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3:44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1

【关键词】城市化概念;新定义;城市;城镇;都市

【作者简介】唐耀华,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梧州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31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113-04

在对城市化概念进行回顾和梳理中发现已有城市化概念存在不足和缺陷,这既给国内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带来混乱也给我国的城市化实践指导带来偏差,通过综合分析,本文提出城市化概念的新定义。

一、现有城市化概念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1.各学科城市化概念的基本含义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亦可译作“都市化”、“城镇化”,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学者赛特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

从广义上讲,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市、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过程,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市、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市、镇集中,市、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但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对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都试图作出相应的解释。

经济学家通常从经济与城市(镇)的关系出发,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更为强调在不同地区中的经济结构相互转化过程。也就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化过程,十分重视生产要素在其中的流动。

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镇)是地域上各种活动的中枢,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地理学中的城市化则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从而引起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和居住方式发生改变的空间过程。这是一种综合性过程。

社会学家以社群网(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的密度、深度和广度作为研究城市(镇)的对象,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镇)转化,社会学所指的城市化则更强调人类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社会因素的演化过程,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迈向现代化的过程。

人口学家研究城市化,主要是观察城市(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城市(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城市(镇)人口规模的分布及其变动等,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后果,人口学所指的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最终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一个过程。

人类学家则以社会规范为中心,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就是人类从区域文明向世界文明过渡中的社会经济现象。

尽管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无疑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人口城市化”观点。这种观点将城市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埃尔德里奇(H·eldridg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克拉克(C·G·Clarkl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二是“空间城市化”观点。该观点认为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把城市化分为动态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基本包含了上述观点的各方面内容。三是“乡村城市化”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乡村与城市(镇)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就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沃思(L·wirth)认为“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镇)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这种观点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综合说”。

2.各学科城市化概念的不足和缺陷

在上述城市化概念的基本含义中,一方面因城市化涉及面太广,其研究范围广泛,是人类各种社会状态的综合性研究,涉及人类、地理、生态、经济、统计等众多学科,也是关于人类社会在空间、时间、结构、数量和层次上的系统研究,它植根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发展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对城市化的概念进行全面、准确、透彻的内涵描述十分困难。所以各学科对城市化所做的概念界定都只是城市化这一概念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都没有全面完整地描述城市化特有的各种现象;另一方面,至今所有对城市化概念的定义中都没有引入人的消费需求这一元素,而消费需求是城市化过程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元素。所以就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城市化概念的定义都不完整、准确,并没有揭示出城市化这一过程的本质。因此,从多角度、多视野看待城市化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城市化的本质。

3.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的混用及其偏好

1867年西班牙的a.Serda在他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20世纪这一名词风行世界。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urbanization转译而来的中文术语在中国流行,后来由于中国词语的特点却变得复杂起来。本来urban(城市的、城镇的)是rural(乡村的)反义词,在英语中对city的解释是animportanttown(一个比较重要的城镇),所以,urban包括不同规模尺度的城市(city)和镇(town)。urbanization直译为“城镇化”是比较准确的。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国把“城市”和“镇”也统称为“城市”,在日本也统称“都市”。因此,同一个词也有被译为“城市化”或“都市化”。有人认为中国人口众多,要强调发展小城镇,控制发展大城市,所以应该叫“城镇化”,不叫“城市化”。也有人认为古代的城市才叫“城市”。发生了本质变化的现代城市应叫做“都市”,因此主张用“都市化”。这样,同一来源的不同翻译术语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再用英文来表达,相应变成了urbanization,citification,metropolitanizationol。

在我国,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政府官员及政府官方的文件中,对城镇化、城市化概念的混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大多喜欢使用城市化的提法,但在政府官方的文件中,一般使用的是城镇化的提法。例如,200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使用的就是城镇化的提法,在2003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是“坚持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政府的这一偏好应该说是反映了政府的一种态度。

1978年3月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1990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见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方针虽几经调整,但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和道路基本上是沿着“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的方向进行的。

二、城镇与城市含义的异同

1.城镇、城市的起源与演义

尽管各门学科都对城市或城镇有着自己学科的定义与解释。但现在还没有一个与当代世界相符合、令人信服的城市或城镇的定义,原因在于城市的定义同城市的起源问题联系在一起。而城市的起源在学术界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学术界的争论集中在是以“城”还是以“市”来作为“城”的标志的问题上。

城市发展史的研究表明,“城”和“市”最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先于“市”产生,最早的“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聚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城”在中国古汉语中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居民用作防卫而围起的墙垣。“城”最早的功能是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即“城”是军事中心与政治中心。

与“城”相对应的“市”的概念则是指进行贸易和交换的场所。在城市产生以前,“市”没有固定的场所。古书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期“市”的位置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故有“井”之称。人们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相互交易,形成集市。“市”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出卖劳动产品和购买所需生产、生活用品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也成为城堡中居民必不可少的内容,“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的位置,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方才产生。“城”与“市”融合为“城市”是“城”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镇”与“市”原本有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镇”以军事行政职能为主。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成为介于县治和草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近现代逐渐引伸为一级行政区单位和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城”与“镇”又融合有“城镇”之称。

到了近现代,“城”、“市”都成为“乡”的反义词而作为“城市”的简称。加上镇的介入,就产生了“城市”和“城镇”混用的局面。在很多情况下,“城市”与“城镇”的混用已经难以扭转。

2.城、镇、市的概念

为了研究城镇与城市的区别,有必要从词的原意上去考证城镇与城市的概念。有趣的是在《辞海》中竟然找不到对城镇与城市的解释,是编纂者的遗漏还是因为对城镇与城市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故意的回避,我们不得而知。本研究只好从考证城、镇、市的概念人手来寻找城镇与城市的区别。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对“城”、“镇”、“市”概念的相关解释分别是:“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镇”:指市镇。(1)宋代以后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2)基层行政区域单位。以工商活动为主的小于城市的居民区。

“市”:(1)集中做买卖的场所;《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2)交易。(3)购买。(4)城市。(5)行政区域单位。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

而1999年版的《辞海》对“镇”的解释是“通常为县机关所在地或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的居民区”,与1979年版的《辞海》对“镇”的解释“以工商活动为主的小于城市的居民区”有所区别。并且对“城”的解释增加了“城市”,对“市”的解释增加了“城镇”的内容。

3.城镇与城市的异同点

比较《辞海》对“镇”、“市”概念的解释,它们都有居民居住、人口集中的相同内涵,但我们更可以发现在“镇”与“市”概念之间的区别:“镇”更多地说明了是“居民区”,而且在1979年版的《辞海》明确指出是“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对“市”则更多地说明了经济、商业与社会其他的活动。而且强调了活动是“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但是,我们从1999年版《辞海》的解释中能够看到它们的融合——“城”的解释中有了“城市”,“市”的解释中有了“城镇”。

根据汉字造词的一般规律和《辞海》对“镇”、“市”概念的解释,可以得出“城镇”与“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结论,至少可以从经济学这个层面=得出这个结论,而且,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城市有更多的比较发达的经济与社会其他活动的内涵,有更大规模的人口数量;城镇更多强调的是居民的居住点,在人口的数量规模上也小于城市。

所以,根据上面分析从经济学视角得出的结论:一是“城”、“市”都成为“乡”的反义词,作为“城市”的简称。“城”和“市”最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先于“市”产生,“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镇”是“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市”:集中做买卖的场所;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二是“城镇”指“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但规模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城市”指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且规模大于城镇。

三、对城市化概念的新定义

1.新定义城市化概念

综合上面的分析,本文试图从本质上对城市化概念完整全面准确地进行定义: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效率提高,出现了不受空间制约的生产方式,包括手工业特别是工业,促使分散在广大区域的农业人口向某一较小区域聚集和集中成为非农业生产人口而形成城镇,由于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城镇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直至急剧膨胀,从而城镇演化为都市,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和经济加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改变的复杂过程。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

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反映了城市化所独有的全部现象,并用消费需求揭示出城市化的本质,说明了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内生因素。城市化的本质实际就是由于经济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使得人口聚集,将人们各种潜在的消费欲望汇集,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使得人们这些潜在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地得以满足。从而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根本改变。

本文将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两个内容其理由如下:一是考证了城市化一词起源。1867年西班牙的a.Serda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ur-banization转译而来的中文术语在中国流行。在英语中本来urban(城市的、城镇的)是rural(乡村的)反义词,urban包括不同规模尺度的城市(city)和镇(town),对city的解释是animportanttown(一个比较重要的城镇),所以英文原词urbanization的含义中就包含有“城镇化”和“城市化”两个意思,所以本文将“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是对英文词urbanization原意的回归;二是在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中,用“城市化”对应于英语中的urbanization,用“城镇化”和“都市化”对应于英文urbanization中所包含的“城镇化”和“城市化”内容,因为从中文角度,在很多情况下我国把“城市”和“城镇”也统称为“城市”,所以可将“城市化”中的“城市”的“城”对应于“城镇”,“市”对应于“城市”。但为了区分引入“都市”替换此“城市”。以分清此“城市”而非“城市化”的彼“城市”。因此。在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中用“城市化”来统筹。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

