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维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7:58

企业运维管理篇1

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运维管理中人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的提高运维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防止运维工作人员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成为了业务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运维管理中由于人员的调动,特别是技术熟练的运维人员发生岗位变更时,对于运维业务的工作的处理会带来极大的不便。新投入的运维人员由于工作经验等的限制,难以满足企业运维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市场的变化和知识的更新进步,对于运维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的做好人才的培训工作,将难以使运维工作人员满足工作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维成本。特别是it运维管理对于人才的依赖性比较强,这增添了运维管理的不稳定。因此在it系统中,应当逐步的减少对人才的依赖,特别是在关键人员工作变更时对运维管理的运行的影响,这也是企业所需要面临的最大考验。

二、加强企业it运维管理的措施分析

目前it运维管理已经在世界很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这些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解决方案存在着不同,但是都能够将it系统和企业的业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it运维系统。it运维管理主要是提高服务支持和支付工作,通过对服务台、事故以及等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建立统一的运维平台,通过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石油企业的it运维管理,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通过在石油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运行和管理平台,建立运维管理的制度和标准,对于it运维的管理效益的发挥十分重要。应当按照运维管理的需要,加强内部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和技术的整合,不断的完善运维服务的流程。统一的受理和记录业务请求,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服务管理系统保证工作人员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同时还应当对运维管理服务中心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集中管理[2]。为了不断的提高石油企业的运维管理能力,应当不断的强化共享运维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享。

2.加强企业的人才培训和建设工作。为了有效的保证it运维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当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对运维人员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构落实奖励制度,可以充分的调动运维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同时为了满足时代和系统不断发展的要求,应当有计划、有层次对运维人员展开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的胜任运维管理工作的需要[3]。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知识管理制度,有效的解决知识利用的不足。通过为运维人员通过系统的学习机会,不仅保证了运维人员的工作热情,而且也将推动运维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运维管理篇2

[关键词]itiL;it运维管理;国内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6.014

[中图分类号]F270.7;tp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6-0019-03

近几年,国内企业均将建成世界(国际)一流的大型公司作为其发展目标,这就需要与之匹配的信息系统平台作支撑。自2000年以来,国内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进入到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按照整体规划,国内大型企业已经实现了集中建设的目标,今后将继续推进系统深化应用,并实现集中化运维管理,这给传统模式的运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亟需构建一套先进规范、运行高效的运维管理体系来满足提升管控能力的要求。

1it运维管理发展趋势

1.1向集中化管理转变

集中化管理是当前it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备份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桌面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成为企业it运维管理的必然选择。

1.2注重与业务的融合

it运维管理体系越来越注重与业务的融合,正逐步向业务靠拢,it部门正在由从一个纯技术中心逐步转向服务导向的中心,目标更是直指业务中心。同时,以业务为中心,驱动i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提高it效率的同时推动业务价值的形成。

1.3以itiL为最佳实践,指导运维工作

目前,itiL作为当今it运行服务管理的主要方法论已经被欧洲、美洲、澳洲、亚洲的很多企业采用,全球已经有1万多家知名的公司在参考里面的方法管理自己的it系统。itiL已被认为是世界it服务管理领域的标准,同时也使得itiL在it服务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4向自动化管理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专业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手段,来实现运维工作的自动化管理。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将it运维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防患于未然。例如,全天候自动检测与及时报警能够实现it运维的“全天候无人值守”,大大降低it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与此同时,通过自动化诊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因此,对于越来越复杂的it运维来说,自动化管理是提升it运维管理的过程,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国内企业it运维管理现状

2.1it运维管理现状

随着信息化的逐渐深入,企业的应用系统日益复杂,特别是数据集中之后,业务对it持续运行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保证系统7×24正常运行也变得尤为重要。it服务管理理念引进中国后,国内信息化的建设在参照了国际的流行趋势后,结合国内企业的现状进行运维管理体系的建设,在一些企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国内企业充分结合itiL最佳实践和企业的it运维管理的现状,从整体上提升了it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

通过调研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中烟信息4家企业的it运维管理现状,从运维体系、流程、工具、团队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从表1案例来看,it运维管理都借鉴itiL国际标准建立了相关流程,并遵照实施,其共同之处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从运维体系来看,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中烟信息均采用三级运维体系架构。

从运维流程来看,服务交付域和服务控制域中涉及的事件、问题、变更、、配置5个流程已得到全面应用,这5个流程是快速响应和解决用户提报问题的关键流程,直接决定运维服务水平高低。通常与流程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会在与客户签订的服务级别协议(SLa)中体现出来,之后这些指标会在内部团队和外部供应商之间进行分解,以保证服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从运维工具来看,多采用与itiL流程吻合度高、先进、应用广泛的运维管理平台,如Sm7和Remedy。这些平台的应用,使运维人员和运维流程得到固化;同时,也使知识库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运维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从运维团队来看,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大多为内部支持队伍,且少有将全部运维工作外包出去。这些内部支持队伍均取得iSo20000认证,或者运维相关资质如CCoe认证。

2.2it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it运维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国内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2.2.1向集中化管理转变各企业的运维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工具支持

目前各企业的运维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运维管理流程和工具,但在实际执行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更多企业的运维管理工作还处在不尽规范的状态,缺少相关的管理流程和工具,更多的是依靠运维人员的个人能力维系业务系统的运维管理。另外,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运维工作缺乏有效工具的支持,运维流程效率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适当工具的使用,包括监控系统去获取客观的数据,it服务管理平台掌握对运维流程关键点的控制等。

2.2.2系统建设与运维并举,运维管理环境和运维团队尚不稳定

目前从总体来看,国内企业的信息化还处在建设和运维并行的阶段,而且这种特点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种并行特点给统一和整合的it运维管理体系的建设带来了环境和团队方面的挑战。

2.2.3量化考核和评价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国内企业的it部门量化考核和评价机制还不完善,缺乏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而为配合运维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开展,应提前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绩效衡量和质量评价体系等,这些内容是实现运维管理工作目标的必要手段。

3国内企业实施it运维管理的对策建议

未来,运维管理模式的建设方向是一体化集中管控模式。为此,国内企业在设计运维管理模式时,必须考虑组织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要考虑,随着基础设施、应用的大集中模式的实现,未来国内企业会搭建以iaaS、paaS为主,逐步尝试SaaS的私有云,集中化的运维管理模式必须能够支撑未来企业云环境的管理。

