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准则和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6:13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1

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科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自会计改革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讨论,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求更全面、更明确地回答这些尚问题。—、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者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了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体制来说,国家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产。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人、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帐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www.133229.com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主权,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帐,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帐,职工福利欠帐,环境治理欠帐,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在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用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那个主体进行分配,在那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上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环,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向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增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按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总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的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量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理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二、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体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面认识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实践的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固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组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内在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结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现为以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的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卜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其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的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计准则的制定。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已有利的方式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是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的。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求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是大股东,对小股东有着潜在的损害,所以往往要有一定程度的政府于预,比如定期公布信息,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三、会计准则与税法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帐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

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营业税的会计处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消费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现实差异,分别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所得税的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而且还应当确认增值税等其他流转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摊,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关于第一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井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义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帐款、应付帐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帐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和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行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配,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科写期竹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从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standards或accounting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88年底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研讨会上达成一致意见,今后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理顺,从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早在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建立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业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簿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8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外,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说,80年代末开始搞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个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帐户设置、记录内容和信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的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会计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因此,会计规范也就有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可能的要素。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就我国的会计准则来说,必要时也有一些有关帐户的规定,比如,单设帐户还是合并反映,直接转销还是备抵方法,就屋于记录的规定,因为不影响计量的最终结果。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帐户的设置、帐务处理程序、帐户对应关系、帐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现行会计制度的形式特别适合于记录制度。所以,要不要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实际上就变成了还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有关记帐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给企业自己来做?笔者认为,会计制度有关记录环节的规定,主要是帮助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并不象会计准则那样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取决于企业会计实务有没有这个需求。离开特定环境,绝对地说取消会计制度或保留会计制度,都是片面的。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建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包括会计记录在内的帐务处理程序作出规定或提供指南,日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设的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指导委员会(即steeringcommittee;我国会计文献大都将其译为“筹划委员会”。笔者认为,译为“指导委员会”更为贴切),其研究课题之一是,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不要就会计程序提供指南提出决策建议。另外,法国的通用会计制度(即plangeneralcomptibles;国内大多将其译为“会计总计划”或“会计总方案”,这实际上是对法文的直译。法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最近出版的英文文献,将其译为generalaccountingsystem。笔者以为,为正确表达这份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应当译为“通用会计制度”)作为法国会计特色的体现,在西非国家及世界一些地区有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命题也是,要不要提供象法国通用会计制度那样的会计指南。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会计实务来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还没有形成,企业会计人员尚不习惯于自己设计会计制度,所以棒供一套与会计准则相配套的会计制度,推荐会计科目,解释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使用方法、交代会计程序、提供主要经济事项分录范例,对于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会计准则,提高会计效率,加强内部监督和政府监管,还是有必要的。鉴于目前会计制度种类比较多,不便于检索和执行,建议适当加以归并。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企业会计人员簿记水平的提高,加之会计准则指南中提供了各类业务的相关会计科目和记帐方向,会计制度的作用将逐步弱化。什么时候会计人员感觉到这套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这套会计制度也就自动取消了。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再在准则与制度的存废上花太多的精力讨论了。以上方案如果可行,那么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的新模式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会计准则主要规定确认、计量和披露标准,而会计制度则主要提供会计记录指南。有人认为,会计准则偏重理论,会计制度偏重实务;会计准则是抽象的,会计制度是具体的,会计准则是原则,会计制度是方法。这些观点,显然天法正确界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对于指导会计改革实践也是有害的。鉴于会计准则目前还主要是在上市公司执行,建议先在上市公司试行这一模式,非上市公司暂时仍主要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但应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逐步扩大新模式的适用范围,最终过渡到新模式.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2

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自会计改革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讨论,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求更全面、更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

一、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是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和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制来说,国家作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一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入、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账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账,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账职工福利欠账,环境治理欠账,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应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哪个主体进行分配,在哪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五,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面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

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僧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投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部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值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的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值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量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

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合认训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

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

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因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

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级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在内的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络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来为经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这间的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计准则的制定。

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

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取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

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

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

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随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于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大股东,对小股东潜在的损害,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现实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推,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

关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并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久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账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

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不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任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税跨期分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系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序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

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standards或accounting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88年义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的研究会主达成一致意见,今天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

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需要理顺,从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为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薄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8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处,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账户设置、记录内容和借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

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

会计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因此,会计规范也就有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可能的要素。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就我国的会计准则来说,必要时也有一些有关账的规定,比如,单设账户还是合并反映,直接转销还是备抵方法,就属于记录的规定,因为不影响计量的最终结果。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现行会计制度的形式特别适合于记录制度。所以,要不要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实际上就变成了还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有关记账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给企业自己来做?

笔者认为,会计制度有关记录环节的规定,主要是帮助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并不象会计准则那样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取决于企业会计实务有没有这个需求。离开特定环境,绝对地说取消会计制度或保留会计制度,都是片面的。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建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包括会计记录在内的账务处理作出规定或提供指南,日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设的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指导委员会(即steeringcommittee;我国会计文献大都将其译为“筹划委员会”。笔者认为,译为“指导委员会”更为贴切),其研究课题之一是,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不要就会计程序提供指南提出决策建议。另外,法国的通过会计制度(即plangeneralcomptibles;国内大多将其译为“会计总计划”或“会计总方案”,这实际上是对法文的直译。法律注册会计师协会最近出版的英文文献,将其译为generalaccountingsystem.笔者以为,为正确表达这份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应当译为“通用会计制度”)作为法国会计特色的体现,在西非国家及世界一些地区有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命题也是,要不要提供象法国通用会计制度那样的会计指南。

