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十篇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十篇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2:23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1

一、包村基本情况

东关社区:原评定精准扶贫对象6户15人,目前未脱贫1户3人,巩固脱贫户3户9人。

西关社区:共有贫困户3户4人,2018年2月底李红方因病去世、二季度动态调整中王凯出列。现有巩固脱贫户1户2人。

二、认真排查摸底

我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帮扶工作队员深入摸排贫困户情况。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摸清各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帮扶社区及贫困户需求,并针对相关需求完善工作计划。同时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

三、政策落实情况

东关社区:享受金融扶贫两户;享受危房补助1户;享受技能培训1户。

西关社区:杨香兰享受慢性病救助政策;范晓东享受残疾补贴。

四、存在问题及措施

1.东关社区4户贫困户目前均无耕地且均有家庭成员患病,帮扶较为困难。下一步将针对实际困难,细化帮扶措施,以第三产业为主,对拥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开展技能培训,同时积极争取相关社会力量支持,帮助相关人员就业。

2.西关社区巩固脱贫户范晓东2016年脱贫后因低保户无法脱贫再度返贫,2018年10月再次脱贫为巩固脱贫户。针对范晓东患先天智障,二级残疾,无劳动能力,其母杨香兰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需药物维持,家庭无收入来源等情况,我单位根据扶贫政策并结合其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帮扶计划,防止再度返贫。

五、今后帮扶计划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2

市扶贫办:

按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报告的通知,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驻村帮扶工作

(一)基本情况。

磨盘山村是省级贫困村,幅员面积11.9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26公顷,

4个自然屯。现有农户330户,人口12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51户,贫困人口56人。包保帮扶工作以来,市民政局与**银行**分行已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50万元,积极帮助贫困村发展蔬菜种植、芦笋种植、光伏发电等脱贫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产业带动、大病救治、低保兜底措施,目前已实现脱贫44户,46人,未脱贫7户,10人,2017年通过贫困村脱贫验收。

(二)包保帮扶工作情况。

1.继续发展好蔬菜种植项目。包保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磨盘山村建设完成了49栋蔬菜和芦笋大棚。2018年,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园区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联系福安街道修复并完善了园区内排水边沟,对园内道路进行修缮,对两栋有涝洼的大棚拉土填铺并整平,对个别有破损弯曲的大棚骨架进行了更换。同时,为解决磨盘山村园区菜农卖菜摊位难问题,协调磐石有关部门,在磐石市河南早市无偿提供园区菜农39个摊位及价值440元的货架,预计给菜农带来8万余元收益。

2.继续发展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在磨盘山村部建设62.8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7月项目竣工并网发电。2018年,重点帮助磨盘山村加强了项目收益管理,确保实现稳定增收。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按照“八有”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今年磨盘山村修建了后牌楼屯和小椅山屯水泥巷路。为解决资金问题,今年市民政局与**银行**分行克服困难,积极筹措,分别计划投入20万元和80万元,预计帮扶资金年底前到位。该项目建成后受益129户431人。

4.开展包保帮扶工作情况。市级包保领导对磨盘山村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率市民政局、**银行**分行有关负责同志,到磨盘山村帮扶座谈,指导贫困村脱贫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帮扶资金瓶颈。年初以来,结合走访慰问、推进项目建设、作风大整顿等工作,市民政局、**银行**分行主要领导分别2次、分管领导先后3次深入磨盘山村实地调研,研究推进包保帮扶工作。结合磨盘山村实际,研究制定了2018年包保帮扶工作方案。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参与包保帮扶干部,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慰问,帮助谋划脱贫项目,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困难。

5.多举措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坚持以党建工作促脱贫攻坚。今年协调福安街道为磨盘山村选优配强了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扎实推进“五好一满意”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养和发展党员1名,培养致富带头人1人。此外,第一书记还组织粉刷了村部、帮助购置党员活动室办公桌椅、办事大厅档案柜、沙发、报刊架和打印复印一体机,切实改善了村部的办公条件。二是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春节前,市级包保领导带队,为贫困户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8月份,市民政局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包保帮扶干部,对陈云龙等3户2018年危房改造、子女考上大学的贫困户进行了慰问,共送去慰问金共4000元;三是计划11月中下旬,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活动,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药品,并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向贫困户宣讲脱贫攻坚政策,鼓励贫困户进一步树立脱贫信心;四是市民政局与**银行**分行精心选派干部,共同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其中市民政局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银行**分行选派驻村工作队员1名,进一步加强了驻村帮扶工作力量;五是第一书记产品代言,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代言品牌效应,帮助宣传推销磨盘山村大米和蔬菜。通过《江城日报》、江城党建微信公众号、**乌拉圈和新时代e支部等渠道进行宣传,拓展代言产品影响力;通过参加**市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暨帮扶成果展、磐石市第二届金秋丰收节暨扶贫成果展示会及代言产品进社区等活动,代言产品销售额达到19.7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存在问题。在帮助村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增收上办法不多,磨盘山村贫困户平均年龄大,多数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不能直接参与脱贫产业项目,个别贫困户还存在靠低保救助生活,不愿主动脱贫的思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勤劳致富积极性。

2.对策建议。一是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加大扶贫工作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二是积极选树脱贫典型,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三是对确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加强联系和关心为主,通过农村低保等民政救助方式,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市民政局与**银行**分行将深入总结2018年扶贫工作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努力推动脱贫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1.发挥好部门优势。通过整合可用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渠道,加大对定点扶贫村的政策、资金、项目和人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部门单位职能作用,动员和鼓励市管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定点扶贫村脱贫攻坚工作。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我要脱贫自主意识,使输血变为造血。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2.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打造可持续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传统农业转型,打好生态牌,帮助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带动,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

3.强化结对包保机制建设。落实帮扶包保责任,继续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参与包保帮扶的干部,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实地走访,适时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定期组织包保责任人深入贫困村开展“送医送药”“访贫问暖”活动,在增进为民情感、提升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继续开展扶贫日活动。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引导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切实履行好职责,积极帮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宣传党的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抓党建不断凝聚干群关系,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持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市级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

社会组织是是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脱贫攻坚,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又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市民政局下发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攻坚倡议书》,号召市级社会组织凝聚共识,助力脱贫攻坚、拓展思路,增加服务渠道、严守法规,规范管理制度。

《倡议书》下发以来,各市级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参与到我市扶贫攻坚工作中来。配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做好“统一战线助力百村振兴行动”,**市小微企业商会与龙潭区江密峰镇夹信子村困难户刘善荣、昌邑区沿江街道学生小丁结成帮扶对子,对**市红霞托老所进行扶贫慰问,为贫困户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价值3000多元;**市工商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三兴村等贫困村开展家政服务、电焊工培训班,帮助村民实现就业;**市河南街商会会长莫英志带领医药专家到甘肃考察中草药种植项目,拟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在我市推广;**市装饰装潢协会常务副会长滕彬带领桦甸市友谊村村班子赴甘肃珉县和宕昌县考察中草药种植项目,计划于2019年在友谊村试验种植;**市慈善总会、**市广播电视台《直播江城》栏目组在世纪广场开展了捐资助活动。此次活动中通过商户商品义卖,共为我市贫困学子捐资14200元,善款将用于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市朝鲜族妇女协会与**市回族小学建立“结对帮扶

送温暖”关系,组织协会干部和会员代表带着全体会员的母爱之心,为结对学生送上每人500元生活补贴款、生活必需品、书记、民族特色糕点等,2018年已举办扶贫活动共四次;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力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更好地投入到我市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来,加强社会组织扶贫信息的调度与汇总,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中的优势。

三、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工作

(一)基本情况。

1.如期完成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标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最低生活保障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及省、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一是2018年7月1日,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四连调,我市城区农村低保标准由2016年每人每年3450元提高到2018年的3804元,增长10.3%。二是依据省政府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经核准城区农村特困供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4788元;依据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分档定制,按当地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10%、25%、40%的比例确定,并随最低工资标准同步调整。

2.全面实行“补差式”救助。按照低保家庭人均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差额,彻底实现农村低保由“分档式”救助向“补差式”救助,全部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及省规定的“两线合一”要求。截至今年10月底,城区农村低保对象8418户、12240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家庭中特殊困难人员的保障水平,出台了《**市民政局关于调整农村低保家庭特殊困难人员增发补助金标准的通知》,农村低保中重病、重残、老年人、未成年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人员按农村低保标准50%-60%的比例增发补助金,切实改善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3.完善制度建设助力精准脱贫。积极实施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实施方案》,会同市扶贫部门联合印发了《**市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攻坚专项方案》,市民政局印发了《**市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中,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资源统筹的基本原则和市级统筹、县(市区)负总责、乡镇(街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两项制度的政策合力。按照《关于开展农村低保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比对工作的通知》,会同市扶贫部门开展了新一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再核查工作,逐户逐人核对,科学分类、精准识别、建立台账,截至三季度,我市城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62人,其中纳入低保范围的有665人。

4.扎实开展医疗救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加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确保重点救助对象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部分补助比例不低于70%。全额资助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参保参合,补贴农村建档立卡对象参保参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五道防线”大病兜底保障措施,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努力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支出贫困家庭问题,有效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在全市61家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同时,对重点救助对象中的特殊问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一是按病种提高大病门诊救助比例,大病门诊救助比例为单次400元以上补助30%,针对患血友病门诊治疗、器官移植门诊抗排异治疗、癌症门诊放化疗等单次400元以上部分按85%比例给予补助。二是提高患尿毒症重点救助对象年救助封顶线至3万元(其他病症2万元)。三是对特困人员、孤儿及切实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特困低保对象执行“先治疗、后付费”政策。截止10月底,全市城区农村累计医疗救助15762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673万元。

5.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救难作用。认真落实《**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突出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对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生活困难的居民家庭及时开展临时救助,截止10月底,对农村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48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3.8万元。

6.及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根据国家统计局**市调查队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2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为3.7%,达到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启动条件,我市随即启动实施联动机制,为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五保对象16900人发放价格补贴42.3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日趋多元化,存在农产品自给部分难以货币化、务工收入的不稳定性等诸多因素,致使居民的家庭收入难以准确统计。

二是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救助工作有效开展。

(三)下步打算。

全面贯彻落实我市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

一是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当年度国家现行扶贫标准。按照省民政厅确定的区域性低保标准,合理确定我市保障标准。2019年,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上年度农村低保标准的

1.3倍确定。

二是全面落实“补差式”救助工作基础上,持续推进“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要求纳入保障范围,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精准施保。会同扶贫部门完成农村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信息衔接,定期比对汇总上报,实现信息共享。对低保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残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按照平均不低于50%低保标准的比例增发补助金,确保兜准兜牢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三是会同扶贫部门健全完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综合救助政策措施,切实发挥社会救助政策与扶贫政策合力救助作用,确保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

