越高,则其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越小;反之则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越大。以下是对该假设的检验过程。

家庭SeS主要包含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状况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三方面指标,通过赋值及统计分析得到表5。从表中可知,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分均值为10.78,父母职业状况得分均值为5.70,父母受教育程度得分均值为17.18。总体来说,农民工子女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其中父母职业状况的标准差为1.87,这表明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声望趋向于一致,即大多从事低端行业,如建筑工人、商贩、保姆等。

通过相关分析,我们看到在构成SeS的三个指标中,只有家庭经济状况对社会距离具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比起家庭经济状况低下的农民工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的消费能力较高,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城市特有的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他们的城市化过程。同时,经济状况良好的农民工子女家庭更有能力选择居住在较好的社区,并让孩子进入公办学校读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农民工子女同市民子女交往的机会。因此,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就越小;反之则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越大。该结论部分证实了社会经济地位(SeS)假设。

(三)教育隔离与社会距离

教育隔离假设是本研究提出的第二个假设,即教育隔离增大了社会距离。具体而言,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小于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同时“分班”、“分校区”的教学方式也增大了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下文是对该假设的检验过程。

从学校性质反映的情况来看(见表7),就读于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在交往意愿值、交往预期值和社会距离值的得分分别为9.00、9.85和18.85;而就读于打工子弟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在这三个值上的得分分别为8.69、11.02和19.71。数据较为直观地显示了就读于不同性质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社会距离的差异。虽然在交往意愿值上,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得分比打工子弟小学的农民工子女高,但在交往预期值,打工子弟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得分比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高得多。由于两者在交往预期值上的差别较大,所以整体看来,打工子弟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要比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大。

为了进一步检验教育隔离假设,我们进行了相关分析(见表8)。从表中可得,虽然学校性质与社会距离具有相关性,表现为打工子弟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大于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但是这种相关性并不显著,而且微弱。无论是Kendall相关系数(Sig.值为0.752)还是Spearman秩相关系数(Sig.值为0.752),它们都不具有显著的统计相关。

分析到这,我们似乎能够教育隔离假设,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进一步探究教育隔离对社会距离的影响。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a小学对农民工子女的教学安排是采取分班教学,而且一开始校方区别对待农民工子女,将他们单独安置在矮平房上课,甚至为了防止他们与市民子女有过多的接触,他们放学时间的安排与市民子女的不同。下面的访谈摘要证实了这一点,受访者是就读于a小学学生的母亲。

访谈者:现在a小学的编班情况是怎样的?

受访者:现在a小学是独立编班,原来打工子弟学校原班人马(包括老师和学生)搬进新校区,其他一切几乎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单纯的提供校舍,上课属于两套系统,公办学校几乎没有举办任何活动来促进学生融入。考试排名两边学生也不挂钩,中午吃饭时公办学校孩子们吃自己学校做的饭,新搬进来的打工子弟们需要订饭(每天8元),上课时间6:40-5:30.很多打工子弟孩子初中毕业就要回老家,原则上在北京不让上高中。

后来承受不住舆论的压力才安排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在同一栋教学楼上课。可见,虽然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小学学习,但是由于校方的制度性隔离,这些孩子依然缺乏与市民子女交往的机会。因此,即使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小学,他们也难以融入公立小学的生活,他们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也难以缩小。在我们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仅仅是a小学采取“分班”的教学形式,基本上凡是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都是这样安排的。下表9展示了学校走访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并不能简单地否定教育隔离假设,因为教育隔离的内涵不局限于学校隔离这一指标,而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学校隔离对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社会距离的影响,并未对进入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作深入的调查,所以得出学校性质与社会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的结论。为了进一步检验教育隔离假设,我们需要进入公立小学展开更为深入的实地研究,而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农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中与市民子女的互动情况。

(四)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

居住分异假设是本研究提出的第三个假设,即居住分异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大。具体来讲,农民工子女所生活的社区中市民子女所占的比例越小,他们与市民子女交往的机会就越少,从而强化了群体分化程度,这使得两类儿童之间的社会距离扩大,疏离感增强。以下是对该假设的检验过程。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图1,该图直观地表达了农民工子女所居住的社区中市民子女与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关系,大致勾勒出社区的居住分异程度。由图可知,农民工子女所居住的社区中“基本上没有市民子女”的比例最高,达到38.15,而且60.40%的社区中,农民工子女的数量比市民子女的数量要多。如此,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农民工子女所居住的社区中市民子女所占的比例较低,其居住分异程度较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因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首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所以他们在居住模式上倾向于选择聚居或集聚在一起,比如居住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带。依靠“强关系”,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了生存空间,但同时,这导致了农民工在与市民的社会关系上出现自愿性隔离的现象。由于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迁移到北京,所以他们大多与市民子女不在同一个社区生活,这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居住分异现象,甚至造成非自愿性隔离。

勾勒出居住分异程度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分析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的相关关系。如下表11所示,居住分异程度和社会距离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居住分异程度越高,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就越大。而且,由Kendall相关系数(Sig.值为0.006

六、研究总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对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较大,处于中度融入状态,而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分异程度是产生这种社会距离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缩小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的社会距离。如果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让他们充分地接触交流,那么他们之间就会有很好的融合,而这会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比如,在社区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让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一起参加;在公立学校进行城乡孩子是“一家人”宣传教育等。这样不仅能够缩小两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从而促进他们的城市融入。

虽然教育隔离假设在本研究中并未通过检验,但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或证伪,而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农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中与市民子女的互动情况。另外,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非概率抽样,所以在推论总体情况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希望后续的研究能够弥补这一缺点。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势必长期存在于各个城市中,对于他们的城市适应与融入状况,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呵护这些“流动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沈千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郭少峰.教育部谈异地高考准入条件:需有稳定住所工作[n].新京报,2012-09-07.