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会计实务来说,企业会计制度体系还没有形成,企业会计人员尚不习惯于自己设计会计制度,所以提供一套与会计准则相配套的会计制度,推荐会计科目,解释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使用方法、交代会计程序、提供主要经济事项分录范例,对于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会计准则,提高会计效率,加强内部监督和政府监督,还是有必要的。鉴于目前会计制度种类比较多,不便于检索和执行,建议适当加以归并。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企业会计人员薄记水平的提高,加这之会计准则指南中提供了各类业务的相关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会计制度的作用将逐步弱化。什么时候会计人员感觉到这套制度对于企业说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这套会计制度也就自动取消了。我们实施没有必要再在准则与制度的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3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趋同;应用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截至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者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制定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增强受托责任,对于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处于重构时期,国际会计格局也面临着重大调整,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正在积极推动会计准则的变革。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家或地区采取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进行比较分析,这对于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调整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情况

在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步伐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当采用何种策略,不同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或地区观点并不统一。其中,有些国家或地区认为,为实现本国或本地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应当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有些国家或地区则认为,应当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国际化道路,例如保留本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并不断完善改进本国准则。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其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将对推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一套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具有重大影响。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美国

2008年11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为了规范美国上市公司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了一份关于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路线图的征求意见稿。该路线图(征求意见稿)首先阐述了强制美国上市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然后提出了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的筹资机制、在美国开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教育和培训、允许有限范围的上市公司提前采用国际准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未来规则制定时间安排、强制采用的阶段性实施工作等七个里程碑。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10年2月发表声明称,支持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订了一套具体的工作计划——《考虑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工作计划》。该工作计划列出了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分析的六个领域,其中前两个领域是考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的特征及其制定程序,后四个则是关于准则的转换所需要考虑的内容。

此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10年10月、2011年5月和11月、2012年7月连续了一系列关于《考虑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工作计划》的研究报告,包括《进展报告》、《一条可能路径——“趋同认可”模式》、《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践分析》、《最终工作人员报告》等。期间,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的“趋同认可”模式发表意见。“趋同认可”模式是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美国发行人编制的财务报表与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是一致的”,而不是“美国发行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认为,在“趋同认可”模式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仍担任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参与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符合公众利益情况下认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为美国利益相关方提供所需的额外解释和指南。

2012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人员了一份最终报告——《考虑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发行人财务报告体系的工作计划》。工作人员在全球会计准则工作计划中对六个关键领域的观察和分析作了总结,旨在确定是否、何时、如何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发行人的财务报告体系。工作人员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解释程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作、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治理、筹资状况、投资者理解能力等七个方面论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是没有明确美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上的立场,并表示将于明年作出最终决议。

(二)欧盟

2002年7月,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在《关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第1606/2002号决议》中决定,要求欧盟所有上市公司从2005年起,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欧盟作出这样的决定,其目的在于让欧盟成员国采纳和运用国际会计准则,提高欧盟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从而促进欧盟资本市场及其成员国资本市场的高效运转。欧盟委员会接受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前身)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及相关的解释。根据《关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第1606/2002号决议》的规定,当国际会计准则满足下列条件时,欧盟委员会应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否适用作出决定:一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与欧盟相关指令所规定的原则相冲突,并且有益于欧洲公众利益;二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满足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且有助于利益相关方作出经济决策以及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

欧盟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由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征求各利益相关方对拟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意见;其次,欧盟各成员国准则制定机构组成的准则建议审议组对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提出的意见进行审议,并提交会计监管委员会;然后,会计监管委员会进行投票表决是否采用这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后,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批准认可,即在会计监管委员会表决通过之后,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在3个月内还拥有否决权,可决定对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采用,或修改后采用。

截至2011年底,欧盟采纳了全部已经生效的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解释,仅排除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套期会计的规定。

(三)日本

2009年底,日本金融厅以“内阁办公室条例”的形式了日本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路线图。该内阁办公室条例是在日本企业会计审议会2009年6月30日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日本的应用(中期报告)》基础上形成的法规。日本会计准则的路线图为部分日本上市公司自愿在自2010年3月31日或以后日期结束的会计年度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框架。该路线图明确,日本将于2012年前后作出关于自2015年或2016年起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决定。此外,上述内阁办公室条例还规定,自2016年3月31日以后结束的会计年度起,将终止在日本上市的企业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的选择权。

自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恶化,日本产业界掀起了一股反对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浪潮。对于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日本企业顾虑重重,考虑到采用成本太高、准备时间过短、并无必要性等因素,日本企业认为日本没有必要超前于其他国家,尤其在美国尚未作出决定的情况下,更不必过早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日本金融厅在面临国内产业界强烈反对、美国立场模糊、美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进展缓慢等情况下,于2011年6月发表了一份名为《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的考虑》的声明。日本金融厅在该声明中表示,在2015年3月之前日本不会强制本国企业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即使将来日本决定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至少也需要为企业预留5至7年的准备时间。此外,考虑到日本推迟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日本金融厅删除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日本的应用(中期报告)》中关于终止在日本上市的企业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选择权的有关规定,在2016年3月31日以后结束的会计年度,企业还是可以继续选择使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四)俄罗斯

2011年2月,俄罗斯政府签署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认可程序文件。根据该文件,除2011年5月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以及《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20号》,俄罗斯财政部于2011年11月认可了所有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解释公告。在未来对特定准则的认可决议上,俄罗斯财政部将基于一个非政府专家委员会——国家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的建议,并咨询中央银行和证券市场联邦委员会的意见。

俄罗斯所有上市公司、贷款机构(例如银行等)和保险公司将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合并财务报表,并需要提供2011年的比较报表。但如果俄罗斯法律要求其他主体编制和公开合并财务报表,这些主体也应当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合并财务报表。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俄罗斯要求上述主体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合并财务报表,但这些主体仍需要按照俄罗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单独财务报表,以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五)印度

