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2:58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1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演进;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6-02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2

【关键词】新中国;教育方针;历史嬗变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1949年12月下旬,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明确说明:“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蒋文良.现行教育法规辑要[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3

《创新时代》: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并再次确立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你对此有何看法?

陈东瑜: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至今已有10年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又陆续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三个极为重要的纲要。这三个《纲要》是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而确立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共同构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导向性、全局性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光荣和自豪。

《创新时代》:同志在1957年提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对于当时和现在的教育工作都有哪些指导意义?

陈东瑜: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1957年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对德育、智育、体育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志强调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以外,还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要深入实际,接近工农,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改革教育方法和考试方法,注重学生自学等。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对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4月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十精神,深入领会领袖们和老一辈教育家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总政策。你如何解读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陈东瑜: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由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文如下:“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时代特点、内容最全面、结构最完整的教育方针。它是由“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等三个要点共同构成。其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说的是我国教育的性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说的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说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我认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应该把“方针”所表述的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的根本途径等三个基本要点一一贯彻落实,而不是只把“全面贯彻”当作口号来喊。

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例,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始终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教育方针。他还指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内容及组织形式。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十都一再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但是到底如何全面贯彻,我想这是我们各级教育领导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创新时代》:党的十对教育工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部署,其中就包括“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请谈下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陈东瑜: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原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目前已写入我国的《教育法》。但必须指出的是,终身教育既不是一个教育体系,也不是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一个从婴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老年教育,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就是说,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一种组织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指导下完成自身这一部分的工作,并随时随地地为每个人的一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条件。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4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有关概念简述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具有概念性不同;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活动想要达到的结果⑥。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是指“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课程目标是指“某一门课实施之后学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而教学目标是指“某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可以说,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总体到细节的关系。

注释:

①傅梅芳.论教育目标的科学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6-9.

②刘铁芳.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9.

③张迎春,汪忠.生物学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⑤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⑥朱慧贤.课程目标及其相关概念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1-34.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5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兴趣激发原则、适应性原则、情感沟通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四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原则,并提出了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强化心理疏导工作等三点小学体育教育策略,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体质弱势群体小学体育教育原则体育教育策略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相关理论是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小学体育教育的特殊规律提出的,其出现具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必然性。由于小学体质弱势群体是在主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学生群体从体质发育水平的角度进行了再次划分,所以,其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理论依据。对小学体质弱势群体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更为科学的指导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重新认识小学体育教育目标体系,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内涵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来加以界定,其中,一个充分条件指的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疾病或者是在身体有残障的小学生群体;两个基本标准分别指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在59分以下的小学生群体和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标准范围以外的小学生群体,例如:Bmi

由此可知,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了三个类型的学生群体,第一类是身体运动能力发育状况不佳的小学生群体;第二类是残障或者是患有某些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小学生群体;第三类是肥胖(Bmi≥26.5)或者是偏瘦(Bmi

二、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原则

(一)兴趣激发原则

对于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普遍从小对于体育运动的接触就比较少,所以缺乏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感知,也因此在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中很少有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抱有兴趣和热情,反而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所持的是消极抵触和排斥的态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活动时,注意遵循兴趣激发的原则,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运动负荷,都要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三)情感沟通原则

小学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本来就缺乏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自信心,非常容易自卑,而且普遍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所以,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累良好的体育运动体验,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就必须要注意所采取的体育教育策略一定要注意遵循情感沟通的原则,尽可能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充满关爱的体育学习氛围。

(四)安全性原则

多数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都抱有一定的畏惧感,害怕参与体育活动。所以,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时,就要尤为关注安全性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场地和器械都要注意安全性,以免因为安全问题加重学生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的畏惧退缩心理。

三、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策略

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基本特点和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转化的体育教育策略:

(一)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

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提法最早出现于美国,其主要是以适应单一个体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需要为主的一种多样性的体育课教学计划。适应性体育课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教育原则,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时,由于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困难以及体育学习需求和体育学习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所以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课教学,尤其是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小学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应用和普及情况却可以发现,除了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普遍采用了这种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之外,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目前并没有在我国其它的省市和地区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普及。目前,我国多数小学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要么采用的是“免修”的策略,要么采用的是“跟班上课”的教育教学策略,然而这两种方式,实际上都将体质弱势群体在体育课教学中边缘化了,不但无法有效的提升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转化,甚至还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使得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离体育活动越来越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开展适应性体育教学。而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时,为了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小学体育任课教师主要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多样化。由于体质弱势群体是在主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了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生体质发育水平的角度入手针对学生进行的再次划分,所以,其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样化教学目标的设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而适应性体育课则是为了促进小学体质弱势群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转化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策略。要确保其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理论所给出的多样化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依据来确定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例如: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理论,在开展小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组(普通学生组)和B组(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组)两个小组,其中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组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B1组(一般性的体弱特形学生小组,如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肥胖学生或者是偏瘦学生等)和B2组(专指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疾病的学生和残障学生),与此相对应的,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根据以上不同的学生组别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a组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设置为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素质;针对B1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而针对B2组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组织指导他们合理的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保健和康复活动,以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其次,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确保适应性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高效开展,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例如: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打破所有学生学内容、固定教学内容的做法,不但要注意组织常规化的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针对B1组的学生组织运动负荷较低的各种身体练习内容,针对B2组的学生组织体育保健、体育康复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最后,应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多样化。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同样也要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仍然以上文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所进行的学生分组为例,在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评价时,相应的也要有所不同。如,a组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B1组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突出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情况;B2组学生的评价则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身体参与情况、康复情况以及心理感受等内容。

(二)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成效,不但应注意关注体育课堂教学,同时还应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所以,为了促进小学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转化,在关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还应注意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体育活动时,一是要注意在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内容以及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为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锻炼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二是任课教师要注意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不但要给予学生所需的体育锻炼指导,还要注意及时的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以尽可能的让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切身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三是,学校在组织开展体育运动会或者是其它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参加的项目,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锻炼热情。

(三)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强化心理疏导工作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基础普遍是比较差的,而且部分学生还因为生理缺陷影响到了很多体育运动的正常参与,所以他们在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心理比较自卑,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且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体育任课教师只有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对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正确的理解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价值,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心态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呵护,才能够真正帮助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走出胆怯自卑的心理,无负担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所以,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强化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林秀春,高玉琴,刘羊城.全纳教育理念下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6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与类型

1、自我教育的内涵

学术界对自我教育内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第一,方法维度。以邱伟光,张耀灿为代表,他们认为自我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来开展。第二,反省维度。这种观点认为自我教育是“自我”对自己思想的反思、对行为合理性的反省,通过这些方式,最终达到提高道德水平、提高思考的理性程度的目的。第三,?^程维度。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错误的思想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改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学习并深入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

2、自我教育的类型

根据主体的不同,自我教育的类型可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两大类。个体自我教育即将个体自身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是发生于个体自身上的自我教育,强调个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通常包括写心得体会,写感受,工作或学习日志,学习先进等内容。集体自我教育即将集体或群体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强调集体或群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教育,通常包括集体参观红色地区或先进地区,集体开会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学习先进事迹等集体进行的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特征

在明确自我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分析自我教育的特征,能够更好的把握这一概念。自我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我教育体现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主体性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和范畴。主体性指的是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自身的能力或作用,是人们自身的自主、主动等特性的体现。客体是指人们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客体性即指所具有的客体的性质。主体性与客体性不应是对立的,而应是统一的。在个体自我教育中,教育主体为个人,个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是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可以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在集体自我教育中,集体以及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集体成员的思想道德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因此,自我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体现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2、自我教育体现了针对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针对性是指活动的开展可根据主客体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与目的性联系密切,活动的针对性越强,就越能更好的实现该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自我教育可根据主体的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减少或避免走更多弯路,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合理的计划与组织引导,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有了计划,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实现目标的动力,也是提高教育活动效率的必要条件。

三、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哲学层面的价值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即自我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我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有效是指在某一活动中能达到预期目的,实现预期效果。自我教育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自我教育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和预期效果――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自我教育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在自我教育中,个人、集体或群体本身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因此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对象所需,少走弯路,顺利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自我教育具有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针对性与目的性相统一、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正是实践中自我教育有效性的体现。

2、自我教育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重要选择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7

关键词: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

随着国家教育教委司1999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也紧紧围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针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现代聋哑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科学分析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为促进聋哑儿童的身心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聋哑学校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情况

