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4:02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1

徐州,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重工业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资源基础让徐州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特大城市之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成为实现这一光荣、艰巨历史使命的前提和保障。围绕这一主题,徐州市政府、各级行政机关进行了认真思索和积极实践。

一、立足当前:法治政府建设的宏观背景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已载入宪法。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来看,建设法治政府,实现依法治国,大致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一)从“法制”到“法治”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在于,“法制”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代的法律和法律制度,这个意义上的“法制”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有的,而且是必需的,它不考虑所谓“良法”或者“恶法”的价值评价问题;而“法治”概念则意味着对“法制”作价值判断,它既是一种制度秩序,同时还表征着人们对某种理想、某种价值目标的追求,体现正义、自由、平等、人权等等价值。国家权力与法律二者之间是法律至上还是权力至上?如果说是法律至上,那么这个国家实际上是法律为治,也即人们通常所谓的“法治”。也就是说,“法治”的基本含义是指一种基本的治国方略,这种治国方略当然离不开“法制”,它建立在健全、完善、正当的法律制度基础之上。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立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尤其在行政法制领域,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颁布实施,对国家权力从决策、执行到监督,有了系统的规制。在此基础之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提出并深入人心,从“法制”走向“法治”,从健全法制到厉行法治,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反映了时代的呼唤。

(二)从“依法行政”到“法治政府”

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是依法行政,实现法治国家的关键是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它要求:行政权力的来源法治化,要于法有据,有章可依;行政权力的行使法治化,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对行政权的监督法治化,各级行政机关都必须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社会监督。这是依法行政的必备要件,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建设法治政府的唯一路径就是积极推动行政权力来源、行使和监督的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从国家到地方,各级行政立法对行政机关赋予的职权很多,但是政府该管的仍然没有完全管理到位;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义务的要求很多,但真正落实的很少;我们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资源很多,但仍然监督乏力。对照现实,可以清醒的看到,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没有真正落实,依法行政工作的现状与建设法治政府的差距仍然很大。因此,我们虽然已经在全社会树立了“法治”的思想观念,但是,我们仍然处在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务院《纲要》正是当前阶段的纲领性文件。

(三)从“依法执政”到“法治国家”

民主政治是政党政治、法治政治,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是法治国家对政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国家”的远景目标。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处于领导地位,在领导方式上实现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体现。因此,必须明确,我们要建设的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一定是党的领导下的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明确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新时期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从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从制度和法治的层面上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问题,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是实现法治国家这一远景目标的必由路径。

二、徐州法治政府建设实践

正是清醒的认识了当前我们所处在的法治政府建设的历史发展阶段,在通过对国务院《纲要》、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深刻领悟的基础上,站在地市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角度,徐州各级行政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谋篇布局,明确思路,以构建依法行政体系为主线统领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推进

国务院《纲要》以及省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若干意见》对法治政府进行了框架描绘。概括而言,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直面回答政府做什么,怎么做,如何督促政府正确作为的问题。省政府将上述问题的回答归结为政府“确责”、“履责”和“追责”。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市州一级地方政府职能,就是推动地市级政府在权力来源、权力运行和权力监督上法治化。如果从广义上进行理解,地方政府也具有决策职能,也包括推动行政决策法治化,我们将其细化为四个方面:一是职权法定,回答政府做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法律、法规赋予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梳理,界定职责权限,划定政府权力边界,实现权力来源法治化;二是流程再造,回答政府怎么做的问题。通过对法定行政职权的运作程序进行规范和优化,将每一项工作环节落实到岗、到人,在时间上体现效率,在责任划分上做到清晰、明确,实现权力运行法治化;三是绩效考评,提出并回答如何评价政府的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以及考评指标体系,对政府、政府的每一个工作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从工作绩效上进行综合考核;四是行政问责,回答如何督促政府作为的问题。通过对政府作为的评价结果予以合理运用,理顺行政问责机制和健全问责制度,明确行政问责主体、对象、事由、程序,实现权力监督法治化。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统一、严整、开放的依法行政体系。