3.1it运维管理模式建议

借鉴it运维管理发展趋势,结合国内企业的现状特点,建议it运维管理以统一的技术工具平台为支撑,遵照统一规范的运维流程执行,明确出人员角色,涵盖三级运维体系。it运维管理体系的建设涵盖组织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绩效考核、知识管理、技术支撑等内容。

3.1.1组织模式

为了实现一体化集中管控的运维管理,建议将运维管理机构、运维服务机构到后台支持团队3个层次进行统一,按照业务设立统一的运维团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it运维服务。

3.1.2制度规范

管理制度体系分为“信息化运维管理办法”、“各服务管理流程序文件”、各信息系统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再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以及表单4个层次(如图1所示)。

3.1.3管理流程

建立统一的服务管理流程,包括分别面向用户的服务支持流程,如事件、问题等流程。以及面向客户服务交付流程,如容量管理、可用性管理等流程。

3.1.4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从it运维管理体系的目标出发,按照组织、流程和岗位角色分解,形成“it运维组织Kpi关键绩效指标—流程Kpi—角色岗位Kpi”3层相互关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3.1.5知识管理

整合知识资源,建立一套“统一、集中”的运维知识管理平台,以便为总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it运维工作提供支持。

3.1.6技术支撑

建立集中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包括服务流程平台、监控平台、知识管理平台等。

3.2提升it运维管理水平的建议

3.2.1各企业参照统一标准搭建运维管理体系

各企业运维管理体系采用急用先上的原则,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内容、日常运维中最不可或缺的内容建设完成,按照系统搭建运维服务台,建立统一的用户服务体系及内部管理体系,具备必要的运维管理能力,改变目前无流程、无工具或流程执行不到位的现状,初步搭建规范统一的运维管理体系。

3.2.2配套运维管理工具,提升体系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通过运维工具可以实现对it服务过程工作流程的精确管理,将人员和流程固化,实现运维人员、流程、技术的有机整合,实现常规及突发状态的应急管理,实现运行故障的提前预警。同时,从管理、制度和技术等角度出发,将系统运维工作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建立统一的、不断丰富、完善的运维知识库,为运维人员学习培训、信息共享提供方便,从而提升管理体系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3.2.3建立持续优化机制,确保体系高效运转

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改进的过程。体系实施后,在规范日常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大自检力度,成立检查小组,定期检查数据、记录及职能角色等执行的合规性,产出表单的完整性,认真出具自检报告。对体系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监督落实。同时,随着人员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运维管理模式的转变,运维管理体系也需持续改善,改进和优化运维管理流程,以适应业务部门和管理不断升级的需求。因此,要建立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机制,加强管理投入,定期度量和持续优化管理体系,确保体系高效运转下去。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运维管理篇3

一、风电运维企业的管理现状

1、电力市场阻碍风电企业利润收入

这些年来,风电企业也在进行着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现在。电力市场主导着我国的整个电业,它占据着稳定的位置,严重影响到了风电运维企业的利润效益,成为风电运维企业的发展的主要阻碍。电能的提供者和电能的使用者之间,通过进行不断地调节和协商,从而使得供电和用电之间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是绝对不能不打破的,一旦打破。就会造成供电供大于需求,导致电能的严重浪费,或者形成供电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社会对电能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如果供电和用电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影响到电力市场的稳定,最终使得风电运维企业的利润下降。

2、风电运维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员工工作态度不积极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风电运维企业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就是对于其管理的认识不够,没有完善的组织和管理的制度,没有重视管理工作,从而在具体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引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风电业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很多,流程很繁杂,然而,与此同时,风电运维企业管理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兼顾到所有的相关程序,而且,还在有些程序上出现纰漏和欠缺。再加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下以及他们的工作态度问题,导致无法制定出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从而出现职责划分不明确,各个管理部门就会出现互相推脱的表现,但是同时又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制约,所以很多的风电部门便存在着侥幸心理,使得工作监管责任问题更为严重。并且,由于没有具体的职工岗位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以及奖励制度的完善,使得一些职工们放松警惕,工作态度懈怠,再加上环境的恶劣,严重影响到了员工的工作心情,没有积极的心态去奋力工作。所以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很难使风电运维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风电运维企业的管理对策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我们都清楚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处不存在信息的气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前以物质为中心的生产方式都渐渐转变成以信息为中心了,开始了信息化的模式。这个“信息化”解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去利用计算机、软件还有通信这些技术去搭建网络,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开发、运行和管理,可以使得企业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让整个管理变成一个程序化的模式,是一个人-机系统。像把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风电运维企业的管理的效率,使管理的成本降低,项目更加稳定,不会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2、注重制度的完善以及人员的情感

制度的完善是企业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风电运维企业可以借鉴其他具有优秀管理机制的企业,学习他们优秀的制度,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企业本身的情况,来制定出完整周详的企业制度,使得企业上下井井有条。由于风电运维企业所处的位置比较偏远,条件差,这严重影响到了员工们的工作心情,所以,高层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关注员工的心理情感,时常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员工们的生活,并且可以制定一些奖励制度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企业运维管理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运维;数据备份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

1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相关措施

1.1加强网络管理制度建设

现代化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制度方面着手,通过健全制度,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计算机设备资金投入方面的管理、日常操作安全方面的管理、设备日常养护维修方面的管理等,切实加强网络管理。只有全面、认真考虑不同方面的管理,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贯彻落实。除此之外,在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还应充分明确员工的职责,这样才能做到责任到人,避免因责任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1.2加强网络拓扑结构优化

在实际网络管理过程中,加强拓扑结构优化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业务信息量逐年加大,完善拓扑结构能切实提高网络性能,降低网络故障发生的概率,充分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各项业务的实际需求。现阶段,企业应不断优化传统网络拓扑结构,改变仅利用一台主交换机的现状,增加计算机终端的数量,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并科学配置网络结构,实现网络系统的优化升级,满足当前的需要。目前,在系统优化过程中,VLan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现代化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划分VLan,使其形成不同的子网结构。不同的结构控制不同的功能,不仅切实提高了网络性能,同时也有利于网络安全。

