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9:19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1

一、建立良好班级常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坚持执行。应该说,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需的规定,只有做到既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又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这学期我产假结束后回园上班,接手一个大家都认为常规不是很好的大班班级。由于这个班多次更换老师,因此孩子们没有一套完整固定的班级秩序;其次,班级内有个别调皮捣蛋的孩子,除了自己不能遵守班级规则外,还常常带动别人一起并且影响同伴。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既然是大班的孩子,理解能力强,而且有些孩子还有叛逆心理,不能使用强制性的方法。于是,我采取问题讨论的方法,组织全体幼儿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进行分析、讨论,共同制定更好的规则。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的表扬,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从而巩固其良好的行为。总之,良好的常规要经过反复的强化,最终才能转化为幼儿的一种习惯。

二、开展奖励机制,激励幼儿进取

幼儿园老师就像孩子们的妈妈一样,时常向小朋友们交代着一遍又一遍的规则,不厌其烦的提醒孩子们要怎样做。我为班上创设了好孩子评比栏,为每个小朋友制作一张好孩子评比卡,卡片的正面是周一至周五的格子,以奖励“酷酷点”的形式,针对幼儿平时的表现进行奖励,最后计算出得点数最多的孩子就能成为本周的国旗下好孩子,并且还能得到一个精美的小奖品;在卡片的背面则把幼儿每周的点数记录下来,到期末时再统计“这个学期我得了多少的奖励”,然后选出本学期的好孩子颁发奖状。实行这个奖励方法以后,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每个人都争取当好孩子,因此也会让孩子们自觉地改掉自己的一些坏毛病,自我进步。通过这样的评选,一学期下来,班级的常规、孩子们的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也学会了自律,适时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能力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倾听的培养是排在首位的。每次集中教育活动时,老师都要因为孩子不能够认真听讲而中断上课。还有些孩子则答非所问,甚至有一两位孩子口齿都不清晰。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孩子们没有好的倾听习惯及能力,孩子们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也就影响了班级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

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学会静心,每次集中活动前让孩子们先自我安静几分钟,不躁动时再开始上课,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吸引孩子们安静的倾听;其次,在语言区的区域活动中投放《阅读树》教材和一些好看的绘本,组织幼儿一起来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多倾听别人的说话,不管是课上,还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我奖励一个“酷酷点”给他,让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在班上开展“新闻播报”活动,每天两名幼儿播报,按号数轮流,在播报的同时,鼓励幼儿认真地听别人播报,并且播报结束后,老师适时地提问幼儿播报中的一些内容,促进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

四、做好家园沟通

因为这个班从中班开始老师常常变动,使孩子与老师、家长与老师与之间都产生了陌生感,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采取的就是积极主动的方式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可爱之处及不足的方面,并和家长交换意见,我努力做到如实的和家长交流对孩子的教育,以便全方面了解孩子,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家长的朋友,多交流多谈心多沟通多微笑是我作为班主任要面对每一个家长所要树立的形象。只有家园配合,才能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同时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五、班级各岗位工作紧密配合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师及保育员做到真诚和谐,班内教师之间配合的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之间多沟通、交流,对于班级内孩子们的表现及时商量具体措施,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大家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特别是幼儿的常规,要常抓不懈,让幼儿养成好的习惯,才能让好的常规持久下去。

我认为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首先要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状态,教孩子学首先自己要学。我们所处的社会瞬息万变,教育理念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适时地调整教育方式。向书本学、向老教师学、向家长学,还要向孩子学。万变不离其宗,孩子的健康发展始终是摆在首位的。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对立性;自我抉择;健康个性

        班级是幼儿园实施保教任务的小集体。对幼儿来说,班级是具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班级内进行的,因此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实施和管理。作为一名带班教师,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我们天天在面对、又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能组织好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孩子一片充满爱的天空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爱应该作为前提。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更加渴望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都要求自己尽快地熟悉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等,同时用真诚的爱心、恰当地运用表情、动作、语言去感染孩子。对于小、中、大三个层次班的幼儿在方法上有所不同,比如对小班幼儿,适宜多用肢体语言,如摸一摸、抱一抱、拉拉手等来传达爱意,让孩子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关心,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到了中、大班,则适宜多用表情、语言去感染孩子,一句真心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幼儿感受到你的爱。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使教育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展开。 

