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督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2:56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1

关键词 网络舆论监督 意义 问题 出路

过去的2008年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而言意义非凡。从“许霆案”、“华南虎事件”落幕,再到“封口费”事件、“天价烟”事件等等,网络舆论监督正以其高效灵活的方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年”,①并且这种发展势头与热情至今不减。这既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在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其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与分析,从而使网络舆论监督能够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意义与作用

第一,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程度与水平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程度与水平,也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和评定的功效。”②就此而言,网络舆论监督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已经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平台。网民大多通过新闻跟帖、bbs论坛发贴或跟帖、个人博客或网上签名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中去,并借助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迅速形成舆论合力,从而实现监督的目的。这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也应是民主进步的充分体现,因为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观点,并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够受到关注。

第二,网络舆论监督实现了社会公众作为监督主体的本位回归,并在具体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的主体应是社会公众,但传统媒体的舆论中,大都是由新闻媒介代替公众进行并实现的,在很大程度上,公众舆论监督等同于媒介监督。而在网络传播中,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被打破,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也促使了信息获取能力和言论表达的平台,普通民众可以更方便、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网络的匿名性也给言论的发表者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感。同时,网络的超强聚合力、良好的交互性和快捷的传播速度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聚集,并以其巨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影响甚至决定事件的发展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网民自始至终都是舆论监督的主体。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一直被看作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这个湖北青年在广州收容人员救助站被殴致死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后,一时间互联网上的抗议声此起彼伏,网友们强烈而执着地要求有关部门严惩凶手,公开处理此事。这种舆论声势不仅引发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案的高度重视,13名疑犯被缉捕归案,还直接导致了实行了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这让我们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力量。在最近的“华南虎事件”、“封口费事件”、“天价烟事件”中,这种力量也一次次彰显,并最终影响了事件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虽然网络舆论具有强大的社会监督功能,对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信息的与传播上过于随意,虚假新闻频频出现,这不仅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

在传统媒体中“把关人”随处可见,并且一般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担任,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这也是传统媒体在受众心目中公信力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网络媒体则缺乏对传播信息的必要监管,其特有的技术特征和运作方式常常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使得网络身份虚拟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道德责任意识,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信息传播者,出于种种目的,恶意散播虚假信息甚至是谣言、诽谤,对政府或个人加以中伤或诋毁。当这些虚假信息或谣言在网络空间滋生后,往往会对不明真相的网民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进而可能催生出某种恶性的网络舆论,而这又会在更大范围内造成信息误导,这不仅在现实社会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会极大地降低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而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前提则必须是信息的准确无误和畅通无阻,不良信息的存在无疑会使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大打折扣。

第二,网络舆论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论较为突出,这容易引发_网络舆论监督中群体心理机制的“失控”,进而产生“网络暴力”现象。并对公民的一些合法权益构成威胁和侵害。

目前,由于网络舆论监督在法律约束方面存有不足,这使得它与网络暴力之间无法清晰地界定,尤其当网络舆论中那些只为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占有主导地位的时候,一些缺乏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势必受到影响,造成“群起而攻之”的混乱局面,正常的监督行为也会演变为“网络暴力”(主要表现形式有“不文明的粗口”、“人身攻击”、或“失去理智”等网络行为)。特别是“人肉搜索”的出现与兴起,进一步助长了一些滥用权利、挖人隐私、恶意诽谤的网络暴力行为。在一些诱发事件的刺激下,许多网民借助人肉搜索。找出涉及该事件的相关人员,并将其能找到的一切私人信息擅自公布在网络上(这当然也包括应被保护的合法的隐私信息),这种随意公布、传播他人隐私的行为以及对当事人带有明显恶意的攻击性语言本身已经构成侵权,即便它是为了追求良好的结果,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过程中对他人合法权益所造成的侵害,更何况许多肆意搜索攻击行为缺乏理性,甚至连诱发事件的真实性都无法保证,由此在现实生活中所酿成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舆论压力往往会对处于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一些社会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一边倒”的网络舆论无形中对审判结果起到了某种导向作用,从而造成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这又可能影响司法公正。

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不具法律意义的舆论压力与“媒介审判”有相似性,指的都是干预、影响审判独立的现象,不同的是“媒介审判”的主体是新闻媒介,而网络舆论压力则主要是源于网民对于事件的集体自发的关注所形成的舆论压力环境。理性的网络舆论会对司法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促进司法公正。而如果一旦出现网络舆论监督不当,则有可能对司法审判形成干扰,导致司法不公,特别是在舆论“一边倒”的压力之下,司法机关很难不受到影响,同时司法审判需要的是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的真凭实据,而网民所形成舆论声势的事实往往是表象的,不一定是证据。因此,对于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我们要从促进司法公正的角度加以引导和解决,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

三、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出路分析

第一,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注重制度建设,以便对网络舆论加强约束和引导,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是需要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做制度保障的,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相比网络自身的发展而言,目前的网络立法还相对滞后,这当然也与网络舆论传播的复杂性有关。法律的不健全给目前的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对随意虚假信息甚至是恶意散播谣言的网民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来加以制止和管理,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很难准确地查询到当事人的资料,这些都在无形中淡化了网民的法律意识,一些置他人的合法权益于不顾的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并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地保障网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并切实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此外,一些相关制度体制建设也不容忽视。例如,各级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真正做到政务信息公开,尤其是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地把真实的情况告知公众,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散布与传播,这一点还应当扩大到司法和其他政治领域;还可以建立“网上信访”制度,给公众的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一个更为畅通的渠道。

第二,重视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之间的互动,并着重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赋予了普通民众更多的话语权,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媒体在舆论引导上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在虚拟空间中网民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难免会有失公允,带有强烈的个体情绪化的色彩。因此,对于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的互动与合作。不可否认,目前传统媒体仍是受众最为可靠的新闻信息来源,在受众心目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这也是网络媒体无法与之相比的。纵观以往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传统媒体的参与以及其产生的舆论影响力对事件的最终解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应该各取所长,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把舆论监督向纵深推进。此外,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和过滤已不可能实现,这就更需要传统媒体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针对网络上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地设置议题,引导讨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摒弃虚假新闻,牢牢把握舆论监督的方向与重点,确保网络媒体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便使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得到体现与发挥。

第三,大力开展网络素质教育,一方面不断增强网民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网络服务商也要加强行业自律。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2

【关键词】网络舆论廉政

1.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

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辞海》中的解释是“监察督促”这里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网络舆论监督”就是指通过网络这种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群体意见表达。具体而言就是社会各界通过互联网等网络媒介,对现实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共同意见,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其本质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媒体参与党政公共事务,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公共意见”[1]通道和途径。

2.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2.1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网络使人们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2],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参与网络舆论监督。每当我们打开电脑,时不时会有关于某某官员或某某事件的爆料,随之网友及电视、报纸等媒体迅速跟进,最终促使纪检部门调查核实,水落石出。如陕西“表叔”杨达才者、重庆不雅视频男主角之一雷政富者、河南郑州“房妹”事件、陕西神木“房姐”事件等,网络爆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爆料的网友在网络上是不论身份和年龄的,只要掌握准确事实,谁都可以爆料,因此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2.2监督形式的自发性和自由性

对于舆论的形成,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可匹敌的优势,称得上“符合舆论民主理念的传播形式”[3]。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干扰,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利得到实现。同时,网络舆论作为“原生态”的公众意见,真实反映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具有强大的自发性和自由行,网络舆论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没有程序和规范要求,正因如此,网络舆论才能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

