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十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十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8:30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逐步建立了比较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支出等方面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方面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然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而变化,在管理层次、管理内容和管理要素等方面不能与新的体系相适应。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核算制度不恰当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没有随着我国财政支出的改革而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一方面,现行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核算与设置上,与财务部门预算编报的口径不统一,预算支出的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目不一致,致使在编制决算时大费周折,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各个预算单位对专项项目资金的管理各有不同,形式多样,方法不科学,固定资金的管理较为混乱,账外资产问题严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较多。采购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的采购合适的专用设备,也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利于各项资金的整体控制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着缺陷

首先,财务部门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预算管理系统对于各部门的作用是很关键的,需要各级单位领导的重视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但在实际中预算编制只由财务一个部门负责,并没有其他力量的支持。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定额及细化程度等方面不够科学,在实际预算中,夸大了经费的需求金额,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为一些铺张浪费现象提供了发展机会。再次,预算编报缺乏准确性。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够严谨细致,安排资金不够准确,使有效的资金不能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预算编报的准确性。最后,预算支出与收入管理不够规范。支出审批制度不完善,对于随便扩大开支范围等现象监督不严,挪用资金现象层出不穷;各单位的收入管理制度混乱,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使挤占财政资金、账外账现象时有发生。

(三)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制度缺乏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制度各不相同,有的单位财务人员参与管理的机会少,对于单位的各方面情况认识不足,在做财务分析时,不能从全面出发进行分析,单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进行,缺乏合理性,使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不能全面的展示在领导的面前,阻碍了决策者正确的分析单位财务状况,不利于单位的快速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核算制度

推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规范的预算会计体系,提高会计的专业化核算能力,对于现行会计制度中妨碍部门预算改革的科目,要进行合理的修订,使其完善并适应会计核算制度的发展。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在各方面脱离被委派行政事业单位的约束,使其发挥有利的监督作用,从而减少不合理的开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制度

加大对预算编制的重视力度,有效控制预算的编制及执

行。严格预算支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预算编报的准确性、全面性,各部门要互相配合、分工明确,积极协助本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规范项目支出经费管理制度,加强预算资金管理,使收支两条线路明确,资金统一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单位的快速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

财务分析报告要做到客观、真实,从全面出发、合理分析本单位的财务状况,使领导者正确对待本单位的实际财政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建设,更新观念,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核心作用,使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中稳步前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莉芬.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宁夏党校学报,2006;05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社会效益;预算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是其稳定运营的核心基础,也是其实现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有些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财务管理概述

1.财务管理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在国家相关方针、制度以及法规约束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控制以及分配的过程。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使用企业资金,让企业在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下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评价这三个环节以及内部控制、财务监督以及资产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特点

与一般的盈利性单位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是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是确保国家财产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保证。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人是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以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来看,其综合素质依然无法符合财务管理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理念、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以及自我提升意识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2.相关财务计划的执行力不强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执行力也是影响其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多么好的财务管理计划,如果不能完整执行下来,其效果自然无法得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不属于盈利性机构,因而使得部分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重视,没有认真落实单位制定的财务预算计划并严格执行。

3.预算管理不够严格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在资金的使用审批手续过于简单以及支出过于盲目这两个方面。同时预算计划编制的随意性也比较高,没有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

4.基础会计工作存在缺陷

会计账务的核算工作不够规范,存在账目设置过于随意以及财务处理不够严谨等问题。比如只设总账而没有设置相应的明细账目,财务票据的使用不够规范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工作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主导者,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管理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提高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措施。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标准,严格执行无证不可上岗的任用原则。其次,在考核财务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其职业道德以及自我提升意识,选择上进并且责任心强的员工。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定期提供员工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吸收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进而带领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向前发展。

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了防止行政事业单位的优秀财务预算计划以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由于执行不善而导致实施效果受到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来提高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辛苦编制出的财务预算计划可以在单位中得到贯彻执行,努力让国家下拨的款项可以用到最合适的地方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此外,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同样也可以让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受到约束,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加强预算管理的约束机制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制定清晰的预算管理计划,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进展才有了明确依据,单位的内部运营就会更加顺畅。科学、合理以及全面的预算计划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予以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为了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审批手续,让单位的每一笔资金都有明确的去向,确保其用在了正确的方向上。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作用,让其资金使用数额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同时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

4.规范会计工作流程

为了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规范基础会计工作的流程。具体可以通过建立财务保管制度、做好会计记录工作等。此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暂入、暂付账目,要按照及时清理、严格控制的原则及时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单位内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相关财务计划的执行力不强、预算管理不够严格以及基础会计工作存在缺陷等问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预算管理的约束机制以及规范会计工作流程等措施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段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4)