四是务实抓好《**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贯彻执行,会同局纪检组、局机关党委和救助局,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督导检查,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突出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进一步加强完善社会救助领域制度建设,推动农村低保制度管理更加规范公正,确保农村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3

一、成立虹桥街道帮扶困难群众领导小组,明确帮扶困难群众标准,对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困难情况进行排摸和分类,制定帮扶标准,对低保户、低收入家庭患重大疾病产生的医疗费超过该家庭收入的,即可纳入帮扶范围,增强帮扶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开展项目帮扶,缓解困难家庭子女高中、大学阶段的就学困难。构建三级工作网络,按照“个人申请、公正评估、集体评议、共同帮扶”原则,建立由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的社区扶贫帮困评估小组,分别负责困难对象发现、评议、调查、审核、上报等工作。

二、做好“一帮二”、“一帮一”、“二帮一“扶贫帮困工作,即: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2户贫困居民;普通党员每人联系帮扶1户贫困居民;非党员干部每2人联系帮扶1户贫困居民。要定期走访,为所帮扶的贫困居民办事实,有实效,制定个人帮扶计划,有帮扶情况记录。

三、建立社区单位长期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4

【关爱失能老人的活动方案一】

各社区(村):

为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丰富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促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以弘扬志愿精神、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丰富精神生活为目的,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志愿帮扶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让志愿者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志愿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志愿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二、活动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自愿。以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空巢老人、病残老人为重点,解决他们最关心、最需要的现实问题。对已雇用人员照料而不愿结对帮扶的老人,或者要求挑选志愿者结对的老人,尽可能尊重他们的意愿。

2、就近结对,帮扶有力。尽量选择离空巢老人、病残老人就近熟悉和以低龄老年志愿者为主、其他专业志愿者为辅的社区志愿者进行结对,开展志愿帮扶活动。

3、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志愿帮扶活动,真正实现了解心声、排除忧虑、解决困难的帮扶目标,为不同需求的空巢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

4、突出重点,优先服务。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服务形式,优先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关爱志愿服务。

三、活动形式和内容

1、服务范围

全街道高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指子女在外地、丧偶以体弱多病的老人)和三无老人(三无指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经济来源的老人,)均属于服务对象。

2、服务模式

关爱老人志愿帮扶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即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与老人结对,签订帮扶协议,为老人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

3、服务机制

关爱老人志愿帮扶实行四个一的运行机制:

(1)一个主体: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组织、监督对所在社区的老人开展服务活动。

(2)一个服务圈:由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社会青年志愿者、社区居委会构成志愿服务圈。

(3)一个社区卫生机构:为每位老人安排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结对,提供医疗服务。

(4)一本服务卡:为每位接受服务的老人发放一本《居家养老服务卡》,记载老人的基本情况,记录志愿服务情况。

4、服务内容

(1)生活服务:每日到老人家敲门问候,了解老人需求,帮老人买菜、做饭、做家务、陪老人洗澡等,为老人捐赠生活用品和资金,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

(2)精神服务:定期陪老人聊天交流,给老人讲故事、读书读报,陪老人散步、游览,参与适宜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探亲服务:春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老人生日等节日,到老人家探望,陪老人过节,让老人享受儿女般的亲情。

(4)健康服务: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体检,老人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医疗和照顾。

(5)法律服务:听取老人有关问题的反映,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使涉老纠纷得到依法调处和解决。

(6)应急服务:宣传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为老人提供抢险救援、设施抢修等应急救助服务。

5、服务要求

(1)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敲门问候每天至少1次,聊天至少每周2次,在老人需要时帮助其购物、做家务、陪老人洗澡、看病等。

(2)社会志愿者(邻里低龄老人志愿者以外的志愿者):至少每月到老人家探望一次;重大节日期间须进行探亲服务;在老人需要时帮助其购物、做家务、陪老人洗澡、看病;根据需要和可能,陪老人散步、游览等。

(3)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至少每月到老人家探望一次;重大节日期间必须进行探亲服务,为老人捐助必要的生活用品或资金。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每半月一次电话或登门问讯老人的健康情况,每季度至少为老人体检一次,老人生病时随叫随到,为老人提供成本价格的医疗服务。

三、组织机构与责任分工

1、街道志愿站具体负责志愿帮扶的组织、管理;负责拟定有关规章制度,对服务实体进行指导和监督;统计上报有关活动数据和工作信息。

2、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协助街道志愿者站,对老人家庭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对社区内老人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不同需求对空巢老人予以分类并实施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构建志愿帮扶的志愿者队伍。

3、志愿者和社区在每次为空巢老人服务后,须将服务的情况记录在《居家养老服务卡》上,作为服务活动的认证依据。街道志愿者站每月检查一次,每次检查都要签字认可,保证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实施(2013年1月)。各社区制定关爱老人志愿帮扶活动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进行试点(2013年2月至3月)。组织专门调查人员开展对志愿帮扶对象的摸查、归类、审核、统计工作,掌握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动态,建立健全老年人信息库。

第三阶段:督导检查(2013年3月至5月)。由街道牵头,对各社区关爱老人志愿帮扶活动试点的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阶段:交流经验(2013年6月)。组织各社区召开关爱老人志愿帮扶活动座谈会,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和相关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和谐因素,建设首善之区的高度,把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摆上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位置,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加大政策支持、广泛组织动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推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深入开展。

2、做好试点工作。各社区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志愿服务的特点出发制定具体活动方案,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稳妥逐步地扩大志愿帮扶老人的范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努力营造关注、支持、参与志愿帮扶老人的氛围。

3、制定具体制度。各社区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工作职责等,努力形成较完善的、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志愿帮扶养老服务运作模式。坚持贴近实际生活、贴近老年人的要求,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志愿帮扶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规范档案管理。各社区在做好志愿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志愿服务一对一或多对一责任卡,详细记载辖区老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明确志愿帮扶责任人,如实填写帮助内容的落实情况。做好志愿帮扶老人情况及典型经验总结的上报工作,确保志愿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关爱失能老人的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背景:

在现代社会很多的老人都由于孩子长期在外,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我们针对这种现象组织了一次班级青年志愿者活动,给那些需要关怀的老人带去关爱与帮助.

二、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班级成员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表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展现作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风采.为了慰问敬老院的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些关爱和温暖,让他们老有所乐,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让青年志愿者们感受服务人们的快乐,学会关心老人,尊敬老人和长辈。

三、活动主题:关爱老人,我们在行动。

四、活动时间:

X月X日星期天上午

五、活动地点:

XX敬老院

六、活动对象:

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全体成员

七、活动准备:

1、团委干部联系敬老院和组织委员一起做好活动策划2、宣传部做好前期和后期的活动宣传工作,和活动期间的拍照3、选取主持人,主持当天活动流程

4、团委收集节目表演和游戏5、团委书记做好后期的活动总结

八、活动流程:

1、在校集合出发前集中志愿者清点人数,交代细节

2、依据自愿原则,志愿者可以自带礼物送给老人

3、到敬老院后把我们的礼物送给老人(在院长的带领下)

4、各位志愿者按照既定安排展开工作:

(一)、陪老人聊天(聊天内容可以介绍一些健康的知识,比如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季节锻炼注意事项

(二)、文艺表演:共同唱红歌、京剧,陪老人下棋、打牌,等等5、组织志愿者和老人及院里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给老人照一张全家福

6、清点人数,集体回校

7、活动后各志愿者要及时上交活动心得,团委一起做好整理和后期活动的总结报告

九、注意事项:

1、行为举止要大方,注意措辞用语

2、切记在敬老院不要大声喧哗,注意老人的情绪变化

3、准备好活动的道具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5

中国扶贫的决心是巨大的,全国脱贫这样的举措也是其他国家不敢想象的。身为参与扶贫工作的一员,你怎么写扶贫总结报告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扶贫总结报告模板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年扶贫总结报告模板120_年,我局继续承担_镇_村8户扶贫对象的精准扶贫帮扶任务。我局对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全局重点工作内容,在入户调查、扶贫方案的制定、帮扶措施的落实上下功夫,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局帮扶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帮扶责任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把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为增强局全体干部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意识,将8户帮扶对象逐一落实到每一名干部职工,实行一对一帮扶。

二、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

局各帮扶责任人逐一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家庭基本情况、主要致贫原因、贫困户需求等第一手资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每户不同情况,制定了详细可行有针对性的“四项清单”和脱贫方案,集体研究,分头实施。

三、加强宣传,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

在入户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各帮扶责任人注重加强扶贫工作的政策宣传,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帮助解决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子女学杂费减免、医疗费用报销、危房改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四、狠抓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一)每月一调度。各帮扶责任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克服单位人少事多的困难,坚持每月至少1次到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健康状况,竭力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政策宣传入户、致富项目入户、关怀温暖入户。我局每月调度一次,针对突出问题,实行集体研究,全员参与,共同研究解决的方法措施。

(二)逢节必慰问。每逢传统节日,各帮扶责任人必定到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共送去慰问金120000元。

(三)政策全落实。认真研究、梳理扶贫办、民政、人社、财政、教育、卫生、规建等部门的扶贫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积极为贫困户争取政策支持。

(四)分类施举措。根据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及实际情况,采取“一户一策”,采取种养殖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教育帮扶、危房改造帮扶、物质帮扶、医疗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进行分类帮扶,提高帮扶成效。

(五)帮扶显成效。截止目前,共落实贫困户种养殖业补助15000多元;教育扶贫资金及社会各界助学贷款60000多元;危房改造资金16000元;贴息贷款30000元;双女户帮扶资金2000元;修路、添置家具6000元。

2021年扶贫总结报告模板220__年,根据《关于对20__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目标实施考评的通知》(通办发〔20__〕__号)和《关于开展“十三五”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活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和总体部署,我办认真做好结对扶贫工作。结合本办实际,真情帮扶,在开展与海门市包场镇河南村的“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位,确保帮扶规范化。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我办领导始终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外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采取帮扶措施,不断拓展扶贫工作新局面。年初我办把结对扶贫工作列入办重点工作,对全年的扶贫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任组长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并专门安排友城友协支部负责日常联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有组织领导、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坚持做到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资金,从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出发,倾情倾力,认真对待和落实帮扶工作,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