学生认为体育课的作用排序依次为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培养意志品德、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在我的一次调查中,有过半的学生认为提高身体素质是体育的最组要的功能,现在的聋哑学生对素质健康的认识在逐步加深;而对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认识很少,第一他们受到体育教师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一般是比较好的,大多生还是喜欢体育老师,他们就把体育的作用归结到提高身体素质上;第二聋哑学生本身与外界接触较少,没有真正理解体育在培养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功能缺陷补偿与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一点的让学生接触一下社会外界,多组织一些校外的体育活动来增加聋哑学生对体育的理解。

二、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

1、转变体育教学理念,以快乐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现代聋哑学校的体育教学开展应以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基础,通过快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促进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针对现代体育及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快乐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尤其是聋哑儿童由于先天的缺陷使得其更加需要以体育运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同时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还能够补偿学生的运动缺陷,逐步缩小学会僧与正常儿童的差距。

2、针对聋哑学生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重点的设置。在进行聋哑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针对聋哑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以此弥补其身体上存在的不足,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例如:针对聋生语言障碍使得其肺活量较正常儿童小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加肺活量的训练与锻炼,以此提高学生的肺活量,为聋生接受口语训练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为聋哑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

3、以民间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会遇到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不愿参加体育运动。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体制的健全。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聋哑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增加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以民间体育独特的优势达到学生身体锻炼的目的。民间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地方特色、趣味性、娱乐性、游戏性都能偶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通过民间体育运动的引入能够在促进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这一教学的实现切实贯彻了《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充分利用多媒体,是聋生体育的有利条件。现在电子信息的发展,给聋生带来了福音。网上搜体育动作或买光盘,能慢放,能剪影,使学生学得明白、看得清楚。另外,电子信息能找到世界上一流老师的指导和演示。例如游泳,能轻松搜出菲尔普斯和孙杨的视频和慢动作分解,还可利用聋生对名人崇拜,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聋生因视觉补偿,比同年龄的普通儿童更容易模仿。

5、以课外文体活动促进聋哑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聋哑学校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和鼓励学会僧积极参加到体育运动当中,提高学生的从何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其需要聋哑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聋哑儿童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此构建快乐、和谐、充满活动的校园文化,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其开展过程中因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实际情况的学生选用适合的休闲运动项目或竞技项目作为文体活动开展的中心,以此使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学习的需求,并通过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

三、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建议

1.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不断改善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上多为教师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青年教师要扶植引导,教育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2.要尽快完善激励机制,合理科学地奖励,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进取心和创造性,因此,特殊教育学校也有必要制定各种合理的奖励制度,具体可以根据特教体育教师任务繁重,工作对象特殊来制定。

3.鼓励并组织体育教师进修,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和特殊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从根本上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水平。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8

关键词:体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了一批重点示范院校,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忽视了整体人的发展;只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忽视了体育课程的设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无法有健康的体魄承担高强度的工作。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并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提出课程改革思路,为培养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一、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和新课设置思路

1.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1.1课时安排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时数主要有64学时―72学时,即开一学年;96―108学时,即开一年半;128学时―144学时,即开二学年三种,以第一种为多,第三种最少。绝大数院校未按照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安排课时,课时量明显不足。

1.2课程内容安排情况分析

课程内容与中小学基础体育教学改革有些区别,未能进行有效的衔接,仍然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仍然在学蹲踞式起跑、蹲踞式跳远、铅球等,没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就业方向选择终身受益的教学内容,无法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1.3课程安排情况分析

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项课两个部分,给学生必要的自主选择权利,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3.1必修课情况分析

必修课项目多,针对就业方向的职业体能少,重点不突出并缺乏锻炼方法与手段的内容。

1.3.2选项课情况分析

由于学校场地器材的缺乏,给予学生选择的项目较少,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4教材情况分析

教材仍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为主,内容陈旧,不符合时展的需要,不具备高职院校的特色,不适应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1.5教学方法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仍主要采用讲解―示范的教学方法,很少运用探究性等现代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学习,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新体育课程设置思路

2.1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关注。2002―2005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决议,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围绕这个核心进行体育课程的设置,以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核心分析学生的普遍和特殊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职业教育的学生比其他高校学生在体力和耐力上付出更多,这是由其所从事的职业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要灵活、有变化和创新,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职业教育为方向,以培养目标为主线,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以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

