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审查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2:04

文化审查制度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同方式,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三种。

第四条文化行政部门是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须经文化行政部门审查,并依照《条例》和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

第五条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指导其按照章程开展业务活动;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的初审;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产清算事宜。

第六条文化部负责全国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指导工作。负责在民政部登记的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审查工作,具体办法由文化部制定。

县级以上(含县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指导和设立审查工作。

第七条申请设立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除符合国家和登记管理部门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拟定名称需经登记管理机关预审。

(二)业务活动范围属于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权限。

(三)有符合文化行业从业资格的业务人员;

(四)有开展业务活动必需的设备、器材、场所和其他设施。

第八条文化部审查、民政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最低开办资金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县级以上(含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查、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最低开办资金不低于3万元人民币。

第九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划分为以下类型:

(一)从事舞台艺术创作、演出和传统艺术整理、加工和保护的民办艺术表演团(队);

(二)从事艺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民办艺术院(校);

(三)从事老年文化活动、辅导、培训的老年文化大学;

(四)从事文化艺术辅导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业务的民办文化馆或活动中心(站);

(五)从事图书、资料、文献情报借阅及社会教育工作的民办图书馆(室);

(六)从事文物宣传、保护、展览等活动的民办博物馆(院);

(七)从事艺术收藏、展览及交流的民办美术馆(室)、书画雕塑馆(室)、名人纪念馆、名人故居纪念馆、收藏馆(室);

(八)从事艺术发掘、整理、研究、咨询及艺术科技开发的民办艺术研究院(所);

(九)从事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网络中心(站);

(十)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其他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十条申请设立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申办人应当向文化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立申请书;

(二)场所使用权证明;

(三)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或银行资信证明及每年收入支出的估算情况材料;

(四)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申办地户籍证明及固定住址和联系方式;

(五)章程草案;

(六)主要业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明;

(七)与开展业务活动相关的设备、器材和其他设施清单;

(八)文化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文化行政部门自收到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对审查合格的,向申请人出具审查文件;对审查不合格的,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依照法律、法规,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或登记,已经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的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需经文化行政部门复查认定后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事项,应向文化行政部门提交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签署并加盖公章的变更登记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变更事项、变更理由及变更方案等,并按审查登记要求,出具相应变更文件。

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活动超出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业务范围,应办理业务主管单位变更手续。

文化行政部门自收到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30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答复。

第十四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注销登记的,应向文化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文件:

(一)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签署并加盖单位公章的注销登记申请书,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因故不能签署的,应说明理由,提交证明文件;

(二)登记证书副本;

(三)依法成立的清算组织出具的清算报告;

(四)注销登记的善后情况;

(五)文化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十五条文化行政部门自收到注销登记申请书及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30日内出具审查意见。注销登记手续完成前,文化行政部门应继续履行业务管理职责。

第十六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依法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一)接受捐赠、资助;

(二)接受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委托项目资金;

(三)为社会提供与业务相关的有偿服务获得报酬;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七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应当向文化行政部门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财政部《关于对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等问题的函》的规定,参照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用人一律实行聘用制。

第二十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每年3月31日前,向文化行政部门提交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情况等。文化行政部门自收到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初审意见。3月21日之后成立的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参加下一年度年检。

文化审查制度篇2

【关键词】法医文证审查;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监督

法医文证审查是检察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审查确认鉴定的方法、手段是否合法、科学,鉴定结论是否准确,为侦查和诉讼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案件质量,避免错案发生。但是目前检察机关文证审查存在着诸如审查率偏低、制度缺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法文证审查工作的发展。笔者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就如何加强法医文证审查工作进行一下阐述。

自2012年以来,笔者所在单位共办理技术性证据审查案件300余件,通过审查共发现问题鉴定11件,其中退回重新鉴定并改变鉴定结论2件,退回补充材料、修改瑕疵9件,发出检察建议1件。避免了在检察机关由于法医鉴定结论错误而导致发生错案,较好地履行了检察法医的监督作用。

一、将强化法医文证审查工作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环节

一是实行检察技术人员一体化管理工作机制。为切实有效解决现有鉴定资源因鉴定能力、鉴定质量、设备配置、地域分布等原因导致的诸多问题,以市级院为单位,按照“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工作发展思路,大力推行技术鉴定一体化工作管理机制,统筹管理,统一调配全市专业技术鉴定人员和技术装备。同时为确保法医人员素能适应工作开展需求,要经常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让法医人员参加多种类型的培训和练兵,切实提升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二是将技术性证据审查工作切实纳入法律监督环节。对外加强与公安、法院等单位的横向联系,对内强化技术、侦监、公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凡是进入检察环节的有技术性鉴定结论的案件,不经过法医文审,一律不结案,形成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法医文证审查机制。

三是将工作列入检察长工作调度范围。为保证法医文证审查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有效运用法医文证审查搞好法律监督,从源头上切实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应当把法医文证审查工作列为检察长工作调度范围,检察长和分管检察长定期召集技术部门和办案科室的人员参加的文证审查案情分析会,及时梳理工作重点,讨论疑难案件。

二、实现文证审查监督全覆盖

一是注重提升审查率,努力实现人身损伤案件全覆盖。改变原来法医文证审查工作局限在刑事案件领域、工作覆盖面较窄、案源较少的现状,将法医文证审查的范围扩展到侦监、公诉、民行、监所、控申以及自侦等多个办案部门,延伸到刑事、民事、行政各个领域,为各项检察工作开展、化解社会矛盾争得主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案件的文证审查率,确保检察机关办理的涉及人身损伤案件鉴定结论的全覆盖,切实提高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市级院在考核办案工作时,要将原来单纯考核办案数量变为即考核数量同时又考核文证审查率。

二是注重将监督关口前置,加大对社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鉴定结论的审查和把关。针对社会鉴定机构和某些公安法医门诊结论准确性不稳定、可信度不高,特别是在法院审理的一些自诉案件中,缺乏有效监督的司法鉴定更易成为当事人纷争焦点等问题,充分发挥文证审查监督职能作用,把审查监督触角延伸至进入诉讼程序的社会鉴定机构和法医门诊作出的鉴定结论上,通过采取联合审查、定期检查等方式,严防因鉴定结论不准确导致涉检案件的发生。

三、加强法医文证审查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一是要总体程序纲目清晰。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对文证审查的总体程序、送审范围、委托方式,审查方法、资料存档和责任追究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各业务部门在接到人身损害等含有技术性证据的案件后,必须将鉴定结论提交技术部门由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审查,检察技术部门接到委托后,应当及时指派法医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文证审查意见书,对送审的技术性鉴定材料给予明确的意见,以帮助刑检部门把好证据审查关。法医人员要主动与侦查机关一起开展疑难案件当事人病历审查制度,要求公安机关在提请重大疑难案件时,不但要随卷附送鉴定材料,还要附送必要的病历材料。

二是圈定重点审查范围,规范委托方式。将重点审查范围圈定在刑检部门办理的伤害类案件和交通肇事类案件中的技术性鉴定材料,包括法医学鉴定结论、分析意见书、分析报告、检验报告等,刑检部门办案人员遇有需要送审的技术性证据材料上办案系统办理委托文证审查手续,同时需要将案件的简要案情、被鉴定人的有关情况、技术性鉴定结论(含附在卷内的鉴定依据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等一并发送检察技术部门。对于证据材料在侦查监督环节已经进行过审查的,公诉部门可以不再委托送审,但是鉴定材料与之前发生变化的仍需委托送审。

