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十篇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十篇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2:49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1

>>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初探浅谈幼儿英语的启蒙教育浅谈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谈幼儿中的启蒙教育幼儿启蒙教育中赏识教育方式的应用自然教育对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影响基本体操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小班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初探浅析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几种方法幼儿数学启蒙教育活动中兴趣的探究幼儿园开展棋文化的启蒙教育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几点思考对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探讨关于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问题与思考家庭在幼儿德育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幼儿心理的自助启蒙教育探讨浅析幼儿国防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浅谈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途径浅谈对幼儿进行美术启蒙教育的策略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再谈现代幼儿的综合素质启蒙教育再谈现代幼儿的综合素质启蒙教育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幼儿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于周边万千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好动、好问是幼儿期最显著的特征。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和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启蒙教育,抓住早期教育的契机,充分发挥幼儿创新性,顺利塑造幼儿人格魅力,是现在每个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践行教育的目标。那么如何开展幼儿的启蒙教育呢?笔者借鉴别的教学案例和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拙见,供各位同行同仁商讨。关键词:幼儿成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兴趣教育

幼儿期的任何能力的教育培养,都是对他们以后成长发展的重要铺垫,决定着以后他们的学习发展,甚至影响他们的未来成功与否。幼儿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一个重要的指导老师,幼儿一个健康的兴趣爱好,既是他们的启蒙教育,又是他们的终身教育。

一、家庭良好的环境,幼儿的首要启蒙教育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家长就要在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尽职尽责地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正面教育引导,顺其自然,使孩子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自律能力”的一代新人。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一语道破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首先接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表情都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将会伴随他的一生。因此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就需要父母们要注意:1.营造氛围,相互沟通。家长应有幽默感,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相互拉近距离,能让孩子愿意与你快乐地沟通。2.言传身教,树立榜样。作为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洞悉新信息。还要应当树立良好的形象,真正成为鼓励孩子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3.爱严结合,培养习惯。严格要求,坚决施行,“己不正,不能正人”。

二、学校教师的指导,幼儿的关键启蒙教育

幼儿除了接受来自教育外,必然要精力的就是学校新的环境和老师的教导。为了幼儿的笑脸更加灿烂,为了幼儿的成长更加健康,只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何老师教育的优势,才能真正推动幼儿启蒙教育的更好发展。学校教育具有严肃性、规范性、系统性以及在集体中进行的特点。学校教育可以利用自身的智力、人才、空间和办学优势,为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发挥育人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性,是相对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而言的。学校教育可控制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限制和消除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利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方向。学校教育还可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有意识的发挥长处,弥补不足,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向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方向发展。再加上教师热情的鼓励和正确的指导,通过与幼儿互相交流、沟通,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建立朋友关系,产生共鸣,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兴趣爱好的培养,幼儿的重要启蒙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各学科、各门类的艺术教育已在幼儿阶段普及。开展各种美术、体育、音乐等特长班的培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快乐成长。其中,幼儿阶段绘画兴趣是最重要的。首先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风景,观察生活,让他们感知这个美好而又神奇的世界,然后再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笔自由自在地来表现自己的感情。然后,幼儿在这个时期接受必要的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着特殊的作用。音乐是幼儿大脑极好的营养品,调节大脑的功能,提高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能力及促进其德育的发展,还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因此,重视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再者,作为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可看作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方式,教育的一种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可以促进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具备新教育的优点,同时弥补了教育思想的不足,适合现代终身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中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思想。

总而言之,幼儿的启蒙教育关乎到幼儿的终身成长和发展,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值得要注意的是,幼儿启蒙教育的有效推行,不只只是喊“口号”,更重要的是付之于行动。呵护外来孩子的心灵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功经验,走进孩子的心灵,树立正确的指导方向,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是我们与他们共同健康成长,共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华.把环境教育作为师生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校长阅刊.2006(07)

[2]王晓波.学前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8)

ont-family:方正书宋简体;color:black;mso-bidi-font-weight:bold'>甘庆华.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11).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2

关键词:  幼儿,性启蒙教育

当今社会环境是开放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传播有关性的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样,传播有关性的内容也堪称丰富。而3-6岁幼儿已经进入性蕾期,幼儿需要掌握一些性知识和技能,对幼儿实施早期性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1、3-6岁幼儿性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需要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无论是电视剧中的一些亲密的镜头还是各种网站上对性行为或是性知识的文字和视频,对于儿童来说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然而面对这样的开放环境,儿童所接受的性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儿童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近年来,出现的性侵、猥亵儿童以及性早熟等问题屡见报端,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成为了社会的“被迫需要”,幼儿需要掌握一些性知识和技能,如性别角色、性别侵害、生殖器官等的认识和保护自己的能力。为此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提早的性教育,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行为的理念,为日后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并对网络中的多样的有关性的信息具有一定辨别和筛选的能力。

其次,高速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3-6的幼儿已经具有萌发性别意识、产生性好奇、性骄傲、性别认同等特点,如幼儿可能会向教师或者家长提问,为什么女生没有小鸡鸡?为什么只有男生才会站着小便,而女生要蹲着?男孩子也会时常说:“长大之后我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男子汉”,女生则会说:“我想像白雪公主一样漂亮”。这些现象都说明,幼儿已经进入了性蕾期。因此,家长和教师对于幼儿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特殊”问题、“特殊”行为表示理解并耐心地引导。上述情形说明3-6岁幼儿自身就存在着性认知的需求,不仅如此,在幼儿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可以保障幼儿健康的性心理,可以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以防幼儿日后出现性别混乱、恋童癖、同性恋等问题。

2、幼儿性启蒙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实习、见习以及课题的调查研究中,通过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观察、对幼儿教师及家长的访谈以及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中,笔者认为在幼儿性启蒙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2.1、性启蒙教育实施的路径单一

据笔者与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结果来看,多数幼儿教师及家长仅仅只通过绘本来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对游戏、手工等其他路径的探索,导致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的效果不佳,也不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