        2.角色转换,人人参与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传统观念中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配班老师、孩子及家长只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目前,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级管理时教师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安排,班级管理者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家长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规划开放自取、丰富有序的教学空间,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实现的,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运用整体规划原则将活动室布置为多个活动区,如语言区、认知区、角色区、美工区、音乐区等。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充分、种类齐全的玩具及操作材料,其中材料物品的摆放是开放的,学习资源柜架结构可以移动并便于物品分类和幼儿自由观察、取用与学习。提供的学具、材料应有挑战性,符合幼儿兴趣及能力发展,并随课程内容定期更换。 

        4.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转变理念;引导;家园合作

所谓班级管理,即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学校与班级有关的各种事物、资源充分运用起来,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达到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提高班级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活动。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多种能力:要有凝聚力,要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完善改进;要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如与其他班级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等,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和谐、民主、团结的育人环境;要有顾全大局、公正无私的精神,避免各种不良风气的形成;还要有工作扎实、无私奉献的品质,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带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等等。21世纪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他们具有知识面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们聪明、好动、调皮、好探索,不喜欢受老师、成人的束缚的特点,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这些孩子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

一、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幼儿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班级管理者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所有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孩子和家长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我们应该让孩子、家长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尤其是尊重孩子的意愿,适当放权,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如: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区角如何摆放,墙面如何布置,都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这样更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孩子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孩子进行爱惜劳动成果和爱护环境的教育,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走近孩子,正确引导

新的儿童观认为,正视儿童在其年龄阶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开放性、独特性,同时儿童具有发展的、学习的、教育的潜能,且其发展具有可变性、阶段性、个别性。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这是一种全新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是建构幼儿园教学管理新理念的基础。新的儿童观对幼儿园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儿童与成人一样,其人格的价值是等值的。二是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养成独立的个性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原动力,是开拓进取品质的心理基础。开展幼儿教学管理活动,首先要了解、理解儿童,承认儿童有他们自己观看世界的方法,独特的需要。其次要在尊重幼儿的需要、兴趣的基础上,满足幼儿在情感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只有尊重幼儿,也才能使幼儿喜欢自己,幼儿才会配合教师的工作。很多老师都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觉得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从幼儿这一方考虑。如自由活动时,这本来就是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幼儿有自主选择权,这是幼儿一天生活中唯一可以自己做主的时间了,可老师们还是给剥夺掉了。幼儿有抵抗意识在所难免。在自由活动环节,我总是会问幼儿想做什么,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如果意见不统一,我就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决定。对于我这样的做法,幼儿都非常满意,在进行自主游戏时,由于是他们要求要进行的游戏活动,他们都能认真听我安排,按照我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班级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所以想要管理好本班幼儿,我们教师根本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每对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重视,都希望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更是定讨公道的。面对这么多个个性迥异的幼儿,我们老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呢?这首先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提倡家长加入到班级管理中来,不仅使家长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也使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许多。家长加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后,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也加强了,也会从班级角度出发,为班级考虑,什么事都可以跟班主任一起讨论。得到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后,班主任也就能更快更好的开展班级活动了。

(一)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地位,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有些活动我们或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并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园合作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4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集体教育活动、户外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生活常规活动、家园共育活动等贯穿其中。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就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琐碎细节,但每个环节又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科学谋划,建立常规管理,规范一日活动,精心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

1.常规建立的意义

幼儿园班级常规就是教师为了管理班级而在每个活动环节设定的幼儿和教师必须遵守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也是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保障各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的保障和前提。

"在幼儿期,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的学习在其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玩、交往、探究等活动中自然地发生着并持续的进行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给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契机"。

