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5:16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1

【关键词】业务督察内部审计行政监督

2004年,国务院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制度,探索层级监督的新方式,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之后,国家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税务总局等政府部门先后设立督察内审司,对各省市直属机构开展相关业务领域的内部审计和业务督察工作,从而从组织上强化行政管理(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等环节)中相对投入力量不足的行政监督工作。

但是,业务督察工作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其与行政监督、行政监察、执法监督和内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2012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为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督察工作,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行政效能,保证依法行政,率先制定出台了《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管理办法》。本文以检验检疫业务督察为例,通过其与行政监督、行政监察、行政执法监督的比较,以及对比中美行政机构内部审计的内容和发展,对业务督察工作的性质、内容、作用等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以期能够准确定位检验检疫业务督察工作,更好推动检验检疫业务内部监督工作。

1.检验检疫业务督察

在《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管理办法》中,对检验检疫业务督察进行了明确定义:指对检验检疫业务部门和人员执行检验检疫业务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以及本部门相关制度的符合程度、执行水平和实施效果等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的过程。

从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对象来看,它的对象是检验检疫系统内部业务相关的机构及业务人员,具体包括全国35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及设在海陆空口岸和货物集散地的下属分支机构,涵盖所有检验检疫系统内部业务职能处室、技术支撑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从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内容来看,它实际上包括了检验检疫业务工作质量情况、行政效能情况和依法行政情况。按照质量管理学(iSo90001:2008)中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的固有特性应当包括行为特性(如履职、廉洁、礼貌、合规等)、时间特性(如及时性、效率)、结果特性(如准确性、完整性、效果)等。而要求就是业务督察的依据,包括明示的要求(规范、标准、作业指导书)、隐含的要求(惯例、常规做法)和必须履行的要求(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则)。检验检疫业务工作质量就是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的行为特性、时间特性和结果特性满足业务工作的明示、隐含的和必须履行的要求的程度。检验检疫行政效能情况是指检验检疫机构在实施行政行为时的能力、效率、效果、效益。检验检疫依法行政情况是指检验检疫机构执行依法行政的六项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的符合程度。

从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手段方法来看,有检查,有监督,还有评价。具体可以:(1)查阅档案、记录和相关材料;(2)与相关人员谈话;(3)现场检查审核。(4)访问并查询被督察单位的电子业务平台以及自行开发的所有与业务有关的电子系统。

从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作用和目的来看,作用是规范和加强业务工作,目的是不断提高检验检疫业务工作质量和提高行政效能、保证依法行政。

2.行政监督与业务督察

2.1行政监督的概念、原理与作用[1]

什么是行政监督?简单地说,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督促和检察。行政监督分为广义的行政监督和狭义的行政监督。其中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的自我监督,也称为内部行政监督。行政监督的基本原理就是行政监督的主体将行政管理的实际状况与应有状况加以比较,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其他行政管理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简而言之,行政监督的作用和目的有四个方面:一是促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保证国家政令畅通;二是防止行政权力的失范、失效,遏制和预防腐败发生;三是揭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各种行政过失进行补救,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四是促使行政机关不断完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2.2检验检疫业务督察与行政监督比较

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主体是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各级检验检疫机构,也即行政机构自身。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对象是检验检疫机构内部下属机构及业务人员的业务相关活动,目的是保证依法行政和提高检验检疫业务工作质量、行政效能,依据是与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方式是检查、验证、调查、综合评定、提出督察建议等。

从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主体、对象、原理以及作用和目的等角度分析,检验检疫业务督察无疑是属于检验检疫行政监督的范畴,是检验检疫内部行政监督的一种形式。

3.行政监察与业务督察

行政监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内部行政监督制度。行政监察是指在行政系统中设置的专司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及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实施行政监察的主体是设立在行政系统中专门机构,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综合行政行为,行政监察的内容包括监督对象执法情况、廉政情况和效能情况。

3.1我国行政监察的特点

一是行政监察的职责非常宽泛,既包括对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的检查,也包括对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处理,甚至还包括指导政务公开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等。

二是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内部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在法律地位和权限上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明确授予行政监察机关有四类权力: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行政处分权。例如行政处分权,在监察对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或违反行政纪律时,监察机关可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3.2业务督察与行政监察比较

以检验检疫业务督察为例,业务督察与行政监察的共同点是对象都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目的都有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都属于内部行政监督。但两者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1)行政监察有单独的国家法律作为保障,而业务督察依据仅仅是内部文件。

(2)业务督察只有有限的检查权、调查权和建议权,没有直接处理权,更没有行政处分权;而行政监察在实施监督的权限和措施上,明显更有威慑力。

(3)业务督察侧重于业务行政行为的监督和纠正,而行政监察更侧重于对行政主体及其人员的监督,强化的是对违法违纪行为人的处理。

(4)业务督察的范围比行政监察要小得多,行政机构所有的人员及其活动都在行政监督的范围内,而业务督察主要聚焦于业务部门、业务人员的业务活动。

4.行政执法监督与业务督察

行政执法监督也是我国行政机构一项重要的内部行政监督工作。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行政执法监督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这里所说的行政执法监督,指狭义的行政执法监督,即内部行政执法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对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使行政职权和与行使职权有关的行为实施的自我监督。

4.1行政执法监督的重点

从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实践来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监督是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执法主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等对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所作的特定行政行为,是行政执法主体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等情况的具体表现,直接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产生影响。对出入境检验检疫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监督,主要从检验检疫执法主体资格、执法权限、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等方面着手;而对具体行政行为适当性的监督,则主要针对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是否适当,有无畸轻畸重现象,有无故意放纵或随意放弃执法权力等情况[2]。

4.2业务督察与行政执法监督比较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业务督察与行政监察和行政执法监督都属于内部行政监督,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1)业务督察与行政执法监督两者都没有单独的法律支撑,都是根据行政机关内部文件开展监督工作。

(2)两者监督的对象比较接近,一个是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一个是行政机关及其业务人员,两者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合。

(3)两者监督的权限上基本相同,均没有直接处理权。

(4)两者监督的重点不同。行政执法监督的重点在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而业务督察的重点不限于执法行为,还包括与执法行为相关的技术支撑活动和内部管理活动等。

(5)在监督的目的和作用上,行政执法监督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保障依法行政、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而业务督察除此之外还有评估业务绩效、改善内部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和作用。

5.内部审计与业务督察

在内部行政监督中,内部审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内部审计制度也是国家行政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内部审计的理论系统和准则实务发展也较为完善,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与现代内部审计的代表美国相比,由于在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阶段的差异,中美在内部审计的内容与发展也有明显的不同。

5.1我国内部审计的内容与发展[3]

1985年12月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文件,为我国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该规定又先后在1989年、1995年和2003年三次进行修订和重新颁布,每次修订都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目前我国国家机关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是国家审计署2003年制定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该规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表述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从定义来看,我国国家机关内部审计的内容还主要限于传统审计中的财政审计和财务审计。但新规定第三条又明确规定我国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与国家审计署1995年颁布的原规定相比,现行规定中内部审计的范围扩大到组织内的全部活动,更加重视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现代管理发展的产物,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已经贯穿于各项管理职能和活动中。由于内部审计本身的特征和在组织中的地位,比其他职能部门更便于掌握和控制组织的内外部风险,因此对组织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也成为内部审计的责任。

5.2美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内容[4]

美国行政机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是美国审计总署(the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以下简称Gao)积极推动的结果。1948年起,Gao、财政部和预算署(BoB)共同推动在联邦政府各机构推行“联合会计改进计划”(Jointaccountingimprovementprogram),统一的会计原则和准则,并在各联邦机构设置和建立会计系统,同时强调联邦各机构自身改善内部管理,加强对“过程”的内部控制,在联邦机构会计系统中建立和发展内部审计机制。