2.2、性启蒙教育目标不全面

据笔者调查,多数幼儿教师及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的实施目标是让幼儿知道男生与女生的不同,并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这说明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性启蒙教育实施的目标确定较为笼统,目标理解与掌握并不全面,需要极大加强幼儿教师对性知识的学习。

2.3、对性启蒙教育活动内容的认知不明确

据笔者与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访谈和与幼儿沟通交流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及家长对性启蒙教育概念界定并不清晰。表现为只是知道性启蒙教育,但是对性启蒙教育的理解并不全面,对性启蒙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对性启蒙教育活动内容认知不明确。

3、实施幼儿性启蒙教育的有效策略

基于幼儿性启蒙教育现存的种种问题,笔者从幼儿园、家长、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的不同策略。

3.1、幼儿园性启蒙教育的实施

学校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占主体地位,因此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充分利用隐性教育的作用,设计主题环创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环创设计是每个幼儿教师都会接触到的一项教学工作,也是幼儿在幼儿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环境,环创设计总是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潜移默化地会受教室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关于性知识的环创,例如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将性教育的知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也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并且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思考。

其次,制作手工,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学习性知识。教师可以将男生女生的某些生殖器官或者是身体上的某些私密部位用手工的方式制作出来,教孩子认识,告诉他们这是属于自己的私密部位,不可以让别人随意触碰。因此,笔者认为只要一线幼儿教师在这个层面多加思考,定能促进性启蒙教育的效果。

再次,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安排性启蒙教育的课程。除了间接的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直接的教学方式进行性启蒙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音像等多媒体的作用,如观看动画片《小威向前冲》或者讲故事等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知识的讲解。这种显性的教学方式会使性教育的效果非常明显,也有利于幼儿系统的学习关于性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设计游戏,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这一方式十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有关性启蒙教育的游戏,如假扮医生检查、扮新郎新娘、过家家、吵架扭打等这类游戏都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幼儿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获得性知识和性技能。

最后,利用绘本,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绘本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将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性知识通过图画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一种良好的载体。绘本色彩鲜明,趣味性极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绘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用各种各样幼儿喜欢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性知识的传授。

3.2、家庭性启蒙教育的实施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和家长在幼儿的性启蒙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首先,重视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仅仅依赖幼儿园一方的力量难以达成良好的效果,必须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家长应该自觉配合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并且家长应该积极地查阅和了解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方法,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关于性方面问题,家长能够很好地解答,而不是对幼儿的这类问题选择忽视,或者认为幼儿提出的问题是不当的对幼儿严厉斥责。

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性教育理念,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家长应该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转化几千年来谈“性”色变的观念,适应社会的变化。家长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正确的性教育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导。家长还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3.3、社会性启蒙教育的实施

社会和社区是人类生活在其中的重要环境,在幼儿性启蒙教育中也不能忽视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大力宣传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的必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家长和幼儿园是否重视性启蒙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传播。因此,社会应该充分利用媒体和各种宣传渠道,让大众破除几千年来中国纲常伦理和封建文化的影响,了解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文化。

其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除了增加幼儿的性知识,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之外,完善相关性侵害的法律法规也很重要,要加大对性侵害不法分子的整治;同时也要健全相关法律制度,防止不法分子找到法律的漏洞,肆无忌惮。只有在完善相关性侵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对幼儿性知识和性技能,这样才可以使性教育发挥最大的效益。

综上所述,只有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都对幼儿的性启蒙教育越加重视,就越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越有利于幼儿素质的提高。本研究基于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法和调查法的研究探析了当前我国幼儿性启蒙教育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的策略,以期对当前幼儿性启蒙教育的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芳芳幼儿性教育实施策略浅谈[J].发展2019(08):96

[2]任雪敏,谢宇飞,刘艺敏,等绘本在幼儿性教育中的应用及分析[J]科技风,2020(05):223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3

一、研究意义及理论分析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情境教学,为了幼儿园托班孩子在数学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对幼儿园托班孩子的数学启蒙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情况反思和解决方案。

(二)相关概念界定

生活化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为幼儿提供思考的空间,培养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启蒙教学:数学启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从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内容不是枯燥的数字和呆板的几加几、几减几,而本文由收集整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数学智能开发原则:教育性原则,从幼儿的认知思维特点出发;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要善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性原则,游戏等活动的设计对宝宝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相关研究综述

《注重数学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浅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儿童成长视角中的鲁迅启蒙教学研究》是有关数学启蒙的论文,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结合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孩子感知数学。《教学与管理》中写到启发式教学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新《纲要》指出:数学的评价应体现目标的多元化、方法的多样化,实行个别化的、关注儿童内在变化和情感体验的评价。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这些不同特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教师适宜说上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四)理论依据

1.创新教育的理论

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

2.幼儿园《纲要》科学领域

1)幼儿园《纲要》总则: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科学领域目标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科学领域内容与要求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4)科学领域指导要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3.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二、数学启蒙教学的途径

(一)营建创造的环境气氛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科学有效地教学形式发展幼儿创造力

1.交谈活动

通过交谈进行数学启蒙,不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去精心准备,只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找机会,便可自然而然地进行,从中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劳动活动

简单的劳动不仅不会累了孩子,反而能使他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从中学到知识,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

3.操作活动

孩子通过自由摆弄物体,获得了数学感知和经验,并对抽象的数学产生了兴趣。

(三)全面发展,注重幼儿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探求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比知识本身的多少更重要,在个性心理品质及能力的培养方面,强调幼儿会学,在提高幼儿不断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幼儿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四)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现在的教师要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要合理介入,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指导。对能力差、反应慢的幼儿要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要允许幼儿出错,不要急于求成,其实教育也是一种等待。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践和探索达到了合理发展,2--3岁的宝宝有了简单的数学能力,会数简单的数字。

