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十篇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十篇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6:39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1

关键词: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适度压力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个体适应得更好。但当前,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会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这些不良后果可能包括身体的症状、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情绪困扰,以及种种适应问题,甚至引发精神症状。调查表明,中学里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当高,尤其在特殊家庭学生中表现十分明显。如何从思想、行为习惯和社会不良影响等层面入手,并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特殊家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是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成立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重点围绕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自去年以来,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全校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的126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以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符合研究对象的特殊家庭学生568人,占学生总数的45.08%。他们在三个年级的分布状况为:初一186人,初二193人,初三189人。

问卷调查过程中,课题组把全部被测对象集中起来,将问卷发给被测学生,并按预定时间测试完统一回收,之后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该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1991年修订的mHt(mentalhealthtext)作为测试材料,统计方法用SpSS10.0统计。

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之后,发现有25.8%的学生至少在一个项目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从统计结果看,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者296人,占52.1%,有问题的为272人,占47.9%;其中问题严重的有60人,占10.6%。这说明,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

为了进一步确定特殊家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分布情况,课题组又对各分量表进行整理,各分量检出结果为:

由上表可知,我校特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对人焦虑(41.51%),孤独倾向(26.26%),过敏倾向(17.93%),恐怖倾向(17.39%),自责倾向(9.21%),身体症状(5.02%)学习焦虑(4.44%),冲动倾向(3.81%)。可见,对人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等心理问题在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上表现最为明显,尤其是对人焦虑成为特殊家庭学生首要心理问题。产生这一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离异、被寄养、家庭特困等因素让他们觉得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常常因为一点小错误遭到严厉惩罚,而提心吊胆,唯恐做不好;儿童时期没有建立适当的游戏伙伴;受到父母或祖辈的过分娇惯,等等。对于这些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其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来矫正;另一方面要针对特殊的家庭环境,对特殊学生家长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

三、对策措施

(一)探索有效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模式

1、定期召开特殊家庭学生家长会,分析特殊家庭学生的行为心理、家庭教育误区,采取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2、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科政教处和年级组建立问题学生成长档案,指定责任人和辅导老师,定期将学生学业情况、行为心理等及时向家长通报、交流,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3、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讲述成功家教案例,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二)进行特殊家庭学生异常心理行为矫治

1、营造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适合特殊家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充满关爱、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从精神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以改善同学关系,消除隔阂,增进友谊;2、成立“爱心基金会”,帮助特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减免学杂费,切实解决特困生的教育问题;3、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成长档案,做好分类指导和个案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予以疏通辅导。四是开设“心语室”,建立“悄悄话信箱”。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富有教育经验的老师担任心理辅导老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教育干预措施。

(三)加强青春期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家庭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即青春期问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这种身心的不平衡性会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矜持、闭锁、羞怯。针对这些现象,学校通过专题讲座、宣传册、橱窗专栏、报刊广播等途径,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心规律、情感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丰富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体验,引导他们恰当的处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冲突与矛盾,促进身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4).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2

关键词: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社会的稳定。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知识性职业女性,然而由于自身的、家庭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女大学生在职业的而选择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对女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课题自行设计问卷,共发放问卷1100份,有效问卷777份,其中针对在校大三大四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问卷566份,针对毕业后1-2年的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211份。

一、影响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分析

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受自身的职业素养、家庭、学校的教育培养、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职业素养是影响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包括职业倾向、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人专业能力等。家庭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发挥着启蒙引导的作用,通过影响其就业价值观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社会大环境通过其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着职业生涯。

1.自身职业素养

自身职业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倾向。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倾向于大中城市、高薪工作。基于对女大学生职业倾向的调查分析,有46.4%的同学选择工作在大城市,50.53%的同学选择中小城市,选择小城镇的寥寥无几。在薪资选择上48.23%的同学期望毕业后的薪资为5000以上,42.76%的同学期望薪资3000-5000元。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初期,盲目追求高薪资、大城市,对自身期望过高,不利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

(2)心理因素。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时持消极态度,无思想,无追求,职业目标模糊,甚至持有被包养的想法,完全没有做好求职的准备。在调查中,43.64%的同学对以后的工作不明确,盲目跟风,甚至有31.1%的同学认为“嫁得好”比“干的好”重要,就业惰性强。究其根源,主要受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影响,认为女性主要应以家庭为重,不需要独立的自由,独立的生活。这种想法导致其日后的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上,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忽视了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

(3)生理因素。女性在就业上较男性有很多的生理劣势。女大学生在就业的几年内面临着结婚、休产假等一系列的事情,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会将重心倾向于家庭,因此许多公司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并且女大学生在工作中无法承受较大工作量的工作,例如长时间的出差、加班、体力劳动等,相对来说公司更倾向于选择男性。生理因素的制约使得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倾向于从事管理类、服务类、教育类的文科类的专业,缩小了女大学生的日后的择业范围,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多地考虑符合自身生理特征的工作。

(4)专业能力。女生思维和男生有着本质的差异,活跃性和创新能力较弱。在大学学习期间她们注重的是学习成绩而不是如何使用知识、应用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在就业时有时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在“你认为你已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调查中,仅12.54%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创新能力,仅24.91%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专业知识。自身专业能力的缺失会影响对自身的正确定位,降低公司的期待值,在以后工作中的晋升机会较少,生涯发展会受到阻碍。

2.家庭因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家庭对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确定了一个人的早期素质,并影响着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地域、家庭观念等的差异表现在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家庭择业观念的差异。

(1)地域的影响。在职业生涯初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职业初期选择及初期规划。在调查高考志愿填报时的影响因素时,对地域与影响因素之间进行交叉分析,越是趋近于农村,受父母影响越小,由32.74%降到12.39%,受老师影响越大,由1.77%升到7.08%。在调查中,有46.43%的女大学生在毕业季求职时盲目跟风,选择热门职位就业,从沿海大城市到内地城镇、农村,盲目跟风的比例逐渐增大。农村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给子女的借鉴比较少,农村子女在选择专业时独立性较强,但是因为可借鉴因素较少,因此对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就业时主要靠自己的主观选择。而女大学生还处于人格和价值观尚未定型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容易盲目跟风,忽视了完整的职业规划。

(2)家长传统的择业观念。家长持有传统的认为女性适合公务员、教师等工作的观念,对孩子形成误导,忽视其性格特点,忽视了女大学生本身的爱好及就业倾向,及早灌输“当老师、医生、公务员”的思想,导致女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自我定位不准确。

3.学校的教育体制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影响着职业素养的形成,影响着职业生涯初期规划。学校对女大学生合作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整个职业生涯。在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学校存在一定的误区。

