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十篇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十篇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7:37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1

一、规范现场监察执法程序

规范监察执法程序,细分为外部现场监察执法程序和内部法律程序的规范两个环节。在现场监察执法程序上,严格按照规定的执法程序进行监察执法。

1 依法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依照《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有关规定,监察执法人员到达矿井后,首先出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证件,告知执法者身份、姓名和本次监察任务、目标、要求、监察方式,并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调阅矿井有关图纸、资料,听取矿方有关汇报。

2 全面进行现场检查

监察执法人员根据月度监察执法计划要求的监察内容,按照国务院《特别规定》、《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认真细致地全面排查矿井安全隐患、薄弱环节,如实记录现场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事实清楚、描述准确详尽,并要求煤矿企业全面认真落实整改。

例如,在制作现场复查笔录时,监察人员对某矿井下使用无煤安标志设备的型号、使用地点等违法违规行为都如实进行记录。

3 认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调查取证工作是进一步查清违法事实、去伪存真的过程,是行政执法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重点治乱的关键手段。不仅关系到执法对象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树立执法权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中,监察执法人员要依照有关规定,对所发现应予以立案调查、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的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提出立案建议,履行有关审批程序后,开始进行立案调查、取证等工作。在调查取证工作中,监察执法人员要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公正、详细地查明违法违规事实,收集违法违规证据。如对煤矿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拍照或录像取证。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调查取证笔录等规范性行政执法文书,做到违法违规事实调查清楚、证据有力,体现作为证据的相关性、真实性、合法性,为行政处罚及行政处罚之前可能出现的听证提供翔实的基本资料。

调查取证的重点是在原有《现场调查笔录》基础上,深入现场科学取证,印证核实违法违规事实。例如,为说明某煤矿安装的无煤安标志设备处于正在使用状态,使证据确凿有力,监察员在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后再次下井拍照取证,拍下非矿用设备正常使用的画面和证据。通过调查收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现场检查笔录》、《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调查取证笔录》、现场影像资料、收集企业规范性操作文件(如企业制度、作业规程、图纸资料等)等系列证据,形成证据链,使得相关证据能相互印证,做到人证、物证齐全,证言证词确切,证据逻辑严密。具有说服力、公信力。

二、规范行政处罚法律程序

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等规定的有关程序,结合福建煤矿实际,规范行政处罚法律程序。

1 制订“四不立案”、“处罚两不过”原则

为充分体现行政处罚的公平、公正,实施行政处罚时,未经现场调查取证不予立案、事实不清不予立案、证据不足不予立案、意见不统一不予立案;处罚建议书法律适用不当不予通过、处罚有疑问不予通过。

2 严格履行行政处罚相关程序

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煤矿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全部经处务会议讨论通过(重大行政处罚提交给局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并制作相关法律文书。对拟实施的行政处罚,指派专人向煤矿企业送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可进行现场陈述、申辩或自收到告知书三日内要求组织听证,逾期视为放弃听证要求;若行政处罚相对人对下达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告知书》无异议,三天后再送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决定书》,现场制作《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行政复议)送达收执》,并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如对本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请行政诉讼。

近两年来,我局坚持“尊重事实、依法调查、科学取证、事实清楚”工作原则,做到行政处罚事实清楚,证据有力,适用法律准确,既依法严格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又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使被监察、处罚对象心服口服,收到了较好的执法效果。树立了“执法严肃、监察严密、文书严谨、处罚严正”的良好形象。

三、规范行政执法法律文书制作

结合福建实际,我局对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对《现场检查笔录》、《调查取证笔录》、《现场处理决定书》、《撤出人员命令书》、《复查意见书》、《立案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行政复议)送达收执》、《停产整顿指令书》、《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建议书》等各类执法文书的制作。坚持做到每个细节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1 规范制作现场执法文书

按照国家规范的执法文书规定要求,规范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现场处理决定书、调查取证笔录、撤出人员命令书、复查意见书等现场执法文书。对现场检查笔录、复查意见书,如实记录有关违法违规事实,描述严谨准确;对现场处理决定书,载明单位全称、违法违规事实、处理决定方式等内容;对调查取证笔录,详细体现时间、地点、相对人基本情况、事件、事实过程、印证内容、结果等。

2 规范制作立案调查、行政处罚执法文书

在国家规范的执法文书基础上,我局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的内部法律文书制作程序,增加了《福建煤矿安全监察立案建议书》、《福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建议书》、《福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集体讨论书》三份内部文书。对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经处务会讨论通过后,提请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制作《福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集体讨论书》,载明矿井基本情况、违法违规事实、所违反的法律法规条款、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行政处罚建议等内容。并由参加讨论决定人员签署姓名。

如在查处某煤矿违法违规案件时,根据《现场检查笔录》、《复查意见书》、《现场处理决定书》、《撤出人员命令书》记载的违法违规事实。监察人员规范制作《福建煤矿安全监察立案建议书》,载明该矿违法违规事实、所违反的法律法规条款和立案建议。经处务会讨论通过、分管领导同意立案后,制作《立案决定书》,载明案由、案情摘要、承办人意见和审批意见。承办人经现场调查取证。查明违法违规事实后,制作《福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建议书》,载明矿井基本情况、违法违规事实、所违反的法律法规条款、行政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行政处罚建议等内容,经处务会讨论通过,报局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矿井违法违规事实、违反的法律法规条款、行政处罚依据、行政处罚内容等)、《停产整顿指令书》等执法文书。

3 定期讲评执法文书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2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该局对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以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以依法行政统筹全局工作,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度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督促严格落实,并严格考核,2009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加大法制、诚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力度,促进全市煤炭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向法制化、正规化迈进,该局按照市法制办的要求制定了《*市煤炭工业局2009年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意见》【*煤(2009)41号】,今年以来,局党组以及局领导班子,对我局依法行政工作长抓紧不懈,细致指导,有力地推动了该局依法行政工作。

二、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

(一)为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该局专门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行政目标管理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内部考评评议制度等有关制度。年初,该局将行政执法工作作为年度目标管理的重点,与煤矿安全执法大队负责人签订执法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执法工作完成情况、执法责任落实情况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并由局法制科组织了法律知识考试,同时对局机关行政执法资格证进行上报。由于该局对执法工作高度重视,执法队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廉洁意识、责任意识”,使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始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执法大队开展工作以来,未出现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执法人员无一人因廉洁问题被举报查处。

(二)认真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为规范执法行政执法工作,该局按照市政府法制办的有关要求,结合行业工作实际,专门对涉及本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煤炭法》、《矿山安全法》、《乡镇煤矿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和违法生产煤矿遏制重大事故的决定》(*政【20*】4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条款逐项进行详细梳理,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制定了数个处罚阶次,以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法制办,制定了《*市煤炭工业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和《*市煤炭工业局行政处罚自由栽量权执行基准》,在煤矿违法行为规划为轻微、一般、严重等阶次的基础上,细化、量化相应罚款数额,作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标准,并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认真遵照执行,使该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政规范在法律框架之内和合理幅度之内,保证了行政执法活动高效进行。此外,按照市政府法制办要求,还制定了行政执法首查整改制度、行政执法目标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并将使用率高的法律法规、自由裁量权执行基准及执法文书式样汇编成书,使行政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三)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照市政府法制办要求,市局组织了全体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考试并对行政执法证进行了审核、换发,同时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人员进行行政执法;为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的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增强该局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专门邀请了河南省能源发展局副处长孙耀霖、市政府法制办科长洪志勋为八个县(市、区)煤炭局主管法制、执法工作的副局长,执法队队长和执法业务骨干,市局有关科室人员,市煤矿安全执法大队全体人员执法就行政执法业务知识和煤炭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了专项培训。

(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该局不断完善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奖优罚劣、激励约束等机制。对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上级交办或其他部门转办,以及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执法行为,要严格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和《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试行办法》(*政(20*)1号文件)的规定,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

