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1:24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交通运输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并指出要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全过程,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防、管、控能力。如何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摆在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在一定经济投入条件下,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能。美国、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交通运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先后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追求“零死亡”的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战略。通过安全发展战略的实施,美国2011年实现了公路死亡率降至1人/亿车・英里的预期目标。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将促进安全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科研攻关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当前,迫切需要深化对安全理论的认识,强化创新驱动安全发展上升到新的水平。

风险管理是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交通运输永恒的主题,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价值追求。要用红线、底线思维来看待平安交通在“四个交通”中的重要位置。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安全水平受到技术水平、经济投入、管理能力三个因素限制。而技术对提升安全水平有根本性作用,可在一定的经济投入下,大幅提升安全水平,还可对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从现代安全理论来看,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安全和风险是一对互为存在前提的术语。安全是一种可接受的风险状态,而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组合。纵观国际上安全管理方式大致有四种类型,即事故理论支持的事后型安全管理方式、隐患理论支持的缺陷型安全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风险型管理方式、系统原理支持的目标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风险型管理方式,其管理的对象是风险,可事前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加大投入对风险实施综合管理,克服缺乏定量分析、系统科学性有限、往往抓不住重点、控制效果难有保障等不足。当前,国外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和国内如民航、电力等行业大多实行以风险为对象的安全管理方式。公路、水路行业在工程建设和造船等领域也已开始采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全面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到交通运输各领域,是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

要立足于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并开展典型示范应用,加快将风险管理理念全面引入到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

一是从典型案例分析入手,加快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重点针对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突出的领域,如在役长大桥梁和隧道运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跨海客运渡轮班线运营、跨省道路危险品运输、跨省长途客运班线运营等,依托典型工程和重点路线,深入“解剖麻雀”,开展案例分析,系统开展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生态破坏的安全风险辨识,开展安全风险定性和定量评估、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编制形成典型案例的安全风险辨识手册、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和应急预案操作手册,逐步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到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相关领域中,为形成可供行业复制推广的安全风险管理积累经验。之后,再将典型案例实施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工程和路线,从而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的管理技术体系。

二是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提升交通运输风险防控技术水平。围绕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总体战略与目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现状及国外最新发展趋势,通过协同创新、开放创新,集中全国优势科研资源,重点针对制约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从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应急保障四个方面,加强科技需求梳理,凝练重大科研任务,集中攻克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中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切实为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形成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典型示范效应。开展典型试点示范,将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以点带面、点上突破、面上拓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遴选有代表性的项目、企业和区域开展科技示范,形成典型示范效应,为在全行业全面推广风险防控理论打下基础。

四是加强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基地是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在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等四个领域,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积极推动项目、基地和人才三位一体创新机制建立,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培养,形成人才核心竞争力,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构建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安全科技创新体系打下基础。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2

关键词:交通运输科技综合交通运输智能交通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新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以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先进的智能交通体系为目标,坚持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能力,努力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1利用创新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政策创新:把改革作为强大动力,鼓励创新发展。积极推动了交通行业深化改革。并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进行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交通体制改革,构建与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环境。努力推进政策创新,探索制定符合规律并紧贴实际的高效政策。

科技创新:未来交通发展的重点是扩展能力、结构优化、提升质量、改善服务、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任务分外艰巨。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作为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交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含量,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交通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公共交通体系和智能交通体系

2.1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1]

从世界交通发展历史实践看,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美、英、德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综合运输体系方向发展上已经走出很远,并在体制、组织机构以及法律、法规、规划等诸多方面都给予了保障。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水平整体提升,各个方面都要求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综合内外因素发展综合交通体系无疑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构建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

与国际化大都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

一是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二是公共交通吸引力不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行业发展政策不完善。

在客观分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小汽车快速增长和汽车社会提前到来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三是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对城市公交发展提出了紧迫要求;四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加快推进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公交的比较优势。

要自觉地把坚持以人为本、使交通运输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为主攻方向,切实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使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3构建先进的智能交通体系[2-6]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深入实施“科技强交、人才强交”战略,加快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

一要树立智慧交通发展理念。以智能服务为目标、以智慧物流为重点、以智慧管理为手段,形成一套服务优质、运行高效、节能环保的管理服务体系。二要搭建智慧交通指挥平台、智慧交通设施平台、智慧交通物流平台、智慧交通政务平台,构筑现代化智能交通体系。三要加快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以国省干线公路为核心、农村公路为辅助的全路网络信息服务体系。

到2020年基本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智能掌控、运输装备动态掌控、交通物流全程掌控、交通出行人性化掌控,建成智能化交通运输体系,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国伍,交通运输系统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2]杨兆升,智能运输系统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年鉴(2010)[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85-90.

[4]李清泉,熊炜,李宇光.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1):40-48.