三是限定操作规程,完善归档要求。检察技术部门法医接受案件后,要对鉴定结论证据材料和有关依据进行全面审查,必须做到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一般情况下,检察技术部门应当在接受委托的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向委托部门承办人反馈结果,根据需要出具《法医学文证审查意见书》。遇有疑难复杂或通过审查发现异议等情形,法医应及时与案件承办人员进行沟通,按照法律规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检察技术部门办理的文证审查案件应当按照高检、省院有关要求专门组检察技术卷进行归档。刑检部门应当将技术部门出具的《文证审查意见书》附在技术性鉴定材料后一并组卷归档。

文化审查制度篇3

摘要违宪审查是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宪法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取得了部分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从而真正实现民主与法治,推进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违宪审查机制模式基本理念

作者简介:周?彤,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8-031-02

一、违宪审查与宪法文化

宪法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它又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的产物,宪法是多种文化因素交织而成的作品。本文采用周叶中教授的观点,认为宪法文化是基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关于宪法、制度和宪法结构等的认识总和。当今社会,在众多写宪法文化的文章中,无论作者在其他方面有何分歧,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宪法文化的核心是。

的基本理念主要包含了宪法至上、政府守法、违宪审查以及保障人权等。是宪法文化的核心,因此这些基本理念也是宪法文化的核心。由此可见,其中的违宪审查作为保障宪法实施最重要的形式和宪法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违宪审查的含义及模式

违宪审查作为宪法监督的一种,是宪法保障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违宪审查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以特定方式审查和裁决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的制度。

当今世界范围内,以违宪审查权的归属为标准,可将违宪审查划分为四种模式:司法机关审查模式、立法机关审查模式、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复合审查模式。司法机关审查模式多为美国、日本采用,它的优点在于以司法机关制约立法机关,从而保证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但依靠法官自由裁量,自由心证的司法活动难保绝对中立;立法机关审查模式的优点在于监督的直接性与快捷性,缺点在于立法机关自己审查自己,欠缺公正性;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兼具了前两制度的优越,既避免了立法机关自己审自己的尴尬,又避免了法官的主观任意性,但实践中专门机关多为政治机关,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很难保证客观公正的监督;复合审查模式多为法国、英国采用,它的优点在于多重主体相互分工和密切配合,能够使违宪案件得到有效的审查,但多重主体也意味着权力分散、不统一。每种模式都是精心制定,经过若干年历史的检验,不断修改,才得以沿用至今,但每种模式都有利有弊,随着时代的变迁,需要通过完善来适应新的社会变化,以保证宪法的权威性与有效性,这就成为了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反思的一大问题。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62条和67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因此享有违宪审查权。同时,《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司法机关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行为的合宪性、合法性问题进行审查。这就表明了,我国表面采取的是立法机关审查模式,实质上采取的是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相结合的的审查模式,由两个机关共同行使违宪审查权。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采取的是复合审查模式。[论文网]

三、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

纵观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不难发现,继现行宪法和一些单行法律颁布之后,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该制度作为宪法监督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宪法顺利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

但是,它也并非十分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我国虽然采取的是复合审查模,但正如前面所说,多重主体共同审查必然导致权力的分散,实践中难以统一。并且,司法机关只在特定的法律规定下才享有有限的违宪审查权,其余超出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范围的,司法机关则无权行使,只有依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行使,由立法机关自己审查自己,在实践中必然会出现偏袒和怠慢,不可能达到完全公平,这使违宪审查流于形式。而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只举行一次,在本次会议中要解决若干与国家和人民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可谓工作繁重,这无疑加重了全国人大的工作量,反之也难以保证审查质量。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全国范围内的事宜,宪法规定共21项,更是无暇顾及。长久下来,这就成为了一大被忽视的问题。第二,我国现行宪法中未明确规定违宪审查程序的启动机制。涉及违宪审查制度的仅有第5条、62、67条,以及第116条。而其中几乎未涉及违宪审查程序的启动机制,唯一涉及的启动主体仅有立法机关,方式仅有事前的备案和批准,事后的撤销。通过立法机关事前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自我审查模式来启动违宪审查程序,是有必要的,但若将其作为唯一的途径,必然达不到效果。就宪法性法律而言,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略有涉及此内容。根据立法法第90条第2款规定,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由此看出,公民有违宪审查的建议权,可以向立法机关提出进行违宪审查的建议,这是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一大突破,但仔细揣摩,弊端显而易见。公民只享有建议权,最终是否启动该制度还是由立法机关决定,也就是说,启动主体仍然只有立法机关,而在国家公权力面前,公民个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并且,就立法机关是否必须接受,及其工作时限,公民事后的维权救济等都未涉及。法律赋予公民权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实现,权利就如同一纸空文。2003年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三位博士上书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是否违宪,在当时一度引起舆论热潮,该案最终取得让人欣慰的结果,这是中国公民首次行使违宪审查建议权。血的教训背后,换来的是新办法的出台,但对于违宪审查机制本身的启动,并未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据报道,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事件发生及学者上书后,并未给予任何形式的违宪审查或调查程序甚至是回应,可见,公民的建议权实属渺小,若非轰动一时的大案,恐怕上书也只会不了了之,并且程序上也存在重大问题。该案距今已10年,而违宪审查启动机制的构建仍然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第三,缺乏程序保障,宪法以及现行的各种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违宪审查的审查程序。除了该制度的启动机制没有依据外,进入审查后约束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工作程序也没有依据。立法法第90条规定由某个机关或机构来审查;第91条规定了制定机关的义务;第92条规定由报备机关具体规定。总之,对于审查机关审查的时间、期限、程序等方面几乎没有约束,对于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以及不按规定作为的法律后果更是没有涉及。因此,实践中必然会

出现久拖不办,搁置了事的情况,可见该制度亟待完善。第四,我国至今没有一部有关违宪审查制度的专门性的单行法律。实践中涉及此类案件并不常见,因此该问题在理论界探讨多年,但始终未被立法机关重视。现在只能在《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一些单行法中模糊地看到违宪审查制度的“身影”,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因此,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并予以实施,将其从学界转化为法律条文,是有必要,也是可行的。

四、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构建

我国法治得以恢复的30年,也是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中,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到目前已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模式,即国家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相结合,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统一的违宪审查模式。但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针对前面提到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立足中国国情,建立专门机关审查模式为主,复合审查模式为辅的审查模式。我国现行审查模式是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相结合的复合审查模式,审查主体多层次且单一,权力分散,难保公平。而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涉及宪法问题的事绝非小事,因此,审查模式应该建立多重并用的方式,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即独立的宪法专门委员会,专门负责违宪审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予以协助,相互分工,密切配合,统一工作。目前全国人大中设有法律委员会,协助全国人大处理各种法律事务,但并不专门针对宪法,因此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而设立宪法专门委员会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内部的工作人员必须为宪法专业人士,这就避免了全国人大中非法学专业人士对违宪审查的过多参与,保障了审查的科学性。同时,宪法专门委员会工作内容专一且明确,就无久拖不办的借口了。这样既减轻了立法机关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专门机关的工作效率,还保证了审查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第二,制定一部专门的单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违宪审查法》。违宪审查作为宪法监督的一种,有些学者很早就提出我国应该制定一部专门的宪法监督法,在其中对违宪审查程序作出详细的规定。这个建议是可行且必要的,但至今仍然未实现。笔者认为,宪法监督包含的方面太多,在短时间内出台是不现实的,而当今社会又急需一部有关违宪审查制度的法律,因此可以先出台一部专门的违宪审查法,在日后再制定宪法监督法予以补充完善。在违宪审查法的结构设计中,在机构设置方面,明确规定我国的审查模式,设立宪法专门委员会,规定各自的地位、分工与合作。在程序方面,首先明确规定启动机制,扩大启动主体和方式,如规定公民行使建议权时,除了可以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还可以直接向宪法专门委员会提出,而国家机关必须受理等;其次,分别针对三个主体,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专门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方式、步骤、时限以及公民的救济做出明确的羁束性规定,建立程序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违宪责任方面,加大对违宪者的制裁,明确规定一旦审查某项立法或者某种行为违宪,对其惩罚的主体、程序以及方式,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形成全民监督。具体而言,大力在高校、国家机关、老百姓当中开展普及宪法的工作,树立民主与法治的氛围,形成全民自觉守法,相互监督的社会风气。

五、结语

违宪审查作为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宪法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建立至今,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大亮点,同时又反过来推动了我国的民主与法治。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但是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我国只是初步建立起了现有的审查模式,其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学界对此已经探讨了数年,我希望这无数的智慧结晶终有一天能取得国家机关的高度重视,并转化为法律,得以真正的走入实践,走进生活,而不再只是一纸空文。我相信,如果这一切能够全部或部分得以实现,将会是我国法治建设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而随着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提高,文明的发展,终会迎来那一天!

