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1:25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1

关键词:高职教学;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就业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07—02

高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使命,以就业性为教学的核心。所以所实施的教育应该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为本位。通过学校开设的科目,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服务,推进就业导向的教育方式的不断深化。在专业教育的同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其他各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而且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还有其独特的思想本质内涵。

一、以学生为本,树立大培养观

在以往的高职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一种强调学科性质的观念,过分局限于教材内容本身,偏重于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懂得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方面,偏重于使学生了解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传统思政内容的教育。这样就使得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过于狭窄,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的简单表述。导致课堂教学呆板枯燥,缺乏实效性,直接后果是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作用。新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这一核心素质,而是还增加了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形成了一个大的素质教育观念。

关注学生的素质提高、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遂成为主要的教学功能,更加突出了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色。同时要结合学校的专业课特色,在学生生产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学生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的生产任务、生产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并在实际的与人相处过程中形成和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做人做事的经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并逐步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所以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意识,强调以学生为本,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素质提高密切结合起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高学生素质的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学生生存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共事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主观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知识爆炸时期的社会环境及工作需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二、以职业道德为目标,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应该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应该说这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转变,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向。高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企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方向。可以说职业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企业用人不是把技能作为第一要素,而是把职业道德作为重要的衡量人才的指标。企业在录用职工的时候,更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比如学生的人品、敬业精神、责任心等都是企业对人才最为看重的素质。据有关调查部门的研究数据显示,高职学生进入企业,企业依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衡量和挑选:看重人才是否诚信、敬业、责任感,是否具有团队工作能力、合作精神等,具备了这些素质,企业才会作为人才予以录用。所以学校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用人标准,然后依照这个标准制订人才的培养计划,毕竟高职教育是就业型教育,是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在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把塑造学生人格修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现在的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并不是按照职业素质——工作经验——职业技能——知识水平这一先后顺序实施教学的,而是过分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对职业道德及素质教育没有给与相应的重视,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企业的用人标准。高职教育既要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给与一定的重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给与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强化法制意识、提高敬业爱岗精神、增强吃苦耐劳精神、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等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中形成一个形式与效果俱佳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很容易地适应社会、企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各门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形式,挖掘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促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正确前进、健康发展。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或者必然要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体现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与创新性,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渗透性。

三、以课堂为载体,强化素质培养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应用型专业人才道德素质的主渠道,侧重学生的素质形成是核心要务。强化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果,面向实用型人才就业的现实,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下去。高职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应当把教育锁定为对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社会人的教育上来,重点选择那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材料,着力培养符合企业内部职业岗位要求并且具有一定思想政治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同时与各专业教学有机整合,在各专业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对于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其覆盖面相当广泛,教师可以就着一个专题讲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深入探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进行论证深刻、逻辑性强、观点明确的专题教学和分论点的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道路。教师可以利用专题教学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发言、辩论演讲、团队游戏、情景短剧等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在高职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侧重对学生进行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清晰的职业意识、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职业综合素质的教育,保证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遵守工作纪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并且具有时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职业法规意识,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提供规划,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工作指导,并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使今天的学习成为学生受益一生的经历。因此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分析与思考[J].学术论坛,2010(10).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2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在思想方面,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都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集体荣誉感也比较强;在性格方面,体育专业的学生性格大都外向,十分开朗,且思想比较活跃,但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学习方面,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加重视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自由散漫,重实践而轻理论,文化课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状

 

1.重视体育专业课程,弱化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要求学生必须有极高的体育专业化水平,在这一就业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安排了繁重的专业课程,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课程,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非常大[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教师的讲解也是照本宣科。

 

2.教学内容滞后且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成效往往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显现出来。在当前的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大都是一些过时的理论和陈旧的案例,那些陈旧的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时展,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体育专业学科有着极强的实践性,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来教授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帮助,没有结合具体的体育特色。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最好的体现,当前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面对一些赛事比较畏惧,怕失败、输不起,这种现象与高校政治教育的内容相矛盾。