[3]王启富,史斌.社会距离理论之概念及其它[J].晋阳学刊,2010(1).

[4]史斌.社会距离: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城市问题,2009(9).

[5]李强,李洋.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J].北京社会科学,2010(1).

[6]许传新.融入还是隔离?—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社会距离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09(3).

[7]钟涨宝,陶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研究—基于双向度社会距离测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0(8).

[8]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J].江海学刊,2004(3).

[9]卢国显.农民工与北京市民之间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3.

社会调研小结篇6

一、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和推动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校各学院团学组织在实践活动中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了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学习考察等形式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如电子信息分院赴安吉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软件分院三个代表实践小分队,通过信息支教、计算机知识培训、乡镇网站建设帮助乡镇村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在服务中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自动化分院赴岱山科技下海岛、文化送船头三个代表实践活动在海岛小分队、计算机分院轻纺城之信息化实践小分队和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社区行实践团则通过寻访革命旧址、社会调研、参观调查、文艺演出、图片宣传等使学生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与海岛建设、经济建设和社区团建工作。二、围绕我省’生态省’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紧密结合抗击非典的伟大实践,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健康成长。作为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的管理分院省内主要城镇绿化环境状况调研小分队和机电分院生态浙江、环保调查小分队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桐庐农村基本卫生状况调查小分队对我省主要城区、城镇、农村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发挥了在校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参与自身生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了解了各级政府在非典时期及此后的各种有效防治举措,为人类如何保护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

整个实践活动,将围绕’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参与’生态省’建设实践服务、’非典防治与环境保护’实践服务、’信息化与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实践服务等四方面内容展开。

三、进一步探索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结合高校两课的改革,组织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团委与人文学院共同组织了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调查小分队、全球化对生活期望及教育期望的影响调研小分队、对浙江公众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调查小分队等三支小分队,分别由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担任带队和指导老师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两课实践小分队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分院、各个年级,通过问卷调查、讲座、调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实践中渗透教育思想,两课教师、两课研究课题继续充实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尝试社团独立组队与建立实践基地两条新路子。

社会调研小结篇7

关键词:职业声望;大学生;评价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2-0075-0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职业声望研究背景

所谓职业声望就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是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某种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主观综合评价。职业声望的评分显示了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高低的一种主观认定,即社会成员通过对该职业多方面因素的衡量比较之后给出的分数,这种职业声望分数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打分者的价值取向。[1]

在国际上,对职业声望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将社会统计学方法运用到社会分层研究中,并发展出多种职业声望量表,对职业声望进行测定和差异比较。近几年来最有名的要数美国社会学家特雷曼(D.treiman)的国际比较研究,该研究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一些共同的结构特点,所有的社会必须面对的功能是相似的,社会角色的分化也大致相同,所掌握的权力和特权的差异使每个职业在各国的声望相似。他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做出解释,认为职业声望虽然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但制约人们评价其位次高低的还是客观的社会结构与功能。[2]而国际上对大学生的职业声望调查较侧重于不同种族间的差距,关注文化差异,如沃克t.L的《职业声望:非洲裔美国人和白人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的看法》。

在我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对职业声望的实证研究才从西方得以引进。在1995年之后,从学者角度研究职业声望的调查越来越引人瞩目,这类调查大多选用大样本,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无论是对原有理论的进一步论证,还是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国内对社会职业声望的调查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研究中采用的职业声望量表不规范;其次,目前国内的职业声望研究,大多还停留在调查描述阶段,少见深层次的探索性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的职业声望的调查研究并不多,其中大部分专注于研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或是某大学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调查,又或是关于大学生对某一特定职业近些年来的职业声望变化的调查。其中以2013年田志鹏、邝继浩和刘爱玉以北京大学本科生为例探究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的调研较为注目。[3]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声望调查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因此就大学生对社会职业声望的评价展开及时、跟踪、全面的调查研究是重要的课题。

(二)大学生职业声望调查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实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导向以及人们对不同职业的声望评价。这使得研究社会转型期的职业声望尤为必要。[1]而当代大学生,虽然还未有工作的经历,但也直面就业的问题,对各项职业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且在信息化时代中紧跟时代脚步,对职业的薪酬、各项要求以及社会地位等情况有较多的掌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声望调查研究也是较为重要的。

首先,对大学生的职业声望研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价值观,对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职业声望的全方位调查不仅可以得出有关职业声望的影响、排名等结果,还可以从中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总体情况以及变化趋势,可以对社会心理学相关内容的探索起到辅助和借鉴作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声望调查,可以一定程度上获知整体职业声望排名情况,从而反映当前社会价值观。在了解大学生对各项职业的看法后,有利于社会学家分析当前人们的心理情况以及社会分层情况。

其次,从大学生的职业声望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的变迁。在我国的社会分层研究者们看来,职业声望测量已成为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最重要的研究视角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对职业声望的测量与变迁研究对解释这一时期涌现的诸多社会现象,分析转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探讨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换特点均有普遍意义。[4]大学生是人群中较为活跃的群体,对社会各方面关注较多,从他们对职业声望的评价结果中可以较为积极地反映出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变迁情况,从而更好地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