2.3监督时效的快捷性和低成本性

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和更新迅速,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很轻松地通过互联网,在几秒钟内以电流的速度到全国、全世界,网民可以在线立刻看到你的信息,或者借助于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快速地找到的信息。在我国,许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事件,首先都是由普通公民在互联网信息率先形成爆点,随后引起传统媒体的跟进以及官方的重视的。归根结底,促成这些反腐事实还得得益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快捷性和低成本性,这其中每一个人都能在新兴媒体中扮演信息的者和传播者,使监督具有时效性,将整个社会纳入监督视野,监督成果往往先于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3.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与意义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西方社会认为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以外的“第四权”。网络舆论监督是网络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网络舆论监督在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网络舆论监督是底层群体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表达政治意愿实现政治参与理想实践基层自治理论的平台,也是政府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遵循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载体,网络监督对于民主政治社会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有利于唤醒民众公民意识

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倾向于对一切社会事务全权包揽,民众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权利与义务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能对政府的行为给予有效监督。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并不是上层政治精英能够完全代表的,国家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民谋福祉,这也是政府的重要使命。网络时代的来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众狭窄的政治观念,激发了公众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拓宽了公众表达政治观点的渠道公众利用论坛博客聊天群等网络平台,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社会舆论,使政府及时获取真实信息,调整或改变政策,真正实现社会善治理念。网络监督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网络监督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意志,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自己的民利。例如网友用“微博”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赋予民众的话语权,监督权,参与权。互联网上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

3.2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民意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明程度又有不同,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领域内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就需要政府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基层,但是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时刻准确全面客观地掌握一切社会动态。网络时代的来临,解决了政府在了解基层情况方面的时间和空间难题互联网不受时间限制,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在任意时间掌握任意时段的信息,它也不受空间约束,只要拥有电脑并能连接到网络,就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为人民群众了解国家事务和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了简单、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更能激发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有利于推动政府的效能建设,促进各级各地政府更高效更快捷的为人民服务,促进各级各地政府更好更及时的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

3.3有利于推动政府廉政建设

要说反腐倡廉,网络无疑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诸如温州考察团公款旅游事件、南京天价烟局长事件、深圳猥琐门事件以及局长日记门事件所涉及到的一系列腐败官员和腐败事件的顺利解决,都是依靠广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寻找线索揭开真相,这是公众追求公平正义廉洁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基层人民对于政府形象的密切关注,它无形中对政府和官员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随着我国反腐败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腐败的内在生发规律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建设廉政文化要构筑官员不敢腐败的制约机制,除建立刚性的惩罚机制外。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隐藏在阴暗角落的腐败现象是最怕曝光的,一旦被及时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受到全社会的鄙夷、挟击和鞭挞,也可使犯罪者苦心经营的“关系网”、“保护层”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网络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促使司法机关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及时依法严惩。“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从廉政文化建设角度看,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一种能使人们受到惩罚的有效的外在机制。它通过持续性的新闻传播,广大群众的投诉和问题的揭露,加大了舆论的震慑力,减少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增大了他们的犯罪成本,使他们身败名裂。并借助这种传播所释放出的强大的舆论力量,对腐败官员产生政治、伦理、人格形象上的压力和震慑。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折磨和心灵痛苦。所谓“众口铄金,积销毁骨”,就表明了网络舆论监督所具有的巨大威力。

4.网络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

正如马克思辩证唯物论所揭示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承认网络舆论监督对于电子政务时代政府工作的巨大贡献之外,我们必须看到网络舆论监督过程需要克服的一系列问题。

4.1信息的准确性难以辨别

网络的开放性赋予了公众公开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网络的匿名性又使得舆论具有隐蔽性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在创造一个无界话语平台的同时,这就可能导致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由于绝大多数公众并没有受过信息传播的专业培训,因此也不具备专业的信息考证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容易沦为谣言散播之地,这使网络舆论监督往往显得雾霭重重,障碍重重。

4.2可能导致网络暴力

目前为止,中国网民人数已超过4.2亿。如此庞大的网民队伍,也给了不少鱼目混珠心怀鬼胎之人可趁之机。网民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很多网民对于如何正确合理表达情绪意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部分不理性的群体,可能在接受到某一信息之后,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情绪,通过网络对当事人无端指责或是无尽谩骂,网络俨然成为网民唇枪舌战发泄个人私欲的场所,这一方面与实行网络监督维护社会和谐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带有人身攻击的网络语言暴力也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通过人肉搜索将当事人个人信息公布,使当事者不仅要忍受网络上的群体围攻,更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受到骚扰,严重侵犯了当事人正当的人身权利,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4.3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目前,在网络监督过程中,对于如何进行监督如何信息公开如何正当表达言论主张等方面还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法律给予明确的界定因此就造成了网络世界里的秩序混乱。一方面,由于缺少制度约束,各种偏激或极端行为可能影响整个公共舆论,一些好事者更可能借机煽风点火,混淆视听,甚至演变为网络暴力,危害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制度保障的缺乏,使如何有效保护检举揭发者或评论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缺乏最基本保障的情况下,难以调动公众真正的监督热情和积极性,因此,也难以实现预期的监督效果。

5.如何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建设

5.1建立和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工作指导体系

通过网络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新闻工作的时代要求。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开展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认识上扫除阻碍网络舆论监督的各种障碍,关心和支持网络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把网络舆论监督作为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渠道和途径,作为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行使民利的一种手段,并以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5.2建立和完善以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保障体系

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工作乱象丛生。事件相关联者往往背负压力,揭发人和爆料者被人利用从而印发敲诈勒索等进一步犯罪行为,网络暴力屡见不鲜。为了有效保障和规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使网友积极又比较安全地进行广泛的舆论监督,就必须尽早制定一部对新闻媒体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等权利及相应的义务等内容作出详细和系统规定的专门新闻法。使网络舆论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3建立和完善内部自律监控的管理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存在受利益制约和驱动的倾向。有的将舆论监督变成生财之道,放弃原则谋取私利;有的将舆论监督作为维护地方或局部利益的手段。损害了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的为刺激产品销售或扩大某些影响,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急功近利,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在内部建立自律监控的管理机制。才能推动舆论监督工作健康发展。

6.结语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党外重要监督制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针砭时弊,弘扬正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网络具有自发性、隐蔽性的特点,网络监督也存在着现实困境。因此,必须完善法律制度,使网络监督规范化,大力填补制度空白和盲区,真正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各级党政组织只有自觉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舆论监督观,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在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党和政府实现廉洁、高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健康发展。

注释:

[1]胡伟.王行宇.公众意见概念:对五种观点的阐释.《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2]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东方》1996年第4期.