 

3.教学方法单一。当前高校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大多属于照本宣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先进文化和科学方法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灌输到学生的意识中。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不自觉的将自己的角色抬高,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信息,不能主动的参与学习[2]。这种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模式化,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老师来说是非常方便的,能够在有效地时间内快速完成教学,但是由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

 

4.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一些高等院校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学校的思想政治师资力量不足和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这些专业化水平比较低的教师在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上并不能给学生满意的回答,也有一部分教师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不高,教学方法也比较老套,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导致思想政治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5.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视。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长期的体育训练和教育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政治体系,其思想意识也逐渐成型,形成了自我认知。但是往往学生的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太过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对自我思想政治的教育。由于高校对体育专业课成绩的过分重视,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不重视使学生本身也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自己学习的重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体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1.是贯彻党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是党的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高校的思想政治素养教育学科中包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我国的各项方针政策[3]。学生学习这些思想政治内容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我国的方针政策,也能够贯彻落实我党的基本方针政策。

 

2.是促进高校学生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专业性、综合性的人才,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精神文明方面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标。在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精神文明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行为活动和思想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3.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大学生活中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生活作息紊乱、无规律,不能保障睡眠质量,第二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些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素养教育进行调节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关注学生休闲活动和文体活动,从意识上纠正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能够快速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对策

 

1.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本身的内容比较庞杂,不仅涉及到政治和法律的知识,也涉及到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由于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学校应该依据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注重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将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素养教学的重点内容。体育专业的学生无论参加体育锻炼还是进行体育竞赛,都离不开体育精神。公平竞争、不怕失败是每一个体育专业学生应有的素质,但这种精神往往是现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所缺乏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学时,一定要将体育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素养的课堂教学之中,使教学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2.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必须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利用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置于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情景之中,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教师要从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出发,设置教学重点、难点,启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4]。教师可以通过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紧扣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利用大量著名运动员的真实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无味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素养知识的兴趣。

 

3.思想政治素养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思想政治素养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与现代思想政治的发展速度相适应,不断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更新,将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思想和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进思想政治教学中去,同时,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思想政治素养教育始终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立场,将党的各大方针和基本政策及时的教授给学生。但是往往由于这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与实际生活案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4.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具有自由散漫的特点,另外,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素养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很多体育专业的学生不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因此,学校要不断地完善对学生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惩罚奖励制度,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负责,督促学生去上课。要善于利用体育专业学生喜欢竞争的心理特征,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惩罚,对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体育专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这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有效方式。

 

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高校中的现代化技术已经普及,因此,也应该广泛地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思想政治素养的教学之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也能够将思想政治素养的内容更加全面、多角度的展示给学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之余,体育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不懂的地方通过网络进行查找。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素养课程的教学。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根据体育专业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目标,采取切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目前,高等院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促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路径

高等院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集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参与在各种社团组织与集体中,对学生管理、高校发展发挥着最直接的模范示范作用。学生干部是党和国家后备人才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接班人,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党和国家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引导各个高校在社会转型的形势下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学生干部素质调查现状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调查对象

根据河池学院的情况,调查使用纸质版问卷与问卷星问卷相结合发放问卷800份,包含学生干部400名,普通学生400名,同时对学院的三名辅导员进行访谈。学生干部作答问卷回收388份,普通同学作答问卷回收400份,共回收问卷788份,全部有效,有效问卷比率为98.5%。在回收有效问卷中,男生共340人,女生共448人,从所在年级看,大一学生97人,大二学生277人,大三学生277人,大四学生210人。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主流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政治意识相对薄弱。在回答“你对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最关注的内容是?”,有21.13%的学生干部回答“政治”,22.85%回答“经济”,而11.12%选择“军事”,回答“文体”占44.9%。从调查结果看仅有较少部分学生干部关注政治方面的新闻,大部分学生干部还缺乏对身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对“你身边的学生干部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参加一些意识形态的活动”等问题中,可以清楚地察觉出部分学生没能够主动去参与和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意识不够强烈。