参考文献:

[1]潘牧天.论违宪审查的启动机制.北方法学.2009(5).

[2]王祯军.论我国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的意义及其完善.河北法学.2009(11).

文化审查制度篇4

随着会计电器化的广泛应用,传统内部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从而出现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审计。

一、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审计的特点

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审计的特点,首先是审计的系统性,要对数据、硬件、软件等各种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检查,才能确定输出结果的正确性,作出可靠的审计结论。第二是审计的复杂性,这是由被审系统数据处理方式、数据贮存方式、系统控制方式、应用系统和电子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第三是审计资料的隐蔽性、敏感性和易逝性,这是由于审计线索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审计线索,如输入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原始文件、打印出来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另一种是肉眼看不见的,如存储在软盘或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库资料等。第四是审计的运行性,即在不断运行的系统中进行审计和监督。

二、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审计的内容

内部审计可以从硬件和软件的系统控制和实质性审查两个方面来进行审计。

l、内控制度的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与评价,既是审计的基础,又是审计的前提。从实施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有些是通过程序来实施的,有些则是通过制度约束来实现的。通过程序的设计和运行来实施控制的“程序化”控制,和通过建立管理工作制度来完成控制的“制度化”控制,必须通过内部审计来确保其实施,才能使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得到双重保险。在电算化条件下,虽然仍要审查传统审计的一些内容,但重点主要在于系统软硬件及数据的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人员应在本单位以上各方面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积极发挥参谋作用,并在以上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定期审计或突击检查,查找内部控制的弱点,提出改进措施,使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执行,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实质性审计。在手工条件下,审计主要是对书面资料进行审查。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由计算机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除了审查输入和输出数据,还要审查电子计算机程序和贮存在机内的数据文件。因此审计工作重点转移至对会计软件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和对机内数据文件的审计方面。

三、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审计的方法

针对电算化会计系统审计的特点,结合本系统的工作实际,我们已由以前的“绕过计算机”的审计方法,转向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计算机”的审计方法:计算机技术和经济管理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其中发展最快、应用效果最显著的,是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会计电器化的广泛应用,传统内部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从而出现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审计。

一、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审计的特点

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审计的特点,首先是审计的系统性,要对数据、硬件、软件等各种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检查,才能确定输出结果的正确性,作出可靠的审计结论。第二是审计的复杂性,这是由被审系统数据处理方式、数据贮存方式、系统控制方式、应用系统和电子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第三是审计资料的隐蔽性、敏感性和易逝性,这是由于审计线索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审计线索,如输入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原始文件、打印出来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另一种是肉眼看不见的,如存储在软盘或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库资料等。第四是审计的运行性,即在不断运行的系统中进行审计和监督。

二、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审计的内容

内部审计可以从硬件和软件的系统控制和实质性审查两个方面来进行审计。

l、内控制度的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与评价,既是审计的基础,又是审计的前提。从实施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有些是通过程序来实施的,有些则是通过制度约束来实现的。通过程序的设计和运行来实施控制的“程序化”控制,和通过建立管理工作制度来完成控制的“制度化”控制,必须通过内部审计来确保其实施,才能使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得到双重保险。在电算化条件下,虽然仍要审查传统审计的一些内容,但重点主要在于系统软硬件及数据的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人员应在本单位以上各方面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积极发挥参谋作用,并在以上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定期审计或突击检查,查找内部控制的弱点,提出改进措施,使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执行,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实质性审计。在手工条件下,审计主要是对书面资料进行审查。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由计算机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除了审查输入和输出数据,还要审查电子计算机程序和贮存在机内的数据文件。因此审计工作重点转移至对会计软件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和对机内数据文件的审计方面。

文化审查制度篇5

[关键词]宪法司法化;违宪审查;模式;人民代表大会

到目前为止,主张宪法应当司法化的观点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声音,但对于什么是宪法司法化,法学界仍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时,对违宪审查的说法也众说纷纭,有称之为宪法监督的司法化,也有称之为宪法的司法监督,还有称之为宪法诉讼。

一、违宪审查司法化的涵义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25号文件《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该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首次明确肯定了宪法可以作为法院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而在司法审判中直接援引。由此,宪法司法化问题成为宪法学界的热点问题。那么,宪法司法化到底是指违宪审查还是指对个案适用宪法呢?我们认为,应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正确理解:宪法司法化不是片面地指代违宪审查或者对个案适用宪法,而应该是二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宪法司法化应该指司法机关适用宪法进行违宪审查和裁判宪法案件的宪法实施过程。宪法司法化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是违宪审查。www.133229.com在我国学术界,对违宪审查的理解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种观点:一是把违宪审查直接等同于司法审查,认为“它是国家通过司法机关按照司法程序来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行为是否违宪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确认了违宪行为的审查权”。二是把违宪审查称之为宪法监督,认为“所谓宪法监督或违宪审查,就是对于违宪事件或违反宪法的规范性文件作出裁决,并加以纠正,以保证宪法的原则和条款得以贯彻实施”。而本文认为,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审查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通常指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宪并作出具有法律意义的裁决的行为。违宪审查和司法审查并不是同一概念,司法审查的机关一般强调是司法机关,即法院。而违宪审查的机关除了司法机关外,可以是法定的其他机关;司法审查的重点是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而违宪审查,还包括诸如国家机关等行为的合宪性、国家机关宪法权力争议、宪法基本权利纠纷等;司法审查的程序是司法性的,违宪审查的程序并不完全限于司法性程序:司法审查往往是事后审查,违宪审查还包括事先审查。所以,司法审查制度是违宪审查制度的一种形式,在逻辑上,两者是属种关系,而不是同一关系。

同样,违宪审查与宪法监督也不是同一概念,宪法监督是指为了保障宪法实施所进行的监督。许多学者将宪法监督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认为狭义的宪法监督即为违宪审查。其实,宪法监督的概念大于违宪审查的概念,违宪审查是宪法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而言,宪法监督的概念是广泛的,既包括对违宪的审查,也包括对守宪和合宪的褒扬。从宪法监督的主体而言,除了明确授权的机关监督外,也包括其他主体的监督;从程序而言,它包括规范化的法定程序,也包括了习惯性的程序;从督促的标准而言,既包括法律性的标准,也包括政治性和道德性的标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违宪审查不同于司法审查,也不同于宪法监督。违宪审查制度是宪法司法化的核心内容,是宪法司法化的精髓,没有违宪审查的宪法司法化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宪法不能规范立法行为和行政行为,国家的法律秩序将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而发生紊乱。因此,宪法司法化应该包括违宪审查。