(1)教育培养模式单一,成绩至上的理念制约了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学校教学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沿用以前的教学教案,不能做到定期更新,使学生接受最先进的思想。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职业规划课程,也仅是照本宣科,实用性不强,学生兴趣不足。在当今高校,入党、评优活动都以成绩优先,对学生造成误导,盲目追求成绩。尤其对女大学生来说,成绩高的代价是大量的时间积累,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课本上,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则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创新、课外活动上,有助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2)学校自身定位不准确,盲目追随高就业率。面对最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就业率成为检验学校的一个标准。很多学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盲目鼓励学生考研,甚至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考研教育,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身发展及女大学生特殊的生理特点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没有针对女大学生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

4.社会环境

(1)社会传统观念、性别歧视制约着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及职业规划。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仍残留在人们的思想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制约着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如果一个女性,不论他的事业如何成功,如果没有好的家庭,也不会得到大众的称赞,反之,作为男性,如果他的事业成功,那他就是成功人士。这种不公平的传统观念制约了女大学生对自身的正确定位及职业选择。男女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工作性质相同,但男性起薪高于女性,即使资历相同,仍工资不等。就业时用人单位以成本、效率优先,更倾向于工作时间长、效率高的男性,女大学生求职困难。

(2)社会经济不景气,就业形势严峻。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人才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大学生入学率不断增加。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而毕业的女大学生所占比重达310万以上。外加当今社会下的考研热,工作单位招聘起点不断在提升,大学生已经不再是高消费型人才,加剧了就业形势。而且相当比例的女大学生对就业持消极态度,认为随便找个工作就行,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创造价值。

二、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探究

1.女大学生自身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是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实现自我提升的关键因素。一是树立正确的职业倾向,在就职时应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加强学习,全面发展自己;培养能力,认真做好求职准备,选择合适的职业。二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女大学生所从事工作的可替代性太强,只有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出类拔萃。三是提高心理素质。在校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更多的社会实践经历增加了女大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能力,失去了家庭、学校的保护,有利于女大学生承受压力及心理素质的提高。

2.学校提供平台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

学校应该调整高等教育模式,加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构建出女大学生四年学习期间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为女大学生提供“全程辅导”,从大一开始入学就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把女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毕业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帮助女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提高求职技能。学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帮助女大学生调整不良心态,克服求职恐惧,辅导员应积极发挥作用,真正起到沟通桥梁作用。

3.社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国家落实有关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禁止歧视和排斥女性就业现象的发生。针对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出台具体的司法解释,监督和处理歧视行为,加大对含有性别歧视内容的招聘广告的查处力度,在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重要场所设立性别平等监控窗口。

社会观念方面应当树立平等、文明、公正的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女性充分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改变选择员工时对性别的差别对待,充分发现和合理利用女性优势。只有整体的女性就业环境得到了改善,女性更加自立、自强,女大学生就业才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氛围。

本论文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外部因素主要是家庭及社会、学校,内部因素主要是生理、心理、职业倾向、职业能力等自身职业素养,并对女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提出针对性培养意见,为女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提高女性就业竞争力,解决其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部分困难。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3

1.1理论意义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倾向进行研究,识别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为学校的创业指导中心等相关部门拓宽创业教育的研究视野,明晰思路,为制定改进和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决策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对于政府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配套环境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现实意义

近几年受经济结构调整、大学扩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国家也结合实际积极提倡和引导大学生通过创业来解决自身的就业,同时也能吸纳更多的人来就业.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通过研究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2研究过程

2.1大学生创业倾向指标体系的构建

笔者在参考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包括个人背景、个体特质、学校环境、创业态度5个影响因子的创业倾向影响因素.

2.2本次样本回收情况的分析

2.2.1性别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男生1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9.8%;女生11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0.2%.男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2.2.2年级分布

在本次调查的276个有效样本中,大一学生65人,占总数的23.6%,大二学生120人,占43.5%,大三学生46人,占16.7%,大四学生45人,占16.3%.可见,本次调查一、三、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平均,大二学生占据比重较大.

2.2.3专业分布

根据调查显示,来自理工科学生又117人,占总数的42.4%;经管类学生76人,占总数的27.5%;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生有59人,占总数的21.4%;农林类9人,占总数的3.3%;其它专业的有15人,占总数的5.4%.由此可见,在此次调查中,理工科学生占较大比例,这主要与该校的专业设置有关,该校主要以理工科专业为主.

2.2.4生源地情况

根据调查表明,来自于苏南地区的学生为11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0.2%;来自于苏中地区的学生为5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1.4%;来自于苏北地区的学生为106,占被调查人数的38.4%.其中,苏南、苏中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学生累积人数为61.6%,;而苏北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学生比例也相对较少,只有38.4%.这表明,该校生源主要来自于经济较发达地区.

2.2.5家庭年收入

调查显示,来自较低收入(家庭年收入在2万元及以下)家庭的学生占12.7%;来自于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2至5万)占51.8%,来自于较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占(家庭年收入在5至8万)占29.3%,来自于富裕家庭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8万以上)占6.2%.以上数据表明,在此次调查样本中来自于中等以上家庭的学生占据绝大部分,这说明,该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宽裕.

2.2.6父母是否有过创业经历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有过创业经历的有115人,占调查人数的41.7%;没有创业经历的为161人,占调查人数的58.3%.

2.2.7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或培训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完全没有接受过创业培训的占26.4%,非常少的占21.7%,一般的占15.2%,比较多的占27.9%,接受过非常多创业教育的仅占8.7%.由此可见,在被调查的样本中接受过较多创业教育培训的仅占36.8%,绝多数学生只接受过很少的培训,甚至没有接受过.

2.2.8是否有丰富的管理知识

根据调查显示,完全没有管理知识的占21.7%,有非常少管理知识的占24.3%,一般的占29.7%,掌握比较多管理知识的占18.5%,掌握非常多管理知识的仅占5.8%.由此可见,在被调查的样本中掌握较多管理知识的占24.3%,说明该校学生在与创业相关的管理知识方面比较缺乏.

2.3创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对个体特质、学校因素与学生创业态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从而发掘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2.3.1个体特质影响学生创业态度

将个体特质与学生创业态度作相关分析,个体特质与学生创业态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622,且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个体特质与学生创业态度显著正相关,说明该因素的有效改善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创业态度.在本文中,笔者参考各种文献将个体特质归纳为:风险承受性、内源控制、创新性三个维度.并且在上表中的数据也证明了学生个体的企业家特质对其创业态度的培养和鼓励有着正向促进作用.我们知道,创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职业,在现实的生活中,那些勇于承担风险,认为事情的成败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敢于创新的人常常会主动选择进行创业,而且这样的人往往更能取得创业的成功,如马云、刘强东等,他们所表现出的企业家特质要优于普通人.所以本文认为研究企业家特质对创业态度的影响不仅有理论依据,还有现实的依据.