(五)煤炭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以“五五普法”和《纲要》颁布5周年等法制宣传活动为载体,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突出法制宣传主题,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大力宣传,共展出牌板60多块,发放宣传材料5000多份,营造了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六)积极探索服务煤矿企业新举措。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该局不断加强分类管理,为煤矿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坚持“一保一打”,保证对复工复产服务到位,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矿井,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秩序。要加大复工复产工作力度,尽快纳入正常管理。对市局批准的第一批复工复产矿井,要召开矿长会议进行大力支持和宣传,由市煤炭协会牵头,组织专家在验收、设计、办证等方面加大对复工复产矿井的指导服务力度,形成支持先进,控制中间,打击落后的氛围。二是“三个限制”:对省验收组没有定性的煤矿,要严格执行入井人数不超过5人的规定,只允许通风、排水;对技改没完成的煤矿,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对三个月内采矿证即将到期的煤矿,严格控制工作头面、入井人数和火工品供应,严防煤矿违法违规酿成事故。三是抓好“三个督促”。对“六证”齐全矿井,要督促在六月底前按程序进行复工复产,督促技改未完成矿井限期完成,督促技改已完成矿井限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等有关证照后按程序复工复产。要加强“雨季三防”、监测监控管理等工作,确保查出的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三、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由于工作开展时间短,队员的业务知识、工作经验、执法水*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有些法律法规条文掌握不够准确,理解不透彻,运用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提高。

2、执法程序、文书制作不够规范,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3、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落实备案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法制宣传力度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3

***年国务院决定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实行垂直管理,这对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部分职责尚需进一步明确,协调机制和自身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2号),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按照权责一致和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对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进行完善。经国务院批准,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煤矿安全监察、监管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结合实际情况,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主要职责是: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负责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和矿长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工作;负责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组织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

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本地区煤矿安全进行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负责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对煤矿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根据上述职责,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做出具体规定。

二、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协调工作机制。设在地方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建立工作通报和信息交流制度,及时通报行政执法情况及有关资料,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颁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工作中听取地方相关部门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商解决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杜绝重复执法和“一事两罚”,努力提高执法效率。具体办法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当地有关部门研究制定。

三、加强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检查指导。为保证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协助地方搞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情况;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矿井情况;煤矿安全监督检查执法情况;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事故隐患整改及复查情况;煤矿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根据检查的情况,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建立监察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调整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布局,在监察任务繁重的地区适当增设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湖北、广东、广西、青海、福建5省(自治区)增设煤矿安全监察局。将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更名为区域性监察分局。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4

一、监察执法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和工作现状

(一)注重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着力提升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这些年来我们针对辖区大部分煤矿(尤其是乡镇煤矿)系统不健全、采煤工艺落后、安全设施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低等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差,安全基础脆弱的现状,我们在监察工作中把提升煤矿基础条件,增强企业安全意识作为监察工作的重点。一是不断加大“一通三防”监察工作力度,在辖区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消灭了独眼井、自然通风矿井,各个矿井通风系统逐步完善,防瓦斯、防火、防尘工作得以加强,有效地控制瓦斯事故。二是根据辖区多数煤矿(特别是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采煤方法落后,顶板事故多发的情况,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局在对辖区煤矿资源、开采现状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实施采煤方法,消灭非正规采煤方法的监察工作思路,并积极帮助煤矿企业进行采煤方法的设计论证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全省//90%以上的煤矿目前都实现了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或长钢梁控顶等正规壁式开采,有效地防止了顶板事故。三是加大安全设施投入的监察工作力度,督促各煤矿企业更新高耗能主扇,淘汰不合格机电设备,完善排水系统,装备安全检测监控系统,配备自救器、便携式瓦检仪等,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四是加大安全培训工作监察力度,彻底改变原来特殊工种持证不全、新工人入井不培训或培训流于形式、管理人员培训不全面或复训滞后等问题,我局开展了“三项岗位人员”摸底和督促培训工作,目前辖区各煤矿均按实际需要配备了充足的特种作业人员且全部培训持有有效证件。

(二)把握职能定位,认真开展三项监察。严格履行国家监察的职责,认真扎实开展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一是认真搞好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重点监察。针对小煤矿在春节期间普遍停产放假的实际,我们加强了对各煤矿企业春节后恢复生产验收工作的监察,督促各地节后恢复生产验收措施的落实。二是组织开展了“五一”前的重点监察,确保“五一”期间的安全生产。三是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监察,组织开展了煤矿企业各种证照持有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报告情况、“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以矿灯、自救器为主的个体安全防护用品、外包工队等专项监察,促进了地方和企业专项安全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四是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严格贯彻落实《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家局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工作。

(三)坚持关口前移,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每年根据监察执法计划,有效开展监察执法工作。平均每年监察各类煤矿180矿次左右,矿均4.28次,监察覆盖率100%。查处各类煤矿安全隐患每年都在1300条以上,隐患整改率达到98%。2006年以来,年均罚款都在300万元以上。日常监察罚款最高达100万元,死亡一人事故罚款达17.1万元。通过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有力地强化了煤矿企业依法办矿,加大安全投入,注重职工培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重视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的意识,确保了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

(四)实行目标执法,增强监察执法的效果。我局监察区域面积大,矿点分散,矿井安全管理和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能使有限的监察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执法效力,这是摆在所有监察人员面前的难题。我局经过近几年摸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监察执法手段和方法,即实行目标执法。每年年初省局与各处室、分局签订执法目标责任书,根据签订的执法责任书内容,各部门、各单位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分析考核指标,将拟考核的项目内容进行条块分割,逐项落实,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同时按照年度工作计划,提出月度工作计划,经过综合分析后形成月度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统一安排监察任务,每次监察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同时在月末、季末对监察执法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分析研究,适时调整监察计划,提出下一步监察的重点和打算。经过近几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监察执法效果。

(五)创新监察方法,着力提高监察执法能力。一是实行解剖式监察。监察一矿,“解剖”一矿,“诊断”一矿,变集中性监察为解剖式监察,查出问题,盯住不放,执法措施及时到位,一追到底。针对一些矿井拒不执行监察执法指令,不认真落实限期整改措施的状况,依法作出停产整顿决定,督促整改,消除隐患;按照合格一矿,复查一矿的办法,对经整改合格的矿井全面进行了复查验收。二是交流执法。按照省局的统一安排,两个分局每年组织一次“互检”,开展跨辖区交叉执法活动,克服人情执法、处罚不到位和习惯做法等问题。

(六)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认真学习贯彻高法、高检《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监察部、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总局13号令)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总局15号令),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查处煤矿事故。进一步健全完善事故调查的审查、协调和责任追究工作机制,提高事故查处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时限结案率100%。监察室全面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全过程监督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保证了事故调查处理的顺利进行。

(七)规范执法行为,充分体现公正、廉洁、严格执法。

经过几年来的监察,大部分煤矿企业对于监察工作习以为常,对于监察指令重视不够,整改走过场,应付差事,有“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严格执行监察八步骤:走现场、访情况、查资料、验数据、听汇报、讲法规、记事实、做决定的八个步骤,严丝不扣地执行好执法程序。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于同一违法事实,无论矿井规模大小,都坚持用同一尺度,严格量罚,充分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处罚过程中坚持适用合理性原则,严格掌握“自由裁量权”,坚持会议讨论的原则,不以人情殉法,不以困难不罚,不以态度论轻重,坚决不罚态度款,办人情案;自由裁量幅度严格控制在法律法规设定的范围内,依据案件的事实、情节,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整改效果,从轻从重综合衡量,体现公平公正的执法水平,提高执法质量。

(八)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监察与整改隐患相结合。注重执法程序,监察前出示合法有效证件,《现场监察笔录》有陪同人员签字、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认可,监察问题准确、依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严格准确,立案查处案件要制作《立案决定书》等法定程序必须履行。但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目标有多种路子可走,面带笑容,讲明道理,指明解决办法企业更受欢迎。在执法实践中我们的做法:一是面带微笑,体现人性化执法:二是严格程序,处罚到位:三是对有些问题,特别是个体乡镇煤矿,确实对有些技术问题搞不明白,我们提供解决办法:四是落实整改,定期复查。通过上述办法,辖区安全管理水平逐渐提高,为预防煤矿重特大事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监察执法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找准突破点,监察工作始终抓重点解难题//

