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十篇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十篇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0:47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1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古代汉语;策略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育部早在200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201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也指出,要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支持学生早进课题以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见如何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而如何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更是高校各任课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及核心课、必修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为实现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古代汉语课程理当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古代汉语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教学体会。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研究的意识

(一)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甚至要敢于质疑教材大学教材不像中学那样统一,这是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表现,比如古代汉语教材,目前所见的有几十种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教材当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但学者们依然指出该教材在文选、注释、常用词、通论、音读、引书、本书的内部矛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错误或可商榷之处,富金壁为此建议重新修订王力《古代汉语》,并撰写了《新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该书共讨论王力《古代汉语》有关文选注释问题约630条。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妨在第一堂课布置一个课题,以所使用的教材为研究对象,去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的研究意识得到了启发,创造力也会真正释放出来。(二)树立研究意识,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并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不是把语言规律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尽量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问题,总结出语言规律。比如讲解《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两个“请”字的用法是否相同?讲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因烧其券,民称万岁。”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一般认为,“万岁”用来指称君王,而这里的“万岁”是指孟尝君,那么“万岁”一词的词义是怎样演变的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比如《左传•鞌之战》中韩厥在抓捕齐侯时的一系列动作是“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左传》的投降礼仪;讲解《战国策》的《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章时,可以指导学生探讨《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辩论技巧。总之,只要教师牢固树立寓教于研,寓研于教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心备课、讲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课题,在主动与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知识的汲取,参与感受、发现、研究、创造的全过程”。因此,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古代汉语课程的特点,教师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教学生使用语文工具书和各种学术资源网站学习古代汉语,阅读古籍,常常会遇到字、词、句等方面的障碍,这就需要学会查阅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比如《说文解字》《字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这些语文工具书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诸多疑难问题,是学生自学古代汉语的好帮手。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学术网站,包括中国知网、读秀、汉典网等,还有收集了多种电子工具书的国学大师网,更是查阅古代汉语资料的快捷方便的工具。(二)教师指导学生试讲文选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试讲文选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便于开展讨论和协作,安排小组成员发言或派代表试讲。第二步,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指定文选材料,要求能准确分析文选中有突出特点的语言、文化现象及相关问题。第三步,教师督促指导各组的准备情况,适时指出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备好较高质量的讲稿或教案。第四步,各学习小组集中讨论问题,请各小组代表上台试讲,其他同学当场补充或提问。最后是教师点评。教师总结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补充学生漏讲或错讲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试讲过程中需要广泛查找相关资料,对相关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

三、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培养起对本学科的兴趣,研究性教学就无从谈起。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以下着重谈两点体会。(一)重视研究的过程研究性教学模式不再仅仅重视结论的习得,而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把获得结论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和思维过程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语言规律,在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讲解甲骨文、金文的特点,不妨先指导学生释读甲骨文、金文,再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分析出甲骨文形体结构不定型,金文的异体字相对减少,偏旁渐趋固定;甲骨文存在相当多的合文,而金文的合文大大减少;甲骨文行款无定式,金文行款渐趋固定等特点。又如讲解古代文化常识有关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就不妨以《论语》为例,将《论语》中的人名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名与字之间的各种联系,同义的联系如宰予字我,反义的联系如曾皙字点,连义的联系如司马牛字耕。(二)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必须把课程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要善于把语言理论和语言实际结合起来。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从中发现可以研究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母方言,学生对自己的母语既有亲切感,又很熟悉,有强烈的兴趣和愿望去探讨未知的语言问题。方言中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现象都是有待研究的好材料,比如讲授异体字,不妨以有方言特色的俗字为例;讲授中古四声,不妨与方言的声调系统进行比较;方言中还有诸多词汇、语法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社会调查,去历史博物馆、风景区、公园、街头辨别和搜集繁体字、异体字等用字现象,分析对联中的平仄、押韵等语音现象,对保留古代语言面貌的历史遗迹进行调查,等等,通过以上社会实践,学生把课堂教学的理论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培养了运用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研究和语言规范的社会责任感。

四、传授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人们解决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一些基本手段、途径和规则。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不同的学科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学工具课,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兼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特点的学科,这种性质特点决定了语言学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语言学除了采用一般科学所共有的研究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还创造了一系列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与此同时,语言学在引进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形成了一系列同时适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统计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实验法等。下面择取三种常用的古代汉语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一)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从大量的语言事实出发,概括出语言现象中蕴含的语言规律。以探讨先秦“访”字的用法为例: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从句法特点来看,以上两例中的“访”的直接宾语是事,而不是人,因此第一例中有“于”字,第二例有“诸”字,“诸”是“之于”的合音,“之”指袭击郑国这件事。再考察“访”的词汇意义,第一例中,箕子是商朝遗老,不是周的官员,因此有“广泛征求意见”之义。第二例中,秦穆公向蹇叔咨询关于袭击郑国的意见,也不是简单的拜访。《说文》:“泛谋曰访。”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此言泛谋,谓广问于人也。”因此“访”在先秦的词汇意义是“广泛地征求意见,咨询对策”。通过以上对先秦“访”字词汇意义的归纳,指导学生认识到语言理论来源于语言实际,理论是在实际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总结,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材料出发,归纳总结语言的规律。古代汉语的内容由文选和常识部分组成。文选提供了客观的语言事实,常识是语言理论的总结,古代汉语教学应重视文选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选出发归纳出语言的规律。(二)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法在古代汉语研究中是非常重要而常用的方法。古代汉语的比较研究既有共时的比较,也有历时的比较。以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与发展》为例分析,本文先后论述了甲骨文、西周金文、先秦典籍中“于”字的用法及汉代以后介词“于”的衰落,通过历时比较,分析了动词“于”到介词“于”的演变及被介词“在”代替的过程。本文也运用了共时比较,比如动词“于”表示“往”义在《诗经》中使用了22次,而在同时期的其他典籍中很少出现,一般多用作介词。古代汉语的历时比较有不同时期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比较,共时比较有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语言材料的比较,共同语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的比较,等等。(三)统计法统计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统计法应用于古代汉语研究,主要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用以探讨语言规律的一种方法。如祝中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列表统计了先秦部分文籍第一人称代词“我”“余”“予”“吾”“朕”“卬”“台”的出现频率,详细列出了各第一人称代词出现的次数和所占百分比。通过统计,作者总结出第一人称代词在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孟子》《楚辞》等文献中的使用特点。这种通过统计方法用确切的数据说明问题,避免了主观臆断,因而得出的结论比较科学。总之,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本课程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读懂相关学术论文,并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教会学生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技能