2.3.2学校因素影响学生创业态度

学校因素与学生创业态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223,且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学校因素与学生创业态度学生的创业态度呈显著正相关,该因素的有效改善能显著改变大学生的创业态度.我们知道学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源于学校为推动大学生创业所制定的各项政策以及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间接影响源于学校针对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这将对推动大学生创业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高校制定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及营造创业文化氛围等维度来验证学校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影响,上述的相关数据也验证了学校因素对创业态度的正向影响作用.当前,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通过举办挑战杯等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大学生创业.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校的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缺乏创业实践机会、缺乏资金支持、创业文化氛围不足等.因此,各高校还需多途径的为大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校创业氛围,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创业.

2.4创业态度影响创业倾向分析

将创业态度与创业倾向作相关分析,数据可知,创业态度与大学生创业倾向间的相关系数为0.588,且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表明创业态度与大学生创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创业态度的有效改善能显著增强他们的创业行为倾向.很多研究人士提出态度与行为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创业倾向是个体早创业实践活动对其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是创业的内生动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自由度、是否受尊重以及有无安全感等高层次的需求看得越来越重,创业态度越来越坚定,其创业倾向也就越来越强.

3对策思考

结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要想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就应该着力解决影响学生创业倾向的个体因素问题以及学校因素问题.因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措施,以提高该校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3.1创新教育理念,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他们进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动手能力差,缺乏敢闯敢试的进取精神.因此,高校需要及时转变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把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所谓的创业教育指的是培养创业意识和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注重能力培养而非学历获取的教育,是对高校以往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深化.它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其显著特征就是创新性和创造性.它要求高校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定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等,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从被动就业型人才向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3.2改革教学内容,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要实现如下几个目标:培育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完善创业知识结构、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因此,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更加科学合理,要能符合时展和市场需求,将普及性教育与针对性培养结合起来,既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创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又针对有创业实践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教育核心课程.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还应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推行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走出校门到企业里进行实地调研和开展岗位就业创业见习体验,增强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引发对问题的深入理性思考,强化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3.3打造一支优秀的创业导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指导

创业活动因为涉及管理、心理、法律、工商税务等多个领域,因此,这对开展创业活动指导的导师要求很高,要求导师的知识面广、知识复合型强,不仅能系统传授创业理论知识,还能传授创业实践经验.但现实情况是高校的教师大多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较为缺乏;校外的企业家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知识有所欠缺.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创业导师队伍,实现博采众长,优势互补,这就要求学校要做好内培外引工作,内培指的是培养校内的双师型师资,鼓励引导经管类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还带着学生的实践问题去企业里去寻求答案;外引指的是聘任校外的企业家、创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或者创业顾问,到校举办讲座、进行授课,对学生创业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3.4建立创业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4

贺小华 张建育 梅小健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江西省4所中小学随机抽取的41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应用SpSS11.5软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新时期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对策

作者简介 贺小华(1982-),男,赣南师范学院党政办助教;张建育(1978-),女,赣南师范学院讲师;梅小健(1981-),男,赣南师范学院助教。(江西赣州341000)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07YB300)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中都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些儿童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21世纪以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特别是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促进其健康成长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和有益的探索。经过多年来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新时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教育管理提供翔实的依据,笔者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2007年4月,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和九江两个地区4所中小学的41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主要目的就是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出符合留守儿童实际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管理对策和建议。此次接受调查的412名中小学生,留守儿童198名,其中男98名、女100名,年龄在10~15岁之间。此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统一指导语下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最后收回有效问卷374份,有效率90.78%。调查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htest简称mHt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全量表分>65分,说明总焦虑程度较高;每个内容量表得分>8分,说明在该项焦虑程度较高。

通过应用SpSS11.5软件对留守儿童mHt量表各内容量表及总焦虑倾向的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均分39.52分在正常范围内,除学习焦虑分量表的平均分高于标准不健康值8分外,其他7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内。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焦虑上,阳性检出率为70.20%,其他依次为自责倾向(28.28%)、身体症状(15.66%)、对人焦虑(12.12%)、过敏倾向(9.6%)、恐怖倾向(9.6%)、冲动倾向(8.59%)和孤独倾向(1.51%)(见表1)。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但是仍存在学习焦虑。这说明,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采取的关爱工程、家长和寄宿制学校等教育管理措施、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空白、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同时,留守儿童自身在政府、学校、社会和老师的关心、关爱下,通过与父母远程对话、写信和主动沟通,逐渐能接受父母外出的现实,正确面对生活中种种困难和问题。

从调查研究中可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焦虑上。对此,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在接受调查4所中小学的留守儿童中,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双差生”、“问题儿”,学习成绩低下,课堂作业完成较差,家庭作业普遍不能完成,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精神。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进取心、自觉性不强,厌学情绪较为普遍,流失和辍学现象日趋严重。与之同时,笔者发现,留守儿童实际上很看重学习成绩,如果他们未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就容易自责,产生较强的焦虑感,怀疑自己在学习上的能力,容易将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自己能力的一个标杆,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正是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若在学习上未能取得成功,就会放任自流、得过且过,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当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过度时,会有身体异常表现,害怕与人交往,退缩,表现出对人焦虑,学习焦虑会产生迁移,引起其它方面的焦虑,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从调查研究结果看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但也存在新的突出问题。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对做好新时期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习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管理网络

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存在学习焦虑,如果他们在学习上未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焦虑就会发生转移,引起其它方面的不安和焦虑,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在教育管理留守儿童过程中,要以提高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管理网络。

1 突出教育重点,做到教育全覆盖。要根据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和动态变化,有针对性抓好教育管理工作,做到留守儿童教育全覆盖。一是建档案。建立动态的电子管理档案,并分别为每个留守儿童设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并及时予以更新,确保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二是上硬件。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和托管中心建设,从根本上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托管、统一管理和精心服务;另一方面各级学校要继续配置相关教学设施、活动设施和生活设施,尽力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所需,尽可能为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的“视频亲情会”创造条件。三是抓协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突出部门联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教育、卫生防疫知识讲座和免费体检、法制教育等,并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少年进行重点帮教。通过联动,拓宽教育领域,丰富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的全覆盖夯实基础。

2 突出学习中心,做到学习全程跟踪。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做好分析引导工作,做到留守儿童学习全程跟踪。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学习档案,根据他们学习情况变化,做好鼓励和引导工作。对于学习成绩有进步的,要多给予他们鼓励,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对于学习成绩有退步的,要共同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其次,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对于留守儿童中部分“双差生”、“问题儿”,要为他们找好学习的伙伴,通过结队伙伴的辅导和相互学习,消除这些儿童学习上的焦虑和不

