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十篇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十篇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3:32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1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高校食堂采购;质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1984)二号文件曾指出:“搞好高等学校的食堂工作,解决学生的伙食问题,不仅是院校行政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院校党委必须关注的经常工作。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是关系到教学的正常进行,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体质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大事,必须抓紧抓好。”

2012年卫生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74起,中毒6685人,死亡146人。其中学生食物中毒事件35起,中毒2754人,死亡4人。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20.1%、41.2%和2.7%。其中34起发生在集体食堂,中毒2669人,死亡3人。[1]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食堂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采购是食堂经营的源头,其好坏直接关系到食堂经营的好坏。因而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对我国高校食堂采购实施有效管理。

采购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一直以来均受到企业和学者们的重视。第一本专门针对采购的书《铁路用品的解决对策——采购与处置》早在1887年就已出版。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管理理念不断被提出来。供应链管理是近些年在国内外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一个新型的管理理念,对提高我国高校食堂采购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高校食堂采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食堂就餐人数日趋增加。与其他餐饮企业不同,学校食堂经营有其复杂性。从其经营目标来看,一方面高校食堂不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机构,因而其更多考虑福利性;另一方面,对福利性的追求不代表在高校食堂经营过程中不应该考虑成本。从其服务对象来看,高校食堂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有着显著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拥有着丰富的知识,维权意思强,对食堂饭菜品种、口感、环境等均比较挑剔;另一方面他们主要家庭供养或奖(助)学金生活,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不高。因而,他们对食堂菜价非常敏感,菜价的上涨会引起学生极大的不满。因而,如何在保证师生福利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是高校食堂经营中需要持续改进的一项活动。目前高校食堂在采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食物质量问题

高校食堂食物质量问题在采购方面的问题主要来自运输过程。很多食物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输,如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应处于低温环境中,需要冷藏车运送,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但实际上很多企业采用常温车运输[2]。

1.2供应商问题

供应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采购的食品好坏。目前高校食堂供应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1)缺乏供应商的选拔标准。虽然各高校在选拔供应商方面均有一定的程序,但大多数均流于形式,没有具体明确可操作的供应商选拔标准。很多时候依然以价格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2)没有完善的供应商评价标准。对于表现好的供应商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表现差的供应商也没有惩罚机制(至多不再采购这个供应商的商品)。对于供应商缺乏激励,供应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1.3采购人才问题

进行采购活动的对象是采购人员。目前高校食堂中的采购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主要依托以往采购经验进行采购。这是导致采购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

高校食堂首先应成立专业的采购团队,这些采购团队的成员主要由采购供应部门、食堂及原料供应商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搬运人员等共同组成。有这个团队来全面处理食堂采购管理相关事宜,制订相应操作规程,协调食堂内部各有关部门,以及食堂与供应商之间的运作。

高校食堂采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求食堂尝试新的管理方法,探索新的采购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率。虽然高校食堂不应以赢利最大化为其主要目的,但同样应追求效率。高校食堂应该把自身定位在比企业更高的层面上,效率和福利性应是其追求的双重目标。所以,适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同样可以在高校食堂经营中使用。因而,可以在高校食堂中运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理念来进行经营。

2.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及高校食堂实施意义

2.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模式和传统的采购模式有所不同。

传统采购模式关注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产品质量主要是通过事后把关来进行控制通常很难保证。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是一种短期的合作关系。通常是为了采购而采购,很少考虑顾客的需求。

相比之下,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具备以下特点:1)制造商与供应商是一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因而供应商自身存在着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的激励,这样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2)从顾客出发,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进行采购;3)评价采购好坏的不再是单一指标——价格,而是综合性的指标,包含价格、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3]。

2.2高校食堂实施供应链采购管理的意义

第一,提高食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逐年改善,但形势依然很不乐观。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由于供应商与厂商之间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供应商而言,提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会导致其与厂商之间合作关系的破裂。因而,供应商能够从自身利益出发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还能节约食堂的质量监督成本。

第二,提升高校食堂的竞争力。虽然食堂在为师生提供饭菜时具有优良的地理位置优势,但是学校附近大大小小的餐馆仍然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这些餐馆提供饭菜的口味与价格比相对要比食堂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高校附近均会有很多餐馆长期存在的原因。实施供应链采购管理,从师生的需求出发进行采购,能够提高师生对食堂饭菜的满意度,吸引更多的师生来食堂就餐。

3.高校食堂实行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建议

对于高校食堂而言,其供应链是由上游的供应商(主要是企业),供应商的供应商(主要是菜农),下游的师生组成的。具体而言,食堂进行供应链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选择具备冷链物流能力的企业配送食物

在运输过程中,食品的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要想保证肉类、鱼类、蔬菜等食物安全且新鲜的运送到学校,必须要求选用具备冷链物流能力的企业来进行运输。不管供应商是选择自己配送食物还是请第三方专业的物流企业来配送,都必须要求用冷藏车进行配送。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新鲜程度等,近些年来许多企业纷纷采用冷藏车配送食品。学校是一个人口数量巨大的地点,如果食品质量出现问题影响广泛,后果严重,不仅会影响到食堂本身,而且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3.2设定严格的供应商选拔与评价标准,合理激励供应商

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是保障高效采购管理的前提条件。供应商选择的主要准则集中在质量、价格、交货、服务等4个方面,此外还应包括供应商的产品开发与生产、供应商的外部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4]。

在确定为企业的供应商之后,首先应该给每位供应商建立一个档案,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档案主要内容为:供应商信息登记表、产品信息登记表等信息的原件,供应商法人营业执照、销售代表法人授权书等证件的复印件。所有纸质文件必须加盖供应商公章。对供应商档案进行规范(下转第26页)(上接第23页)的编码管理制度。

每年年底组织一次对供应商的评价。评价可以选取从质量、价格、交货、服务等方面各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进行。评价人员主要由食堂人员,部分师生代表组成。评价的结果可以按百分制进行计算,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优秀的供应商,可以多签订一些订单,对于不合格的供应商应加入黑名单,永不再采用。

3.3依托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采购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

高校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无论对于什么性质的工作这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为了做好采购工作,可以邀请校内采购管理方面的专家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既有利于丰富采购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又有利于解答采购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见的一些问题。

3.4寻求菜农、供应商、高校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共赢

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是整个链上所有各方的多赢,而不是作为供应链采购管理主体——食堂的单赢。供应链上的各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食堂为上游的供应商考虑能够更好的保证采购原材料的质量,节约食品质量监督成本;为下游的师生考虑能够赢得师生们的满意,争取到更多的师生来食堂就餐。

在实施供应链采购管理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需要重视的方面,如具体的采购管理方案的确定。每个食堂在进行采购管理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结束语

由于供应链采购管理是一种新型的采购模式,高校食堂为降低实施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风险,可以先从某种产品、某个食堂生产线或是某些特定原材料的试点开始,进行采购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为正式的供应链采购管理实施打下基础。另外,供应链采购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高校食堂在运用供应链采购管理的策略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不可有急功近利和立竿见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n].卫生部,2013-3-5.

[2]秦海波.试论高校餐饮业采购物流的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9(4).