指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就需要传授给学生有关的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完成的学术创作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需要经历选题、搜集和研读资料、论文撰写和修改等流程,以下重点介绍选题和搜集、研读资料的过程。有价值而合适的选题对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在确定题目之前,还要大量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直到最后选取一个有价值而合适的选题。有价值的选题是指选题所阐述的问题具有理论或现实的意义,合适的选题是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保证写作顺利进行。选题来源既可以是平时教学中学生学习书本时发现的问题,或跟教师、同学交流时的领悟所得,也可以是社会调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还可以来源于教师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研读资料。在选题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选题有计划地展开资料的搜集工作。

古代汉语研究的资料,包括书面语的文献资料(包括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和口语的方言资料。文献资料主要通过广泛搜集所得,方言资料则需通过田野调查才能获得。搜集、占有充分的资料是写好论文的重要基础。在搜集资料工作基本完成后,接下来是对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研读。所谓研读是指在深入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化,系统化,从而有所发现,萌生新的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观点亦即论点,论点一旦确立之后,就可以根据论点取舍材料,安排结构,着手撰写论文了。

参考文献:

[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6-37,42.

[2]富金壁.新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9.

[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131-138.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启人心智,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它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转变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北京教育学院女博士季苹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研究性学习使教育的基本观念在转变,过去我们认为知识是由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知识只有在热爱中、在探索中才能有活力,有生命。”研究性学习与以往的教学学习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教育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而做出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重要内容。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把研究性学习提到理论和实践并举这一层面加以研究,使其成为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亮点。

新的人教版实验本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写在前面》中有这样的描述:将有一片神奇的天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生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展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段话道出了现阶段语文学习所涉及的范畴。正因如此,新一轮语文教改更注重观念的更新。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学习更有必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自主即主动学习,主动学习,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主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体系。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把人生、自然与社会作为学习探究的对象,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研究性学习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规律还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本文意在以实践领域里的一些思考,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观念,求窥语文研究性学习之一斑。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一是自主性,二是开放性,三是重过程,四是实践性,五是探究性。由此延伸出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重自主。

自主性表现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充分地“参政议政”,充分地“当家作主”。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决策者,又是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者。例如:在上完的《鲁提辖权打镇关西》后学生想研究《水浒传》的人物,有这一爱好的学生可以组成一组,开展研究。对服装有兴趣的同学,又可组成一组,到各方收集素材,积累资料。研究性学习自主就自主在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可以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研究方式。可以说整个研究小课题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表现形式等都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努力。

2.重开放。

21世纪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时代,知识信息、经济信息正走向网络化、全球化。开放的时代必将摒弃传统落伍的封闭式教学,呼唤一个开放的教育以适应其发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和课后讨论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群体交流的开放性活动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师生思维活动呈双向暴露态势,通过合作讨论,让学生的思维见解、情感体验、意志欲望、行为方式等等都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引发学生进人积极研究和自由探索的状态。另一方面是指在问题设计和讨论中保留开放状态,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从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不局限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不局限于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而是着眼于语文学科的整体,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之中,因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更多地表现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

3.重过程。

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一个方案设计,一个广告创意,提出一种新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具体知识和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也就是学习过程的本身也就是所追求的结果。比如说,《鸿门宴》第六自然段中当刘邦逃脱,张良入谢献璧时,愤怒的范增接过玉斗扔到地上,拨剑击破玉斗,说:“唉!竖子,不足以谋!”教材的注释是“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和项伯”如果说学生能提出问题,认为这种说法不妥,通过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小论文。

4.重实践。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雨露滋润基础教育的语文之树;二是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和能力,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语文的熏陶感染。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语文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实践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指要将语文教育与当前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个人实际结合起来。其关键在于体现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作调查,可以向校外专家咨询请教,也可以在学校中通过上网等形式查阅资料,和同学老师讨论等等。

5.重探究。

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一词与真正意义上“科学研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甚至与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也不相同,但在强调形式、过程的完整性上却非常相近,它只是强调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研究性课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相对比较完整而且周期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到两年。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探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方法,既可以搞长时间的专题研究,又可以直接整合到日常教学中去。其课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研究的对象不只是比较宏观的大问题,还可以有对细节问题的深入探寻。

6.重情感。

社会性、人文性学科本身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再加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紧密相连,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发挥楷模作用,用自己的科研精神和情感去感染和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运用激励评价手段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体验创新的乐趣。

