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7:35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恩教育;方法

学生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亲切,学生才会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会对生活充满希望,才会懂得珍惜时间和机会,才会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来报答周围的人和社会。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这也是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主体人格的构建。

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社会才变得和谐。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感恩教育的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功能。为使初中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学会感恩,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应该充分细致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相关的教学资源,让感恩教育轻松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我们要凭借语文教材中感恩内容的优势,进行感恩教育。教材中记事的文章如《阿长与〈山海经〉》,在教学中,可反复引导学生品读阿长买《山海经》部分,感受鲁迅先生对她的怀念深情。像这样的文章很多,如《背影》让我们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台阶》在“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叙述中,引领学生体会父亲的艰辛。教这类课文时,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激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钦佩之情,激发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使学生产生浓烈的爱国的情怀。

二、充分让学生体验感恩情感

如今,学校是社会的折射,老师也是社会中的普通一份子,当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到了生活的艰难,他们就更能理解父母老师的辛苦不易了。不用父母老师叮嘱,他们也会自觉的奋斗;而且也会对父母老师产生感恩之心了。而现实生活中,除了学习,学生的一切都是有父母老师包办,这样反而让他们失去了播种感恩之心的机会了。如果语文教育中没有情感体验,那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让学生情感体验,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在教学亲情类文章时是最好让学生体验感恩之心的,因为亲情是人类最真挚美好的感情,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如《散步》一文能让学生体会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浓浓的亲情。《行道树》一文倡导的无私奉献精神能让学生反省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以及我们所应该付出的,明白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可以将“感恩”迁移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上。开展“队旗”、“学校”、“国旗”在我心中活动,自觉维护学校、国家名利,争做护洁卫士,课余清扫“白色垃圾”,主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老人,以此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情怀。这样使“感恩”教育有声有色,让学生在“感恩”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会真理。

三、充分让学生倾诉对感恩的领悟

从教材中,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上升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认知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并且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老师应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自己的需求。有老师假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中间的一位同学长大了,很孝顺,想感恩父母,但平时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父母的住房条件不好,他想给父母买房,自己没钱,银行又不给贷款,他非常犯愁。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会怎么办?”有的同学说:“我打很多工,赚很多钱。”有的则说:“我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住上大房子。”还有的说:“我要给他们买好多东西,虽然买不起房子……”在这些话语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但也觉得正确的引导非常必要。我将他们说到的感恩行动进行了分类:大事和小事,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其实多跟父母聊聊天,常回家看看,或者多往家里打打电话,再加上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在老师的温馨提示中,学生们若有所思,懂得了感恩父母可以从小事做起。我为这堂课布置的回家作业是:向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给父母送上一枝康乃馨、给父母洗一次脚……学生们认真地完成了这些作业,不再觉得别扭。感恩,就是这样实实在在。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2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这实际上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联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设计理念中首先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同时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课程目标中提到:“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阅读鉴赏部分强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目标的交叉融汇,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变得实际而可行。

此外,时代的进步使得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考验。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各种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不同的理念、价值观的碰撞使得九零后、零零后的思想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让许多学生感恩意识淡漠。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课程,因此,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这也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为迫切。探究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一、深挖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蕴涵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内容很多。这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注重二次开发教材,制定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可以带领学生在《荷塘月色》中品味自然之美,在《归园田居》中感悟田园之乐,从而懂得感恩自然;可以带领学生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体会作者对乳母深沉的爱恋,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体会不同阶段的亲情,从而懂得感恩父母;《别了,“不列颠尼亚”》让学生同祖国一起骄傲,《包身工》让学生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些都是引导学生感恩祖国的好教材。

二、开发课堂

德育教育切不可单一化,模式化,而应在课堂行进中自然流露。要合理开发课堂,使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例如,讲解成语、诗歌时,为学生补充些相关知识,通过背景介绍,带领学生了解成语、谚语、典故背后的故事,有意识地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如,“结草衔环”“渴者易饮”“一饭之恩”“士为知己者死”等,都可以引申开来,成为感恩教育的抓手。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辩论赛、讲故事、情景表演、朗诵比赛等课堂活动,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只有真正打动学生,才能强化感恩教育的效果。

三、课外拓展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3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感恩;美德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溺爱以及学校教育机制存在缺陷。虽然近些年很多高校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纳入了教学计划当中,但是并没有将感恩教育也纳入其中来。因此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所以本文就对感恩教育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系统的建议与较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高校提高感恩教育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对于感恩教育的概述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感恩是对亲人朋友的一种回馈心理,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品质和情感。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方法手段,使受教育的人了解有关感恩的重要性,知道感恩,学会感恩,以至于施予恩惠的人文主义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不仅可以加强大学的思想认知能力,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加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感恩教育活动,是各个高校在新时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健康心理的基本路径。在现实社会中,凡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拥有感恩这项优良的传统美德:他们为人着想,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他们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与源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后备军,但是他们基本出生于改革开放后期,出生在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大多受到父母的溺爱,从小对“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中华传统美德缺少基本的认识,常常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所以,为了提高我国国民总体的综合素质,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高校就应该加强对当代学生们的感恩教育工作。

二、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学习的结果,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具备。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很少涉及有关感恩的内容,所以导致大学生有关感恩的意识一直处于下降和缺失的状态。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以培养“全面性人才”为基础,然而成为“人才”首先需要成为“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性人才”,才是大学教育的重点。

(一)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个人如果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并且能够为了完成自己的义务而奋不顾身,那他一定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和会感恩的人。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繁荣,而更重要背负着的是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是为了培养自身的一种自立意识与自尊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做一个自尊、自强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感恩教育能够实现高校教育的德育目标

