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6:00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1

《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为指导,贯穿全书的基本观点是:生产力进步是促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条件。正如作者所言:“如果没有人口的集中和由农业发展所产生的粮食剩余,就不可能产生城市生活。同样,农业的出现早晚会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第31页)农耕文明时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立基于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工业时代乃至后工业时代亦复如是。以大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时代生产方式,以其密集的产业经济和巨大的就业机会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同时还凭其技术优势扫除了梗阻在农村通往城市道路上的种种技术性和社会制度障碍,从而促成了“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第130页);服务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后工业社会造成了工业城市经济的衰落和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城市发展趋势呈“低密度的多中心结构,郊区化发展迅猛,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结构,中心城市在大都市区中越来越难以发挥主导作用”(第210页)。

但社会是由万千有形或无形的因素构织而成的,历史是丰富而繁杂的。任何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都不是由某一种因素单独促成的,也不是哪一方面因素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因素辐揍的结果,人类文明中的城市发展史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相同的经济社会形态下,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城市生活的形态各不相同。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的那样,不仅在农业时代的城市文明“具有多源性和自发性”,即便到工业化与城市化联系十分密切的现代社会,两者的步伐也并不相同,“即世界各国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排名与城市化率的排名是不一致的”。后工业时代各国的城市化演进方向和模式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的作者俞金尧、王章辉、孙群郎等诸位专家,均以治欧美史为主业,上述时间框架显然是以西方作为考量的典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探讨世界其他地区的城市发展进程。在内容叙述过程中所举的例证,也多以西方为主。作者在前言部分对此首先作了明确的交代:“我们叙述的重点在欧美国家,这倒不是因为我们有‘西方中心论’的倾向,而主要是因为从上述的几种经济类型及它们的先后转变来看,西方城市的发展比较有典型性。”(第5页)。也就是说,历时性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时代三大经济社会形态划分,主要是以西方城市发展背景为基础析出的“理想类型”,有异于此种发展经历的世界其他地区或国家因此被排斥在外。为了弥补这一缺失,该书另辟一章,专门论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并选择印度和拉美这两个与中国颇具比较意义的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希图通过发掘他者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当今正在急速行进中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通过这两部分的内容安排,整部著作既坚持了纵向的时间一贯性,又关照到横向的空间一体性,两者互为补充,在叙事模式上实现了纵与横、通与专、点与面的结合,是一部精心谋篇布局的学术研究佳作。

通过复述《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该著作在有限的篇幅里,精练地阐述和分析了人类漫长历史长河里城市的发展演进历程。其内在的价值可以用“简约而不简单”来概括。

首先,不简单体现在其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框架的建立方面。据笔者调查,通史性的世界城市史著作不仅国内稀缺,在国外也并不多见。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城市史研究兴起晚,是一门仍处于混沌状态的年轻学科,①“尚未形成明确的模式”且现实需求并不急迫;另一方面,不像世界文明史那样有较为明确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知识范畴,城市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实体,涉及建筑学、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哲学和文学等众多学科,每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城市”的关注方向和理解也各不相同,甚至连最基础的一步—界定“城市”概念亦殊非易事。①在城市学和城市史研究都仅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欲撰写一部贯通世界历史的城市通史,真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一头撞进了“风险地带”。

面对令人困扰的复杂问题,作者化繁为简,高屋建领,撇开城市纷繁复杂的表象,把目光直接瞄准城市的核心本质,即城市在任何时间和不同空间都具有的共有特性。作者用一句话,把城市—无论古今中外的共有特性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一批脱离了农业生产,以非农业活动服务于社会的人们的聚居之地”(第5页)。然后,循着这样的“城市”意涵,厘定城市文明的源头,考察城市文明在不同经济社会形态下的演生变化轨迹。

以社会劳动分工来界定“城市”,背后蕴含着一整套科学的理论体系,也即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及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指出:“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某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②其次,观点不简单。该书既没有遵奉特定的理论程式止步不前,也没有囿于已有的学界成说怯于突破。恰恰相反,作者坚持在厚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自成一说的新观点、新解释。譬如在城市起源论方面,解释文明与城市起源的学说五花八门,不同学者之间见仁见智,其中主要有柴尔德(V.GordonChilde)的剩余农产品说、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贸易需求说、斯乔伯格(GideonSjoberg)的宗教起源说和马克斯•韦伯等人的防御需求说,等等。③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雷纳的工商业起源说影响尤大。④《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的作者也相信,剩余农产品和商业交换是城市形成不可或缺的要素,但这些并非城市能够形成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在农本经济时代,简单的贸易或商品交换的确可以推动市场的形成,但很难因为贸易而造成城市”(第57页),欧洲中世纪长途贸易发达的诸多大型市集就是很好的例证。作者认为,政治权力才是最初城市形成的直接推手。其依据是,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形成造就一批稳定地汇聚于一地的统治阶级队伍。这群脱离农业生产、以统治他人为职能的人群产生各种需要,“权力中心(因此)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工商业者,城市生活就这样慢慢地发育、生成”(第61-62页)。接下来作者还进一步论证,权力不仅缔造城市,也支撑城市的存在,决定城市的等级地位和繁荣程度。观察中古晚期以来的西方城市史,这样的论断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最后,内容不简单。该书所述内容包括了经济社会史的方方面面,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城市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实体面貌、演变的趋势或走向,以及城市的社会生活形态和面临的问题矛盾等。在具体内容细节当中,涉及许多有价值的城市史题材,如城市空间的建筑和形制,不同时代行政官僚制国家的建立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工业化时代的城市贫富分化、边缘群体、住房、交通、犯罪,城市规划新理论或新实践,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交关系(sociability,权力监管与城市社会,等等。这些话题,都为进一步专门和深人的研究提供了指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材料丰富,其中参考的著述有不少是2012年—也就是书稿提交至出版社之时,才刚刚出版的,显示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20世纪5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使整个社会从生产到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心理等各个层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深刻转变,由此推动了城市学研究的兴起并走向繁荣。之所以如此,原因正如《年鉴》杂志在1970年的“历史学与城市化”专号里所说的那样:“近数年来城市的发展让所有的人文科学行动起来,这不仅仅是为了设计城市开发方案,构思城市产生的特殊病理的救治药方,而是在更深层次上,有意识地和科学地探究看上去对我们社会至关紧要的物事。”