[3]李国民.《专家谈网络舆论监督:有六大优势,致命缺陷可解决》.《检察日报》.2009.04.08

参考文献:

[1]马静.《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

[2]洛潭.《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

[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

作者简介: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3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 特点问题 挑战

网络舆论在今天的中国俨然已成为人民喉舌、政府镜鉴里的一支新军。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舆论兴起的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在1999年,美国军机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发后,除民众抗议游行之外。各路网友在互联网的抗议之声更是“不绝于耳”。第二个高潮是2003年,孙志刚事件、刘涌案、黄静裸死案等重大新闻事件强烈刺激了网友们发言谴责和表达不满的心理,一时间网络舆论“风起云涌”。第三个高潮就是风云际会的2008年,无论是拉萨“”,还是汶川地震,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神七”升空,留给网友们的话题实在是太多太多。网络舆论的架势可谓“席卷残云”。

如果我们将第一、二、三次高潮做一个横向比较,就会发现,2008年的“网络舆论场”除继承1999年、2003年的光辉品质之外,其更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网络舆论监督“全面大爆发”。

2008年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网络舆论监督定义的界定。在展开具体的论述之前,我们需要对网络监督和网络舆论监督这两个概念做一个辨析。从普遍意义上讲,网络监督包括上对下和下对上两方面的监督,具有双向性;而网络舆论监督则只包含下对上的监督,即单向性。这是本文之所以选择“网络舆论监督”作为研究主题的原因,也是研究的前提之所在。作为一个新概念,目前学者们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定义有不同的提法。笔者以为。定义可以不同,但关键的四要素必须具备:一是舆论监督的主体,二是网络载体,三是舆论。四是监督。参考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关于舆论的定义,本文将网络舆论监督定义为: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和评定的功效。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效果。结合上述定义,并参与《盘点2008重大传媒事件》和《2008:中国互联网事件盘点》两篇文章中的观点。笔者筛选出2008年具有显著代表性的网络舆论监督之13件新闻大事件。为了更好地剖析网络舆论监督与这些新闻事件之间的密切关系,笔者分别选取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事件、发起的主体、监督的形式、监督的目标和内容、监督的效果等五个关键要素,以期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_为了更好地展示其相关情况,用表格1展示(见下页)。

根据表1所展示的内容,不难看出2008年网络舆论监督事件的特点:

一是网民始终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大学生、记者和专家是其主力军。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人,拥有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达到1.07亿人。应该说,相当数量规模的网民基础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了充足的监督主体,而在这些网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专家学者和记者由于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公共意识,所以自然成为其中的引领者。

二是在社区论坛上发帖、在网络上展开激辩、在博客上公开举报、用“人肉搜索”寻找证据信源,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网民在网络上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主体,随意性和自由度都很大,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已成为一种成本低而又快捷的选择,特别是在一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事件上,他们的言论会更加激烈。如果遇到一些“猛料”,他们当然不会错过。如果在同一事件上他们所持的观点不同,往往会分成好几个营垒展开辩论。

三是社会公共事件、官员腐败、重大案件的审理、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大学教育等问题,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重点。与往年不同的是,2008年网络舆论监督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上做出了积极而巨大的贡献。国内的网民和在国外的华人通过博客、视频等,搜集各种证据驳斥不实报道,在网上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声讨行动,如中国民间网站anti-Cnn就是专门批评外国媒体针对事件的不实报道的。

四是网上的舆论监督大多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回应,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从网络舆论监督的实际意义来看。网上的舆论监督终究要外化于现实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其最好的结果就是得到政府的回应,才能产生具体的效果。在表1列举的13件事件中,最终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介入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成为平息民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引导舆论的一种最佳选择。

五是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监督之间的传导效应和互动效应更强、更明显,大大推进和扩展了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网络舆论监督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信源,特别是网上议论的焦点往往成为传统媒体的“重磅新闻”,而网络舆论一经传统媒体,其监督的影响力和权威性都大大提高了。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监督报道经网络传播,一个新闻事件的受众得到大幅攀升,持不同意见甚或是对新闻事件产生怀疑的人很容易对新闻事件展开更深层次的辩论。或提供新的信源,如“周老虎事件”。

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

虽然网络舆论监督在2008年成为耀眼的社会亮点之一,也给网民迎来了“2008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之年度特别群体”的光荣称号,但是,其中仍有许多问题不容忽视,值得警惕。

谣言、诽谤、诬告等虚假信息大量存在。如果网民通过网络公开、举报的事情属实,当然为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若不然,则势必会对个人或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危害。在“6・28”瓮安事件中,我们看到了谣言带来的巨大危害。6月22日,贵州瓮安县中学生李树芬死亡。“瓮安事件”爆发的前期,真相扑朔迷离,致使不少人相信民间和网上谣传的“奸杀”。6月28日下午,县公安局、县政府受到冲击,发生“烧”的。最后经查证,“烧”系黑恶势力利用和操纵网民和百姓所为,而李树芬系自杀。当然,这与当地政府不作为、信息不公开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个人的隐私权、名誉权面临时常被侵犯的尴尬。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个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常常被他人侵犯,这既与个人的利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有关,也与我国网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人肉搜索”的兴起,一个人的信息完全被暴露在网络之上。在我国,公民的隐私信息包括了一些合法的信息,如合法的存款数额、婚姻状况等;也包

括了一些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信息,如合法婚姻关系外的“情人”关系、酒后驾驶被处罚等。社会中不少人对个人的合法信息视为个人隐私予以尊重并没有过多的争论,而对于个人的一些非道德甚至非法的信息是否纳入个人隐私信息予以尊重则有争论。某些网友不负责任地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甚至以造成他人痛苦为乐,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由于网络舆论影响大、传播速度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对名誉权造成的损害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

网络暴力、网络容易滋生事故隐患。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仅一步之遥,把握不好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质的改变。目前,网络暴力主要表现在“不文明的粗口”、“人身攻击”和“失去理智”等网络行为,虽然与暴力行为无法联系起来,但在现实生活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会极大刺激和改变一个人的情绪。

网络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和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具有的主要特征,即“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集群行为”。严重的网络则可能干扰网络内外秩序,甚至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危及社会稳定。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权的冲突。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可以遏制司法过程中的腐败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但如果网络舆论监督不当,则有可能干扰司法审判,导致司法不公。因此,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平衡、避免冲突就成为网络舆论监督必须自律的一个问题。网络舆论干预和影响司法往往遵循着以下途径:媒体或公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司法部门的有关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在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舆论,再通过网络媒体将舆论的评价和公众的褒贬公之于社会并反馈给司法部门,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压力环境,影响司法。如“许霆恶意取款案”之所以开庭重审,各路网友、专家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上的发言和激辩,就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的出路

鉴于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我认为应从两方面着手,扬长避短,具体如下:

为更好地利用和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网络舆论监督与制度监督的无缝接轨。网络舆情汹涌,昭示着民众并不缺乏网络监督的热情,但在缺乏制度保障的前提下,网络舆论监督的实现又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对于公权力机关来说,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尊重民意表达,并更好地吸纳和整合民间智慧来推进反腐败向纵深发展,已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早在两年前,最高检察机关就曾发文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应抓住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深挖案件线索,加大查办力度。因此,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监督。成立专门性部门负责网络舆情收集、形成相关制度性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讲话的内容。已表达出其中之义。

在平衡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制度的关系方面,媒体在报道案件时必须遵循客观、真实、公平、平衡的原则,不能偏袒一方,要平衡照顾双方权利;司法机关建立防止舆论审判的机制,这些机制包括延期审理。变更管辖,可以将案件移送到尚未受到舆论压力的其他法院管辖,审判人员回避制、限制庭外言论等。

