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1:57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1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计税基础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会计准则关于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定义是晦涩难懂的,依据我的理解,传统的财务会计资产、负债表是根据权责发生制来编制的。而税法确认的资产、负债方式有别于传统财务会计,有部分采用收付实现制,又有部分权责发生制。尽管我国税法不要求企业编制以税法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但我通过对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一定的调整,把它转换成依据税法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这个调整实质上就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我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究如何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我公司是由戴姆勒与劳斯莱斯联合控股的合资企业在华设立的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主营船用发动机及发电机组及备件销售,并承担全球生产的但销往中国的发动机保修服务。公司分别按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并按季度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34披露所得税费用。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按会计准则的定义,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这个定义不是特别好理解。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资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拥有和控制,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成本可靠计量。那么依据税法来讲,什么是资产呢?确定税法上资产的金额实质上就确认了资产的计税基础。即税法上的资产=资产计税基础。根据税法的规定,资产初始确认计量的标准与税法上的标准一致。但在后续计量上的标准明显趋于不一致。税法上部分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准则更注重当前资产的质量、因此导致了后续计量上会计准则确认的资产与税法确认的资产(资产计税基础)不一致。

公司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货款、待摊费用和固定资产。

下面笔者分别阐述它们的计税基础确定。

(一)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即为在税法条件下应该确认的应收账款金额。公司的应收账款的产生主要为发动机应收款项和向客户提供的售后服务应收款项。

1.初始确认时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由于初始确认时公司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为由于赊销发动机和服务,预期未来经济利益能可靠流入企业的经济资源。税法关于应收账款的初始确认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因此初始确认时公司在会计准则条件下的应收账款等于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2.后续计量时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在后续计量上,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十分关注应收账款质量及其可收回性。由于公司的售后服务客户主要为公安海警边防的船只发动机。这些客户受制于预算额度,以及对公司的售后服务质量有意见,经常导致应收款项难以收回。考虑到这些情况,公司对这类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因此公司在列报应收账款时,按照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列报。但是在税法上,不认可计提的坏账准备,而是应当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能减少应收账款。即计提坏账时不减少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实际发生时才可以减少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二)存货的计税基础

存货的计税基础,即为在税法条件下应该确认的存货金额。公司的存货的主要为生产成品发动机而持有的组装材料,直接可供销售和服务用维修备件以及成品发动机。

1.初始确认时存货的计税基础

初始确认时,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按照国内采购或进口时或生产完工的实际成本确认存货的入账价值。其中,进口的材料按照货物本金加关税和运费确认,国内采购存货按照增值税发票上确认的买价(不含增值税)确认,生产的成品发动机按照实际生产成本确认。由于存货在税法上的初始确认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因此在初始确认时公司在会计准则条件下的存货价值等于存货的计税基础。

2.后续计量时存货的计税基础

在后续计量上,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十分关注存货质量及其可变现净值。由于公司的售后服务备件是为快速响应客户的维修需求而持有。难免由于客户的维修项目因资金原因而推迟转为呆滞备件,考虑到这些情况,公司对这类备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此外由于生产计划变更,使得公司G03机型将不再生产,因此为G03机型生产而持有的组装材料就转为呆滞,公司对这类组装材料也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因此公司在列报存货时,按照扣除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列报。但是在税法上,不认可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而是应当在实际发生存货跌价时才能减少存货的价值。即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不减少存货的计税基础,实际发生时才可以减少存货的计税基础。

(三)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在税法条件下应该确认的固定资产金额。公司的固定资产的主要为生产成品发动机而持有的组装线及测试台,组装和维修工具,以及办公用设备。

1.初始确认时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初始确认时,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按照国内采购或进口时实际成本确认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其中,进口的固定资产按照货物本金加关税运费确认(取得海关免表的无关税),国内采购固定资产按照增值税发票上确认的买价(不含增值税)确认。由于固定资产在税法上的初始确认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因此在初始确认时公司在会计准则条件下的固定资产价值等于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2.后续计量时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在后续计量上,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十分关注固定资产的质量及其可回收性质。由于公司的发动机测试台由德国进口,进口商的售后服务一直不到位,致使公司的测试台年久失修,起初几年还能正常工作,2008年以后经常出现故障。经请德国技术专家会诊,认为其使用寿命将缩短3年,目前已经发生减值。因此,公司对发动机测试台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公司在列报固定资产时,按照扣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列报。但是在税法上,不认可计提的固定资产跌价准备,而是应当在固定资产变卖或报废时才能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即计提固定资产跌价准备时不减少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四)公司其他资产的计税基础。

公司的其他资产包括货币资金、预付货款和待摊费用。这几类资产的计税基础即在税法条件下的它们确认金额。由于这些其它资产的确认在会计准则与税法条件下相同,因此它们的会计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按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这个定义是不是特别好理解。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负债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现时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那么依据税法来讲,什么是负债呢?确定税法上负债的金额实质上就确认了负债的计税基础。即税法上的负债=负债计税基础。根据税法的规定,税法在负债上确认计量的标准与税法上的不完全一致。税法上强调收付实现制,会计准则更注重权责发生制,因此导致了某些负债项目上会计准则确认的与税法确认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不一致。

我公司的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预计负债和预提费用。下面分别阐述上述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一)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

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即为在税法条件下应该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

公司的预计负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的公司对销售的发动机按机型分别给予3B机型为期2年的保修期,3D机型给予3年的保修。保修期从销售之日起计算。在会计上我参照历史保修发生概率,综合估计对每台发动机按照售价的2%计提质量保修费用,分别计入当期营业费用与预计负债。实际发生保修费用时冲减预计负债。保修期满,对于未发生保修费用的机型已计提的保修费用,在会计账上冲销。

会计准则认为预计负债是指因过去事项而形成的现时义务,且结算该义务时预期很可能有经济资源流出企业(流出的可能性大于50%),尽管预计负债在金额上不确定,但可以进行合理的估计。会计处理为确认预计负债,而在税法条件下预计负债确认参照收付实现制,只有当待发动机保修费用实际发生在确认负债。即按会计准则计提发动机的保修费用时,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0,当实际发生保修费用时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实际发生的保修费用。

(二)预提费用的计税基础

预提费用的计税基础,即为在税法条件下应该确认的预计费用金额。

公司的预提费用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商提供的劳务已经完成,但结算凭证未到。因此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预提费用。

