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生保障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2:35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1

 随http://着十一五任务的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又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农业节水项目区建设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中,水利在经济、社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当前,静海县水利事业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把民生水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我县水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水利支撑,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我县农村水利现状

静海县地处九河下梢,有18个乡镇384个行政村,是海河流域南部水系洪水汇流的主要缓洪区和滞洪区。流经我县的一级行洪河道有6条,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子牙新河;二级河道2条,即黑龙港河和青静黄排干。全县建有国有扬水站24座,设计能力352.3立方米/秒。大ⅱ型水库1座,蓄水能力1.8亿立方米;6条一级河道沿河闸涵84座,大洼闸涵59座。全县有干渠36条,总长度522公里。支渠386条,总长度1030公里,初步形成了调蓄结合、排灌结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渠渠相通、站站相连的水利格局。全县共有4个洼淀,即东淀洼、文安洼、贾口洼、团泊洼,是国家防总确定的蓄滞洪区,面积达1284.8平方公里,占全县毛面积的90.8%。担负着保卫天津市和津浦铁路汛期安全的重要使命。静海境内地形低洼封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干旱,汛期雨水集中。由于这些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我县历史上多次遭受洪、涝、旱、碱的危害。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县水利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和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到2010年底共完成投资2亿元,全县建成30处集中供水厂,铺设管道6800公里,安装水表14万块,新打机井30眼,新建管理房8500平方米,使全县17个乡镇,344个村、13.6万户、41.4万人饮用水不方便问题得到解决,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实现城市化。受益农村居民供水时间达到24小时,农村居民生活饮水实现城市化。二是节水灌溉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发展“设施农业,水利先行”的思路,遵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推广管灌、半固定喷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精准节水新技术。重点建设了“一河两路”即南运河两侧特色农业种植区,西台路两侧蔬菜大棚区,津涞路两侧林地经济种植区。2010年投资1738万元,先后完成了台头镇一堡、姜家场、独流镇团结街、良王庄乡府君庙、王口镇东岳庄、梁头镇孟庄子等节水项目区25处,新打农用深机井39眼,铺设管道223公里,新增节水控制面积2.7万亩。三是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稳步推进。结合我县迎丰渠改道及大邱庄周边地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共投资15733万元,先后实施了生产河加宽加深工程、青年渠、迎丰渠、港团河、七排干、王口排干、南运河城南段等重点污染河段的清淤治理工程和大邱庄雨季应急排水工程,开挖干渠77公里,清淤扩挖土方361.1万方,提高了河道灌排蓄能力,有效地改善了河道水环境。四是全县防洪标准不断提高。近年来,加强了防洪工程建设,以行洪河道险工险段为重点的除险加固工程体系建设五年共投

转贴于http://

资1869万元,重点对独流减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和马厂减河险工险段进行治理,使我县行洪河道抗御洪水能力得到提高。加快防洪撤退http://路建设,五年来,共投资4194.5万元,兴建防洪撤退路23条,总长度为62.1公里。为蓄滞洪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出行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县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我县的大部分水利设施为六七十年代建设,到现在均已破损严重,许多设备已经无法使用,一些机电设备为国家淘汰产品,急需更换。二是水土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水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行洪河道淤积严重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日趋恶化。三是水资源短缺。我县近年来连年干旱,境内河流干涸,工农业缺水严重。缺水仍然是制约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加强,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四是农业用水节水水平不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速度和标准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主观原因占主导地位,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利的重要地位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领导干部以及社会对水利在解决农村民计民生问题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水利基础设施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我县财力困难客观存在,对上级资金的匹配落实起来相当困难,不可能对水利有较多的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还不高,农民投资投劳积极性不高、难度大。农村水利公益性强,投入收益低,很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近年来,我县虽然成立了城投公司做为城乡建设的融资平台,但稳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机制并未形成。水利建设资金短缺成为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最大瓶颈。

3、水行政执法面临的困难较多,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的污染反复问题特别突出。

三、对策与措施

水利工作要适应当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水利在经济社会中的保障作用,就要按照静海县确定的“苦战三年,打造崭新静海”的奋斗目标,结合水利实际,突出发展民生水利这个中心,以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水利建设与推进水务一体化相结合,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两城、三区、六园”的重点产业政策相结合,与水利机制体制创新相结合,与提高水利的整体素质相结合,加快实施饮水安全、节水农业、基础设施、水利环境治理等关系民计民生的水利工程建设,在今后几年努力实现三个目标。

转贴于http://

一是配合县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发展,加快微喷灌和节水项目建设,在“一河两路”形成三个规模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即南运河两http://侧特色农业种植区,西台路两侧蔬菜大棚区,津涞路两侧林地经济种植区。

二是农村集中供水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实现农村饮水城市化,打造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一流、服务至上的农村供水集团。

三是推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将大邱庄及周边地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现污废水再生利用。