为规避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主客观上下足工夫,客观上加强网络舆论相关法律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效应;主观上,应加强行业自律和个人自律。(1)对网络本身研究的成熟度决定立法的成熟度。我国自1996年颁布了第一部网络舆论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来。随后又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法规,但从整体上看,一方面由于网络发展在我国还比较年轻,人们对它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传播多样化、多变性的特点又增加了网络立法的难度,这就使得网络立法落后于网络实际的发展。因此,应该在探索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形式等方面多下工夫,并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2)行业自律与个人自律。行业自律主要体现在网络服务商在技术控制和职业道德上的自我约束。网络服务商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中起着中间者和事实上的内容传播者的角色。通过对网络服务商的规范,我们可以管制网络舆论监督的负面影响,技术控制就是其中一例。技术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控制,以技术对抗技术,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有损于个人名誉和隐私的发帖人要提出相应的劝告和警告,并将相应值得关注的信息送给国家舆情部门。当然。作为网络服务商也要履行自身的职业道德。不传播或组织对他人、社会和国家有害的信息。个人自律主要体现在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由于网络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因而存在一部分网友对他人展开人身攻击、公开揭露他人隐私等诸多问题。但是随着运用或滥用权利的本领的日益强大,个人也需要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这几年在网络上“因言获罪”的例子也有发生。因此,公众应确立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遵守网络伦理道德,不做有损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事情。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4

论文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民主政治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取得很大进步,公众的政治参与意愿逐渐增强。列宁对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要确立民主,必须群众自己立刻从下面发挥主动性,实际参加一切国家生活。”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出现为社会民主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公众监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话语空间,使人们直接进行监督成为可能,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情,实现了舆论监督主体的公共性,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界定

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周甲禄在其著作《舆论监督权论》中指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借助互联网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公众人物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务进行揭示、批评、建议的行为,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舆论进行监督的行为,是新时期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网络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进行褒贬和评价,通过网民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定。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特征

1.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因此公众参与监督的门槛也更低。通过网络载体,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哪个行业,无论你的教育背景,知识构成如何,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参与社会热点问题事件的讨论、评价,并且针对不同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

2.监督内容的广泛性。高度开放、透明度极强的虚拟网络空间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网民信息时,无需透露真实姓名和身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上的信息传播者。正如万维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所言:“在网上,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从时事政治到国计民生,从道德到法律,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参与社会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3.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在舆论形成的时效上,网络媒体具有迅捷性的优势。报纸传播信息受到出版和发行时间的制约,广播和电视播报同样也受到播出时段的限制。相比之下,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在信息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几乎没有时滞,缩小了公众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距离,加快了网络舆论的形成速度。

4.意见反馈的交互性。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基本是被动的。开放的网络平台打破了话语特权的垄断,公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公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是信息的者。正如陈力丹所说,“在网络上,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的信息和表达观点,所有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逻辑上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问题相互探讨、争论,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从而顺利实现意见的交流和自由碰撞,并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缺失导致侵权现象泛滥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随之不断壮大,然而法律对于网络舆论监督进行有效规范与保障的步伐相对滞后。一方面缺少对舆论监督的主客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清晰界定,另一方面缺少对网络暴力的有效制裁,特别是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侵权现象泛滥,没有明确的法规对其加以规范和调控。这极大地增加了公众受到网上不法言行侵害的概率和机会,引发人们对滥用网络舆论的忧虑。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是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稍有偏离,就可能给公众造成困扰。

(二)道德失范导致监督存在异化

网络舆论监督主体成员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同时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匿名的情况下真实或虚假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网络上发表的内容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各阶层、群体利益的调整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网络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又无处宣泄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释放出口。一些人在网络匿名的掩护下,大肆渲染一些病态心理,发泄在现实生活积累的不满和怨恨。更有甚者通过网络宣扬恐怖、暴力、、迷信等低俗之风,传播各种消极、低迷的观念。网络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诚信品质,使其陷入非正义非道德的伦理困境,从而降低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三)信息虚假导致舆论引导流变

网络是一个大的信息“收容器”,许多网络信息传播者为吸引他人眼球,利用互联网虚假信息将信息发酵放大甚至变形,或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或有意编造新闻大肆炒作,或出于其他个人目的。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网民具有从众心理,因此舆论往往因为缺少足够的事实支撑而容易走向偏差。不知情的民众在网络舆论中盲目地跟从,在意见表达过程中由于非理性因素作梗,而一旦偏激或极端情绪化观点占据了上风,便会影响整个舆论氛围,最终将网络舆论监督引入歧途,违背舆论监督的初衷。

(四)把关缺位导致舆论监督失效

真实可靠的信息是网络舆论权威性的源泉。然而海量网络信息时常出现重复、失真等现象,不仅使受众易于陷入注意力分散的困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公众对舆论监督的严肃性。此外,在很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网民缺乏专业的眼光公正对待,往往夹杂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占据道德或正义的制高点对监督对象及其行为任意评判,使得以维护正义为名的舆论监督偏离正轨。由于缺少专业的把关人,缺少理性的规范,网络舆论的产生往往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自由有余而规范不足,网络舆论监督的信誉度倍受质疑,这将成为网络舆论监督发展中最为致命的软肋。

三、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任何文明社会都离不开法律,通过法律来进行社会治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通行法则,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传播手段,同样需要法律来进行引导和规范。当前我国虽然针对互联网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处理网络相关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却存在着调节性不足、适用性受限、操作性缺乏等问题。此外,许多法律法规在网络言论管控,著作权、隐私权保护,网上虚拟财产保护等领域尚存滞后。因此,加强对网络传播内容的有效监管,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加快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相关立法工作,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显得迫在眉睫。

(二)加大网络公民教育力度

网络舆论监督的质量关键在于公民素养的高低。如果网络空间没有理性和负有公共精神的公民存在,我们也很难期待用网络民主去推动现实社会中的良序民主。因此,引导公民理性地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关键在于提高其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对网民开展道德和法律教育活动要常态化,使其熟悉网络法规和条例,促进发表网络舆论自律性的增强。其次,建立健全上网实名认证制度,力求杜绝网民以隐蔽身份发泄情绪或散布错误信息,防止网络舆情的偏差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再次,网民自身要学会自律,不盲目跟风。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既需要刚性法律制度加以规制,更需要网民的柔性自律作为保障。

(二)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目前来看,我国网络媒体对信息编辑过滤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席,这是网络媒体权威性不足的根本所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能够使两者相得益彰,促使监督效果的最大化。相对于互联网而言,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甄别和过滤。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对舆论监督事件的调查、原因分析、结果处理等方面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易于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借力传统媒体的把关功能以及对事件的后续声援和跟进,有助于推进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良性运转。

(四)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化时代的媒体监督有利有弊,合理的舆论监督常常有助于解决公众质疑的问题;但是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舆论监督,则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发展形势,建立舆论引导的新机制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强网络主流媒体的建设。网络主流媒体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更容易得到网民的认可和信赖,因而往往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发表评论的首选网站。通过这些平台建立起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留意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针对受众的疑虑展开严密的调查,对网络舆论的偏差和漏洞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以防止网络舆论走上极端,为社会和谐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和言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肩负着传播绿色健康信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责任,对受众的认识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助于对网络虚拟信息和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5

关键词:网络舆情司法审判二者关系

1网络舆情之力量

时下,网络是传播信息最快的媒介。网络舆情代表着相当比例的民声民意,披露社会视角下公权力的公信力,从某种角度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肯定或批驳。尽管,我们认为这是网络在监督,然而实际上,这种监督,往往对司法审判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定的威慑作用,威慑着司法审判人员在做出审判结论时不得不慎之又慎,不得不在考虑法律效果之外而更多地考虑其判决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除了要实现法律层面的公平正义,更要维护社会层面的稳定局面,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于是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在某一方面也就成了司法审判工作的一项指标。比如,某些地区法院所追求的“调解结案率”,“零判决率”,等等。这样,司法审判人员在办案时,就不得不考虑来自民众的舆情的力量。