2.城市化概念新定义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新的城市化概念指出了城市化的根本现象是由于人口的聚集才形成城镇与都市,才有了城市化。人口聚集是城市化独有的现象。而且有了人口的聚集,才带来了城市化的其他现象,没有人口的聚集,就没有城市化特有的其他现象。

其次,新的城市化概念说明了使得人口聚集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是出现了不受空间制约的手工业和工业生产方式。在农耕社会,生产资料以土地为主,而土地是分布在很广大的区域中,这迫使人们不得不分散居住;而手工业和工业生产方式,不用与土地相结合,不受空间的制约,这为人口的聚集提供可能和必要。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2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农业经营形式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3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城市发展

1引言

无论在我国或是国外,城市更新随处可见,然而人们对它的概念内涵、发展历史及相关理论了解还不深入。城市更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英、法三国,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其概念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更新理论。而我国的城市更新研究比欧美国家晚,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出现了有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在建筑及规划界、学术界开始提出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城市更新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但是此时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还不深入,对城市更新的概念、特点及模式等内容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城市更新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区的城市更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更新成为我国新一轮城市发展的热点与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城市更新理论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迫切任务。

2中西方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

综观中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和演化历史,对城市更新的概念无论是我国或是西方国家,在不同阶段时期都有不同的定义和说法,中西方国家对城市更新的理解都有所不同。

城市更新(UrbanRenewal)的说法古已有之,它是城市新陈代谢的一个必然过程,是城市物质结构变迁的一种表现形态。在西方,城市更新概念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多次变革:50年代的城市重建(UrbanReconstruction),60年代的城市振兴(UrbanRevitalization),70年代的城市更新(UrbanRenewal),80年代的城市再开发(UrbanRedevelopment)和90年代的城市再生(UrbanRegeneration)。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术语之一,城市更新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政策环境不同,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定义和理解也有所不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对城市更新概念较早、较权威的界定是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市召开的城市更新第一次研究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以下的阐述:“生活于都市的人,对于自己所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游乐及其他的生活,有各种不同的希望与不满,对于自己所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街路、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的消除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尤其对于土地利用的形态或地域地区制的改善,大规模都市计划事业的实施,以便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等都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有关这些都市改善的建设活动,就是城市更新(UrbanRenewal)。”[1]

2.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e.w.Bergess)和博格(D.J.Bogue)认为,若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则其动态变化过程将会出现成长、成熟、衰退、没落或更新等现象。城市更新是城市在生长过程中必然要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其表现形态就是城市物质结构、空间结构的一次次变迁。[2]

3.苏格兰邓迪大学欧洲战略规划教授罗伯茨(peterRoberts)认为,城市更新是: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这种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引导着城市问题的解决,这种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寻求持续改善亟待发展地区的经济、物质、社会和环境条件。[3]

在我国,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说法,在实践中,常常使用与城市更新相类似的术语,比如: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城市改造、旧城更新、城市再开发、城市复兴等,对城市更新被理解为简单的、大规模的推倒重建,认为城市更新就是单一的对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我国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建筑及规划界、学术界的大量关注推动下,各种关于城市更新的学术交流会议陆续召开,比如:1984年在合肥召开的全国首次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1987年在沈阳召开的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1995年在西安召开的旧城更新学术研讨会,1996年在无锡成立了城市更新专业学术委员会,城市更新问题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讨论。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逐渐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更新概念及理论。比如:80年代初期,陈占祥把城市更新主要定义为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新途径涉及多方面,既有推倒重来的重建,也有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旧建筑的修复等;1980年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它是吴良镛教授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发展出来的;2003年吴晨提出的“城市复兴”理论,它是吴晨对青岛旧城中山路和北京大栅栏地区城市复兴的实践中率先提出的,被称之为中国城市复兴实践的原点;2004年张平宇提出的“城市再生”理论,它是张平宇在对西方城市再生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城市化道路进行长期研究提出的,他认为我国必须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即走内涵式、质量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再生是内涵式、质量型城市化政策的必然选择;2008年于今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4

【内容提要】乡村地理学在我国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比较薄弱,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理论体系的欠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多重角度(职业的、生态的、社会文化的)对乡村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剖析,认为乡村界定的困难在于乡村本身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及相对性,以及城乡连续体这一背景,最后,笔者提出了以乡村性定义乡村的设想。

【英文摘要】RuralGeographyisaweakbranchofHumanGeographyinChina,especiallywithregardtoitstheoreticaldevelopmentandsomebasicconcepts.Firstofall,thispaperanalysesruraldefinit-ionssystematicallyfromamulti-dimentionpointofview(occupational、ecological、socio-cul-tural).asanoccupationalde-finition,"rural"meansanareawherefarmingisthemainmodeofproduction.asfarasecologicaldefinitionsareconcerned,itmeansasettlementwhosepopulationscaleissmaller,outsideurbanarea,withrurallandscapesshowingunmistakablesignsofbeingdominatedbyextensiveuseofland,andwithdiscretes-patialunitsisolatedfromtheoutsideworld.Socio-culturaldefinitionsareintermsofcleardifferencesinbehaviorandattitudebetweenpeopleinruralandurbanarea,suchaswaysoflife,spatialbehaviorandaspirations.

theauthorthinksthatallthedefinitionsarelackofdelimitationsofruraltotallyandessentially.Ruralcannotbesummarizedbyasimpledefinition,becauseitisacomplicatedandindistinctconception.Difficultiesofdefiningrurallieindynamicevolutionofthewholerural,unconformityamongruralelements,relativitybetweenruralandurban,andrelevantrural-urbancontinuum,whichmakestheboundarybetweenruralandurbanmoreindefinite.toacertainextentruralisregardedasareasdifferingfromurbangreatlyandthedifferencecanbecomparedinmanyaspectssuchasproductionactivities,waysoflife,etc.thecloseextentbetweenurbanandruralrepresentsdifferentstagesofruraldevelopment.

theauthorsuggestsruralityshouldtakeplaceofruraldefinitionsunderthebackgroundofurbanizationintheworldoftoday.Ruralityreferstothemanifestationofruralcharacterswhichtakeurbanascriteriaofreferencewithinaspecifiedarea.theauthordrawshisconclusions.First,everyregioncanbelookedonasaunityofurbanityandrurality.themoreurbanityaregionis,thelessruralityitwillhave.Urbanandruralarecontinuousandthereisnotanybrokenlocalitybetweenthem.Second,thesizeofruralityindextakesurbanasunitofreference.Usingdifferenturbancriteriacanreflectdifferenceofruralityandstagesofitsdevelopment.Finally,ruralityisconcernedwithscale,indexandmethodwhichareusedinourresearch.

wecanweakensomeruralcharacteristicsandimproveregi-onalurbanityinpracticesuchasvillage-townplanningandregionalplanningbyestimatingruralityindexofdifferentaresa.inordertobefavourabletourban-ruralplanningandman-agementwealsoneedtoputforwardruralcountermeasuresconcernedcorrectly.

【关键词】乡村/城乡连续体/乡村性ruralurban-ruralcontinuumrurality

【正文】

乡村具有区别于城市地域的诸多特征,在当今城市化潮流下,乡村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对乡村这个概念的认识似乎清楚但不明晰,人们往往理解不一致,致使乡村问题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也困扰着乡村政策的制定,虽然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已有大量的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看法,但仍然缺乏一个足以说明乡村的总体性、本质性的概念。本文尝试从多重侧面剖析乡村这一综合性概念,以期对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1 乡村概念的多重侧面

1.1 职业的定义与功能属性

乡村作为一个职业概念是与这个词在历史上的用法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场所就是农村聚落。这一定义的出发点是把农业产业作为农村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没有农业的存在,农村就不成其为农村,农民就不成其为农民。从界定农村的角度分析,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严密性。

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体,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决定,还是以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或者是以农业生产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来确立呢?这个主体的含义是模糊的,没有明确说明以什么为主体。不管是以人,还是以经济、用地来确立主体都难以正确地把握当今的农村与非农村。

其次,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而言,农业人口=农民=农村人,也许在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这个等式是存在的,但农业人口兼业化的发展,使这一性质日趋复杂,他们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活动,这些农户可以根据其兼业的行业分为一兼农户(主要就业于农业,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二兼农户(主要就业于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经营),还不包括农业内部的兼业活动,或者已经有固定的非农就业岗位的农户。

第三,从场所和地域的角度来看,农村聚落往往是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并存,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混杂。而且在某些非农业发达的农村地区,不管是从非农化水平还是从总量上看,都超过了中心城区,出现了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现象,这样就更难以对该地方或地域进行归类。

1.2 生态的定义

乡村作为生态的概念加以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视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来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指的是单个聚落人口规模较小的地方,这些聚落之间则是较大的开敞地带。该定义抓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人口集聚规模差异这一特征,最为接近于人们对乡村的理解,而且便于操作,许多国家都把乡村与城市的分界线以聚落人口规模加以确定。

(2)乡村用来指一种地域的概念。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地讲是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地区,这样,乡村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与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的农业有本质的差异。

(3)用来表示某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就是乡村型的景观。维伯莱(G.p.wibberley)认为:“乡村这个词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那些地区,它们显示出目前或最近的过去中为土地的粗放利用所支配的清楚迹象。”[1]