二、扶贫助困到位,确保帮扶有成效。

20__年,我办紧紧围绕结对帮扶工作责任目标,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措施扎实,充分发挥我办职能优势,结合海门包场镇河南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帮扶方案,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在端午、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夕,分别组织党员干部3次对结对帮扶的困难党员江金生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并给予该家庭___元经济救助,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当前家庭生活上面临的暂时困难,帮助他们重树致富的信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形式,询问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详细了解村情,理清帮扶思路。在深入调研、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制定了帮扶方案,并将帮扶工作与开展“三解三促”、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扶贫助困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加强了结对帮扶活动的有效落实。

三是坚持既扶贫,又扶志,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与群众思想工作。20__年,我办组织党员干部先后3次深入结对村、结对户中,采取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切实宣传好党的十八大一系列新观点、新部署;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勤劳致富、创业致富,自强自立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学会一技之长,增强就业本领和创业能力。

四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先后给予河南村4000元资金,作为对河南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资金扶持,以此来帮助丰富该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对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一是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安排和组织下去的时间次数比较少,宣传力度还不够;三是捐款和资金帮扶的多,真正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的东西不多。

四、20__年工作打算

20__年,我办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

努力发挥本办职能优势,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1年扶贫总结报告模板320__年,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中,我局与单位退休困难职工结成对子,在单位党政组织的关怀与支持下,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结对帮扶工作,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某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杨泽任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工会主席主抓此项工作,明确职责。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四有”、“五落实”,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主题、落实资金,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

二、调查摸底,确保帮扶工作有序进行。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的批示精神,按照区委部署,我局及时开展了困难职工家庭帮扶活动。为吃透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带领小组成员到被帮扶职工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实际情况,认真搞好摸底调查。一是坚持不吃请、不扰民,决不给群众增加任何负担,做到了心入、身入、深入群众。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访贫问苦了解情况,与困难职工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困难职工所急、所盼、所想的难点、热点问题,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帮扶对象王金有,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街区分局退休职工,自己患有重病,无劳动能力,妻子无工作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且重病在身,家庭情况十分困难。在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局党组召开紧急会议,对具体帮扶情况做了安排部署。

在深入调研、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将下基层活动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不断交流信息,增进了相互的感情,促进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并把帮扶工作确定为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考核,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理出帮扶工作思路,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帮扶活动。

一是开展为帮扶对象“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活动。号召全局干部职工为困难职工送去米面油及补助医疗费1500元,为困难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二是每逢节假日局领导心系困难职工,都要亲自带领单位职工看望困难职工了解他们的病情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虽然我局在帮扶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发扬成绩,纠正不足,充分发挥质监工作的作用,把帮扶工作扎实做好。

2021年扶贫总结报告模板4这一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属部门及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抓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大机遇,抓住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有力时机,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贫困群众的收入为目标,着力推进世行扶贫、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三大项目”,为新阶段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一、切实加强世行项目后续管理,加大贷款回收力度。

(一)我镇世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行检查团验收今年是世行检查团对我区秦巴世行贷款项目的终审评估验收年,在区世行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年初开始准备世行迎验工作,完善、整理、归档世行项目、财务资料14卷,印发世行迎验明白纸,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召开镇村干部世行迎验培训会一次,群众培训__余人次,做好了汇报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世行评估团验收。

(二)世行贷款回收进展顺利今年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贷款回收任务为326067元。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收贷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将全镇干部分为10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清收世行贷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清收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止目前共回收贷款12余万元,归还区世行办12.4万元,占目标任务38%,位于全区第7名。

二、张四营扶贫重点村进展顺利

张四营扶贫重点村建设是我镇启动的第一个扶贫重点村,该项目__年项目启动后,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我们坚持高标准、搞起点。首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第二,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本着节约的原则,把资金用在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上。第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10余次,群众会议500人次,通过和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群众议意愿,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重点村建设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止目前,已新修村组公路两条共计6公里;修建村小学一座四间120平方米;修建桥梁两座;修建人畜饮水水塔一座,解决48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户“五改”30户;新修优质桑园300亩;拦河坝和引水渠正在建设中,各项工程的顺利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

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4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盛市、区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人均纯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文书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在一周时间内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全镇确定贫困户926户、3665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矗。

五、确定申报了20__年扶贫项目。

20__年市全镇扶贫工作的关键年,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申报了桥头村为我镇20__年扶贫开发重点村,申报20__年迁移式扶贫132户、326人,已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区扶贫办。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委、镇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世行贷款回收缓慢,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孝进度慢,扶贫重点村,全镇重点村建设进度慢(全镇共设计到20__年完成8个村,正在建设重一个村)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振奋精神,塌实苦干,加快沈坝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2021年扶贫总结报告模板5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个时节点”和“9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具体”,形成“1+7”工作格局。即: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具体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20__年1350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585人。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1350人,454户。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2014年减贫人口任务。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9人,一般干部119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城管局、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生产上作技术指导。实现我办事处“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改善基础设施。建立精准扶贫帮扶部门和干部考核办法,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产业扶持到户

针对我办事处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特”制胜,路塘村建设250万的天麻种繁基地、石关村马铃薯种植500亩;石关村辣椒育苗种植500亩,都已经落到实处,种植完成,农户得实惠,曾收入。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加大对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办事处、村干部加大对贫困农户适学儿童排查加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推进“雨露计划.雨露直通车行动”(到深圳学习的3人,各种职业学校补助已上报的7人,上二本线领取补助的1人);目前正在进行“圆梦行动”摸底,资助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以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主要内容,现场操作实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美化环境。根据县生态办安排,我办事处按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户,改造资金17.58万元,已经改造结束。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主要针对搬迁进来176户移民进行后期扶持,扶持资金3.4515万元和生产技术上的指导。

6、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根据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我办事处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两个硬化5.504公里4万元,一事一议通村水泥路3公里58万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12500平方米,总投资188.9万元。

由于该项工作的特殊性,我办事处成立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办事处直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督促落实到村到户情况,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我办事处参照市、县级层面,统一按照“四个具体”和形成“1+7”工作格局分别制定和细化方案,根据减贫任务分配计划组织开展入户,以现有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围绕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无劳动力、失地等致贫因素,公平合理识别出我办事处贫困户454户1350人的扶贫对象并进行办事处、村两级公示。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6

在全国上下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一行莅临调研指导扶贫工作,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及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党的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提振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专程到调研指导,以实际行动落实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对口帮扶情况和扶贫工作情况。

一、对口帮扶情况

自年定点帮扶以来,的领导对的扶贫工作高度关注,年月,亲自带队到我县进行专题调研,给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具体帮扶过程中,等领导先后次来对接指导,推动相关帮扶项目实施。这次时隔一年半再次带队到进行调研指导,充分表明了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对的关心支持。一年多来,为扶贫开发做了大量工作,智力扶贫方面,专门成立“县县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课题组,从工业、农业、文化、金融等方面为我县制定了发展规划,帮助做好顶层设计,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项目实施方面,在大力协调帮助下,项目落户,开启了主城区利用清洁能源供热的新纪元。年建成个供热单元,覆盖个住宅小区、个公建单位,供暖面积万平方米;今年在建的个供热单元,可覆盖个小区、个公建单位,新增供暖万平方米,累计供暖能力达到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达%,两年完成了县年的工作量。部长联系指导的县绿色扶贫示范项目,今年月公司与公司联合成立了公司,投入万元流转土地亩种植有机玉米,可带动群众务工增收万元,投资万元、占地亩的有机养殖场项目正在选址。金融助力方面,协调行、行帮助我县申报了个融资项目,计划争取政策性贷款亿元,目前两家银行授信亿元,到位贷款资金亿元。为深化同行合作,在书记、部长的联系推动下,今年月我县同行省分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助力定点扶贫”合作协议,为下一步融智扶贫、融资扶贫、捐赠资金扶贫合作开辟了新途径。试点争列方面,协调商务部帮助成功申报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争取政策配套资金万元;协调国家发改委将列入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随着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会陆续推出一批新试点,与相关的希望领导继续给予关照支持。医疗惠民方面,在书记的牵线协调下,县卫计局、县医院多次与农工党对接,“大病不出县部级重点学科示范项目”建设相关内容基本达成一致,目前正在等待农工党中央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待建设方案确定后,可签订合作协议。今年月,带领有关专家,为村位老年人和贫困户实施了健康体检。月日,部长和巡视员到我县调研指导医疗扶贫工作,目前农村经济研究部、北京市卫计委正在就我县医疗卫生发展研究帮扶计划。教育扶贫方面,协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我县实施了乡村幼儿园提升计划,累计投入资金余万元,用于乡村幼教志愿者、幼儿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累计培训幼儿教师余人,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开展了高中教师能力提升三年帮扶计划,安排名高中学科教师到北京市优质高中学校跟岗学习。加盟“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今年新入职教师、小学名师工作室教师已全部参与培训学习。同时,还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今年以来,代表先后到我县对名贫困生进行了资助,发放助学金万元。公司投入万元,依托县职教中心对个乡镇贫困村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我县个乡镇个村开展了“村儿童”试点工作,投入资金万元,用于留守儿童排查和帮扶,为余名残疾儿童申请了低保、残疾人补贴和免费植入耳蜗项目。挂职帮扶方面,先后选派两位同志到挂职任副县长,两位同志充分利用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积极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同志先后协调等多家企业到考察,帮助引荐对接世界五百强企业,还积极帮助联系参加“全国民生发展论坛”,推介的金融扶贫经验,为的扶贫开发、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还选派同志进驻村开展驻村帮扶,先后为小学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和小型足球场,修建了村文化广场,硬化了村内道路,协调资金万元建立了村种植实验基地。尤其是同志开展驻村帮扶以来,协调资金多万元帮助村建设了村“两委”综合办公楼,成立“专业合作社”,计划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肉羊和仔羊养殖项目,并且向公司争取了亿元的养羊配额;还成立以“千年府·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了“府御肘”,正在研发工艺品、纪念品、食品等个品种的产品。的大力帮扶,不仅增强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能力,也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这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给予的关心、关怀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二、扶贫工作情况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县委、政府深感责任重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以坚强的党性扛起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把所有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一切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年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亿元,带动了万人稳定脱贫。其中,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亿元,全县个村、人顺利通过省、市脱贫评估验收,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今年经过最新一轮精准建档立卡“回头看”,目前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年我县拟脱贫户、人,剩余户、人纳入动态管理,并对贫困边缘人口建立防未贫机制,力争今年脱贫出列。