《1950年会计和审计法案》(accountingandauditingactof1950)进一步强化了对联邦政府各机构内部审计的要求。该法规定,各机构的负责人要根据审计长设置的会计原理和准则,负责设置和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内部审计。1968年,Gao强调内部审计除了检查会计记录、报表和财务报告,也要评价绩效,评价效率性和经济性。

《1978年督察长法案(theinspectorGeneralactof1978)》建立美国督察长制度,在美国联邦行政机构内部设立督察长办公室(theofficeofinspectorGeneral,简称oiG)作为专门的内审机构,承担内部审计职能。这个法案对美国国家审计体制包括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都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为Gao减轻了审计资源不足的压力,使Gao有能力去关注更大的问题,并将工作重点从财务收支和合法性审计转向绩效审计。另一方面,它进一步强化联邦行政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从法律和组织上加强了行政机构的内部审计和控制机制。

《1978年督察长法案》赋予了oiG以下的工作职能[5]:(1)对该法案所规定机构(农业部、商务部、防卫部、教育部、能源部、健康和公共事业部等)的相关活动进行内部审计和调查或对内部审计和调查进行监督;(2)通过独立客观地审核、调查和评价,为行政机构促进相关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3)检查和预防行政机构相关活动中的舞弊、浪费及权力滥用;(4)向行政机构和国会负责人完全、及时地报告行政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纠正行动的必要性和进展。按照这些职能,美国oiG内部审计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财务审计和内部合法性审计,也包括了政府内部的绩效审计(简称“3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和内部控制审计,甚至还包括对舞弊、浪费及权力滥用行为的调查等。

5.3内部审计与业务督察的关系分析

在我国,目前内部审计的根本职能与关注重点仍然是经济监督与评价,这是内部审计最重要、最根本的职能。尽管2003年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提出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但实际上主要还限于对财务内部控制和经济风险管理的评审,对于其它业务管理职能和活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较少涉及,而这正是业务督察重点关注的内容。

美国内部审计的内容已经扩展到内部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甚至腐败、浪费及权力滥用调查。美国基于《1978年督察长法案》构建的内部审计已不单单是一种内部经济监督和评价的手段,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包括内部管理和执法监督、绩效评估、违法违规调查在内的综合性的内部行政监督。美国的这种综合性的内部审计,除了具备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外,其中内部合法性审计、内部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与业务督察的关注点有较高的契合度。

6.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性质、内容、作用与定位

通过对检验检疫业务督察工作内容、目的、作用和方法的解析,对行政监督、行政监察、行政执法监督与业务督察关系的比较,以及对中美内部审计的内容与发展及与业务督察关系的分析,笔者对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性质、内容、作用和发展定位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检验检疫业务督察是检验检疫机构内部行政监督的一种形式,它是指检验检疫机构内部对其业务相关部门和业务人员开展的业务相关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评价。

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内容有三个方面:(1)合法性督察,关注重点是业务相关活动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的符合性;(2)合规性督察,关注重点是业务相关活动与本机构、本部门相关制度、规范性文件、内部管理和控制要求、业务作业指导规范等的符合性;(3)业务工作绩效评估,对业务相关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估、评价。

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作用有四个方面:(1)监督业务相关机构、部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2)完善和加强行政机构内部业务管理和控制;(3)查错防弊,预防和纠正业务违法违规行为;(4)对改善业务工作和提高业务工作的效率、效果提供建议。

对于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定位,由于它与行政监察、行政执法监督在内容、目的、作用上的明显差异,而与内部合法性审计、内部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从发展的角度看它更适合定位于作为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未来发展方向,除了对业务相关工作合法性的督察外,应重点拓展内部审计中与业务相关工作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审计和行政机构业务工作绩效审计的职能,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内部审计的协同和融合。

7.对检验检疫业务督察工作的建议

检验检疫业务督察是一项新的工作,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是对行政监察、行政执法监督等内部行政监督的一个补充,也是对传统内部审计功能的拓展。检验检疫业务督察工作体系,是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

业务督察理论体系应解决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基本概念、性质、目的、作用、原理、内容、方法、定位、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

业务督察制度体系应解决检验检疫业务督察的工作依据、程序方法、内容指标、结果应用、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基本操作问题。

业务督察标准体系应建立检验检疫业务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标准、良好业务活动规范以及规范业务督察自身工作的标准,并明确业务督察的基本原则、质量标准、最佳做法以及检查、调查、评估等相关活动的准则。

此外,针对业务督察法律依据相对薄弱,权威性不足的问题,还应当在探索建立业务督察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同时,探索研究推动业务督察立法工作。可以借鉴美国推动行政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将目前以审计署署令形式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修订完善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制定出台《国家行政机构内部审计条例》,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同时将业务督察纳入内部审计工作的范畴,在《国家行政机构内部审计条例》中对行政机构业务督察工作也做出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1]冯琳舒.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对策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7-8

[2]陈巧栋.建立健全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的研究探讨.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SZK19-2002)研究报告,2009年11月

[3]陈汉华.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9月

[4]于效明、曹慧明.中美审计比较研究.审计研究资料,1998年第5期,第3页

[5]theinspectorGeneralactof1978.5U.S.C.app.3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2

公安行政执法是我国行政法制体系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近年来,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执法过程中,情重于法、权大于法、甚至贪赃枉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此颇有微词,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崇拜与信仰。笔者认为,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尽管我们基本上建立了从内到外、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因此,进一步完善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理应成为当前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实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公安行政执法监督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行使的行政执法权力主要包括(1)行政处置权,如命令权、禁止与取缔权、公安行政许可权等。2005年12月1日起,公安部颁布实施了《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对公安行政许可进行了严格的规范;(2)行政处罚权,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照、执照、行政拘留以及限制出境和驱逐出境(仅限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3)行政强制权,主要有盘查留置权、行政管束权、警械、武器的使用权、突发事件的强制权,如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强行遣回原地、强制征用、交通管制、现场管制以及、宵禁等极端强制权力;(4)制规权(也称公安立法权);(5)其他行政强制权,主要有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强制戒毒和强制治疗等〔1〕。

公安行政监督就是要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公安行政执法权力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以保护合法,打击非法,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与尊严。笔者认为,正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2〕,权力只有受到制约和监督才能真正保障权力的正当行使。通过实施监督,可以促使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才可以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是指由各种监督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序,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行政执法活动和遵纪情况所进行的监察、督促、检查和纠正的行为。笔者认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不仅仅是权力的监督,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公安机关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监督其是否违宪、是否合理合法;第二,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第三,对人民警察遵守国家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3〕。

二、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之现状与反思

(一)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之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监督主体众多、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公安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有的学者认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党的监督,即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监督;(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3)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和行政复议;(4)司法机关的监督,即人民法院和人们检察院的监督;(5)社会监督,包括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6)公安行政执法主体的自我监督,即公安机关自上而下的监督〔4〕。也有的学者认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监督,包括执政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公民与社会组织的监督、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2)司法监督,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公安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5〕。笔者认为,上述分类只是学者和法律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我国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不同表述而已,其实质是相同的。正如前面所述,我国已经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对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机制,这种机制是一种由上而下相互结合、内部和外部相互结合、横向纵向相互结合的监督形式所构成的监督体系,是全面的。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公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监督力量的整合、监督队伍的自身建设,与我们肩负的使命、承担的责任相比很不适应。各监督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工作配合衔接不够好,整体监督合力尚未形成,监督工作的力度也不够大,一些地方还不适应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客观需要〔6〕。