安,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上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3 加强组织保障,做到管理全天候。要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组织领导。在具体举措上,一是建机构,调整并充实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抓队伍,建立一支由校长总抓、专干分管、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配合参与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骨干队伍和管理网络,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筑阵地,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心”、“心灵驿站”和托管场所的建设工作,确保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服务设施更加健全;四是定方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制订科学合理的关爱方案,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突出关爱重点,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开展关爱活动,力求将留守儿童课内外的思品、学习、生活表现统筹兼顾好,实现管理全天候。

二、以家校互动为手段,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家长是留守儿童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源泉。对于留守儿童来讲,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家庭教育,或者说缺乏好的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要积极开展联动教育,不断提高家校互动水平,共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1 加强互动,提高家校合作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长认识,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民工返流契机,组织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要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通过打电话给外出的父母,写联系卡向监护人反馈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做到联动教育。要针对留守儿童成长变化,及时与其家长沟通联系,同家长一起制定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计划和方案,一起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9-0014-04

【摘要】目的了解德阳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索一条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校共育新模式。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对德阳市四所学校小四至高二年级共212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学习焦虑问题较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6个分量表调查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较男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以及恐怖倾向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结论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相关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视。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干预。加强卫生部门的社会职责,建立“医校共育”新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型手段和可行之举。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mHt―CR

toinvestigatetheStudentsmentalHealthSituation

andtoexploreamodelwhichHospitalsandSchools

togetherparticipatedinmentalHealthServiceatDeYang

LiUFeng-ling

DeYangmentalHealthCenter,DeYang618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entalhealthstatusofthemiddleandprimaryschoolstudentsinDeyang,andtoinvestigateanewmodewhichhospitalsandschoolstogetherparticipatedinmentalhealtheducation.methodsatotalof2120studentsfromfourschoolsinDeyangwereinvestigatedwiththementalHealthtest(mHt-CR).Resultsthemiddleandprimaryschoolstudents'mentalhealthstatusshowedmanyproblemsinDeyang,especiallyinthelearninganxiety.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countrysideandcitystudentsin6factors.thefemalestudentshadmoreproblemsinthelearninganxiety,self-reproachtendency,irritabilitytendencyandterrortendencythanthatofmale.Conclusionthemiddleandprimaryschoolstudents'mentalhealthstatuswasnotgood,towhichthehealthandeducationadministrationmustpayattention.Directionhealtheducationandinterventionmustbecarriedoutamongstudentswithdifferentdistrictandsex.toenhancetheresponsibilityofhealthadministrationandtosetupamodewhichhospitalsandschoolstogetherparticipatedinmentalhealtheducationmaybeanewandfeasiblepathwaytosolvetheteenagersstudents'mentalHealthproblems.

【Keywords】middleandprimaryschoolstudents;mentalhealth;mHt―CR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平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所能保持的安宁状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中小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有资料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0%。青少年正处于人格重建和心理极易扭曲的危险期,心理扭曲如不及时矫治就会导致心理障碍,形成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这些病态心理轻则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重则会助长犯罪[1-3]。

为了解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我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索一条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医校共育新模式,实践卫生惠民为民的工作思路。2007年,市卫生局、市健康教育所牵头,组织市疾控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关专家成立了“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医校共育模式研究”课题小组,对我市部分中小学生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抽取德阳市五中、逸夫学校、孝泉中学、孟家小学四所学校小四至高二年级共2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合格问卷2032张,有效回收率为95.85%。

1.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进行调查[4-5]。每项得分低于7分为正常,高于8分判定为需要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进行必要的心理铺导。调查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情况由表1可见德阳市中小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个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在学习焦虑方面心理健康问题普遍严重,检出率高达46.8%,居测试项之首。

2.2不同地域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各个分量表调查项目上普遍存有差异。农村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以及恐怖倾向方面相对城市学生存在更多问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城市学生在冲动倾向上较农村学生问题更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孤独倾向上城市学校的学生较农村学校的学生问题更多,而自责倾向上农村学校的学生较城市学校的学生问题更多,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可见针对不同地域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应该有所侧重,有针对性的进行,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3不同性别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不同性别的学生其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及恐怖倾向情绪存有差异性,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在这些情绪方面产生问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具体而言,我们认为目前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3.1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关注不够,教育方法不当。一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拔苗助长,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二是溺爱子女,使孩子经不起挫折,缺乏责任心、自信心和爱心。三是忙于工作,孩子常处在孤独之中,容易形成自我封闭心理。四是家庭中父母不和、离婚,让孩子产生焦虑、自闭、活力丧失、失望悲观、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6]。

从我们配套制作的家庭调查表结果也显示,虽然大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观念也正在从一味地注重成绩转变为健康、品德并重,但由于自身工作和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教育观念还只是停留在的表面上,真正做到与孩子交心谈心,互相沟通的还是少数。

3.2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由于社会、家长、学生及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往往是考试的成绩和升学率,这种频繁的考试,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从而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纯、反应速度降低、情绪躁动、忧虑、厌烦等负向反应。同时,一些教师对学生,特别是成绩不好又常犯纪律的“问题生”,习惯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挖苦,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上伤害,导致了学生难以对老师产生较深的信任感。此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在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只有22%的学生愿意寻求老师帮助,而大部学生表示不愿意或持怀疑态度[7]。

3.3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目前所接受的道德教育与社会提供的道德背景产生巨大的冲突。两者拼杀的恶果,就是青少年出现道德观念模糊,价值取向偏颇,人格扭曲和信任信仰双重危机。如通过电视、音像、黄色书籍等渠道接触到的凶杀、色情等不健康产物要影响其心理问题。其次,通过学校周围的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的不健康因素也容易影响学生心理。第三,同学之间打架,酗酒,厌学等情绪的相互影响。

4“医校共育”模式探讨

加强卫生部门的社会职责,建立“医校共育”新型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是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型手段和可行之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组建“医校共育”试点工作小组试点工作小组成员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如宣传、团市委、文明办、财政、卫生、教育、广电等)业务负责人以及专业心理服务机构专家组成。政府主要负责从政策制订、工作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工作小组负责模式探索阶段的组织、协调、策划和监管等整体工作,而卫生、教育部门则应当是整个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和具体实施主体。

4.2成立“德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专业队伍。国外一些案例已经给了我们启示,美国1992年成立的儿童心理健康中心(childmentalhealthservices,CmHS)有数据表明,参与了相关心理健康辅导计划的未成年人其学业成绩有了较大提高,旷课率极大降低[8]。因此,卫生部门在系统内选拔心理健康专业精英,成立”快乐心理咨询中心”是必行之举,中心负责“医校共育”活动的具体实施。人员可以从各医疗机构具有相应心理健康服务资质的专业人员中选派,同时考虑从其它心理专业机构中聘请(这方面,政府要有意识加强对现有社会心理研究人员的利用和管理)。另一方面,为保持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配套制定出培训全市心理咨询师的具体方案,按照“分层次培训、分类别培训”的原则,选派卫生系统人员参加相应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取得专业资质,尽快建立一批正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4.3确立试点学校在市区内选择一所学校,作为“医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试点单位。学校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校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学生的代表性以及硬件设施完善程度。