[3]施先亮,李伊松.供应链管理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2

关键词:高校食堂厨房;给水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1.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3-0119-02

1、引言

大学城高校与传统高校有较大的区别,其地理的位置相对偏远,学校规模也更为庞大。大学城高校不断扩招生源,高校后勤配套设施也随之不断兴建和改扩建,食堂则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作为食堂核心重地的厨房,为莘莘学子提供一日三餐,更有着重要作用,加上功能的特殊要求,食堂厨房较一般建筑给水系统更加复杂。如何根据高校食堂厨房用水的特点和需要,对给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高校食堂能否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以福州大学城某学院食堂为例对大学城高校食堂厨房给水系统设计进行研究探讨。

2、高校食堂厨房给水系统特点

高校食堂厨房与普通公建厨房及高校内其它建筑相比,给水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2.1设计深度要求高

普通公建的公共厨房由于设计内容复杂,水电施工常在二次装修时才实施,因此建筑设计阶段往往仅预留给水管道或简单设置一些用水龙头,而把该部分的详细管道布置及计算完全甩项作为二次设计的内容。也有在后期采用专业厂家设计施工总承包,而在建筑设计阶段不作太多考虑。这种做法实际上非常不合理,因为建筑给水系统是一个整体,厨房这个局部用水单元必须要与整体给水系统设计相结合,尤其是高校食堂与酒店等其它商业建筑不同,其给排水管道施工和厨房设备安装等一般必须由业主采购并一次施工安装到位,不存在二次承包装修,因此在设计初期就要充分考虑有关内容,所有厨房设备及相应给水设备及管道均应一次设计到位。这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必须明确了解所有厨房设备的给水要求及特点。在有条件时还应有厨房设备厂家专业人员和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参与到设计方案制定中,以使厨房给水设计更加实用和完善。

2.2供水安全性要求高

民以食为天,对于高校的莘莘学子来说也是如此,特别是大学城高校均位于城郊,校园周边配套生活设施较为缺乏,校内食堂在师生伙食供应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食堂断水,则学校伙食供应及卫生条件均不可能实现,将对师生生活及学校安全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与此相应的却是位于城郊的大学城水源单一,管网未成型,导致供水安全性较差。如该校区,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由于市政管道维护、水厂检修或停电等造成的预先通知停水就达到7次,每次几个小时至2天不等,其它情况造成的突发停水事故尚未计入。

2.3水质安全要求高

高校内人员密集,生活集中,易造成疾病流行后果严重。食堂是高校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的中心,饮食卫生是重中之重,而给水的水质安全则是保证饮食卫生的前提。

2.4用水管理情况复杂

高校食堂一般由学校后勤系统统一管理,但与宿舍教学楼等其它建筑不同,受到后勤社会化等因素的影响,食堂经营模式复杂,如何针对不同经营模式对用水进行计量就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就要需要结合实际的运营方式和区块划分进行管道布置和水量计量。

3、高校食堂厨房给水系统设计注意点

3.1厨房常用设备及给水要求

由于食堂厨房给水设计需一次到位,为此在设计时应对厨房常用设备尤其是高校食堂的厨房设备用水特点有一定了解。

根据笔者的总结,食堂厨房用水设备根据用途主要可分为洗消设备与烹煮设备两大类。

3.1.1洗消设备

洗消设备可分为普通洗涤盆(池)和专用洗消设备两种,普通洗涤盆(池)只需根据建筑平面所布置的器具位置和数量配备给水龙头即可。较为复杂的是专用洗涤设备,常见有洗碗机、洗米机、洗菜机等。

洗米机以水的压力使大米旋转而洗净,洗菜机采用水涡动循环原理,被清洗物在水的涡动和冲刷下,在筒内做翻转运动,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这两种洗涤设备普及率不高且耗水量少,对给水系统设置影响不大,一般就近设置一个Dnl5-20的水龙头即可。

洗碗机则是厨房内最主要的洗消设备,这是由于高校食堂已基本实现快餐化运营管理,学生不再自备餐具,餐具清洗成为成为食堂厨房的工作任务,而且是洗涤量最大的一项工作。由于高校食堂均采用统一规格的餐盘和碗筷,也为大型专用洗碗设备的采用奠定条件,这是高校食堂厨房专用洗涤设备中最普遍且用水量最大的一种,这种专用机械洗涤水逐级回流、循环利用,达到清洗方便,尤其是其耗水量远低于传统的漂洗用水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成本。采用洗碗机之后,厨房洗消间内不再需要考虑过多设置洗涤池和给水龙头,但需要根据洗碗机的规格和用水量设置其专用给水管道。

食堂专用洗碗机有履带式、通道式、隧道式等多种,每小时洗消能力从几百件到上万件大小不等,用水量也各不相同,设计时应根据食堂用餐人数并结合相关厂家产品特点初步选型以确定大致用水量,如该学校食堂根据用餐人数,选用了XYDXH-5000(e)型链传送式洗涤、烘干一体洗碗机,洗消能力4600件(快餐盘)/h,用水量为350-400L/h。

3.1.2烹煮设备

厨房烹煮设备种类繁多,其中直接涉及用水的有中餐灶、摇锅、蒸饭箱等。

中餐灶是厨房内的主要烹煮设备,附有自由水龙头、排水槽等设备,水龙头数量与灶口配套,口径一般均为Dn15。

蒸饭箱可用作蒸饭、蒸馒头或菜肴,有电热和燃气等类型,一般配套自动进水口,口径Dn15。

摇锅汤锅是用来煮稀饭或汤的大容量设备,是食堂厨房内重要的烹煮设备,不一定设有固定给水口,但由于锅体容量大,如该食堂内一层设置了3个摇锅,每个容量达500L,由于一次用水量较大,应就近设置取水龙头,为减小加水时间,不宜采用普通配水龙头,其配套给水设计流量不宜小于1.0L/s,口径Dn32。

其它烹煮设备,如烤箱、煎锅等需水量较少,可不设置专用取水口,但为设备清洗卫生等工作的方便,也应结合设备布局在操作间内设置洗涤盆及用水龙头。

3.2供水方式的选用

食堂作为校区内建筑,其供水方式首先应考虑整个校区统一设置,同时更要考虑食堂建筑的特殊需求。

该校区采用分区供水的方式,一二层市政直接供水,二层以上设变频泵加压供水,在校园内设置500m~生活水池。从水量和水压来看,食堂可以与其它建筑采用相同的供水方式。但考虑到厨房供水安全性特别高的要求,本设计将食堂用水分为两个区域,一部分是普通的生活用水,包括用餐区公共卫生间、洗手池及附属办公住宿部分的用水量,另一部分则是厨房餐饮用水,这部分对用水安全性有特别高要求。普通生活用水采用校园供水管网相同的供水方式,而厨房餐饮用水则采用屋面生活水箱供水,水箱供水既有一定有储水量,重力出水又不需要任何动力设备,因此安全性最高。该食堂生活水箱容量考虑在所有外部水源均失效的条件下仍能保证一餐最低限度的餐饮用水量,选用35m3。

水箱供水虽然安全性好,但有可能存在二次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水箱材质采用的是优质不锈钢,并设于专用水箱间内,考虑到高校内后勤管理机构人员足够,制度较为成熟,因此从管理角度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水质安全。

水箱采用重力供水,出水压力不足也是影响水箱供水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有抬高水箱和屋面设置变频增压泵两种思路,增压泵的设置与本工程采用水箱供水保证安全性的初衷是背离的,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食堂建筑层高大面积广,屋面机房配置多,因此有条件采用抬高水箱的方法。本工程将水箱设置于电梯机房层面上,水箱底标高为17.2m,食堂厨房最高层(第3层)地面标高9.0m,高差为8.2m,经水力计算,最不利点水压能够保证在5.0m以上满足正常用水要求。但在设计时还应该强调顶层厨房内不宜采用高流出水头的用水设备。