[5]王云鹏.智能车路协调系统[C].第三届智能交通科技论坛.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6]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年鉴(2010)[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1-94.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3

关键词: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层次;分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70-03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铁路、水路、航空、道路及城市交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理工大学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应用背景较强的特点,分析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结合学校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在长期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中,积极开展探索与研究,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特点及设置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9个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最为普遍,开设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数量均超过100所。以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类专业涉及管理、机械、信息、土木等多门相关学科,是一个兼有较强工程应用背景和管理色彩的工科专业,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交通运输类专业既涉及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土木、电信和机械学科的知识和成果,又包含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交通运输工程中既有大量深入的定量计算,也有许多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定性分析。因此,交通运输类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北京理工大学分别于2001年、2005年开设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主要涉及道路交通的规划、管理、控制等内容,交通运输专业以交通运输系统及现代物流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以及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内容。由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都侧重于道路交通,按照“宽口径、高素质、厚基础”的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要求,北京理工大学对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贯通,按交通运输类专业进行学生培养及课程体系的设置,确定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道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物流等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并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地位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成果,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例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开设道路交通量、行驶速度、密度的实际调查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交通流基本特性及三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了解实际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控制等后续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但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的补充、解释、验证和延伸。综合设计、课外创新活动等类型的实践教学则可以设计出较大的空间,为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三、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1.实践教学的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依据循序渐进认知规律和建构型学习理论,按照“基本型实践-综合设计型实践-研究创新型实践”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型实践主要包括各理论课程实验的基本演示、实物演示、交通枢纽实习、测量实习等,是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课程综合设计实验、综合实习、实训等,需要学生运用多科目甚至多学科的知识来完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创新型实践主要包括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科技竞赛、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将实践环节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强调立体化、开放式,实行教师引导,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自选题目,自己设计实践步骤,查资料,亲自动手,完成实践过程。研究创新型实践是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2.实践教学的模块化设计。遵循“通识教育、按类教学”的教育理念,为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所依托学科的资源与优势,综合考虑北京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科的研究方向、往届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设计了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运输物流、交通规划、智能交通、汽车服务4个实践教学模块,各模块均包括课程实验基本型实践、综合设计型实践。运输物流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运输学、交通港站枢纽、现代物流工程、交通安全与工效学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运输调查及运输枢纽设计、物流调查及物流系统设计等实践课程。交通规划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道路工程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道路交通调查及道路工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智能交通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信息技术基础、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则包括城市交通调查及交通控制设计等实践课程。汽车服务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车载信息与导航系统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汽车检测诊断与修理实习等实践课程。

3.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承载和支撑各项实践教学或服务活动的重要基础,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育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学实施基地。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实验基地和校外实验基地两部分组成。依托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教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北京理工大学“985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等,建设了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与车辆实验教学中心”、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开发建设了与实践教学模块相对应的实验教学系统,为开设课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以及大型课程设计提供了保障。通过与运输物流企业、设计院、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了北京、天津等一批以地区为中心的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实习基地运作模式;学生在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进行系统严格的工程应用与工程应用开发创新训练,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侧重对理论课堂教学知识的解释和验证,通常依附于课堂教学,难以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一种验证,要求教师对实践(实验)的内容、过程及要求(结果)有非常细致的设计,不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依附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念,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基于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研究,提出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与理论教学相关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理念。开展实践教学课程的层次性设计,重点实验教学单独设课,增加实践环节时数,开辟新的实验课程,所有专业课程均开设实验课,实践课程学时占总课程学时的比例超过30%,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分担及考核模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支撑实践教学的实施,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实践与创新结合”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肯定。不少学生表示,课程实践教学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效果好,是他们最喜欢的教学环节,希望能多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与各种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动手能力和实干精神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通过实践报告的撰写,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实践结果的答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多人协作,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并且屡创佳绩,先后获得第五、六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多项。一些学生主动参与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协助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研发、发表研究论文、辅助编写出版书籍、查找科研资料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了适应于现代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交通运输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也跃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马永财,毛欣,万霖.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4):86-87.

[2]刘文霞.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7,(2):32-35.

[3]邬万江,刘闯,卢伟.交通运输学科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66.

[4]陈健,卢国胜.交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探析[J].高教研究,2010,(3):62-64.

[5]袁慧,于兆勤,秦哲.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61-63.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4

关键词:物流工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60-03

一、概述

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行业,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急速发展的带动下,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相关的支持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目标。

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一定会对高端物流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据相关文献[1],我国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在增长。总的来说,物流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流管理人才,一类是物流工程人才。目前前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培养模式较为完善,而后者以某些专业为特色的物流工程人才较为匮乏,培养模式也不成体系。主要是因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是一个复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需要以专业特色为基础,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物流工程方面的规划、建设、管理、信息、技术等多系统进行了研究。因此,物流工程不同于物流管理,应是一个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的交叉性复杂学科。

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型物流工程高端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以此专业为背景,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特质进行探讨,提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对加快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特色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4)中,将物流本科专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管理学内的工商管理(代码1102)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另一类是归属于工学内的交通运输(代码0812)中的物流工程专业。本文研究的则是后一种情况。物流工程专业大都是依据各高校的某些较强的工科专业延伸而设立的,各自的物流工程专业都体现了背景专业的特色。如以机械专业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物流工具、设施设备等;以计算机、控制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物流信息、货物跟踪等;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综合运输体系、货物运输组织等。因此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大都设立在不同的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也将与特长专业相结合,制定出适合背景专业优势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t”型人才特征。物流工程具有复杂交叉学科的特性,集聚了多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管理、信息等学科及相应的背景工程学科,是这些学科的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其特征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交融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工程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复合性t字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不同的是,在掌握基本的物流基础知识和现代物流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工程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每个学生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数据分析能力、编程能力或者系统规划能力,以满足物流行业针对性的人才需求。

针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背景的物流工程人才,在掌握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不仅必须具备工程学科的思维能力,还必须具备专业特色能力,如解决物流系统中与货运相关的交通问题的能力。

