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十篇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十篇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1:22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1

[关键词]产科待产;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081-02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生理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院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无疑给产科医护人员无形中施加了不小的思想压力。生命医学是一门探索未知领域并具有高风险的自然科学,由于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复杂性,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及诊断水平的限制,医疗风险在医疗护理中是不可避免的,产科由于工作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率在全国各地,各医院和各科室中均居前位。因此,产科待产中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防范对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改善医患关系都非常重要。

分娩是妊娠期的继续,也是妊娠最重要阶段,因此待产过程十分关键。在待产过程中情况复杂,时有险情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产科医护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产科专业知识,遵守医疗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言行。根据笔者在产房工作中的体会,现就如何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正确认识并分析矛盾的双方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涉及医患双方,正确认识矛盾的双方,有助于矛盾的解决。

1.1 医方所见纠纷原因

1.1.1 少数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执行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护理文书记录错误,重要的操作、治疗漏记,重点特殊病历未严格把关。

1.1.2 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说话语气生硬,工作中不主动关心病人,服务不到位,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不注重说话方式,用语不当就可造成病人及家属的误解,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1.3 医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履行告知义务,向产妇及家属交待病情带有倾向性,有时甚至误导和夸大阴道分娩对母儿的危险。没有将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利弊如实地告知。不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没有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护理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告知病人。

1.1.4 年青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医疗质量欠佳,缺乏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规范的操作技能,对产程中观察的重点不熟悉,对难产的识别和处理更无能为力,待产中的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

1.1.5 医护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医疗文件资料记录和保存不够重视,没及时准确地详细记录医疗护理行为,常有因医方提供的病历有缺项、涂改、伪造等而造成对医方不利的鉴定后果。

1.2 产妇及家属的原因

1.2.1 产妇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对医学的复杂性、多变性、高风险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不理解。产妇人院时大多状况较好,缺乏意外情况的准备,当母儿在产程中一旦出现短暂的变化,有的就不能理解和谅解。

1.2.2 病人及家属因经济、文化等原因不能配合医方。有因经济困难而拒绝相关辅助检查,影响诊断和治疗:有的明知高危产妇却不选择手术和输血;还有整个孕期没做任何医学检查而不能发现异常者等。

根据以上分析情况看,我们医护人员必须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业务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医护质量,让病人感到满意,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2 努力提高待产质量

分娩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心理状态。倘若诸因素均正常且能相互适应,胎儿则可经阴道正常分娩,如诸因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异常或不能相互适应,产程进展受到影响,则因分娩困难造成难产问。因此。待产过程中,助产士要全心地投入工作,时刻保持警惕,消除产妇不必要的顾虑,加强心理护理,满足其合理的要求,正确指导,取得产妇的信任和密切配合,从而顺利分娩。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还能大大地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2.1 入待产室时再次询问病史

特别是分娩的有关病史,要问清末次月经时间,准确推算预产期,特别应询问产妇近期胎动情况。必要时做胎心监护,以全面综合地了解产妇的情况。

2.2 严密的产科检查

产妇人待产室必须认真查看产前的各项检查结果,既往病史,手术分娩史等,还要了解是否存在相对头盆不称,头先露胎头位置及产力是否正常。对待产妇要做好四步触诊,了解胎位,胎先露衔接与否,估计胎儿大小,宫缩情况,胎心节律和次数,骨盆外测量情况等。同时注意检查宫颈位置、软硬度、宫口扩张情况及胎先露高低,确定矢状缝和前后囟门的位置,并做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试产中出现异常如活跃期停滞,胎心音异常等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此外,产妇还要注意全身体格检查,如血压、体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检查。

2.3 及时准确识别和处理难产

无绝对剖宫产指征试产的产妇大多数都能顺产,但仍有少数会发生难产,需经阴道助产分娩或改为剖宫产。产力(主要指子宫收缩力)和胎头位置属可变因素,故适宜试产的产妇要始终保持有效的良好宫缩,使宫口顺利扩张,胎先露相应下降。理想的子宫收缩力可使无头盆不称而胎方位异常(枕横位、枕后位)的试产,转为枕前位,最终能顺利分娩。故助产士在监护产程过程中,要对产妇进行精心细致的观察和处理,给予其人文关爱,使其保持充足的体力,以顺利地配合分娩。

3 及时发现及处理宫内胎儿的情况

胎儿在产程中是否正常,出生后是否健康也是产妇及家属十分关注是话题,也是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重心,而在产程中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的某些因素在产前检查也无法预测,这就要求我们在产妇待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仔细观察,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2

摘要目的:了解家长对于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相关护理风险知情程度,探索医患沟通的重点人群、内容以及方式等。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对2013年1~6月入住我院piCU患儿的136名家属进行护理风险知情度调查。结果:136名被调查家长中,对意外跌落、压疮、静脉炎发生、导管风险及使用约束风险知情度不高。年龄大于35岁家长对导管风险和静脉炎风险的知情度明显低于年龄小于35岁家属,而对这些护理风险的知情度在家长性别、文化水平、家长和患儿关系、患儿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家属对于piCU护理风险的知情程度非常有限,合理的护理评估指导下的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医护共同沟通,不仅能够维护患儿家属的知情权利,也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沟通;护理风险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61

interventionanalysisofpiCUparentsofhospitalizedchildrennursingriskinformed

ZHanGwen-yan,BaiZhen-jiang,ZHUBi-lin,etal

(Children′sHospitalaffiliatedtoSuzhouUniversity,Suzhou215003)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parentsforpiCUrelatednursingriskawareness,focusgroups,toexplorethe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contentsandapproaches.

methods:Questionnairedesignunified,136parentsfromJanuarytoJunein2013inpiCUwerenursingriskawarenesssurveyed.

Results:among136parents,theunexpecteddrop,bedsore,phlebitis,catheterriskanduseconstraintstoariskinformeddegreewerenothigh.theparentsabove35yearsoldofcatheterphlebitisriskandriskinformeddegre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parentsunderthe35yearsold,thenursingriskinformeddegreeingender,culturelevelofparents,parentsandchildrenrelationship,timesofhospitalizationandhospitalizationdaysandnostatisticsignificance.

Conclusion:ChildrenwithfamilymembersforthedegreeofpiCUnursingriskisverylimited,nursingassessmentguidanceundertherationaltargeted,timelymedicalcaremutualcommunication,notonlycanprotectpatients′righttoknow,alsocanreducetheincidenceofmedicaldisputes.

Keywords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Communication;nursingrisk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病情重,变化快,各种操作治疗多,无陪,采用视屏探视等原因存在很多护理风险,为了更好地了解家长对于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相关护理风险知情程度,探索医患沟通的重点人群、内容以及沟通方式。本文对住院患儿家长关于患儿存在的护理风险的知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36名住院患儿家长。其中男68名,女68名。年龄22~45岁。35岁以下的112名,

作者单位:215003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

张文燕: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35岁以上24名。初中以下学历的43名,高中学历49名,大专及以上学历44名。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4.4d。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6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意外跌落压疮、静脉炎、导管风险及使用约束风险等。

1.3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家属对piCU风险知情情况在136名被调查家属中,对意外跌落、压疮、静脉炎发生、导管风险及使用约束风险的知情度分别是77.21%(105/136),61.03%(83/136),58.09%(79/136),62.50%(85/136)和89.71%(122/136)。

2.2不同年龄家长对各种护理风险知情情况比较(表1)