(一)数一数楼梯上的台阶:对于托班孩子来说,长长的楼梯有时会让孩子感到疲惫而无味,但是实验表明一些有趣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宝宝的数学智能有所提升,而且也会增加宝宝上楼梯的乐趣。

(二)宝宝买东西:宝宝往往固执地要去做而大人不愿让他们做的事情,尝试放手一下,也让宝宝过一下瘾;增加了宝宝的各种体验,让宝宝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呢。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4

关键词:生态启蒙教育;载体;绿色教育环境

在自然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建立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少年强,则国强,一个人的发展是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幼儿教育对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设绿色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富有生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幼儿更加热爱自然,使人与自然、动植物的和谐相处从幼儿开始。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拥抱自然,发自内心地保护自然,也使幼儿的学习充满活力,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幼儿从小与自然相融合,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并且主动地加以保护,才能够使绿色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生态启蒙教育与绿色教育的内涵

生态启蒙教育的科学理论指导是科学发展观,需要教育以人为核心,完善学生的学习结构,将生态文明中的关键要素与幼儿教学相融合,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科学发展观融入幼儿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幼儿在潜意识中建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理念,努力将幼儿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同时又乐于维护自然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绿色教育一词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是一种现实生存教育,同样是一种适应社会的教育,致力于人的终生可持续发展,绿色代表了生命,代表了自然,也代表了未来。绿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很大的联系,要求人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每个人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也是一种环境教育。

二、以生态启蒙教育为载体为幼儿创设绿色教育环境的发展

(一)启蒙教育生活化

幼儿学习能力强,也有模仿的天性,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过程之中,要遵循幼儿的天性进行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幼儿学习能力强,但是这种学习是不拘泥于课堂的,在很多情况下,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更多,这也就要求将生态启蒙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去,例如,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挑选那些歌颂大自然的美好的内容,使幼儿对大自然呈现一种向往的态度,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他们才能更加自主地保护环境。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椭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例如,组织学生集体看晚霞、看日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且适时教育,让幼儿明白如果不对环境加以保护,这种大自然的美丽将会消失。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这种生活中的教育能够让幼儿更加热爱自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更能让幼儿理解,同时也自然地完成了生态启蒙教育。

(二)融入自然的课程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之中,幼儿长期坐在教室里,他们很难真切地感受自然,也就无法与自然相融合。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当适当增加幼儿与大自然相接触的机会,让幼儿在自然的游戏过程中观察、体验、探索……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带领幼儿集体外出写生,让幼儿身临其境,描绘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儿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幼儿自然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热爱自然。还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组织幼儿进行郊游,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进行嬉戏,其目的都是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又对幼儿进行保护自然的教育,这样是事半功倍的。但是在这些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重幼儿的人身安全问题,必须对幼儿进行保护,远离危险的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感受自然、接受教育,并且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幼儿的长久发展是极为有益的,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一举两得。

(三)创建绿色教育环境

在现今的教学之中,虽然幼儿的学习环境很好,但是与自然的接触并不大,我们应当增加幼儿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而开展校园外的活动的机会是有限的,并不能经常开展,所以要为幼儿创造一个绿色的教育环境。简单地说,可以让幼儿自行照顾班级中的盆栽植物,使幼儿萌发保护植物的意识,而且能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幼儿自己养一个喜欢的盆栽,教师进行适当的帮助,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寓教于乐,从对自己盆栽的保护发展到对自然的保护之中。还要增加校园的绿化,让幼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植物,让幼儿了解人类自身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鼓励幼儿从不践踏草坪这种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为保护环境出力,使幼儿产生成就感,也就使得幼儿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幼儿是一个人发展的开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绿色教育与启蒙教育相结合,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有利于个人自身的长久性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幼儿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环境、保护环境,拥有对环境的责任感,争当环保小卫士,为我国的环境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5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教具操作;幼儿数学教学;运用研究

本文是关于“蒙台梭利教具”为主要研究范围,从多方面来分析对“蒙台梭利教具”来进行研究和讨论。从理论角度来讲蒙台梭利教具是专门考虑儿童未来的一个发展机构来讨论进行的;但从实践角度分析教具来说,它自身的优势对于研究对象是有发展的,针对以上研究幼儿数学过程需要有效的进行改善方案以及需要调节的因素。

一、蒙台梭利教具对幼儿脑部发展的启蒙

幼儿是教育中的特殊群体,其自身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发展趋势,从每一个发展心理的阶段出发,找出每一个相应的年龄阶段应用的教具。蒙台梭利教具教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趋势出现了不同的教学差异。这些教学差异跟随着幼儿的心理及年龄发展而改变,发展可针对几个方面来进行,主要是对幼儿思维意识培养与智力开发为重要目标。蒙台梭利教具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和运用,通过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教具的优势也在他们身上发挥的淋漓精致,彰显其教具的作用,为教育的有效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近几年,独生子女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关注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而幼儿数学教学是幼儿刚刚接触新鲜事物的启蒙,属于启蒙教育,所以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重视。孩子的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时进行脑部开发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抓住了幼儿反映速度的关键时期。蒙台梭利教具对于幼儿教学的启蒙相当其重要,抓住启蒙等于抓住孩子的大脑。如果家长能够准确的掌握孩子脑部成长时期,就不会错过幼儿大脑发展的最佳时机。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争取做到步步为赢。蒙台梭利教具可以让孩子根据不同的感官来进行学习,它具有很全套的教学方法,具有自我更正的特点,让幼儿能更快的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更快的积极改正。数学学习不仅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还能够培养学习能力及应变能力。根据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蒙台梭利随之推出了使幼儿大脑容易接受又开发其自身兴趣爱好的数学教具。然而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蒙台梭利数学教具的操作及运用研究