当下之中国,面临着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类似的情境: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向深度推进;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急剧转型对智力资源的支持提出了需求。同样,在这种“普罗米修斯式的大合唱当中”,历史学当然不能缺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历史学之于城市化进程有两方面不容轻视的功用。首先在现实层面,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城市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了解城市过去的历史,才能找到合理的方案或正确的办法。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类业已经历的城市化进程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有益的经验或教训;另一方面,一座城市的发展模式应与它具体的区域地理环境相适应;城市规划也不应脱离传统的建筑、文化和日常生活习俗遗存。漠视历史智慧,不顾自然条件,在官僚主观意志主导下的城市化,很可能导致城市在外部与时展大势脱节,在内部与它所蕴含的社会生活不相协调。其次在精神层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人发展,城市人口日众,城市面貌骤变,城市生活方式与往日截然不同。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以及高度理性化的体制对人的奴役和异化,会让都市中人在精神上产生空虚与迷惘,滋生出对过去世界的好奇与乡愁。城市历史的重构可以让今天或未来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将精神的根系深深地延伸到“我们失去的世界”。

正因为上述原由,国内的城市史逐步兴起并在21世纪呈蓬勃发展之势。但总体来看,目前国内的城市史研究只能算是茁壮成长的幼苗,无论是中国城市史还是外国城市史都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地带有待开发。②《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就是世界城市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拓荒之作。它以中国学者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视角,以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叙事方式,描摹了人类数千年经济社会演进史中的城市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学术方面来说,这部著作填补了我国在世界城市发展通史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国内城市史学者增添了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为一般读者提供了了解人类城市文明前世今生的窗口。同时,对于一些开设外国城市史的高校,该书内容长短难易适度,是一本难得的教材。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该书以宏阔的通史目光,通过对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历时性回溯,同时兼顾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共时性比较,碍出了许多有启示价值的结论,值得当前正在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中国借鉴和反思。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三点:1.健康的城市化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的结果,凋敝衰败的乡村支撑不起真正繁荣的城市;2.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而不是土地空间的城市化,城市要有能力为那些流动进来的人口提供较为充裕的就业机会和相对公平的制度保障,才能避免城市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贫民窟的蔓延和高犯罪率等问题;3.在前现代的城市化进程中,政治权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是以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产业为依靠的,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新型的城镇化战略必须顺应近代以来的这种世界历史大势,即通过大力发展产业经济、进行市场化的制度建构,使城市成为国际经济体系链条的一部分,避免走通过权力扩张或转移手段来拉动城市发展的老路,才能突破前现代城市所受到的结构性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城市化。

《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以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社会三个次序相续的时代,作为叙述城市发展史的宏观时间框架。各时代在时间次序上虽具有历时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们仍然属于“社会类型”的范畴,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与编年叙事方式相比,它导致历史叙述在纵向时间方面缺乏完整的连续性,那些较典型地反映各种经济社会形态下城市发展状况的时段—如中世纪晚期、工业化时代,成为论证的重点,而有关古典时代和近代早期方面的内容则相对较少。其次,在内容上,该书主要侧重于论述宏观经济社会形态与城市发展、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对城市的建筑规划、实体形态、日常生活和文化心态着墨甚少。

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该书的“不足”,实际上是城市史乃至整个历史学面临的难解之题。姑且不论现实当中著述活动的篇幅限制,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概念和历史理论都难以做到全方位地透视悠远混沌且广阔无垠的过去世界,尤其是面对城市这个几乎聚集了人类文明一切因素的复杂综合体。借用英国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科本的话来解释就是:“历史哲学犹如探照灯之光柱”,历史实际上“取决于我们探视过去的光的投射方式,如果稍微变动一下角度,光柱可能在雾霭中迷失,或一幅新的图景进人清晰的光线之中”。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2

一、特征问题答题模式

1.位置:半球(南,北);经纬位置(温度带);海洋(东西)岸,陆(大洲)的方向。

2.地形特征:地势及起伏状况;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主要地形区(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海岸线(曲折或平直)。

3.气候特征:气温(生长期、积温);降水(干燥状况);大气运动(风带、气压带);水热状况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二、成因问题答题模式

1.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2.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气候状况。

3.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或太阳辐射:(2)低纬区大于高纬区;季节变化:(3)夏季大于冬季;

(4)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4.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1)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2)人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基础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差济、交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等);(3)政治因素(政策、政治中心变革、战争等)。

6.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1)流速(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2)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7.石漠化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土层较薄②降水丰富;(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三、区位分析问题答题模式

1.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2.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②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③政策④.劳动力⑤科技⑥工业基础。

3.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4.影响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地形――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②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③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和旅游等。

5.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①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少云雾、雷雨和大风。(2)社会因素: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3)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郊区。

6.旅游资源区位因素分析

(1)游览价值:资源必须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状况好;(2)市场距离: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经济距离越远,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3)交通住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数量;(4)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客人量)大或小。

7.商业街区位因素分析

(1)市场最优原列:城市几何中心:消费者集中,商业活动范围广,一般以零售为主。(2)交通最优原财:市区环路、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一般以批发为主。(3)便民原列:商业小区一般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方便居民购物和提供劳务服务。

8.渔场的区位因素

(1)大陆架宽广、海水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4)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明显,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四、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1.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

2.注意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

3.回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应学会分阶段、分方位进行特征描述。

4.答题中不出现答案前后自相矛盾的地方。

5.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应注意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6.在题目没有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或者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回答。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3

关键词:城市地图公众地图地图符号色彩设置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48-02

相对于地学专业用的专题地图,还有一些普及型地图为公众日常工作和生活所应用,有时通称为旅游图,也称参考图。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地图的内容和功能已远不止旅游导览,该文为研究方便,同时根据多年的科研和项目工作经验,将这类地图统称为公众地图,它的范围一般包括交通图、通信图、寻医图、公共查询图、参考图、生活地图和绿色地图等。

地图符号是表达制图对象和沟通地图制作者与用户的语言形式之一,是构成地图的基本元素[1]。该文在研究城市地图符号和图形设计特征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对地图符号设计和运用以更多关注。

1地图符号和图形设计的特征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环境要素集中,制图表现对象丰富,是城市地图编制和地图应用的突出特点。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测绘成果更多的应用于社会活动,城市公众地图需求品种和数量迅速增长,其符号和图形设计呈现以下特征。

1.1符号概括性强、分类简单

城市地图的街区和道路结构突出,地物关联密切,例如:不同功能规划的街区,多种层次的社会机构,道路的各环线与辐射线的关系,行车路线与站名,地下和地面立体交叉建筑等。但在公众用图上,城市的很多特征不必全部显示,成为它与专业用图的根本区别。例如:建筑物的立体结构与材料,各种管线,高程注记等;城市地图比例尺较大,面状地物成为依比例表示的平面图形,各种社会机构尽管非常复杂,工厂、公司、学校等机构的类型等级繁多,但无法完全分类分级表示。由此导致符号使用少、分类简单。相当多的点符号概括性强,只起到地物定位的作用,其属性靠文字说明和色彩表示,便于普通用图者查阅和识别。表1为随机选择的城市公众用图(市区图)的符号设置情况,符号数量和单组符号的类别明显比普通城市用图少。

