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十篇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十篇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7:53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1

为了深入贯彻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全市综合实力强区”发展战略,用科学的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我区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指导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我区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二、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1、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区广大农村开展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一好”(新村镇、新产业、新农民、新经济组织、新风貌和好班子)新农村建设活动。总体目标是: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充分调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力量,扬优成势,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部分村组通自来水的基础上,再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在所有村镇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与市中心城区整体发展规划接轨;率先在全部城镇、中心村完成“三清三改”;率先在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现代化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5年的努力,全区80以上的村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的文明村镇标准。同时达到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大改观,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具体目标要求是:

——建设新村镇。全面开展村镇规划设计工作,三年内完成各镇和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编制;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规划区内新建的民房,要求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设计一些反映客家文化底蕴的客家民室,不搞简单的整齐划一、千房一面;建立和完善村镇社区服务体系,调整教育、商贸网点,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供电、电视、电信等配套设施,所有村镇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发展新产业。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各镇要根据当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力培育做强2-3个农业支柱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将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果(菜、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育新农民。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实现全区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划”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发育、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联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建立起覆盖农业产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主导产业有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塑造新风貌。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今年起在全区村镇全面开展群众性“三清”活动,今年内所有圩镇、中心村和村部所在地做到辖区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明年底力争90以上的村镇达到“三清”要求;各镇要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三改”工作,要选择一批重点村开展“三改”试点工作,今年内重点村全面完成“三改”任务,今后每年完成三分之一村落的“三改”任务,5年内力争90的村镇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农民救助体系;村镇公共设施配套,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正常开展,农民就医、就学方便,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有保障。

——创建好班子。将新农村建设列为“三项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继续创新和深化“三民”活动和“三培两带”活动。把“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为政能力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建设,着力提高区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把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和“一个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我区新农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㈠启动阶段(20__年)。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扎实开展15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创建示范工作,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科学指导、重点突破;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66个村全面开展“三清”工作;组织开展全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全区6个镇、15个重点村、60以上中心村、30以上的自然村落完成规划编制。

㈡实施阶段(20__年-20__年)。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心村;全面完成所有中心村的“三清三改”;全面完成圩镇和中心村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一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到主导产业均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实现80以上的农村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育一批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

㈢提高发展阶段(20__年)。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90以上的村庄完成“三清三改”,基本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90以上的农村适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90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90以上的村镇有若干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市场优势突出,创建一批全面达标的文明村镇,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的一个新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富民、民心工程。全区上下务必深刻认识活动意义,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合作,统筹协调,全面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中来。具体工作安排为:

1、区四套班子领导。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联系一个镇、挂点一个村、包扶一个村民小组,指导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挂点安排另发)。具体工作职责是:①指导所联系村镇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工作,结合实际,确定重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②指导所联系村镇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步骤,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任务如期完成;③牵头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挂点单位和镇、村、组关系,指导督促其发挥作用,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2、驻区、区直包村单位。将挂点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单位包村工作的考核重要内容,各驻区、区直包村单位做到挂点一个村、包扶一个村民小组,协助挂点区领导和所在镇、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①协助挂点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工作,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指导帮助挂点村成立以“五老”为主的村民理事会;②联系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指导帮助挂点村做好村庄建设规划,提出并推动落实有关建设项目;③包村工作组要集中精力,帮助挂点村制定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实施方案,搜集整理有关基本情况,形成有当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④筹集包村工作所要求投入的资金,集中用于挂点村新农村建设“三清三改”、中心村建设等各项工作,资金的使用要相对集中在具体建设项目或某个重点村小组上,力争取得成效。

3、各镇领导班子。各镇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联系一个片、挂点若干个村、在所挂点村中包扶一个村民小组,抓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①10月中旬前各镇必须相应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村和班子成员联系点,明确责任;②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围绕全区总体目标,提出本镇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和实施步骤,确保如期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③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④全面开展村镇规划工作,聘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人员,根据区域特色和人文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今年内完成圩镇、重点村、60以上的中心村、30以上的自然村落的规划编制,明年内完成所有中心村和自然村落的规划编制;⑤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今年内圩镇、重点村、中心村实现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明年底力争90的村庄达到“三清”要求,重点村今年内还要全面完成“三改”任务;⑥各镇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领导要安排挂重点村,镇财政在筹集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时,要相对集中到重点村的建设项目上,帮助重点村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今年内下列各村要作为一类重点村至少有一个自然村落基本完成规划建设、“三清三改”等“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初步达到村镇规划建设基本标准、“三清三改”标准、文明村镇标准的要求(见附件),形成特色,突现亮点,体现成效,即水东镇水东村、七里村,水南镇腊长村、南桥村,湖边镇湖边村、龙岭村,沙河镇五龙村、黄龙村、坳下村,水西镇赤珠村,沙石镇埠上村、吉埠村。

4、区有关职能部门。一是要主动靠前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驻区、区直有关单位参与支持“三民”活动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找准位置,明确责任,发挥优势,搞好服务(具体职责另发)。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在选择一个重点村,集中单位力量对口援助、服务的同时,带头履行职能,出台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具体要求为:①区、镇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②将新农村建设项目打包向上争取资金,并捆绑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专项资金用于“三清三改”、文明村镇建设。③实行或向上争取规费减免政策,规划建设部门为小城镇、中心村编制或审核规划时,只收规划设计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所需规划设计费用由区、镇财政统筹安排;交通部门要协助各镇搞好农村公路规划,并督促有关设计部门对勘察设计费用只收取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勘察设计任务;国土、房产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级规费减半收取;其它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房屋建设审批收费标准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要加大对乱批土地、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乱批土地和在农民建房中乱收费的,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④落实扶持鼓励政策,对路宽3.5米、4.5米、6米及以上的水泥路补助标准按赣市发[20__]11号文件规定执行;争取了国债项目新建沼气池的,按项目管理标准进行补助。

二是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把规划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轨道。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要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必须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未完成规划编制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要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其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不得批准其在新宅基地建房。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各镇均要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所,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鼓励制定村规民约,把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起来,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要提供各种房型供农民选用,避免过多的下店上宅火柴盒式的、车厢式的低水平建筑,尽量挖掘建设有客家民居风格的客家民宅。

5、村级基层组织。各村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村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等新农村建设事项,成立以“五老”为主的村民理事会,牵头动员群众,具体组织实施村庄规划、拆旧建新、“三清三改”等工作,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巡察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农村党组织要对党员带头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考核,结合党员设岗定责、保持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

1、组织领导。成立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肖文群为组长、区委副书记黄建平任常务副组长,区委副书记孙黎明、区委副书记潘克森、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洪立琴、副区长付培文为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农办、区财政局、区综治办、区发展和改革委、区民政局、区交通局、区建设局、市环保局章贡分局、市国土局直属二分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区教育局、区文化局、区卫生局、区计生委、区广电局、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区水保局、区供销社、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区文明办、区农信联社、赣州城郊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洪立琴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2、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区委、区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对乡镇和区直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评。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区农办参与制定目标考评方案,征求各方意见后予以实施。加强督促检查,坚持做到每季度一调度,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评,定期通报各镇工作进展情况。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对各镇开展工作情况、包村单位结对帮建情况、职能部门履行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