而在税法条件下预计费用确认参照收付实现制。即不承认会计上的预提费用。因此预提费用计税基础为0。

(三)公司其他负债的计税基础

公司的其他负债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和应付工资。这几类负债的计税基础即在税法条件下的确认金额。由于这些其他负债的确认在会计准则与税法条件下相同,因此它们的会计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与税收法规的规定密切关联。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准确确定其计税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2

针对企业重组中股权收购的一般重组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重组税务处理规定,详细阐述了股权收购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为股权收购会计实务提供了税务会计处理建议。

关键词:

股权收购;一般重组;特殊重组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28-02

在股权收购的会计实务中,很多企业忘记了其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或者对其所得税会计处理无法正确把握。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股权收购,是指一个市场主体(下面称为收购方)购买另一个市场主体(下面称为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从而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制的交易。股权收购是企业重组的一种形式。企业重组按照财税〔2009〕59号文件的规定,其税务处理包括一般性税务处理(一般重组)和特殊性税务处理(特殊重组)两种情况。

1股权收购中一般重组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的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股权收购交易在一般重组条件下,重组各方均需确认各自的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方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取得的股权的计税基础,被收购企业有关的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不发生变化。

在股权收购中,收购方支付对价的方式主要有股权支付和非股权支付两种,当然也有将这两种方式进行组合支付的。

1.1股权支付方式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股权支付,是指在股权收购过程中,收购方以自己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或股份)作为支付的形式,购买或换取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例1:中国境内某上市C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股票的形式,在2012年12月收购了境内a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权。假定a、B、C三公司2008年以前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2008年开始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B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公司实收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a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60%的股权),自成立以来没有进行任何利润分配。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07年以前按权益法核算,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其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2007年年初,a、B两公司同时执行2007版企业会计准则,a公司对该项投资改按成本法核算,以原账面价值6000万元进行结转,同时追溯调整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990万元[(6000-3000)×33%],2008年年初该项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为750万元[(6000-3000)×25%],至出售前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保持6000万元,未发生变化。假设a公司原持有B公司60%的股权,转让前评估价值为30000万元。C公司为了获得a公司拥有的B公司60%的股权,以10元/股的价格向a公司定向增发3000万股股票。股票发行等相关费用忽略不计。

(1)a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作为被收购方的a公司2012年应确认股权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并转销原确认的与该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假设除上述股权收购事项外,a公司2012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税前会计利润均为3000万元,上述事项使a公司确认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30000万元,同时确认投资收益24000万元(3000×10-6000),对2012年税前会计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4000万元,但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金额为27000万元(3000×10-3000)。因此,a公司2012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7000万元(24000+3000),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万元(27000+3000)。其所得税会计核算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6750(27000×25%)

递延所得税负债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500(30000×25%)

(2)B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作为被收购企业的B公司,其有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不发生变化。因此,B公司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只需对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进行明细调整即可。

(3)C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上述事项使C公司取得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0000万元,C公司同时确认股本增加300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27000万元。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作为收购方的C公司,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即C公司取得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也为30000万元,与账面价值一致。因此,C公司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由上例可知,在一般重组条件下,股权收购业务采用股权支付的,只有作为被收购方的a公司才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而且是2007年以前取得的股权被收购时,才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才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1.2非股权支付方式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非股权支付,是指在股权收购过程中,收购方以自己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或股份)以外的有价证券或其他资产,以及通过承担债务等作为支付的形式,购买或换取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例2:承上例,假设C公司向a公司转移一批机器设备作为支付对价。该批机器设备的计税基础为32000万元,账面价值和评估价值均为30000万元,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500万元[(32000-30000)×25%]。

(1)a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核算,与上例相同。

(2)B公司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3)C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假设除上述股权收购事项外C公司2012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均为4000万元,上述事项对C公司2012年税前会计利润的影响金额为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金额为-2000万元(30000-32000)。因此,C公司2012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40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万元(4000-2000)。其所得税会计核算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000(400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50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00(2000×25%)

由此可知,在一般重组条件下,股权收购业务采用非股权支付的,如果作为支付对价的资产或承担的债务,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暂时性差异,作为收购方的C公司也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

2股权收购殊重组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通过对财税〔2009〕59号文件第五条和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股权收购适用特殊重组的条件及其税务处理的方式。

股权收购适用特殊重组的税务处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2)被收购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

(3)股权收购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4)收购方在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5)股权收购过程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股权收购完成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股权收购,符合上述特殊重组适用条件的,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1)被收购方取得收购方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收购方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3)收购方、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由此可知,适用特殊重组条件的情况下,重组各方暂时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3:承例1,假设B公司成立时,实收资本为3750万元,则a公司出资3000万元所占股权比例为80%。此时,收购方C公司购买a公司该3000万元股权就不低于被收购企业B公司全部股权的75%,并且收购方C公司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为整个交易支付总额的100%,假设其他特殊重组条件也满足,则该股权收购重组业务就符合特殊重组条件,重组各方暂时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1)a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被收购方a公司取得收购方C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3000万元确定。由于是特殊重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a公司取得收购方C公司股权的入账价值应按被收购股权的原账面价值6000万元确定。也就是说,a公司取得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为30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原被收购股权确认的金额相同。因此,a公司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2)B公司所得税会计核算。

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被收购企业B公司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因此,B公司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3)C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同理,收购方C公司取得被收购企业B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3000万元确定,C公司取得被收购企业B公司股权的入账价值按增发股票的面值3000万元确定。也就是说,C公司取得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均为3000万元,没有暂时性差异,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如果C公司增发股票的面值不等于3000万元,则视同溢价或折价发行股票,也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由此可知,适用特殊重组条件的股权收购业务,作为被收购方的a公司、作为被收购企业的B公司和作为收购方的C公司都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另外,有观点认为,上述股权收购业务,被收购方a公司实际上股权转让行为已经发生,并且在会计核算上已经将该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了转销,该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额,这部分差额应该确认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收购方C公司和被收购方a公司各自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应按a公司转销股权的账面价值重新确认。理由如下:

第一,通过分析《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我们知道,企业的投资资产在对外投资持有期间,其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持有各项投资资产在资产持有期间发生增值或减值,也不得调整投资资产的计税基础。因此,投资资产在持有期间,其计税基础的确定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具有稳定性。但被收购方a公司持有的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现在已经转让,还能保持原计税基础吗?

