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民生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3:59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1

关键词: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2)03-0023-03

ChallengesandCountermeasuresofConstructingGrassRootsparty

organizationinthewesternRuralarea

KanGChen1,2

(1.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3,China;2.ShaanxiacademyofSocialSciences,Xi’an710065,China)

abstract:thegrassrootspartyorganizations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isintheleadershipofChina'swesternregionofruralsocialorganizationsandthecoreofthevariouswork.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thegrassrootspartyorganizations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inthewesternruralareashavefacedmanychallengesofgovernance,leadershipandmanagement,withtheadvanceofthemarketeconomy.thisessaymainlydiscussesthefollowing.Strengthenthewesternruralgrassrootspartyorganizationsfromimplementationofthepartybuildingworkresponsibility,strengthenthevillage“twocommittees”team-building,promotethedemocratizationofvillage-levelorganizationsdecision-makingprocedure,strengthengrass-rootspartybuildinginfrastructure,improvethetreatmentofvillagecadres,improvethevillagecadres,rewardandpunishmentmechanismandsmoothflowofvillagecadresteamwayoutchannelsandsoon.

Keywords:thewesternruralareas;thegrassrootspartyorganizations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challenges;countermeasures

农村党建是党组织建设的基础,西部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多样化、基层党组织“边缘化”越发显现,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新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

1988年,“村民自治”的实行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农村民主化进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来自执政、领导与管理的挑战。

(一)党在农村执政基础面临的挑战

1.如何带领农民发展经济,走上致富道路。我国西部农村偏远地区仍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面临如何充分领会中央精神、利用国家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挑战。

2.如何组织农民兴建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水平。“十二五”规划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基础设施落后是西部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

3.如何教育村民遵纪守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些法律法规在现实中与农村生活习惯发生冲突使党组织工作面临的挑战。例如,殡葬礼仪的不同。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2

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

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比如,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我们要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必须依靠解放思想这个法宝。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解决新的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这就要求党自身必须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要求党的领导干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并科学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用于指导不断发展着的、生机勃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要紧紧围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中国国际威望极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面对着许多风险和挑战。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前提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然要面对的艰巨改革任务。特别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邓小平曾把改革称为中国的又一次革命。革命难,改革亦难。难就难在它是搞建设,不仅要计算社会成本,并且不能采取损害这一部分人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办法,而是要实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最大化;难就难在改革进程中既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又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做到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稳定、以稳定保障改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对外开放同样如此,既要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学习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进步文化成果,同时又要抵制资本主义社会那些消极腐朽东西对我们的侵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良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关键在我们党,这里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我们党有没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我们党有没有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的能力;我们党能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为自身建设带来的挑战和考验。因此,我们党必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着力提高领导改革和促进发展的能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使各项改革措施更能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必须不断提高正确判断国际局势和处理对外事务的能力,勇立经济全球化潮头,科学把握和充分利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使开放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坚持改革开放进程中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和谐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生机勃勃、具有强大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长效的活力激发机制;应是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整合机制;应是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应是一个社会控制机制完善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应是一个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不和谐因素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反应灵敏的社会

预警机制;应是一个能够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应是一个全体社会成员共建共享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共建机制。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又要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又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又要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又要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又要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这样宏伟的目标和繁重的任务,对执政的共产党来说,只有通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利推进,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真正肩负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具体组织实施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个社会能够实现和谐,必然是因为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实施合理有效的社会管理。这就决定了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必须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自觉贯彻和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我们党和广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转变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以优良的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要着眼于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3

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总理指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中国农民承担了两千年的“皇粮国税”终于走完了历史,中国农村迎来了“后税费时代”。过去的三农问题,主要是农民的负担过重及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随着后税费时代的到来,三农问题研究要“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后税费时代三农研究的一些基本思路。

二,“社会幸福”导向是后税费时代三农研究的基本方向

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后税费时代的三农研究应以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其研究指向应为“社会幸福、权利平等”,必然要求从法律、制度、社会、组织、生产力层面全面推动乡村社会建设,使之成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石,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要支撑。

三,如何有效使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地租、劳动力三大资源是后税费时代三农研究的关键课题

1,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以工补农”资源将会越来越大,如何保障这些资源公平分配与高效使用,提升公用品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幸福人民,是三农研究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

2,以农补工时代,地租转化为工业化资本了;后税费时代,农村建设到底需不需要土地地租?农村土地所有者到底还要不要占有土地地租,土地地租如何获取和有效使用,这都是后税费时代三农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