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措施。

1、完善农村饮水供水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按照《静海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动全县农村集中供水厂规范化管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设施优势,千方百计拓宽供水市场,盘活经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水质更优,水压更稳,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提高供水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供水、用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用现代化手段提高供水管理水平。因村制宜,实施磁卡表,远程抄表等技术应用的试点,逐步实现抄表、缴费、管道维护现代化。三是加大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值班制度,建立专业维修抢修队伍,建立限时维修制度,保障居民用水。

2、加快农业、工业节水工程项目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县节水规划,并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围绕我县设施农业和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林地经济微喷灌技术等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做好农建工作和农业节水项目区建设,在2011年增加蓄水能力90万立方米,新建节水项目区32处,新增节水控制面积2.1万亩。加快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在有条件的乡镇村抓好污水处理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二是加快工业节水项目的建设。在用水大户推广水循环设备,采用节水器具,提高中水利用率。三是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打井审批、取水许可制度,对地热、矿泉水实施取水许可管理,并采取节水措施,逐步减少开采量,有计划地进行深机井回填。

3、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发挥水政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能,全力做好污染河道防治工作。加强对污染河道排污点源的调查摸排,严厉打击向河道非法排污、私设排污口门等违章行为。加大对水环境污染案件的处罚力度,坚决封堵河道内的排污口,严禁向河道排污,确保河道清淤工程成果。

4、抓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紧完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团泊水库浚深改造、河道水环境治理和西钓台扬水站更新改造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继续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一要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四制”和“六制“。二要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三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地搞好招投标工作。

5、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完善和强化各项支持水利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体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水利建设资金增长机制。一方面争取中央、市的资金,争取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央及市级投入的比例。另一方面加大县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县城投等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各类资金投资水利事业,实现水利发展和经济效益双赢。三是发挥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作用,引导农民投身农村水利建设。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2

(一)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发展城镇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发展是构建和谐城镇的关键。只有大力加强城镇法制建设,城镇生产力才会进一步加快,发展体制才会激活并随之创新,才能创立出新时代的城镇经济格局,实现社会经济腾飞;同时,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法制化,能有效确保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法建设、公平竞争,自主决定其自身民营活动和权益,进而有效保障城镇市场秩序正常,生产力极速发展。

(二)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深化城镇改革的客观需要

在新城镇建设法制化进程中,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法制建设是重心。首先,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有利于城镇社会稳定,在经济建设及体制改革过程中,城镇建设的利益分配、道德礼仪、价值观念、建设行为都需要法制加以约束;其次,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只要明确完善城镇建设法制化的相关制度,就能在建设下级乡村、建设新城镇、新农村过程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三,加强城镇保障制度的法制化有利于更加深化城镇改革,通过社会保障法治化的不断改进,相关城镇其他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事物会提前被提上议程,更加利于城镇改革,最终促进城镇的相关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通畅。

(三)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推进城镇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要求

民主政治建设是和谐城镇的基点和政治保证。推进城镇民主政治建设就需要大力加快法制建设,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化可更好地反馈基层政权。在建设进程中,要建立执法体系,体现人民意志,创造公平环境,做到政务公开透明,积极引导人民依法行使民益,构建和谐发展环境。通过加强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依法管理、决策与引导群众的参与能力,才能最终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整个城镇社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得社会民主充分航洋,整体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在城镇实现。

二、加强当前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思考

(一)加强城镇立法水平,完善城镇法制保障体系

社会公平及缩小城镇各群体间基本保障待遇差距是当前城镇社会保障应坚持的理念及目标。当前,城镇在建设发展的立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现实,国家应该在城市居民弱势的地方立法,如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老年津贴制度、根据城镇实际水平扶持农村进行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最终以期望达到全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1+1”模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经办与服务能力。这样以来,在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实施过程中,只有与城镇建设发展和城镇建设法律系统相契合,才能真正涉及城镇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真的被认可和接受。

(二)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优化城镇执法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我国新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中央提出要正确把握“两个趋势”,通过建立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城镇,这其实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政府依法发挥主导作用。从性质上讲,它是政府的主导作用,而不是引导农民,更不是强迫安排,而不是命令。政府应该为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积极的投资城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努力解决生活中最亟待解决城市建设实际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城市行政执法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坚决从来源、系统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执法的腐败,为了确保严格执行各种建设法律和法律问题相关的快速妥善解决。

(三)城镇要素市场法律制度要不断不充实拓宽

城镇各要素市场包括: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与人才市场、土地市场、能源市场等,还包括生活要素市场的内容。城镇要素市场法律制度基本上处于模糊状态,要素市场相关的法律规定是以城市经济为立足点的,并没有足够考虑到城镇要素市场的特殊性。资本市场法制的建设中,政府提高城镇市场引进资本的能力,增强城镇市场对资本的吸引力,扩大城镇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在土地市场法制建设中,政府要逐步收缩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控制力度,提高对建设土地使用权支配的严谨度,并为建设用地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配套措施。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3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农民的福址。因此国家就应该向农村投入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对农村公共物品生产的现金投入,应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是消除城乡差别、要举措。它可以通过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体现公平,实现农民国民待遇的重维护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