2.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对于“坐公交时,你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有需要的人让座吗?”这个问题,62.7%的学生干部回答了“当然乐意”;但问普通学生“你对我校学生干部道德状况的评价是”这个问题时,其中选择“一般”的学生占37.75%,23.5%的学生回答了“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就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的脱节,主要表现就是语言和行为不符。普通学生对学生干部起到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普通学生的认可说明存在言行不一的现象。

3.存在功利思想。当问及多选题“促使您担任学生干部的原因是什么”时,27.32%的学生干部回答“评奖评优时有特殊加分”,回答“为了以后好找工作”的学生占22.42%,回答“奉献自己服务同学”、“锻炼自己,扩大交际圈”和“担任学生干部是一种荣誉”的学生干部占大多数,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是为了提升自我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老师和同学。但是受到成长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当干部的动机不是为了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而是为了评奖时评优时有特殊加分和为了以后好找工作,把学生干部当作自己获得好处和实惠的工具和增加自己就业履历表砝码,功利意识过强,动机表现不纯。

4.责任意识淡化。问及“当集体的重要活动与自己的一般活动相互冲突时,你会如何选择?”,18.3%的学生干部选择了“不情不愿地参加集体活动”,40.98%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33.25%选“向老师或班干部请假,自我活动”,7.47%的学生干部回答“擅自离开,自我活动”,这说明还是有部分学生干部集体意识不强,当个人与集体利益针锋相对时不能很好地做出诀择,弃小家为大家的意识没有很好的树立起来。当问及“你认为我校学生干部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时,回答“一般”的普通学生占53.5%,回答“较差”和“非常差”的占16.7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干部缺乏责任意识,没有做好一名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得不到普通学生的认可。

5.法律意识较低。学生干部回答“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权益的事情时,会如何处理?”时,5.7%会“通过关系解决”,4.9%“用武力解决”,20.36%“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而69.07%“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还是大部分学生干部拥有比较强烈的法律维权意识,但也还存在少部分学生干部使用法律维权意识不够高,不会灵活地利用法律武器。我国目前实行依法治国,这就要求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学生干部,带头学习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和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解决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要通过新闻、报纸、文艺、广播等多种渠道宣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为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其次,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社会媒体及舆论的导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遏制各种腐败现象,为学生干部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再次,为保障网络的良好运行和先进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得以顺利的实施,必须严格打击犯罪与不良文化的传播。学生干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通过网络接受新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想侵害的。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网络的检查,有效的筛查不良信息,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提供一个文明的网络环境。

(二)提高高校对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视程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贯彻落实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重视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要有针对性,例如举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课加强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教育,通过组织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教育内容要尽量贴近现实,少进行纯理论的灌输。另一方面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以个别谈话引导或开展针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红色之旅”,组织学生干部参加日常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另外还可以和某些社会和政府机构合作,通过现身说法来对学生干部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激发学生干部的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也可以和博物馆、革命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那些先进人物和革命先烈的精神,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三)营造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家庭环境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除了会受到学校规范性教育的影响外,家庭也是造成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父母应定期与学校辅导员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孩子犯错误时,更要及时沟通引导,学校还可以通过经常性与学生家长联系,帮助学生干部家庭形成融洽的和谐氛围。父母应与子女建立一种起平等友好的关系,给子女充分的权利时也要让孩子养成履行家庭义务的习惯,让其不断增强自己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形成独立自强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父母作为家庭主要成员更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与自身素质,坚定政治立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干部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无形推动力。