最后,对大学生的职业声望研究对于社会人力资源分配和人们的择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择业的主要社会群体,社会职业声望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尤为重要。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今大学生的择业观,了解当今社会择业趋向,给广大大学生及待业人士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从而制定更好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大学生职业声望调查可以反映大学生对于职业的向往程度,对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和分配起到辅助作用。

二、职业声望调查设计

(一)职业声望的调查方法

关于调查方法的选择,通过研究田志鹏、邝继浩、刘爱玉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和刘爱玉2005年做的调查研究,[3]本文采用新媒体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城市实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利用互联网在全国随机发放问卷。

关于职业的选取,我们借鉴了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研究中的职业分类,同时咨询了社会学领域的专家,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增加了新兴的社会职业如网络游戏设计员、新媒体工作者、网络店铺老板等,删除了代表性差或者被社会淘汰的职业。随后在辽宁沈阳进行了预调查,结合预估的调查结果,最终采取分组调查的形式,共确立了99个具体的职业类型和8个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受教育程度、安全和福利、个人发展、稳定性、挑战性、职业环境、社会贡献。

由于职业数量过多,为防止被调查者感到疲惫厌倦,影响评判标准的先后一致性,从而降低测量效度,本研究采取了分组排序法,将所有职业分成了6组。预调查和查阅文献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社会职业声望排名居中,因此x取其作为评价标杆,每一组职业都包括了中小学教师。本次调研选取了辽宁沈阳,吉林长春,河北石家庄,浙江宁波,江苏南京进行了实地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000份,网络调查共回收问卷10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682份,涉及全国各个省份(港澳台除外),样本数量较大,普遍性较好,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职业排序计算方法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十级量表主观打分法,以中小学教师作为评价标杆,对六组职业的声望排序进行均一化处理,使得最终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

在每一组的职业打分中,我们都计算出各个职业的平均得分。综合全部的调查问卷,计算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平均分t,在每个组中中小学教师平均得分为ti(i表示组数,i=1,2,3,4,5,6),S为某职业的最后职业声望得分,s表示在组中具体得分,则S=s*t/ti.由此得到综合平均得分表。

三、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调查结果

(一)职业声望排序结果

根据上文所述计算方法,得出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结果如下:

(二)职业声望分层情况

从表1中列出的99个职业声望的排序结果可以看出,职业声望最高的职业是宇航员,得分91.66分,职业声望最低的是街边小贩,得分38.09分。99个职业根据得分排列,可以大致分为五层:

得分最高的一层在等级排列中排在前20名,得分在73以上,分别是宇航员、科学研究人员、飞行员、军人、公司董事长、大学教师、检察官、大学校长、工程师、医生、海关工作人员、法官、理财师、心理医生、电子商务工程师、中小学校长、律师、国有企业厂长、国家公务员、翻译。

第二层在等级排列中排在20-40名,分别是外企员工、私营企业厂长、警察、导演、服装设计师、公司经理、网络游戏设计员、运动员、作家、it行业人员、地质勘测人员、主持人、新媒体工作者、演员、中小学教师、编辑、消防人员、编剧、电台播音员、出版商。

第三层在等级排列中排在41-60名,分别是农业技术人员、画家、银行职员、记者、营养师、会计、音乐工作者、房地产商、歌手、教练员、空姐、事业单位员工、摄影师、私企员工、幼儿园教师、护士、秘书、网络商铺老板、经销商、模特。

第四层在等级排列中排在61-80名,分别是个体户、兽医、化妆师、快递员、汽车修理工、居委会主任、木工、保险公司业务员、电工、清洁工、出租车司机、厨师、动物饲养员、包工头、小商店业主、裁缝、环卫工人、纺织工人、导游、建筑工人。

第五层一组在等级排列中排在81-99,分别是图书管理员、矿工、乘务员、公交车司机、废品收购人员、种田农民、美容美发师、单位保安人员、传达室人员、采购员、月嫂、商场售货员、餐厅服务员、渔民、接线员、售票员、保姆、客服人员、街边小贩。

在计算排名的同时,我们比较了各职业所得分数的方差,发现方差最大的五个职业有汽车修理工(11.021)、种田农民(6.111)、环卫工人(5.818)、废品收购人员(5.794)和矿工(5.557);方差最小的五个职业为科研人员(1.770)、作家(2.020)、法官(2.110)、公司经理(2.312)和编辑(2.408)。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方差较大的职业多为最后一层的职业,而方差较小的五个职业则多为第一层的职业,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低收入且比较苦累的职业打分差异较大,而对高收入高技术的职业声望评定比较一致。

四、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结果分析

(一)职业声望排序变化分析

1.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纵向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职业声望排名得分结果,与2013年田志鹏、刘爱玉等人以北京大学本科生为调查样本得出的职业声望排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可知,大学生职业声望的评价结果在近年来变化幅度较小,总体来讲排序结果和职业分层情况基本相似,具体的排名略有差别,例如国有企业厂长、法官、律师等职业虽然排名略有浮动但始终在职业分层的第一层里,而保姆、清洁工、服务员等职业始终在社会分层的最后一层。偶有职业排名情况变化较大的职业,下面列举几个变化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进行细致分析:

飞行员的职业声望有明显提升,在对北京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研究中,飞行员的综合职业声望为第27名,在本文的调查中,飞行员的职业声望排在第三名,上升幅度明显。同时,与飞行员在相同领域的新增职业――宇航员,更是在本次调查排名中排行第一。由此可见,航空航天相关领域的职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声望在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新闻媒体宣传力度的增加,大学生对于航空航天相关领域的前景大大看好,职业声望打分有大幅提高。

