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0:48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是指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监督管理是指政府行政部门在农产品的生产、运输、经营、加工及其相关过程中对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农产品进行监管的行为。

第三条凡在黄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运输、经营、加工及其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市、县(市)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计划、财政、质量技术监督、环保、工商、卫生、经贸、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违禁药物指国家和省级农业部门公布的禁止在种植业、养殖业中使用的农药、兽药和各种有毒有害添加剂等。

第六条医药、农药、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应严格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及相关行业生产经营者销售违禁药物。

第七条农产品生产场所选址应当符合国家、地方的规划和环境质量标准,严禁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区内及其周围新建、扩建、改建对环境有污染的工程,禁止倾倒和排放有毒有害废渣、废水、废气和未经处理的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及生活垃圾。

第八条农产品生产应遵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禁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者使用违禁药物生产农产品。

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应主动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违禁药物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农产品实行质量安全认证、标识和公示制度,未经申报和专门机构认定,不得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名称或标识。

第十条农产品生产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要求;

(二)按照国家的规定使用农药、兽药、添加剂、生长剂,严格执行休药期或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三)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建立生产技术记录档案,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第十一条农产品实行市场申报准入制度,进入黄石市行政区域的农产品,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并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申报和提供有效证明,同时要接受监测机构抽样检测。

第十二条农产品经营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所经营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和行业质量标准规定;

(二)取得动植物检疫证明和验讫标志及其他相关证明。

第十三条经营者待售、收购和加工(屠宰)的农产品(畜禽)必须经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方可出售、加工(屠宰),经检测不合格的,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理或予以销毁,处理和销毁费用由经营者承担。

第十四条农产品(畜禽)加工(屠宰)厂和农产品交易、经营场所应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并做好自检工作。

第十五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计划,监测机构根据监控计划对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进行药物(农药、兽药)残留抽样检测,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检测情况。检测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十六条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从事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经营活动中,委托监测机构进行有害物质检测的,其检测费用由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承担。

第十七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依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活动时,可以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相关场所进行调查取证;

(二)询问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要求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资料;

(三)查阅、复制、封存有关文件记录、凭证及其他资料;

(四)对涉嫌含有违禁药物(农药、兽药)及有毒物超标的农产品予以封存;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八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监测机构在依法实施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时,被检查当事人必须如实提供有关资料,说明有关情况。不得拒绝,不得擅自转放、隐藏、销毁、销售被封存的物品。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兽医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规定予以处理。

(一)在种植业基地使用违禁农药的、在畜牧养殖业及经营中使用违禁兽药的;

(二)销售、收购含有违禁药物的农产品的;

(三)擅自加工未经检测或含有超标的有毒有害物质农产品的;

第二十条未经申报和专门机构认证擅自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名称或标识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停止使用,并可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罚款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涉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妨碍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管理

一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安全施工是管理人员重要的任务之一。为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明确建设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和各项工作制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性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下将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经验,而更深入地探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及其安全施工监督管理的可行策略。

二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2.1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

(1)组建领导机构,强化督促检查。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作,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一是对工程建设期间发生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沟通,二是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资金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2)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健全管理体系。建设处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认真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细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人、具体责任人,施工单位细化到单元工程责任人,并登记每个人的身份证备案。

2.2质量监督单位

依据国家、部、省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以及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采取不定期检查、调查分析、抽检等方式,对工程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审查认定工程质量项目划分,复核有关资质等级,抽查工程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核定分部工程质量等级,核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参加重要隐蔽工程验收等;监督检查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编制工程质量评价意见和质量评定报告;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工程实体质量水平。

2.3加强制度建设

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定期检查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施工过程中,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参加各类培训,共同学习水利工程有关质量评定、验收规程、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测等技术规范规程,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4申请质量监督,强化质量管理

工程开工之初,建设处及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和报送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主动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工程完工后,及时报请质量评定。

2.5加强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1)抓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和技术交底。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建设处委托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查,召开施工图设计审查会,根据专家组意见咨询单位出具咨询意见,设计单位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图纸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保证了施工图质量。设计单位正式出图后,建设处及时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针对重要部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难点作详细阐述,使监理和施工单位更好地贯彻设计意图。

(2)充分下放权限,强化监理职能。积极推行“小业主,大监理”模式,充分放权于监理单位,让监理单位在参建各方中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地位和威信,建设单位重点放在对监理单位的考核上,对监理人员到位情况、人员素质、监理工作的开展,及时跟踪,加大督查力度,从而让监理单位真正成为参建的独立一方。实践证明,这样改善协作关系,提高了监理单位的积极性,监理人员责任心较强,吃苦耐劳,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