3.3用水量管理对管道布置的影响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食堂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食堂运营成本的一部分,要合理准确的计量用水量,就必须结合食堂管理模式在设计阶段对给水管道布置。在各用水点给水支管均设置水表是常用的水表设置方式,但用于厨房给水系统设置灵活性差,水表数量多用水统计不便,从计量的角度说也无此必要性。

以该学院食堂为例,食堂共3层,建筑面积达20000m2。在项目前期,设计人员便与学校后勤管理等部门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和沟通,对食堂未来的运行管理模式有了深入了解。基本确定该食堂将采用承包制管理,拟按楼层划分为3个区块进行独立承包,各自经营核算。并在建筑平面布置时各楼层主要生产用房及设备均完整配套,即已考虑各自独立经营。经过与业主沟通协调,给水系统也只需分别设置3个楼层的给水总表即可。

根据此要求,管道布置又存在如1~3种方案:

(1)3个楼层串联供水,设置1根给水主立管,在每个楼层各接出1根给水横干管,在横干管上设置各层总水表后沿楼层顶部梁下敷设,于各集中用水处接支立管和横支管至用水点,见图1中的方案1;

(2)从生活水箱引出3根给水主立管,于屋面上在每根给水主立管的始端设分层总水表,每根给水主立管分别接到1~3层给水横干管,干管沿各楼层顶部梁下敷设,至集中用水处接支立管和横支管至用水点,见图1中的方案2;

(3)从生活水箱引出3根给水横干管,于屋面上在每根横干管始端设分层总水表,3根横干管均敷设在屋面上,分别对应下3层给水,在各楼层用水点处分别设置给水立管,接至屋面对应横干管,见图1中的方案3。

方案1所需设置管道最少,但水表分散不便管理,且采用串联供水安全性较差。方案2需要设置3根主立管,成本较大,但水表集中屋面设置便于管理,且采用并联供水安全性优于方案1。方案1和2都需在各楼层顶部敷设给水横干管,为防止管道漏水结露等对厨房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前期的管道走向设计和后期的厨房扩展改动都会受到很大限制。方案3管道数量最多造价最高,但水表及主干管均设于屋面上,便于维修和管理;各层顶部梁下无给水横干管,对厨房内部操作及食品安全均无影响,给水系统扩展性较好,便于后期厨房内部用水情况及水量计量管理的调整变化。因此综合权衡考虑,最终本建筑给水管道布置采用方案3。

同时也要注意到方案3管道数量最多而且管路错综复杂,屋面上有3个楼层分区干管,3层的每个集中用水点处均有3根给水立管,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屋面干管的合理走向,并通过预留管道井等方式,可以较好解决管道维修和保护的问题。

4、结语

高校食堂厨房给水设计与普通商业建筑厨房有很大区别,但在设计阶段往往被业主及设计师忽视,这给后期施工及食堂运营管理带来很大问题。因此,要求设计师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其给水系统有下列特点和要求:

4.1设计深度要求高,在建筑施工图阶段就需要在对厨房设备用水特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详细准确设计厨房给水点、给水管道并进行水力计算。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3

——在全省中小学校后勤管理校长培训班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当前学校食品安全形势

学校食品安全事关学生身体健康,事关亿万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制度建设、加强管理、隐患排查、督促检查、监管执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校园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但因为思想不重视、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问题,学校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年央视“3·15”晚会报道的“虾扯蛋”“黄金口味棒”等辣条生产经营问题,江苏兴化一小学给孩子发过期牛奶、南京某学校被查出一批大米镉超标,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问题、内江市第二中学学生研学团队发生30余名中学生细菌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等等。上述一系列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警示我们,当前学校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食品安全管理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学校食堂设施条件不达标。目前,仍然有学校食堂在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没有专门的食堂,用其他校舍当食堂,环境脏乱差;有的没有食品加工场所,消毒、“三防”、冷藏保鲜等设备配备不全不齐或不规范……由于投入不足,很多食堂硬件不合格、不达标。

(二)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少数从事学校安全管理的部门、学校领导仍然重视不够,力量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对校园食品安全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学校没有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落实不到位,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各环节管理不够规范,要求不高;另一方面,校园周边环境复杂,校外饮食摊点管理难度大,食安、教育、城管、市监等多个部门分工不够明确,职责落实不严。

(三)学校食堂运营模式不规范。目前,学校食堂运营模式多元,有学校自主经营管理模式,有对外承包的私营化模式,有社会企业配送等模式。商业化运营模式存在业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最终使学生膳食质量下降,安全风险提高。另外,由于手机外卖配送的便利性,对高中阶段以上的学生使用外卖订购食品的监管机制也不够健全。

(四)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食堂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食堂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管理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要么没有培训机制,要么没有参加健康检查,食品安全操作不够规范,卫生情况存在隐患重重。

二、党中央、国务院及我省校园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面对食品安全存在严峻形势,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都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将校园安全食品摆上突出位置。在今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四个最严”,即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充分显示了中国加强食品安全防护的坚定决心。

3月16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召开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2019年要完成“硬任务”:全年校园食物中毒事故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并比2018年有所下降;学校食堂推行“明厨亮灶”的比例要达到70%,让群众随时可以进行“看得见”的监督;各地食品安全办等部门要组织全面排查校园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4月1日,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开始施行。新《规定》共8章64条,包括总则、管理体制、学校职责、食堂管理、外购食品管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与应急处置、责任追究、附则等。新规定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重视日常监管,规定陪餐制度,并针对外购食品,明确具体要求。

教育部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将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重要内容。加强依法管理、贯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多次召开专项整治行动会议部署和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我省始终把守食品安全底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重点解决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和食品安全问题,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安全工作意见》《关于印发江西省学校(幼儿园)食堂经营“十必须”、“采购“十不准”的通知》《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学生集中用餐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文件,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网信办、省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多次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

三、**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省、上饶市教育和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严格遵照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有关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在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监管等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受到了省、上饶市等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一)完善制度,细化目标,努力创建“一流标准”

我市坚持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严要求强化食堂管理,切实为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构建一道安全防线。

一是完善制度,推行学校食堂自主经营。为了创新学校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我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从2014年秋开始,在全市学校推行学校食堂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并由市物价局核批学生餐收费标准,为校园食品和学生用品质量卫生安全,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同时制定出台了《**市中小学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市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市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对全市学校食堂进行规范管理。2019年5月又下发了《关于要求校园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关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学校食品安全、经营管理、监管责任等要求,对全市所有学校小卖部、超市进行关停整顿,由市教体局对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进行可行性认证,认证结果由教体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审核决定,对所有新设的学校超市实行学校自主经营管理模式。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举措落实,有效地保障了全市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

二是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为了改善学校食堂卫生、贮藏条件和学生就餐环境,近年来,我局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明厨亮灶”行动等措施,共投入食堂基础设施改造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新建、改造了市二中、铜矿中学、黄柏小学、新岗山板桥村完小、海口幼儿园等40余所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学校食堂硬件建设明显提升。同时投入近300余万元为李宅密川村完小、新岗山西坑村完小、绕二幼儿园、花桥小学等14所食堂添置了冰箱、冷冻柜、消毒柜、灶具、厨具等设备。今年暑期又投入50多万元对占才中学、绕二中学、李宅中学、绕二小学、黄柏中学食堂进行了改造,经过改造,我市食堂布局更加合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有效的保障了学生用餐安全。