机构刚成立的几年,我们主要依靠现场监察次数,提高监察覆盖面,严防死守,监察工作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监察成本太高,监察员疲于奔命,容易挫伤积极性,辖区内煤矿安全基础却没有多大变化。2004年以来,严格落实重点时段和薄弱环节的重点监察。一是合理安排任务,科学制定计划,全年的监察工作置于计划的控制之下,工作始终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便于把握监察规律,做好督促检查。二是突出监察重点,抓好监察关键,抓好节前节后的监察,节日期间派驻督察组,做好“三个必须”,停产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保证通风、瓦检、排水工作正常进行;节后复产必须加强培训,制定措施;复产验收必须报请分局同意。监察重点始终放在“一通三防”上,抓各矿井通风系统、通风设施、监测监控系统、防尘设施、瓦斯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大了对水患威胁矿井的监察力度,对老空积水、地表水进入井下、含水层有突水危险矿井,盯住不放,确保消除水患威胁,严防突水事故。三是紧盯重大隐患,坚决遏制恶性事故,按照《特别规定》有关要求,狠抓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督促煤矿企业必须每月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定期报送整改情况,把矿井落实重大隐患排查整改措施作为专门内容重点监察。四是超前有效防范,加大重点矿井监控,针对监察发现的重大隐患突出矿井,成立督察组,指派专人现场督察,督促矿井聘请专家组进行专门论证,重大隐患的防治措施不落实就不得生产,由于监察到位,始终紧盯大系统、大隐患,大大减少了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赢得了监察工作的主动权。

(二)切中结合点,监察工作始终抓源头鼓实劲

监察机构如何通过监察,使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少出事、见实效是监察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做好做实这个“课题”上,我们抓了四点:一是认真实施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针对辖区内新建、改建、技改矿井增多,产能急剧增加的实际,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引导依法建矿,消除建矿隐患,规范了煤矿建设秩序,杜绝了非法建设项目。二是推进各类煤矿采煤方法改革,//前几年绝大部分地县乡镇煤矿,采用“高落式”采煤法,劳动效率低下,资源回收率低,因落后的采煤方法,顶板伤亡事故频发,占到伤亡事故总数的50%左右,成为辖区的突出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专家会诊,制定规划,3年解决了落后的采煤方法,代之以正规壁式开采,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单产单进效益明显,事故大幅减少。三是加快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建立以风险预控为核心,涵盖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全过程的动态闭环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国内正在探索阶段,我们超前一步,大力宣传国家局指导意见,去年已推开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工作,在大中型煤矿开展试点。一些矿井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树立“煤矿事故可防、事故风险可控”的管理理念,有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三)把住关键点,班子建设始终抓自律讲团结

班子内部既有“千里马”,又有“老黄牛”,怎样合理搭配各尽所长,体现先进性,团结最为重要;在班子建设上我们一靠团结,班子成员多通气、多交流,避免小事伤大局,在乘车、出差、费用报销等待遇上一视同仁,按制度办事减少磨擦;发现问题互相提醒,及时打招呼,主动拉一把,不做亏心事。二靠补位,围绕煤矿安全监察中心工作,分工不分心,主动补台不拆台,诚实配合不推诿,真情尊重不发难,在带队监察、事故处理等重大执法活动中,互相鼓气,遇到难题诚心协助,共同搭台唱“大戏”。三靠制度,近几年我们花大力气抓制度建设,目的就是靠制度管人管事,党务政务尽量公开,职责分工尽可能具体,健全了各类岗位职责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使班子成员在抓具体工作上有要求有标准有时限,提高行政效率,锻炼领导能力,创造了成长环境。四靠自律,抓好班子的廉洁自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在执行要求上不打折扣,不打球;要求监察员不做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不做,要求监察员做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养成正风,形成正气,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真正耐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四)抢抓着力点,队伍建设始终抓教育解顾虑

我们坚持抢抓长抓,着力于解决突出问题。一是加强学习和教育,经常教育监察员要算清“三笔账”;一算“经济账”,收人一两万,失去几十万;二算“家庭帐”,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东窗事发,不是家毁就是人毁;三算“前途帐”,人生有污点,再洗也不清,组织不信任,前途就不会太光明,从思想上构筑拒贿防贿的大堤;为监察员提供了随时学习、自觉学习的网络平台,按照自身需要,把煤矿安全监察的政策措施原汁原味的贯彻到位;通过自己的网页,交流心得,获取经验,信息共享,快速提高监察执法工作能力;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讨论会、讲学会,让监察员“自导自演”,讲透每项政策措施的“精髓”,结合监察实际提炼重点,深入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严格落实廉洁制度,认真填写《监察日志》,把监察过程中的细节全部记录在日志上,规定内容不遗漏,并与差旅费、下井补贴相对应,无监察日志不予报销,加大了执行《监察日志》的监督作用;特别加强事故调查和重大行政处罚过程中的对应监督,处理决定权和处罚裁量权全部由省局或分局会议集体决定,减少了处罚过程中的不廉洁行为,严格控制了自由裁量幅度;集中落实监察组负责人的“一岗双责”制,带队负责监察的同时负责廉政建设,出了问题不能免责;由于抓了监察工作的细节,监察行为的各环节都置于制度的约束下,堵住了发生不廉洁行为的机会。三是有效解除执法顾虑,监察工作经常面对的是老同学、老同事、老领导,遇到问题不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处罚力度吃不准,处罚重了煤矿虽能接受,但思想疙瘩解不开,有抱怨、讥讽甚至威胁的现象,执法的尺度有时不免会倾斜,消除这种现象光靠说服教育显然不够,必须要有明确的制度才能解决问题;我们通过立案审查制、政务公开办法、均衡任务措施,把监察员从心理负担的阴影下解脱出来,轻装执法,监察力度凸现,树立了权威。四是狠抓监察执法到位,工作到位的监察往往是煤矿企业心服口服的监察,整改的速度快,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敷衍了事、作风漂浮、形式主义的所谓“监察”,煤矿虽然表面不说,心里绝对不服。仅凭直觉下结论,不去现场下文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监察。我局要求,监察工作必须实打实,不到现场去就不能下文书,查不清问题就不能撤人;重大问题必须立即报告,立刻决定;作了决定的事必须落实到位,没有得到落实监察员不得离开。五是抓好和谐机关建设,监察员收入微薄、福利待遇低,职务长期得不到晋升,煤矿企业工作的老同学级别和职务高出他几个档次,论资历没有监察员丰富,论能力没有监察员强,论苦论累没有监察员辛劳,但是待遇差别太大,给监察员造成思想上的波动。局党组经常了解这方面的动向,在有限的提职使用机会上重点考虑业务骨干,解决其实际问题;在各方面待遇上坚持公平,积极营造和带动引导团结和谐有利成长的工作环境。

(五)推进深入点,制度建设始终抓创新求实效

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关键还在创新。创新是制度建设永恒的主题,尤其在煤矿安全监察经过打基础,积累经验,丰富实践之后,现阶段的监察工作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只有抓住创新这个主题,制度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去年以来我们转变工作方法、创新制度建设的典型做法。执法责任制涵盖了各方面工作的规定,较为系统和完善,重点把近年行政执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体会写入制度中,同时溶入了一些前瞻性的行政执法理念,概括起来,在制度创新上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实行了量化评分考核办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定性的东西总能被定量的标准反映。行政执法效率仍然可用定量表现出来,首先必须全面认识每个项目在整个量化体系中的权重,先项后目梳理完善。其次平衡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考察各种岗位在量化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还要做到职责清晰,考核有据,消除量化差异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引入量化考核办法,确保了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效地调动了监察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完善了落实的保障机制,对每个监察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分阶段进行规定项目的测评考核,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对职责范围内的或者阶段性、临时性工作任务限定工作时限、完成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对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或在规定时限未完成工作任务的,要进行行政问责,主管人员、主办人员都要做出检查和说明,改变了过去督促多、落实少的“两张皮”现象,维护了制度规定的严肃性,解除了制度执行的障碍,一些难事和不公平事有了制度约束,再不难了,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条件及执法环境方面

1、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对监察机构职能认识存在偏差,安全监管不到位,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尤其在煤矿事故调查处理上意见分歧较大。

2、法律法规明显增多了,但是一些具体违法行为,法律法规仍然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

3、煤矿发展不平衡,大多数乡镇、个体私营煤矿安全投入不足,欠账多,安全基础管理薄弱。一定程度上给执法工作带来困难。

4、装备不足,经费紧张。除了原来配备的仪器仪表过期、损坏以外,在煤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监察执法的装备和技术支撑已经显然不足。监察费用高,加之其它因素,使经费异常紧张。