三安全监督管理

3.1安全设施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根据业主、监理要求和安全施工需要建造、购置相应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的施工严格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安全部和质量部按过程控制方法管理安全设施施工,负责检测监督安全设施工程质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时应当作好记录,并由专职人员签字。

3.2加强现场的安全施工

针对工程临边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及交叉作业等高处作业严格做好临边防护,高空作业应设置防护栏、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并保证登高设施的完好,同时对作业人员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及操作中使用的工具经常检查,遇6级以上大风时,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同时对施工用电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现场电源线一律架空,选用标准铁壳配电箱,所有用电设备配置触漏电保护器,工地需配备触漏电保护器。施工用电设计首先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等的位置及线路走向,然后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绘制电气平面图、立体图和接线系统图。同时制订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用电施工的依据,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3.3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确保通行车辆的安全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执行办成立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与各监理组、施工单位签订实施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根据有关工程规定和各施工单位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特点,要求各单位对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做出具体安排。督促承包商必须按《施工合同》规定设置临时便道、便桥及交通标志牌,所有施工路段必须保持便道行车时刻畅通,在施工当中,制定严格的车辆通行秩序,要求施工单位对机械、车辆加强管理,严禁报废车辆运输,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工作环境。目前全线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交通事故。

四结语

通过结合工程实践而提出了有效的提高质量和安全施工策略,从目前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水平,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天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5(06):118~119.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人们在享受建筑事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其中的安全控制,从而导致了施工阶段安全事故频发。为此,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一、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意义

建筑业特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扩大了建筑业的建设规模,我国当前的建筑业正朝着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建筑业自身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建筑业在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给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建筑工程最基本的质量保证就是安全,工程质量的安全问题对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美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建筑企业的信誉。普通的质量安全问题可能会使建筑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但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就会给周围的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工程项目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质量安全,质量安全也是整个项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实际中,处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包括对事故的估计以及应对事故的处理措施;另一种就是在事故发生后再去处理。事实证明,事前的准备工作通常能够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而且能够将事故置于可控状态。因此,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工作才能对施工发生的各种质量问题有一个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目前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重视不足,机构设置不健全

企业领导没有设置一个专门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部门,而且原来的相关部门也在精简,造成了大量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流失。此外,政府对于质量安全也只是部分的检查或者抽查,全部的过程仍然是由企业自己掌控的,但是企业内部并没有对质量安全进行监管控制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二)施工单位准入不严

由于企业对建筑队伍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都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技能知识有限、责任心缺乏的施工人员就进入了建筑行业。有些施工单位出于外部压力和自身利益不考虑施工的质量,以次充好甚至偷工减料。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技术人员和质量安全管理监督人员都很缺乏,使得施工的安全质量难以保障,就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现象发生。

(三)一线工人作业水平不高,操作欠规范

随着用工制度的变革,建筑工人的队伍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很多建筑公司把工程承包给施工队伍,使劳务与管理被分离,民工成为了建筑施工的主体。由于多数民工没有进行培训,上质量安全观念比较淡薄,再加上施工过程中没有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因此,在施工中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些并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整个施工过程都没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和约束。

三、加强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政府在加强质量安全执行力度的过程中,要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严格规范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经常对施工单位进行人员及质量的检查,对施工的质量安全方面进行相应的评估,并进行现场勘查,实地了解从而作出科学的评价。此外,要严格执法,依法惩处事故中的责任者,杜绝各种监管不严的现象。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传统的预约检查方式通常会使政府检察人员处于被动局面。因此,新型的检查方式要以抽查和巡查为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采取巡查室不定期抽查、分站日常检查、全站大检查等监督方式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巡查与质量监督交叉进行,两者互相补充,以便政府监管人员可以时刻了解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做好事前准备工作

事前准备工作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前提。事前准备工作要分步骤的来进行。施工前对施工地点的植物、地貌、地形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记录下来,及时发现有可能造成隐患的因素并据实记录,接下来,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前对施工人员讲解项目施工的特点和事故的易发环节,做好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制度

现代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应该能够利用市场规律和信息技术使工程质量中涉及的中介机构和责任主体受到市场的惩罚和法律的制裁。因此,国家及有关部门要落实好相关的文件及制裁政策,同时赋予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利,使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监督与管理更加透明。同时,以建立诚信信息平台为手段,利用奖惩机制来促进建筑行业秩序的规范化。

(四)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全面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质量安全问题是建筑施工中永恒的话题,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这种问题,建筑施工者必须强化质量安全的意识,质量意识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因此,建筑施工从筹建具体的施工都要有一个有效的执行措施,以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