三是齐抓共管,持续推进“明厨亮灶”。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学校食堂卫生标准,我市结合工程和创国卫工作需要,对全市学校食堂进行摸底,全面部署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对薄弱食堂提出改造升级计划。建立由食安办、市管局、公安局、教体局、农业农村局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定期对各学校进行食品安全和“明厨亮灶”工程进行专项抽查,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形成教体局与有关职能单位齐抓共管联运机制,推动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目前,我市达到“明厨亮灶”的建设标准的学校食堂有97个,“明厨亮灶”覆盖率达86.6%。已超过国家对学校“明厨亮灶”要求的覆盖率80%。学校食堂卫生等有了明显改善。

(二)创新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做到“安全第一”

我市积极创新管理方式,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努力凝

聚推进食堂食品安全的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领导,将责任落实到人。我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食品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相关规章制度,并成立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体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局体卫艺股具体抓落实。全市各学校也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每学年初,从局长、校长到具体食堂食品相关人员,层层签定责任书,齐抓共管,层层落实。与时同时,我市通过结合“一清单两档案”推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将全市各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列入学校档案负面清单,要求有关学校详细列出食品安全工作薄弱环节和问题清单,并制定整改方案。

二是创新管理,建立监督长效机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切实改善学生伙食质量和卫生状况,保障广大师生用餐安全,我局建立了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财政、物价、市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学校负责人和家长组成的学校食堂食品监督工作组,通过现场考察、调查问卷等方式定期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调研和监督。根据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要求,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不定期对学校进行督查,并对监管部门是否依法履行职责纳入重点监督范围。在此基础上,市教体局每年先对教育督学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然后组织督学每年两次对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限期整改到位。市教体局还通过组织学校开展“食堂开放日”、成立膳食委员会等,接受家长、社会监督,强化了从业人员的诚信自律意识,伙食质量不断改善,提升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水平,深受师生、家长、社会好评。

三是多方参与,实现食品安全共建。各校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将学校饮用水等安全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统一规划。通过努力,我市多所学校食堂饮用水源被纳入乡镇新农村建设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学校饮用水源得到了多重保障。我市每年还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监督执法局、疾控中心等部门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予以2次健康体检及学校食堂学生餐饭菜采样监测。市卫健监督执法局每年对我市各校饮用水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一旦发现问题,我局积极采取措施,近两年共投入20余万元在绕二小学、界田小学等十余所不合格水源学校安装净水设备,经采样检测均为合格,达到饮用水安全标准。

(三)注重宣传,狠抓常规,切实做到“预防为主”

宣传教育是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防范未然的重要方式,我市坚持从源头上把关,积极宣传普及食堂食品安全知识,认真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切实做到“预防为主”。

一是普及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我市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情况纳入学校考评体系,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相关食品安全知识。通过选定相关健康教育,卫生安全等教材,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由浅入深系统地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使学生都能够识别过期、变质、伪劣或“三无”食品等,形成良好的卫生安全意识和行为。在全国“安全教育周”等活动期间,各中小学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利用班队活动、晨会教育、黑板报、广播、宣传橱窗等阵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能力,学生参与率达100%。

二是严格要求,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建立完善食品采购、食品保管、食品制作加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购用、食品留样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食品从业人员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能落到实处。每年开展学校食堂管理和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学习,今年8月4日,我局联合市相关卫生部门对全市学校进行了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对全市民办幼儿园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水平与责任意识,切实做到食品安全知识人人会,安全责任人人有,安全规程人人熟。

三是注重常规,强化食堂日常管理。坚持“三个必须”和“两个严禁”,全市各学校食堂必须实行原料处理、食品加工、贮存场所标准化建设,必须配备冷藏、清洗、消毒、防蝇防鼠、洗手等设备或设施,必须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采购台账记录等机制。禁止学校食堂购进和使用来源不明食品、有毒有害食品、超保质期食品和腐败变质食品,禁止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违规加工制作四季豆、豆角、发芽土豆。同时,加强饮用水源管理,对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设施强化日常清洗、消杀、净化、防护等措施。

(四)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4

关键词:高校;食堂半社会化;改革模式;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15-04

一、国内外高校食堂现状

德国开设大学生后勤服务中心,该中心开办数百个学生食堂,学生食堂不仅可无偿使用食堂的建筑物,无需缴纳水、电、采暖等费用,还可得到州政府的补贴,学生食堂由大学生后勤服务中心连锁经营,其原料的采购a、运输、配餐的标准、质量与服务规范、人员配备等均由中心饮食服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学生食堂设有学生品尝员、民意调查员,除定期向食堂管理者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外,还将经营情况向学生公布。英国的高校食堂在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后,现食堂管理方式主要采用自行管理,部分餐厅与咖啡厅通过社会引进的方式进行经营[1]。英国高校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凡是学生会进行餐饮服务经营的,在水、电以及管理费用等均给予一定减免,并规定参与服务的人员必须为学生,该形式为在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勤工助学提供了便捷途径。

根据学者对国内高校食堂的研究,在食堂社会化改革方面,刘素梅提出“契约运行模式”,即由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代表高校作为甲方与社会上具备法人资格的乙方通过契约形成合作关系共同经营管理高校食堂(刘素梅,2010);王强提出加强高校食堂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并参与食堂管理的改革模式(王强、王利梅,2009);在食堂服务评价方面,张硕提出应用模糊数学进行高校食堂服务评判,避免了在主观评判中很多的人为因素,为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和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张硕,2007);邵羽春提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培养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为高校师生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邵羽春,2010);食堂文化建设方面,王燕提出,要努力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寓教于乐,营造教育人的就餐高雅环境。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放松心情地就餐、交流、聚会、开展活动,他们不仅汲取着食物营养,同时也汲取着精神营养,达到消费的是食品,享受的是文明和美感(王燕,2007)。

二、高校食堂现有模式利弊分析

1.社会化运营模式分析。社会化经营模式也称契约运行模式,由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代表高校,与社会上具备法人资格的餐饮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共同经营高校食堂所形成的运行模式。契约运行模式的特点是学校以现有的场地和厨房设备资产作为投入,对运营方实施监督管理。企业以部分流动资金、人员和技术为投入,按照约定的菜肴食品价格、服务以及卫生安全管理方式,进行高校食堂的日常经营管理,并由此获取回报。另一种模式为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由企业自行建造食堂并投入设备设施及人员等,建成后由企业独立经营管理并获取回报的方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将食堂日常经营管理交给了企业,摆脱了负担,由于企业参与了高校食堂的经营管理,使服务与菜肴食品质量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提升[2]。

由于社会化经营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高校食堂的公益属性和微利化经营特征与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方面[3],如企业实行契约经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高校食堂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其次是不少商家以变相方式提高菜肴食品价格,如采购低价原料、减少饭菜数量等[4]。第三是卫生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于菜肴食品安全、燃气和设备使用安全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第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服务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成为高校食堂社会化的重大阻碍。

2.校内企业运营模式分析。校内企业经营模式是由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代表学校,与校内企业形成契约合作关系,由校内企业独立进行食堂运营管理。与社会化经营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法人是校内指定的在编职员,董事会由学校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组成。

校内企业管理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物价上涨时,校内企业可以顺利申请补贴维持菜价稳定,设备设施能按照计划进行维修和更换,故菜肴食品价格、食品安全相对比较稳定,但由于后勤监管部门与校内企业常因管理职责范围不清晰,出现问题时容易相互推诿。