(4)从生态构成上看,乡村不但用来指居民少的地方,而且也指与人口多的地方来往较少的隔离开的定居区。在当代社会里,绝对的隔离很少见到,但只要联系上不方便、交通上成本较高这种情况还存在,那么相对隔离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乡村就是受城市影响较小的地方。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待乡村,考察乡村的相对隔离程度,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隔离,是用物理性距离、交通费大小,还是有无交通工具、时间等来说明[2]。二是在确定是否易于接近时应该用哪一个人口中心作为参考点。如英国诺福克郡规划局(norfolkCountyplanningDept)就采用了距离2万人口城镇8.045km和距离10万人口城镇16.09km这一指标。

乡村的生态学定义建立的假设是:社会形态(Socialform)可看作是人类文化适应环境特征的产物,并为人类的适应所修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景观、土地利用特征、相对隔离程度等生态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是引起城乡差异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生态定义乡村,避开了经济职能上专门化的问题,尽管粗放的土地利用、开敞的乡村、小规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较低等特征隐含着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特性,但更多的是从城市的影响程度来考虑的,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内涵。

以生态环境状况来定义乡村地域,虽然是当今最为广泛采用的标准,但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定义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级界限的相对性、可变性,不同国家采用的标准不一样,国际可比性较差;其次,从人口密度较小来理解乡村,由于人口密度只是一个静态的、容易产生误解的统计指标,它大多依赖于计算密度单元的大小;第三,社会学者对生态定义的质疑是:城乡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是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社会经济的特征与乡村的问题更为相关,如高女性比例,较低的收入,更多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状态,劳动力中妇女就业率低,受教育的人口少,年长者受到过多的重视等。尽管人口分布状况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相对应的。

1.3 社会-文化的定义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从社会文化构成这一角度来定义乡村,着眼于城乡居民之间行为与态度上的差异性。主要特征有:

(1)乡村社会生活中,社会接触多为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

(2)乡村社会行为的标准比较单一,风俗、道德的习惯势力较大。

(3)乡村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家庭观念、血缘观念要比城市为重,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经济活动简单。

(4)乡村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少、密度低、变动慢,因而人们具有保守心理。

(5)乡村的物质文化设施较城市差,乡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般较城市低。

(6)从政治标准上看,农民在国家中处于从属的地位,要服从有权阶级的法令和要求。

乡村的社会化定义抓住了乡村居民、乡村社会的最本质属性,而且在它与城市的比较中理解其相对性。但问题在于:

首先,用极端化的方式来定义乡村,大量的过渡型、中间型地区就是不确定的。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变,不仅大量的乡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迁往乡村,乡村本身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劳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类社会严格地划分为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时代最终将为城乡结合或城乡融合发展所代替。

其次,认定乡村地区是同质的,这是值得怀疑的。从个人角度上看,大多数人都不能划分为纯粹的某种文化类型(如乡村人或城市人),传统的农民逐渐从封闭、半封闭、半自给性的小生产者向开放性、经营性的商品生产者转变,由质朴、纯厚的传统型向开拓进取的新型农民转化,农民内部发生着阶层、职业的社会分化。米勒(miller)等人在考察美国人时,认为88%的美国人都可归入乡城混合类型[1]。弗林(Flinn)也把乡村地区的价值体系分成三种类型,即小城镇理想(Small-townideology)、平均地权论(agrarianism)和乡村主义(ruralism)[3]。可见从乡村社会角度看,乡村并不是单一化的。

第三,用生活方式、空间行为、抱负等来定义乡村,在实际应用于具体的空间地域划分时非常困难。在城乡隔绝发展的态势下,也许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地理分布是相一致的或相近似的,而在城乡作用日益加强的当代社会里,城市里包含着诸多的乡村特性,乡村里也纳入了诸多的城市特征,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绝大多数的聚落都可归入乡城、城乡混合体之中。

2 乡村界定的困难

从多重角度对乡村进行剖析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见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涵盖的,它是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界定乡村的困难在于乡村整体发展的动态性演变、乡村各组成要素的不整合性、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对性,以及由于这三大特性形成的城乡连续体。

2.1 动态性

乡村人口以各种方式向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部门转移,乡村地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历史上的乡村与当代的乡村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演化过程也不一样,城乡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乡村居民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格局、乡村严重落后于城市的不合理状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除了城乡之间地理景观的明显差异外(景观界限随着城市的蔓延而不断变化)无论是经济职能还是社会文化上,当代的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明显加快,正在日趋向城市靠拢。因此,乡村的概念与内涵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农民、农村来定义当代的农民、乡村。动态性特征使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分界日趋模糊,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二分法也日趋不适应。

2.2 不整合性

传统格局下城乡界限非常明晰,乡村的职业、生态和社会文化特征相吻合,农民未走向分化,乡村的单一性、同质性显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乡村的影响日益加强,乡村本身的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动,职业、生态与社会文化特征之间不相吻合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等的格局愈加不相适应了。

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成为工人、商人、教师等,从职业角度讲,他们已不再是农业劳动者或农民。有一些劳动力并未实现就业的完全转移,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半工半农等形式。有的人实现了地域的转移,进了城市,一些人采取了外出打工(季节性或常年性)的形式,还有一些人则在本地实现了职业的转化。这样,城市里有了乡村的人、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甚至于城市的居民居住在乡村等。这种社会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生态特征三者之间在城乡的相互重叠,带来了复杂的不整合性。

2.3 相对性

城和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也只有在与城市的比较中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因此,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之间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城市与乡村之间接近程度的高低代表了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

乡村的相对性还体现在不同的人研究尺度的差异上。我们可以从个体的角度着眼,研究农民的行为和抱负、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大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等考察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可以从不同的聚落来加以研究,从小的村落到小城镇到大城市等不同的乡村特性表现程度。也可以从一个小的区域到较大的区域进行不同层次的解剖。

乡村定义的相对性是依据选择的指标而有差异的,以人口密度差异、职业的不同、距城远近等相关指标来描述定义乡村,或者以复合的综合性指标来对乡村属性加以概括,更可以反映出乡村类型的多样化。

2.4 城乡连续体

我们通常用两分法把人类聚落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从乡村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和相对性来分析,不论是聚落还是文化、经济活动,城乡都是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区分两个极端是很容易的,而众多的中间类型则是难以确定其断裂点的。

2.4.1 聚落连续体 从聚落的规模来看,从巨大的城市集聚体到小的聚落甚至分散的住宅,其间没有明显的断裂点,城市消失的地方就是乡村的开始点,聚落连续体是沿着一条线从极点的一端——农村向另一端逐渐演变,因此城乡聚落的规模划分必然是人为的。

事实上,从聚落的职能上也存在着连续性,从纯粹的单一化农业村落、农副业村落、兼业性村落一直到非农业聚落,都代表着城乡职能上的差异性。

2.4.2 乡村—城市连续体 与地理学者对聚落连续体的关注不同,社会学者从社区、文化角度进一步分析这种连续体现象。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社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特定社区在这个连续体中的位置取决于:社区人口多少、社区人口密度及社区内乡村与城市之间规范的强度。社会学研究还揭示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文化。

3 乡村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表现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社会构成上农民的分化(农民—非农民或新式农民),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乡村文化的转型等,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出现了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乡城地区,这种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的演变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城乡连续体的现实态势下构建乡村概念的新思维?大多数研究人员尝试着在城乡之间划分一个过渡区,如在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之间再分出一个似城聚落类型,在城市地域与周围乡村地域之间的交接地带划出一个城市边缘区,甚至从更大的地域范围着眼,划分出乡村城镇化区域。对处于转型阶段的地域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来加以研究,部分地解决了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的问题,但就象区划中划分过渡区出现的问题一样,过渡区本身,城市、乡村与过渡区之间也存在着过渡现象,因此就出现了乡村、准乡村、准城市区、城市化地区等多种多样的过渡类型。

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大系统,它包含着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每一个侧面又包括着各种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的因素。因此从单个方面来定义乡村不会得到广泛的接受,寻求综合方面的界定更为人们响应。而且,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我们不应受某种概念的束缚。用极端化的传统乡村作为参照来套用当今的实际,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归一法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定义应让位于乡村性这一概念,在一定地域内考察乡村性质的强弱(从对立面来看,就是城市性的弱强),比起不断划分过渡地带的做法更可操作,更具有可比性。确定一个地区的乡村性:

首先,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与城市性合计为1),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弱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强的地区,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点,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其次,乡村性指标的高低应以城市为参照单元,用城市的标准(如市区、市域、不同规模的城市)来衡量乡村性的高低,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具有可比性。也许会出现有的我们认为是乡村的地域(行政上的),其乡村性指数低于有些城市地域,这样我们对城乡的认识会有新的本质性理解。采用不同的城市实体为标准,可以反映城市性、乡村性的质量差异。

第三,乡村性除了与选择的参照标准有关,还与研究的尺度大小(如个人、单个聚落到不同大小的地域单元)、选择的指标与采用的方法有关,社会学家可以从社会发展指标来定义乡村性,经济学者可以从经济结构状况来分析,地理学者可以综合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加以选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第四,由于乡村性概念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定义,依据的是更为广泛的地理类型,而不是专门化的单一聚落特征,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因此,某些与土地面积广大相关的密度指标很难与城市同步发展,但某些人均指标、结构指标则有可能超过城市,如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等等,对此应区别对待,合理安排。不能一刀切,各项指标均要求与城市同样考虑。

据此,乡村性指数可以用下式粗略计算:

式中:R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乡村性指数;U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城市性指数;R[st,i]表示t年份s区域城市性的第i个特征比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e[ot,i]表示第i个反映t年份城镇特征的标准值(i=1,2,…,n);e[st,i]表示反映t年份s区域城镇特性的第i个指标值[4](i=1,2,…,n)。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性这一概念,作为推论,笔者认为可以在实践中(如村镇规划、区域规划等)通过削弱某些乡村特征,提高区域的城市性。在城乡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贯彻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在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要贯彻这一理念,提高城市性与削弱乡村性并举,进一步推动空间地域城市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Guym.Robinson.ConflictandChangeintheCountryside.USa:Belhavanpress,1990.