附:1、村镇规划建设基本标准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2

一、工作范围和目标

(一)工作范围:根据市深化村务公开要求,在我区泽园社区、富民社区、新民社区、胡杨社区4个村改居的涉农社区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已确定乌兰淖尔镇泽园涉农社区为试点。今后随着社区格局的改变,凡是村、涉农社区都要深化、规范村务公开工作。

(二)工作目标:推动农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区社会和谐,力争在年底,深化村务公开工作试点村的涉农社区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90%以上。到2015年底,全区各涉农社区全面按本《工作方案》深化、规范村务公开工作,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以《区村务公开目录》为依据,完善村务公开内容,规范村务公开形式、时间和程序。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都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票决,实行民主决策。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财务审批等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加强对农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和审计,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农区党风廉政建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防止违法征占耕地、不给农区居民合理经济补偿的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严禁损害农区居民利益的行为。做好被征地农区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区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组织服务功能,促进农区居民增收。培育农区新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引导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农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加强农区社区建设,完善农区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农区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局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农区警务建设,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全面提升农区社区安全防范水平。加强农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居民“说事室”,引导居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做好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切实消除可能引发农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三、村务公开的主体、内容、程序和形式

(一)村务公开的主体

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是村务公开工作的主体。

(二)村务公开的内容

按照《区村务公开目录》确定的内容,主要按党务、政务、村务、财务、服务五大类进行公开。

1、党务公开内容

(1)党组织简介、党组织班子成员情况;(2)村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3)当年培养、发展党员计划;(4)党员活动安排;(5)党费标准、收缴以及使用情况;(6)党员示范户及帮扶情况;(7)民主评议村干部情况;(8)统战、民族宗教等党的政策;(9)包联共建、党建指导员情况等。

2、政务公开内容

(1)国家、自治区及我市制定的惠农惠牧政策、措施;(2)农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人口计生村规民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纪律及需要村民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其他事项;(3)农区征兵政策措施;(4)国家、自治区土地政策,以及我市农田基本建设、征用土地政策、措施;(5)农区低保政策等社会保障政策措施;(6)新型农区合作医疗政策;(7)有关其他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

3、村务公开内容

(1)村委会任期规划、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2)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及实施情况;(3)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4)“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5)新型农区合作医疗情况;(6)村集体土地征用及补偿情况;(7)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8)村集体资产、“四荒地”发包情况;(9)村水、电、路规划和管理情况;(1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情况;(11)人口出生、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兑现及社会抚养费缴纳情况;(12)居民建议及意见反馈等。

4、财务公开内容

(1)村级财务收支情况;(2)救灾救济、优抚、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移民补偿、农区征地补助、粮食直补等款物的发放情况;(3)各级投入的扶贫、农业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使用情况;(4)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个人、帮扶单位捐赠款物使用情况;(5)新农区建设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6)水费收缴情况;(7)村集体经济债权债务;(8)集体资产明细;(9)村干部生活补贴情况。

5、服务公开内容

(1)农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情况、农区志愿者服务情况;(2)农区专业经济服务: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农区灌溉、机耕植保、水利建设、水电维修、农区劳动就业培训等;(3)农区社会服务:新型农区合作医疗、扶贫救济、医疗救助、五保供养、军属优待、残疾人、计划生育奖优政策落实情况等;(4)农区平安稳定服务:农区防洪、防火、治安巡逻、农区人民调解等;(5)农区公益事业服务:农区社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环境整治、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等。

(三)村务公开的程序

1、村民委员会按照本方案的规定,拟定村务公开方案,并征求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意见后公布。

2、村务公开监督小组采取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征求村民意见,并就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对经调查核实确实违反有关规定的,应当督促村民委员会限期纠正并重新公布结果;也可以直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质疑或者质询,村民委员会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明确的解释和答复。

3、村民委员会将公布的村务公开内容及时报送镇(街道办事处)备案。

(四)村务公开的形式

1、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方便村民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村务。必要时可以同时采取广播等其他辅助形式公开村务。村务公开栏的内容应当通俗易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并且至少保留一周。村务公开栏旁应当设立村务公开意见箱,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管理。

2、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村务公开档案。村务公开方案、村民的意见和改正措施等村务公开中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应当真实、完整、规范,并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接受查询。

四、责任落实

区治理村务公开工作由区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区直相关部门的职责是:

区纪委、监察局: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检查,指导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依法处理村务公开工作中的违纪违规问题。

区委组织部: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依法办事统一到村务公开工作之中。

区委宣传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做好村务公开工作中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宣传推广工作,指导农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新风。

区民政局:指导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及时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内容,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民益。

区直机关工委:做好区直机关与村包联共建、结对帮扶工作。

区民宗局: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做好自由宣传,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区公安分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无毒村”创建活动,加强农区警务建设,组建群防群治队伍,维护农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区司法局:加强法规宣传,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营造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良好法制环境。依法处理涉及侵害村民人身权利、民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等问题,运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方式和手段帮助村民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区财政局:按规定落实惠农政策,发放惠农补贴资金,落实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依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分配下达涉及农区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等方面的转移支付资金。指导农区经济法规与政策的贯彻执行,指导村级组织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加强农区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制定和完善村集体资产监管办法。指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并实施村级道路建设、亮化、绿化、美化、危房改造规划,深化城乡一体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区国土资源分局:指导村级组织依法依规对涉及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宅基地管理、土地开发等事项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管理。

区农牧林业局:指导农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区经济,增加农区居民收入;整合农业资源,加快耕地流转,培育和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指导退耕还林,开展禁牧工作,加强生态建设工作。

区文化局:开展送图书、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区卫生局:加强农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建设,建立农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

区人口和计生局: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管理,做好农区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工作,指导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区环保局: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区居民使用清洁燃料,推进公厕无害化处理。

区行政执法局:教育农区居民依法新建、改扩建住宅和养畜棚舍,禁止乱搭乱建。

区档案史志局:指导村民委员会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各类村级档案。

区局: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申诉,保证渠道畅通,化解社会矛盾;综合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重要意见、建议和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村务公开提供信息。

五、监督保障制度

(一)实施意见收集反馈制度。村委会在决定或办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工作时,应充分听取村民意见,有必要的可召集村民议事会或听证会。有关村委会工作与事务的各类文件、档案与资料向全体村民开放。

(二)实施民主决策制度。村民委员会每半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汇报当年度的工作情况及下年度的工作打算,经村民代表会议批准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及对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评议结果在10个工作日内向村民公示。