对于幼儿园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比较差,也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为明显的阶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制定并培养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幼儿开启愉快的三年幼儿园生活的良好起步,也是幼儿为以后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屏障,同时对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2.班级日常常规建立的具体措施

2.1在音乐中建立行为常规。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也是班级常规形成的最关键阶段,教师在管理上光靠"吼和吓唬"是不行的,可以利用钢琴设置各个环节的"暗号",在哪个环节用什么音乐,孩子听到后就知道应该怎么做,这样教师就不用声嘶力竭的"吼"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如:135站起来531坐下来,某一固定旋律用于孩子回到座位并拍手,入睡前播放摇篮曲等等。这样既可以保持教师温和亲近的教态,又可以在优雅的音乐声中管理幼儿,但要注意的是,在各个环节经常使用的音乐不宜常换。

2.2利用小故事建立行为常规。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安排了许多生活常规教育的小故事,如:《过家家》学习礼貌用语、《一个一个来》学习排队等待与轮流做游戏、《小象要回家》不拿别人和幼儿园的东西等。平时教师还可以根据班里孩子的情况,自编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来教育孩子。

2.3运用儿歌、歌曲进行渗透教育。儿歌短小精悍,而且琅琅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孩子也会自然地受到常规的培养与训练。如:《不让妈妈抱》在幼儿园小班初期,培养了孩子高高兴兴来幼儿园,自己走路不依靠父母的意识。儿歌《轻轻》培养孩子在活动时要安安静静,不打扰别人。"小小手快放好,小眼睛看老师,一张小嘴不说话,小小板凳坐得牢"。孩子们在儿歌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上课的要求,都争先恐后地要做老师的好宝宝。儿歌"小衣服,先躺好,大门关关,袖子抱抱,最后帽子要戴好",在小班初期培养孩子自己叠衣服时效果很好。

2.4发挥班级环境的作用,促进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环境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教师,潜移默化的促进着儿童的发展"[1]"多年的实践证明,会说话的墙饰是培养小年龄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班为了更好地发挥榜样在班级常规培养方面的作用,设置了"星宝宝天地",每周进行星宝宝评比,并颁发教师自制的小奖状,这在家长和孩子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孩子们会以这些上墙的小明星为榜样,家长也更加关注自己孩子的表现。"环境属于孩子,给孩子自由发挥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秩序感,激发孩子在有序的条件下创作想象。"[2]为了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我班很好地利用了环境创设中标识的作用,如幼儿饮水区地面的小脚印告诉孩子要排队;杯子、毛巾上的个人标识培养孩子不乱用别人的杯巾;分区活动中孩子们自制的规则指示牌等,都对活动的有序进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制定班级常规的注意事项

3.1环节衔接要紧凑,时间上不给管理留死角。平时的管理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半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使之衔接紧凑,目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跟随着教师活动,在时间上不给管理留下死角。尽量一个活动彻底结束后再开始另一个活动,教师要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幼儿,这样就一定程度的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2班级常规要明确,再加反复地抓。"小班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教育的起始阶段。几次教学活动和偶尔学习,对于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与提升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这时的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规则意识很淡,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样做,增强孩子的正确认识观,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行为与认识不够稳定,要求教师反复的抓,以帮助幼儿良好常规意识的巩固与练习。

3.3老师要密切合作,要求一致,既定目标坚决执行。班级常规工作的建立是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班级教师配合密切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与否。在制定班级常规时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和制定,在管理过程中几位教师也要经常留心和沟通,不能出现一位教师这样要求,下一位教师当班时又换成另外一个要求,这样孩子会不知所措,时间久了,孩子们的班级常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班级公约强调一个约字,在操作中,教师要做个能坚持到底的有心人,将公约装在心里,不能想到才用,更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公约就会失去威信;在公约面前,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

