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十篇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十篇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6:28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1

2013年10月,市总工会办公室接到一位外地口音农民工的求助电话,说他在一家外包工地上受伤,但老板拒绝按工伤处理;同时反映,仅他一人就被拖欠工资3000余元,要求工会为他做主,认定工伤,讨回欠薪。

工会工作人员及时登记了来访表,并在电话中安抚了对方的激动情绪,随后请职工法律援助站律师与这位农民工进行一对一法律援助。

为了摸清情况,市总工会派出宣教劳保部、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采用“蹲点”等候、送法上门等方式,先后多次分别在外包工地、工程部办公室甚至公共场所找到了工程项目的几位负责人,前后10余次与他们协商、沟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告诉他们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后果,但工程负责人均表示自己也有困难,实在不能将欠薪一次性补出来。

在劝说未果后,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局、市司法局组成维权工作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知弥阳镇工会联合会、古城社区工会将劳资双方召集到人社局接待室公开对此事进行调解,经过工作组耐心劝说和法律援助站律师再次重申恶意欠薪的严重后果后,工程负责人同意先将近期所欠施工小队工资2.3万余元付给农民工兄弟们。也同意经过鉴定中心对受伤农民工进行工伤鉴定,并表示如果确定为工伤,他们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偿。

话虽如此,工会工作人员并未罢手,市总工会办公室每周对农民工进行电话回访。

两周后,工作人员等来了好消息,农民工打来电话表示,欠薪已收到。他们在电话中一直重复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谢谢工会,谢谢工会为我们做主讨回了血汗钱!”通过类似的方法,今年,市总工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帮助425名职工(农民工)追讨欠薪337.67万元。

除去追讨欠薪,农民工返乡问题也是工会着重解决的问题。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分中心专门出台了《农民工临时救助办法》,规定对因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工程款造成生活困难的农民工,每年帮扶一次,帮扶金额为200元;对返乡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返乡路费和生活费;对患重大疾病的农民工,每年帮扶300—800元不等;对子女就学困难的农民工,按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帮扶200元、400元、600元;对遭遇意外灾害或伤害的农民工,最高可以帮扶1000元。

去年年末,两位农民工找到市总工会,其中一人姓陈,另一人姓丁。陈某腿部有残疾、丁某肺部有严重疾患。丁某是四川人,在外地打工,病重后想看看老朋友,就独自到弥勒找到陈某,但由于病情加重、陈某的短工也告一段落,两人想回家却凑不出路费,于是找到当时的县总工会,丁某很朴实地说:“我的病是治不好了,也不愿给工会添麻烦,就想请工会帮我们哥儿俩回家。”其时,县总工会领导指示援助中心,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两位农民工返乡问题,一定不能叫他们失望而归。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2

省人大常委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陈求发书记、唐一军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副省长、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李金科,带领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专题研究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省政府关于解决我省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结合审议意见认真整改、补齐短板。2018年12月7日,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副召集人段君明同志对沈阳、大连、抚顺、铁岭、阜新、朝阳六个市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并签定承诺书。2018年12月25日,我们召开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会议,对2019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2019年1月6日,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召开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督查专项会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7个督查组,由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厅级领导带队,1月7日至13日分别对14市和28个县(市、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检查,严厉打击恶意拖欠、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现将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部门间的工作合力

(一)加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的协调机制建设,督促各级联席会议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重要民生工作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落实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成为治欠保支工作的“指挥部”,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督促各级农民工欠薪协调机构成员单位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力度,加快工程建设领域用工方式改革,严厉打击非法发包、转包、分包行为,加大对施工企业上述行为查办力度,强化欠薪源头治理。

(三)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督促在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与农民工依法订劳动合同,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严格执行《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全面推行使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按月足额支付工资法律规定,尽最大可能减少欠薪问题的发生。

(四)对已经出现的欠薪问题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要完善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管,加快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和施工过程结算,严厉打击垫资施工和工程款支付不及时行为;加快改革建筑用工制度,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

二、进一步落实治欠保支长效机制

(一)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综合治理,把功夫下在平时,进一步加强劳动报酬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6〕62号)等文件,以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欠薪为重点,加快将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在建工程项目,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二)从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长效机制上发力,进一步规范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应急维稳金(欠薪保障金)制度,推进农民工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工程款与工资款分账制管理、分包企业委托总包企业由银行按月工资制,确保“用工实名制、分账制、银行按月制2018年底达到70%、80%、90%,2019年底实现基本全覆盖。

(三)加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督查力度,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专项督查,对各市建设领域用工实名制管理、劳动合同签订覆盖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分包企业委托总承包企业直接由银行向农民工工资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全省在建工程工资保证金纳入省工资保证金监管系统、实现工资保证金全流程监管等情况进行重点督查。

(四)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机制,利用劳动监察“两网化”指挥系统,对预警信息进行监控;将拖欠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纳入严重失信范畴,并在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对拖欠行为责任主体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资格管理等环节实施限制和差别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监管责任;应用全省统一的建行“工匠宝”银行工资监管系统,实现对建设领域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存储和银行工资等全过程监管。

(五)全面落实举报投诉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建立省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对省、市、县(市、区)12333电话、互联网和劳动保障机构窗口等各类渠道所接收的举报投诉,全部通过同一举报投诉信息处理平台予以反映和运行,由专人专职负责受理和流转,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省联动处理”,及时掌握农民工欠薪情况,做到欠薪案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三、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一)完善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充分发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的震慑作用,每季度开展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推送至信用平台,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

(二)增加欠薪违法行为社会公布频次,情节特别严重的重大欠薪行为随时公布;依托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部门间欠薪情况通报、信息共享机制,依法依规对重大欠薪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使失信企业在全省范围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切实增加违法成本。

(三)印发《辽宁省建设领域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列入建设领域不良行为记录公布平台;对恶意、克扣农民工工资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企业吊销施工许可证,严禁进入建筑市场,进一步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

四、全力解决政府投资工程欠薪项目问题

(一)摸清底数,明确责任。科学界定政府拖欠工程款清偿范围,对欠款数额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倒排工期、压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要求各市建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台账,对每个项目要逐个排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政府投资工程财政资金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防止政府投资工程因财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决杜绝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欠薪问题。

(二)严格审批,防范风险。省、市、县发改部门严格审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资金来源和筹措渠道,严格审批各项手续,将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监管内容,对有拖欠情况的项目单位不予审批项目;对资金不落实擅自开工建设的,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

(三)进一步加大历史积案办理力度,加大法院执行力度。各级法院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民工欠薪案件快立快审快结的相关规定,加大法院判决执行力度,对于农民工讨薪胜诉的,优先排期,优先执行,依法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3

(一)肯定成绩强信心。我区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保障企业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区解决拖欠工资工作已形成基层政府靠前抓、职能部门协同查、提早防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又全面实施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用工动态监管水平,加大了专项检查、日常巡查、案件专查和书面审查的工作力度,完善了企业欠薪投诉举报、大案要案报告、应急协调处置等制度,规范了企业工资支付行为,有效遏制了欠薪抬头的态势,使我区劳动案件总量又回到了逐年减少的理性范围。

(二)正视问题找原因。虽然我们在防范企业拖欠工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但是随着今年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金融危机、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致使一些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生产经营运转停缓,我区接连出现了一些停产、半停产企业,有的甚至欠薪逃逸,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使得解决拖欠工资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