一、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迄今为止,土地仍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农民的生存保障,一旦离开土地,许多农民就要发生生存危机。显而易见的是,农民尽快致富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替代土地作为生存保障的养老保险制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部分地区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建立了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第一,“土地换保障”。这一办法主要适用于城市周边因为城市扩张而征用农民土地的地方。现阶段土地换保障的操作方法也有三种:一是脱离土地型,对失地农民以养老保险安置为主,辅之以在一次性经济补偿基础上的自谋职业,将被征地农民统一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土地流转型,土地收益中须有50%左右用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安排。三是土地入股型,在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户以被征用的耕地作价入股,每年都可以从收益中分成。这也是对失地农民的一种有效的保障方式。第二,”产品换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障司的卢海元在2004年第3期《求是》杂志撰文建议,农民以产品换保障的方式,直接以农产品缴纳保险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保障”。在国家切出一部分国有土地出让金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基础上,给每个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附加上一张养老金卡,农民可以把承包经营权让渡出来,土地转包给种田能手,使之形成规模经营,也可以继续持有承包经营权、耕种土地。

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轻农民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中国政府于2002年开始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说,国家将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需要相适应,坚持自愿原则,反对强迫命令,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三、实行农村社会救助

健全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建立五保供养制度,1994年国务院颁发《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农村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未成年人保义务教育)的五保供养: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为解决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五保老人的照料问题,各地相继兴办敬老院,将这些人员集中供养,并逐步发展成为五保供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农村社会救助,要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继续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医疗救助办法,既要搞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又要真正缓解贫困群众的就医困难;要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为因特殊原因导致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提供临时性生活救助;要进一步做好灾害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要从生活上为返乡流浪乞讨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救助,使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有学上;要继续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保持平安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

四、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制度建设;是逐步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将农村困难群众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有利于解除农村贫困群众的衣食之忧,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保持农村和谐稳定,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等重大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决策。目前,中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达1815万人。此外,还有农村特困救助对象562.3万人。首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合理筹措机制。通过社会救济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历来都是政府的职责。因此,保障资金的来源应以政府为主,不能向农民个人伸手。其次,制定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规范原来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差额补助制度。

总之,农村社会保障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起”。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底,投保时间、投保年龄、投保额彻底放开,集体补助由国家引导,集体和企业自定。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01).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4

一、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深刻理解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内涵,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一要明确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实施民生工程,是指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建设性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手段进行改进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管理创新与民生工程建设都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政府把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重大举措落实到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以民生安定促进民生和谐,以民生和谐促进社会管理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在制定政策、工作决策时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反映民意,积极维护民利,让群众权益切实得到保障,从而确保社会建设顺利发展、民生工程稳步实施。二要明确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作为政府的两项重要职责。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而且在价值取向、本质要求和实现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实施民生工程的基本要求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广泛惠及人民群众。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达到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生活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不断协调社会关系、切实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真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创新社会管理与实施民生工程都是把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本质要求和实现目标。

二、实施民生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实施民生工程,既是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

第一,实施民生工程,是更新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创新过程中,思想的认知决定着行动的效果,所以,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理念。同志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通过实施民生工程,促使政府不断转变职能,有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时,通过民生工程的建构和实施,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更新思维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寓服务于管理之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重庆市政府2010年推出的“民生十条”,就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不但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使政府转变了工作职能,创新了管理理念,改进了管理方法,从而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实效。

第二,实施民生工程,是实现社会公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十二五”规划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重点是“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则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实际的利益问题,确保党中央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有效实现社会公正。只有实现社会公正,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创新。

第三,实施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如贫富差距现象扩大,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不安定的因素。同时,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这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安宁和谐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干事创业。只有民生和谐才能社会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推进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三、创新社会管理是助推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管理理念创新为前提、管理制度创新为保障、管理手段创新为重点,才能确保社会建设科学发展、不断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而且为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一是通过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确保民生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思维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建设民生工程摆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的民生实事抓起,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扎实有效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要通过更新思维、创新理念,不断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切实做到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确保民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5

党的*大报告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都明确提出,要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并把药品安全列入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我市城市社区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惠府办〔2008〕85号),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建立*县城乡居民药品安全保障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大精神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执政理念,用实际行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创新药品安全科学监管机制,紧紧围绕保障全县广大群众用药安全,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起“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区协同、居民参与、企业自律”的居民共建共享的药品安全保障体系,为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构建和谐*作出努力。

二、工作目标

在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规范医疗机构药库药房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药品流通环节和使用环节的监管,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城镇社区居民药品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和监督网络(简称“两网”)建设。具体要实现如下目标:

(一)建立起“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区协同、居民参与、企业自律”的城乡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县政府成立*县推进城乡居民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城乡居民药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各项任务、措施与责任具体落实到位,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镇(办事处)、居(村)委会;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影响药品安全问题;强化城乡监督网的建设,确保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构建城镇居民药品安全保障机制,重点强化药品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督。各涉药单位药品购进渠道合法、管理规范,各种无证经营、生产销售(使用)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下称药械)的违法行为,以及各种以伪科学手段推销药械、虚假医疗药械广告得到有效遏制;推进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健全,实现市场的良性有序竞争;药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药品安全有效能满足城镇居民基本需求。