2010年上半年,印度企业事务部在国内了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渡的路线图,要求包括保险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上市公司和印度大型企业分阶段采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关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准则的实施步骤,印度采取了分阶段实施的策略。具体而言,具有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和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将于2011年4月1日率先执行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准则;2012年,所有保险公司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准则;2013年至2014年,商业银行、其他上市公司、具有一定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依规模分阶段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

然而,印度企业事务部于2010年7月再次公告,放缓了印度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进程,重新调整了趋同的范围和有关时间安排。根据上述公告的安排,印度所有上市公司将不会从2011年4月开始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公认会计准则,其他企业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的时间可能较2014年更晚。

在印度,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具体由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2011年1月,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本国会计准则。印度在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同时,还兼顾了印度国内法律和经济环境的需要。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印度特殊国情,对有关条款和规定作了适当修改,与印度的法律、监管和经济环境保持了一致。例如,将准则的过渡日设定为当期、引入额外的披露要求、省略某些选择权或可选会计处理、保留使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术语等。到目前为止,印度企业事务部已经了35项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并宣布当税收和其他问题被解决后,将分阶段执行。

二、对各国家或地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策略的分析

目前,各个国家或地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采用的策略主要有四种类型,“直接采用”模式、“趋同”模式、“认可”模式以及“趋同认可”模式。这四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用环境,并且对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也有不同影响。

“直接采用”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将一字不改地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且该国家或地区也不再保留会计准则的制定权。换而言之,这个国家或地区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过程中不需要履行任何会计准则审批或修订程序,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何时生效实施,该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就何时采用。

“趋同”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直接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是保留了本国会计准则的准则制定权。在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上,采取“趋同”策略的国家或地区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但不会一字不改地完全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些国家或地区会根据本国自身的特色对会计准则做一些修订。采用“趋同”模式的国家或地区正在逐渐增多,印度是典型代表之一。根据印度的路线图可以看出,印度基于本国国情特别是在考虑特殊法律环境的基础上,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出适当修改。例如引入附加披露要求、更改某些术语、省略某些选择权或可选会计处理等。

“认可”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决定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前先由法定机构执行认可程序。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认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对拟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修订。但目前来看,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修订的情况极少发生。欧盟和澳大利亚采用的就是“认可”模式。

“趋同认可”模式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人员提出的一种替代模式,结合了趋同模式和认可模式的特点。“趋同认可”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保留本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其制定本国会计准则的权力,积极推动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指南、解释或其他披露要求,并且对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逐项认可。尽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这一模式,但并没有明确一定采用该模式。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国家,其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在对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上述四种模式来看,目前世界上仅有极少数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建设采取“直接采用”模式,而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过认可未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也很少,比较多的做法是立足于本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做一些补充和调整。例如有些国家或地区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翻译为当地语言,还有些国家或地区则为解决国家特定问题而作出一定修改或为某些行业中存在的特定问题提供详细的指南。即使会计准则体系较为完善的美国在国际化道路上,也是需要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来作出是否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引入其财务报告体系的决定。总之,一个国家或地区基本上是根据其本国准则制定历史和特点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策略。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政策建议

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国际会计格局正面临重大调整,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对国际准则制定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自2001年以来,许多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中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逐步在扩大。尤其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要求增强新兴经济体参与度,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有关活动。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需要协调的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化。

2012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问题最终工作人员研究报告,在报告中提到,美国国内利益相关方认为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现行法律不一致,因而不支持在美国财务报告体系中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该研究报告的分析来看,美国“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有可能会采用他们所提出的“趋同认可”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是对中国、印度等国家采用“趋同”模式的认可,因为其本质是一致的。这进一步表明,基于对本国法律环境、语言习惯、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等因素的考量,坚持“趋同”策略是符合各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发展客观需求的并且是务实有效的做法,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会计国际化道路上保持主动性与灵活性。

因此,我们应当继续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积极按照持续趋同路线图的部署,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11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合营安排、公允价值计量等多项准则,切实做好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继续跟踪国际准则的最新变化,加大对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等准则项目的研究力度,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映中国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我国利益。此外,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变化,适时调整我国在持续趋同过程中的应对机制,保持并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研究[J].会计研究,2011(10):9-15.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4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与发展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ConceptualFrameworkofFinancialaccounting,简称CF)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等文件中。所谓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它是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概念结构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组成的协调一致的系统,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了规范公众公司的会计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但事后人们发现各项准则在概念运用、处理程序与方法上缺乏协调性,甚至相互存在矛盾。为此,人们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制定一个概念框架以统一概念、协调矛盾和指引方向。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严重冲击,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完整的和规范性的会计理论框架,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和约束会计实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明显落后于环境形势和会计实务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呈现“滞胀”状态,给会计实务带来许多新问题,如企业兼并、融资租赁、养老金计划、物价变动影响、国际结算、国际税收、外币折算等重大会计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许多新的会计技术方法和新的会计准则。二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与会计准则相关的一些重要的会计文献往往观点不一,甚至相互抵触,从而导致会计实务上的混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强烈批评。正是为了解决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会计实务带来的新问题,纠正会计实务中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的不一致或出现的分歧,为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率先提出了“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的研究计划,并将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等文件形式予以。到2000年已经了《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非营利机构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等七个文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出现在会计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Committee,简称iaSC)①也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研究,并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特别是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报告,对国际会计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后有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些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名称、具体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主要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及其性质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的研究计划,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1)确认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

(2)对财务报表要素给出定义;

(3)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4)解决如何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5)分析某些重大财务会计问题。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明确地认为概念框架并不涉及具体的会计准则,也就是说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是美国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不具有约束力。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和与它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用于评估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并解决会计准则尚未规定而产生的新的会计问题。概念框架的组成主要是企业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目标和有关几个基本概念。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缩写为aSB)的概念框架称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ofprinciplesforFinancialReporting)。英国的概念框架从性质上来说,主要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明确会计准则的制定方向,不属于会计准则的范畴。