3,农村劳动力是建设乡村最大的资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配置起来物化为财富,既是过去没有解决好的课题,也将是后税费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如何推动农村“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是后税费时代三农研究的根本目标

1,政治层面要发展基层民主,着重解决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的主动性与权利保障,要在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完善民意表达的渠道,保护农民权利空间与政治生活空间;

2,社会层面要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要特别注重各种农民组织,包括经济合作组织、协作组织、文化与关怀组织等建设,要有相应的资源支持跟进;

3,生产力层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要着重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通过有效的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定位要既重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更重农民能力的持续提高。

五,如何推动资源分配方式、政府职能、村两委关系这三项转变是后税费时代三农研究的紧迫任务

1,通过资源分配方式的改变赋权农民:宏观层面上中央财政涉农资源要以法律、制度的方式配置到社区(按土地或人口),乡村微观层面上要通过加强村民自治及组织合作的方式分配资源,保障农民的平等参与权,推动农民成为真正的涉农服务的主体,

2,推动基层政府由管理向服务、协助、支持乡村发展转型,并加强基层政府司法与调解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抑制农村强恶势力,培育农村组织、协助农民进入市场;

3,推动村党支部要真正代表广大乡村社区群众利益对村委会进行监督,充分利用党的组织资源,发动群众参与村民自治,保障每个村民的平等发展。版权所有

六,以社会幸福为导向,农民增收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解决:

1,加强并稳定粮食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更注重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农民福利的增加;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4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对策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浅析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思想对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之启示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建设的思考高校文化和思想建设中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和作用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研究党的思想建设中弘扬和培育大学生党员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论当前大学生道德缺失与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刍议如何提高和加强大学生党员素质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浅析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浅析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02-11-1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求实,2006(1).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5

【关键词】政协机关党建机关建设科学发展观党的先进性调查与思考

本文于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研究,结合政协机关实际与特色,抓住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研究探索我们党治国理政,特别注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以加强机关党建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和谐机关建设与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党治国政,如何加强和谐机关建设,最后给文章作简单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自己执政使命认识上的清醒和自觉。2008年政协机关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十七大会议精神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协党组及县直机关工委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为进一步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政协更好履行职能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又把构建和谐社会作深刻阐述,并强调了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表明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党建工作已经是政治任务,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建的伟大成就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自邓小平同志推行了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2008年的北京奥运成功举办、2008年神州7号成功发射升空等等都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

追根溯源,改革开放最典型的例子,深圳有一个小农村变成今天一个大城市,这就要归于党治国的重大举措。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适合中国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不断走向成熟,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为政协机关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提供了力量的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保障了人民民主,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大制度政协机关在坚持中完善,在改革中发展,显示出了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建国60年的今天,党建工作在国内的现状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不少喜悦,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国内的市场变得更加广阔、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总体上,国内的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兴奋之余,也带有一些遗憾,中国的经济文化受到外国的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部门政府机关官员也受到不良风气的污染,以前优秀的传统美德、党的先进思想抛之脑后。这样,构建和谐机关建设就会遇到很大的难题,从和谐社会上进行调查,主要从如下方面加强;

1.机关领导重视程度、创新度不高;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领导的党风建设慢慢趋向弱化,时代的变更,领导能力认识不到位,特别是近年来,机关党建工作呈现弱化的局面,各级各部门领导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摆正机关党建工作应有的重要位置,没有把机关党建工作落实到各单位。人们对党组织的热情逐日递减,政府机关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减少,部分政府机关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缺乏应有的领导与指导力度。另外,社会发展,然而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随形势的变化而更新,特别一些老党员总是保守使用几十年工作方式。这样很难适应今天的管理体制。

2.科学发展观落实的程度不高;虽然随着国家的进步,民主深入人心,但是机关领导没有坚持可发展观的理念,机关喜欢搞“政绩工程”,还有就是机关人员的贪污、、高高在上的工作作风火焰旺盛。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道德文化建设滞后于基础设施建设,致使“没钱的人觉得空虚,有钱的人也觉得空虚”。政府责任、公共服务意识落后于审批、控制意识,人治反腐败重于制度制约权力遏制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差强人意。