(二)监察机构自身方面

1、自由裁量权难以把握,操作时争议较大,难于统一意见。

2、监察人员福利待遇较低,尤其是同天天打交道的煤炭企业相比,难免产生动摇。

3、省局与分局在工作衔接上有时存在脱节。

4、资源共享不够,内部上报资料过于重复,数量过多,耗费监察力量。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细化违法事实与处罚尺度,建议将《煤矿安全规程》纳入法律法规实施细则。

(二)发挥舆论作用。对一些违法事实及惩处结果,对事故结案批复的落实情况,对各级各部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情况适时曝光,让他们正视现实,解决落实不下去和严不起来的问提。

(三)继续抓好体制、法制、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煤矿安全执法机制,增强权威性,提高监察执法水平和法制观念,建设一支高效、廉洁、过硬的执法队伍。

(四)加强分局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尽量向分局倾斜,增加监察装备,提高技术手段,关心监察员生活,逐步解决监察员两地分居、级别待遇等实际问题。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5

关键词:博弈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45-02

据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1/01/8的消息,十年间,全国煤炭总产量由1999年的10.4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29.5亿吨、增长近2倍,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由“十五”高峰期2002年的6995人减少到2009年的2631人、下降62.4%,全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九五”期末最高时2000年的5.71下降到2009年的0.892、下降了84.4%,历史性地降到了1以下。,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共查处事故隐患240万余条,隐患整改率逐年提高、平均达到95%;实施行政处罚6万多次,经济处罚罚款由体制创建之初的每年2千万元至3千万元,提高到近两年的5亿元以上,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煤炭产量连年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并不断趋向好转。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保障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正是在这种背景,本文尝试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以找出进一步降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思路和做法。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

1.1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管理机构与部门可以分为三类

直接管理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相关管理机构―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相关机构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总工会等。

1.2我国目前的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

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监管体制,我国在中央垂直监察层面,设有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直接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又设有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垂直管理的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各主要矿区又设有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这样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同时,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行政监管的机构还有各地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中央层面,我国设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同时在各个省也设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以下的市也基本都设立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以下的县、乡级政府也正在筹划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实行分级属地管理,由各地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独立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国家设立煤矿安全监察局,作为负责煤矿安全监察的行政执法机构,承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在重点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作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直属机构,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大中型矿区设立安全监察分局,作为其派出机构,履行该矿区的安全监察职能。

2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博弈模型

博弈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应用范围不仅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还涉及军事、外交等等领域。博弈论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博弈论在我国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博弈论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作一试探性的探讨。

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博弈中,设定参与人是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监管局)和煤矿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者)。

监管局的纯战略选择是检查或不检查,生产者的纯战略选择是造假或不造假。这里,我们设定食品生产者的违规(违法)收益为a,因违规被罚款的金额为f,监管局的监管成本为c,并假定只要监管局进行检查,违规行为就会被发现。发现后必须要进行整改并给予罚款。那么,当生产者不违规、监管局不检查时,生产者可得0,监管局可得0;当生产者不违规,监管局检查时,生产者得0,监管局得-c;当生产者商违规,监管局不检查时,生产者可得a,监管局可得0;而当生产者违规,监管局门检查时,生产者可得-a-f,监管局可得f-c。如下表所示我们来讨论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问题。假定p为监管局进行检查的概率,q为生产者违规的概率,g为期望的收益。

2.1对q的分析

给定q,监管局选择检查(p=1)和不检查(p=0)时的期望收益g分别为:

g(1,q)=q(f-c)+(-c)(1-q)=qf-c

g(0,q)=0*q+0*(1-q)=0

解g(1,q)=g(0,q),得q=c/f。当生产者违规的概率小于c/f,监管局的最优选择是不检查;如果生产者违规的概率大于c/f,监管局的最优选择是检查。当生产者的违规的概率是c/f时,监管局可根据经验和生产环境来决定如何进行检查。

从以上结果可知,q与f成反比,q与c成正比。即当c一定时,罚款的金额f越小,违规的概率q越大。因为通常违规的收益是较大的,即使被查到一次,通常也是罚这一次的款。当f一定,检查成本c越大,生产者违规的概率越大。这大概可解释为:c越大,监管局检查的次数就会越小,那么违规的概率就会提高。

目前,我国对煤矿生产违规的处罚力度虽有提高,但还是不够重。一方面处罚的机制偏软,罚款的上限还不够高;另一方面在罚款时,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很可能导致罚款额不多。根据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2010/01/08)的消息,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实施行政处罚6万多次,经济处罚罚款近两年提高到5亿元以上。从以上计算可知,平均每次罚款额为1.2万元,与其收益相比,其罚款明显偏低,这也是形成煤矿事故不断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2.2对p的分析

给定p,生产者选择违规(q=1)和不违规(q=0)时的期望收益g分别为:

g(p,1)=p(-a-f)+a(1-p)=p(-2a-f)+a

g(p,0)=0*p+0*(1-p)=0

解g(p,1)=g(p,0),得p=a/(2a+f)。当监管局检查的概率小于a/(2a+f)时,生产者的最优选择是违规;当监管局检查的概率大于a/(2a+f)时,生产者的最优选择是不违规。

从以上结果可知,监管局检查的概率p与f的关,当a一定,罚款f提高,p就降低,即检查的概率就降低。这可解释为:罚款越高,对潜在违规生产者的威慑力越大,其违规的可能性就较小,则监管局检查的频率就可降低。

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中罚款额最高的一条,即第四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三)接受转让的单位和个人发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处4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条“(一)生产经营单位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其它条款对生产经营单位罚款额最高是3万元,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生产者违规所得是a,当罚款是一倍时,p=a/(2a+a)=0.33;当罚款是最高的3倍时,p=a/(2a+3a)=0.2。也就是说,按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监管局检查的概率应不少于违规次数的20%。而目前,基本没有严格的日常性检查,每年只是在一些大的节日或国内相关行业有重大事故发生时才进行较集中的检查。而生产者的违规行为大多在一年内都存在,所以检查的概率是低于20%的。煤矿行业虽然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而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都归咎于地方政府职能的严重缺位,也即是说,政府对煤矿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大,方法不够科学,绩效不够明显。这也是煤矿事故不断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知,检查概率p与违规概率q都与罚款f成负相关,即罚款f越小,检查概率p与违规概率q都越大。而我国目前对煤矿生产违规的处罚额f不够高,同时检查的概率p也不够大,违规生产事件不断出现也就难免。

3建议

3.1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在安全生产监管上,一是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门监管部门的职责,逐步推行监督与管理职能分开,避免交叉重叠或遗漏缺失;二是加强协作联动,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要突出齐抓共管、突出综合监管、突出源头治理、突出联动协作;三是完善政府对煤矿的检查管理模式,目前,适合我国煤矿行业的监管模式是实施“监管―协调―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系统工程。这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四是建立对安全监管人员的激励机制,需要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给予煤矿安全监管人员更大的激励,让他们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监管队伍,能够解决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足,业务素质、执法能力参差不齐,“执法不严、工作不实”等问题,这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必备条件。

3.2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处罚力度

要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行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安全生产法制秩序。目前,全国人大、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约有150部,国家标准约有1500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但是,目前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与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仍有很大差距,要建立、修订、完善行业安全管理相关的规定、办法、细则等,为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3.3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参与监管的意识

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在美国,美国法律规定,所有矿工在上岗之前要接受培训,上岗后每年还要接受再培训。如果发现矿工未按要求受到安全培训,劳工部部长或授权代表签发命令,要求该矿工立即撤出煤矿,直到受到法律规定的培训为止。在我国,煤矿员工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其本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如不进行必要培训,更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煤矿职工的培训和教育,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并设立专款,组织专项培训人员对各基层煤矿企业进行免费安全培训,要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有效性的、强制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引导其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其参与监管的意识;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以典型案例引导和提高员工参与监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谢训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陈肖成.浅析我国煤矿安全的有效监管体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4]张有狮.浅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J].山西焦煤科技,2009,(4).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6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驻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员(以下简称驻矿安监员)的管理,促进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县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市驻矿安监员管理若干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县煤矿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成立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煤矿安全生产的领导任组长,县监察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县安监局局长、县煤炭局局长、县人社局局长任副组长,县煤炭局分管领导及各产煤乡镇的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煤炭局安监股,负责驻矿安监员的招聘、录用、培训、派驻、考核、调整、工资与社保管理、奖罚及驻矿安监员日常管理等工作,由县煤炭局局长任主任,县煤炭局分管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各产煤乡镇分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任副主任。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驻矿安监员是指经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公开招聘、录用,与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签订聘用合同,在全县范围内从事驻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不纳入国家公职人员管理)。