歌手的职业声望明显下降,由20名下降到49名。近年来娱乐行业负面消息频发,诸多关于明星吸毒出轨恶意炒作的丑闻泛滥,严重影响了演艺行业的职业声望,使得大学生对其评价降低。

另外职业声望明显下滑的还有导游,综合声望从55名下滑到79名。这使人联想到近年屡见报端的导演威胁游客、强制购物等丑闻。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选择利用空闲时间旅游成了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学生的主要消遣方式,对于导游这一职业,由原来的接触不多到现在的普遍了解,认识到了职业背后的辛劳或许也是大学生对导游这一职业声望评价下降的原因。

针对上述职业声望变化明显的三个职业,本文认为都有大众传媒和人们认知改变因素的作用,因此,新闻媒体及舆论导向对于大学生评价职业声望具有重要影响。

2.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横向变化情况

除了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上诸多的职业声望评价在时间上的变化,本文还对本研究得出的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声望结果与既有的社会职业声望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对比了本研究结果与2013年连瑞瑞等人对社会转型时期职业声望测量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总体来讲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与社会职业声望评价差别不大:科学家、大学教授、飞行员、律师、法官等职业仍旧处于第一层职业的主要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医生这一职业由原来的25名上升到10名,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于医生的职业声望评价高于社会职业声望评价,这可能与我们的调查客体有一部分是医学生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宣扬医患关系正能量的新闻和影视剧增多,大家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缓和了医患对立的局面,使得大学生对该职业打分比较高。

另一方面,一些职业的声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如种田农民的声望排名从46名下降至86名,清洁工的声望排名由55名下降至70名,邮递员的职业声望排名由40名下降为64名,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较为苦累且收入少。这反映大学生的职业声望偏好明显,对于体力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职业评价很低。

(二)职业声望排名特征分析

根据上述对职业声望排名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大学生对职业声望评价的排名分布不是毫无规律可寻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体制内职业评价高于体制外职业

体制内职业指在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并在编的职业。在此次调查中,体制内职业一共有15个。其中在第一层的有宇航员,科学研究人员、军人、大学教师、检察官、大学校长、海关工作人员、法官、中小学校长、国有企业厂长、国家公务员共10个,占66.67%,;在第二层的有警察、运动员、地质勘测人员、中小学教师四个,占22.67%,第三层仅剩一个事业单位员工占6.67%。由此可以看出体制内职业的声望评价普遍较高,且集中在第一层次,明显高于体制外职业。

2.对脑力劳动职业评价高于体力劳动职业

脑力劳动是指以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为主的劳动,主要表现为创造知识、传授知识、管理知识和实现知识。体力劳动是劳动者以运动系统为主要运动器官的劳动,体力劳动的特点是以肌肉和骨骼的活动为主。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分析出,除军人兼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外,第一层中全部都是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类型。而在第五层中,全部都是w力劳动的职业类型。在第二层到第四层,也是脑力劳动职业普遍评分高于体力劳动职业,由此可知,在大学生群体中,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声望高,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声望较低。

3.对知识技术要求高的职业评价更高

在排名前20的第一层职业中,宇航员、飞行员、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都非常高,其余的职业也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水平的要求很高。而最后一层的二十个职业,如街边小贩、客服人员等都是从业门槛极低,基本没有知识技术要求的职业。由此可以看出,从业准入门槛高,要求较高知识技术水平的职业声望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知识经济”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直以来,学者们据以分析影响人们职业声望评价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与职业有关的因素,二是与评价者有关的因素。本文此节主要分析与职业有关的影响因素。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8个影响因素,分别是收入、受教育程度、安全与福利、个人发展、社会贡献、稳定性、挑战性、职业环境,调研中此项设置为多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这些影响因素的比例依次为收入(82%)、受教育程度(64.3%)、个人发展(58.9%)、安全与福利(56.7%)、职业环境(51.1%)、社会贡献(50%)、稳定性(40.2%)、挑战性(26.1%)。

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较多依据于该职业的收入水平情况。从本次职业声望评价排名情况来看,第一层的职业大部分是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职业,如公司董事长、大学教师、理财师、国家公务员等;而第五层大部分收入水平较低,如建筑工人、种田农民、商场售货员、餐厅服务员等。从此可推断出大学生在其将来择业方面会更为看中其收入水平情况。

同样,大学生更倾向于给需要有较高受教育程度的职业打高分。在第一层里大部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职业,如宇航员、科学研究人员、大学校长等;在排名后二十名中多是对受教育程度要求低的职业,如矿工、废品收购人员、传达室人员等。大学生是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的群体,更为青睐对受教育程度要求高的职业。

大学生对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以往的调查结果有所上升,这表明当前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第一层中不少属于较高发展成就的职业,如大学校长、中小学校长、公司董事长、国有企业厂长等;而在第五层中较多为发展空间较小的职业,如公交车司机、单位保安人员、月嫂等。

通过本次调查本文发现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高低与该职业的稳定性相关程度高于该职业的挑战性。从中可推断出目前大学生更青睐于选择有较高稳定性的职业,比如国家公务员、法官等职业。对于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可能会有所顾虑。