可以说,年底前后,以工资拖欠为主的劳动关系矛盾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之一。可以预见,随着元旦、春节农民工返乡高峰期到来,更多的欠薪事件将会暴露出来,这个矛盾将会异常复杂,清欠任务将异常繁重,工作形势将异常严峻。目前,造成拖欠工资问题的突出原因,我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工主体不明确。部分建筑工地,尤其是农民新村建筑工程为降低成本,压低工价,层层转包给无建筑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又不书面约定增加或减少工价和工资的计算方法,分不清谁负主要责任、分不清工程款和工资款、理不清工资具体数额,极易发生工程款结算、承包费结算等问题,导致拖欠工资和群体讨薪等现象的客观存在。二是职能监管不到位。违法分包、层层转包、项目经理挂靠等行为仍然禁而不止。大部分建筑工人工资仍由“包工头、班组长”,致使工资不能直接发到民工手上。有些工程在资金不到位情况下仍然盲目开工建设,施工单位和承包者无奈采取垫资施工的方式,很容易导致责任人逃逸及施工企业运转困难引发拖欠问题。三是用工管理不规范。在劳动用工方面,不签订劳动合同、不落实用工登记和不遵守工资支付制度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商贸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家庭作坊,有的是有劳动用工行为却无人管理,没有用工登记资料;有的是租借民房、租用设备,进行短期经营,随意性很大;有的是仓促开工或为赶工期,私招乱雇;有的是平时发生活费,年终一次性结算,等等。由于企业不规范用工,致使工资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四是宏观经济环境不理想。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我区的木业、丝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遇到了较大的经营性困难。这些困难企业不但会由于缺乏资金而欠薪,而且还会为了生存持续经营,反复欠薪,陷入恶性循环。五是用工供需不平衡。由于用工短缺等问题,导致劳资双方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现象,劳资双方的地位发生了逆转。这方面在中小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劳动者可以随时炒企业的鱿鱼,到薪酬更好的地方去工作,而企业却因为劳动者不辞而别或说走就走,导致赶不上工期或生产线脱节、停滞,从而引发工资纠纷。六是维权方式不理智。有些“包工头”以要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认为“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信奉“法不责众”,唆使不明真相的民工,有的甚至花钱雇佣民工,采取集体上访、围堵政府、阻塞交通等极端方式,对政府施加压力,以达到其目的,致使时有发生。

(三)认清形势抓落实。解决好拖欠工资问题,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各镇(开发区)、各部门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深入推进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打造‘无欠薪’工作品牌”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绝不允许任何企业把经营风险转移到劳动者身上,绝不允许任何人以剥夺劳动者工资权益的方式来谋取利润,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负责任地欠薪逃逸,着力打造“无欠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突出重点,强化落实

做好防范企业拖欠工资工作要坚持抓好基础、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解决拖欠工资的责任主体是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工作协调、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当前,要紧紧围绕确保农民工在春节前按时足额拿到工资,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确保不发生因欠薪而引发重大这“三个确保”的要求,迅速在全区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集中力量开展大检查大排查。各镇(开发区)、各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对本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开展一次认真细致的大检查、大排查。重点是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设施工、加工制造、租赁厂房、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当前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以及可能发生欠薪逃逸的用人单位。一旦发现有拖欠工资的行为,要立刻责令其作出限期支付的承诺,有关部门要跟踪到底,防止业主逃逸。区劳动保障、公安、建设、交通、总工会等部门要适时组成督查组,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重点督查。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要采取“监控一批、处理一批、曝光一批”的手段,使拖欠工资企业受到相应的制裁。

(二)着重抓好建设领域清欠工作。建设领域拖欠工资问题一直是投诉的重点,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元旦和春节临近,又到了工程款集中支付期和讨薪高发期。建设、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全面检查和梳理所有在建的项目,重点关注曾经发生过欠薪行为的工程项目和建筑企业,重点监控其工资支付动态,全面掌握工资支付情况信息,防止新欠和再欠。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实施细则》和《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和工资卡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精神,引导建筑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落实农民工工资管理卡和维权告知牌,切实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各镇(开发区)的农民新村等建设工程,更要带好头,率先清理,及时支付,确保不拖欠。对筹集资金确实困难的建筑企业,要依法动用工资支付保证金,确保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回家过年。

(三)健全企业欠薪联动查处机制。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会、建设、交通等主管部门监管作用,进一步健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33”、“12351”、“12319”和110社会联动的作用,坚持“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追”的原则,及时受理处理企业工资拖欠案件。劳动保障部门要落实12小时值班制度,明确值班岗位职责,建立值班情况登记。对于劳动者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答的当场解答,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依据各自的职责和程序处置。同时,要加大劳动监察的力度,对于群众投诉举报的热点、焦点要快立、快办、快结,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企业欠薪违法行为及时得到查处,确保劳动者工资权益及时得到维护。

(四)不断健全“欠薪黑名单”制度。要在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要及时将企业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特别是签订劳动合同和工资支付的情况记入企业劳动保障信用档案。对拖欠工资行为较严重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不仅要重点监控,而且要向社会公布,采取联合制裁措施,使之处处受到节制。

(五)完善企业欠薪应急处置机制。各镇(开发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全面监控和重点监控相结合的办法,将重点行业的企业以及曾有拖欠克扣工资行为的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对存在拖欠工资问题或欠薪苗头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对连续两个月不能正常支付职工工资的企业,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由当地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对工资拖欠导致的应急预案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要提早介入,积极应对。一旦发生,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靠前指挥,及时妥善予以处置,特别是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严防事态扩大。在应急处置中,区法院要积极配合,及时采取企业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切实提高对欠薪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要根据目标责任书确定的考核标准,落实相应的企业欠薪应急周转金,确保资金、账户落实到位。遇到企业倒闭或业主逃逸、劳动者权益暂时难以维护时,要及时启动预警机制,动用应急周转金解决职工生计问题。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防范企业拖欠工资工作是情系人民群众、攸关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各级政府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镇(开发区)、各部门一定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当前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责任、加强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要高度重视。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关键在于思想重视。确保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工资,不仅是当前劳动保障上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我们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境界和实际行动,从思想上真正关心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正视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切实把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要落实责任。各镇、开发区要高度重视防范企业拖欠工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具体抓,相关部门根据分工权限配合抓。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对清欠工作的监督。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力度,对工作失职渎职,贻误清欠工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因欠薪逃逸的企业主,司法部门要及早介入,对其厂房、机器、设备等要及时进行查封,简化程序,快速兑现。对恶意欠薪逃逸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要侧重预防。各镇(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特点,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理机制,配强工作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到专人负责、申诉有门、处理及时、客观公正,防止以讨要工资为名聚众滋事、阻塞交通、围堵办公场所等各类突发性发生,严厉打击恶意讨薪。同时,还要建立安全防备措施,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场所的安全防护,特别是拖欠工资和突发事件高发的元旦、春节,公安部门要在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场所设立警务点,落实专人负责,驻点开展工作,应对各类应急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对欠薪逃逸等符合“民工法庭”受案范围的,劳动保障、法院、公安、司法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联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4

根据突发事件参加人数、涉及欠薪金额、影响大小、危害程度及我区实际情况等,现将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分为特大、重大、一般三级响应。

Ⅰ级(特大):现场参与人数在50人以上(包括本数)或涉及金额100万元以上(包括本数),到市、区以上政府部门集体上访、请愿、静坐等行为;或人数虽不到50人以上,但行为激烈,影响巨大;或涉及到全区性共同发生的事件;或有非法罢工、游行以及引发阻断交通、阻碍执法须出动警力才能恢复秩序等行为。

Ⅱ级(重大):20人以上(包括本数)50人以下,到市、区以上政府部门集体上访、请愿、静坐等行为;或人数虽不到20人,但行为激烈、影响较大;或牵涉到多家单位共同发生的事件;或有申请罢工、游行行为;或有可能引发阻断交通、阻碍执法等行为。

Ⅲ级(一般):5人以上(包括本数)20人以下,到市、区以上政府部门集体上访、请愿、静坐等行为;其他在本区发生的,经研判不会引发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三、区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一)先期处置