(四)正确定位自身角色与角色扮演

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作为学生首先要抓好学习任务;作为学生干部,主要扮演服务角色、模范角色、领导角色。服务角色即学生干部要更多地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为老师和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具备无私奉献的思想认识。模范角色即在学习上主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工作上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在生活中要乐于助人、大方热情,让自己在各方面能够成为周围学生的榜样。领导角色即学生干部在学校中处于被领导地位,在学生中却处于领导地位,是老师与学生取得更好的沟通和联系的最佳桥梁,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对身边的同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群体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过分强调“领导”,而要重视“服务”,始终把对同学的关心、服务、帮助放在第一位。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结果的各因子分值均未≥2.5分,表示三本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总体水平偏好。某高校3级学生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3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而全国常模均高于其余7个因子分。见表1。

2不同性别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比较(x±s)

近三年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结果不同性别的3186名学生10因子分值,2012级女生10因子分均高于2013级和2014级女生,2014级女生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分值最低,2013级男生除人际关系9个因子分均高于2012级和2013级,2014级10个因子均最低。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某高校近三年2012-2014级3186名学生,2012级正常健康学生人数862人,心理素质发生率92.3%,心理异常问题学生人数72人,心理异常问题发生率仅为7.7%;2013级正常健康学生人数952人,心理素质发生率89.5%,心理异常问题学生人数112人,心理异常问题发生率是10.5%;2014级正常健康学生人数1071人,心理素质发生率90.2%,心理异常问题学生人数117人,心理异常问题发生率是9.8%。和全国常模相互比较,略低于全国常模,表明高校学生的三本新生较少发生心理异常问题,其心理素质状况相对全国常模良好。这和国内调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陈顺森、陈春玉对近20年采用SCL-90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变迁,10个因子中6个因子分逐年降低,说明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上升;[2]胡青坡调查研究2001年至2005年大学生心理meta分析SCL-90因子分值有年度效应,得分逐年递减,表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逐年趋向好转。

3建议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5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个人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指引下,在其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人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政治态度、政治观点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称,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素质,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及利益取舍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确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是学生学会做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所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多数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热情高,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满信心。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流价值取向积极健康向上。与此同时,青年大学生涉世不深,人生阅历和社会阅历不足,对社会上的很多现象认识不清,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及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想状态不稳定,经常处于波动变化和动荡矛盾之中。有些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政治理论问题认识模糊,不能做出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困惑不解。有些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正义感,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道德品质、奉献精神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呈现出多元化和两面性的特征。一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同一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他们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感觉现在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社会观念淡薄,个人意识、自我观念较强;而当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侵犯时,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又会异常的强烈,他们的呼声和行动比任何一个群体都声势浩大。价值观念上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新时期大学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自私自利,没有奉献精神,索取意识强,集体观念差,自我意识强;然而,当他们面对社会需要时,他们身上又会闪烁出超强的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我们经常看到,当国家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首先站出来的往往是我们的青年大学生,他们义愤填膺,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敌人的愤慨;当我们的周围有灾难发生或面对弱势群体时,他们总会慷慨解囊,热情付出,用自己的真情和微薄之力去温暖和帮助别人、奉献社会。因此对于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呈现出两面性的这种特点,我们应区别对待。对于其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我们要赞扬鼓励,广泛宣传,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想办法解决,采取多种方式努力使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路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人是迫不得已才做的辅导员工作,有些辅导员本身不是中共党员,其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就不高,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清醒的认识,更不用说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选拔和配备一批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确保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同时健全辅导员培训培养机制,促进辅导员职业素养和理论修养不断提升。只有这样,辅导员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准确讲清楚,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首先自己要真信真懂,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深刻、融会贯通。日常工作中,有些思政课理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一知半解,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样的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可想而知。还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上课应付,言行不一致,课堂效果极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要有比其他任课教师更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在课堂上严以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自己的辛勤授课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信仰明确、立场坚定、荣辱分明、有道德、有教养、有品位的有志青年,而绝不是在课堂上乱讲、乱评,愤世嫉俗,牢骚满腹。除此之外,思政理论课教师还要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政治品格和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引导和影响青年学生。