1.严格标准、精准识别,彻底兜清贫困人口底数。坚持把最新一轮建档立卡“回头看”作为摸清贫困人口底数的最后一次机遇,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省市会议召开后,我县在全市率先召开万人广播电视大会进行安排,把会议开到了乡、开到了村、开到了户,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规范操作程序。从全县抽调名干部,组成个工作队,每个工作队由一名副科级干部或基层站所负责人带队,深入到全县万农户家中,严格按照省确定的“六不评”“五必看”“六优先”原则,通过“四入户、三公示、三告知、两评议、一比对”,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确保“符合条件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二是创新推进方式。聘请专业公司设计了县贫困人口大数据平台app软件,各工作队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民主评议等情况,用手机拍照后可通过该软件随时上传,软件会自动生成表格,并且录入的信息用手机可随时查阅,方便快捷,以“全过程、痕迹化、可追溯”管理,保障识别的准确性。三是强化督导问效。坚持“谁调查、谁登记、谁审核、谁负责”,压死工作责任,逐级签字背书,并成立6个督查组进行督导抽查,对抽查错识率、漏识率高的,严肃追究乡镇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和村支部书记的责任,确保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扎实开展。经省建档立卡“回头看”第三方评估,我县本轮建档立卡“回头看”,错退率、漏评率均为零,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

2.扭住根本、聚焦产业,强力打造脱贫支撑。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路径,坚持大企业与小“个体”、大园区与微工厂并重齐抓,着力构建县、乡、村、户四级扶贫产业体系。一是主攻县级扶贫产业示范区。培育一批领军型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千万只“小优鸡”目前栋鸡舍万笼位已经完工。“唐人神”万头生猪绿色养殖目前占地亩繁育基地已投产,个育肥场正在建设,年底可投入使用,每个育肥场年出栏生猪头。蔬菜产业园目前个车间和办公楼正在建设。养殖预计年底完工,项目投产后可带动个贫困户。二是发展乡镇扶贫特色产业园区。坚持以园区带片区、以规模保效益,依托股份合作企业,按照“一乡一品”,每个乡镇均培育建设了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林木瓜果等特色产业,让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入股分红、进企打工、收取租金等多种形式实现稳定增收。先后建成个种植类和个养殖类乡镇特色产业园区,带动个贫困户、人实现脱贫。三是建设扶贫微工厂、扶贫车间。由乡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选择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贫困村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对贫困村闲置的工厂、宅基等进行改造,让贫困群众在村子里就业,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实现了零距离就业、零风险收益、零成本投入。目前,全县已建成扶贫微工厂多家,带动就业多人,带动贫困户多人,月人均收入元。下一步,我县将把建设扶贫微工厂作为增加贫困户增收的主要载体,加大建设扶贫微工厂的力度,着力打造扶贫微工厂产业集团,统一品牌,重点培育一批手工类的脱贫产品,充分利用电商渠道向外销售,为脱贫攻坚开辟新途径。四是发展壮大家庭手工业。让农村留守妇女等“半劳力”群体在家门口就业,重点发展了藤椅编织、衣服加工、箱包加工、传统草编等特色家庭手工业,目前家庭手工业已覆盖个村,发展专业户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户均增收元。五是鼓励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对贫困户中有愿意自主选择建筑工、汽车维修、木工、小吃和食品加工等致富门路的,县里有针对性地在技术、资金和就业信息上给予指导帮扶,帮助他们通过自主择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3.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全力兜好民生底线。深入推进并拓展延伸教育救助、医疗补贴、对口帮扶、低保兜底“四个一批”工程,构筑全方位、零缝隙的政策兜底保障网。教育救助全覆盖。在全面落实建档立卡户“三免一助”、学前教育贫困家庭资助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等“七助”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再拿出万元,构建从幼儿园到大学覆盖所有贫困学生的救助体系,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医疗保障多层次。建立“五重保障线”健康扶贫机制,“前三重保障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解决合规费用报销问题。“第四重保障线”(精准脱贫综合保障险)解决城乡居民医保支付范围之外的医疗费问题,对贫困人员前三段报销后的剩余医疗费用由承办第四重保障线的保险公司按一定比例予以报销。“第五重保障线”对透析、恶性肿瘤、白血病、重症精神病等四类特殊慢性疾病,在定点医院门诊检查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予以全额救助。对种疾病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经医保政策报销后剩余部分予以全额救助,其他疾病定额减免救助元,自付部分不足元的予以全额救助。低保兜底零遗漏。刚性落实“两线合一”政策,按照实际收入水平将低保对象分成三类,确定不同补差标准,分类施保并按月发放,织密民生保障网,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过不起日子。

4.提升标准、补齐短板,全力夯实扶贫基础。对照贫困村出列要求,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通路,建立了个贫困村需新建、翻修的主要街道大项目库,在大项目库基础上,创新实施“六方投入”机制,通过整合财政局“一事一议”资金、国土局高标准农田整治资金、发改局的“以工代赈”资金、交通局行贷款资金等“六类资金”,累计投入亿元,为贫困村修建道路公里。经过逐村摸排,目前还有公里贫困村通村道路、联村道路需修建翻建,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县交通局路桥、公司申请行乡村道路工程贷款实施,确保上冻前全部完工。通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升级工程,去年利用整合资金万元,对个重点村全部完善了安全饮水设施。今年整合资金万元,解决了个重点村个贫困户和面上村个贫困户的安全饮水问题。通电,投入资金万元,对个贫困村电力设施进行改造,完成了电网升级改造和“机井通电”工程,其他个村正在推进,月底可全部完成。通网,个贫困村移动通讯4G网络、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有线宽带“三个全覆盖”月底可完成。对危房改造、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硬件指标,通过明确牵头部门,分口推进,逐项攻坚,今年月底可全部达标。

5.广开渠道、多元融资,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坚持“扶贫需要多少钱,就千方百计筹措多少钱”,在资金安排上敢于吃“探头粮”,同时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的筹措扶贫资金。一是整合涉农资金“投”。制定出台了《关于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意见》,对中央和省、市财政涉农资金进行整合使用,去年整合资金万元,今年又整合资金亿元用于扶贫开发。整合过程中,打破归口管理界限,依据县脱贫攻坚规划,区分轻重缓急,确定重点扶贫项目,明确项目牵头管理部门,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二是创新金融产品“贷”。针对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县财政累计投入万元风险金,与商业银行合作,创新推出了“金扶通”“金财通”“政银企户保”“双基信用工程”等多种金融扶贫产品,累计向贫困户发放贷款万元、向扶贫龙头企业发放贷款亿元,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短缺难题。三是搭建融资平台“筹”。为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县政府投入万元,成立了投资开发公司,通过该公司向行申请了亿元的中长期贷款,目前已到位万元;成立了路桥建设公司,向行申请了亿元的长期贷款,实施贫困村“路网改造工程”,对个贫困村的主要街道全部进行硬化。四是引入社会资本“帮”。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型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先后引入等多个产业扶贫项目落户。通过引进这些大型扶贫龙头企业,不仅可以解决一家一户上项目与“大市场”对接不畅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为贫困户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也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6.强化监督、刚性执纪,管好贫困群众救命钱。严格落实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明确要求,坚持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突出问题导向,严明纪律要求,综合运用“四种形态”,为精准脱贫提供坚强纪律保证。一是明确监督重点。盯紧扶贫政策落实、贫困户精准识别、项目招投标、扶贫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强化对扶贫领域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二是畅通举报渠道。开通专门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全天候接受来信来电举报。安排县纪委组建个督导组,每个督导组负责个乡镇,开展巡回接访,进村入户走访,畅通举报渠道,深挖问题线索。三是加强案件查处。对涉及扶贫领域的违规违纪问题坚持零容忍,从严从快查处。年以来,先后查处在办理低保上优亲厚友、发放扶贫款物不精准、围标串标、失职渎职、骗取扶贫资金等方面案件起,党政纪处分人,其中科级干部人,并对起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同时,对发现的问题漏洞,及时向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反馈,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7.广泛发动、凝智聚力,汇集脱贫强大合力。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完善信息平台,建立了“扶贫云”平台和“扶贫中介超市”,为每个贫困户设立一个二维码,录入家庭情况、产业脱贫路径、帮扶单位、脱贫成效等信息,并全部登统放入“扶贫中介超市”,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快速、清楚了解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最大限度畅通社会扶贫渠道,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开展结对帮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全县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把逢年过节的一次性救助变为了长期的、持续的帮扶。实施民企帮扶,组织县内重点企业开展帮扶活动,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万元,帮助个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今年又开展了“企帮村”活动,对个深度贫困村逐一安排市、县领导分包和企业帮扶,通过政策、资金、资源集中倾斜,把所有深度贫困村建成美丽乡村,使其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后来居上,引领示范。强化驻村帮扶,创新实施“一站式”服务、“清单式”明责、“立体式”督导、“订单式”培训、“典型式”带动“五位一体”工作法,从严从实抓好驻村干部管理,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在扶贫开发中的生力军作用,市县两级个工作队累计投入财物合计多万元,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类项目个,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报告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贯彻落实精神的首要任务来抓,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全党动员、全民发动,明确任务、压死责任,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脱贫出列。

一是立下“军令状”全责施压。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带头抓扶贫,逐级签订责任状、任务书。上周,我们对年第二批项目、资金进行了安排,其中安排光伏、股份制、家庭手工业、养殖等产业项目资金万元,道路硬化、文化广场建设、路灯等基础设施资金万元,民生及社会保障项目资金万元,共计万元。对这些项目、资金,已全部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各责任部门,并列出了任务、问题、责任、时间“四个清单”,明确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成”,全面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力争月底所有项目全部实施完毕。

二是挂起“作战图”全速推进。像抓工业项目一样对扶贫项目实施“四色管理”,并建立项目、资金“双倒排”制,每周对各乡镇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度,打分排队,倒排促后,全力加快项目实施。

三是明确“任务书”全面达标。对照《省贫困退出机制实施细则》,把贫困人口退出的项指标、贫困村退出的项指标、贫困县退出的项指标,逐一明确到个乡镇和个责任部门,每周调度,查漏补缺,攻坚弱项,补齐短板,力争月底前所有指标全部达标。同时,建立“一暗访、两公示、三对照”脱贫验证机制,“一暗访”,即派出暗访组对有脱贫任务的所有行政村进行暗访抽查,重点检查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履职帮扶情况。“两公示”,即对扶贫对象认定情况在村内再次张榜公示,防止贫困人员遗漏;对扶贫对象的收入情况进行公示,扶贫成效让群众算账、认账。“三对照”,即县、乡、村、驻村工作队四级工作台账及扶贫措施相对照;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效果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成效相对照;暗访情况、公示内容、扶贫工作台账与信息化公开评估结果相对照。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相互验证,确保扶贫成果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第三方评估和历史检验。