7.重人文。

《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依据语文学科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把“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并进一步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另外,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切都向我们表明,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8.重体验。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在语文教育实践中体验语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和信息的角度,都要求学生去体验、感受,进入研究的状态,感受所学内容的存在。只有让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对语言的那种敏感,才有可能得到对语文某一领域有更深层次的领悟,甚至将之升华。

9.重综合。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这种综合性体现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从“母语教育”大语文教育“文化教育”等大的系统中整合教学的目的、内容和形式,要把语言的工具性、文学的审美性、文化的积淀性、信息的传递性融合起来考虑,要打破知识的章节、学科的界限,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要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从整体上考虑发挥综合的效益。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既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学模式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的指导必须把握好一个度。

1.指导研究方法。

为解决好研究性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指导。指导可以通过很多形式,如方法讲座、参观学习、个别指导、提供文字资料和网站等等。在指导中,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就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研究性学习成果,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产生也想试一试的迫切愿望。

2.指导选题过程。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往往会圈定范围,甚至给学生指定一些课题,这样就束缚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手脚,有时还会挫伤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的情况来看,限范围选题时学生的局限性很大,重题特别多,而无范围选题,学生的选题内容丰富,有许多选题往往超越了教师的想象,创新性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不要受到自己所授学科的影响,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本身就已打破了学科的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选题尽管十分丰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科学性、合理性、意义性、可行性、合作性以及选题的大小等。因此,教师参与课题论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在选题论证时不能像批改作业一样,直接对选题做出正误判定,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选题加以论证,发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共同完善,从而达到选题论证的目的。

3.指导研究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更为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会研究。由于选题的不同,研究的难度和时间也不相同,有些课题可能会花费学生不少精力。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学生在选题及研究的开始阶段,往往热情很高,十分主动。但是,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研究进度比较缓慢的时候,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就会降低,甚至于会停止研究,凭想象得出一个结果敷衍了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l)定期深入课题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或要求课题组定期汇报课题进展;

(2)定期举行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会,让课题组在交流会上展示他们的阶段性成果,教师做出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同时引入组际间适度的竞争,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热情;

(3)进行组际间互查,相互督促,相勾.启发;

(4)参与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帮助课题组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四)指导结题过程

尽管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但课题的结题仍然十分必要,写好规范的结题报告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求的一项内容。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取了大量感性材料,鉴于他们缺少去粗取精的方法和归类分析的能力.不知道怎样展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不会写给题报告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注重在结题形式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选择结题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并对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分析。指导学生明确结题应递交的材料、如开题报告、研究活动记录、收集的资料、总结性成果和个人的体会等。通过集体辅导或提供必要的结题样式等方式,对每项内容的撰写格式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如有关建议,调查报告等上报有关部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知识产权意识。

四、语文研究的性学习成效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更新自主合作探究,成了实行《标准》后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资源丰富的母语环境中深化对母语及母语文化的学习,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丰厚的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成为语文科教学的主旋律。实践证明,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让学生走出了教室,在校园、社区及社会中以积极的姿态学习和运用语文,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实验课本的安排,进行了“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等三个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和“介绍我自己”、“我爱我家”等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能结合作文和口语训练,迅速地提升了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3

一、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是贯彻始终、课时最多的学科,是在教学计划中位置最突出的重要学科,对落实素质教育起重要作用。

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

可见,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国的语言文字。从正确理解语言出发,学会阅读;从正确运用语言出发,学会写作;直到“个个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才是尽了“份内的责任”。

语文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语言集中地体现了人文性。语言是人之为人的标志。语言就是人的意识、人的生命活动、人的心灵的体现,语言就天然地跟人的精神、思想联在一起,形成了互不分离的语言情结。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接受过程,就是学习者个体意识、精神的培育过程。学国语言,就是民族精神的接受和培育过程,就是对积淀于语言中的先民意识、生命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我们祖先的优良品德的认同,对言为心声的民族心灵的个别同化。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内化和外化的中国人,他具有中国人的生命,中国人的意识,中国人的心灵,一句话,具有中国人的灵魂。

筒言之,语文课的素质教育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学国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学生灵魂。

二、语文课怎样进行素质教育

在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4

语文教学改革可以说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了。进步当然有,但总的看,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其根源主要在于淹没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忽视或者说“跳过了”“基础能力”的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指什么?这要看学科的定性、定位。我们看看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说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说完“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之后,接着是下面一大段文字:“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课标还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这里,“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驾齐驱,各项“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相提并论,而且各项能力还要“均衡发展”,结果是多元而宏大的价值取向淹没了核心价值的追求。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或者“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语文学科?”“中学生为什么要上语文课?”)广义地说是“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的核心又是什么?就是“语文应用能力”,就是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所谓“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的基础就是这种能力——所以这应称为“语文基础能力”。衡量语文课效果如何,这才是第一位的。笔者曾强调,让学习者爱读书、会读书,爱动笔、会作文,是语文学科对他们最大的“人文关怀”。

如果说课标是多元而宏大的价值取向淹没了核心价值的追求,教材体系则是“文体特点”的认知淹没了“基础能力”的训练,或者说是“跳过了”基础能力的训练,而直接进入“文体特点”的认知。

试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其主体就是“阅读鉴赏”(请问“阅读”与“鉴赏”是一回事还是有所区别?),每册四个单元,而其第一册第一单元就是鉴赏诗歌。其“致同学”书说:单元学习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有的侧重于对思辨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的侧重于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很明显,这是一个“文体”体系,而其单元指导也都是着眼于文体特点。问题在于:“品味鉴赏”“思考感悟”“阅读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处于同一层次的能力吗?比如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难道不是首先得“阅读理解”,进而才能“品味鉴赏”吗?离开了“阅读理解”,还谈什么“品味鉴赏”?开篇就是“诗歌鉴赏”,这样的“序”合乎“能力”培养与训练的逻辑吗?待到第三册第二单元学习唐代诗歌,编者的指导语干脆就说“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云云,这个“基础”在哪里?怎么解决的?到其第四单元学习科普文章时,编者就只说什么“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探索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了,对于“阅读能力”本身更是无话可说。