(三)逐步增强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念

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专业课教师给学生授课次数多,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在学生中威望较高,他们的一些思想和言论容易被学生信服。然而,高校很多专业课教师,教书与育人严重脱节,认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完全是辅导员的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经常向学生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养,完全忽视了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学到了专业知识,但思想道德修养不高,政治敏锐性不强,不能充分了解学习该专业的社会意义及发展前景,最终成为专业工具或机器。因此,在新时期提出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日常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促进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我们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自2012年12月起实行专任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制度,制度规定每位专任教师联系7至10个学生宿舍,定期、不定期深入宿舍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学校团委、学工部、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把育人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上

长期以来,学生工作的重点往往局限在日常管理上,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往往集中在学生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通宵上网等纪律管理上,采用的方式多是强抓硬管扣学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重视力度不够。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收效甚微,违反纪律的学生是越抓越多。即使硬着头皮不违反纪律了,但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甚至对管理者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新时期的教育强调以德为先,主张把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人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学生工作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重视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开导和政治引导,而不是强抓硬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坏毛病也就少了,违反纪律的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比如,可以通过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思想和道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高。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净化心灵,奉献社会,提高觉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经常性举办一些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文社科类讲座,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提高其思想觉悟。积极发挥学生社团、主题班会、重大节日等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作用……都是一些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五)注重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发挥其好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包括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干部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影响较大。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发展,更影响着周围同学及将来整个社会的发展。优秀的学生干部能够以自己良好的表现在同学中树立榜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和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我们选用和培养的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政治敏锐性不强,思想道德意识淡薄,混淆是非,价值观错误,不仅会影响到广大普通同学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将会使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泡影。因此,选用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至关重要。各学校团委、系部及辅导员都应注意选用和培养一批德、能、才兼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积极发挥好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在模范与先进的影响下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教学改革素质培养

一、加强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受大学生就业难等诸多问题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状况都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思想政治课是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文化、道德、宗教等领域的重要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是理论和实践、意识与行动紧密结合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结合社会现实,促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结合,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障。一些家庭生活相对富裕的学生,不能勤奋刻苦学习,反而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先进文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不健康趣味,会影响高中学生,使他们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产生疑惑,对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的标准产生混乱。教师要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调整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引领学生正确发展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它承担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任务。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拓展到学生共同关注的时事政策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全体学生的终生健康成长和思想进步问题,对学生的教育是终生的,是对素质教育发挥延续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舞台”和根本保障。

二、提高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和当代社会中,一切美好事物都是由具有高尚情操的道德精英推动历史发展的结果,形成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教师要结合教材及时引导学生关社会现实生活,并指导学生尝试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面对当前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面对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某些不健康现象和负面因素,面对某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等等,教师首先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政治信仰,一定要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相信中国共产党挽救人类的决心和意志,相信社会主义的一切正能量的伟大价值,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全部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科学认识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学生容易受到影响,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进行耐心讲解,促进学生从心灵深处接受,让学生明白社会上的一小股逆流的偶然出现不能代表社会主流。面对改革开放大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的各种文化思潮蜂拥而来,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些宣扬暴力与色情的作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容易对高中生产生一定的冲击,教师绝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要想积极面对并且实施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当教学方式触动了学生心灵,学生才愿意从心理上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只有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学生的认识和觉悟才会提高,才有利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

三、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精神动因

教师需要大胆创新,从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动因入手,结合社会现实,针对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高中生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思想情感。笔者围绕当前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和精神、素质等方面的普遍现象,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相关思考和探索。高中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代特征培养了客观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因。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实施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以各种方式分别塑造了祖国优秀儿女饱满的人物形象,抒写了各种各样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激荡着每一个青年学生的胸怀,这些具有强大正能量的英雄人物,时刻都在感动当代中学生,他们高尚的人格、掷地有声的言语都铭刻在学生的心中,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激励着青年学生奋勇前进。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思想政治教学,坚持教学规律与教学特色的有机统一,陶冶情操,这是促进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享受,同时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战,事物的发展变化之快之复杂,需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先进的文化素质应对,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更加重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进一步关注时代特征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帮助他们顺利跨入大学校门,促进整体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延续。