感恩教育对于实现高校教育的德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有利于高校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拥有漂亮的成绩,而且还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情感,而感恩就是道德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当代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都将德育作为终极的目标,因为育德这一目标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并且也能够改善我国教育轻人文重理论的现状,将大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与“材”。

(三)感恩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道德素养影响着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完成度,并且道德素养的高低也影响大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后的社会适应力。感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感恩使人们的工作更加顺利,感恩使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亲密。“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一切成功的基础,都是从学会感恩开始。因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讲诚信懂是非的人,然而他在处理人事关系以及工作的时候,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帮助与信任,会成为受到整个社会尊重并且很受欢迎的人,因此,感恩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和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四)感恩教育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的文件要求全社会调动最充分最广泛的条件,不断优化并且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从而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指以和谐发展为宗旨的社会,其中包含公平法制、爱国敬业、民主团结、保护自然等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具备和谐思想内涵的人,而一个具备和谐思想内涵的人,一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懂得感恩的人,也容易成为一个具备和谐思想内涵的人。大学生们作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必须要拥有符合社会发展的和谐思想和观念,即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将当代社会建设成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出现的问题

(一)感恩教育缺乏目的性

很多高校的感恩教育过于注重其表面工作,仅仅重视学生对于感恩知识的了解以及结果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并且只重视文化的传播功能而忽视了文化的教化能力。许多高校只将课堂作为教育的“生产流水线”,严重的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甚至有的高校则认为只要搞一场“有意义的活动”,类似有关感恩的演讲会活动或者歌咏比赛等等,就能够让学生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这些都难以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目标影响着整个高校的教学活动以及人才培养的结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都是按照教育目标进行规划和进行的,但是有些高校的教育目标与感恩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活动的时候缺乏目的性。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过于空乏

有一些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的内容过于理想主义,缺乏科学性、具体性和针对性。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录中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有关感恩方面的教育理论和课程,偶尔涉及到的感恩教育方面的内容往往一笔带过,并且缺乏现实性和指导性,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与实际情况脱轨。高校感恩教育课程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高校感恩教育的专项教材(以及相对应的配套书籍)(2)在现有教材中缺乏有关感恩教育的一些具体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措施(3)教师制定的关于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缺乏条理性(4)高校未开设专门有关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课程。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过于死板陈旧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仅仅停留在初步探索的时期,教育方式依旧遵循传统的单向传授方法,德育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大多都是将自己所掌握的相关资料以口述以及书面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缺少了感恩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作用,缺少了针对性,因而效果不显著。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果只重视教师对于知识的灌输和讲解,却不重视学生参与讨论和双向反馈交流的话,此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了解与学习感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利于感恩教育活动未来的发展前景。现如今,如果高校还是实施这种缺乏进步性的教育模式,必然使得感恩教育工作举步难行。

(四)感恩教育体制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所施行的教育体制不完善,特别是领导者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导致了感恩教育活动无法顺利的进行和开展下去。首先,没有合理的协作机制,也阻碍了感恩教育的顺利进行。其次高校教师在教育方法上也缺乏创新,而是通用古板的说教法,然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乐于接受以“感恩”为题材的电视影视作品,喜欢接受有图片音频的ppt教学,更容易通过故事情节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恩情感,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高校对感恩教育方面所提供的经费也是很有限的,这一点导致教师很难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引用到课堂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感恩教育活动的传播与发展。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探索

(一)增强感恩教育的目的性

学校在进行感恩教育工作之前,要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确立培养目标。学校方面,学校要深刻的意识到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规划,并且积极开展与各个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工作之间的交流,不断完善自我。教师方面,学校要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感恩教育的工作,按时对教育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保证教学目标与感恩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只能这样才能增强感恩教育的目的性。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

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建设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感恩教育中也可借鉴此观点。感恩教育离不开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为了更好地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三位一体的联合式教育法。在学校时进行课堂教育,在社会与家庭中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充分做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感恩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感恩教育专项教材的时候,教材的内容不能过于空乏,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选择符合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质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还使教育活动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具体性与针对性。

(三)改变感恩教育的方法

感恩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要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教师在传授感恩教育知识的时候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举手发言以及小组讨论的形式更好的融入到感恩教育的学习当中来。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志愿者以及社团活动等多方面的途径,积极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们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感悟感恩,学会感恩,最终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四)完善感恩教育体制

首先,增强学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度,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为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增加对多媒体的使用,将感恩教育的内容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展示出来,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的体会感恩的重要性。并且,学校应该增加对感恩教育活动经费的投入,从而为课外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最后,国家应该加强对高校感恩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我国的感恩教育体制,将感恩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首要目标,与高校一起共同监督与督促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综上所述,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就要将感恩的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当中。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感恩教育能让学生们从学习生活中感悟与体验感恩带来的感动,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情感,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感恩教育的效果;对社会而言,感恩教育能够将感恩的道德品质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利于社会形成优良的风气;对国家而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懂得感恩是整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将感恩这项传统美德融入到整个社会当中。

【参考文献】

[1]郝大勇.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杨波.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3]齐芹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王素萍.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4

【关键词】感恩教育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004-0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感恩不仅包括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恩,更包括对社会、自然等怀有一颗感恩之心。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空前加大,再加上新旧价值观的碰撞,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高职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心理行为问题明显增多,感恩意识缺失就是其中典型之一。因此,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便再一次被人们所关注。

一感恩教育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引导高职学生识恩、知恩。识恩、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产生怎样的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所受到的恩惠都不了解,便不可能感恩了。因此,实施感恩教育首先应该让高职学生明白自己从他人、社会、自然所获得的恩惠。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无私帮助等。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从内心衍生出一种愉快的、温暖的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知恩图报教育。在明白自己所接受的恩惠的基础上,产生感恩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的支配下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中,实施具体的感恩图报的行动。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载体。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二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