网络,作为民众舆论最广泛、最方便的传播工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情。诸如,近几年来的许多案例,尽管在法的适用上司法机关对外声称没有受到舆情的影响而是独立判案,严格按程序执行。然而不争的事实却是在舆情的影响下,法院要么是启动了再审程序(如李昌奎案),要么是在案件的审判自始至终,各种舆情就从没有停止,直至案件按舆情的预期“达标”,舆情才渐渐平息下去(如药家鑫案)。而网络舆情在各种舆情当中,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且覆盖面广,成为各种舆情中最为强势的力量。由于上网已是时下很多人离不开的信息获取手段,网评及由网评而引发的舆情,感染着网民的神经,让人感到“浪涛暗涌”,而网络舆情,毕竟是来自民间的一股力量,虽然其具有潜在性和盲目性,缺乏严谨的程序,某些网民说起话来可能会缺乏思考,甚至不做思考而仅凭一时的情绪,但却是网民害怕或担心司法审判不公的反映。现实情况往往是,一浪更高过一浪的网上力量,形成对公权力的质问,让司法审判人员感觉受到了“一股要压下来的力量”,甚至让人不寒而栗!在网络舆情的关注下,“许霆案”得以成功翻案,“药家鑫案”被告人被即行正法,“李昌奎案”的办案人员受到万众的唾骂而不得不在案结后重新开审,而最终“适应民意”,将始作俑者“以命抵命”。表面上正义似乎是得到了伸张,而正义实现的方式却似乎是不正义的,至少在程序上似乎缺乏了必要的严谨。如果实体正义的输出,缺乏严谨的以程序正义作为保障的前前置条件,那么就难以保证输出的实体正义是民众所追求的社会正义。因为,在网络舆情下,事实真相会被覆盖,或者本来就难以还原或无法还原,网上的舆论因为缺乏考究,更无法加以印证和对质,在传播中再掺加上者的情绪,也会让读者网民对一些本来不怎么大的事情而被戴上了有色眼镜而变得义愤填膺。

网络上不特定人太多的关注与口诛笔伐,形成的往往是一边倒的是舆情。虽然这种舆情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激情性,是依据并不能完全还原事实真相的证据甚或是所谓传言的“事实”而做出的结论,进而形成“网络审判”。然而,在社会的急剧转型期,在以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大局的形势下,在以法律要为政治服务的背景下,网络舆情作出的判决意见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司法的独立。离开严格程序上的监督与控制,带有价值趋向和随意性追求的部分民众的判决(因为网络舆情很难说就代表了全体人民或一国全部民众的全部意见,依我国的现状来说,也只是代表了部分网民的意见而已),在我国现行社会背景与政治环境下往往会形成对独立司法的不良冲击。

2司法审判之公正

频发的政府官员腐败事件,直接招致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这让公众们再也离不开到底“什么是公正,如何才能保证公正实现”这一命题的探讨。西方有句名言,“公正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民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司法公开。司法公开是实现审判公正的前提。只有及时地司法公开才能让民众获取对称的信息,才能监督到位并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方式。而有效监督是司法公正的保障。也只有实行有效监督方式,才能让实现社会正义所凭借的司法这一最后一道屏障从“应然状态”步入“实然状态”。没有司法公开,即民众看不到公正实现的过程,即便审判结果是公正的,那也不是监督下的公正。没有监督的公正实现方式,必然是一种恣意的实现方式。而公权力的恣意,必然引起民众的质疑。质疑,是对审判真相及结果的追问。

我们目前实行严格的“罪刑法定”原则,不仅仅追究刑责、判定刑罚要依法裁判,而且进行法律适用的整个流程也要法定,即依法侦查、审查,和裁判。非依法定程序,不得恣意行使职权。否则就会造成“程序不公”,而“程序不公”下输出的“实体正义”就要受到质疑,就要重新侦查、建议补充侦查或发回重审等。所以,当我们说“不杀药不足以平民愤”时,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究竟法律是法官还是“民愤”是法官呢?如果当所有的人都说一个人该死,那这个人就该死时,这时判刑的依据就不再是法官而是不明真相者盲动的情绪了。历史上的袁崇焕事件还会重演,当人们把一口口唾沫吐在这个在他们眼中的“卖国贼”时,当袁崇焕被处以凌迟之时,他没有申辩的权力,就算申辩也没有人相信和当真。他是被人们的义愤处死的。在某种程度上就跟网络上的舆情一样,网络上的判决意见,只具有参考性,甚至有时其参考结论是不能被采用的。当“罪有应得”的说法形成一股主流,而不得不被判罪时,司法审判者的任务就需要查清是不是真的有罪,有多大的罪。否则审判结果尚未宣布舆论却早已把一个或许是被冤枉的人判罪了。在死刑犯的脑袋尚未被刽子手挥刀吹下时,他却早已被民众的舆论置于死亡的边缘!

其实,当民众们在怀疑一份判决的公正性时,如果质疑者本身没有戴着有色眼镜审视整个案件的过程,那么令质疑者质疑的首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民间与司法人员所掌握的关于案情的证据信息不对称,民间与官方对基于证据所还原的案件基本事实真相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舆论监督是必要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那些基于不成熟的,尚待进一步确认和查明的证据所得出的审判性结论,却是不足取的。网上的舆论只是一种呼声,代表着民众对司法正义的渴求。要平息或纠正这种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舆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质疑者了解真相,更要让网络裁判者明白,其所掌握的材料并非是真正的事实真相。而凭其不确定的,未必正确或准确的传言就枉判,显然更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正义的。近期的“吴英”案,又是一起网络上热议的案件。但当人们在议论吴英的社会危害性是否“罪该处死”、判处吴英死刑是否罚当其罪,甚至讨论死刑在经济领域的存废问题之时,网民们并没有深挖事实的真相及司法审判的理由与结论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常说,西方的一份判决书,往往就是一本书,一部作品,长达几十页,对事实的分析与法律的定性都很充分,而我们的判决书却是非常简单,特别是对于法庭不予认可的理由,仿佛论证的都不够充分,这既有司法工作本身的效率要求,更有我们的文化与司法审判人员本身的水平所限。

3二者之关系

司法审判,是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保障。而网络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正义的实现。司法审判人员权力为民所授,理应解民所困,此本为其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不能停留在抽象的口头层面,要通过办理每一起案件来捍卫法律的正义。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并不矛盾,通过公正办案,可以推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网络舆情属于社会舆论,代表了部分网民的意愿,是反映民意的一种方式,属于民众对司法审判的外部监督。但权力监督并不等同于权力本身,更不可以代行审判之权力。因为相对于司法机关,民众缺乏还原事实的真相的力量,其获取的信息资源往往也有限,且舆论会具有很多的道德因素,具有多元性,对同一事实不同理解和感受的人也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发表见解,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网络会在其掌握的信息并不充分,证据并不确凿的情况下形成情绪化舆情,而虚拟化的网络也会让某些人发表见解时可以很不严肃而形成随意化的舆情,甚至也会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群体性的舆论效应而通过不同身份登陆网站或在大量网站和论坛上发表贴子的方式而形成自己所期待的舆情。所以有时网上的言论未必代表多数人的力量,“网络选举”可能会违反“一人一票制”。