1.2符号图形元素简练

专业地图的符号图形元素是实体属性的表达方式之一。例如,街区可用不同方向与密度的晕线表示普通房屋、突出房屋、高层建筑和空地,铁路的单复线区别等。在公众地表图上,符号图形元素的简练既保证了符号本身的识别速度,也达到了普及地图应用和图面清晰易读的一般要求,同时有利于制图的出版与更新。现行城市公众地图的大部分符号不附加细节图形元素,尺寸也较专业用图大,符号印色灵活。

GB/t17695《地图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规定了52种与社会标志图形符号协调一致的地图符号[2]。现在的城市公众地图上已部分采用,例如飞机场、银行、动物园等。部分符号很难在地图上应用,主要是公共信息符号的载体多在室外张贴悬挂,指示明显,远距离视觉良好,缩为地图符号尺寸后,符号的图形元素显现复杂化,缺乏视觉层次,细节不易辨认。例如,火车站或火车售票处符号,地图上多为铁路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标志符号,在很多场合可以看到,缩小至3mm以内仍可清晰识别,但在公共信息符号中为火车机车的正面写实图案,缩小后不易辨认。类似的还有旅行社、公共厕所等的符号,在推广应用上会有一定难度。

1.3非常规地图符号应用

除使用上述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外,还使用实物写景符号、影像符号和机构标志等非传统地图符号。写景图和写景符号是早期地图的一种表示方法,现代地图上个别采用较为重要地物或地貌图形的形象对照。其应用方式主要有地物的正面、侧面、剖面或俯瞰图形,线划图形、摄影图像或晕渲图案,符合物像色彩、形状、质地、空间存在的自然性[3],比普通地图上的象形符号更具体地、个性化地反映物体特征。主要用以表达城市标志建筑物、突出建筑物等,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群、电视塔、中华世纪坛、世界公园突出建筑物等。

企事业机构或产品的标志用于城市公众地图符号,可达到宣传机构形象的目的,但更是地图功能的体现。例如,在一些市区图上,表示了银行、通讯公司等为公众所熟识的标志符号。适量非传统地图符号的应用,作为辅助方法,减少了图例对照过程,可提高地图信息传送的效率和感受效果。在制图美学观点和图形分类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积极因素,见图2。

1.4符号和图形色彩设置

公众用图的符号和图形设色不再拘泥于普通地图有限的多色印刷方式。利用色相、亮度、混合色、渐变色和色调的配置,提高地图层次感,突出图幅的主题内容。一是符号与图形设色多。公众地图的图例符号颜色在5种以上,图形颜色种类更多。点符号较多使用红、蓝、黑色。二是充分利用色彩变量。在城市全图上,以低亮度渲染底色表示相邻行政区划范围。利用浅灰、浅棕等表示双线道路的线图形,辅以不同亮度和色调渲染道路的面域,实现分级分类,构成城市主干街道的环线或直通道路、不同等级的道路、特殊商业功能的街道、立体交叉道路等。三是利用人对色彩的感受特征。多数情况下,强调自然色的搭配,例如街区用暖色调,河流、湖泊用冷色调;道路以桔黄色、浅棕色为主,公园、绿地、苗圃花圃以绿色为主。

1.5注记的应用

文字说明和缩写是地图符号表达制图目标的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种类字符(文字、数字,中文、外文),字体、字大、设色,排列方式,缩写规则等,可以达到描述目标性质、等级、规格、名称等参数与属性的区分显示的目的。城市公众地图具有比普通地图更多应用注记及表达方式的特征。最多使用的是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有关的注记,例如:城市多级行政区名称,各种公司、居住区、大厦名称,邮政编码等。注记的字体、字大、字隔、字向、字列、字位和字色等要素[4]在公众地图得到充分发挥。以《21世纪北京生活地图册》[5]为例,字体有宋体、仿宋体、黑体、幼圆体、楷体,效果有扁、长、加粗变体,字在10种左右,字色有红、蓝、黑、绿及部分中间色。

1.6图形构成

城市公众地图的内容概括、图形构成已从简单的地理底图作用发展到表达城市内外特征。公众地图的线与面图形从整体上看是概略的,但图形构成并不是简单的取舍,在制图中体现了高度概括和提炼。以道路、街区为主要对象的内容提炼,可有机表现出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反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图形的构成提炼,可显现城市类型、外部轮廓、内部组合形状和建筑物密集程度等人工规划特点,以及平原、山地丘陵、滨海、沿河、水网等自然地形特点。大多数城市有明显的分区,如行政区、规划区、功能区及各种区域的交叉叠置区域。公众地图以范围线、注记和普染色表示城市各行政区、住宅区、工业区、公园绿地区、高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开发区)、邮政投递区等各种地形单元。表达城市间或城郊的联系,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多采用图幅配置,如:地区总图、小比例尺附图、接图表等方式,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城市与其他地区的航空路线图;图内以文字说明方式注出道路指向等,都具有自身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地图符号存在的问题

城市公众地图的发展,既满足了社会需求,也丰富了地图产品作品的类型,对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主要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图的符号设计和图形表示缺乏规范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图型不规范。公众地图的不同图型、不同载体形式、不同幅面尚缺少统一的标准,同一类图在不同城市的符号设计与配置、内容选取和概括指标等方面相差悬殊。

名称注记全称和缩写具有明显的随意性。较长名称如:XX市住宅集团供热工程公司河东里供热站,XX建筑科研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缩写如:二中、六小、农经学院。

符号不系统、不一致,甚至有些图上不设图例。如医院(医疗卫生)等符号的尺寸、规格、印色等不一致。

经常会偏离制图一般原则。比较常见的案例如:在同一比例尺地图上,应区别城市核心区和街区特征,但有的地图上明显把城郊稀疏建筑区合并为大片街区;有的地图表示内容过于概略,某城市核心商业区分布图,在10cm×10cm方格内,没有标注一家商业机构符号与名称,与该图主题不符;某件大城市公众地图产品,说明为发展经济服务,反映城市新貌,但图上所有四、五星级宾馆,市大会堂等突出建筑物没有标注符号及名称,只有很普通的几家旅馆、洗浴场所及电话号码,很显然不是按地图取舍原则处理的。

3对城市公众地图管理的几点建议

城市公众地图已成为地图市场的重要产品,社会需求量很大、表现形式多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地图已成为办公、出行、生活、查询的必备物品,也得到地图爱好者、收藏者的青睐。提高公众地图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是地图生产者的责任。笔者基于多年在该领域的科研和工作经验,对城市公众地图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为城市公众地图快速、良性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加强出版质量管理。随着全国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应把提高公众地图质量作为一项重要整顿内容。不仅规范地图出版的政策管理,也要注重地图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只有高品味、高质量的产品占据阵地,才能扼制非法出版、侵权盗版、质量低劣等问题,从而进一步繁荣地图市场。