1.提高建筑施工者的从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总体来看,建筑施工者的素质是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及长远发展需要有专业技能和从业素质都较高的参建人员来保障。所以,施工单位的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起到领头作用,主动了解质量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对一线的施工人员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做好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2.加强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执行能力

建设单位必须确保资金的投资费用标准,禁止资金挪用、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一旦出现,必须严厉打击。而且双方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出质量安全投入的明细款项和事宜,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资金的合理使用。此外,施工单位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质量安全技术的条框以及检查的标准,并时刻监督建筑施工的进度,做好管理监督工作,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标准来要求双方,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度。

(五)引入保险机制,减少质量安全的风险

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的普通产品,如果在其合理使用寿命范围内发生质量问题,会因为时间的久远无法找出事故的责任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就必许引入保险机制来减少事故的发生。此外,保险公司也会因为自身经济利益在施工的过程中起监督作用,以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这样,施工中的质量安全就能够处于可控的范围。

结束语:

建筑施工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随着住房需求的增加,建筑施工企业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只有达到更高的要求才能保障建筑施工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霞.浅析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管理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罗健翔.浅淡建筑施工的工程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4

畜产品是指人工饲养并用于食用的畜禽及其产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不仅有利于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所以,加强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关键环节,健全保障体系,规范经营行为。

1信阳市畜产品安全概况

近年来,我市畜牧部门紧紧围绕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个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认真开展奶站专项整治和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专项整治、加强畜产品监测、严格检疫监督,强化了“从养殖到餐桌”全过程的畜产品质量监管,使我市畜产品总体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提高。①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确保从源头上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275个,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的养殖企业达到198家,通过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23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和产品企业的增加,对从源头上保证畜牧业质量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加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查处力度,确保从畜产品市场上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2010年,全市集中开展了4次饲料、兽药、种畜禽市场大检查,检查饲料、兽药生产企业86个(次),经营企业门店近千个(次),奶牛养殖场(户)56个(次),抽检兽药、饲料、蛋白饲料等样品388批次,查获没收不合格产品31.16t,查处假冒伪劣兽药210件;抽检牛奶、猪肉、禽肉、鸡蛋等

2630批次,重点监测“瘦肉精”、莱克多巴胺,苏丹红等违禁物品及滥用添加剂致使兽药残留等违法、违规行为。

2信阳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信阳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有:①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致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②人畜共患病蔓延。③重金属有害物质及生物性有毒物质残留。畜产品质量问题不仅在畜禽饲养过程中表现突出,而且在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卫生条件不合标准,操作不合规范导致的二次污染也非常严重,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又一隐患。主要表现为加工卫生条件不能达标、储运条件不合格和畜产品掺杂使假突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益驱使导致质量安全隐患。以畜产品生产、加工为一方的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处于信息极不对称的状态,面对畜产品的内在质量问题,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真伪,这为经营者获取非法利润创造了条件。从畜产品生产加工的全部环节看,利益驱使是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②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协调。目前,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涉及农业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兽医兽药部门、流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食品工业部门、饲料工业部门等。但是参与管理畜产品的各部门之间职责范围不清、职能重叠。由此形成对本部门有利的事情,如发证、设卡、检查等工作,各部门都根据相应的规定参与对畜产品的管理,而产品质量问题需要帮助和解决时,各部门之间又相互推诿。③管理机构力量薄弱,管理监督机构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业务素质不强也是畜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④生产和质量监管技术落后。

3信阳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着食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农民增收和畜产品贸易。当前畜产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是饲料和动物饮水中存在违禁添加药物现象,畜产品中仍有兽药残留。①个别地方畜禽生产程序不规范,防疫检疫不到位,加之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增加了质量卫生安全管理的难度;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对动物性食品消费量越来越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需要“安全肉”、“放心奶”,市场需要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动物产品;③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畜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较大,所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应从饲养、管理、防疫、检疫、产品加工、包装等源头抓起,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标准,规范管理,确保畜产全质量安全。