参考文献:

[1]张玉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浅谈.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教育路径

[作者简介]王璐(1978- ),女,河北唐山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河北秦皇岛066003)任福全(1953- ),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天津3004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54-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之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教育的职能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完善人格,但在此之前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传承优良民族传统、形成精神支柱的重要阶段。目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弱化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要处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在素质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1.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思想政治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情感使大学生期盼祖国永葆繁荣昌盛,继而产生强大的动力,为追求真理不辞劳苦攀登,从而激发创业精神的形成;集体主义使大学生将自身的成才目标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紧密结合,进而形成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思想则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指明了方向。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向着全面成才的正确方向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2.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3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能否实现。他们的成长,不仅牵动了亿万家长的心,也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基本令人满意,他们在思想政治观念上较为成熟,心态比较积极,参与意识较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客观,有强烈的危机与竞争意识,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等,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政治心态的淡漠性。大学生由于对政治理论的认识不足,政治辨别力不强、敏锐性不高,对西方的各种理论和思潮良莠不辨、是非难分,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极大的片面性、盲目性和自发性。同时,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认识不全面,从而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失去应有的信心,进而表现出淡漠的态度。

2.思想政治动机的功利性。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不少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是想通过参加相关活动来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以便在毕业时能找一份较好的工作。这些功利的动机会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应该引起广大高校领导和教师的特别关注。

3.思想政治心理的软弱性。少数学生由于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常处于“混日子”的状态。如此软弱的心理,将使其很难经受得住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及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冲击。

4.思想政治行为的不稳定性。由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涉世不深,知识面狭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平衡。受积极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政治行为就会向积极方面转化;反之,则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甚至向消极、落后的方向转变。家长及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行为动态,及时给予引导或教育,以免其在人生路途上酿成大错。

5.自我意识的至上性。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提高,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知识经验仍不丰富,理性思维尚不成熟,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难作出理性、客观、正确的判断。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由于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主观性,教育方法、工具、手段等的发展性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矛盾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面临诸多难题,例如,思想政治品德的复杂性和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政治品德的模糊性与教育的精确性等问题。为此,需要探索一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导向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导向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的内容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德育目标相一致。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为大学生指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学生能明确平时应遵循的准则,不断调整其思想与行为,向测评标准靠拢,从而确保其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前进。发展性是指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的目的要从传统的“预测”“控制”“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发现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全面发展。

2.突出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科学性是指创建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要求明确的教育机制,使之能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本质及各个方面的要求。在量化和取值层面,要从多角度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地确定教育内容,使测评结果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比性。实用性既是指教育机制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又是指教育机制要与社会用人机制和社会需求接轨。这样一来,既能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其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

3.强调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全面性是指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而且更要实现大学生的多种能力、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这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体现了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教育机制要以德育目标为核心,要尽可能全面、确切地反映被教育对象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有教育单项素质行为的个别指标和教育某一方面素质的局部性指标,更要有教育对象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同时,各个指标间要相互联系补充,层次清楚,共同构成系统而又有机的整体。层次性是指教育机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或差异来进行创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年龄、知识、能力、性格、兴趣、行为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研究创建的教育机制必须是多种层次的,只有准确地反映出每个大学生个体在不同年级、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

4.“知、情、意、信、行”教育有机统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有知、情、意、信、行等多方面的特征,因而其结构具有明显的多维性、层次性,在每个维度上又呈现出连续性、顺序性和递进性。思想、政治、品德的每一个侧面都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仅从其中任何一个角度进行测评,都难以反映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单方面的教育会割裂思想政治素质的知、情、意、行之间的本质联系,导致德育工作的随意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的创建应包括知、情、意、信、行等多方面的特征分析。