(二)公安行政执法监督的反思

在司法实践中,公安行政执法的监督作用的发挥并不尽人意,有的甚至形同虚设。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法治意识不强,人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较大的市场

执法者和监督者法治观念淡薄,不能正确理解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把两者对立起来,把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有的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工作,采取“家长制”工作作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的存在严重行政干预正常执法活动,以种种理由干预公安行政执法工作,使执法监督遇到重重阻力。

2.公安行政执法监督的法律体系有待建立和健全

当前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之所以难以有效开展,主要是法律对公安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程序、监督方式、监督权力等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定,立法滞后,许多法律条款都明显地带有部门利益倾向,监督工作不能深入下去。

3.执法监督主体素质不高,影响了监督制约作用的发挥

一方面,部分执法监督人员思想素质低下,业务不熟,法律知识水平欠缺,难以胜任该项工作;另一方面,执法监督中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迫于领导压力、碍于人情关系,或者为了小团体和个人的私利,甚至,贪赃枉法,吃拿卡要,有的更是串通一气,通风报信,充当保护伞,如此种种,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便成了好看的花瓶,成为了一种摆设。

4.监督主体权威性、独立性缺乏,影响执法监督效能的发挥

监督权的独立性是监督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是保证监督主体充分发挥监督制约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目前无论是外部监督的主体还是内部监督的主体,在实际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都是在理论上法律地位高,而在具体工作中实际地位低,要独立地去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行政执法工作非常困难,大多数情况下显得无可奈何,尤以在公安内部行政执法监督最为明显。众所周知,绝大部分公安内部监督权力往往混杂于公安行政管理权之内,并且是在负有执法任务的行政首长的领导下行使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既是行政执法的责任人,同时也是被监督的对象,可想而知,部分监督权有时甚至是大部分监督权只能屈从于领导权。〔7〕。#p#分页标题#e#

三、进一步加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努力创建良好的公安行政执法环境和条件

(一)继续加强和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公安行政执法监督

各级公安机关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绝对不能把其监督工作视为走过场,举举手而已,要虚心接受人大的评议。通过人大评议和监督,不仅能够支持依法行政执法,而且能使人大代表们更多、更广泛的地了解公安工作,了解公安工作的困难和苦衷,帮助公安机关排除干扰、解决困难,为公安机关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条件。因此,要在原有监督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监督工作的途径,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监督机制,确保公安行政执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省级人大公安行政执法特别调查室,专门负责群众对公安行政执法行为的控告、申诉、投诉及行政复议等活动,改变过去人大仅对公安行政首长问责、评议的单一监督模式,使人大的监督落到实处。

(二)加强和完善警务公开制度,保障公安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用。”对公安行政权力而言,也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完善警务信息公开制度,实现权力在阳光下的行使,防止徇私枉法、暗箱操作等行为的发生,确保公安机关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笔者认为,首先要认真积极地推行公安执法依据、程序、结果的“三公开”制度,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途径和方法,如张贴办事指南、设置公示栏、牌匾等,向公众宣传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其次,建立健全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主动、准确地公安行政执法的成果,满足公众对公安行政执法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争取公众的信任和支持;第三,通过宣传,注重强化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促其积极主动地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三)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舆论监督,是一种受之于众的社会性监督形式,往往会产生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特殊效应,公安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违纪现象一经披露后,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容易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公安机关采取补救措施。因此,公安机关要欢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以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首先,公安机关要以平常心对待舆论的监督,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要勇于接受舆论的挑刺,勇于揭短和曝光;其次各级党委政府要做新闻媒体坚强的后盾,这是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方针、政策的。要不怕露丑,努力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支持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于其正确的报道,坚决依法查清问题,失实报道也应以宽容心态来对待,决不能打击报复;最后,新闻媒体应当秉持公正、客观、全面、合法的原则,对已经发生的公安行政执法的违法违纪和腐败现象,及时加以披露,合理合法的进行评论,同时也要注意有关的保密规定,不妨害、不侵犯他人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3

   在世界上着名的政府采购法律规则中,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本中,我们几乎都看不到有“监督检查”的专门章节。我国的《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基本上是照搬、移植国际上着名的政府采购规则,惟一有中国行政法特色的是《政府采购法》第七章的监督检查。这一章节用了12个条款规定了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制度,但大部分条款是属于东拼西凑、重复立法,缺乏监督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的实体及程序规则,因而浪费了立法资源,有损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监督检查中的重复立法及其口号式语言。我国《政府采购法》在总则、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质疑和投诉、法律责任等章节中,对于政府采购法的监督主体、监督的客体、监督的内容、监督的权力与权利等内容已经有所体现,“监督检查”章节中的有些条款在我国其他法律中都已经有具体的规定。因此,现行法律专门设立“监督检查”的章节值得商榷。如果必须设立的条款,为了保持法律章节条款的和谐与一致,应该在相对应的章节内容中进行规定。例如,我国《政府采购法》在总则和其他章节中,已经规定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及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检查;规定了所有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其中包括了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标准和采购结果的公示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本法规定指定采购,这在总则和法律责任章节中都已经有明确规定;集中采购机构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地位等内容在总则、政府采购当事人等章节中也都有详细规定,没有必要通过不同语言的表述方式在另一个章节中又重复进行规定。又如,我国审计机关和监察机关各自的工作原则、监督对象、监督权利、监督范围等内容分别在我国的《审计法》和《监察法》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法律实施中的社会监督在我国《宪法》中都已经有明确规定,《政府采购法》没有必要作出相类似的规定。这种法律规定,由于没有相应的程序性规则和法律责任条款进行保障,等于是无效的空洞规定。

   监督检查机制缺乏独立的监督主体。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十三条虽然统一了政府采购市场中的监督主体,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为政府采购对象的主管机关,但由于还存在着另一部法律《招标投标法》。故公共采购市场中的监督主体实际上尚未统一,各级发改委和相关的行政机关还在兼任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各自制定相应的公共采购行政规章,分别管辖属于自己的公共采购项目。公共采购市场中的货物、工程、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供电、供热等政府公用事业的采购项目,涉及到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采购项目,涉及到国家稀缺资源和国家利益的公共采购项目,等等。这些公共采购项目在我国现行的公共采购法律体系下,还存在着多元的监督主体,大部分都还没有进入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督视野。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4

从几种形式看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监督的方式程序不够规范

财政内部业务部门和财政监督部门机构,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没有树立“大财政、大监督”的理念,存在着“重分配、轻监督”,“重支出、轻管理”现象,没有把财政监督渗于财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中,从监督内容上看,表现为对财政收入检查较多,对财政支出监督少,对某个单一事项或某个项目资金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跟踪问效少。从监督对象上看,对外部单位监督的较多,对财政内部资金监督较少。从监督方式上看,表现为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集中性和非连接性事后监督多,事前、事中监督少。

财政监督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财政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也必须有法可依,做到依法行政。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立法取得了显著成绩,相继颁布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使财政运行中一些重大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财政立法滞后的局面仍没有从根上扭转,财政法制、法规对财政部门履行监督职能的规定不完整、不系统。截止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和权威性的专门法律,明确对财政监督的职责、内容、手段等作出具体的法律或行政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妨碍着财政监督向高层次、深领域、全方位发展的进程,在执法上存在着尺度偏松、手段偏软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成效。

财政监督和其它监配不够紧

财政监督和其他经济监督,财政内部业务部门和财政监督专门机构、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对象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我国的经济监督部门众多,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国企稽查、社会审计监督共同构成一个经济监督体系,对经济运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财政监督网络不够健全