3讨论

3.1医患沟通模式本研究显示患儿家长对于piCU护理风险的知情程度非常有限,对5个护理风险全了解的只占44.85%。同时,可能是在实际工作中由医师进行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原因。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是无陪病房,其护理模式具有严格的“封闭性”[1,2]。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在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和保障监护治疗质量的同时,也存在着另一类矛盾,如:家长缺乏对piCU病房工作的认识,无法直观地了解孩子的治疗过程。对于本身就因为孩子病重而焦虑的家长,更是充满惊恐、紧张、心烦意乱、不知所措等负面情绪,对患儿的救治情况常常产生质疑。由此可见无陪病房及时的沟通和告知非常重要。但是医师沟通时注重治疗和预后方面的问题,对该操作的过程和维护存在的风险了解甚少,告知可能不全面,有文献报道,在众多的医疗纠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患者的知情权未能有效落实,或医护人员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使患者的知情权被侵犯而引起的[3]。护理操作贯穿于患者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告知对减少护患纠纷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融洽了医患关系[4]。这样才能达到减少护患纠纷,强化护士承担风险意识。

3.2护患沟通的重点人群、内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繁忙,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对家长进行护理风险告知。表1显示,以35岁为界,年龄越大对导管和静脉炎的风险知情率越高。所以沟通关于导管及静脉炎的风险时应加强对年龄小的家长的沟通。对这些家长我们除了语言上的沟通,还可以通过小的宣传册子、图片和制造视频材料等图文并茂的讲解。张红等[5]认为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由于piCU住院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差,医护人员交往的主要对象往往为患儿家属。加强沟通,才能保证患者和家属的身心健康,避免医疗纠纷发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既要评估患儿对每一例新住院患儿是否有压疮、跌落、约束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年龄、性别、意识、病情、营养等,还需要充分评估患儿家长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探索个性化、全程、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以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满足其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

3.3注意事项在护患间关于护理风险沟通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告知时机,及时告知。患者住院期间疾病的进程和治疗方法都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住院过程中病情加重,需要使用各种导管和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治疗等,应及时告知患儿家长相关注意事项,并给予心理疏导。

危重患儿应该先配合医师抢救生命,等患儿稳定时才开始评估并告知和签字。(2)把握语言环境,掌握告知技巧。护士应把握好交流的时机、环境和技巧,使患者能正确理解和接受告知。告知前先安抚一下患儿家长的情绪,因为孩子不在身边,家长会有焦虑,担心。让家长了解患儿在无陪病房里的一些生活规律,也可以让家长带一下孩子喜欢的玩具、书籍、影像等资料缓解一下孩子的焦虑情绪,分散注意力等。要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力求恰当,避免直呼其名或用床号取代称谓。用礼貌性语音回答患者的询问,体现出同情、关切、真诚和有礼貌。(3)做好护理记录。加强护理文件的书写和保管,在一些特殊的操作和抢救护理过程中,如果遇到患儿家长拒绝,护士给予告知,解释无效时应及时书面记录必要时让患儿家属签字。另外对一些特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观察、及时记录、及时和家长沟通。

总之,为了增强护患双方的安全意识,避免引发护理纠纷,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将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的相关内容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告知家长,不只是为了争取患者合作、配合,提高医疗护理效果,更重要的是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利,适应新的医疗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云,王艳萍,施旸,等.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64.

[2]沈梅芬,张海英,徐颖.niCU病房封闭式管理的人文缺陷及其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11-512.

[3]张会红.两起因告知不详引起医疗纠纷的思考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59-60.

[4]周婵,苏银利,丁小玲.医患双方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5):63-64.

[5]张红,罗凤云,向丽.优化综合iCU护患沟通流程、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J].西部医学,2011,23(1):161-163.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3

1搜集引起纠纷的原因,提出问题

1.1护患之间缺少沟通围产期阶段,疼痛刺激使产妇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其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尤其关注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一些习惯用语又不理解,极易产生误会。如助产士说“到点了,快点上台接生吧”,这里的“到点”工作人员意指第二产程到点,可产妇却理解成我们下班时间到了,认为我们是为了不耽误下班而匆忙给她们做处理;又如在抢救新生儿窒息时说“快报告大夫”,意指把已采取的吸痰、气管插管、吸氧等工作向医生汇报,患者家属却以为我们没有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只是在等待医生的到来;还有些家属认为分娩是个生理过程,只要胎心好、胎位正、产前检查正常就一定能顺利生产,所以产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或是难产,家属便难以接受。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言行稍有不慎便会引起误解甚至遭到投诉,这些都是产生纠纷的潜在因素。

1.2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差有的护理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差,对产妇及家属接待不热情,态度生硬,缺乏同情心,甚至患者及家属的一些合理要求也得不到满足,该解释的不解释,缺乏耐心,从而失去产妇家属的信赖,产生反感情绪。若恰逢护理过程中发生疏忽、差错,就会引起家属强烈的愤怒和不满,满意度下降。

1.3护理工作缺乏人文关怀产妇在分娩室的陌生环境中,心理上急需别人的抚慰,此时助产士若不关怀、安慰,而是一边工作一边闲谈,说一些别的话题,如减肥、美容及个人私事等,则会引起产妇的反感。事后,产妇及家属将新生儿出现的一些生理状况也视为工作人员不认真所致。

1.4责任心不强,出现医疗差错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粗心大意。据媒体报道某院曾发生新生儿记录上写错婴儿性别的事件,给医院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有时同时生产的产妇姓名听起来相近,在与产妇家属说婴儿性别时,没有认真落实产妇姓名而说错性别,也容易引起家属的猜疑。

1.5自我保护意识差,护理文书水平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举证倒置”原则,对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要想免责,必须拿出能够证明自身不存在过错的证据来,也就是医疗文书,如各类病历、日志等。如果医疗文书没有及时、规范书写,无法体现护理工作的过程,则在护理纠纷中处于不利地位。但目前不重视医疗文书、不规范书写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2查阅有关分娩室管理办法,寻找研究领域的证据

2.1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因素之一,产妇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宫缩和产程进展。初产妇产程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急躁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应安慰产妇并耐心解释,告知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陪伴分娩(Doula,即家庭式产房,允许丈夫、家人或有经验的人员陪伴分娩)制度是一种很好的做法,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围生儿病率及产科病率,提高顺产率[2]。

2.2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及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患者创造温馨的环境,与患者建立充分的信任,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3]。

2.3护理工作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尊重患者知情权,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并做好文字记录。

2.4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4]。护士在工作中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良好的护理作风取得患者的理解及支持,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通过评审,获得最佳研究实证,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制定最佳的管理方案

3.1要求分娩室环境安静、整洁、温馨、舒适,助产士仪表端庄,稳重大方,热情接待患者,视患者如亲人。要求讲话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尽量满足产妇的合理要求,不准谈论与正在做的工作无关的话。对产妇一视同仁,不能出现“某床产妇是某某的熟人”类似的话。

3.2产前签定经阴道分娩协议书。让产妇及家属对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意外有所了解。对于产程中发生的情况详细、真实地记录。产程中要记录分娩的过程,如若侧切,侧切的原因,胎儿性别,体质量,apgar评分,羊水量、污染程度,是否脐带缠绕、脐带扭转,出血量,是产前出血还是产后出血,都应有详细描述。会阴侧切协议书一定详细书写并发症,并有产妇或家属签字同意,产程中用到的产包消毒标签、脐带包消毒标签和灭菌指示卡都详细粘贴在护理记录上,以便日后对无菌操作有记录可查。

3.3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入分娩室有专用拖鞋,衣服,戴口罩,帽子。操作过程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任何操作过程都不忘“三”查“七”对。产后认真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记录。对低体质量儿、窒息儿复苏成功后、新生儿发育异常及早产儿必须由新生儿科医生会诊记录。

3.4加强工作责任心,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如待产室静脉滴注催产素的产妇,严格执行催产素静脉滴注注意事项,从低浓度开始(0.5%),滴速4~5滴/min[5],专人观察,观察30min后根据宫缩的情况再调整滴速。入待产室后,必须有t、p、R、Bp的测量记录。向产妇家属要包裹新生儿的小棉被时,产妇姓名要认真核对,产后应立即给婴儿带上手条并加盖婴儿脚印和母亲手印。

3.5所有助产士均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和母婴技术合格证书,必须挂牌上岗。对助产士使用弹性排班,自愿选用导乐陪伴的产妇可以责任到人,对于未选用导乐陪伴的产妇,排班时也要尽量细化,待产班、接产班分开排班,提高各个班次的责任心,并且实行工作质量和效益工资挂钩。所有产妇出分娩室之前都要对助产士的服务作满意度评价。

3.6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加强“三级”、“三严”训练。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科学,医务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终身教育。每周、每月都有业务讲座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以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服务。

4应用证据

根据我院医务科对所有医疗纠纷案例的反馈,我们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管理方案,要求助产士根据每位产妇的情况灵活应用。

5应用结果评价

通过应用新的管理制度,护患纠纷由2002年的5.32%下降到2007年的0.82%,提高了产科质量,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流失。以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2.