1.3注重网络用户管理

现代化企业应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网络使用层次的划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加强企业员工管理。不同的企业员工,在日常网络使用过程中应具备不同的权限。企业高层通过权限划分,对不同部门的员工进行有效分组,不同组别具有不同权限,这样才能真正将管理落到实处,使企业有效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为保障企业的隐私和安全,应采取措施避免越权访问、Guest访问等现象。在日常办公过程中,管理员也应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向别人透漏有关本电脑网络的相关信息。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数据库的管理,利用先进的数据库加密手段,有效保障数据库的安全,避免黑客入侵。

1.4网络管理软件的引入

在日常办公过程中,企业内部员工应借助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实时监控计算机网络运行状态,有效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提高网络管理水平。

2企业计算机网络维护的相关措施

2.1网络硬件设施维护

硬件设施会对计算机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切实加强硬件设施方面的管理。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应避免使计算机处于不利的环境中,例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硬件设施的安全运行,避免网络性能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2.2网络软件维护

2.2.1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企业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应加强系统修补,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保证计算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每个系统不可能都是完善的,因而系统必须安装配套补丁,以起到漏洞修复的作用。为此,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应重视补丁安装工作,利用配套补丁程序及时更新系统,从而使计算机具备良好的网络性能。

2.2.2切实加强网络数据备份

一旦系统崩溃,将导致网络数据丢失,对企业的日常运营极为不利。为此,企业应做好数据备份工作,采取定期备份的方式,减少数据丢失所造成的损失。通常,数据备份有两种,分别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备份和利用服务器备份(借助RaiD等方式)。

2.2.3加强病毒防范

在软件设施日常维护过程中,还应切实加强病毒防范,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做好网关防毒工作,构建完善的防毒体系;②严抓病毒源头,利用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并加强防火墙设置;③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在使用网络时安全、文明上网。

2.3加强两级网络安全维护管理

在日常网络维护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局域网的维护和对广域网的相关管理。在局域网维护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用户权限问题,例如权限分配问题。部分局域网账号本身一直处于较为闲置的状态,此时,维护人员应对其进行封存处理。对于数据库服务器而言,还应充分借助其特有的监察审计功能,加强对日记记录的监察。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对广域网的维护,包括路由器、防火墙等,使计算机网络具备优良的性能。

3结束语

在现代化企业的运营中,计算机网络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企业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维护,避免病毒、黑客入侵等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影响,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倪汝鹰.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维护之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10):117-118.

[2]康广新,谷爱军.浅谈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维护[J].公关世界,2014(6):88-89.

企业运维管理篇5

关键词园区网络;安全;运维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1-0214-02

以internet、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一次次席卷全球,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逐渐覆盖到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internet所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和自由性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对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已成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健康发展所必需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园区网络作为企业的神经中枢,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整个企业的日常生产与信息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企业园区网络的网络管理员,我们必须了解园区网络面临的多方面的安全威胁,从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障网络的安全与稳定。

1园区安全风险分析

1.1内部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在已知的网络维护安全事件中,约70%的攻击是来自局域网。首先,局域网中用户之间经常通过网络共享资源,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捷;其次,内部管理人员有意或者无意泄漏系统管理员的用户名、口令、内部网的网络结构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信息等,这有可能加大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另外,由于局域网内的用户主机、服务器等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到同一台网络设备上,局域网的高带宽也在加快病毒的传播速度的同时,加剧病毒对网络的影响程度。

1.2广域网、用户迁移的安全威胁

其他区域网络感染的病毒有可能通过广域网传播到本地区域网,也可能随着用户出差、变换工作地点、同一台机器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使用等原因将病毒带入本地区域网。

1.3电子邮件应用安全威胁

电子邮件是最为广泛的网络应用之一。局域网用户除了使用企业内部邮箱收发系统内办公邮件以外,也会接受一些来自internet的不明邮件,这给入侵者提供机会,给系统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1.4来自internet的安全威胁

来自internet的安全威胁非常多,园区网络一般只会开启互联网的网页浏览功能,但网页浏览也是网络系统被入侵的一个不安全因素,这也是园区网络最主要的病毒来源之一。浏览网页、下载资料都可能带来病毒程序或者木马,还有利用假冒手段骗取你的关键信息等手段。

2网络管理措施

2.1网络拓扑设计

园区网络的管理应从设计阶段就加以考虑。关键节点双机热备、关键传输链路采用多条不同路由、设备互联采用动态路由环状连接等,这些冗余架构都能从很大程度上增强基础网络的稳定性。但我们也需要在网络的复杂性和简洁性上做好权衡,过于复杂的网络结构反倒会给后期的运维管理埋下隐患。笔者在长期的网络运维管理实践中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问题。个别局域网系统设计考虑非常多,采用双机热备、多链路上联等多种方式,VRRp、Stp也都用上了,以期增强网络的稳定性。结果在后期运维中,由于选用设备版本不够稳定,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反倒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2.2网络管理文档的建立

网络维护的绝大部分工作在于平时细致的管理和准备,需要对网络的每一个细节做到了然于胸,当故障发生时,我们能够迅速定位到故障点,以最快速度排除故障。为了做好网络的管理,我们需要持续做好网络管理文档的完善工作。如:交换机端口信息表、ip和mac地址的对应表、网络拓扑图、故障处理报告等等,这些信息都会为我们应对突发网络故障提供帮助。例如:经常在园区内泛滥的aRp病毒,由于其影响范围广、难以查杀而让网管人员颇为头疼。如果我们有ip和mac地址对应表,就能够非常快的定位病毒源,以最快速度处理掉故障。

2.3网络的日常检查及性能分析

我们需要经常对核心网络、应用服务器进行细致的检查,分析性能,察看日志,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处理。这种工作虽然枯燥但却很重要。每天的重复劳动不一定总能发现异常,但这是我们发现问题,对故障进行预判的依据。例如:一次日常检查我们发现某主干交换机CpU、内存使用率偏高,通过进一步分析日志发现某接口错误。经过细致排查,我们发现接口光纤质量不好导致接口报错,更换光纤后故障排除,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升级。

2.4系统及时升级、补丁、病毒定义及时更新

网络设备、服务器的软件系统需要及时升级,服务器、客户端也要及时打补丁、更新病毒定义,这是我们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措施。目前国内客户端使用微软的用户比较多,那wSUS就非常重要。防病毒服务器也必须统一部署,能够使病毒定义统一更新,避免网内有安全短板。

