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9:21

电子政务导论篇1

一、我国领导行政领导问责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03年非典时期,包括前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前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两名省部级领导在内的近千名相关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领导由于对疫情的隐瞒和未及时防治而被免职。该事件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行政领导问责的序幕。2004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2006年,国务院正式把建立和推行行政问责制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之后,各级政府部门都自发地制定出有关问责的专门性文件和规定。行政领导问责制度的推进已经在各个地方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机制,摆脱了原有的“事后问责”、“风暴问责”,行政问责正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然而,在行政领导问责制度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却面临着现实的困境,相关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造成当前问责进展困难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于问责主体职责缺失,多同体问责,问责职能混淆,缺乏监管,制度体系存在缺陷;问责客体权责不清,导致行政领导的权力和责任不对称,一旦违规,无法追究因权力执行不当所承担的相应责任;问责程序缺乏操作性,问责的时间、方式、步骤不规范,致使问责效能低下;问责内容范围狭小,缺乏法律规划,问责弹性过大,缺乏统一标准衡量等等。

二、电子政务的建设对完善行政领导问责制的推动作用

1.有利于明确责任,划定问责标准

权责明晰是建立和推行行政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在追究行政领导责任时,经常会出现由于部门及人员之间的权限不够清晰、职责不够明确,导致相关部门相互推责、无法对行政人员执行具体的责任划定等现象。而电子政务是对原有政府部门的职能进行重新的梳理和清晰的划分,设计新的业务流程,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电子化、网络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有利于解决行政问责当中出现的权责不清、问责不明等问题,使得每个部门和行政人员的权利和责任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更好的促进公共权力的实施和问责。

2.有利于问责过程的公开化,强化监督环节问责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使得政务信息通过搭建的网络实现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双向的实时交流和互动,是促进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电子政务可以充分发挥“鱼缸效应”在促进行政问责过程公开化、透明化的作用。就政府部门自身而言,电子政务系统通过对政府职能的梳理完成组织结构的优化和重组,并实现新的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使用,并将部门的制度规章、人员的权责等固化在系统程序当中。问责主体和客体的部门及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都会在系统中留下电子痕迹,“职员所作出的决定对于主管部门来说是透明的,这个系统能自动报告职员执行标准程序时所出现的偏差”,受到系统的监督。

3.有利于强化内在驱动机制,促使问责制度常态化发展

电子政务系统是将现实政府部门的职能、官员的权责范围以及问责过程等固化在计算机程序当中,形成刚性特征的技术规制。因此,在电子政务系统下,行政官员权力的运行受到系统的严格控制和约束,一旦出现违规、越权等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启动问责进程,依据相关法规和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追究。可见,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大小还是舆论关注的多少已经不再是行政问责的标准和尺度,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可以打破这种原有滞后的问责方式,这使得行政问责的启动不再被动依赖于事件之后媒体和舆论的压力,而是通过“违规即追究”的即时性的系统程序作为内化的驱动机制来完成。

三、电子政务推动行政领导问责制建设的对策和办法

电子政务的建设对行政领导问责制的创新和完善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作用,势必会在技术层面上和深层次的结构层面上发挥应用的作用,问责实施的主体部门理应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以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创新的对策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行政领导问责程序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所谓的问责程序,是指问责主体在对行政领导进行问责时应当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间和顺序的总和,可见惟有辅之以可操作性的问责程序,问责机制的预期作用才能够付诸实现。”根据流程和步骤,问责程序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按照问责流程和步骤主要表现在信息获取子系统、评估责任子系统和追究责任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的建设。

(1)信息获取子系统。对于信息收集子系统的建立,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扩大内部的收集渠道。问责主体部门通过将地方的政务内网以及与部门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办公的政务专网进行互联,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打破了原有问责主体与客体信息的不对称,避免了问责客体的相关行政领导因违规失范故意隐瞒等现象的发生,使得问责主体部门能够深度挖掘可以利用的信息,同时也是对行政领导“不愿负责”、“不敢负责”、“逃避负责”等现象进行警示。其次,扩大外部的收集渠道。建立外部专门的问责信息收集渠道,例如通过政府网站开通行政领导问责信息收集栏目或者建立专门的电话热线等,公众可以对行政领导的违规违法进行揭露和举报,最大程度地扩大问责信息收集的来源,这些信息会实时传递给收集子系统,相关的工作人员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查证,对核实存在违法现象的事件进行及时检查。

(2)评估责任子系统。责任评估是对行政领导相关的问责信息进行获取后进行评价和核实,然后界定责任的级别和失范行为的严重程度的过程。责任评估子系统是通过对信息标准化子系统收集的问责信息进行评价,根据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联合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及结合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相关行政领导问责的实际具体要求和情况作为主要的问责依据,找出问责内容范围中可量化的部分,然后编写计算机程序使得可以根据收集的信息自动计算这个比例,系统会直接圈定该区域所对应的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及责任人,并且依据其所承担责任,判定其应付责任的级别。