2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

3李小妹.护理学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9-220.

4李小妹.护理学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1.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4

关键词儿科实习护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7.03.062

ontheCausesandpreventivemeasuresof

nursingDisputesinpediatricnursingStudents

CHenGXingdong,HeYing

(affiliatedHospitalofZunyimedicalCollege,Zunyi,Guizhou563003)

abstractpediatricnursingobjectisspecial,isahighincidenceofnursingdisputes,thepracticeofnursingstudentsinclinicalpracticemorepronetonursingdisputes.thispaperanalyzesthecausesofitsoccurrence,andputsforwardpreventivemeasurestoeffectivelyreduceoreveneliminatetheoccurrenceofnursingdisputes,tobuild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nursesandpatients.

Keywordspediatric;nursingstudents;nursing

儿科护理对象特殊、病种繁多、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大而繁琐,具有较强的专科技术操作性,是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近几年来,“伤医案、伤护案”屡见不鲜,不仅医患关系紧张,护患关系也降至了冰点,护理纠纷也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关注和重视。儿科实习护生更易发生护理纠纷,而临床实习又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实习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阶段。在儿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如何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是护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拟分析实习护生在儿科实习过程中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期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

(1)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护理性强,实习护生难以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儿科病种繁多涉及各个系统,专科护理性强,护生需要掌握系统而全面的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儿科护理学与内科、外科护理学同属二级学科,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习教学,在教学时间上都远少于内、外科,因此,护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儿科疾病相关护理知识。当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有疑问时,很难得到准确、满意的答复,甚至有时得到的是错误信息,从而引发家长的不满,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2)儿科疾病特殊病情变化快,有别于成人,且家属缺乏对儿科疾病的常识性认识。小儿时期各系统功能不完善,疾病具备自身的特点有别于成人,且病情变化快。儿科亦称为“哑科”,患儿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描述自身的病情特点及变化情况,有时病情演变甚至恶化让临床医生也措手不及。同时,由于患儿家属缺乏对儿科疾病的常识性认识,无法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恢复需要时间和过程。而实习护生处于科室的“最底层”,有些家属甚至把治疗过程中病情的正常演变、某些药物的治疗反应以及疗效欠佳等误认为是实习护生“不当”的护理所致,以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3)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儿科面对的护理对象多为婴幼儿和重症患儿,加之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患儿配合程度差,这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足够的耐性和信心,更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孩子都是家中的宝,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较高,而实习护生操作技术不熟练,有时甚至需重复操作,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如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患儿本身血管细、穿刺难度大,有些循环较差的患儿穿刺难度更大,实习护生在进行穿刺时,常常不能“一针见血”,有些家长甚至“歧视”实习护生,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4)实习护生对查对制度淡漠。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强有力的措施。实习护生没有执业执照,没有单独值班,任何时候都有带教老师的指导,依赖性较强,常忽视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对查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加之儿童天性比较好动,会出现患者不在自己的床位完成输液的情况,一旦不严格查对,便会导致漏输甚至错输液体,从而引起护理差错。

(5)实习护生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轮转到儿科实习后,护生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畏惧”感,大多数护生不能和临床医生、带教老师进行较好的沟通。同时,由于儿科病人多、工作量特别大,实习护生在进行临床操作或护理前,也没有详细给家长进行解释和沟通,有的护生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因此,实习护生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患儿家长的不满,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6)实习护生法律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逐渐增强,患儿家属更加关注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报道显示,实习护生对卫生法律相关制度及知识的认识严重不足,而且在校期间只有一门“卫生法律法规”的选修课,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儿科实习护生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其处置方式可能不规范,极易导致护患纠纷,而且在纠纷事件处理过程中亦处于被动地位。

(7)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大。在全国上下都在谈论“儿科医生荒”的今天,部分儿科医生选择了逃离,同时也不难发现一些护理人员也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儿科医护人员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儿科实习护生更是如此,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以至于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护理差错,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2防范措施

(1)加实习护生的理论教学。儿科不等于“小儿科”,也不等于“小内科”。其病种繁多涉及各个系统,各系统的疾病又具备自身的特点,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实习护士较好地学习并掌握儿科疾病的专科护理知识?第一,定期开展教学查房和小讲座。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查房和科内小讲座,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并在晨间查房时随时提问,促使护生看书。第二,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理论带教。安排工作3年以上、具有护师资格及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并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培训及考核,以期进一步带好实习护生,让护生掌握更专业的专科知识。

(2)指导护生加强入院前健康宣教,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的医学及护理常识。在患儿办理入院时,指导实习护生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除了向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医护的工作流程、作息时间等,更为重要的是要告知家属患儿所患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疾病的特点、护理要点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护理操作技术,让家属了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可能出现的演变过程,以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3)不断规范和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术,加强专科护理培训。儿科实习护生可实行“导师负责制”,当实习护生进科后,为每名护生选择一名护士导师,实现一对一带教。护士导师在操作技术和专科护理上进行“手把手”的传授,鼓励护生多动手、多实践、反复操作,并定期进行儿科相关护理技术、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总结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不足,不断规范和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术。

(4)指导护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实习护生入科教育及“三查八对”制度的学习,定期在护理早交班时反复强调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同时带教教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监督护生做好查对工作,在具体的护理操作前,还须告知实习护生必须实行双向核对,就是护士在喊出患者名字后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再复述一遍患者名字,确保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护理操作处理,避免出现护理差错。

(5)培养实习护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实习护生进科后,应拉近护生与医生、带教老师之间的距离,培养“主人翁”意识,让其减少陌生感、畏惧感,以便在临床实习工作中能较好地相互沟通,进而更好地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当然,护患沟通更加重要。

当实习医生进入临床工作,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实习护生更是如此,因为实习护生接触患儿的机会和时间更多。“技术能救命,沟通能救心”,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带教老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及文化背景的家属,指导护生采取不同沟通技巧,礼貌用语,微笑服务,耐心解释,注意语气、语调。在科室开展“情景模拟沟通”培训,让实习护生应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病患及家属的需求,做好沟通工作和操作前的告知义务,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6)加强实习护生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科室内部遴选有经验的带教教师,结合具体的临床护理病例,对实习护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儿科护理操作规范的培训,包括《护士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并对实习护生进行考核,让其认识法律法规及相关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为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7)成立“儿科实习护生心灵加油站”,减轻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在科室成立“儿科实习护生心灵加油站”,由具备资历的护士老师兼任“加油站”工作,每周定期对有需要的实习护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为实习护生释疑解惑,听取她们的倾诉,并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增强工作信心,把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实习工作中,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综上所述,儿科实习护生易发生护理纠纷,主要与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护理性强、家属缺乏对儿科疾病的常识性认识、护生对儿科专科操作技术不熟练、查对制度淡漠、缺乏护患间有效的沟通、法律意识淡薄以及护生实习时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在儿科实习过程中,应加强护生的理论教学,指导护生对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的医学常识的教育,不断规范和提高操作技术,严格“三查八对”制度,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强实习护生法律法规培训,达到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护理纠纷发生的目的,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黄秀菊.新形势下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4):93.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5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一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规范,科学管理,定期督导,着力提高传染病全员防控意识,确保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尤其是加强了重点传染病的监控与防控力度,杜绝了疫情因漏报而导致的疫情扩散。做到了报告率100%。