(三)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按照规定的内容、时间、地点、程序、方式进行公开村务;或者公开的事项弄虚作假,欺瞒村民;或者对提出意见当事人、举报人打击报复,实施其他违法行为等违纪政纪行为,由区民政局或者镇(街道办事处)对有关责任人员予以批评教育,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建议村民代表会议依法罢免村民委员会中的主要责任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实施工作指导制度。在村务公开中,对于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民政部门、镇(街道办事处)要作好理论指导。镇(街道办事处)对于村务开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发现问题,集村民代表会议及时进行研究整改。

六、实施步骤

我区村务公开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完成。

(一)安排部署:

1.泽园社区作为试点,召开村务公开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定《乌兰淖尔镇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方案》。制定方案时同时要考虑富民社区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内容,按照镇里的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泽园社区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方案》。

2.在村务公开试点的基础上,富民社区、新民社区、胡杨社区召开村务公开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定《乌兰淖尔镇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方案》,按照镇里的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泽园社区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方案》。

(二)试点推动:

已确定区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涉农社区)为试点村。镇安排1名党委、政府领导驻村,明确责任,从抓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建设以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开展村务公开工作。市、区相关部门要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帮扶、指导各地开展治理工作。

(三)集中整治

全面整治村务公开,驻村干部,建立村务公开台账,实行销号制,村面貌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驻村干部不撤离。

(四)考核验收

市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专班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召开现场会,对试点村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将先进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

另外,在泽园社区村务公开试点的基础上,富民社区、新民社区、胡杨社区召开村务公开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滨海、三道坎办事处制定《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方案》,按照镇、相关办事处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富民社区、新民社区、胡杨社区《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方案》。

七、组织领导

(一)按照市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村(居)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精神和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为加强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做好村务公开日常工作,明确区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职责,加强信息上报。

区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区民政局负责,具体指导全区村务公开的深化工作。

(二)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试点村应当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具体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执行情况。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其任期与村民委员会成员任期相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由3人或者5人组成。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村民代表会议可以依照原推选办法撤换。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权力: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针对村务公开的有关内容和事项提出质疑或者质询,要求村民委员会在合理的期限内做出详细说明并提供相关材料;可以查阅财务收支的原始账目凭证、合同原件等资料,通过查账、审计等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职责:

1、审查村务公开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

2、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执行情况;

3、征求并反映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

4、对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做出答复或者进行整改;

5、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赋予的其他职责。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对村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人为本,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村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把村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对村务公开内容不齐全的,要及时加以解决;对搞形式主义的,要坚决纠正。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3

20*年,基层卫生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和卫生强市建设的战略部署,紧扣“发展、改革、和谐”三大主题,围绕让渔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目标,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实施渔农民健康工程和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促进全市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提供健康保障。

二、基本思路

根据《*市卫生强市建设与“*”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和《20*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20*年全市基层卫生工作的主基本思路是“两个一、二、三”:

(一)两个一,一是制定好县(区)人民政府渔农村卫生工作考核指标;二是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二)两个二,一是实施两大工程,即渔农民健康工程和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二是健全两大网络,即县(区)、乡镇、社区(村)三级卫生管理网络和县(区)、乡镇、社区(村)三级新型卫生服务网络。

(三)两个三,一是做好三个项目,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渔农民健康体检;二是制定好三个政策性文件,即《*市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渔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

三、工作目标

以县(区)为单位,90%以上居民出行20分钟能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城区及新城90%以上居民出行15分钟能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全市每一个社区(包括渔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均配备有社区责任医生,平均每千城乡居民拥有0.5名以上社区责任医生;

以县(区)为单位,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巩固在85%以上,人均筹资水平达80元以上;

以县(区)为单位,参合渔农民健康体检建档率达70%以上,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率达95%以上,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

以县(区)为单位,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达80%以上;

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县(区)、乡镇、社区三级渔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制定出台《*市渔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建立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培训,落实工作任务和职责,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员、管理员工作目标考核。提请政府出台20*年市政府对县(区)人民政府渔农村卫生工作考核指标,层层落实,加强考核。

(二)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机制建设。基本建成以公有制为主体,落实公共卫生工作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市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筹资渠道畅通、保障较为合理、人员全员聘任、考核监督有力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平台,实行“五个转变”(服务功能、服务模式、知识结构、运行机制、投入机制),加强“四化建设”(服务网络化、责任网格化、管理一体化、信息现代化)。开展新版社区卫生健康档案管理软件应用试点工作,加快建立社区基本健康信息平台,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和效益。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合理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县(区)为单位,90%以上居民出行20分钟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即按照“20分钟服务圈”的目标,建立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包括渔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其中*、*城区及新城90%以上居民出行15分钟能达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时完善渔农民流动医院和巡回医疗服务机制,作为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为边缘小岛群众提供服务。

3.普遍建立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制度,全市每一个社区(包括渔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配备有社区责任医生,争取平均每千城乡居民拥有0.5名以上社区责任医生。本着“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医生主要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提供主动的、上门服务,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开展社区责任医生(护士)基本知识培训,提高社区责任医生(护士)的服务能力。

4.普遍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符合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积极推荐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单位。

5.配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结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

6.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调研,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逐步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标准,启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7.制定出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提请市政府出台《*市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会同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出台《*市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在社区居委会确定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联络员;农村继续落实人均15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城市社区建立人均20元以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继续实施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全科医学岗位培训。

(三)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和《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试行)》的要求,注重工作内涵和质量,深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机制,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县为单位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达到80%以上。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指导。强化市与县(区)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医疗机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的指导,协助健全和完善乡镇、社区(村)两级公共卫生组织,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村卫生室)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和渔农民健康体检后预防保健服务的跟踪指导,认真做好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进社区工作,全面落实“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3.完善公共卫生工作指导和支援工作机制。指导机构统筹协调处理好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关系,实行“五个转变”(服务理念转变、工作重点转变、指导方式转变、评价标准转变、考核手段转变),加强“四个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型单位、建设信息网络化、建设责任制团队)。市直单位的工作指导职能纳入市直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四)扎实做好渔农民健康体检

1.如期完成渔农民健康体检目标。按照《浙江省农民健康体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和督促各县(区)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20*、20*两个年度,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建档率达70%以上,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渔农民健康体检建档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

2.提高和整合体检资源,方便群众体检。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建设,落实渔农民健康体检各项保障措施。整合各类体检资源,充分利用海岛流动医院,结合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制度和城市医疗机构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力度,通过人才培训、设备援助、下乡巡回服务等方式,协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渔农民提供优质的健康体检服务,保证服务质量。

3.加强渔农民健康体检后续服务。结合体检结果,整合现有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学生体检等专项工作的有关信息,建立完整的渔农民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率95%以上,认真做好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卫生健康档案管理软件,加强信息化建设,要结合新型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日常诊疗等信息,在平时社区卫生服务中用活用好健康档案,做到信息共享,实现健康档案动态管理。