2.5网络管理系统、日志系统、网管工具的使用

通过使用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设备的轮询、故障的报警等功能。通过一些阀值的设定,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将故障预警信息通过邮件或者短信发送给系统管理员或者网管中心,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故障的预判。并且,网络管理系统图形化、自动化的管理方式,也将大大提高我们网络管理的效率。

日志系统也非常重要,通过对日志系统记录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排错、优化系统提供依据。

各种网管工具更是我们做网络管理的必要的帮手,比如抓包软件、可视光源、测线工具、标签机、螺丝刀等等,所以网管人员往往都是背着背包的,应手的家伙一个也不能少。

2.6做好设备、线缆标识工作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做过的事也很容易就忘掉,更何况网络管理团队中有好多人,很多时候一件事往往追溯不到源头。所以标识、记录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标识工作不到位,很容易会发生设备、线缆用途无人知晓,谁都不敢动的情况。

2.7对用户的培训

很多网络故障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碰掉设备的电源、办公室HUB出现环接等等,通过适当的时机对用户进行网络知识的教育,能够有效地避免类似网络故障的发生,给网络管理工作降低工作量和难度。

2.8其他

机房环境设施的运维管理,也是对网络的安全与运维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如果有互联网出口的,还需要部署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等,既要做好安全防护,又要做到有迹可查。

3结论

本文提到的风险分析及网络管理措施并不完全,网络安全保障及维护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持续性工作,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持续的学习能力,善于利用各种网络管理工具和各方面的技术支持,才能在网络管理方面跟上技术的进步,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应对各方面的安全威胁,把网络管理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企业运维管理篇6

[关键词]炼化企业;门户管理;运维;闭合回路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2

1中国石油企业信息门户背景介绍

中国石油企业信息门户于2003年开始统一建设与推广应用。采用统一平台、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技术对其下属企业进行建设。历经十余年应用,企业信息门户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企业门户主管部门,始终把门户管理和运维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作为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举措。通过注重公平公正,强化激励约束,严格奖惩,不断深化门户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完善的门户运维工作体系。

随着门户管理与运维工作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原有工作体系存在着不足与短板,例如考核评价体系仍然需要完善,考核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过程评价不足,评价手段单一等。另外,通过门户评估,能够发现门户网站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门户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改进,有效引导门户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企业必须依靠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企业长久发展。而信息门户恰恰是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因此需要最大限度发挥门户的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员工提供有效服务,为企业提供服务保障。因此构建大型炼化企业门户管理与运维体系,实现门户管理和运维的闭合回路,是非常必要的。

2信息门户实施内涵

构建大型炼化企业门户管理与运维的闭合回路,即是对现行门户管理制度、标准规范、运维流程等进行总结梳理,完善门户考核评价等工作,通过构建门户管理、运维、安全保障和考核评价等四个体系,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和指导,从而形成符合企业门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门户管理与运维工作体系,覆盖门户所有工作环节中,永远不会脱离pDCa管理模型: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策划,实现了门户管理和运维工作的闭合回路。

3构建大型炼化企业门户管理与运维闭合回路的主要做法

构建完善的门户管理、运维、安全保障和考核评价等4个体系,每个体系都采用pDCa方法进行不断建设与完善,搭建形成覆盖企业门户管理和运维的闭环管理环境,推动企业门户的发展,提升门户服务能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3.1构建完善的门户管理体系

3.1.1门户管理体系的内容

门户管理体系是由制度、标准、规范、组织机构、人员和流程等内容组成。它是开展门户工作的前提,有效的管理体系将使企业的门户管理和运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1.2门户管理体系的规划与实施

(1)完善制度、标准和规范。制度是围绕门户工作各个环节而设计的一整套管理规范。立足公司实际,自上而下、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步完善,形成了企业统一管理框架,便于管理层、运维人员及用户参照和使用。如《公司信息门户网站管理办法》《公司门户建设与运行管理规定》等,规范门户管理和运维工作,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标准是围绕门户工作制定的一系列可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如《公司信息门户网站编辑规范》《门户信息格式规范》等。

(2)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分工,建立有效管理机制。机构设置上保证责任全覆盖。企业门户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公司信息化工作委员会、门户主管部门及门户运维部门。公司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信息管理部领导组成,负责研究和审定公司办法及管理制度,监督与检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情况的决策等,加强了对门户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门户管理由办公室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使管理更加便捷和精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完善管理环节与工作流程。

(3)建立、完善管理流程是门户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明确怎么管,如何管。

3.2构建完善的门户运维体系

3.2.1门户运维体系的内容

门户运维体系也是由制度、标准、规范、组织机构、人员、工作流程等内容组成。它是做好门户工作的基础,主要涵盖运维全部工作,要确保门户稳定、可靠、便捷、高效和安全。

3.2.2门户运维体系的规划与实施

(1)制定有关运维工作的制度和标准。在管理体系中已经建立和完善门户制度、标准和规范,因此,在运维体系下,主要是围绕门户运维工作制定相应的运维制度、标准和规范。同样也要立足工作实际,便于运维人员及用户参照和使用。例如制定完善《企业门户网站运维工作细则》《门户网站用户操作手册》《门户网站管理员日常操作手册》《门户网站功能模块维护手册》等,涵盖运维所有工作内容,要制定表单跟踪,规范门户运维工作,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2)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分工,构建有效运维机制。一般都是由企业信息部门承担运维工作,或者企业信息部门和下属单位共同承担。人员分为专责和兼职两种。

(3)完善和梳理工作流程,门户系统运维工作大体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门户建设和维护。主要包括门户网站的新建与改版、专题新建与维护、门户功能的扩展等内容。由用户填写《门户建设(变更)申请表》交由运维部门操作、执行、反馈并存档。

第二,门户系统权限运维。主要对信息采编、文档库、网站、网站集权限等进行变更、维护与管理。由用户填写《门户权限变更申请表》并由运维部门授权、反馈和存档。

第三,门户系统软件运维。主要对系统软件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进行运维。操作系统主要是对日志、补丁更新、接口等进行监控、优化和故障排查等。数据库主要是对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库优化、故障排除等进行运维。备份工作确定好增量备份和完整备份的时间、方式,以及数据保留周期等,填写《门户数据备份日志》进行留存。

第四,门户系统硬件运维。主要是对硬件设备(服务器、存储等)的日常巡检,定期检查和维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运维人员巡检填写《门户巡检记录》,维修需要填写《门户硬件维修表单》等存档。