3.机关落实不到位;在国内现状,劳资、就业、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突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率大大降低,另外由于物价上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矛盾突出,人们的抱怨高。据统计,2008年1—10月份,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已受理各类劳资纠纷案件达4734件,相比2007年全年的2100余件,数量已经翻番。群体性上访事件中劳资方面的达八成。部分居民失业,打工找不到工作,物价水平高,生计无着落。权益保障、救助保障和医疗保障覆盖率低。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繁重。

4.党风建设认识不足;少数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着"业务硬、抓党风廉政建设软"的思想误区。有的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认识模糊,被动地应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少数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责任制缺乏应有的重视,认为反腐败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往往领导不重视,工作不配合,措施不到位;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支持监督,总以为自己不错,自我监督意识不强,口头上重视监督,常常有意无意回避各方面的监督;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虚事,是软任务,这些错误认识,必然导致行动上的"脆弱性",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内容到形式不能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5.机关建设责任不强;有的单位没有把责任分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基础性,认真搞好单位的责任分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只满足于文件的上传下达,照抄、照搬、照转,具体工作不够扎实,责任分解流于形式。有的部门领导以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为由,把责任全部担到“一把手”肩上;一些部门特别是一些责任制牵头单位、部门领导缺乏责任意识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精神,对其应承担的反腐败工作也没有做到“各负其责”,尽职尽责,而是推一推、动一动,一味依赖纪检监察机关;一些单位和部门领导借口抓业务工作任务繁重,安排纪检干部从事其它方面的大量工作,导致部门纪检组监察机构监督作用发挥差。和谐机关建设的差距越来越大,各部门职能不能更好的发挥。

三、加强和改进和谐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及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改革开放,我们党建在治国工作中取得很大的成就,目前,针对我国机关和谐工作的构建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笔者想谈谈如何进一步引进推进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与引进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思想为构建和谐机关建设。

1.丰富头脑;以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为核心,全面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的先进性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提升机关党建的层次。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服务发展作为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加强党建的作用;依法治国是党建的一个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方针,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坚持刚性与柔性机制相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既要坚持法制国家,又要倡导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一方面,从刚性机制上看问题,结合法制社会,围绕如何巩固执政地位、如何执政、如何加强法律管理,社会市场与人民管理如何体现到法制党建上来,党治国家如何发挥在和谐机关建设,如何把改革开放法治用到今天的管理上;另一方面,从柔性机制上看问题,围绕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来研究部署机关党的建设问题,机关党组织如何体现党的先进性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如何把保障人民的利益把在首位,同时加强机关必须在党组的指导和行政的支持下,把日常工作摆进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机关在党建安排的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扩大视野,提升思维层次。总之通过加强党建在机关工作中的能动作用,利用党员优秀的品质,在机关建设中起到“领班人”的作用,把机关党建工作导向更新的境界。

3.加强联系群众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坚持以人为主,在构建和谐机关的过程中,机关干部素质不高,基层保障落实不到位,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再有,机关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在政协中要体现民主,坚持党的路线——走群众路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增强服务意识与民生意识,深入基层建设。例如机关可以在基层建立老人院、文化宫等等设施,总之从人民利益出发。同时在基层机关建设中充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做到了民主、公开、公正,体现政协机关的民主政策。

4.发挥党建社区的作用;因为社区是与群众关系最紧密的群体,代表群众的利益,所以机关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党建社区的作用,就是机关单位首先要对社区的管理、资金的支拨。另外,充分发挥社区中党员的作用,党员要起带头作用,起到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向着社会主义和谐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农村宣传播种果树,通过技术与资金的支援,从根本上为农民谋幸福。另外,发挥社区联系群众制度,就是通过社区的作用,使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更加融洽,例如,社区要切实向政府反映人民生活中的问题,有要准时把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建设。

5.切实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对于机关内部的腐败或者机关内部成员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不明确,创新力不够,所以要加强党五干部队伍的建设,继而带动机关和谐发展。笔者认为,结合政协机关的实际,首先要加强党支部的学习制度,切实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其次,加强机关内部的选拔机制,结合民主,鼓励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同时要做到机关公开,加强机关的透明度,坚持“服务群众、透明于群众”。拓宽基层监督、人民监督的途径,再次,建立考核制度,把社会竞争引进机关内部建设,加强各部门的竞争、各成员的竞争,符合达尔文的“优胜劣汰”,通过期末评比,优秀的干部给予奖励,经常失误或者素质不过关的干部给予警告,严重者可以考虑换他人上岗。