1.建构和谐校园的需要

和谐校园的建构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需要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对高职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对其进行感恩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的教师应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懂得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才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继而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因此,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贯彻感恩教育,是建构和谐校园的需要。

2.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如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看轻学生的情感体验,“基础”教材与高职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培养高职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怀,践行感恩行动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3.唱响“感恩奋进”文化主旋律的需要

由于高职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思考问题易出现极端化、片面化,对现实不满,一味地抱怨社会不公平,不知感恩社会。感恩意识缺失不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对社会的和谐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当前不少高职生认识不到自己和他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冷漠,不知回馈社会,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等。对高职生实行感恩教育是唱响“感恩奋进”文化主旋律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实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外化。

三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中高职特色和针对性不够突出,没有最大程度贴合师生实际

“基础”课教材信息量大,但因篇幅有限,教材编写者只能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释清楚,没能给高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大量可供操作的佐证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教学理念和方法较为传统

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等压力,教师采用的仍是“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灌输、轻情感,忽略了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有效地激活知识、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便难以正确认识和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世界观改造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基础”课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

3.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

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也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心理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但在高职“基础”课实际教学中,老师在贯彻感恩教育时,往往只看到学生的身体成长,忽视了高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高职学生许多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致使感恩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的实施

“基础”课的课程性质是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感恩教育是高职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感恩教育在高职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实施策略。

1.重视教材建设

针对感恩教育在高职思想品德教材体系中内容不够全面、系统,有必要结合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大学生的特点,持续改进高职院校“基础”教材的编写,使整个教材体现职教特色,并将感恩教育相关内容融入教材,突出感恩他人、感恩朋友、感恩社会及尊重自己、他人的生命等教育内容。

2.加强教学实践

感恩教育是知、情、行的统一过程,行动才是最终的归宿。“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基础”课的教育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感恩教育需要学生主体的理解和领会,一定要引导高职学生从平常生活中发现和寻找无处不在的恩情,体验恩情,实践恩情。在对高职生进行感恩教育时,除了课堂上的教育外,关键是要组织、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把感恩切实落实在行动上。通过感恩实践和感恩行为的感悟,巩固感恩信念,形成良好的感恩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己及人,达到爱生命、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的目的。

3.重视情感体验

针对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忽视学生情感体验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克服这一困境。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灵需要,这种教学就变得高度有效。”在高职院校政治理论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除了对高职学生进行识恩的理论教育外,还得对其进行情感层次的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感恩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要以情感情,教师在感恩教育中要关注高职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坚持以人为本,要深怀感恩心、仁爱心、怜悯心、慈善心和宽容心,并以此感化学生。

4.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在高职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笔者主张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程晓侠认为“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是素质教育的保证”,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部分,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提高高职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实施感恩教育时,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说理引导法、典型示范法、比较鉴别法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柳林.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现代商贸工业,2007(2)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恩教育教学方法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素材、活动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认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需要切入学生个体心灵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现象、事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怀着颗感恩的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抱怨、矛盾、仇恨和对抗,多些理解、宽容、友善和快乐,就会明确责任,和谐相处,感受幸福,享受生活,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业,对社会予以回报。

一、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感恩教育的阵地

1.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倘若我们的教育仅以可以量化的效率为主要目标,而缺乏对思想和情感完整性的追求,缺乏对精神与文化的敬畏,那将成为没有灵魂的教育”。语文学科教学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大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之一。感恩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传承下去。我国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诗经・大雅》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陈寿《三幽志・吴志・骆统传》的“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等指的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晋朝时李密以孝敬祖母闻名于世等都是鲜活的感恩事例。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渗透感恩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是德育的现实需要。

其一,当代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天的孩子开始更注重自我感受、自我享受。再加上有些父母不能理智地教育孩子,溺爱、迁就和包办代替,致使一些孩子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两。他们忘记了我国自古就有的“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忘记了感恩或者有意无意地忽略感恩。因而,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其二,感恩教育正逐渐从语文课堂消失。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不少语文教师没有坚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把语文课当成了知识与技能训练课,只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了喊喊的口号,只教书不育人,没有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正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消失。

3.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细化的具体要求。

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感恩教育其实是一种更实际更具体的形式。现今的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很多人高呼“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提出学校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源何在。其实,现行德育真正缺乏的是实效。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并实践抽象而宽泛的德育概念,谈何容易。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感恩教育才应运而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肯定地指出:“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把感恩作为基本情感之一,让它成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一,也许更利于广大中学生接受。在这方面,语文学科大有可为。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勇担重责,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

二、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1.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的反映的是山河的壮美,有的反映的是人物的高尚情操,有的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不少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例子,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因此,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选文情况,挖掘、整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品味课文所包涵的感恩之情,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让学生感父母之恩,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师长之恩,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让学生感自然之恩,陶冶美好心灵;让学生感社会之恩,树立回报他人的意识;让学生感国家之恩,培育爱国精神。

2.将感恩教育穿插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之中。

感恩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道理上,最重要的是要把感恩思想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让感恩变成他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并促使学生影响别人、影响社会。要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必须给学生机会,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之中释放他们的感受、体验、情感。通过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让学生辩,让学生演,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1)写一写。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体现自我、实践自我的最好场所。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及写作训练,通过写去表达学生的真实的感恩情感。(2)说一说。学了课文后,学生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通过说来展露学生的内心感恩之情。(3)辩一辩。让他们畅所欲言,敞开他们的心扉,飞扬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恩故事的震撼。(4)演一演。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或课文所给予的情境中扮演角色,使学生体验感恩之情。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达到忘我的境地。学生通过角色换位,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角色换位,学生产生心理换位,感恩之情向深刻性、丰富性、理性升华。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课外阅读历来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感恩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恩教育。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教学应切实把感恩教育作为渗透德育的切入点,让学生认恩、知恩、懂得报恩,不忘国家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父母之恩。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知恩图报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6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特征