二是宪法的司法适用,也称为宪法诉讼,即当没有具体法律将公民的基本权利落实时,司法机关可以直接适用或引用宪法条文作为依据裁判具体的诉讼案件。我国宪法序言明确宣布宪法“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也是法,并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司法效力,如果没有司法效力,所谓的法律效力就仅仅是一纸空文而已。宪法司法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力图通过司法的途径和司法机关的救济给予公民的宪法权利以有力的保障。另外,由司法机关对宪法权利予以保障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惯例。

二、推行违宪审查司法化的必然性

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有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以高考招生为例,招生单位制定的招生计划中对不同地域的招生人数作出了不同录取数额限制。这种规定使不同地域的考生被人为地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导致录取分数线标准差异巨大,直接影响了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目前,我国法律界公认的违宪审查制度有:(1)全国人大具有违宪审查权;(2)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违宪审查权;(3)其他机构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也有违宪审查权。但是我们都知道,在西方国家,宪政制度都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他们在实施宪政制度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必要的宪法保证体系,其中在大陆法系国家设有专门的宪法法院负责违宪审查。而美国从1803年的marburyvs.madison案就正式确立了普通司法机关负责违宪审查的制度,也叫司法审查制度。但我国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的司法机关(各级法院)都无权进行司法审查。由于这个原因,导致许多违宪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从当前的客观状况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设立完善的违宪审查司法制度非常必要。

首先,宪法的法律性必然要求违宪审查司法化。宪法的主要特性是法律性,就内容和调整对象而言,宪法与法的其他表现形式相比较,其政治性表现的较为浓厚,特别是在我国,但不能由此改变宪法的法律属性。宪法及宪政的价值即在于宪法的法律性。而法律的功能在于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促进和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宪法所提供给人们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些理想、理念和抽象的政治原则,更多的应该是一些具体的、实在的权利。宪法只有走出圣殿,步入诉讼领域,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宪法实体内容的第二部分是有关国家机关权限的划分和职能的行使方面的。对国家机关误用、滥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应该履行职责却不履行的行为,目前我们只能靠内部协调或纪检部门去纠正解决,但这还不够,我们应该学会用公开的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比如对人大自身立法、行政立法、地方立法和规章制定的合宪性审查,目前的审查办法显然是不够科学、不够有效有力,通过宪法诉讼的方法就要好得多。

第二,宪法至上为违宪审查司法化奠定了基础。纯粹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尔森论证了司法审查制度以及专门机构审查制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问题,其基本理由是认为法律规范存在着高级规范和低级规范之分,宪法是高级法律规范,低级法律规范与宪法相冲突时,就是一种违宪法律问题。违宪法律问题不能由制定法律的机关来解决,而应由宪法法院或普通法院来审查。在我国宪法至上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一切国家机关、政党、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都居于宪法之下,这是对凌驾于宪法之上的特权或个人意志的完全否定。正如我国宪法第5条第3款所规定的。其二是宪法是根本法,任何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如宪法序言以及第5条第2款的规定。因此,从宪法至上原则来看,“违法”可以分为违宪、违反普通法律、违反地方法规等几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也就是说,某一行为可能违反了地方或者部门的法律规范而不违反宪法,甚至可能是合乎宪法,因而是合法的。但是,由于我国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长期缺乏违宪审查机制,以致形成了“违法”就是“违反法律”这一错误观念。因此,如果宪法的至上性没有在司法程序中体现,法院就有可能根据违宪的法律规范作出错误的裁决(当然,我国立法对于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此种法律冲突时的解决途径也有相关规定,不过依据该规定法律冲突的解决往往旷日持久)。

第三,立法机关适用宪法自我审查的局限性要求违宪审查司法化。司法的本质是裁判,只有中立、不受任何一方左右的司法才能作出公正的裁决,才能确立法律的权威,才能以超脱的中立态度对权力行为作出评价。事实上,我国立法的事先审查往往成为流于形式的一种选择。而事后审查的程序基本上没有启动过,或者干脆制定新的法律规范来取代存在问题的立法。孙志刚案件的发生,我们一方面赞赏国务院的行政立法的高效率,以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遗憾,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及时启动违宪审查机制(这种权力在我国宪法、立法法均有体现)。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被正式公布的,由法定审查机关作出的关于某一个法律、法规、规章是否违宪的裁决”。

第四,保障人权和公民基本权利推动了违宪审查司法化。从世界宪法史看,人权和宪法总是相伴而行的,人权和公民基本权利在宪法中得以结合。保障人权和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一国宪法在制定以前,总有着一定的人权理论起着指导作用。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和根本法地位的是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写道:“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都享有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条第3款作了相应规定。我国宪法通过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来实现人权,宪法第2条第1款也有类似的规定,这是我国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实现人权的出发点。可以说,保障人权是宪政首要的和终极的价值诉求。仅有白纸黑字的宪法条文承认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是远远不够的,对宪法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只有最终由司法机关来承担,宪政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根据西方现代国家的经验,“一旦把人权付给法院这种制度设置,人权就有保障”。另一方面,人权保障的国际化也对违宪审查司法化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三、实现违宪审查司法化的可能性

在中国,运用美国式的司法审查不可能,运用欧洲大陆式宪法法院模式的条件也并不完全成熟,但这并不必然意味在我国实行违宪审查司法化不具可行性。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完善为违宪审查司法化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核心要义在于契约精神和诚信观念,而契约精神和诚信观念也是法治的应有之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契约精神、诚信观念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的主流。这是有利于在我国法治观念与信仰的养成。法治观念与信仰的养成必然要求整个社会依法治国、依法办事。而宪法是国之根本大法,只有维护了宪法的权威,才能维护其他法律的权威,才能够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才能够得以实现,这也符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违宪审查司法化提供了政治保证。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党的十六大则进一步提出党要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党要坚持依宪执政。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国家政令和法制的统一,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如果对宪法的实施只是停留在口号和学习上,而不能让违宪审查进入司法程序,使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以及规定的内容在司法领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就会失去根本的法律保障,国家的法制统一和法治化进程也会因此受到损害。

第三,社会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为违宪审查司法化提供了群众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也在增强。完善的法治可以充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使他们成为拥有独立财产权和人格权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这几年出现的教育权案件、选举权纠纷案件等,无不显现公民对宪法保护自己权利的迫切要求,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违宪审查的实践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90条、第91条,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违宪审查提起主体,明确规定为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只是建议违宪审查主体,审查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专门委员会是专门工作机构,它可以提出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议案。200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专门成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它既负责法规备案,更重要的是审查下位法和上位法尤其是宪法的冲突和抵触,还承担着法律解释的职责。这些变化虽不足以改变目前违宪审查的整体状况,但毕竟在违宪审查工作机构的专门化和审查程序的规范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可视之为我国建立专门化违宪审查机制的一个前期试验和准备。

最后,人民法院特别是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法官学历水平、业务素质的逐步提高,为违宪审查司法化提供了切实可能的执行者。违宪审查的专业化要求违宪司法审查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数十年来法院系统大力加强法官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使得法院工作人员,特别是中级以上法院的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学历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有很多法官具有从事违宪审查案例审理的能力,这就为违宪审查司法化在我国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人员基础。

四、我国违宪审查司法化的模式选择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来,在可以预见到的相对短暂时间内,要通过修宪程序在我国设立类似于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那样专司宪法诉讼的宪法法院(委员会),不太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但我国违宪审查司法化有其必要性,与此同时,民主的宪法诉求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也提供了现实发展的可能条件。鉴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及现实状况,违宪审查司法化的发展模式应当注重实践积累,遵循渐进性、经济性和有效性原则。理论研讨是必要的,但在理论探讨的同时,实践不应当踯躅不前。譬如说司法审查在中国行不通,并不意味法院在违宪审查方面无所作为;建立独立的违宪审查机构目前不可能,但建立专门的违宪审查评议或工作机构是可行的。违宪审查司法化是实现宪政的必由之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这样才能以最经济的付出获得最有效的成果。