2 editedbyRodefieldRDetal.translatedbyanZiping,ChenShuhuaetal.ChangeinRuralamerica—Causes,Consequences,andalternatives.Beijing:agriculturalpress,1978.(inChinese)[罗德菲尔德等编。安子平,陈淑华等译。美国的农业与农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概念;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有效转变

狄塞萨曾说过:“在学习科学中,概念转变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显然,地理概念转变在地理学科中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研究的领域,地理概念的转变研究有助于助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高中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通常包括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等四个部分。

1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

由于地理概念内涵在地理概念中占据极其特殊的地位,因此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可以说是地理概念转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依据其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

1.1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

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是在以保持原有的地理概念内涵不变的前提下发生的,通常表现为内涵的增加或减少。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的发生往往是通过学生地理学习认知过程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的丰富与地理理论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例如以高中地理中“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节中出现的“气团”这一地理概念进行说明。在没系统学习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理论知识之前,大部分学生对气团的内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是大团空气等,显而易见,这种了解是不全面的。通过系统的学习之后,才对气团这一地理概念的内涵更加清晰明确,如内涵还有温度﹑湿度﹑气团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等。由此可见,虽然经过后来的学习,气团的内涵有所增加,但显然并没有改变气团是大团空气这一内涵。通过这一例证可以发现通过学生前后认知变化可以实现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

1.2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

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是对原有的地理概念内涵的彻底变革。透视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出其深层次蕴涵的哲学思维理念。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紧密相联,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的发生要以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为基础,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质变后的地理概念内涵与原有地理概念内涵体系根本不同,可以说是另起炉灶,往往伴随着创新性与批判性。由此看来,地理迷思概念代表质变前的地理概念,地理科学概念代表质变后的地理概念,两者往往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紧密相连。因此,可以说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就是地理迷思概念转变为地理科学概念的过程。由此看来,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是地理概念内涵转变的核心,它关系到地理概念内涵转变的成败。高中地理部分的许多地理概念都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紧密相连,学生对地理概念的学习认知过程可以较好的反映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在此从学生的学习认知领域对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加以阐述。例如以高中地理中”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出现的”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为例进行说明。在没系统学习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之前,大部分学生对“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的认知是错误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地球的远日点是在冬季1月份,地球的近日点则是在夏季七月份。而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学生才意识到之前的认知错误,从而加以纠正。不难看出,学生对“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的认知过程就是促进地理概念内涵质变的过程,从而使地理迷思概念转变为地理科学概念。

2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往往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紧密相联,地理概念内涵的变化都会相应的引起地理概念外延的变化,两者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都会引起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由此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视角出发进行审视,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由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2.1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在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没有达到质变之前,由于地理概念内涵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核心变化,因此地理概念外延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还是保持其原有范畴的延续性。在此以高中地理中“工业区位”一节出现的“工业区”这一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工业区一般是指多个基于原材料、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科技等区位条件聚集而形成的综合性工业地域的组合。中国工业区的外延有:辽中南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等。假如在区位条件中增加“环境与政策”因素,在加以划分中国工业区的外延,其实与之前相比并无多大差别。中国工业区的外延还可以划分为:辽中南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等。

2.2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有着本质的不同,由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地理概念外延的划分体系由此会重新进行建构。在此以高中地理中“城市化”一节中出现的“城市化”这一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在初期,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内涵也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城市化外延主要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等。现在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由此看来,城市化外延的划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的城市化外延变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密度加大、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二、三产业比重加大等。

3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

3.1由直接关系向间接关系转变

在现实地理概念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会被地理表象所迷惑,会特别关注地理概念间的直接关系而忽视了间接关系,然而事实上地理概念间关系更多的表现出间接关系。由此看来,在学生地理学习认知中要特别注意地理概念关系由直接关系向间接关系的转变。高中地理中许多地理概念反映了这种关系的转变,在此以“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节中出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这两个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在学生没接受系统的学习之前,往往会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导致产生了风,两者是存在直接关系,但事实上同时还会受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地转偏向力与风存在间接的关系。

3.2由单一关系向复合关系转变

地理概念间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通过多视角审视可以从中挖掘出多层关系,从而体现出地理概念间的复合关系。例如,高中地理中“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出现的“冷锋”与“暖锋”这两个地理概念,不仅存在着并列关系这一单一关系,同时还存在着时间关系、矛盾关系、空间关系等多重关系。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视角全面地理清地理概念间的复合关系。

3.3由表层关系到深层关系的转变

地理概念关系往往在存在表层关系的同时更蕴藏着深层关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实现由地理概念表层关系向深层关系的转变。在高中地理中许多地理概念间就蕴含着这两种关系,在此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节中出现的“臭氧层”与“地球大气层”这两个地理概念加以说明。显而易见,臭氧层的破坏会导致地球大气层的破坏,臭氧层可以有效地保护地球大气层,两者存在明显的表层关系。仅仅理解这两者的表层关系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深入挖掘其中更深次的关系。臭氧层对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根本在于臭氧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紫外线辐射,这才是关键所在。由此看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两者关系对于地理概念认知学习极其重要。

4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

4.1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

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是地理概念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现象。两者的互变不仅具体形象地阐释了地理概念的内涵,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深

化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例如,上面这幅图形就可以形象地说明以上两种方式的互变。

显而易见,通过此图学生可以更加形象化地认知了省会城市、河流、湖泊、省区分界线等地理概念,同时也更加提升了对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的认识。

4.2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是地理概念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统计、收集、分析、处理,可以深入挖掘地理概念的某些本质特征,形成对地理概念更加理性的认识。例如,下图就可以具体地说明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

通过此图形中的数据加之下面的语义解释,学生通过对图形中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等地理概念有一个更加相对理性的认知。

由此可见,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作为构成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的四个重要方面,互为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深刻把握这四个方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从而真正把握与运用地理概念。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

[3]鲍国达.地理概念的习得、巩固和应用[J].地理教学,2003.

[4]罗秋官.关于地理概念间逻辑关系的探讨[J].地理教育,1996.

[5]褚亚平等.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6

关键词:武汉,休闲空间,问题,建议

abstract:Leisureisthedamandforhumanitydevelopment,forwhichhumanpursues.andurbanleisureisthesymbolofthelevelof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andcivilization,withspaceasthecarrierfortheleisureactivities.inthispaper,thecurrentdistributionsituationoftheleisurespaceofwuhanCityisinvestigatedinthreelevelsof“community—citycentre--suburb”,andthedistributionofleisurespaceofcitycentreareaswithvariousfunctionsisanalyzed.theanalysisshowsseveralmajor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wuhanleisurespace:thecommunitieslackingofleisurespace,thecitycentreofimbalancedistributionofleisurespaceandthefeaturedleisurespacedeclining.andsomesuggestionsforthedevelopmentofwuhanleisurespaceareproposedfromspacedistributionandallocation,managementandservice,spacedecoration.