感恩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是高职学生应具备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是高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职学生”与“感恩教育”的结合,由于教育主体、文化基础以及社会环境等的不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中感恩教育无处不在。新时期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既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又要融合西方感恩教育的先进成分,同时根据高职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整合设计教育内容。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要收到应有效果,在教育内容上应当体现各个方面、层次、领域和阶段的感恩原则和要求,如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父母亲人的报答之心,对师长的敬重之心,对社会的仁爱之心,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心,对民族未来的责任之心。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进程复杂

感恩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信念、形成习惯再到自觉作为的过程,如果仅仅传授感恩知识,不注重感恩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不会形成学生完善的道德人格和感恩素养的。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更艰巨、更困难、更复杂。当前的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人们的感恩意识普遍缺乏,同时高职学生文化基础不高,自主学习意识较低,没有连贯反复的教育过程,高感恩教育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

(三)高职学生感恩教育主体多重

高职学生生活和成长于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多重环境之中,其知识、信念、行为习惯等形成受多重环境影响。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各自承担起教育职责,发挥教育作用,协同开展感恩教育。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理念把握不准

虽然我国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上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偏弱,所以,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缺乏明确的理念与目标。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各学校特别是处于高等学校底层的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相对忽视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对学生感恩教育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极其有限。而目前高职学校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感恩教育常常以施教者为中心,忽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忽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导致大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陈旧匮乏

从感恩教育现状来看,高职学校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或者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去开展感恩教育。由于受社会功利化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重视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而仅有的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内容也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脱节,内容相对陈旧匮乏,知识面狭窄,缺乏时代感、针对性和创新性,感恩教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教育效果不佳。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单一、老化

传统的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注重课堂教育,忽视课外教育,方法上过多强调大学生感恩认知灌输教育,注重感恩认知的“灌”,轻视感恩认知的“输”,这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强化的是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却弱化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得感恩教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振,这就严重违背了大学生感恩教育规律,消解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加上学分制推行、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园区建立以及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象和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高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形势。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所谓协同创新,就是指通过整体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共同完成创新的全过程。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整合学校施教者与受教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理论课和实践课等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机融合,使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创新感恩教育理念,倡导立体多维教育观念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从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现代化人才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感恩教育,把大学生的需要作为感恩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交流互动。同时感恩教育不仅要传授大学生感恩知识和理论,还要在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感恩情感、感恩意志、感恩信念、感恩品质和感恩习惯上取得进步。其次,建立校内外感恩教育系统的协调关系。一是建立校内协同关系。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相关部门之间资源相互渗透,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育、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学科与感恩教育的协同关系,通过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校外协同关系,通过同政府、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等,在实践中提高感恩意识和情感,培养感恩行为习惯和品质。

(二)创新感恩教育内容,挖掘中外感恩教育资源

理念的创新必然要求感恩教育内容创新。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我国传统优良的感恩文化资源,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改造,实现文化的创新和重建;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赋予感恩教育内容鲜明的时代特征。感恩教育的素材要尽可能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坚决抛弃传统感恩教育内容中过于高、大、空的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注重时代性和新颖性,如利用热点问题善加引导、启发他们的相关思考,既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又容易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创新感恩教育方法和途径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7

关键词:感恩教育 ;大学生 ;原则 ;思考

近年来,我国部分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启蒙教育、校方的忽略、个人素质高低等原因的影响,造成了少数大学生感恩意识明显的缺失。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布局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感恩思想、感恩意识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同时也制约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也非常关键。

一、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反腐深水区“的新阶段,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下,西方的颓废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也常挤入国门,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中央会议精神,按学校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在人生修养方面,能做到对父母的付出、老师的教诲、他人的馈赠、党和政府及全社会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心存知恩、感恩之情,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回报恩典。虽然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个别大学生在道德素养和心理品质等方面呈现滑坡的态势,把党和政府、社会、父母、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看成理所当然之事,只知道一味索取、而不讲回报与奉献。这种与感恩意识缺失现象,与主流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偏离“传统孝道文化”方向,且渐走渐远,已让思政工作者察觉在目、担忧在心。为此,新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知恩、感恩方面的研究,就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二、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财富。主体性原则之所以被提到理性的高度,因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育人的方式不能全部依靠理论灌输,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的濡养与浸润。为使感恩教育实现既定的目标、取得一定实效性,就要遵循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在确保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然后通过选择一些切实可行的途径、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便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2.循序渐进性原则。大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和对意识形态的认知规律,因为任何知识的习得和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累积和内化的过程。因此,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具体环节上,必须遵循此循序渐进性原则,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例如可在大一、大二学习感恩理论知识、大三开展“尊师孝亲”的感恩行动,逐渐过渡到大四的“立志成才、馈谢恩人”的报恩之举。总之,思政工作育人要有序、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大学生把握时代的脉动,系统地学习与传承“知恩、感恩、施恩”的传统社会美德。

3.因材施教原则。大学生由于出身环境不同、社会实践履历方面也存在着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开展知恩感恩教育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为,不同的家庭背景出身的大学生对知恩、感恩的理解不同,在施恩的行为上,也要因人而异。例如一个出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感恩教育方面,要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哪怕一件衣服、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要有感恩之心;在高校倡导向地震灾区义捐时,他人捐款一百,我捐一元,也是施恩的具体体现,此刻,就要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褒扬与鼓励。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为注重感恩教育的长效性,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时,要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联,要做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知恩、感恩”的要义,然后能做到外化于行,踏入社会,有能力之后要广施善举、主动施恩与他人、回馈社会之恩泽,并形成优良的传统。例如,在组织观看微型电影“妈妈洗脚”后,让大学生回顾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与呵护,然后反思自己给妈妈洗过一次脚没有?节假日回家要亲自为妈妈洗一次脚,从行动上落实感恩之举。

