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4:10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基层平台建设

放眼全国,劳动保障基层平台承担着最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在促进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但在某些地区,基层平台建设仍处于“空白”,需要继续的努力,具体来说,建设基层平台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性:

1.可以获得最新鲜的数据,提高服务水平。

提供劳动力资源的一手数据,为就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基层平台直接面向千家万户,能够最直接地掌握劳动者的就业状况和需求,提供基础台账和各项底数。我国就业人口超过7.6亿,就业政策制定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依靠庞大的基层平台网络,就业政策的制定才会有的放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人社工作下移的根本保证。在郴州苏仙区采访中,有居民说,过去,找工作要到市人力资源市场,走很远的路,来回几个小时;如今,街道平台每个月定期组织招聘会,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好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真正实现人社工作下移,把每一项惠及民生的就业和社保政策送到百姓手中,就必须依靠于各个基层劳动保障平台。

近年来,各地通过加大基层平台建设力度,初步探索和总结出基层平台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出口生产企业减员增效,导致大量的一线生产工人失业。在这个非常时期,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劳动者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与创业、社会保险转移、关系续接等有效的服务,有力地保证了国家、地区就业局势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成绩。各地千方百计地、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际调查了解和动态掌握返乡农民工情况,部门领导带头挂钩联系乡镇、村组返乡农民工,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就业局势的措施办法。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广泛参与,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上下一致的联动,动员企业吸纳安置一批、扶持创业转移一批、开发就业岗位安置一批等,及时化解社会出现的就业矛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基层平台建设工作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战略方向发展的需要,也是充分体现各级基层劳动保障功能社会化服务机制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只能加强劳动保障机制组织机制的建设,决不能削弱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从科学发展上来说,基层平台建设是和谐发展的一门新课题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是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方针、政策、路线,也是进一步统筹和推进新时期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的一项长远发展规划,必须按照国家乃至各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和手段。按照《就业促进法》规定,各级党委、政府把劳动保障工作公共平台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实事工程,落实人员编制与确保工作运行经费,才能有效地做好统筹城乡就业、提高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水平,以稳定社会就业局势、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着力建立起社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同时,让劳动者人人享有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成果。随着社会经济事业改革与协调和谐发展,首先必须认识到,干什么事业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强力支撑。其次社会城乡居民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城乡统一、科学、开放、规范、有序、便民的社会化组织运行机制,它涉及人员编制、运行经费、办公场地、办公设施、职能定位、服务主体以及资源信息共享等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促进。

3.从统筹发展上来说,基层平台建设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的一个循序过程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运行机制历经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等不同时期,各层各级通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在一些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格局。因此,从有利于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借鉴一些地区成功经验和做法,科学制定本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的长远规划,侧重于乡镇(街道)这一层面公共服务载体建设,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功能,以不断适应地方经济社会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第一,科学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制定原则要与本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相适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全局性,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进程,不断满足社会和群众“两个主体”的需要。强化劳动保障整体功能建设,必须依据《就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主动履行各级党委、政府的责、权、利,贯彻落实好城乡基层平台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办公场地、办公设施、目标任务、工作制度、业务台帐资料健全的“六个一”,努力实现人员专职化、职能透明公开化、硬件设施标准化、服务制度规范化,并积极推行办事承诺制度,以确保基层平台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的综合效能。

第二,基层平台应作为上级部门垂直派出工作机构。当前,各地城乡基层平台建设(包括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应确定其系县(市、区)级垂直派出工作机构,人、财、物统一由县(市、区)级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并设立专门的科(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人员配置欠合理、目标任务不明确、中间环节过多、互相推诿扯皮、工作经费难以保证等问题,迟误基层平台建设的机遇,影响国家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地方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

第三,明确平台工作内容、目标责任和服务职能。基层平台主要是承担起本辖区内劳动者培训与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工作职能,及时做好就业登记、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等公共服务管理与服务工作。同时,进一步整合规范和完善村(居、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业务流程。加强镇(街道)、村(居、社区)服务平台的硬(软)件建设,提高工作信息化程度,将人力资源市场、社会保障网络有机联接到村(居、社区)一级,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联网,实现数据传输连接、促进社会资源共享。

第四,不断提升基层平台人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一是科学合理配置人员。根据基层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常住人口比例,匹配专职工作人员。如承担工作量大的平台,可聘请1名劳动保障协理员,也可向社会公开聘请兼职劳动保障信息员的办法,以解决当前劳动保障工作中人手不足的问题。二是选好和用好人才。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为劳动保障事业所用,综合运行激励机制,以绩效工作为依据,实行考核奖惩制度,不断创新基层公共平台运行机制。三是抓好理论业务培训。对于从事基层平台工作的人员,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理论知识、业务知识、计算机操作等实际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劳动保障事业循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纯佶;蒋正良;;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劳动;2011年09期.

[2]丛军;;临沂市建设高效便民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延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图分类号:D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5-0006-05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以保障党员民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是根植于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党内民主建设从无到有,从初步探索到逐步发展完善,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这种发展既是党内民主建设本身的探索,也是对历史和时展的回答和应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了不同的党内民主建设的模式,这些历史性模式成功地推动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完善,形成了党内民主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同时,新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模式不仅探索创新了党内民主的发展道路,而且对未来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们党有理由坚定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可以说,党内民主建设是与时代共进步、同发展的,党内民主建设要做到把握时代脉搏,就必须不断研究和揭示党内民主建设自身具有的规律和特征,从而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向前发展。

一、延安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创造性探索

1935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结束了长征抵达陕北,创建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从此至解放战争期间,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领导和建设了一个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军民振奋、生机勃勃的边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外人士所溢美,延安成为全国进步人士心中的“圣地”。这个时期就是党的历史上的“延安时期”。