另外,收入、安全与福利和职业环境的选择人数远远大于稳定性、挑战性的选择人数,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多受职业给自身带来的收获和利益影响,而社会贡献、职业挑战性等位列其次。可见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首先考虑个体收益,其次考虑更高层面的社会收益,由此也折射出大学生的择业观念。

(四)性别、年级显著性检验

在分析了影响职业声望评价标准的影响因素后,本节主要分析与被调查者相关的因素,主要从性别、年级两个角度进行显著性检验,以探究打分情况在性别和年级方面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本文对性别与职业声望打分情况进行了独立性t检验,结果表明81个职业的打分情况并未有显著性差异,即大多数职业声望的评价结果与受调查者性别相关性不大。与性别有显著性差异的职业共有18个,分别有建筑工人、种田农民、渔民、售票员、记者等,其中方差不齐性的有军人和翻译两个。

在分析大学生年级是否对职业声望打分有差异性影响时,本文运用了SpSS中onewaY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检验方法,得出结果有军人、出租车司机、清洁工、网络商铺老板等13个职业在年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86个职业未表现出年级对于打分结果的显著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本次调查中大部分职业的打分情况在性别、年级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于职业声望的评价在性别和年级方面的主观看法比较一致,这与社会整体的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分析有些出入,本文认为,这与大学生群体在受教育程度、素质和价值观上比较相近有关。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大致相同,也形成相近的价值观,对各种职业的看法也较为一致。另外,这种结果或许与大学生尚未完全接触并融入社会有关。

五、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研究,通过对全国各地各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共搜集样本数据3000份,其中有效数据2682份,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得出职业声望排名表。由上文的分析,本次调查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文得出的排名结果与既有结果大致相同,职业分层情况也基本相似。无论是与整个社会职业声望评价还是北京大学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对比,仅有为数不多的职业出现了声望大幅变化的现象。另外,本次调研新增了近年来社会上新兴的职业,如心理医生、电子游戏设计员、理财师、营养师等等,这些职业在当代社会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起到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既有的调查结果鲜少有涉及这些职业。通过我们的调查,得到了它们的排名,我们从中得到理财师、心理医生、电子商务工程师等新兴行业在大学生群体中声望较高,均排在第一梯队,由此可以推断此类职业的发展前景被大学生看好,未来几年的人力资源前景乐观。同时,通过对职业声望结果的分析,可以对社会职业的供需关系得出前瞻性结论。

(2)大学生职业声望排名结果具有一定特征,对体制内职业评价高于体制外职业;对脑力劳动职业评价高于体力劳动职业;对知识技术要求高的职业评价更高。与以社会整个群体为调查对象的职业声望评价调查结果相比,大学生对于医生、工程师等职业打分较高,可见大学生对于受教育程度高且对专业知识技术要求程度高的职业较为青睐,而对于其他一些群体的评价相对较低,比如农民、矿工、月嫂等职业。这些群体往往是社会贡献价值也很高,但是收入水平、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皆较低且工作环境较差。大学生即使明白这些职业的重要价值意义,但在潜意识里仍对其抱有轻视、拒绝的态度,也基本不会选择这些职业为其日后的职业。另外,与2013年对北京大学本科生的职业声望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航空航天相关领域相关职业打分有上升趋势,如飞行员、宇航员等,而对歌手、导游等职业的打分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或许是大众传媒的普及,相关领域的宣传和发展以及人们认知改变的结果。

(3)大学生更青睐收入水平较高,对受教育程度要求高,适合个人发展,安全与福利以及工作环境好的职业。在选择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时,收入、受教育程度与个人发展是选中率最高的三个因素,而兼具这些因素的职业的打分情况也普遍偏高,如大学校长、大学教授、公司董事长等职业都在第一层职业中,而c之相反收入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较差,发展前景较差的职业则大多位于第五层,如种田农民、环卫工人、清洁工等。职业所具有的资源控制能力越强,其得到的评价越高。相对于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性高的职业。目前我国经济仍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严峻,这也使得大学生在择业时采取更为谨慎保守的态度。同时,收入、安全与福利和职业环境的选择比例远远大于社会贡献、挑战性的选择比例,可见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首先考虑个体利益,其次考虑社会利益。另外,分析表明,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与性别、年级的分化无显著差异。这既与之前的调查结果较为吻合,也与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选择结果形成呼应,证明了本次调查的可信度。

本文调查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还需更加科学、严谨、全面,在文献的查找及阅览上还有所欠缺。但相对于之前的研究,本文也有所改进,比如加入了一些新兴职业,调查范围扩大为全国,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详尽分析等等。职业声望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职业声望评价的变迁需要长期的调查研究,对其的分析也是需要历史数据的积累。本文的分析借鉴了前人的相关调查研究,也希望能为后人的调查研究提供新的借鉴,使得我国职业声望调查研究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强,刘海洋.变迁中的职业声望――2009年北京职业声望调查浅析[J].学术研究,2009(12).

[2]李春玲.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

[3]田志鹏,邝继浩,刘爱玉.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以北京大学本科生调宋例[J].青年研究,2013(5).

[4]连瑞瑞.社会转型期职业声望测量与变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1).

[5]佐斌,温芳芳.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内隐声望评价[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3).