(2)制订和推广制图标准。城市公众地图的标准化工作有很大空间,包括地图分类、形式、规格尺寸、产品标识等通用要求,符号、注记和印色要求,资料采用、内容表示、整饰等要求,需要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只有在全国统一制定推广应用这样的标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地图产品的质量。

(3)重视理论研究和培训。城市公众地图已远远不再局限于旅游者参考图的概念,它可以是政府管理所属行业和部门的手段,是普通居民的查询工具。一些内容丰富、现势性强、表现精细的地图,甚至可以量测、专题统计和分析的地图,可以成为电子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因此,重视城市公众地图的理论、技术以及作用与价值研究,开展编制、出版、发行的专业培训,对发展这一新的专业方向是有必要的。

4结语

城市公众地图在经济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相应的产业和文化发展具有服务功能,是地图大众化的成果。城市公众地图在设计、制作、出版和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该文分析了城市公众地图的符号和图形设计特征,对符号分类、符号元素、写景符号、色彩和注记给予了基本的描述,也对影响城市公众地图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相信城市公众地图将具有完整的符号体系和图形表现理论,以更普及的图型为公众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明旺.GiS中地图符号设计方法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9):4687-4689.

[2]GB/t17695-1999.地图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3]蒋春燕,冯学钢,凌善金.基于视觉形态的旅游地图符号分类探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3):355-359.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4

为确保*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康运行,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现就完善《*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行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补贴

(一)参加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且尚未由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社保局)建立门诊个人账户的退休人员,实行门诊补贴,补贴额度为每人每月30元,由市社保局按月划入退休人员医保iC卡。

(二)门诊补贴用于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门诊医疗费和住院、特殊病种门诊中按规定由个人自付的医疗费。门诊补贴当月未用完的,可以结转下月使用。

(三)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补贴后,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不变。门诊补贴所需资金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支出。

二、调整住院就医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

参加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三级及相应医疗机构由1200元调整为1000元,二级及相应医疗机构由900元调整为700元,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由600元调整为500元。

三、完善外出就医管理

参加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因病情严重或疑难病症需转外地就医,应由市区定点医疗机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提出意见,并经该医疗机构盖章同意,到市社保局办理核准手续。

转外地就医,原则上限于本省省级和上海市三级公立定点医疗机构。确因病情需要,经市社保局核准,允许向市外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转诊,每次转外地就医只许选定一家医院。外地就医产生费用的个人自负比例,仍按《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执行。

四、完善用药管理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5

中国存在贫民窟吗?

国外主要使用两类概念界定城市贫民窟。第一类是用于指代西方国家城市贫民聚集区的贫民区(Slum)。在城市化迈入后期阶段后,随着大量富裕阶层陆续迁往郊区居住,西方国家城市的中心城区开始出现普遍性衰落,逐步成为低收入群体的专属居住区,是高犯罪率和其他社会混乱的代名词,常常被冠以“城市毒瘤”、“黑色贫民窟”、“恶化的社区”等称谓。第二类是通常用来表示第三世界国家贫民窟的非正规居住区(SquatterSettlement),其生存状况要比西方国家的贫民区更加糟糕,几乎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有学者指出,联合国人居署把那些建筑密度高、没有入户自来水或自用卫生间的家庭户都算作“贫民窟”,如果按这个标准,2000年中国城镇户籍人口有多达39%属于“贫民窟住户”,10年之后的数据就更难以统计。

在当代中国,与贫民窟相关的概念主要是城市“棚户区”与“城中村”,它们与国外典型的贫民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同时,棚户区和城中村居民既不像西方的贫民窟一样已经形成特定的社会阶层和自我组织体系,也没有脱离政府的有效管理。基于上述差别,有学者将当前中国的棚户区和城中村等称为“准贫民窟”。

中国“准贫民窟”的产生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并逐渐定居的状况密不可分。有学者调查过中国的一些流动人口聚居区,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所有需付费使用的服务(如公用电话和诊所等)都很齐全,但是无须付费使用的公共设施却非常缺乏,比如卫生设施。为了使用厕所,早晨的高峰时期45%的流动人口必须排10~20分钟的队,35%的人要排5~10分钟的队。厕所离住房也比较远,49%的使用者需要步行到100米以外,20%的人需要步行50~100米。当然,具体说来,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情况又各有不同。

中国式“准贫民窟”之一:棚户区

棚户区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与西方国家的贫民区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从来源来看,棚户区住房大致存在3种类型:解放前遗留的劳工房或工人、贫民搭建的贫民屋;解放后在一些厂区及其周边搭建的简易房;外来移民自行搭建的简易房。“三亚最大贫民窟”就属于第3种,由于中国政府历来严格禁止在城市及其周边随意搭建住房,所以像“三亚最大贫民窟”这样由外来移民自行搭建的大型棚户区――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常住人口2000多人――并不多见。

棚户区的居住主体是城市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居住在各类棚户区中的家庭共1148万户,其中城市棚户区744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238万户,林区和垦区棚户区166万户。这些家庭中,有681万户为低收入住房困难户,467万户为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户。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晴日漫天灰,雨天遍地泥,冬天冰窟窿,夏天火炉子。”这句话是棚户区的形象写照。现存的棚户区建筑密度大,巷道狭窄,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劣。下雨天时,居民出行困难,若是雨水不能及时排出,甚至能倒灌进住户家中。同时,棚户区内垃圾点少,公厕大部分为旱厕,环境卫生状况极差,春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肆虐,冬天积雪成堆。例如东北某省,现存的棚户区住房以集中连片的简易平房为主,这些平房房龄一般在50年左右,有的甚至超过80年,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众多棚户平房门前的煤渣垫得远超屋内地平,冬季室内温度甚至会降到零下25℃。2010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共发生可防性案件1400多件,其中涉及棚户区的案件多达400多件,主要是因为棚户区多为开放式或半封闭式住宅,路巷老旧,路灯等市政设施安装不到位或被人为损坏的现象较为突出,违法犯罪人员容易乘虚而入。

中国式“准贫民窟”之二:城中村

如果说棚户区更多属于近、现代中国工业起步阶段的遗留,那么城中村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另一类中国式“准贫民窟”。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些城市政府或开发主体为了规避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选择绕开村落的迂回建设方式,导致一些村落被城市包围,进而形成城中村。目前,中国多数城市都出现了情况和程度不一的城中村现象。

城中村多处于城市建设规划区内,村建设用地已经被城市用地所包围。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仅在城中村相对集中的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区,城中村的数量就达311个,居住人口71.5万人,占地面积9.5万公顷。在人文环境方面,城中村已经具有一定的城市特征,但又保留着不少农村社区的特性,在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建设景观等方面还都明显处于由农村向城市的过渡阶段。城中村的这一分布特点和人文环境,使得很多人把它们称为“城市中的村庄”。