不抓根本,不分层次,不讲顺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样的教材,让一线教师怎么处理?别的学科教师,是该教什么教材里有什么;唯独语文教师,只能是“碰到什么说什么”.苦不堪言,且低效甚至无效。

“语文素养”是可以分解的,课标已然做了。而“语文应用能力”(即“基础能力”)则始终停留在一个笼统的概念上,有的人干脆说阅读能力是不能分解的(写作能力似乎还可以)。余谓不然,窃制“阅读能力分解表”以示同人。

在我的理解中,“阅读能力”首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层次的能力与发展层次的能力;基础层次能力又可分为认读与解读两个层次;解读能力则包含三个方面:宏观把握(语感),诸因互解(思维),材料统理(表述)。(详见附表)

所谓“基础层次的能力”,就阅读而言,就是超越文体特点、阅读所有文本都需要的能力——所以它是一种“普适”能力。只有具备了基础的阅读能力,再说“品味鉴赏”才是有意义的;企图跳过这种普适能力的训练而进行“品味鉴赏”,必然流于形式,陷于空洞,伤了老师也害了学生。

能力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需要训练——教师之指导为“训”,学生实践为“练”。有了教师的“训”,学生的实践才不会是盲目的,其过程才会是科学(符合文本规律与读者心理规律)有效的。鉴于此,笔者反对“感悟”之说,反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类的口号。没有教师的科学指导,一味地强调多读感悟,很可能造成鲁迅所谓“人生识字糊涂始”的结果;再者,如果真走百遍自见之路,还要教师干什么,还上语文课干什么?

训,就要有“说法”,就是要有理论,有概念。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理解了、接受了某种理论、概念,再以此指导实践,由“自觉”到“自如”,就形成了能力。没有科学的理论与概念,或者理论过于玄妙、概念过于笼统,学习者就真的只能靠“多读感悟”了。

比如“关键语句”这个概念,本身是科学的,教材里也都在使用。但如果没有具体内涵的说明,不知道哪些语句是“关键”,学习者还是五里云雾。有的先生竟然说“有的文章没有关键语句”,可见概念之模糊。在我的理解中,“关键语句”包括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过渡语、标题语等等;而“指示语”又包括对象指示、时空指示、语篇指示、模态指示等等。(参看附表。对具体概念的阐释,请参阅拙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见《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8~10期。)这些概念,必须通过具体的文本让学习者了解、接受;然后再选择适用的文本让他们感知、识别,并理解这些语句在整体把握文本中的作用。每一种能力的训练都要反复多次。文本可以根据内容编组,像唐诗、宋词、宋诗、文言散文、现代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可以分别编为一组或数组。每组的容量,要根据课堂的时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如此,就形成了“(基础)能力立意的单元教学”系列,教师再也不必忍受“碰到什么教什么”的痛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这里补充说说“质疑”能力的问题。新课标中提出了“探究能力”“个性发展”的概念,这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而这都与“质疑”二字相关。没有“质疑”,“探究”什么?不敢质疑、不会质疑,还谈什么“个性发展”?可惜,在现在的教材体系中,并没有真正给“质疑”以一定的地位: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解说(包括注解)都是权威的.(且注解之详,完全剥夺了学习者自己检索、探究的机会),质疑什么?探索什么?学生只有全盘接受的份儿,甚至连错误的解释都必须遵守——据说那就是考试的标准答案!

在我的“分解表”中,基础能力与发展能力两个层面都标出了“质疑”二字。基础层面的叫“质疑辨证”,发展层面的叫“质疑创新”,这显示着“质疑”能力的不同层次。在基础能力训练的阶段,追求的是“读懂作者”,“质疑”主要是解决“正误”的问题,功夫在“辨证”;在发展能力训练的阶段,追求的是“鉴”和“赏”,“质疑”主要是解决“优劣”的问题,结果在“创新”。明于此,教材的编写与课堂的实践就都有了“谱”。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5

语文教学,见仁见智。略抒己见,求教方家。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

语文学科是一个怎样的学科?换言之,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是一个争论已久而没有完全形成共识的问题。语文是基础学科,而且是最基础的学科,这是就其地位和重要性而言,对此基本没有什么异议。而就其作用而言,则有不少争论。十几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意见是:语文是工具学科。也就是说,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工具。狭义地说,这一点是不错的。不仅不识字的人不能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而且语文水平达不到一定程度,其它任何学科也难以学好。但语文学科又不仅仅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它本身又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若按现在时兴的学科分类,它所包容的二级、三级学科乃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无论社会和现代科技怎样发展,这一学科群的作用和地位都不会降低,相反,它们还将随着社会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而继续发展,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因而不能因为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把语文学科定义为单纯的工具学科。那样做,毫无疑问是贬低了语文学科的地位。

把语文学科视为纯工具学科的观点,与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在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包括儿童的启蒙阶段和成人的扫盲阶段,学语文可以认为主要就是学“语言文字”。会认字、写字以后,就可以看报纸、读书、写信等等。对于语文学习的中级阶段,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之后,大部分今后并不继续从事语文及与语文有直接关联的专业,语文对于他们也主要是起工具的作用,这也是事实。但是仅仅根据这些来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则肯定是不恰当的。因为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从事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新闻学、文学创作、语文教育等专业的工作。不仅如此,语文学科在培养品德、增进修养、激发志向、陶冶情操、开发智能、提高素质等方面还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其基础性人文学科的性质十分显著。由此更可说明,语文是工具学科的定义远远不能涵盖语文学科的功能和性质。

“语文是工具学科”的观点,已经给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读写,重应考能力、轻实际水平,重标准化测试、轻主观性发挥的倾向愈来愈严重。片面追求“工具性”的结果,是大量的中学毕业生不会熟练运用语文工具,大学里对新生的语文水平普遍感到失望,社会上对各级各类毕业生的语文能力更是颇多微辞。语文成了受到教育内部和外部非议最多的一个学科。这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吗?!