(一)传染病报告情况:**年全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种**例次,其他传染病尖锐湿疣*例。其中乙类传染病有**种,**例:艾滋病**例、甲肝**例、乙肝**例、丙肝**例、戊肝*例、肝炎未分型*例、庚肝*例、麻疹**例、肺结核**例、梅毒**例、猩红热**例、细菌性痢疾**例、布病*例;丙类传染病有*种,*例:流行性腮腺炎*例、感染性腹泻病**例、手足口病*例;乙肝订正为其他疾病*例、疑似麻疹订正为其他疾病*例、肺结核订正为其他疾病*例。报告率**%。

(二)**年共进行了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自纠**次,督查**次,考核**次;查阅出院病历**份,门诊日志**人次,**份。坚持每日查看前一日出院病历、门诊日志、检验结果、拍片及透视结果,随时核对,做到及时查缺补漏,督促首诊医生报告,杜绝漏报。坚持每旬下科室检查出入院登记本和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核对已报告的传染病;专职人员每日在收卡、审卡、网络直报时注重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与报卡人沟通,纠正错误,指导正确填写,力求无重卡,做到报告卡、登记本、网报、门诊日志/出院登记本登记相一致;督促报卡人能够及时、准确上报疫情,提高了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意识。

(三)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工作制度、考核标准,提升了报告的自觉性,使报告卡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修订完善了麻疹、手足口病、艾滋病和死亡病例的报告流程。结合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修订印制了传染病报告卡、死亡病例报告卡、性病报告卡,使医务人员明确了需要采集的患者信息和填表的注意事项,使报告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

2.督查与指导相结合,促进传染病管理工作规范运行。为了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管理工作,每周院、科两级对各科、诊室至少进行一次工作督查,重点传染病流行季节甚至每天一次,同时提供相关业务技术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工作。

(四)肠道门诊工作规范有序,各项制度健全。5月1日至10月31日共接诊腹泻病人**人次,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及时发现可疑肠道病传染病人,按规定程序报告,及时规范处置病人,防止了疫情在我院的扩散与蔓延,共报告细菌性痢疾11例,感染性腹泻40例。

(五)认真做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年全年共痰涂**次,其中涂阳**例,涂阴**例,初诊结核病病人**例,报告**例,转诊**例,报告率及转诊率均为**%,转诊到位率**%。

(六)在做好传染病报告的同时,按照卫生部(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主动搜索死亡病例,并及时上报,为死因搜索提供依据,**年全年共上报死亡病例10例。

(七)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各科室能按上报流程及时上报食源性疾病,**年共报告食物中毒1例。

(八)麻疹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去冬今春我市麻疹疫情流行期间,根据上级的防控要求,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麻疹疫情。

1.针对我区麻疹疫情严峻形势,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仔细地分析疫情趋势,系统梳理,寻找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成立了麻疹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制定了各责任科室的工作职责,层层分解任务,夯实责任,做到横向到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将麻疹控制工作作为当前医院的工作重点。

3.严把关键环节,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到“五早、六到位”,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思想认识到位,监测预警到位,医疗救治到位,宣传教育到位,重点部位管理到位,责任落实位。

4.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有效预防院内感染。麻疹患者收治在感染性疾病科,独立设区,候诊室和病房内通风换气良好,有明显的“隔离”警示标识,加强了病人及陪护人员管理,杜绝了交叉感染。

5.加强督导检查,密切关注麻疹疫情动态,实行24小时监测,一旦有病人出现,立即进行处置,将疫情控制在最低水平。

(九)手足口病与脊髓灰质炎的专项督导

针对下半年全国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态势,我科积极制定了防控预案,对急诊科、儿科、门诊部、感染科、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了专项督导,各科室均认真学习了《诊疗标准》、《防控预案》,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积极准备防护用品,做到了规范诊治,及时报告。防止了疾病在我院的扩散。

(十)义诊宣传

1.结核病日义诊宣传:**年3月24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我院积极响应号召,由防保科牵头,开展了义诊宣传活动,旨在提高群众对结核病防治认识,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形式为散发宣传资料和设立咨询台,地点设在医院大门口,参加义诊的人员有感染科、呼吸内科医护人员6名,防保科工作人员2名,发放宣传画册1000余张,接受群众咨询80余次,此次义诊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艾滋病日义诊宣传:**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由质控科牵头、防保科协调,在医院大门口开展了义诊宣传活动,宣传口号为“预防艾滋,奉献爱心,利己利人”,旨在进一步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降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倡导大家关怀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高全社会对防艾工作的认识。参加义诊活动的有质控科工作人员2名、防保科工作人员1名、皮肤科、泌尿外科、感染科医生各1名,护士2名,共计8人。宣传形式为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测量体重、血压等。前来咨询与测量的群众络绎不绝,义诊活动从上午11时持续到下午15时,共发放宣传册、画、彩页、宣传单等共计1500份,共接待群众100余位,此次活动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十一)业务知识培训、考试

根据传染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我科积极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全年就麻疹、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性传播疾病的防控知识、诊疗规范和死亡病例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地规范填写等进行了多次专项督导和六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防控知识和意识。

1.培训:全年共进行全院讲课两次,传染病知识专项培训4次,专项督导15次,专职人员下科室培训指导96次。

2.考试:*月*日,组织全院医生、医技科室相关人员考试一次,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应参加考试人数**人,实考人数**人,平均成绩90分。

二、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一)**年全年出生新生儿合计**人次,接种**人次,接种率为**%,及时率为**%,未接种人数**人,其中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医学观察儿**人、畸形儿*人、放弃治疗*人。

(二)规范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首诊接种工作。指定了专人负责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首针接种工作,认真执行《预防接种规范》,严格掌握禁忌症,及时完成了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首针接种、建证等工作。

(三)继续加强了孕妇乙肝标志物监测,积极开展阳性阻断治疗。**年全年筛查乙肝标志物阳性**人,阳性者及时按阻断程序给予阻断治疗,全年共为**名新生儿注射了高效价免疫球蛋白,阻断率**%,确保了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侵害。

(四)加大督导力度。专职人员持每周检查、每月**日下科室核对首针接种登记、三联单、出生登记、疫苗出入库单和疫苗批号,做到帐苗相符、出生登记与接符种登记相;并经常检查冷链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温度是否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同时经常与产科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沟通,交流工作经验,不断充实自己,优化工作方法。

(五)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组织并督促产科医务人员,利用板报、宣传画、口头宣教等不同形式,对孕产妇进行产前、产后健康教育及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首针接种的重要性,使我院的乙肝疫苗、卡介苗首针接种工作得到有序的开展。

(六)积极首针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我院接种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七)针对我院乙肝疫苗、卡介苗从8月份开始下滑趋势,我科积极与新生儿科、产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协调,制定了乙肝疫苗、卡介苗的补种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我院首针接种率。

三、存在的问题

(一)疫情报告方面:个别医生问诊不细,对病史采集不全面,导致复诊病人重复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认真,项目不全;个别医生书写门诊日志不认真,字迹潦草、地址不详。个别科室出入院登记本病人地址登记不详,14岁以下儿童未登记家长姓名。