(2)把握关键环节。为了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强有力的监控,必须大力加强畜产品产地环境、畜牧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五个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管理。①积极推进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②在产地环境方面要按照国家的《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加强动物饲养场周围环境的管理,控制外来污染源,使畜产品产地环境符合要求,从源头上把好畜产品的质量关。③在投入品管理方面,要对饲料、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资格审查工作严格把关,杜绝违禁药物在畜禽饲养过程中的使用,积极开发并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饲料添加剂和兽药。④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场内环境管理,严格防疫技术规程,科学使用饲料、兽药及其他投入品。⑤在包装标识方面,要逐步推行畜产品分级包装上市,无包装上市的畜产品必须凭有效期内的检疫合格证明和验讫标志;有包装上市的畜产品,要表明产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⑥在市场准入方面,要严格实行免疫标识制度,对出栏及屠宰的畜禽进行严格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畜产品决不允许进入流通环节。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分析;监管策略

abstract:Foodsafetyisdirectlyrelatedtopeople'shealth.Current,ourcountryfoodsourcetosafetyandhealthstatusandfoodprocessing,productionsafetysituationisworrying.thispaperanalyzesthereasons,itisthemaininvestmentgoods,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andsaleslinkexistspotentialsafetyhazard;foodsafetystandards,inspectionsystemhasnotadaptedtothe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isnotperfect.Foodsafetymanagementandputsforwardmethodsandsuggestions,toimproveconsumerawarenessoffoodsafety;toperfectconstructionofcompleteandeffectivefoodsafetysupervisionandmanagementsystem.

Keywords:foodsafety;presentsituationanalysis;control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S201.6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数量需求,解决温饱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之凸现,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生长激素滥用和使用违禁药物及水产品药物残留和贝类产品的污染等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不但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已刻不容缓。

1.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1.1食品源头安全现状令人堪忧农药、化肥的大量和不科学使用,造成了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超量残留;兽药、复合饲料的滥用,造成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有害物质在禽、畜的体内及乳制品、水产品中残留;重金属在农禽产品中超标、超量残留。化学性中毒已占我国重大中毒性事件的40%以上,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毒鼠强中毒、瘦肉精中毒等。

1.2食品加工、生产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劣质原料,如用病死、毒死畜禽加工食品;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如超限量使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防腐剂“苯甲酸”及甜味剂等;非法使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如二氧化硫、甲醇、吊白块、三聚氰胺等;人为造假,牟取暴利。

2.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因素的分析。

2.1微生物污染、食品生产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影响食品安全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导致的中毒人数最多,是影响食品卫生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2投入品供给、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存在着安全隐患从投入品供给看,滥用或不当使用农药、兽药等农药投入品,致使农产品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是导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像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2.3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体系不适应,许多食品安全的制度都没有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亟待提高,绝大多数食品标准还属于非常具体的质量标准与卫生安全指标相混合的食品标准,造成监督困难,消费者也缺乏判断依据。传统式、突击式和运动式的抽查较多,监管检测工作不能全程化、日常化,检验检测的环节、对象和地域范围有限。检测机构数量多,分属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监测数据不能共享,部门之间差异较大,影响检验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

2.4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近年来,我国食品管理和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不够完善。我国对食品企业的行政执法,主要涉及三个行政执法部门,即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实施食品卫生质量抽检方面,三家行政执法部门都有权依据法律的规定,各自实施或者委托食品检验机构进行食品卫生质量的抽检;在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方面,对同一违法行为,三家行政部门都能分别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造成基层工作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权威性。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食品安全首要在于建立健全依法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在食品立法上还比较落后,标准体系也不尽完善。虽然《食品安全法》在食品的若干生产、销售环节做了不少规定,但不少标准制约性不强,已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市场治理整顿的需要。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从田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很难靠一个监管部门“包打天下”。但是,传统的多头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反而有可能导致“龙王多了不下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食品管理问题上必须按科学的发展观进行管理体制和监控机制的创新。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

在水利工程具体管理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项目实践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执行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完善现有法律体系,进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目的。

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

基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在后续实践中要从现状入手,做好管理工作,发挥制度体系的最大化作用。以下将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1.组织机构设置缺乏统一性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相应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形式有很多,其一是监督管理机构的落实,其二是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落实,其三是监督管理系统工作的落实。但是在具体管理阶段存在缺乏组织性的现象,由于安全管理以及组织机构建设难度较大,不统一进行领导和安排,必然导致管理系统无法落实。2.法律法规不健全针对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要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任务。法律法规不健全直接对安全管理造成影响,整体约束力度不够,针对性条例无法落实。此外在法人机构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各项工作落实阶段,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执行标准,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要求[1]。3.质量监督管理流于形式考虑到水利工程具体项目的属性要求,在工作落实阶段,需要减少限制性因素的影响,按照监督管理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比较多,工作量大,现有的资源很难支撑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会导致监督管理无法进行。此外由于缺少系统的编制和质量监督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项工作的后续落实。在大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以系统评估为主,忽视了动态因素,进而会出现重复性管理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4.建设资金管理问题突出在施工项目落实阶段,施工项目的造价成本控制是关键所在,要突出利益最大化,按照项目实践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安全保证和科学管理,进而衍生出很多问题。此外成本均衡意识比较淡薄,仅从降低工程支出方面入手,给施工带来障碍,增加企业发展难度[2]。