(3)追究责任子系统。责任追究是对责任级别和失范程度判定后,所采取的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的惩罚。责任追究子系统将评估子系统所确定的责任级别和失范行为按照严重的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不同等级相对应的惩罚方式和惩罚的力度,然后将其固化在系统程序当中。“问责主体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用人为地对责任追究进行操作,这不仅提高了行政问责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由于问责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某种人情利益关系所导致的问责过程受阻现象。”

2.构建一体化的问责主体监督模式

构建一体化的监督模式可以有效防止问责主体行政权力被滥用的措施和办法。行政监督模式是否科学、高效、及时直接关系到问责效果的好坏。电子政务下的问责主体监督模式的构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构建内部监督模式。问责主体部门在已建立的电子政务行政领导问责系统的工作流程环节当中设立监督节点,这些监督节点会对使用系统的工作人员的权限范围和工作时限等进行检测,并记录其工作痕迹。若工作人员在使用系统中出现越权、违规、寻租等现象时,监督节点会自动终止该项土地问责程序,并将此事件进行上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构建外部监督模式。问责主体部门应建立自身部门的政府网站,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内容规定,公开有关行政领导问责的范围、条件、程序、结果等信息,赋予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并在网站当中开设双向互动的沟通的栏目,促使问责主体部门广泛听取民意,接受公众的监督。

3.制定相协调的保障机制

行政领导问责程序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即建立电子政务行政领导问责系统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离不开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思想素质等内部因素所构成的保障机制作为基础的。对于保障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新梳理行政领导问责制的流程和环节,设定将问责主体职能固化在系统当中的结合点。按照这些结合点对原有的部门组织结构进行重组,使其重组后的组织适应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要求;其次,要对职能处室及下属人员的工作进行细化,明确在问责系统当中的权利和责任,从而形成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统一驱动的工作流程,也就是说相关处室及人员的工作都是该流程当中的若干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先后的顺序,只有处在前面环节人员的职能在系统当中进行确认后,系统才能继续处理下一个环节的工作,直到问责结束;最后,工作人员应树立“以用户为中心”、“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思想,依法问责,按照系统程序严格办事,并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和提高信息技术的知识和业务水平,从而提升问责主体部门的整体业务水平。

电子政务导论篇2

   当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政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方式、网络民主与监督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要切实搞好电子政务建设,就更加需要我们运用新的理念,构建新型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由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发起创办,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论坛以“学术性、公益性、开放性、务实性”为原则,结合年度电子政务发展热点,由政府高层阐述政策导向;介绍具有创新性、普及性的优秀电子政务案例;交流电子政务应用的思路和成绩;探讨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提供充分交流机会,促进政企合作,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

   “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是面向中央及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信息化主管领导、专家学者的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创办以来一直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信息中心、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相关领导多次莅临论坛给予指导,每届论坛都邀请一些国际电子政务领域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参会。

   2010年,由联合国大学组织的“第四届国际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交流会”与“2010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共同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马凯国务委员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至今日,“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已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电子政务领域交流活动。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府服务和管理效能,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中国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导论篇3

“电子政府(electronicGovernment)构建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的政府管理实践”,而“电子政务(electronicadministration)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部门应用的结果”,这一区分从理念和理论、实践和实务两个层面上对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作出了清晰的表达,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在该问题上的分歧,笔者认为,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已经可以随着这本教材的出现而终结。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对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关于电子政府,作者将国内外不同的学术观点归纳为十类,即工具说、系统说、能力说、机制说、模式说、形态说、服务说、改革说、过程说、政府说。在分析、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更为宽泛和明确的界定,其重点由以往的主要关注技术应用逐渐转到了更为关注如何利用技术应用影响政府治理与变革,内容范围也从局限于虚拟政府扩展到现实政府中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和过程,进而上升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政府结构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把握。这种认识,使得国人对于电子政府概念的认识大大向前延伸了一步。该书认同“把‘e’放在政府前面,是因为承认公共管理正处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转变它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的过程之中”,并不是要特别强调它的技术特征,在于强调“公共部门使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设备来提供服务、信息和民主”这一观点,揭示了电子政府的本质特征,确立了电子政府理论体系规范性的逻辑起点。