[2]李成.郑州市H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3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3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健康有序的发展,防范财务风险成为当务之急,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下面将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几个突出的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财务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国家扶持的专项资金管理及应用中较为薄弱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专项资金是指国家拨款指定用于某一方面的预算资金。但是在目前看来,专项资金管理在体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专款不能专用问题比较普遍,不少部门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在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

固定资产账簿不全,包括其固定资产的取得、保管使用、处置、记录等没有专门的人员或部门负责,没有明确划分责任许多单位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致使财务对资产失去了应有的控制,造成资产具体构成不清,去向不明。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财经预算制度执行不严格。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超预算支出现象较为严重,当年收支执行结果不能做到收支平衡,超支出预算部分直接转挂暂付款项,从而形成隐形赤字挂账,且数额越滚越大,设置账外账,财务人员故意隐瞒收支规模,逃避上级领导部门对其财政的监督。

2、在采购中制度执行不到位。采购预算制度不完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采购制度没有具体的细则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常见问题。具体存在无预算采购行为,一些单位未经审批就擅自采购,未能严格坚持先预算后采购的原则,或者采购程序不够公开透明。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系统的管理得当与领导关系极大,许多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政绩意识强,而对如何规范财务管理却不重视,依法理财的观念淡薄,对相关的财务制度缺乏常识了解,所以造成了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的不重视,对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不良影响。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控制制度,有效的控制制度可以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并能形成一项长效机制。目前有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控制制度,这样不健全的内控制度为许多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主管领导和财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及财务业务的培训,加强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单位主要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财务法规理论水平,预防职业犯罪。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财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加强财务工作中的核算业务,提高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水平。

(二)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着重加强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重点对收入支出机制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执行,对于以往不完善的制度及时进行更正,进一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逐渐规范。

(三)强化各个部门的监督执行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领导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相关的审计部门要强化管理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的监督,制止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所进行的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的总称。它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总体上得到普遍加强。但是,从审计情况看,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法人执法意识淡薄,会计队伍素质不高等原因,财务管理中问题还比较突出,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经费、资产等方面管理不规范、不到位

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预算外资金、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存在程序不规范、把关不严、力度薄弱等问题。例如,专项资金方面,存在专款不能专用问题,致使不少部门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专项资金核算不符合规定要求,专项资金与正常经费未能按要求分开核算管理,在公用经费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个别单位采取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和坐支预算外资金等方式,以解决经费问题。预算外资金方面,主要表现为预算外资金未及时上缴财政,实行专户管理;存在漏税问题,如行政事业单位有时存在处理报废车辆和固定资产、门面房收入、承包费收入,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应缴纳相应的税款,而没有缴纳。经费支出方面,存在任意提高标准为职工滥发钱物问题。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无依据、超标准以购买衣物、食品、电器等名目发给干部职工补助、奖金,给职工搞福利;招待费支出超标准,借考察学习公款旅游问题,如以考察学习之名组织同志外出旅游、观光,耗费了大量经费,增加了单位的经费支出。

此外,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也存在混乱情况,如固定资产管理松弛。部分单位固定资产账簿不健全,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致使财务对资产失去了应有的控制,有的单位的资产具体构成不清,去向不明;有的单位固定资产的取得、保管使用、处置、记录等没有专门的人员或部门负责,没有明确划分责任;部分单位固定资产存在长期不清理,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

(二)部分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规范、有效执行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部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弱,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如内部牵制办法不到位,存在会计人员岗位设置未能严格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存在钱账、票据、印鉴一人管理等问题;重大资金支付支出事前缺乏民主决策程序,往往由单位负责人一人决定,结果产生了一些资金损失浪费;部分单位财务公开不到位,未能实施民主理财制度,缺乏阳光操作。

同时,部分单位内部稽查监督制度不完整。主要是收支结算、往来结算、财产清查、财务审批等兼管措施不够健全完善,造成部分单位资金管理失控,会计核算混乱的局面。

(三)部分事业单位财经制度执行不严格

事业单位财经制度是确保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有效开展的制度基础。而一部分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执行不够严格,存在如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超预算支出现象较严重、行政经费挤占项目经费或事业经费问题比较突出,预算项目之间相互错位严重等问题。同时,收支两条线制度不够彻底。主要表现为收费政策执行不够严格,未能严格按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收费;收费收入缴存财政专户不够足额及时,部分单位将收取的收费收入直接转入到单位的工会账、基建账或擅自开设的其他账户上使用;收费收据使用不够合规,有擅自使用自制或自购票据的行为。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会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表现在部分单位账簿设置不全、账务处理不准确、科目运用不恰当、记载不及时,账账、账款、账务不符,致使会计核算的信息失真。二是会计核算不够真实完整。部分单位支出凭证不够真实,支出事项与事实不符,虚假列报,假办公费、假会议费、假修缮费、假招待费等虚假发票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单位收支核算不完整,人为设置“小金库”。三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会计出纳兼职人员太多,加之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掌握新的规章制度,致使违纪违规问题发生。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事业单位领导缺乏财经法纪观念