(三)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新农合”布点到哪里,“两网”就定点到哪里,并与规范医疗机构药库药房特别是农村卫生站的药库药房结合起来。

(四)提高城乡居民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形成共同抵制影响药品安全各类违法行为的强大社会监督力量。

三、具体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建立城镇社区药品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社区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与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构筑我县群众用药安全保障屏障,采取先试点,再全面铺开的工作格局。以罗阳镇观园居委会为社区药品安全示范试点,从2009年开始,按照“无假社区,无缝监管,合理用药,居民参与”的要求,分期、分批实施城镇社区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创建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药品采购渠道的检查监督,规范药品进货渠道,严禁药品经营单位非法采购药品,督促涉药单位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制度,改善药品储存、养护条件。

2.加强社区药店、医疗机构等涉药单位的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提高稽查监督频率和次数。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依法对药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投诉、“三品一械”等违法违规案件迅速查处。

3.整治和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的形象,主要包括设施设备要齐备和完善,分类管理标识要规范,杜绝各类违法广告等。

4.严格市场准入,对进入示范点的新开办药品经营企业严格准入标准。

5.建立社区药品信用考核体系机制。制定和实施《药店信用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强化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

6.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药店经营行为。每个药品经营企业设置意见投诉箱,公布药品监管部门和药店的投诉电话,并建立举报有奖机制。

7.建立社区药品协管员机制。由居委会推荐,并经药品监管部门考核后聘请1-2名药品安全协管员。

8.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卫生、公安等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工商部门要加大药品违法广告的查处力度,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报和向社会曝光;卫生部门要加强医疗机构及非法行医行为的综合监管;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监管职能部门开展执法工作,形成合力。

(二)建立、巩固和完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1.坚持“新农合布点到哪里,两网建设就到哪里”的工作原则,所有“新农合”村级卫生站悬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定点单位”牌匾,并设置统一的农民用药知识宣传栏。

2.完善农村药品供应渠道。积极引导我县通过Gmp、GSp认证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将销售网络向镇、村延伸,鼓励连锁企业向农村药品供应点配送药品;引导和鼓励镇(办事处)卫生院和供应网点使用和采购*县生产的药品,以及当地企业经营的药品。

3.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查处无证经营药品行为,特别是农村杂货店、小商店超范围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加强过期失效药品的清查力度和使用药品购销渠道的日常检查,确保农村药品购销渠道规范合法。

4.进一步规范农村用药。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用药,要按照《广东省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常用和急救药品目录(试行)》规定的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目录使用和向农民供应药品。

5.建立农村药品安全协管员制度。聘任各镇(办事处)卫生院防保组组长为药品质量协管员,在当地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6.建立农村药品质量监管巡查制度。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每年不得少于2次对农村药店和卫生站进行现场巡查,重点是清理过期失效药和其他应规范的项目。

7.逐步建立完善“两网”电子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药品配送企业、供应网点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片区负责的药品监督工作人员、药品质量信息员名单及联系方式等。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各镇政府(办事处)、各有关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责任的落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药品安全问题,积极探索和完善保障城乡居民药品安全的有效监管措施与长效监管机制。

(二)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各镇政府(办事处)、各有关单位要把建立城乡居民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列入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规划,摆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并将该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采取先起步后逐年增加的办法加以解决,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6

1.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以推进“六大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使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

2.基本要求。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公众参与、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普遍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始终把依法保障公民权益贯穿于政府的各项工作,妥善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到年,全面落实依法保障公民权益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就业、教育事业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民权益保护和实现程度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依法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权益

3.加强应急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规规章,加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应急体系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4.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积极推行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区主要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保证药品监管网络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和村。强化农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主要农产品的监测、抽检。全面实施“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和示范乡镇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药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残留物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2008年起,全区药品供应网社区(村)覆盖率达100%;餐饮服务单位卫生监督实现全覆盖。

5.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区区级有关部门及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渔业捕捞交通、建筑施工、矿山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和治理力度。切实落实《市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和《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暂行办法》。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健全重大事故隐患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到年全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继续下降,全社会各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健全不安定因素排查制度,妥善处理较大规模。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达90%以上,“人户一致”率达到70%以上,出租房屋信息采集率达到95%以上。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措施,深化青少年“导航工程”。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侦破、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等工作,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落实《市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细则》,实施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过5年努力,发案总数得到有效控制,破案率力争逐年提高,社会治安状况更加良好,公民社会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5%左右。

7.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切实落实《市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安全、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和约束性指标,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强饮用水源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到年,城区餐厨垃圾收运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7%以上,努力完成各项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任务,全区生态质量和环境保护能力走在全省前列。

8.加强征收拆迁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重点做好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落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区里的各项拆迁政策,规范土地征收审批程序,切实落实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政策。严格违法用地处理和手续补证制度,建立和健全违法用地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土地承包仲裁调处机制。