第二,通过分析《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我们知道,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确认收入;企业转让股权投资时,应该按照股权投资转让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确认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该转让所得和损失应并入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企业所得税。股权收购从本质上看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只不过在适用特殊重组条件的情况下,其税务处理不能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而是按账面价值转销,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处理相同,不确认会计收益。但a公司转出的这部分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实现,只要该账面价值与原计税基础不一致,差额就应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因此,按此观点,被收购方a公司就应该将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750万元在本期转销,并入本期的应交所得税,同时将取得的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确认为6000万元。被收购企业B公司无须进行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收购方C公司将取得的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均确认为6000万元。

正因为符合特殊重组条件的股权收购业务存在不同的纳税处理观点,财税〔2009〕59号文件规定,企业发生的股权收购业务符合特殊重组条件并选择特殊税务处理方式的,重组各方应该在该股权收购业务完成当年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年度纳税申报时,向各自的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证明材料,证明其股权收购业务符合特殊重组条件,并说明其采用的税务处理方式。企业未按照规定提供书面证明材料的,其股权收购业务一律不得按特殊重组进行税务处理。

3总结

综上所述,股权收购的所得税会计核算,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第五条和第六条的规定,判定股权收购业务属于一般重组还是特殊重组。一般重组按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特殊重组按历史成本确定计税基础。

(2)一般重组收购方支付对价采用股权支付形式的情况下,只有被收购方才可能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收购方支付对价采用非股权支付形式的情况下,收购方也可能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

(3)特殊重组被收购方取得收购方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及收购方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均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时,各方均无须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被收购方取得收购方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及收购方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均以被收购股权的账面价值确定时,被收购方可能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Z].财税〔2009〕59号.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Z].2007,(3).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3

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条件,是指司法会计在鉴定活动中对一些尚未确知的因素,通过对实践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的观察、抽样,所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断。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的研究、司法会计鉴定活动的开展必须明确其基本条件。至于说称其为“基本条件”还是称“假定”或者“假设”,本文不作讨论。

一、理论界对司法会计鉴定基本条件的认识

由于司法会计鉴定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技术,研究司法会计鉴定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对指导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理论界只有为数很少的学者对其进行零星研究。现将各个学者的观点分述如下:

有学者认为,司法会计鉴定假定,是指在司法会计鉴定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已经或必须确认的一些基本前提,也是司法会计鉴定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研究和司法会计鉴定活动的开展,其假定主要有四项,即财务真实、检材来源可靠、鉴定独立、鉴定要求妥当。财务真实,是指对司法会计鉴定中涉及的财务凭证记载的内容,送检部门没有提出相反证据,且司法会计鉴定人给予技术关注后未发现虚假嫌疑的,便可以认为是真实的。这是司法会计鉴定能够实施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正确评价司法会计鉴定质量的前提。检材来源可靠,是指在司法会计鉴定中,鉴定人所使用的检材,其来源的可靠性通常已被送检部门所确认。这是司法会计鉴定人能够依据检材进行检验作出鉴定结论的基本前提之一。独立鉴定,是指司法会计鉴定人在法律诉讼中始终处于独立诉讼参与人的地位,并始终以独立诉讼参与人的身份实施鉴定和发表结论意见。这是保证和确认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前提。鉴定要求妥当,是指要求司法会计鉴定人解决的问题只限于通过司法会计鉴定方法的运用所能够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司法机关所提出的鉴定要求的内容应当限于财务会计问题的范围内。这―假定既是研究和制定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标准的基本依据,也是保证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能够被作为独立证据运用于法律诉讼的前提之一。

也有学者认为,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司法会计鉴定是由不确定性与确定性构成的。没有假定,司法会计鉴定就会被无穷无尽的疑惑所困扰,永远无所适从,永远无法实施。因此,研究司法会计鉴定假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司法会计鉴定假定有五项:检材证明能力假定、检材证明力假定、鉴定结论重要性假定、鉴定人适业假定、技术方法合理性假定。检材证明能力假定,是合理分配检材证明能力的证明责任规定。该项假设规定鉴定人的职责是从形式上审查检材是否由提取人签名或提供单位盖章,而检材取得合法性的证明责任由提取人或提供人承担。检材证明力假定,是合理分配检材证明力的证明责任规定。检材证明力的证明责任应当由会计人员承担,鉴定人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验证其真伪。鉴定结论重要性假定,是指凡是鉴定客体与案件事实的关系越紧密,鉴定结论对案件定性裁量的作用越大。但是,若检材缺损,其作用就会打折扣。鉴定人适业假定,是指鉴定人是否符合适业要求的证明责任,应当由管理鉴定人的鉴定管理部门或机构承担。若无明显瑕疵的话,案件承办人在审查鉴定结论时可以认为鉴定人是适业的。技术方法合理性假定,是鉴定人可以套用技术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方法,也可以运用自己正在尝试的方法,享有选用技术方法的权利,但也负有对所选用技术方法合理性的证明责任。

二、对司法会计鉴定基本条件的评价

在司法会计鉴定假定的内容中,分别就检材中财务内容的真实性和检材来源的合法性在鉴定人和送检部门之间进行了责任划分,有利于明确鉴定人工作责任。鉴定独立和鉴定要求妥当,可由有关法规来规范,不列入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条件。鉴定独立,是实现鉴定公正和司法公正的前提。《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2001年8月31日,司法通则〔2001〕092号)第8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进行非法干预。”鉴定要求妥当,是受理鉴定程序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可由司法会计鉴定的程序规范来解决。检材证明能力假定,明确检材取得合法性的证明责任由提取人或提供人承担;检材证明力的证明责任应当由提供检材单位的会计人员承担,使司法会计鉴定人明确工作责任。财务真实和检材证明力,都是对检材内容真实性的界定,只是检材证明力从法律角度和检材的更广范围进行界定。鉴定结论重要性,是案件承办人审查判断的事情,不应由司法会计鉴定人判断。作为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条件是针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而言。鉴定人是否适业,由司法鉴定管理制度规范,不应作为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条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3条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这对于鉴定人的适业已有了明确规定。由于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技术方法没有统一的规范,在实践中主要是借鉴审计学的查账方法,基于对技术方法的探讨提出“技术方法合理性假定”,但随着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也就没有这项假定的必要。

三、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条件

在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所获取的财务会计资料往往只能反映案件的某些现象,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通过对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的检验,鉴别确认与案件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是否齐全,会计核算资料对经济活动过程的反映是否正确和真实。对案件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进行鉴别和评断,这一过程必须借助形式逻辑的推理,并总结、提炼形成指导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司法鉴定体制下,开展司法会计鉴定活动的基本条件是:

(一)检材来源可靠

检材,是指能够反映和证明涉案财务会计事实内容的财务会计资料。

检材来源可靠主要是明确鉴定程序上的合法性问题。鉴定人作为独立的特殊证人或专家证人,要明确界定其工作范围,以防止因过度涉足非工作范围而可能对其独立性的影响,所以,检材应当由委托人提供。然而,因为检材不是自己亲自收集的,鉴定人难免会对检材取得的合法性产生担忧。为了消除鉴定人的担忧,就必须合理分配证明责任,规定鉴定人的职责是从形式上审查检材是否由提取人签名或提供单位盖章,而检材取得合法性的证明责任由提取人或提供人承担。这是司法会计鉴定人能够依据检材进行鉴定的基本条件。

(二)检材具有证明力

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检材证明力,亦即检材对涉案财务会计事实的证明作用。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4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难点解决方案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防范风险的一种契约,起初并未在表内确认。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没有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随着我国金融业提速发展、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冲击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便应运而生。我国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新准则中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面,不但规定了确认标准,还将确认细化为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学术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与思考。本文以会计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从经济学、哲学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是以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为基础,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为主线,强调稳健性原则,仅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财务信息;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签订的合约所体现的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中的三个基本特征,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有着极高的风险性,一旦市场发生了不利的变动,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浮动盈亏”,会计有“反映性”的要求,如果不在报表中反映就会增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潜在风险,而要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则会碰到两个难点:是否满足“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是否满足“该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问题,对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观念和确认标准产生冲击,所以在国际上无论是FaSB还是iaSB都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三种解决思路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所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争论,最终都将落脚到一些会计基本理论上,需要对会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所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本文强调从理论基础方面进行归结,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解决思路:

(一)第一种解决思路是“增设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会计要素”,即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用会计恒等式表示:“资产+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负债+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不能满足现有会计要素的定义,那么就把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中。(二)第二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内涵”,使之能够包容衍生金融工具。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经济事项实质上已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与之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那么确认资产和收益中包括的不确定性就相对较小,高估收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因而,现在的问题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未来性,在合约签订时交易并未发生,而传统会计要素则强调“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就不再是确认会计要素的必要条件,即会计要素定义中解除了“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这一基本要素。(三)第三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即增加要素定义的条件,使之能容纳衍生金融工具。将资产的条件扩充为“两个固定的基本特征+一个可选择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就是将“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这一基本特征扩充成平行的四个“相当的”可选择的基本特征,使经济业务在满足“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两个基本特征下,在满足扩充后可以选择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认,即:“资产是可能的未来利益,它是通过下列条件之一由特定主体取得或加以控制的:1.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包括产权交易);2.由于签订了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3.由于其市场价值(有公开标价或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评估)长期高于账面价值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基本上的改变,在己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上的增值部分;4.由于环境和自然原因,在可靠计量并极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值”。即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后,资产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资产,还包括合约产生的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因满足基本特征的第2条,从而能够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三、解决思路的多视角分析

对于上述的三种基本解决思路方案,我们从经济学、哲学、会计基础理论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阐述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学角度:会计学从本质上看带有经济学的属性,属于统计学,这种属性决定了会计学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实质上是一个减少不确定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盖尔特分析:人们追求确定性较大的事物,并要维持确实可靠的防范措施。任何一门学科,它都经历从描述性到形式化再到精确化这么三个基本层次。会计随着法律、市场等环境条件的完善及计量手段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将衍生金融工具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有表外披露纳入到会计报表中也是“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要求,那么第三种解决思路以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视为确定性为理论基础,将不确定性有效地纳入到会计要素确认中来,有利于前瞻性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的建立。

(二)哲学角度:哲学原理中理论具有层次性:表层理论、中层理论和深层理论。结合会计理论的层次关系表现归结如下表:

最高理论层次深层理论:世界观方法论理论

指导反作用

会计准则应用层次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原则,深层理论的具体化

指导反作用

会计准则指南表层理论:应用层次的理论,中层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

指导反作用

会计实务实践

因此,一种理论不仅应能指导当前的实践,而且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否则理论的指导作用就会被削弱。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为会计基本理论的一部分,也应该能够适用于未来的业务。第一种解决思路仅靠增加新要素的方法,是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变动会计核算体系,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具有"时滞性",对实务缺乏指导性。因此,不是理想之举。第二种解决思路中扩充后的资产和负债定义将资产与负债的边界模糊化,可能将一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项目纳入到会计报表中;对现有会计体系变动太大,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随意性,没有一个理论体系支撑。

(三)会计基础理论角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起源于应否确认履行中合约的国际理论争论,结果有三种观点:1.全面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2.反对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3.只应该确认符合一定条件下的履行中合约。争论的结果本质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讨“不确定性”是否符合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会计确认的“确定性”。分析认为衍生金融

工具确认满足FaSB和iaSB所强调的权利和义务的“确定性”,可以在签约时可以进行初始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是否得到履行并完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践中人们为了避免这种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设计了有助于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得到正常履行的市场制度,如:市场上的间接结算制度和定期的保证金制度,以使合同履行受高信用担保的保障,使权利和义务具有会计确认条件的“确定性”,所以第三种解决思路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不确定性”纳入会计要素的定义中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四)国际借鉴角度:FaSB在SFaS133中主张衍生金融工具符合要素定义是在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中,突出预期“获取或牺牲未来经济”和“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这两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基本特征;iaSC也有相类似的见解。事实上,iaSC从诠释负债的定义入手,把“合约”列为导致法定义务的事项,以相当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特征。iaSC明确地提出,合同是形成确定性义务(负债)的法定事项。iaSC在iaS37中提出“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这项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义务事项,指形成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的事项,这些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使企业别无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法定义务,指因以下任何一项而产生的义务:1.合约;2.法规;3.法律的其他司法解释。推定义务,指因企业的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其中:1.由于以往实务中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政策或相当明确的当前申明,企业已向其他各方表明它将承担特定的义务;2.结果,企业使其他各方形成了对企业将履行该义务的合理预期。”iaSC这样定义,较“周到”的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义务(和权利)代表的“确定性”纳入到会计要素的定义中,第三种解决思路的指导思想与国际做法如出一辙。

四、结束语

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思路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能有效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具有理论基础和哲学指引,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陈小悦着,《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世界银行)格鲁宁,科恩,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翻译,《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p116-p122。

3.葛家澍、陈箭深,《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5年,第8期.