(五)巩固完善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建立稳步增长的筹资机制和政府筹资的制度保证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政府出资水平随财政收入增加而逐年递增,政府出资总数应高于个人出资额。20*年,人均筹资水平达到人均80元以上(不包括省新增10元)。

2.进一步提高和稳定合作医疗参加率,要求20*年达到85%(以20*年度当地农业人口数计)。

3.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提高保障水平。继续实行“住院统筹为主、兼顾门诊统筹”的补偿方式,实行门诊总量控制,用于门诊统筹的资金一般占合作医疗资金总额的10?15%。逐步提高合作医疗补偿水平,降低住院起报线,提高住院封顶线,努力将参保人员大病住院实际补偿率达到25%左右,年度基金结余率控制在10%左右。适当减少住院补偿分段,降低高额费用段的补偿比例,实行分段补偿比例先递增后递减的补偿方案,补偿比例设置要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合理拉开乡镇、县(区)及县(区)外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起报线和个人自负比例随医疗机构等级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引导渔农民和医疗机构避免“小病大看”。

4.进一步加强管理机构建设,理顺市、县(区)二级管理体制,县(区)要根据工作需要积极争取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进一步加强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继续推进经办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5.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方便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实时报销,也有利于基金的“封闭运行、钱帐分离”。完善县级信息中心建设,实现市内住院联网,并逐步扩大普通门诊报销联网,实现计算机管理。

6.严格管理好基金,定期向社会公布合作医疗资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保证渔农民知情、参与、监督的权利。

7.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努力降低渔农民医疗负担,加强对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做好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职责纳入市直属单位综合目标考核指标。

8.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筹资水平、住院补偿率、资金结余率、基金年度和会计年度统一等5项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

(六)加强项目管理督查考核和培训指导

1.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渔农民健康体检、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工作的指导和督查,认真做好省卫生厅组织的农民健康工程阶段性绩效评估工作。配合市政府做好对县(区)政府渔农村卫生工作考核。配合市财政做好市级渔农村基层工作经费、渔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经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督促县(区)落实渔农村基层工作经费、渔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经费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管理。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4

一是争取经费支持,改善农村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新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全省各地情况差异大,发展不均衡。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地区经济形势好,信息化建设起步快,衢州、丽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档案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欠缺。针对这些情况,2007年省档案局就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对行政村档案软件的推广、培训和欠发达地区农村档案规范化建设进行专项补助。各地档案部门也积极争取将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如湖州市落实市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于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杭州市萧山区已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诸暨市每年争取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补助农村规范化档案室建设。通过争取资金支持,有效改善了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条件,增强了档案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二是纳入考核,建立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长效机制。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借助各方力量,建立长效推进机制,做到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在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积极与农办等涉农部门沟通联系,齐抓共管,通过出台办法、纳入考核,建立和完善推进新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如去年省委在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二轮土地承包档案工作和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多次对低收入农户建档工作提出要求,省农办与省档案局联合出台了“加强低收入奔小康工程档案工作的意见”等等。宁波市、绍兴市将乡镇档案工作、行政村规范化建设列入市年度考核内容,临安市、嘉善县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当地政府对行政村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鄞州区把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同步部署、同步建设、同步检查验收。平湖市印发了《平湖市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管理制度》,规范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现代化建设工作,德清县将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建设列入村务公开民主监督和村级廉政建设工程内容等,这些都保证了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是统一研发软件,构建农村档案信息化平台。考虑到农村基层单位各自开发档案管理系统有一定难度,且单独开发不利于今后档案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浙江省档案局在嘉善县等地试点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浙江省行政村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并提供给全省各行政村免费使用。该软件系统根据农村档案工作实际进行设计,界面美观易用,功能简易实用,并符合档案有关业务规范,能较好满足行政村的档案管理需求。在软件试点和推广过程中,我们指定有关专家,对基层档案人员提供在线答疑。同时,我们采取“边应用、边完善”的方式,根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定期对软件进行在线和离线升级。通过不断升级完善,该软件已趋于完善。去年省档案局又在此基础上,统一研发了全省社区档案管理系统和全省民生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在全省免费推广使用。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5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征信体系为载体,以信用评价为手段,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为保障,以优化升级“农村信用体系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农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村产业链条为依托,以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加大政府组织推动和农村信用宣传力度,不断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扩大农村信贷支持的有效方式,促进我市农村经繁荣和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和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

主要目标是:力争到年底,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建立各级组织领导机制并切实发挥作用,政策、资金、人力、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二是建成全市统一、功能完备的农村征信服务平台,科学有效地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等农村经组织的信用评定,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农村信用信息共享;三是组织建成与各地农村特色产业链条相配套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扶持模式,有效加快涉农贷款发放;四是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争取将我市列为“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并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系统化、特色化、长效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由政府组织领导,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配合,农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组织积极参与,做到组织到位、推动有力、管理有序、各负其责。

(二)统一标准。制订统一的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农村经主体为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档案标准,建设统一的农村征信服务平台,启动信用信息共享。

(三)重点突破。本着多方受益,既有利于金融机构控制风险,又有利于缓解“三农”融资难的原则,着重推进信用镇、信用村、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户创建活动,切实使农户得到实惠,农村及农村各类经组织得到发展,确保工作开展的持续性。

三、组织机构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发改局局长、人民银行市支行行长任副组长,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团市委、涉农各金融机构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信用体系建设日常工作。

(一)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创建规划;审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对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研究和决策;对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进行安排和部署;推动信用信息产品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将经主体信用状况与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推动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二)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1、人民银行市支行:组织、指导涉农金融机构,设计信用信息指标和评分标准,并将信用档案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库对接,推进电子化信用档案和农村征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需求和现有设施情况,指导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管理模式,创新信贷产品,增加农村信贷投入。

2、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团市委:协同人民银行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拓展工作,积极支持和协调金融机构做好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和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协调全市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逐步实现各行政事业单位掌握的信用信息共享;引导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资金紧缺的问题;协调解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配套问题。积极出台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政策措施,支持信用户、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发展,建立信用正向激励机制。

3、涉农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现有信贷业务系统优势,负责全面征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企业等农村经主体的信用档案,确保将所有农户及各类农村经组织信贷信息及时纳入农村征信服务平台,并保证信贷信息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三)各镇(街道、经开发区)的主要职责:负责全面组织和推动本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对辖区内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行详细规划,分步实施。

四、时间安排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于份启动,年底进行试点总结,具体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如下:

(一)宣传启动阶段。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市有关部门、人民银行及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开展调查研究,探讨、设计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企业的信用档案参考指标和评价参考标准。

(二)组织实施阶段。人民银行具体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征集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档案。涉农金融机构按照“先增量、后存量、锁定有贷户、挖掘潜力户、最终实现全采集”的思路统筹安排,首先将全部新增贷款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档案纳入农村信用共享平台。对存量贷款户要制定计划,分期分批录入,逐步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各镇(街道、经开发区)协助辖区金融机构网点开展对所有符合标准农户的信息采集工作,实现全覆盖。推广农村征信服务平台和农户信贷评分系统,制定配套办法和措施,依托农户信用评分结果发放农户贷款;建立信用村、信用镇的信用档案。