遇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首个接待单位要认真摸清当事人情况,听取当事人反映,稳定当事人情绪,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研判事件的性质和级别,立即电话或书面通知区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办公室联络员。

通知的内容为:发生的地点、涉案单位名称、发生时间、涉及人数、诉求内容等。

(二)分级响应

1、发生Ⅰ级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的,协调小组办公室联络员要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并逐级上报至区委、区政府,并通知有关单位。对发生此类级别的突发事件,由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带队,会同事发地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带队人员,15分钟内到达现场,其他有关单位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

2、发生Ⅱ级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的,协调小组办公室联络员要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并通知有关单位。对发生此类级别的突发事件,由协调小组办公室成员带队,会同事发地乡镇(街道)工作人员,20分钟内到达现场,其他有关单位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

3、发生Ⅲ级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的,协调小组办公室联络员要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并通知各有关单位。对发生此类级别的突发事件,由协调小组办公室指派人员,会同事发地乡镇(街道)工作人员,30分钟内到达现场,其他有关单位在45分钟内到达现场。

(三)应急处置

在处置事件时,一切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坚持依法、合规、公正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引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采取果断处理措施,将损失和社会影响减到最低限度;坚持教育和疏导相结合,避免矛盾激化、事态恶化,在合法、公正的前提下积极协调,缓和矛盾,化解纠纷。具体可参照运用以下处置措施:

1、常规性现场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就地安置、引导。劳动者未离开场所的,要引导至相对封闭的场所如会议室、休息室等。事发地附近有相对封闭场所的,可暂时借用。同时要求推选代表配合调查,防止劳动者聚集在处置现场过久,心态失衡或者意见不统一导致事态扩大、恶化。

(2)耐心说服教育。稳定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情绪,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劳动者临时的住宿、吃饭、保暖、防暑等问题,重点照顾好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

(3)及时与劳资双方谈话,查明事件起因、涉及人员、事态发展程度等有关情况。一方参与人较多的,应适时视情要求推选代表参加谈话。

(4)在查清事件起因和性质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提出解决方案,征求劳资双方意见,必要时可召集双方进行协商。解决方案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督促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及时平息事态,化解纠纷。

2、特殊情况处置措施

(1)用人单位负责人逃匿、员工工资尚未发放的,应当做好对固定资产、生产资料等财产的先行登记,并组织人员做好监督保卫工作,防止财产流失,并尽快协调公安机关查找逃匿的用人单位负责人下落。

(2)用人单位负责人下落不明且事态比较严重,符合动用欠薪应急周转资金条件的,可以依规定申请动用欠薪应急周转金。

(3)对现场群众的一般过激行动,由现场处置人员及时制止和说服;对堵塞交通、占据重要目标等行为,应及时请公安、综治等部门进行处理;对准备到各级政府机构所在地聚集、静坐、上访、请愿的,应做好劝导、疏散工作,并及时报告。

(4)对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出现的社会闲杂人员,利用事件危及公共安全、煽动闹事、抢夺或者损坏财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伤害他人身体等违法犯罪行为,应请公安部门依法迅速处理。

(四)保障行动

为保证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安机关应全程做好现场秩序维持工作,住建、市场监管等其他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在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现场处置工作。

(五)应急结束

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处理完毕,应立即以电话或短信方式报告协调小组。Ⅰ级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在事发后4小时内以书面报送处理情况或结果给协调小组办公室;Ⅱ级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在事后8小时内以书面报送处理情况或结果给协调小组办公室;Ⅲ级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在事后12小时内以书面报送处理情况或结果给协调小组办公室。

书面处理结果报告内容:案情概况(发生的地点、单位名称、发生时间、涉及人数、主要诉求等)、发生的原因、处置措施、处置结果及后续跟进工作等。

协调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汇编事件专报,按规定做好向本局、各有关单位、区级政府及杭州市支队的通报、续报工作。

(六)后期处置

1、做好事后处置工作。现场无法直接处置的,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2日内受理,并在调查清楚事实的基础上,一般应在受理案件的10日内作出处理。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行为,应从快从严处置,对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及时固定证据移送司法机关。

2、发挥、利用新闻舆论的作用。要积极、正确地与新闻媒体进行沟通,不回避、不隐瞒,要及时、主动、客观、适当地通报相关情况,积极争取新闻媒体正面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但对于涉及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应评估后期的舆情发展,严格按照媒体曝光有关规定,严格遵守保密纪律,防止事态扩大或恶化。

四、区突发群体性欠薪事件应急相关单位及职责

一、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是防范和化解企业拖欠工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企业劳动保障用工的日常巡查,准确掌握企业工资支付的真实信息和可能导致欠薪行为发生的其他信息,在申报企业各类项目立项和政策扶持资金时严格把关,积极处置辖区内欠薪突发事件,并按照预警等级要求及时上报预警信息及应急处置信息。同时,建立基层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各乡镇(街道)要设立不少于50万元的欠薪应急周转资金。

二、区人力社保局: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及时受理和查处违反人力社保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的举报投诉案件,重点查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的违法行为。牵头召开防欠薪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联席会议,积极做好因欠薪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和联合执法检查的组织牵头工作。指导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开展工作,深化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夯实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定期向区委、区政府报送防欠薪预警和应急处置相关情况,同时抄报区委维稳办。

三、区信访局(12345区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发挥信访渠道畅通的优势,及时受理群众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反映企业违反人力社保法律法规和规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举报投诉,并移交人力社保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处理。遇欠薪群体性事件或重大案件时,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协助人力社保部门依法处置。

四、区经信局:负责对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监控,发现因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等原因造成工资支付不正常时,应及时通报人力社保部门及有关部门,做好企业欠薪预警。

五、区公安局:负责提供企业负责人涉嫌且数额较大、频繁出境、涉嫌经济犯罪等信息。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讨薪)、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负责与人力社保部门共同依法查处企业恶意欠薪等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协助提供欠薪逃匿、恶意欠薪(讨薪)等企业相关人员的信息。

六、区人民法院:负责提供民商诉讼案件相关信息。建立绿色通道,凡涉及企业因经营不良或恶意拖欠、欠薪逃匿的,应根据人力社保部门出具的《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或《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通知书》等及财产保全申请,及时作出裁定,并采取有效措施保全财产,切实保证职工工资报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对涉及企业破产的,在资产清算时,应予以优先考虑支付拖欠的职工工资。

七、区委政法委:对因企业欠薪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协调有关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化解矛盾,平息事态,维护稳定。

八、人民银行区支行:负责提供企业欠息、贷款逾期等信息。

九、区农办、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科技局:负责掌控各自主管产业的工资支付情况,负责提供企业新项目立项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信息,并在立项和扶持审批时,积极配合区人力社保局对欠薪预警企业进行处置。

十、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人力社保部门抄告或本部门掌握的情况,提供涉嫌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或抽逃注册资本及列入预警等级企业的股权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等信息。负责无照经营户的查处。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并根据相关部门抄告,对严重欠薪违法企业在工商年检时予以一定限制。在人力社保部门办理拖欠工资案件时,协助提供有关企业新设立、变更、注册信息。在劳动保障违法案件(争议案件)查处期间,暂缓注销、吊销和变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十一、区住建局:负责提供全区在建工程基本信息,负责建筑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督促签订劳动合同,监控工资发放情况。大力实施施工现场实名制和劳务费单独列账管理。严格督促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职工花名册、考勤记录和工资支付管理等劳动用工“三本”台账,落实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工资专管员制度、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管理责任人岗位制度“三项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将建设项目工程预算中的工资款(劳务费)等单独列入帐户管理、单独拨付的相关制度,防止出现拖欠工程款与拖欠工资情况不清而造成的监督困难问题。大力推广由用工企业将劳务费中的农民工工资直接打入农民工工资账户并由银行按时工资的办法,防止因层层拨付产生欠薪问题。同时,区住建房管部门还要负责及时提供企业房产异常变动等信息。对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严重欠薪建筑企业,要列入“黑名单”,并依法限制这类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的市场活动。