在电子政府的前景上,该书大胆推断,“未来的电子政府将达到几乎囊括现实政府所有功能、内容及其相关过程在内的程度,那时就将是包含现实政府和虚拟政府的所有功能内容和相关过程在内的大的‘电子政府’了。……那时,冠以‘e’的政府将只被简单地视为超越‘电子’的、‘有效的’或‘高效率’的政府的象征,而‘电子政府’将有可能被重新称为‘政府’,虽然它已经是‘转变’的政府,……”。这一论述超越了以往诸如工具论、模式说、改革和过程论关于电子政府定位的局限,解决了电子政府在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中的学科定位问题,并且清晰地确定了电子政府理论的学科发展方向。关于电子政务,作者注重从历史的和实践的角度,将之视为一种结果或是过程,其创新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广义的电子政务、狭义的电子政务和政府的电子政务(e-Governmentaffair)作出区分,有助于学科术语的规范化;二是首次提出电子政务的发生过程和必要的促发条件这一观点,认为“我们所希望的或理想中的政务处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决不能是简单的仿真或直接的平移,而应该是一连串的政治行为和行政干预促成的彻底的行政体系要素转变之后形成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到底怎样,取决于政务部门能否为电子政务建设创造必备的促发条件并进而使其合法化地发挥作用”,为首次于电子政务的定义中对促发条件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对电子政务建设涉及的复杂的组织变革和利益关系,以及政治、权力和风险的认识极为深刻。该书对电子政府的概念体系,尤其是关于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外延的论述,兼顾规范性与灵活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对事物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的准确把握,把当前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书中的“电子政府的理论基础”“电子政府的政府基础”为新增加的内容,与“电子政府的技术基础”共同构成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系列篇章。这两章的内容为同类教材中所独有,其一方面侧重于从行政的角度对电子政府的理论支撑进行系统的阐释,将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协同政府和管理信息系统解释为电子政府的理论支撑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依据,进而强化了电子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范式的观点和认识;另一方面,它关于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协同政府、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府、电子政务之间的关联和推动作用的论述从深层次上把握了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的内在规律,扩展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工具,其融合和整合为电子政府理论框架增加了新的内容。值得关注的是,电子政府的政府基础为该书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其基本的理论来源于电子政务建设的促发条件这一观点。由于电子政府自产生之时起就存在行政主导和技术或管理主导之争,并始终困扰着公共行政学者以及公共部门的实践者,而“信息技术能改变政府管理的图景,但指望信息技术应用能够自发地促成政府管理形态变迁在本质上是一种误导。电子政府的发展前景,固然与信息技术进步密切相关,但更取决于相应组织和制度变迁的引导与配合”,这一观点鲜明地指出政府管理理念、过程、结构、体制和机制为电子政府构建的决定性的基础条件,并将之用“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这一概念来表述,具有原创性。

电子政务导论篇4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子政务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共识,为实施电子政务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近两年来,有关电子政务的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会一直是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会展经济的亮点,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同;许多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以及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并且已经取得了实际成效,在一些地方,电子政务开始进入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城市社区,成为政府与城市居民进行沟通联系的新桥梁。

其次,电子政务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为了推进以电子政务为主要内容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理担任,副组长由中央和国务院其他主要领导组成。如此高规格的领导组成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顺利进行。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召开了3次以电子政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工作会议。2001年12月25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做出了“建设信息化政府要先行”的重要决策;2002年7月3日召开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03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导意见》更是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电子政务的具体建设任务。

第三,在重点业务系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开始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对“金”字工程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且将“金”字工程从原来的3个增加到12个,但是对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却未做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尽管如此,由于政府门户网站能够体现地方政府形象,服务内容包罗万象,面向社会的各个群体,因而特别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政府门户网站得以突破“政府上网工程”的弊端,开始向综合性、服务性、交互性转变,逐步地层现出电子政务的“为民服务”的本质特征,成为政务公开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

第四,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2003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大亮点是,一些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软环境开始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将获得法律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作为电子政务基础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方面取得了进展。

有望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网络提供技术规范。

电子政务即将获得法律保障。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也在2003年年初出台了《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培训大纲(试行)》,这将有助于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应用能力的培训,推动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五,电子政务与it产业的互动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市场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3年,中央政府的电子政务采购金额达到350亿,其中硬件支出250亿元,软件支出45亿元,信息服务支出达到55亿元,对it行业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it百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仍然比去年增长69%,软件营业收入总额增长87%。

第六,学术界在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些学者应用it技术与行政管理学理论,结合电子政务的自身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起电子政务的理论模型,试图为制定适合国情的电子政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姜奇平应用美国学者雷各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研究一国的行政环境对实施电于政务的影响,指出,我国当前对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助于建立“双棱柱型”的行政模式。第一重棱柱是实现农业组织方式向工业组织方式的过渡;第二重棱柱是实现工业组织方式向信息组织方式的过渡。

李广乾通过研究政府门户网站的特点与类型,揭示了政府门户网站对我国未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影响。李广乾还应用面向对象的软件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地构建了“电子政务对象”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政务分析框架。此外,一些学者还从经济学和法律等角度分析电子政务问题。这些都从不同的领域丰富了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

中国电子政务展望

这两年来,尽管从市场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较快,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了。恰恰相反,由于“数字鸿沟”以及各种体制的障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根据联合国“2003年电子化政府完备程度”的调查,在173个成员国当中,我国排在第74位,只在中等水平。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还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问题。

从发展现状来看,今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电子政务将继续保持当前这种较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十五”期间我国将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由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地区差异非常显著,因此许多地区势必要加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投资力度。对于那些电子政务已经有所发展的地区和部门来说,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也将要求它们增加新的业务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投资。总之,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以电子政务为龙头的信息化将使it产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其次,信息资源整合将成为未来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重点