有学者建议我国违宪审查司法化的路径选择“可以参考美国的普通法院模式,凡是有关宪法问题的纠纷都由我国普通法院按照普通程序审理,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直接以宪法作为裁判依据”。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可以借鉴之处,但各个国家实行的法律制度并不是一种任意的、偶然的选择,而是综合该国具体国情(包括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法律传统等)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离开具体国情,该法律制度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鉴于目前我国社会现实,基层人民法院基本上不适合作为监督主体。我们设想可以在中高级以上人民法院内设立宪法法庭负责审理宪法诉讼。宪法法庭专门处理违宪诉讼案件,同时应借鉴国外经验,实行“事后审查”和“消极审查”。对于具体违宪行为,法院可以判决违宪并予以制裁。

1.违宪审查司法化的范围应该大多数是行为违宪。至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违宪,不在诉讼的范围之内。违宪审查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因不能被部门法所保护,从而不能获得法律救济的,如招工、招生中的歧视妇女、企业中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等。第二,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的直接违宪行为。在这类违宪行为中,国家机关的违宪行为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也应是宪法监督的重点。第三,对于某个案件,因各部门法规定不一,处理结果不一致,无法统一的,也应通过违宪审查来解决。此外,国家机关之间由于权限不明而发生争议,涉及宪法的,也应属于违宪审查的范围。

2.违宪审查司法化的规则。应当允许公民直接提起违宪审查,这一制度设计大大提高了受到某一具体法律影响的当事人对法律合法性进行评论的参与度。但是,这有可能导致当事人滥用这种权利,为了使宪法诉讼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应当对宪法诉讼的起诉条件进行严格的界定。我们认为,我国的违宪审查应坚持以下原则:(1)穷尽其他救济原则,即只有穷尽了其他各种法律救济措施后才能提出。穷尽其他救济原则保证了违宪审查机关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使用。否则,违宪审查机关将陷入海量案件之中不能自拔,而设立该制度的初衷也会大打折扣。(2)不审查政治问题原则。之所以在违宪审查制度中确立政治问题不审查原则,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其一,法官不是政治专家,在收集、整理、分析各种情报与资料方面,可能会力不从心;其二,法院或者法官如果干预政治问题,司法权之独立性及中立性将受重大影响,宪法审判机关的权威性也难免不受到损害。(3)可诉性原则。为了防止公民滥用违宪审查权,我们可以借鉴他国制度并结合我国的经验,要求案件必须具有“可诉性”,才能提交审理。(4)无讼案则无审查原则。无讼案则无审查原则是不告不理的司法原则在违宪审查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文化审查制度篇6

本文力求从施工图审查及质量管理角度剖析我市在审查、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完善方法。

关键词:施工图;审查;质量;管理

施工图审查,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的审查。自国务院颁布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后,施工图审查已成为制度化并被列入基本建设程序中强制实施,成为把好建筑工程质量的第一关,也成为政府对设计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

一、施工图审查的工作性质及目的

建设部颁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第134号部长令)定义施工图审查是“对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不得使用”。从审查内容上看,施工图审查具有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属性,具有强制性,是一项具有监管性质的工作。

将施工图审查列入基本建设程序中强制实施,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施工图审查,将事后质量管理变为事前的监督管理,将勘察设计文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在工程施工之前发现并及时纠正,排除质量安全隐患,达到三个确保:①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②确保工程设计不损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③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以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施工图审查及质量管理现状

泰州市审图中心成立于2001年初,系经省住建厅认定的二类审查机构,隶属于泰州市住建局直管。中心现有在编管理人员8名(其中2名人员兼任审图工作),审查人员共30名。其中,专职审图人员10名,兼职审图人员2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审查人员21名,占审图人员的65%;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6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7名。年均审查面积达300万m2,房建工程审查覆盖率近100%(泰州市开发区数据未计入)。

2007―2009年,通过施工图审查,发现并纠正勘察设计单位违反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及强制性标准情况统计:

2007年,全市共审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235项,审查面积约308万平方米,查出违反强制性条文774条次,平均每个项目3.29条次,违反强制性标准1573条,平均每个项目6.69条次。

2008年,全市共审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196项,审查面积约298万平方米,查出违反强制性条文854条次,平均每个项目4.36条次;违反强制性标准1602条次,平均每个项目8.17条次。

2009年,我市共审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219项,审查面积约256万平方米。通过技术审查,共查出违反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数791条,平均每个项目3.61条次;违反强制性标准数1192条,平均每个项目5.44条次。

三年中,共审查房建项目650项,审查面积约862万m2发现并纠正违反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数2419条,违反强制性标准数4367条。用2009年与前二年相比较,平均每个项目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数在总体上有明显下降。一次审查通过率显著提高。

通过施工图审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违反国家强条、强标等问题得到了及时纠正,有效地避免了因施工图设计“不到位”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设计质量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保证了建设工程的设计质量。同时,也促使勘察设计单位和勘察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贯彻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自觉性,进一步约束了建设单位的一些违规行为。施工图审查切实起到了对勘察设计质量的把关作用,保障了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三、施工图审查及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存在对施工图审查制度设计理解的偏差,个别地方部门或建设单位在施工图送审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为抢工期强行要求审图,给审图质量埋下隐患。

2、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是一项非常严谨的、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工作,是一个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其总体工作时间不仅取决于审图方,同时也取决于业主和勘察设计单位对审查意见能否及时、准确、有效地回复,有时因回复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多个回合的“审查―修改―再审查―再修改”,直到合格为止。这并非审图方所愿,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时间意味着效益,多个回合的“审查―修改”,延长了总体工作时间,可能会导致项目不能早日开工建设,这往往会引起业主或者招商引资者的不满,在不问具体拖延原因在哪一方的情况下,更多业主乃至一些行政管理部门便将拖延的责任计到审查机构头上。

3、政府重视的招商引资或为拉动经济快速上马的项目,实际上很难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在施工图完成前依次办妥所有的前期相关手续。加之,地方有许多“绿色通道”要求,审查机构所确保的最小审查周期都难以保证,因而很难从严把关,稍有处理不慎,就会顶上施工图审查阻碍项目进展、耽误“重点工程”建设时间等“罪名”。

4、施工图审查的不同专业审查人员相互间缺乏及时协商沟通,会影响所提问题的宏观判定和准确性。

5、复审把关不严。在施工图审查质量考核、抽查中,仍发现有个别审查人员在审查阶段虽然对设计单位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提出了审查意见,但对设计单位的修改意见并未进行认真复审,也未认真查看设计图纸是否已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到位,在没有对勘察设计单位补充过来的计算资料或验算资料进行仔细核算的情况下,就直接签字通过。

6、施工图加、补盖审查专用章问题。建设单位往往因种种原因,未能一次性报送足够的施工图,或因越来越多的行政审批部门要求建设方提供审查通过(盖章确认)的施工图作为办理项目手续的前提条件,或因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存档等诸多原因,建设方在施工图审查结束后又送来成套或部分施工图要求加、补盖审查专用章。如果不同意,建设方的后续工作又无法进行;如果同意,一旦出现加、补盖印章图纸与原送审图纸间的不一致(无论是有意式或无意式等原因)且是涉及工程质量、安全、违反国家强条强标等未做修改的施工图(阴阳施工图),审查机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组织复核,由于图纸量大繁杂,而且极易因细微的疏忽造成加、补盖印章后的施工图留下设计质量或安全隐患问题。