十二、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水电局:负责提供全区在建交通、水利工程信息,负责交通和水利建设领域施工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督促签订劳动合同,监控工资发放情况。积极配合有关乡镇(街道)和人力社保部门处理由于交通和水利等施工过程中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发性事件。

十三、区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有关乡镇(街道)在土地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积极配合有关乡镇(街道)和人力社保部门处理由于土地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施工过程中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发性事件。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5

【关键词】破解;农民工讨薪;困局

一、形成欠薪的原因

(1)建设资金不到位造成拖欠。在工程在建过程中,有的工程由于建设单位资金紧张,无法及时足额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施工单位在拿不到工程款的情况下,开始拖欠农民工工资;有的工程由于建设、施工双方在合同履行或工程质量上出现纠纷,施工单位也无法及时拿到工程款,继而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还有的是由于个别施工单位不够诚信,即使拿到了工程款也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2)建筑分包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是建筑市场中的“包工头”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施工总包单位在承接到工程后,将工程交给“包工头”,“包工头”内部又层层转包,层层收取管理费。二是建筑劳务市场不健全。建筑施工总包单位虽然与建筑劳务企业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劳务企业普遍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专业化队伍,缺少必要的技术、管理人员,劳务企业往往也将工程转包给一些“包工头”,这些“包工头”内部也存在层层转包,层层收取管理费的现象。(3)失信惩戒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鹤壁市虽然已建立了一些诚信管理制度,但对没有任何资质、资格的“包工头”的管理,还没有很好的行政管理手段。一些“包工头”失信后,有的欠薪逃匿,往往还要依靠公安部门的力量来追讨。

二、采取的措施

(1)坚持日常投诉举报制度和案件督查制度。严格执行拖欠案件举报投诉制度。畅通举报投诉热线,明确专人负责受理日常投诉,坚持快速立案、快速查处的原则,切实加大了举报专查力度。对收到的拖欠投诉案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时下发《督办函》,进行跟踪督促,要求欠款单位制定还款计划,限期还款。对经书面催告,又无正当理由不制订或不履行还款计划的单位及法定代表人进行通报批评和公开曝光。对长期拖欠工程款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限制其在鹤壁的招投标活动;对恶意拖欠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企业,坚决清出鹤壁建筑市场。(2)坚持重点时段重点预防。一是要求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节日期间建设领域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开发企业要对工程款的支付情况、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发现拖欠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处理。开通受理农民工投诉拖欠工资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完善应急预案,妥善解决农民工投诉举报案件。二是严厉查处拖欠行为。对拒不偿还欠款的建设单位和恶意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单位,将采取列入清欠黑名单,责令其停业整顿,暂停房屋预售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降低缴纳民工工资保障金信用类别,停止其招标投标资格,外地企业清出鹤壁建筑市场,资质动态考核中降低或取消资质等方式进行严肃处理。三是严厉打击“不法讨薪”和“欠薪逃匿”行为。对于极少数企业或一些不法分子弄虚作假、伪造拖欠证据索取不当利益,或为达到其他目的,以讨薪名义敲诈勒索,制造,给社会带来负面、甚至恶劣影响的“不法讨薪”行为,要对有关企业及责任人给予严厉惩处,并予以曝光;触犯法律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理。此外,对极个别“包工头”的“欠薪逃匿”情况,施工企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以便及时通过司法途径维护企业和民工的合法权益。四是由劳动、城建、公安等部门联合成立督导组,对各县区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得到及时解决。(3)坚持实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凡在鹤壁参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总承包企业和建设单位必须向市财政专户交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未交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工程项目,一律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携工程竣工备案资料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退还保障金。建设行政部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实该工程无拖欠行为的,方可办理退还手续;存在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保障金优先用于清偿农民工工资。(4)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工程担保是在工程项目招投标后,由项目的建设方和施工方与专业工程担保机构签订担保合约,包括投标担保、承包人履约担保、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四项。其中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是由建设方投保;投标担保、承包人履约担保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是由施工企业投保。工程项目参加工程担保后如出现工程款拖欠问题,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要求担保公司先行支付工程款,如出现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要求担保公司先行支付农民工工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清欠工作的管理和调控。(5)制定农民工工资支付应急预案。为有效处置拖欠民工工资突发事件,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全市大局稳定,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民工工资支付应急措施。出现拖欠民工工资突发事件后,经市劳动部门调查,认为有必要从民工工资保障金中强制支付的,由市劳动部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先予划支意见书》及《先予划支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审批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先予划支意见书》及《先予划支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审批表》后,由相关科室签署意见,交领导审批签字后,由市劳动部门开出收据,经市财政部门将划拨的保障金转入市劳动局账户,由市劳动部门负责监督发放到工人手里。(6)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加大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对各县区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快立案、快处理、快结案”。确保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得到及时解决。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6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拖欠解决

一、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大,城镇的不断,大量的农民从移到城市中,成为城市中的一员,但是但是他们是农业户口,户籍是农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就职业来说他们是工人,这就是农民工。

农民工为城镇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缺乏,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非常严重,据新华社报导,我国建筑行业有3800万从业人员,其中农民工有3000多万,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工资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累计拖欠工程款3660多亿元。截止8月6日已解决农民工工资282.79亿元,占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的23.49亿的87.42%,由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农民工占了建筑行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仍然存在,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不仅仅是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稳定,因此说,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

二、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

1、施工企业问题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没有劳动用工备案

在建筑行业,只有极少数管理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这部分人的工资基本上

能够兑现,而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据劳动部调研信息数据显示:目前农民工合同签订率仅占12.5%,并且施工企业招用人员后没有进行劳动用工备案,根据《劳动部颁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后,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并为被录用人员办理就业登记。”

(2)施工企业层层转包

施工企业层层转包是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重要原因。在工程发包、承包、转包过程中,工程往往转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个体老板,这样农民工工资则必须等到包工头与建筑单位结算工程款后才能发放,工程建设劳务分包过多,造成支付环节及利润分配次数较多,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建筑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施工企业违法转包,造成拖欠后果。

2、农民工方面的原因

(1)自身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工往往认识包工头,经常跟随他们外出做活,他们不签订劳动合同,只是与包工头达成口头协议,若发生欠薪,农民工不知道采用法律途径解决,常常采取跳楼、堵门等极端方式,结果自己触犯法律,后悔莫及。

(2)没有欠薪证据

在一些农民工投诉案件中,由于农民工和包工头之间中、是口头协议,较少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欠薪,包工头不打欠条甚至死不认帐,劳动监察部门或仲裁部门处理起来困难较大,费时,费力,甚至无法处理。

3、作为业主(发包单位)方面的原因

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包单位没有及时拔付工程款给建筑企业,建筑企业没有工程款,而然地不可能支付农民工工资。