3.4要适应幼儿的发展,随幼儿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班级常规里中,有一些规则是不变的,如餐前饭后户外活动后要主动洗手;杯子毛巾要专人专用;盛饭、入厕、滑滑梯时要排队;入睡前先摆好鞋子等,但有些规则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要求在不断提高,如幼儿刚入园时要求孩子能够坐在椅子上,到了下学期就要求幼儿坐在固定位置。小班要求幼儿能熟练的用勺子吃饭,到了中班就要求幼儿学会用筷子吃饭;刚入园的幼儿要求在教师的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学期末时幼儿应该达到自己穿脱衣服并整理好。抓常规需要教师的智慧和观察,孩子在不断的发展中,规则也应是不断地变化的,教师间要经常交流与沟通,不断对班级的管理规则进行反思与更新,才能跟得上幼儿不断成长的步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常规不应该成为约束幼儿行为的条条框框,而应该是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断遵守各项常规而逐渐发展成为儿童主体的一种品质,把它当成是儿童内在的并在儿童积极的自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儿童的常规意识。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5

关键词:优化创新;幼儿园;班主任;管理

优化与创新是管理上的关键词,也是本文在探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关键词。所谓的“优化”,就是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切实地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工作,用好的方法和方式来处理管理中的问题,并且要注意管理问题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做到高效管理;所谓“创新”,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对幼儿园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开拓思路,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实际,对优化与创新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一、营造家庭式的温馨氛围

为孩子创造充满快乐、幸福、愉悦、宽松和温馨的家庭式的环境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前提。因为只有让孩子在他们喜欢的让他们感觉亲切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班主任才能进行一些优化和创新的管理。和谐温馨的家庭式的班级环境的创造需要教师、班主任、家长和保育员的协调配合。因此,营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的第一步就是协调好人员间的关系。班主任要和家长、教师、保育员经常沟通,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班主任也应该积极促进保育员、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密切交流,这不但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每个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这对于小班的孩子尤为重要。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离开家是一件很大的事。我们知道,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班主任要积极促进家庭式温馨环境的形成,以让幼儿尽快地投入集体之中,形成集体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每天主动与孩子接触,每天都热情地接待他们,不能将自己生活中消极的负面情绪带到孩子的生活中;主动与孩子拉近距离,亲切地呼唤孩子,主动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真诚与关爱之心去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这样孩子便能够很快地从对家长的依恋中转移到教师的亲切中。在中班和大班时期,要着重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例如帮助自理能力差的学生穿鞋子、衣服,叠被子,摆放玩具等,逐渐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这个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与家长配合进行管理

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成功还源于家长的配合。这就需要班主任主动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家长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我们只有处理好了与家长的关系,才有利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与家长沟通中要注意细节。教师要注意照顾好孩子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孩子的鞋子穿得是否正确,孩子的衣服穿得是否整齐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十分注重的细节。虽然这些只是微小的细节,但是在家长眼里这些细节是他们对幼儿园评价的关键,我们要把家长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当作大事来做才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一些家长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受欺负、吃不好、睡不好。因此,每天在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地向家长介绍孩子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包括孩子的学习、睡眠、饮食等,主动把菜谱拿给家长看,让家长放心,这样才能让家长对幼儿园建立信任;要每天微笑着迎接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每天都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知道老师对他的喜爱和重视;还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报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对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介绍和预计;还可以主动家访、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园地等,为家园的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平台。只有与家长真切地沟通和交流,我们才能够真实地了解孩子的状况,才能把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三、管理中的整体优化

首先要树立整体理念。班主任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各个班级管理人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共同管理;其次,创建高标准。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仅仅有良好的服务是不够的,还要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程序化、规范化,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够条理有序地进行;最后,创新管理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理念和模式要讲求创新,班级管理的模式要逐渐由原来的传统观模式向现代化过渡。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除了主要关照孩子的学习,还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幼儿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较多的需要教师对孩子心理和身体的照顾,还要注意各种关系的协调。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体系”,方法是很重要的,班主任在管理时要注意优化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娜.浅谈优化与创新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5(2).