5.双向教育主体共同实施。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由于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对教育产生畏惧,甚至出现逃避心理,从而影响其心理及思想、政治、品德的正常发展;在教育过程中,由于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导致教育的调节、激励、改进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在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时,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强调多主体教育,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状况,使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测评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和激励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教育的客观性、准确性,增强实际效果。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之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个才智很高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其导向,其才智是很难有积极意义的,反而会对社会对国家产生一定危害。面对发达国家高科技发展的强大压力,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人才,即在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集体,正确对待国家。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周青利.多元主体:大学生德育教育机制的创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2]王佳丽.论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08(6).

[3]李春雷,郑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J].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

[4]薛彩欣.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3).

[5]于淼,郑华平.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讨[J].教育论坛,2008(24).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8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是否感兴趣。将直接影响着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分析推理,以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网络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质疑问难即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其中设疑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和热情。设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它实质匕就是创设一种以情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并形成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教师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精神,对学生提出的创造性见解要给予肯定和重视。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仅有一点新意,教师都应充分肯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即使是一些立场、观点有失偏颇的质疑,教师也要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并加以启发诱导,以便澄清思想、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有了学习兴趣,思维才能灵活多变,才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打开大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火种、思维的起点、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所提问题主要是学生没有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针对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等提出问题。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其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如在《经济生活》有关“市场经济”的教学中,我设置的问题情境是: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找市场找市长;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既找市场又找市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无形手”充满着无边的魔力。若把握好市场脉搏,经济就会快速发展,但市场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因此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试问:(1)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为什么看重“有形手”――计划?(2)市场经济时期,人们为什么首先抓住“无形手”――市场,同事又不放松“有形手”――宏观调控?问题提出来后。学生马上融身于思考探究之中,我趁机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既有利于打破学生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想象力的发散性问题,并且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例如,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事件,大部分学生能从以下角度进行说明:从经济生活分析,这一事件对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政治生活看,它标志着中国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从生活与哲学思考,它再次证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发散思维是一种较高层次能力的思维,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四、营造民主氛围,创设宽松环境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9

关健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095-01

21世纪的中国要实现文化复兴,民族腾飞和国家昌盛,关键在教育,特别在于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高校已经成为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实观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是一种对教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是由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相一致的。

1、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素质也可分为自然性素质,社会性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几个层次。那么人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主要就是在人的素质的后两个层次中展开的。人的素质主要的包括:(1)思想道德素质,核心是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2)科学文化素质,即拥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思想方法、实践能力等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还应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及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3)身体及个性心理素质,表现为具有较成熟的稳定的性格、气质和意志品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健全人格。(4)审美艺术素质,包括具有富有理性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心理及审美行为素质,通过参与校内外各种美学活动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具有个性风络的,较稳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以上是构成我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它们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侧面的体现,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而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大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独特个性,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开发大学生的智能,最终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2、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这个讲话中,特别明确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说明大学生的思想通德教育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已将高校德育纳入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工作之中,确定了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因为思想道德教育决定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决定着受教育者最终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即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其他素质发挥作用的方向。一个人的智力、能力、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对这个人、对社会最终会发挥什么性质的作用,产生什么性质的影响,是由这个人的思想道德决定的,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我国正加速向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入wto后,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人才争夺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为谁服务的争夺,是人才竞争最重要的方面。培养人才,即培养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也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