但无论如何,网络毕竟是一股监督力量,而且是一股很有效的监督力量。。最贵“烟草局局长”,“日记”中的主角,及许多大案要案中的贪官,最初都是终因东窗事发,通掌握线索者通网络而将其的事实迅速做到了让民众家喻户晓,从而让监督机关介入调查,最终让这些社会蠹虫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无风不起浪。当司法审判受到民众监督的质疑时,司法机关有义务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审查案件,还原事实真相,最终以自己的行动向人民汇报真理和发掘真理的过程,让普通民众去除司法审判的神秘感,从而得到民众的更多支持,也进一步提高司法审判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在英美国家,法律代表正义,法官是正义的化身。法官判案依据的标准是法律。法律是众多人事先达成的社会契约。如果某部法律已经不合时宜需修改,应该通过法定程序进行立法修改,而不是冲着法官怒吼。法官没有改变法律的权力,他只能适用法律,而且也只能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在现行形势下,接受舆论监督,使司法工作更加严谨,有利于程序公开,强化司法职能,推动司法审判公正。事实生效后,不能随意,以免影响司法既判力和法官的社会公信力。在网络环境下,这也反映出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关注程度比较高。正确处理网络民意有助于推动司法的公平正义。

4结语

总之,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只能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作为公权力之一的司法审判权,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网络舆情给予较多关注也是人民行使言论自由之表现,是行使我国宪法赋予的人民当家作利之表现,是行使作为权利主体的人民监督权之表现。只要是在合法的权限内发表言论,司法审判人员就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面对网络舆情之涛,司法审判人员所要做的是需要以更加谨慎的姿态依法断案,必要时甚至可以提高审级,由上级人民法院或由最高人民法院提审,作出更加权威的判决以服众。

参考文献:

[1][日]大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版.

[2][英]罗吉尔・胡德著,刘仁文等译.《死刑的全球考察》,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6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正面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进步,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门槛越来越低啦,网络平台的畅通无阻,使得自媒体传播广泛地涌入公众的视野之中。人们利用网络舆论监督来维护自己权益、表达自己意见、监督政府行为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得不承认网络舆论监督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给予公民更广阔的话语平台。

一、什么是舆论

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一种定义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现阶段我们对于舆论的定义可能会存在着某些具体的差异,但是在总体上认为舆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大多数人所遵从或是认可的,那么这种普遍性和广泛性就造成了舆论力量的强大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抗拒性。尤其是在网络媒体发达的当今,任何人都能够成为舆论力量的参与者甚至是领导者,人们参与事件的门槛低了,所以对于舆论的控制也就更加困难了。

二、舆论的特点

(一)公开性

从分散的个人意见到成为群体性的公众意见必须经过公开的社会交流和讨论,而已经形成的公众意见要发挥意见影响力,必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作为民意的现实,实现舆论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干预。[1]舆论形成于公开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它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同时反作用于社会公共领域,发挥其作用。

(二)公共性

舆论既然能始终在公共领域内产生并发挥作用,那么公共性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公共性的具体体现就是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所谓公共性,就是公众所讨论的议题必须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人们普遍关注的事宜,能够在其心理上引起广泛的共鸣,从而才能达到心理上的近似性。比如有关民生、医疗、反腐之类的具有广泛性的议题。

(三)急迫性

舆论涉及的都是尽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舆论的急迫性。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公众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所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些突发性的事件最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也最亟待通过舆论来表达自己渴望解决事件的心情。

(四)广泛性

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舆论是现实的、功利的、急切的,他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现象、事件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它们的消失而消失。舆论总是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突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它会瞬间波及到最广泛的人群,无孔不入,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作为参与舆论的公众,它通常是代表群体的集合概念,数量上总是多数的,从而实现了舆论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五)评价性

舆论是一种意见,它不是一般的客观陈述,而是对事物(包括社会人物、事件、问题及其方方面面的社会联系等)作出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也就是具备一种评价性。[2]舆论大都体现了参与者的主观态度、立场,无论是赞成或是反对,它总是一种意见的表达。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变革,网络媒体、自媒体纷纷融入进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新形势、新情况下,人人都是新闻的发出者,人人都是事件的监督者,面对如此便捷,广泛的传播平台,网络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掀起了一股舆论监督的狂潮。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下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

(一)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

网络舆论在监督政府行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网络舆论主体具有广泛性和匿名性,它跨越了地狱和时间的限制,传播范围广大;第二,网络监督成本低廉,时效性强;第三,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实现了民众与政府的交流互动;第四,网络舆论监督归宿的公共性。[3]正是由于网络舆论监督在监督政府工作方面存在着这样的优势,才能够保证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积极互动,像镜子一样时刻监督着政府的行为。

(二)公民表达意见的渠道

舆论的产生就是针对某一事件而出现的,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尤其是网络的参与使得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实现了网络技术与民主监督、意见表达的有机结合,具有公开、透明、快捷、广泛、互动的特点,独特的优势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使其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4]网络信息交流通过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结合,使某一事件有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平台,微博作为公民表达意见的新兴载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新的信息在微博上以病毒般裂变的方式传播,在用户即时的主观判断下,被不停地成倍发酵、放大,使得事件能够引起众人的广泛关注。同时微博的匿名发言的特点,使大多数人可以轻松的表达自己的积极意见而不受危害。

(三)了解问题真相的途径

网络媒体的方便快捷在时效性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诸多局限,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对最新的事件信息进行及时的分享,具有时效性。同时互联网是个开放的平台,网络传播具有“公共领域”中的自由、开放、交互的特点,所有人都能够参与舆论监督,网络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及时性。同样网络舆论也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通过历史材料与最新动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四)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在西方,舆论监督被称为“第四种权力”,是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社会力量。虽然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不同,但是我们同样重视舆论在推进我国民主法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强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人民民主,推动法制建设,使得国家的改革在人们监督的透明环境下进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四、总结

纵观舆论的特点,以及在新媒体时代下舆论的发展趋势,他们参与政治,渗透生活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应该把握好舆论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0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0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7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城市开展价格进社区活动,提高价格政策的透明度,增强社区居民群众自我维权及抵制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社区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农村建立(镇、村)价格监督网络,加强农村价格监督,有效地化解价格矛盾,减少因乱收费、乱涨价使农民负担过重引起的上访。通过完善城乡价格监督网络,完善价格监督机制,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创造和谐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发改委副主任、区物价局局长万秋明同志负责,检查所成员负责组织实施全区价格监督进社区和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副所长倪海燕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检查所人员组成。

三、工作目标

年3月中旬以前,按照“一社区一站”的原则,设立“价格监督站”,在各社区聘定义务价格监督员,完成社区监督网络建设,落实对所有社区价格监督进社区工作。按照“一乡(镇)一站、一村一员”的原则,在乡镇建立健全“价格监督站”,在各行政村聘定义务价格监督员,完成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

四、工作内容和形式

1.利用宣传栏,设立咨询服务台,宣传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

2.在各社区、乡镇及村的醒目位置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教育、医疗、电讯、商业、服务行为等价格和收费进行公示。公示内容由区物价部门严格审核确定,保证公示内容的准确性。并加强对公示牌的维护和管理,当有关价格和收费项目,标准调整或取消、公示牌损坏及字迹不清时,及时组织修订和更换。

3.开展调查监督活动,一方面为上级价格部门提供价格监测资料,一方面发现价格(收费)违法违纪问题。在指导、规范价格秩序,帮助经营者诚信经商、相关单位依法收费的同时,劝阻、制止乱涨价、乱收费行为。

4.公布价格举报电话,设立价格举报箱,受理价格投诉,主动协调化解价格(收费)矛盾,对价格违法案件,上报到价格执法部门查处。

5.配合和完成上级物价部门开展、交办的其它工作。价格监督网络组织成立后,将分街办、镇及社区、村制定相应的价格工作职责。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建立城乡价格网络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实践。、各街办和有关单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此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内容。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街办和有关单位要加强对网络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指定专人负责,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8