蒙台梭利教具自身存在着对幼儿教育的基本功能。随着幼儿教育培养不断地发展,蒙台梭利开始重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感知及应变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有一定的使用规则,才能使教具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具本身持有它特定的规律,它可以是幼儿的玩具,但也控制幼儿在使用它时应该注意的方法,要教会幼儿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尊重及保护教具,可以让幼儿对教具的使用方法足够了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反映和大脑运作协调能力。在幼儿对它很全面的熟悉后,它便可以与其他学具变换替代的运用。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一是,感官教育;二是,科学教育和实体教育;三是,自主性教育,以下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对于幼儿来说数字是偶像派的玩具,也是幼儿时期有兴趣揣摩的东西。蒙台梭利认为数字是不一样的符号,数学又是不可估量的科学,教具抓住幼儿心理是让其在感官感知中进一步的培养探索幼儿的思考能力。幼儿接触基本的感官教育会积累幼儿对数学训练学习的重要作用。根据运用教具的学习,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了很大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的认知欲望。蒙台梭利教学是利用数学中的各种特点来进行对幼儿的教学,并不像传统教育理念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必须要学会或掌握一些其中的技巧来吸收每天所学的知识,蒙氏教具具有激发幼儿自身潜能发挥其积极向上开拓乐观精神的科学性的教材。蒙氏教具是为了让幼儿从中感到开心并乐在其中,通过兴趣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满足幼儿的心理特点。对于蒙台梭利认知的“自主性”是针对其教具自身能够完美的调动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幼儿天性的正确引导。使之在运用研究中让幼儿在浅意识里认知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做出纠正。强化幼儿对数学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出幼儿内心的潜能、毅力、潜质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善于发现新鲜事物的能力。蒙台梭利教具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但它的存在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发展,其蒙氏教具充分的挖掘出幼儿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充分的技法孩子的潜力。

三、结语

蒙台梭利教具的优点就在于它更胜于其它教具,它具有开发思维性,蒙氏教具能够从幼儿的实际立场出发,它的操作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运用研究。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幼儿的教育也更加的重视,蒙氏教具不断地激发幼儿的潜能和自身个性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6

关键词自信心蒙氏教育环境蒙氏教育法则蒙氏教具设置

中图分类号:G844文献标识码:a

montessorieducationandtheConfidenceBuildingofChildren

abstractConfidenceisthebaseandbridgeofsuccess.itistheinnerpowerofadvance.itisveryimportanttodevelopconfidenceforthechildren,becausechildhoodisthekeystageoflife.thebasiccontentofmontessorieducationismainlyusingscientificmethodstorealizethechangeofphysiologyandmentalityofhumanbeings.itisbasedonthenaturallawofagrowinghumanbody.itcaninspirethepsychologicalandphysicalactivitiesofchildren.theeducationenvironment,ruleandtrainingaidsofmontessorieducationareveryimportanttobuildconfidenceofchildren.

Keywordsself-confidence;montessorieducationenvironment;montessorieducationrules;montessorieducationtools

自信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在心理学中它是这样定义的:“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a.Bandura)在社会学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关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①自信即成功的基础也是成功的桥梁,是人前进的内在动力。而对于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幼儿来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更是显得至关重要。《3-6岁幼儿学习发展指南》就明确把培养幼儿自信心作为重要的目标。自信心既是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也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基本精神主要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成长变化的情景及其需要,从而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儿童心理与体能的活动,让幼儿发展成为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的和最幸福的人。②从这一基本精神中不难看出蒙台梭罗教育法有益于对幼儿自信心的保护与培养。现就以下几点浅谈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如何建立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

1蒙氏教育环境有益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与培养

蒙氏所指的环境就是儿童之家、幼儿园、培养幼儿的教育场所,是由成年人为幼儿特意准备的具有知识和富有感受性的,并且成年人也参与其中。

(1)从蒙氏教育环境的硬件上讲,其环境中的一切用品如桌子、椅子、厨子、水槽、马桶等都是依照幼儿的尺寸定制的,它们能够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幼儿能够轻松操作(如小扫把、小马桶等),在这些设施物品的操作中幼儿会充满兴趣,在成人世界中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会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独立完成,这无疑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从软环境上讲,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提倡为幼儿创立一个“爱和自由”的环境,幼儿与教师在其中相互平等、互相尊重,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工作、生活的空间。蒙台梭利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视幼儿为一个独立人以对待。幼儿是主体,是中心,幼儿可以自主、独立地在这一环境中自由活动,而教师则是这一环境的观察者、协助者,而不再像传统教育是环境的主宰者。这一环境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在自由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充分感受到作为“主人”的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教师只是在幼儿需要帮助时介入,给予幼儿引导、帮助和建议,而不是评论和指责,这从很大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幼儿的自信心,加大了幼儿工作过程中的成功率。

2蒙台梭利五个教育法则的提出有益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与培养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中提出了五个教育法则即:秩序法则、独立法则、自由法则、专心的法则、重复练习法则。③其中独立法则和重复练习法则的提出特别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1)幼儿在出生时生理的各项功能没有发育健全,心智也没有成熟,他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长大,随着幼儿的长大,他们渴望脱离成人的控制,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只有独立才能自由,独立是幼儿自由的先决条件。若不能独立,也就谈不上自由。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那它就必须帮助幼儿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对于幼儿来讲首先是生活上的独立,即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蒙氏工作中生活教育部分有很多内容:如倒水、系扣子、缝、锤等生活技能。锻炼幼儿学会穿脱马甲、换鞋、叠衣服、独立进餐、收放玩具等。④通过这些活动,孩子的独立做事的能力逐渐增强,做事与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也随之提高。在生活技能基本独立之后,幼儿会把关注点放在其他更深更广的工作中去,在独立完成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自信心也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

(2)幼儿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重复,如果是幼儿喜欢的,就会重复,当然这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强迫的。幼儿对于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反复去做,在不断的重复工作中得到发展,从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到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自信心也会相应提高。