三、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理论教学,重视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大学生,其心智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还不成熟,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往往显得片面和肤浅化。甚至个别大学生看待社会问题较为偏激。为此,对当代大学生的知恩、感恩教育,首先应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开始,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教育大学生懂得知恩、感恩的重要意义、忘恩负义的危害,在践行之恩、感恩行动中,要合理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让大学生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当自己具有“回报能力”之后,要学会回报恩人,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向他人、向社会施恩。其次,要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文并茂的“感恩故事”通过音频、视频,展示给大学生看,一方面避免了课堂由教师一人说教的枯燥性,另一方面,通过收看视频的真人真事,增强了说服力与感召性。

2.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为此,感恩教育应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为大学生在感恩教育实践环节中,可以深刻体会蕴含在各门学科中的文明成果、学科精神与本质规律。其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践行感恩,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感恩意识,成长为具有感恩思想之人。实践活动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设立爱心基金,倡导大学生自愿捐赠自己的课余劳动报酬、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之人的“体验式活动”等。总之,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大学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同时尽量避免实践活动的形式化,减少大学生的“应付行为”,让他们能真正敞开心扉,自愿实施感恩行为。

3.重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信息时代离不开网络资源。为此倡议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及时利用好互联网上的正面信息,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知恩、感恩、施恩”方面的渗透工作,以此提高感恩教育工作的长效性。网络上各种宝贵学习资源和各种负面信息良莠不齐,为确保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纵深推进,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与修养,高校要利用好校园网络,趋利避害,加大对怎样用好网络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练就一双“慧眼”,利用好网上的正面资料信息与影视作品,培育他们知恩、感恩意识的形成。其次,高校可利用网络开展与知恩、感恩相关的网上信息咨询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等,引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责。

4.重视社会环境对感恩教育的影响作用。社会是感恩教育的大环境、大氛围,社会感恩氛围的营造,需要社会各阶层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都参与到感恩教育之中,人人都有知恩之情、感恩之心,然后有回报感恩之举,在这样的大环境熏陶濡染下,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会发挥更好的效果。为确保学校是育人基地,为不受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个别负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政府部门在知恩、感恩方面要建章规制,除弊兴利、惩恶扬善、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之风气和谐有序地运行与发展;其次,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感恩与施恩方面的社会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以此引领社会各阶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形成社会主流舆论共识,发挥出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正面影响作用。

四、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知恩意识是感恩教育的基础。相关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回馈社会与回报他人意识淡薄。为此,思政工作者应反思“感恩教育缺失”这一实现问题。学者王海棠指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思想教育,应追寻德育秉性,融合学校与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开始,培养他们的知恩意识,因为知恩意识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感恩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整天强调大学生如何立大志、成伟业、回报社会,否则将与实现脱节,使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应重视先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

2.感恩意识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要指导当代大学生,对别人所施己的恩典,要表示真诚的感谢,但感谢之言、感激之情不能整天放在嘴边,要内化于心、铭刻在心底。待他日,自己具有回报能力之时,要“涌泉相报”,以此回馈当年他人的“滴水知恩”。其次,在行为上,要内化于行,一方面,对他人的感恩之情要成为学习与生活中的一种动力之源,要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另一方面,报恩并不仅仅局限于只报“当年的恩人”,而是要尽可能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之人”,形成感恩于施恩的良性传递。

3.感恩、施恩,事不在大小。因为个人能力有大小,所以感恩、施恩有时并不需要“涌泉”之势回报,其可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例如,雨天看到了没带雨伞的同学,主动撑开自己的雨伞并肩同行;见到熟人、一声情切的问候;回到家中,体贴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感谢恩人,周日抽空发一个祝福的短信;施恩回报社会,多做社会公益活动,课余做点相关的义务宣传活动等。总之,感恩与施恩,事不在大小,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感恩师亲开始,进而再学会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乃至关心身边的世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感恩与施恩意识。

4.报恩之时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报恩之时,要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大学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宪法与法律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凭借自己的一时冲动,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用仅有的“一腔热血”去铤而走险,去践踏道德的至高点、去触摸法律的“高压线”,结果,感恩变成了助封为虐,引发了道德悲情,害人害己。因此,报恩之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应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之内进行,且方式要正当、合理。

参考文献:

[1]龚丽.大学生对党和政府感恩心理特征及培养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8,4:1-2.

[2]黄平.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探微[J].教育评论.2006,(1):56-5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BD].百度

[4]陈萌.“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3-106.

[5]肖艳.青少年感恩缺失与学校感恩教育策略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06,11:18-19.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8

论文摘 要:当今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具体内容以及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论述。

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各级学校的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感恩教育的内涵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2、对初中生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对初中生来讲,感恩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当前在初中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感恩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流传的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都是感恩文化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感恩情怀。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社会的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中学生群体中的忘恩现象。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这也是学校德育孜孜以求的。

最后,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助推器。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关系。感恩教育可以培育和提高人们的和谐文化素质,让人们尽可能以感恩的心态和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处理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社会等关系,可以有效地化解校园内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防范各种尖锐矛盾的发生和发展。如果校园中的每个人、每个班级、每个处室或班组都崇尚感恩理念。践行感恩精神,以和谐的感恩方式思考问题、处理事情、解决矛盾,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学校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指责和推诿。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

1、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还有形形的犯罪。

2、承担责任。感恩教育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弄明白的道理。

3、学会和谐相处。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必须做好“感恩”的榜样。感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育技能,善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之中。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还要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在进行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同时,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也要求教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须从周围的环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感恩”榜样。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2、感恩教育要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中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要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感恩教育的氛围。