二、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即将进入21世纪、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迫地要求它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1年5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发出了“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伟大号召。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给以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一文件对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决定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必然趋势。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学科又肩负着重任,可以大有作为。

1、语文学科在让学生学会做人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现行语文教材是文选型。以后无论教材怎样改革,总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既适于阅读又便于写作借鉴的范文。这些范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内容中包含了大批堪为典范的人物形象,还有大量有关做人道理的精彩论述。这些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和正确引导,毫无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许多学生回忆起他们崇敬的老师,往往说:“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而且教会了我们做人。”语文老师显然更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2、语文学科最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求知。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在自学成才的群体中,通过自学语文,最后成为作家或其它方面专家的,大有人在。通过系统的语文教学,应该收到更好的效果。特级教师魏书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就是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并善于利用语文便于自学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达到了叶老所说的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理想境界。求知应该是、事实上也的确是学生的迫切愿望与自觉要求。天然厌学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只要教师充分利用语文便于自学的优势,一方面注重加强学法指导,另一方面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充足的课外读写练习时间,那么,学生不仅可以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而且可以把在语文课上养成的求知习惯和学到的求知方法迁移到其它课程中去,实现学习的全面优化。不仅如此,这种求知习惯和求知方法还将伴随学生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无穷。

3、语文学科最适宜于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包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环境的困难生存下去,也包括在比较优越的条件下使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这一代的青少年处于中国人由极端贫困走向相对富裕的社会条件下,又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受过多少艰苦。祖辈、父辈则一方面因为他们是“独苗儿”而宠爱有加,另一方面又因为有了一定物质条件,所以把他们当成“小皇帝”,既十分强烈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对他们过分溺爱,以致于衣食住行都要全面包办代替。这样的孩子生活能力自然是极端低下的。让他们学会生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科对此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范例可供学生学习借鉴。只要教师有这种自觉性,把教材学习与现实生活经常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指导,并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有意创设情境给学生以必要的实际锻炼,就可以在教学生学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语文学科对学生学会审美至关重要。

我们的语文教材,从文字到文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很好的审美材料。汉字的造型之美,是世界上任何文字无法比拟的。课文中的绝大部分篇章,又都属精品之列。其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内容之美、风格之美、意境之美,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熟读精思,都可以程度不同地领略到。而作文教学,则要求学生利用课文学习中得到的审美经验,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对使学生学会审美更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学生再把课内的审美知识用于课外的阅读和艺术欣赏实践,其审美能力当然可以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众所周知,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几近“众矢之的”的困窘局面。尤其实行标准化考试之后,在大多数学校里,语文学科都成了高考的“拉腿学科”,语文教师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所以如此,抛开语文以外的原因不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把学生最有兴趣的学科变成了学生最厌学的学科;把最便于学生自学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几乎无所措手足的学科。

说语文教学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人听起来可能难以接受。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这样。

1、阅读教学方面:我们知道,不仅是青少年学生,即使中老年人也大都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和各种读物。我们说语文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可是这些年来,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的教法大多数还是以硬性灌输为主。课本上的范文被我们肢解得支离破碎,讲解得味同嚼蜡;讲课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又几乎全被大量重复的训练题挤满。强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大多没有实际用处。课内学习不仅不能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反而硬性切断与课外学习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厌倦情绪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2、作文教学方面:学生有了起码的表达能力,生活中有了见闻和感受,就会产生用书面表达的愿望。这时候,教师如能给以必要的指导,学生通过经常的课内课外练习,应该不难写出一般性的文章。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我们讲解每篇课文都要讲不少的写作知识,学生也读过不少的范文,但绝大部分学生仍然把作文视为畏途,一到作文课便大作其难。考试时作文得分率很低。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其原因一是作文的命题往往既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不能直接从课本范文中得到借鉴。平时的指导既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写作时过细过严的要求又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作文练习量不足,又没有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批改反馈又不及时,都挫伤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低下。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6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计划例1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高二语文组备课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学校“新课改”、本学期工作计划和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全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水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潜能,提高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

人教版语文选修本教材《先秦诸子散文》《语言文字应用》。

教学中要重在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指导与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

三、教学基本原则

1、立足教材,服务高考

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立足于教材,服务于高考。教学中既要突出文体的特点,讲清课文内容要点,又要结合考点的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前瞻性教学。

2、探究创新,推进课改

继续推进“自主、探究、合作”的“352高效课堂”学习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得出自己的认识与结论,而不要搞大一统,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不要浅尝辄止,小富即安;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问难质疑,共同提高,而不要死气沉沉,机械呆板。

四、具体措施

1、落实集体备课

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实行资料资源共享,按照学校要求,每次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单元甚至于某一课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导学案形成定稿,每个人修订的部分分配到人,出了错的题目,由备课人和修订人一起承担责任。