4、执法监督方面的原因

(1)法律规定对欠薪者处罚力度小,且处罚程序复杂,时间长。对农民工工资执法监督主要依据劳动法律、法规,依靠劳动监察部门。根据国务院2004年11月1日颁布的《劳动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逾期不支付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从以上规定看,拖欠发生后,劳动部门先是责令其限期支付,而后是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而对用人单位没有处罚规定,并且依照《行政处罚法》和《劳动监察条例》规定执法程序是劳动监察部门首先调查取证,然后责令欠薪单位限期支付,未限期支付,则以拒绝劳动监察,则对该单位下达听证告知书,三天听证期后,仍不支付则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欠薪单位三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如果对方仍未履行,再根据行政诉讼法,劳动行政部门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内,若发生欠薪单位倒闭或负责人转移财产,导致无财产可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时,劳动部门没有法律的授权,缺乏有力先行强制权力,使某些欠薪单位钻法律空子,逃避应负责任,最终受害者还是农民工。下面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杭州临川房层建筑公司包工头彭某承包了上饶县宏法实业有限公司的工程,但是至今仍拖欠400多个农民工工资30多万元,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已经下达查处10个多月,但因为包工头彭某畏罪潜逃,而杭州临川房层建筑公司在一无资金二无办公场所和资产的情况下,法院无法执行到位,因此造成被拖欠的400多个农民工工资至今仍得不到解决。①

三、解决办法

(一)劳动立法方面

1、加强劳动工资立法

原劳动部94年颁布《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其中没有规定对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的规定。《劳动法》规定了“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支付劳动者经济赔偿”而这对欠薪单位而言,根本无关痛痒。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工资法》,不少老板正是钻了这个法律漏洞,肆意欠薪,因此制定《工资法》提高立法层次,增强可操作性。可增加如下:

(1)增加对灵活就业人员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发放工资。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或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其中包括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农民工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应该根据其工作特点,工作岗位不同发放工资。

(2)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目标支付日期,支付周期,支付工资清单,存档,并规定用人单位存在无故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时,给予的惩罚性法律责任,加大处罚数额。

(3)规定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劳动者工伤期间工资待遇。

(4)制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以及违反标准的法律责任。

(5)法律责任中规定若发生拖欠工资行为时用人单位有“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解决一般的民事和劳动争议,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将这一原则列入解决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纠纷中显然是不恰当的,在农民工和欠薪单位或包工头的对峙中农民工处于绝对的劣势,许多农民工没有和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一旦黑心老板抵赖农民工便空口无凭。而且工资单不在农民工手中,用人单位还有捏造证据,黑钱的情况发生,这些导致农民工无力举证。因此立法机关应为规定欠薪单位负有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倒置有上的依据,第一,举证难易,第二,保护弱者,最高法院1992年《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第以下案件实行证明责任的倒置,第6条法律规定由被告人承担举证责任。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定与法律地位相同,同时人大常委会制度的规定是对劳动法的制定《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四十四条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有关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材料的,劳动保障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工资数额及其他有关证据作出认定。在其他领域已多有运用,如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由医方对其医疗行为负举证责任。宁厦银川劳动监察大队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办法,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仅今年下半年,该市已立案198起,为农民工讨回工资180多万元。②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7

2020年我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是以全面贯彻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重点,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进一步把功夫下在平时,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体系、监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惩处有力的执法机制,实现工程建设领域欠薪形式明显好转,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策宣传落到实处。开展贯彻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月活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省、白城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部署,我市印发《大安市关于学习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方案》(大治欠办发[2020]2号),结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行动,第一时间在大安人社微信公众号、大安就业微信公众号、大安公安公众号,全市各类企业、火车站、汽车站、大型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开展《条例》宣传活动,同时我局面向全市农民工发出了《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提醒农民工要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做好资料留存;务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保存好书面资料;提醒工程建设领域的农民工要确保已被纳入实名制管理系统,配合企业将本人信息录入大安市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做好工资清单核算确认;掌握合法维权途径和方式,依法理性维护个人权益。另外,还发出了《致工程建设领域各企业的倡议书》,倡导用人单位在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诚信守法、规范用工,不断增强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走访企业送法上门、网上新媒体宣传、深入工地张贴、发放宣传材料等途径,确保《条例》宣传贯彻到位。深入建筑工地、各类企业设立咨询台接受农民工现场咨询300人次,发放宣传手册800余册、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致工程建设领域各企业的倡议书彩页1500余份;张贴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形象宣传海报300余张,悬挂宣传条幅20幅。

(二)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落实落地,切实减轻建筑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确保我市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市印发《关于大安市工程建设领域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大治欠[2020]3号),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有关规定,用金融保险公司提供的施工企业工人工资支付保证保险单替代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充分发挥保证保险作用,减轻企业流动资金压力。上半年共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594.4万元,其中银行现金缴存194.4万元,保险公司保证保险单替代缴存400万元,向建筑市场释放等量资金,激发市场活力,确保我市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推行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我市开发了《大安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工资支付专户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工资总承包银行等项制度。依法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市场秩序。

(四)举报投诉妥善处理。2020年上半年共受理农民工

举报投诉12起,涉及农民工55人,协调解决农民工工资54.4724万元。处置因欠薪引发的突发事件2起,欠薪和突发事件数量较往年同期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

(五)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5月份制定印发了《大安市2019年度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大人社联发[2019]3号),自2020年5月11日至6月12日,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成立联合执法检查组开展执法检查,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2家,涉及用工人数224人,依法规范当前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劳动者就业和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重大欠薪违法案件公布情况

我局建立健全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对于严重拖欠农名工工资的,依法纳入“黑名单”管理,依法依规将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纳入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通过“信用白城”网站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截至目前,我市没有符合条件构成“黑名单”的企业。

三、联合惩戒开展情况

我局联合相关部门将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对查实的欠薪违法行为,经责令改正仍不改正的,从严从重给予处罚,对欠薪失信企业,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履行担保、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进行限制,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开展多部门联合惩戒和社会信用体系评价,使欠薪失信单位“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条例》执行,实现依法治理。将《条例》落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到突出位置,狠抓工作落实,全面确保《条例》落地生效。持续开展《条例》宣传,不断扩大《条例》知晓度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深入抓好《条例》学习培训,统一执法标准和流程,增强执法责任和能力,充分发挥《条例》攻坚利器作用。

(二)认真履职尽责,抓好源头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按照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包谁负责”的要求,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督促各类工程建设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专项整治,切实消除欠薪隐患,监督抓好农民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包、按月足额支付、工资保证金等“五项制度”落实,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三)强化监督检查,构建联合惩戒机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以人社部门牵头抓总,其它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的工作机制。强化欠薪失信行为监管、构建联合执法机制,发挥办案威慑作用、精心组织开展清欠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确保我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8

关键词:恶意欠薪;刑法规制;必要性。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提议,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行为最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制为犯罪,即“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倍受关注,社会各界反映强烈。恶意欠薪入罪,凸显了我国法律加强了民生保护,必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及时遏制恶意欠薪行为,因此,受到广大劳动者的拥护;中新社记者就此问题也采访了30多位人大代表,来自人大代表的声音有支持论①、慎行论②和反对论③三种;作为中国物权法核心起草人之一的梁慧星教授反对欠薪入“刑”,他强调,不要轻易采取刑法手段,“把老板判几年刑,工厂垮了,劳动者又会失去工作”,应在法律理论体系框架内设计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他建议将劳动者工资债权作为特殊债权处理,优先国家税收受偿,把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延长至10年,同时将拖欠工资比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实行法定强制利息等;一线维权工作者山西省总工会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王珍认为,欠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刑法的处罚是最有威慑力的,因此,“恶意欠薪”入罪很有必要①。上述观点见仁见智,在短时期内也不可能趋同。笔者认为:恶意欠薪刑法规制具有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符合世界潮流,可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劳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与保障。