四是建好“截流闸”全力防控。建立防返贫扶类贫机制,把扶贫关口前移,对接近贫困线或因其他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提供救助和帮扶,防止滑落到贫困线以下,筑好返贫的“截流闸”,从源头上减少返贫现象发生,全面巩固脱贫成果。

三、恳请协调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县在扶贫开发工作和项目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毕竟由于县大人多、基础薄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依然是制约和影响人民群众脱贫的“瓶颈”,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依然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借此机会,工作中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恳请领导给予帮助:

1.在精神宣讲解读上给予帮助。作为直接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服务的“智库”,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有的直接参与了报告的起草,对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发挥智力资源优势,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为的干部包括的干部搞几次报告精神、尤其是经济政策方面的辅导解读,帮助我们的干部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的理解精神。

2.在协调在大投资建设实体项目上给予帮助。在的亲自协调下,公司城区集中供热项目进展顺利,为今后开展深层次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恳请利用个人关系,协调公司在谋划建设个实体产业项目,或者建设一个装备制造产业园,助力脱贫攻坚步伐。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7

关键词:给付行政;行政救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心理援助;法律援助

中图分类号:df391.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3.04.08

引言

在当今中国,我们身边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大都在50开外,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我们称这样的家庭为“失独家庭”。目前有些机构按照已有数据对失独家庭的数量做了样本统计,估算出现今中国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注:目前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目前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参见:佚名.失独家庭[eb/ol].[2013-04-27].http://guoqing.china.com.cn/2012-08/27/content_26340246_2.htm.)]。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以来,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大大增加。由于这些家庭抵御风险能力的特殊性,子女意外伤残死亡将给这些家庭带来尤为突出的痛苦和困难。这些家庭的父母失去再生育能力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渐减弱,又面临生存、生活和养老等一系列困难,比一般家庭更需要经济上的扶助、精神上的抚慰和生活上的照料[1]。因此,对这些失独家庭进行扶助、救助,已成为我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目前,我国通过“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的家庭进行救助,但该项制度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庞大的人群面临的各种困境,特别是在心理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疏漏。本文通过观察我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在给付行政的框架下讨论建立心理援助制度的必要性,并对该制度的具体设置提出几点看法。

一、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初步建立

(一)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性质

随着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带来的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的爆发,西方国家经历了从“秩序行政”模式向“服务行政”模式的转变,行政法的任务不再仅局限于满足公民自由不受侵犯,而“在于要求国家必须以公平、均富、和谐、克服困境为新的行政理念”,积极为国民提供生存给养和生活照顾的各种服务[2]。这是基于人文关怀的制度转型。法的现代精神即合作在行政法中就具体表现为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服务与合作的信任关系,且在这种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服务是第一位的[3]。

基于人文关怀而发展起来的服务行政,在行政法学上的表达是给付行政。“给付行政”在大陆法系国家被界定为“在行政法原理和法制度之下,政府通过公共设施、公共企业等提供社会、经济、文化性服务,通过社会保障、公共扶助等进行的生活保护、保障,以及资金的交付、助成等授益性行政活动,积极地提高、增进公民福利的行政活动。”[4]大陆法系行政法学界一般认为给付行政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社会保障行政、供给行政与资助行政[5]。其中,社会保障行政是指为保障公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而对生活贫困者提供公共扶助,通过实行社会保障救济以及公共卫生、医疗、社会福利等的行政活动,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少人们生活中致使贫困的危险[6]。

随着建立服务型政府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目标的确立[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确立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目标。(参见:佚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04-2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社会法逐步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重点,给付行政也成为了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随后,“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通过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写入我国《宪法》[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23条:“宪法第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规定被认为是建立我国给付行政制度的最高依据。我国有学者将给付行政定义为:行政主体为保障个人或者组织的生存权和受益权,维持和促进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依照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向个人或者组织,尤其是出现生存困难并符合法定保障条件的个人和组织,提供物质、安全、环境、精神等各方面保障的行政活动及相关制度[7]。这一定义非常宽泛,有利于拓展国家与政府的服务职能,便于为公民的生存权与受益权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但在现实中,我国的给付行政制度外延还十分狭小,给付方式仅限于物质性的帮助,且受保障的人群范围也很有限。因此,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任重而道远。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建立是实现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物质帮助权的具体体现,是行政救助的形式之一。有学者将行政救助定义为行政主体基于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在其生活陷入贫困时依法给与其以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法律制度的总称[8]。对这一定义,笔者并不赞同,如果是基于生存权、公法受益权内涵的扩展,给付行政的标的就已不应局限于物质或物质有关的权益,行政救济作为给付行政的种类之一也不应局限于物质方面的保障。对此,下文将进行详细阐述。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7条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计划生育法》确立了地方人民政府的“必要的帮助”义务之后,各省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也规定对计划生育特别家庭进行经济上的扶助、补助,如《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8条:“持有《光荣证》的公民,其独生子女在未满十六周岁之前发生意外伤残或者死亡,不愿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由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助。”《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50条规定:“独生子女未满十八周岁发生意外伤残(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或者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自年满四十九周岁起,由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特别扶助的规定,按月给予生活补助。”

各省市根据自己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确立了不同的扶助制度,扶助对象、标准都存有较大差异,全国并不统一。为探索出普遍适用于全国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计生委”)、财政部于2007年8月31日了《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国人口发﹝2007﹞78号)(以下简称《试点方案》)。从2007年起,首先在东、中、西部十个省市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向全国推开。《试点方案》一年之后,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于2008年11月28日《关于实施“三项制度”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同时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正式更名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这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

该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由《试点方案》确立,并有《人口计生委关于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的通知》(国人口发﹝2007﹞95号)、《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的通知》(国人口发﹝2008﹞60号)、《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信息管理规范(试行)》(人口厅发〔2008〕23号)等一系列的规

范性文件加以补充、完善。现今,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对满足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注:《试点方案》对扶助对象规定了四个条件: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2.女方年满49周岁;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每人每年发放一定金额的扶助金。[注:《试点方案》规定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财政部、人口计生委于2011年12月14日的《关于调整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的通知》将全国特扶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从现在的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35元,特扶标准(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由现在的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10元。]同时,《试点方案》还规定:“对于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而女方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由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为其提供精神抚慰、经济救助和医学咨询指导等服务,帮助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实现再生育。”这是《试点方案》中唯一提到“精神抚慰”的地方,并且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方案。同时,“精神抚慰”仅对不符合扶助条件的家庭提供,所以精神抚慰等心理援助措施还未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中。为帮助失独家庭尽快走出心理的阴影,各地计生委、计划生育协会等组织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重庆北碚区的“真情互动联谊会”[注:具体详见:北碚计生协真情互动联谊会.重庆市北碚区计生协会真情互动联谊会简介[eb/ol].[2013-01-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26701000aox.html.],但这一做法还仅是个别的、民间的,也并非直接针对失独家庭的心理需求。

二、建立心理援助制度的必要性

现代福利国家的行政救助要求其标的应超出生活手段的供给,以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为转移。政府的救助内容应当以传统的经济上的救助为底线,逐渐拓展至满足公民精神和文化的需求。

对于广大失独人群来讲,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同样重要,甚至精神上的诉求更甚于物质。据报道,许多失独父母无法走出失去孩子的痛苦,害怕与人交流,感觉自己被社会遗弃。[注:具体详见:佚名.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凸显,救助机制需重视精神慰藉[eb/ol].[2013-01-16].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20120703/844706.shtml.]政府每年发放的扶助金并不能减少这一心理上的创伤。在一项“社会应该怎么救助失独者”的网络调查中,近四成网友认为应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心理救助。[注:张丽.失独者,路在何方[eb/ol].[2013-01-16].http://360doc.com/content/12/0728/10/8507568_226901838.shtml.]这些都表明,现行我国实行的以扶助金为主的救助制度不能满足失独家庭的精神需求,尽早建立对失独家庭的心理援助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的集体呼声。下文分别从构建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即公民生存权、公法受益权内涵的扩展和《精神卫生法》规定政府负有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的义务,这两个角度来论述建立心理援助制度的必要性。(一)公民生存权、公法受益权内涵的扩展

公民享有的生存权和公法上的受益权是使国家负有给付义务的基础性权利。其中,生存权的内涵决定了国家和政府的义务。从以生命权为核心的自然权形式到以政府积极作为为保障的社会权形式,生存权的外延不断拓展,内容也不断丰富。传统的生存权主要限于生命权和物质意义上的帮助权,而现代生存权则涵盖了精神、尊严、生存环境、文化、发展等多种权利要求。如《日本宪法》第25条规定:“所有国民均有享有维持健康且文化性的最低限度生活的权利”、“国家必须在一切生活方面,努力提高与增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公共卫生”,就是对生存权的明确规定和保障。对此规定,日本的大须贺明教授强调,“所谓‘最低限度生活’,顾名思义,明显是指人在肉体上、精神上能过像人那样的生活之意。”[9]可见,现代意义下的生存权涵盖了公民对精神性利益的追求,国家因此也负有满足公民精神上需求的积极作为义务。

公法受益权主要是指由政府提供或者保证实现的个人经济社会权利,这一权利是社会法

中最重要的公民权利,也是现今受到经济全球化或后工业社会威胁最大的权利。公法受益权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丰富的概念和制度。例如在给付行政的发源地德国,这一权利的内涵范围就经历了由窄及宽的演变过程。给付行政源于德国公法学者福斯多夫提出的“生存照顾”理论,他将给付行政界定为“服务于生活考虑的活动”[10]。所谓“生存照顾”也就是等于日常生活之照顾。但是在福斯多夫以后所出版的行政法教科书,则将这个概念扩张至所有直接由行政提供给个人利益之服务,使行政能够符合社会法治国家原则满足民生所需[11]。由此可见,“民生所需”已成为衡量政府义务的一杆标尺,凡是在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所需范围之内,政府就有提供生存照顾的义务。

(二)《精神卫生法》规定政府负有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的义务

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自2013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虽然该法主要为了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但其中有关公民心理健康的促进、心理援助制度的规定却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值得借鉴和推广。《精神卫生法》第2条也阐明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该法是有关我国公民心理健康以及规范精神卫生事业的最高规范。其中第13条规定了政府对公民负有“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的义务,该条明确指出政府对公民的给付义务不限于物质上的帮助,还包括本文所指的精神性给付。