无论是原先的“三网一库”的政府信息化发展目标还是《指导意见》的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电子政务发展框架,都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第三,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政府门户网站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一条主线是,以“金”字工程为主体的业务管理信息化将继续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中央政府的专业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以加强对经济领域的监管。

第二条主线是,随着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的形成,地方政府在门户网站建设中的作用将日益凸现。所谓分久必合,“金”字工程对管理效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短期来看,“金”字工程自然会提高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及其业务特色;但是,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金”字工程也势必会对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业务协调与信息资源的整合毫无疑问将提上议事日程,政府门户网站则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必然选择。

由于地方政府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主体,因此这就意味着,今后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将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转变。

第四,实施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将因此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要求电子政务获得其他方面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从而促使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网络安全、电子签章、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早日出台,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将因此得到改善。

电子政务导论篇5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二)体验式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源于心理学的一种学习理论,倡导学生的知识学习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发端于18世纪哲学家维柯的哲学思想。维柯将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看成是人们认识活动和理解活动的基础。康德的先验认识论也是建构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康德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他认为,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以先天的理智范畴来综合杂多的感性材料而得到的一种思维判断,人是能动的认知主体。现代建构主义先驱皮亚杰提出的发展认识论,也成为建构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他指出人类认识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活动,是以主体已有经验为基础。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关注以固有经验和认知为基础建构知识,认为学生已有的感性认知(隐性知识)及概念掌握(显性知识)都可以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或知识,以促使其理解新知识。

二、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课程特点

一是以政府为主线。电子政务是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背景下出现的,借以再造政府工作流程,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因此,电子政务课程的主要内容在于介绍电子政务是什么,为什么施行电子政务,如何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是围绕政府而展开。二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欧美国家的电子政务勃兴,以及亚洲国家电子政务的后来居上,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避免过于侧重对政府改革的论述,行政管理专业的电子政务课程内容应该交代清楚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和基本应用模块。三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电子政务课程涉及“政务”“电子”两大部分,应用性较强,故而,行政管理专业的电子政务课程不仅要对电子政务基本原理进行详细介绍,还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实践,或者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电子政务体验与理论知识相连结。

三、基于网络的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建构主义提倡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的结合。基于网络的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电子政务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学生当场或课后利用随身的手机、paD等通讯设备登录政府网站或学校网站,亲身感受或模拟感受政府内部办公系统、协同政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经验感受相结合,阐述个人观点,再由教师加以点评的互动教学方法。一是以网络为教学技术支撑。电子政务课程教学不是笼统空洞地讲授政府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而是需要借助政府网站以及网络实训软件,让学生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处理有更直观清晰的认知。可以说,网络是电子政务课程体验式教学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二是重视学生的体验。体验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现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中的体验。通过网站或电子政务软件,学生可以以政府公务人员、政府部门服务对象等不同身份,直接体验政府内部办公流程、服务公众流程及公众申请流程。三是师生互动较强。体验式教学方法还强调活跃课堂气氛和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思考、探究,还要对学生体验后的观点进行深入的点评。借由师生交流、质疑中的思想碰撞和观点启发,双方都得以建构新知识。

四、基于网络的电子政务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实施的障碍及其突破

(一)基于网络的电子政务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实施的障碍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仍存在着阻碍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实施的因素。

1.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体验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革新教学观念。鉴于电子政务在多数高校并未被视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且大部分授课教师并没有电子政务的专业背景,或是懂信息技术却不了解政府管理,或虽熟悉政府管理却不清楚信息技术,因此教师缺乏创新教学观念的动力,仍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甚至照本宣科,以知识灌输为主。

2.学生学习主动性匮乏行政管理专业中电子政务的非核心课程性质,降低了学生的重视程度。此外,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容易受到高校学生的心理抵制,仅有幻灯片的单一的教学辅助手段也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方法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3.网络软件支持乏力电子政务课程中的体验要通过实际情境或模拟情境而得。因此需要有电子政务的实训软件帮助学生模拟政府公务人员角色。但是很多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并未建立行政管理实验室,更遑论电子政务模拟软件。

(二)基于网络的电子政务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路径

1.转变教师观念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不能仅仅是对知识进行展示,也不能自认为是知识权威,应该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以自身经历或体验来解读知识,倾听学生对政府网站、政府行为的看法,适时引导、解惑,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知识发掘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程学习伊始,就要使学生清楚电子政务在信息化社会里、电子政务课程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性,以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课堂教学中,可设定时间,允许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知识查询,鼓励学生、师生之间的探讨交流,以打破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