部分事业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不重视财务核算的规范化运行,缺乏依法理财的观念,对相关的财经法规制度缺乏必要的了解。由于轻视单位的财务管理,轻视会计的业务培训和再教育,而对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诸多财务风险,并能形成一项长效机制。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未设置内审机构,已建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部分单位内部未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出现多关收费,多关开支,形成了“室室有收费,科科有财务”的混乱局面。这样不健全的内控制度为许多不良的财务方面恶性突发事件埋下了隐患。

(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事业单位主管领导对财务工作的忽视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会计人员对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理财素质失去了信心,在会计岗位上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只要自身不贪污挪用单位资金便心安理得,自认为品质比能力更为重要,财务核算规范与否是另外一回事。

(四)经费紧缩与消费扩大矛盾加剧

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模虽不大,但麻雀小却包罗万象,涉及诸多事务,仅经费支出就包括业务管理费、办公费、招待费、车辆管理费等。按照市场经济效益的要求各项开支必须紧缩,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开支是无法避免的,这就形成了供与支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一些无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表现得日益突出。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有关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

针对有关人员加强思想教育,从根本上预防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财经政策法规的宣传,加强教育和培训。要采取集中培训等方式,重点抓好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的财经法纪教育和学习,促进提高他们的政策法规水平,牢固树立依法理财、依法管理的思想。行政事业单位违纪的主体,主要是具体的财务人员和主管财务的领导。提高单位财务主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相关法规理论水平,预防职业犯罪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二)健全内控制度,强化财务管理

要建立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专项资金设立专户,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到位和使用效益。会计核算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票据审核力度,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审核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对不真实不合规的发票不予受理。

(三)加强财管制度建设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一是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内部稽查制度、牵制制度等。二是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三是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单位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化。

(四)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

财政、审计和相关部门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对存在固定资产没有明细账,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单位,应及时督促其按会计制度规定做到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相符,账实相符,对新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记入固定资产账,处理的固定资产要及时下固定资产账,处置固定资产应按报批程序进行,严格做到先报批后处置,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还应向主管领导汇报,这样可以从报批程序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杜绝了腐败问题的产生。

(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要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合理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依法设置总账、明细账和往来账,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安.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8).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5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国库集中支付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进和政府采购的广泛使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日趋完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编制及其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已逐步由“零基预算法”替代“基数+因素”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零基预算法”往往难以落到实处。财政部门在布置各单位预算编制时,虽然会以各单位的人员、车辆等为基础确定各单位的经费拨款基数,但各单位的业务工作经费不是以各单位的业务工作发展为基础来确定,而是以该单位往年的基数或该单位组织的收入来确定,这样编制的预算不切实际,并且难以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

由于预算编制的不足,使得预算的执行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各单位将主要精力用在追加和凑预算上,很少有精力关注预算的执行。并且对资金的投入使用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及考核指标,预算执行的结果好坏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所以使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也大打折扣。

(二)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整套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各单位往往以有关的财经规章制度替代内控制度,凭经验简单加以控制。有些设立了内审机构的单位,内审部门往往与财务部门平级,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也主要是监督单位收入、支出的合法、合理性,对各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等也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往来款项的管理不到位,容易形成呆帐、坏帐

有的单位对往来款项核算与管理不重视,长期不予核对或核销,不及时清理,甚至“新官不理旧账”,容易形成呆账、死账,造成资产负债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不到位

随着固定资产的政府采购及国库集中支付等的推行,固定资产的采购程序越来越规范,但固定资产的需要测算及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方面。比如不按需求来购置,造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造成浪费;没有严格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领用制度、定期盘点制度、登记造册制度等都不完善,容易引起固定资产的盘亏及丢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一)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1.会计人员配置不合规。少数单位报账员(出纳)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个别单位还出现了由办公室人员轮流担任报账员(出纳)的情况。

2.会计工作交接办理不规范。如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更换时只是将账本及有关资料交出,并不对一些往来款项进行清理,而新接任的会计人员也本着“新官不理旧账”的原则,对一些账目也不清理,这样不明不白的账目就越来越多,严重地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甚至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