一、恶意欠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恶意欠薪刑事制裁的事实根据。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础,恶意欠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于切断了劳动者应有的生活来源,不仅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和谐的劳动关系,甚至于激化社会矛盾,诱发,因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003年,总理帮助重庆云阳民工熊德明讨薪,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光虽然密集,却并没有圆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相关数据显示,拖欠农民工工资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在全总2010年10月新闻通气会上,全总新闻发言人、宣教部部长李守镇介绍,今年以来,尤其是近一个时期,以工资和薪酬待遇为核心矛盾的劳动纠纷事件和职工权益被严重侵犯事件呈高发态势。一个表现是基于提高工资待遇的突发性职工(如停工罢工事件)增多,另一个表现是因欠薪而导致的农民工讨薪被打等恶性事件频发[1]。如2010年7月21日,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召安村的118名湖北籍农民工在连续数天讨薪未果后,遭到300多名手持木棒的人围困殴打,30多位农民工被打伤,9人重伤。又如,长春市农民工讨薪挨打事件、河南农民工赵建英讨薪被打骨折事件及陕西农民工段天长讨薪被打身亡事件[2]等等,社会影响极坏。经媒体报道后,虽然对受害人做了安抚,追究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是,欠薪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长期以来解决恶意欠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双方协商;二是由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三是农民工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庭做出先予执行裁决后交人民法院先予执行,或待做出裁决后再凭劳动仲裁裁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四是由劳动监察部门做出支付工资的行政裁决,然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五是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一般来说,恶意欠薪通过前二种渠道根本无法解决。而通过劳动仲裁、劳动监察部门行政裁决后,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程序繁琐,耗时较长。所以,出现很多被恶意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为迅速实现其合法权益就会选择群体上访,甚至演变成杀死欠薪者及其家属的极端事件。如果恶意欠薪作为刑事案件予以规范,公安司法机关就可以凭借国家强制力量介入恶意欠薪的违法行为的侦查工作,对于控制欠薪者转移财产,使农民工的工资能够及时得到追偿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加大了违法成本,也对预防恶意欠薪犯罪具有一定作用,正如有人所言的“原子弹

的魅力不在于爆炸时候产生的巨大损害,而在于将其置于发射架上时散发的阴森与恐怖。”

二、将恶意欠薪有条件地进行刑事制裁符合。

刑法特有的性质和功能———恶意欠薪刑事制裁的理论根据(一)恶意欠薪刑法规制并未违背刑法的谦抑精神。

对于刑法的谦抑性,著名刑法学专家陈兴良认为,“谦抑,是指缩减或压缩。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替代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3]由上可知,所谓刑法的谦抑性,其实是刑法的必要性,亦即刑法不得过分扩张而应当其所为。刑法的谦抑性要求我们不得滥用刑事手段,但并非要求我们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采取消极的态度,在目前运用民事、经济、行政等法律法规在保护职工获取劳动报酬权利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情况下,立法机关将恶意欠薪这种严重侵犯他人权益严重危害社会稳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对恶意欠薪情节恶劣的进行刑事制裁,并未破坏刑法的谦抑精神:

———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常常使民事法律的平等保护难以落实。民法调整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强调形式上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平等,却忽视了实质上的平等,农民工作为劳动关系中的被雇佣者,他们不可能同作为雇佣者的企业主处于各种资源方面的平等地位,由此导致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也体现在诉讼过程中,如农民工时间、人力、物力上的障碍、经费上的投入、举证难、执行难等问题,决定不能完全依靠民事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工资被恶意拖欠后,很多情况下也只能是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劳动法律的不配套和强制性规范的欠缺也使对恶意欠薪案件的处理软弱无力。有关民工基本权益的工资方面立法的法律地位过低,仅仅在有些部门的规章中临时规定,宪法保护的公民的劳动权包括合法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而配套法律不协调,法律地位过低使得这些规章在实行过程中的效力低,劳动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的力度也就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而作为劳动行政执法机关的处罚依照规定主要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从中不难发现当恶意欠薪发生时,行为人的责任与该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远远不能协调,难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而且实践中行政机关大多一罚了之。

可见,对于恶意欠薪的追偿,无论是行政制裁还是劳动诉讼等手段,都有很大的缺陷,对那些恶意欠薪者而言犹如隔靴搔痒,起不到遏止和预防作用。刑法作为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法、作为社会的后盾,当其他法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时,有必要作为其他法律的保障法角色出现,以有效制止恶意欠薪的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因此,恶意欠薪的刑法规制很有必要,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尤其是关于“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前置性特殊规定,也是刑法谦抑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恶意欠薪刑法规制符合刑法的功能。

刑法的功能是指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刑法具有保护和保障的功能,由于刑罚的严厉性,就必须考虑到适用刑罚权的正当性与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遏制与预防犯罪的目的,当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由刑法规范而不规范的时候,刑法也就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考夫曼教授曾经说过:“宽容并非毫无界限,它不是不计任何代价的容忍,有效的法律必须予以遵循,违背法律,特别是犯罪是不能容忍的,而非人性者不能所主张,乃属当然之理。

[4]”

三、恶意欠薪问题刑法规制顺应民意———恶意欠薪刑事制裁的民意基础。

(一)恶意欠薪刑法规制可以让全体劳动者活得更有尊严。

2011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期间,总理在三个公开场合承诺,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他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农民工为了讨回自己的血汗钱而走上高楼、塔吊,有的欠薪资本家有意躲避、甚至暴力对待讨薪者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2004年11月1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工人讨薪疑遭灭火干粉喷射》。2006年01月23日新华网报道《讨薪农民工被杀妻子法庭哭喊“血债血偿”》。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人的尊严何在。然而,让每一个公民活得更有尊严,除了政府采取相关的保障措施外,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律制度的保障,用刑事立法打击恶意欠薪,能震慑无良老板,向劳动者提供公权救济,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有着当然的紧迫性、正当性和社会民意基础。

(二)恶意欠薪刑法规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虽然受害对象多数为农民工,但是在一些白领阶层也依然存在,尤其在建筑行业由于层层转包,

现金流转不畅,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而恶意欠薪严重侵犯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获得报酬的权利,破坏社会和谐,造成社会秩序的极大隐患,会导致用工荒等负面现象的发生,如不加以制止,将影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可以说修正案恶意欠薪入罪的规定,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社会公平公正的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各地的劳资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倾向。过去20年,政府从发展经济,促gdp的角度,将利益的天平向投资方倾斜,这无形之中对劳动者的利益保障不够。用刑法的方法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客观来说,我们关于恶意欠薪入罪的规定相对来说还较为滞后,在一些市场经济更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有相关规定。例如在美国,拖欠工资的老板不得入高档场所消费,不能有私家车,情节严重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韩国也早已规定,恶意欠薪可判处3年以下监禁或2000万韩元以下罚款;再如《泰国刑法典》第334条规定:“意图不支付工资或报酬,或者付低于约定的工资或报酬,而以欺诈方法非法诱使10人以上为自己或第三人工作的,并处或单处六千铢以下罚金。”第348条规定:“犯本节罪,除第343条外,告诉才处理。”[5]香港雇佣条例规定,雇主迟于工资期届满7天不支付雇员工资即属“违法”,可处罚款20万港元及监禁一年。各国的制度虽受制于各国的国情,但在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上,存在相通和借鉴之处,很多国家都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纷纷将拖欠工资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

(三)恶意欠薪刑法规制不违背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

我国政府已经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其第11条为:任何人不得仅仅由于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全国人大代表迟夙生律师表示:增加“欠薪罪”与国际人权公约相违背,“从国际法角度讲,必须保证所有人不因欠款而监禁”。但是,笔者认为,这里的“无力履行约定义务”(inabilitytofulfilacontractualobli-gation),是指还不起债,而不是有能力不还债。

还不起债,只是个人的财产问题,该行为人没有“恶意”,一个穷人不能因还不起债,就被定为犯罪,该规定的本意是保护穷人的尊严。但黑心老板恶意逃债,有极大的恶意和社会危害性,不是该公约调整的内容,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是恶意欠薪入罪,不是欠债入罪,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综上,恶意欠薪作为犯罪由刑法加以规制,可以更好地加强民生保护,是法律公平公正的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它既顺应民意,又有事实和法律根据,无疑为职工劳动权利多一层法律保障,以实现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参考文献]。

[1][2]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期农民工讨薪被打事件处理情况[n]。工人日报,2010—09—04.