电子政务导论篇6

   一、电子政务培训的机构建设应予重视

   由于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出现的涉及多学科的新事物,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单位,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还没有专门的电子政务研究培训机构,而是把电子政务培训任务挂靠在现有部门,如管理教研部、计算机教研部等。由于机构的缺位或不到位,不能有专门人员研究、策划电子政务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细则,使电子政务培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由于现有教研部门工作职责、职权范围所限,教学人员与当地政府信息化部门缺乏紧密联系和直接往来,教学单位对于当地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前沿性政策及技术问题等缺乏有效、及时的了解沟通,信息不灵。因此,各省、市级电子政务教学培训主管单位组建相应的专门机构,根据当地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及技术前沿课题,适当参与相关的科研及建设实施实践,对于提高培训质量、效益以及有效组织各级扩散培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来看,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培训工作给予了重视,各地大都完善、建立了电子政务培训硬件设施,如设备完善的计算机房和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室等,为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各地电子政务教学主管单位应加强和完善培训单位的机构建设,从机构设置上为电子政务培训提供保障,以便有专门培训机构承担各省、市级电子政务培训的具体实施工作,如了解并根据当地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技术条件进行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扩散培训的指导;参与科研和技术攻关,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协调培训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实施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关系等。

   二、首先要加紧电子政务师资培训

   电子政务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政务培训的广度和深度。由于电子政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电子政务培训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多学科综合知识以及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相关政策、技术,但是目前现有师资队伍尚不足以胜任电子政务培训教学需要。一方面教师现有的专业知识单一,很难将电子政务的理论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加以概括和领悟;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电子政务实践经验,对相关政策把握不足,对建设的宏观规划和具体步骤了解不够,在教学和技术上均无经验可言。依现有师资进行电子政务培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实效性。要使教师尽快掌握电子政务学科理论以及培训必备知识,有效推进电子政务培训,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目前国家权威性培训大多针对较高层次和级别的领导干部,尚未扩展到师资培训。而对于地方广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来说,则主要依靠地方培训教师进行。因此各地必须抓紧电子政务师资培训,并将培训与资格确认统一协调起来,参与电子政务扩散培训的教师应当首先取得电子政务培训教师资格,师资资格培训是各地电子政务培训的当务之急。

电子政务导论篇7

论文摘要:电子政务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在我国蓬勃发展。在电子政府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并对我国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主张。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

中国电子政务的提出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建设目标为: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实现决策与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网络化。

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1999年1月,由我国40多家部委(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站点迅速增加,网页内容日益丰富,在政策传递、网上服务等电子政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从1993年开始的“三金”工程建设,到2002年的“中办发17号”文件中提出的“十二金”工程,我国进入了重点以提高行政监管能力为目标的电子政务建设阶段,特别在“十五”期间有了较大发展。

就整体而言,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成熟度不够。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是政府的信息化在很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内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从具体应用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为提高。虽然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1.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缺乏认识。

2.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

“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但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事实上,电子政务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否则,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标准规范无法统一,系统无法一体化,资源(包括信息)无法共享,重复建设无法避免。因而,把电子政务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在“政务”上,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提高电子政务水平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研究和改进。

3.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制定或修改了相关法律。然而,我国在保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电子政务立法一直是滞后的。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如缺少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原有的一些法律已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的欠缺势必阻碍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

4.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领导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国家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各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机构还很不健全,作用也很有限。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不顺。如,国家信息办公室归国务院领导。但地方政府的信息办公室(或称信息中心)则有的地方归政府办公室领导,有的地方归科技部门领导,有的地方属于政府的职能部门,有的地方则成了事业单位。二是职能不清。本来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领导机构应统一领导、管理电子政务工作。但是,现在普遍担负不起这个任务。即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服务等,尚无职能部门管理。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近期内应该采取的策略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策略:

1.加强宣传,突破误区。

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2.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3.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4.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

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

1.制定与电子政务有关的国家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存在电子政务系统设置不规范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之处。为了统一作业流程,提高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清理、确认和制定与电子政务系统工程项目相关的国家标准,实现统一作业,才能确保电子政务的有效施行。2002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部分,与之相关的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已在2003年完成,电子政务的各种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2.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律与法律环境。

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规范建设明显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所以与电子政务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过程有必要适当加快,如电子文件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交易法、数字签名法、法律上认可的数字签名技术标准、认证授权管理等都需要加快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明确法律地位和效力,保护公民的隐私,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立法。可以预计,未来几年的信息安全市场将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

3.开发电子政务标准化应用系统模块。

大大小小的政府机构数以万计,如此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规模,如果由各部门开发自己的系统,不仅将浪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搞重复建设,更由于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势必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所以电子政务横向业务模型中具有共性的应用模块,需要由获得国家授权的政府部门规范研究与应用模块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而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开发出标准的系统软件。

4.构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处理是动态的、双向的,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要求很高,既要能够防范和化解黑客攻击、病毒爆发、非法用户入侵、机密信息泄露、重要数据丢失等造成的危机和隐患,还要做好服务公众的工作,为此需要推行强有力的安全管理规范,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事件响应预案。

5.网络设施建设速度将趋缓。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远远领先于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造成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甚至在有些地方谈起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就是要建网、购置设备,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电子政务建设原则上不鼓励建设专网,而是要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因此,网路建设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趋缓,同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利用将有明显提高。

6.国内厂商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中央号召电子政务先行,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仅找到了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抓手,能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以财政投资为主,既要实现政府信息化的目标,还要担当起带动民族产业的责任。因此,电子政务建设使国内的it厂商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具备了跻身世界it厂商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覃证,陈俊英,王昱.电子政务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王辉,朱慧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障碍与对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3.4.