3.是一些单位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未建立相应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以致会计人员的轮换、原始凭证的审核、财产清查工作、财务会计分析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随意性。

4.是会计核算不规范,包括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记账科目的使用比较随意,比如使用往来科目随意调节收入、支出等。

(二)重视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考核

根据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根据行政事业发展的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预算。但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往往更多考虑的是增加预算收支数额,没有根据实际业务工作需要去细化项目,往往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凑预算上,这样编制的预算就是为预算而预算,其利用率也不会高。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很少关注预算的执行情况,比如资金的投向及使用效益、资金的投放比例是否合适等。年度终了,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不能对资金的投放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下年度编制预算时又是“编”预算。

(三)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准则和制度不规范、执行不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相继推出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活动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会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未因此进行相应的改革,有时就会存在不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现象。再加上有些单位制度执行不力。例如对资金的管理、原始票据的管理和固定资产的管理等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守,存在着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造成单位财产的流失。

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强化预算管理,坚持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考核并重的原则

首先,要加强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预算管理观念。加大对《预算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使各单位特别是单位领导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根据自身的经济业务活动特点,制定相应的支出控制措施,规范单位支出行为,支持财政改革,为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及配套改革提供良好氛围。

其次,要从预算编制的“源头”抓起,根据单位实际业务工作量编制合理、合规、真正反映单位实际情况、满足单位实际需要的预算。

再次,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及预算执行绩效考核。各单位要按照财政批复的项目、预算科目、预算金额安排资金,不得随意突破预算金额、改变支出项目及预算科目。年度终了,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应就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对完成好的单位在下年安排资金时可优先考虑,完成不好的单位在下年安排资金时适当扣减有关资金。各单位在内部管理时也可参照此执行,从最基础环节抓起。

(二)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有了制度,才有行动的指南、才有评价行为的标杆。新时期,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深入,特别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及收入、支出约束机制。一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分配、使用、报废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事前做好分析,在分析现有资产的情况下,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尽量用最少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对购置来的固定资产要加强管理,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帐,对固定资产的流向跟踪记录,以便分清责任;对确实不能再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所得残值收入按规定缴入同级财政。二是要建立有关具体的控制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办公用品购置、业务招待、车辆管理、会务管理、职工业务培训管理及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管理等等。这样,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建立有关的考核机制。按上述的制度执行后,每年以上年为基数,根据当年单位实际业务工作量,确定一个考核指标,完成了任务的给予相应的奖励,没有完成任务的分析原因,对确实是由于管理上的原因的,给予相应的惩罚。

(三)强化人员建设,加强单位领导及会计人员的财务意识

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否有序,很大程度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要大力宣传《会计法》等财务法律法规,使单位领导心理有根弦,重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最起码配备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会计资格从业证书,对财会人员应实行“双重管理,财政为主”的管理体制。以各种形式努力提高财会人员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及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促使其严格履行职责,当好领导参谋。

如果领导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就不会注重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的选择就会很随意性,甚至会启用不是会计专业人员从事单位会计工作,“半路出家”,可能出现有的甚至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只会照着以前的账务处理“照葫芦画瓢”。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相对简单,会计人员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如碰到新的问题就只能想当然的去进行会计处理,不能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对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除了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在财务队伍中普及法律知识,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律责任;普及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四)强化信息建设,加强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管力度

简单地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各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规范各单位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有利于健全和强化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腐败;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就必须完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建设。逐步完善包括部门预算编制审核系统、预算执行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在内的财政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大平台,充分利用财政、银行、税务、预算单位之间的网络优势,实现财政资金管理、审核、支付的网络化、无纸化,为国库集中支付提供强大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高云会,李艳梅.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建议。

事业单位,尤其是行政单位,其职能决定了单位财务核算以及资金运行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运作,各单位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事业单位在财务制度的执行中,由于各种制度与现实衔接的标准细化不够,或执行人的素质问题,造成财务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是进一步规范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要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审批不严格。随着财政经费拨付的减少,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经费的使用上应该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以减少本单位的资金压力。但是,由于多年以来形成的制度管理漏洞,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下级经费的使用审批上依然较为宽松,并不严格按照制度予以规范或控制,对下级的不良行为较为纵容。例如,按规定下级在经费的申请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主管领导及项目负责人签字,通过几级领导的会签来完成经费的划拨及使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某位高级领导的授意要比制度本身更具“规范力”。

2。预算管理缺乏力度。在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中,一般都存在着预算管理的某种漏洞,这些漏洞或许是存在于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也或许是存在于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兼而有之。例如,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只有本单位财务部门的参与,而其他部门的参与却较少,这就使得所编制的预算往往与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有偏差;而在另一方面,各部门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又缺乏必要的管理和规范,时常出现挪用预算、少报补报、多报多用的现象,从而又加剧了所编制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偏差,给本单位的预算管理造成了较大的混乱。