4.4具体活动

4.4.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医校共育”模式要顺利实施,除了组织、政策、经费及专业上的保障外,还必须征得服务主体――即学校和学生的认同和积极参与。受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人们很难主动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容易把心理问题误认为就是精神疾病。而中小学生就更为敏感了,一般不愿找心理老师,也不愿进行心理咨询,害怕被同学们笑话。因此,卫生部门要指导”快乐心理咨询中心”协助校方在校园内制作专题宣传栏、宣传大量心理、生理知识,在校园内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内涵,正视心理问题的存在,并有意识地自我调整。

4.4.2建立“快乐心理咨询室”(或他名)作为”快乐心理咨询中心”的派出机构――“快乐心理咨询室”的设立,应独立于老师办公点,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有家的感觉,可以摆放沙发、茶几等部分家具和心理健康读物、玩具等心理辅导辅助工具。人员方面最好一个学校最好固定两名,由服务中心指派。因为据资料反映,当学校中的心理辅导员人数与学生的比例是1比1000时,能够大大减少学生的违纪问题和学习障碍。开展咨询服务时要坚持保密、接纳、平等、真诚、不伤自尊,不泄隐私等基本原则。

4.4.3提供心理健康教案或读本目前,国家课程计划中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学科,也没有明确安排课时,更没有相关的教材,要让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化、规范化,首先要保证有适用的教材。所以,“快乐心理咨询中心”应在教育、宣传、文化及心理专业机构的指导下,选用或编写一套适合我市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同时,教育部门应合理设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学校日常课程安排,同其他课程一样一并纳入学生考试内容。

4.4.4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开设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青少学生“心理”、“生理”专题的咨询讲座,是卫生部门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途径,“快乐心理咨询中心”要针对学生不同成长阶段出现的各类心理、生理问题,安排心理学专家进行心理咨询讲座。如为中考、高考考生举办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

4.4.5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和活动除了正规的教学安排和定期的咨询外,“快乐心理咨询中心”要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配合下,开展心理健康参与式活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早期干预和治疗,重点对不良心理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制定出专项训练和辅导方案,有计划地实施。如,设计有关学校适应、自我困扰、人际关系失调等系列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体验和探究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主动改变态度和认知观念,从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4.4.6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站目前我国上网总人数为2.1亿,其中未成年人占总数的19.1%[9],但是适合未成年人教育和阅读的网上信息资源十分短缺。我们认为,建立一个符合青少年学生兴趣取向的心理健康网站,把他们从不良网站中解救出来,是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条可选之路。网站建立由”快乐心理咨询中心”承担并提供技术内容的更新,卫生、教育、文化、宣传等部门负责监管。日常维护交由学生负责,进一步争取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提高网站的校园化和亲切程度,提升知晓率和覆盖面。

4.4.7开展家长联谊活动以家长优良的品格、行为影响孩子,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10]。”快乐心理咨询中心”每两个月组织家长开展一次联谊活动,也可利用学校的家长会时间,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在活动中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异环境,同时,对存在有明显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家长建立随访制,携手制定学生的心理服务方案,多方面实施干预指导。

4.4.8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快乐心理咨询中心”要负责对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进行评价,尊重个性和群体差异,适时调查服务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选择出最有效的干预途径。评价结果要及时与校方和教育部门沟通,形成“校园心理健康”的互动和互助,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5结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广泛的、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除了传统的加强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面的工作外,卫生部门作为心理健康、咨询保健服务的主要阵地,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医校共育”新型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是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型手段。“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切实开展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帮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坚强、自信、健康的心态,从容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接受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2002.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张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席美云.青海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97-98.

[6]崔明,方文轩.中学生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7(1):28-29.

[7]马佳,孙晓勉,何珊如,等.深圳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3):151.

[8]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6

关键词:校园暴力;德育教育;家庭暴力;分级制度

近年来,中学生“校园暴力”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所谓的“校园暴力”,指的是发生在校园内或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本文将着重探讨发生在中学生同学之间的“校园暴力”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见诸报端的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就有二十多起。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反思,到底问题出在何处?在笔者看来,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学校德育教育、法制教育不到位,家庭对孩子疏于监管以及社会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息息相关。

一、“校园暴力”频发的主要原因

(1)学校德育教育及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考试结果依然是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手段。同时,在很多学校,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绩效以及学校的声誉直接挂钩,所以,学校几乎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向文化课程倾斜,教师也主要狠抓文化课程的成绩,而对于德育教育以及法制教育课程,几乎无暇顾及,或者有意忽视。

当然,有部分学校也意识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课程的具体开展上却存在一些误区或不足。比如说,很多学校对道德教育或法制教育非常偏重理论,且过于抽象,和现实相脱节,枯燥而又乏味,这当然会影响到青少年对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重要性的认识;部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文化课程类似,主要以强制灌输甚至机械背诵的形式进行,师生间、青少年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导致了很多青少年虽然有一些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但是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2)家人疏于监管或者教育不当

在很多“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方和受侵害方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家人监管教育,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容易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同时,部分留守儿童由于性格孤僻,在受到欺凌后并不会告诉监护人,因此更加助长了很多施暴者的气焰。

另外,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也会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由于现代社会国内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成为了一个家庭的绝对核心,因此,很多父母对孩子百般溺爱,最终养成了他们骄纵的性格,对于违背自己心意的同学动辄打骂,欺凌同学。与之相反,很多父母信奉“不打不成器”的哲学,对孩子百般体罚。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体罚会给孩子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他们到了青年时期会更倾向于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变得更加有暴力倾向。

当然,“家庭暴力”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很多孩子自小就看见自己的父母争吵得面红耳赤,摔东西甚至互相殴打,久而久之就会“传染”这些暴力行为。通过研究发现,很多自小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青年时期更容易有暴力倾向。

(3)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青少年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同时,容易盲从。因此,如果青少年长期从一个充满暴力元素的社会环境中长大,就很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而社会和部分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在暴力元素和青少年之间建立起“隔离带”,从而使青少年非常容易地能接触到各种暴力元素,如暴力电影和暴力游戏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认知偏差。