电子政务导论篇8

关键词: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028-02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提供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数量偏少、形式单一,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流程的网上办事事项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据王长胜的研究,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表现为数量上的不足。发达国家政府服务上网的比例普遍在50%以上,而我国的政府服务上网比例平均在10%以下。2007年,学者苏武荣对福建省84个政府网站的调查,在公众参与互动上,设有领导信箱的有45个,占53.6%,但其中对群众来信设置有回复意见平台的网站只有16个。在线事务处理上,大多网站仍处于设有“办事指南”等的信息阶段,办事功能较弱。此外,在网上便民服务上,大部分政府网站仅仅是提供一些便民查询。2009年9月2日,《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在南京政府法制网进行公示,然而到9月30日相关评论中仍显示“没有任何信息”。9月14日公示的《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办法》回复列表中也显示“0条意见”。

在跨部门的网上办事方面,早在2001年北京市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2001年,北京市发展计划改革委员会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联合信息办、人事局、监察局、编办、法制办、财政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总共八个部门开始筹建一项大型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北京市“电子政务网上审批工程”。但是经过了近四年的建设,截至2004年12月底,“电子政务网上审批工程”仅实现了人事局、发改委协同办理的“国内驻京机构人员办理工作居住证”这一项业务的网上并联审批;2005年,郑州市开始规划建设“郑州市网上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试图实现由物理形式的各部门分散的“办事大厅”模式向虚拟的“一站式”的电子化办公转变。但是项目启动后,原本规划的“跨部门并联审批”却未能有效地做起来,网上审批还只能以单个部门为主。

由于目前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存在的诸多缺点,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政府部门自身,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都表露出强烈的不满。据国内学者陆敬筠等人的一次调查,针对现有的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只有7.33%的调查者表示对目前政府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很满意,只有20%的公众认为在政府网站上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获得反馈”。在网站的互动方面,“只有20%的公众认为在政府网站上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获得反馈,36%的公众认为是虽然有反馈,但要等很长时间,而44%的公众通过政府网站发表意见或看法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而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就像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那样,认为“政府网站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服务”的回答,在所有163位受访者中有56位,占34.4%,稳居诸选项之首。其次的主要选项“互动”(17%)、“办事”(17%)、“参与”(9%)、“公开”(9%),也都可以看作是“服务”的具体形式。——累计有超过80%的政府部门受访者感到对目前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不满意,占了绝对的多数。

公众对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不满情绪,如处理不当,容易演化为对政府施政的不满,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日益成为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沟通的主要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的形成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增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化解社会矛盾;同时也可以将公众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效果的不满,在多方参与的网络互动中“放大”,演化为对泛化的政府行政的不满情绪,损害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这一规律,在近几年的一些网络事件中已表现得非常明显,也日益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因此,处理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公共服务提供的问题,而是上升到加速我国政府管理方式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效果不佳,离政府的初衷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有一定差异,有一定的体制因素。例如,西方国家的基层政府的行政部门都由议会产生,地方议会是经地方民众直接选举而产生的,这种权力来源结构使政府信息化带有明显的“客户中心主义”、“服务意识”。在美国地方政府“上马具体的电子政务项目时,你一定要说得出这个项目上马以后‘能给居民带来什么好处’”。相比之下,中国地方政府虽然也经过地方人大选举产生,但是主要领导候选人往往由上级指定。这种权力来源于上级的政治特征导致了中国基层政府信息化也具有明显的“唯上”色彩。很多由地方政府启动的信息化项目并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是根据上级要求,信息化项目的服务意识也比较淡薄。

但是除此以外,本文作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缘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实践与理论发展的不对称,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

张锐昕、吴江等几位国内研究电子政务的著名学者曾对中国的电子政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认为它“是新的政府管理实践和新的研究领域,其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严重不对称”。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具体应用项目,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实践产生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以后一直是实践发展大大领先于理论研究。许多地方将西方国家的一些发展模式直接套用,或将国外城市的成功案例改头换面后复制到国内的城市中来。殊不知,在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这些实践很容易因为“水土不服”而停滞。

缺乏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容易变得盲目,一旦遇到障碍以后也容易动摇。在本文作者所进行的前期调研中,曾接触到一位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领域作过探索,但收效甚微、对其已经失去信心的地方政府技术官员,他认为目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开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时机”并不成熟,“因为这需要等资金、技术、法规、标准、信息化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全部到位以后方可进行”,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该“等中央发出统一指令以后再开展这方面的尝试”。这种“不作为”的消极情绪在目前的地方政府中有一定的市场。究其原因,既是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不了解,另一方面,也是目前客观上缺乏一个关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系统理论来支撑实践,导致地方政府在遇到挫折时缺乏“坚持”和“自信”。

本文作者认为,开展基于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是加强该领域研究的突破口,也是当务之急。积极开展基于政府网站的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比无线城市、市民一卡通、视频会议系统等其他方式,建设政府网站的技术门槛更低、经济负担更少、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却更大。可以说,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是我国下一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去建构理论,是指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过程中受到的因素影响,了解各种影响因素的产生、构成及其关系,因此来指引实践发展。开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让政府部门更加清晰地认清开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有的放矢地调整策略,改善有助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提升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节约社会成本,早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01):10.