延安时期,党的民主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党内民主气氛浓厚,与人民民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交映成辉。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这些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党内缺少民主生活,发挥积极性的目的就不能达到。”[1]528-529党的民主在这一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创造出了党的建设的新模式,积聚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巨大的精神财富。延安时期,党内民主建设与党的作风建设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共产党看来,民主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形态,也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多的是在实践中被赋予了一种协调思想和协调行动的思维方式,或曰作风。1942年开始的整风运动比较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也是促进党内民主作风得以空前提高的运动。整风运动的一大重要成果就是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全体党员,并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党内民主建设获得了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性地开拓了党内矛盾的民主解决思路,即“团结—批评—团结”的形式。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民主生活中有操作性、有实效性的形式,从而科学有效地把党内民主形式应用到处理党内矛盾的复杂问题中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提出,使党员在党内民主实践中体现了团结和凝聚,在贯彻这一方针中做到了“有领导地发扬民主,和风细雨地进行。”[2]整风运动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开展了有效的思想联络和沟通,最终达到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党的群众路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党的工作的积极性,使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普通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开展了真诚地交流与沟通,广大党员找到了表达意愿的方式,决策者也能够真实地了解意见和情况,也就能够便于从上到下形成和保持一致,使党的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了凝聚力量、统一思想的巨大作用。同时,党的民主发展也推动了人民民主发展,党的民主建设与边区民主政治建设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局面。边区建立了各党派各阶级合作的民主政体,实现了民主政权人员成分上的“三三制”原则。推进符合中国特色的民主选举,创造出了“豆选”、“香头烧洞”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选举方式,提出了“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革命”的口号。人民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参与了民主政治建设,据统计,“陕甘宁边区1937年第一次选举中参加选举的选民一般占选民总数的80%,差一点的地区比例也在半数以上。在1941年的第二次选举中,总计全边区参加选举的选民占选民总数的80%以上。”[3]延安时期党的民主实践与人民民主实践都对党内民主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而在党内民主建设中获得了飞跃,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经过党的民主实践使党对党内民主的认识在理论上日益成熟。这种成熟体现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七大是党内民主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显著标志,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对党内民主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使党对民主的认识和实践获得理论上的升华和提高。

延安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在于党经历艰苦考验之后探索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之路,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在党内民主建设上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想的诞生具有重要影响。延安时期这种思想建设模式创造性地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民主建设统一起来,以中国人熟悉的方式方法对民主进行了诠释,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构建思想上的聚合,把党员的思想有效地统一于党的利益的整体范畴之中。这种实践的艰巨之处在于思想的统一是需要有价值判断的总体一致性做保障的,从而更需要有强大而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党员的逻辑支撑。而延安时期,思想的诞生无疑顺利地解决了党所面临的这样的困难,使如此艰巨的难题破解于弹指一挥的历史瞬间。党内民主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使党的民主集中制这一党内民主的根本原则创造性地贯穿于党内民主建设整个过程之中,促成了我们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走向制度化的历史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开始,也标志着党内民主制度化建设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从此,党的重要会议日益重视党的民主建设,使之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研究阐释,以此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强调新的历史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强化了党委集体领导原则、健全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等要求。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对于恢复党内民主生活、健全党内规章制度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使党内民主有了基本的规制性保障。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促进了党内民主进一步正常化,特别是新出台和《准则》的实施,使得包括党内民主建设在内的党内政治生活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1985年制定的《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标志着党代会逐步走向制度化。同时,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规章的建立也逐步走上了正轨。

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党内民主建设全面进入了制度化建设进程。十三大在政治体制改革大框架的总体构想下,提出把“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4]300作为改革目标,在党内民主建设上突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提高党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成为了制度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十三大提出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制定保障党员权利的制度条例、疏通党内民主渠道和健全民主生活等一系列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至此,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全面展开。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前,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全面发展、快速推进。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要制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制定中央和地方党委工作条例等制度。此间,除了1990年中央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外,1994年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这使得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选举进一步制度化。1995年和1996年分别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使得党员权利保障和党内民主决策逐步制度化。

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党内民主建设逐渐进入了理论加速创新、制度建设系统化集聚、党员权利地位凸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内民主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大跨度的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重大突破。2002年党的十六大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把党内民主提升到关系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并提出要“以改革机制体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5]764继续推进完善常任制试点、党内议事和决策机制、党内选举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集中出台,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凸显了党员权利的重要性,紧紧把握住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基础,进一步提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试点党代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度,以及向党委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探索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形式等制度,大大拓展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容,深化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要求,把党内的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全面引向了科学发展的新境界之中。

三、党内民主建设历史阶段的特点与启示

(一)把制度化建设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和重点,使党内民主建设得以空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可以上溯到1956年党的。提出了建立党代会常任制的构想,迈出了党内民主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步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发展,党把制度化建设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项重大的长期性工程摆在了突出的重要位置上,并在两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转变。第一,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形式从运动型向制度型转变。党内政治生活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很长的一个阶段是在各种运动中度过的。可以说,运动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侧面。运动的周期性和形式的特殊性对于战争时期而言,是具有强大战斗力和优越性的,但是,运动本身具有的疾风骤雨的运行方式和由此产生的相关问题,使得需要长期稳定政治局面的建设时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民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且逐步把法制与党内民主建设结合起来。正如邓小平所说,“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6]146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党在经历艰辛探索之后的深刻反思,也是党内民主建设发展的客观必然和时代要求。第二,党内民主建设从“作为巩固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向被视为“党的生命”的历史性转变。党内民主建设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深化、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党内民主的发展是党对民主集中制认识的不断深化的产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纪律是党的统一的有力保障,而党的民主则是发挥党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无此,则无以夺取伟大的斗争胜利。正如指出的,“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重要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1]529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时期,党内民主建设一度受到“左”的影响而遇到困难和挫折,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恢复并走上发展的快行道。1980年,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要坚定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这些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6]372-373这个总方向的坚实基础,是根植于制度建设的各项具体实践之中的。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着力恢复和加强了党的各项制度建设,这对于党的正确路线的巩固和发展,对于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起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提法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发展的充分反映,也是在党内民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基础上得出的重大的历史性的结论。党内民主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内民主建设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内涵,使得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初步实现了系统化、科学化,党内民主建设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伟大的使命。

(二)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模式是以全面发展党员的基本权利为根本路径的

保障党员的民利不受侵犯,是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中的一项突出重要的工作。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曾鲜明地提出:“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是严重违纪的。”[4]85十三大提出:“侵犯党员的权利,就是违的纪律,必须受到党纪处分。”并要求“要切实保障规定的党员民利,制定保障党员权利的具体条例。”[4]309保障党员的民利,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其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十四大之后,党员的民利得到进一步强化,党员的民利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不断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使党员的民利的行使日益融入到制度建设之中。这种结合在十四大上表述为:“要进一步发扬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利。”[5]459十四大、十五大以后,随着大量党内民主建设制度的推行,党员民利得到了具体的巩固和保障,党员民利的制度性保障和其日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十六大在保障权利上更进一步,提出了“以保障党员民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5]764十七大进而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5]93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对保障党员民利的政策认定,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党内民主制度在保障党员权利这个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制度建设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党员民利的充分实现,而且成为了推动保障党员民利发展创新的内在动力。民利与制度建设的需求之间形成了能动,这种能动需求的不断满足与实现,是新时期促进党内民主建设持续发展和创新的一个基本动力,也成就了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发展模式。