备课,做到四个落实:课件、教学设计、配套习题(课内课外相结合,可以是自己拟的,也可以是拼版的,但不要随意拿来一份充数)、相关资料(有形的材料),一定要注重可用性和适用性。

我们力争每周的集体备课,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研讨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课例研讨,教材质疑,经验交流,就是自己教学上的一次失误,也可以说出来,避免我们之中的其他人犯同样的错误。

2、相互观摩学习

本学期备课组要多听课,在老教师上示范课的同时,备课组之间还要经常性听课,多借鉴吸收,多取长补短。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凡是要求本组成员参加的,必须工作做到位,人数都到齐,讲课有准备,听课有记录。本学期全体组员听课不得少于10节。

3、强化课堂常规

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对教材的理解要力求广(有拓展)、透(求深入)、准(没有错误)

4、做好周考、月考安排

周考、月考命题要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切忌临时抱佛脚,随便组接;考试时要人人到位,在班上监考督促;批改试卷要及时认真。

5、严格考勤制度。公平对待每一个组员。

以上几点是从我们老师的角度谈的,以下说的是对学生的要求:

6、强化阅读积累

字词(包括成语)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格言警句、华词丽句的积累。

学习情况,要勤检查,多督促。

7、强化古文背诵

系统整理必修一至必修五中的所有需要背诵的篇章,以专集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并通过晨读时间反复诵读与检查,强化记忆,丰富底蕴。

8、进行专项训练

钢笔字训练,不作统一要求,可因班而异,争取开展一次书法竞赛。大作文每二周一次。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计划例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主要工作以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为中心,加深教师对现代教育观念和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以研究本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新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习新理念,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高中语文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努力摸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力求优化我校语文教研的内容和形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教研体系,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把握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动向,在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和教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加强语文学科教学科研工作,争取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校本科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2、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工作水平和能力,努力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3、充分运用语文教学规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研究新教材。加强对考纲和应试目标的前瞻性思考与研究,不断深入学习和领会语文教育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不断革新个人观念和课堂架构,仔细研究教材,努力做到深入浅出。

2、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提高语文成绩。在课堂上,根据高一学生实际情况,要多提问,多鼓励,让学生自主回答和解决各种遇到的问题,促进课堂的高效化,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3、充分利用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力量,不断通过听课、学习、自我总结和反思,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4、继续学习、经常借阅各类业务刊物,勤做摘记,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加强教科研研究。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强力推行课前3分钟朗读、古诗词吟诵、名言警句积累以及练字等训练。充分利用校图书室和班图书角,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并使学生在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加强平时小练笔的指导。

6、精心设计作业,寻求最佳的作业途径。提倡布置选择性、层次性、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批改、评讲应做到细而勤。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小班化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早在四十多年前,美国的教育家就已经将小班化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教学工作当中,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改良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至关重要。目前,很多学校都已经将小班化合作学习作为改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方式。

一、实施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形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单纯的理论传授,缺乏交流思想,表达自我主张的机会。而小班化合作学习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小班学习可以科学设置学习小组的成员数量,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分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教师可以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小班化能够真正培养出拥有独立见解和思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的实践

1.组建学习合作小组

学习合作小组的组成是实现小学语文教育小班化合作学习重要意义的关键。每一个小组的组成成员数量要控制在4~6人之间,教师要充当小组设置的主要协调人,要允许学生进行自主搭配,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每一个合作小组都应由学习积极性高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小组负责人,并指定其监督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帮助。合作学习小组的时间最好设置在每学期初,并科学设置每一个学习小组成员的“身份”,根据学生特长设置学生在学习合作小组中的责任。要为每一个小组设置总发言人,负责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安排,发言人的设置要秉承灵活的原则,使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拥有发言的机会。

2.共同进行学习知识的预习

预习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预习。例如,在预习古诗《赠汪伦》的过程中,合作小组的成员就要在组长指导下查阅资料,由小组一号成员负责查阅作者履历,二号成员负责查找古诗中的生僻字含义,三号成员负责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四号成员负责翻译古诗的语言。每一位学生在预习后要将自己的预习成果传授给其他同学,这种科学的预习方式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增强对古诗的理解,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3.进行个人观点的表达和探讨

学生表达自我观点是合作学习小组重要的优势之一,教师要对合作小组的交流探讨进行科学的设计。首先,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具有足够的自信,以便在交流探讨活动中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探讨过程中如果发现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要将问题进行记录,并在课堂上提出,在全班范围内讨论,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以便获得更多观点。另外,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要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对全体组员的讨论活动进行组织,保证讨论活动顺利进行,组长要对讨论内容进行记录,将主要问题向教师请教。并将组员的讨论情况记录下来,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下一次讨论的方案。

4.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

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习合作小组的讨论情况,支持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工作,保证讨论工作的顺利完成。教师要对自己倾听的重要问题进行记录,并征询小组组长的意见,对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正确指导,使每一位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对有错误观点的学生,要对其进行鼓励,避免学生因观点错误而失去自信心,保证学生积极地参与日后的小组讨论活动。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进行调整。小班化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多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将这种教学模式使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8

一、口语交际与科学探索:实施途径整合

我们学校地处浙、江、皖三省交界处,境内山水相依,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素以“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板栗天地”而著称。动物、植物、矿物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为学生亲自探究大自然提供了材料,也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动笔机会。同时,我校两次科学课题研究成果以及我校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有利的条件。科学“六小”活动(即科学课题研究成果)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具有山区特色的科学实践活动,具体是指小观察、小调查、小制作、小故事、小创意、小实验。我将这其中的五种适合低年级的方法融入口语交际教学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小观察。小观察是渗透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有效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同时,留心观察也是口语交际撷取题材的有效途径,针对两者的共性之处,我在教学中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动物、植物的外形特点;观察春夏秋冬季节的变更,万物的变化等。在观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自己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口头表达出来。