二、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协调工作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协调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落实,此外考虑到监督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必须从协调处理的角度入手,将监督系统落实到实践中。以下将对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协调工作进行分析。

1.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是项目实施关键所在,要从不同方面入手,保证按时完成项目工程目标。针对施工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性的对方案进行修改。水利工程关乎到大众的安全,要重视细节,在计划书中对施工材料进行标记,采购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要求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保证最基本的工程质量要求。在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测控主体的结构质量,考虑到工程核心所在,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按照管理细则要求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践中。

2.落实监督制度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监督的作用,监督系统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以下几方面:(1)施工检查在施工前如何做好施工检查工作是关键所在,要仔细对各个项目进行审查,包括开工报告、技术资质等[3]。(2)现场检查在施工现场要落实各项检查工作,包括机械设备和材料等,保证材料管理有序性。(3)确定目标责任制针对目标责任方式的特殊要求,在施工阶段要重视各个环节的落实,按照目标责任管理要求进行落实。(4)重点项目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环节或者关键部位要进行多次质量检测和审核,部分工程质量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落实,通过审核后,才能继续工作。

3.建立施工质量保证系统

施工质量保证是建立在一个受控的状态下的施工系统,符合施工状态具体要求。在施工设定阶段,要对工程连续性引起重视,对于质量判定、质量分析和诊断等进行落实,确定优化过程后,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落实。结合质量设计输出质量特征和工艺参数要求,对各类控制图进行落实阶段,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其符合工序要求。

4.满足质量协调体系要求

施工方是工程建设的实施方,如何保证施工质量是关键所在。业主需要对工程建设引起重视,建立项目系统,按照监督管理和协调模式要求进行落实。对施工系统来说,设计、实验和验收工作直接关系到质量管理,要从组织结构、工序管理以及质量目标的角度入手,做好检查工作,突出质量控制最大化作用。最后要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建立阶段性验收系统,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项目验收工作中,进而满足质量协调体系的执行要求[4]。

三、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对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有严格的要求,考虑到设定指标的特殊性,要结合具体情况探究出切实可行的管理理论和方案。考虑到协调管理机制的特殊要求,将信用体系纳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是关键所在,需要对资源配置和调节引起重视,提升监督机构的监督能力,将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落实到实处,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焱华,许田柱.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人民长江,2010,10(12):100-103.

[2]朱万飞.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低碳世界,2016,19(1):120-121.

[3]水利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的意见[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5,1(13):82-83.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其现代工程建筑也逐渐朝着更大面积、更为复杂的结构及更具先进技术的方向不断地发展着。而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不断地将建筑所需成本予以减少,并减少相应的安全生产的投入,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安全监督管理作为其一项有效的监督手段,主要是对责任主体单位予以执法监督,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得以提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1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尽管我国加强了对建筑市场的准入和控制,加大了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的力度,而且也建立和贯彻实施了建筑企业相关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制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能彻底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和建设行业主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但在实际过程中,仍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和相关部门为了能确保自身的利益,忽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且相关的监督管理的力度也不够,其相关的施工人员因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过程中并没有严格依照相应的规定及标准进行,而这些施工操作人员中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安全教育方面的正规培训,所以其自身的安全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为了能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确保相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单位对安全质量管理的忽视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中,会存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实现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待工程中标之后立即开展施工,而在此之前并没有对相关施工操作人员予以施工安全方面的培训,很多的建筑企业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监督及管理的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关安全有效的施工专项方案,亦或是方案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从而使得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措施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和落实。从整体上看,施工操作的队伍其素质普遍不高,且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甚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出现“三违”等一系列的不安全行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就连有关安全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部门在予以检查之时,也往往为了应付了事,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将安全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2.2对相关安全监督单位的定位较为模糊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工程其相关的安全质量监管单位主要是依据政府委托对建筑工程就安全质量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其工作的重点往往是围绕与工程有关的主体结构、地基基础、环境质量展开的。针对建筑工程中相关的安全质量监管单位其性质而言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目前主要看作是可以进行全额拨款的有关行政委托方面的执法机构。因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其自身角色的模糊分配,从而使得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还没取得预期的完全效果,其监管行为所应发挥的效用也没有充分展示出来。

2.3相关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监管工作力度尚需加强

我国大多数地区有专门设置建筑工程的相关安全质量监管部门,主要是对当地政府及建筑企业相应的投资项目实行安全质量方面的监管工作。但由于其相关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相应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和要求掌握得不够全面、透彻,往往会造成对建筑工程其安全质量方面的监管力度不足。再加上部分监督管理单位对施工单位予以安全质量上的监管之时常常很是被动,从而导致其检查的力度及强度显得弱化,并进一步使得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很难顺利的展开。