6.优化创业创新软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化几乎遍及各州各地,在构建和谐机关建设中,也可以引进科学技术管理,体现机关的先进性与机关的科学性。首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辟思想政治工作,为此,各级党组织要立足机关实际,研究网络条件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建设机关政工网站,形成覆盖面广、传播渠道顺畅、教育效果良好的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阵地。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加强各机关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部门机关的共享,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机关借鉴一些先进管理方法,加强网络交流。

结论

建国60周年的今天,经济、文化、政治建设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党建社会取得很大的成就,和谐机关建设中表现的优点美中不足,我们党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学习党的先进性与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机关着手分析现状与相关措施,旨在构建廉政、自律的机关和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6

关键词:党建视野;民情

中图分类号:D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010-01

党的建设不是为党的建设而建设,为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党是达到目的工具,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是目的,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更是目的。一个国家除了有,政权,领土组成外,更主要的是公民的。公民不承认这个国家的政权,还不能称其为国家。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民主与否,文明与否,和谐与否,取决于国内的民众的素质的高低,富裕的程度。中国共产党比任何世界上任何执政党都更懂得这个道理。的第一段就这样规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代表先进生产力还是先进文化,最终归宿是代表最广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过去对政党执政认同的人群已经自然更替,并且今天的执政资源(当今的权利人群)与过去的执政资源(过去的权利人群)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别。我们党推出的公共产品能不能吸引住当今的社会利益群体和个人呢?我们就要知道民众缺乏什么产品,需要怎样的产品,将来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又要怎样生产这些公共产品呢,等等;我们党自我认定的性质和宗旨能否得到已变得有些“陌生”的人群的认同呢?我们就要知道民众怎么想,又要怎么去做,对共产党的感情怎样,心理认同怎样等等。如果用一个词来归纳这些问题的话,那就是民情。

在党建视野内民情的地位如何呢?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并列,民情是核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党建视野内,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服务(国际援助不是服务而是出于国际人道精神和国际责任和义务),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国内,而不是国际,除非某一天共产党变质成为攻城略地的世界法西斯政党,所以世情无论如何发展变化,只不过为共产党在国内如何执政提供时代背景下的选择之一的参考。国情的好坏要通过国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来体现,民众的正当自由得到合法的保护而不受经济落后、政治混乱、文化困乏的牵制,民情的如此,国情又能如何呢?党深深扎根于大海般的民众中,民众的要求必定首先达于政党,民情的变化必定影响党情的变化,脱离民情的党情是党群关系冷漠的表现,是民众对政治冷漠和对政党不关心不“友好”的表现。民情与党情的良性互动,执政党才有活力与生机,改革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激发。所以,在四者的并列中民情处于核心地位。

加强党建视野范围内民情研究的必要性。第一,加强民情研究是适应我们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需要。我们党创造性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目的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修改的新中已明确的把这一目标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里面。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面有一章专门讲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报告内容都是近几年来度比较高的,诸如,教育、就业、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医疗、社会安定程度等。这些均与民生息息相关,也反映了民众经济愿望,这就是民情。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想民之所想,是反映民情的实践表现。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党建视野中的民情研究附属于国情,是党的建设理论落后于国情的表现。和谐社会是共建共享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就不能反映民众的意愿,就不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对党的认同将会打折。第二,国情与民情一体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计划经济强调物而忽略人的存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强调一元化的时代,物质虽然缺乏,但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意识形态的绝对控制和一元化的指导,造成了民情的单一,民情与国情极端相似性,民情自然不会被凸现出来,在当时也是必然的。市场经济时代,是大分化,大发展,大破坏,多元化的时代,利益结构的多元化以及改革普惠性的下降反映在人们的思想和政治诉求上,表现是人们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开始日益增长,对于政治参与的要求也相应增长,民主公平正义益发成为社会赖以存在、运行、发展、繁荣的基础性条件。民众的利益和呼声被决策者忽略,导致的社会后果将使执政党无法承受。在中国社会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每个利益群体都已意识到自身利益的所在,并且开始为实现自己群体利益而努力。社会利益群体关系的日趋复杂,矛盾冲突乃至对立已成客观态势。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只有充分了解民情才能制定适合社会民情的和谐政策。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情的独立有利于使执政党更谨慎的制定适合社会发展的政策。第三,加强民情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党改善党群关系。民情可能是一件小事,若处理不当就会埋下祸根。研究民情就会得出民情的发展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使我们党能够预见民情的发展趋向,从而在处理问题时有的放矢,是我们党的决策更加科学,党的建设更符合党心赢得民意。第四,加强民情的研究,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由全能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而使我们党更好的执政,从而巩固执政地位。第五,古代中国与当今国外军重视民情的研究。譬如,欧美或日本的媒体或调查公司公开调查公民对重大事件的支持率等。第六,加强民情的研究,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对党的监督作用。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让不法分子无藏身之地。