澳大利亚会计概念框架,称为《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ofaccountingConcepts),简称为概念框架,是由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下属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会计准则审查委员会制定,由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代表澳大利亚注册实务会计师和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以及会计准则审查委员会。澳大利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包括4份会计概念公告和2项会计理论专题。

会计概念公告具体包括:

(1)会计概念公告第l号-报告主体的定义;

(2)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3)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4)会计概念公告第4号-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和确认。

两个会计理论专题具体为:

(1)财务报告中的计量;

(2)关于偿付能力和现金状况的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概念框架的内容主要包括:

(1)财务报表的目标;

(2)决定财务报表信息有用性的质量特征;

(3)构成财务报表的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

(4)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概念框架并不是一份国际会计准则,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披露问题确立标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概念框架的地位并非优先于所有的国际会计准则,在该概念框架和某项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产生抵触的情况下,应当遵循国际会计准则而不是概念框架的要求。

从上面各主要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首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不是会计准则,不属于其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并没有强制的直接的约束力。其次,各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其会计准则及各国会计实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其不作为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但指导着会计准则的制定,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协调财务报表编制的准则、规定和程序等。同时也是对制定的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评估的标准。最后,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来看,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都涉及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及其计量和确认,这些内容更多地属于会计理论范畴。

二、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概念框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它能够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和评估会计准则时提供指南,以保证会计准则的一贯性和系统性;

(2)在缺乏权威性文件的情况下,它能够为人们分析新的或正在出现的财务会计和报告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3)在编制财务信息时,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4)由于概念框架能够促进会计准则的一贯性与会计实务的合理性,它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促进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了解并增强使用者的信心。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该概念框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帮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制定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审议现有的国际会计准则;

(2)为减少国际会计准则所允许选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数目提供基础,藉以协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倡导协调与编报财务报表有关的规定、准则和程序;

(3)帮助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本国的准则;

(4)帮助财务报表编制者应用国际会计准则和处理尚待列作国际会计准则项目的问题;

(5)帮助审计师形成关于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意见;

(6)帮助使用者理解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内包括的信息;

(7)向关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的人士提供关于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方法的信息。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的观点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第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出现是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需要。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由于一些重要的会计文献先后观点不一,以其为依据制定的会计准则难免出现混乱的情况。当时会计准则乃至于近期各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样,为了制定高质量的前后一致的会计准则,需要有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提供指导;为对现存的会计准则进行评估,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提供指导。再加上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核算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政治的过程,是不同利益集团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相互协调的产物。某一强势利益集团的利益要求不可避免更多地反映于会计准则之中,也就是说,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受某些强势利益集团利益要求的影响,使得在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对不同的会计理论观点采取各取所需的做法,从而加大会计准则偏离会计理论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前后一致地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则可能大大提高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可能性。对于既存的会计准则,也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其进行评估和检验,确认其前后内容是否一致,是否科学合理。

第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实务发展的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实务的理论依据。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产生之前,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会计职业团体及一些著名会计学家的有关专题研究报告。这些专题研究报告不可避免带有个别组织或个人的色彩,特别在不同组织和个人对某一问题有着不同观点和理论的情况下,以其作为指导会计实务的依据,不可避免导致会计实务的混乱。此外,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企业兼并、融资租赁、物价变动影响、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等,会计准则的发展滞后于客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满足会计业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各种经济业务创新需要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相应创新。而要求对某一项创新的经济业务制定出一项相应的会计准则,及时地满足其会计核算的需要,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任何一项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都需要有一个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而只有当某一会计方法和程序广为接受和认可时,才有可能成为公认会计原则的一个组成部分,才可能制定一项专门准则对该创新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作出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套前后一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为创新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提供理论指导,以及时满足新出现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需要。在现行会计准则未对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情况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即表现为对会计实务发展的指导作用。

第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阅读和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信息的有效使用至少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编制提供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则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充分理解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以掌握会计信息后面所反映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说,总是基于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会计理论背景来理解某一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的。在会计信息提供者按照会计准则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的前提下,对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理解则取决于使用者本人所掌握的财务会计知识和会计理论知识。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正可以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其理解财务报表所必要的会计理论知识。人们通过阅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理解和掌握会计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理解财务报表提供基础。

第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与发展,还是会计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任何理论都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理论发展的某一阶段,需要对此前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将传统的会计理论中合理的部分予以归纳。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既可充分肯定传统会计理论中仍然适用的合理部分,又能及时展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三、《企业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目前,我国已制定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为“基本准则”),基本发挥类似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我国还制定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下简称为“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这其中也包含一部分内容基本上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制定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必须研究我国现存的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关系。目前有些同志将基本准则理解为类似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文件。笔者认为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基本准则和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关系,对于理清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只可以从一个侧面认识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一)关于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关系

我国基本准则制定于1992年11月,自1993年施行。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等部分。总则部分,主要明确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和依据,规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一般原则部分,主要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在借鉴和参考国际会计经验和总结我国会计核算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归纳为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等12项。这12项原则从不同的方面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部分,分别就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规定。在资产部分,将其分类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并就各类资产的计价、核算及其揭示作出规定。在负债部分,将其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分别就其计量和核算作出规定。在所有者权益部分,规定所有者权益包括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收入部分,就收入的分类和各项收入的确认作出规定。费用部分,明确了费用的定义,并对费用的分类及核算作出了规定。在利润部分,就利润的构成和计算作出了规定。财务报告部分,主要是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的种类等内容。

从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来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即会计假设),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的部分原则等。当然,由于我国制定基本准则的特定历史条件和背景,基本准则中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的具体规定与国际和其他国豸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有一部分内容,不能说是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晦容。从总体上来说,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相比,强制规范的内容过多,所涉及的内容理论性和深度相差太远。如其中对资产的定义,只是作了一个很简单的表述,对资产的特征未作更为详尽的论述;再如对于负债,将其定义为一种债务,也是不太准确的。