3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形势的相关概述

近年以来,我国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方面的形势虽然有较大的好转,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且施工队伍的进一步扩大都在给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政府的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监管,并加大监管的力度,对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隐患予以及时的遏制和排除,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之时,导致其出现安全事故的因素有很多,为了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保障相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4完善建筑工程相关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对策

4.1完善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监管

作为其安全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大对工程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等相应部位的检查力度,确保在建筑工程施工之时其相应的安全生产行为及监督管理的工作能够更加地科学化、规范化。定期的对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安全质量培训,以此来提高其安全质量的意识,并定期对施工单位给予安全方面的评估和评价,从而规范其安全生产的行为,针对一些发生安全事故的建筑企业还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相应的惩罚,以告诫相关企业应当提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

4.2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相关监管

相关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责,并加强监管监理企业对此项工作的监理力度,使得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监理方面能够尽职尽责。监理企业还应将工程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视为长期的奋斗目标,对施工单位及其相关技术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书及资质予以严格核查,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更要予以严格审查、认真把关,以防止潜在的危险因素其影响程度进一步扩大,并在对施工企业进行督促及整改安全质量之时,还应充分的发挥其职能与作用,从而促进安全质量监理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与规范化。

4.3提高有关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对有关工程安全质量的相关监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和培训,以进一步提升其在职业道德上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定期予以考核与评定,及时对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强化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地依照有关规定开展监管工作。还应当尝试对建筑工程的监理单位与项目负责人之间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并定期对其安全质量进行检查,举办相应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分析会议,针对检查之时所发现的安全隐患予以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督促和执行。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8

【关键词】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

【abstract】highwayisimportantinfrastructure,islongrestricted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guizhouoneofthekeyfactors.Constructionofgoodqualitynotonlyrelatedtothehighwayengineeringconstructionthelifeoftheenterprise,benefitanddevelopment,butalsorelatedtoguizhoueconomyquicklyandwell,betterandfasterdevelopment.therefore,strengtheninghighway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safetysupervisionandmanagementisanimportantlinkinengineeringconstruction.

【keywords】highwayconstructionprojects;Qualitysecurity;Supervisionand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国发2号文件指出,到2015年,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成。可见,国发2号文件为新时期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描绘了新的蓝图与方向。其中,建设质量优良的公路建设工程,是打造贵州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而优良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打造,离不开加强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

一、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性

1、是贵州落实依法治国的需要

1997年7月3日颁布并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二次修正)第一章第3条规定:“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第三章第26条规定:“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这些法规从法制上对贵州公路建设的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也是新时期贵州省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与体现。

2、是贵州公路建设工程应对特殊挑战的需要

从地质上看,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碳酸盐岩分布广、喀斯特景观普遍发育其主要特征。从地貌上看,绝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平均海拔在1100m以上,境内山高谷深。从气候来看,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较多,气候呈多样性特征。此外,气候不稳定。总的来看,贵州省地质地理条件比较特殊和复杂,地质环境相对脆弱,容易引发各类地质灾害,而且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因此,搞好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是应对贵州复杂地质条件挑战的需要。

3、是贵州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从贵州省情来看,欠发展、欠开发是总的特征。要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不断赶超西南地区兄弟省份并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大抓住机遇努力打造好贵州交通枢纽工程,特别是公路建设工程。2012年国发2号文件将贵州陆路建设规划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为新时期贵州公路建设勾画了美好的蓝图。按照国发2号文件的精神和贵州省情,2012年4月中旬召开的中共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可见,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是推动“三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前提与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两加一推”战略,对于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和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意义特别重大。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离不开抓住机遇与迎接挑战,进一步搞好贵州公路建设。加强科学管理与严格监督,建设质量优良的公路建设工程,是助推贵州经济后发赶超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4、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效益第一,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共识。在法制日益健全的社会,公路建设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视。公路建设企业除了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之外,还应该加强管理与监督,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与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才能打造一流的声誉和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因此,加强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是公路建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确保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最后保障与关键环节。

二、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内涵

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一般指公路的优劣程度,反映的是公路满通运输需要的能力。公路工程的特征和特性,主要表现是“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1]具体而言,公路工程质量要由相关技术规范和规程来明确,由公路工程发包方和承建方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施工和监督,最后由相关施工验收单位按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公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公路工程的功用、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等方面,是各方面质量的总和。