(三)总结考评阶段。涉农金融机构为信用户授牌,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信用村、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镇授牌,团市委和人民银行为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授牌。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和评分系统,拓展农村金融机构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和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内涵,提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效应。

五、保障措施

(一)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紧密结合“三农”特点,以普及信用知识、提高信用意识为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信用创建的意义、重要性及目标要求,提高全市各方面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对“守信典范”与“失信典型”的宣传与公示力度,对信用创建活动中产生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和“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宣传表彰;选择3—5个具有代表性的信用镇和信用户,作为全市信用建设示范样板予以大力宣传,对“失信典型”向社会公示,引导农村经主体增强信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用行为。

(二)大力推进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各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依托网点、人员和业务管理系统,突出抓好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和电子信用档案建设;要针对农户贷款率不高、农户信息收集难等情况,积极组织人员开展“走村进户”下基层活动,力争掌握第一手农户信用资料;要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和数据定期更新机制,实行数据动态管理,确保数据质量。人民银行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对各涉农金融机构电子信用档案建设的督促、指导和协调。各镇(街道、经开发区)、村要安排人员协助涉农金融机构开展走访活动,加大信用信息收集力度,确保年底辖区内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要求。

(三)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人民银行要加强征信业务指导,联合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建立健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完善信用评分系统,规范评定流程,提高其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组织的特点,设计客观有效的信用信息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组织信用评级机制。要充分依托农户信用电子档案和农村征信服务平台,结合产业政策、相关部门工作意见和内部授信规定对农户信用进行评分,进一步发挥信用评价结果在信贷决策中的作用。

(四)全面开展信用示范创建工作。制定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镇评定办法,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评定工作。各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构建镇、村、户三级信用评级评价体系。重点培养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发挥示范户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逐步提高农村和农户的整体信用意识。加大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引导农村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和财务制度,完善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第三方外部信用评级。对信用好、有市场、有效益的农村中小企业,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

(五)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要充分利用信用评价结果,针对农户,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信用等级,通过简化贷款手续,在贷款额度、期限上满足生产周期和农户的需求,实行利率优惠等激励手段,使信用客户享有信贷倾斜政策和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同市农业局联合召开“银社对接·金融支农”联席会议,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采集和信用评级,并对参加合作社的广大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开展信用评分,大力推动农村信用评价工作。涉农金融机构要建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相适应的信用培植、信用评价和金融扶持模式,并据此实施信贷业务创新,使信用等级较高的链条参与者享受信贷便利,进而支持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6

*区是*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先行一步,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较突出,城乡结合部、农村片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潜伏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仍然制约*的发展。特别是行政区划调整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更加繁重。*区委区政府认真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围绕构建和谐*、文明*、效益*的目标,落实加快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实施固本强基三年规划的基础上,召开农村、城郊、城区三个片区现场办公会,从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各方面重点向农村基层倾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促进了农村稳定和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早抓紧抓实,力求实效。一是明确思路,落实责任。行政区域调整后,鉴于农村人口占的比重大,全区又出现了纯农、城乡结合部、市区三个片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组织人力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又于*年上半年召开三个片区现场会,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同时根据各个片区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区财政连续三年拨出6000多万元完善三个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解决民心工程等。去年下半年,我区便紧锣密鼓地做好新农村建设调研工作,并组织涉农部门到佛山、东莞、惠州等地区取经,学习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在学习借鉴珠三角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明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思路,并于去年底召开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区委区政府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一位区委副书记任组长,一位区委常委和二位区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直各有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做到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区各套班子还分别挂钩各个镇、街道和村居,区直各单位也到村居驻点挂钩,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了各种问题,化解了不少矛盾。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在组织领导、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经费安排上给予倾斜,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制订方案,分类实施。区委组织人力在对全区农村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订《*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分类指导,按照启动、实施、提高发展三个阶段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和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村居干部管理的若干意见》、《农村基层干部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关于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典型带动,营造氛围。我区在各街道、镇选择5个村(居)作为新农村建设先行单位,并从项目的引进、村镇建设等各方面给予扶持。在去年召开的全区新农村工作会议上,还推出了8个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分别从经济发展、固本强基、村居规划、社区建设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还组织村居书记到先进村参观学习,互相交流促进,使各村居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今年以来,我区借助媒体,大力宣传典型,先后推出了自解放以来没有发生一宗犯罪案件、乡风淳朴的铁洲村,村班子带头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的凤美村,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村办工业跻身“亿元村”的西南村;推广了*街道广兴村治保主任陈平北二十多年坚持当“和事佬”,调解化解矛盾纠纷近千件的先进典型。外砂、*两镇结合农村先进性教育,在各村居开展“党风带民风、共建新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全区上下掀起建设新农村的新高潮,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区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区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做到“五个坚持”,致力建设现代文明、民主和谐、富裕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坚持规划先行,改善村容村貌。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切实做好村居建设规划。区委、区政府在城区片、城郊片率先进行详细规划,合理控制用地,并投入200万元对原*片列入规划编制任务的41个村居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划调整后,外砂、*两镇积极配合市东部城市经济带规划编制,村居规划工作也全面铺开。按照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的思路,规划建设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心村,形成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外砂镇大衙村将全村规划为工业区、农业区、生畜区、住宅区,并通过开展创建生态村活动,从一个脏乱差的传统型乡村,逐步演变成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农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街道筹资300多万元,对妈屿岛已平毁墓地进行全面绿化和开发利用,建成观海长廊和文化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吸引更多的游客上岛旅游。在加强村居规划的同时,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污染治理网络建设,抓好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五改”和农村脏乱差综合治理工作,改善村居的生产生活环境。今年以来,各街道、镇筹资4627.9万元分期分批建设80多个“五改”项目和文化广场。

(二)坚持统筹兼顾,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我区探索建立挖掘农业潜力促农民增收机制,调整优化产业,全面加快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一是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策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商品基地,誉为“百禽之乡”的五香溪村种养业、蔡社糖果、万石金鱼、蓬中毛织、大衙玉米、李厝疏菜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得到扶持和发展,全区通过省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个。二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带动型、加工型、科技带动型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区拥有绍河珍珠等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雅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9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7051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三是提高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能力。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通过开展创名牌、创品牌等活动,提高农产品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全区已通过农业部质量安全认证的农产品14个,绍河珍珠、“玉蕾”橄榄菜等被认定为广东省名牌产品,雅园亚热果酒和“玉蕾”橄榄菜、贡菜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原产地标记产品认定。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心工程。区委区政府明确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就是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的指导思想。三个片区现场会召开后,区、镇(街道)已连续三年投入8592万元解决农村危房修建103户、群众饮水难11890户、新建校舍3万多平方米等“一保五难”问题,推动一批民心工程建设。针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的解决辖区内内涝成灾问题,多方筹资约1000万元,通过连续两年的集中整治,基本解决了内涝问题,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同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改、小区道路建设及路灯、消防配套等25个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去年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居民1916户5275人,全年发放低保金493.83万元;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多次举办送岗下乡活动,免费举办电脑、电工、裁缝等技能培训,帮助农村青年解决就业难问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900人,登记的“零就业家庭”9成以上得到援助实现就业。为解决农民看病难及因病致贫的问题,全面推行区办区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5.8万人,参合率78.3%,村(居)覆盖率90%,居全市首位。