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实行严格的电影分级制度,不同的分级代表着不同的观众群。例如,美国电影的nC-17级,表示的就是17岁以及17岁以下的青少年禁止观看。通常,这一分级的电影都会含有一些色情元素或者含有很多暴力血腥元素。电影分级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青少年,让他们远离暴力元素。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国内并没有电影分级制度,青少年中学生群体依然能够很轻松地在影院里或者在电脑上观看一些充斥着暴力元素的电影,这样的结果是很多青少年中学生盲目模仿,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2014年,中国的游戏市场突破了千亿大关,达到了1144亿元。很多游戏公司都希望能在如此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为了达到目的,很多网络游戏都充斥着色情或者暴力元素,以此来吸引青少年群体。当然,这群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学生。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建立起网络游戏的分级制度。网络游戏的分级制度,同电影分级制度一样,目的是为了保护青少年,让他们能健康成长,但是,整个社会以及政府部门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实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经常导致社会恶性暴力事件发生。

二、“校园暴力”的主要应对之道

(1)学校积极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

学校及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用心落到实处,在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例如,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的很多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防患于未然;采取渗透教育法,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增强师生互动,开展丰富多元的课余宣传教育活动,使更多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中来。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用心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主动杜绝“家庭暴力”的现象产生;同时,对于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既不骄纵也不严厉体罚,而是要讲明利害关系,让他们知道自己错误的后果。而对于“留守儿童”,家长需要加强和“留守儿童”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同时,学校和“留守儿童”监护人应加强沟通,使“留守儿童”不再成为“被遗弃”的一群人。

(3)社会提高对青少年德育的重视程度

整个社会以及部分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对中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当务之急,就是完善电影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并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但是从技术上而言,这些并不难实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电影和网络游戏分级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对青少年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国内越来越多由暴力电影和暴力游戏引发的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整个社会意识到了它们的危害,很多专家群体对实行电影分级以及游戏分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希望这些分级制度能够早日完善,而“校园暴力”现象能够早日远离本该安静、平安的校园。(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7

关键词:学情;调查;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40-1

一、学情调查的基本情况

1.问卷设计的基本框架。我们主要从学生的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快乐度三个方面开展调查问卷。

(1)关于认知倾向。每个人的感官接收信息的敏感程度以及大脑组织加工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倾向性。认知倾向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和均衡型四种。认知倾向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只要充分发挥,都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关于思维类型。思维是通过判断、抽象、推理、想象和问题解决这些心理特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信息转换,从而形成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附着某种思维特征的定式被称为思维类型。思维类型分为分析型思维、总体把握型思维和均衡型思维。思维类型没有好坏优劣之别。

(3)关于学习快乐度。学习快乐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主体状况、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感到满足的程度。学习快乐度从根本上说,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支持系统,以及习惯和系统之间交互影响产生的阶段性结果及主观评价。

2.调查对象与方式。

本次调查共抽取七年级学生229名,9人未参加调查。占全年级学生的962%;占全校学生的3408%。共使用三类问卷:学生认知倾向调查问卷、学生思维类型调查问卷、学生学习快乐度调查问卷。

二、研究建议:改进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习快乐度

1.持续开展学情调查,有针对性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坚定不移地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更新课堂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彻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各认知类型、思维类型,制定实施方案,有效开展适性教学,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

2.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轻松快乐地学习。改变学习方式,要大力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包括主动、主见两重含义;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改变思维方式――独立思考,辩证思考。学会做学习的主人,进而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从敢想、敢说、敢试开始,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我们的教育、学习也应与此合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站起来学习,学知识,长智慧,长志气,释放青春活力,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3.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会学习减轻负担,促进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千差万别,社会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面向全体就要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根据他们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学生获得发展自己天赋和爱好的自由空间。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8

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初高中学生缺乏正确的时间观,拖延浪费时间的现象屡见不鲜。学业拖延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实现,长期发展下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学生学业的拖延已成为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判断标准,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近些年,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研究比较多,然而对初高中学生学业拖延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弱。纠正初高中学生学业拖延习惯,优化初高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业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概述

首先,学业拖延是学生在潜意识里主动放慢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的进度,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还会伴有一种不良的负面情绪。相关调查表明,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存在学业拖延行为,学业拖延是一种消极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制订的学习计划与执行效果之间的差异化表现。初高中学习阶段属于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的拖延行为严重,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学生的自尊心及自我认识会受到挫伤,严重的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自责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其次,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质的表现,属于时间维度的范畴,它由时间价值感与效能感以及对时间的监控观三方面构成,是指学生个体对待时间功能与价值的态度中通过时间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行为。

二、预防学业拖延与优化时间管理倾向的策略

1.家长及学校要对男生提高关注度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在学业拖延方面,男生要高于女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男生比女生差。因此,家长及学校在学业拖延及时间管理倾向上要提高对男生的重视度。初高中学习阶段的男生在青春期的自制力与自觉性比女生差很多,因此,老师与家长要对男生提高监督检查意识,逐步培养男生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掌控时间的能力

对于初高中学生而言,时间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而时间管理能力是能够通过学习训练逐步培养的。作为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来训练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这要求学校聘用专业的教师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深入讲解关于时间的理论知识,并进行系统训练。还可以通过一些时间管理的反面教材提高学生对时间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让学生主动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并能逐步按照计划安排学习进度,从而有效降低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学业延误现象。

3.要高度重视学生易形成学业延误习惯的关键期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初中二年级是学生养成学业拖延现象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与家长应高度重视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减少学业拖延现象,这对初中乃至以后的高中、大学学习生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比如,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素质的高低安排不同的作业,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因作业比较难而产生焦虑,甚至学业拖延的现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4.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与学校是他们学习与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学校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努力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完美统一。作为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并给家长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家长也要高度重视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并做好检查,全力配合老师的教学。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在家长座谈会中,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典型案例,有效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的时间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家长多读一些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在家庭教育中不能用传统的守旧思想禁锢学生的思维模式。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样才能推动家庭教育良性循环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沟通;子女性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9-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以及现代科技不断向家庭教育进行渗透,传统的家庭教育受到猛烈的冲击,一旦改变它的形式,也将改变人们在家庭教育上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片面失衡、教育观念守旧、教育方法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得家庭教育功能缺陷。而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是用于家长教育的,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领域学科,它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研究现状

全国妇联调查组织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家长反映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成功;95%以上的家长表示对如何教育孩子苦无良策;近80%的家长在喂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培训,只是用经验法教育。面对儿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缺失,需要迫切地解决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伴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全国家教工作“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增加,家庭教育越发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尽管如此,面向家长的教育培训仍寥寥可数。

另外,调查显示,在中国,教育软件已经占领了整个软件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现今的教育软件也主要分为家用教育软件、校用教育软件和远程教育软件。但是,大部分软件都是以孩子学习为目标,意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几乎很少出现面向家长的教育培训软件。尽管存在少数的家长培训机构,但因为大班教学的模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且价格高昂,费时长,难以保证效果,也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覆盖面低,推广性不强。