(三)网络监督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从有关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网民从数量上以“亿”为单位来计算,但地域分布很不均匀。三分之一的网民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余则大部分分布在省会城市或中部城市,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和西部地区由于条件限制,网络的覆盖较少涉及,而这些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恰恰是最需要监督的地区,网络监督的缺失同时也影响了政治参与的平等性。

四、对网络监督的规制措施

网络监督作为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新途径起到了以往监督方式难以起到的作用,但网络上的管理措施缺位及部分网民的非理性行为也影响了网络监督的健康发展。如何把握网络监督管理的“度”,限制其负面作用的发生,同时又能正确发挥网络监督的优势,是规范网络监督的关键。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监督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国家尚无明确的法律对其进行界定和评判。我国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及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等,尤其是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对网络侵权作出相应的规定。但对于网络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关于如何处理知情权与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等的关系处理,尚需更为明确地界定。作为一种新的监督途径,要明确规定网络监督的法律责任及监督主体的权利及义务,加快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又能与原有的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和互为补充。

(二)畅通监督途径,及时收集和反馈网络监督信息

各级国家机关系统内的监督主体不仅要有自己的门户网站,而且要及时通过网络收集民声民意,平等地与网民交流。同时,要加强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接收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政府工作人员要想及时、迅速地发现有用的信息,就必须加强相关信息处理技术的培训,并且能对网络舆论进行充分合理的分析和总结,制定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其次,完善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的领导机制。在面对不同的关于监督政府行为的网络舆论时,政府要创造良好和谐的舆论环境,并具备调停、磋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协调好各种法制监督间的衔接关系。对于具体案件的处理,能够及时进行网上通报,提高法制监督的透明度。

(三)提高民众网络舆论监督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监督政府行为的能力。“政府要对信息弱势群体采取倾斜和扶助政策,对不发达地区,加大投入,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通过教育投资,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网络技术,提高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让参与者了解政策过程,具有和决策相关的完备信息”。⑦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促进网络监督的发展,解决民众参与监督的不平衡性,加快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为民主监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网络媒体自身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网站从业人员政治及法律素质,提高编辑水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向大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的信息,为政府和网民的互动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其次,要打造主流网站。为规范网络舆论监督,我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先后确定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络和中国经济网等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并确定了24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⑧这些政府精心打造的主流网站不仅承担着及时信息,公开政府行为、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平台的功能,而且通过就国内外发生的热点事件,对有关政府官员与相关专家做嘉宾访谈,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有效避免了不法分子对政府行为事实的歪曲,使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更加科学有效。

注释:

①杨继斌.纪检委书记为何网络举报公安局长.南方周末.2010年2月25日.第a6版.

②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记者摇篮.2007(8).

③⑤高斌.公权力应如何面对网络民意.政府法制.2009(5).

④余玖玖.网络监督的社会功能及作用.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

⑥[美]凯斯·桑坦斯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⑧张艾荣,黄宝荣.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民参与机制变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8(8).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9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监督;司法审判

幸或不幸,我们正身处一个网络时代。那些原本在公堂上才可见的个案真相,被轻易撩开面纱,推至公众的视野。今天,只需轻敲键盘,即可一览众多神秘个案的来龙去脉乃至细枝末节。也正是在此“弹指一挥间”,那些能够留住网民目光的个案,便顺理成章地上升为公案。从“孙志刚案”、“黄静案”、“彭宇案”、“许霆案”、“飙车案”、“李庄案”再到“李启铭案”,这些案件通过网络舆论的影响,不同程度上对司法产生了影响,在众说纷纭之中,实现了个案的正义。

时至今日“案”济南二中院全程微博直播,最高法微博上线更是代表了官方对网络舆论包容的态度。从这些案件与网络舆论的交互影响来看,其中有很多情况不得不令人深思网络这一新技术对司法特别是司法监督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司法机关如何应对网络舆论监督?如何协调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的关系?

一、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一)良性的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1.网络舆论监督促使司法公正。近年来,出现许多重大刑事案件在舆论的帮助下得以实现公正的审判。以躲猫猫事件和杭州飙车案为例,有关机关出于某种目的为了掩埋案件事实真相,抛出了不实的调查结果,经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追问,最终迫于社会压力和上级领导的重视,案件最终得以水落石出、圆满解决。舆论监督为法院抵御外界阻力,并即时惩处犯罪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对审判公正的实现是有重大意义的。

2.网络舆论监督保障司法独立。我国法律规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机关、团体或者个人的干涉。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目前“司法独立”主要的是指司法机关相对地独立于党政领导人的干预和强大的行政权力的制约,尤其是负面的有违法治精神的制约。而网络让网民能在第一时间最新消息,在即时的讨论互动中网络舆论迅速形成,随着事态发展,许多突发的因素和新的变化,能及时吸纳进监督意见中,进而影响到舆论监督整体走向。因此它能对司法权力行使的一系列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干扰司法独立的某种力量进行抵抗,保障司法独立。

(二)异化的网络舆论监督给司法审判的影响

1.网络舆论压力损害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永恒的主题和生命。公正审判要求法官在裁判时处于公正无偏的立场,不得受法庭外的力量或信息,或者在审判中未予承认的证据的影响。而一般说来,网络舆论代表的是极大部分网民的意志,且由于多数网民缺乏法律或审判所需要的专门技术知识,所以意见往往更多的体现为建立在情感性判断基础上的道德结论。然而尽管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运用于诉讼案件,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在评判是非时存在明显的差异,司法公正所追求的程序正义,坚守的技术性、理性化、程序化的运作方式,有可能与道德发生冲突,甚至在一些时候违背实质正义。由此,一旦网络舆论和司法发生这种冲突时,网络舆论的道德优势使得公众站在批评司法一方,这无疑对司法公正是一种伤害。

2.网络舆论不当的抨击司法权威。偏激的网络舆论也会损害司法权威主。一些措辞严重不符合事实的报道以及对办案人员的人格尊严可能造成侮辱的评论,误导了人们对司法活动的看法,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间接地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不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网络上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一些政府部门基于各种压力的考虑,行政领导对此特别的重视,常常对司法机关施加影响,而司法机关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很可能也屈从于这种有行政权力做背景的舆论压力,案件结果一般都较为圆满,各方都能接受。经历如此一番周折,成为刑事案件翻案的最佳途径。正是由于这样的舆论怪圈,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首先在网络上披露出来。这种靠上级领导批示的媒体监督,实际上是由领导个人意志决定的,是行政权干预司法权,是人治的体现,最终损害的是公民对司法的信任和司法权威的树立,影响社会法治进程。

二、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司法审判的反思

(一)网络舆论自身应有的操守,防止“网络媒体审判”。媒体审判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媒体超越了法律的规定,没有基于法定的程序和合法的证据而对具体案件作出非理性的评论或者评价,这些评论或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干扰、干预甚至破坏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i。因此只要网络媒体在报道介绍案件时,在案件没有审理之前,不要做带有倾向性的报道,要把握好一定的“度”,保持行业自律性。

(二)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应予以尊重,适度限制网络“公权力”。网络舆论应当在理念上时刻谨记要尊重司法活动,不管是程序还是结果。案件在审理前或审理过程中时,不要对程序随意指责或是提前妄下结论;对于已经生效的合法审判结果与公众的预期相差甚远或是在学术上存在争论时,舆论就更不能以公众的原始期待或相反的学术意见去指责审判结果,应适度限制网络“公权力”,当尊重司法权威。