如何知道民意、了解民情呢?一,党政领导干部须切实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调查研究。要创新调查研究的方式,一些地方“民情日记”是值得推广的。二,在党内设立专门的民情调查或借助独立的调查机构或公司。发挥媒体的作用,给媒体一定程度的自由。三,及时总结国内民生事件,掌握民情发展脉络等。

综合来讲,民情研究越深入,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越有帮助。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战略

高度,全面分析了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总结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行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四个着眼点:第一,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每前进一步,都是同守旧落后和腐朽思想斗争的结果,都付出很大的代价,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这个着眼于延续了十七大精神,又在新时期具有新的意义;第二,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些都是应该加强的薄弱环节;第三,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由于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困难的内容,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触目惊心的高级干部的案件,根本上说是缺乏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经受不住考验,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第四,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人民犹如当年红军与老百姓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如果离开了百姓就成了无水之鱼,必不能长久。这个着眼于是为了发现也解决某些地方某些人眼中只有上级领导,不为群众办事的思想。

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丰富成果,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共同意志,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突出的四个着眼于,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是着眼于全党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发展为核心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经受得住种种考验,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公安局机关要带头抓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不断加深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紧迫性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重大部署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认识,真正用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公安局机关要紧密结合公安机关的实际,把公安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中来研究,把公安工作提升到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来追求,研究、提出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当前,要紧紧围绕如何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如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如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涉法涉诉问题,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如何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如何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如何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何完善政法保障机制,加强公安派出所等基层基础建设,改革和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如何加强政法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确保政法公安队伍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如何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如何加强对社会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的调研,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如何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等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具体的工作意见和措施,积极推动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8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越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越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是公民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如何,主要体现在他的职业活动中。我们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每个人都能够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地贯彻到职业实践中去,确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崇高的职业理想、深厚的职业感情、坚强的职业意志,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公民的基本素质,并为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社会风气是一个地区道德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社会风气的好坏又与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职业道德如何,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风气的好坏。比如,市场经济要求按价值规律办事,讲利润,如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给以正确的引导,就容易诱发“商品拜物论”和拜金主义,导致权力商品化,滋长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又如,市场经济提倡竞争,优胜劣汰,如不注意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制建设,也容易使一些人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掺杂使假,偷税漏税,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因此只有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人们非常清楚地明了是非、荣辱、善恶的界限,规范职业行为,增强人们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职业责任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党的十五大都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并指出:“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我国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分枝和细化。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了,人们树立了坚定的职业理想,增强了职业责任感,提高了职业素质,就为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了实处。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第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安心岗位。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职业,专心致力于自己从事的职业,就是有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个人只有爱岗,他才具备了合格劳动者的基本条件。而敬业是爱岗情感的升华和体现,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具有敬业精神,才能主动地学习本职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才能下功夫去培养锻炼从事本职工作的本领,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

第二,诚实守信。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往越来越多,交际面也会越来越宽。无论相识与不相识的人,所以彼此能够合作,靠的就是诚实守信。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在交往中都要自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合法权益。试想,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讲信用,不守诺言,弄虚作假,坑蒙拐骗,人人自危的环境中,何以谈稳定、何以谈发展、何以谈安居乐业?所以,我们要讲诚实守信,以信为本,以信立业。

第三,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一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按照本职工作岗位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办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在职业活动中,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秉公办事;处理问题要出于公心,合乎政策,结果公允;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保护弱者;要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反对,假公济私。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9

当前,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减弱,我国纺织行业经济形势面临严重挑战。此刻,“坚定信心,共渡难关,努力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平稳发展”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相信众志成城之下,必将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保赢利”。

此刻,回顾和总结10年来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成就,旨在提振信心,为行业加油、为企业助威。随着民营经济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民营党建工作事关强国战斗力,已成为新时期纺织强国建设的新课题。倾听行业的心声、学习先进的经验,让我们高举科学发展观,用实际行动迎接十,用创新谱写新的辉煌。

“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成功应对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今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是团结和带领全行业广大职工奋力建设纺织强国的力量源泉;是全面推进和实施《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近日,在全国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王天凯强调,在全行业加强民营经济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纺织行业和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崭新的工作领域。