(二)规范程序,突出质量,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

着力构建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将政府重要事项纳入决策规程范围。建立健全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开听证、专家咨询论证,实行决策公开、集体讨论和决策后评价等制度和程序。注重听取民意、吸纳民智,政府常务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列席,对涉及民生问题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发表意见,建言献策。

健全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加强政府抽象行政行为审查监管。进一步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明确各级各部门规范性文件未经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不得公布实施;确立了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制度、定期清理制度。根据现实情况作出废止、修改等决定,维护政令统一,将对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效用纳入监管范围。

(三)梳理职权,制定总规,以划定权力边界为重点推进权力来源法治化

组织开展了全市行政职权的清理工作,全面梳理执法依据。按照行政职权类别分类,对各部门报送的各项行政职权进行了审查、清理,列出各部门权力清单,向社会公布。

有重点的开展部门总规的制定工作。对一些涉及经济、社会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推动部门总规的制定工作,以部门总规固化行政职权边界。在部门总规的基础上,由各部门相应制定具体实施规范,形成政府通用制度规范、部门总规和部门具体实施细则为主体的制度建设体系,为规范全市行政管理活动提供实体和程序依据。

(四)优化流程,强化措施,以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为推手推进权力运行法治化

组织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的再清理。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在行政职权项目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全市原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及上级下放管理的事项进行了再清理。清理过程中,强调管理理念更新,倡导柔性化管理方式。对上级明令取消的项目,一律取消;对可以市场调节、行业自律或者事后监管的事项,相应予以取消或者调整为非行政许可的审批方式进行监管。对业务量较少或者非常态管理事项,予以暂停实施。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改善市行政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健全中心服务流程,强化中心指挥、督办职能。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真正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

(五)量化绩效,厉行问责,以考核问责为手段推进权力监督法治化

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占据重要分值。及时总结部门执法考核经验,探索实行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执法质量考核方式,力求客观评价各级行政机关执法质量和水平。在全市范围推广行政执法岗位量化考核计分方法。区分行政执法的不同岗位,根据岗位职责设定相应分值,并对职责完成情况制定不同评分标准,相对客观的评价和反映不同岗位执法质量状况。

加大责任追究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实施主体、事项范围、责任划分、追究程序等,确立了问责、治庸机制,明确了问责结果在目标考核中的运用。

三、努力前行:纵深推进依法行政体系构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

徐州法治政府建设实践表明,构建以职权法定、流程再造、绩效考评、行政问责为框架的依法行政体系,符合国务院《纲要》、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并且适应了地市这一层级法治政府建设的需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在依法行政体系构建框架内,纵深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向着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是有限的政府,它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行政审批是法律赋予政府及其部门的各项行政职权中的核心权能,只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现行立法体系下,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由中央、省级推动下的自上而下式的改革,市县地方政府虽然是各类行政审批事项主要的实施主体,但可以作为的空间有限。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如果法律所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视为是政府对公共事务管理核心事项、不得放弃责任,那么在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层级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更熟悉行政审批情况的市州县地方政府可以积极争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权力责任同时到位的改革选择。另一方面,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施方式,作出更加柔性、更加体现效率、更加体现服务宗旨的改革,也应当是市州地方政府积极作为的空间。

(二)创新行政管理模式,着力打造效能政府。法治政府是效能的政府,它要求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必须有效发挥政府功能,有效提高行政效率,有效实现社会效益。行政管理模式创新,是效能政府建设的主要抓手。一是在队伍管理模式上,借鉴和引入企业用人激励奖惩机制,健全完善客观、公正、公平和能力竞争的人才选拔录用机制,推行绩效同工资奖金挂钩的灵活付酬模式,调动公务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能;二是在组织结构模式上,消除传统行政层级观念,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按照区域功能实施行政管理,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三是在权力运作模式上,以推进电子政务为手段,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平台,延伸综合执法为助力,全面规范政府权力运作;四是在成本管理模式上,把行政管理成本与效益有机地结合,在注重行政管理实体过程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果效益,全面引入目标质量管理、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控制,高效率、低成本的履行管理职能。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2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及关于开展法治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就开展2011年法治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按照法治城市创建的要求,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文化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法治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努力打造一批法治特色品牌,把我街道建成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规规章健全有效、市场运行开放有序、公共管理高效规范、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法治先进区域。