Keywords:wuhan;leisurespace;problem;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耶鲁大学校长a.BartlettGiamatti(1978-1986)说: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社会,观察它如何娱乐比观察它如何工作来得深刻。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多、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观念的改变,休闲对于现代居民生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城市休闲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关注城市休闲就是关注城市生活品质,关注民生。关注城市休闲的发展,丰富城市的休闲空间,对于现代城市转型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自2006年《小康》杂志第一次公开征集评选“中国休闲城市”以来,武汉一直无缘上榜。武汉城市休闲的发展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

城市休闲空间作为居民休闲活动的空间载体,城市休闲空间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反映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品质。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武汉城市休闲空间的现状,找出其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

城市休闲空间的概念

休闲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通常被作为以下三个概念使用:①时间的概念,即“闲暇时间”或“自由时间”②活动的概念,即“游憩”或“娱乐活动”;③心态的概念,即“放松”或“闲适的精神状态”。休闲活动,即是指在闲暇时间自由选择的娱乐活动。

休闲活动是城市活动的一种,休闲空间便是满足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场所空间。休闲空间从本质上讲是由人们的休闲活动与所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本文讨论户外的城市休闲空间,即指在城市建成区及周围都市圈范围内,对市民开放的、并能满足不同层次休闲活动要求,且经过一定人工作用的户外行为环境。

城市休闲空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它以城市居民的住地为中心,以距离为尺度可以将其分为社区——中心市区——市郊三个层次。

武汉城市休闲空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社区休闲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社区休闲空间是指与城市居民住区距离较近、位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所及范围内的城市休闲空间,具有生活化、频率高、零尺度的使用特点。社区休闲空间是城市休闲生活的主要支撑。

对于武汉来说却缺乏这种空间的支撑。在一次对“武汉市小区公共休闲空间业主满意度”的抽样调查中,调查涉及85个楼盘,发出问卷650分,回收有效问卷605分。调查结果显示:32.07%的业主表示不满,认为公共休闲空间“太小”,31.74%的业主希望扩容,31.2%感觉“还好”,另有4.96%表示“没在意”。六成的业主认为小区公共休闲空间不足。

究其根本,造成武汉社区休闲空间欠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小区的开发项目中,为增加容积率,获取更多的利益,通常是以损害公共休闲空间为代价的;二是已规划建设的小区公共休闲空间遭挤压、挪作他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绿地被改为停车位、私家菜地,小区临街架空层被改为商铺出租,小区架空层被改为车库、储藏室出租等等。

社区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基层单元,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武汉社区休闲空间的缺乏带来了很多问题,社区居民之间缺少交流,容易导致很多冲突,给社区老年人的休闲带来极大阻碍。同时,武汉社区休闲空间的缺乏也是导致周末及假日武汉交通愈加拥堵的原因之一,周末人们必须开车到离居住社区较远的大型休闲空间才能满足其休闲需求,使得本就拥堵的武汉交通更加糟糕。

中心市区城市休闲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中心市区城市休闲空间是指城市居民在社区之外的市区范围内进行休闲活动的空间,具有大众化、时间较长、小尺度的特点。中心市区城市休闲空间是城市休闲生活中的亮点,是城市的客厅,对于树立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绿地休闲空间、文化休闲空间、体育休闲空间、商业休闲空间等。

武汉绿地休闲空间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7

关键词:公共空间;高密度社区;设计策略;珠江新城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08104

1引言

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是人多地少,二是人均占有资源量少;同时,我国又处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2011年城市化水平为51.3%,距离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根据估算,我国尚有2亿人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市。基于上述国情,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方向,一是朝着“生态城市”方向发展,二是朝着“紧凑城市”方向发展。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空间、社会组织单位;社区的发展方向,基本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建设高密度社区,是发展紧凑城市的基本前提。在高密度紧凑发展的趋势下,城市社区显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其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比普通社区普遍要高。社区公共空间作为社区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在社区居民交往、休憩和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适应高密度社区更为苛刻的要求,同时营造更好的社区空间环境,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密度社区的概念

2.1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于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最早从社会学的角度将其引入并定义。目前学界关于社区的定义说法不一,据统计,社区的定义至少有140多种,尽管定义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均含以下内容:认为社区是生活在某一地理位置上的,有着许多共同特点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而中文“社区”一词是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从国外引入,定义为: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其中并没有对所涉及到的社区地域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

2.2高密度社区的概念

目前城市高密度社区的概念尚无确切的定义,密度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其高或低,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口等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一个城市认为是高密度的,另一个城市会觉得低。在香港,提倡低密度的学者所倡导的理想的社区容积率一般在5~6,这在国内的其他城市看来仍然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不存在密度的高与低的绝对化概念,但是不同的容积率、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建筑层数,都存在不同的合理的建筑密度值域。一般认为高密度社区是指容积率、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都较高的社区,在此可以通过采用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和建筑层高等指标将其量化。

高密度住区的概念根据建筑的层数不同进行划分,针对我国高密度社区的基本现状和大城市高密度社区的一些相关指标,归纳高密度社区的指标见表1。

3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特征

高密度社区具有人口密度高、容积率高等特点,这决定了社区公共空间与之低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相比,具有独特而明显的特征。

3.1公共空间的数量少

国内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数量普遍较少,在中国南部最大的城市广州,居民人均占有可供休闲的公共空间面积为3m2,深圳人均公共空间面积约4.7m2,香港居民人均可休闲公共空间面积仅为1.5m2,而拥有同样人口密度和经济水平的新加坡,人均公共空间面积比香港多3倍。

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来看,由于高密度社区人口密度高,常常再加上建筑密度高,很明显剩余的公共空间面积就会非常有限。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现有的公共空间也难免会被急缺的停车场或是其他新的开发活动所吞食,而幸存的公共空间分布比较零散,不能自成体系,因此也不能完全发挥公共空间休闲交往的功能。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开发商加强了一些新的空间类型的建设,比如架空层空间的利用,屋顶花园的建设等。

高密度社区不但公共空间不足,而且在社区中的分布也并不均匀。我国高密度社区目前仍受现代主义理念的影响,存在着板式大楼和超大街区的形式。其社区中心的公共空间利用率并不高,是因为远离居民的步行范围之外,同时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围合的空间氛围,使得居民无法真正使用这些空间。

3.2公共空间的使用强度高

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数量较少,而所服务的人数却常常是很多的。广州珠江新城规划范围内的公共绿地总面积为141.5hm2,占总用地面积的2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4.62m2;而居住绿地面积为63.1hm2,占总绿地面积的44.5%,但是却承载着17~18万人的居住人口,人均居住绿地面积为3.71m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和休闲时间增多,老龄人更是如此,公共空间适宜的尺度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促使居民进行室外娱乐和休闲,因此增加了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率。此外我国的人居居住面积相比较西方城市是偏低的,建筑室内空间满足不了居民的一些活动使用,因此公共空间被用作一些本该在住宅内进行的私密功能的场所。现代高密度社区采用了功能混合的模式,居民能在步行范围内参与更多的休闲活动,或吃饭或逛公园,这些行为模式都激发了居民对公共空间使用的热情,从而增加了公共空间的使用强度。

3.3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多样

公共空间功能多样化是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同时,其生活方式从简单、单一朝着复杂、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谋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社区公共空间的形式和功能需要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多用途、多层次的社区公共空间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爱好和收入的居民在不同的时间的不同的需求。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多样主要体现在空间类型的多样化,在高密度社区,为了弥补城市地面空间的不足,采用了垂直分区的模式,增加了许多新的立体空间类型。空间功能的混合,办公、娱乐、休闲、展览等活动融合在同一空间,形成多功能的中性空间,满足不同居民的不同需求。与传统低密度社区相比,高密度社区的公共空间需要以更少的空间容纳更多的人的活动,因此需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提供更多复合功能和活动设施的场地,并按服务半径分级设置,方便居民在步行范围内进行各种交往活动。

3.4公共空间的立体化程度高

由于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稀缺性,为了得到更多的空间资源,发展了一些新的空间类型,往地上或者地下借空间,并形成立体的空间体系。由此社区公共空间出现了屋顶花园、空中花园、阳台花园、入户花园、高台花园以及架空层花园等一系列立体化的庭园空间。立体公共空间将绿色的概念延展至住宅内部,营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为高层住宅中的住户提供了交往平台,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在我国,以香港高密度社区的立体化空间最为典型。香港的社区采用功能混合的布局模式,利用立体的天桥系统将不同住宅建筑上的公共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立体空间体系。

4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4.1项目概况

广州珠江新城位居天河、越秀及海珠三区的交接处,东起华南快速干线,西至广州大道,南临珠江,北达黄埔大道,被定位为“广州市二十一世纪中央商务区”,是广州市新中轴线的中心部分,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行政等多种功能设施为一体,总用地面积约6.44km2,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00万m2,其中珠江新城的居住用地为149hm2,占总用地的23%;公共设施用地为138.1hm2,占总用地的21.3%;其中金融、办公和商务用地为80.2hm2,占总用地的12.3%。规划居住人口18万人,就业岗位30万人。

4.2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

4.2.1采用“大开放,小封闭”的管理模式,营造众多小

型休闲空间珠江新城共有15个街区,大部分街区都采用了“大开放,小封闭”的管理模式,即增加街区的功能混合,减少居住社区的规模尺度,并实施封闭式的管理。而整个社区则通过道路和公共空间与城市的交通和空间相联系,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体系。这种模式在满足居民对安全和私密的空间环境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适宜步行和交往的社区外部公共空间(图1)。

图1小型居住街区空间布局模式与传统社区相区别的是,在以休闲化为主体的珠江新城居住街区环境中,减少了中心公共空间的尺度,相对扩大了宅间绿地和街头广场的面积;在适宜步行的尺度范围内零散布置功能多样和特征复合的广场空间群体,以承载多样化的公共活动,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面向街道的建筑采用开放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步行街道环境。结合小型的街头绿地空间和建筑前广场空间的布置,打破了原有街道实心立面的单调形式,丰富了空间层次,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性的生活交往场所。

珠江新城吸取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一些理念和原则,采用了方格网状的道路布局模式。加强了与城市交通的联系,减少了城市的拥堵,同时为行人提供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系统,塑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从社区层面上看,居住社区公共空间除了社区内部绿地空间,大多沿着城市街道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结构形成了环绕社区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布局。从而与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一个网络体系,提高了社区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活力(图2)。