[2]张佳.浅谈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管理工作艺术[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问题

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责任意识、道德修养以及认知意识等的最重要及最关键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明显的说明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少儿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做好学前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如果每个孩子都在学前教育时树立了良好的品德,接受良好的教育,必将对其未来的素质、品德、修养等方面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有利于促进国家人才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日益激励的世界,人才的竞争是各个国家竞争的重要方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一个人成为人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坚持不懈,学前教育就是一个人文化积累的第一步,这一步如果没有走好,那么可能会对一个人之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良好的学前教育基础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奠定基石,有利于国家积累强大的后备竞争力。经过科学家反复的实现证明,在幼儿阶段是一个孩子的个人品行、心理、能力等方面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能够有效地把握好这个时期,就能引导孩子恰当地学习知识,增加创新和创造意识。

2学前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

学前教育的教学实施与普通义务教育阶段不同,难度也远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这主要是因为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还处在一个最初的启蒙状态,并且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发展方面也上存在诸多不稳定性的因素。这些都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能够有从教经验,能够引导幼儿拥有正确的意识,并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耐心。就目前学前教育教师的队伍来看,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差异较大,大部分老师都是年期教师,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必要的耐心,还有部分教师存在素质过低的现象,这样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必然会影响到幼儿园的管理的质量。

2.2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大多数已经采取了班级制的管理模式,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如果一个学前教育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针对幼儿的个性展开管理,学生的创造性就是被抹杀。此外,还存在分班不合理的情况,幼儿园不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班,而是按照人数进行分班。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无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3学前教育教学内容存在超纲现象:

近几年,我国的幼儿园逐渐小学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学前教育教学内容存在超纲现象,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长期以往,原本属于幼儿时期的快乐玩耍的童年时光逐渐被各种辅导班所侵占。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师安排的课程非常满,孩子在室内学习的时间远超过室外活动的时间,学习本不属于幼儿阶段的学习内容,还有繁重的家庭作业。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超纲使得拥有玩的时间成为幼儿最大的愿望,剥夺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2.4学前教育管理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安全问题一直是学前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安全管理问题被媒体不断地曝光。这些问题主要涉及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教育等方方面面,更有严重的甚至涉及幼儿的生命安全问题。如幼儿园老师给幼儿长期喂药问题,老师伤害幼儿案件,食物中毒事件等陆续曝光,使得家长对学前教育管理的安全问题日益担忧。

3学前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抓好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幼儿园管理的主体力量,必须抓好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形成一个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老、中、青三代紧密结合的梯队师资队伍;其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帮扶作用;最后,定期开展讲座和交流等活动,增加教师对婴幼儿的管理知识。

3.2做好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

要加强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首先,要提升班主任老师的幼教水平和管理水平,班主任老师应该主动的学习并掌握婴幼儿的管理方法及加强自己的知识水平;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做好大、中、小班教学,并且做好这三种班级之间的教学衔接工作和管理工作;此外,幼儿园领导应对班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最后,加强家长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反馈工作。

3.3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超纲问题的监管:

由于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愿逐渐强烈,再加之学前教育的利益驱使,促使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严重的超纲。要想杜绝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超纲问题,首先强化政府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对幼儿园的教学进行广泛地监督,避免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超纲问题的出现。其次,幼儿园的自身监督,不许教师设定教学内容超纲的课程;最后,家长对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监督,家长应该转变观念,让孩子接受适龄的学习内容。

3.4加强学前教育的安全管理:

在学前教育安全管理问题方面,政府应当加强监督职能,与幼儿园形成一种“监督-被监督”关系。政府应该制定学前教育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具体的奖惩结合办法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提出整改要求,没达到要求的一票否决;家长对学前教育安全管理的监督,督促幼儿园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幼儿园应当积极贯彻执行幼儿园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相关安全工作的业务学习活动,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等。

【参考文献】

[1]刘明远,张晖.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5.

[2]王春英.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举措[J].学前教育研究,2014.