(三)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发展创新,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时代标志和实践突破

与其说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从上而下加强民主建设的话,党内基层民主实践就是一个自下而上逐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作为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意义不言而喻。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不断探索充分发挥党员权利,增强党员主体地位的方式方法。不可否认,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是时代的产物,这是一个事物产生发展的重要的历史坐标,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之窗和社会潮流,党内基层民主的各项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或特点就是以改革为总背景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在没有任何现成模式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民主的理念运用到党的民主建设领域内。改革创新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最为基本的特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趋势。民主本身是个舶来品,中华民族对民主的认识和实践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民主建设必须吸收一切可以借鉴的优秀成果,鼓励民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鼓励民主建设的尝试与融合,把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放在整个党的民主建设,甚至人民民主建设的大框架中思考、总结经验,汲取力量。第三个特点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中国化特征。民主理念如同其它科学理念一样,都需要真正地为中国人的思想所接受,必须要完成中国化这一社会历史进程。当前的党内民主建设如何实现中国式民主的创造过程,才能产生出根植于中国文化基础上的有生命力的中国民主形式。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这三个特点之所以鲜明闪亮,正是反映出了我们党的众多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生动与鲜活。实践证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已经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对于探索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同样,在实践层面上也极大地推动着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党内民主建设理论和实践,这些具有强烈时代特点和实践成果的历史性模式,对于现阶段研究与创新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上面所述是对党内民主建设历史性阶段的一个简略概括,党内民主建设的这两种历史性模式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财富,我们对其研究就是要把他们中间重要的经验归纳出来,把积极的因素坚持下去并发扬光大,为使党内民主建设永远走在时代的潮头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运动编写组.运动纪事[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23.

[3]李颖.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与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81.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中图分类号:G2a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1―0122―0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借鉴与融合;民族地区;法制建设

近年来,经济发展让中国始终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上。但是法制建设的步伐与高速的经济发展并不能成正比关系。尤其是对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而言,这种不相称表现得更为突出。党的十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我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不同民族地区在法制建设中所处的阶段性存在很大差异。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于西部边陲,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独立的民族习惯等使得国家法制在这些地区有待完善。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进程事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一、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背景

鉴于区域性与历史性的双重作用因素,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乃至“十二五规划”以来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始终处在相对落后境地。[1]因此这也让民族地区成为了国家经济、法治战略重点扶持及倾斜区域。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都极大体现了这种趋向性。不过同时,在经济发展不均衡及国内外宗教势力等现实问题之下,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所处的背景环境是极为复杂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关系专家海斯贝尔斯认为,自由开放的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地区文化及经济理念等都有直接关系。诚然,自由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民族地区准备参与竞争的意识与理念严重不足,这限制了经济发展的增速。经济发展滞后对民族地区生活质量乃至意识形态认知造成负面影响,也让潜在民族交流障碍及矛盾成为激进化的对峙或斗争。正是出于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家一方面通过立法引导并规范建立自由、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通过经济扶持来弥补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局面。虽然这种民族地区保护性政策措施可以得到理解,也能够成为弥补民族地区经济缺漏的有效手段,但是毕竟这种保护性政策及局面不可能一成不变。且这也有违法律公正性,显示出经济扶持与法律公平体制的存在矛盾。从伊斯兰革命到所谓“伊斯兰国”的建立,是世界民族与宗教复杂关系的缩影。这也是当今世界政局不稳、战火纷争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民族宗教理念及行为对中亚各国及我国西部地区造成了冲击。在民族宗教问题之下,巴基斯坦、阿富汗及我国新疆等区域都活跃着民族分裂主义者,严重地威胁到了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我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全民族经济法制问题的重视。显然,置于国际民族宗教环境中,我国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理念目标等方面碰撞在所难免。

二、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困局分析

(一)民族立法欠微观化与更新迟滞

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可在遵从宪法及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特征,建立符合自治要求的法律条例。在其间,可以对宪法等宏观性法律进行适度变通。从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到2015年《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颁布实施十周年,各自治区其间出台自治条例181个。表面数量虽大,但是均于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则显得严重不足。以为例,自治区至今出台的法律仅为《自治区施行〈婚姻法〉的补充规定》,其余方面并无具体化、微观化的条例规定。再者尽管法制建设已经发展三十年,但在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方面民族法制建设则是空白。简单化的条例并不能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也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民族法制建设缺乏监管配置

众所周知,法制建设过程中离不开监管环节。放之民族法制建设,由于民族地区群众对监管体制的期待相对较高,监管配置的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民族法制建设的效率与质量。从另一个层面看,民族地区法制一般由所涉职责范围的相应机关予以执行,缺乏独立、专门的执法单位,这就使得民族法的监管陷于分散与低效境地。而离开监管的民族法制执行,形成了区域化的偶发性“执法尺度不一”,加剧了民族地区暴力事件及群体“闹访”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部分执法行为有失公允,也直接导致了执法单位公信力的下降。

(三)民族法制建设群众根基不稳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新时期要将团结、和谐、共生作为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则。从大局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法治进步不仅于自身有利,而且对于全民族的稳定及繁荣都有重要影响。但是,就目前来说,无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还是散居地区,与民族法制建设相应的普及教育宣传不到位。同时,宣传教育更多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缺乏全面的普及宣传。部分地区民族法制仅仅停留在对少数民族的约束之上,少数民族群众对法制建设片面化理解严重,动摇了民族法制建设群众根基,形成民族法制建设推进的更大阻力。

三、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可鉴性分析

(一)民族法制建设实质

无论哪个国家,民族法制产生的缘起具有相似性。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少数民族区域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法律文化产生极为强烈的需求。民族法制建设实则是对公平正义法律文化的推行与修正。《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法》是俄罗斯20世纪末通过的民族法律,其明确规定“每个人都有权确定和指出自己的民族属性。任何人不能被迫确定和指出自己的民族属性。”这体现了对个人文化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尊重,同时也推行与弘扬了法律公平正义。可以看到,但凡民族法律都要以公平正义作为法治理念,都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原则,这既是法律威严体现,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二)民族法制建设主体

民族法制建设作为法制建设的子单元,其主体均为个体人。各区域内的法制建设都着力在建设主体上进行尝试性改造。如美国联邦政府在进行民族法制建设,主要强调公民权利与义务;德国政府则认为“社会责任”是法制建设的核心。可以说,民主法制建设都是强调主体人的权利义务意识,规范并引导其准确、理性地认识社会制度及环境等,从而逐步形成对民族法制建设的认同。