财政监督信息网络不健全。财政信息网络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渠道不够顺畅、反馈不够及时,不利于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一是财政部门和收入征收单位、国库部门、预算单位尚未实行联网,财政监督机构不能详细、及时掌握财政收支情况。二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财政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难以建立沟通、协调制约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决策辅助系统、监督信息支持系统,使得财政监督人员在某些问题上要反复查询,不仅浪费了检查时间,而且增加了检查成本。

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财政监督工作历来是惩治和预防腐败重要手段,具有治标与治本的手段。尽管产生腐败具有深层次的各方面原因,但无不与财政监督具有一定的联系。创新财政监督机制显得多么重要、多么必要、多么紧迫。一是从企业财务方面看财政监督。二是从行政层次方面看财政监督,三是从财政内部管理层面看财政监督。

从几种途径对财政监督机制进行创新

从制度上进行创新

构建财政监督新模式财政监督必须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和财政中心工作,在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监督程序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监督新模式:一是在监督内容上,要由重收入检查轻支出检查向收支并重转变,从对单一事项和某个环节的检查向实施全方位监控转变。二是在监督对象上,要从重视外部监督向内外并重转变,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三是在监督方式上,要由重事后监督、突击性检查为主转变为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并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并重的方向上来,实现财政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

从配合协调机制上进行创新

一是要理顺财政监督与审计、税务监督的关系,建立财政与审计、税务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每年由政府出面,组织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定期召开一至两次联席会议,协调各自的检查对象、内容和范围。同时,各部门之间要密切联系,实行检查资料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查。二是要理顺财政监督与社会经济监督工作之间的关系。三是要理顺财政监督机构与财政业务机构之间的关系。四是要建立案件移交和部门配合工作机制。五是加强与宣传部门的联系。

从信息化建设上进行创新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5

[关键词]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法规;预算监督;其他经济监督

财政监督是国家经济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财政监督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其中:狭义的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依法对财政管理中财政资金运行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的监督;广义的财政监督是指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财政机关在内的财政监督主体依法对财政分配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监管和督察。本文将从广义的角度针对当前我国财政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如何完善财政监督体系,以促使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当前我国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财政监督工作,把严肃财经纪律、整顿财经秩序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长期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监督在总体上得到了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我国的财税秩序仍较混乱,规范的财政自主监督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使得现行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工作方式和监督手段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财政监督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财政监督的方法不够规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要求财政监督的理念或方法与之相适应。但目前财政监督的理念不适应,监管方法比较单一,监督内容和方式仍以直接检查为主,偏重于微观监督,忽视宏观监督,与现行的财政职能转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从监督内容上看,对公共收入的检查多,对公共支出监督少;对财政分配的最终结果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从监督的方式上看,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从监督环节上看,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这就导致很多财政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从而造成财政管理中的违法犯罪现象屡禁不止,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财政的内部监督比较薄弱。财政监督有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之分,二者相比较而言,财政的内部监督显得极为薄弱,也就是财政对自身的监督力度远远不够,给国家财政资金的分配和预算的执行留下了漏洞和隐患。近年来,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内部管理松懈,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财政系统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财政部门腐败现象的蔓延与财政监督尤其是内部监督不健全、不完善,缺乏约束机制不无关系。

3.财政监督和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尚未理顺。我国现行的经济监督体系主要由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审计机构监督等共同构成,负责对经济运行秩序实施监督。从理论上看,这些监督主体职责分工应该明确,监督内容各有侧重,并允许适当交叉,逐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是: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尚未理顺,各个经济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不甚明确,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检查计划上不能相互衔接,工作信息上不能相互共享,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总体效果。

4.财政监督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财政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必须依法行政。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系统地规定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的法律法规,财政监督缺乏独立完整的法律保障。尽管我国已相继出台了《预算法》、《预算法实施细则》、《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财政法律,但由于这些法律有其自身独特的规范对象,对财政监督仅限于原则性规定,并不完整和系统,对财政监督的职责权限、监督范围和内容、监督程序和步骤等并无详细规定,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依据,财政监管工作难以覆盖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导致在财政监管执法上尺度偏松、手段偏软,严重影响着财政监管的权威性。

二、完善我国财政监督体系的对策

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框架及其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监督体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规范的财政监督的方式。针对现有财政监督方式的不足,为切实有效地加大财政监督的力度,使财政监督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运行轨道,必须建立起适应财政管理改革需要的、规范的财政监督方法体系,包括:(1)由重事后监督为主转变为财政分配全过程的监督。财政监督要适应部门预算管理改革,通过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对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监督,对国库拨付资金的监督等,及时发现财政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符合新形势的需要,也有利于财政监督转入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中运行。(2)由重收入监督转变到收支监督并重上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过去一些人把监督检查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一项措施。诚然,通过加强收入监督,可达到增加收入、防止公共收入流失的目的,但公共支出资金使用效率如何,有无挤占挪用等,更是公共财政监督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关系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财政监督工作要尽快实现由重收入、轻支出向收支监督并重转变,从而逐步建立公共预算收入解缴、征管、入库、退库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从公共预算支出的申报、拨付到使用全过程的跟踪监督机制。(3)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规范化的经常性监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工作的中心是以加强管理为主。因此,财政监督工作也要转变监督方式,逐步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经常监督上来,要立足财政管理,着眼于财政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财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真正形成财政监督与管理并重,日常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

2.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督体系。科学的内部监督体系,是现代财政监督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科学的预算监督体系。预算体现着国家政策的意图,规定了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执行得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预算管理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我国的预算管理开始改变过去轻约束的状况,朝着依法理财的方向迈进。目前,在预算编制的执行中,非规范性因素仍较多。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具体是:(1)加强预算编制的监督。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大都实行部门预算,这是我国预算编制的重大改革,意义深远。部门预算的核心是要细化预算和实行综合预算。预算编制监督的重点在于监测预算单位基本情况及其上报预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剔除水分,减少随意性,确保部门预算的科学和规范。(2)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随着“金财工程”的实施,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随时掌握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方向、结存等动态情况,并对管理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追踪监控。同时,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对财政资金的管理监控要一直延伸到财政资金使用单位和商品与劳务供应者帐户,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即时监控,真正将监督寓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3)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监督。预算执行的结果体现为财政决算,这方面监督的重点是决算的真实和合法。具体包括:预算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上交,是否存在擅自减征、免征、缓征预算收入现象;是否出现截留、占用、挪用及隐匿收入、私设“小金库”行为;预算支出是否及时拨付、支出的范围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巧立名目、虚报支出、弄虚作假行为;预算调整是否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预算会计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合法等。

二是规范会计秩序的监督制度。加强会计监督是保护国有资产、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成为财政监督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主要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的主管部门,对会计工作负有管理、指导、监督职责。由于会计工作所依据的政策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都是由财政部门制定的,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经常会出现现行制度无法完全满足会计核算要求的情况,这就客观上要求财政部门要不断地适应新情况,适时调整会计政策,完善会计制度。同时,要按照调整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实行对会计信息定期抽查制度,由此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减少会计领域的造假行为。(2)必须加强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督。依靠会计中介机构对企业单位的收支活动、会计信息和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用做法。在现代社会已成为除国家监督之外最重要的监督形式。中介机构的发展壮大对于节约国家的监督成本,维护国家和公众的正当利益以及正常经济秩序,具有重大作用。政府财政部门应该在要求中介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制订行业标准、规范执业行为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对违规执业行为严肃查处,促使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

3.理顺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要妥善处理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财政监督专门机构与财政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财政部门及财政监督专职机构依据《会计法》实施监督管理,重点监管各单位在财政收支过程中执行国家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情况,确保财政收入支出安全有效。要与审计监督、税务监督加强协作,互通信息,有机结合,避免工作中的重复和推诿现象,形成合力。在财政部门内部,要理顺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能关系,建立起财政内部的监督与再监督机制。只有这样,财政部门才能在整体上建立起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三位一体的财政监督机制,进而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

4.健全财政监督法规体系。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法规体系是财政部门依法行政的首要环节,是开展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要尽快制定《财政监督法》,出台配套的行政规章,明确财政监管的职责、任务、权力和义务,规范工作程序,使财政资金的运动完全置于财政监管之下。要建立财政行政复议制度,有效地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障和监督财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华国庆.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建设刍议[eb/ol],/.