[3]黄佩.浅谈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7

一、首先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不是保姆阿姨,孩子不是太子、皇帝,我们平等相待,教师既不高高在上也不看脸下菜,在活动中的是朋友,是亲人,是师者,从“心”做起,爱心、童心、诚心、宽容心,换取孩子一颗快乐的心。

二、建立和谐的家园关系。家长和老师是对幼儿施以影响的两大重要部分,使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增强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认识,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积极参预,让家长协助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同时注意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交流谈话时少用“你”和“我”多用“咱”。

三、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

大家都是女人,女性群体的特质温柔细腻,敏感脆弱,因此只有认识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尊重彼此个性,真诚相待才能形成和谐相融的工作环境。而人与人相处不和谐,最直接的原因是缺乏沟通和沟通不畅或者是沟通无效造成的。所以要以心换心、彼此尊重、相互妥协,眼中闪现的是欣赏而不是挑剔,开诚布公地解释清楚误会,避免互相猜忌,切忌以自我为中心画圆,将越来越走向孤独,格格不入。在幼儿园里,不论是大型活动,还是日常教学,我们都会遇到许多需要相互协同完成的事。这时,班长要有决策能力但不要自作主张,而要多和同事商量,以取得她们在实施行动中的配合。如常说“这件事,”大家看这样做行不行?“以确定你的决策行为不使他人为难。既不自傲,也不自卑。对外时,要有”团队意识“,多补台少拆台。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先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对方想一想。不管你是班长教养员,还是卫生班,不管你是在幼儿园干了二十多年的老教师,还是初生牛犊,都应绝对摈弃不平等的关系,不可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有意见分歧时:一是不要过分争论。二是不要一味”以和为贵“。要努力寻找共同点,争取求大同存小异。如果已经形成矛盾,自己又的确不对,要放下架子,学会道歉,以诚感人。因为你是来上班工作的不是来打架的。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8

班主任是幼儿园最基层的“小领导”,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的管理质量优劣大到影响整个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小到制约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力量。转眼我做小班班主任已有三年了,几年的工作中,有过困惑,有过喜悦,下面就将我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善于研究课题

我们面对的是三岁左右的孩子,它们还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洞察孩子的心灵。每年的九月,我们小班是最热闹了,教室里哭声一片,有的高声喊叫,有的边哭边吸吮手指衣物,有的在地上滚爬、耍赖等等,我们三位老师则像高速运转的陀螺,不停地忙碌着,一面照顾孩子们的情绪,一面照顾着孩子们的生活,如何让这些刚刚离开家的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于是我与班内两位老师共同商讨,把这个作为一项首要课题来研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

(1)在最短时间内记住幼儿名字

幼儿从小生活在亲人的庇护之下,当他独自一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必然会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老师如果能随时叫出他的名字,会使他感到安全,因为她觉得老师认识他,不再是陌生人了,孩子也自然乐意与老师接触。

(2)多给幼儿以言语和行为上的鼓励

在幼儿每天来园时,我都会笑着把孩子抱进来,这一行为不但稳定了幼儿情绪,又进一步增强了师生感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不吝啬我的言语和行动,经常夸奖他们。亲亲他们,使孩子真正感到老师像妈妈。

(3)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之中

幼儿园工作注定了我们每天都要与孩子接触,在新生入园的这段时间里,即使不当班时,我也融入到幼儿之中,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游戏,让孩子们尽快熟悉我,我也尽快了解他们。时时处处让幼儿感到老师是他最亲的人。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刚入园的幼儿午睡也是比较困难的,在家都是由爸爸妈妈哄着睡。但在幼儿园却要自己睡,所以在刚入园的几天里,我们班的三位老师都是一手拍一个,一个个拍睡了我们才稍微松一口气。此外,我们还根据身体状况调节幼儿的喝水量和运动量,根据不同的孩子情况来要求和帮助孩子。

二、班主任工作要讲究方法,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师做到真诚、和谐。班内教师之间配合的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作为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依靠模范带头作用来感染配班老师。(班主任工作banzhuren.cn)在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对班级幼儿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在每天幼儿离园时,我们三位老师坐在一起,说说当天孩子们的情况,作一个简短的小结。