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促进、激励作用。当一个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时,就会成为他提高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大学生要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顽强的意志,那么他在提高智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健体魄方面才会有方向和力量,才能正确区分善恶美丑,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才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二、思想道德教育应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服务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在一定条件下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是逐步增强社会性,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我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这种历史的必然性和特殊的国情,决定了高校教育培养和发展人的“自由个性”和自主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高校德育应当依据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大学生成才的愿望和需要,转变德育观念,制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帮助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有着明确的导向价值和巨大的动力价值。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曾经起过很大作用,“政治中心”,“道德至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但是,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经济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成为世界和我国社会的主导因素,那种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政治凌驾于一切之上,与经济发展势不两立的做法,势必遭到人们的反感和时代的淘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增强使命意识,要从高高在上,自我中心转变为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并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尤其是要发挥自身在塑造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都非常重视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塑造本阶级需要的理想人才,来为本阶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必须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基本理论指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基本线索的政治教育;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情感,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的道德教育;以自强、自爱、自律、自尊为重要内容,以增强受教育者的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意志品质和能力的心理教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应增大信息量,拓宽思想教育的领域。

3、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大,信息的接受能力强,外界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对他们正在形成之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思想道德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教育,不仅使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更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道德修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效率与公平、自律与他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关系,努力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利义观,培养学生将自己的事业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为一体,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高尚品格。通过加强公民教育、青年政治社会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当前,一些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有的政治立场不坚定,有的道德品行差,有的功利思想严重,有的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政治理论学习,有的心态浮燥、急功近利,不愿脚踏实地地学习科学知识。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些学生不仅难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有的还可能走上歧途,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既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更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4、帮助大学生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通过拥有出色有智力和才能表现出来的。优良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是现代人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应用知识诸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充分发挥创造力,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素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创新需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明确的创新动机,它们是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主要来自于创新需要,创新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社会需要以个人需要为基础,个人需要必须服从于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培养其正确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使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关系,使个人的创新需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创新需要,并把社会目标和社会要求不断的内化为个人的创新目标和创新动机。其次,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经过实践活动的磨练,创新能力才能逐步形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多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多参加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比如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智力扶贫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等,从而营造出一种鼓励创新、支持探索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师专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2]韩庆祥著.《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梁桂麟主编.《知识经济与高校德育》.人民出版社.2002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篇10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密切,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优化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挑战和战略任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0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c)-133-02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我国而言,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大量政治、文化观念以不同方式越来越普遍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加速道德上的斗争与融合;另一方面,两种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进一步加剧。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密切,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西方文化产品诸如麦当劳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观音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知识和有益信息的同时,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思想充斥其间,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他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1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3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提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这对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古代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形象而深刻的描述。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优化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环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挑战和战略任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2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时代特征,在校园里加强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

2.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蕴涵着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大学的精神、校风、教风、行为准则等等,这些都对学生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建一个和谐、优美、宽松、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构建一个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营造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对话的生态教育环境。

2.2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使之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效果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大气候之间有着共同关系。环境好,风气正,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就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在各项工作之中,仅仅一个方面、一个部门去管,是难以奏效的,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3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开展基本国策和形势政策教育。通过设立形势资料报告库,定期在校园里组织形势报告会,让在校学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4利用新技术手段,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利用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为教育载体,为大学生创办红色网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领导作用,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环境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个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也是个系统工程。社会经济环境成为强势,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多样性,暴露出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弱点,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因此,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系统建设。

2.5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

只有最大程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那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有效的、可行的。第一,解决经济困难问题:①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同加强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相结合,以确保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通过助学贷款来顺利完成学业;②将对大学生的经济助困与精神助困相结合,创设多种载体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立志教育,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开辟多种渠道,结合有意义的活动教育贫困生学会感恩,对贫困生进行爱心教育、立志教育等,努力使经济助困和精神助困同时取得良好的效应。第二,解决就业压力问题: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到基层、西部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②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校园专场招聘会以及校园就业网将最新就业信息提供给广大毕业生;建立毕业生就业回访制度,便于对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调查,同时可借助往届校友的创业经历来激励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形成一种良性的带动关系。第三,解决心理问题:①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预警机制,对存在心理危机倾向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高危个体进行跟踪关注,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②高校还应该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将其与价值观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人际交流,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结束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八荣八耻”精神为指导标准,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尽快形成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远贵.试论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2):66.

[2]武艳萍.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原因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10-13.

[3]王宏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