(二)规划免疫方面: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未达到国家标准**%。

七、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

1.通过专业指导,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平时在收卡、审卡、录卡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指导正确填写;专职人员在下科室时,提供指导,注重沟通,使报卡人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疫情。

2.实行目标考核,做到奖罚分明,确保疫情信息的通畅。通过自上而下的检查、督促、考评,提高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意识,做到谁接诊、谁报告。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不瞒报、不漏报,月底汇总考评结果,奖优罚差。

3.加强自查,防止漏报。继续坚持每日检查核对前一日出院病历、门诊日志、检验结果、透视拍片结果;每旬下科室核对各科传染病病人登记的工作方法,确保传染病报告率100%。

4.及时联系结核病人,耐心解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

5、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二)计划免疫工作: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6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完善,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产科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如果出现护理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所以,医疗人员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做好妇产科护理中的每个环节,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患者互相协作,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妇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1.患者方面。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妇产科患者所存在的医疗危险也随之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医疗难度,但孕妇的家人对分娩的危险性没有充分重视,认为分娩是人生必经阶段,是自然现象,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2.护士方面。现在医院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长期繁忙的工作,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厌倦心理由此而生,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难免会因疼痛而挣扎,大叫,有的护理人员会表现出不耐烦,这会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如果夜班护士不认真进行产程观察,可能会导致产妇在无人护理的情况下在病床上或厕所分娩,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不按操作规范给新生儿护理,容易给婴儿造成伤害,这些都是引发纠纷的原因。

3.医疗护理技术。由于年轻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认识有局限性,加上护理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及时察觉一些新生儿的病症,耽误了治疗时间;对重症妊高征患者的观察护理不到位,严重时会使患者发生子痫;护理人员在助产过程中,配合不当造成会阴裂伤。这些都有可能给孕产妇带来生命危险。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母子的生命安全,特别是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症状时,如果没有及时将医疗设备、相应药物准备妥当,或者对病情的处理判断和医疗技术发挥不当极易导致纠纷发生。

4.药物性因素。产妇用药十分关键,用药不慎可能会给产妇带来无法挽回的危险。如妇产科用的催产素,要熟悉掌握该药的适应证,在催产时,如不准确调整液体的速度,不仔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颈坚硬,宫缩过强,都有可能引发宫缩不稳定,严重时还会导致子宫破裂。

5.消毒隔离方面。患者的会阴切口要严格消毒,否则会导致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为新生儿洗澡也要仔细消毒,避免新生儿脐部、眼部的交叉感染。紫外线消毒时,应告知产妇要防范的问题,并为婴儿遮盖身体,以免造成产妇和婴儿的皮肤损害。

风险控制方法

1.服务意识教育。服务要做到以人为本。现在的护士群体偏向年轻化,社会经验不足,服务意识有待提高,这是护理工作中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应加强对护士的业务培训工作,聘请有丰富妇产科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做讲解,并教授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交流的技巧,让年轻护士在思想态度上加强服务意识,做到以人为本,时刻谨记患者的健康才是自己的幸福。

2.加强医疗设备、用物的清查制度。医护人员要随时检查医疗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否随时待命,同时要严格监管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使用的药物做好记录备案,还要保证药品的充足,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随时使用。为了保证医疗操作准确,可以制订必要的医疗操作守则,方便医护人员查看。

3.完善业务能力。护理是一份技术性工作,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应保持不断进步的状态,加强培训实践,减少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纠纷。按时书写护理文书,随时掌握新型护理技巧,同时改正以前不当的护理行为,还要完整记录急救孕产妇的急救时间,基本情况和操作过程,内容要清楚详细,不得随意更改。对危重患者要严密检查,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做好详细记录,是减少纠纷的证据保障。

人性化管理1.热心接待。新产妇人院后,责任护士要在30min内与产妇进行沟通,尽量满足产妇的正常需要,这是培养良好关系的第一步;在检查中遇到已临产的产妇应立刻送进产房检查;离临产还有一段时间的产妇,护理人员应与其多进行沟通,缓解待产的紧张情绪。

2.细心计划。产妇出院时,护理人员最好给产妇一些祝福的话语,拉近与产妇的距离,并告知产后恢复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对已经分娩的产妇,护士要在分娩当日告知饮食计划,健侧卧位。讲解产后2h小便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伤口疼痛的原因和防止感染的方法;护士应在产后及时询问产妇的睡眠、饮食情况以及伤el疼痛的情况,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的保健和卫生;在产后2d,向产妇询问乳汁分泌的情况,观察新生儿是否有黄疸现象或脐部感染,对乳汁分泌障碍的产妇进行协助挤奶;产后第3天教会产妇保持乳腺管通畅的方法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全方位的护理不仅保证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人性化的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耐心治疗。孕妇进病房后,护士要在5个方面进行护理和沟通,即1个要求(安全、同情、关心、尊重),2个重点(拥有娴熟的护理技巧,保证护理丁作的顺利进行;加强与产妇的沟通,缓解紧张害怕的情绪),3个满足(照料好产妇的日常生活,帮助行动困难的产妇上厕所,饮食;面对产妇的提问要耐心回答,解答产妇心中的疑惑,使其保持平稳的心态;满足特殊要求,温馨待产),4个留意(留意产妇的心理变化;家属的意见和困难;待产期间的言行举止有何不妥;身体疼痛的情况),3个避免(避免对产妇用激烈的语调;避免使用产妇难以理解的语言进行疑难解答;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

4.嗳心沟通。产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办理出院手续,并告知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法;向产妇发放注意事项的手册,以便产妇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小结人性化管理让年轻一代的护士明白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从前墨守成规的医疗操作变成实实在在的人性化服务,不仅满足广大孕产妇的需要,还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建宏。整体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2):19.23.

[2]季宏波,赵莉,董艳红,等。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中国病案。2008,9(10):44—51.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7

医患纠纷的特点

纵观各类医患纠纷,其主要特点如下:①从医患纠纷发生的时间来看,节假日和夜间多发。②从医患纠纷发生的频次来看,手术科室(尤其是骨科、妇产科、普外科、眼科)、急诊科、儿科(重点是新生儿科)、iCU多发。③从医患纠纷易发生的人群来看,儿童、青壮年和疑难病人易引发纠纷。④从医患纠纷的影响和赔偿数额看,恶性医患纠纷案件逐年上升。

医患纠纷的原因

医患纠纷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是单一方面的结果。病人和家属、医院和医务人员,以及社会各因素等在医患纠纷中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1)来自医院和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①医务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在所发生的医患纠纷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医务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不足所致。②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查体不细致,观察病情不细致,处理问题不及时。从近年来病人投诉情况来看,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查体不认真、敷衍,该做的检查不做,导致误诊、漏诊时有发生,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痛苦。③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病人不满。在这种敌对情绪作用下,一旦病人疗效不佳,或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就会被患方揪住不放,从而演变为纠纷。④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有缺限。例如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对于病情有异义的病人,没能很好的执行三级医生负责制,没有及时请专科医生和上级医生会诊,对于抢救病人抢救会诊到位不及时,而引发纠纷。⑤告知制度执行不好。病人入院后不及时签告知书或委托书,对病人实施手术、特殊检查、治疗、用药等不做书面告知等。⑥双休日门急诊专科医生配备不齐全。由于人员配备不足,不能保证每一个专科均有医务人员值班,既使有专科医生值班,但由于受年资等因素限制,也容易发生误诊和误治现象,从而导致纠纷。⑦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医学资料管理和医学文书书写不规范。如病人的化验单、B超单、Ct片、X片等医学资料管理不善,有丢失现象,给患者就诊带来很多不便而引发纠纷。⑧医用材料质量问题。近年来因医用材料不合格引发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尤其是骨科用于内固定的各种医用材料,一旦出现问题,不仅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痛苦,也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⑨收费问题。由于现有的收费标准比较复杂,医务人员在收费过程中不认真,导致输入错误,以及个别科室多收费、分解收费、错误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一旦被患方发现,会认为整个收费都存在问题,从而引发纠纷。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8