(二)依法保障公民社会权益

9.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切实落实和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市医疗救助办法》。建立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和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经过5年的努力,城乡居民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10.加强就业服务和劳动管理。认真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育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分类工时审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工资支付管理,严厉查处企业拖欠工资等劳动违法行为。经过5年的努力,劳动合同制度得到全面推行,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达70%以上。工资拖欠、就业歧视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1.促进和规范教育事业。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健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进一步做好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完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落实扶持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制度。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严厉查处教育违法收费行为。完善和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扶助制度。

1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按照建设“文化强区”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利用、服务和管理,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着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经过5年的努力,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13.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化“青少年维权工程”。贯彻落实《市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以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就业安置、法律援助及维护权益为重点的服务和管理网络建设。健全和落实妇女权益保障制度。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继续实施“星光计划”,推进居家养老工作。

(三)依法保障公民经济生活权益

14.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加强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体系,切实做好消费维权保护工作。2009年起,消费者举报投诉办结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

15.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和行政性收费管理。全面实施价格监测预警制度,建立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上涨预案。依法推行价格听证和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定价成本核算和公开制度,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建立覆盖城乡的价格监督网络,畅通价格投诉举报渠道,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2009年起,制定列入听证目录的重要商品、公用事业和公益价格,并全面实行价格听证制度。

16.加强规划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和落实规划公告、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专家论证和合法性审查等制度。规范规划修编和调整行为,强化规划执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到年,编制或者修改城乡规划公告率、公开征求意见率均要达到100%.

17.规范行政审批和投资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审批,探索行政审批全程制度,落实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规范政府投资预算管理。2009年起,全面清理对企业的各项政府性奖励政策,规范经济领域的政府奖励行为。

(四)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8.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2009年起,区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部实现网上公开;全面落实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制度。

19.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听取意见制度,积极推行重点领域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专家论证试点。到年,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全面实施。

20.加强行政投诉处理和工作。加强效能投诉中心建设,畅通行政投诉渠道,健全行政投诉处理制度,规范行政投诉处理程序,推行行政投诉处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工作职责,开展工作规范化达标活动,加强事项的督察督办,推行“网上”试点。到年,行政投诉处理率、事项办结率均要达到98%以上。

21.保障和规范村民自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加强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法律知识培训,试行村民自治监督制度、村规民约备案制度,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村民依法自治的目标。

(五)依法保障公民救济权益

22.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仲裁、人民调解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劳动争议、不动产权属争议、医疗事故纠纷、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落实各项调解制度,实施“人民调解质量工程”。到年,城乡社区和职工人数200人以上的企业、大型集贸市场全面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不动产权属争议、劳动争议案件、医疗事故赔偿纠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行政调处或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率达到90%以上。

23.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建立行政复议和解、调解机制,实行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建立行政复议与、行政监察、行政审判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相关制度,健全司法建议处理反馈机制。到年,行政复议“案结事了”率保持在90%以上,行政复议生效决定、行政诉讼生效判决和裁定执行率达到98%以上。

24.完善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赔偿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行政赔偿听证、协商与和解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补偿制度,规范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生态保护等行政补偿标准、程序。

25.加强法律援助。认真落实法律援助制度,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和措施,鼓励各社会团体开展法律援助。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的协调,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形成“1小时法律援助圈”。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和效率。到年,全区法律援助机构的“落地”窗口建设率达90%以上,力争非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数量每年递增5%以上。

三、有关保障措施

26.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的落实。各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按年度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并实行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于每年度12月底前向区政府报告本地、本部门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度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方案。

27.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资金投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的财政支持。落实行政执法经费,保障行政执法职能有效行使。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7

这一讲,我们同大家谈谈科学发展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这一话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总书记强调,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工作要求。我们怎样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呢?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最终也是通过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不断提高、自身利益问题能否不断得到有效解决来判断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只有在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更加充满信心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们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了大量工作:第一,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第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逐步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第三,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十几亿城乡居民。第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第五,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第二,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需要我们着重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二,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第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第四,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第五,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重点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第六,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第七,做好贫困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8

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以维持最低生存为目标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是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深入。我县低保制度从XX年开始全面启动,至XX年4月底止,工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有7489户、16622人,全额低保的对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发放低保金111.105万元,人均月补差51.56元,全额补助对象人月均100元。城镇低保从1998年试行以来,低保对象已扩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标准单人户为155元,多人户为145元。月发放低保金12.998万元,人均月补差70.99元。二是各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我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建立实施了多项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卓有成效,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家庭医疗救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50%,五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不断推进,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二)以维持温饱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险逐步完善。截止XX年4月,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52家,在职缴费职工9999人,退休职工5432人,养老基金收入944万元,支出168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万元,基金支出26.47万元,历年滚存节余161.9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万元,历年滚存节余208.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27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00.87万元,支出274.78万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8638人,累计节余540.78万元。机关社保共有投保单位290个,在职参保人员7262人、离退休人员3235人,实现基金收入312809万元,历年滚存节余4594.61万元。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稳步推进。一是切实落实五保供养。将全县2541名五保供养对象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慈善援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光彩事业,逐步规范捐赠行为,积极做好儿童援助中心、养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优抚抚恤新机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一免三减”的优惠政策。