《精神卫生法》规定了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援助制度,具体规定有第14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发生突发事件,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以及第16条第2款:“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将心理援助制度写进法律始于2008年颁布的《防震减灾法》。该法第73条第1款规定:“地震灾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做好救助、救治、康复、补偿、抚慰、抚恤、安置、心理援助、法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工作。”《精神卫生法》、《防震减灾法》都仅提纲挈领地点到了“心理援助”,并未规定该项工作如何运行、实施,未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而且这些法律都仅规定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应开展心理援助工作,而这项制度由于指向“公众”而应得到常态化、普适化。一言以蔽之,我国亟需在行政救助体系中建立一套完整的、常态化的心理援助制度。

三、心理援助制度的具体内容

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国的心理援助制度尚且很粗糙、不完整,没有以常态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对于心理援助的探讨仅在心理学、医学等领域有所展开,而我国法学界对于这一制度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要将心理援助构筑成一项法律制度,就必须有来自法学界的声音。下文为笔者关于建立心理援助制度的几点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以法律援助制度为借鉴

制度的构建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借鉴现行存在的、已运行成熟的相似制度,搭建出基本框架,再根据其具体特点逐步细化、充实,从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制度。笔者拟借鉴法律援助制度,对心理援助制度的构建提出几点思考。选择法律援助制度为比照对象,是因为它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心理援助类似:

1.同属行政救助体系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助体系包括扶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法律援助、灾害救助等制度。心理援助也属于行政救助手段的一种,与传统的救助相同,心理援助也是针对无收入或收入低微的生活困难者为其提供满足基本生存、生活所需的帮助,只不过该救助手段不是提供传统的物质帮助,而是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非物质帮助。

2.救助内容都涉及专业领域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公民可获得的法律援助包括法律咨询、、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这些援助内容均涉及法律的专业知识,与传统的物质性帮助不同,法律援助提供的是专业的法律知识帮助。与此类似,心理援

助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属于心理学的专业范畴,也需要心理学的专业人士来提供此项救助。法律援助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穷人扶贫解困、使打不起官司的人进入到司法救济的轨道、使没有法律技能的人获得法律资源的支持,更重要的指向还在于谋求司法公正及其尽可能广的社会正义[12]。心理援助也有类似的更高层次的意义,即追求全体国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保障社会的良好发展。

3.具有两个责任主体

《法律援助条例》第3条明确指出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同时,《法律援助条例》第6条以及《律师法》第42条也规定了律师应当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务。因此,在法律援助制度中,政府是直接责任主体,而律师作为专业人员则负有提供法律专业服务的义务。心理援助制度因其专业性也应该由心理咨询师[注: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其应当具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等心理学专业人员作为提供心理服务的主体,以保证此项救助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因此,心理援助制度应当参照法律援助制度,将政府作为直接责任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心理援助工作,为心理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心理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则负有提供心理援助的直接义务。 (二)制度的具体内容

完整的心理援助制度应包括原则、组织机构、援助对象、适用范围、援助形式、申请、审查、资金来源及管理、心理援助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等内容,这一制度的完整建立有赖于一部《心理援助法》的出台,本文无法涵盖以上全部内容,仅挑选较为重要和需特别注意的问题加以分析、说明。

1.适用范围

心理援助制度应适用于产生心理问题、需心理服务的困难人群,如失独家庭、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遇难的人员,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因经济困难不能接受心理服务。虽然心理援助制度旨在提供非物质性的心理帮助,但经济困难却是该制度得以启动的首要因素,否则就不符合行政救助制度的设立动因及制度宗旨。申请人的心理援助申请经过审核之后,即可获得无偿的心理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条例》第10、11、12条根据不同案件类型规定了适用法律援助制度的具体事项,心理援助制度也应细化其适用范围,排除仅需要物质性帮助的领域,如最低生活保障、对流浪人员的救助等,具体列举出适用心理援助制度的事项和范围,以保证该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启动方式

法律援助制度的启动主要有当事人的申请和法院的指定这两种方式,心理援助制度也可考虑设置这两种方式,并以当事人申请为一般原则,政府指定为例外。在需救助人群为个别或小范围的、救助原因为常态化、一般性的情况下,如失独人群,当事人可以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心理援助机构申请心理援助,申请时需提供自己经济困难的证明以及与所申请心理援助事项有关的事实材料;在需救助人群为大范围的、救助原因为突发性、紧急性的情况下,如地震中的受灾人群,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指定心理援助机构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在当事人申请的模式下,应将当事人的法定人、居委会或村委会等人员也列为适格的申请主体,以便最大程度地维护、增进公民的心理健康。

3.援助内容

心理援助应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内容,但不得包括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等医疗内容。《精神卫生法》第23条规定:“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这条规定确立了“咨询与治疗相分离”的原则,是否患有精神障碍以及是否需要治疗,是一个医学的专业判断问题,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严格依条件和程序作出判定,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专业医师,故不能承担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工作。如若需救助人员已存在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而不仅仅是心理痛苦、抑郁等问题,则不属于心理援助的适用范围,应由精神科的专业医师为其提供医疗救助。

4.当事人的信息保密问题

在心理援助过程中,当事人不免要将自己的经历、内心感受等向心理咨询师倾诉,而这些都属于当事人的个人隐私范畴,应当予以保护。“隐私”是指“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13]。接受心理援助者的个人信息、个人经历等都属于其隐私权的内容,心理咨询师、政府部门等个人和单位负有保密的义务,不得泄露。

《精神卫生法》第4条第3款规定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隐私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但没有提及对心理援助当事人的隐私保护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接受心理援助的当事人的隐私要给予同样的重视和保护,心理援助的当事人也应纳入该条款的保护对象之中。

结语

对失独家庭的救助彰显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照料,体现了现代行政法所要求的服务、人文精神。但若这种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则很难说国家履行了社会保障义务。公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相应地,心理援助制度也亟需建立。但这一制度的真正建立还有赖于法学界的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务司,财政部教科文司.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综合汇编[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8:11.

[2]黄锦堂.行政法的概念、起源及体系[[g]//翁岳生.行政法.台北:台湾翰芦图书有限公司,2000:49.

[3]叶必丰.行政法的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4-136.

[4]南博方.日本行政法[m].杨建顺,周作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9-30.

[5]沃尔夫,巴霍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1卷)[m].高家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1-33.

[6]高秦伟.社会保障行政的法理与课题[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

[7]柳砚涛.行政给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4.

[8]林莉红,孔繁华.社会救助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

[9]大须贺明.生存权论[m].林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95.

[10]林莉红,孔繁华.行政给付研究[g]//李龙,曾令良,李希慧.珞珈法学论坛:第2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7.

[11]于安.论社会行政法[j].现代法学,2007,(5):45-53.

[12]贺海仁.法律援助: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j].环球法律评论,2005,(6):665-671.

[13]杨立新.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00,(1):26-28. buildingapsychologicalassistancesysteminsupplyadministration:

inviewofthehumanisticcaretofamiliesthathavelosttheironlychildren

dingning

(koguanlawschool,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abstract:thespecialassistancesystemtowardsbirthcontrolfamilies,builtinthelightofthespiritofhumanisticcare,belongstothescopeofadministrativereliefsystems.tofamiliesthathavelosttheironlychildren,spiritualassistanceisthesameimportantasmaterialassistance.however,thespecialassistancesystemonlysetsthemoneygivingobligationforgovernments.becauseoftheextensionofcitizens’righttoliveandbenefitfromgovernments,aswellasthementalhealthlawwhichwasputintoforceonmay1sttogivethegovernmentstheobligationofimprovingthelevelofpsychologicalhealthofthepublic,itistimeforchinatobuildacompleteanduniversalpsychologicalassistancesystem.duetothesimilaritiesbetweenthepsychologicalassistanceandlegalaid,weshouldusethelegalaidsystemforreferencetobuildpsychologicalassistancesystemwithmoreattentiontothescopeofapplication,waytostart,contentandinformationsafetyofthenewsystem.

keywords:supplyad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坚持脱贫标准,统筹整合资源,全面摸清底数,实施专项行动,举全省之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协调推进其他贫困地区及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任务,统筹组织资源,采取过硬措施和办法,集中力量攻克难关,确保2019年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20年持续巩固提升。

保障义务教育。聚焦乡村学生、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突出控辍保学、精准资助、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做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保障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2019年底,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6%的水平以上;

到2020年,基本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短板,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保障基本医疗。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做到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2019年底,稳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配备合格医务人员,消除乡村两级机构人员“空白点”,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加强门诊慢性病就医管理服务,巩固提升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的三重保障“一站式”直接结算机制,2019年底前实现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三重保障“一站式”直接结算。

保障住房安全。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加快推进现居住在c级和d级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保障其不住危房。根据各地农村危房全面排查结果,将现有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全部纳入2019-2020年度改造计划。统筹推进其他危房户危房改造,夯实精准防贫基础。2019年底,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任务。

保障饮水安全。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努力提升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按照我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2019年底,全部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三、主要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各业务主管部门要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调度部门力量,狠抓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实。要围绕提高“两不愁三保障”服务能力,根据部门职能,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标准和支持政策,加强对市县工作的指导。各部门工作方案于8月底前报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等业务主管部门)

(二)准确把握标准,全面核清底数。各市县要切实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在准确把握国家基本标准和总体要求基础上,结合全省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细化实化标准并严格抓好贯彻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已经实施的“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举措,明显超出基本标准的,要实事求是地予以纠正;

同时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防止“翻烧饼”。

各市县要在准确把握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摸清本地区全部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核查,详细建立工作台账,列出问题清单,明确工作底数,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义务教育方面要重点摸清贫困县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控辍保学情况;

基本医疗方面要重点摸清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配备合格医务人员、家庭医生签约情况,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大病集中救治和慢病管理等情况;

危房改造方面要重点摸清贫困人口基本住房安全情况;

饮水安全方面要重点摸清贫困人口饮水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关键指标。同时,要对脱贫摘帽县和脱贫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予以帮扶。(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等业务主管部门,各市县党委政府)

(三)针对突出问题,抓好重点工作。各市县要在全面摸清“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实化帮扶举措。要按照政策标准和实施方案,用好用足现有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行业资金、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等渠道,向符合条件的“两不愁三保障”项目倾斜,统筹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对账销号,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义务教育保障方面。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继续健全完善辍学学生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认真落实县级“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非寄宿学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确保建档立卡学生精准资助,不漏一人。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统筹布局规划,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装备配备,补齐两类学校建设短板,到2020年实现两类学校布局合理、办学条件达标、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入编待遇政策落实力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实施好“老校长下乡”计划。加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力度,自2019年起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编办等,各市县党委政府)