2.小调查。小调查指围绕我们周围生活中小朋友们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调查。如:小动物是怎样冬眠的,了解庄稼的保护神――青蛙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请教他人等方法展开,调查完后,教师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口语交际。

3.小制作。科学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小制作:如制作彩色树枝、树叶贴画、制作酸奶等等。制作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制作的方法、步骤,品味制作的感受等,可引导学生用语言交流自己制作的得意作品,介绍制作过程、感受等。

4.小故事。搜集科学教材中介绍的科学家们发明创造的小故事,以及自己与同学的小发明、小创造的故事,并用语言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

5.小实验。科学教材中小实验无处不在。不仅有小朋友感兴趣的制取肥皂泡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樟脑丸与蚂蚁的实验等,更有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或合作探究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小朋友会明白藏在这些现象之后的许多科学道理,他们会惊喜、会自豪等,老师可引导小朋友把这些说出来,说出的是语言,收获的是却是智慧。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把科学探究和口语交际进行整合,决不是把科学课上成语文课,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我们认为:科学课上的探究实验――除了探究,还有对用词的推敲揣摩,语文课上的口语交际训练――除了口语交际,还有对实验的深度挖掘。不仅整体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具体操作如下:

(1年级)激发探究兴趣――实践探究――几句话口语交际探究所得

(2年级)激发探究兴趣――实践探究――品味过程――一两段话口语交际探究所得

二、口语交际与科学探索:教学内容整合

科学实验的探究性和亲历性,与口语交际讲求的真实性和体验性。有着天然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可想象一个没有语文基本素养的学生怎么去理解越来越科学化、现代化的社会中许多的概念和原理,又怎样去倾听、表达和交流。同样,一个没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也是死板的、机械的。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促进了科学和语文之间的整合。

科学探究与口语交际的整合,要将观察科学现象、思考科学原理与口语交际的观察、体验、领悟结合起来。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课堂不能只要求学生观察科学现象,弄懂其中的科学道理,然后“客观”地介绍结果,而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由地、感性地去体验,将科学发现的独特心灵感触表达出来。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整合了语文教材和科学教材的内容,罗列了通过教学活动既可让学生学到科学知识,又可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作为低年级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整合如下表(表格见正文下)。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应本着要求上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上从形象到抽象、形式上从单一到多样的原则进行训练,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口语教学与科学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整合,合乎了语文和科学课程的特性和口语训练的客观规律,合乎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价值观。同时,运用科学内容与科学方法进行口语交际,充分引起了学生对事物的兴趣,这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创设了平台。科学与说话口语交际两者达到双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知识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共同提高,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9

本次调查从师范学科课程设置合理性方面对师范课程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仔细研究现有课程,以及其他同类师范课程设置分析,并参照国家新课标,对师范现有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有待开设的新课程作了调查研究,从小学英语教师的视角,提出了有必要新开设的一些课程。

本次调查是从目前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角度出发,调查湖北省武汉市小学在职英语教师对师范英语课程设置的意见和看法,发出问卷50份,收回30份,通过这次调查表了解了关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和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以及种类。所调查老师的在校所学专业、学历以及任教年限如下:

在校所学英语专业的19人,占63%;本科学历的16人,占53%;任教五年以上的17人,占57%。在校所学非英语专业的11人,占27%;大专学历的14人,占47%;任教五年以下的13人,占43%。

由此看出,被调查的小学教师里面,63%为在校所读专业为英语,27%的小学教师是其他专业毕业,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学历方面,本科占53%,大专占47%,本科比专科学历教师要多一些;任教年限方面,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57%,五年以下的教师占43%,有小学教学经验,了解小学教学特点的教师占了大多数。所以此次调查基本能够反映工作在一线的对小学英语教学比较了解的教师的看法,他们对师范英语课程设置的意见比较具有代表性。

统计结果显示:收回的调查表一共30份。设计问题共35道,除了第二题有七个选项、第四题有六个选项(a、B、C以外的D、e或F在备注里面标出)外,其他的均为三个选项。

所有题目从师范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四个方面涉及的问题,其中尤其在英语专业课程方面做出了调查。从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关于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见实习的比例――

63%的教师认为其合理比例应该是公共课占40%、专业课占47%、教育见实习占9%。即国家新计划列出的比例。

23%的教师认为合理比例为公共课占28%、专业课占57%、教育见实习占8%的比例。13%的教师认为其合理比例应该为公共课占63%、专业课占28%、教育见实习占14%。也就是我们学院目前采用的比例。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师认为应该采取一种平衡发展的路子。

关于公共课中应该加强设置的课程――

全部即100%的教师认为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反映的信息时代对小学教学的影响重大。

70%的教师认为应该加强艺体类课程,说明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教师音乐、表演、体育方面的要求很高。

63%的教师认为人文类课程应该加强。

23%的教师认为自然科学类知识对小学教学有意义。

只有3%和7%的教师认为政治和法律基础类课程应该加强。

另外,全部即100%的教师认为在公共课中,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和英美文学欣赏类课程。所以可以考虑在公共课中设置一定课时的由中文老师讲授的英美文学欣赏课程。