2.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目前的物流行业高等人才大都从事的是和企业物流相关的工作,企业物流注重的是对企业生产、运输流程的规划和调整,最终达到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物流系统的发展,为了满足行业对于社会物流相关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转变思维,在掌握企业物流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将社会物流的思维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扩展视野,以全社会为研究范畴,研究社会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规律;研究流通网络分布是否合理、流通的渠道是否通畅;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证物流的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等。

社会物流系统研究主体将是全社会,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如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问题、物流节点布局问题、物流搬运设施设备等问题、物流行业标准问题、物流政策法规问题等。物流工程专业大都研究社会物流系统问题。

3.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针对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提到物流,第一反应就是货物运输,将物流与运输混为一谈。对于交通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这两个不同的专业,两者既有交叉又有不同点。

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支撑人和物移动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相关的交通运输组织优化、交通信息及智能技术等的学科。人的移动是客运,物的移动是货运,而货运又是物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物流系统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支撑下的物流工程学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如何发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优势去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物流工程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交叉知识非常普遍。加强交通信息、交通控制、交通知识的渗透,可以培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物流仿真、货物跟踪、路径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以传统水运管理科学的知识渗透,则可以培养学生港口物流专业方面的能力;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知识的渗透,则可以培养学生物流配送网络和节点规划方面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创新是培养模式的精髓,如何通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专业性人才。所谓创新就是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中的不足,提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培养成果来加以检验,而成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即培养的人才是否是创新型的,而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定是通过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及创新性的师资来达成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色。如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师资配备等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特色。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物流工程专业的普适性人才,更应培养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性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学习经历;掌握从事具体交通运输工程特色的物流工程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物流工程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叉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安全等制约因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物流工程及相关(如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咨询、研究、等工作;并能面向未来,具备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物流工程专业的卓越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支撑,培养的人才在掌握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需要熟练掌握社会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货物运输组织、管理及控制,企业物流的运作、管理控制过程及物流方案设计优化。

经过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培养,其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能够掌握物流工程及交叉的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物流及交通运输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物流系统规划与货运交通等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总之,依托交通运输工程特色专业的物流工程人才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物流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针对物流工程系统中的专业问题,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3)针对物流系统中有关的交通问题,要有系统观点、工程理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4)熟悉国家及政府管理部门关于物流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法规、政策及规定,掌握现代物流体系及交通运输发展的动态及前沿。(5)要有自我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取的能力。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好的课程体系能够达成培养目标,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是学生获得许多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必须要建立科学系统、富有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中已分析了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围绕培养目标展开。针对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分析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课程体系应以模块形式加以构建。各模块之间既有内在关联又有内容上的区别;在模块内部使用公共的基础理论知识,避免原有课程设置中的许多基础知识在多门课程中重复,既能节约课时,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几大模块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针对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充分调查现有课程体系成效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专业人士意见,对课程体系展开调整优化。初步设想建设以下几大模块:(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数学、外语、计算机、人文课程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基本知识能力。(2)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及专业可能用到的方法论方面的课程,如概论、专业基础课程、运筹学、建模方法、数据分析、仿真等。(3)物流工程与货运交通专业模块。主要是围绕物流工程和交通工程中的有关社会物流系统而展开的课程,以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如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节点规划设计、货运交通等。(4)物流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物流方面展开的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等。(5)教学实践创新模块。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主要通过创新大赛、创新课题、课程设计及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加以完成。(6)毕业论文设计模块。毕业论文及设计主要来检验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发展潜力。

3.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围绕培养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论教学的创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经典理论的同时,引入该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及探索性问题,增强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2)案例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堂,也可聘请校外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专家进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融合贯通,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认识能力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现场调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进行教学实践,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体验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4)研讨试教学。研讨试教学将围绕某个探索性问题或者实际性工程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研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论坛试教学。组织专家论坛、企业家论坛及教师学生论坛,也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开设各类学术讲座,充分利用专家、企业家的理论前沿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另外,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如实验室、产学研基地、项目合作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在建立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尝试建立本科“导师制”,将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分由若干导师指导,围绕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参与理论及实际研究,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提前进入导师的研究领域,参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4.师资力量的配套。师资力量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名师出高徒,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师资应该大力引进,引进学术带头人及青年优秀人才;同时,对现有师资要进行培训、进修,为其提供出国进修和研讨的机会,还可以派青年教师去物流企业挂职学习,更好地了解物流的运作模式,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让物流工程专业更贴合社会需求;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物流工程这种立足于应用实践的学科,更应该多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或物流企业家来学校讲学,进行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认识。

5.教材资料的更新。教材资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教材也需要有专业特色,目前,国内高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尚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体系。当务之急,具有相同特色(如交通运输特色)的各高校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组织物流工程、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和编写物流工程学科的系列教材。对于国外优秀的物流工程类教材,应加以引进和翻译,尤其是国外物流工程及货运交通相关案例书籍的引进和翻译;对于国内实际物流工程案例加以整理,编写成课程案例集。经典理论、学科前沿及工程案例等教材资料体系对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四、结语

作为实用性、工程性很强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物流系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商业模式的改变,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高校作为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必须要紧紧把握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围绕学科优势,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兆花,燕珍,蔡晓丽.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3,32(2):258-288.