(三)民族法制建设执行

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都依托于良好的社会环境。[2]良性的法制建设氛围也源自于自身运作的合理性。内蒙古师范大学高桂兰教授认为,英国民族法制立法、执法及监管体系十分完善。公民对司法运作情况都了然于心,对法制建设始终保持极大的信心。同时,在民族法制多渠道教育推广上,在社会生活场景及刊物上植入法制信息是常见的方式。诚然,在民族法制建设过程中,真正通过体制监督规范以达到公开公正,群众对民族法制加深理解与认同,是民族法制建设群众根基夯实的必要条件。

(四)民族法制建设研究

民族法制建设是法制建设在个体区域内的迁移与变通。因此,对于民族法制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如果能够及时跟进理论借鉴与研究,那么民族法制建设将趋于更为合理方向发展。这种民族法制的适应性更变即为民族法学研究范畴。在古罗马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立法者深入希腊城邦对法制更变情况进行研究后获得的法律成果。而像抵押制度等都是古罗马借鉴希腊法典而著成的经济学法典。在共同意义上,民族法学研究是须以时展为原则,需重点把控法律行政与辖管区公民间的关系。

四、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破局之路

无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一带一路战略”,都是民族区域经济乃至法治发展的重要契机。结合世界范围内民族法学建设的思路与经验,笔者认为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可从以下几个层面予以破局。

(一)积极完备民族地区立法体系

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首先要有施权倚赖的依据与载体。民族地区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辐射区内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故而作为自治地方,要坚持在“顾全民众,保证公平”的原则下加强自治立法,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1.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细则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修订)》中规定,“自治区和辖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本法的具体办法”。各民族地区要在宪法及自治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具体的法律细则。这些细则不仅要面对少数民族公民,非少数民族公民也须受此约束。2.以自治条例为立法主体民族自治区域享有宪法规定的“自主立法权力”。然而受到政治、经济等多方因素影响,自主立法始终处于搁置状态。究其因,利益关系纠葛及不可调和性是首要障碍。因此,在立法时要坚持以自治具化条例为立法主体,倡议国家破除部门利益,利用制度解决中央职能部门与自治区间的利益冲突,进而提升自治条例通过率。同时,出于保障中华民族整体社会理想实现的目标,制定自治条例时要坚持公平性原则,做到各民族一视同仁,为民族法制建设进程提供理性依据。3.充分行使民族自治变通与补充权实现民族自治就是在宏观法律基础上立法时,拥有一定的变通与补充权。自治地方在进行本地立法时,并没有将此权力充分利用起来。自治区要在尊重宪法或法律总纲条件下,适应民族自治需要进行创新式、全面性立法,涵括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唯有尝试更变与实践调整,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才能取得累累硕果。

(二)完备民族法制建设监管配置

在民族法制建设进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途径,监督是关键。法律法规制定后,还需要有良好的执法环境与良性的执法流程,才能发挥预期规范与教育的价值。而执法环境与流程的优化则需要严格规范的监督作为保证。也唯有监督得力,民族法制建设方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因此在立法执法之外,还应该构建完备、科学的监管体系予以配置。民族法制监督体系,可涵括“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监督角色与方式。其中,“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须作为主体监督方式予以施行,从制度制定到权职划分,再到评价考核,须具备系统性与完整性。“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则可作为辅的监督补充,遇到法制建设中存在偏颇之处可行使建议权,执法中存在缺漏与错位可行使举报权,使得民族法律及执法行为更为规范、公正。作为民族法制执行方,要坚决摈弃民族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判断,做到依法办事、公正办事,以维护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可以说,只有监督下的民族法律才是公正的法律,只有全社会都认可的民族法律才是成功的法律,由此方可为小康社会乃至“中国梦”的全面实现保驾护航。

(三)创设宣传渠道,弥补民族法制教育缺位

民族法制建设,用于民而利于民。但是作为民族法制建设的主体对象,民族地区群众对法制建设的认可度是极为重要的。而这种认可度则首先来源于民族法制的普及宣传。从民族分布来看,我国各县市级范围内几乎都居有少数民族公民。可以说,民族法制建设不仅仅要面对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还体现在民族散居区域。因此,弥补民族法制教育的缺位,要积极拓展多种宣传渠道,像学校等培训单位的法制知识融入、公共媒体的法制信息植入、互联网软件及游戏中的法制理念贯入都可成为选择对象,从而实现各民族、各地区全覆盖式的民族法制教育。不过,民族聚居地与散居地存在一定的人群差异。在民族法制教育宣传过程中,可对法制内容及方式进行取舍与调整,要做到兼顾地域与人文,争取做到“全民普及”。从另一层面来看,青少年是民族未来、民族希望。民族法制建设宣传要将重点放在青少年群体上。要让其明晰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法律地位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将青少年群体打造成为民族法制教育的先锋队,以点及面,提升民族法制建设的持续性。

(四)丰富民族区域群众健康生活体验

在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齐抓并进。民族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的充盈程度,反映着其文化层次或生产力水平的高下。同时精神文明在民族地区的开展程度,也影响着群众对民族法制建设的理解与支持。而在民族区域推进法制建设,要依托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在民族区域形成法制建设氛围,须注重“立威”与“人性”并重。所谓立威,不是采用强制的行政手段来达到提升群众认可度。而是要着力优化法制建设各个环节,完备“立法-执法-守法”体系,以科学的法律为民族促发展,以公正的法律为群众谋权益,让民族地区百姓真正体会到法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而“人性”主要是指保证基层群众精神文化设施与场地配套,使之拥有工作之余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空间与条件;建立大型科学馆与图书阅览室,使群众行为有“先进的法制理念”作为引导,文化素养有“优秀的文化知识”作为滋润;建立“民族交流”、“官民互动”等的常态化机制,增进文化融合与问题交流,使得“有问题及时疏导”、“有疑惑及时解决”,排遣消极因素,为民族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加强民族法学研究引领法建设实践

民族法学是对民族法制建设理性思考的智慧结晶。[3]它反映了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进程,亟待在借鉴与实践中予以完善与优化。因而,在民族法制建设过程中,要设立独立、高效的理论研究部门,纳入优秀的法制相关专业人才,利用专业的眼光引入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经验做法,对民族法制建设难题进行分析、论证并加以解决。同时,民族法学研究既要做到问题处理的随机性、及时性,又要做到对未来建设发展趋向的预见性。民族法学研究受制于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其复杂性就体现在基础法制内容在具体民族区域的适应度与融合度。当前条件下,民族法学重点的研究内容应该放在科学、独立的法学理论上,要创新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并用之于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以及民族法制教育与普及中去。[4]

作者:吴常青单位:黔东南州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吴钦敏.少数民族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10,(4).