三、班主任语言要讲究艺术,才能使家长工作有条不紊

一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是否成功,还要看家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表现情况。力求得到家长的支持,要求一致的相互协调的配合好教育孩子。在与家长谈话时,教师要让家长体验到老师对孩子的帮助是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教师的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孩子的关爱。把班上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孩子,这样在指出孩子的缺点,家长那个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幼儿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幼儿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用个人魅力征服幼儿,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来感染幼儿,无论是服装还是言谈,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我的付出得到的将是一个美丽的童心世界。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9

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刚入托的新幼儿来说,新学期开学是入托工作最为重要,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阿姨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韧而解。他们刚入园,面临新的环境,情绪很不稳定,情况表现为:轻微的哭闹一般是二、三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一月至二个月,甚至个别特殊的有半学期左右。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妈妈奶奶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还要求陪着幼儿一起上幼儿园。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孩子入园时我们主动抱过每一个孩子,尽量要让家长放心的离开,几天后要求家长不要在教室停留。有家长不理解的可以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给家长必要的解释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告知新生幼儿入托家长注意事项,以便日后工作的更好开展。然后,第一周以稳定幼儿情绪为主,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此时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二周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他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使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影象,要坐座位。

孩子跨入幼儿园,是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更是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来谈谈托班幼儿常规培养的教育途径。

一、创设丰富的情景,熏陶行为习惯

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小小班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例如,刚入园时,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毛巾、茶杯、等物品的位置;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认任务,会拿茶杯喝水,会自己吃饭等;接着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按规则参加游戏或集体活动等;还有一个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脱衣、洗手、洗脸等。2-3岁的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他们愿意尝试自己做。但他们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行为控制能力也是较差的。因此,对托班幼儿常规的培养要创设一些丰富的情景,活动内容要从幼儿日常生活中来,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并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幼儿进行练习和巩固,直到他们逐渐地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培养幼儿上下楼梯要握好扶手,一个跟着一个走的常规时,可以在楼梯边沿贴上小脚印,教师扮演小动物踩着脚印走楼梯,让幼儿观看小猫、小狗、小兔是怎么踩着脚印上下楼梯的,反复表演,感染幼儿情绪,然后让幼儿扮演小动物来楼梯上踩着脚印练习,一边走一边念儿歌:“小动物,走楼梯。上下楼梯要当心,小脚踩着小脚印,一个一个跟着走。”幼儿边念儿歌边走楼梯,不但兴趣高,而且每个幼儿都很认真地在学着做。通过情景熏陶练习,幼儿都会有秩序地扶着小把手上下来回走楼梯。

二、引用浅显的儿歌,趣味生活常规

小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喜欢接受老师亲切、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因此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卷卷衣袖来洗手,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搓搓,手背搓搓,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勺子,左手扶小碗,大口大口吃饭饭,看谁吃得最干净。”来激发幼儿进餐的欲望。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刚开学初,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推着小椅子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翘起来或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对大家说:“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两只手推着它跑,坐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小朋友都说:“我们不推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和老师比一比。”随即,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用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全班小朋友积极兴奋的练习起来。此后,推椅子的现象明显减少了。事实证明,幼儿在三岁前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这时候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而从小形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为幼儿做出好的榜样。

三、利用有趣的游戏,规范生活常规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开学初,我经常组织幼儿玩“找坐位”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座位,并反复找出自己的座位,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座位,以同样的方法还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引导认识自己的标记,并找出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等物品。我们还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来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再如: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玩具,势必违反了《纲要》中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管理。我采用了“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进行常规训练。当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就说:“玩具宝宝累了,我们送玩具回家休息吧。”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我的宝宝怎么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该送什么地方,逐步培养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通过对其游戏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在幼儿方面,使幼儿形成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相互协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某些知识的巩固能力,教师方面,培养了教师自主创新、善于思考、勤于反思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在自己不管的探索和时间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总结、提升能力,为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浦镇中心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篇10