二、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尚有空间,统筹基金征收不足。由于进城务工、自由职业人员不断变化,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逐年增加,而我县医保基金仍按几年前的最低标准征收,造成医保基金征收不足,面临较大的赤字压力。

二是参保单位漏报、瞒报、少报工资金额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单位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稽查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养老金倒挂现象较为严重。以我县参保的差额拨补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例,共有该类单位85个,倒挂30个,倒挂面达35%。

四是劳动关系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拖欠工资等引起的劳动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隐患。

五是城乡低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难,动态管理难度大。居民家庭收入的核实工作非常困难,尤其是隐性收入的核实更是难以入手。在入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实提供实际、隐性收入情况,给审批工作和补差标准的确定带来困难。2、低保金发放时间持续较长。个别乡镇的低保金财政部门一般在次月才能拨入民政部门的帐户,民政部门拨到各乡镇约需一周时间,各乡镇将保障金全部发放到低保户手中也需要一定时间,削弱了低保金保障功能。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员编制过少。从我县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部门专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普遍偏少,多数依托于村委会和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劳动保障监察队定编3至5人,在编人员只有1人,抽调人员1人,却要负责对全县近千户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疲于应付。乡镇没有固定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七是工作经费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装备。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日显重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相关工作经费却严重不足,装备较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要坚持“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前的重点,在于积极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研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解决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和转移接续问题。第二,要坚持“低门槛进入,分标准享受”的原则。根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缴费能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考虑“政府出得起、集体补得起、个人交得起”,也要考虑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转,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三,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在制度设计中,破除城乡户籍限制和职工身份限制,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

(二)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加快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第一,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要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将破产、改制集体企业职工、失业人员、无就业能力的城镇居民以及农民变市民人群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重点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并积极探索灾民变市民、农村五保户变市民、农村退役士兵变市民机制。要切实做好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未参保超龄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三是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发挥农保养老的作用,最终减少农村低保人数。在缴费方式上,可设计多种方式供农民选择,如按月按年缴费,一次性缴费,或丰年多缴、欠年少缴、灾年不缴等。逐步推行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制度,对男满60岁、女满55岁的农民,建议每月由财政给予一定的社会养老补贴。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换社保的新机制,鼓励农民自愿交出土地使用权,把土地使用权让给村集体用于开发,其收入首先用于给出让土地的农民提供终身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第二,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一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扩面以新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并将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完善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和诊疗项目管理办法,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二是深化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争取把目前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没有覆盖的城关居民纳入医保体制。三是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按照“大病统筹,兼顾门诊”的原则,逐步扩大慢性病补偿种类,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标准;适当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残疾家庭成员住院费报销比例;取消特殊群体(五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在各类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门槛费。

第三,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规范工伤医疗服务,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积极推行工伤医疗协议管理,进一步加大建筑、化工、危险品等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强制执行力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使女职工生育权利得到保障。

第四,研究解决社保体系中的难点问题。一是逐步做实个人帐户。针对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和个人帐户透支问题,深入研究养老金隐形债务分类偿还问题,积极探索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并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和运作实行全面和全过程的外部监管。二是统一同类企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实行同类企业按照统一的缴费工资基数和规定的费率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核定递增的缴费工资基数。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第一,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完善城乡居民低保制度。要注重推行分类施保,并将低保制度与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和促进就业的政策相结合,使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援助。二是拓宽农村低保覆盖面。重点保障孤老残幼、贫困家庭、贫困人口。三是保证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要进一步完善低保评议、动态管理和信访督查制度,积极推行社区低保听证制度,强化监督,真正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第二,不断完善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机制。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群众解决突发性、暂时性困难;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特别要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完善教育救助制度,适当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继续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强化就业援助制度,开展多层次的就业职能培训,实施创业税费减免,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对经济困难的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法律咨询、、刑事辩护等方面提供无偿咨询、适当免费的法律服务。

——不断拓展覆盖城乡的社会福利体系。

一是不断健全社会福利发展机制。牢固树立社会福利社会办的观点,把社会福利作为一项全民化的工程,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民政部门具体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市场化福利服务供给,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惠及外来人员的新格局。

二是努力提高机构福利服务水平。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加快综合性社会福利院、老年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保障和服务能力。

三是推进社区福利服务水平。整合现有社区服务资源,建设社区福利服务中心及其信息平台,链接相应的福利机构,逐步形成功能完整的社区服务网络。全面实施社会养老服务工程,以社会化养老服务为着力点,推行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方式,实行无偿、低偿相结合的医疗、家政、维修、法律咨询、情感慰藉等社区服务。

四是完善公共福利制度建设。支持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慈善类民间组织,建立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和评估机制。健全残疾人福利政策,落实残疾人优惠待遇。加快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推进首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城区“双困”家庭和农民变居民的住房问题。