[3]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4]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史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9

“劳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劳动是单个人类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或说是自我实现的方式。”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是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源泉,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按劳动取酬的权利。

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民劳动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意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一个公民既有劳动的权利,同时又有劳动的义务。然而,让纸上的公民劳动权变成现实,并非易事。

一部改变劳动权利窘境的法律

这是一个从天堂到地狱的巨大跨度。

花费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个月。

2000年9月,遂宁市射洪县曹碑镇中学的考生王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这件事曾在平静的小镇引起了强烈轰动。然而,从2004年7月开始,一切都变得灰暗了。王豪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了,此后4个月忙于找工作,但是一无所获。万般无奈,他回到了故乡。11月6日,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悲观失望的他选择了自杀。(参见2004年11月12日《华西都市报》)

同样,2006年10月29日,清华大学研究生洪乾坤因找不到工作,在留下一封“对不起,我找不到工作…爸爸妈妈,儿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家里的拖累,这就是我选择…的因原(原文如此)。”后来,从泉州市中营学院7层楼的学生公寓a幢坠下身亡。(参见2006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

就业压力大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劳动保障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突破500万人。而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只能供给1100万至1200万个岗位,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十分尖锐。随着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已经出现递减势头。

将国家对公民的就业帮助,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强化了政府的责任义务,事实上有助于促进劳动就业,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一部法律的出现,将改变劳动权利的窘境。

2007年8月30日,《就业促进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继《劳动合同法》之后,又一部完善劳工制度方面的重要法律。《就业促进法》将挑起满足人民劳动需求的重任。总则里明确提出了,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劳动就业进入依法行政的崭新阶段。

《就业促进法》强调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确定了专项资金支持。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缺乏资金支持,因为是公益性工作,不能收费,工作开展面临诸多困难。《就业促进法》明确了专项资金支持,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物质条件保障。

同时,《就业促进法》建立了劳动预备制度,将没有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最年轻的群体纳入了统筹就业的范畴,在其就业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劳动预备役制度。此外,《就业促进法》还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法律保障,意义重大。县以上政府设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劳动行政部门要建立举报制度,都成为这部法律的亮点。

朝着“人人都有工作”的方向,中国劳动法治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搭建一个平等的就业屋檐

一起普通行政诉讼,放大了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就业歧视阴影――“我的身后是1.2亿人的支持”,年轻的张先著在法庭上义正词严,斩钉截铁地陈述。

安徽青年张先著从芜湖市某大学环保专业毕业后,在2003年6月30日参加了当地的公务员考试,他报考了芜湖县委办公室经济管理人员,在近百名竞争者中综合成绩排在第一名。但是,在随后的体检中,铜陵市人民医院诊断其为乙肝“小三阳”。9月25日,芜湖市人事局对其宣布“不予录取”。2003年11月10日,张先著正式以“人事部门歧视乙肝患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04年4月2日,芜湖市新芜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被告芜湖市人事局取消张先著进入考核程序资格的行政行为证据不足,法院同时不支持张先著的其他诉讼请求。随后,芜湖中院二审作出裁定,维持原判。(参见2004年5月30日《江淮晨报》)

全国首例乙肝就业歧视案以原告的胜诉告终,然而就业歧视的阴霾并未因此消除,翻阅报道,不难发现,阳光下的就业歧视。一位身高不足1米4的男士,求职150多个岗位均遭拒绝;一位相貌丑陋的青年女子,不惜多次忍痛美容以求一职。而出现在诸多招聘广告上的用人条件更是刺人眼:身高不得低于1米7、某市户口、不低于研究生学历,甚至出现了“属狗的本公司概不录用”这样的招聘广告内容,而一些女性职工,为了保留工作岗位,迟迟不敢要小孩……

各种歧视性规定,已经成为青年求职就业的绊脚石,社会公众对此反响强烈,认为法律对反就业歧视内容规定过于原则,不够全面,难以真正起到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作用。而刚刚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明确对就业歧视说“不”。法案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公平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尤为体现这部法律进步的,是在弥合城乡沟壑的努力。与其他求职人群相比,众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求职就业,更多了一层艰难。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同时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该法更是强调,违反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特别是针对一些职业中介机构随意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依规给予处罚;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处相应罚款。

独木难成林。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2007年11月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针对就业促进法的相关内容做了全面的细化,对就业服务与管理、就业援助的相关制度做了进一步完善。

其实,法律可以为我们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剑指“劳动维权”

2005年8月25日,在极度的愤怒和绝望驱使下,广州白云区石井镇宝盈鞋厂的近600名工人走上了黄石西路。

这个工厂拖欠工人5个月的工资,老板却逃跑了。工人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讨要欠薪。过往车辆被堵塞近两公里长。

2007年的山西某地黑砖窑事件,也为劳动维权敲响了警钟。

黄石西路事件、黑砖窑事件,只是近年劳动维权形势的一个缩影。老板欠薪逃匿、虐待劳动者,制造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张杰明表示,95%以上的劳动保障突发事件,均是由于企业拖欠员工工资而引发的。

2006年3月29日,国务院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然而,据北京市管辖区域最大的朝阳区人民法院调研报告表明,农民工追索欠薪的诉讼数量仍在大幅上升。另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统计,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2005年审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5987件,涉案标的额6.19亿元。

从近年来各地制定的一些地方性法规看,涌现出了不少新鲜做法,而这种做法也将为劳动法的更新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系。

2005年11月,人大执法检查组来到广州和深圳等地时,两地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在刑法中设置“恶意欠薪罪”的建议。2003年,杭州市出台《杭州市建筑业劳务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把工资发放给每个务工人员,不准以承包形式将务工人员的工资发到班、组长。违反者一律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或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注销企业资质,情节严重的移交刑事部门处理。

2004年出台的《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员工工资的,应当在劳动部门责令的期限内全额支付员工工资,并支付相当于应付而未付工资总额25%的经济补偿金”,“拒不支付的,劳动部门可视情节轻重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广东省广州市、珠海市、山东济南市、河北等地也纷纷拟制地方性法规,遏制拖欠工资行为。

上海市出台的“欠薪保障金”制度,已经趋于成熟。上海市长宁区的周女士,在一家印务公司做业务。被拖欠3个月的工资后,法人突然逃匿。后来,她偶然在账册中看到一张“上海市小企业欠薪保障金专用收据”,经多方咨询,才知道公司缴过“欠薪保障金”,周女士找到欠薪受理点,经该受理点核实,11月3日,她领回了2820元欠薪补偿。

目前,不仅是小企业的员工,上海市和周女士有相同遭遇的企业员工,都可以凭借和企业的劳动关系证明及欠薪事实依据等相关材料,交相关受理点审核,经确认后,便可以追回劳动报酬。按照上海市政府第13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上海市企业欠薪保障金筹集和垫付的若干规定》,“从2007年10月1日起,上海市所有企业均须交纳欠薪保障金。如果在规定时间未能缴费的,则将由市社保中心移送市劳动保障局实施监察,并处以每日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和最高3000元的罚款,以确保《规定》实施到每一个企业。”

在解决“恶意欠薪”问题上,最高司法机关出台司法解释、加大执行力度,发挥了巨大作用。2006年1月至6月,全国法院范围内开展一次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将包括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等五类案件列为清理重点。此外,最高法院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法院积极解决农民工的欠薪问题。