第二章招聘和录用

第四条驻矿安监员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在规定的范围内实行公开招聘,经过公开报名、考试、考核,经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同意。

年月份经县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考试,并且现一直在从事安监工作的驻矿安监员,可直接与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签订聘用合同。

第五条驻矿安监员招考报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可靠,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责任心强;

(二)熟悉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三)有三年以上煤矿井下现场工作经验,熟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和煤矿安全业务;

(四)身体健康,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年龄不超过40周岁(有煤矿安全、地质、采矿、测量、机电、通风与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职称的经批准可放宽到45周岁);

(五)高中以上文化;

(六)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驻矿安监员招聘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体检对象,体检合格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录用手续。

第七条被录用的驻矿安监员与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为叁年。聘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愿继续从事驻矿安监员工作的可续聘。

第三章工资与费用

第八条驻矿安监员工资、保险、培训等费用从每吨煤炭提取4元安监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县财政统筹解决。驻矿安监员工资由县财政按规定审核,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管理拨付。驻矿安监员不得在所监管的煤矿领取任何报酬。

第九条根据矿井的灾害程度,对矿区和矿井实行分类管理。一类矿区:辖区内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二类矿区:辖区内无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但有高、低瓦斯矿井的;一类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二类矿井:高、低瓦斯矿井。对矿区和矿井灾害程度的分类,实行一年一审核,由县煤炭局组织核定。

驻矿安监员工资及补助标准按矿区和矿井的不同类别确定,并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拨付到各乡镇,由各乡镇根据日常管理情况及时发放给安监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扣减。

第十条自聘用合同签订之日起,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统一为驻矿安监员缴纳单位部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与煤矿职工一并办理工伤保险,个人部分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从驻矿安监员应发工资中代扣代缴。

第四章派驻和调整

第十一条各产煤乡镇设立煤管所,设所长1人,所长不派驻煤矿。

煤管所所长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组织考察,征求所在乡镇意见后,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第十二条驻矿安监员一律安排驻矿。驻矿名单由乡镇确定或调整后报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三条驻矿安监员定期在产煤乡镇间交流轮岗,原则上三年一轮。

第十四条驻矿安监员派驻、交流和调整的原则:

(一)驻矿安监员不得在有自己亲属为主要股东或在煤矿担任领导职务的煤矿工作;

(二)驻矿安监员在一个煤矿派驻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三)经举报和调查,发现驻矿安监员与煤矿有经济利益关系和其他不符合煤矿安监员工作的情况,必须予以调整。

(四)其他原因确需调整的。

第五章职责与权力

第十五条驻矿安监员履行如下职责:

(一)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协助指导和督促所驻煤矿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重大安全隐患管理台帐,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二)督促煤矿执行上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发出的安全监管监察指令、作出的行政处罚、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落实。

(三)督促煤矿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

(四)督促煤矿正确安装、配置和使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地面瓦斯抽放系统和安全无线网络系统。

(五)监督检查煤矿开展职工安全培训与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与持证上岗情况。

(六)督促煤矿企业按规定开展企业安全大检查,指导企业编制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整改。

(七)加强煤矿企业井下、地面生产经营场所、重要环节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三违”行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险情时,果断采取措施,撤出部分区域或全井作业人员,督促企业积极稳妥地消除险情,并及时向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安监股和乡镇人民政府汇报。

(八)在煤矿企业停工或停产整顿期间,督促企业停工、停产到位,及时发现、制止并上报企业违规生产、作业行为。

(九)定期向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安监股和乡镇人民政府汇报所派驻煤矿的安全状况、安全隐患及整改落实情况。

煤矿发生伤亡事故,要按规定及时向县煤炭局、乡镇人民政府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煤矿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十)煤炭主管部门和乡镇主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十六条驻矿安监员履行安全生产监察职责,具有如下权力:

(一)有权进入煤矿任何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巡查;

(二)有权查阅安全生产有关资料,参加煤矿安全生产会议,向所派驻煤矿及其人员了解有关情况;

(三)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有权要求煤矿立即消除或者督促限期整改;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撤出相关人员,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有关部门报告;

(四)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三违”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并按煤矿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下达整改通知,提出处罚建议;

(五)对不重视安全,严重违章指挥的煤矿各级负责人,有权向乡镇人民政府、县煤炭局提出处理建议;

(六)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县煤炭局反映情况;

(七)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权力。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驻矿安监员必须在发现后或在检查结束后立即向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安监股和乡镇人民政府汇报:

(一)煤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二)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或作业的;

(三)停产整顿煤矿未经验收批准擅自恢复生产,停工整顿煤矿未经验收批准擅自恢复作业的;

(四)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

(五)其它需立即报告情形的。

第十八条对重大安全隐患,驻矿安监员必须立即督促煤矿停产,拟定整改方案,报县煤炭局备案,并对停产整顿情况进行跟踪督促。

第十九条对一般安全隐患,驻矿安监员应督促煤矿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到位。限期未整改到位的隐患应立即上报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安监股和乡镇人民政府,并配合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对煤矿进行处罚。

第六章管理和考核

第二十条对驻矿安监员的考核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出勤情况。驻矿安监员一个月下井检查的天数不少于20天,驻矿天数不少于22天。煤管所所长每月下井不少于8天,下矿检查不少于18天。

(二)督促煤矿每半个月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事故多发矿井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要重点跟踪巡查,并将每次巡查情况进行备案。

(三)督促煤矿对每次安全生产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和影响煤矿安全的违章行为,在规定的期限内按指定的内容逐条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进行备案。

(四)督促煤矿按要求组织派驻煤矿的矿长、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县级以上有关业务技术培训,确保煤矿矿长、特种作业以及井下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0%。

(五)督促煤矿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六)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每天向所在乡镇煤管所汇报一次所驻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并备案;对重大的安全问题应及时上报。

(七)日常考核由各乡镇分管领导每月组织对驻矿安监员及煤管所所长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及时上报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一条对驻矿安监员实行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一)所驻煤矿发生一起一般责任事故,取消驻矿安监员全年的月奖金和评先评优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所驻煤矿年内发生2起一般事故或一起较大以上事故,对驻矿安监员予以解聘,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二)辖区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超过规定标准的,取消煤管所所长全年的月奖金和评先评优资格;辖区内煤矿发生一起较大以上事故的,对煤管所所长予以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第二十二条驻矿安监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依照聘用合同约定,扣发当月工资,并对驻矿安监员派驻煤矿予以调整。一年内发现2次及以上的,予以解聘;情节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从严查处:

(一)接受煤矿的馈赠、报酬、礼品、现金、有价证券,或者在煤矿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二)参加煤矿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娱乐、旅游、出访等活动;

(三)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及亲友谋取私利;

(四)徇私枉法,包庇、纵容违法单位和个人;

(五)对被监察的煤矿和个人进行刁难或者打击报复;

(六)在所派驻的煤矿入股;

(七)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现一次不予发放当月下井补助;一年内发现2次的,予以解聘。

(一)未下井、未驻矿谎报下井驻矿的;

(二)制做虚假下井检查记录的;

(三)有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之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聘用期内的驻矿安监员予以解聘: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适合从事驻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员工作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煤炭职能部门规章制度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经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考核连续三个月不能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

(五)不服从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调配的;

(六)经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七)因健康原因,不适应井下工作要求的。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由县煤炭局负责解释和修改。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7

为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我市煤炭产业退出转型,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煤矿整顿工作。坚持明确主体,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管,加大整顿力度;明确责任,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加大政策引导,鼓励煤矿退出转型;加强领导,完善煤矿整顿转型工作机制。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有序、稳定、规范、安全地推进煤炭产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确保“十二五”底前全面完成煤矿转型任务。

二、明确主体,强化责任落实

(二)县、区政府作为深化煤矿整顿,促进煤矿转型工作责任主体。要根据全市“十二五”煤矿退出转型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本辖区内煤矿整顿转型具体工作方案,并做好组织实施和煤矿转型的社会稳定等工作。