[2]杜海英,程延军.传统与变革: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之维[J].赤峰学院学报,2012,(2).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地震等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随时性,破坏性等的特点。工民建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对于整体的工程质量以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在研究工民建工程的防震功能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以下就来简要谈一谈这方面问题,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工民建工程建设事业有所助益。

一、工民建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及重要性

1、内涵

所谓抗震设计,是指基于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反应、抗震过程及所形成的破坏机制,在对一定基本原则进行遵循的基础上,应用抗震设计准则来完成建筑结构的布置。在实际当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对抗震建筑物抗震性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而进行准确估算建筑物所受地震作用的大小是相当困难的,故在实际当中就“设计”和“数值计算”这二者所产生的作用来看,“设计”所产生的作用显然要重要得多。所以,能对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抗震设计,做好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大重要问题。

2、重要性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应该非常重视抗震设计,因为工民建结构非常复杂,当发生地震时具有动力不确定性特点,人们对地震时对结构认识的局限性,再加上材料性能和施工安装的变易性、模拟地震波的模糊性等因素,导致计算结果和实际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强调工民建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工民建结构工程是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特别重视相应的结构规程以及抗震设计中的相关规定,从而摆脱传统的结构设计中只重视计算结果的误区,要求结构工程师严格的按照结构设计计算原则,再结合地区的抗震规范,以此保证工民建结构的抗震性能。

二、影响工民建结构抗震性能稳固性的因素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民建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其抗震能力有较大的波动掌握工民建工程抗震技术的前提是明确工民建工程影响抗震能力的因素,笔者对影响因素做了以下总结:

1、地基影响因素。地基是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基础保障,是后期各项施工顺利开展的依据,如果工民建工程地基选址不合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

2、工民建工程的结构及原材料对工民建工程抗震能力有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如果工民建工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或者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其抗震强度必将受到严重削弱;

3、建筑项目的高度对工民建工程抗震能力有直接影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指标、材料特性以及力学模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因素如果不符合施工要求遇到地震危害后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4、抗震预防影响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建设项目必须针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编制合适的预防措施,为提高工民建工程使用寿命提供技术保障。

三、强化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的对策

1、以结构性能目标为设计方法

发生地震时,建筑物的高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抗震结构设计的终极目标,建筑物所在区域发生地震的烈度是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标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由建筑本身及建筑物的内部所遭受到破坏程度而定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某些非抗震下部结构和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部位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以便发生地震时高层建筑结构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保持稳定。抗风性能也是值得注意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风力的作用下,建筑物自身的安全性会因为风力产生的建筑水平振动而下降。风力还会破坏抗震构件的耐久性。所以应该考虑的全面些,使得高层建筑结构达到一个全方位的高性能标准,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抗震能力。

2、优化设计建筑物的整体结构

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物设计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建筑物结构、经济成本、安全系数和防震性能。因此,设计人员必须结合以下几点原则,做好对于整体结构体系优化设计,即:建筑物设计人员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要将建筑结构整体性能放在首位,并且每个部分结构之间要协调,使得作用力分配均衡;建筑物设计人员必须将抗震设计中震害影响力的传递路径清晰准确地标注于结构简图中,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全部过程中每部分都有抗震设计,都能够顾及到抗震设计的要求,继而使竖向构件受力实现均匀,而各个结构可以实现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3、提高建筑的局部抗震设计

3.1在详细的分析了地震的破坏机理之后,发现地震纵波的传播速度比地震横波快,地震纵波在建筑结构的主体部位以及连接构件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容易被破坏的环节,当地震横波抵达后会直接作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主体,导致工业与民用建筑出现倒塌的问题,通过对建筑发生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建筑的后砌墙结构和楼板很容易出现损坏与坍塌的问题,因此,应该充分的考虑建筑主体结构与连接构件之间的质量,科学的设计截面形式以及接触面积,同时深入探讨和设计后砌墙和模板之间的连接状况,有效的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能力。

3.2科学的选择建设场地,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对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直接的关系,全面的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工程地质遗迹地形地貌等环境条件,确定最为合理、科学的场地条件,尽可能的降低建筑上部结构对建筑接触的影响,以此降低在地震作用下对建筑结构的损坏程度,因此,在选择建筑场地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选择软弱粘土区、采空区、非岩质陡坡区等,如果需要在软土地基中上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应该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基础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整体性与刚性,以此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具备较强的抗震能力。3.3提高施工质量,根据近几年较大地震的相关资料显示,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能力的原因与施工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应该以国家、社会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以此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具备足够的抗争能力。

4、合理设计隔震及消能减震项目

地震常发带对工民建工程的抗震能力要求非常高,工民建工程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抗震能力还应该具有隔震和消能减震的作用。因此,工民建工程研究人员应该在选址期间确保地基的密实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影响。另外,研究人员还应该结合建筑物自身存在差异,明确各建筑物的隔震系数,选择合适的隔震支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最后,研究人员还应该设计合适的隔震和抗震构建,明确建筑用材的延性,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5、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

实际施工中,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施工人员还应该更高度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抗侧力结构,与此同时确保结构的规律特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合理分布建筑物承载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如果建筑工程的结构不规则,施工时钢心和建筑物结构会出现严重的交错现象,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架构将出现严重偏离,整体强度降低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减少因建筑结构不规则引发的地震灾害。