3蒙氏教具的设置也有益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丰富而系统的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和其他教具不同,蒙氏教具是孩子用来工作的材料,而不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蒙台梭利教具的主要特点是:教具的设计可以使幼儿实现自我教育。⑤蒙台梭利认为教育要根据儿童的内在生命即自发性智能让儿童自由自然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了解儿童生命发展的自然程序表。也就是说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蒙台梭利每套教具材料及使用方法都是从简单变得复杂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幼儿在蒙氏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只有适合幼儿年龄发展水平,难以合适的工作,才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其欲望、使其专心投入工作。而大量教具的配备,幼儿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内在需要的教具去工作,再由教师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做出的不同的教具演示及延伸方法,使幼儿在稍有难度,但不至于无法到达的工作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无疑极大地保护了幼儿的自信心。教具本身在设计上具有错误控制的功能,能够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错误,独立正确地完成工作。错误控制的出现可以让幼儿在没有成年人的帮助下,通过错误控制的提示,独立完成各项工作,这十分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与培养。

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的一种感情。8岁之前是儿童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让幼儿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建构独立、自信,这些将成为他们建筑人生大厦的基石。

注释

①百度百科词条自信心创建者欲和齐田.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7

关键词:养正于蒙;训蒙失当;原因;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78-02

所谓“养正于蒙”,是指在少年儿童智慧开蒙之际对其施加影响,使之形成合乎规范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这种教育方法遵循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在促使古人自幼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政治观点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童蒙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得以拓宽,但其最终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从思想政治教育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从时代的视角出发,深刻剖析当代思想品德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古代训蒙教育中的合理因素,并使之为现代的思想品德教育服务。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一、古代训蒙的主要路径

“养正于蒙”的教育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易》便已提出“蒙以养正”的思想,至唐宋时期童蒙教育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容和程序。按照我国古代教育的传统,四岁左右为开蒙的最佳时期。此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心地纯洁且接受能力强,较易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具体说来,古代童蒙教育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路径:

(一)学习蒙学经典教材

几千年来,我国根据童蒙教育的规律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先后编写了卷帙浩繁的启蒙教材。这些蒙学教材和读物便于诵读记忆,流传甚广,如《急就篇》、《千字文》、《小学》、《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等。这些教材内容广泛,可划分为博物类、家庭蒙养类、起居礼仪类、伦理道德类等多种类别,不但可以运用于学校教育,而且在家庭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二)“齐之以礼”、“节之以规”

古人注重在儿童开蒙之际便对其进行行为礼仪和日常规范的教育,这也是品德教育在古代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体现。如《弟子规》中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请贵洁,不贵华”详实地规定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礼节。与之前蒙学教材的理论学习不同的是,该路径与儿童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不仅对儿童高尚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也有利于家庭蒙养的具体指导。

(三)社会环境的合理营造

无论是儿童诵读的蒙学教材,还是接受的礼仪规范,都是在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这一目的下产生的。一方面,许多事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楷模,在社会中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产生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做法,如古时男子的加冠礼,在家族和社会的渲染下成为一种庄重的仪式,既有行为约束作用,兼具强大的心理暗示功能。可以说,古代人们自幼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结合。

二、现今训蒙失当的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在儿童启蒙教育上投入了较之以往更多的精力和资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的童蒙教育正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信息爆炸时代来临、价值观念开始多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传统观念逐渐淡漠等现象密不可分,总的来说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主体训蒙失当、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因素

对于尚未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来说,家庭是他的“第一学校”。家长在童蒙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示范和熏陶将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推进和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子女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中心。这种状况虽然有利于家长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子女的教育上,但也容易产生两种比较极端的现象。一方面,有的家长在子女智慧开蒙之际并未以及时的教育对儿童的贪玩天性加以适当、合理地约束,纵容子女沉迷于空洞无物甚至具有不良导向的漫画、动画片及电脑游戏;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对独生子女寄予过高的期望,过早地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子女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养正”,未能在儿童思想品德形成之际对其施加指导性的有益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因素

蒙学、小学和大学是中国古代经典教育的三个阶段。儿童在步入学校之后,学校取代家庭和社会,成为童蒙教育的主要力量。按照我国现今的教育体制,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便从形式上开始接受一些浅显的教育,这与我国古代教育传统中的最佳开蒙时间是基本吻合的。但从其教育内容上看,学校教育未能合理地吸收古代蒙学经典中的精华,忽略了蒙学经典中合理因素对儿童启蒙的重要作用,不但错过了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最佳时机,而且是我国古代宝贵文化遗产的一种流失。另外,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学校缺乏专业化的蒙学教育队伍也是产生训蒙失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说来:首先,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盛行会使儿童受到不良观念的影响,从而形成攀比、拜金、自私等错误的品德意识;其次,给儿童带来更多乐趣的漫画、电视、电脑并未承担起灌输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义务,其中很多内容空洞,甚至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不利于童蒙教育的开展;最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社会淡忘,快餐文化盛行,这既不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常形态,也无法为童蒙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三、古代训蒙对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

对于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我们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古代蒙学教育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在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意识的烙印,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其中很多具有规律性的观点和方法至今仍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角度说,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古代童蒙教育中的合理因素充分运用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

(一)家庭应承担更多的训蒙义务

正如前文所述,家庭环境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始基性的作用。如此家庭应承担更多的训蒙义务,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家庭成员要进行正确的主观导向。子女在智慧开蒙之际,最先学习和效仿的便是身边亲近的长辈,因此,家庭成员应当注重自身良好修养的养成,在主观上给予子女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导向。一方面,家庭成员要从生活细节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应注重向子女灌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等良好的品德观念,并保护子女免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侵袭。

其次,家庭成员应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如果说言行示范、思想灌输属于主观环境的范畴,那么家庭还应为子女思想观念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一方面,家长应帮助子女更少地接触空洞无物、对幼儿智力开发无益甚至会对其价值观产生误导的漫画、动画片和电脑游戏;另一方面,家长应多让子女接触对儿童良好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大有裨益的蒙学经典读物,如《三字经》、《少仪外传》、《家范》等,并帮助子女加深对这些经典的理解。