[2]张明会,唐四元.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教学,2007.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5

[关键词]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中,超过2/3的企业为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台州、温州、宁波和萧山等地。其中,台州玉环和温州瑞安两地已分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突出、专业分工配套完善的大型产业集群,并分别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机械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汽摩配之都”,涌现出了吉利集团、钱江摩托、瑞立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有力带动了当地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相当的基础,但整体上与国际水平甚至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依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此作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及问题

1.新产品开发不足

从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这一反映企业新产品开发情况的指标看,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一比重只有17.10%,特别是其中的汽车制造、自行车制造这一比重分别仅为15.04和14.13%(见表1),这表明浙江汽车和自行车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力度相对不足。

2.企业盈利能力较弱

从表2明显可以看出,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较弱,全行业单位销售产值利润率仅有5.89%,铁路运输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的单位销售产值利润率稍高,分别为7.61%和6.84%,而摩托车制造和自行车制造等的单位销售利润率还不到5%,航空航天器制造则为亏损。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产业内竞争过度。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家通常“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竞争意识强而合作精神则较弱,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规模有限,强强合并非常困难,竞争异常激烈。产业内的过度竞争致使市场秩序混乱,多数企业利润很低甚至亏损。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首先,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特别是其中的高中级科技人员极度匮乏。表3的数据表明,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特别是其中的高中级科技人员极其匮乏。从规模以上企业总体看,2075家企业总共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为9891人,平均每家企业只有4.77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仅有1.40人。从汽车制造业看,1323家规模以上企业总共拥有科技活动人员7214人,平均每家企业只有5.45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仅有1.63人。科技人员特别是其中的高中级科技人员的匮乏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前制约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品换代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大瓶颈。

其次,技术改造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R&D经费投入规模是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投入规模不仅对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而且也反映了一国或地区技术创新的实力。从国际经验看,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维持生存的,占销售收入2%的企业可以勉强维持,占销售收入5-10%的企业才能有竞争力(常建坤,2006)。2004年末,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5.11亿元,占当年销售产值的比重仅为0.57%(见表4),这是一个比较低的数值。R&D经费投入过低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多渠道大幅增加交通运输设备运输业的研发投入刻不容缓。

表5则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浙江交通运输制造业技术改造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不足问题。浙江规模以上交通运输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R&D项目支出、新产品开发项目支出分别为19.04亿元、11.75亿元、5.11亿元和7.54亿元,每个企业平均只有91.77万元、56.63万元、24.63万元和36.32万元。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种需要高强度技术创新投入的行业来说,这样的投入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科技人员极其匮乏,再加上技术改造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浙江交通运输制造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不足,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浙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

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主要不是帮助它们如何“长大”,而是帮其如何与其他企业建立联系,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其融入整个创新分工体系。为此,要完善包括科技成果评估认定机构、技术交易经纪机构、风险投资管理顾问机构、监督和信息披露机构等在内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要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税收政策,可考虑制定根据中小企业技术含量决定其税收优惠的政策;可考虑制定对到中小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实行补贴的政策。

2.积极探索合作创新机制

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要有重点地建立面向企业的公共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开发中心或科技创新中心等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通过购买专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合作兴建技术开发机构或联合创办科技型实体等多种途径形成稳定有效的技术支撑;要通过有计划地制定一些有一定规模的行业合作创新计划,组织行业内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进行联合攻关,引导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要通过加强对集群式创新典型案例的宣传,增强行业内企业的合作意识,培育区域集群式创新文化,通过塑造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文化,促使行业内企业建立员工学习机制;要建立开放性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要走出去、引进来,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联手协作;要通畅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高企业配置科技资源效率和科技转化动力强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通过对企业集体行为的规范和合作报酬机制的设定来平衡企业间的利益,以达到合作中的互惠互利。

3.建立科技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

要明确企业的科技创新主导地位,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缓解R&D活动资金压力,改善科研条件;要形成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以重点项目带动整体技术改造;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利用外方技术注入带动企业的技术升级。

4.建立多渠道、多种办法培养、引进和利用人才的机制

要采取多种办法培养和引进专门人才,同时鼓励专门人才到生产和科研第一线工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适用的高级技术工人;要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积极开展定向和岗位培训及适用技术培训,使企业工人从单一技能型向技能和智能复合型转变。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经贸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浙江装备制造业[J].经贸实践,2003,(2).

[2]胡际春.关于浙江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考察与思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3]周顺卿.民营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成长方式转型[J].浙江经济,2006,(1).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6

关键词“:大交通”;;培养方法;本科生;交通运输类

前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与支柱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开设有交通运输专业,旨在培养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方面的后备资源。我国的交通运输本科专业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茁壮成长起来的综合交叉学科。它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于一体,是一个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的工程应用研究型专业。

近年来,伴随着高新技术在交通运输各个部门的应用,运输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导致各种运输方式由相互排斥、相互竞争转变为相互协调、相互依存,从而发展成了综合运输的新概念和新模式。这种新的概念与模式,即所谓的“大交通”;。然而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我国交通运输传统产业的性质和行业管理特点,其专业课程建设长期带有按交通行业和交通方式分别设置的特点,形成了行业特征非常鲜明的多个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我国交通运输专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我国“大交通”;背景下,探寻一种理性的学生培养方法和模式,使之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交通方式“分区自治”;的,“小交通”;的教学模式,使以往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习惯于用孤立的眼光去认识和看待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各个行业和学科,没有“大交通”;的意识。2.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交通运输的知识相当贫乏。3.学习观念陈旧,过于强调理论掌握,忽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4.过早失去对于窄、专性知识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主动性差、综合素质得不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正因为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大平台”;专业人才的目标,也与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及交通运输工程实践的内在规律相左。因此,为了适应全新的、更加科学的“大交通”;的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应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创新方法和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型学生的培养。同时,学生也应该在老师们做出各种教改尝试的基础上,从学生自身出发,适时地尝试与总结新的学习方法模式,以适应新框架下的教学体系。