4.Lile.Crawford,UsingandaccountingforDerivatives:aninternationalConcern,Journal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auditing&taxation;

5.FranciscoGabrielHernandez,DerivativesandtheFaSB:Visibilityandtransparency,Criticalperspectivesonaccounting.

accountingRecognitionfortheDerivativeFinancialinstruments

LiyanChengtaolin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5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认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树立了典范,而且为实现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了经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表示,将根据中国的合理做法,修改或完善已的“国际准则”,这足以证明中国经济崛起在世界经济的地位,足以证明中国会计崛起在全球的影响!

一、会计准则是法律、法规的组成部分

所谓“企业会计准则”,本是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等,长远地看,如果国家对已的准则体系有修订、修改时,也将构成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属于法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立法法》,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分四个层次;一是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由国家主席签发,二是行政法规,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三是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以部长令签发,四是规范性文件,由国家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印发。

会计工作方面的法规概况(以部分法规示意):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2.行政法规

《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

《国务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3.部门规章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规范性文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规范性文件主要由会计工作的主管机关财政部印发,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各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等。

法规是人民授权政府、行政管理机关制订的,无论是谁都要按法规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符合法规的要求。会计准则是国家法规,凡中国境内的企业、公司或单位,都应无条件地执行会计准则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目前,我国有12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在国家会计立法的前提下,他们是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从事会计工作,从法的角度看他们是在执法。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受法律保护,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属于国家法规的组成部分。需要强调的是,法律法规是严肃的,并且具有“强制执行”的性质。

二、会计准则是“会计专业技术标准”

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企业会计核算的目的是如实反映其经营活动,包括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及分配。企业欲达会计核算的目的,具体说来就是要在核算过程中对“会计六要素”进行规范的确认、计量直至通过会计报表对外报告,即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确认、计量、编报财务报告。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行业、哪家企业都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办理会计事务。显然“企业会计准则”就成为“会计专业技术标准”。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首先要对会计六要素进行确认,所有企业必须按照“会计专业技术标准”规定的定义、程序办理。六要素各自有自己的确认前提条件及具体要求。如企业资产的确认,首先要符合资产的定义,然后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例如对固定资产的确认,一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原值数千万元,在今天就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了,因为它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流入。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流入是确认企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两个条件之一,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如果开机生产的话,如今谁还要黑白电视机?

固定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比如说兵马俑展览馆里的铜车马,湖北博物馆里的古编钟,这些都符合资产定义,也满足两个条件的第一个条件,却因为不能同时满足第二个条件――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而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因为这些国宝是“无价之宝”。

谓之“标准”,通俗地说是企业会计核算的统一口径。如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专业技术标准”为所有的企业规定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于会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计量属性”计量,确定其金额。企业会计准则由于规定了专业技术标准,也就相当于“普通话”,大家都明白,而在国际则成为“通用语言”。

三、企业会计准则是国家代表人民的利益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定的“约法三章”

从“约法三章”这个角度理解企业会计准则,其实就是法规角度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的延续。

2000多年前,刘邦率先提出了“约法三章”,他的军队打进咸阳,为了安抚当地的老百姓群众,他向全体官兵制定了“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近代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的年代,人民军队执行了亲自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今天,国家代表人民的利益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去做、在什么地方做。以“约法三章”来解读会计准则、未免牵强附会,但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理解会计准则。

从今天如火如荼的资本市场看,“约法三章”相当于“游戏规则”。股票、债券、期货、基金、合并、重组、收购、跨国投资、参股等等,“资本市场”在国内外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资本市场”的运作,交易、与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资本市场客观地要求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就是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这是因为她能为资本市场交易各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交易的平台。例如中国象棋游戏规则,马走日、象走田、炮打隔山,老将不能“出城”;又如乒乓球比赛规则,发球时球应抛出桌面,即公开,否则就要判违例;足球竞赛场上也有“球未到,球员不能越过对方的”,即公平,否则要判越位犯规。

企业会计准则就象这些游戏规则,为资本市场之各方了“约法三章”,共同遵守执行。例如关联方准则规定,构成关联方关系的有十种情形,关联方交易有十一种类型;关联方准则的精髓是关联交易公平公正公开,该准则最后一章“披露”明确了交易披露的相关信息,其实质就是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公开了一个“游戏规则”。是不是关联方,口说无凭,要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十种情形”之一者;交易是否公平公正公开,要看定价政策,要提供确凿证据,企业必须按准则第四章“披露”的规定予以披露说明。这种规定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就象“约法三章”、“游戏规则”。

会计准则是什么?这是从事会计以及与会计相关工作的人应该搞清弄明的。综上所述可以表明,会计准则是国家法规的组成部分,是法规;会计准则是专业技术标准;会计准则是国家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约法三章”、资本市场上的“游戏规则”。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6

【关键词】反倾销应诉;固定资产;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iaS

据2008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报告,近5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年均增长28.5%,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速度最快、增速最稳定的时期。在世界的排名由2002年的第6位跃至第3位,其中出口跃居第2位。外贸占全球比重从2002年的3%提高到现在的近8%。①

在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我国也迅速进入了国际贸易争端多发期,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目标国之一。2008年7月9日,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报告,2007年下半年,共有14个国家发起了101项新的反倾销调查案,其中有40项是针对中国的,其后分别为韩国与泰国,各占8项;另有13个世贸成员国实施了58项新的反倾销措施,其中有将近半数的26项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其后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各占4项。报告显示,中国仍然是国际社会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事实上,近年来,全球约有1/3的反倾销指控是针对中国的,每年因此给我国造成数百亿美元损失②,使我国成为“反倾销措施被滥用的最大受害者。③”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李玲(2007)还认为,不少国家在贸易摩擦中拟采取的预计技术性贸易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很可能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④

除了意识形态、国际贸易壁垒和新保护主义之外,反倾销的核心技术问题是成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及国际反倾销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出口企业大多没有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因而,在很多时候,国际调查机构对我国企业的产品成本和相关会计资料均不予承认,使我国的反倾销应诉屡屡失利。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固定资产及折旧的核算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而我国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之间长期客观存在的差异却正是诱发国际社会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财政部适时了新的准则体系,从2007年起开始在上市公司实行,到2009年,多数大中型企业将全面施行新准则。其中,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后续支出的核算、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核算、弃置费用的处理和固定资产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些对反倾销应诉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初始确认的新规定与反倾销应诉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直接关系到折旧额的高低,而折旧又是影响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就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问题,准则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了较大调整。