[2]苏武荣.“服务型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与对策——福建省各市县区政府门户网站调查分析[J].信息化建设,2007,9:35.

电子政务导论篇9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在此对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推行,电子政务获得了快速发展。电子政务通过行政办事透明化,使得公民办事少走弯路,提高了政务办事效率,也降低了行政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民对政府的态度。然而,由于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法制不完善,相关的技术较为落后,安全管理机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防范不足,给政务信息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隐患。基于此,有必要对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以便探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问题的建议。

1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

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各种信息和信息载体不受外来侵犯者侵害。信息安全不仅包括信息本身的安全,也包括储存信息技术的安全;既指的是信息本身的安全,也指承载各种信息载体的安全。例如设备、网络等。

2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

2.1保障国家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是国家的基础信息,一旦遭受到来自国内或国外的安全威胁,就意味着国家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能力。这种境况对于侵袭者来说,意味着国家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与技术都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侵袭者的行为,使他的行为不能得到公正的处罚;而对于公民来说,国家安全管理技术较差,公民不仅缺乏安全感,也会对国家失去信任和依赖,这就造成了国家更不稳定和安全。重视电子政务安全管理,提高防范侵犯者的能力,意味着可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2.2确保政策的执行

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运行,可以使得人们借助电子政务信息,了解政府的服务动态,了解行政办事的流程,从而更有利于解决公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借助网络,了解到公民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络将公民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公示,使得具有同样困惑的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答案。而如果电子政务信息受到安全威胁,侵犯者肆意修改政务信息,甚至造谣生事,其政策信息就难以准确到位解释给公民,就会给政府执行政策带来阻碍,进而影响到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

2.3加强舆论引导

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得事业单位的网站成为一种新的舆论引导工具。网络传播快,所传播的范围也更广泛,借助网络进行舆论引导,可以避免问题陷入严重的境地。例如,对于一些公众事件,事业单位可以借助网络,及时给公众提供透明化的解析,避免事态的扩大化。然而,网络信息传播非常快,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应也很惊人,迅速发酵的能力很强大。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有助于电子政务信息发挥舆论引导的优势,为国家政策的推行助力。

3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突出的问题为:

3.1缺乏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

从实际来看,西方发达国家都围绕着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而我国尚未出台有关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的法律规范,使得一些侵犯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系y的侵犯者难以得到有效的惩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侵犯者的侵犯行为。

3.2安全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尽管我国电子产品发展的较为迅速,但从实际来看,我国电子产品的所有核心技术都是依靠国外产品做支撑,并且支持系统也是国外产品,这就为安全管理埋下了伏笔。我们不知道系统背后是否蕴藏着什么,一旦系统研发者利用系统破解信息,而我们并不知道,那信息就无形被系统方所控制;或者系统方在系统里安装有摧毁系统的秘密装置,那么对于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来说,则是灾难性的毁灭。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政务信息安全来说,没有自身的核心技术与系统,根本就无安全可言。

3.3安全管理机构缺失

从整体来看,我国缺乏一个安全管理机构,对信息安全进行全面的管理。安全管理机构存在的目的就是对信息安全进行综合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规划,根据需要开发相应的安全管理技术,避免安全管理技术滞后。同时,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不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操作规范去执行安全管理,往往会导致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4改进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建议

4.1建立安全管理的法律规范

为了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就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制裁侵犯行为,避免侵犯行为扩大化。以现行的国际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台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法规,使得安全管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对相关法规进行宣传,使得人们了解法规,才能够认真执行法规内容,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触犯国家安全管理法规。

4.2加强我国对电子产品核心技术与系统的研发

我国应该加紧研发,尽快研制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电脑核心技术和系统,利用国产化的核心技术和系统产品,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改造,避免成为别人技术的附属品,而在安全管理上难以施展身手。

4.3设立安全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做出整体规划,协调各个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并对防范系统风险做出具体的安排。建立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划分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并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更新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层次,也使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新的安全防护技术。

参考文献

[1]台飞,高凌燕.浅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与策略[J].电子制作,2013(12).

[2]汪地彻.刍议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立法保障[J].电子政务,2013(03).

[3]方镭.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及完善途径[J].河南科技,2014(20).