我国的基本准则是作为会计法规的组成部分制定的。在基本准则制定过程中,当时提出的是会计准则统,弓义会计制度,也就是说制定会计准则是作为制定会计核算制度的依据,通过为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使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中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统一起来。

但是,在基本准则后,根据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实际情况,以基本准则为依据,对当时既存的分所有制形式、分部门制定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梳理,制定了8大行业13个会计核算制度,并于1993年7月1目起施行。由于作为会计核算制度制定的依据,基本准则对会计核算制度在客观上发挥了类似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深入,基本准则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其对会计核算制度制定的统驭作用也越来越小,甚至微乎其微。事实上,在1993年实施的13个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已经突破了基本准则的内容。可以这样说,基本准则的制定作为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象征意义高于实际意义。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基本准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因此,基本准则不可能真正和完全发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而且由于其本身作为会计法规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应要求其发挥这方面的作用。随着经济业务创新的加速,创新的经济业务日益丰富,基本准则对这些创新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也是难于发挥其指导作用的。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法规毕竟是法规,基本准则作为会计法规的一部分,是会计核算制度制定的依据,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企业的会计核算发挥的是规范作用,而不仅仅是指导作用,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不同的。现行基本准则中的部分内容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但不是说基本会计准则即等同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现行的基本准则是难于发挥类似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的。特别是由于基本准则内容上的局限性,也难以充分发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多元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从另一方面佐证了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国务院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对《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具体化,这其中自然包括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内容的会计报表,包括对会计报表基本要素的定义做出了界定,包括会计报表的种类、会计报表编制及其披露的基本要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以保证企业对外提供真实、可靠、客观的财务会计信息。出于这样的目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从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角度来规定其内容的,其规定的内容有一部分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但是它并没有涉及到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规定。同时,为了保证财务会讳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还就企业负责人和企业会计负责人的相关责任作出了规定。从其内容来说,有一部分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但是,对这些内容的规定,也是从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角度出发的。此外,与基本准则相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我国会计法规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会j十报告行为具有强制的约束力,企业必须按照其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这对我国会计教学和会计理论,当然也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发挥的作用不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所发挥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也不同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存在,并不能说明不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并不能替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事实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不直接对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规范,更不能解决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法定义务方面的问题,不能解决企业应当具体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的问题。然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为规定企业如何披露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提供理论的指导。

四、关于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对于我国是否需要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比较关注,也是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许多专家教授认为当前应当抓紧制定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一方面满足会计准则制度建设和会计实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会计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于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既要从会计理论的发展来研究,更要从会计实务的发展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从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情况来研究。笔者认为当前抓紧制定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仍然是必要的。

首先,我国仍然需要有一套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指导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的依据,为其制定提供理论指导。我国当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问题,彰显了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如一些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相互之间出现不太协调的情况;前后不同时间的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具体内容不能体现一以贯之的会计理念;某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做法、为一时所需的机会主义的做法。更有甚者,特别是在财政部以外的其他部门所起草的法规中,存在着一些与会计理论的要求不符合的规定和做法。这些规定和做法,或是出于某些特定目的的需要,或是出于某些特定部门的利益的需要,明显偏离会计理论、会计基本概念的要求。如果我们存在有一个各方认可共用接受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或许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或是可以得到有效克服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财务会计法规体系更为科学合理,进一步保障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此外,如果存在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厘清会计的职能,使会计保持本来的面目,免于会计本身承担不应承担的职能。会计就是会计,会计并不能承受其它之重。从财务会计来说,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从事生活经营活动所形成的财务信息。试图要求会计承担一些非会计方面的职能,未必有利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也未必有利于会计工作重要性的提高。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153-02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准则是最为主要的,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具体准则则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其颁布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上来说,新企业会计准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转变了以前重利润表轻资产负债表的理念,向重视资产负债表理念转变;第二,新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三,在资产减值损失、企业成本核算等各方面有了新的规定。实践证明,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和施行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各方面来说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等各方面的利益主体也更加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实务,详细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影响,并且在这一前提下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影响

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而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从重当前利润到重长远发展的突破,同时也更提倡和注重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这种注重点的变化更有利于规避企业的短期行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效益,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允价值计量规定的影响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易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不再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法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特点。公允价值的引入和计量可以从原则上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使用的质量,较大程度上满足会计报表内外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要求。新准则应用实施一年多以来,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后的会计报表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报表信息,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也为企业财务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做了谨慎地改进。例如,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投资性房地产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即在一些领域,要求只有在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时,才允许相关性的进一步运用。

2.新会计准则在财务资产减值规定、企业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影响

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而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会计处理上也做出了严格的规范,新准则规定统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能够采用购买法、可转化债券在股价上升的情况下不能够确认损失等,这些规定都有利于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使用公允价值以后,新准则规定的为实现收益和损失都要加以确认,增加企业账面利润,由于此部分损益没有现金流量支撑,可能会导致收益实质上的超分配,进而增加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和套期保值等方面的规定,也为上市企业在金融市场开放、金融工具创新等环境下,利用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等进行财务风险规避提供了制度基础。此外,在企业成本核算方面,新会计准则也实现了国际趋同,这一方面使得

3.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财务方面的控制,促进财务管理的创新

为配合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应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监控制度。首先,企业各部门要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效率直接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包括各部门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的重要性。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要认真对待、层层落实,严格资金管理和支出的控制。其次,企业也应注意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此外,企业也应该强调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允价值的操作运用。要积极适应会计变革的要求,要强调经济活动的实质、经营环境变化作用于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的影响。

4.注重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现代财务制度的支撑,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目前的企业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对比于以前的会计制度而言,新会计准则更强调的是对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是简单地关注企业的损益情况;更强调企业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运营效率,而不仅仅是效果;更关注企业今后的增长潜能;更注重于资产的质量以及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权力义务。因此,注重培养了解和熟悉新会计准则的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备条件,企业应该根据实际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联系和借助内外部力量解决问题,尤其是财务主管人员的观念意识应该及时更新。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联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财务经理人,聘请其为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设计,同时财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未来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也必将受到更为深刻的影响。但是,相信随着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完善,新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管理的融合必将越来越完美。编辑

参考文献:

[1]张育红.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管理,2008,(3).