二、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交通运输类本科生的学习经历以及对专业师生的走访调查,笔者认为,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至上,能力为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与创造活动是不能顺利而持久地进行下去的。兴趣可以培养。具体到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对交通运输整个行业的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自己对于交通运输科学及交通运输工程实践的兴趣。同时,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准绳。本科生应努力摒弃小学及中学阶段养成的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习惯,把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动手实践成果的优劣等能力指标作为衡量自己学习效果的最终参照物,这样可能会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所裨益。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7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课程实验;学科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05-02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是交通运输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重要的专业课,作为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环节对深入理解课程理论内容及掌握具体规划设计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一直以来国内场站课程实验受管理模式、实验条件、考核方式等所限,未达到理想效果。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内最早创办的4个同类专业之一,其前身是1982年、1984年创办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汽车运用工程”两个原交通部重点本科专业,1997年整合为交通运输专业。近年来,交通运输专业在已有成绩上取得了更大发展,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建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部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并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3年成为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一直立足于汽车运用和道路运输及物流两个基点,城市轨道交通属于新开设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也是新开设课程。如何开展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实验教学迫切需要思考与探索,而作为交通运输类专业全国性最高竞赛活动――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已举办的八届获奖作品中有十余项有关城市轨道场站,因此结合全国交通科技大赛探索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方式与内容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同时,国内高校及学者对基于学科竞赛的实验教学开展进行了一定研究,于保华等提出了通过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改革传统机械工程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主要途径包括建立竞赛指导方法与管理体系、开放学科竞赛实验室、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竞赛自我组织模式等[2]。唐立国认为学科竞赛对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实验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3]。张瑞成等在分析学科竞赛对实践教学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主要大学生学科竞赛提出将学科竞赛内容向相关课程实践教学转化的具体做法[4]。付艳清分析了通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实验教学时间与内容开放的促进作用[5]。已有研究中结合学科竞赛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更多针对较为成熟课程,如: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等,而对于新兴专业课程的实验课程如何与学科竞赛相结合还缺少研究。

一、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实验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建设施工等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但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单独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该方向的人才培养主要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传统铁路院校(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以大铁路知识为核心内容的交通运输专业学生;二是其他机械类、公路类院校交通运输专业新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方向的学生。前者一般不专门开设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但设置有类似课程《铁路站场及枢纽》。

通过国内相关高校的调研总结,无论是传统以大铁路为学习对象的《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还是新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其配套实验都不同程度重理论轻实验的问题存在,缺少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中学生主体功能尚未发挥,实验教学方式依旧是灌输式、重复既定程序等问题。从而表现为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综合创新能力不足。

二、“综合―创新”实验教学双模式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从2006年首届大赛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以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为主要平台,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促进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实验开发。结合学生参加交通科技大赛的需要,将课程实验内容分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自主创新性实验两大类,前者是结合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设计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后者主要以学生结合实际热点问题及行业需要创新实验题目和内容,并将实验成果参加全国交通科技大赛。学生可选择4个综合设计性实验达到8个总学时,即“4个综合实验模式”;或选择2个综合性实验+1个创新性实验,也可达到8个总学时,即“2+1创新模式”。

(一)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1.综合设计性实验――专业核心技能培养。(1)车站设计图绘制(2个学时)。使学生熟悉使用aUtoCaD软件,掌握车站平面图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测量实际车站得到的数据,使用aUtoCaD绘制车站平面图、剖面图。要求数据标注清晰,空间关系正确。(2)车站站台能力评估(2个学时)。本实验主要是针对车站站台开展能力检算,评估站台宽度,帮助学生应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车站设计图,分析车站超高峰客流情况及车站站台能力检算数据,最后提出改进建议。(3)换乘车站流线设计(2个学时)。换乘站流线复杂,通过结合引导系统设计帮助学生应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换乘站流线包括上车、下车和换乘三股流。通过站内流线设计,在不增加设施的情况下,减少冲突点,合理走行距离。方便乘客上下车和换乘。要求能够使用客流规模特点。同时对车站的引导系统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4)车站站台能力评估(2个学时)。结合车站设计图,分析车站超高峰客流情况及车站站台能力检算数据,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2.自主创新性实验――创新意识、能力的提升。根据近年城市轨道场站前沿热点问题,设计以下4个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定题,每个项目为4个学时,也可根据参赛需要增设课外学时以完成项目。(1)枢纽站换乘方案设计方向;(2)车站客流运动行为分析方向;(3)车站交通组织规划设计方向;(4)车站交通可靠性方向。

(二)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式

构建“分模式有侧重”的成绩评定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分模式”:根据学生选择的“4个综合实验模式”或“2+1创新模式”进行成绩分别评定。“有侧重”:选择“4个综合实验模式”的学生成绩评定侧重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出勤情况、实验课表现等;而“2+1创新模式”中2个综合设计实验占总成绩60%,1个创新性实验占总成绩40%。成绩评定标准更侧重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实验报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起到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和个性化发展。

三、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新模式在我校2010级交通运输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学生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普遍增强。通过走出校门对重庆市轨道交通典型车站的数据调查以完成课程实验的方式改革,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绘图能力,及自我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同时,课程实验效果的改善又促进了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成绩,我校参赛作品2013年在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2012年获全国三等奖。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其课程实验环节的创新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全国交通科技大赛创新课程实验模式与内容,将“以教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从而发挥学生在课程实验中的主动性,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综合―创新”实验教学双模式如何在其他工科专业课程中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强,穆克,姜丽,等.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建设电子实践创新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363-366.