第一,要充分发掘教材中感恩教育内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也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它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如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忠诚老实。追求真理等内容,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感恩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

第二,要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把感恩情境——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故事;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体谅情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包括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要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替学生主体提供文本语音、图形、图像或一段活动影像等信息源,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

第三,要践行于生活实践。生活实践是促进中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自身素质的中心环节和动力源泉。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感恩教育的生活实践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9

关键词:感恩意识;教育缺失;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240-02

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其中感恩这一传统美德更是必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对家庭、社会和他人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恩之意、常行感恩之举,才能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但在我国社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受不良教育观和社会转型期复杂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感恩之意淡薄。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重塑大学生感恩教育,这不仅是培养道德健全的人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随着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剧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崇尚。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充斥着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动摇着他们以往正确的价值观。

(一)缺乏对家庭的感恩意识

“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传统孝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在校期间大多学生除了跟家里要钱,很少关心家人的健康,甚至因为生活费少而怨恨父母,这些大学生既无感恩意识,更无回报意识,只知受惠和索取。

(二)缺乏社会责任感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有些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亲情友情淡漠,遇事首先考虑自己,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形成扭曲的道德价值观。他们无视老师的教诲之恩,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课堂随意出入,课上接打电话吃东西,漠视老师的尊严。遇到老师也视若无睹,甚至绕道躲避。其次,部分大学生借助贷款和社会资助完成学业,但无视资助之恩,甚至羞于提起,还有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背离诚信,在有能力偿还助学贷款的情况下,恶意拖欠,造成国家和学校的损失。

(三)不懂如何感恩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大学生是有感恩情怀的,对他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但却拙于如何感恩,用什么方式进行感恩。一项对大学生感恩观现状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感恩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对别人所给予自己的帮助心存感激”,但是,有些大学生的感恩观存在偏差,感恩行为略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感恩的表达方式上,很多大学生在接受他人帮助之后,懂得要感恩,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恩。如有些大学生,与父母和老师缺少沟通和交流,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来临时,有表达感恩的心愿,但是却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这些事例说明,当前感恩教育的缺失,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感恩情怀的流露和表达。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有多方面,如传统文化道德观扭曲,学校、家庭在感恩教育方面的忽视,社会环境中感恩氛围淡薄等等。

(一)家庭对感恩意识教育忽视

首先,中国计划生育体制所形成的当代中国家庭“421”模式是家庭感恩意识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使家庭教育充满溺爱,这种教育使子女长期唯我独尊,缺乏合作与独立意识,不懂得关爱他人,更不懂得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同时,溺爱使得父母只要为了孩子不求任何回报,这种单向付出的观念误导了子女对于感恩、回报的正确理解,认为自己所得所获都是理所当然,无须感恩回报。

其次,家长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其言行对子女起着无声的示范和教育作用。但一些家庭环境和长辈的言行缺乏感恩意识,漠视他人的帮助,向子女传递着负面信息,与正确的感恩意识背道而驰,无形中对子女产生了不良影响并干扰了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第三,儒家传统文化树立的“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深入人心,即使到21世纪的今天也被众多家长认可,这种家庭教育的理念使得部分大学生唯成绩定成败,却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塑造。

(二)学校感恩意识教育的缺失

首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为高校一贯秉承,但感恩教育的理论教育却不多,即使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也只有少量课时。

其次,学校感恩教育方式落后。一是注重单向的理论灌输,缺少灵活性和互动性,这种说教式和封闭式的感恩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减弱了感恩教育的效力。二是感恩教育内容空泛化、活动形式化,仅停留于感恩社会、资助人和父母等这些常见的主题,没有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忽视了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很难将感恩教育真正扎根于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三是在当前社会普遍的功利主义观念影响下,一些教师过分强调科研和专业成绩,忽视德育教育,感恩教育被边缘化,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懂何为感恩,向谁感恩,怎样感恩。

(三)社会环境中感恩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学术腐败、假账坏账、骗款骗贷等等。这些行为直接冲击着大学生们以往坚定的传统信仰,导致他们社会责任感淡漠。同时,伴随着现代文化的快速传播,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直接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动摇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观念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因而,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施恩行为面前表现为道德乏力。

三、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营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感恩教育的本质任务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征,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这对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感恩意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感恩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使大学生真正拥有感恩的心。

(一)家庭教育是感恩意识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子女教育的启蒙,对子女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作用。纵观古今,德育教育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恩内容,如儒家文化中的“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知恩不报非君子”等。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所接触和感受到的多是现代社会竞争中个人的存在价值,而对“知恩图报”等中国的传统美德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经常表现出个人中心主义的行为倾向,把他人的帮助和奉献视为理所当然。因此,新时期的家庭道德教育更应该继承传统德育中知恩图报的感恩思想。感恩不仅是生活态度,还是人所应具备的品德。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这对目前被娇生惯养了的中国大学生尤为重要,家长应该向孩子进行传统的感恩思想教育,引导和点拨孩子的感恩意识,引领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态,让他们对周围给予其关爱的人及事心存感激,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为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体现感恩意识的细节,如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等,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智商的同时也要重视情商的培养,引导孩子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培养独立意识,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和感恩意识的人。最后,家长应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让孩子体味生活艰辛的同时,也感受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快乐。

(二)高校是感恩意识教育的主阵地

感恩教育对于学校当前追求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价值。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是德育教育的摇篮,高校不仅给大学生传授知识,也要教育大学生如何成人成才。

1.加强对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

1952年,爱因斯坦为《纽约时报》撰文时写道:“(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国家当前的学校教育,只注重教学和成绩,忽视大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的话,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感恩有时需要老师的点拨,这种点拨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融化他们的冷漠的心和自私的心,培养他们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乐善好施的良好个性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有助于促使学生人格全面和谐的发展,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和自然的恩赐,增强人情味,促进内心的祥和宁静。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的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格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样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有:

首先是引导大学生明确感恩的重要性。感恩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生命、感恩生命,学会对父母,对国家和社会感恩,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其次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理念和健康的感恩意识。只要具有感恩的心,即使细小的帮助都是感恩行为的真实体现。要用平常心面对生活,做到施恩不图报。同时,要有正确的感恩方式,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2.多样的感恩方式

第一,开设感恩课堂。高校应重视感恩意识教育,结合两课教学,增添感恩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合到教学中,融入大学生综合测评中,量化为考核指标,规范和督促大学生的言行。同时,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的作用,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等人文社科课程,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并结合典型事例开展日常感恩教育。

第二,强化辅导员的引导作用。辅导员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领路人,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辅导员应时刻观察、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注意从身边小事引申道理,教育学生善待他人,不求回报。

第三,营造校园感恩氛围。校园文化直接反映了大学生的个性思想和精神面貌,大学生也不断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校园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通过校园媒体、网络、标语、宣传栏等,把感恩教育融入德育体系中,广泛宣传感恩事迹,树立感恩典型,让大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第四,重视并加强志愿者服务。志愿服务是磨炼大学生个性、塑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学校应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付诸实践参与志愿服务,才能产生情感体验,内化他们的感恩品质,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他们的付出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的作用和效果,志愿活动结束后应该让每个大学生写一份心得体会,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明白感恩的意义。

(三)社会是感恩教育的大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全社会都参与到感恩教育之中,人人都怀感恩之心,这样的良好大环境下,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会发挥更好的效果。

1.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净化感恩环境

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不仅体现在道德层面,更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上,加大处罚力度,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人们敢于感恩,乐于感恩。其次,健全慈善机构和机制,将捐助和受助分离,不附加任何私人目的,使慈善行为成为社会风气,这既保证了慈善事业的稳定性和纯洁性,也净化了受助者的感恩环境。

2.发挥媒体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

秉承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尊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的感恩价值观宣传,为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感恩意识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感恩小到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大到爱家爱国、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是感恩的体现。只要每个人都能怀揣感恩之心,践行感恩之举,才能更快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俊.让孩子带着感恩之心成长:谈感恩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6,(4).

[3]刘振中,罗成翼.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15-17.

[4]徐广屏.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

感恩教育的方法篇10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品质教育生成策略

感恩,是一项重要的传统美德,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感恩对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有积极的作用”[1]。但是,“青少年的感恩品质特别是感恩回报和感恩负向体验的培养亟待加强”[2]。

感恩,作为一种重要的核心价值观,须内化为个体的感恩品质,才能真正发挥导向和规范作用。感恩品质的形成,是一种建构生成的过程,离不开教育创造的交往实践活动。因为,“人是生成性存在,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建构生成的交往实践活动”[3]。实施感恩教育,“必须把握基本的感恩心理产生发展的机制与规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4]。感恩品质的生成机制是感恩教育的内在基础,是制定感恩教育策略的根本依据。

一、青少年感恩品质的结构

感恩品质到底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刘利才等认为感恩品质具体包括“感恩认知、感恩的正向体验、感恩的负面体验和回报四个层面”[2]。岳伟等认为感恩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5]。美国品格教育的代表人物里可纳也认为品格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即:“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6]。

可见,感恩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从现象学看,感恩行为的发生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首先,个体要有感恩意识,即认识和理解“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德,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客观地意识到自己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关爱。其次,个体要有感恩情感,即有“投桃报李”的意愿,会为他人的报恩行为而感动,也从自己的报恩行为中体验到快乐。再次,要有感恩行为,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实际行动回报所受到的恩惠,进而形成稳定的感恩品质。因此,系统梳理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生成机制,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基本前提。

二、青少年感恩品质的生成机制

人格品质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以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为基础,是心理过程与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感恩品质的形成需要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协同作用。

1.感恩意识生成机制

感恩意识是认识到应该对所受到的关爱给予回报的心理倾向,它的形成与个体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密切关联。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外部世界、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是人类个体心理系统得以成功启动的先决条件。

认知过程对于感恩品质的作用,就在于获得感恩信息、形成感恩意识。青少年只有先感知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惠,才会意识到要有感激之情和做出回报行为。感恩意识是感恩品质的心理基础,是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产生的基本前提。

2.感恩情感生成机制

感恩情感是基于感恩意识而产生的对回报行为的积极情绪,它对感恩行为具有动力作用。感恩情感的形成对应个体心理活动的感情过程。情感过程是一个态度体验过程,反映个体对所接触到的事物、所做的事情、对他人和自己的体验。

感恩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体验关怀、感激之情的过程。施惠者会因关怀他人而产生自尊感,受惠者会因为受到关爱而产生感激之情。在个人不断体验关怀和感激的过程中,感恩逐渐成为个体内心深处的“情结”。

3.感恩行为生成机制

感恩行为是基于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而产生的回报行为,它的形成对应个体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自身行为以实现行动目的的过程,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个体的意志能力使其可以主动地设定目标、采取行动、克服困难以达成目标。

意志作为调节行为的内在机制,在个体表现感恩行为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意志的行为调节作用,把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外化为感恩行为,并通过经常性重复而养成感恩习惯,进而形成稳定的感恩品质。

三、青少年感恩品质的教育生成策略

从感恩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角度看,感恩教育就是要以感恩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为依据,以青少年的生活世界为切入点,以感恩意识、感恩情怀和感恩习惯的形成为目标,以课程和社团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当代青少年知恩、感恩、报恩素养的系统过程。