图2珠江新城居住街区空间布局4.2.2促使社区绿地网络空间的形成,拓展立体绿化

空间珠江新城采用方格网状的道路布局模式,因此加强了道路绿化的建设,利用道路的中央绿化带和两侧的分隔带绿地形成方格网状的绿色廊道,同时保持一定的宽度和规模,充分发挥绿色廊道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依托花城广场和珠江公园两个集中式的绿地空间,社区内部的绿地空间大多采用点状和线状的形式,同时充分绿化了街头游园、滨水绿地,创造出丰富的绿地系统(图3)。由于社区内部空间的封闭性,需加强社区内部绿地空间与城市绿地之间的联系。社区边界采用绿墙的形式对防护栏杆进行遮挡,同时与街道绿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绿地体系,加强了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城市绿地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休憩绿地空间的可达性。

图3珠江新城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通过点状绿地与道路网状绿地的结合,促使绿道网的形成,提高了高密度社区绿地间的连接度,改善了社区的环境质量,缓解土地高强度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同时改善社区绿地的空间结构,多采用乔灌草的立体结构形式,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在地面绿地形成网络的基础上,拓展立体绿化空间。珠江新城立体绿化较为突出,屋顶花园建设初具规模。阳台花园以及架空层花园提高社区整体的绿视率,也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私密空间。所不足的是裙楼之间的屋顶花园空间缺少直接的联系,降低了公共空间的共享性。

4.2.3加强立体空间设计,完善步行廊道体系

珠江新城拥有高强度的开发规模、高密度的产业集聚,带来巨大的人流与车流量,因此需要便捷、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承载和疏导。二层步行廊道体系将珠江新城的核心区39座主要大厦的无障碍步行连接,形成了具有良好通达性的空中步行环境,解决了人车交通混乱的难题。如商住混合型建筑通过二层裙楼的外廊空间与步行天桥连接起另一栋建筑的商业裙楼空间,在满通功能的同时,营造了舒适、方便的商业步行氛围。

珠江新城社区立体空间主要表现在裙楼的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满足了居民接近自然,享受健康生活的要求。空间加强了植物的季相变化,以更多艺术的手法去营造一个适宜的休息和眺望平台。同时加强了底层架空空间的利用,增加公共设施的布置。如社区在底层架空区设置一些活动的座椅,一些老年人可以打牌、聊听、交往等活动。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是通过与地下商业街相结合,同时扩大步行空间,提供一些休憩设施,形成一些小型的休闲空间,并通过自动扶梯、楼梯等联系上下的立体空间,形成一个连通的整体(图4)。

图4立体广场空间珠江新城立体空间的利用以广粤公馆最为典型。广粤公馆社区属于两块用地,中间穿过市政道路。住宅采用高台的模式,裙楼一层为屋顶花园。两块用地的平台花园利用过街平台的驳接连成一体,市政道路从平台底下通过(图5)。过街平台具有一定的宽度,加以植物、铺装和休憩设施的布置,形成了一个架空的袖珍公园。这种空间重叠的设计方式加强了立体空间的利用,创造了舒适安静的社区环境,同时也将两侧社区屋顶花园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共享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活动与交往。

图5广粤公馆过街天桥与屋顶花园的驳接5结语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虽然西方城市的城市无序蔓延和城市中心的空洞化现象等城市问题,在我国并没有很明显地显现出来,但同样面对着资源的短缺、交通的拥挤和城市居民日渐冷漠等问题。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却能促进城市居民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交通拥挤,同时较少资源的浪费。其巨大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对广州珠江新城高密度社区的调研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总结出高密度社区的一些基本特征,针对城市社区目前的现状,借鉴珠江新城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模式,提出一些相应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但就城市社区建设本身的难度而言,每个项目都会历经很多年,还要经过多年的时间考验,才能得出是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模式。因此我们要不断吸收新的理念,探寻新的方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和居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m\].朱子瑜,译.北京:建筑工业工业出版社,2008.

[2]缪朴.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当前的问题与对策\[m\].司玲,司然,译.北京:建筑工业工业出版社,2007.

[3]姜梦菲.高密度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与健康环境营造\[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4]楚超超,夏健.住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5]朱雯.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初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

[6]徐萱.城市社区街道空间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7]刘圻.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变化刍议\[J\].现代城市研究,2005(9).

[8]邹经宇,张晖.适合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生态住区研究——关于香港模式的思考\[J\].新建筑,2004(4):51~54.

[9]李敏.适合高人口密度的绿地布局方法研究-以澳门半岛为例.\[J\].广东园林,2011(6).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8

2008年,我去给成都市双流县做战略规划。成都市当时提出“全域成都”这个理念。县里的同志说,要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走全域城市化的道路。就其实质,就是针对成都市不同圈层的情况,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等等,说白了,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

媒体偏爱全域城市化这个概念,是从传播上考虑,但这样一来,反而把城乡一体化的清晰内涵模糊了。

后来,大连等城市正式启用全域城市化这个概念。大连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着力推进全域城市化,拓宽跨越发展战略空间”作为市政府2010年的首项工作任务重点阐述。当地报纸说,“这使得代表们的神经被强烈地触动”。

可通篇《政府工作报告》看下来,主要就是讲要在大连市行政范围内,搞多个现代化的组团,里面没有提到城镇化率。

我理解,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回避了所谓城镇化率的提法。因为大连是一个行政区,它还不可能达到100%(至少90%)的城镇化率。再说,达到这样高的城镇化率也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就算发达国家,它们的城市化率也不过就是70%~80%之间。城市化率不是越高越好,已经是一个共识。所以,大连这样的地方主要还是借全域城市化的概念,去拓展城乡建设发展空间。这样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提法,似乎也不可取。

让我更加警惕的是昆明。据当地介绍,前两年,昆明市力推全域城镇化。2010年7月,中共昆明市委工作会议作出提升全域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部署后,还成立了“市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

我比较困惑。昆明全市2万多平方公里,八成是山区,少数民族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态、梯度复杂,在这样的地方提全域城镇化,行得通吗?

这其中至少有三个问题:其一,概念不科学,无法自圆其说;其二,短时期内追求过高的城镇化率,没有考虑到各种现实条件,是自己给自己上套;其三,也是最主要的,全域城镇化也没有必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等生活集聚区,本身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应该是使我们有更大的能力让这些生活集聚区保留下来,而非让这些地方桑田变城池、深山变高楼。

石狮市则是另一种情况。这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县级市,只有160平方公里。目前有30万本地户籍人口,有40万外来人口。多年来得益于多种有利因素,石狮市经济社会已经达到较高发展水平。GDp近600亿,财政收入近60亿。当地城乡差距非常小,市里有决心到2020年用颁布“居住证”的办法,100%解决外来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待遇的问题,实现外来人口市民化。

石狮市在福建省第一个提出“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试点方案”。我跟石狮市领导交流时说,石狮市的特殊性在于它地理空间很小,城乡一体化水平极高,未来几年内确实能做到将近100%的城镇化率。这个意义上讲,石狮市打出了所谓“全域城市化”这张牌,勉强说得过去。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9

[关键词]大都市经济圈;同城化;辽宁中部城市群;沈抚铁本同城化

一、国内外大都市经济圈的理论与实践

1.国外大都市经济圈相关理论回顾

关于大都市经济圈,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概念。人们往往联想到大都市带、城市群、城市带、都市连绵区等概念。一般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由核心城市及其周边腹地组成的、内部合理分工又有机联系的、高度一体化的城市地域。最早注意到该现象并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42年,他在美国东北部考察时,发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许多大城市发展迅速,并不断向地区扩展延伸。1957年,他故地重游时,以往相间布局的大城市已经聚合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城市地域。为形象地描述这一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戈特曼借用古希腊传说中的“megalopolis”来命名这个巨型的城市群体。

日本对都市圈的研究最为深入。1951年,木内信藏在对日本城市发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地带学说”,成为日本都市圈研究的开端。最初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由单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腹地所构成的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地域,如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大阪都市圈等。其研究核心思想被应用到日本政府1960年提出的“大都市圈”概念之中。“大都市圈”由若干个都市圈构成,并且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人以上且邻近有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不低于本身人口的15%,都市圈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

1987年,加拿大学者麦吉(meGeetG)在东南亚国家进行考察时,发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核心区域出现类似西方大都市带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他先后提出“Desakota”和“megaurbanRegion”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另外,在1988年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以麦吉的论文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学者根据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与都市圈近似的概念,如扩展大都市区(extendedmetropolitan,em)、分散大都市区(Dis-persedmetropolis,Dm)、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interlockingRegion,miR)等。不过,目前国际上谈及都市圈,metropolitan一词更为常用。