(二)学校应进行系统的经典教育

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后,学校便成了开展童蒙教育的主阵地。但当前的幼儿园和小学在思想品德教育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教育内容不够完善、忽视了蒙学经典教材的重要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从改进教育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培养专门的蒙学教育队伍等多方面加以调整。笔者将相应措施的开展概括为“两个阶段论”,即短期和长期两阶段。

从短期层面上看,学校应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阶段,应初步引入一些简单的蒙学经典教材来配合现今的音乐、绘画和简单的识字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则应更加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这一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作用而不是使之成为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陪衬;另外,幼儿园和小学的蒙学经典教育还应两点成线,从广度和深度上提升小学生对古代蒙学经典教材的理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从长期层面上看,学校应当培养专门的蒙学教育队伍。就幼儿园来说,幼师是蒙学教育中的教育者,但当前很多幼儿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幼师的综合素质并不过关,大部分幼师只是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一技之长,幼师自身可能对不了解古代的蒙学经典教材。就小学来说,思想品德教育的任课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但相关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其人才队伍的建设无法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从长远上看,学校应加强对幼师和思想品德教师的队伍建设,使之更加专业化,并形成梯队班子的良好循环。

(三)社会应自觉承担更多的责任

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社会的大环境对儿童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对儿童的“塑造”,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说。

从微观层面上看,社会个人或团体应当充分考虑到其对儿童成长产生的影响,不能唯利是图。例如,漫画、动画片和电脑游戏的制作者和销售商,应当认识到其产品面向儿童的特点,在发挥其产品开发智力、娱乐生活等功能的同时,杜绝生产和发售具有不良信息或传达错误价值观念的产品。

从宏观层面上看,整个社会应当积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与错误的价值观做斗争。价值观的多元化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则让儿童从小就接触到内容各异、良莠不齐的文化信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鼓励人们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切实贯彻八荣八耻,从社会到学校到家庭,形成一个和谐、安全的网络,保护儿童免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的侵扰。

参考文献:

[1]陈学恂,金忠明.中国教育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4.

[2]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77.

[3]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方法及其现代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4]徐龙玺.习与知长,心与化成――我国古代少年儿童养成路径浅谈[J].吉林教育,2006(11).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8

【关键词】儿童;声乐;启蒙;辅导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启蒙和辅导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逐渐进入全面改革和创新的阶段,为了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儿童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需要对我国现阶段的儿童的启蒙和辅导教育现状进行科学和理性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儿童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和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超前的教育情况下,只有对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教育进行探索,完善儿童声乐教学的理念和声乐教学体系,才能保证儿童审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在阐述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现状

(一)声乐教育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儿童声乐教育目标模糊,不明确。许多儿童声乐教育逐渐演变成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儿童的启蒙教育是面对全体学龄前群体的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为专业职业教育活动。儿童的声乐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对声乐的兴趣和学习声乐的欲望,让儿童获得更多的心灵满足,因此儿童声乐教学应培养儿童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而不是单一的声乐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儿童声乐教学课时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人数大约在30~35人之间,声乐教学一般以集体的形式授课,一周2学时,同时要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儿童声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声乐教学内容只是一点而过,忽略了细节教学。由于时间和人数的限制,声乐课未能对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练习、辅导,导致儿童声乐水平参差不齐。

(三)声乐课程教学未能体现出专业性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大多数幼儿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自始至终都在教授歌曲,没有从儿童的声音特点出发,拔苗助长使他们各种唱法都不精。未能体现出声乐教学的专业性,声乐课程的安排与实际要求脱节。

(四)儿童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儿童声乐教师大多数来自音乐学院,虽然声乐教师在学校学习时是以声乐为专业课,但是声乐教师在教学前没有接触过学前儿童的教育,导致声乐教学水平存在差异。有一大部分儿童教师虽然能够很好的掌握声乐教学的方法,但是没有儿童声乐教学的经验,导致儿童声乐教育具有局限性。同时,由于儿童声乐教师缺乏系统的学习,导致儿童声乐教师无法提出新的教学理论,提出具有实质性的教学方法。

二、儿童声乐的启蒙与辅导方法

根据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现状,儿童声乐教学应明确培养目标,在声乐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他们的生理需求及年龄特征,有规划有目的的授课,传授发声方法、声乐基础理论及演唱状态或技巧,增强在社会中的竞争性和实效性。根据社会市场的发展,合理设置声乐教学内容,改进声乐的教学方法,将声乐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表现出声乐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启蒙性、教育性。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声乐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组织相关的儿童声乐教师和学生到相关的幼儿师范学院及高校去深造、观摩,呼吸新鲜空气和吸收新的血液。此外,还需注意儿童声乐学习的年龄段,加强儿童呼吸、歌唱时共鸣和吐字的训练,科学发音,培养儿童对声乐的兴趣。

(一)注意儿童声乐学习的年龄段

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幼儿、童年、少年和青春期等阶段,因此儿童在学唱歌时要注意他们的年龄段。有研究显示,4~6岁的小孩属于幼儿时期,让小孩参加声乐训练班之类的学习是没有必要。由于幼儿时期小孩的理解能力有限,且稚嫩的声带处于发育时期,发音的音域较窄,若不好好保护就会破坏孩子的声带。研究显示,幼儿时期的小孩最好是让小孩顺其自然发展,同时幼儿教师和家长可让小孩多欣赏和学唱一些儿歌,培养小孩对声乐的爱好。

对于7~9岁的小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对节奏、音准和歌曲等方面的理解,让儿童学习唱歌的基本知识,刚刚开始要小声唱歌,避免声带破坏。儿童声乐的培养主要以学习歌曲为主,最好是以儿童歌曲为主。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时刻记住不要让儿童模仿成人歌曲的唱法,避免声带受损。