(三)各级煤矿监管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对煤矿安全及工程质量管理较差,人员素质、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应积极探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委托技术力量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进行托管,提高矿井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各煤矿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安徽省煤矿安全供用电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皖政办〔2010〕36号)、《关于加强地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深化整顿关闭工作的规定》(皖经信煤炭〔2010〕174号)等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完善安全技术管理机构;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严格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轮流下井带班制度,每班必须有1名矿级管理人员在井下现场带班;加快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尤其是要用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全面推广井下人员管理定位系统,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进一步完善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三、严格监管,加大整顿关闭力度

(五)加强煤矿劳动组织和用工管理。各煤矿企业招收井下从业人员必须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工伤保险及其他法定险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一经发现违法违规用工,立即依法实施停产整改。

(六)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尤其是顶板管理。井下主辅巷道必须采用锚喷支护和钢支护,严禁使用木支护。回采时必须采用正规的采煤方法,严禁采用局扇回采。一经发现违反规定,各相关执法部门要立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七)加强煤矿瓦斯管理。全市所有煤矿企业必须安设瓦斯监控系统,并对各类传感器进行定期校验。井下安全设备传感器、分站的数量必须满足井下实际需求,并保证正常运行。一经发现违反规定,各相关执法部门要立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八)12月1日前,所有矿井必须达到二级以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逾期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的,要立即实施停产整顿。

(九)技改矿井在批准技改期限内,没有完成技改工程量或技改工程验收的,原则上不予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等相关手续。

(十)技改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设计,自批复之日起,半年内未开工的,其批复结果自动失效。

(十一)技改矿井如果违反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组织生产或边技改边生产,县、区政府要立即依法予以关闭。

(十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停产整顿的矿井,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和超层越界开采的煤矿,县、区政府要立即依法予以关闭。

四、明确责任,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

(十三)煤矿企业因故停产,需经煤矿所在地县、区政府批准后,方可组织恢复生产。

当年发生2起死亡事故或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煤矿企业,县、区政府应依法予以关闭。

(十四)各乡、镇政府辖区内的煤矿企业,当年发生2起死亡事故或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的相应责任。

县、区政府辖区内的煤矿,当年发生3起死亡事故或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县、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的相应责任。

五、加大政策引导,鼓励煤矿关闭退出转型

(十五)市政府设立煤炭产业转型奖励财政专项资金。对“六证齐全”、采矿许可证未到期,同时与县、区政府签订提前关闭退出转型责任书的煤矿企业,按每万吨奖励20万元和提前一个月退出奖励2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十六)对2015年底前退出转型的煤矿企业,在我市投资、合资、合作非煤项目,只要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均可享受市招商引资及相关优惠政策。

(十七)对退出转型煤矿缴纳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予以返还;国土部门征收的采矿权价款剩余部分,由国土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规定予以返还。

(十八)对退出转型的煤矿原投资者在原用地上办企业,可根据土地用途给予相关的政策优惠。利用原采矿用地进行工业项目投资的,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收取或调整土地有偿使用费。

(十九)县、区政府要研究制定本辖区内煤矿退出转型的经济政策和监管措施,并加快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在转产扶持、经济补助、就业培训、困难补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六、加强领导,完善煤矿整顿转型工作机制

(二十)全市煤矿整顿转型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县(区)分级负责。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8

3月26日,国家局召开了联系单位工作调度视频会议,通报了我省今年以来“一通三防”专项监察、“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专项活动、“开小灶”、复工复产和服务指导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指出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和监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报的部分问题性质严重,反映出个别分局在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中作风不实、担当不足、责任不落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然存在。按照省局领导要求,本人重点针对本辖区**发生较大事故情况及今年以来开展监察执法效能情况进行了反思,全面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反思的问题

(一)在工作作风方面

今年分局发生了两起较大事故,我作为班子成员之一也是有责任的,客观地分析,两起较大事故主要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地方监管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比如杉木树煤矿对上部存在的水患一直未查清,在国家局、省局、分局多次检查都不同程度提出了情况下仍然未整改到位,当然也有分局督促把关,主要是隐患整改验收时对企业停产时间太长考虑过多,对企业存在的生产经营困难同情过多。在对问题处置时,有时考虑煤矿企业困难,怕处罚重了煤矿无力交纳罚款、还顾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想法,监察执法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情况。对某矿“10.26”较大顶板事故进行剖析,存在着事故风险识别管控和现场隐患处置工作不力,生产组织不合理,工作面上、下段对接存在缺陷,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教育不力,培训无针对性,煤矿上级公司的投入保障、人才储备、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和隐患,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分析每起事故都存在工人违章操作、煤矿领导违章指挥的问题,有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未得到根本提升的问题,主要是煤炭行情不好、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差,煤矿没有资金投入,煤矿管理团队、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素质未得到提高,一线工人招工难,操作技能差,这些都是根本原因。也有多年习惯性思维问题,认为这么多年了煤矿都这么干的,现场都是这么操作的,也有法制意识不强的问题,也有宣传教育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处罚不到位的问题。地方监管执法力度偏软,有的监管人员经常与煤矿企业面对面拉不开情面,当然也不排除存在利益纠葛在里面,有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欠缺。监管与监察形成合力不够,个别监管部门、监管人员对分局工作不太理解不支持。安全生产宣传存在上热下冷问题,职工培训存在走过场培训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培训内容与实际操作要么脱节要么时间不够。在讲规矩方面,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树立不牢,法制思维不够。分局对企业安全生产宣传缺乏手段,重视也不够。执法时对培训还有处罚条款,而宣传教育没有处罚依据。

(二)在担当作为方面

存在主动担当作为的劲头不足,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

过得去、一般化。日常事务繁杂琐碎,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有畏难情绪和疲于应付心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足。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负责的工作高度重视,但对全局性工作、倾向性问题思考不够。因为分工的原因工作业务,分管的政务信息、档案管理、宣传工作主要在涉及办公室范围内,再加上受了公伤,参加现场监察执法少,主要是利用周末、节假日参加安全巡查和夜查,所以执法考核得分为0分,这也是不能担当作为的表现之一。   

(三)在责任落实方面

存在着不敢较真碰硬的思想,在分管的政务信息和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不敢批评人怕得罪人的思想,虽然给每名监察人员都安排有写作任务,但不敢逗硬通报;在档案管理中虽然对执法档案、信访档案和一般档案经常在催办,但对于不按时归档特别是对5、6年前的档案归档因为经办人调离等原因造成归档难度大,又没有想办法应对;在参加周末节假日安全巡查和夜查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但基本上都是交给县局处理,而对县局处理结果也没有跟踪督办。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9

一、主要控制指标及上半年完成情况

今年我县关于市下达目标完成情况。2006年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任务是: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累计不超过8人,其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不超过7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不超过38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不超过2.6,;完成市下达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关闭任务。一至六月份我县未发生安全事故,道路交通实际死亡人数14人,占全年控制考核指标的36.8%,实际关井2家,还有1家待关闭;两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已于六月底全部退出到位。我县在市政府上半年目标完成情况考核中名列前茅,受到了考核组的充分肯定。

二、上半年工作的主要特点

1、重抓煤矿专项整治。为深刻汲取“3.02”事件教训,一是出台了《关于选派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驻矿监管的实施意见(试行)》,从县直机关、乡镇抽调股级干部,实行24小时驻矿监控监管制度;二是与所有乡镇煤矿签订了承诺书,凡违反规定的,一律实行“三个一”:一次性扣除风险抵押金,一次性关闭矿井,一次性执行到位;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县委、县政府督察室和县安监局等部门不定期对乡镇煤矿和部门的监控情况、驻矿人员在岗情况进行督查,全县煤矿未出现违规整改、非法生产现象;四是加大关闭力度。上半年共关闭煤矿3家,全县乡镇煤矿总数已减少到14家,从根本上提高了全县乡镇煤矿的安全系数。全县

2、严抓烟花爆竹专项整治。上半年,加大了对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力度,对所有烟花爆竹销售网点全面进行清理整顿。4月7日在××湖度假村北侧岗坡地集中销毁了一批非法烟花爆竹,严厉打击了非法生产销售烟花爆竹行为;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下,我们专门制定《关于鼓励扶持××乡两个烟花爆竹厂退出转产的实施意见》,成立了退出转产领导小组,县财政出资300万元,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两个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退出转产。两个烟花爆竹企业已于6月底前退出到位,这项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扬。