当地原住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是城中村的主要居住人群。由于生活成本相对低廉,城中村自出现之日起,很快就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区。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些城中村按照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来源地,被冠之以“安徽村”、“河南村”等称谓。城中村中快速建成的出租屋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住房,另一方面,随着出租房屋所得到的租金收入不断增加,又反过来刺激了各地的城中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房屋的密度、高度也随之不断增加。随着近年来土地的急剧升值以及出租房屋获得收入的不断增长,部分城中村的原住民,即具有“村籍”的居民,已跨入富裕阶层。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6

一、地域社会研究的勃兴

事实上,这种“城市—乡村”二元模式划分在发轫之初,便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因为在工业社会凯歌行进的过程中,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乡村,乡村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直接冲击作用的结果。乡村问题只有放到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才能获得理解。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城市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之所以没有受到强力质疑,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城市和乡村大体存在着比较清晰的界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首先是在发达国家,出现了城市、农村的界限逐渐走向模糊的发展趋向,作为现代性活动拓展的最重要空间,城市急剧扩张,乡村世界则迅速走向萎缩,出现了“村落终结”问题。在上述背景下,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发展态势。上述趋势不仅使农村社会学的存在遭到质疑,同时城市社会学存在的合法性也成为疑问。这种发展态势最终导致了超乎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之上的地域社会研究的诞生。学界通常将地域社会学视为“以地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主要是指超越都市和农村的界限,将其纳入总体视野,以研究地域社会的社会结构、集团构成以及人类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学问。学界也时常把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看作是地域社会学的下位概念,而将地域社会学界定为二者的总称。但这并不意味着地域社会学可以简单地还原为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①与以城乡二元为研究分析框架不同,从地域社会视角审视现代社会,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发现。在地域社会研究的视域下,城市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实体性的存在,而是由都心内城、郊区、城乡结合部等若干具有不同特征的地域社会构成。而乡村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同质化空间,而是由过疏化乡村、城郊农村、山区农村、渔村等构成。

二、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社会样态

依照城市化类型之差异,其城乡结合部所表现出来的存在样态也有所不同:在那些业已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发达国家里,因城乡界限相对模糊,基本上已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但对于像中国这样长期处于城乡分治状态下的发展中国家,其快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比较复杂的社会变动。在迄今的研究中,学界多从“问题取向”入手,将城乡结合部看作是城市的灰色地带而展开批评。或从城市扩张的角度将其视为是待开发的理想处所。而对于研究者来说,城乡结合部似乎又是一个外化于典型城市和乡村的存在。从社会构成要素的角度看,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市和乡村结合与交错的地带,城市因素与乡村要素并存,单纯地运用任何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都很难洞悉其复杂的社会构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样态,城乡结合部的人口结构、空间结构、关系结构、阶层结构、组织结构都与一般意义上的城乡社会不同,具有鲜明的特色。故我们应将城乡结合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社会样态,对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展开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一)社会关系的“二元区隔”与城市社区和农村村落相比,城乡结合部的居民构成非常复杂,导致其实体社会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样态,具有典型的“社群区隔”特征。这里说的“社群区隔”,主要是指本村居民和外来的非定居移民之间所存在的区隔现象,主要表现在:(1)“身体在场,关系不在场”:主要指那些外来的非定居移民虽然居住在城乡结合部,但他们在这里只是匆匆的过客,没有密切的社会关系,没有进入到这里现实的社会生活,在这里他们仅仅是找到了一个简单的栖身之地。(2)“身体在场,利益不在场”:城乡结合部村集体所有的福利分配都是以原住村民为对象,而外来的非定居移民作为“外来者”,不属于村落成员,因此他们在这里没有任何利益分配权。如有的村子里面有福利,孩子参加高考,考上大学后,村里面会奖励数千元的奖金,但对于外来的非定居移民来说,无论你的孩子考到哪里,村委会都不会奖励。(3)“身体在场,参与权不在场”:近年来,随着城乡间人口流动的加剧,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基层选举资格的界定有了新的修改,将非定居性移民有条件地纳入选民登记的范围之内,明确了非定居性移民具有选举权的规定。但事实上,由于这些非定居性移民的基本社会关系和经济利益不在场,其社区的参与权也被不同程度地轻视或削弱,自己本身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4)“身体在场,保障权不在场”:现在很多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的福祉基本上是以户籍为依据来实施的,而这些外来人口的户籍都在农村,因此,他们在这里无法享受到国家给与城乡居民的那些基本福利保障。而本村村民的社会关系情形则完全相反。他们虽然大多在城里买了房子,已不在城乡结合部居住,但其关系形态却是:“身体不在场,关系在场”、“身体不在场,利益在场“、“身体不在场,权益在场”、“身体不在场,参与权在场”,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特征。②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我们发现城乡结合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乡社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样态。在这里,人的身体、关系、权利、组织归属与国家的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借助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解释很多城乡结合部的问题和困境,如为什么城乡结合部的生活环境恶劣而又难于治理,其重要原因在于那里实际居住的居民已没有实体性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自然不会产生责任感和地域归属感。

(二)“二元结构”的双重性从结构视角审视城乡结合部,我们会发现,这里存在着双重的“二元结构”。首先是“城乡二元结构”。众所周知,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不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其完成民族独立、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其社会长期存在着城乡分立的“二元结构”,对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谓二元结构,一般说来就是“把城市社会作为一元,农村社会作为另一元的城乡分割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二元结构”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政策体系支撑起来的。主要包括户籍制度、住宅福利分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供给制度、燃料供应制度、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保、婚姻、征兵等十余种制度。正是通过上述这些具体的“制度区隔”,城乡不同世界才得以成立。在乡村世界,上述各种在城市单位中盛行的制度却几乎完全失灵。现实中正是通过上述这些制度,划分了农民与城市市民的身份区别,形成了鸿沟为界的城乡世界。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结构”开始走向消解,但并未真正“终结”,而是以新的形态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中国的城市化必须消解二元结构,但我们却不能直接由“城乡二元结构”走向“一元”,而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转化过渡期。这或许是我们当下提出“城镇化”而未使用国际上通用的“城市化”概念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城市内部二元结构”。近年来,学术界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时,提出了“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概念,认为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命题已不足以解释当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复杂性,因为伴随着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社会内部出现了以“城里人”和“农民工”为主体的两大人群,前者完全被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所覆盖,而后者则是完全被排斥于体系之外的。故“我们过去经常讲二元结构,但那时候更多讲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今天最突出的二元结构矛盾是城乡内部的二元结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①。而且,“由于利益格局的确立,城市仍然没有摆脱依赖于从农村剥夺资源,来维持城市公共福利的积累和企业成本降低的局面。原来简单明了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被行政区的公共福利利益格局多元化了,因此要改革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20世纪90年代凸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范畴”②。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城里人”和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并不是均质地分布于城市之中,而是集中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故理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必须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入手。