作者简介:贾俊婷,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

社会调研小结篇8

[关键词]项目主导;社会调查;应用型人才;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2-0131-04

一、引言

很长一段时期,国内高校社会学专业采用学科分支的方式培养研究型人才。学生在修完各分支学科和社会研究方法等课程后,获得足额学分就能完成学业,获得学位。按照知识结构,教学安排了学科分支的顺序和内容,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研究性。因其重视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结果,故能为学生求学深造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盛行。就其理念来看,它合乎两类高校研究型的发展定位,但其影响到了一般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对社会学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势,一些教学型高校从强化职业技能寻求改革方向,力争使培养的本科人才具有基层经验,掌握调查技能,符合市场要求。[1]一般本科院校社会学专业根据自身资源,较早提出和开展了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

二、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适应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广东海洋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经过探索,初步形成了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创新了文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做中学”理论的进一步凝练、完善和提升[2],在西方职业教育中比较成型。这种模式被引入中国的职业教育,并逐步扩展到基础和高等教育领域。项目教学法和具体学科结合,会产生特定学科的项目教学方式。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是社会学学科顺应时代诉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探索和创新。这种探索创新立足于社会学的学科特色。基于学科发展的历程显示,实证研究是社会学学科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在对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实证研究的优势日益突显,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基于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3]显示,掌握良好的社会调查技能有助于对社会现象和工作任务进行精准认知、分析和解释,进而开展相关工作。因此,社会调查被作为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

社会调查是使用科w方法,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及其相互关联,形成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或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是基于一般社会调查的程序流程,其突出了社会调查的问题意识和应用属性。

这种模式是在低年级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调查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教师意见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实用和研究意义的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以小组或个体的形式最终完成项目。[4]项目来源于各类组织实际运行中急待回应的现实问题,而非纯粹的学术探究。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促使其成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5]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遵循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在低年级阶段,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的准备。这一阶段延续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模式。学生主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社会调查技能方法,掌握包括资料收集方法和技巧、测量工具的设计规则、指标体系、组织管理等基本知识。教师应密切结合各分支社会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掌握调查方法。

中年级阶段,学生自主选题,制定和实施项目方案。学生成立的项目小组应结合社会需求和指导教师意见,甄选有应用意义、回应现实的选题,并查阅资料,分析选题的可操作程度。围绕选题,项目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通过设计完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实施抽样调查,发放回收问卷或完成调查访谈。

高年级阶段,项目小组形成数据分析和分析报告。项目小组整理、录入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审核、分组、汇总调查结果,探求相应应用问题的诊断和趋势。形成的相关调查报告能够呈送机构部门解决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初步的成效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在实施中已产生了良好效果。这种模式,立足于学生兴趣自主选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科学客观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和探究动力。学生自主实施项目的全过程,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这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缩小了大学和未来职业之间的距离。传统的社会学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分段或分离。学生前期学习理论知识,后期进行技能实训,这样教学和职业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模仿社会学本科从事市场调查与预测、项目管理与评估、问题诊断与分析、客户拓展与维护等工作领域展开技能训练,将服务领域从国家与政府拓展到社会与市场。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互动教育规律。二年级后期,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后,能够进行一定水平的专业探究。项目主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这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促进了学科体系的横向协同。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基础概论为根,以研究方法为干,分支社会学为枝,形成纵向的塔形结构。各分支社会学划定各自边界,缺少分支之间的横向关联。项目主导模式关注某一任务或问题,以求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这提出了问题导向的应对方式,促成了分支学科的横向关联,盘活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在具体的实施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13年和2015年广东省第十二届、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生项目团队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学生项目团队还获批了2014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资助项目14项,占全校文科类项目的45%;在进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项目团队获优秀论文一等奖4篇,占学校一等奖名额的50%;学生项目团队从2013年至今获批了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在学校的文科院系属前列。学生撰写的《广东海洋大学教师工作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在校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研究》等调查报告都引起了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相关部门因此及时调整了相关政策,提升了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项目主导模式在理念上将社会学本科人才培养转向了应用型,在操作上将研究方法转向了实践,在实践上将教学与职业紧密结合,师生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体系上增强了横向协同。可见,实施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对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四、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实施中的困境

(一)师资素质不能满足实施社会调查项目的需求

与学科本位的社会学教育体系相比,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强调学生主体,指导教师不再是居于中心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在准备阶段,师生共同进行项目选题、论证项目、制定计划。实施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形成工作小组,在心理、方法等层面实施引导,保障活动顺利进行。总结阶段,教师是评价主体之一,帮助学生总结和反思活动的目标、过程和绩效。

实施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要转变教学方式。实施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后,教师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这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师资素质离满足实施社会调查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现有师资的职业成长以学科训练为主,从学校到学校的历程,使之缺乏企业阅历和实践经验,对技术性问题缺乏质性感受。多数教师精力有限,其更愿意将精力放在科研领域,缺乏应用型的项目开发经验。实践凸显了师资素质不能满足实施社会调查项目需求的窘境。

(二)教师对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理解存在偏差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是师生通过共同参与实施一个完整的调查项目,实现学生技能训练的活动。一些教师认为,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设有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与其没有太大差别,没有实施的必要。针对项目主导模式,一些教师认为须获批项目才能实施,这样他们就生硬地搬给学生一个项目(多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认为使用了项目教学法,就可以忽略甚至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上,一些教师认为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适应面广泛,在大多数课程中皆可以使用,从而导致课程设计的泛化雷同。

已开设的实践环节,多是在特定课程框架内检验和重复已知知识,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如社会调查,是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实践;市场调查,承接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社区实训,承接了社区管理课程等。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是多课程框架,甚至是全部专业课程的综合设计。如在校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项目,必须应用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青年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课程知识。项目主У纳缁岬鞑槭茄生在已有基础上解决现实问题的自主研究活动,这与检验和重复的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差异。