2.3课程目标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和教材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体育课堂内容,加大体能与耐力项目的课时,开发综合性项目作为选修内容(如工间操等全民健身的大众项目),帮助学生学会一种或几种长期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习惯。

2.4教材选择

教材内容要反映体育教育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动态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针对职业院校教育的特点,体育课程应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二、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体育课程内容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体育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要有目的性地增加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而且,体育教师要讲明所学专业体育课的具体要求、要达到的标准,使学生明确方向,有目的地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

1.静坐型专业

财会、计算机、文秘是高职院校中较多见的静坐型专业,并以女生居多。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注重搏击操、健美操、韵律操和羽毛球等项目教学。

2.久站型专业

机电、机械制造、烹饪等属久站型专业。其特点是长时间站立,且低头含胸动作较多,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个器官的负担过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等症状。该专业主要以男生为主,因此,要增加健身走、慢跑、搏击、长拳和棍等项目教学。

3.综合型专业

导游、汽车维修、市场营销等属综合型专业。其特点是有静坐、有站立、有长蹲、有走动,劳动时间长和强度大,多为户外或车间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容易使运动系统和心肺功能负担过重,导致部分肢体过度疲劳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注重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练习,加强台阶练习、重复跑练习、越野跑练习。有条件的可开展长定向运动教学。

三、注重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与高等院校的目标不同,对身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还需要多方面工作:定期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普及教育,包括体育卫生、心理调节、运动损伤处理、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结合实际专业开发新内容,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设工间操、体育按摩、气功、自我足疗法等单项课。同时结合厂矿企业的具体情况,掌握拔河、棋类、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比赛方法和组织手段,多方面提高学生能力,为未来活跃企业体育活动和自觉参与健身活动打下基础,塑造既是企业技术人才,又是企业体育运动的活跃分子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终生体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

[2]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9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而教育经验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因此,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篇10

一、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班级教学在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由于难以适应初中体育教学的这些特点,因而也暴露了其历史局限性。首先,教学难以照顾同龄学生在智力上的个体差异,教师只能按中等生的智力水平传授给全体学生同样多的知识内容,把全班学生当成一个学生教。其结果可能会使差生跟不上进度而丧失信心,导致厌学;使优等生感到进度慢而丧失兴趣,放松学习;使中等生也因在不同学科的表现不同而有所偏科。其次,由于班级人数多而且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减少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因而也就减少了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所必需的信息反馈。第三,教学容易导致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既不利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其结果是教师烦教,学生厌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长期不变,顽固假化,其后果是导致了学生以后的不喜欢上体育课,也导致体育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学生的体育意识日趋弱化,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

二、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最优选择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笔者建议实施“选项、分层”教学。

(一)“选项、分层”教学的含义

“选项、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能力与爱好等,由学生选择其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方法。它包括选项和分层两个方面,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结合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有区别地设计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检测、评价,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善与提高。体育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因素基本相同进行组合,划分不同层次,确定不尽相同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并制定不同评价标准的一种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和体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以达到共同提高。分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有针对地加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

在体育教学上实施分层教学,就是按照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等因素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较为典型的例子如詹建国老师的跨栏跑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实验: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分为勇敢、顽强、果断等心理品质较好胆量较大者;勇敢、顽强、果断等心理品质表现较好者;勇敢、顽强、果断等心理品质较弱胆量较小者三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使备课、讲课、练习、指导等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系统性和层次性。

进行体育分层教育,仅只考虑了学生智力与体力的差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因此,还应当实施体育“选项”教学。所谓“选项”,是指由学生自愿选择其感兴趣或者有一定专长、潜力的体育项目。

(二)“选项、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选项、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达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体质的实质效益。具体来说,初中体育“选项、分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越性:

1.施教针对性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已经逐渐集中,开始形成对某一些运动项目比较稳定的兴趣。对某些运动项目稳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动机,有利于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与掌握某些运动技术,反之,在学习与掌握某些运动技术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又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术的兴趣,两者相得益彰。

2.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让学生人人享有体育教学。由于学生各自条件的不同,如自身条件、心理状况、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存在差异,选择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达成目标的时间和程度也就不一样。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所有的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会造成有的学生获益产生高人一等的思想,另一些学生则可能会挫折或失败,进而影响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选项、分层”教学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为前提,面向全体学生,它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评价的实施,都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使每一个学生有进步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