(三)瓦片经济与空间错乱众所周知,城乡结合部是从传统的城郊村落转化而来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启动之前,城郊村落的宏观空间布局和居住空间结构与一般意义上的乡村并无明显差异。但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启动和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走向消解。大量农村务工人员落脚城郊,导致城乡结合部村落居住空间发生畸变。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纷纷将自己的住房改建扩充,搞起了“瓦片经济”。大量私搭乱建简易房,使得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呈现出空前的乱象。昔日一户典型的农家大院可扩建为十几户甚至几十户简易住房,“若从高空往下俯视,在栉比鳞次和低矮杂乱的巨大反差中,这些住宅群落犹如乐谱中一个个不和谐的音符散落在大都市的画面上,奏出一曲曲失调与刺耳的乐章。若穿过标注化的城市街巷进入城中村,头脑中立刻会冒出恍如隔世的时空错乱之感,你很难相信自己居然还是置身于一个大都市内。”③因同时期城市扩张而建立的商品房住宅区和一些经济开发区建立的厂房也拔地而起,形成了一道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特色景观。此外,从目前的情况看,城乡结合部在中国的存在还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但在快速城市化推动下,其空间存在形态是移动的,即随着城市的扩张的不断地向外拓展。

(四)管理体制的二元性城乡结合部居住人口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其管理体制带有极强的“二元性”,制约着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工作的展开和运行。以北京的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为例,其二元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和服务于北京的非农业户籍居民,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和服务于北京农业户籍村民。在城乡各自封闭的管理系统中,街道、乡镇履行着对自管人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受城乡二元社会管理结构的制约,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实行相应的‘双轨制’:基层城乡公共管理经费的来源不同: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有公共财政作支撑,公共物品付费实行专款专用;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公共管理费用主要取自农民剩余劳动的积累和集体土地的增值,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④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复杂的管理格局,主要是因为:(1)我国建国以来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挖出一道深深的堑壕,难以在短时间内填平;(2)快速城市化进程与传统体制、政策变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3)资源汲取机制传统惯性的影响。计划时期,我国城乡社会的资源配给存在着城乡不同系统分属政府不同职能部门。这一不同系统的存在,给基层组织获得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缝隙。如新时期,村落一方面通过完成村改居,从区、街等城市管理部门获得资源;另一方面,仍然通过村委会的身份,在农业局、农委等农口系统获得资源。这或许是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的二元性长期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几点认识

综上所述,在研究中我们将城乡结合部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社会样态展开分析,对于深化城乡结合部研究的理解和认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建构自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城市化时代起,城乡关系便成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关系体系。百余年前,在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著名城市学家霍华德曾提出“田园城市”的发展模式,认为“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两块磁铁必须合二为一。正如男人和女人互通才智一样,城市和乡村亦应如此。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①。应该说,霍氏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型的设计。在现实中,真实的城乡之间的作用是不均衡的,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城市文明毫无疑问地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城乡结合部便是城乡交互作用的最为重要的空间,故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城乡关系的实质及问题。一般说来,城乡结合部实际上是作为“城”与“乡”交互作用的空间而存在的。从中国的情况看,既然城乡二元结构是建国以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形成的,那么,其走向消解也必定要经历一个转换的过程。由“城乡分立”到“城乡一体”的演化逻辑,不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单向推进,而是一个复杂的、长时间的“双向互动”过程。而从空间上看,城乡结合部是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存在着一套复杂的作用机制。诚如空间理论研究大师列斐伏尔所言:人类文明变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空间”的重组过程,“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己的空间。社会空间包含着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关系,并赋予这些关系以合适的场所”。“既然认为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自身的独特空间,那么,从一种生产方式转到另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伴随着新空间的产生”②。总之,从理论上对城乡结合部空间的生产机制进行提炼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城乡关系的复杂形态及作用机制。

(二)城乡结合部与快速城镇化的推进城乡结合部问题的凸显,还与当下正在展开的快速城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晚期以来,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社会剧烈变迁引发出一些值得特殊关注的社会景观。近来,社会各界围绕着城镇化问题展开热议,并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如人们普遍认为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消解社会矛盾,进一步推进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最主要途径。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但在具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问题上,目前仍存在比较大的争论。其中最具核心意义的追问是:“什么是城镇化?”、“谁的城市化?”上述争论直接导致各级政府在城镇化实践过程中,往往陷于手足无措的迷失状态。故我们只有对城镇化内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一个较为清楚的理解认识,才能付诸理性的行动。从表面上看,所谓城镇化主要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不断降低,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而从深层次看,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城镇化理解为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以及工业要素在更广的范围内的空前扩散,而应将此进程看作是一个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城市社会转变的系统性工程,一个由“不均衡”转向“均衡发展”的社会。城镇化需要拓展城市规模,亦应有大量的人口流动,但不是单纯的“造城”,也不是简单的“驱民入城”。与建国初期相比,转型期的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样态,所谓城镇化已远远不是简单的“空间变迁”和一般意义的“关系变动”,也不是农民群体单一的“去农为工”,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总体变迁过程,其中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利益重组。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7

关键词: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山西;物流园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制度要求

最近,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5》),提出“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之前,《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1》)、《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201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2014》)、《山西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山西规划2014》)等系列规范文件也均曾在这方面提出了系列要求。综而言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的首要前提是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规划2009》首先提出“统筹城市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①。《意见2015》把需要统筹的内容要求细化到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功能安排方面,并且对流通设施等提出了要求②。

(二)优先发展涉农物流

《意见2011》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③物流业重点工程建设,并对此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在《规划2013》、《规划2014》、《山西规划2014》等系列文件中,均把系列涉农物流建设列入重点工程中,尤其是《规划2014》之“物流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前四项均为涉农工程。《意见2015》则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地区商业网点建设”④。

(三)注意对特殊地区的支持

《意见2015》在着眼于优化发展涉农物流的基础上,还意识到支持贫困地区等系列特殊地区必要性。因此,明确规定“加强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市场建设的支持,保障居民基本商业服务需要”⑤。

二、在地方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障碍

(一)顶层设计缺陷

上述系列规范文件,在具体内容方面,只有简单的规范性说明,或者是基于特定时段的规划或预测,但缺乏比较具体的说明。相对于指导推动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推进而言,稍显不足。