[2]于保华,徐泽源,姚培锋,等.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158-159.

[3]唐立国.论以学科竞赛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29):166-167.

[4]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30-132.

[5]付艳清.依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7-18.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8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安全措施;工作人员;管理机制

国家重视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运输的实现途径,将对人类的日常出行生活、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国现阶段的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运输工作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实现铁路运输的高效完成,需要各个方面统筹管理与协同进步,首先就需要树立安全运输的创新型观念,才能保障工作中实际运输任务达到完美收尾。因此,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领域越来越重视安全运输项目的可行性举措,采用更加专业的方式逐步完善和加强运输目标的达成效果,相应地推动国家铁路运输工作领域的发展。

一、分析铁路安全运输的意义

在铁路运输工作领域中,用传统且单一的安全维护方式依然无法与相关铁路项目的建设达到完美配合的境界,运用科学的运输管理机制对铁路的工作效率以及水平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正处在发展中的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其中所实行的安全运输举措是工作人员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工作领域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运用的管理技术也呈现初级的水平,需要具备更大的提升空间。根据相关数据记载,西方国家在发展交通运输技术方面,基本达到高科技和高水平的层次。我国对于铁路安全运输领域,更需要重视其运输管理技术方面的完善和革新,致力于发挥铁路交通部门的实际工作能力,为铁路运输项目的建设提供具备稳定安全性能的交通工具,并且促进铁路运输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达成进一步的配合,最终具备稳定安全的铁路运输条件。总而言之,国家需要重视铁路交通运输领域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努力发展铁路运输的工作效率,避免造成交通事故。以高级的业务能力作为基础,来发展铁路交通运输的效果保障,使得运输环节具备极强的安全性能,充分发挥铁路安全运输领域对人们日常出行生活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二、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运输的措施

2.1培训专业的工作人员

在这个竞争尤为激烈的时代,面对铁路安全运输领域有关管理机制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技术工程师以及众多的管理人员变成了紧缺的资源,他们直接影响着铁路安全运输项目的发展水平。关于国家培养专业工作人员方面,需要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关注工作人员的实际铁路运输管理能力,促进人员对铁路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维护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提高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采取相应的方针政策来提升铁路运输工作方面的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工作领域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对于国家来说,在现阶段应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过程,采取完备的方针政策来解决工作人员的紧缺问题,可以通过提升对高级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提供更好的保障,建设专门培养工作人员的基地,产生更加专业的技术人才。关于学校设立铁路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管理机制的相关专业上,老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共同培养过程,一方面完成专业课程的系统化讲授,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实际业务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专业化的发展特色,让学生们明白坚持踏实学习现代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优良的技术水平。有关部门不但在现阶段会对铁路交通运输环节中优秀的人力资源有极大的依赖性,在未来同样也离不开铁路交通运输工作领域所利用的关键运输管理机制,这一关键运输管理机制将对铁路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对重要的运输领域起到保护和运输管理的作用。

2.2健全运输管理机制

只有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机制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更加系统和先进的发展途径,才能进一步弥补铁路交通运输领域具体工作环节存在的缺陷。通过实施完善的铁路运输管理机制来引导安全运输的实际工作环节,帮助具体运输管理方面减少了大量繁琐的环节,随着铁路运输管理技术的提高来促进铁路运输领域的运行情况。以往铁路交通运输工作存在管理方式不恰当的现象,而通过先进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将提高铁路运输问题的解决效率,重点是通过高水平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达到铁路工程建设和工作人员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促进相关铁路项目的建设领域能够具备坚实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了解到传统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在实际办公过程中会耗费更多的人力资源,也常常因为工作方式不当而阻断了铁路运输环节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发展铁路运输领域中相关的工程管理技术。为铁路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促进这一类交通工具各个结构具有正常运转的性能。铁路运输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技术的局限性,对每个铁路运输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在一定运行时间中记录铁路交通工具的损耗情况,并且进行及时的维护工作,更换掉老化的运输设备,以此来发展铁路运输的安全特性,保障铁路交通运输领域具备充分的技术条件。