对于10~15岁的孩子来说,这一时期是儿童嗓音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都要经历变声期,从医学角度出发,儿童变声期不宜学唱歌,但是变声期后是儿童学唱歌的最佳阶段。医学研究表明,男孩变声期在大约在12~14岁,女孩大约13~15岁。在变声期间,儿童的声带会出现充血和水肿的现象,这是自然的现象,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不必担心。在这一时期,若儿童用大本嗓大声唱歌,则会加剧声带的疲劳,最后导致声带肥厚。因此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儿童的声带变化,避免出现意外。

(二)加强儿童的呼吸训练

儿童的歌唱发声呼吸方法与成人歌唱发声呼吸方法一样,呼吸时肺、胸、两肋、横膈膜、腹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胸部自然的张开,两肋和横膈膜起到关键的作用,小腹是气息支持点。在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练习吸气到小腹,并能保持住。

(三)训练儿童歌唱中的共鸣

儿童的歌唱是以口、咽、鼻、头腔为共鸣点,儿童共鸣训练一般都是从小字组一的duo开始,然后向上唱到小字二组的re。国外一位儿童乐专家认为,儿童声乐训练应从C调的re开始然后下行音阶si。儿童在练习声乐时,如果声音位置不能集中往上,告诉儿童说当训练共鸣时感觉头上落着一只小鸟在歌唱,通过集中精力,通过多次体会这种感觉,效果较佳。

(四)儿童在歌唱时注意咬字吐字及音乐表现力

儿童在歌唱时应该自然大方、咬字清晰,符合儿童歌唱的特点,此外加强儿童的朗读能力训练。另一方面,儿童在歌唱表演时应该注意他们的音乐表现力,训练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与声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跟着声乐伴奏的节奏,培养儿童自助创新的律动能力。

(五)培养和激发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儿童对声乐的兴趣,增加儿童参加声乐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儿童对声乐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因此老师采取一些教学手段使他们的兴趣一直维持兴趣直到喜欢。这是声乐学前的一种前提基础与保障。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目前歌唱的训练形式多种,因此在训练之前,幼儿老师应先烘托他们学习声乐气氛,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氛围,然后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饱含热情有激情地歌唱。此外,教师还可定时举行唱、演、欣赏各个方面的比赛,对进步的儿童加以表扬,奖励小红花,拓宽儿童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习声乐的兴趣。

(六)科学的发声训练

由于儿童时期声带稚嫩,容易破损,因此科学有方法的训练方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儿童对生活缺乏经验,对一定的事物心里没有一定的感知性,甚至有时候不知道用什么器官来控制协调性。所以,教师在给他们训练时用想象的方法来使儿童的各个器官达到协调。对歌唱呼吸、放松喉部、咬字吐字以及歌唱表现能力等训练内容逐一进行,加深儿童的概念性,有效协调配合歌唱的器官,使儿童的高、低音区达到声音、位置的完美统一。

(七)训练儿童的歌唱情感艺术表现

声乐通过声音来检验的一种艺术,是一种看不见、闻不着的艺术,故需要我们每天及时获得审美的基础知识和积累对审美的经验,如此才能深刻理解声乐的审美。幼儿园教师在教儿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候,对歌曲的音乐背景、歌词的念白及内容、歌曲的内涵及中心思想进行详细的说明。培养儿童在歌唱中的情感此外,教师可教授学生的一些基本音乐表现手段:音的强弱、音的高低、音的色彩、音的高低等,帮助学生表达音乐形象。儿童的歌声是淳朴、童真及干净的,其对声乐的情感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更为强烈。因此,培养儿童对声乐的鉴赏力和鉴别力尤为关键。

三、结语

目前,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仍存在声乐教育目标不明确、儿童声乐教学课时不足、声乐课程教学未能体现出专业性、儿童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儿童声乐教学应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儿童声乐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声乐课程,改进声乐的教学方法,将声乐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声乐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还需注意儿童声乐学习的年龄段,加强儿童呼吸、歌唱时共鸣和吐字的训练,科学发音,培养儿童对声乐的兴趣。

随着高科技网络信息的更新,儿童的心里接受的音乐常识也在更新,需要结合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进行声乐授课,辅助多媒体中的摄像头进行录制,接着可以放在网络中或幻灯片中,让老师根据他们在录制声音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使声乐艺术更加直观化,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此外,先进的音乐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很多优秀的乐队伴奏,有强烈的民族风及节奏律动,对学生的演唱给与辅助和衬托的作用。可以培养儿童们的节奏感和音乐风格,进而达到歌唱的最好状态,表述歌曲的思想内涵,更激发了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因此,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声乐学习是实施有效的声乐艺术教学前提。

参考文献:

[1]黄可章.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J].北方文学,2011,(06).

[2]陈琳.关于儿童声乐教育的两点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2012,(04).

[3]王杨阳.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5,(09).

[4]程景丽.校外少儿声乐教学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5]蒋青,丁颢.论声乐教育的初始年龄[J].红河学院学报,2008,(03).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9

关键词:德育;素质教育;做法;体会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教育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目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孩子从小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骄蛮、任性、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做好德育教育。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德育因素,作为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午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伙房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后,老师可带幼儿去观察伙房,看工作人员如何给餐具消毒、拖地等;让小朋友亲眼看到工作人员的劳动,实际观察不仅可以让幼儿对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还能够让他们懂得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扔脏东西。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

在“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等一系列的节日当中,教师、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的由来、意义,在认识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兴趣。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中取材,让幼儿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如,让幼儿观看电视直播,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孩子们的自豪、敬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观看图片、录像了解首都北京、天安门等等。收集各种相关的戏曲、剪纸图片等,让幼儿从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和习俗。又如,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带领幼儿参观城市及校园的变化等等。回到幼儿园让孩子们把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彩笔画出来,用积木搭出来,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中。这样孩子们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记忆更加具体形象,增强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三、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如,在模仿动物、玩皮球等一些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玩具。在突发事件中,如激烈奔跑,幼儿不慎摔倒时;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要及时适当地进行引导和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意识。

四、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提高幼儿德育效果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主要场所,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幼儿与父母长期生活,他们往往受父母、家庭的影响更多。所以要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思想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强调正确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科学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总之,在素质教育当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志宇.幼儿园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08-01.