(四)坚持素质教育,培育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区把今年定为农村基层文化年,扎实开展以“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文化科技“三下乡”、举办农民文化节、农村基层电影巡回放映、村居流动图书室等活动,在农村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树立“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针对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区委区政府先后两次召开青少年德育工作会议,开展青少年“成长路上法同行”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组织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队赴农村基层为老年人、妇女、青少年讲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农民遵纪守法,“知荣耻、树新风、促和谐”,用先进的文化培育现代农民。按省一级文化站标准建成的*文化中心等建成投入使用,全区107个村居中有6成以上建起文化室或文化广场。

(五)坚持民主管理,维护基层稳定。落实“四民主、二公开”制度,开展以“五个一”为载体的普法活动,创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外砂镇蓬中村、南社村分别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加强村居班子建设,以去年村居换届选举为契机,把一批素质好、能力强、懂经济、威信高的能人选进村居领导班子。根据省委“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的工作部署,抓好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分二批派出110名干部分别进驻32个村和23个涉农社区,投入资金480多万元,帮助发展一批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为提高村居党员干部发展经济、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的能力,先后组织村居书记、主任到市委党校集中培训学习,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上辅导课。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推行村务公开,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保证。近年来,通过“三个回合”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力推进大调解、青少年与法同行、老年人和刑释解教人员安帮“四大工程”,同时做好群众来信来访,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及时排查影响稳定的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我区在探索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新路子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得到了张德江、等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去年在*区召开全省刑释帮教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我区的经验做法。根据德江书记的指示,省委办公厅还印发*区构建和谐社会系列做法的典型材料。

三、着眼未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7

1、当好参谋,精心谋划。一是千方百计拿方案。按照省、市第五轮“三万”活动要求,起草并多次修改了以“村村通”为主,“村村绿、村村美”为辅的“1+2”惠万民活动总体方案。根据总方案,分别与区交通运输局、区林业局、区住建局、区水利局、区综治办、区文明办联合制定了《__x区第五轮三万活动村村通客车实施方案》、《__x区2015年“三万”活动乡村绿化实施意见》、《__x区2015年创建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__x区推进农村塘堰整治和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__x区在“三万”活动中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实施方案》和《__x区推进农村网格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1+6”活动方案。二是全力以赴抓筹备。年前年后,全体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到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筹备工作之中,认真撰写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持词、主题报告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组织上报2014年“农村工作先进单位”、“统筹城乡发展暨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工作者”等名单,搞好受表彰人员一票否决审核工作,确保三月上旬全区农业农村工全会议顺利召开。三是绞尽脑汁抓谋划。为抓好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工作,正月初十,牵头组织各乡(镇、办、场)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调研;腊月底和正月初,3个专班下到乡镇进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调研,起草了《__x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实施方案》,正月十二报区委常委会讨论,后又多次修改,形成了《__x区美丽村湾示范片区建设有关意见》和《__x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点)实施方案》。

2、多措并举,开好活动。组织全区96家单位112支工作队和省公安厅、市直单位29家工作团共500余名工作队员开展了以“村村通”为、“村村绿、村村美”为辅的“1+2”惠万民活动第五轮“三万”活动,改造农村公路428.6公里,大修县道120公里,加宽路基158公里,路肩培土278公里,清理边沟237公里,增设错车台518处,新建和修复候车亭150个,绿化道路992.6公里,新增客运线路9条,延伸客运线路6条,全区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创建绿色示范乡村49个,绿化重点村41个,栽植苗木65万株,折算造林面积0.9万亩;整治塘堰307口,清理沟渠79.6千米;启动桂花镇明星等8处垃圾中转站建设,下放村(社区)代办服务事项130多项,完成了51个村、4个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建设任务。

3、扶持企业,做优服务。一是积极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已申报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8家,使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家(省级9家,市级31家)。二是给予政策资金扶持,投入55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茶叶、油茶、蔬菜、莲子等生产基地和特色加工企业及合作社10家。三是安排农产品“四个一批”调度资金6700万元,涉及企业18家。第二季度农产品加工园区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到5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8家,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20%。四是宣传推荐和服务引导。积极配合咸宁电视台搞好湖北坤元第五季农业特色基地“咸宁七彩农业__x篇”拍摄任务,组织柏庄茶业和丰源莲子参加全国电子商务暨江西新余研讨会,组织16家企业参加2015年度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高管培训班。

4、统筹协调,推进建设。全面启动“一镇两片四景八点”美丽村湾示范片区建设

。横沟桥镇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示范镇建设共锁定29个自然村湾综合整治项目,已由桂乡园林设计公司完成规划设计,亭垴村老屋施、袁铺村李家垅余家湾、付桥村太子高何家自然湾的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审计预算、招标程序,率先开始施工。古塘—广东畈、贺胜—双溪美丽村湾产业示范片区规划正在编制,建设项目已锁定,部分项目已开始实施。幕阜山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刘家桥景区、笔峰塔景区、沈鸿宾故居部级文物保护区和官埠、马桥、大幕、奶牛场8个新农村示范点正在请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武汉地质大学等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规划设计。一是“三农”保险政策推动难度不小。主要原因是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保险意识淡薄,主动投保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只能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推动,每年如此,特别是区、乡镇两级政府的组织推动和村级组织的具体落实,仅靠我们经办公司单方面无法落实到位。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区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够注重质量的提高,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的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没有真正形成。

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大。虽然目前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周边县市比不算少,但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企业太少,一方面需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投入,进行技改升级。

1、加强农业抗灾减灾预案,保证农业增产增收。上半年,我区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异常,后期洪涝干旱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抗灾减灾准备,为农业稳产增收作好准备。

2、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切实加强__x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吸引企业投资,带动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真正形成一批具有__x特色的商品和品牌。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8

一、充分认识实施**工程的重要意义

实施**工程,建立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是加快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是农民进行科学生产决策,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科技素质的现实需要。实施**工程,对于促进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和交换,给农村社会带来更多接触新知识和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扩大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层面,有效缩小城乡数字差距,解决涉农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广大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工程的目标和内容

(一)**工程的主要目标:

到“十一五”末,在郊区1000个农业比重较大的行政村初步建成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基本实现面向农民的公共信息服务终端的覆盖;整合建设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基本实现农村信息宽带网络“村村通”;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基本建立市、区、镇、村四级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开展“千村万户”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技能。