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建立完善信息衔接机制,及时准确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进一步加强门诊慢性病就医管理服务,做好大病集中救治,巩固提升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的三重保障“一站式”直接结算机制。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各地要落实投入责任,改造和完善县级医院设施,配备基本设备,保障县级医院正常运转。加快构建远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远程医疗收费标准和医保报销政策,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贫困县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强化对口帮扶,针对深度贫困县,统筹优势资源,组织三级医院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加强县乡村人员培养培训。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力度,定向县(市)落实定编定岗待遇保障政策。深入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继续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招聘特岗全科医生,力争每个乡镇卫生院均有1名合格全科医生。持续开展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面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和适宜技术(含中医)线上线下培训。统筹使用县域卫生人力资源,鼓励实行“县聘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等多种形式,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聘用合格的医务人员。健全“压茬选派”制度,深入实施“春雨工程”,解决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缺乏合格医务人员问题,并认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县域医联体建设,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绩效。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设备,脱贫攻坚期内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对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在规划建设水、电、路、信、房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建设配套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设施,为搬迁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河北银保监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中医药局等,各市县党委政府)

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及时调整改造计划,根据摸底排查情况,将各地新排查出的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全部纳入2019-2020年度改造计划,并制定调整后的改造任务和资金安排方案。统筹推进其他农户危房改造,参照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各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推进4类重点对象以外家庭唯一住房为危房的其他农户危房改造。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的《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术导则》,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各地组织技术人员对危房改造户的改造方案、施工操作等进行指导服务,特别是加强对修缮加固房屋的加固方案、建筑材料、施工方案等进行把关审查,开展施工现场巡查、关键环节质量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发现问题的,督导做好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危房改造竣工后,由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建设方进行竣工验收并提交建房备案书,确保改造质量。(责任单位:省住房建设厅,各市县党委政府)

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全面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以未脱贫的10个深度贫困县和赤城县、蔚县、怀安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为重点,统筹推进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作,将尚存饮水安全问题人口纳入2019年实施方案,因地制宜采取综合解决措施,确保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彻底解决。加强特殊群体帮扶和突发旱情处置工作,各县建立特殊群体饮水安全问题清单,优先采用工程措施,努力实现自来水入户;

工程措施一时解决不了的,积极采取义工、公益岗位和邻里照顾等方式解决。要完善应急供水预案,建立应急供水服务队伍,定期组织开展演练。应急情况和严重旱情时,要采取新辟水源、启动备用水源、延长泵管、拉水送水、发动社会参与、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等应急措施保障供水安全,2019年底前保障措施全部到位。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10月底前,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等“三个责任”,健全完善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等“三项制度”,千人以上供水单位设置服务公示牌,实行管理单位、责任人、供水服务电话“三个公开”,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监督电话和邮箱。加快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对2019年中央投资计划中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做好工程计划管理,科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年内完成80%的建设任务。(责任单位:省水利厅,各市县党委政府)

(四)强化政策措施,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优先安排项目、优先保障资金、优先落实措施。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有关转移支付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贫困地区倾斜。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本部门“十三五”专项规划实施中,要优先安排资金项目支持地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的协同配合,加大力度支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引导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和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帮扶资金用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大对帮扶地区教育和医疗人才等援助力度。贫困村提升工程,要重点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要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下放“两不愁三保障”项目审批权限,减少和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财政支持的贫困村微小型建设项目,符合要求的允许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直接委托村级组织自建自管。加强“两不愁三保障”资金项目监管,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健全公告公示制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对扶贫项目资金相关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探索建立扶贫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保监局及相关省直行业主管部门,各市县党委政府)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要将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纳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督查巡查。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逐级落实责任,定期部署推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实。省市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都要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扶贫、卫健、医保、教育、住建、水利等部门,协同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落实。各级“3+1”行业主管部门也都要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落实。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月通报一次问题解决情况,督促各地加大推进力度、加快解决进度。脱贫攻坚期内,各市及省直“3+1”部门要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本年度脱贫攻坚情况。

(二)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开展以暗访为主的真督实查,严惩违纪违法行为,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坚决纠正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各级审计部门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任务目标,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的审计和对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发现存在弄虚作假、失职失责问题的地区和部门,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将进行常态化约谈。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双联双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双联双帮活动工作台账、工作日志等各项工作规则,制定单位及个人年度帮扶计划,保证所有干部进村入户次数和天数,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二)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制定了双联双帮帮扶方案,确保帮扶有条不紊。二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三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科学推进工作,确保落到实处

(一)走访慰问。我局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困难群众家中,看望慰问了刘少平、杨玉、罗云诊、范怀保、兰远晶、蒋义兴等局联系困难户,并送上慰问金共计2400元。深入我局联系的社区,看望慰问,送上慰问金共计2000元。在走访慰问同时,还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身体生活状况,并针对部分家庭想到当地企业务工制定产业帮扶措施,积极与企业联系适合他们的岗位。

(二)银龄守护。我局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深入社区,对对接的银龄守护行动联系户进行帮扶。一是拉家常。了解联系户身体、生活状况,并送上牛奶、水果等慰问品;二是摸实情。进一步了解存在的困难,我局积极与万安镇、县民政局联系,咨询落实其享受国家对精神病人的帮扶政策。三是解民忧。组织相关单位筹集资金3000元为社区孤老空巢老人购置洗衣机,到市人民医院看望身患癌症的罗良琼并送上慰问金1000元,局领导在得知联系户的孙子品学兼优但学习费用困难的情况后,当即个人资助现金800元。同时,我局根据社区搬新办公室,办公设备奇缺的实际情况,积极为社区筹集办公设备和用品,以便社区更好发挥作用为居民服务。

(三)帮助村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按照上级要求,我局协助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基本实现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村容村貌整洁,村民生活富裕安康,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村务管理民主有序,努力将村建设成为县农村典型示范村。

(四)帮助村(社区)做好秸秆禁烧和防汛工作。我局班子带队,分四个组每天协助检查秸秆禁烧和防汛措施落实工作,一是帮助他们制定秸秆禁烧和防汛工作计划,确保无焚烧秸秆现象,加强防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认识。三是与镇、村秸秆禁烧工作组一道认真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确保了村、明会村无一燃点、黑斑发生。

三、存在问题,今后打算

社区精神病帮扶计划方案篇10

扶贫工作是一项必须落实到基层的工作,只有才底层抓起,才能真正的脱贫致富。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扶贫业务的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1

一、加强领导

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重点要求要把全村贫困人口核实好,在核实贫困人口工作中,要把民政部门的低保人口衔接起来,通过认真相对比较,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

1、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按照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2、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

并且通过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3、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

按照省委、市的要求,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机制撬动五个力量”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市、县的要求。

二是构建“一套机制”,即十子法。

探索构建“十子”机制,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是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三是突出“一个抓手”,即抓手法。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四个具体”。

四是实现“一个突破”,即产业链法。

要在产业链上发展,依靠市场激发内生动力上突破。通过产业链生成和发展要素的主动链接,链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核心要素和科技、教育培训、融资、特色品牌4个保障性要素,有效整合产业扶贫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民尤其贫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

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2

一、上半年扶贫攻坚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工作氛围。2016年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学院协同新街社区两委、相关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员多次参加镇上组织的动员会、培训会,并及时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党员大会,对扶贫攻坚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作了多次宣传讲解,就精准扶贫工作作了细化安排和培训。同时,坚持每周一次的工作例会,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研究工作思路、方法措施。扶贫工作队开通了扶贫攻坚工作博客、工作队QQ群、微信群,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广泛支持。通过持续的宣传动员和学习交流,大家对扶贫攻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思想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具体,广大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意愿更强烈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致富的办法更具体了、效果更明显了。学院结对干部、镇村领导和工作队员、贫困户形成了人人关心扶贫、户户投身脱贫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举办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彝州脱贫路径选择”为主题的“第二届技师教育彝州论坛”。今年4月,学院举办“第二届技师教育彝州论坛”,邀请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和企业的1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专题探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彝州脱贫攻坚等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为我州改革发展、脱贫攻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师教育找准症结、提出思路、指明方向,推动我州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师教育改革发展,有力助推我州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为我州集中力量打造“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提供智力支持。论坛在楚雄电视台播出,社会反响强烈。

(三)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精确认定贫困户,及时调整建立结对关系。精准扶贫对象。2013年,新街社区按照工作程序和统计口径确定的贫困户为340户,2014年末按工作程序和标准脱贫54户。2015年后期,按照贫困户确定标准和相关工作要求,我们再次逐户进行调查了解,对情况发生变化的极个别户进行了调整补充,最终确定了286户贫困户1095人贫困人口。2016年3月,根据回头看工作的要求,又协同镇村工作组分片区逐一走访贫困户,最终确定贫困户320户1095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帮扶干部。积极配合社区,根据学院干部职工的实际情况,及时准确调整结对帮扶关系。按照厅级干部5户、处级干部3户、科级干部2户、其他职工1户的要求,将楚雄技师学院172名副科以上干部与新街社区292户贫困户结对。至6月中旬实现了帮扶人员精准。

(四)深入回访贫困户,进一步规范建档立卡。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社区与学院多方沟通,认真分析情况,形成了回访方案,有序开展回访工作,及时规范建档立卡(学院与新街社区2015年9月建立了挂包关系,2015年10月完成了首次走访,当时有147名干部结对255户贫困户)。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按要求深入扎实开展回访贫困户工作:一是强力动员结对干部参与回访工作;二是就回访贫困户的方式方法开展专题培训;三是有序深入贫困户,回访贫困户。截止2016年4月9日,学院170余名结对干部职工分3期深入292户贫困户家中面对面与贫困户交流(极个别贫困户因常年无人在家,只能通过左邻右舍了解和电话交流),深入调查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同时详细填写相关回访材料。通过回访,对照半年来生产生活的变化,结对干部为贫困户下一步的增收致富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同时,进一步规范建档。按照《姚安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资料汇编》的有关要求,驻村工作队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认真做好归档工作。今年4月,完成了新街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村资料归档,完成了新街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归档,完成了贫困户脱贫相关材料归档,完成了“挂包帮、转走访”相关材料归档,实现“一户一档”。这些材料的规范归档,为下一步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进一步细化完善精准脱贫计划。围绕2016年脱掉贫困帽的工作目标,按照扶真贫、真扶贫和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根据镇村脱贫规划和“五个一批”脱贫计划,在几批入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各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情况、土地资金技术等基础条件,继续从养殖、种植等生产发展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脱贫计划。动员农户根据现有条件和可能争取的支持,在种养殖品质提升、规模适度扩大、拓展致富路子上下功夫,力增多方面增收致富,如期实现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