[2]刘孝诚,刘静.论国家财政监督机制[j],财政监察,2002年第2—4期.

[3]杨舟.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初探[eb/ol],.cn/lw/16/5ivb.net10179/.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6

政务公开取得的成效,归纳为四条:一是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干群之间增加了理解,减少了误会,化解了矛盾,促使“热点不热、难点不难”。二是改进了作风,提高了公仆意识,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三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实行政务公开,一方面强化了群众监督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增强了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铺张浪费和吃喝招待明显减少,乱收费现象受到很大遏制。四是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由于政务公开维护了群众的民利和合法权益,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基层干部办事按照章法进行,从而使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地正常发展。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认识有高低,发展不一样,少数地方呈现出被动应付走形式的状况。由于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是把它看成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仆应向主人承担的一项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有些人总怕家丑外扬,因而很不主动,很不认真,推一推动一动,应付了事,在时间上,往往一再延误,在内容上,往往含含糊糊。

2.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组成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人大主席没有参加监督小组。我们在肥西县调查时,接触到三位乡镇人大主席,在监督小组中都没有位置。中办国办通知规定:“乡镇要成立政务公开监督小组,乡镇人大主席或纪委书记任组长”。乡镇人大主席不参加监督小组,既不符合中办国办通知,也不利于把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活动与乡镇人大的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人员偏少,组织不健全。有的乡镇监督小组只有人大主席、纪委书记、组织委员等人,没有吸收县、乡(镇)人大代表,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缺乏代表性和群众性。三是由行政人员参加监督小组,显然不合适。有的地方把副乡(镇)长、财政所长、农经站长、乡(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都安排进了监督小组,形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分。

3.有些地方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做法同群众要求不相适应,没有紧紧扣住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条主线。在公布的内容上,不是想群众之所想。有的把领导人员分工写得很显眼,而且长期保留,把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写得很具体,也很少更换,缺少的就是群众关心的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往往少有公布或者很不具体,所以看的人不多,作用也不大。在公布的时间上,不是急群众之所急、对时间性强的内容及时公布(例如学校开学时应立即公布收费标准),而是按部就班地几个月换一次,紧急事情一多还往往被挤掉。在公开栏的设置上,不是尽量方便群众,便利大家阅览,有的设在机关大院,公开栏前冷冷清清。有的根本没有考虑和安排如何广开言路、接受群众监督,相关材料一公布就了事,不注意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

今后工作意见:

根据中办、国办通知精神,考虑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要求,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健全乡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乡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目前一般由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任组长,我们意见还是按规定“成立以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党委则负责统一领导,总揽全局,这样有利于明确职责,各司其职。至于监督小组,一般应以乡(镇)人大主席为组长,有的也可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现在有一些乡镇人大主席根本没有参加监督小组,这种情况应当尽快改变。安排人大主席作为监督小组主要成员。有利于强化其监督职能。监督小组中凡有政府及其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应予调整出去,补充一些县(市、区)乡(镇)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以及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增强监督小组的代表性与群众性,有利于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再就是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也以统一为宜,现在有的地方由党委组织委员承办,往往兼顾不过来,一般应由党政办公室承担,以落到实处。

第二,政务公开的内容要确保真实、及时,贴近群众。中央“决定”指出,乡镇政务公开的目的,主要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因此,政务公开的内容一定要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容易出现不公正和腐败的问题。在公开栏中,公布一些单位和职责范围、政策规定和任务、要求,也是必要的,但更应因时因地制宜,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公布。此外,有些重要事项的决策,也可以先预告,听取各方意见,然后按民主程序作决定。人员调进和干部选拔,也应加以公示,利于群众了解,加强监督。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必须强化监督。正如中办国办通知所指出的:“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核心是加强监督”。首先要加强乡(镇)政府及七所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7

当前,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财政监督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财政内部管理相对较松懈。财政内部管理松懈,内控机制与日常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财政内部监督专职机构尚未与业务管理机构建立经常性的协调沟通机制等,导致财政内部监督薄弱,财政方面存在不少违纪现象,这些都是因为财政对自身的监督不够,给国家财政资金的预算以及分配造成隐患。第二,财政监督方法较为单一。财政监督一般是通过直接检查的方式,对微观监督比较偏重,忽视了宏观上的监督,和现行财政职能转变无法适应。第三,其他经济监督和财政监督的分工不明确。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以及税务监督等构成的我国现行的经济监督体系,表面上看这些监督主体分工很清楚,实际上,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尚不明确,存在重复检查或者多头检查的现象,在财力、物力以及时间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财政监督的总体效果产生影响。第四,财政监督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因为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财政监督职责的内容以及范围具有局限性,监督方法比较单一,监督内容比较狭隘,大多数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财政内审,监督的重点大部分集中在财经领域某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缺乏全面性。第五,财政监督不具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财政监督属于经济监督,正常情况下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展开工作,但目前为止,我国还缺乏较高层级的财政监督方面的法律,财政监督没有完整的法制保障,致使财政监督在行政时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对财政监督的权威性产生较不利影响。第六,财政监督的信息反馈不及时。

当前财政监督的信息反馈不及时,是由于财政监督的信息网络不够健全,信息渠道不够顺畅,无法满足及时监督的要求,从而对财政监督的严密性、针对性和及时性产生影响。第七,财政监督方式的不完善。财政监督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集监督、管理以及服务于一体,财政监督对经济行为可进行事前和事中以及事后的监督,即监督存在整个过程,但现阶段着重对事后的监督,这种监督方式明显存在不足,具有被动性以及滞后性。

二、强化财政监督的主要措施

根据对以上问题分析,强化财政监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财政监督的有效机制在国际上,财政监督根据监督主体的差别,分为以下4个类别。第一,立法监督制度,立法监督制度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独立性,国会掌握着监督权,各级政府不得干扰,不过也存在不足,那就是监督部门无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掌握,使监督无法提高效率。第二,司法监督制度。司法监督具有独立性,司法和立法的分离,可以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不足的是,不便于行政部门及时掌握情况,监督力度受到影响。第三,行政监督制度。政府行政机关掌握着行政监督制度的监督权,能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财政运转情况,不足在于行政监督制度的监督权和管理权混在一起,使这个制度缺乏透明度及独立性。通过对国际监督制度的借鉴,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以建立“行政监督+立法监督”的财政监督制度,这种监督制度属于复合型,优点是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对财政行为进行规范,可以把财政监督贯穿于全部财政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所以,制定关于监督制度的法律法规,建立财政监督的有效机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对财政监督方式进行创新因为财政监督无法对财政资金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导致财政管理出现许多问题,比如损失浪费严重,资金挪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财政监督不足造成的,财政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存在着重检查轻日常监督的问题。所以,财政监督可以采取事前审核和事中监控的方式进行监督。事前审核,就是财政监督机构参与投资项目的立项工作时,要对其投资效益进行论证,对可行性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审核。事中监控,即指财政部门要发挥自己的职能,即对监督资金的发放建立跟踪监督机制,时刻掌握资金的变化情况,了解资金的去向,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出现,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以及安全运行。

(三)对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加以转变财政管理,在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过程中,要对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进行转变。