[2]李萍.浅析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和对财务管理决策的影响[j].商业文化,2008,(9).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6

通过相关的分析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打破行业界限、经济成分界限以及全国统一的单位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使得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不同经济成分单位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而且新会计准则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并突出其重要地位,强化了会计准则对提高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使资产价值更符合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改变了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则,使得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更加细致,能够更加全面的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所以说在新会计准则执行后强化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能够在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新会计准则执行后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交通运输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又给交通运输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财务管理工作在会计的分类、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和要求,所以新会计准则执行以后又使得交通运输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理念及财务预算能力,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不够完善和全面,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强,而且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不高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内部控制、财务预算、财务审核和监督的力度不强,较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缺乏,不仅影响了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内部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不利于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三、解决新会计准则执行后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通过上述对新会计准则执行后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论述发现,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内部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因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所以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解决新会计准则执行后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提高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个单位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说提高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所以一方面要鼓励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的引进复合型的人才,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以合理、合法的形式提高财务人员的薪酬、制定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制度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在提高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单位内部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新会计准则执行后加强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根本保障,完善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对单位运行和发展中的各项制度进行完善,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做好事前预算、事中管理和事后评价及审核的各项控制工作,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三)规范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的财务行为

只有将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好、做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单位内部要强调全员参与,严格遵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制度规范,利用财务作业流程图、指导书等形式将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下发到各个部门,增强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进而提高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能力,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开发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

开发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是提高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核心,能够帮助单位顺利的接受现代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给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在遵循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战略目标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对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审核和管理,这样一来,在为单位的领导和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

(五)加强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加强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也能够有效的提高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单位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预算,最大程度的降低运行的成本。随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要制定相关的计划,加强预算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的力度,树立全员预算管理机制,严格相关的预算指标,加大预算管理的力度,这样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六)完善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审计机制

完善的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和审计机制,能够有效的避免单位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这就要求在遵守新会计准则相关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不断的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和审计的制度规范,增强相关制度规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而且还要随着新会计准则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不断的改变,除此之外还要构建专门的监督和审计部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进一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能力,使单位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核算方法,也由传统核算方法向科学化核算逐步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下《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分析了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规范施工企业财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重要措施。

关键词财务核算制度建筑施工

一、新会计准则下《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颁布,虽然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也存在影响施工企业准确执行建造合同的因素。

1、积极方面:(1)新建造合同准则核算方法更符合企业的实际。建造合同准则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成本,能更好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2)新建造合同准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建造合同》强调成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强调成本管理的过程监控。因此,可以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消极方面:(1)执行新准则过程中存在着阻力。部分领导及财务人员对建造合同准则的内容和实质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了建造合同准则的正确执行。另外,个别部门及其领导认为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是财务核算的问题,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没有关系。(2)完工百分比难以确定。完工百分比的确定是确认建造合同收入的关键环节。完工百分比法的关键是确定完工进度。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价值较大,生产周期很长,经常发生工程变更,引起合同总造价的变化。此外,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难以准确预计,影响了完工进度的计算。

二、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作业项目一般都具有流动性,因此使得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工程周期长、产品多样化等特点。鉴于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的自身特点,从而与其他企业的财务处理也有所差异,但目前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还存在一定不规范之处。

(一)经营者对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视不够

从我国施工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很不诚信的项目经理就想法转移亏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虚增成本和费用获取利益,然后将矛盾和损失转移给公司。另外,成本核算制度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没有将成本核算当作会计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致使财务部门外的其他作业部门对基础成本信息的核算不清楚

(二)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施工队伍鱼目混杂,企业应设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够健全,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准确汇总报表会出现较大的困难,分属单位或部门的会计信息可能出现严重的漏报现象。不健全的财务核算制度对挂靠企业更是形同虚设,其根本不能按照施工企业的要求提供财务信息。

(三)数据统计不具体,给财务核算造成困难

数据统计是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一般来说,保证工程项目财务核算比较准确的主要依据是事先统计、汇总的数据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数据统计不具体,会导致财务分析难以深入开展,难以反映出人们凭直觉不易发现的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既不能如实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也无法实时了解各区域分公司、项目部的真实情况。

(四)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主要问题在于:施工企业中有些财务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甚至不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有些财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领导的指挥下制造虚假财务信息,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财务核算意识

一定要转变管理观念,将财务管理视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而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相应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把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人员及项目经理的重要考核内容。规范财务核算,严肃财经纪律。上级主管企业应严格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规范财务核算,认真执行相关财务制度,遵守财务核算原则,并做好检查监督,发现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财政、审计等检查监督部门,有必要在对企业的检查监督过程中,重视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有效地促使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地方财政部门可否在《企业会计制度》总体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细则,从制度上规范其财务行为。《建造合同》准则对施工企业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建造合同准则能使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二)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

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由于项目部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尽到他们的职责。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应加强对新会计核算办法及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核算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程序,从成本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主要环节逐一落实规范的管理程序,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施工企业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核算是企业内部制度的中心,而财务人员是承担财务核算职责的主要人员,因此财务人员要有足够高的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担当起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并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重任。针对当前施工企业财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立刻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财务操作能力。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8