——积极探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领域。

一是大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尝试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并进一步搞好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间的制度衔接。开展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试点,建立进城就业农民服务中心,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是合理设置社会保障项目。按照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合理设置、归并社会保障项目,明确各种社会保障之间互联互动的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建立起各种社会保障间互联互动的制度和部门间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以及资金交流平台。

(三)完善社会保障配套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第一,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法制化。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加大对保障政策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强对企业支付工资、签订合同、缴纳社保等情况的监管,及时纠正损害职工利益的违法行为。

第二,努力推进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综合现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及其运作情况,建议进一步加大我县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形成以国家办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服务为依托、家庭服务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同时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努力实现社会保障服务的信息化,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效率。

第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是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财政改革步伐,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要根据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及时把外来投资企业、新兴行业纳入覆盖范围,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三是改革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强制企事业单位为职工“买保险”。四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机制。扩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比重,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住宅的质押、流转换保障、换救助的机制。五是充分发挥隧道业、海运业、商贸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和优势,吸收更多的捐助资金,培育更加广泛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第四,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各项配套改革。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能“单兵作战”,而有赖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以及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一是深化户籍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消除城乡居民待遇的差别。二是提高统筹城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健全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尝就业失业登记和职业培训。三是深化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把握我县开放开发过程的城乡土地一体化发展方向,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偿标准。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控制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四)加强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领导

——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合力。

充分发挥由税务、财政、工商、建设、审计、建设、质检、国土资源、安监等部门的作用,协调解决社会保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社会保险欠费企业档案,签订补缴协议书;加大执法,对不履行缴费协议的依法强制执行;加大审计力度,对出口退税的欠费企业,财政从退税中直接划拨到养老基金帐户;欠费企业不能享受扶持政策;工商部门可把企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作为年检的条件;质检、工商、建设、税务和劳动保障相互联动把企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作为评选企业信用等级的条件;对拖欠社会保险的企业,国土资源部门控制用地指标;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代表、委员调研视察等活动。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挥工作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纳入乡镇、村居工作的考核范围。县直有关部门各内部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社会保障意识,使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知识深入人心。

加大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向各单位免费赠阅劳动保障信息、举办法规政策培训班、送法进企业、设置宣传站、开展定期和定事(主题)相结合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各界了解政策,引导企业经营者关心支持劳动保障事业,引导职工合理表达诉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加强舆论监督。通过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督,对于违法乱纪、侵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企业和个人,适当予以曝光,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社会保障工作奖惩机制。对社会保障工作做得不好的企业及企业家,实行评先树优一票否决,使按时足额缴纳各项保险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行社会保险预警制度。对于欠缴社会保险达到警戒线(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企业,进行警告,规定缴费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缴纳的,作为重点的执法对象,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督促其及时缴纳社会保险。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9

【关键词】民生;法治;保障

民生是关乎民众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问题,是关乎党的政权稳固的政治问题,同时,民生也是重要的法治课题。法治是改善民生的最有效、最根本的保障,特别是对于地方法治建设而言,更需要加快民生领域的制度建设与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保障公民的各项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公平实现。

一、山东省民生法治建设的主要实践及成效

(一)完善就业和劳动权法治保障,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来源

山东省为解决就业难问题,保障公民的就业权,适时修订了《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一体推进、两翼展开”发展思路,将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在实践中,建立健全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失业预警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促进就业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完善社会保障法治建设,解除民众生活的后顾之忧

山东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明确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责,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结构,努力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医疗保障方面,一是分别制定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办法,尽快建立起较大范围内的基金调剂共济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二是制定了《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的意见》,提高参保地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水平和效率;三是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不同的医疗需求,重点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的住院或大病医疗费用。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保险信息社区公示制度,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社会监督。

(三)完善公民受教育权的法治保障,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对于改善民生的意义重大,教育已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山东省按照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科学的教育政绩评价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重要职责,规范教育执法行为。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着重缩小义务教育差距、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发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实现住有所居

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支持保险、信托、债券资金和政府融资平台投资保障房建设和运营,继续鼓励大企业和经济园区投资建设公共租赁房,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应,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获得较为明显地改善。同时,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推行差别化房地产税收、信贷政策及限购政策,支持自主购房,抑制投资、投机购房,避免商品房价格过快增长。

(五)实施“平安山东”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山东省进年来以建设“平安山东”为核心目标,不断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构建“大调处”工作格局,形成了多层级的综合治理网络。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履行职责,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实体经济发展和稳定物价,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山东省的社会治安环境不断优化,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屡创新高,为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山东省民生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生立法与制度建设滞后,无法完全适应民生建设的需要

目前在民生立法方面以政府政策的形式对民生问题进行规范和指引的情况较多,长效性、稳定性的法规和制度不够丰富和完善,即使制定法律,也多是以法律为形式进行的政策性宣示,抽象的国家政策、目标和原则性规定较多,具体权利及其保障落实的条款较少,存在较明显的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在很少的民生权利条款中,又多是集体赋权形式,而不是个体授权形式,缺乏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民生立法民主参与程度不够高,群众利益反映不足,一些政府部门,借立法之机维护既得利益、部门利益,一方面维护、巩固甚至扩大部门职权,如审批权、发证权、收费权、处罚权等;另一方面却尽量减轻和弱化本部门在改善民生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立法的预见性和系统性不足,往往是某一领域的民生问题已经明显暴露并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上,才考虑要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和解决。“这种被动式的、应付式的民生立法既不能很好地发挥立法的预防功能,也有悖于科学立法的要求。”