3。会计核算较为混乱。从理论上说,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是反映其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及成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从实际上看,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却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工作混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例如,在某些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工作常常出现一人两岗、一人多岗的情况,负责记账工作的会计人员还同时负责审核以及保管等等;此外,在具体进行会计核算时,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表核对这些必需的会计工作常常不能得以有效的执行,而会计稽核这种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

4。固定资产管理缺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常常出现决策盲目的问题,对准备购入的固定资产缺乏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在购入后其效用的发挥并不理想;而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上,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也往往出现管理缺位的现象,对该单位购入、使用、停用的固定资产,并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或固定资产卡片给予相应的管理;而对那些已经变卖、报废或者变更用途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及时入账进行相应的登记或处理,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

二、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1。强化会计核算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为了有效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其会计核算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通过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对其会计工作的岗位重新进行合理分工,防止一人两岗、一人多岗情况的出现;而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也要充分的保持其严肃性,使之在对单位所发生的经营业务做到正确、及时、合理给予入账反映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其会计信息的质量。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通过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账簿而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以充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2。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性与预测性。现阶段,应尽快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目前部门预算改革工作刚刚起步,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确实深入基层,广泛了解,深入调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必须强化的项目、费用,单独立项,分项预算。如办公费、小车费用等,将其中有效的、先进的办法和标准,作为预算控制依据纳入控制目标,使之贴近实际,提高预算的可信度以及可操作性。每个单位应当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出现的差异,应及时报告,供预算编制部门及时了解情况,研究对策,使部门预算更加切合实际。

3。预算的编制及执行过程与绩效相挂钩。行政事业单位在对预算所实施的管理上,要通过将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情况同各部门的绩效密切地联系起来,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力度。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通过要求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来提高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力度,避免了预算与实际有较大偏差情况的出现;而在预算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对那些擅自挪用、恶意多报、谎报预算等诸多违反预算使用规定的行为,要根据其绩效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经济或其他方式的惩处,从而达到以儆效尤的结果。

4。加强经费审批及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的审批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审慎、不够严格的问题,应对其进行制度上的完善及改造,增加对经费审批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例如,实行会签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该制度的优越性,对缺乏相关负责人签字的经费审批事项要拒绝进行处理,如果无法进行判断或取舍的要积极向上进行反映,寻求上级主管部门的处理建议和意见。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防止经费审批过程中的恶意授权,从而达到从内部杜绝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目的。

5。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现代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不但具有传统的核算型素质,还要具备管理型和经营型的素质,不仅要掌握专业财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才能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实施财务管理,对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全面的掌控。为此,要有目的的组织财会人员参加各种专题培训学习,较快地更新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定期召开业务学习会,交流工作经验和认识,从中取长补短,发挥群体优势;继续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此外,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外部监督者,财政部门一方面要依法履行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责,深入基层掌握情况,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从资金管理到资产管理,从非税收入管理到集中支付管理,从资金结算到会计核算,从内控制度的制定落实到财务人员的任职资格,从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到事后规范,全方位、全过程实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单位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要定期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特别是新制定的管理制度要及时贯彻下去;要利用财政部门的宣传窗口和渠道,随时做好政策的解释工作,反复宣传政策,以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金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金融经济,2008;20

[2]房蒲建主编.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3]季步江主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新华出版社,1997

[4]张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S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7

【关键词】行政事业;预算;专项资金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执行存在偏差

1.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编制不规范、不够科学、细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严谨性,造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调整预算;对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项目预算采取前几年项目的累加,而不是按当年方针政策及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进行预算编制。(1)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当在年终决算发现此类情况发生时也没有有力的处罚制度,单位只把预算的超支当做一种合理的财务状况对待。(2)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弥补基本支出经费不足,没有做到专款专用。(3)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审核而轻实效,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单位的小金库,极易滋生腐败。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与年终财务决算金额相差很大,在单位发现有超支现象是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而使得单位预算只是一种形式,预算的真正意义得不到体现。最终形成资金管理的混乱以及无法正确对预算进行管理的结果。

(二)专项资金的配套使用不到位

目前,专项资金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了财政负担,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1)经费紧张,挪用专项资金。对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拨给的专项资金,没有按规定专款专用,而是用于弥补日常公用经费不足,致使单位公用经费挤占专项资金。一些单位需改善办公条件,由于公用经费较紧张,需要基本建设资金投资较大,财政又未安排该项资金,只好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或是将基本建设资金超额上报财政将多余资金用来弥补其他开支。(2)滞留未拨专项资金。个别县区由于财政资金较紧张,将专项资金挂账,未及时下拨地方,以备用于资金周转、经费、工资或其他支出。(3)专项资金核算不清。一些单位专项资金没有单独核算,与正常支出和公用支出相混淆,不能正确反映实际使用情况,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