6、强化建筑的加固设计

如果工民建工程的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及时增加构建的数量,以增强工民建工程整体强度为依据,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设计人员应该通过增强建筑物承载性的方法提高工民建工程的抗震能力,在扩大建筑物原截面的同时,增加构建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如果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不符合工民建工程抗震标准,设计人员应该及时调整建筑物整体结构,在分散地震力的过程中减少地震对建筑带来的损坏。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6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现实中存在着认识上、行为上及体制上的的偏差,因此,必须提高认识、改革体制,并从行动上真正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1-0089-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清楚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为的是农民,靠得也是农民。在此基础上,认真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充分认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1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自然是中国历史的创造主体。中国的革命、建设也是以农民为最主要的力量,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三座大山难以,没有农民的改革创新,就没有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党也正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革命和建设中总结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可以说,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2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人是真实的、社会的、实践的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据和本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既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肯定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个性差异;促进人的提升,引导、帮助人打破束缚,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能力;支持人的发展,实现人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农民,其主体性包括了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独立性表现为要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有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与其他阶层一道共享所创造成果的制度安排;能动性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的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自主性表现为有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支配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参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权利;创造性表现为在改变自己命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农业现代化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和不断地提升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也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最具有对自身命运的发言权,更能为自身群体的前途负责,只有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农民创富活力的涌动,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智慧及力量源泉。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3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是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发挥好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如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激励扶持形式给予农民必要的资金、物资补助,着力提高农民素质,把培育“有自主意识、有合作精神、有法制观念、有创业本领”的现代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支持各地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农村发展模式;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新农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成为了全国学习的榜样。被欧盟当作现代化农村建设标本的德国巴伐利亚州,一条成功经验就是依靠村民的积极参与进行乡村变革。韩国的新村运动,也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他们首先注意的是激发国民的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利用典型事例对农民进行现身说法,注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的群众运动,使开发具有生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国内外的经验清楚地表明,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忽视农民主体的现实问题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性,保证农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然而,在当前,有三个问题弱化了农民的主体性。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包括社会对农民的认识和农民自身的认识两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农民越来越被边缘化,许多人考虑问题不是从农民出发,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否认农民的差异性。

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重物轻人,更多地注重对物的投入,而轻视对人的投入,在提高农民的技能、综合素质方面重视不够,既难以根本改变农民的落后现状,也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忽视农民的个体性、认识、能力差异性,工作方法简单,不注重引导、教育,乱指挥,瞎命令,导致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有的还可能产生负作用。

三是体制制约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如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如财政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如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等。这些制度既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三、高度重视,尊重和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者,必须要重视、尊重和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培育新型农民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满足群众的需要,解决群众困难的前提下,尊重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群众意愿,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大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既建设好新农村又促进农民自身发展。

1改革涉农制度,保障农民的权益。要从建设城乡一体的新体制出发,打破有损农民利益的制度壁垒,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事业的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的实施办法,保障基础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卫生保险制度,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减负增收为目的,推进农村税费综合配套改革;在稳定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并推进土地依法有偿流转机制;稳妥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保证农民的物权收益;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安置机制,保护农民利益;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强化信用保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担保办法,为农民拓宽筹资渠道提供制度保障。

2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巩固物质基础是促进人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设计已付诸于实施。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大大增强,包括增加资金的投入、政策的倾斜、基层服务的强化等。这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条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要做好的工作:一是要增加村民的劳务性收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采取劳务补助与以工代赈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齐心协力完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以农田为基地,以农业合作组织为媒介的市场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农科教”相结合的科技支农体系,着力于改善农业的生产基础。包括对土壤的改良、种苗的优选、引种,农具的改进等;着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要强化政府服务,加强农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大力争取农业科研部门、学校的支持,把技术服务延伸到田间,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培养种植能手,建设善于开拓的市场化、专业化的销售队伍。三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

3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塑造新型农民。这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脚点。塑造新型农民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努力。我们可以通过危房改造、整治村居、清洁环境这样的活动,让他们体会到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激发他们改变现状,追求新生活的信心,增强合作、互助精神;要建设学习型农村,建设好农民学校,大力普及现代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技能,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开阔农民的视野;要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既要重视载体的建设,如村文化站,文化广场等,更要在丰富农民生活上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农村的文化队伍建设,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更多地举行能够体现我国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生活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生活观、审美观,增强抵制不健康文化的能力,使广大农民走向富裕的同时迈向文明;基层干部要打破官本位的束缚,要重视农民民主意识的培养,而不是把它看作是阻碍党加强农村领导的工作,大力宣传法律尤其是村民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帮助村民提高选举能力、村务管理能力和村务监督能力。

4保障农民民主自治权利。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首先在于保证农民完整的民利。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管理民主。这是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管理民主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农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结合。要让农民真正享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权利。既让作为主体的农民对自身事务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对公权力行使拥有更有效的监督权,对社会事务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同时,更好地使他们将个人、群体的命运与国家的进步结合起来。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农民;建设;问题;措施

1新农村体育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我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其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囊括了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理所当然包括了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文体事业建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陷入了困境[1-2]。

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新农村体育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农村体育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服务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服务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可以培育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与文明素养,使服务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坚实的人力保障[3]。因此,新农村体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而且对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新农村体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体育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所在。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健身意识不强;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建设严重滞后,体育健身项目单一且缺乏特色性、普及性,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时冷时热、时有时无;三是体育健身指导远远不够,农民体质状况堪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四是农村体育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农村体育工作任重道远。体育建设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度,缺少体育建设这一环节,就缺乏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和谐。

3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发展措施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是未来中国体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引导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体育文化整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4]。

3.1新农村体育建设应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育意识

我国大部分农村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形成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意识。因重视农业生产,轻视体育锻炼,大部分农民认为自己已经在劳动生产中锻炼了身体,根本没有必要参加体育活动。很多农民认为无病即健康,没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增强体育意识,基于农民的心理感受,从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出发,加强对农民内在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健康意识,树立“花钱买健康”、“少吃药、多流汗”的新型体育观[5]。积极纠正农民的错误认识。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如通过广播、电视等积极引导农民参加与之相适应的体育锻炼,从根本上发掘农村体育建设的源动力。

3.2新农村体育建设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元,要符合农情

农村体育要本着“立足农情、以人为本、差异兼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灵活多变”的工作原则。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要采取国家引导、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农民参与的模式;在布局上必须贴近村民生活,便于村民参加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在形式上必须一场多用、小型实用;在投入上必须经济、耐用、长久,不超出农民的支付能力;在运行上必须易于开放,便于管理和维护。农村体育的组织建设要注重单项性、自发性、民间性[6]。农村体育项目的研制开发要突出方便易行性、特色性、民族性、民风性、民俗性。农村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要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和节日性。组织小型多样、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如摘柑橘比赛、抛秧苗比赛、背化肥往返跑比赛等与农村生产劳动相结合、趣味性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农村体育活动,让农民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育意识,激发强身健体的热情。

3.3新农村体育建设要注重整合

当前,纵横联合、部门联合、行业联合已成为整合资源、拓展新领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和重要举措。发展农村体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突破地区封锁、行业界限和部门垄断,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农村体育与农村科普、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的结合,把农村体育的场地、组织、活动、指导、科普、培训部分转移接到农村科教文卫旅中[7]。将农村健身科普与农技科普相结合;将农民健身技能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工进城培训相结合;将农村日常健身活动与农村日常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场地等相结合,不断拓展“文”中有“体”、“体”中有“文”的广度和深度;将农村国民体质检测、监测站建设与农村乡(镇)村卫生院、卫生室的建设相结合,予以共投、实现共享,做到看病、体检、体质检测、监测一条龙,医疗处方、健身处方一体化;将健身设施与农村其他公共设施如文化、计生、小公园等相结合,尽最大限度实施资源共享等。

4小结

搞好新农村体育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要不断研究、分析乡情,研制、推广更多富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集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于一体,根植于百姓、易于开展、易于推广的新型特色健身项目,促进农村体育健身的普及和农村体育人口的提升,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5参考文献

[1]马先英,杨磊,沙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10-1312.