第五,门户系统客户端运维。针对最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保障其应用正常。运维人员根据日常处理情况填写《问题记录日志表单》。

针对整体运维情况,企业可统计《门户运行周报》或《门户运行月报》,进行分析总结,记录相应信息。

3.3构建完善的门户安全保障体系

3.3.1门户安全保障体系的内容

门户安全保障体系也是由制度、标准、组织机构、人员、工作内容组成。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能够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减少突发事件带来无法预估的工作量和影响。

3.3.2门户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与实施

(1)完善门户安全制度和标准。持续完善《门户信息保障措施》《门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门户风险管控手册》等制度,实现安全工作规范化。

(2)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机构设置满足门户信息安全需要,一般参照上述管理体系和运维体系提及的部门共同承担,企业信息部门为主要责任部门。

(3)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监控平台。利用当前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安全保障系统,提高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逐步完善,形成稳定的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对门户网站进行漏洞扫描、挂马监测、敏感内容监测、域名监测、钓鱼监测、平稳度监测及篡改监测等安全监测,及时发现网站挂马事件、被黑事件、安全漏洞等问题,确保门户网站安全运行。

第二,风险管理。运维人员在做好门户基础运维工作的同时,还应该保障系统的软硬件及数据安全,加强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前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针对较高的风险制定应急措施,保障门户系统安全;特别针对信息审核和,一定要严格按制度执行,做好舆情管理。

第三,应急处理。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发现并定位,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快速响应,使影响最小。同时应该强化运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对演练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增强运维人员处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3.4构建完善的门户考核评价体系

3.4.1门户考核评价体系的内容

将门户工作纳入公司信息化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和评价指标,分层次比照,加强考核与评价。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对用户、运维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失误的地方予以批评指正,对提高、改进的地方予以奖励,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时发现问题,消除潜在的隐患,促进全过程价值创造,进一步提高运维管理的水平。

3.4.2门户考核评价体系的规划与实施

考核不仅仅是评价和监督更是激励。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能有效发掘员工的潜能,提升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进而提升整体运维水平。

(1)全要素评价。对门户的考核不仅包含工作完成情况,还包含服务满意度、故障处理及时率、系统畅通率、设备完好率、维护及时率、培训情况等以及人员日常工作表现和素质能力的评价。

(2)全过程控制。贯穿整个门户工作中,结果性指标与过程性指标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将考核内容量化,按规定的程序和频率进行考核评价。

考核结果应扩大化、直接化、显现化,与绩效奖金直接挂钩。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考核制度公开、目标设定公正、考核过程规范、考核结果公平,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还要考虑激励约束并重,坚持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激励与约束相配套,责权利相统一,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培训发展等紧密挂钩。

4结语

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运行平台,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门户作为企业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企业应从管理、服务和业务发展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门户管理运维的闭合回路,提高门户服务水平和能力,保障信息系统高效安全运行,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运维管理篇7

关键词:企业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系统和技术已经成为当下各个领域不可或缺以及赖以生存的基础性建设。现今信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综合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信息技术在不断支撑着企业业务开展的同时,其在运维方面也会产生相应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非法访问、信息篡改以及信息泄露。这些风险就会对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1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控制难点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也通过各种安全措施加强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防护措施,但仍存在两个难点,首先是信息系统的高风险性,由于当下信息系统较为复杂,且漏洞较多,就会使得系统处于高风险性,使得运维人员很难进行控制。其次是当下ip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的规模逐渐增加,也就使得攻击源变得多样化,运维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追踪,也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护。

2企业运维管理中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近年来,信息时代的脚步逐渐加快,信息化的水平也在与日俱增。信息技术也以其方便、实用等特点广泛地应用在各企业之间。而为了更好地将信息技术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定期对其维护。但是随着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逐渐增加,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信息系统的结构愈加复杂,也使得技术漏洞逐渐增加,这就会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隐患。在现今运维管理中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2.1服务器终端层面的风险

服务器终端层面的风险主要分为下述几个部分:①信息系统的基本安全保密配置不够完善,管理不够成熟,这就使得用户可以私自更改BioS的启动顺序,使得安全防护产品的失效,从而进行信息的窃取和篡改;②安全风险的报警装置不够成熟,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会由于安全产品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失去应用的效用,出现误报或者漏报的情况。然后就是系统含有漏洞,信息系统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系统,在当下的企业中应用的操作系统基本上都为windows系列,而一些停止补丁升级的windows系统就存在着漏洞,很容易受到侵蚀,进而造成数据的丢失。2.2网络层面的风险在网络层面安全风险主要为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不当,通常会开启多余的服务或者端口,这就存在了被非法访问的隐患。同时在访问控制方面不能对接入进行有效的控制,会造成设备非法接入的风险。另外,企业通常不会对用户进行分层、分级,这就会导致网络拓扑混乱,使得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存在被非法授权访问的安全隐患。

2.3硬件层面的风险

现今,企业都拥有大量的硬件,且都是采用的国外进口。企业根本无法知晓底层硬件的工作机制,其是否含有隐藏通道等。例如惠普的某型号服务器已经被证实存在后门,这些设备的运维都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这也就会使得维修过程容易发生信息篡改或者信息窃取的风险。2.4应用层面的风险应用层面的风险主要就是身份认证的管理不够完善。管理员的口令较弱、用户名和密码过于简单等都会被攻击者利用。甚至在当下一些企业还有用户名公用、滥用的现象,这就更给攻击者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些漏洞进行水平提权,进而对信息进行窃取,甚至其可以获取管理者的权限,对系统进行控制,这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5安全审计层面的风险

在当下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都会部署一些安全监测产品,例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这些产品只能针对某类安全问题有效,这就使得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变得松散,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由于系统的兼容性等原因,总会出现误报、漏报的现象,这就会对审计的作用带来巨大的影响,使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另外,企业虽然相应的部署了安全管理平台进行日志的收集,但在当下的信息系统中智能分析能力较弱,不能够对全局进行有效的监控,也就没有办法实现综合监控和安全风险的态势分析。

3企业运维管理中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

通过对上述安全风险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基于信息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下述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

3.1加强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安全风险控制

数据资源的风险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存储安全,可以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从数据资产产生的源头进行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②标识安全,通过标识技术对信息进行去区分标注,经过审计后,让标识与信息系统密不可分,这样就不会出现信息篡改的问题;③访问安全,可以采用强制访问控制的方式,对访问主体进行限制。例如,某些数据非管理员权限仅能读取,不能够打印或者重新编辑,而一些重要信息限制再无权观看。