党建提升企业软实力

新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务工者,他们与父辈不同,不仅文化程度高、社会见识面广,对务工的需求也高,如何留下他们、团结他们,解决“用工荒”问题;新的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如何留住人,激励人,促进劳资关系融洽;民营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继续保持企业的存在、发展、壮大……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企业面前。

而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减弱,纺织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特别是今年,纺织经济形势面临着严重挑战,企业生产增速全面下降、内销明显放缓、出口形势严峻、投资增速趋缓、企业效益下滑……逆境中,如何凝聚民企力量,在困境中突围,如何释放行业97%民营企业的活力,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纺织强国,这个难题也一直困扰着整个纺织行业。

“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找不到发展机遇,二是找不到好的人才,三是人心不齐。但是,在民营企业中加强党建可以弥补这三大缺陷。”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指出,党的方针政策是最大机遇,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企业可以少走弯路;民营企业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党组织是企业的人才库,党员干部最可靠;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党组织有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可以有效化解内部摩擦和矛盾;所以搞好党建是企业的内在需要和根本保证。

对此,王天凯表示:“纺织民营企业面临着发展路径的抉择,制度、技术和市场的创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和保持企业和谐稳定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纺织民营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发展不可替代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在推动转型、培养人才,促进创新,凝聚人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资源,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把党的建设活力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

和谐发展奠定强国基石

目前,我国纺织民营企业总数已达几十万户,从业人员近2000万人,党员和党组织已达相当规模,全行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党组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如今,纺织民营企业的职工已占纺织工人阶级队伍中的绝大多数,随着纺织民营企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批新社会阶层人士,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纺织民营党建工作,探索民企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任重道远。

实践证明,在围绕企业科学决策,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党员、职工的意见向企业建言献策,党组织发挥了的参与作用;围绕企业和谐发展,充分利用党组织联系、宣传、组织、团结职工和领导工会、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优势,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党组织发挥了的凝聚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积极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这些先进,已在企业蔚然成风。孚日集团党委实施把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骨干;把党员推荐进经营管理层、推荐进党务工作队伍的“双培双推”工程,目前,管理人员中40%以上是党员;技术能手、生产标杆、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中60%以上是党员,通过他们把企业员工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发展。类似孚日集团的做法,已成为各地纺织民营企业的共识。

因此,大力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全行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迫切需要。更是民营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纺织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根本动力。

把党的政治优势转为企业发展优势

近年来,纺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提高,在规范中加强,涌现了一批全国和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次会议命名表彰的全国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十佳示范企业就是这些先进单位的代表,特别是红豆集团创造的坚持“一核心三优势”和“六大创新举措”,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的成功经验,总结的“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的“红豆党建工作法”,推出的全国民营企业第一部党建工作标准,有效地实现了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完美融合,推动了企业的科学发展,探索了一条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民企党建新路,得到了中央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何加强民生建设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献计出力,共谋未来发展大计,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内容

“献一计”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内容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如何深化对市情的认识,认清今后五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

3、支撑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4、如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5、如何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强市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

6、如何按照“三年大变样”要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市上水平出品味;

7、如何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8、如何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绿色;

9、如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0、如何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

11、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市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2、如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3、在群众就医、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涉及民生的问题上有什么意见建议,特别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什么;

14、其他方面的意见建议。

三、活动时间及方式

“献一计”活动从2010年11月1日开始到11月30日结束。“献一计”活动面向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征询意见建议。

四、活动安排

1、落实人员及办公地点。抽调专门人员,成立市“献一计”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

2、搭建完善有关载体和媒介。其中包括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网页、活动简报、活动专报等。

3、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召开全市“我为‘十二五’规划献一计”活动动员会,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通知进行具体安排。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滚动刊播“献一计”活动公告,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在日报、市电视台开设专栏,刊播好建议和活动消息。

4、召开多种形式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围绕关系“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分专题组织召开座谈会恳谈,向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建议。

5、梳理汇总意见建议。对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征集上来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以专报的形式及时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批阅,报送“十二五”规划起草组,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适时推荐到有关报刊发表;对于意见建议,及时送转各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中研究吸纳。

6、辑印优秀成果汇编。市“献一计”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对意见和建议进行评选,辑印《我为“十二五”规划献一计活动成果汇编》。

五、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献一计”活动是市委、市政府问计于民、造福于民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认真负责,各司其职,切实把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