相比于已有实践环节对主题和方向的严格规定,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不局限于已有实践环节,其重点是突出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有其使用的限度和范围。有些课程适用研讨教学,有些适用实训,不是每门课程都适用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来完成。

(三)社会调查的项目选择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积极的建构过程,是学生根据外在的信息,集合背景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外部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加工、处理,从而构建起社会共享和协商的知识、意义的过程。项目指导的社会调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项目选择和设计,创造出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分工完成任务的机会,实现知识互补、资源共享。

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容易将主题局限在自己熟悉、有兴趣感知的一些领域,如大学生的情感、恋爱、占位、低头族等。这些主题和社会、市场所关注的问题有较大的差距,难以达到训练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项目选择负有指导职责。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企事业、市场的经验,或在项目选择前能到企事业部门调研,就能选择典型和恰当的调查任务。但问题是教师关注的多是自己的研究领域,远离企业和市场所需,对企事业部门面临的问题缺少思考,这就难以在学生进行项目选择时给予恰当的指导。

(四)配套教学资源不能满足社会调查项目的需求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以小组合作方式实施。调查小组协作分工,学生掌握项目任务的不同阶段环节,彼此提供支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但当前班级授课人数在40人以上,开展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就涉及配套教学资源不足的窘境。这具体表现在师资资源匮乏、项目成本约束等方面。以每个项目小组6-7人计算,在班级授课情况下,将有7-8个的项目小组,这至少需要4名指导教师。在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核算工作量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项目选择、实施也面临着成本硬约束。部分项目因其接近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因而能够获得经费支持,但相当一部分的项目缺少经费支持,具体实施时就会捉襟见肘;如果一味节省成本,一些环节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五)学生对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培养有待适应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虽然学生可以按照个性、喜好、学业状况等自由组成合作小组,但这毕竟与学生习惯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同时,学生在选题、概念操作化、问卷设计及修改、调查实施、数据整理及录入、分析探讨等层面需要自主完成,这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更高。

学生内部差异明显,项目实施易出现两极分化。理解和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很适应这种方式,而那些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初期面临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活动时,表现得有些不知所措。有些学生习惯于灌输式的被动学习,在面临需要自我组织、自我决策、自我实施的学习任务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小组甚至忽略了和指导教师的基本沟通。

五、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社会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在教学改革中,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也需要根据所在院系、专业的具体特性,根据可供利用的现实资源,加以改造、调适,创造性地建立适合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社会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社会学及其他相关专业都面临一个相似的问题,即如何转变研究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务实的应用型人才。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师生、管理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实现观念的系统转变。

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下,通过院系交流、座谈、会议等方式,确立新的师生观,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倡导学生学会学习,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师生互动。

(二)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

培养学生,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激励教师指导学生的责任感,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师资职业能力的前提。高校教师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时,只有自我增量提质,才能胜任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

专业建设应结合师资队伍特点及规划要求,制定面向企业和市场的师资培训计划;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尤其应鼓励教师进入社会机构、调查咨询公司,了解企事业运作;应着力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升教师项目开发、设计、实施的能力;应适时开展项目主导模式研讨,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应适当参加一些学术及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学术动态;应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接受新技术培训,使之具备相应专业的技术水平,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推动“双师”素质教师的发展。[6]

(三)拓展项目来源的领域

项目的来源需要有政府领域,更应有学生就业去向较多的企事业组织。[7]应用型人才需要胜任企事业组织的具体事务。因此,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需要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这类企业应包括调查公司、评估公司、咨询公司,企业市场部、客服部等。他们对企业、行业的问题、运作等十分清楚,能够合理有效地协助教师制定恰当的项目开发。

实施项目主导模式,可以建立有行业或企业人员、专任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项目开发机制,专业和企业的联系,发挥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教材建设等环节的功能。

(四)建立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

在师资方面,需要建立激励教师参与的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有序建立教师进入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企事业人员,应鼓励其成为校外导师,并给予其应有的名誉。

在资金筹措方面需要进行校外、校内的合理探求。校外方面,可以深入推广校企合作,借助企事业提供的资金;可以凭社会调查的前期成果,满足企业、事业单位的需求,从而获得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校内方面,需要加快成果转化,借助前期成果,学生可以申报主持或参与一些大学生创新等项目,有序推进项目主导模式。

六、结语

经过数年的实践,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已经成为社会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境,但其可以作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良好平台,并具有向其他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应解.在本科教学中引入项目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7(3):47-50.

[2]任魏娟.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8-14.

[3]刘勤.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与创新:围绕社会调查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9):238-239.

[4]宗亚妹,李建启.系列化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3(11):44-47.

[5]周静,刘勤.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构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18-120.