(二)**工程的主要内容:

1、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提高农村的信息传输能力,为实现传输方式多模式、信息来源多渠道、服务手段多样化,提供信息基础设施条件。

2、建设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服务站建设的基本标准:1台触摸屏(农民一点通),3台电脑终端。各区县根据村实际情况确定配置,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投影仪等其他设备。

3、整合建设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前台界面统一,后台信息联动”的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该平台体系由市、区县两级架构组成,内容主要涵盖农民生产和生活领域,可提供农科热线咨询、涉农信息查询、农业科技人员和单位查询,灾害信息、供求信息,村务公开、社会公共事业及公共文化资源等综合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内容集成,并根据农民需求,进一步拓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订购等电子商务和其他服务功能。

市农委会同市相关部门负责市级平台主要功能和内容建设,以及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维护;区县按照市、区两级平台框架标准要求,结合本区域实际,负责本区域平台的功能和内容建设,以及本区域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维护。

4、建立健全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为农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市、区、镇、村四级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在市级层面,做好涉农信息共享的制度性安排,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区县和乡镇负责收集、传递和整合本地区的涉农信息,对村级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村级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负责本村信息的管理和维护,收集和反馈当地涉农信息和农民需求,指导和帮助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各类涉农信息和政府服务。

三、推进**工程的原则

推进**工程要坚持资源整合、强化服务;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面上聚焦、求得实效的原则。

资源整合、强化服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涉农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实现实用涉农信息资源共享;重点加强面向农村广大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服务,提升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市级部门要统一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各区县要立足本地实际,编制“十一五”期间推进**工程的规划,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工作。

面上聚焦、求得实效。根据“成线、成网、成片”的要求,优先支持以镇为单位,统一建设行政村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优先支持现代农业先行区中各行政村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工程不搞花架子,以服务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让农民利用信息搞好生产经营,增加收入,丰富文化生活,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工程建设资金

**工程面向“三农”,主要提供“涉农公共信息”服务,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按照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对**工程建设资金划分如下:

市级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和运营维护资金投入以市财政为主;按基本标准配置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中终端设备(相关软硬件,不包括房屋等设施)建设和维护,由区县政府投入为主,市根据区县财力不同的状况给予补助。

**工程不得让乡村举债搞建设。各区县要加强投入,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五、加强领导、规范程序,推进**工程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市信息委、市财政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共同建立**工程推进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工程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负责各自涉农信息资源的组织提供,推进涉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市农委做好“金农工程”落实,主要负责**工程具体方案的制定和组织推进,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涉农信息资源的等工作;市信息委做好信息产业部试点的组织推进工作,组织开展有关方案论证、规范标准制定、信息化培训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协调监督**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市文广局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落实。各区县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本区县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镇、村**工程的建设工作。

2、规范实施程序。各区县根据实际,并结合自身需求,制定**工程实施方案,上报市**工程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经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开始实施;工程结束后进行评估验收。

3、加强监督管理。各区县对工程资金应实行专户管理,区县联席会议做好**工程实施方案的审核和推进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区县实施的指导工作。

六、有关要求

1、各区县在推进**工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存量资源,要因地制宜制定推进计划,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

2、各区县要根据自身推进方案落实年度配套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

3、各区县要组织力量编制本区县**工程推进总体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9

一、关于几个概念的界定及相互间的关系

为理清思路,有利于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顺利进行,先对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村庄整治的关系作以下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二十字”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全面性综合性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深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的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各级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和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现代中国农村。

落实到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努力引导和帮助农民向城镇转移;同时“四位一体”,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在农村区域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深化细化各项工作,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各部门各个方面参与,协调配合,共同实施。

(二)村庄整治

根据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的指导意见》,村庄整治是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各级建设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承担的核心任务。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立足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资源,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社区、改造旧村落,改善村容村貌的具体工作。

落实到成都市,村庄整治工作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对现有村庄的整改,而是建设部门按部门职能承担的统筹城乡资源、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参与农村“三大工程”建设,促进农民转移和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整治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综合与具体的关系。因此,各级建设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绝不是把村庄整治与推进城乡一体割裂开另搞一套。

(三)新居工程

“新居工程”,是特指成都市在中心城区、14个县城、30个重点镇本轮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内,按“六统一”的方式,提前建设的专用以集中安置该区域农村居民的城市化居住小区。即纳入城镇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按城镇居住小区的性质和标准,统一配套小区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商贸、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由城镇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并实行统一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满足被安置农民和进镇落户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居工程是成都市推进“三个集中”的创新性实践,是组织和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最终转变从业方式、居住生活方式,改变农民身份,成为城市居民的重大建设项目。

(四)农村新型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是按照成都实际,在农村区域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符合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要求,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规模较大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

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把农民尽可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转变为城市居民。同时,对仍以农业产业为主,需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提高农民聚集度,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农村区域农民居住生活的一种先进形式,是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内容,是改变农民居住方式的基本形式,也是村庄整治的主要模式。

(五)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几者之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领各个方面的总体战略任务;村庄整治是总体战略任务中的部门工作任务;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在总体战略任务中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的重要内容;新居工程已不再属农村范畴,而是统筹城乡建设,在特定区域将农民直接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建设项目,是成都市建设新农村的最高层次。

二、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式

(一)新居工程建设

新居工程是成都市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城乡同繁荣共发展的重大项目。是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转变农民身份的综合性工程。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农民变市民中心城区达到100%,14个县城和13个优先镇达到70%。实施新居工程建设政策性强,各区(市)县政府要制定专门的办法,由政府组建“新居工程”建设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和项目建设的主体,政府先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公司以土地的预期收益为抵押多渠道筹资、融资,对土地进行整理,在土地征用后,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土地收益,返还其土地整理成本。新居工程实施方案要经三分之二的农民同意,符合规划,按法定程序报建。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农村新型社区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形式,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农村范围(即县城、重点镇之外的区域)到2010年,农民集中居住度平坝地区达到60%,丘陵地区40%。农村新型社区按乡(镇)总体规划布局定点,并确定其聚居规模。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为载体组织建设,其实施方案,经三分之二村民或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后,按法定程序报建,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组织分步骤地实施建设。

(三)旧村落(场镇)改造

旧村落(场镇)改造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形式,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对按规划予以保留,但环境较差、设施不全的现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和院落,以及已撤消建制的原场镇片区,按照农村新型社区标准对环境、设施和建筑实施综合整治,并吸收附近农民进入建房居住,成为符合宜居要求的新型农村居住社区。旧村落(场镇)改造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四)移民新区建设

是我市边远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创新形式,即不宜集中居住,也不宜发展二、三产业的山区,农民无法依靠当地资源增收致富,在较大的区域内,统筹区域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民迁移到适宜集中居住、有利产业发展和创业增收的片区,按规划和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移民新区建设,到2010年山区农民集中居住度达到40%。移民新区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按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三、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一)基本措施