关于教育类课程的问卷――

63%的小学教师认为班级管理课程很重要;50%的教师认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很重要:46%的教师认为学生心里辅导课程有意义;28%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重要;27%的教师认为教育研究与方法重要。

如上数据表明他们希望学习小学非常实用的课程。

关于教育见实习的时间长短、所在学期的调查――

50%和47%的教师认为教育见实习12周的时间合适和太短,说明教师对教育见实习的时间基本认可,甚至希望增加见实习时间。

63%和60%的教师赞成把见习时间定在大二上学期和大一小学期;77%的教师认为教育实习时段在大三下学期比较合适。63%的教师赞成师范教育紧密结合小学,有必要在每个学期让师范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学教学活动与管理。

以下是关于英语专业课设置的调研

关于五门英语必修课调研――

100%的小学教师认为英语试听说非常重要;83%的教师认为英语泛读非常重要;80%的教师认为综合英语非常重要;73%的教师认为英美概括非常重要。67%的教师认为英语语法非常重要。57%的教师认为英语英美文学欣赏课非常重要。

总之,都有超过半数的小学教师认为这些专业必修课的开设非常必要和有意义。

关于英语教学法。英语歌曲与戏剧表演。英汉翻译的设置调研――

全部即100%的教师认为英语教学法设置的意义重大,93%的教师认为设置英语歌曲与戏剧表演的意义很大;83%的教师认为设置英汉翻译的意义很大。我院现在已经开始有教学法课。可以考虑设置一门英语歌曲与戏剧表演课程。这对于小学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词汇学、语言学和语用学设置的调研――

分别有37%、40%、43%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这三门课程。所以对于小学教学而言,这些相对高级的语言学、词汇学及语用学知识,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没有太大的影响。可以考虑不开设。

47%的教师认为开设英文写作重要,60%的教师赞成开设英语时文,40%的教师赞成开设外国报刊选读,43%的教师赞成开设英语网上阅读,53%的教师赞成开设英语测试,43%的教师赞成开设小学英语竞赛指导。

关于开设实用的学科――

绝大部分即87%的教师认为应该开设商务英语会话,旅游英语会话,酒店英语会话之类课程。这说明小学教师认为开设一些实用性的科目,对于师范生的毕业就业会有很大好处,这些科目给学生一个新的起点,让他们可以有机会接触除教学以外的新的行业。

关于开设中西文化和二外的调研――

认为这两门学科开设很有意义的教师占67%和60%,认为开设无意义的占33%和44%。这说明绝大部分小学教师认为了解西方文化,对于语言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二外的开设对于师范生也有比较大的意义,可以给他们一个二外的起点,对于他们的以后的自学以及深造读研等等是有意义的。

有93%的教师认为开设英语语音有意义。63%的教师认为开设英语书写有意义,100%的教师认为开设简笔画有意义,43%的教师认为开设教学科研方法,论文写作指导有意义。所以可以考虑单独开设英语语音课程。简笔画也应该成为重点开设学科,英语书写也可以开设训练。其中后两门可以以讲座之类形势出现。

关于课外活动与四级辅导――

33%的教师认为应该多举办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口语竞赛、歌曲、小品、戏剧表演等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43%的教师认为应该强化四级辅导。课外活动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受到小学老师的认可,可以考虑在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学生的参与面上面使其能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效果。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篇10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现状,2007年在我县教育局主管领导的重视下,经研究决定,由教育局首先出台文件,通过行政直接干预来推动一个学科的教学改革。同时,由县教育研训中心主导,吸纳各方意见,制定《高淳县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意见》作为文件的附件下发。在该文件中明确了在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管理中各方的职责:

①县教育局从课时安排、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将课外阅读纳入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②县教育研训中心职责:按照《高淳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指导意见》做好发动宣传、过程检查、结果评定工作;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汇报竞赛活动;为有关学校、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从实际操作中提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水平;承担教育局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具体亮分工作。

③学校职责:根据《意见》要求提供必要的书报刊种类,加强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等硬件建设,规范操作办法和管理制度;为教师本人阅读和指导学生阅读提供必要的时间、经费、制度保障。

④教师职责:师生共读,注重自身阅读素养的提高,制订课外阅读管理计划;对阅读过程进行管理和督查,实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查与评定;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读书阅览活动,认真开设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要在读书方法上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借着行政推动的东风,2007年下半年,县教育科学研训中心申报了2007年度第7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农村初级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管理方式的研究”,责成学科研训员主持该课题,选取有代表性的各类学校六所作为实验校,引领全县农村初中的课外阅读管理。

课题成了一个抓手,借助课题研究的形式,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管理的实践。一方面,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行政管理的要求保持高度的一致:在教学质量评估中督查学校硬件实施是否到位,软件中针对课外阅读的教学常规管理是否到位;另一方面,更多地坚持县教育科学研训中心的教学引领、指导、服务职能;定期组织各类读书竞赛活动,褒扬先进;更为重要的、具体的是会同实验校的课题组骨干成员一起,研究管理中具体操作层面的管理指导方式,但凡一个学校、一位教师在某方面有所收获,便在全县的课外阅读现场会、主题研训活动中放样、推广。在这样的会议和活动中,我县教育局分管教学的副局长经常亲自到会,或提出具体要求、或进行主题讲座。各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语文学科教研组长、相关学科教师同时到场。行政推动与课题引领形成合力,同时指导、服务于教师的课外阅读管理实践。

行政部门提出的清晰的职责要求,过程管理中明确量化的问责制度,课题研究中具体的放样示范,这种自上而下的矫正举措,使得农村初中课外阅读在严重弱化的情况下,得以有序开展,更快更有效地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