浅谈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篇10

论文摘要:幼儿舞蹈教育是幼教内容中的重要一部分,幼儿舞蹈教育就是通过舞蹈获得不断的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情操和品德。但是,目前我国在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着重视舞蹈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幼儿成长的错误教学。文章对我国目前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幼儿舞蹈教育在幼教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启蒙教育的时期,有很强的教导性。儿童在这个时期受启蒙教育的影响会较深,对儿童以后的成长影响也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重视,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被不断的提上日程。幼儿舞蹈教育就是通过舞蹈的活动培养儿童对艺术的情趣,用艺术的气息不断的影响和培养儿童的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儿童的个性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幼儿舞蹈教育是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有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通过舞蹈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儿童在幼儿教育这个时期刚刚接受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接受很多的实物、通过幼儿舞蹈的教育,可以不断培养儿童的智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此外,在幼儿舞蹈教育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发现和挖掘儿童的爱好、特长、个性、不断的培养他们的爱好、特长、发挥儿童的个性价值。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幼儿舞蹈一般是不同感官的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的舞蹈对培养孩子多种角度的审美观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目前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舞蹈教育不断的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舞蹈教育不断的被提上了日程。幼儿舞蹈具有舞蹈艺术的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幼儿天真、活泼的特点,幼儿舞蹈一般舞蹈时间短,内容结构简单,活泼有趣。幼儿舞蹈教育就是指通过舞蹈的活动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欣赏,培养儿童对艺术的情趣,用艺术的气息不断的影响和培养儿童的价值观、世界观,不断的发现儿童的潜质,促进儿童的个性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幼儿舞蹈教育的长期发展以来,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舞蹈教育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幼儿舞蹈教学理论,幼儿舞蹈教育往往是放在幼儿音乐课中作为课堂的点缀,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真正的发挥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舞蹈活动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高尚品德。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幼儿舞蹈教学重技能训练,忽略了儿童成长发展的培养,与幼儿舞蹈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幼儿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幼儿舞蹈教育必须根据幼儿成长的需要,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不断的改造和创新幼儿舞蹈教学,以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幼儿舞蹈教育在幼教中的意义 

幼儿舞蹈教育是通过舞蹈、舞蹈教学的氛围不断的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幼儿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舞蹈教育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启蒙性的培养,来树立孩子的审美修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个性,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体育、游戏等活动使孩子在接触、学习舞蹈的同时,了解和体验一定的艺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从小培养他们对美的感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幼儿舞蹈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儿童进行大量的运动,这有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并不断锻炼他们的毅力,持之以恒的信心,从而促进他们体力、智力的发展。此外,幼儿舞蹈教育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造的空间,让儿童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去表现,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幼儿舞蹈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舞蹈教育对儿童智力、创造力、审美观等的不断培养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起点,在起点就应做好素质教育。 

(二)幼儿舞蹈教育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个性价值的培养 

幼教是一个儿童接受教育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用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为幼儿设计一些教育课程,促进他们的成长,幼儿舞蹈教育就是很好的选择。幼儿舞蹈教育首先是一种舞蹈运动,通过科学、协调、适宜的舞蹈游戏、舞蹈活动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提高儿童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他们生理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不断的发掘他们的个性,培养综合能力高的儿童。其次,幼儿舞蹈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创造一种优美的气氛,不断的熏陶儿童,适宜的舞蹈动作,帮助儿童不断的锻炼自己,表现自己,从而不断的培养儿童对艺术的美感,培养他们内在的气质,提高他们对自己欣赏和自信心,不仅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 

(三)幼儿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智力、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孩子智力、创造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首先,由于幼儿舞蹈教程自身的特点,幼儿舞蹈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动作的练习,不断的锻炼身体柔韧度,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十分辛苦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对儿童进行鼓励,培养他们吃苦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毅力,让他们明白苦尽甘来的道理,明白只有努力、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从而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特点,通过幼儿舞蹈教学让他们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舞蹈动作的内涵,激发、启迪儿童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此外,舞蹈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幼儿舞蹈教育给幼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造的空间,通过舞蹈动作,培养儿童对舞蹈的感觉,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去表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四)幼儿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审美修养和道德培养 

幼儿舞蹈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最广泛的形式之一,在幼儿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舞蹈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儿童在优美的音乐中,伴随舞蹈的动作,不断的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对艺术的美感。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儿童提供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的空间。让儿童在音乐中激发感情,让儿童不断的感受音乐的美感,培养他们对音乐、舞蹈,乃至艺术美的感受,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幼儿舞蹈是让儿童不断的进行学习、表演的过程,舞蹈表演是对生活的再现,通过幼儿舞蹈教育,让儿童接受舞蹈艺术,不断的让他们理解生活中的某些故事和现象。不断培养儿童的理解生活蕴含的情感。幼儿舞蹈多数是整体的、简短的形式,并且常常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演出的,这种群体幼儿舞蹈长期可以不断的培养儿童团队精神,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品德。通过幼儿舞蹈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结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舞蹈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舞蹈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幼儿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幼儿智力、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审美修养和道德培养,而且幼儿舞蹈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幼儿舞蹈教育可以不断的发现、挖掘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个性价值。所以,我国幼儿教育要根据儿童成长、发展的特点,以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进行幼儿舞蹈教育的改革,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菁.以幼儿为本:幼儿舞蹈教育的关键所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2]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J].池州师专学报,2000. 

[3]曾大地.幼儿舞蹈教育及意义浅析[J]大舞台,2010,(01). 

[4]邹丽阳.浅谈幼儿舞蹈[J].中国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