三、构建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的对策

1、加强宣传与教育

对于搞好质量管理,那么做好质量完全工作是一种必要手段。[2]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不但关系到职工个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公路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要加强对公路建设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规范性宣传与教育,使工程建设置于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就施工企业而言,要加强对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宣传与教育,让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生命意识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与监督,使全体员工认识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效益第一。没有质量、安全与效益,就没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忽视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必然会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对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通过下发通知、召开会议、观看视频、张贴标语、室内外广告等形式来加强对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监督方面的宣传与教育,从而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9

关键词: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体制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我们国家目前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是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开始的,国务院国颁发与授权的。最近几年以来,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我们国家已连续编制同时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同时增家、修充许多的技术要求。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关的法规也慢慢在完善以及优化,尤其是自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责任出现了本质的变化,对标准市场行为,降低质量事故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的管理,提升我们国家工程质量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整体来看,我们国家现在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管理体制上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我国目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体制性不足

我们国家现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慢慢建立和发展的,针对我们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现在的质量监督工作已不能满足市场变化的要求,在整体水平上还不能让大家感到满意,它的管理体制还应该有所创新和改变。本文认为,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在体制上主要还有下面这些问题。

1.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权责不清楚,也不明确。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从设立以来,它的目标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按照政府的要求,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对工程实施过时候的不同的参建单位的质量问题和工程实体质量实施监管的特殊的专业技术队伍”。这种说法其实是不规范也不科学,性质不清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督部门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记忆本身的建设。现实中,质量监督机构代替政府进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然而它属于事业单位,工作花费需要自己自足。它的权力来说,质量监督机构仅仅是代替政府行政,在授权范围内对相关的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它的不同责任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其实事业单位,由于受相关的限制,并不可以全部代替政府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全部职能,造成权利比较小,责任比较大,权责不一致问题比较多,降低监督机构形象以及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

1.2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一方面是因为工程建设体制现在还存在着企业和政府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因为这个而造成的部分封闭管理出现大量工程的用户、监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以及质量监督来自一样的系统,都属于一样的负责部门,这种管理方式实际上是属于内部的监督体系,不容易做到严格的、公正的监督;除此以外,全面的监督机构管理体系并没有做好,不同级别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因为它的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都是因为不同地方的管理,人员配备不是非常合理,不同地区的发展不相同,造成对它的有效监控没有达到要求。不具备对它进行全面的管理部门,不容易做好有效的制约机制。另一方面质量监督机构实施不同部门的不同的专业管理,不同的职能划分不够明确,看上去环环相扣,但是真正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好,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形成了部门之间的矛盾的同时,实际上也给全面立法以及监督执法造成了障碍,还添加了地方及企业负担。

1.3监督管理执法程序不规范。

由于我们国家在建筑行业方面出台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然而相关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性规定并不完善,可操作性没有达标,自我节俭、勤政限制,机构不完善,造成监督过程中行为自由散漫,没有好的透明度,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监督者的外在监督不够,没有重视被监督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在影响监督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权威性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收受贿赂等违法犯罪问题出现。

2.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对策性思考

2.1改革监督体系,明确监督机构权责。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属于政府猜的行为,就应该定位它的位置,增加它实际的权力,切实成为政府实施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部门。进行根据相关的部门进行整体的管理,明确责任,减少职能重叠以及相互推脱,根据这次《建筑法》的修改同时把需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覆盖工程项目整个过程、涉及参与建设活动不同人的工程项目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独立性以及有效性,从而提升工程质量的监督强度,进一步做好管理职能分工明确,责权分工比较科学合理。

2.2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受控。

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原因非常多,有设计、施工方面的因素,还有材料、管理问题的因素。现在因为设计质量因素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占的比例是非常多的,因此除对施工阶段实行质量监督之外,需要向设计阶段进行扩展。对设计阶段进行监督,需要重点针对设计文件审查关,对建设工程做到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竣工的整体监督,切实做到从设计到工程竣工的整体的质量监督。为此建议多出的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服务问题,在需要有对审查的项目到现场复核的职责,对审查意见在施工现场落实问题实施检查,减少它的只是关注问题,而不重视问题的解决,对回复意见审查不仔细,对回复的合理性审查不仔细,进一步彻底符合减少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的审查目的。

2.3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

优化质量监督机构及其人员资格认证的制度,进行监督人员的持证上岗以及定期培训制度;增加检测的设备,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针对队伍建设来说,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出了应该有的基本条件。为全面实施这种意见,还有非常多的实际工作应该落实,需要优化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严格的个人执业资格。对监督工程师的资格应该严格要求,以后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要进行考试、考核,获得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技术注册资格,才能够进行质量监督工作;建立监督人员的持证上岗以及定期培训的制度,培训一支技术良好的质量监督队伍,使它具备非常高的技术判断能力行以及政执法能力;针对技术装备来说,还需要加强检测的力度,增加检测设备,通过数据来说话。