7、设计变更的审查关键在于工作量的界定及收费问题,目前物价部门的核定标准中并无明确规定,给审图收费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8、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尚未实现机构认定范围内的全覆盖。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大都是政府工程,甚至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领导重视,百姓关心,也往往受新闻媒体的关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施工图审查中心对上级部门要求“特事特办”存畏难心理(审查时间、质量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市政工程领域相对市场化程度略低,专业人才、尤其是技术骨干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市政勘察设计单位,因此审图机构要引进人才难度较大。

四、完善施工图审查及质量管理的设想

1、加大施工图审查对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政府决策层面正确认识施工图审查制度的本意和重要性,争取社会各层面对审图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2、加强审查机构建设。不断充实加强机构审查力量。从勘察设计单位招聘年富力强,具有丰富勘察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各专业、各层面技术骨干力量,加强施工图设计审查把关。及时举办或参加审查管理人员法律、法规及专业技术培训,在学习中不断强化法制意识,在工作中坚持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施工图技术审查及管理水平。

3、重视施工图审查条件的把关。按照《江苏省房层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意见》中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条件”的要求执行。对“特殊情况”的送审项目,要从法定程序、法理角度妥善处理,同时注意建立单位和个人台帐、书面资料的保存。

4、规范施工图送审、审查行为,提高施工图审查水平。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保证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对其负责。为保证现场施工的基本需要,建设单位送审项目时应一次性提供足够套数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要求提供5-6套),审查机构从中抽取各专业施工图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在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上加盖审查专用章。审查机构留档一套,其余返还建设单位,作为施工、质量监督和验收的依据。建设单位送审项目时,还应提供一份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设计人员及图签清单并附单位资质证书、验资备案手续复印件等资料。

建设单位应督促勘察设计单位及时、规范地回复审查意见,勘察设计单位回复时间不计入审查工作日,但回复时间不宜超过20个工作日。设计单位应对照审查意见逐条回复,如按照审查意见变更施工图的,应将变更的施工图目录一并送审,变更目录中应列明更新的图纸编号和对应作废的原图纸编号。审查机构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上加盖审查专用章时,对设计单位已标明作废的图纸不予盖章,做作废处理。

5、规范设计变更的报审与审查。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审查通过的施工图。确需修改的,对涉及规定的施工图审查内容的设计修改,建设单位应送原审查机构重新审查,如变更施工图的,应将更新的施工图目录一并送审,并在目录中列明重新更新的图纸编号和对应作废的原图纸编号。报审时,建设单位应填写设计变更报审表,说明报审设计变更的内容。

对审查发现的问题,审查机构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审查意见书,建设单位应责成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调整,并将修改后的施工图报原审查机构复审。

对确认审查通过的,审查机构应出具“设计变更审查通过意见”,意见中应申明“凡原施工图设计中与本次设计变更不一致的,以本次审查通过的施工图为准”,意见上应加盖审查机构公章。相应的设计变更通知和施工图纸上应加盖审查专用章。

6、为各审查专业人员及勘察设计单位人员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审图中心、勘察设计单位是一个专业人才密集的群体。由于对规范、条文理解深度不一,把握尺度不一,往往形成审查者与设计者之间的技术分歧,或者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所持观点各异形成的对立,为了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共同提高对规范、条文的理解与把握尺度,从专业技术上求得统一,可采取定期举办研讨会的形式,组织各专业审查人员并邀请勘察设计单位人员共同参与研讨,建立施工图审查人员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审图中心与勘察设计单位之间的人员交流、互动及技术资源共享平台,从专业技术的最高层面来统一认识,共同把关,避免追求一方利益而降低质量标准的问题发生。

7、建立施工图审查与工程质量监督的联动。建设单位在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时,对未提供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对审查意见的回复(包括相应的设计变更图纸)及审查合格书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予受理其报请质量监督的申请。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因重新进行施工图审查的,建设单位应当将有关“设计变更审查通过意见”、加盖了审查专用章的设计变更通知和施工图纸在审查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报相关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8、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覆盖率。

创造条件,努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工作的推进,通过质量监督、施工许可证发放等环节的联动把关,促进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覆盖率的不断提高。

9、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要做好不良记录管理工作,就要充分依靠信息化。人的不良记录实质上就是人的信用,信用的约束力主要体现在广为人知。因此,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给予正、反面的充分公开。当然,信息化还能够极大地提升质量监督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实时掌握审查人员及勘察设计人员的技术素质以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机构整改、调整工作的重点。

10、公开服务承诺方面:1)对于重点项目,甲方或政府往往要求特事特办,因此要处理好特事特办与施工图审查质量这一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分轻重缓急、努力缩短审查时间的同时,还必须尊重科学,确保审查项目的最小审查质量周期,这样施工图审查质量才能得以保证;2)审图人员要及时将审图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与勘察设计单位、人员对接、沟通,避免勘察设计单位、人员重犯类似的错误。避免复审多次不通过而导致复审时间过长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缩短整个审图周期。

11、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采用静态与动态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静态考核就是对审查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等熟练掌握程度的考核。动态考核就是对审查人员进行不良行为记录、测评(如,接受建设方贿赂,放弃审查原则,通过“变通”做法,将违规变更合法化;错审、漏审等情况)。做到考评、考核不留于形式,实事求是,体现审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

施工图审查必须适应新形势工作的需要,既要内强管理,又要外树形象,切实履行好设计质量监督把关职责。目前,各级政府为了保增长、促发展,给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对我们施工图审查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研究新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加强机构自身建设,主动适应政府新的形势和工作要求。同时,也要加强施工图审查工作的宣传,让社会了解施工图审查工作,理解和支持施工图审查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施工图审查为“保增长、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文化审查制度篇7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违宪审查制度来保障本国的宪政发展,从而保证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目标,违宪审查制度是必然的选择。本文通过对国外违宪审查制度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现今存在的违宪审查制度的缺陷之处,进而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违宪审查;立法活动;司法判断

作者简介:武小红,女(1987-),山西太原人,兰州大学2010级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秀,女(1987-),甘肃白银人,兰州大学2010级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241-01

一、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

虽然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我国不存在真正的违宪审查制度,但是我认为我国的违宪审查体制是存在的,我国本身的政治体制与西方不同,由于这种议行合一的体制和传统,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也与西方有所不同。

(一)立法活动中的违宪审查

立法工作有效地将宪法的原则和权利转化为具体的部门法,因此,可以将立法过程看做是为了填补“宪法空隙”的宪法的具体化,所以部门法可以被看做是具体化了的宪法。

1、《立法法》中规定的违宪审查

我国的《立法法》中规范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授权立法的制定过程,即我们所说的“形式的法”。但是我国仍然存在数量非常多的“实质的法”,即政府的决定、命令、文件等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虽然在法律中没有规定,但是完全符合法的构成要件,应该纳入到立法的违宪审查范围之内。

2、审查的方式

立法活动中违宪审查的方式主要有抽象审查和具体审查,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等。在我国,事先的抽象审查主要是指“批准”制度,事后的抽象审查可分为两种,即主动的事后审查与被动的事后审查。前者是指“改变、撤销”制度,后者是指经法定申请人提出申请后,由违宪审查机关所进行的审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于审查机关是否具有拘束力,可以将其分为审查要求和审查建议。

具体审查主要是一种附带性审查,发生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具体审查由普通法院或者专门的宪法法院来行使。在我国,关于具体审查制度是否存在,关键就在于普通法院能否在具体的案件中审查作为该案件适用依据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二)司法个案中的违宪审查