3.高校自主运营模式分析。高校自主经营由于管理者多是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对食堂进行管理,管理者多为学校在编人员,故在菜肴食品价格、卫生等方面相对较为稳定。但多数食堂管理者观念落后,在采购环节中饱私囊,在运输、贮存和销售等环节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低以及菜肴食品质量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现行管理模式。另食堂管理责任重大、事务繁多,管理者责、权、利不清晰也是进行现有模式改革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各类食堂运营模式多年实践及利弊分析,不论哪一种运营模式,都存在与现行政策和高校改革初衷相矛盾之处或相关问题,如社会化运营存在契约商利润的最大化与食堂公益属性矛盾,校内企业经营存在多头管理及职权不明确,自主运营模式又存在改革前期的工作效率低下、食堂菜肴质量不高但价格高矛盾等。要改变目前现状,还需在现有改革成果上分析现有问题,深入研究,以适应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三、高校食堂半社会化运营模式分析

(一)半社会化运营模式分析

高校食堂的半社会化运营模式以高校后勤为代表,通过招标与资质评估,与具有法人资格的餐饮业经营者签订合作协议,对高校食堂实行共同经营。该模式以食堂社会化合作条件为基础实施,与完全社会化经营不同之处在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参与了该模式的部分监督与管理工作。该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负责进行食堂的日常经营管理,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监督、协商与控制工作。双方各司其责,并通过共同管理,实现高校食堂菜肴食品的安全卫生、价格合理、设备设施安全得以保障,师生就餐满意度高的半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

(二)半社会化运营模式实施步骤

1.半社会化运营高校后勤部门与企业工作的职责划分。高校食堂半社会化运营,后勤部门与企业双方职责成为该运营模式重要内容之一,职责不清,则该运行方式无从谈起。该模式的分工主要确定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生产经营者须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及食堂运营责任,二是作为学校代表的后勤部门监督管理者角色,对其经营的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如菜肴食品卫生、价格及品质、菜肴种类及创新、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等。为此,后勤部门作为技术指导者和监督管理者,在该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理应高于实际经营管理部门,才可对食堂日常运行制订监督指导方案并予以实施,契约商与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职责(如表1所示)。

2.半社会化运营要约及相关事宜。(1)安全事故责任。安全责任事件主要是指在合同期限内发生的安全事件,包括因原料不符合食用要求、原料在存储、加工、销售等过程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燃气及设备设施安全事件,此类事件主要包括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人员受伤、检查不彻底引发的燃气泄漏等事件,学校食堂应与契约商商定安全事件的责任及赔偿措施,确定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制定相应的责任事故赔偿金制度。(2)菜肴食品种类及创新。规定每餐供应菜肴的种类、数量及价格。契约商按规定应公布的菜肴价格包括素菜类、荤菜类、荤素搭配菜肴、套餐、煲仔饭、汤菜、小炒、卤肉等。(3)合同期限。规定后勤部门与企业合同年限,并规定在合同期间内双方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及未履行职责应承担的责任,并以此为合同续签的参考。(4)其他内容。约定每月应缴纳的费用,如约定的管理费(含设备折旧、维护费用)、每月所产生的水电费,物价上涨时为维持食堂菜肴食品价格所应补贴的费用等。

后勤管理部门与企业以上述约定内容为基础,并不断进行调整、反馈和实施,进一步优化该运行模式,并逐步将该模式推向成熟和稳定。

(三)半社会化运营评价指标

1.就餐满意度调查。在运营期间内,每一年度进行该运营模式的满意度调查,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在该食堂就餐的师生,设定相关调查内容,如菜肴食品种类、制作水平、菜肴价格、卫生状况、服务态度等,以此为评价该运营模式的合格标准之一。

2.网上评价。在校园网内设定评价标准,进行网络调查,并以此为评价该模式标准。

3.管理部门座谈会调查。由后勤管理部门组织餐饮方面专家、学生会、教师代表、工会代表等群体进行座谈交流,开展相关就餐满意度讨论。

4.合同的续签。根据学生及相关人员满意率调查结果,每一年度对该运营模式进行总体评价,以此确定是否签订下一年度合约。

四、半社会化运营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半社会化运营可能产生的问题

1.契约商经营利润最大化与食堂公益经营的矛盾。企业经营食堂目的一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食堂面对的主要是学生群体,如菜肴食品超出其消费能力,则失去了高校食堂的公益属性。

2.菜肴食品的创新,菜肴出品质量检测标准。菜肴质量决定消费群体满意度,无法保障菜肴质量则其他标准无法进行,故菜肴质量是决定高校食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安全卫生管理。食品安全是高校食堂的“生命线”,工作人员在原料检测、验收、原料加工、菜肴烹制等过程如有不慎,则易产生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使菜肴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进而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燃气及设备设施安全方面,制定相关制度措施进行管理与控制,如设备关键点检查与控制、严格按照燃气设备操作程序进行日常操作等。

4.高校食堂的文化建设。进行高校食堂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食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半社会化运营模式下,建立成熟的高校食堂的文化,对于留人用人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解决策略

1.严格控制食堂菜肴食品价格,杜绝随意涨价和变相涨价现象。强调食堂公益属性并以此为合作基础条件与契约商签订食堂半社会化运营合同。根据经营者菜肴食品质量、服务等满意度,给予适当减免管理费用,物价上涨时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各食堂契约商在菜肴种类、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创造学校、契约商和师生方的共赢局面。

2.加强在半社会运营下的食堂安全管理。由校方牵头,导入iSo2200和HaCCp(分析危害关键控制点)标准,实行对各食堂卫生安全方面进行卫生管理,实现菜肴食品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监控。在采购方面,为避免契约所商所采购价低质差原料,学校应对契约商所采购的原料实行感观、物理及化学检测制度,对各类原料及半成品在检测中出现超标现象的,应予以杜绝使用。每餐、次实行菜肴食品留样备检制度,以方便在出现问题时了解食物的来龙去脉[5]。严格控制储物冰箱、雪柜温度,对于所储存的各类生熟原料出现问题时应杜绝使用。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方面,执行严格的设备设施点检制度,应规定日常必须检查的关键部位(如下页表2所示),对于设备设施内部不容易查看到的地方应实行定期维修,保证厨房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

3.高校食堂文化建设。高校食堂文化是指食堂全体人员应具有的核心思想理念特征,食堂进行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使全体人员认可这一理念,并强调在思想及行为准则的一致性,共同创造出被认可和接受的价值理念。要实现这一目标,改变人员价值理念,一方面,食堂管理者必须建立符合食堂自身发展的行为准则,食堂的行为准则外在表现为在为师生服务方面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内在方面表现为同事之间处事标准及原则,该标准建立后,应定期组织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并建立相关的奖惩措施,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并适时淘汰一部分不适合该标准要求的人员,使食堂文化建设进入正常轨道,使所有人员在既定的行为标准下工作。另一方面,食堂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长期的培养方可形成。第三,食堂管理者必须是高校食堂文化的倡导者,高校后勤部门应积极鼓励契约商进行食堂文化建设,积极了解员工需求,通过学习和激励,使员工普遍接受属于高校自身的价值理念,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奉行相关行为准则。卓越的高校食堂文化可以激励每一位员工,从而使他们备受尊重和重视,以此产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作用。

高校食堂半社会化运营模式是在现有食堂社会化改革基础上,进行相关矛盾及问题研究,变革对合作方的监督管理方式以及完善相关规定,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契约商达成一致协议,实现契约商按合同进行食堂人员、岗位技术、食品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运营管理。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为契约商提供完善设备设施及场地,建立信息平台并进行控制,及时掌握学生对食堂菜肴食品价格、服务及管理等信息,实现高校后勤部门、契约商及在校师生等三方面的共赢,以适应高校食堂半社会化改革发展模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曾祥龙.从英国、德国大学饭堂看中国高校食堂社会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118-119.