1、以规划为先导,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新农村建设。

按照区域“三集中”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整个村域为单位,对农村生产生活各要素、各项设施全面统筹,综合整治。各部门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予以相关的技术指导,并帮助和指导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进行相关的专项设计。依据规划,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科学、有序地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终极发展目标一步到位,而建设按产业集聚程度,分区域梯次推进,分步

2、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为依托,大力引导农民集中。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同步进行,在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实施中,实现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各区(市)县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各方面的建设投入同步跟进,配套实施,抓好项目范围内的生产设施、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的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项建设。在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的同时,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良、风貌协调的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小区,引导农民改变居住方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农村转向城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是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没有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区域暂缓实施新农村建设。这就是成都特色。

3、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调控能力。

通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新增的耕地,所有权归全体村民共有。但不分配到农户,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统一流转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其经营收益,一部分分配给村民,一部分用于村农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活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新农村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在现阶段,需要建立必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协调发展的不平衡和存在的矛盾。农村社会调控主要靠村民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就需要有基本的经济调控能力。发展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建设管理的措施

1、以垃圾和污水处理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按照新农村“五化一配套”(道路硬化,公共场所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社区洁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配套)的内容,各部门从技术上和政策上指导、配合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强化村内主要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重点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垃圾处置体系(县级统一组织处理、乡镇负责组织清运、村级组织收集);配建排污管道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

2、以农村危房和私搭乱建清理整治,消除农村建筑安全隐患。

各区(市)县建设局组织力量,指导和配合乡镇政府,对村内危房和私搭乱建进行清理整治。教育和帮助农村拆除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向规划的新社区集中居住。

3、以延伸城市建设管理方式,创新村镇建设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项目均由县级建设部门统一管理,并依法予以业务监督和技术服务,统一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各区(市)县建设局改革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打破当前城乡建设二元分割格局,建立以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统筹联动的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发挥建设局村镇科(办)的综合作用,协调各相关科室,把城市建设管理的方式向农村延伸,建立新的村镇建设管理模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式,以“统规统建”为主要方式,淡化“统规自建”,确保规划和设计的执行。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素质,现有工匠队伍维持现状,不再新增村镇建筑工匠,鼓励和引导村镇建筑工匠向建造师转化。

4、以加强技术服务,塑造多样化的新农村建筑风貌。

新农村建设防止“村村一张图,村村一个样”的现象,各地新农村的建设方案和房屋建筑要结合实际,依据当地不同的传统文化、地形地貌、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分别进行设计,使新农村建设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市建委组织专家免费为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各区(市)县建设部门加强指导。市、县二级建设部门免费为各地提供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并指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调整和完善设计,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篇10

开年以来,我分局针对郊区案件多发势头,组织警力开展了专项打击,成功破获了系列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件、高杨被杀案、系列案、先慧利用封建迷信诈骗农民案”等一系列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目前,我市农村正处于一年一度的春耕阶段,我区相继发生的农用设备、农畜被盗等严重影响春耕生产的案件,引起了分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当前的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实实在在为农民做实事,分局决定成立农村工作组,就影响农村春耕的案件先期开展调研。现请示区委政法委,整合郊区乡镇力量,相互协调配合,充分调动乡镇党委、政府积极性,启动“打势头、保春耕”专项斗争,打一场保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攻坚战。

一、分局党组高度重视严重影响春耕案件

开年以来,我区郊区先后发生多起变压器、农畜被盗、纵火、种苗被损等案件,严重地影响了春耕生产。其中变压器被盗案件发生9起,被拆盗变压器13台;奶牛被盗案件发生11起,丢失奶牛29头,折合人民币高达25万元;纵火案件发生60余起(包括治安案件);故意损坏大棚、秧苗、树苗案件5起。上述案件中,盗窃变压器案件多发在地区(3起6台),盗窃奶牛案件多发在庄(6起13头)、地区(2起11头),纵火案件多发在地区(40余起)。同时,开发区内发生的车窗被砸、盗窃车内财物案件也有所抬头。机场高速公路广告设施也相继发生被盗案件。5月26日上午,我分局召开各单位一、二把手会议,部署了加强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全力保护春耕生产工作,分局局长亲自做了动员,并委派副局长主抓此项工作。当天下午,按照分局党组安排,副局长带领新组建的分局农村工作组和刑侦大队领导深入郊区5个派出所,认真听取了郊区5所的汇报,详尽分析了当前农村治安形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措施。

二、超常规,出重拳,全力遏制影响春耕案件高发势头,针对农村治安形势,我分局立足公安职能,着手采取以下措施:

(一)郊区派出所充分发挥地域熟、人员熟的优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农村打击、防范工作。

一是郊区五所要组织警力深入各村屯,结合创建平安村(屯)工作,大力宣传防范措施,督促各村治保会在易发案时段、地区开展巡逻,每个村屯至少要有2名联防队员在夜间巡逻,严厉打击纵火,毁坏秧苗、盗窃耕畜、变压器等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同时,郊区5个派出所要克服警力不足的困难,在近期抽调警力在23时到凌晨3时开展打击现行犯罪活动。

二是郊区5所要动员养殖大户安装监控设备,在夜间启用监控设施,确保养殖的牲畜、财物安全。对于未固定的变压器,派出所配合乡镇政府,动员责任人采取焊接、加固等措施,确保变压器不被拆解。对于电缆被盗案件,派出所配合乡镇政府联系农电局、网通公司等责任部门,督促其加强防范。如果上述单位和个人无力开展防范措施,呈请乡镇政府责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出资雇佣村屯联防队员看护,杜绝可防性案件案发上升势头。

(二)刑侦二大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与郊区派出所通力协作,主动出击,力争打掉一批活动在郊区的违法犯罪团伙。

一是刑侦大队要组织警力在郊区各乡镇布建治安耳目,对已发生的影响春耕的刑事案件广泛搜集线索,力争早日破案。郊区中队侦查员要深入乡镇村屯,对影响农村治安的不稳定因素要摸清情况,与郊区五所相互通报情况,获取驾驭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的主动权。

二是郊区5所立即将牲畜被盗、变压器被盗案件发生区域详细画图标明,由刑事技术大队汇总出整个郊区此类案件走向图,刑侦大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研判,分析犯罪分子作案规律。分局党组将据此组织警力,在郊区确定设卡方位,下大力气打掉盗窃团伙。

三是由刑侦大队联络工大集团,督促其加固高速公路广告设施,配备监控设备。

(三)开展全民动员、公开巡逻等方式,在郊区营造严打氛围。

一是坚持全警大巡逻,工作重心向农村偏移。分局将适时开展一到两天的“农村巡逻日”,组织警务车进入村屯公开巡逻,在道里五个乡镇开展巡逻震慑违法犯罪。

二是在每个村屯公布违法犯罪举报电话,动员村民积极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在整个我区郊区营造严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