宪法赋予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就包含了法院在上位法与下位法相冲突时的“法律选择权”,即法院在个案审理时有权不适用抵触上位法的下位法,这是一种拒绝适用的权利,而不是立法活动中的“撤销权”。我国法院不援引宪法判决的做法可谓深入人心,司法实践中形成的不援引宪法判决案件成了我国宪法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2条规定:“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这一规定是说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必须用以上的规范为审理依据。当然这是指在行政案件之中,如果在民事案件中就要以民事法律法规作为审理的依据,在刑事案件中就要以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作为审理依据,关于法院审理依据的适用也会因案件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二、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保证审查主体的独立性

应该结合我国议行合一的特殊政治体制,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经验,构建我国独特的违宪审查体制。我认为,首先可以在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部设立宪法委员会,仿照德国宪法委员会的模式运行;其次在最高人民法院内部设立宪法审判庭,这两个机构相互配合,进行违宪审查。

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二者的独立性,宪法委员会虽然从属于最高权力机关,但是要赋予其一定的独立职权,不比完全听从于最高权力机关。而宪法审判庭之所以设置在最高人民法院内部,是因为我国的其他法院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情况下涉及公民宪法权的案件都比较重大,社会影响力大,由其他级别的法院来进行审理难以保证法律的公平和公正。

(二)统一违宪审查的主体

上文中已经提到了违宪审查主体不统一的诸多不利后果,所以,只有在立法中统一违宪审查权,才能够保证违宪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既然立法法中已经规定我国的宪法解释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就应该首先保证这一职权的实现,不能由其他的几个剥夺和代替,然后应该在我国形成一个自下而上逐级上报的审查体制。如果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和政府认为某一文件违反宪法,就要先进行初步审查,但是不可以轻易作出决定,然后层层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来进行审查,最后由其作出是否违宪的决定。

(三)加强宪法的可诉性

加强宪法的可诉性内容将会使公民的权利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但是,只有在普通法律对这些权利没有规定时才可以提起宪法诉讼,否则会导致滥用宪法提起诉讼,影响我国的司法效率。增强宪法的可诉性也是宪法审判庭和宪法委员会设立的前提,是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不断完善的关键性因素。

(四)扩大违宪审查的对象

扩大违宪审查的对象就必须先明确违宪审查的对象是什么,还要从不同的审查方式去不断改进。首先,在事先审查中,应该增加“批准”的范围,这样有利于保证法律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在事后审查中,应该规范被动审查的方式,对于公民、组织和其他机构提出的审查建议要进行判断,并作出相应的说明,书面给予当事人答复;还要增加法律的规定,对除行政法以外的其他法律部门的依据也作出相应的规定。

(五)加强违宪审查的监督

目前我国对于法院的审判活动由检察部门进行监督,作为专门的检察监督机关,检察部门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仍然会受到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诸多干涉,如果继续由其对司法中的违宪审查进行监督的话,会不利于违宪审查效果的实现。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违宪审查监督机构,从属于检察机关内部,不仅对立法中的违宪审查进行监督,还要对司法中的法律判断与选择适用进行监督。除此之外,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对违宪审查提出自己的建议,由专门的监督机关进行受理,并给以答复。

参考文献:

[1]、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

[2]、王禹.中国宪法司法化:案例评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文化审查制度篇8

(一)评审计划阶段

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评审前应成立审计小组,召开内部会议,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审计的重点和人员分工。审计组可在全面评审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重点评审和专项评审,对企业高风险领域加强监控,以提高内部控制评审的效率和效果。

(二)召开联席会议

在正式对被审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评审前,召开审计组和被审单位的联席会议,审计组对审计的目的、组成成员和时间安排进行简要介绍,被审单位介绍其经营业务范围、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领导层成员构成及分工,内部控制工作概况及相关配合人员等。

(三)实施现场检查测试

1.询问调查法:主要有个别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个别访谈法主要用于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被访谈人员主要为被审单位领导、相关机构负责人或一般岗位员工,审计人员如实记录访谈内容,并经双方签字确认。调查问卷法一般用于内部环境评价(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机构设置及职权分配、企业文化、人事政策等)。调查问卷包括调查项目、是否可控及证明资料。如对员工的薪酬、奖惩进行评价,被审计单位需要提供相关的薪酬奖惩措施、办法及工资单等;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需要列示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守则等文档。

2.查阅制度:审阅被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否健全和完善,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即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3.穿行测试法:指在内部控制系统中任意选取一笔业务作为样本,通过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记录文件、重新执行等多种程序,追踪该业务从最初起源直到最终在财务报表及其他报告中反应出来的过程,即该业务流程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以此来了解整个业务流程状况,并识别出其中的关键控制环节,测试后评估相关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4.实地查验法:对财产进行盘点、清查以及对存货等实物资产的出入库环节进行现场查验,主要用于评价资产的安全性目标的实现情况,一般选择抽查法。

5.分析评价:审计人员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做出全面评价,综合内部控制工作总体情况,客观、公正、完整地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6.跟踪整改:对内部控制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如实向审计部门分管领导汇报,形成审计整改清单,对重大问题成立专项组进行复查,一般问题要求被审单位对照报告限期整改,审计组后续跟踪检查。

内部控制评审的重点

(一)工程项目管理审计:施工企业经营主要包括各个工程项目,检查时重点关注各个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如合同的签订,备案,合同台账的设置等;项目结算的管理;存货采购、出入库管理制度;设备租赁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及安全生产制度等。

文化审查制度篇9

论文关键词 逮捕 审前羁押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 制度细化

刑诉法修正案新增加的“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至此,检察机关对捕后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制度正式为立法吸纳。在该制度本体论研究继续深化拓展的同时,当前需要着重关注如何细化制度以确保其有效实施。

一、制度的细化及其功能

从司法实践来看,几乎任何一项制度经由法律层面的寥寥数语得以确立之后,紧随的必然是一系列可能冠以不同名称的“实施细则”,不仅包括全国层面的,也包括各级各地相关政法机关之间相互协定的和内部制定的,在形式上有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实践中的这种现象,可以笼统地称之为制度的细化。就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而言,其细化主要着眼于以下三项基本功能的实现:

首先是指引操作。制度毕竟要靠具体的人来实施,需要若干主体的协调配合,需要对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分配,需要对异议、救济程序进行完善……,而事事请示在本质上是低效率且违反法治原则的,如何统一制度的实施,自然需要制度的细化。

其次是克服规避。这一点对于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此不妨从该制度确立的动力学机制入手进行考察。 该制度确立的最初助力源于学界、律师界和各界社会人士,而体制内的一线司法实践者对此制度的确立往往有种种现实疑虑。 应当说,体制内的一线司法实践者的疑虑考诸种种现实制约,不无道理,但制度一旦确立就应当被严格遵循,而在实践场域诸要素未得到根本改观的情况下,实践者不仅有制度悖反的动力而且有实践操作的可能性。 而制度的细化——特别是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细化,是将实践规避降低到最低层次的重要方法。

最后是均衡权力。任何一种法授权力都有被腐蚀和被寻租的可能,而预防权力被腐蚀和被寻租的途径,甚为重要的一点即是对实践场域中各种角色的资本均衡,以权力(权利)驯顺权力。当前逮捕与否和法院最终是否判处实刑往往存在某种结果一致性而导致批捕权力被“裹挟式放大”,因此,在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细化过程中必须注意各方主体的权力(权利)均衡,以有效防止这一法授权力被腐蚀和寻租。