3.2加强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

信息安全主要就是对应用安全进行控制,通过对系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设计开发指导验收运维过程中进行安全保障。同时还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如果企业的技术较为先进,还可以通过源代码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仔细地对漏洞进行查找,如果发现及时进行修复,长此以往就会不断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另外还要将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体分析,这样就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规范,为后续的系统安全提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数据。

3.3构建运维风险控制平台

针对认证管理和孤岛等问题,就可以亿堡垒机为中间体进行控制平台的构建,形成对企业信息系统全面的安全监控。通过安全防护产品的报警日志和应用系统的审计日志,构建威胁事件的审计模型,构建完善的综合安全事件分析统计平台,这样才能对风险事件进行关联审计分析,最终实现实时报警的效果。

3.4加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梳理

要想切实地提高企业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能力,必须要加强信息安全专项检查,要制定详细的规范来明确信息系统日常需要进行的管理操作,还要对日常管理的具体细节进行定义,这样才能使信息系统日常管理规范、明确,继而使其信息化和制度化。还要闭环管理信息安全风险和运维实践,防止低层次的信息安全问题发生。另外还要加强专项检查整体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运维能力。同时还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要构建完善的应急备灾能力,还要定期对应急备灾的能力进行检测,例如可以临时构建信息丢失的问题,看其恢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备份能够及时地恢复。

3.5构建完善的信息风险防护体系

正与邪、矛与盾、攻与防,永远都是相对存在的。在信息系统风险控制上也是一样的,要想预防攻击者的非法入侵,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风险防护体系。所以,企业要培养构建一支团队,让其不断进行学习,掌握攻击的技术,然后让其对企业的防护系统进行破坏,进而完善,只有不断地从攻击者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够构建完善的防护体系,只有不断进行攻防,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信息风险防护体系,让其更好地保护信息系统,防止信息窃取和篡改的问题出现。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下企业对信息安全风险的防护工作不断重视,也构建了许多防护的措施,具备了一些防护能力,但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漏洞变得更加隐蔽。所以,企业要想稳定发展,必须要采取措施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进行运维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有力的支撑。

作者:徐美霞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阳江供电局

参考文献:

[1]上官琳琳.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与运维研究[J].管理观察,2014(18):100-101+104.

[2]何芬.企业运维管理中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5):208-210+212.

[3]石磊,王刚.关于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13(9):65-70.

企业运维管理篇8

十年来,北塔软件陆续推出了北塔Btnm、北塔Btim等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北塔Btnm是通用的it基础设施和服务应用的管理平台。它能够从网络和应用的不同层次,收集与业务/服务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网络设备信息、全网流量信息、服务器内存、应用系统对资源的占用情况等;同时,其内置的智能系统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关联分析,以各种视图与报表形式透明化、形象化展现。

北塔Btimit综合管理系统是北塔软件面向高端市场的一款旗舰产品。该产品以业务价值管理为核心,强调企业对it的全方位管理,集中体现了北塔软件先进的技术理念与多年的it运维管理实践经验。北塔Btim从企业it业务服务管理角度出发,切合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将业务管理与it管理进行有效融合;采用符合itiL理念的设计思路,形成紧密贴合业务的综合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平台通过直观的事前管理呈现、先进的根源因定位和智能联动分析,为用户it管理提供全面的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北塔Btimit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对所有it资源的综合监控,实现了对底层it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归纳并处理,最终通过功能展示层来呈现系统的运行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全方面的掌握企业的it资源,扫除管理盲点,实现了真正的综合管控。

北塔Btimit综合管理系统结合企业战略和目前业务运营情况,辨识企业业务服务,建立业务服务模型,能够清晰地描述业务与it之间的关联关系和it服务的关键目标。通过业务运行监控管理,北塔Btimit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把所有业务关键参数醒目地投射到业务架构上,实时反映业务运行情况。北塔Btimit综合管理系统将先进的BSm理论与北塔软件近10年的it运维管理实践经验相融合,成为中国用户实现BSm的最佳途径。

企业运维管理篇9

 

关键词:电网 运维费 管理

一、运维费管理取得的进展 

运行维护费,指的是维持电网企业设备正常运行的费用,主要包括材料、修理、人工及其他费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电力公司投入80亿元用于沧州电网建设,沧州电网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期。随着电网的加速发展,电网资产的修理、维护、检测、更改任务日趋繁重,运维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如何控制好电网运维支出,给新时期的会计工作带来一定挑战。近几年,经过公司财务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运维费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费用管理体系 

沧州供电公司经过多年实践发展,以预算为指导,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资金控制为重点,强化工作督导,奖罚并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维费管理闭环体系,覆盖了公司成本支出的方方面面。形成目标成本指标分解实际控制信息反馈措施对策争取最大的效益的完整管理流程。 

(二)实现费用的可控在控 

工作中坚持不断规范日常基础资料,强化成本分析,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各项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及时全面查找成本费用升降的原因,及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效确保成本费用指标的可控在控。 

(三)费用节约意识明显增强 

电网企业运维费用按照支出对象细分为修试、运行、配网、线路、通信、房屋几个大类进行归集。对比分析费用支出动因,积极优化生产性支出,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实行归口、分级管理,费用归口管理部门责任人及主管领导按照预算指标要求执行成本计划,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做到费用支出合理、发生均衡。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费用节约意识、效益观念明显增强。 

 

二、运维费管理中的不足 

经过不断实践,尽管运维费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与企业自身建设一流管理现代公司的长远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缺乏细致的支出标准体系 

运维人员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大多依据原始设计手册和工作经验定期进行,未能与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相结合。目前公司的预算管理其实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循环,最后形成一个刚性相对较强的指标,对某一项支出的核定主要依靠经验估计和历史成本。而运维支出与设备本身服役年限、运维人员管理水平、生产厂家的设计工艺等都有很大关系。结合公司技术指标、管理指标、计划值等研究制定一整套细致合理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为公司管理指标的分解和考核提供坚实依据,是目前运维管理的迫切需求。 