第一,深化对过去传统单一的财政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的改变。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也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运用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财政收支的职责特点,来取代以前传统的以企业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的监督模式,同时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本级预算收入、留解、划分等方面的监督上。

第二,以现有的收支并重替代传统的重收入轻支出的观念,加强财政支出监督,使财政收支监督并重。财政资金使用后取得的效益大小,财政支出的方向是不是正确,是否存在挪用或挤占资金的现象等等,都会对财政职能的发挥产生影响,甚至会制约社会各项事业的前进发展。所以,需要建立一个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保证从财政的支出申报到使用的整个过程,都受到该监督机制的约束。

第三,现有的财政监督,是以事后为重点进行监督的模式,而要想把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需要制定一套相关机制,因为单单只靠事后监督,不利于监督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可以制定出有关方案,由专职监督部门起带头作用,利用本身所具有的职责,对所有的业务科室进行调动,带动整个监督体系的发展。

第四,现有的监督模式,是大检查突击性的监督方式,要把这种方式向全方位的日常监督进行转变。若检查的对象大部分都是企业,而且带有突击的性质,则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工作核心是以管理为主的要求,所以,财政监督务必要改变监督方式,以日常全方位的监督来替代突击大检查。财政监督要改变以前只查不督的方式,要查与督一起抓,甚至把监督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监督的对象也不能局限于某些企业,把监督重点更多地放在财政资金上,把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开创财政监督的新局面。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8

财政监督机制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基层财政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财政支出监督机制,财政收入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会计监督制度。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财政收入监督机制

依法保障财政收入的安全,完整和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是基层财政收入监督机制的主要工作。基层财政监督主要是针对我国广大的县乡财政部门的收入,加强这些地区的税收和非税收的财政监督,积极开展财政监督机制,确保广大县乡的财政收入能够真实完好。

(二)财政支出监督机制

在对我国的基层财政监督中,对其财政的支出监督正逐渐成为财政监督的主要方向之一。对财政的支出进行监督是为了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安全,符合规定。基层的财政支出监督工作主要是针对县乡的财政预算,各基层部门的预算,财政的支出,国有资产的监督,专用资金的监督管理等。财政的支出要严格依据相应的审批手续进行,要把基层的专项财政检查和日常监督贯彻实施,保障基层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安全的使用。

(三)财政内部监督机制

所谓财政内部监督指的是财政内部的自我约束的控制的能力,是基层财政部门对自我的评价,其主要是对财政部门的各业务机构进行相应的监督,监督其是否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对财政部门的资金和职位的全部监督,在发现业务机构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给予纠正。促使财政部门贯彻实施财政法律法规。

二、基层财政监督机制的薄弱环节

(一)财政监督方式单调

一直以来,我国的基层财政监督由于受到财政监督职责等方面的影响,受监督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监督方式不规范。其主要表现为:

1.从基层财政监督方式来说,基层的财政监督是以突然性检查和专线财政检查为主,财政的日常检查较少。

2.对基层财政监督的过程看,对我国基层的财政监督并不偏重于事前,事中财务监督,而是主要以事后监督检查为主。

3.从我国基层财政的监督内容上看,对基层的财政监督主要是对其公共收入的监督,而对其公共支出的监督则相应的偏少,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居多而对非预算外的财政监督偏少,对个别事项的监督检查多但是对其监督跟踪的少。

(二)基层财政部门内部监督薄弱

我国基层财政部门财政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思想认识不充分,监督环境不完善等情况,许多基层财政部门只注重财政外部监督,忽略了财政内部监督的情况,造成了财政经济领域违法案件屡禁不止,甚至还有更恶劣的事情发生,这与财政部门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贯穿实施有关。

(三)财政监督和其他经济监督协调不够

在我国对财政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主要有审计机关,税务机关,财政部门,由于这三个机关部门存在权利和职责相互重叠的地方,并且三个部门之间没有建立必要的相互协调机制,对我国的基层财政部门就会造成多部门检查,重复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各职责部门对地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不能相互配合,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利用,并且都是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放在事后,因此对基层财政的监督检查工作就会发生重复的情况,浪费了非必要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无形的增加了监督检查的投入,但检查效果依然不很明显。

三、完善基层财政监督机制的措施

(一)改进监督方式

改进基层财政监督方式,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把现有的时候监督检查机制,突击检查监督转变为日常的,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机制,并贯彻实施。财政监督检查也要按照财政管理工作把财政监督管理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监督管理。基层财政监督机构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健全事前的监督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机制。

(二)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对基层财政内部开展监督是对基层财政部门的一种权利约束。对基层财政部门实施内部监督机制,可以从根源上实现财政的法律法规正确的贯彻实施。第一,地方财政内部要建立完善责任考核追究制度。其主要指的基层财政部门将财政涉农资金,费用控制等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考核任务中,和单位评先进和工作责任制相关联,监督检查人员对发现财政违规违法的行为要严肃的处理,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第二,要对基层的财政加强监督检查,对其财政工作实行财务“四审”。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建设

为增强财政监督的整体协同性,必须注意加强协调机制建设,这是财政监督机构和其他业务机构的共同任务。一是应由专职监督机构牵头研究和制定财政监督的制度办法和工作程序。对内,要协调好财政监督机构和其他财政业务机构的关系,建立起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工作协调机制;注重做好财政系统内部的沟通协调工作,及时沟通监管情况,适时组织上下联动检查,促进形成整个财政部门内部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

四、结论

基层财政应加强会计监督力度、建立内部协调机制、提高重视程度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相关措施,有效树立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同时,也要进一步为开展财政监督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基层财政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飞.强化财政监督的现时思考[J].现代商业,2010,(09)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40-04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z2006?{5号,以下简称“5号文件”)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互相监督”,[1]这一论述表明了政协民主监督鲜明的组织化特性,政协组织是开展民主监督职能的支撑与依托。

政协民主监督组织化表达,就是发挥政协组织作用,把分散的、零星的、委员个体的监督活动整合成通过政协平台开展集中的、系统的、组织化的监督活动。从性质定位来看,组织化表达体现并适应了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在要求;从履职实践来看,提升民主监督组织化程度是补齐政协民主监督“短板”的现实需要,更是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独特优势的需要。提升政协民主监督组织化水平和质量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近年来,各级政协在民主监督组织化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浙江省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就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民主监督形式,经过连续15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已成为浙江政协履职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了一整套规范成熟的操作程序与方法。民主监督这一政协履职“短板”正逐步蜕变为履职“品牌”。

一、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的浙江实践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指出,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是指按照党委统一部署,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政协委员综合运用调研视察、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公开听证、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向党委、政府提交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报告。[2]浙江省政协自2001年在全国政协系统率先开展集体民主监督以来,已连续开展了18次(详见表1),主要经历了初步形成、发展完善、规范成熟三大发展阶段,其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七个关键环节。

(一)三大发展阶段

一是初步形成阶段(2001-2005年)。逐步形成了综合运用座谈会、视察、暗访、调研、委员约谈、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监督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并创新形成了政协民主监督听证会(2002年)、邀请群众代表旁听政协常委会议(2003年)、“政协民情热线”(2005年)、“政协视线”(2005年)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3]

二是发展完善阶段(2006-2012年)。2006年,“5号文件”对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内容、形式、程序等予以规定。省政协抓住这一重要契机,深化监督内容、创新监督形式,进一步完善了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与方法载体,尤其是进一步发挥了各党派团体、各界别,以及政协委员作用,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

三是规范成熟阶段(2013年至今)。2013年浙江省委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要求发挥政协“监督机构”的职能,并将“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列为省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成熟的操作程序与方法。这一阶段,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协共同参与、持续推进,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如2014年,省政协牵头组织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全省三级政协2万多名政协委员共同参与。