(二)目前的基础薄弱

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城乡分离现象或者倾向严重,两个主要区域部分地呈现出不同体系的态势,整体上过于散乱;二是农村物流或者说流通网络构建水准偏低,尤其是流通网络的终端环节,也就是具体的村落,夫妻店等类似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三)农村及其物流的特点制约

在这方面,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技术,在这方面目前城乡差距比较明显;二是成本,分散的村落远非集中的城市社区及办公区相比;三是主体,农村的物流行业从业者基本上都远离乡土,而农村的规范或者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很少;四是交通,在既定的交通网络规划中,广大农村一般均处于比较不受重视的交通末梢或者说容易被忽略的微观终端。

(四)市场主体的逐利本性阻碍

目前,推动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主力应该是系列企业,即便是政府方面也主要是带有企业性质的邮政、供销社及国有资本支撑的物流园等参与。而这些机构或者组织的目标在于逐利,提升资本效益。相对而言,在农村发展物流或相关投资,带来的盈利或利润较少,他们往往很自然的选择避开农村。

(五)内涵的实质性缺失

在上述系列规范文件中,并没有对其内涵进行起码的阐述,有的只是笼统的推进呼吁,及规划文件中的片段性痕迹。在这种情况下,会存在很多疑惑或者问题。比如,这种一体化是绝对的一体化还是相对的,具体程度如何?等等。

三、推进地方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的可行要点

(一)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涉农物流

优先发展涉农物流,提升农村物流各方面具体情况的整体水准,在这系列规章制度中均有说明及强化。在国家正式提出推进地方推进地方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后,应该继续坚持这个方向。一应该加大对涉农物流的支持力度,并确保落实;二应该注意强化涉农流通网络末端或者说终端的建设,对此《山西规划2014》中所言的“提高‘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⑥及相关内容,是不错的思路和方向。

(二)激发农村自发动力

基于各推动主体的逐利本性,推进地方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不应该单纯依靠外力提升涉农物流水准以便和城市趋同,更需要激发农村自发内在动力。对此,最关键的是,根据地方农村的具体情况,整合乡镇及村落流通及生产的系列资源,推动成熟流通主体的培育,使之成为推动涉农物流与城市流通网络密切对接的主力或者说有生力量之一。

(三)重点推进专业物流园建设

应该在综合分析特定地方农村具体情况或特征的基础上,强化推动以农产品及涉农服务为主要目标客体的专业物流园建设,形成特色优势,打造地方自身品牌,借助物流园区的规模性及系统性优势,推动地方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进一步实现或者提升。正是基于这个思路的重要性及有效性,《规划2013》明确提出“有针对性地发展专业类物流园区”⑦,并在而后的列举中把农产品放在首位。

(四)细化具体的指导规范

一应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修正顶层设计,使相关说明更精细或者说细致化,以便提升指导价值;二应该推动系列规划的细致化转型,或者说在系列规划文件中附带细则性文件,同时将规划周期适当缩短,形成地方的具体而明确的思路,提升规划的可执行性,避免重复建设等造成的浪费。另外,特定层级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推动信息共享平台,适当规避涉农产品及服务因为交通而导致的信息闭塞等问题,以信息共享方面的一体化推动其他方面一体化的加速实现。

另外,应该正视农村及农村物流的系列特征或者特殊之处,避免将“一体化”僵化地理解为绝对性的“一致化”,在城镇化运动尚未完全展开的情况下应该有序推进,或者说在局部试行试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不是强行全面拔苗助长。

注释:

①《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②《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④同2。

⑤同2。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8

1.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在体育运动上往往追求的是动作上的高难度,操作上的高风险,技巧上的高刺激性,成绩上的极限突破。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对于人类身体极限的挑战,长期以往将造成运动主体的身体失衡,机能下降,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发展。与此相反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的是修身养性,以实现精神和身体的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锻炼,实现身体机能的有效调节,保证其处于健康有序的运转状态。显然这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的运动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其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一,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去,是符合现代城市体育的现实需求的。现阶段,我国人居在体育方面的消费严重不足,城市市政建设往往忽视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立,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在这方面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基础设施,简单的自备体育器材就可以开展各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无论是民族舞蹈,还是踢毽子,或者是打太极都不需要太多的环境要求;另外,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简单易学,不受年纪限制,对于体制要求不高,最适合在社区环境下开展;最后民族传统体育也符合城市社区体育的宗旨:简单,娱乐,健身,趣味。其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其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浇灌。详细来讲,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氛围难以有效的构建,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的沟通,并保证工作学习上压力的减缓;网络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娱乐,消费,忽视了窗外的自然生活,忽视了自身的身体健康,而积极开展传统民族体育将有利于改善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状态变得更加的健康和和谐;民族传统体育能够给予大家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能够融合不同文化,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

1.2城市社区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机遇

首先,城市社区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其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打下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不同地域,不同人口,不同组织结构形成的全新社会平台社区,将会慢慢成为全新的文化平台。有了这样的文化平台,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创新,继承,发展。其次,城市社区群众数量众多,而在现代竞争的局面下使得其在体育方面的选择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淳朴自然性、地域风俗性、观赏体验性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背景下,更加向往和热衷。在这样的趋势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将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效能。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整合。城市社区建设中包括社区文化建设,而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社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承载起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其富含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因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的指导下,形成独立的体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传承的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入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的时候,一方面要仔细探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特点,保证其具备切实的可操作性;另外一方面,在现有传统民族体育形式的基础上实现更加深刻的创新,保证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娱乐性,健身性的特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二、结束语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9

关键词:城市管理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

1949年建国之初,我国的初始城市化水平仅为10.6%,经过60余年的曲折发展,截止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47.3%,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腾飞阶段[1];有专家预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在2015年前后超过50%,并有望在2050年前后突破70%[2]。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城市问题屡见不鲜,城市管理随之发展完善,各种研究视角都以其不同的立足和特色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城市社区的发展与丰富实践使得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思考视角,即社区化研究视角。

1.引言:城市管理与社区化研究视角

1.1社区化管理模式概述

社区化管理是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指导下,基层以社区资源为基础,运用社区管理的机制与手段,促进社区整合与稳定运行的一种管理模式[3]。

与以往的管理模式比,社区化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属地化管理,即以一定的聚集地为前提,实行的是“人住哪里,哪里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二是服务型管理,即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为基础,提供迫切必需的服务和保障,因此社区化管理也是一个社区整合的过程;三是参与式管理,即社区化管理特别强调让普通平民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

1.2社区化研究视角:社区化管理与城市管理的联结

城市管理强调城市不应该由政府单一中心主导,各种准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企业以及市民也可以、并且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来,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成公共目标,在社会上形成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4]。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社区化管理中的属地化管理、参与式管理和服务型管理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二者的连接点,这也是本文中的社区化研究视角题中之义。