【关键词】产科超声筛查风险防范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出生缺陷发生率已经降到3%左右,而我国目前出身缺陷仍高达5%左右;全世界每年筛查790多万出生缺陷儿,我国每年都有将近120万个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超声检查是基层医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而乡镇卫生院更是产前超声筛查的最前沿阵地,人们也对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检查寄予极高的期望。超声检查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人们对超声检查的过高期望,加上人们法制观念和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所以产科的医疗纠纷在总的医疗纠纷中的比例较大,其中又有相当部分直接或间接与超声检查有关。基层单位超声人员相对较少、知识层次较低、仪器设备相对落后,产前超声检查的风险更加突出。作者就乡镇卫生院产科超声检查的医疗风险防范作一探讨。

一产科超声检查存在的医疗风险

1.人员结构不合理

乡镇卫生院超声检查人员由于历史、客观原因,主要来自于其他临床各条战线,有医生、有护士、更有一些仅经过短期培训就草率上岗的其他从业人员,他们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的专业培训,对超声专业的特殊性普遍认识不足。有的卫生院超声医师还兼其他工作,几乎都没经过“产前超声诊断进修医师系统培训”,而乡镇卫生院是产前超声检查的前哨站,让这部分人员检查很容易产生漏诊、误诊。

2.法律意识不强

乡镇卫生院法律意识淡漠,多未能按《执业医师法》要求严格依法执业,未严格执行人员、技术准入;部分超声医师忽视《母婴保健法》中赋予孕妇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等,部分乡镇卫生院未执行《侵权责任法》中的医务人员告知义务,未明确告知孕妇产前检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性,未让孕妇阅读、理解、签署产前超声检查知情同意书等。超声医生只重视做,而忽视法律、法规对孕妇的讲解、宣传。

3.设备相对落后

乡镇卫生院大多仅装备黑白B超或中、低档彩色超声,其分辨力较差,不能清晰显示胎儿某些结构。传统的二维黑白超声只能检查到胎儿的大小、羊水量以及胎盘情况,而产前超声胎儿畸形筛查需用高档彩超并辅助三维成像系统探测胎儿形态学异常[1]。受到仪器的影响,超声仪器的分辨率及穿透力的限制,乡镇卫生院产前超声诊断很难达到产科高质量检查的要求。产科、产科保健门诊及超声医生都应该向孕妇及家属告知本院实情,一般仅能进行一般产科超声检查,不是以检测胎儿畸形为目的,而是主要对胚胎和胎儿进行大致的生长发育评估。

4.错过最佳检查时间

乡镇卫生院来做超声检查孕妇多来自农村,很难按规范完成产前超声检查,大多数孕妇仅在临产前做一次超声诊断。而且乡镇卫生院不少医务人员和孕妇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总以为胎儿越大检查出畸形的可能性越大,错过检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期孕18~24周。随着胎儿的增大,虽然很多畸形也随着胎儿的发育而长大,但是随着胎儿长大,影响的因素也会相应增加,比如羊水相对少、胎儿骨骼声影、胎位较固定等,都会影响胎儿许多结构的显示与观察。因此,错失了最佳产前检查时间,会影响胎儿畸形的检出。另外,有些胎儿畸形表现仅在特定孕周内或某个特定时机才表现出来,形态变化较明显者才有可能为超声检出。

5.社会期望值太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小宝贝是家庭、社会的美好愿望,减少低智儿、畸形儿的出生,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超声诊断作为目前产前诊断的唯一可行的影像学检查,对孕妇和胎儿基本不造成伤害,超声检查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甚至吹捧,特别是三维、四维超声的临床应用,结束了千百年来无法“看到”母腹中胎儿的“真面目”以及无法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的历史。医学知识匮乏的孕妇想当然的认为超声能够清清楚楚显示腹中胎儿所有部位,只要进行了产前检查就能100%生下毫无缺陷的健康婴儿。严酷的现实是产前超声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畸形(如某些肢体畸形,这在大众无法理解)产前超声并不能完全检出的宣传严重滞后,社会公众并不完全了解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仅是间接检查。即使最好的医院、最著名的医师对产前超声也不是100%能发现。何况,基层卫生院仅能开展一般产科超声检查,是对胚胎和胎儿进行大致的生长发育评估,而不是以检测胎儿畸形为目的;条件好的基层卫生院仅能筛查出致命性儿缺陷。

6.日常工作量大

超声医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压力大,近年全国普遍实行超声检查随到随做,报告“立等可取”制度,超声检查工作量急速上升,现在的超声检查不仅被各家医院列为常规检查项目,更被列为大规模体检的必查项目[3]。但超声医师的工作性质与其他影像医师不同,他们既要做诊断工作,又要做技师工作,还要做打字员工作,基层医院超声医师往往还兼职其他科工作如临床、心电图甚至防保科工作等。有的单位因经济利益的驱使,滥用超声作高速度象征性普查,超声医师工作状态是“瞪着眼、仰着头、扭着腰、舞着手、动着脑”,工作一般从早到晚,整天处于紧张状态。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如发生判断失误,一方面可能漏诊严重的胎儿畸形;另一方面,又可能因误诊而将一个健康的胎儿置于死地!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几乎使从事这项检查工作的每位超声医生如履薄冰,心理压力过大,易发生职业倦怠。而一旦出现职业倦怠,医务人员就会丧失工作热情,效率低下,对患者态度冷漠,甚至诱发医疗差错和事故。

7.工作环境差

乡镇卫生院医院超声检查室的工作环境普遍较差,诊室空间狭小,室内光线阴暗,夏天及冬天开着空调,空气不流通,又长时间处于电子辐射之下。但超声日常就诊量大,医院未能为孕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候诊区拥挤、秩序混乱,环境卫生差、空气质量不佳,候诊时间过长,造成了检查人员急躁、孕妇烦躁,平添怨气,容易引发医患矛盾。

二产科超声筛查的医疗风险防范

1.加强学习

乡镇卫生院超声医师要学习贯彻落实执行《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应依法执业;认真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和超声检查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努力学习超声业务知识,增强业务技能,严格操作规范,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各项业务培训,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妇科和产科超声检查指南和报告书写示范》等的技术要求开展各项日常工作。积极争取参加“产前超声诊断进修医师系统培训”,规范产前超声诊断,产前超声检查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内容复杂,对超声医师要求严格,从事产前超声诊断的医师须经产前超声筛查培训,按照超声规范操作及检查顺序扫查出胎儿各个器官的标准切面,从而在获得标准切面的过程发现异常。正常标准切面的获得和认识是发现胎儿异常的最基本条件[4]。乡镇卫生院超声检查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是专科医院,各种病例都有,而且有的还身兼数职,但产前超声检查受孕妇体位、胎儿体位、仪器设备、扫查手法、检查者的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前筛查结果又责任重大,这就要求超声医师不断学习,才能面对大量患者,在检查的短时间内进行最有效和最全面的检查。检查医生一定要操作规范化,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胎儿产畸形检出率。