(二)七个关键环节

实践中,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在政协组织统一规划下,按照确定监督题目、制定实施方案、整合监督力量、开展调研监督、广泛征求意见、开展协商监督、跟踪成果转化七个关键环节有序展开,形成一个完整闭环的高度组织化的监督体系。

1.确定监督题目。省政协在广泛征求各党派团体、各级政协组织,以及政协委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初步选题。接着,通过省“四套班子”秘书长联席会议,提出讨论年度专项集体民主监督题目,并以省政协党组名义正式提请省委确定;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由省委直接点题。省政协根据省委的部署要求,把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列入省政协年度工作要点。

2.制定实施方案。年初,省政协主席会议确定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牵头领导和参与领导的责任分工,牵头负责的专委会和办公厅具体协调负责人,以及共同参与的党派团体、界别、专委会。接着,研究确定具体切入点,如面对“十二五”规划启动年有关问题这样一个宏大的选题,研究确定了从产业集聚区建设、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三个重点调研监督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监督总体要求、主要内容、调研方式、组织分工等。

3.整合监督力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立足省政协自身力量,充分动员各党派团体、界别和政协委员参与,注重整合市县政协力量。同时,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和党政部门共同参与,形成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与强大合力。如2015年开展的“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建设”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全省三级政协共发动21000多名委员参与,组成1351个民主监督组。[4]

4.开展调研监督。召开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动员会,省政协主要领导做动员,对民主监督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监督组综合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调研走访以及召开座谈会、约谈会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如2015年在“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中,督查组成员对省内3800多公里高速公路和重点区域的国省道、2400多公里铁路沿线的“四边三化”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整理出21本,包括3538个点的问题情况。[5]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论证,组织起草监督调研报告。

5.广泛征求意见。完成初稿后,召开委员约谈会、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通过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听证会、政协民情热线等方式,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广泛多层的交流探讨,吸纳各方建设性意见建议,修改完善监督报告。

6.开展协商监督。召开专题协商议政性常委会进行协商监督。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组作大会发言,通过大会发言、分组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根据会议协商情况,修改完善监督报告,正式报送省委省政府。

7.跟踪成果转化。省委、省政府要求相关部门落实有关建议和措施,对监督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省政协加强与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跟踪督促监督建议的采纳及办理情况,对未能及时落实反馈的,还可以进行“跟踪督办”。

二、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15年来,浙江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发挥集体力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推动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破解政协民主监督难题的有效方法,为政协民主监督,尤其是民主监督组织化参与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从机制维度看,坚持党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是关键所在。省委高度重视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将其纳入全局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落实。省委主要领导给政协民主监督出题目、交任务,对监督意见建议作批示、抓落实。[6]2013年11月,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对民主监督的内容、范围、形式、程序、落实、反馈,以及工作配套衔接等作了明确、可操作的规定;2014年6月,省政协制定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办法,大大提升了省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组织化水平。同时,省政协还建立健全了民主监督选题酝酿、沟通协调、组织领导、一线督查、汇集民意、协商建言、成果报送和促进采纳反馈等机制,坚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省政协民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监督力量就集聚到哪里。[7]

从内容维度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是重要基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选题时坚持问题导向,纵观省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18次选题,无一不是选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监督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盯着问题研,发现问题敢于较真揭短。提出对策建议时,找准问题切入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做到发声发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从作用发挥维度看,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发展方向。省政协以提高民主监督组织化程度为切入点,突出主题开展集中的专项民主监督,整合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专委会以及市县政协力量,联合有关厅局、市县政协、新闻媒体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借助党政部门、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力量,集中主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把分散的监督活动整合成通过政协平台开展的集中的监督活动,形成立体履职的良好态势,拓展了民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提升了民主监督的质量与水平。

从过程维度看,坚持在参与、支持、服务中监督是重要方法。民主监督工作的出发点是达成共识、推进工作,而不是为找问题而找问题,也不是在具体个案、一事一地的问题上纠缠。实践中,积极寻求与监督对象的协作配合,不断创新方法载体,把参与、支持、服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参与中监督、在支持中监督、在服务中监督,不求“讲了算”,但求“讲得对”,扩大政协民主监督话语权。

从发展维度看,开拓创新是不竭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浙江省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本身就是一项创新,15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次次理念、内容、载体创新的历程。形成了民主监督听证会、政协民情热线、政协视线、邀请群众代表旁听政协常委会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创新通过网络平台服务民主监督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协民主监督与群众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紧密结合的新形式,拓展了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三、“互联网+”背景下推进政协民主监督的理念与路径创新

浙江的相关实践启示我们,推进政协民主监督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工程,需要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不断努力以及各党派、团体、界别共同参与,更新理念,创新形式,协同推进政协民主监督。面对“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信息社会大格局基本形成,以及公众参与的意愿与能力日益增强的时代大趋势,政协组织必须更新理念,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推进民主监督的机制、内容、形式、程序的全方位创新。①

(一)顺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推进政协民主监督

对政协组织来说,要在“互联网+”发展大趋势下谋划政协民主监督。当前,已进入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群众网络参与的热情与能力日益增强。明确指出:“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8]因此,政协组织要创新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推进民主监督。首先,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认识到运用互联网推进政协民主监督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是思维理念、管理模式、体制机制层面的深刻变革。其次,互联网给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带来新手段、新渠道、新空间,推动监督形式乃至内容创新,更加高效灵活地整合视察监督、提案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各种政协民主监督形式,发挥组织化参与优势,形成1+1>2的整体功效。第三,互联网带来了开放、透明、便捷的监督方式,但也存在离散、非理性的表达,甚至造谣诽谤,这些都需要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组织化参与优势来消弭。借助网络平台,还可以有效增进政协民主监督与其它监督方式的联动与协作,最大化监督的质量与成效。

对政协委员来说,要切实增强互联网思维。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是推动民主监督的主要力量。新形势下,要增强互联网思维,具体来说,一是要看到民主监督的过程是一个融协商、监督、合作于一体的过程,融平等、开放、共享、创新于一体的互联网思维在整个过程中大有可为。二是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通过政协组织提供的网络平台以及社会网络平台,吸纳网民意见建议,推进政协民主监督。三是要适应网络新媒体规律与特点,将“宣传思维”转化为“对话思维”“服务思维”,积极通过政协门户网站、平台,以及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更好地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诉求,用好政协监督话语权。

(二)推进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创新

一是推进民主监督制度整体设计。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制度就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组织和程序与其制度化水平成正比例。”[9]建议全国政协要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政协民主监督办法》或《政协民主监督实施细则》,地方政协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制定工作规程,建立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大趋势,建议国家出台《监督法》,从法律高度整合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种监督方式,构建社会主义监督大格局体系。二是用制度化规范民主监督内容。各地政协应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使民主监督的内容更加明确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如《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中,除《政协章程》和“5号文件”明确的监督中,重点突出对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程项目和民生问题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把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城乡规划、财政预算、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民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置解决情况,以及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所提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等内容列入监督范围。[2]三是将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制度化。如浙江省在细化“5号文件”规定的监督方式的基础上,将会议协商监督、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民主监督员监督、民主评议监督、提案监督、委员视察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监督、参加党政部门组织的监督、联动联合监督,以及通过政情咨询、界别活动、委员约谈会、网络议政会、媒体专题栏目等其他形式开展民主监督进行制度化。[2]四是进一步推进民主监督程序制度化。规范、可操作的程序是民主监督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对组织化程度高的民主监督方式尤为重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落实关键环节的责任主体、办理时限,量化各个环节工作的标准及相应职责,使监督各环节都有制度规范。如明确“5号文件”中“重大方针政策”的范畴;量化“对政协的提案和建议案要认真办理,及时给予正式答复”中的“及时”是多久,“正式答复”的方式有哪些,对没有认真办理的单位有什么惩戒措施等,确保监督流程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效衔接。