3、狠抓安全文化建设。一是积极开展了全国第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县安监局、县妇儿工委、县文教体局联合举办了*县首届“珍爱生命,从娃娃抓起,庆‘六一’,‘安全’宝宝竞赛”;6月1日、2日、3日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的字幕,并在《××新闻》中增设“公共安全教育动漫”和“安全灯谜有奖竞猜”栏目;6月11日组织40多家企事业单位在建设大街开展了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散发宣传材料10000余张,宣传手册2000余本,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次。二是强化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提升《安全视窗》宣传质量,采取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形式,制作了煤矿、道路交通等行业安全系列专题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安全视窗》栏目已播出53期。三是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上半年共举办特种作业培训班10期,培训1000余人,其中,特种作业人员800余人,安全管理人员42人,烟花爆竹从作业人员118人。

4、安全生产大检查效果明显。针对五一、安全生产月等不同时期安全生产特点,认真组织开展了3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并组织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煤矿、特种设备、建筑安全、学校安全、黄金周旅游等专项检查活动,特别是“安全生产月”大检查活动,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制度,隐患整改坚持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的“四定原则”,并将所查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保证了企事业单位正常的安全生产经营秩序。今年以来,县安监局共查出各类隐患863条,已整改816条,未整改47条。下达各类执法文书550份。其中,整改指令书222份,复查意见书215份,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43份,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1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17份,处罚送达回执10份,立案审批表10份,结案审批表10份,现场检查记录10份。

5、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一是在《关于全县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对××*煤矿矿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每人调增至20万元,主管副职每人调增至10万元。目前,全县县直涉安部门、各乡镇、各重点企业等41家单位责任人缴纳了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总计211.7万元。二是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对2004-2005年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兑现奖惩的意见,对05年度未发生安全事故的安监、建设、××镇、××镇等27家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主管负责人给予了其缴纳风险抵押金同等数额奖励(共奖励59人,97.07万元);对05年度发生安全事故的煤办、国土局、都党乡、××*煤矿、××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了相应数额的扣罚(共扣罚13人,36.67万元)。

6、煤矿资源整合稳步推进。一是成立了联合重组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县煤办、安监等单位为成员,并拟出了煤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召开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座谈会,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向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级离退休干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煤矿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印发《关于*县煤矿企业与××集团联合重组共同发展的框架协议(讨论稿)》122份,收到书面意见46份,口头意见76份,121份同意资源整合,同意率占99.1%。其中3家基建矿井和14家乡镇煤矿企业完全同意整合意见。

同时,对县内18家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登记、建档;在××镇、××镇省级示范乡镇达标和××镇市级示范乡镇达标的基础上,今年又把××镇、××乡、××乡三个乡镇确定为创建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力争年底达到市级示范乡镇各项目标要求。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上半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实现了总体稳定,但安全生产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安全工作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一是安全生产意识不到位。个别部门安全意识不强,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导致监管出现真空、盲区;个别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受市场利益驱动,私开偷采,非法生产。二是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力量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业务素质、执法能力参差不齐。"执法不严、工作不实"的问题普遍存在,搞形式,走过场。重突击检查、轻常抓不懈;重经济处罚、轻整改监督。

从事件教训上来说。我县今年发生的三起事件虽然定为了刑事案件,但是也暴露除了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煤矿“3.02”爆炸事件充分暴露出火工品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对私购私藏火工品的非法行为打击不力,个别单位不严格执行县政府规定的入井人数,擅自改变整改方案规定要求,煤矿包片人员监控不到位。××乡“5.22”非法烟花爆竹作坊燃烧事件暴露出打击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工作存在明显的不得力和落实检查不到位。××镇“7.15”非法采掘无证铁矿伤亡事件暴露出关闭取缔不到位,出现无证反弹、死灰复燃现象。

四、下步工作措施

目前,已进入高温、高湿和主汛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各种不确定因素较多。7月21日召开了第三季度安全事故防范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第三季度安全事故防范和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深化整治,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为深刻汲取“7.15”伤亡事件教训,7月26日,我县召开了全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这次检查分12个检查组,对全县重点单位、重点行业开展一次认真的拉网式的安全生产联查活动,严厉查处非法开采、生产、买卖、运输、储存等违规行为,不留死角死面,不走过场,确保整改到位,不留任何隐患。

2、强化煤矿监管。我们要进一步按照《特别规定》和《紧急通知》的要求,加强安监、煤办等部门对全县所有煤矿井日常安全督查的力度,在这个方面,我本人将亲自带队,深入煤矿一线,查隐患、堵漏洞、促整改、严惩处,同时要严格执行县直机关干部24小时驻矿监控制度、举报重奖制度、责任事故引咎辞职制度,确保全县煤矿安全。

3、协助抓好非法矿山安全工作。目前我县的非煤矿山企业均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有关开采手续。我本人虽然不直抓矿山安全工作,但是我一定会立足本职,协助主管县长出谋划策,深刻汲取“7.15”事件教训,加大对无证非煤矿山的打击力度,通过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多手段并举,严防私开偷采等非法生产现象发生,确保非煤矿山行业安全。

4、严格责任追究。我们要严格执行上级和我县关于责任追究的各种文件和规定,从严处理,顶格处理。特别要按照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意见》(〔2006〕17号),出现问题严格追究到位。对违反规定的,要开杀戒、用重刑,敢亮红牌,敢唱红脸,在全县掀起暴风骤雨的执法检查行动。

煤矿安全行政处罚办法篇10

一、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有关部门对这5起事故调查的情况分析,每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尽管有所区别,但都有一定共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井负责人无视国家法规和政府安全监管,违法生产引发事故。发生事故的5个矿井,都因矿井主要证照不全、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等问题,被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下达停止施工或停止生产的处罚决定,当地政府监管部门也多次下达停产整顿的监管指令,但煤矿负责人无视国家法令和政府监管、无视矿工生命安全,非法开采、违法组织施工和生产,酿成了特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例如,山西省吕梁地区交城县香源沟煤矿矿主宋志勇,无视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施工的决定和交城县政府煤炭管理中心对该矿提升绞车上锁、贴封条强制其停产的措施,擅自安排人员砸锁启封并非法组织施工、生产,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朔州市平鲁区细水煤矿矿主无视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下达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作业、停止生产的决定和平鲁区人民政府下达的停产整顿通知书要求,拒不停产整顿,强行组织生产,发生了特别重大事故。重庆市奉节县新政乡苏龙煤矿矿主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关于D类矿井停产整顿的指令和奉节县煤炭工业局对该矿下达的停产整顿通知书要求,冒险生产引发了事故。黑龙江省七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小井负责人,拒不执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停产指令和集团公司停产整顿的要求,不经整顿验收,在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下擅自组织生产,引发了事故。

(二)已关闭的矿井死灰复燃,非法开采引发事故。自2001年国务院部署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以来,一直将打击非法开采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作为整治的重点,受利益驱动,非法开采、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违法生产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十分突出。盗采煤炭资源的非法矿井根本不按规程、标准办矿,不顾安全、冒险作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如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15"事故矿为非法私开矿井,在当地政府查封后又私自启封、组织非法开采。该矿井为独眼井,开掘的巷道总长达200米,使用1.5千瓦的民用鼓风机和直径100毫米的编织袋作为风筒向作业地点供风,根本没有什么风量。220V民用电源直接下井,使用明刀闸、明插座,电线明接头,现场也不检查瓦斯,要钱不要命、草菅人命。存在一处非法矿井就是一个重大事故源。