(三)司法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提高法官职业道德。人民法院应当保持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坚决杜绝社会公众舆论的干预,尤其是网络舆论打着“民主司法”的旗号干涉法院的审判活动,坚决贯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原则,忠于宪法和法律,排除其他不相关因素的干扰ii。法官代表国家具体行使审判权,其特殊地位和职业性质对其职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法官应当秉持法治理念,恪守职业规范,培养司法思维,运用司法技术,遵循法律规范,对案件做出公正的判决。另一方面法官也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审判公开,自觉接受网络媒体的监督,倾听民意,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妥善解决司法工作中民意与法律的问题。

(四)司法应宽容对待网络舆论,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司法部门应当对网络舆论保持一种宽容。司法机关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掌握了国家的司法审判权力,与舆论相比,其优势地位是相当明显的。而由客观条件的限制,网络舆论不可能与客观事实完全一致,如果被追究,那么舆论监督就将成为一种有代价的行为,会严重挫伤公众监督司法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损害公众应有的知情权。因此规范网络舆论也应有一个界限,规制的太严,就会损害民主的政治制度。各种意见包括批判和反对,甚至是过激的意见,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都应该宽容,这样才能实现司法民主,进一步加强监督。“舆论监督可能代表正义和良知,同时也有可能偏离正义和良知”iii,这时候,就需要司法审判最终修正这种偏失,正确引导舆论风向。同时,人们在关注讨论法律案件的过程中,不但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认识到了法律知识,增强了自己的理性思维与辨别力。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监督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加速全社会的普法进程,提高民众的舆论监督素养。

注释:

i范玉吉.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3).

ii贺婧.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之关系探讨[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22(3).

iii白贵,邸敬存.舆论监督离公平正义有多远[J].东南传播,2008(3).

【参考文献】

[1]范玉吉.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3):28.

网络监督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公共热点事件;网络舆论监督;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97-02

网络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地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罗在其中,成为了除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近年来,网络迅猛发展的势头甚至有逐步超过前三个传统的主流媒体的形式,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新概念和新问题,那么,就本文所要讨论的舆论监督来说,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舆论监督在网络这一载体下,显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什么是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①

我们都知道,新闻媒体凭借自身的公信力和较大的影响力,天然地具有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但是这种权利不是新闻媒体所特有的,普通民众一样具有监督的权利,网络为普通民众进行监督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网络监督的现状

(一)网络监督的普遍化

互联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大规模的发展也就是近四五年,但就是在这几年的飞速发展过程中,网络的巨大能量像核聚变一样使我们每个人都始料不及又在情理中。

想象下,几年前的我们会想到一件热点事件会像现在这样飞快地为我们所知么?新西兰的地震,微博的用户第一个向世界发出了讯息,威廉王子的婚礼,微博的用户随时发出现场报道,许多政府的机构都通过微博与民众进行互动,许多事件也通过微博得到了解决。信息传播方式的快速转变和变化,使我们需要努力适应和转变。

为什么我以微博作为网络监督的例子呢?因为它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可以说是网络舆情的晴雨表,它为民情的上传、政策的下达提供了一个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中介和平台。

(二)网络监督的民主化

民主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号,但这并不是一个只是喊喊就可以的吆喝,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态度和认识。

根据现代法学概念我们可以得知,人民与国家其实是一种严格的契约关系,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器,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精神。我们通过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的选举来推选出自己的人来行使权力,最终目的还是在于维护人民也就是我们自身的利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握有权力的人常常会通过权力的寻租来谋取私利,而在科技并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中,普通民众仿佛对于监督的职能遥不可及,而行使监管的机构往往又是权力寻租的重灾区。

网络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引起足够关注的宽广舞台,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同时又是信息的受者,在对于事件的评论中,处在多数的意见往往是舆论的构成部分,这样的监督力量是进程中的推手。

(三)网络监督的草根化

我们上面说过,每个人的参与使得网络监督无孔不入,其实,草根化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民主化的通俗形式,与民主化的初衷不谋而合。

三、现阶段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利与弊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点

1.网络监督主体的独立性

一般来说,监督主体的独立性越高,监督的效果就会越好。政府的司法等监督机构固然是形式监督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的独立性没有网络监督高,因为网络监督的主体是每一个网民。传统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也很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的阻挠和羁绊,也会有很多的盲区,这样,网络舆论监督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盲区。

网民对于监督的热情使他们不害怕阻挠,对于事件的跟踪和报道可以落到很多的细微之处。

2.舆论通道的畅通

网络的产生使得全社会的语言环境更加地宽松自由,这一根本的转变在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海量存储讯息,打破了传统媒体版面的限制,可以无限量地容纳各种意见,它的低准入条件使得每一个普通民众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来,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声音被更好地传达。

3.网络监督的开放性

网络监督有着许多形式,论坛、新闻评论板块、个人博客、微博等等,各种各样的平台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充分的发挥自己监督作用的空间。信息的流通是开放的,对于各种违法事件,公共事件,信息得到充分的流通,信息充分流通是进行监督的有效前提。

4.网络监督的便利性和匿名性

只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我们就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这是科学也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网络上匿名自己的观点、讯息,可以免除监督者的后顾之忧,充分地行使监督的权利。这样的保护是每一个检举者、监督者最看重和需要的。

5.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合作

在网络大潮凶猛袭来的年代,传统媒体并不会随之消亡,反而会在网络的竞争刺激下更好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电视媒体发挥自己的直观性,报纸等平面媒体发挥自己在深度报道方面的优势。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竞争中的互补,这样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普通民众,使得信息流通的渠道进一步畅达。“华南虎”事件中,天涯论坛特意邀请《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广州日报》等纸质媒体的记者在天涯开了一个“与众参与调查记者一起探究华南虎真相”的帖子。几类媒体的配合最终使得这一骗局大白于天下。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

1.网络舆论监督的事实依据不够客观真实

网络舆论通常是网民对某一热点问题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进行评论,但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快速性,使得网民在对新闻事件的客观事实没有核实清楚或掌握不全面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难免会使正常的舆论监督出现失真的情况,主观信息开始传播,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功能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网络能被用来揭示社会的腐败,同样也能被人利用来干扰社会的和谐发展。

2.网络舆论监督主体过于情绪化

网络语言往往是非理智性的,所发表的言论往往缺乏独立判断和思考,在网络舆论中盲目跟风。例如:当某些网友的意见不合大众,就会有各种谩骂、攻击等过激的方式出现。更有一些网友,不顾事实的真实性与否,不进行调查研究,就纷纷开始“顶帖”,从而影响了网络气氛的和谐和正常舆论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错误地引导舆论。

3.网络舆论监督出现非正常行为

网络舆论监督非正常行为主要表现在,通过各种争辩说理之外的行为如“人肉搜索”、曝光隐私等其他非正常的方式对监督对象进行报复或打压,让所谓的“被监督人”失去反击之力,大部分网友都是怀着一种窥视心理去调查。

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网络的舆论监督也是一样。它既为民意的释放和表达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意的反映,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要克服这些弊端,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加强网络法制管理,增强网民的法律观念,推动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网络虽是虚拟世界,但是网络法律并不虚拟;二要确保论坛管理员能够起到正确舆论引导作用,网站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完善的信息审核制度,加强网站的技术保障;三要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网民是网络媒体的使用者,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网民要学会自律,独立思考,理性地参与网络行为。

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舆论监督,克服其存在的弊端和缺点,发扬其优点,使其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民主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