(三)对政府采购政策不够重视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为了开展日常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以法定方式、方法和程序,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和政府贷款、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消费行为。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防止舞弊和其他不正常现象发生,西方各国都依据本国的不同情况,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及政府活动的公开性、透明性原则,制定专门用于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中的采购主体、采购范围、采购程序、采购方式及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总称为政府采购制度。(1)在政府基本建设中未能实施政府采购。在基本工程建设中存在购买设备、装修工程、办公用品等诸如此类的采购中都存在未进行集中地方政府采购而是本单位自行采购的现象尤为突出。(2)一些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往往是领导说了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政府采购计划代替政府采购预算,很难体现集中采购的计划性和规模效应。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管理体制的不健全。(1)预算资金的管理。首先是冲击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预算外资金是从财政预算资金中分离出来的,但在分流收入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地分流财政支出,于是出现了原由财政供给的项目照样供养的状况。这不论从财政资金供需平衡理论还是从实践看,都必然导致预算内资金紧,预算外资金松的问题。(2)专项资金的管理。一是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由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在核拨专项资金前,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使得资金和应办的项目脱节,从而在各级财政的预算、决算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列有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度”的限定。二是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施行,同时,也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以可乘之机。(3)政府采购的管理。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采购法》实施时间不久,宣传力度不够,而原先出台的制度又缺乏刚性,对采购人没有法律约束力。单位多不进行政府采购的后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预算编制滞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很难实施。在政府采购运行过程中,政府采购行为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真正体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竞争、廉政、诚实守信和经济效率等基本原则。还有一些政府采购基础工作要求尚未统一使得政府采购执行的复杂化。政府集中采购周期过长,一些单位急需的设备设施等无法在短时间内购买到,为了缩短购买过程的时间只能通过单位自行采购。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不愿进行政府采购的直接原因。执法部门检查过程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出现以上所论述问题的现象发生时执法部门往往是通过罚款的方式进行处罚,正是采取这种处罚形式行政事业单位就更加不在乎。因为被处罚单位的罚款都是需要政府审批下拨而执法部门拿到的处罚款也要上交政府,就出现了“左口袋的钱进右口袋”的情况,所以作为被处罚单位也就不够重视。作为执法部门用罚款的方式来对行政事业单位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管制约束的意义也就不大。

2.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1)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领导决策事项合理性的规范,但缺乏科学性。一是权力比较集中,开支不管是否合理,单位领导说了算。二是凡是领导签字就能开支,直接把财务人员排除在管理范围之外,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核算。三是单位领导对财务规定不一定熟悉,缺少专业财务人员的审核和把关,签批质量难以保证。(2)缺少真正的第三者监督。尽管有的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落实明显不够到位。单位内部千丝万屡的利益关系,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各类外部检查不及时、不全面,大多是事后监督,处罚的力度也不够,有的单位屡查屡犯,甚至是明知故犯,效果不佳。没有真正的第三者参与,仅靠自我监督,零星的检查,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位。

3.财务人员作用难以有效发挥。(1)会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很多单位的财务人员是兼职,会计人员可能是打字员,也可能是档案管理员,或是其他岗位,身兼数职,更有甚者身兼要职,会计业务成了附带工作。(2)外界的支持比较弱。财政、税务、审计等业务管理和监督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多是部署工作、监督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或批评、或通报、或处罚,真正深入单位帮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少。另外,定期的、系统的专业培训组织开展的较少,而且培训多为业务基础工作培训,不注重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使财务人员在参与管理上产生惰性。

参考文献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虽然经历了由会计委派制到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支付等过程,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不能简单地认为账有人记了,钱有人支了,单位弄个跑腿的就行了。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必须依托本单位具有一定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人员来加强管理。

一、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1、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基本的要求。有些单位认为既然是在会计核算中心记账,本单位的财务人员其业务水平的高低都无所谓。他们想用谁就用谁,把原来具有会计资格的财务人员逐步更换成既不懂财务制度,又不懂会计账目的报账员。这些报账员不仅对本单位基本的财务情况不甚了解,就连基本的账账、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也弄不懂,单位领导要了解财务情况时,他们才临时抱佛脚,急忙跑来财政核算中心询问,根本无法起到财务管理的作用。