2.加强沟通

2.1建立基层医院与上级产前诊断中心的经常联系制度,乡镇卫生院虽然不具备产前诊断资质,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卫生院又要完成大量的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工作。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乡镇卫生院如按规定,仅开展产前超声一般检查,有条件可开展卫生部规定的6种胎儿畸形常规产科超声诊断,这些显然不能满足临床及广大孕产妇要求,更不会减少产科超声医疗纠纷。我们应本着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例胎儿超声检查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胎儿严重畸形的漏、误诊。只要我们掌握好正常胎儿解剖学、胎儿发育异常发生发展规律、扫查显示正确切面、在合适孕周按规范仔细扫查观察,就能对引起胎儿解剖结构形态较明显改变的大部分畸形作出初步诊断,至少可建议进一步检查,为降低缺陷儿出生把好基层关,也可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为了乡镇卫生院更好地开展产前超声检查工作,建议建立乡镇卫生院超声检查与上级产前诊断中心的经常联系制度。乡镇卫生院超声检查,将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可疑异常胎儿者及时建议转上级产前诊断中心会诊,上级产前诊断中心则定期将确诊意见予以反馈,以促进乡镇卫生院超声筛查技术的提高。

2.2沟通是多方面的,超声医师要加强与临床医师、孕妇、公众及媒体等的沟通。临床医师与产妇的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他们是首诊者,详细、耐心的临床沟通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孕妇及其家属的期望值。产科医师在询问孕妇的孕情时,主动告知其本单位能服务的范围,筛查出高危孕妇通知超声医生,重点注意什么,告知孕妇在孕期不同阶段,超声检查的主要目的,指导孕妇下次什么时间再来复查,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超声医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基层医院病人、孕妇及家属更相信临床医师,对高危孕妇可建议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告知那些畸形超声是无法诊断的、那些畸形本院的超声检查,由于仪器、人员水平的限制还需到上级产前诊断中心进一步明确诊断。超声医生在检查孕妇时,一边对在这次检查看到了什么,没看到什么,边做边向孕妇及家属介绍,顺便还可向孕妇及家属交待这次没看的原因,下次在什么时间复查;并告知他们超声对不同畸形的实际检出率,超声检查这次未发现问题并不意味胎儿将来一切正常,努力降低他们过高的期望值。超声医生应向公众和媒体等如实介绍,不能夸大其词,向做广告一样喧染超声检查,让社会实事求是地评价超声诊断,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理解超声检查的局限性和孕妇检查的时效性。

3.加强宣传

超声作为一项无创性的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和诊断的准确性。但作为影像学检查[2],超声又具有仪器本身的局限性和依赖性,仪器质量、最佳检查时间、检查者经验、操作手法、孕妇腹壁厚度、羊水量多少、检查占用时间、胎儿自身发育情况、骨化程度、胎盘位置以及胎位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畸形胎儿在产前的检出率。1993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强调无论使用哪种超声设备,亦不管在妊娠哪一阶段,即使让最有经验的超声专家进行彻底的检查,期望所有的胎儿畸形都被检测出来是不现实和不合情理的。超声检查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和结构的解剖学异常,所以对于严重的胎儿畸形的诊断不易漏诊,但对较小的畸形由于解剖学改变不明显和胎儿血流动力学的特殊性,难以进行准确的产前诊断,如单纯的室缺或房缺、单纯腭裂等;多指(趾)、并指(趾)或缺指(趾)这类畸形则由于三维、四维超声的应用而提高了诊断率。但乡镇卫生院由于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的影响,是很难做出准确无误的超声诊断,对高危孕妇除应仔细检查外,有疑问时还应主动介绍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复查。产前超声检查应向孕妇明确告知如下内容:①产前超声检查前告知孕妇及家属超声检查的局限性、时限性和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使孕妇及家属对超声检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②检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期是在孕18-24周,每次胎儿检查的重点内容和间隔应当告知。③超声诊断报告中,阳性结果要有图像和文字记录。④明确告知本院产前超声检查的能力或范围,签署产前超声检查知情同意书。

4.改善条件

医院要适当增加超声医师人员,减轻超声人员工作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应更新档次相对高的超声设备,提高仪器的分辨力和穿透力;对超声科进行合理布局,有条件的可设置导医分诊台、电子叫号系统,为孕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尽量缩短候诊时间;对于急诊病例,及时启用绿色通道;有条件者可在候诊区为孕产妇播放背景轻音乐、胎儿生长发育、胎儿超声检查及其局限性的科普宣教录像或展板,提供免费书报等[5]。同时,医院也要为超声科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工作条件,以构建和谐、文明的医疗保健服务环境,达到更好地为广大孕妇和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慧.浅谈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5(3):1224.

[2]黄品同,黄福光,赵博文等.必须重视超声医师的职业损伤.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2):1141-1143.

[3]史夏琛子,徐惠英,洪向丽等.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5):398-399.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9

【关键词】产科护理工作

纠纷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产科是护理投诉最多的科室之一,为避免及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现将我院产科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护理纠纷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如下:

1.护士在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引起护理差错,是目前引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之一

1.1婴儿性别错写或出生时间错:由于产科需要填写的表格及各种记录太多,且内容重复写,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工作中未注意查对易出现差错,常在病历、婴儿腕带、胸卡、预防接种卡、新生儿出院卡、电脑医嘱中写错新生儿性别或出生时间,引起家属的猜疑和误解.,造成护理纠纷。这种情况是最严重的,特别是女婴错写成男婴时,往往解释的难度较大。只有在工作中对以上内容反复进行核对才可减少或避免差错的发生。

1.2新生儿抱错:新生儿沐浴或新生儿需要做各种检查、治疗前后与母亲分开或归还时未认真做好核对,造成抱错或误还新生儿。这种情况现在实行母婴同室后,同家属讲清新生儿做任何的检查和治疗时都要有家属跟随后极少发生。

1.3婴儿血型抄错:护士工作疏忽在新生儿出院卡上写错血型,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夫妻间的不信任,最终解决的办法要重新验血型,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引起纠纷。加强出院内容的核对,由两名护士进行出院前的核对工作。

1.4未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对病人未执行反核对,如输液卡写错床号、姓名或妊名中的姓及其中的一个字错,用药的药名错写。最严重的是未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产后药物产前用如缩宫素、产妇用药错用于婴儿等等,造成产妇及家属不信任,甚至发生严重后果,引起护理纠纷。只有加强制度的落实才可避免差错的发生。

1.5预防接种:护士未做好查对造成乙肝、卡介苗漏种或多种,或接种时间及接种的部位不符合要求,或对预防接种事项交待不清等等。现我科要求实行双人核对并加强出院前核对后基本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1.6标本错误或丢失:如产妇与婴儿标本混淆,由于婴儿出生时没有姓名,都是以母亲的名字后面加“婴”,如护士疏忽,漏写婴字就与母亲的标本一样无法区分,造成错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出生时抽不到脐带血,不注意交班及查对造成产妇出院未有标本的情况,也容易出现护理纠纷。加强班次对血标本进行核对,脐血标本由助产士与护士进行交接并签名负责。

2.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1观察病情不细心,交接不认真,对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如产妇术后、产后阴道流血过多未能及时发现,造成产妇大出血。交接班不时未听胎心音,造成产妇胎死宫内未能及时发现。未按要求巡查病房婴儿出现呕吐误吸造成窒息未及时发现,或已造成死亡等。对此要制定必要的具体化工作流程及护理常规并经常督促落实情况,用制度来管人。

2.2主观判断意识强,造成病情延误。如子痫前期产妇血压一直高,认为稍高一些无关紧要,最后造成抽搐等。可用一些有关的例子对护士进行教育,使护士在这方面的知识增强。

3.护士业务水平低

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如产妇及家属提问不能正确作出回答及解释,静脉穿刺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判断能力差、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如遇急、危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抢救。护士长对护士要加强专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学习,并对实际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及训练,使护士整体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4.护理人员资源缺乏

特别是基层医院产科护理人员非常缺乏,且得不到院领导的重视。因产科工作繁琐、周转率极高、产妇与新生儿均需观察与护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病人来住院的时间、人数、病情都难以预料,这给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晚夜班的护理人员一人当班时更为紧张。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无法满足产妇及家属的需求。或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未能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引发纠纷。最好实行双班制,这就要争取得到院领导特别是护理部的重视才能得以解决。