二、制度细化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制度的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不仅要考虑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有机协调,同时要考虑系统的外部环境制约,以及系统的自创生空间。制度的细化在整体上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首先是要严格遵循制度原旨。例如,尽管在确立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一直是高频关键词,但不应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原旨单向度地仅仅确定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这不仅因为人权是一个历史的和实践的范畴,而且因为“未决羁押制度包含着既容忍羁押又限制羁押的鲜明矛盾,其理论基础因而不是单向度、同质性思想,而是由双向度、异质性的思想组成,包括了容忍性基础和限制性基础。” 在制度的细化中,应当围绕制度的原旨进行细化,防止司法运作对立法价值的误解性或策略性偏离。

其次是要充分考虑现实制约。制度细化的道理同立法层面的道理相通,不能用“”的做法,不能用“大鸣大放”的做法。 与其设置一些过于理想化的细化条款“应景”,不如扎扎实实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对制度进行细化。例如,广受宠幸的羁押必要性听证制度在实践中全面铺开就相当困难——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话。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细化要充分考虑各地司法资源的现状,要有冷静务实的心态,实事求是。制度的细化和立法层面的制度纳入有根本差别,要注意克制立法技艺所兼有的符号学意义上的宣示功能,而更加注重细化内容的实践操作性。

再次是要综合研判制度夹缝。制度的夹缝是制度细化效果的客观存在,而制度的实践者却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不仅是司法实践中难以避免的司法者个人因素,还包括权力的寻租动因,所有的制度夹缝在实践的演进中都有可能被人心和人性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精巧穿越,“法律的制定者如果对那些促成非正式合作的社会条件缺乏眼力,他们就有可能造出一个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世界。” 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细化,要注重综合研判制度夹缝,既要防止制度细化带来的“钱穆制度陷阱”这一制度本身的问题, 又要科学预测制度夹缝可能对实践秩序带来的诱导,保障实践秩序。

最后是要妥善平衡制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制度的细化在科学技术哲学上有两个呈互补性的基本向度。一是传统的制度细化采用的常规模式,亦即社会科学模式,通过立体全方位的综合规范(不限于法律,还包括道德和宗教等)来调控人们的心理图式和行为模式。二是自然科学技术模式,该模式通过先进的技术对特定人群的行为进行灵魂和肉体的双重规训从而调控主体的行为模式(例如各地在“平安城市”的创建中公安机关依托视频传输技术研发运用的“天眼工程”)。 在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细化过程中,国外已经尝试运用电子手镯等技术手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管控以有效替代羁押措施的运用。 自然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事半功倍,但自然科学技术模式和制度模式各自的功效范围划定及相互契合绝非易事,过度依赖自然科学技术模式可能会给制度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滞力,并缠上公民隐私权保护等等复杂深远的议题。

三、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细化的基本模式和关键要素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细化所涉及的内容丰度很大,但从整体上看,细化的基本要素不外乎三项:主体要素、工作机制和时限要素。

(一)主体要素的细化

主体要素的细化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检察机关批准、检察机关决定以及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均应交由检察机关对其捕后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特别是针对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判断,从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角色来看,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但这是否存在司法权的逆序问题值得探讨。并且,如此设定是否违背立法原旨也有必要引起重视。 其次,应当交由检察机关的哪个内设机构来负责执行,可选择的现有机构包括侦查监督部门、部门和监所检察部门等,各个部门都有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如何通过检察机关内部管理创新确保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贯彻实施,是需要首先着重关注的问题。主体方面第三个需要细化的问题涉及启动主体、提请主体以及更进一步的复议、复核救济主体,其中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及其委托的律师在不同的诉讼环节中如何有效参与该程序并切实发挥作用尤其值得重点关注。

(二)工作机制的细化

工作机制角度的制度细化应当着重关注以下几点:首先是全面审查还是部分审查,全面审查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言,但目前的司法资源恐怕难以保障全面审查的效果。部分审查涉及到划定“部分”的标准,以及如何在审查批捕的同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持续羁押必要性进行预测分级以和后续对“部分”的划定有效衔接,从而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其次是审查项目,一方面审查要确定审查是否主动波及逮捕的全部条件,包括实体入罪的证据条件、预期刑度条件和社会危险性条件(修正案已就此细化);另一方面,要将社会危险性条件在修正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尽力克服智识形态转化中的交流不经济问题,将长期的司法实践智慧从经验形态提炼为文本化的规则形态,实现司法智识形态的科学转化,确保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深度结合。 最后是救济程序的设置,从法理上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身被继续羁押有异议,制度应当设置相应的复议、复核救济程序,公安机关对检察机关的变更强制措施建议不服也应当有相应的复议、复核救济程序,那么该程序应当如何设置方能在确保审查效果得当的同时兼顾司法效率的均衡,应当注重。

(三)时限要素的细化

文化审查制度篇10

2016年以来,政府法制办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狠抓落实,推进政府法制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做好政府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有关服务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举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专题研修班。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为契机,印发《关于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的通知》,采取举办行政诉讼培训班、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网络在线法律知识专题培训等形式,在全开展大规模法律知识培训,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习《立法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改进政府立法。起草并报请政府印发《2016年人民政府规章制定计划》。完成《轨道交通条例》《审计监督条例》《职业学校管理条例》等法规草案的审查修改工作,经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开展《商品流通条例》《养犬管理条例》《行业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法规规章草案的研究审查工作。完成《国家安全法(草案)》、《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山东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等法律法规规章征求意见办理工作。

(三)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对15件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46件、区政府规范性文件53件。做好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经梳理汇总上报文件943件,其中60余件不属于规范性文件或决定废止,260余件已实施“三统一”,其余610余件需要按规定进行“三统一”,清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印发《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专项梳理工作的通知》,对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提出要求。配合编委办开展法定机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审批事项等相关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做好向西海岸新区赋权、复制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相关工作。

(四)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组织开展《条例》宣传周活动。加强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研究制定2016年度全依法行政指标考核办法。严格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对级行政执法部门印发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规范性文件,按照“三统一”程序进行备案审查。依托网上执法监督平台实时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情况,依托全统一的行政处罚网上大厅,做好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完成1000余名工商执法人员换证培训考试工作,办理发放4837个行政执法证件。按照省政府法制办要求,组织启用新的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平台。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研究起草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办法。参与做好胶州综合执法试点工作。

(五)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深入推进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暨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改革,实现复议管辖集中化、案件审理专业化和案件办理透明化。在、区()两级,实现行政复议案件“集中受理、集中审查、集中决定”。发挥行政复议委员会作用,依法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创新办案方式,加大实地调查、公开审理力度,实行“阳光复议”。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71件,受理174件,有效化解了大量行政争议。办理行政应诉案件45件、被复议案件13件,均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答复和答辩意见。完善与司法机关沟通机制,通过共同培训、法律研讨等方式,实现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

。(六)努力当好参谋助手。切实履行政府法制机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职责,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从合法性方面进行审查。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通知》,参与研究制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工作,进一步厘清职责分工、严格遴选条件、细化服务范围、明确解聘情形及规范使用管理等内容。

上半年政府法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制度建设对全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法制机构设置、人员状况和专业化水平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等。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一)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强化依法行政监督和考核,通过考核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组织开展事关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局性、战略性、前沿性课题的调查研究,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理论支持。认真梳理政府法制机构面临的新职责新任务,努力加强政府法制机构队伍建设。

(二)要以更新的理念加强改进政府立法。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战略部署推进政府立法工作,使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做好《养犬管理条例》《城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草案的审查修改工作。建立立法联系点制度,深入征求基层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要以更严的要求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深入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扎实做好政府、政府部门及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严格审查标准,提高审查质量。有序推进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将政府部门和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三统一”管理。

(四)要以更实的举措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继续做好《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着力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组织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结合执法实际建立实施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开展行政执法证件审验考试和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办理发放行政执法证件。组织完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继续做好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处罚案件实时监督和处罚信息公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