(三)煤矿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人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小煤矿矿长多数没有煤矿专业知识,虽经短期培训,但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小煤矿井下一线作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流动性很大,培训不到位问题十分突出,安全防范和自主保安意识差。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问题相当严重。例如,吕梁市交城县香源沟煤矿二坑矿长未经过安全培训、没有取得矿长资格证书就违法上岗,询问什么是"一通三防"都说不清楚,怎能管好通风瓦斯工作。朔州市平鲁区细水煤矿以包代管,井下采掘布置混乱,通风系统不合理,造成风流短路、瓦斯积聚;该矿瓦斯检查员未经培训、不按规定到作业地点检查瓦斯,而在进风巷检查瓦斯,放炮不执行"一炮三检"制度;没有按规程要求设专职放炮员,放炮时炮眼不封泥、只是把最后一卷药用炮棍压一下就放炮,启爆没有放炮器而用电煤钻插座明电放炮。黑龙江省七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3.14"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在巷道停风情况下仍作业,并违章在井下更换灯泡,引起瓦斯爆炸。重庆市奉节县新政乡苏龙寺煤矿"3.17"事故,是在局扇长期循环风的情况下组织作业,工人违章连接失爆的电煤钻插销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引发的事故。

(四)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煤矿负有监督执法的职责,但发生事故的这些地区和企业由于监管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给煤矿负责人违法组织生产留下了空档。例如,黑龙江省七煤(集团)公司安全检查存在死角,新富煤矿三区一采在停产后未经集团公司验收的情况下,2月19日擅自开工生产到3月14日事故发生,违法生产近一个月未被有效制止。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15"事故矿井是被责令关闭的矿井,又死灰复燃、非法组织生产两个多月,没有受到当地乡镇政府和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打击取缔。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派驻香源沟煤矿二井的1名安全特派员和1名乡镇蹲矿人员被所在机关擅自召回,在未向县煤炭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请假的情况下脱岗,给非法组织生产留下了空档。朔州市右玉县一名派出所所长,在截获黑市炸药交易后未作处理即以放行,给细水煤矿从黑市渠道获得炸药、违法组织生产留下了条件。重庆市奉节县新政乡苏龙寺煤矿在事故发生之前,乡政府连续三次下发停产整顿通知书,但未能采取派驻人员等有效措施制止住该矿违法生产。可见安全监管机构只布置不抓落实,对非法开采和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管,给非法开采、违法生产留下空隙。

二、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这五起事故的发生,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同样反映了存在着煤炭工业发展深层次的问题,即是煤炭工业长期负重爬坡、近两年超常增长、多种矛盾和问题长期积累的必然后果。

(一)我国煤炭生产的法制秩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经过多年的整治,这方面工作有了一定进展,但非法开采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这种情况在煤田埋藏浅、煤层露头多的地区尤为突出,根本的原因除受经济利益驱使外,一是对非法办矿人员在没有造成事故的前提下法律处罚依据不足,处罚仅限于关井,不足以有力阻止这种违法行为。二是一些地区应关闭的小煤矿,由于历史上各种利益关系,只是封闭、没有彻底毁掉,给死灰复燃留下祸根。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非法井就因井口距村民住宅较近,没有彻底毁闭,造成了死灰复燃。三是一些乡、村干部将国家资源据为己有,、非法办矿。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15"事故矿井矿主就是该县竹园乡上则勒村民组长,利用权力伺机非法办矿获取利益。四是地方保护,对非法矿井打击不力、责任查处不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03〕58号文件明确规定,凡县(市)发现两处、乡(镇)发现一处非法生产或应关未关的矿井,要对县、乡主要领导给予行政处分,但在各地基本上没有落实,处分仅限在事故发生之后。

(二)我国小煤矿生产水平低,基础十分薄弱。小煤矿点多面广,井型小,采煤方法落后,矿井生产系统简陋。按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标准,相当数量的矿井达不到标准要求,但整顿达标的工作量很大,有的甚至不具备达标的条件。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停而不整、违抗整治的指令冒险生产的问题十分突出。据2004年初对1.9万余处小煤矿的调查,有14.18%的矿井通风能力不足、86.10%的矿井采用非机械运输、38.22%的矿井未建立防尘供水系统,其中年产6万吨以上的矿井中有10.87%仍采用单电源供电。2004年已评估的小煤矿中C、D两类矿井比重仍占到了46%。从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证审核中看出,近期仍将有大量小煤矿因达不到条件不能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按规定应当停产。但小煤矿数量多,有的甚至达不到标准,停产整顿的面很广,监管的难度大,一些煤矿伺机违法生产。

(三)市场拉动,加剧了非法办矿、违法生产。目前煤炭市场旺销,价格上涨、小煤矿利润丰厚,一些矿主铤而走险,非法办矿、盗采国家资源。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无视国家法令和政府监管、不顾矿工生命安全,利欲熏心,违法生产、超能力组织生产,安全监管的难度很大,防不胜防。据调度,近期发生的这5起事故所在地区(企业),今年以来煤炭价格与去年同期比全面上涨,其中七煤(集团)公司涨幅高达59.42%、重庆市奉节县上涨25.05%。与2003年比,山西吕梁、朔州和云南曲靖等地2004年原煤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云南曲靖继2004年增长52.13%后、今年1-2月份又增长了51.73%;上述三地(市)今年以来煤炭销售量增幅均在50%以上。煤炭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给遏制非法开采、违法生产和防止超能力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教训及对策措施

这5起事故的发生,教训十分深刻。通过上述原因分析,主要教训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非法矿井没有彻底关死,使非法开采有机可乘。国务院办公厅〔2001〕68号文件规定,"凡属应予关闭的小煤矿,政府有关部门要限期注销或吊销证照,炸毁井筒,填平场地,公告,并按要求恢复地表植被或复垦",云南省富源县和竹园镇执法队2004年2月对该县上则勒村非法矿井责令封停时,没有按关闭标准炸毁填实,对打击、取缔非法开采措施不力,致使该矿井死灰复燃、再次进行非法开采。

二是要求停产、停建的矿井监管措施力度不够,没有停住。国务院办公厅〔2004〕79号文件规定,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煤矿安全负有日常监管的职责。对这几起事故矿井,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也分别多次检查、下达停产指令,如交城县对香源沟煤矿二坑检查多达7次、并采取给绞车上锁、贴封条、派驻安全特派员等措施,奉节县新政乡对苏龙寺煤矿也三次下达停产整顿通知书,仍然没有制止住违法生产,使矿井在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违法组织生产并引发了事故,如果相关部门进一步采取断电、限电和停供火工品等措施,使这些矿井停止违法生产,事故就可以避免。

三是超层越界,矿井互相连通,造成了事故的扩大。按要求矿井之间应留有隔离保安煤柱,但在部分地区矿井分布过密,小煤矿为争抢资源,擅自开采隔离保安煤柱、甚至超层越界,造成了矿井的连通。如细水煤矿和康家窑煤矿因超层越界矿井互相打通,而且在两矿打通后,没有按规定要求构筑坚固的密闭,而是采用煤块堆砌作为密闭,使事故扩大。

这5起事故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时向全国各产煤省(区、市)发出通报,就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提出了如下对策措施。

(一)要严肃查处这几起事故,公开对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这5起事故均为非法、违法生产所致、性质恶劣,要从重、从快组织事故的查处,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对负有责任的矿井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负有管理责任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按照《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第302号令的规定,严格行政责任追究。要督促当地人民政府,加快落实对无视国家法令和政府监管、拒不执行停产指令、无视矿工生命安全、导致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发生的黑心矿主的审判,按照量刑的上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公开逮捕、公开宣判。同时,对非法开采、违法组织生产的矿井,要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并处1~5倍罚款,切实依法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

(二)加大监察力度,确保四关闭、五整顿落到实处。3月22日召开了瓦斯治理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李毅中局长明确要求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开采活动、对无证非法开采的等四类矿井要依法予以关闭取缔,坚决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对在规定期限内没有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等五类矿井要立即停产整顿。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经部署的关闭取缔四类矿井、立即停产整顿五类矿井的落实情况,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大监察力度,督促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对非法开采的矿井及时公告;对关闭取缔的矿井,要依法吊销其所有证照、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关闭并达到关闭矿井的"六条标准"。对停产整顿的矿井,要督促地方政府派驻人员监督落实,并在整顿结束后按照隶属关系由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等部门验收批准后方可恢复生产;经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坚决予以关闭。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近期要将对上述矿井的关闭、整顿作为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的主要内容,对监察执法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通报,提请地方政府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等措施。

(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健全煤矿事故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近期发生的煤矿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要在中央新闻媒体上公开事故处理结果,通过社会舆论监督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对小煤矿在安全程度评估中被评为安全不合格的D类矿井,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通过地方相关报纸上公告的基础上,近期要在《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并督促由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落实整治方案和措施、依法监督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