再而,家长获取教育方法的渠道一般为杂志、教育网站、论坛等,家庭教育知识零碎繁杂,家长难以抛下工作或者无法在如此浩瀚的网络和大量的杂志中获取相关有用的知识。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和专门性,无法保证其科学性。

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人们都很难从家长教育的角度去透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很少从怎样培训家长及其教养素质的角度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这是家庭教育领域研究的一种缺陷,也是本培训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目前人工智能水平的局限以及家庭教育方法对策研究的片面性,目前的培训系统仍难以做到针对特殊儿童的家长教育。同样,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适合在6至18岁的儿童的父母,旨在引导家长们发现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并给予科学的方法对策。

在设计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前,我们根据前期的需求调研,确定了系统的目标与架构。本系统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家长更为客观科学地评价与教育孩子。对于系统的架构:1.我们通过调研提取家长关注的重点内容,即亲子关系沟通与孩子性格培养。2.针对其内容设计一套完整的测试系统用来准确评估目前用户与子女之前的沟通状况和子女性格。3.根据测试系统结果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4.将教育方法规划到日程安排上,使家长养成科学的教育习惯并跟踪家长对教育方法的实施情况。5.最后家长根据效果调整教育行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设计200多条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法,并以任务的形式将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周期显示在日历中,旨在使家长养成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习惯,能持之以恒地运用。

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所需的内容,目前随着家庭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网络的日益普及与资讯、论坛,特别是家庭教育网站的大量出现,使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料来源十分丰富。为此,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具有大规模的资料库以满足系统的需要。

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的技术支持,采用新的界面框架wpF(windowspresentationFoundation)来实现友好的交互体验,提升培训效果;利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实现了亲子沟通关系评测、子女性格评测、教育方法筛选和教育方法任务规划等基本功能,不存在难以冲破的技术问题。

三、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难点分析以及对策

计算机辅助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构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量表测试―教育方法数据库,这个库包含有关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测试量表,并且根据不同的测试结果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

(一)难点剖析

利用计算机建立系统的量表测试―教育方法数据库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沟通量表。目前对亲子关系沟通的测试量表种类繁多,题目分布散乱且缺乏系统性,不能明确地指出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哪方面的沟通问题。而本培训系统旨在将亲子之间的沟通细分成几个具体的方面,让家长能够对症下药,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

2.子女性格量表。用于对性格测试的量表诸多,如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然而,本培训系统需要一份能够专门针对孩子性格测试的量表,能够权威准确地测试出孩子的性格特征。

3.针对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不同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现今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杂志非常多,但是不一定每种方法都适用于每个孩子。本培训系统要求其教育方法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保证科学合理性,这需要通过查阅、整理一系列资料,最后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对策研究

在建设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中,针对上述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的解决方案:

1.对于亲子关系沟通量表的设计,我们首先引用亲子沟通的5个维度: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冲突处理。其中,“发起交往”指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性,用于考察父母是否能够引导孩子进行交流;“提供情感支持”用于测试沟通双方是否愿意沟通、提供帮助、互相倾听以及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测试双方对互相的理解与接纳程度;“施加影响”考察家长能否以身作则,说服子女同意自己的观点或做法,以及父母能否尊重孩子的隐私等;“自我袒露”旨在说明一方能否主动或被动地通过语言或行为向对方传达任何关于自己的信息;“冲突处理”指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否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冲突,包括亲子间能否换位思考等。根据这5个维度,系统能够生成量表同时给出每个方面的沟通等级,让家长能够明确地了解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阶段,哪个方面还做得不足等信息。

2.对于子女性格量表的设计,我们采用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它自七十年表以来,研究证实其信度和效度较好,也是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一种,是目前被公认为评估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并且,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是一款面向家长的教育软件,而CBCL也是让家长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填写的量表,符合系统的需求。CBCL量表中的测试题目分属9个综合征,分别是抑郁、分裂、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行为。家长完成这份量表后,系统会给出孩子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够使得家长了解子女在这九个方面的性格表现。

3.针对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特点匹配教育方法的原则。

关于亲子关系沟通的培训:由于沟通细分成5个不同的维度,每个维度划分不同的等级反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情况,因此系统会依据不同的情况匹配具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均遵从以下几个教育原则:定时沟通;尊重子女人格;鼓励表达;耐心倾听;宽容异见;解释规则。

关于孩子性格方面的培训:系统会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匹配具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也将遵循美国的《父母》杂志和“保持孩子健康”网站相结合的10个训导原则: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父母要保持一致,态度要持之以恒;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家长立规矩要趁早;家长要少对孩子说“不”;家长要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孩子发脾气或者大哭大闹时候要“忽视”他们,千万不能让步;家长不要打孩子,不要体罚;家长要分清奖励和贿赂;父母要讲究说话技巧。

同时,为了能够让家长更加行之有效地使用这些教育方法,系统会以日程安排的形式,使家长按照日程表实施。不仅令家长有“法”可依,还能为家长的实施提供了监督机制。实现了操作简单、科学教育、方便快捷的目标。

四、结语

一个现代家庭,能否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础。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家庭教育也已经变得切实可行。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养系统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使家长学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系统以日程表的形式安排教育方法,既可以让家长方便快捷地获取教育信息,又可以让家长持之以恒地实施教育,从而养成科学的教育习惯。

参考文献:

[1]宣兆凯.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J].教育研究,1999,(11):63-66

[2]Buhrmester,D.,Furman,w.,wittenberg&Reis.(1988),Fivedomainsofinterpersonalcompetenceinpeerrelationship,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5(6),991-1008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199~204

[4]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06):49-53

[5]张卫民.美国家长训导孩子培养好性格的十原则[eB/oL].

http://group.hudong.com/tiancai/doc/jRQnBCFgwalndakJF.html,2010,2010-04-21/2011-11-25

家庭教育方针及倾向性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习惯养成

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或重复逐渐形成的、不容易改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某种自动化行为的倾向。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1]。习惯对于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教育在他们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意义