2、原始凭证审核不严,经常出现不合规、不合法的票据。许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接受本单位的票据时把关不严,许多人认为有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就对原始票据的来源和开具日期、业务内容等不把关、不审核。有的是票据项目填写不全;有的是用服务业发票报销购买商品的业务;还有的甚至是用假发票来报账。

(二)财政支出计划执行不严,随意改变专项支出的用途

一些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财经法规观念淡漠。他们认为只要是自已单位的钱就能随心所欲地花,可以不受财政的监督,不受财经法规的约束。经常出现人为随意变动支出项目、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

(三)有私设小金库现象

有的单位领导为了方便其不合理、不合法票据的报销,或部门利益在单位多发补助或福利,坐收坐支,私自将单位的某些收入不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坐收坐支,形成了严重违规的“小金库”。这一做法不仅严重违反了“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等财经法规,而且极易滋生腐败现象,进而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财务账目已在财政核算中心记,自己就不需再设置账簿,连本来应该设置的固定资产台账也给取消。对购进的固定资产不登记,对国有资产的处置也是随心所欲。有的是不经批准,就将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对外出租或兴办经济实体;有的是在转让,拍卖固定资产时不经评估低价出让;有的是将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就随意报废,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还有的是把许多流动性强的贵重资产,如照相机、摄像机、便携式计算机等不加管理,被个人长期占用。

(五)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有的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许多不相容职务未按规定分开,不能达到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目的。如有的单位的财务人员既是财务会计,又兼办公用品的采购,使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还有的单位有章不循,只是将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上墙上”,仅仅是为应付有关部门检查。而在具体执行上却大打折扣,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

(六)工程投资缺乏监督机制、基建项目暗箱操作,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一些单位对工程投资项目缺乏效益分析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缺乏对决策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有的单位对工程项目不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进行暗箱操作,他们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表面上制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假象,实际上是早已为了个人回扣内定了中标者,堂而皇之地将公款装入了个人的腰包。

(七)重视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再进行“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进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的现象。有的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走了过场,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从而使许多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想的社会效益。

二、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及探讨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促使有关单位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节约使用财政资金,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加强对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财经法规培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首先,加强对个单位领导的法律知识和财务管理制度培训。上级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真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促使其严格把好用人关,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会计基础工作中。

其次,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完善经费收支审核,强化会计监督,规范会计业务。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把各项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推行综合财政预算,全面实行“以收定支”,“票款分离”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必须相分离,各岗位之间要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检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第二,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一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对取得的资产要及时入账,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二要严格财产清查制度。各单位对固定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盘点,每年必须全面盘点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三要完善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使用、交接以及处置制度。防止随意报废和变相低价销售。四要加强固定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区别情况进行按责赔偿。

第三,建立健全基建工程项目监控制度。基建、维修等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量往往比较大,所以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必须接受全过程审计监督。对施工、工程用设备、材料的预决算要采取社会公开招投标方式,并严格落实到审批、采购、付款、验收、保管、使用等工程物资的各个环节。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构筑以“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9

【关键词】农业事业财务工作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使国家赋予的一定权力、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反映和监督财政性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情况。相对企业单位会计工作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一般比较简单,不进行盈亏核算,着重财政预、决算及核算资金的收支结余。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就当前农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成因,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进行粗浅探讨。

一、农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是易产生政策违规。《会计法》、《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会计档案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会计管理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规定,现行的财政制度也加大了对部门预算收支全过程的财政监管。另一方面,单位具体业务工作的开展,需要财务管理工作要具有弹性,才能发挥必要的资金调控作用。财经制度的日益严密规范同实际工作的灵活要求不相一致,易造成财务活动出现政策违规。

二是易出现支付违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其他必要支出出现资金缺口时且追加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采取挤占专项经费,弥补资金缺口,财务部门也因此容易出现违规支付。

三是易出现核算过程违规。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财务人员受自身素质及培训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准确的运用新的会计政策,处理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引起会计核算质量的下降,因核算错误造成违规受罚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上述问题的成因

一是思想认识的片面性。特别是一些农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同志,对财务工作在推进部门各项工作中的保驾护航作用认识不足,使财务工作不能提高质量。

二是财务管理体制的责权结构不合理。在目前的财务管理体制下,财务人员首先作为单位的工作人员,处于从属地位,对单位领导在工作上存在利益依赖关系,这使得财务人员在面对单位领导不合理的行为和要求时,履行监督职能时无法有效地依法坚持财务原则,为财务问题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三是会计基础工作亟待规范。当前财务工作中,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会带来大的隐患。

四是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相对滞后。多年来,大多数单位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造成不少财务人员业务知识老化,专业技能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影响和制约了财务人员素质的进步。