(一)对固定资产在某些情况下的初始计量由以往的用历史成本为基础改为用公允价值(fairvalue)为基础

如准则第十一条规定:“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第十二条又规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等准则确定。而这些准则在其规定的范围内,对相关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使用的计量属性亦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它符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得到广泛采用的国际潮流,更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本次新修订和的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新特点。

(二)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指出:下列各项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也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平常作为存货确认,但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如企业(航空)的高价周转件;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如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装修费用等;企业(建造承包商)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而购建的各种临时设施;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与所购置的计算机硬件一并作为固定资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购置的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设备等等。这些,在新固定资产准则之前,大多不在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之内,此举必使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一个调整,固定资产初始确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使固定资产核算水平在总体上获得提升,相关会计信息将更具可比性,它能使我方企业在接受反倾销调查时争取主动;第二个调整使得拥有上述资产的出口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总体上扬,使折旧也相应增加,从而使其所生产的产品因所含折旧费提高而使成本相应提高,企业通过执行此规定而获得的成本数据,在国际会计市场将更具可比性,从而在应对反倾销调查的成本调查环节中,能够利用相关成本数据进行有效的会计举证。

二、固定资产装修新处理规定的意义

固定资产装修是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大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等。以往我国在会计实务中的处理一般是将其作为长期待摊项目,分次计入损益。但《iaS16不动产、厂场和设备》规定:与某项已被确认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有关的后续支出,当超过原先确定的业绩标准的未来经济利益有可能流入企业时,该后续支出应增加资产的账面金额。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国以前与国际会计惯例是有实质性差距的。新固定资产准则第六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该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则该后续支出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所附之“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固定资产装修支出符合条件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应当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在下次装修时,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余额,应将该余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而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装修费用,符合条件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限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装修的会计处理是《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增加的一个新内容。一般而言,装修支出是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金额较大、发生间隔比较长的一类资本性支出,以往在会计实务中的处理一般是作为长期待摊项目,分次计入损益。而新准则将这类装修支出确认为固定资产,准确地反映了装修支出的经济实质,增加了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应增加了每期的折旧额,从而使得利用该类固定资产生产的相关产品成本有所提高,账务处理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反倾销应诉工作。

三、借款费用处理办法的国际趋同

我国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之前,只有为建造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专门借款)的利息才能有条件的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他一般借款(如流动资金借款等)如果被用于建造固定资产,其利息支出是不能资本化的。而国际会计准则《iaS23借款费用》第17段规定,对于不是专门为获取相关资产而借入和使用的资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的金额,应采用将资本化比例乘以发生在该项资产上的支出的方式来确定。资本化比率应是借款费用相对于企业当期尚未偿还的所有借款,而不仅仅是为获得某项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的加权平均数。据此可见,不管是专门借款还是一般借款,只要是在实质上用于建造固定资产,就应根据其加权平均支出和确定的适当利率计算借款利息,计入资产成本。新准则之前,因在此问题上与国际惯例存在实质性差距,从而使得在同等条件下,我方企业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偏低,相应的折旧费和产品成本也偏低,客观上为境外反倾销当局提供了口实,使我国企业陷于被动局面。

新的固定资产准则及时对此作了修改,准则第十条规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而借款费用准则第六条的相应规定是:“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从而使得此类会计事项的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iaSs)基本保持了一致。

四、关于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处理的特别规定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固定资产准则新增了弃置事项的会计处理规定。弃置义务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如石油天然气企业的油气水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核电站核设施的弃置等。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固定资产,尤其是资源类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开发或购建时一般未将预计的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而大多是通过摊销或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费用或损失等方式,在损益当中作了处理,或由政府进行补助,因而弃置费用并未由产品成本来负担。这一点,对于世贸组织成员国,站在国际市场上来看,确与惯例不符,还使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偏低,从而使产品成本偏低,客观上为境外反倾销当局提供了口实,使我国不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一度仅在个案中有条件地承认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因而不承认我国产品的成本资料,使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时,常常陷于被动状态。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适时对此作了修改,在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弃置费用的金额较大时,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原价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不属于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费,则在实际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因不是所有企业都从2007年起开始执行新准则,所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在第七条及该准则应用指南的第一部分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指出:“企业在首次执行会计准则时,在预计首次执行日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时,应当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选择该项资产初始确认开始至首次执行日期间适用的折现率,以该项预计负债折现后的金额增加资产成本,据此计算确认应补提的资产折旧(或油气资产的折耗),同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五、固定资产信息披露与反倾销应诉

会计信息贯穿于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应诉的全过程,对倾销存在与否、对倾销幅度及损害幅度的确定、对倾销仲裁的措施选择等都能提供事实依据或数量依据。没有会计信息,反倾销和反倾销应诉就缺乏事实基础。系统和客观、真实的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对企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尤其是会计举证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新固定资产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则在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信息,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分类、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各类固定资产的期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限制及其金额和用于担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包括国家产业政策、会计政策和产品成本等多方面的信息。新的固定资产准则在固定资产的分类、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事项的会计处理以及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等方面都做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实质性趋同,从而能使我国出口企业从总体上提高固定资产核算与信息披露水平,在反倾销应诉中,相应提高了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举证价值,从而有利于我方企业积极争取应诉主动。

2008年7月,由我国商务部提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开展的中国企业成本核算研究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和行业针对性的前提下,对中国会计制度的演变、中国企业成本实践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形成了《中国企业成本计算方法与成本管理实践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标准趋同”,并指出:“不能简单地由成本核算方法上的差异推断出中国产品存在倾销。”我国不少出口企业并非上市公司,从会计角度来看,要进一步扩大准则的适用范围,鼓励有条件的非上市的出口企业积极采用国家新的具体准则,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核算水平,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关产品成本核算的国际惯例,努力消除实质性的核算差距,把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做在前面,使我国产品成本信息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具有较高程度的可比性,从而为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工作中争取有利态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在2008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R].2008,(1).

[2]商务部李荣灿司长在《中国企业成本计算方法与成本管理实践研究报告》会上的讲话[R].2008,(7).

[3]李玲谈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等相关情况.[n].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接受商务部“商务视频”栏目访谈文字稿..2007.

[4]在wto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的讲话[R].2005.

[5]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S].第六、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条.

[6]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S].第二部分.