2.国内大都市经济圈相关理论探讨

1983年,于洪俊等人在《城市地理概论》一书中首次以“巨大都市带”的译名介绍了戈特曼的思想,此后关于都市圈的研究才逐步开展起来。1986年,周一星提出与megalopolis对应的中国概念——都市连绵区,即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围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其后,姚士谋等从区域空间布局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群的概念,并将其内涵表述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二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在此基础上,陈立人等对城市群体演进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城市密集带与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体向高级化发展的二个不同阶段,并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这二个阶段的过渡时期,尚属准都市连绵区,最终将迈向大都市连绵区阶段。宗传宏认为大都市圈和大都市带是二个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概念,大都市圈是单个特大城市集聚作用的结果,大都市带则是若干个大都市圈相互扩散、对接、重叠、整合作用的结果。徐琴认为城市带主要强调城市密度及空间组合,可以由若干中小城市组合而成,并不一定有特别突出的中心城市,可视作都市圈发展的早期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内都市圈研究进一步走向微观与实证,“一小时经济圈”的概念浮出水面,即在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到地1小时车程、100km左右地理半径的地域范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西安经济圈、南京都市圈、兰州大城市圈等。

3.国内外都市圈的实践

荷兰的兰塔斯德地区是都市圈建设成功的范例之一。1960年,荷兰为了解决大城市的拥挤问题,开始了新城建设运动,他们先后规划了15座新城,其中13座分布在著名的兰塔斯德地区。兰塔斯德地区最终形成了一个大中小城市体系健全、城市间具备有机的分工和协作的都市圈。但是,新城的成功建设也使核心城市开始衰落,到1970年末,荷兰几个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共流失了大约50万人口,丧失了10万个就业机会,大片的旧城和老工业区被废弃。此外,东京都市圈和汉城都市圈也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尽管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人口和城市密集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些都市连绵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大陆有12个城市密集地区已经具备或即将成长为比较典型的都市连绵区,它们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闽东南沿海、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湘中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松嫩平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已经非常清晰地出现了都市连绵区的基本特征。

综上,大都市经济圈的概念虽然尚无统一定论,但是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以及国内外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大都市经济圈可以理解为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二、“同城化”问题的提出与界定

1.“同城化”问题的提出

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可望发展成为大都市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都市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都市圈、京津唐地区的大都市圈、胶东半岛的大都市圈、沈(阳)大(连)大都市圈等。在中国,具有“重心区”和“增长极”意义的大都市经济圈,通常认为有三个,即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环渤海都市经济圈。然而,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以致都市圈内因利益导向而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融合。为此,在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众多城市提出了“同城化”或相近的概念。如“深港同城”等。

2.“同城化”问题的界定

“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包括:第一、发挥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把城市规划纳入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旨在整合城市之间的资源和市场,发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带动作用,建立大都市经济圈,促进区域产业优势的形成。第二、借鉴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区位特点、产业优势,提出长期发展战略。第三、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科技服务一体化,以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第四、逐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机制和自主创新生态,确立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三、大都市经济圈建设与“同城化”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对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的认识,笔者主要以沈阳、抚顺、铁岭和本溪四城市的“同城化”进程,以及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大都市经济圈)为对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同城化”建设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

大都市圈的开发建设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具有人为开发建设和阶梯自然形成的两重性,即人为的“点”的开发建设和“面”的自然扩散的突出特征。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为例,沈阳不仅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和商业中心,是辽宁省省会,而且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和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它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沈阳周围还聚集着粮煤之城铁岭、煤炭之城抚顺等城市,沈阳、抚顺、铁岭、本溪、营口、辽阳、鞍山等城市共同构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联系紧密、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途广阔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体。辽宁在发展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基础上提出了“同城化”的设想,沈抚两市计划重点建设“沈抚同城南部合作区”,即以抚顺经济区和沈阳浑南新区、汪家组团为支撑,建设专业园区,发展新型工业,建设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物流产业,建设“沈阳工业经济带”。沈阳和抚顺同城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将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2.“同城化”建设有利于主次分明、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

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中,抚顺、铁岭与沈阳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更高于其它城市,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大都市经济圈,必须首先实现沈阳、抚顺和铁岭的经济一体化。沈阳、抚顺两市山同脉、水同源,边界相邻。两市中心区相距仅45公里,抚顺经济开发区与沈阳浑南新区仅一水之隔。两市虽然同是老工业基地的重工业城市,但产业结构有较大差别,具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基础条件。抚顺石化工业有较雄厚的基础,已确定并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精深加工”,集“油、化、纤、塑、洗”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在围绕催化剂、表面活性剂等重点产品向生物化工、医药和医药中间体等延伸做长石化产业链的同时,也可为沈阳提供数量可观的成品油和化工原料。沈阳既稳定对抚顺的原油供应,又可借助其石化产业延伸下游产业链。抚顺可以在电力、煤、煤气、钢材、铝材等能源原材料方面做沈阳的供应基地,沈阳则可以在这些方面向抚顺投资,以扩大向沈阳的供气规模。沈阳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以充分利用抚顺机械工业的基础条件向抚顺进行产业转移,抚顺在石油机械、工程机械、高压电瓷、压力容器等方面则可以补充沈阳的空白,并在其他机械加工方面与沈阳装备制造业配套发展,在沈抚区域内形成庞大的机械加工企业群,形成集聚效应。铁岭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且有“辽北粮仓”之称,它可以为几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原料支持,并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复苏。可见,沈抚铁同城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将推动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进程。

3.“同城化”建设中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是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进同城化的建设,而同城化不断发展又必然推动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沈阳与抚顺、沈阳与铁岭在年内将开通城际公交;沈抚、沈本(溪)城际铁路建设今年启动,根据中远期规划,到2010年,沈阳与铁岭、辽阳、鞍山、营口也将开通城际铁路;今年还将实施桃仙机场高速公路改建扩建工程,并建设3条高速连接线,使辽宁中部城市进入沈阳桃仙机场更方便快捷等。沈阳棋盘山开发区和抚顺高湾经济区将作为同城化起步区,到2008年,“沈抚同城起步区”将重点建设西起沈阳三环路、东至高湾开发区东部边界、北起集锡高速公路、南至浑河这一区域。该区域面积约为65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浑河景观带、滨河景观地产带、文化创意生态科技产业带、区域服务中心,建设“高端生态新城”。到今年9月份,9.3公里的沈通路将改造完毕,路宽23米、双向6车道。这条路将与城市轻轨、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共同构建沈抚“半小时交通圈”。据规划,2015年至2025年,辽宁省将形成沈铁、沈本经济带,与沈抚共同完成“四城市同城化”。上述目标的实现,将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良好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GottmannJ.megalpolisortheurbanizationofthenortheasternseaboard[J].economicGeography1957,33:189—220.

[2]张京祥,邹军,吴启焰,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5).

[3]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6]陈立人,王海斌.长江三角洲地区准都市连绵区刍议[J].城市规划汇刊,1997,(3).

[7]宗传宏.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J].城市问题,2001,(3).

[8]徐琴.从世界都市圈的发展经验谈中国的都市圈建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9]郭诚.构建大西安经济圈加快陕西经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10]徐惠蓉.南京都市圈的构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2,(5).

[11]牛叔文,祁永安.兰州大城市圈建设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3,(6).

[12]杜宁睿.荷兰城市空间组织与规划与实践评析[J].国外城市规划,2000,(2).

城市社区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当代情节;价值观念;文化观念;保护与更新

【abstract】Fromtheconceptofhistoricarea,thearticleanalysetheconnotationandcontemporarypoltoftheconservationandrenewalforhistoricarea.thepaperemphasizethevalueoflife,thevalueofhistory,thevalueofsociety,thevalue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valueofestheticsintheontemporarysociety.andthehistoricareamanifesttherebirthofculture,thefunctionofcultureandthevalueofculture.Finally,accordingtothethreeanglesforthedecision-makingofgovernment,thecorrespondofdesignerandtheparticipancyofcommonalty,thearticleexplain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andmethodoftheconservationandrenewalforhistoricareainthethecontemporarypolt.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contemporarypolt,thenotionofvaluethenotionofculture,conservationandrenewal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进入空前的开发建设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新区的建设,旧城的更新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等导致了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尤其是城市传统风貌的改变,使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成为近些年人们不断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伴随着这些社会问题的变化以及大众在价值观与文化观的变化,我们关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和观点也应该不断做出调整,适应这种变化,体现出当代的情节。只有这样我们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才是合理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1、传统街区的概念及其“当代”的情节

1.1传统街区的概念及范畴

“传统街区”的概念最早是于1933年8月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历史性文物建筑建筑师和技术专家会议,会后通过的《雅典》中首次提到传统街区,修复历史性文物建筑的《雅典》共提出七点主要决议,其中第三点和第六点指出:历史地段保护问题应该通过所有国家制定部级法案来解决,历史性地段应该受到严格的有监护人管理的保护。传统街区是历史地段的重要类型之一。之后,在1964年5月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历史性文物建筑建筑师和技术专家会议,会后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该第十四条进一步指出历史地段的概念:必须把文物建筑所在的地段当作专门照管对象,以保护其完整性,并确保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清理和开放。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华盛顿》又提出该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无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我国于1986年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笔者认为传统街区不单单是个体建筑,地段内的单体建筑可能并不个个都具有文化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因而使其价值得到升华。从地段的构成上看,也不只限于宫殿、庙宇等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而是包括了民居、商店等更广泛的内容。它是城市活的肌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城市人口最密集、最繁华、最活跃、最具生气的部分,是城市本身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它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反映着城市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甚至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它强化了大众对于城市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