(二)费用控制精细化程度不够 

账上可以体现某项工程、某座变电站、某类设备、某个工区的全部运行维护成本,但无法细分到每一个具体设备。例如,某年在某台变压器上消耗的材料、修理、工时等成本是多少,很难找到相应的统计数据。账务数据只能单纯反映价值量信息,难以与实物信息直接挂钩,造成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加大了费用控制难度。另外,归口责任部门管理,各管一摊、各唱各戏,各环节人员较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开展工作,没有形成整体最优的合力。 

(三)运维费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公司运维费分析与评价体系侧重于指标的完成,而对于成本支出是否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完成的质量如何等核心问题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控制手段。 

(四)部门之间工作协同性不够 

就费用支出部门而言,费用控制目标简单化,把费用控制的目标定位在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成本指标上,既不要超支,也不要节约;费用控制责任单一化,从省公司到供电公司再到部门、班组,存在把成本控制责任向上往财务部门推的思想,加之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独立,缺乏工作的紧密协同,使得成本控制职能相对弱化,尚达不到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三、运维费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深化标准成本应用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1] [2] 

物价水平的变化,生产条件的变化,消耗定额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差额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的消耗过去没有制定过定额,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各项定额,组织生产、物资、安监、财务等业务专家对原有标准体系进行修订完善,细化业务参数,建立包括各级变电设备容量、线路长度、资产、人员等的业务基础数据库,结合设备运行实际情况,使动因数据不断更新,努力寻求各成本费用的真实挂钩因素。组织基层班组开展作业成本管理,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确定出各基层单位的消耗用量、单位成本。

(二)按单台设备归集运维费 

借助信息化平台先进手段,将运维费支出过程的每个工作节点固化到信息系统,每次运维检修工作针对具体维护对象,从需求申报开始,到批准、采购、入库、出库、付款等一系列后续工作都与该设备相对应,将发生的材料、修理费等按照维护对象进行归集。从而对设备不仅仅有采购、安装等投运前的成本,而且有后期维护的详细支出。 

经过一段时间基础数据积累,便能够更加科学、真实、准确地与公司制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导后期标准的修订与完善,通过对不同单位同类设备的比较,可评价各单位的运维水平,推广先进的运维经验,优化运维策略,减少运维成本,延长设备服役年限;通过对不同型号设备的分析,可指导电网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通过对不同厂家同类产品的分析,可指导设备的招标采购;对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 

按照pDCa闭环管理的理念持续完善运维费管理流程,形成从预算到执行直至监督考核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良性循环。事前阶段在保证完成预算目标基础上开展动态成本分析,建立与运维水平、资产寿命、设备容量等挂钩的弹性预算机制,提高成本管理意识,严格执行计划审批程序,加强资金使用控制,扭转财务部门事后报账的被动局面;事中阶段针对计划、执行、评价、考核等重要节点工作,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不断提升运维费管理水平;事后阶段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运维费支出的合理性、运维工作质量的审计检查,并根据监督检查结果提出奖罚意见,对造成公司损失的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对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的,根据降低额度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电网企业的财务复合型人才,则是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都要高于群体水平的财务人才。前者包括合格的思想品德,较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后者不仅包括精通财务专业和一种以上其他相邻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还应包括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组织管理并能利用多种相关专业知识处理财务实务及其他涉及财务工作需要解决的综合性问题等能力。 

企业应制定合理制度,“唯才是举,用人所长”,重视复合型人才的使用,对财务复合型人才实施政策倾斜,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用人不拘于财务专业,一线运维管理人员通过培养也可参与到财务工作实际当中,而财务人员通过非电专业电力知识培训等有效途径,掌握一定生产技能后参与到生产实践,积累生产经验后指导财务管理工作。并根据形势的变化提早对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采用“培养任用再培养再任用”的优化循环机制。 

财务人员自身也应当突破传统学习模式,时刻重审自己现状与培养目标或追求目标的差距,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不断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企业运维管理篇10

abstract:alongwiththedeepeningofChina'sreform,informationconstructionofChina'spowergridenterprisehasbeencrunchtime,informationoperationandmultidimensionalmanagementplatformrealizeslongitudinaldataexchangebetweenunitsatalllevelsofpowergridenterprises,itusesSoaapplicationframeworkbasedonserviceorienteddistributedsymmetry,supportingbusinesssystemunifiedaccessservice,avarietyofdataexchangeway,avarietyofdatainterchangeformats,flexibleexchangecontrolandschedulingmanagementsystem.theplatformasanimportantcomponentofStateGridCorporationSG186engineeringintegrationplatform,thesuccessfullyrealizesthelongitudinalpenetratingofinformationsystemofChina'spowerGridCorp.

关键词:信息;多维;管理平台;电网企业;应用

Keywords:information;multidimensional;managementplatform;powergridenterprise;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196-03

0引言

随着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在我国电网企业中的应用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电网企业对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已成为信息运行管理部门的头等重要工作。信息运行多维管理平台借鉴电力调度值班管理与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实践经验,主要面向信息运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以更好的开展运行管理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信息运行多维管理平台在我国电网企业中的重要性

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即提供一套用于信息设备智能管理的软件系统,并通过在各级单位分布式联动部署,可构建覆盖省、地、县三级单位的一体化信息设备管理网络。我国普遍县级的电力企业,传统的电网企业应用的系统是在电力企业的内部构建一系统服务器,自动化的管理系统软件、硬件通过不断的维护及升级来运行工作的。其管理及流程的方式与国家、省市级的单位都有所不同,并且还不在同一信息的平台之上,此种情况之下,而有关数据上报则还需要运用手工的方式来进行上报报表、加工处理及汇总等,再利用人工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进行传送,不但浪费时间、麻烦,而且重复性非常大,导致了大量人工和时间的浪费。所以,跟省市级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是必然的需求。

2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技术对我国电网企业的影响

近几年来,为了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一体化平台的加速建设,我国国家电网总公司提出了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建设工程。2010年,我国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竣工的基础之上,还全面的推进了不断深化及应用,依据“深化应用、再上水平、完善提升、安全运行”的建设思路,我国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也重点从资源的整合、综合的治理、培训的宣贯、实用化的评价及典型的示范等方面来展开应用深入的一系列发展工作。同时还不断地深化和强化技术及应用,来支撑其建设,从而加快推进电网企业信息化综合多维监管系统的科学建设,不断的加大了业务系统之间的应用及运行指标,同时也加强化了应用数据分析。