家庭作为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早期性、长久性、普遍性、渗透性、针对性、亲和性和权威性等特征。在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首先,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起点和根本因素。在人的一生中,习惯或许是在不经意间养成的。未成年时期的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任何环境都可能埋下养成某种习惯的种子。然而,未成年人在家庭中活动的时间较长,受家庭的影响较深。家庭是他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他们一出生最先感知到的就是父母的呵护,他们在家庭中生活、学习,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影响,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在父母的长期照顾下养成了某些习惯,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未成年人的习惯养成。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对孩子们的教育更多的体现为隐性教育。模仿是人的天性,未成年人的生活更是始于模仿。阿拉伯谚语说“:一棵无花果因看到另一棵无花果而结满了硕果”。未成年人也如同无花果,榜样就是他们的老师,作为榜样的父母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父母负有对儿童青少年首闻首见的重大责任,其言行对儿童青少年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父母的言行是无声的指令,更是行动的指南。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都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到孩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中,并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作为他们的参考模板,逐渐成为孩子们自己的习惯。家庭成员的各种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再次,家庭教育贯穿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始终。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每个人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学习洗脸、洗手、刷牙到养成卫生习惯,都离不开家长的悉心教导和身体力行的影响。家庭教育不仅对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习惯有一定影响,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行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虽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会对未成年子女发挥作用,但它会融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贯穿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全过程。

二、家庭教育中影响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因素

家庭是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与未成年人的成长密不可分,多种因素都会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造成影响。其中,家庭基本状况、父母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是影响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基本状况

父母婚姻关系和谐与否,对未成年人的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未成年人生活的家庭环境越好,心理状态则越好,这将直接反映在他们的行为方式中,影响其习惯的养成。生活在婚姻美满、生活幸福、父母能够和睦相处的家庭,孩子心态更倾向于平和,遇到事情更容易冷静客观对待,不容易走极端,会用合理的情绪和态度处理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与他人相处,在很多方面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暴力倾向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恶劣的影响,孩子遇到难题也不会与父母沟通,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处理问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与方式,养成争强好斗、不负责任等不良习惯。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着间接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在子女的习惯养成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教育子女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接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父母,一方面,他们的教育观念更先进、更切合实际,对子女的期望更高,更重视子女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的受教育水平较高,生活中有较好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形成好的习惯。而一些教育水平较低的父母,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不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子女习惯的培养,常常凭借自己的一些传统观念和习惯对孩子进行教育,因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家庭活动是促使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渠道,父母一些不好的习惯在不经意间也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是否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影响着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性地对未成年人进行针对习惯养成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家庭活动,习惯的养成就会事半功倍。同时,举办家庭活动能够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孩子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未成年人经常参加家庭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渐渐融入他们未来的生活中。

(二)父母的行为方式

父母的行为方式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日常言行举止和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是影响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以及怎样养成习惯。教育方式的类型有严厉型、放任型、权威型等。在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下,父母对孩子严加管教,孩子对父母有一种畏惧感,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依赖性强,凡事缺乏主见,或者不服管教;在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下,父母给孩子绝对的自由,听之任之,孩子往往会很任性,做事情没有原则,甚至缺乏同情心;而在权威型的教育方式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会给出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孩子有比较强的独立性,善于和他人沟通,遇事有主见。不同的教育方式会衍生出不同的生活、行为方式。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相处模式多种多样,有说教式、领导-下属式和朋友式等。在说教式的相处模式下,父母子女双方也会有一定的沟通,但是沟通较少且易发生争执,可能导致子女产生压抑的心理,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领导-下属式的相处模式下,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教,子女表面上言听计从,但是内心却对父母极不满意,容易养成冷漠、叛逆的习惯;在朋友式的相处模式下,父母子女的关系较为和谐,即使出现分歧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子女容易养成善于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习惯养成。“有人说,从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就能想象到他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1]。一对高素质的、举止优雅的父母,通常不会教育出行为粗鲁野蛮的孩子。如果父母没有耐心,工作压力大,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他们的孩子就常常会情绪低落、焦躁压抑,做事情没有积极性;而有一个经常抽烟、酗酒的父亲,孩子也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气,从小抽烟、酗酒;父母有暴力倾向,孩子也或多或少会有暴力倾向。

(三)父母的思想观念

父母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会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或在他们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无形中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父母的教育观念是他们思想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而不在乎孩子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他们的孩子极有可能也会养成只关注学习而不关心其他事情、只看重学历而忽视能力的习惯,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父母的思想观念还表现在金钱观念、消费观念、时间观念、教育观念、对待生活的态度等方面,这些观念和态度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子女。

三、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实现途径

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习惯养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引起家庭足够的重视,有些家庭虽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却未能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因此家庭教育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优化父母行为方式,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是促进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切实途径。

(一)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父母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催化剂。家庭氛围是影响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好的家庭氛围是指夫妻双方和睦相处、平等友爱,家庭成员能够在一起愉快地生活。有研究显示,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细心照顾,养成、吸毒等不良习惯的几率更大。父母长期处于争吵状态的家庭,孩子在对待事情时容易厌烦,逐渐形成脾气不好的坏习惯。父母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彼此真诚相待,给自己一个机会,给对方一份情,也给孩子一份爱。父母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是保持家庭关系和谐、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选择用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首先,父母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素养,例如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给予辅导,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其次,父母还应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爱岗敬业,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认真负责,并尽可能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再次,在人际交往方面,父母也应当给孩子一定的指导,比如可以在周末时邀请好友到家中聚餐,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等。总之,父母只有先使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举行家庭活动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在家庭大扫除、家庭聚会等活动中,未成年子女会由于新奇等原因而有较强的求知欲,此时父母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又因为孩子们善于模仿、善于学习的特点,他们可能会做出相同的动作,以为自己又学到了新本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的习惯。父母应该有目的地举行家庭活动,尤其是针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活动,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例如,针对孩子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缺点,多进行一些需要孩子动手操作的活动,并适当制定奖惩措施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格比较孤僻的孩子,多进行一些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活动,并教导孩子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家庭活动可以做到让孩子在看似无意、实则故意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习惯。

(二)优化父母的行为方式

第一,父母要做到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方式。教育方式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尽量选用合理的、民主的教育方式,摒弃传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重智轻德”等教育方式。首先,父母要端正教育思想,教导孩子先做人、后成才,先端正品行和思想态度,再培养孩子做事的能力。其次,要因材施教,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再次,家长的教育方式要注意与学校的教育方式相配合,与社会的总体教育方针相一致。第二,父母和子女之间应建立友好的相处模式,与孩子沟通。父母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是解决父母和子女之间问题的桥梁。父母应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在孩子成功地做出一些事情时,应该及时给予称赞、表扬,而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不应该一味地指责,而是应该耐心指导,帮助其走过情绪的低潮期。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关怀,当父母真心诚意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也会对父母吐露心声,更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和谐。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则,自身养成良好习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2]。如果父母能做到孝敬老人,孝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长大也会孝顺自己。父母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很多时候身教胜于言传,最好能够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表率。

(三)提高父母的思想认识水平

父母的思想认识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只有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才会使他们做出合理、高尚的行为,才能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父母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金钱观念、消费观念等。

[参考文献]

[1]郭中平.正向教育—让孩子做人做事都成功[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125.

[2]刘胜梅.浅谈家庭德育教育和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