[2]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5-9.

[3]李海鹏,张恺.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民体育的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报,2006,20(4):24-26.

[4]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14-19.

[5]刘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的理性思考[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25(5):74-76.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方位政策设定。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我国城乡差距过大,农村发展太慢,必须加快农村发展。但实践证明:单就农村抓农村是行不通的,必须城乡结合,把农村发展放在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高度来考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三农”本身,而是与之相关的整个宏观经济政策。所以,要跳出“三农”看“三农”,要举全社会之力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志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农民,自然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只有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一、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农民,其主体性包括了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独立性表现为要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有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与其他阶层一道共享所创造成果的制度安排;能动性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的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自主性表现为有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支配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参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权利;创造性表现为在改变自己命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农业现代化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和不断地提升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二、制约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因素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性,保证农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然而,在当前,有三个问题弱化了农民的主体性。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包括别人对农民的认识和农民自身的认识两个方面。对农民的认识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否认农民的差异性。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技术水平不高,视野较小,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薄,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不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重物轻人,更多地注重对物的投入,而轻视对人的投入,在提高农民的技能、综合素质方面重视不够,既难以根本改变农民的落后现状,也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忽视农民的个体性,认识、能力差异性,工作方法简单,不注重引导、教育,乱指挥、瞎命令,导致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有的还可能产生负作用。农民“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自立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整体的经济能力较差。三是体制制约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如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如财政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如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等。这些制度既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村民自治

要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1.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居民的自治组织。村民自治机制确立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当前要切实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民主选举。农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出自己信得过的带头人。政府要依法规范选举活动,打击“金钱贿选”、“宗族势力控选”等行为。二是民主议事。村重大决策要坚持“一事一议”制度,要问计于民,尊重多数村民的意愿,实现民主决策。三是村务公开。把村民事务放在阳光下,接受村民的监督。让农民在村务管理中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其在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上的组织保障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在机制建设方面,当前要抓好如下两个机制的建设:一是村级民主管理机制。如村干部民主选举机制、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干部群众联系沟通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二是工作推动机制。“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就是要建立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工作局面。前者是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保障,后者是推动工作的组织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2.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农民为主体自愿组织起来的组织,它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村中重要的组织资源,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农民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看其能否给他们带来实惠,这是最简单和朴素的道理。组织运行的实际效果就成为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心的“晴雨表”。而前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让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从几个方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自身能从资金、技术、信息、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成员以帮助,带领他们发展生产,还与农业产业化相联系,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

(二)加强农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高素质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发达的农业。因此,必须加速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要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组织实施好四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一是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二是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农民,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等,培植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要努力实现部门联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青年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要求,促使农村青年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此外,在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中注重青年典型的培养宣传工作,通过对优秀青年典型的地宣传,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广大农村青年,更为有效的发挥典型带动引领作用,从而在广大农村青年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推进农村青年现代化素质培训工程取得实效。

(三)加强保障措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必须从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高度,不断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让农民与市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上,引导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同时,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眼于实现城乡统筹和社会和谐,逐步在工农和城乡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机制。要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探索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实现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建立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要寻找政府、失地农民和征地主体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四)加强组织协调,妥善处理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的关系

建设新农村需要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双向互动,既要加强政府引导,又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9

1.推动文化下乡的意义

近年来文化下乡的形式越来越多,文化下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宣传文化的开展地点主要在农村,农村淳朴的民风和热情好客的精神使得文化下乡工作不断举得佳绩,文化下乡作为传播文化的绝佳方式,其主要形式有评书、京韵大鼓、云贵清音、西河大鼓等等,这些形式开展简单,成本较低,且内容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更加适合农村人民。这样不仅丰富了农村人民的文化形式,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更提高了农村人民的文化素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另外,文化下乡工作的开展可以以活动或者宣讲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向农民讲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使其深入人心,让党的理论、纲领等成为家喻户晓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一种服务人民、教育人民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帮助农民走出闭塞乡村,开眼看世界,接触新知识、开阔新眼界具有重要作用。有些贫困的农村交通和消息均相对滞后,农民们不能及时倾听中央的声音,不能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更别说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了,这就更需要文化下乡。一切文化工作都要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提高农村人民文明度的目标展开,在新时期下,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不断推动文化下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建设中居于不可撼动的核心地位。这种地位的核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保障了农村各项事业的稳定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和本领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更为农民提供了高雅的文化服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2.2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举足轻重

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农民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文化生长环境,有利于农民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承载着优秀文化精髓的文艺活动熏陶了民众,使他们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勤俭持家;纯化了乡风,使乡风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2.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新型的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能经营等条件,这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样,培养新型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培养新型的农民旨在培养农民用双手去创造美和幸福,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顺利创造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的高素质农民,相应地,新型的农民为打造新农村文化风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3.1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且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它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制约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精髓烙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使农民将这种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处于滞后并止步不前的境地,农民只能在村中原有的文化风俗中重复着古板的形式,没有接受新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下乡为农村陈旧的文化内涵诸如新鲜的血液,但单纯的文化下乡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中愚昧、低俗的文化现象,这还要求农村的文化部门针对本村文化的特征,对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式的改进,引进新鲜的文化信息与文化生活方式,让文化留乡。文化下乡移风易俗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留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针对文化留乡举办一定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中来,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先进文化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3.2促进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下乡的推动,加强农村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化下乡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宣传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精神,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逐一展露,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反映农民的愿望,并积极化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批判农村中的歪风邪气,对纯正乡风、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村文学体裁内容的转换和控制,多多提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多创作反映农村开拓进取、发展繁荣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反映的主题来看,要多创作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等真善美俱全的作品,“三农”主题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推动农村环境文学创作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富民兴陇;文化民生