2.实践: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新模式

2.1传统流动人口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约1.5亿,占全国人口的10%,是城市住民管理中的一大核心点。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的时间逐步延长,许多人已经是事实移民,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一种以社区化研究视角为基础、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新型管理模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也就是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

2.2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范围与框架设计

简单地说,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就是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带,模仿城市社区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服务方式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以维持聚集地社会秩序的稳定,并通过服务的提供为流动人口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5]。按照这一概念,我们不难发现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模式的范围应该包括法制管理、户籍管理、劳务管理、治安管理、人口管理、社会管理和服务管理[6],这一广阔的范围既包括传统管理方式所题中的内容,也包括社区化研究视角下所特有的部分。

首先,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是在社会管理的网络和法制管理的框架下展开的其次,新型的社区化管理以聚集地域为先导,以户籍管理和人口管理为基础同时社区化管理以治安管理为中心,这也是与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治理相联系的一点,即通过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疏导,最后我们回归社区化视角本身,以服务管理为依托、以劳务管理为形式,这也正是社区化管理模式所题中的观点,,另一方面提供培训等可以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的服务,并将这些与劳务和就业挂钩,使流动人口最终实现就业,这也是保证社会安定的最根本措施。

2.3流动人口管理中的社区化视角

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是社区化研究视角的典型应用,通过上面对其范围、框架的叙述,我们不难从中发现这一管理模式实际上也是属地化管理、参与式管理和服务型管理,这与社区管理模式的特征恰好吻合。

按照之前的分类,包含外来人口登记制度、单位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制度在内的传统流动人口管理模式与社区化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区别,本文将结合社区化视角的特点对这两种方式进行比较。首先,传统管理模式十分强调户籍基础,这与其产生初衷和二元结构限制是分不开的,而新的社区化管理则尽量淡化户籍的因素,并在实质上以流动人口聚集地带为基础,采取一种属地化管理的方式;其次,传统管理模式下强调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管制和控制,将流动人口视为被动、威胁的群体,而社区化管理则把流动人口看作是主动积极的城市力量,尤其在其聚集地突出其主体地位,强调流动人口的参与和自治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传统的管理模式注重管理,强调对流动人口不法行为的限制,而社区视角下则在流动人口聚集地成立各种自治性质的组织为流动人口群体自身提供服务,使其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和福利,并且争取通过服务的提供增强流动人口的自主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模式不仅仅是针对聚集群体管理的有益探索,也在符合社会背景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尝试,是今后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2009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网站.

[2]《2009中国城市品牌发展大会文集》[m].p26.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12.

[3]魏娜、汪大海.《社区管理(第三版)》[m].p2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4]赵晨.《公共服务社会化初探》[d].长春:吉林大学.2004.4.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篇10

课程代码:0028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______是社会转型的标志与机制。

a.社会分层B.社会开放

C.社会流动D.社会变迁

2.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动因是

a.经济市场化B.经济技术化

C.经济知识化D.经济多样化

3.按照依附关系进行分层,这被称为______社会分层。

a.分化式B.整合式

C.关系式D.等级式

4.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B.经济技术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D.经济特区

5.形式上有规范而实际上无规范的状态,是指

a.规范真空B.规范失序

C.规范迷乱D.规范软化

6.______主要是指凝聚社会个体并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

a.社会行为B.社会关系

C.社会植被D.社会道德

7.基尼系数是测量分配不平等的指标。基尼系数为______表示绝对不平等,即财富全部集中于一人,其他人没有任何所得。

a.1B.0

C.0.5D.0.4

8.传统社会是以______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社会。

a.农业B.畜牧业

C.手工业D.服务业

9.______是中国社会走向开放的重要转折点。

a.1949年B.1952年

C.1956年D.1978年

10.传统型城市一般是以政治或军事功能为主或兼具政治与军事功能,现代型城市一般是以______为主。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社会功能D.文化功能

11.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是

a.普遍性B.多样性

C.世俗功利性D.宗教信仰自由

12.城市结构的扇形模型是由______提出的。

a.伯吉斯B.哈里斯

C.霍伊特D.乌尔曼

13.二元经济的概念的提出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a.艾利诺·奥斯特罗姆B.米尔顿·弗里德曼

C.道格拉斯·诺思D.阿瑟·刘易斯

14.在发展社会学中,以“市场转型”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一种

a.历时态研究B.既是历时态研究,又是共时态研究

C.共时态研究D.既不是历时态研究,又不是共时态研究

15.以“核心—边陲”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侧重于

a.对社会发展内在动力的研究B.对社会发展外在制约因素的研究

C.对社会发展理论创新的研究D.对社会转型的制度背景研究

16.市场转型以来的社会分层研究源起于______对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社会分层机制的理论探讨。

a.泽尼林B.倪志伟

C.科斯泰罗D.罗纳塔斯

17.在“核心—边陲”理论中,“自力更生”指______通过较为强硬的手段推行全面发展计划,促使政治独立、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同时并进。

a.核心国家B.边陲国家

C.半边陲国家D.发达国家

18.依附理论中的______以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新一代成员为骨干,继承了传统拉美经委会的反共、反资本主义的传统。

a.革命派B.保守派

C.改良派D.中间派

19.发展社会学的研究重点是

a.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B.欧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C.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D.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20.社会发展过程,是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体现的是社会发展的

a.多样性B.渐进性

C.整体性D.方向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从动态来看,推动社会分工发展的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和标志有

a.工业化B.市场化

C.城市化D.科层化

e.科技化

22.根据存在状态不同,社会失序可以划分为

a.经济失序B.政治失序

C.文化失序D.显性失序

e.隐性失序

23.社会组织的结构形式与运行机制也是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家长制适应于______的传统社会。

a.社会分工精细化B.社会分工不发达

C.组织规模较小D.组织规模较大

e.社会功能不发达

2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品市场根据经济的投入和产出,市场可划分为

a.资金、土地、劳动力市场B.技术市场

C.信息市场D.服务市场

e.产品市场

25.民主理论的演化呈现的主要趋势包括

a.从人民民主论到精英民主论B.从一元民主论到多元民主论

C.从政治民主论到社会民主论D.从代议制民主论到参与式民主论

e.从资产阶级民主论到社会主义民主论

26.关于“市场转型理论”的争论,继罗纳塔斯之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包括

a.权力变型论B.权力维续论

C.政治市场双重转型轮D.政治与市场协变论

e.市场渗透类型论

27.“传统—现代”为核心概念的现展理论,其特征包括

a.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理论

B.它建立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划分的基础上

C.“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立和转化是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D.它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为前提

e.它以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为目标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8.分化型分化和整合型分化

29.大众文化

30.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1.简述转型期阶层分化的规律。

32.简述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的理解

33.简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所产生的原因。

34.简述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关系空间变化的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5.论述中国在转型期的社会失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