社会调研小结篇9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评估;方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农业、农民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社会工作应当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都相对薄弱。值得欣慰的是:三农问题愈发引起社会以及广大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关于农村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一般会对社区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农村社区的历史和现状.识别所在社区的需求、存在的问题.鉴别可行的可能会解决问题的潜在措施。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社区评估方法在农村社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社区评估方法是在社区主体视角下。根据社会工作项目的内容及目标,运用特有的技术来了解社区的整体情况,为项目计划的制定提供手法上的支持总体来讲,社区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以及参与式观察。其中问卷调查属于定量研究;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参与式观察则属于定性研究。

一、常用的社区评估方法

(一)深度访谈

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主要是指半结构的、一对一的直接访问方式。在访问过程中.访问者和被访者围绕访谈提纲.可以就相关问题、现象.从事件起因、行为动机、行为人以及社会环境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二者能充分发挥双方互动的灵活性。在农村社区评估中.通过访谈,访问者会得到许多不曾预料到的、大量的、丰富的关于当地情况以及研究对象生活经历的背景资料.从而对待评估的农村社区有更全面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访问者需要保持中性的立场,搁置自己的感受与假设,更需要扮演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以客观的态度引导访问者.从访谈中得到真实的信息。通过访谈.我们既能了解到现实资料,又可以通过受访者的回忆叙述追溯较长时期的历史事件;既能收集到语言提供的信息,又能获得动作、语气背后所隐藏的非语言资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深度访谈是访问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一些敏感性、隐私性问题的研究。

(二)焦点小组座谈

焦点小组座谈是重要社区评估方法之一,它与深度访谈的区别在于,焦点小组是在研究者的主持或者引导下,组织多名受访者围绕某个主题自由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信息.节省时间与人力。这些受访者一般是与研究内容有某种特定联系的目标群体或利益相关群体。焦点小组座谈的人员一般控制在l0人左右.时间上通常维持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座谈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持者,这就要求主持者善于引发讨论。掌握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术,能够促进访谈的顺利进行。在焦点小组座谈中,不仅有访问者与受访者的互动,还有受访问者之间的互动。受访者之间可以互相启发、补充,集思广益.有利于共同探寻解决社区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这可以使访问者观察到受访者相互之间的行为反应.如交谈机会的转换、对不同人说话的语气,由此可以分析这些受访者所处社会的权利关系。

(三)参与式观察

参与式观察是源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运用描述性、自然生态研究等方法,对生活情景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实地调查。也就是观察者长期住在当地社区。将自己融人所要观察的社区人们的生活中.尽量地精通当地人的语言.在与他们密切接触中通过观察描述、样本记录,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以观察他们的生活情境、文化因素、行为方式、观念态度,了解人们的基本信念与观点、喜欢与害怕、期望与失落,从而寻找与其社会、文化、传统等相关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方法。参与观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当时当地观察到社会行为、社会现象的发生过程,把握整个现场情况,掌握到详实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参与观察法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方法.社会工作者在运用此方法做社区评估时.必须采取主动与当地社区居民交朋友的态度,也要有可能需要花费相当长时间才被当地社区接纳的心理准备。

(四)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社区评估方法。问卷一词含有“用于调查某种情况的一组问题”、“调查或征求意见表”、“用调查表进行的调查”等意。在社区评估中,研究者可以将所要了解的问题设计成题目或表格。以当面作答或跟踪访问的方式请被调查者填写.通过对问卷的回收、数据汇总、分析.从而掌握社区及居民的基本情况。在调查过程中.问题的表达、提问的顺序、答案的叙述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一种文字交流方式,对调查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也低一些,所得资料便于定量分析和统计处理。但是由于问卷调查多采用封闭式问题,实际上就限制了调查对象的回答方式,所得资料自然缺乏生动性。

二、几种评估方法的比较

理论创新取决于方法创新。评估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农村社会工作水平的提升。要探索评估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农村社会工作。哪种方法更为科学,就需要对当前现有的评估方法做出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促使我们进一步去反思,才能使其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社会工作。

(一)资料收集的广度与深度不同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可以由较少的调查员在短时间内调查到很多人.得到较多的样本信息,在抽样科学的基础上,问卷调查所需时间短,调查范围广泛。而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以及参与观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资料的收集,因此在资料收集的广度与效率方面.问卷调查明显优于其他评估方法。

关于收集到的信息的深度方面,问卷调查又不及其他几种评估方法。这是因为问卷调查是一种用文字进行对话的方法.如果问题太多,作答时间太长.被调查者会产生厌烦情绪,问卷的设计都比较简短.也就不能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所要评估的内容,观察法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观察法的任务是要详细描述事情发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过程、参与活动人们的行为、人际关系、组织过程、期间的语言及非语言交流,甚至要指出未曾发生的事情。

但是由于观察法了解不到人们的感觉、想法和内在动机,收集定性资料的另外一种重要方法就是个人或小组座谈。在比较充裕的访谈时间内,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座谈关注的谈话主题比较集中,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到人们的感觉、想法和内在动机,收集到多元化的声音.获得大量生动的资料.能够针对问题得到全方位的信息,而且受访者口述的内容比较生动具体,也更容易打动读者。使读者感受到被访者的感觉与思考。

社会调研小结篇10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与某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结合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究学习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小组成员应有三人以上。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本阶段在师生共同参与下,一般可以通过讲座、网站、板报、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启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等。

(2)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用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总结表达阶段。学生要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取的其他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除通过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形式呈现外,也可采用召开辩论会、答辩会、研讨会,以及出展板、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呈现。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应通过口头宣讲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既可由学校、年级、教学班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校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交流反思三个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分析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资源及需求,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活动记录方法培训等。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记录活动事项、总结活动经验等。交流反思阶段主要包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进行活动评价等。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中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分认定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在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每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项目)、每参加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都应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见附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三年中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合格的,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程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12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学分认定条件

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学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提供政策、师资、经费、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协调并督促所属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要立足实际,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要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办法及标准。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确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专职教师发展。充分利用目前高、中等教育教师队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帮助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晨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学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四)加强课程研究。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积极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成果展览、经验交流等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其指导的规律。学校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质量。教育科研部门要指导学校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