结语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体制应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本门面临着重大转变前以及转变中的探索中,是整个建筑工程行业来讲面对的不只是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加需要意识到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在假如世贸组织以后的转变中遇到的困难挑以及战更大,然而监督部门需要积极应对,树立起整体的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我国的适量监督行业才能符合将来的国际竞争,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篇10

关键词: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作用逐步显现,铁路监督机构在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面临新形势,尤其是科技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得到应用,如何发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作用,创新监督管理方法,以提高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更好的服务于运输经营,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中国铁路在突飞猛进、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下一步加以克服,否则,极有可能会影响铁路建设的发展。

(一)标准化管理不到位。部分参建单位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办法不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主要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能有效运转,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二)参建人员素质不高。一是部分单位投标承诺兑现率低,进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力量薄弱;二是一线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差,业务水平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三是现场监理配置数量不足,专业不全,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部分存在无证上岗现象,监理现场监控不到位。

(三)管理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个别单位主要领导没有把质量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工期管理、投资管理等工作上,甚至分管质量安全的领导也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施工现场。“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层对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现场问题频发。

(四)技术交底、业务培训工作不到位。部分单位技术管理粗放,技术交底书编制不细不全,技术交底不彻底;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不具针对性。上述工作的缺失或不到位,导致现场作业凭经验、想当然,盲目蛮干,加之现场技术管理薄弱,监理监控不到位,现场大量违反设计、标准的问题重复出现。

(五)对问题整改不够重视。从检查问题看,重复性问题不断发生,说明责任单位对问题整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存在问题一改了之,对责任人一罚了之,而没有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持续改进。

(六)考核手段单一,奖罚力度不够。问题的重复发生,说明参建各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好人主义,处罚不严,违法违规成本低。徒有形式的考核、处罚没有使责任单位意识到法规不能为,从而不敢违,反而助长了其违法违规的气焰,造成现场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二、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质量监督在铁路建设中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以“抽查”为主的监督方式,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决定了监督管理的局限性。从当前的监督检查来看,各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依然薄弱,质量安全问题比较集中。现场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居高不下,常见的“通病”、“顽症”屡禁不止、反复出现,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有待加强。

通过分析,只有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创新监督方式,克服目前监督管理的局限性,提高监督水平,规范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行为,加强质量、安全控制,遏制问题的重复发生,才能提高铁路建设的工程质量,杜绝质量安全事故,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建设工程,为现代化的高科技铁路的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需要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与升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这是时展的趋势,也是确保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地质矿产、国家资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作用不言而喻。为了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十分必要。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改善工程监督效果,提高监督和服务水平。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将铁路工程的材料配置、试验配置和施工过程配置、数据的真实性等施工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杜绝弄虚作假、减少工序等不良施工行为,确保现场达到标准化作业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将工程纳入监管标准化,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将有所依托,不再受个别施工现场的假象蒙蔽,而是通过系统进行施工全程跟踪定位监督,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在信息系统中都有记录,有利于责任的落实与追查。

(二)逐步融入国家直管模式来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铁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安全监督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两大主题,作为受政府委托的管理部门,必须真正认识到“质量重如山,安全大于天”。因此,为了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对现有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逐渐融入到国家直管模式,国家监督管理机构能够随时在线对企业的任何一个已建、在建、拟建的铁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检测报告、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详细信息进行调出查看,不但时时可以对企业进行管理,也为对其下属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从国家监督的层面上对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进行监督与管控。

(三)利用差别化管理方法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差别化就是针对铁路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将其划分为几个施工阶段,由于每个施工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侧重点也要跟随着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利用差别化管理方法进行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于铁路工程浩大,施工人员众多,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同,施工侧重点不同,每个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不同,差别化管理要从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段五方面进行管理分类。每个方面要制定出有所侧重的监督内容、重点、方式等,从而解决以往监督过程中存在的大而全,不精不细,以及监督机构人员少,不能全面跟踪监督的问题。

(四)建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员化模式。所谓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员化模式,就是要求铁路工程的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全部参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强人员的自身监督与相互之间的监督管理,人人具有监督的权利,人人具有举报的义务,从而能够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上将管控与施工融合为一体,能够更好的促进铁路工程质量的提高。

(五)建立动态的监督管理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有机融合。动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指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的时时监控与管理,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是对施工的全过程管控。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能够在时时动态监控的基础上,将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有的放矢,将施工管理与施工进度进行配套,更好的促进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关于重新印发《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办[2008]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