1.感恩意识教育生成策略

(1)案例讨论法

案例讨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取某一典型案例并对其关键性问题进行归纳,而后组织青少年围绕案例针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的教学活动”[7]。案例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真实性等特征,对青少年具有自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案例作为一种间接经验,是对青少年内在的经验系统的有益补充。通过感恩案例主题讨论,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案例内容、提取案例价值、激发行动意向,进而促进感恩品质的形成。

在具体操作中,案例讨论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交流感恩看法和激发感恩行动。首先可以让青少年表达对感恩案例的感受和看法,比如让青少年讨论:案例人物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你对案例人物的行为选择有何感想?其次可以通过案例讨论激发感恩行动,比如让青少年讨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为什么?你觉得哪位同学的解决方法比较好?为什么?感恩案例讨论可以让青少年对感恩事件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形成整体理解,从而生成感恩意识。

(2)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学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选择能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8]。因此,感恩教育的重点就是帮助青少年明确感恩的价值观,并使其成为行为选择的根据。感恩的“价值澄清”是让青少年对一系列价值观进行价值排序或认同度排序,从而帮助青少年在多个价值观之间确定重要顺序。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价值澄清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价值观的传授者,学生才是价值选择的主体。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与感恩价值观相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列出,先让青少年选出自己最认可和最不认可的几个词或句子并说明理由,再分小组讨论确定出小组普遍认可和普遍不认可的词或句子并说明理由,对感恩价值观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过程就是青少年感恩价值观逐渐内化、生成的过程。案例讨论法与价值澄清法都强调受教育者主动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案例讨论法更多选择从身边的生动案例入手,比较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

2.感恩情感教育生成策略

(1)情感体验法

情感体验法“是基于感觉经验而唤醒学生的伦理同情和怜悯,对真实的伦理情境中获得内在心灵化的伦理情感领悟的方法”[9]。感恩品质生成教育的情感体验法,是通过情境活动让青少年体验感恩情感,进而激发青少年的感恩之情、养成感恩品质。

具体操作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少年创造不同的感恩体验,组织青少年对自己的活动体验进行反思和提炼,然后引导青少年自己总结出人际互动、亲子互动、师生互动要遵守的基本原则,进而启发青少年自觉运用活动中的体验和经验。也可利用春节、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教师节,还有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特别的日子,开展礼物赠送、真情告白等活动。在这些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正真正理解这些节日的本质含义,体验节日的现实价值,既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也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

(2)生活随笔法

生活随笔法是通过让青少年撰写生活随笔来丰富感恩情感的教育方法。“生活随笔是撷取生活中的故事、见闻、感悟而创作的小文章。”[10]生活随笔的素材来源于真实生活,它更生动活泼、真实可感,因而是更直接的培养青少年情感素养的途径。通过日记、散文、随想等形式书写生活随笔,是对零碎的、混沌的生活经验的梳理、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从而把流水式的生活经验整合成结构式的自我经验。

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对青少年的生活随笔进行定向引导。比如让青少年写日记记录身边的感恩或关爱行为,可以记录父母每天对自己所有关爱的行为表现,也可以记录自己对父母所给予的关爱的反应,或者是记录自己对父母的所有关爱行为等。生活随笔能引导青少年用心观察和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察自身情绪的微妙变化,用心去感受关爱之情、表达感激之情。用文字把这生活情感记录下来,会帮助青少年掌握更丰富的情绪词汇,帮助青少年用理性(文字)的力量去整合自身的情绪进而生成良好的情绪素养和自我调控能力。

3.感恩行为教育生成策略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指“运用角色表演的方法,扮演某个具有社会意义的故事,在该故事中,将个人通过角色扮演置身于他人的社会角色中,并按照这一角色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行事,以理解他人的社会角色及自己原来角色的责任,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角色职责的一种心理学技术”[11]。在感恩教育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是让青少年扮演感恩情境中的某一角色,以增进他们对感恩行为方式的理解进而提升他们在生活中表现感恩行为的可能性。

角色扮演的过程是一个换位思考的过程。比如两位青少年相互扮演父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让扮演者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说话做事,从而丰富扮演者的感恩情绪体验。青少年提升对角色的理解并在行动上扮演角色的过程,也是逐渐习得行为习惯的过程。感恩角色扮演活动在促进青少年体谅他人、感恩他人的品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整个扮演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针对扮演者的言行进行指导和点评,能给扮演者和观察者更多直接学习的机会。

(2)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是通过连续不断的逐一强化,使之更接近目标的行为,同时消退原来的不良行为,从而形成某种新的良好行为的训练方法”[12]。行为塑造法要通过反馈、强化等手段训练和塑造青少年的感恩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

通常,行为塑造要经过目标确定、行动表现、反馈强化、评估改进等环节。首先,要明确感恩行为塑造的目标。其次,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青少年表现出感恩行为,比如倡导青少年通过做家务、为父母按摩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再次,当青少年表现出感恩行为时,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及时强化感恩行为。最后,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帮助青少年保持已经养成的感恩习惯,进而营造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感恩文化。

感恩品质是一个包括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系统,其形成是社会实践和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感恩教育要通过案例讨论法、价值澄清法激发感恩意识,通过情感体验法、生活随笔法培育感恩情感,通过角色扮演法、行为塑造法养成感恩行为习惯,进而建构起完整的感恩品质。

参考文献

[1]喻承甫,张卫,曾毅茵.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4).

[2]刘利才,许燕.我国青少年感恩品质现状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5(1).

[3]岳伟.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杨新颖.感恩的心理解读及教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5]万卫华,祁正新.学生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4).

[6]托马斯?里可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董晓航,邓海,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7]邵贞.案例教学在经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24).

[8]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4(1).

[9]唐代兴.情感?认知?行动:伦理教育方法论[J].重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

[10]叶艳芳.谈谈生活随笔的写作[J].采写编,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