(三)创新政协民主监督形式

一是拓展民主监督工作形式。在运用好“5号文件”提出的5种主要监督形式的基础上,各地政协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主监督新形式。如专项集体民主监督、重大事项监督、统一委派民主监督员或监督小组、民主评议监督、交流议政监督、联合新闻媒体监督,以及同党委、人大、政府监督机构开展联动监督等。二是探索“互联网+民主监督”。在传统民主监督方式中融入互联网元素,在此基础上,创新具有互联网特色的民主监督新方式,探索开展网络议政会、民主监督论坛、重点提案办理网络直播、网络民主评议等监督方式,将政协民主监督延伸到网络空间,形成现实、网络两个空间,网下、网上两种手段,实现线性监督向立体监督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民主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效益。三是创新运用互联网链接其它监督方式。作为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民主监督不能“单打独斗”,而要与其他各种监督方式“联合作战”,提升组织化程度。互联网为政协民主监督链接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等监督方式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与新空间,应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组织化参与优势,对分散的网络监督进行梳理整合,以互联网思维与技术进行监督体系再造,架设起体制内、外信息互动与交流的桥梁,发挥监督工作整体合力。

(四)将互联网嵌入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全流程

一是以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固化政协民主监督整体工作流程。民主监督组织化要求对监督主体、对象、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监督工作流程为线索,通过建立各类网络服务平台,实现“知情―沟通―反馈―问效”全流程的规范管理及优化拓展,最大限度地将民主监督全过程“阳光化”运行,让政协民主监督从相对封闭的内部循环走向广大群众。二是将互联网嵌入知情明政环节。当前,网络空间日益成为现实生活的全面映射,已成为委员及时掌握政情、社情、民情不可或缺的手段。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借助网络平台,不断扩大信息公开的领域、范围和内容。如浙江省通过“政务服务网”信息公开平台,服务公民的知情、参与、表达。政协组织要运用互联网整合民主监督工作所需信息、资源,建设“政协信息智库”,及时收集公开的中央大政方针、党政重大决策、政策形势解读,政务资讯等,让委员第一时间了解党政工作大局和监督主题相关材料,让委员知“政情”;对政协各项工作产生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整合,建设包括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会议文件等的“政协履职成果库”,让委员知“内情”。[10]通过政协门户网站、政协履职服务平台、委员网上工作室等平台,畅通互动交流渠道,广泛听取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让委员知“民情”。三是将互联网嵌入沟通协商环节。互联网为党政部门、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社会公众等多主体之间提供了更加便捷畅通的沟通手段以及广泛多层的协商渠道。民主监督选题酝酿时,在政协门户网站开设选题征集专题,组织委员与公众进行交流,广泛听取选题建议。在监督过程中植入网络沟通环节,通过政协门户网站听取网民建议,组织委员围绕主题开展在线协商讨论,通过政协app、微信工作群等进行委员之间、委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把委员专业分析与网民反映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为民主监督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在监督报告形成后,召开“网络听证会”,让监督建言更接地气。为更好地发挥委员作用,建立委员履职信息平台,全方位了解委员工作、学习、特长,以及履职情况,为组织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四是将互联网嵌入反馈问效环节。党政部门将政协民主监督纳入工作部署,量化民主监督成果,并列入信息化平台进行跟踪落实,如浙江省政府将省政协“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工作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发现的问题作为省定任务全部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建立追责问责的长效管理制度。[11]政协组织通过网络平台及时监督工作“路线图”“任务书”“进度表”,服务委员及各参与单位及时跟踪活动进展,便捷地获取相应信息,并通过视频、文字等方式开展在线主题交流;在完成监督后,把监督事项、监督过程、监督成果,以及党政部门对监督意见建议和整改落实情况在委员履职服务平台公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监督成果及落实情况通过政协门户网站公布,接受网民对民主监督意见的采纳转化、跟踪反馈、实际效果等进行监督,切实推进民主监督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行政监督的内容篇10

《监督办法》确立了依法行政工作的新标准和尺度,以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为监督对象,以权力制约权力,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部门和垂直管理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开创了新的路径。这是依法行政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依法行政制度创新的成果,对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督促行政首长依法履行职责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级行政机关及其法制机构要将《监督办法》纳入依法行政知识培训中,特别是各级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要把学习贯彻《监督办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制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和落实措施。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监督办法》对于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现实意义。

二、以《监督办法》为依据,积极主动地履行监督职责

依据《监督办法》,行使监督权的行政机关一定要增强监督的主动性,严格依法履行行政监督职责,将本地区、本系统的依法行政工作全面纳入监督视野,整合已有的依法行政监督资源,提高依法行政监督效能,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违法行政行为,要通过日常检查、媒体曝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领导批示等途径,及时发现、及时监督,保证依法行政工作顺利推进。对本地区、本系统依法行政监督不力而造成依法行政工作滞后或出现重大问题的,要依法追究监督机关和有关领导的行政责任。

《监督办法》对依法行政监督的组织领导、监督的内容、方式以及程序、考评与奖惩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包括七大监督种类和37项具体监督事项,内容系统规范,保障措施具体,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监督重点,使依法行政监督成为有效推进依法行政的助力器,为全面推进我市依法行政提供保障。

监督机关每年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依法行政监督工作。依法行政监督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全面检查、专项督察、重大问题调查、统计分析、审查依法行政工作报告等方式。

三、积极配合监督,自觉执行监督决定

被监督的下级行政机关,应当严格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自觉对照《监督办法》规定的监督内容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的,要及时纠正。下级行政机关要积极配合上级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对于上级行政机关在监督中需要的文件资料要如实提供;上级行政机关需要询问有关人员时,要如实说明情况;对于上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要自觉、不打折扣地认真执行。

不配合上级行政机关依法进行监督的,要予以通报批评;下级行政机关在上级行政机关实施监督过程中弄虚作假,欺骗上级行政机关的,要依法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不执行上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监督处理决定的,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执行;拒不执行的,由有管辖权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其行政首长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四、完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能

《监督办法》规定,依法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监督的内容涉及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所以依法行政监督必须加强领导,各级行政机关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把依法行政监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绝不能消极对待、被动应付。

市人民政府按照《监督办法》的要求,依照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市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每年适时对区、县人民政府和市级各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区、县人民政府可参照《*市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对所属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纳入本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监督办法》规定,各级行政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具体承办依法行政监督工作。因此,各级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的作用。各级行政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对于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本级行政首长提出监督建议,行政首长要及时召集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研究,对于确实属于《监督办法》规定的监督事项,要及时批准法制工作机构的建议。法制工作机构要及时制定实施方案,经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后组织实施。依法行政监督实施完毕后,如发现问题确需纠正的,法制工作机构可以向被监督机关书面发出依法行政监督意见,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自行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法制工作机构要及时向本级监督机关提出处理建议,本级监督机关应当及时研究并作出处理决定。

五、法制工作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承办监督事务

按照《监督办法》的规定,法制工作机构应当根据依法行政监督工作的需要,适时向本级机关首长提出全面检查、专项督察、重大问题调查的建议,经本级机关首长批准后,组成检查组、督察组和调查组并开展监督工作。在依法行政监督工作中,检查组、督察组、调查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监督工作的需要,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有关文件、召开座谈会、个别询问等方式掌握情况,查清事实。调查组在调查后发现有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处理建议,本级机关对调查组的处理建议应认真研究,并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超出本级机关处理权限的,报有权机关依法决定。处理结果需要公布或向有关方面反馈的,应当及时公布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