2.3提高运输管理的创新性

只有铁路运输管理工作措施通过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思路,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管理方案,才能进一步弥补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的交通事故风险防御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实施创新型对策引导铁路运输管理工作完成的效果,帮助具体铁路运输管理减少了大量繁琐的环节,随着铁路运输部门转变运输管理理念,来促进铁路运输项目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并且,铁路运输部门应避免运用单一的安全运输管理方案,需要通过先进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才能解决铁路运输领域的正常运转问题,重点是利用高水平的安全运输管理工作技术,达到铁路运输部门和管理者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让铁路运输领域具备持久安全发展的特点。人们的日常出行无法分开铁路运输工具,铁路运输部门需要维持运输的高效性和便捷性,进一步保证顺畅运输情况,才能带此类运输工具的进一步高速发展。所以说,我们需要确保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发展情况,提高运输管理的创新性,使得铁路运输领域能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遵守一定的运输要求,严格执行铁路运输管理方案,避免发生一系列的事故。铁路运输管理工作必须突破传统管理观念的局限性,对每个铁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逐步采取积极且创新的管理方法,保障铁路运输管理过程具备充分且可靠的安全运输管理水平,这样才可以适应新时代铁路运输领域的正常运转趋势。

2.4重视安全运输的设计环节

一个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运输环节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学严格的控制管理机制。因此,当管理人员参与到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设计环节中,将对工程项目的整个完成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说,铁路运输部门凭借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的经营计划,其中需要包含对铁路安全运输工作领域的资金支出,最终是为了让铁路运输部门能够在合理的财务安排中发挥对运输过程的保护作用,让铁路运输工作领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铁路运输管理人员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也需要肩负重大的使命,在铁路运输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保障整个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铁路运输管理人员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发展专业的监管财务能力,在开放和创新的工作态度中,力求保障运输工程项目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加强对铁路安全运输环节所支出的资金进行科学的控制管理力度。在铁路交通建设中,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相关的资金分配内容,需要积极地配合现阶段铁路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工作范围,不但计算和管理具体的资金支出数目,而且需要预先判断铁路安全运输工程项目设计的物力和财力情况,从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初步阶段就开始进行对资金投放的监督控制工作。由于管理人员合理安排铁路交通工具的资金分配方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和科学的资金支出中,充分发挥安全运输的意义,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工程的方式和具体运输目标的完成效果。所以说,管理者需要严格计算铁路运输工程的资金收支环节,对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第一阶段就展开资金的控制工作,以此来应对安全运输工程中的变化因素,保障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情况。同时,管理者需要向有关人士请教在铁路安全运输工作环节中应主要攻破的安全运输管理问题,通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来完善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资金支出分配方式,只有铁路运输部门重视实际运输管理的资金分配和人员工作的业务能力,才能迅速地适应高速发展的铁路运输领域,在对铁路运输管理环节形成科学化判断和严格的控制水平中,保证具体运输管理工作具备高效性。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1循环经济思想指导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程度还不高,还需要不断的努力。纵观各发达国家,他们在进行工业化时都是进行大批量的工业生产,在资源的利用上较为浪费,最终产生大量的废物残留[1]。然而,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都没有可以效仿的能力,因为我国的矿产资源、稀有金属、石油等都处在严重短缺的阶段,资源储备不雄厚,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但是,要在这样的情形下得到发展,就必须转变我国现有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走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务之急就是提升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资源压力,加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虽然不同于产品的生产部门,但是在资源的投入和废物的排放方面还是具有相似之处的,为了维持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交通运输部门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交通系统的运行,同时,交通运输与产品生产部门一样,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上无法比拟的[2]。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社会,交通运输管理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从而进一步缓解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创造绿色国度。从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各大企业减少成本开支、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出路,这也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2循环经济视角下交通运输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要做到逐步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让交通运输产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能够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考究范围。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市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环境污染纳入成本中。因为在运输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排量较大,不注重资源节约,废气污染严重等情形,基于这一现状,应该对于在交通运输中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罚款或者征税,或者将环境污染的成本计入运输市场的价格中[3]。二是通过技术革新、引进先进设备,创新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让环境在所能承受的压力内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总而言之,就是对交通运输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要灵活应用市场调节机制,以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和个人注重环境的保护,用法律约束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对注重资源节约的运输方式给予政策倾斜,对于利用低能、环保设备的给予价格优惠,让人们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2.2基础设施建设 

在进行交通路线规划时,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构建,不滥用自然资源,建立稳固、安全、环保的交通基础服务系统。规划时要协调优化交通运输各个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综合考虑城市用地规划、国土规划等,确保各部分协调发展。除了要保障基本的道路设施,还应该重视各道路电子监控、信息传达、交通安全应急和环境保护系统等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是确实交通运输系统不可或缺的,局部的整合有利于交通系统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最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运输中产生的污染。 

2.3交通结构的优化 

交通结构式整个交通系统的骨架,不同的地区适用不同的交通结构,可以分为方式结构和网络结构。所谓交通结构的优化就是可以适应不同运输方式的需求,不同结构上进行紧密衔接,实现交通运输的便捷、快速流通,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优化体系,合理布置网络格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循环经济建设。 

2.4加强技术创新 

信息时代的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是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践中,我国已经初步尝试利用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技术,这一先进技术每年可以为我国节约近3.5亿元的资源,这无疑是契合循环经济所提倡的理念的。因此,我们亟待建立产、学、研一体的交流机制,加强合作进行新技术的共同研发,吸收转化引进的先进技术、加强原创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交通运输资源的再利用技术,用清洁的新能源替代污染严重的传统能源,开发环保的新材料,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 

2.5注重交通环境保护 

交通运输的污染源主要集中在道路上,其中汽车的废气污染时最主要的,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铅化物等。因此,必须有效的减少废气的排放,降低废气对环境的污染,笔者提出以下几个策略:首先,动态调整交通控制,保障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流通的顺畅,以显著的标志提示过度的噪音污染,提倡绿色出行,设置专门的绿色通道,减少车流量等;其次,限制废气污染及其严重的车辆的通行,政策鼓励改进汽车结构;再次,用优惠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后,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鼓励绿色出行,享受低碳生活。 