5.护士服务态度

护士说话语气生硬、态度冷漠、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产妇及家属认为护理人员缺乏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解释或解释不详细,讲话不能把握有利时机,说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个别人员进行特别的教育,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

6.未确实维护、尊重患者的权利

护士在进行暴露性操作前未作任何遮掩工作,使产妇认为工作人员不尊重他人隐私权。以及当产妇患某些性病及传染性疾病,如HiV等不注意保密,泄露病人隐私。教育护士对此做法属违法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

7.住院环境及卫生条件

基层医院大多是地方小,环境卫生搞得较差,且楼层结构不符合要求,指示标识不明显,入院宣教及环境介绍不详细,造成产妇及家属不容易找到所去地点,怨言连天,如在护理问题上再出现一些令其不满意行为,更会夸大事实,引发纠纷。只有尽最大可能的在产科开展温馨病房,增进设施,督促清洁工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才能最大可能的满足产妇及家属的需要。

8.药品、仪器、设备

由于抢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等未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差造成慌乱及抢救延误。这就要求护士长对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培训,对药品、仪器、设备要做好管理,指定专人管理,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报告及时维修才能得以杜绝。

9.费用问题

收费不公是引发护理纠纷的导火线。费用问题病人一般都较敏感,主要是患者对费用有意见,因此,护士对收费的内容对患者要耐心认真的做好解释,对病人费用应合理公正,以避免矛盾发生。

10.产妇及家属的原因

儿科医生自查自纠报告篇10

ontheCausesandpreventivemeasuresof

nursingDisputesinpediatricnursingStudents

CHenGXingdong,HeYing

(affiliatedHospitalofZunyimedicalCollege,Zunyi,Guizhou563003)

abstractpediatricnursingobjectisspecial,isahighincidenceofnursingdisputes,thepracticeofnursingstudentsinclinicalpracticemorepronetonursingdisputes.thispaperanalyzesthecausesofitsoccurrence,andputsforwardpreventivemeasurestoeffectivelyreduceoreveneliminatetheoccurrenceofnursingdisputes,tobuild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nursesandpatients.

Keywordspediatric;nursingstudents;nursing

儿科护理对象特殊、病种繁多、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大而繁琐,具有较强的专科技术操作性,是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近几年来,“伤医案、伤护案”屡见不鲜,不仅医患关系紧张,护患关系也降至了冰点,护理纠纷也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关注和重视。儿科实习护生更易发生护理纠纷,而临床实习又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实习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阶段。在儿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如何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是护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拟分析实习护生在儿科实习过程中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期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

(1)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护理性强,实习护生难以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儿科病种繁多涉及各个系统,专科护理性强,护生需要掌握系统而全面的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儿科护理学与内科、外科护理学同属二级学科,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习教学,在教学时间上都远少于内、外科,因此,护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儿科疾病相关护理知识。当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有疑问时,很难得到准确、满意的答复,甚至有时得到的是错误信息,从而引发家长的不满,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2)儿科疾病特殊病情变化快,有别于成人,且家属缺乏对儿科疾病的常识性认识。小儿时期各系统功能不完善,疾病具备自身的特点有别于成人,且病情变化快。儿科亦称为“哑科”,患儿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描述自身的病情特点及变化情况,有时病情演变甚至恶化让临床医生也措手不及。同时,由于患儿家属缺乏对儿科疾病的常识性认识,无法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恢复需要时间和过程。而实习护生处于科室的“最底层”,有些家属甚至把治疗过程中病情的正常演变、某些药物的治疗反应以及疗效欠佳等误认为是实习护生“不当”的护理所致,以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3)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儿科面对的护理对象多为婴幼儿和重症患儿,加之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患儿配合程度差,这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足够的耐性和信心,更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孩子都是家中的宝,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较高,而实习护生操作技术不熟练,有时甚至需重复操作,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如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患儿本身血管细、穿刺难度大,有些循环较差的患儿穿刺难度更大,实习护生在进行穿刺时,常常不能“一针见血”,有些家长甚至“歧视”实习护生,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4)实习护生对查对制度淡漠。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强有力的措施。实习护生没有执业执照,没有单独值班,任何时候都有带教老师的指导,依赖性较强,常忽视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对查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加之儿童天性比较好动,会出现患者不在自己的床位完成输液的情况,一旦不严格查对,便会导致漏输甚至错输液体,从而引起护理差错。

(5)实习护生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轮转到儿科实习后,护生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畏惧”感,大多数护生不能和临床医生、带教老师进行较好的沟通。同时,由于儿科病人多、工作量特别大,实习护生在进行临床操作或护理前,也没有详细给家长进行解释和沟通,有的护生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因此,实习护生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患儿家长的不满,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6)实习护生法律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逐渐增强,患儿家属更加关注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报道显示,实习护生对卫生法律相关制度及知识的认识严重不足,而且在校期间只有一门“卫生法律法规”的选修课,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儿科实习护生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其处置方式可能不规范,极易导致护患纠纷,而且在纠纷事件处理过程中亦处于被动地位。

(7)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大。在全国上下都在谈论“儿科医生荒”的今天,部分儿科医生选择了逃离,同时也不难发现一些护理人员也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儿科医护人员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儿科实习护生更是如此,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以至于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护理差错,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2防范措施

(1)加??实习护生的理论教学。儿科不等于“小儿科”,也不等于“小内科”。其病种繁多涉及各个系统,各系统的疾病又具备自身的特点,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实习护士较好地学习并掌握儿科疾病的专科护理知识?第一,定期开展教学查房和小讲座。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查房和科内小讲座,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并在晨间查房时随时提问,促使护生看书。第二,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理论带教。安排工作3年以上、具有护师资格及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并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培训及考核,以期进一步带好实习护生,让护生掌握更专业的专科知识。

(2)指导护生加强入院前健康宣教,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的医学及护理常识。在患儿办理入院时,指导实习护生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除了向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医护的工作流程、作息时间等,更为重要的是要告知家属患儿所患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疾病的特点、护理要点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护理操作技术,让家属了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可能出现的演变过程,以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3)不断规范和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术,加强专科护理培训。儿科实习护生可实行“导师负责制”,当实习护生进科后,为每名护生选择一名护士导师,实现一对一带教。护士导师在操作技术和专科护理上进行“手把手”的传授,鼓励护生多动手、多实践、反复操作,并定期进行儿科相关护理技术、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总结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不足,不断规范和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术。

(4)指导护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实习护生入科教育及“三查八对”制度的学习,定期在护理早交班时反复强调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同时带教教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监督护生做好查对工作,在具体的护理操作前,还须告知实习护生必须实行双向核对,就是护士在喊出患者名字后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再复述一遍患者名字,确保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护理操作处理,避免出现护理差错。

(5)培养实习护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实习护生进科后,应拉近护生与医生、带教老师之间的距离,培养“主人翁”意识,让其减少陌生感、畏惧感,以便在临床实习工作中能较好地相互沟通,进而更好地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当然,护患沟通更加重要。

当实习医生进入临床工作,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实习护生更是如此,因为实习护生接触患儿的机会和时间更多。“技术能救命,沟通能救心”,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带教老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及文化背景的家属,指导护生采取不同沟通技巧,礼貌用语,微笑服务,耐心解释,注意语气、语调。在科室开展“情景模拟沟通”培训,让实习护生应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病患及家属的需求,做好沟通工作和操作前的告知义务,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6)加强实习护生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科室内部遴选有经验的带教教师,结合具体的临床护理病例,对实习护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儿科护理操作规范的培训,包括《护士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并对实习护生进行考核,让其认识法律法规及相关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为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