三、问题的防范与化解

1、强化财务内部控制

加强农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提升农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防范和化解农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易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2、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职能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财务工作秩序。

一是加强内部审计。通过审计,对本单位的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财务收支以及对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查处、建议、促使各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真正使内部审计起到一查二帮三促进的作用。

二是发挥参谋与协调作用。通过对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部门开展审计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内部审计接触面广的特点,发挥协调作用,及时把有关部门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客观、公正地反馈给领导,使领导及时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三是正确评价,促进学习。开展管理、绩效审计,为单位制订分配制度提供依据;对内控制度进行审计,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在审计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要相互学习,部门之间要相互借鉴。

3、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

所谓“三级审核”是指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对每一笔经济事项均实行部门审核、财务复核、领导审批的三级审核制度。这样可以减少财务管理中的漏洞,确保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做法是:

一是财产购进、领用、报废、处理的三级审核。避免管理粗放,造成财产物资的短缺与流失,以及不良资产的产生,对盘活单位存量资产也有一定作用。

二是资金支付中的三级审核。避免审批权限不明确,造成多头审批的混乱现象。审批过程中要严加调控,坚持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足、用好、用活。

三是现金管理中的三级审核。避免财务人员的职务犯罪,保证单位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增加现金管理中的透明度。第一级审查,由出纳员自己进行现金盘点,做到日清月结;第二级审查是由财务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监盘;第三级审查是由单位主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不定期监盘,监盘程序与第二级审查相同。这样确保了领导、群众对现金管理的安心与放心。

四是记账凭证中的三级审核。避免记账凭证输入错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第一级审核是记账凭证录入人员的自我审核。一般是在记账凭证未打印出来之前进行,审核的项目有原始单据的正确、合法、完整、记账凭证编制的正确性。第二级审核是财务主管会计进行详细审核,主要包括审查记账凭证摘要是否准确、会计科目的运用是否正确、记账金额是否正确、原始单据是否有错漏等。第三级审核是财务部门负责人进行重点审核。(下转第51页)

(上接第27页)当记账凭证打印后,财务负责人作最后的审核。这次审核主要是对那些容易发生错误的会计业务进行重点审核。

4、加强现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

大多数的农业事业单位的事业经费都比较紧张,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加强现金的管理显得犹为重要。财务管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财务的预测、计划功能,准确地预计现金的收、支、余。准确的预测会给单位带来利用各种机会的额外收益。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问题篇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由于我国对事业体制和行政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核心的财政管理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行政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形势,认真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现状,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新方向,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现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分三个阶段,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内容上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内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督。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支出成本的最小化,取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当前,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都承担了比较多的社会职能,而且不是以盈利为目标,从而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和一般的企业财务管理有所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出现了普遍弱化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与企业不同,主要是财政拨款,资金投入目的主要是维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促进其社会公共职能的顺利开展,以确保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投资者并不要求投入的资金获得必要的经济利益。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目标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责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财政及其他资金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确保实现本部门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最后,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是不会出现转卖、清算或倒闭的,因此就不存在企业财务管理意义上的“所有者权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存在不足。事业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存在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片面的认为向财政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这些单位不转变自身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而是一味的向财政要钱。在当前财政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这些落后的行政事业单位给财政带来很大压力。另外,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到位,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资产管理混乱,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毁损、变质和流失,使闲置资产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存在资产不入账或账实不符等问题。(2)财务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报账的原始凭证检查审核不严,造成一些假票据或则非法报账;没有严格参照记账标准记账,账目混乱。二是内部条例欠缺,内部调理控制执行不严格。制度内部落实困难,没有良好的监察机制,多年不进行实物盘点,财产管理中问题发现严重滞后。三是政府监督机制不完善。行政单位财务账目名目繁多,监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财务账目监管困难,具体的监管条例也缺失,导致了公共资产被私人占有。(3)账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现今的行政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的管理方式,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截留收入,变相的进行截账、瞒账,账外资产普遍存在,个别单位甚至还有“账外账”。加上监管不严或部分单位长期的不查账,造成账实不符情况严重;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账户混乱,行政事业单位在多家银行开立多个账户。虽然我国有明确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未经财政部门允许不得开立账户。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多头开户的现象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方面的办事效率,也给其他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财务审计稽核和财务监督工作难以进行。(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职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部分人员只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甚至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不具备。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我国现职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任职资格并不符合《会计法》的要求。而当今的社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会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单位对于现在的财务运行的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方面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能文能武,在思想素质上也要有全新的要求,还要具有脚踏实地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然而这些都是现在的人员所欠缺的,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