(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民生权益的保障有待加强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化,改变以往政府职能上表现出的来的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和民生利益。而部分地方政府只关注招商引资和GDp增长,而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社会民生的公共事业关注不够,投入不足,造成社会公共服务的缺失或不到位。尤其是当前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利益分化倾向,利益纠纷和利益冲突加剧,而政府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以罚代管、以罚代法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社会公共管理方式滞后,各种社团组织在反映公众诉求、推进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不强、自治能力较差。

(三)化解民生矛盾的司法应对能力有待增强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分配体系的调整,往往会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和利益格局变动,利益纠纷和利益冲突加剧,司法保障民生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司法机关服务意识不足,司法服务手段单一,司法服务水平不高;司法保护民生权利的方式不够完善,保障作用不够充分;对普遍性、重复性民生矛盾的化解能力不足、成效不大;审判执行民生案件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司法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构建民生法治的基本途径

(一)加快重点领域的地方民生立法,完善民生法制

民生立法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民众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人”的主体性,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各种利益诉求。立法选项上,应优先考虑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带有普遍性的民生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立法项目。在立法过程中,应坚持走群众路线,为民众搭建充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统筹兼顾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合理满足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要提高立法透明度方面,对议案、审议、表决、公布等事项尽量公开,建立新闻媒体采访和公民旁听制度,立法要有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尤其是事关农民、农民工、城镇低收入人群的民生立法,更要有他们的参与,力争使出台的法律法规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要加快重点领域的民生立法,要建立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统筹城乡的教育制度,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制度和体系等,尤其是教育、医疗、食品药品质量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务要及时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

(二)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生

地方政府在观念上必须像对待经济发展一样,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职责,要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上,政府需要从追求经济性价值转变为追求社会性价值,树立公平正义的制度理念。确定以民生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国家要在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上加重民生的考量,把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评价与衡量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使加强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内容在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民生执法过程中,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正确处理执法与爱民的关系,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执法理念,将执法办案与保障民生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亲民爱民。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严格执法,对保障民生权益的法律规定,要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对民众的民生权利诉求,要及时、全面、有效地给予必要的答复和救助,要秉公执法,严查各种民生违法行为,为民生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司法为民,提高司法应对能力

健全司法便民工作机制,推行小额速裁程序、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等有效方式,做到快立案、快保全、快审理、快调解、快裁判、快执行,尽可能迅速处理好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以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方便行使为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推行诉讼指导、实施法律帮扶等各项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不愿告”、“不会告”、“不能告”的问题,畅通涉民生纠纷的司法救济渠道,积极保护群众诉讼权利。弘扬司法民主,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真正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新闻媒体建立回访涉民生案件当事人机制和征求民意机制,切实强化审判公开,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司法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探索民生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注重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注重司法保障与多方协调相统一,不断提高化解民生矛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向和,左权.地方民生立法审思.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2]彭贤鸿.地方民生立法中的问题及对策.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篇10

一、明确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深刻认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涉及近30万家庭人口。近年来,重要意义。区有9.59万残疾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基础薄弱、体系不完备、城乡区域差别较大、投入不足、服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区的两个体系”建设和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把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帮助残疾人改善基本生活条件、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实现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举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五个”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务求实效。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坚持将残疾人“两个体系”纳入全区总体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并予以优先发展;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重点保障与特殊扶助相结合,一般性安排与专项安排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相结合;坚持资源共享,充分依靠现有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服务;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农村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构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起残疾人“两个体系”基本框架,目标任务。2015年。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202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更加完备,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残疾人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参与社会更加广泛,普遍达到小康水平。

二”争取有更多的残疾人上岗就业。

促进残疾人脱贫。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服务。统筹安排,整合资源,优先扶持。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镇街要建设残疾人扶贫基地,优化扶贫基地功能,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推动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与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工作规划,着力推进残疾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加大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力度。

大力发展居家助残服务。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年启动,2015年前建成1个标准化的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并建成23个寄宿式托养所和一定数量的日间照料站,形成以区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镇(街)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职业康复、辅就业和工疗、农疗、文化体育、心理疏导、娱乐等服务。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采取政府主导、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市场运作等形式,支持残疾人居家安养。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着力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建立和完善残疾人托养护理补贴制度。

方便残疾人生活。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无障碍建设标准,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区、商业娱乐区、公园绿地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对特殊教育学校、福利机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铁路旅客车站、码头、城市交通设施等要按照行业无障碍标准建设、管理和维护。公共交通逐步完善无障碍设备。加大投入,有计划地对残疾人住宅进行无障碍改造,城市无障碍逐步向集镇拓展。

推进政务公众信息无障碍建设,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建设。

三、建立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