1.2传统街区的当代“情节”和新挑战

时光转逝,我们当今再次关注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时候,其价值观和文化观已经被重新定义,并且赋予了“当代”的情节。所谓传统街区的“当代”情节,也就是传统街区在当代的社会观念中的新的使用功能和为新功能所需要的建筑构成要素,以及随之产生的新的保护与更新的评价体系。传统街区的价值被发现或赋予新的内容,历史似乎被再次创造,其间引发的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探讨是必然的,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是多元的。

1.2.1城市化和城市扩张的影响

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3%,我过正在进入一个成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而随着城市中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城市面积、高度、密度的不断扩张,这些因素必然威胁到传统街区的生存,传统街区在这种城市变迁中也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如,我国历史文化名称昆明的中心地带的历史老街――文明街,正逐步面临着城市化的侵蚀,惜日完整的片区,今日已经成为不到100米只剩下两层表皮的残缺老街了。

1.2.2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度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使用由“无偿”变为“有偿”。这样,受级差地租影响,城市中心区地价高于周边地区。而传统街区的区位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其现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很不经济,它们中隐藏有较高的土地升值空间和房地产开发潜力。在当今地产开发如火如荼的时候,传统街区的保护面临经济上和利益上的双重压力。如上海外滩传统街区的更新,依据其极为优秀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改造后吸引了大量的世界级品牌,提升了该地段土地的经济价值。

1.2.3当代人价值取向和个性的转变

当代社会个体特性得以充分发展,现代人强调个性的表达,现代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以时尚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去表达自己,他们往往把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元素随意的组合在自己身上去表达个性,而不是传统地、刻板地拿统一性来表达自己的身份。现代人的表达方式不再是传统的,表达意义也不是单一的,这也导致了现代城市的拼贴化特征。如今一些更新较成功的传统街区,单从功能上看,已经不单单是商业和小餐饮的店铺了,一些艺术性的、时尚性的元素已经加入其中,各种时尚中心、创作工作室、视觉展览观和高档文化餐厅已经出现或拼帖在我们的传统街区中了,再加上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保护和更新工作中的使用等等,这就为传统街区的更新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上海的新天地就是在这一新标准和评价体系中诞生的非常成功的老街更新案例。

1.3传统街区在“当代”社会体系中的角色与现状

1.3.1风光的主角与乐观的现状

我国目前有一些处于乐观状态的传统街区。它们大多成为城市的主角,由于开发和更新的较好,

正处与良性的循环状态。如上海的一些历史街区被改造成高档宾馆或具有娱乐休闲功能的花园洋房区,又如上海新天地、北京后海等传统老街再开发后仍然体现出浓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老街因为如上因素,被成功的保护了下来,而且还成为城市经济、文化、旅游等等城市活动的核心点。

1.3.2尴尬的配角与悲观的现状

许多很优秀的历史街区,由于经济的衰落,没有得到较适宜的周转资金的投入,也就得不到教好的维护,用地环境日益恶化,其历史文化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反过来,某些历史街区却过度地投入、修复与复原,“真文物,真历史”被消灭,“假文物,假历史”反而被生成。

1.3.3当代人批判性的思考

对于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我们往往过于理想化。但当我们深究的话就会发现,有些目标本身就有一定的冲突和矛盾。我们大众,设计师和政府都希望把一些传统街区保护下来,也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有些老街正在走向逐渐的消亡命运,为什么好的出发点却带来了不理想的结果呢?为什么这些老街还是保不住呢?我们对于传统街区都在提倡保护与更新,可是那些环境差,居住条件不好,而且区位有不好的传统老街还需要我们保护吗?是放弃还是保护?大众还期望去留住这样的老街吗?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的人对于老街的感受到底是什么?他们的期望值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都是在当代“情节”下不断涌现出来的,而且这些问题还会进一步的变异和升级。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不断的考虑这些问题,解决这些矛盾。

2、从当代价值观念看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2.1生活价值

传统街区内蕴涵着人类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对环境的需求作为保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以隐藏在传统街区中的传统生活方式为载体。并且以简单的、清晰的设计手法去表现现代社会的生活价值观,用易于理解的甚至是可逆的处理方法去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实现当代人的生活归属感和历史认同感。

2.2历史价值

传统街区是人类建筑活动的产物,它承载着不仅仅是建筑本身(体现艺术、技术),而且还包含着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等众多内容的历史信息。一处历史街区就是一处文化遗址,它较为浓缩而又真实地承载着一定历史时期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建筑艺术、城市面貌、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信息,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和城市传统风貌的“标本”。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社会价值

传统街区是包含深层历史进程的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其价值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其社会价值在于,它是一群普通人生活记录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重要的身份认同。不仅如此,传统街区蕴涵着不可再生的文化信息资源,它是城市环境、城市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传统街区本身能衍生出难以估计的社会、文化、环境效益。

2.4科学技术价值

传统街区的科学技术价值在于,它们是往往利用地方材料和低技术。我们要发掘地方材料,关注低技术,希望借助传统手段谋求当代建筑学的发展。地方材料和地方技术的创造性运用回应了地域环境与地域文化,低技术策略则提升了建筑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5美学价值

传统街区的建筑、设计或规划往往是集中了公众参与设计的精华,大到整体街区的空间效果,小到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处理和装饰,这些都是很有品质的,具有相当的美学价值,可以为现代规划与建筑设计所借鉴和发扬。有的街区的更新甚至采取了传统与现代并存和传统与现代冲突的美学效果,是人们的情感和对于美的感受游走与时空之间。

3、从当代文化观念看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3.1文化的再生性

传统街区地段要整体的保护与更新,建构整个传统街区的空间形式、建筑形式和景观形式。在这样一个整体中,构成了社会文明的记忆作为文化的再生。这种文化的再生性、传统街区的后续开发与利用,挖掘了新的社会需要,传统街区被赋予新的文化功能。从而构筑出当代独特的文化生活景观。

3.2文化的功能性

传统街区往往是由普通人自发建造的,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时间轮回,当代的普通大众在现代社会中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发言权,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比以前更高了。因此,作为公众记忆的重要部分,那些涉及放映他们历史发展的老街和老建筑往往回更多的得到认可,文化的功能性既在与此。

3.3文化的价值性

传统街区是全民共享的资源,它提供了真实的历史信息。我们要再现历史的叠痕与变迁,让古迹既忠实承载历史信息,有适度创新,带来新的场所感。在当今的消费社会里,任何事物都可以变成消费对象,包括历史。我们要以这样的历史为依托,来挖掘和放大当代文化价值,实现当代文化的价值性。

4、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策略与“当代”方法

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或是建构,或是拼贴,或是织补,或是重构。我们都要以当代“情节”为背景,以分析当代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为依据,产生和到处我们一种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与方法。

4.1政府的角度

政府相关部门要创新编制模式,强调整体保护,细化控制指标。相关政策和法规要突出保护要求(如保护要素的认定,保护对象的分类,历史风貌街道与空间的保护等)。建筑尺度适宜且密度适中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大特点,核心保护区要坚持“原拆原建”即严格保持现有建筑总量,并严格控制风貌区内新建筑的高度。要倡导整体意义的保护与更新,重要建筑物所在整体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完整历史街区的保护。除建筑物外,道路和街巷格局、街道尺度、街廓景城市空间肌地块尺度与形状、绿化环境、墙面装饰、地面铺典型材料和色彩等等,都是保护的要素。

4.2设计师的角度

传统街区的再利用与更新的基础是保护,因此在传统街区进行更新时回在空间利用中存在许多限制性的边界条件,对这些评判条件的评判是建筑师在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的基础。这种评判包含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建筑师对传统街区建筑本身的认识,另一条是建筑师个人因素的介入。建筑师强烈的主观因素往往演绎成为对历史建筑进行再利用设计的概念。

4.3从民间改造与公众参与的角度

民间改造面广量大,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城市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保护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使得政府重新审视传统街区的价值使更多优秀的历史老街和历史建筑被列入保护范围,避免了一些历史建筑被夷为平地的命运。而这种从点到点的民间自发改造利用以其多样化差异性丰富了城市遗产的内涵和历史文化的底蕴。最后,公众参与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对现行体制提出的一种挑战。

5、结语

一条街道的兴衰史,往往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就像意大利建筑阿尔多・罗西指出的:“历史片区是集体记忆的场所”,它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着发生在其中的事件和情感,并将其包含进过往的记忆以及潜在的有关未来的记忆中去。任何城市都有其生命周期,都经历着诞生、发育、成熟、老化、改造、更新等循环往复的过程。特别是老的街区,一般而言,在发展变革时代总是要衰落的,恢复历史街区、修葺历史建筑,保留下一些城市片段可以很好地保护城市历史遗产,传承和延续城市历史、商业文化,延续城市的建筑文化历史文脉,赋予了它们新的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以及时代气息。

对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问题的分析是多角度的,从当代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的分析应该是最基础的。我们的观点、方法和策略也应该是动态的、可持续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动机和期望。

参考文献:

[1][美]J・柯克・欧文.西方古建古迹保护理念与实践,秦丽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宾,潘丽珍,高军,冲突与反思,城市规划,2005,9

[5]董贺轩,胡嘉渝,城市历史街区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规划师,2005,8

[6]伍江,王林,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概述,时代建筑,2006,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