2.1电网企业内部系统应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的工作将真正的会落实到实处。电网企业内部的规划统一标准及系统统一等问题现已经研究多年,但因种多种原因而始终没落到实处。系统整体的推进,信息化的最大障碍就是应用信息的系统代码尚还没有统一。而目前统一信息的代码,乃是实现电网企业资源与信息共享的基础和信息系统逐步统一标准的基础。看起来简单的数据,在信息共享和交换之中,由于不能统一信息平台,而形成了电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拦路虎”。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工程之中建立一体化的企业级信息平台,刚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工程主要是根据数据的交换、信息网络、数据中心、企业门户和应用集成组成的,对于这样的平台建设来讲,国家电网总公司对此也提出了很多明确的界定和要求:要起到畅通信息的作用,同时此平台还担负着促进公司业务集成的责任,不断地整合现已建立的应用系统,而降低开发的成本,规避重复性的建设,解决了信息“孤立”等负面作用,并在进行生产、管理和经营等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其数据共享,创建了企业全局数据化字典等方面的功能。这样我国电网公司的统一标准和统一规划的工作将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2.2各省级电网公司将把信息化的工作不断地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长期以来,电网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应用程度都比较高,且基础性设施也比较完善,对于管理信息化的工作也非常的重视,it的应用水平也比较高。但不同的是,电网公司所重视的程度还是存在有较大差异的,一部分的省级电网公司对于这部分的工作其实并不能足够的重视。部级的电网公司SG186的工程一体化平台将使我国各省级电网公司与部级电网总公司达到一致,对于信息化的工作将进一步的重视起来,且还可以吧信息化的工作不断地提升到相当的一个高度上来。

3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系统总体业务模型

根据目前电力建设要求和江西省电力公司系统建设现状,信息运行多维管理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

基础数据层是业务处理层的基础,它管理系统中需要处理的基础数据,如设备类型、系统类别、数据分类、单位信息,报表类型等。

业务处理层主要对应操作层用户,它在基础数据层的基础上提供各项业务日常管理操作。

分析决策层位于最高端,为管理层用户提供各种统计数据等,为辅助用户做出决策。

基础数据层是系统的基石,它面向用户的系统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员、业务处理层则面向各个管理专责,分析决策层则为管理层提供分析数据,有利于管理层从大局面上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做好决策。

4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在我国电网企业中的发展

随着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深化应用工作的持续推进,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已成为信息运行管理部门的头等重要工作。

为推动各网省电力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国网公司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并实行24小时监控各网省公司的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同时,通过制定信息系统运行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案,来实现对各网省信息运行工作的考核与评价,促进各网省公司之间的相互学习、竞争及自我完善与提升。

①运行日志、调度日报手动记录的方式,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有效的存储、检索,不利于发现问题的分析诊断与知识的积累,并且日志内容的规范性与完整性、真实性也难以保证。

②对运维人员是否“在岗”、运维人员是否按规定开展相关工作、运维人员交接班等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③运维人员需对来自imS、桌面管理、信息运维监控、检修计划管理以及网管等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以及时发现问题,但这些信息分散于各系统,无法统一归总并为运维人员提供快速的服务。

④对于类似工作票、计划检修等工作内容,无法作为运维人员重点关注事件,预先给予运维人员警告或提示,同时无法进行事后的分析。

⑤当某业务系统或信息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无法快速有效提供包括与之关联的网络、设备、应用系统及负责人等相关信息,以辅助问题的诊断及故障的解决。

5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在我国电网企业中的应用

5.1信息运行多维管理平台借鉴电力调度值班管理与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实践经验,主要面向信息运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以更好的开展运行管理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系统的应用目标主要包括:

5.1.1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机房、机柜、硬件服务器、存储、交换机、数据库服务、应用服务以及业务系统等信息资源台账,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并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为信息运行管理提供基础。

5.1.2实现对信息运行值班的规范管理通过与imS、桌管、检修计划等系统集成,实现对信息运行值班的相关信息的统一集成、监控;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日志记事,实现对运维过程中的行为及各业务系统与信息设备的巡检、检修、告警、故障诊断及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记录与统一的管理;通过指纹识别、条码扫描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值班及交接班过程的“在位”与“到位”监督管理。

5.1.3实现信息调度运行关键信息的实时告警通过制定告警策略,采用系统提醒、手机短信、邮件等方式,第一时间对运维人员进行相关信息的提醒或告警。如计划检修信息,非法外连信息、网络连通性、数据库状态以及系统运行状态等信息。

5.1.4实现pDa值班巡检通过与信息资源台账的关联,结合检修计划、设备(系统)状态等信息等,生成信息运行巡检作业内容与标准化的作业步骤,创建作业任务,通过手持pDa,利用激光条码扫描识别等信息技术,规范、监督运行值班的巡检作业行为。

5.2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在我国电网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5.2.1系统应用后管理方面效益的分析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系统的建设,不仅优化规范了我国电网企业的业务流程,而且还简化了电网企业内部的管理环节,有效的实现了对我国电网企业资源与信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系统采用了三层结构的模式,操作简便,且无需客户的安装,减少了很多维护性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质量。于此同时,还建立了信息共享,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对于电网企业中业务系统也可以真实的、全面的了解其各方面的信息,管理人员可利用系统各项的信息统计和查询功能,为电网企业管理提供较完善的决策性依据,以此可有效的提高其管理效率。

5.2.2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系统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方面分析用电的客户及用电的性质、电能表的计数参数、根据用电的客户行业来进行分类等等各项的标准及代码库有效管理的建立,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电网企业范围之内的基础性信息能够是想唯一性的根本问题。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业务的管理系统有效实施及应用,可使我国电网企业专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各种数据和各类指标的实时情况,对于工作量的管理与考核差错等信息都可及时的发现出问题的所在,并增强其协调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提高其专业的管理效率。

6结语

电网经营管理在不断发展变化,信息化供电公司企业级信息应用要顺应变化而不断改变,信息化供电公司的it运维管理需要有规范化的管理、专业化的队伍、系统化的技能,完善运维体系和建立健全运维机制,从而打造更加稳固坚强的管理技术支撑平台。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工程的合理应用,是我国电网公司SG186工程一体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功的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的纵向贯通,才使得我国电网企业辉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宁.工程渠道产品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23).

[2]张勇,袁太平.ZHanGYong.YUantaiping云南电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前期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