[2]刘素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下的食堂管理模式初探[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12):61-63.

[3]罗红.高校食堂科学发展路径初探(社会化问题)[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3):114-116.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5

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然而,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直接危害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档案规范化管理,保证校园食品安全是当务之急。

(一)学校食堂是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的场所。学校食堂是人流量很大的场所,每天承担着成千上万名师生就餐,提供的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师生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着校园的稳定。当前校园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归根结底,中毒事件的背后就是监管不力,没有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档案规范化管理,保证校园食品安全。

(二)学校食堂是食品安全的高风险场所。学校食堂面向的人群是众多的老师与学生,每天消耗的食材不计其数,在购买食材方面缺乏有效监管,不能保证所购买的食材质量合格。其加工服务方式也多种多样,这样就容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学校食堂成为了一个高风险场所。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酿成大错。

(三)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十分薄弱。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学校后勤档案管理也不断规范化,但是许多学校并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食堂食品档案管理进行有效加强。许多学校食堂的设备仍然很陈旧,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甚至没有健康证。许多食堂只是以营利为目的,完全不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二、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1)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近年来,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密切,有些由于食品安全知识的缺乏,促使不法经营者有利可图,在校园中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斩断不法商贩在校园中利益的源头。首先可以印制一批校刊文书,内容具体到食品?碓吹刂贰⒅谱鞴?程、主要危害成分等,附一些非法食品的图片,让中小学生课后阅读和家长浏览。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做相关宣传,可利用多媒体检索一些非法食品对身体的害处,并教给学生使用食品安全信息化系统进行查询。(2)管理人员培训。其次是对中小学校后勤部门工作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可以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有效的培训内容,使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采购人员熟练掌握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可定期安排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他们对食品档案管理的水平。

(二)完善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设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学校要以《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性,保障师生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应该多个方面进行,包括食品的采购、食品的加工、食品的存放、食品的检测等。还要建立合理的安全评价体系,有效责任制度等。以此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档案规范化管理,保证校园食品安全。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档案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不断加快,传统的档案管理设备及方法逐步被网络化、系统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所取代。学校食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食品安全建设,规范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安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需求,是食堂高效运转的保障。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6

关于印发《贡井区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教育局,各学校(含托幼机构),各食药所: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学校食品安全,现印发《贡井区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自贡市贡井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6月23日

贡井区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区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主管责任和监管责任,确保学校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单位、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四位一体”责任,细化至每个区域、每个地段、每所学校(含托幼机构),形成网格责任图。各责任主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职齐抓共管,学校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经营,确保学校师生食品安全。

二、网格化管理工作目标

(一)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并落实到责任人,上下级网格联动,形成管理合力。

(二)规范管理,守法经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三)及时处置食品安全事件,回应社会关切。群众投诉举报能够及时调查处理,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发现、上报并采取与职责相符合的应急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三、网格划分及主要工作

按照属地管辖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的原则,建立三级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网格化管理)。

(一) 一级网格

一级网格,即区级网格。责任主体为贡井区人民政府,成员单位为区教育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区政府:对区级网格化体系建立运行和全区学校食堂建设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1、建立一级网格,指导、监督、考核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指导监督二、三级网格化管理建设和运行。2、领导、组织、协调实施全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专题研究全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指挥学校发生的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提供改善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条件的资金和项目。(责任人:分管教育工作副区长、分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副区长、区食药安办主任)

区教育局:对全区学校的网格化建设管理负责,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负主管责任。1、网格化建设管理具体责任,明确责任人、责任范围、工作职责;指导、监督、考核各学校的网格化建设和管理工作。2、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督促学校落实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3、组织所有学校(含托幼机构)学校校长、副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及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全年不少于2次)。4、处置学校发生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和舆情应急事件,组织开展好学生医疗救治、情绪安抚、事故现场控制、舆情应对工作。5、全面实施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标准化食堂建设等工作,确保2018年辖区义务段所有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达B级。6、督促教育局相关人员和学校使用信息化管理措施,发挥“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作用。7、确保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不对外承包。8、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以及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1、承担网格化建设管理具体责任,明确责任人、责任范围、工作职责;指导、监督食品药品监管所网格化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2、开展或组织食品药品监管所培训校长、副校长和首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随机抽查考核学校自主培训效果。3、实施春季、秋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每年对行政区域内学校双随机检查面达20%以上。4、处置学校发生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和学校食品安全舆情,组织对操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工操作过程、食品存储、餐用具使用是否规范、加工环境是否存在污染源等事故原因调查,对疑似问题食品及食品原料、餐用具、留样食品抽样检验,并协助卫生疾控部门开展以学生近3日共同就餐史、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留取病人呕吐物、排泄物检验为主要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查处违法行为,完善监管措施。5、实施学校食堂和食品小卖部的许可证审批、食品监督抽样检验、违法行为查处、督促学校履行主体责任等行政监管工作。6、督促教育局和学校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和使用、量化分级B级食堂创建、明厨亮灶工作。7、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二级网络

二级网格,即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区域,责任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成员单位为区教育局、各食品药品监管所。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网格化建设管理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1、负责二级网格的建立和运行,明确本级人民政府网格化管理责任人员和工作任务,责任人员责任包干到学校。2、组织实施辖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3、协调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现场维稳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区教育局:明确本系统在二级网格中的具体责任人。具体责任人职责是:1、指导、监督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2、组织辖区所有学校(含托幼机构)学校校长、副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每个学校日常检查全年不少于3次。3、督促学校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主体责任落实,推行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学校食堂建设、量化分级B级单位创建、明厨亮灶建设工作。4、指导学校处置食品安全应急事件。

食品药品监管所:依法实施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1、每所学校确定2名监管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和风险台账,做到家底清、情况明。2、与学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学校全面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建设、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量化分级B级单位创建、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3、开展或配合区局培训校长、分管校长和首席食品安全员并抽查考核学校自主培训效果。4、日常巡查频次由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等次确定(a级全年不少于1次,B级全年不少于2次,C级全年不少于3次,未评级全年不少于4次),做好巡查记录、依法处置问题。5、实施学校食堂食品监督抽检或快检。6、处置食品安全应急事件。事发2小时内,初步核实情况后上报区局,在区局指导下对操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工操作过程、食品存储、餐用具使用是否规范、加工环境是否存在污染源等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并协助卫生疾控部门开展以学生近3日共同就餐史、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留取病人呕吐物、排泄物检验为主要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医疗救治、现场控制及食堂消毒工作。

(三)三级网格

各学校(含托幼机构)为三级网格责任主体,依法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主体责任。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食堂负责人及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为网格化管理具体责任人,做到定岗、定人、定责。