(六)有力推进实施生产发展计划。在镇村扶贫工作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学院工作队与镇村干部一起,细化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尤其是推进实施生产发展计划。经反复动员、督促,生产发展计划实施较好。在5月初逐一专题走访——核实生产发展大走访中,3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97户年初有《产业发展到户计划》,目前,猪养殖计划数512头(现实际存栏519头),牛养殖计划数80头(现实际存栏231头),羊养殖计划数218只(现实际存栏1030只),驴(骡马)养殖计划数15匹(现实际养殖20批),山药、百合、大蒜种植都超过计划数。产业发展计划执行有力,特别在养殖上超计划的存栏数,为如期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脱贫目标将如期实现。

(七)全力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学院领导和结对干部心系贫困户,力所能及帮助贫困户。一是及时调整充实驻村队员,今年3月又调整充实一名队员,使驻村队员保持在6名;二是积极帮助盐井小学协调学校“薄改项目”;三是在春节前夕倡议37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自掏腰包慰问了91户贫困户,慰问金、慰问品价值3.6万元;四是组织专家团队在调研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种养殖示范户进行精准技术培训2期;五是为到楚雄技师学院就读的新街籍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六是积极帮助协调三条道路硬化项目;七是计划年内帮助社区筹资建设活动室。

(八)协助社区抓基层组织建设不放松,“双推进”促合力攻坚。抓住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的有利契机,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原则,以推进项目为平台,以提高群众收入、克期脱贫为目标,将扶贫工作与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有机结合,力求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无缝对接,坚持做到精准扶贫推进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把群众愿望、群众需求与党建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谋划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着力办好顺民意、惠民生的每一件好事实事。半年来,继续巩固“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解决“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基层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加强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健全村级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村级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党在农村重大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确保党员带头致富、带动群众致富作用的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半年的努力,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扎实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个别干部对扶贫攻坚的认识不足,还未引起高度的重视,未能全身心投入扶贫攻坚工作。

(二)个别干部信心不足,看到问题多,解决难度大,完成任务艰巨,畏难情绪犹存。

(三)个别干部对扶贫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扶贫攻坚如何搞、搞些什么,要达到什么具体目标,还需要进一步了于心、见于行、成其效。

(四)资金难筹措、不配套,扶贫乏术。

(五)扶贫政策落地推进缓慢,时间不等人,脱贫任务艰巨。

三、下步工作打算

各级党委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以空前的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脱贫攻坚关系广大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关系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针对存在的问题,学院将全力以赴、想方设法、不折不扣的完成脱贫任务。

(一)进一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从结对干部、工作队员到广大农户、贫困户,必须深化认识、坚定脱贫信心。通过不断的学习、宣传、动员,让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积极投身到扶贫工作中。挂包干部要主动学习提高,主动出思路、想办法;贫困户要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立根生、艰苦创业、坚决脱贫的思想。

(二)进一步解决脱贫能力问题。积极组织挂包干部进行学习交流,走出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学习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切实提高脱贫致富的工作能力。要结合村组和农户的实际,修改完善精准脱贫计划,培训农户脱贫致富技能,养殖如何搞、种植如何搞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贫困户市场意识,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

(三)进一步解决产业扶持问题。按照“五个一批”行动计划,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思路,根据扶贫规划,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村、组、户”均有结合实际的脱贫计划,大力推进脱贫计划的落实。

(四)进一步解决脱贫资金支持问题。目前政府配套政策资金仍不明确,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确保生产发展。资金筹集上,农户自筹一部分,关键要进一步打通金融贷款筹资的渠道,让有脱贫增收基础的农户能够方便快捷的筹集到扶持生产发展的必需资金,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村委会精确筛选出了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硬化、除险加固、沟渠建设等,要进一步加大与县镇和有关部门、挂包单位的沟通协调,有序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早日惠及广大农户,对脱贫形成持续、有力的支撑。

(六)继续深入抓好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3

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村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攻坚政策,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推进罗霄山脉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中央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把扶持重点放在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二类贫困户和有发展能力的三类贫困户,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切实抓好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一、严格把关,提高扶贫精准度

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为此,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我乡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重点做好了几项工作:那就是准确扶贫对象,建立规范档案;量身定做扶持措施,确保扶贫效果;帮扶责任到位,完善考核机制。

1、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

按照精准度的要求,根据县核定我乡贫困人口人的数量科学分配到各村、组,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

2、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

加强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让他们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住房、医疗和教育)。

3、加快移民搬迁的步伐。

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圩镇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比如源生态移民建设项目就由我乡党委书记一把手亲自负责调度,多方奔走,还由乡政府前期垫付了万启动资金。计划实施“进城进园”搬迁移民人,实现进圩镇、中心村安置人。切实解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从而不断减少贫困人口。

4、抓好“智力扶贫”即培训转移就业扶贫。

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人。

5、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

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政策支持,以乡源头生态保护及县饮用水源地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源村毛竹、基田村茶叶及毛竹和花卉苗木、大小湖岽村藏香猪、牛、羊特色养殖,胡屋村兔子养殖,黄陂村蜜蜂养殖等等。

6、夯实基础设施基础。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面对全乡70%的小组路未硬化的难题,我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今年开工建设公里小组路面硬化,20_年向上申报6个扶贫项目,争取资金万,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水通电,个校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二、我乡扶贫攻坚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我乡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由党委书记一把手负总责,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书记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2、县乡联动,县级对扶贫工作的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的村干部和群众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乡6个扶贫重点村已有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以“三送”为载体,制订了《乡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

3、正确引导产业转移,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

在加大黄龙病防控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宣传我县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成规模,应对黄龙病带来的蜜桔脐橙产业收入的急剧减少,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我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采用引导贫困户到我县工业区就业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

4、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攻坚的效益。

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乡里今年举办各类针对农民的培训已达20余次,参训人次达500多。

5、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我乡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三、扶贫攻坚工作遇到的难题及建议

1、乡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果业开发晚,加上近年为加强源头保护及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了全封山政策及退果还林,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遇到非常大的难题,特别是现在果业遭受黄龙病的肆虐,产业转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无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小规模种植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更弱。

建议加大产业转移工作调研,由县统筹作出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2、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经济基础差,筹款能力弱,相对而言却是物价、人工上涨,补助标准偏低,通组路路面硬化的交通补助只补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资金缺口巨大,补助杯水车薪,造成“要致富先修路,要修路先借钱”,陷入了越修路要背的债越多的怪圈,建议加大基础设施扶贫补助标准。

3、在智力扶贫方面,一方面存在资料过老导致贫困户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培训知识不够专、精,对提高工作竞争力帮助不够大,加上大部分贫困户本身学习兴趣不大,知识层面过低,对培训知识接受消化有难度。

建议在加大智力扶贫力度的同时升级知识库,多提供先进、专精知识培训,并根据贫困户需要制定培训计划。

4、对贫困家庭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大,面对现在的生活成本、物价压力,扶贫资金杯水车薪,加上经济条件差申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建议提高补助标准并加大对贫困户的贴息贷款发放力度。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4

20_年,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_村,由_三个村合并而成,地处_四个乡镇交界处,总面积12平方公里,32个村民小组,870户3254人。全村山场15316亩,耕地1564亩,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是典型的库区贫困村。

20_年以来,_村经户申请、组村评议、村镇公示及县公告,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8户1223人,其中五保42户44人,低保31户70人。因病致贫106户369人,占比31%;因残致贫41户123人,占比12%;因学致贫33户98人,占比9.7%;缺劳力致贫55户165人,占比15.3%;其他原因致贫114户430人,占比32%。20_年、20_年共脱贫84户379人,20_年脱贫61户251人,20_年脱贫51户210人,20_年拟脱贫152户383人,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工作目标。

(一)组织建设情况

_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08名,其中_流动党支部党员20名。村“两委”班子健全,由5人组成。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总支班子成员3人,党小组长全部由各支部支委成员担任。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低,村民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传统经济结构单一,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村里种植经济作物很少,在第一产业中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收益低,易受自然灾害,村民收入全部靠外出务工。

二、主要做法

(一)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按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对后备干部的培养,积极协助党委、政府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指导村“两委”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为载体,不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春节期间,积极组织党员参与扫雪除冰、森林防火、综治维稳、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同时抓好流动党支部建设和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真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制定20_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将“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市脱贫攻坚“四季攻势”文件精神,按照《_县20_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工作部署安排,按照产业全覆盖的要求,经实地走访调研,广泛征求贫困户意见,制定20_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

(三)认真做好驻村工作队的移接交工作

x月x日,全县第六批选派帮扶工作总结暨第七批选派帮扶工作动员培训会召开。按照会议要求,x月x日,县公管局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_到村任职并在村召开移接交座谈会。会上,_表示感谢组织的信任,接过扶贫工作的“接力棒”,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按照“一抓双促”(抓好农村基层党建;促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努力做到:谦虚做人,踏实做事;加强学习,学习扶贫领域的相关政策;迅速进入角色,熟悉村情,掌握民情;同时做好与第六批选派帮扶干部工作的无缝交接。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努力把驻村工作干得更加出色,助推_村脱贫攻坚。积极参加4月27-28日全县脱贫攻坚业务培训班。

(四)认真开展大排查活动

x月x日,_镇召开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工作会议后,x月x日召开村两委会议,及时传达会议精神,集中学习了《_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契机,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要求认真开展入户工作,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动态掌握贫困户家庭基本信息。坚持边查边改,强化排查责任,并且在规定时间总结上报排查整改结果。

(五)精准落实各项扶贫措施

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居住环境,20_年,结合“省级旅游示范村”和市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加强提升市级美丽乡村,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实施危房改造23户38人、易地扶贫搬迁2户7人。

强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开设产业发展升级田间课堂,指导20_年拟脱贫152户383人发展特色种养业。其中发展黄茶50亩、绿茶160亩、板栗50亩,发展生猪养殖150头、黄牛60头、养鸭500只。20_年,金融扶贫正在实施中。

(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整村出列

村级100千瓦光伏发电站已于20_年5月31日并网发电;20_年在村创业园新建茶叶加工厂(目前600㎡厂房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的购置与变压器的扩容;谋划新建秸秆固化颗粒厂,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10万元以上。

(七)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当前各项工作

20_年4月份,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_参加县委、县政府在_镇召开的村两委换届调研座谈会;x月x日,_率队来我村就脱贫攻坚、退宅还耕、农村“三大革命”、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开展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县领导,市、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座谈会上,积极主动为领导建言献策,助推_村当前各项工作。

20_年,驻村工作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

一是驻村工作队主动学习少,工作思路有待创新;

二是单位帮扶效果不明显;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缓慢,经济结构单一。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积极探索新形势、新时期、新条件下驻村帮扶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驻村帮扶工作水平,使驻村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