3结论 

交通运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最基础的服务产业,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大源头之一。想要实现交通运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邓晓亮.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9(3):125-126.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篇10

[论文关键词]交通运输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设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论文摘要]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交通运输专业的发展现状,围绕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几方面,对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特色专业建设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根据“质量工程”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了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建设点。西南林业大学获得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学校一直以来也在积极探索特色专业的具体建设,并以此带动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一、交通运输专业发展现状

西南林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前身为林业机械运用与维修,成立于1980年,该专业为西南林业大学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也是云南省开办最早的专业,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于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特色专业。

目前,本专业拥有一个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一个云南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实验、实习、教学设施较齐全。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本专业已为云南省乃至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及其它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已培养本科生近1000名、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其中成绩显著者已成为企事业单位主要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人员。本专业已成为云南省乃至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交通运输专业无论在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方案,还是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研究当前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符合我国国情且与国际接轨的交通运输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通运输理论及应用是当今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未来十年,上海、大连、天津等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需求数量之大、质量之高将是空前的。依据对港航企业走访调查及与毕业学生座谈的反馈意见,本文所指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突出航运特色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西南林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自创办以来,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即现代汽车运用技术与管理和现代物流方向,目前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为现代汽车故障测试与诊断、汽车维护与维修、维修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设计了符合交通运输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的柔性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在面向行业办学、校企合作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创立了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体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本科生培养机制。

二、交通运输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守的基本原则为认真贯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育理念,通过培养使学生达到“素质高、强能力”的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现代物流工程等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技术人才,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汽车维修与营销、物流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汽车营销、物流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要求

考虑到将来学生毕业多工作在汽车、物流等企事业单位,在学生的培养上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1)专业人才素质要求。

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熟悉交通运输行业的政策和市场发展变化;第二,对行业具有较深刻的见地并能作出透彻的分析;第三,具有较好的学术素养和技术功底。

(2)专业人才能力要求。

从事汽车行业的学生主要应该掌握汽车结构的甚而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具备对汽车使用、检测、维护、维修以及汽车营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事物流业的学生应该熟悉现代物流以的新发展、新要求,以及了解物流工程及供应链物流的相关知识等。

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是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前沿科技发展充实教材并反映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交通运输中对汽车使用、检测、维护、维修以及现代物流的新发展、新要求。引进和吸收国外本专业的优秀教材,用双语教学方式与国外教育保持同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向道路运输企业、汽车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市场的服务,形成全面开放的教学内容,以服务求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一批适合本专业发展的特色精品课程。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置:

(一)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市场意识

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培养,还要重视人才市场的需求,这是目前高等学校生存的关键。因此,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市场意识,打破按专业培养的方法,实行“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按需培养”的模式。“按类招生”是指按交通运输学科大类招生,实行大口径进入:“分段教学”是指前两年按交通运输学科大类进行“厚基础”的基础理论教学,后两年进行“宽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中期分流”是指从第五学期或第六学期学生凭个人兴趣和人才需求取向按专业方向实行分流;“按需培养”是指按国家、行业、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适当考虑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实行因时、因才制宜的“按需培养”。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毕业生培养合作机制

坚持校企结合办学的思路,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对应,缩短就业上岗的适应期,将交通运输专业的宽基础教育和企业岗位专项知识有机地结合,不断完善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本科生培养合作模式,形成交通运输专业更加规范、适应性强、特色鲜明的“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培养合作机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员工岗前教育培训相互渗透、提前结合。 (三)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以学科建设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制定教师的教养和使用机制,通过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形成一支学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积极引进社会人才资源,通过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特色专业平台建设,让国内外本行业的优秀人才参与交通运输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国内进修以及出国深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类院校及交通相关产业和领域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改革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我们按照“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要求,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等三大模块,共2280学时,177学分。各个模块内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模块,学生除了必须接受必要的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外,还可以自由地选择选修课程,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对各个模块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了大的改革,将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管理科学及经济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交通学科为背景的,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宽口径、多模块的柔性培养系统。

(五)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虽然我们根据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为此配合学校做了以下工作:

1)所有上讲台的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必须通过学校的普通话水平考试;必须通过教研、院两级试讲考核。

2)提高高级职称教师的授课率。要求所有教授至少开设一门本科课程。

3)建立教师传、帮、带制度。每位老教师至少带一名年轻教师,对年轻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尝试了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启发、讨论、参与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效果明显。

2)精化课堂教学内容,压缩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网上讨论、网上缴作业批改作业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举,又增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七)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运行保障机制

强化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责任意识,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教学科研运行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最大的自身价值。完善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有效机制,培养鼓励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通过毕业生就业反馈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

四、结语

交通运输专业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大学教育必须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实际进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方能做到与实践同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水平的提高,对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大学期间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至关重要。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改革仍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摸索教学经验,以培养出胜任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

项目资助名称:云南省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建设,云教财[2010]第23号

[参考文献]

[1]司景萍,林丽华,陈永艳.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设置[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2]卢胜,李傲梅,张金.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军队院校教学改革[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1,(S1)

[3]姜伟,袁炎清.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4]黄金鹏,邵千钧.关于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9(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