【中图分类号】D41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4-083-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就提出了文化民生建设的任务。甘肃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有着文化民生建设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立足甘肃省情,正确认识文化民生建设在富民兴陇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惠民、富民、乐民、安民”等文化民生要求,把握好文化发展政策叠加机遇期,加快文化民生建设步伐,是甘肃在新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重中之重。

一、文化民生建设关乎富民兴陇事业成败

富民兴陇,甘肃民生之根本;文化大省建设,幸福甘肃之灵魂。富民兴陇的核心目标就是保障和提升民生幸福,而文化民生是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以保障和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富民兴陇不仅要算好物质民生账,而且要算好文化民生账,要深刻认识文化民生对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事业的重要性,超前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

(一)加快文化民生建设是改善甘肃民生现状的客观要求。甘肃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生产力低,实力不强,文化产业规模小、发展滞后,对民生的贡献小。据统计,去年我省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26%(同期全国为2.75%)。

(二)加快文化民生建设是实现甘肃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民生不仅包括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重点的物质民生,也包括以保障和改善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核心的文化民生。因此,尊重群众文化权益,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民生,用人文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甘肃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必然要求。转型跨越,是解决诸多矛盾问题的根本举措,是加快甘肃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大突破,才有大转型、大跨越。甘肃要实现跨越发展,就要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在文化惠民、乐民、富民、安民上下够功夫、做足文章,使文化民生建设成为富民兴陇的新增长极。

(三)加快文化民生建设是实现幸福美好新甘肃蓝图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发展的重要一翼,又关乎民生幸福。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都离不开文化民生建设。随着甘肃人均GDp迈过3000美元大关,文化民生成为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标志。

(四)加快文化民生建设是提振精气神、提炼新甘肃精神的现实需要。多年来,陇原人民在改造甘肃“苦甲天下”面貌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正是秉承这一精神,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五)加快文化民生建设是甘肃文化大省建设题中应有之义。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群众文化基础深厚。丝路文化、石窟艺术、长城文化、黄河文化、远古文化、始祖文化等等,都是建设文化大省的独特优势。但甘肃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改善上仍是短板。

二、立足惠民富民、乐民安民加快文化民生建设,助推富民兴陇

推动富民兴陇,就要立足甘肃省情,用足用活国家支持甘肃文化发展政策,发挥文化资源大省优势,按照文化民生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惠民、富民、乐民、安民的目标,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

(一)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与民生最重要的结合点,甘肃建设文化大省,首先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快捷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遍及城乡的群众大舞台,培育群众文化发展的良田沃土,实现文化温饱、文化小康。与此同时,抓好广播电视户户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大省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创意创新,实现文化富民。从民生角度看,文化富民包含文化产品富民和文化产业富民两个方面。文化富民,是建设文化大省、富民兴陇的根本途径。文化产业富民要善于就地取材,打造优势产业品牌。甘肃历史悠久,人文土壤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内容精彩纷呈。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敦煌艺术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等,都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创意创新,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文化园区建设工程和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建设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综合示范基地、兰白都市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高层次文化产业圈,让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资源成为造福甘肃的新增长极,推动文化大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化产业富民要善于小题大做,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拉长产业链条。甘肃可供开发的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多、潜力大,如环县为“中国皮影之乡”、皋兰水阜为“兰州鼓子之乡”……,如何发挥文化遗产的富民价值,是文化富民的一个新突破口。甘肃民间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孕育出许多具有甘肃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要通过深度挖掘整合,找出最具价值、最能体现地方文化内涵、文化特质和文化魅力的东西,提取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文化元素,研发具有现代特质、适合不同群体的、类型多样的文化产品。同时,要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做大做强如庆阳香包、通渭书画等一大批特色文化民生企业,以创意创新拉长产业链条,创出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使群众获益。

(三)创新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文化乐民。幸福感觉需要文化承载,文化惠民的最终成果体现在群众的幸福生活中,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而呈现出来。文化乐民是建设幸福美好甘肃题中应有之义,所以,要走好扶持壮大民间文化团体、创新群众文化载体,走好精品文化和大众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民生建设路子,探索适合不同群体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乐民的载体与形式,走好“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与“搭建百姓舞台,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相结合的路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依托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筹建一批乡村人文大讲堂、流动书房;创办一些泥土气味浓厚的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活跃农村文化的氛围,让农民乐起来。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甘肃精神为引领,实现文化安民。以文化人,方能致远。甘肃振兴,“文”以化之;陇原跨越,“文”以铸之。因此,文化民生建设并不仅仅意味着对文化需求的满足。文化淬炼的是时代精神,凝聚的是奋斗力量。甘肃文化民生建设中必须彰显陇原文化魅力,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和践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牢固树立“坚韧智慧、开明开放、求实创新、勇于争先”的新形象、新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指导甘肃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新甘肃精神。

三、甘肃文化民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是甘肃文化民生建设之关键。文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文化权益,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的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推动甘肃科学发展、转型跨越迫切需要。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的省份,要建设文化大省,助推富民兴陇事业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发展理念。有了领先的文化观念,方能领跑文化民生。因此,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民生的理念,深刻认识发展文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好文化民生建设工作,是推进甘肃文化民生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处理好文化民生与其他民生之间的关系,是甘肃文化民生建设之根本。文化民生建设,重在民生。无论是社会民生,还是文化民生,都是民生幸福指数的体现。

(三)共建共享是甘肃文化民生建设之要义。文化发展为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这深刻阐明了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揭示了人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依靠力量。可见,共建共享是文化民生建设的要义。

(四)持城乡协调、同步发展,是甘肃文化民生建设之重点。公平正义文化是文化民生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不能只在大中城市大张旗鼓、热火朝天地进行,更要关注广大的基层社会、尤其是边远山区;文化繁荣的成果不能只反映在市民的生活中,更应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社区、走进农家院落;不能只热在强势群体中,更应热在弱势群体中。甘肃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均衡发展文化民生事业尤其重要。因此,在实践中要探索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应该引导大城市相对过剩的文化资源、文化要素、文化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向农村倾斜,以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势资源帮助、带动农村文化繁荣,实现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重视文化人才培养、使用,是甘肃文化民生建设之保障。人才是发展文化民生事业的根本保证。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甘肃文化人才缺口大,特别是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文化领军人才屈指可数,基层文化人才奇缺,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要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引进、流动、使用、激励机制体制,引进一批文化领军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熟练、甘于奉献的基层文化实用人才队伍。同时,指导和培训基层现有文化人才,使之成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引领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