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农民工凭工资欠条追讨工资,有的法院是按照劳动争议案件对待的。这就要求必须先经仲裁程序,才能进入诉讼程序。为方便广大农民工依法追索工资,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8月30日公布司法解释,明确劳动者以单位的工资欠条作为证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与此同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截至2002年,中国共有县级以上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196个,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17000多人,兼职的24000多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自1998年至2002年,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461万户,查处违法案件85万件,接受举报95万件,组织用人单位实施年检451万户。

山雨欲来风满楼。破坏市场规则,违反国家法律的丑陋行径,势必得到根治。

与立法近些,再近些

一部法律的出现,将改变劳动权利的窘境。

2007年8月30日,《就业促进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继《劳动合同法》之后,又一部完善劳工制度方面的重要法律。《就业促进法》将挑起满足人民劳动需求的重任。总则里明确提出了,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劳动就业进入依法行政的崭新阶段。

2008年3月5日,当朱雪芹、胡小燕和黑新雯踏上北京人民大会堂前的台阶,顿时成为中外记者们“长枪短炮”瞄准的对象。

她们是最热点的人物,她们吸引了国人的目光。她们从中国流动人口较集中的上海、广东、重庆三省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举世瞩目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第一次选出的农民工代表。这意味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队伍,从此在全国人大中也有了最直接的政治代言人。

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中国目前约有近两亿农民工。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新型劳动大军,期待胡小燕等人能把这一群体的意见、建议、愿望和要求,更充分地传达到国家神圣的最高议事殿堂中去。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关系与每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相关。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于去年6月和8月先后获高票通过。劳动合同法是“平等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是“向劳动者倾斜”,在这个事关劳动者权益,也关系广大农民工经济利益的问题上,虽然农民工通过网络等媒体表达了意愿,但是,毕竟缺少直接的意志表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为民议事的民主场所和决策机构。审视近年各地召开的两会,有关农民工的话题急剧升温。无论是撰写提案与议案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频频出镜的专家学者,都是以农民工代言者的形象出现,但他们的振聋发聩之语,让人在欣喜之余,却感不太贴切。毕竟那张神圣的“权力票”,需要真正属于农民工这个集体,为自己所在的利益群体代言。

让一定比例的农民工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事参政,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还是求真务实的体现,因为农民工这样一个新生的、特殊的社会群体,终于得到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全国人大代表,不是广东、上海、重庆本地人,而是外地打工妹,有利于消除城乡歧视观念,更有利于传达真正的民主信息。

关于农民工欠薪的自查报告篇10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支付模式;创新

高速公路企业是独具有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公共产物,这种特征决定了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特别管理模式。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要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优组合,积极践诺企业的社会职能,化解社会矛盾。

近年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进发展迅速的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经常发生围堵办公场所、劳资纠纷上访、聚众闹事等恶性方式的讨薪事件,社会稳定受到挑战,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综治维稳工作面对很大的压力,为切实做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民工工资支付的维稳工作,避免出现民工讨薪或聚众闹事等事件,如何形成监管有力、责任落实、制度完备的农民工工资治理格局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处理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也是企业遵法诚信、社会公道、稳定和谐和广大农民工自身利益的大事。经过多年的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要看到,高速公路企业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较突出,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改进目前的工程支付管理方式与用工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等方面的管理。

一、高速公路企业建设业主及参建各施工标段要成立农民工工资督办或专项检查工作组,专门负责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组织机构。工作组由企业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工程、财务、审计、纪检部门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

业主公司要经常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切实做好相关改进措施落实的督办督查工作,全面把控相关参建单位和参建人员的异常动向的情况,若期间出现民工讨薪或聚众闹事等事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查清事实真相,对涉嫌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犯法行为应及时报告当局和公安部门,切实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各施工标段也要按照业主公司要求成立专项检查或督办工作组,确保检查和督办工作落实到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应建立“施工企业负责、建设单位督办、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体系,积极展开督办督查活动,参建各方每月定期、不定期全面排查,存在或潜在拖欠劳务班组民工工资的情况和问题得到预判性地摸清,积极展开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工作,做到准确掌握工资领取记录会计档案和施工现场劳动管理人员信息、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台账等材料。

二、界定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农民工工资支付各方责任范围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业主负监管、督办总责,各施工标段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直接责任由分包企业负责,落实各施工标段对招用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主体责任,业主督促各施工标段严格依法将工资按月及时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包工头”,防止层层克扣的现象发生。各施工标段不得将合同应收工程款等经营风险、工程款未到位等为由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

实施农民工工资清还欠薪责任。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各施工标段企业直接负清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体责任。建设业主因未按合同及时划拨计量工程款而导致各施工标段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业主先垫付农民工工资。建设业主违法发包、转包或违法分包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业主直接承担清偿拖欠农民工工资责任。

建设业主要督促完善各施工标段守法诚信管理和备案制度,对于已经出现过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标段,要建立档案列入黑名单,将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信息通报给有关部门信用系统,在高速公路建设市场项目准入、项目验收、项目投标、资金信贷、许可证发放、担保履约、审核资质、工程评定等方面有关部门予以限制和惩罚,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反之,施工标段对业主拖欠工程款而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发生的,应向劳动管理部门投诉和业主索赔,督促建设业主应按合同条款约定支付工程款。

三、严格高速公路工程领域财务管理,规范管理高速公路工程领域参建各方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

高速公路建设业主要加强对各施工标段资金使用情况管控,加快做好工程计量和款项支付工作,敦促各标段及时支付拖欠分包工程款和工人工资,保证工程款不被挪用。业主与各施工标段签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协议,实行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相分开。业主每期计量支付报表需附上各相应标段的支付农民工资相关有效凭证,将农民工工资在工程计量报表中单列,实行其他工程款与农民工资分账管理办法,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将农民工工资计量金额直接支付到各施工标段所在地银行开设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同时实行施工总承包企业直接受托支付分包企业农民工工资的办法。农民工办理实名制工资支付银行卡,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按月考核编制工资支付表,交施工总承包企业委托银行直接将工资划入其设立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中的农民工个人工资账户,实行严格的银行工资制度,签订业主、各施工标段(含分包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开户银行三方操作、监管农民工工资银行工资协议,业主财务部门经授权通过网上银行直接查询、监督各施工标段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资情况。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情况应向工程建设业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交通主管部门备案。开户银行发现账户被挪用、资金不足等情况,应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业主主管部门报告,预防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发生。

在发生拖欠农民工资时,高速公路企业业主须及时与承包人协商,督促其限期支付;不能限期支付的,必须同步按规定完善委托代付手续,在确保资金安全回收的前提下,一旦发生逾期未付、形成拖欠时,业主可以直接代为支付农民工工资。代付工资在当期应付工程款或质保金等应付款中抵扣。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推行计量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建设单位履约行为采用经济手段约束,落实建设资金来源,预防工程款拖欠,探索推行银行保函、业主担保、商业保险等第三方担保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

四、改革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招收及用工管理方式

频繁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和施工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方式不规范有很大关系。许多农民工对于分包的工头的身份信息等往往一无所知,有些连劳动合同都未签订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业主单位的高速公路建设企业,应严格督促施工企业实行规范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责成施工各方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到业主和劳动主管部门按规定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施工企业应该先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再组织施工队伍进场,严格实施民工实名管理办法,设立劳务报酬管理手册,记录参与工程建设农民工的月度考勤、身份相关信息、薪酬支付等信息,信息化实名制来管理农民工。施工总承包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分包商劳动用工和农民工工资发放的监督管理,不能一包了之,撒手不管,应配备工资专管员,建立施工现场民工进退项目工资支付和登记管理制度、计量、考勤等管理信息台账,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劳务用工及薪酬支付情况。大力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积极推动农民工产业化的进程。推动施工企业将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农民工招聘为自有职工,不断扩大充实自有工人队伍。

五、加大劳动法规普法宣传培训力度和加强工资支付保障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