电子政务导论篇10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以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这一标志性事件为界,之前为政府信息化的前期,之后为政府信息化大规模建设阶段。

1999年,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和“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为标志,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受到重视,开始步入一个大规模建设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即:2003年之前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时期;2003年之后以资源整合、深化应用为主的时期。

(一)政府信息化前期(1999年之前)

从整体上讲,这一阶段的政府信息化刚刚起步,应用项目少,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性行业和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领域。

这一阶段,有一系列的重要事件发生。

1992年2月,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总统克林顿上任不久就制定了美国的政府信息化战略,以此来带动整个国家的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设。

1993年被视为中国“电子政务”前身的“三金工程”的启动,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这是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96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1996年8月,北京市政府部门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的第一个以经济类信息为主的政府网站“北京经济信息网”开通。

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计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十四字方针。

1998年4月,青岛市开通了“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这是目前为止有迹可查的我国首个地方政府门户网站。

1998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国首个跨部委级的大型电子政务平台——国家口岸专网正式开通。

这一阶段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当时“电子政务”的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来,政府信息化多以“办公自动化”为表现形式;

第二,当时的政府信息化主要还集中在政府内部的一些应用,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第三,当时的政府信息化还处于一个试点阶段,应用项目的数量非常有限,多集中在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以及能明显体现信息化优势的一些行业领域内。

(二)大规模的电子政务基础建设阶段(1999年-2003年)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有:

从1999年起,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以“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和“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9年12月23日,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并下设“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自己的办事机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任组长。

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

2002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堪称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这一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有:

1999年,以“政府上网工程”为契机,大批政府网站的出现,宣告了政府信息化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这一时期的电子政务开始依托国际互联网的巨大覆盖面和强大的互动能力,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服务和提升政府部门自身的工作效能。

中国这一时期的电子政务应用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大大超越了以往,电子政务日益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

(三)深化应用期(2003年以后)

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有:

2003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温家宝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由此诞生。

2004年10月27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了一种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

2005年11月3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

2006年1月1日,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这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大会报告中,“信息化”贯穿全篇,共有10处表述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特别是提出了“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论述,首次将“电子政务”的作用定义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

除此之外,这一阶段的电子政务还在一些重要领域开展的电子政务的建设,如“金”字工程的启动、四大数据库的建设(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和资源、宏观经济)、部委的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等等。

这一阶段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2003年至今,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摆脱主要依托大规模基础网络建设和硬件投入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将工作的重心转为“应用”,进入一个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应用深化期。

在这一时期,电子政务的各项“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开发出许多新系统,并且信息化手段开始与电信、生物、自动化控制等其他高新技术相结合,衍生出许多全新的应用模式。如,在2009年市民卡应用高峰论坛上,劳动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基础平台、建设部围绕公共事业提供的基础平台,一个是基于银行银联卡开发的基础平台,另外,电子政务的各项“软环境”如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也逐步完善,管理日益制度化、规范化。

二、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回顾我国电子政务十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的高投入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另外一些领域中的效果并不明显。

从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角度谈起,我认为:

首先,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可以说,电子政务建设得比较好的都有良好的顶层设计,如湖北武夷山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

其次,管理体制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到电子政务效益的发挥。体制上比较顺畅的时候,电子政务的发展就比较快;一旦管理体制上出现问题,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再次,电子政务效益主要还是体现在政府内部的办公效率上,而对外公共服务仍旧薄弱,可以说电子政务建设最主要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有待提高。

另外,现在很多专家提议中国应该考虑从整体上制定《电子政务法》,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展望

(一)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导不仅要关注技术,更要关注社会问题,关注体制改革。如深圳市的体制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深圳市把两级政府四级管理(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社区)变成一级政府三级管理,把区政府、街道办整合变成一级派出机构,这一机构的调整将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行政体制改革,首先从管理体系来讲,不能从某一个管理细节来论。结构性优化才是大趋势。

广州的体制改革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总结起来可以用三句话表示:第一,党政组合的组织架构;第二,建立了权力相互制约的结构;第三,经济高效的政府运转模式。这一改革有重大意义。首先是建立大决策机制,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成员都是大决策机制成员。十六个区级领导一人分管一个局,直接涉及大决策机制,打破了副部长分工的体制,不用设置很多副部长职位。中国2000多个县,应该大力推广这一模式,党政组合,节约行政成本。

2、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逐渐成熟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中国的网民有3.28亿,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公民社会借助网络形式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公信力随时可能被置于质疑的境地。例如上海的“钓鱼执法”,从根本上违背了政府公信。正是有了广大网民求助,有这么多百姓的关注,最后才出现了市政府出来道歉的结局。

(二)未来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第一,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机制。可以说,这是电子政务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环。从1993年成立“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到96年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温家宝任组长;再到后来并入信产部,又组建信息化推广司,下辖信息化办公室;最后经过去年的大部制改革,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由信息化推进司主管电子政务的工作。

第二,以“公共服务”为指导方针,不断深化应用。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性电子政务。

第三,大力加强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要把门户网站建设打造成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内部要提高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各部门互联互通;外部要搭建对外信息服务平台,网上办事平台,政民互动平台。而外部能力强大最终要取决于内部后台各部门互联互通的能力。

第四,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

第五,大力推进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讲,我国政府部门很多,由于体制机制问题,推广这项工作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