校长:1、依法取得校长为法定代表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2、建立学校为单位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机构、任命首席食品安全管理员,明确校长、分管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并对工作运行、人员履职进行督查考核。3、依据《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自查、首席食品安全员、教师陪餐、家长(学生)委员会监督、从业人员管理、食品加工过程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4、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岗位职责,自查评估风险,完善整改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向食品药品监管所和教育局递交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自查报告。5、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量化分级B级单位创建工作。6、组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全年不少于40小时,开展师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7、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处置学校食品安全应急事件。组织人员分别开展学生医疗救治、学生及家长情绪安抚、封存保护食品加工现场待协助调查、保存病患学生用药前呕吐物和排泄物、关注和应对舆情等工作,并在2小时内报告区教育局和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副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协助校长履行职责,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要求。主要工作:1、加强食品服务从业健康管理和培训。2、制度分解到岗位、责任落实到人,每天开展综合检查和考核。重点把控从业人员晨检制度、食品原料采购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设施设备消毒及维护制度、食品储存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品烹饪制度的落实,防范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造成食品安全事故。3、明确人员使用食品安全信息化软件,登录系统上传食品安全管理数据。4、发现学校食品安全应急事件第一时间报告校长,通知封存保护食品加工现场,通知食堂从业人员返回食堂协助事故原因调查。

食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和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保持身体健康上岗,重点防范加工过程中细菌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1、健康体检合格,不得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上岗操作。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要求,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食品行为后勤洗手、不得在食品处理区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3、采购食品原料索票索证,食品添加剂使用实行“五专”管理,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品及用具不发生交叉污染,食品存储生熟分开、符合存储温度和环境要求,食品烹饪烧熟煮透,对制冷消毒设置定期检查维护,餐厨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处置台账,食品加工区域“防鼠、防蝇、防尘”措施健全。4、除高校食堂外,禁止加工经营冷荤凉菜,严禁采购、储存、使用亚硝酸盐,严禁违规加工制作野生毒覃、发芽土豆、霉变红薯、鲜黄花菜等高风险食品,加工制作四季豆、豆浆等食品时需要烧熟煮透。禁止《食品安全法》规定的12类食品生产经营行为。5、食品留样品种齐全、数量100克以上、留样器具经清洗消毒后密封保存于专用冰箱48小时。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6月12日-6月30日)

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积极营造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氛围。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 7月1日—11月30日)

一、二、三级网格责任主体和成员单位分别确定责任人、工作人员以及其职责和任务,确保每个区域、每个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各网格责任主体和成员单位整理网格化管理人员信息、工作职责,管理区域绘制网格化管理责任图。

全面启动一、二、三级网格运行,组织重点检查,检验运行效果,并及时补充完善,使之迅速进入常态化。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2月)

认真总结分析推进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对一些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精心提炼和推广。

五、实施网格化要求

(一)组织领导

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是切实落实管理责任的有效措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一级网格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分管教育和食品安全的副区长担任组长,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分管学校食品安全副局长及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网格化管理建立和运行的组织协调工作。二、三级网格成立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由责任主体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单位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具体实施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

(二)运行要求

各级网格要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全力抓好落实。学校要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中公示本校网格化管理责任人和职责。

上下级网格之间要签订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书,明确管理职责和责任人。

上级网格内成员单位对应指导下级网格内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管理责任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同级网格内成员单位建立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三)督查与考核

上级网格督查下级网格工作,由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对网格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督查情况纳入年度食品安全目标考核内容。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按照“政府组织、部门负责、依法治理、规范提高”的原则,立足长效管理,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1、加强学校食堂、校内商店(小卖部)和校园周边小饭桌、小餐馆及饮食流动摊点管理,完善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纠正各种违规行为,增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健康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2、加强学生接送车辆管理,严禁农用车、改装车、拼装车、报废车辆接送学生,严禁无证驾驶、非法营运以及酒后驾车、超速、超载接送学生,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工作职责

1、安监局:充分发挥监督、检查、指导、协调作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确保取得实效。

2、卫生局:

(1)对学校食堂卫生环境、安全防范措施、原材料进货质量进行安全把关,指导其认真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票索证、购销台帐等制度,重点检查食堂后厨有无过期、霉变和腐败食品及原料等。

(2)对校内商店(小卖部)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摊点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承诺等制度是否落实,严厉查处销售“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及其他不合格食品等行为。

(3)严格按照《省小饭桌卫生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加强校外小饭桌规范管理,重点检查有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及卫生管理制度、卫生防护措施等落实情况,严厉查处利用有毒有害、变质和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加工食品等违规行为。

3、工商局:对校内及学校周边商店(小卖部)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

4、公安局:重点查处学生接送车无证驾驶、车辆超期报废或车况不良、超载和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等行为。

5、交通局:重点查处无营运手续私自接送学生(黑出租)和学生接送车超载等行为。

6、教育局:

(1)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认真落实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学生饮用水、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学生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督查等规章制度,保持食堂环境和食品加工操作的卫生清洁,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发生。

(2)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发放告知书,与学生家长签订协议,教育学生不乘坐没有营运手续和安全保障的黑出租。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接送车辆发放标志牌,建立档案,规范管理。

7、监察局:按照“干部作风建设年”工作要求,对专项治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3月3日—3月5日)。市政府召开会议,对全市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治理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总体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各有关部门分别制定详细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细化责任目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专项治理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集中治理阶段(3月6日—3月28日)。由安监部门牵头,组织教育、卫生、工商等部门,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内商店(小卖部)和学校周边的小饭桌、小餐馆及饮食流动摊点等进行拉网式检查,实施规范管理和集中治理,有效防止学生饮食安全事故发生;组织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加强学生接送车的摸排,重点查处“黑车”、“病车”和无证驾驶、非法营运及酒后驾驶、超员接送学生等违法行为,对查获车辆从严处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和不规范的接送车辆坚决停运,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规范提高阶段(3月29日—4月3日)。按照“整改一批,提高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小卖部及学校周边小饭桌、餐饮摊点进行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卫生许可、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承诺等制度,对达标单位规范管理,经整改仍不能达标的依法取缔,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深入宣传安全知识,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自觉拒乘不规范接送车辆,不断完善学生接送车辆长效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集中整治活动结束后,各职能部门于4月8日前向市政府作出书面工作汇报。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接送车辆治理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将专项治理活动列入当前重要工作内容,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接送车辆管理问题,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安监、教育、卫生、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要围绕各自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要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和信息通报制度,确保工作信息畅通,衔接有序,措施有力。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8

为保证20**年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成教函【20**】**号文件要求,我局认真履行职责,围绕防控学校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师生健康,积极开展了秋季开学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监管力度,加大监督频次,加大督查力度,保障了全市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总结如下。

一、概况

**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食堂***个,其中大学食堂2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食堂2个,高中食堂7个,初级中学食堂***个,九年制学校食堂***个,小学食堂***个,幼儿园食堂***个。

二、具体做法

(一)高度重视提早安排

1、在暑假期间、开学前与教育局协商20**年秋季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安排布置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制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年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局长杨胜余为组长,分管副局长易勇、稽查大队大队长王培虎为副组长的秋季开学前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并对本次专项检查的时间、人员、检查的内容等作了详细安排。

3、8月22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在**市延秀小学总部召开了20**年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会,各学校食堂负责人***人参加会议会议培训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如何预防食物中毒,通报了上学期学校食堂监管工作现状,并对秋季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各学校负责人要牢记“食品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牢固树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要求各学校立即行动,作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开展自查,及时整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并对与会的学校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责任书》。要求学校对照《**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管考核办法》和《**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品安全考核评分表》开展自查。

(二)集中精力监管到位

9月1日-9月5日,**食药监局组织执法人员***人次,车辆50台次,集中精力,对辖区内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托儿所食堂、食品小卖部及学校周边200米以北的食品生产经营户开展拉网式检查。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突出“三个抓住”。