[7]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S].第四条.

[8]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S].第七条.

[9]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第一部分.

[10]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草案)》[S].中国财政部.2006,(10).

[11]孙凤英.反倾销的会计学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2]wtoSecretariatreportscontinueddeclinesinnewanti-dumpinginvestigationsandnewfinalanti-dumpingmeasures。[R].worldtradeorganizationSecretariat.2008,(7).

[13]worldtradeReport2008:tradeinaGlobalizingworld[R].worldtradeorganization.2008.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7

关键词:产生条件假设;必要性假设;可行性假设;可信性假设

审计假设是指对审计领域中一些尚未确知或无法直接验证的事物,根据客观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逻辑的判断或认定。它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和要素,也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从莫茨和夏拉夫首次提出八条审计假设后,许多审计学者也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目前对审计假设体系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假设也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笔者认为,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至少应能解释:审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要进行审计;为什么能进行审计以及审计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审计假设还应具有推理性,即由它还应能推导出审计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以加深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并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笔者认为,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下列四项基本假设:审计产生条件假设、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可行性假设和审计可信性假设。

(一)审计产生条件———-经济责任关系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会产生审计,即审计产生的条件。“经济责任关系”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它是指由于委托或受托经管资源财产而产生的受托人(经营管理者)对委托人或授权人(财产所有者)所应承担的按特定要求经管资源财产并报告经管状况的责任和义务。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又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存在。在审计三方关系人中,被审计人对审计授权人承担的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为存在受托经济责任,才有必要弄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客观上就有必要进行经济监督。受托责任的确认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当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做审计人。他所实施的独立的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就是审计。

经济责任关系假设揭示了审计最本质的的方面,反映了审计活动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对审计最一般的客观要求。同时经济责任关系假设也是确立审计目标、审计概念、审计准则等理论要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经济责任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和发展,审计目标、概念、准则也必然随之变化发展。

(二)审计必要性———正当怀疑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审计。所谓“正当怀疑”是指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反映这种情况的经济信息,除非有明确的、绝对的证据,否则便没有理由给予完全的信任。所以需要通过审计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确认。该假设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动因和审计的目标,为审计提供了依据。

正当怀疑假设是针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普遍存在而提出的。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受托者因自身能力局限或谋求局部利益而营私舞弊,可能发生不按委托人的意志经营、损害受托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侵犯委托人利益的事项,为避免和防范上述事项,才产生了委托超然独立的第三者审查受托者履行情况的审计活动。从这一方面来讲,审计活动的展开必然以对受托经济责任过程及结果保持适当怀疑为前提。该假设明确了审计活动的性质、目标、作用。由该假设可推导出合理的职业谨慎等审计概念。

(三)审计可行性———可验证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审计为什么能够进行。可验证假设的基本涵义是指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和提交的说明其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会计及相关经济信息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审计证据,加以合理地验证。审计要监督、评价和确认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从信息的验证入手。而信息的验证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经济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其次,存在判断用来评价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合法、公允的标准;最后,审计人员应能在合理的时间、人力和费用范围内取得足够的证据并得出有效的结论。如果对审计对象无法进行检查、验证,审计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可验证假设是发展证据和证明理论的基础,是在审计中应用概率论的前提。无此假设,审计工作的实施是困难的,甚至基本难以展开。该假设决定了审计工作的程序,收集证据性质、时间、范围。由此假设可推导出审计标准、审计证据等基本审计概念,进而派生出相关性、充分性、及时性、重要性及直接、间接证据等概念。

(四)审计可信性———审计人员的的独立性、胜任力和职业责任假设

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指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会尽职尽责工作,负起应有的审计责任,并且,他们的工作是在充分独立、不受内外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审计的目的既在于验证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它就首先应取得审计授权人、被审计人以及依据审计结果进行经济决策的社会公众等诸多方面的信任,失去这种信任,审计将不复存在。要保证审计的可信性,首先要使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和胜任力,并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审计的灵魂所在。独立是指审计人员完全独立于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受托人和相关的利益集团之外,在审计实施中能够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干扰,保持地位上、精神上和操作上的独立性,因而,其提出的审计结论是可依赖的。

审计人员的胜任力是指审计人员应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从而能够胜任、完成所接受的审计业务。审计工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是不能胜任的。审计工作要求独立进行,而审计人员却随时面临着不能独立工作的利益诱惑或者各种形式的威胁,如果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审计人员除应具备独立性和胜任力外,还应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一项职业在社会上的作用越大,地位越高,其责任也越大。审计人员只有承担起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其审计工作的成果才能为社会所承认。

审计可信性假设明确了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审计人员不尽职尽责,就会失去执行审计业务的基础,就会失信于社会,使自身陷入困境。它是公认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法规中关于审计人员资格、审计职责和审计法律责任规定的基本依据。由审计可信性假设还可推导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胜任力、专业判断等重要的审计概念。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8

1、新制度在会计确认、计量方面有所突破

其表现在:(1)明确了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一般原则。会计假设和一般原则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前提条件,比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等是企业确认费用的前提条件,历史成本原则是企业对资产、负债进行计价的前提条件。(2)对资产、负债、收入等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概念框架的重构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比如新制度对资产的重新定义,成为将开办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资产减值等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的理论依据。事实上纵观通篇新制度,大多数的条款是关于如何进行会计确认、计量的规定,其次是关于如何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规定,而对会计记录方面的规定则基本没有涉及。会计记录方面的规定留待与会计制度配套的分行业会计核算办法来解决。

2、新制度采取了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

(1)对朝末资产的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要求对不实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新制度第四十五条规定:“金融企业应该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为之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包括: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各项贷款、抵债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涉及金融企业的各种主要资产。提前确认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充分体现了稳健主义思想。

(2)对与或有事项相关的或有损失和预计负债予以确认并充分披露,而对或有资产一般不予确认。根据会计的实现原则,当期没有实现的业务或事项就不能在当期确认。按此原则,各种担保业务、未决诉讼、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等依赖未来事项证明的或有事项,以及未履行或处于履行过程中的衍生金融工具,都不具备确认条件,因而都属于表外业务。表外业务虽然尚未实现,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由于通常只需要5%-20%的保证金就能完成交易,其风险放大作用就更加明显,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即是一个明证。“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代表的表外业务是一把‘双刃剑’,经营得好会带来较高收益,否则会蒙受巨额损失。”(刘玉廷,2001)因此,对与或有事项相关的或有损失和预计负债予以确认和披露,是金融企业预防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关规定在第一百二十五至一百三十一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对收入确认采取更严格的标准。第八十四条规定:“金融企业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取得收入,应当在以下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①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②收入的金融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一条说明,如果有证据表明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流人企业或者收入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企业就不能在当期确认该项收入。因此,第八十五条进一步规定:“(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到期90天后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人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人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