一、勤于钻研业务,加强自身修炼,扎实做好班主任工作

幼儿园的班主任工作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作为幼儿老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理论素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多年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练就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还不断地钻研教材、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及方法,紧跟幼教大形势,了解教育前沿,与时俱进,以学习促发展,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开展班主任工作,努力做一名学习型班主任。

二、怀有一颗爱生如子的心,让孩子感受到爱的阳光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有句名言也说得好:“教育者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爱的“池塘”,把爱倾注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如,我把儿子小时候穿过的衣裤带到学校备用,天气突然变凉,我把它穿在体质最弱、条件最差的丁伟洋身上;和经常小便在身上的孩子妈妈们联系好从家中带来裤子备用,及时更换以免感冒;天突然下雨,我把自己的雨披借给家长,以免孩子受凉;孔夏天的母亲要出差,我把他接到家中照顾;李水小入画时整天哭闹,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一次又一次地去家访;王一小朋友得了肺炎住进医院,我代表班里的30个孩子去看他。在活动中,我和孩子打成一片,心里装着每一个孩子,和那些内向、体弱的孩子经常围坐在草坪上聊天,谈论他们的玩具、服装,讨论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谈爸爸、妈妈,谈最开心和最困难的事,让孩子们感到我不偏爱那些漂亮、聪明、能干的小朋友,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只有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随时分析孩子的心理活动,这样你才会明白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做,他们无数“不合理”的要求才会被你理解并接受。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我就很投入地扮演哪种角色。

三、做家长满意的班主任,构建和谐的家园关系

1.每学期要召开家长会。班级工作成功与否,只靠班主任的付出是达不到目的的,特别是在幼儿园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及自理能力还较差,许多事都需要家长的配合,如教学活动中经常要带一些材料,像制作一些手工作品的材料,这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了家园形成合力,我在开学时利用家长会把本学期学校要举行的活动向家长宦讲,并总结上学期班级工作在家长的配合下所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我带的这个班在年级组乃至在全园所处的地位。让家长体会到所取得的成绩有他们自身的付出,增强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的信心,让家长在思想上更加接纳班主任,以后能一如既往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2.讲究沟通的艺术。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沟通时应语气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比如明明推了某某小朋友,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明明又推人了。”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班主任说:“明明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今天画画很认真,进步非常大,但有攻击。如果明明能增强自控能力不去推其他小朋友就更好了,这不,今天他又推人了。”然后班主任趁机提出:“我们希望与家长能互相配合,一致教育孩子来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我相信班主任的这种谈话方式,家长会很乐意接受。二是报忧也报喜,班主任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谈孩子在园吃钣、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孩子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想知道的。

四、班主任工作应做好四个“一”。

1、第一次排座位

学生对于自己的座位非常重视,由于报道的前后不同,有的学生先来便坐在了前排,有的学生后来便坐在了后排。教师要对班级座位进行合理整合,编排座位是维持好班级秩序和形成良好学风的开始,我排座位的原则是小个的同学在前排,大个的同学在后排,好生和差生一桌,同桌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生差的学生建立“一帮一”的帮带关系。将全班的学生组成四个大组进行评比,从纪律、卫生、学习、表现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形成一种班级的竞争机制,在具体的操作中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上好第一节课

教师的讲课水平对学生的第一印象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精心设计自己的第一节课,因为第一节课是学生对你认识的开始。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讲课幽默风趣,深入浅出,使学生频频点头,从学生内心开始对老师折服。实践汪明,大多数学生喜欢知识渊蹲、讲课精练、驾驭课堂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由对课堂的认可就会转变成对教师管理的认可。

3、开好第一次班会

班会课最能体现老师管理班级的能力一节成功的班会课会使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并努力改正。一节好的班会课必须有主题,有目的,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让学生多参与,多发挥。另外,借助课件展示班会内容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4、开好第一次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