抓住重点内容,一是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持证情况。二是建立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情况。三是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四是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规范情况。五是禁止使用高风险食品及隔餐食品。严禁高等院校以外的各类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严禁各类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等控制高风险食品。六是餐饮具清洗、消毒情况。七是食堂基本条件和卫生环境,以及食品加工、贮存和保温、冷藏、冷冻、留样等设施设备配置、运行、维护情况。八是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信息、管理制度等信息公示情况。九是留样、清洗消毒等工作记录情况。十是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情况等。

抓住重点环节,一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环节,半成品、成品食物要分开,避免发生交叉污染;

二是餐用具的消毒管理。餐用具、设备必须定期消毒;

三是售卖环节;

四是食品储备环节以及食品交接环节。

抓住重点对象,即C级食堂和开学前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学校食堂。

(三)加强宣传强化意识

1、宣传方式

采取集中培训,现场针对性培训及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的方式开展宣传。

2、宣传内容

宣传内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通知》、《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要点》、《防范夏秋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预警公告》、《20**年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指导意见书》。

三、取得成效

一是各学校树立了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二是各学校认真开展了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三是绝大多数学校食堂持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在许可范围内从事餐饮服务活动;

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配备了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从业人员的责任;

均制定了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四是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保证采购、储存加工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

五是绝大部分学校食堂流程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加强设施设备的定期维护,并保证正常运行。达到食品安全基本条件;

六是现场检查过程中,未发现有出售皮蛋、四季豆、发芽土豆、鲜黄花、野生菌等高风险食品和凉拌菜的行为;

七是截止目前,我市学校食堂未发生一起食源性疾病。

四、存在问题

(一)校园周边有部分餐饮店无餐饮服务许可证,部分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明。

(二)部分学校食堂采购大米时索证索票不规范,只有委托检验的检测报告。

(三)4个学校食堂未定期清洗、校验、及时清理清洗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9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及复学后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和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省中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关于转发省市场监管局、教育厅、公安厅〈关于组织开展学校食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2020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按规定及时对辖区内学校食堂及托幼机构食堂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根据州、市局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为确保此次专项检查有序开展,我局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本次专项检查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明确工作任务、范围、重点、要求,制定印发了《2020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细化了监管措施。

二、突出重点,扎实整治

一是学校在疫情期间落实食品安全防控责任情况。

防控消毒物资准备情况,食品加工场所及就餐场所的消毒情况等,要求消毒物资要有专间存放,不得与食物混放,严格落实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餐饮具、就餐场所等要实行一日三次的消毒并记录。二是重点学校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员配备情况、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从业人员健康证、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原料采购、食品储存、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餐用具清洗消毒、留样及餐厨废弃物管理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三是督促学校对食品库存进行清理,要求所有散装原辅料及食品重新进行采购,要严把原料采购关,落实采索证及验收、食品贮存及使用、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设施设备运转、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几个方面开展自查;四是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配合,对食品经营加工场所未达到标准的,要求尽快进行整改;五是重点检查食用发芽土豆、野生菌等行为,防范季节性食源中毒事件发生,不得制售凉菜;不得采购、贮存和使用亚硝酸盐;六是对校园周边200米以内范围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食品经营店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食品经营单位有无证照、是否亮照经营,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餐饮具清洗消毒情况、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有无销售“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由于疫情期间关停营业时间较长等原因,部分食品经营店存在少量食品过期未及时下架的问题,执法人员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其进行了普法教育,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做好清点和不合格食品下架工作,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篇10

一、中小学食堂进行成本核算时的内容

(一)对食堂基础原材料的成本核算

食堂的基础原材料主要包括米、面、油、时蔬类、蛋奶类、豆制品、调料以及水电费等和其他的一些原料。

(二)人工成本

主要是指食堂工作相关人员工资成本以及奖金和社会保障金等组成的人工费用支出。

(三)对于一些设施设备的折旧处理

将一些设施设备如燃气具、餐具等根据有关规定,对其按月提取折旧费用,但是折旧的成本内容不能包含政府、社会等投入的固定资产。

(四)易损耗物品的成本

如维持食堂日常所需的物品如餐具、清洁用品的费用。

(五)其他成本

其他的成本主要是指与食堂工作以及设施相关的一些费用成本,如对人员的培训产生的费用,办公用品所产生的费用等等。对于食堂设施设备的维护以及房屋建筑等的修理也不能包含在食堂的财务支出中。

二、对成本进行高效的核算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采购环节的控制

采购人员对于食堂原材料的采购的价格以及质量应该加以重视,这不仅影响着食堂的财务也对师生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采购员必须良好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尽量将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程度降到最低。对于这一要求,中小学校可以对原材料进行集中采购,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采购员由于自身素质的问题以及其他的原因私自克扣公款,可以使财务的手续更加的完善,有利于协调食堂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并高效的完成食堂的采购工作;另一方面,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时,由于原材料采购量的增加,这就要求采购员必须进行大范围的信息搜索,从中选择价钱低质量好的原材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缓解了食堂的压力,是食堂的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学校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自己的食材供应商,以此来降低采购使用的成本,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以及检查,控制其原材料的质量,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商,学校应该及时的检查其合格证并建立档案,严格要求其不能采购质量不合格的、来路不清楚以及质量有问题的原材料。

(二)避免各个环节出现漏洞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每天对食材进行采购,食堂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工作人员的检验和最后的消费都必须在短期内完成,所以这就会使食堂的各个环节工作时间紧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漏洞,所以,为了使食堂的成本预算能够更好的进行,就必须要防止这些漏洞的产生。中小学学校的食堂一般都是非盈利的产业,学校会印制一些饭票免费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发放到学生或者老师手中,因为饭票的功能在该食堂等同于货币的作用,所以饭票直接关系着食堂伙食成本的计算,但是有的中小学校没有对饭票进行合理的回收以及统计,所以,就会造成食堂财务计算的困难。应该加强对饭票进行回收并作统计,以方便之后的食堂成本的核算;还要对食堂的实物进行妥善的有效的管理,完善消费的手续,为以后的成本核算提供条件。对于食堂的员工用餐,还应该对其使用结算制度,防止员工用餐方面出现漏洞,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该对食堂进行合理的操作运行,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等等。

(三)加强对食堂内部的单项核算和综合的成本核算

对于食堂的单项核算,主要是指对食堂的某一原材料进行单独的成本计算,这样能够使其他的工作人员合理的制定饭菜的价格,还有就是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这项主要是由食堂来进行核算,食堂通过对单项核算进行分析整合,并进行指导,从而对食堂的成本按月或者按季度进行统一的核算,这样能够合理的对食堂的运营成本进行管理。

(四)加强对中小学食堂外包的控制与管理

中小学校的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学校的食堂只能由学校本身进行经营,而不能对其进行承包或者对外租赁,如果学校有特殊的情况如学校的规模比较大,学生和教师的人数也增大,学校的管理不到位等,如果学校有这类情况时,可以选择信誉好经营模式好的企业进行承包,但是学校还应该对利润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的干预并控制,如果其饭菜的质量不达标,不能使教师或者学生满意,学校可以对其进行调查并收回其经营权,并且将该企业移出学校可承包企业的范围之外。

(五)加强食堂的管理以及成本核算工作

各中小学校应该重视学校食堂的管理工作,加强对食堂的工作以及管理进行指导,组织对食堂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食堂工作进行严密的监督;另一方面,对食堂的财务进行系统的核算,将核算的频率调换至每月或者每季度,有关人员每年还应对学校的财务进行审查,了解其控制成本以及运营情况。从而对学校的食堂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