(4)允许企业自主决定计提坏账准备和贷款损失准备的范围、方法、比例,简化环账(呆账)核销的审批程序,解决了准备金不足、坏账(呆账)长期挂账、资产不实的问题。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和环账、呆账的核销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新制度对此作了改进。第四十七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金融企业自行决定。金融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帐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准备的范围、计提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对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贷款、长期投资等,根据金融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行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资产损失,冲销已提取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5)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第六十九条规定:“如果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超过3个月,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其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不计入所构建的固定资产成本,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允许企业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将无形资产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工资、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期限的选择等方面的规定,都是稳健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3、新制度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新制度的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企业会计制度》统一。两个制度在基本原则、基本概念等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对多数业务的核算原理也基本相同。二是在金融企业之间的统一。新制度不再区分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制定不同的会计制度,而是制定统一的制度框架,对各类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报告都有规范作用。

在努力实现统一性的同时,新制度保持了必要的灵活性。从横向上看,考虑到金融企业同一般企业在经营性质上的差异,新制度没有照搬《企业会计制度》,而是吸取了其原则、概念、基本体系等可取内容,并结合金融企业的业务特点重新制定了有关规定;考虑到不同金融企业之间经营性质上的差异,新制度针对各类金融企业有不同的规定。如第七十八条规定:“金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计提的一般准备、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计提的总准备金、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以及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企业计提的信托赔偿准备也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这一规定既指明了金融企业同一般企业在所有者权益构成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也表明不同金融企业在所有者权益构成方面的不同。从纵向上看,新制度的许多规定比老制度灵活,增加了企业自。比如环账(呆账)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所得税政策等首由企业自行确定。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9

公允价值法和名义价值法之分只对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有意义。国际会计准则《iaS20政府补助会计与政府援助的披露》要求对非货币性政府补助采取公允价值计量,但也允许使用名义价值,且没有规定名义价值的具体金额。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1元。如此看来,我国准则在公允价值和名义价值的选择上有明确的梯度顺序,较之iaS20将名义价值作为与公允价值平行的备选处理而言更为严格。

权责发生制法和收付实现制法与政府补助的确认有关,权责发生制法是馅饼入席时间,即其出现于财务报表时间的现在进行时,收付实现制法则为未来馅饼分类及其上宴时间的确定描摹出另一番景象。iaS20和我国《政府补助》准则关于政府补助确认的标准基本相同,都是需要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2)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iaS20特别强调政府补助的确认需以存在以合理保证为前提,也就是说,只要企业很可能满足所附条件且收到补助,企业就可以在财务报表上确认政府补助。同时,iaS20指出企业收到补助本身并不能为其满足所附条件提供结论性证据。显然,现行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法作为政府补助确认标准的基石。

馅饼的分类和吃法将来会发生变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已将政府补助项目列入其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合作进行的短期趋同项目。虽然尚无法预料变化的所有细节,但我们还是可以从iaSB2002年的《iaS41农业》中略窥端倪。在iaS41中,馅饼不再被分为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而是被分为无条件政府补助和附条件政府补助两大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采取这一分类方法,可以预料这是政府补助分类的未来发展趋势。

iaS41规定,无条件的政府补助在补助成为应收时即可确认为收益,而附条件的政府补助则在企业满足所附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收益。以此看来,无条件政府补助的画饼时间采用的仍是权责发生制的食谱,而附条件政府补助之“满足条件方可确认为收益”的规定则类似“收到现金才算收入”的收付实现制之配方,只不过此收付实现并非是对现金收到与否而是对条件满足与否而言。比如,某农业企业得到一笔政府补助,所附条件是须在某特定区域耕种五年以上,如耕种不满五年则需将补助全额退还。按照iaS41的收付实现制配方,这笔政府补助需在五年期满之后才能确认为收益。而按照iaS20的权责发生制食谱,只要企业提供很可能满足条件的合理保证,则该补助就可以在五年期满之前即进入收益,确认为收益的具体时间和方式则取决于该补助与资产有关抑或与收益有关,以及企业是选择总额法还是净额法。

会计确认的基本条件篇10

[摘 要]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费用扣除;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应付职工薪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在税前扣除。

[关键词]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现金结算;税务调整

一、股份支付的基本概念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根据股份支付的定义,股份支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二是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三是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最常用的工具有两类,即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常用的工具也有两类,即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

以薪酬性股票期权为例,典型的股票支付通常涉及四个主要环节:授予、可行权、行权和出售。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其中“获得批准”,是指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达成一致,该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的批准。硕士论文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和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的权利的日期。授予日至可行权日之间是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二、股份支付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如下:

1.在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在等待期内,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资本公积。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分录为:借:成本费用科目(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可行权日之后。(1)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2)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行权收到的现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行权部分权益工具的账面金额);贷:股本(股票的面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部分)。(3)如果全部或部分权益工具未被行权而失效或作废,应在行权有效期截止日作如下会计分录: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未行权部分权益工具的账面金额);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从以上会计核算上来看,企业在等待期内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以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确认了成本费用,相应成本费用构成企业计算利润总额时的一项扣除。就税务处理而言,《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尚未明确规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内容。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讨论,企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资本公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费用扣除。无论是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及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都应进行纳税调整,在将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时,必须加回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这一部分费用。企业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也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相关的成本费用也不能扣除。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如下:

1.授予日,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等待期,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分录为:借:成本费用科目(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可行权日之后。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但负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分录为:(1)负债公允价值上升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2)负债公允价值下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从以上会计核算看,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等待期内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以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确认了成本费用,同时确认了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在可行权日之后,硕士论文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就税务处理而言,同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一样,《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尚未直接规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内容。

但根据《实施条例》第34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讨论,企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应付职工薪酬,即实施条例规定的工资、薪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股份支付,会计与税务的扣除时点并不一致。

《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由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按照税法规定,应当在行权时才属于实际发生的费用,一般应在实际行权时确认费用扣除。因此,对按照会计准则在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已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的,在行权以前应进行纳税调整。

对按照会计准则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的,在行权以前也应进行纳税调整。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