美国SeC也已经开始改变他们强硬的态度,允许非美国公司使用iFRS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并且公司有权利选择任何一个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所以,未来国际会计准则必将慢慢趋同化,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第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可以使得跨国公司的财务报表更加具有透明性。财务报表所要呈现的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为股东和潜在投资人服务。

高透明度的财务报表可以使企业不用过多解释,就可以全面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它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财务状况不清楚或者被误解,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跨国企业采用统一的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使得财务报表便于理解、便于获取,增加了企业之间的透明度。经济全球化已经加快了财务报表的透明化速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财务报表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最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可以降低跨国公司财务报告编制成本。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跨国公司可以省去转换新的财务报表的成本,进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全球资本市场和贸易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容易,同时也影响着财务报表的编写。不同国家的投资人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通过互联网都可以及时地获取并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对于跨国企业而言,财务部门通过互联网可以容易的收集到不同地区的财务信息,及时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因此,财务报告的可对比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对投资者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阻碍和挑战。这些阻碍减缓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进程。首先,经济制度和相应的法律的不完善,不同国家按照各自规定的标准来编制财务报表,转化为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来编制财务报表就要求完善相应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其次,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目的不同,它的使用者不仅仅包括公司的股东,也包括全球各地的不同投资者,甚至还有同行业的竞争者。不同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关注点不同,投资者侧重投资,税务部门侧重税务,国家的经济部门侧重国家经济计划。所以,不同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关注点不同也阻碍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发展。最后,争夺国际会计准则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阻碍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进程。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坚持采用Gaap作为世界会计准则,以增强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他们不愿意将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利拱手让与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发展。尽管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会遇到很多挑战,但是,这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9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完善;电厂;财务管理;对策

一、前言

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正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且与国际标准的趋同取得实际性进展。推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它有利于电力企业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职能,促进深化改革,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深入贯彻,不断涌现出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同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实现国际趋同的过程受到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最新变化的影响。鉴于此,为巩固企业会计准则已有的实施成果以及逐步扩大实施范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时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解释,以便更好的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增加了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和财务报告的信任度同时也将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和国际资本投资。这对企业来说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这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财务人员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摆在财务人员和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加强电厂财务管理,确保电厂企业能有一个稳定发展的物质保障和良好环境。

二、新会计准则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1.影响债务重组进而影响偿还方式

企业可通过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方式清偿债务。以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电力企业作为债务人企业时,企业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电力企业作为债权人企业时,企业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电力企业作为债务人企业时,企业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债权人企业来说,企业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新准则运用公允价值,影响了企业资产管理方式

公允价值的运用影响了电力企业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的资产计量方式。在初始计量中企业在取得资产要素诸如存货、投资性房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需要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取得这部分资产时需要具备可靠的成本计量依据——销售凭证、运输发票、税费票证等。在确认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新会计准则对其进行了重新规定,符合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即使无法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预期水平,无法延长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无法使产品成本发生实质性降低,允许其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配件作为固定资产,电力企业在更换时,应将能够满足初始资本确认固定资产条件的替换配件的成本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新会计准则使传统的电力企业财务报表中以利润表为核心的模式得以转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产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确定了以资产负债观为核心的报表体系。新会计准则确定的资产负债观,强调企业资产负债信息的质量、提取资产减值的准备、真实呈现企业资产的预期经济效益;强调正确评估资产价值,合理确认企业资产预期负债和损失;运用资产负债法核算企业所得税;禁止运用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计提项目或递延项目。

3.对企业利润管理产生影响

新会计准则还对电力企业对收入项目、利润项目和相关费用项目的管理方面产生了影响。在电力企业财务报表方式上,企业的短期利润出现显著变化。在公允价值计价方面,对金融工具、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实行的公允价值,有机会操作利润。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来说,电力企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采取了公允价值模式和账面价值模式,从而使计量模式具有了可选择的空间。为了避免企业通过减值转回来操纵利润,提升企业的利润质量,在新会计准则的资产减值准备准则中,规定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冲回。

4.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再采用原准则下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处理方法中任选其一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是采用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就对企业纳税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很多新的会计政策,这些会计政策都会对电力企业纳税产生影响。

三、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最初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到追求共赢,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例如,关于财务报表,就列报基础、重要性和项目列报、一致性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新会计准则中关于政府补助、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等制度,通过会计手段合理进行企业价值分配,使得投资者、政府、企业、员工等诸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协调。这将对实现我国当前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了财务与会计协调一致的实践指导和理论框架。

2.对企业合并处理的影响

企业合并准则中奖企业合并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的类型不同,所遵循的会计处理原则也不同。关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到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不计入企业合并当期损益。关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首先需要确定购买方、购买日以及确定合并成本。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合并而发生的会计审计费用、法律服务费用、咨询费用等,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3.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的趋同,具体表现在其允许在投资房地产、债务重组等应用公允价值。这是一个亮点,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就失去当初制定的目的。例如,企业领导层有可能急于获得短期利益等原因,违背新会计准则的精神,不正当运用公允价值,玩数字游戏,导致利益上的超分配,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

四、新会计准则下完善电厂财务管理的对策

1.改革和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会计基本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新会计准则体系,修改和补充原有的规章制度,以明晰产权关系,同时使得预测、决策、核算、控制等功能得以提高。电厂要全面改革和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新财务准则,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加强企业领导者财务管理意识

领导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和核心,只有领导重视了,财务人员才能更加重视。为加强领导者财务管理意识,首先要让领导了解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主要变化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旧会计准则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规范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自觉遵守会计法规和规章制度。

3.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要想企业核算工作做得好,就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且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例如,电厂可以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选择在年末、每季、每月等时间段来进行实地盘存制,同时处理最终的核算结果。

4.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以,一是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对现有的财会人员加强培训,学习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和要求,加强财会力量。二是,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对新上岗人员,必须要有会计证,否则不予聘用。三是实行财会人员责任首问制和责任追究制。工作做得好的,要给予表彰奖励;要及时进行调整那些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甚至借工作之便、违法乱纪者,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5.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俗话说得好,没有监督的权力将变得无法无天。所以一定要加强监督。监督的内容包括制度执行、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而要想监督到位,首先要制定相关的财务制度,且要保证严格执行,并逐渐实现财务制度化。二是要加强外部审计。定期不定期对电厂财务进行考核,确保数据的真实、合法。三是加强内部审计力度。充分利用专项审计工作,降低经营风险。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产运行质量,从资产监管中要效益,实现企业内涵式、集约化发展。

6.财务管理手段信息化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由过去的传统的桌面式财务管理转变为网络式的财务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了这些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远程处理功能,诸如远程审计、远程报账等。使得电厂财务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进行转变。通过建立财务管理数据库,能够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从而实现财务管理智能化。

五、结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给财务管理人员带来了挑战。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深刻理解和领会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和精神,才能真正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深刻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董慧琴: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完善电厂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12,(8):260.

[2]康云峰: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9.

[3]蔡端俊: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财务准则和制度篇10

一、构建了多元化财务主体的财务管理职责

多年来,我国财务理论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国家财务”的概念,将“国家财务”从“国家财政”的概念中分离出来,试图从理论上明确政府的两个身份即国有资本所有者和公共行政机构,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是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职能,不应当继续沿用公共行政机构发挥作用的财政预算体系,这是非常巨大的理论贡献(郭复初,1988)。干胜道(1995)提出“所有者财务”的概念,将讨论的范围扩大到全部所有者,其贡献在于将“所有者财务”从“经营者财务”(一般所说的“公司财务”)分离出来,并明确提出所有者财务的目标。谢志华(1997)提出“出资者财务”概念,从理论上对“出资者财务”的出资者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体现了学术研究认识的逐渐深化。在随后的财务理论研究中,依次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观点,甚至有学者对财务经理财务(汤谷良,1997)进行过探讨,目的在于从不同角度研究财务管理体制、目标、内容等,以形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目标融合与趋同,最终以利于达到企业资本增值,增强企业价值。

《通则》的特点之一在于体现了管理体制创新,分别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具体体现在:

(一)政府部门对企业财务的职责。《通则》规范了政府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作用,解决过去代替企业制订“大而统”的财务制度、过多直接管理企业财务事项的“越位”以及在新形势下对企业财务制度指导和服务的“缺位”问题。《通则》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监督执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财务关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制定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检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实施企业财务评价,监测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研究、拟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参与审核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重要改革、改制方案;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

(二)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企业的出资者可分为个人出资者、法人出资者和国家出资者,三者所享有的资本所有权是完全相同的。一方面,出资者可以通过资本所有权来控制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出资者面临众多的企业和各种各样的金融商品,可以经常不断地进行投资选择,变换其资本的运用方向和运用形式,以获取最大的资本收益。但由于持股比例的不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具体行使资本所有权时存在一定的差别。鉴于《通则》执行对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就国家出资者而言,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通过国有资本金的投入,获取收益,显然也是一种财务活动,国家财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国有资本金的筹集和投资、资产运营、资本收益及分配、产权转让收入的取得以及重组清算等活动。为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家出资者应该行使其财务管理职责。包括审议批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决定企业的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经营者报酬、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决定企业聘请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事项;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按照规定向全资或者控股企业委派或者推荐财务总监。投资者应当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内部机构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内部制度、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部分财务管理职责授予经营者。

(三)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经营者财务才是企业财务的精髓,企业财务的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从财务决策上看,企业财务方面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安排都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些决策尤其是长期财务决策一般与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最高经营者紧密相联,因此,只能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次来考虑。可以说,财务决策是典型地涉及到企业最高层次的决策或者说企业所有重要决策都具有重要的财务意义。也因此,经营者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通则》加强了经营者的职责规范,包括拟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战略、财务规划,编制财务预算;组织实施企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方案,诚信履行企业偿债义务;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规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组织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实施财务控制;编制并提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和有关情况;配合有关机构依法进行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等工作。

二、对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作出了全面要求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本和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控制财务风险,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新型财务管理制度框架体系,《通则》对国有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作出如下规定:

(一)建立财务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听取职工、相关组织意见的财务事项,依照其规定执行。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对投资者、经营者个人与企业利益有冲突的财务决策事项,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应当回避。

(二)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

(三)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四)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企业支付、调度资金,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办理相关手续。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

(五)建立合同的财务审核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和审批权限,实行财务监控。企业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评估客户信用风险,跟踪客户履约情况,落实收账责任,减少坏账损失。

(六)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规范存货采购审批、执行程序,根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内部审批制度支付货款。企业选择供货商以及实施大宗采购,可以采取招标等方式进行。

(七)建立固定资产购建、使用、处置制度。企业自行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并由投资者审议批准。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投资者审议批准。企业购建重要的固定资产、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应当经过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财务决策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应当在一个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

(八)建立交易报告制度。企业从事期货、期权、证券、外汇交易等业务或者委托其他机构理财,不得影响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建立交易报告制度,定期对账,控制风险。

(九)建立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管理制度。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制订计提标准时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对计提损失或者减值准备后的资产,企业应当落实监管责任。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以及没有证据证明实际损失的资产,不得核销。

(十)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应当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

(十一)建立销售价格管理制度,明确产品或者劳务的定价和销售价格调整的权限、程序与方法,根据预期收益、资金周转、市场竞争、法律规范约束等要求,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防范销售风险。

(十二)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十三)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企业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的,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责。经营者应当实施内部财务控制,配合投资者或者企业监事会以及中介机构的检查、审计工作。

三、充分体现与会计准则体系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