二、工作目标

各社区结合实际,努力打造具有特色、便于操作、营造氛围、标准较高、可以推广的法治亮点品牌,力争到2011年底,在全街道形成一批法治建设的新典型、新经验,使我街道法治创建工作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三、具体内容

(一)街道法治建设特色:以“法治河埒合格机关”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以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制度为抓手,不断推进法治河埒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社区法治建设品牌

各社区:社区“法治老娘舅”——整合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治安楼组长等基层力量,加强法制宣传和依法管理,在2010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各社区进行全面推广。

四、推进措施

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社区法治老娘舅这个品牌要确定实施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领导、具体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把品牌项目实施作为“法治社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法治建设的计划和考核之中,并作为社区法治建设必成指标,作为社区主要领导干部述法的重要内容。

二是分段实施,强化监督。按照立项、推进、完成三个阶段的要求,把社区“法治老娘舅”实施过程进行细分,明确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进度。3月中旬前,完成立项和方案制定;3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通过组织开展活动、形成制度规范等,完成整体推进;10月下旬进行检查考核。街道法治办各阶段组织一次以上的督查,通过督查通报、落实整改等措施,确保品牌项目的实施。

三是科学考核,完善奖惩。街道法治办制定具体考核细则,街道依法治理领导小组通过对品牌项目实施述职评议、领导干部述法报告、品牌项目评估等形式,对品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创建“法治社区”的必成指标和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目标化管理。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品牌项目的实施工作,明确分管领导负责协调解决品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听取实施情况报告等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方案制定、自我评估、情况报告和台帐整理等工作,确保法治建设品牌项目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3

1、不断推进法治工作落实。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建设的意见》,围绕法治建设目标,突出“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抓住关键,积极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召开一次依法治县领导小组会议。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提升年活动。根据各成员单位职责和《<法治建设纲要(2011—2015年>任务分解方案》,制定《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14年重要工作目标任务》,并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充分发挥协调职能,检查、指导和督促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完成。

2、深入推进法治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普法办关于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深化法治创建,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纳入美好乡村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评比活动;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银行法治之窗”、“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推动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推动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开展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重点做好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等领域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3、完善法治建设考评体系。完善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标准,改进考核方法和形式,充分发挥法治建设考核的导向作用,提升考核结果的权威性。探索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

二、继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

4、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和主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实现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营造良好氛围。

5、深入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以及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6、大力宣传以宪法为重点的法律法规。2014年度重点普法目录。加强宪法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的主要原则、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宣传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7、加强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定2014年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继续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实施意见或方案的落实。突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以及所在单位、部门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行“机关法律集中学习月”活动,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优秀案例媒体展示活动;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结合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不同重点对象的特点和各地各部门实际,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中之重,创新方式方法,推动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取得实效。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结合各类重点对象实际,组织开展适合不同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活动。

8、深化法制宣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县“法律六进”工作制度(试行)》,实施“法律六进”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动普法向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延伸。围绕实现全县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为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大浦试验区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法制宣传;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化对外开放,提供全时空的法律服务;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依托乡镇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逐步建立常态化法制宣传机制,进一步深化“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提升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结合今年党和国家重大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扎实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江淮普法行”等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9、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并大力推进公民旁听庭审活动。加强城乡公共场所及基层村(居)普法阵地建设,依托农家书屋推进普法活动室、法律图书角覆盖所有行政村,继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设立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在加强普法网站等阵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中心作用,启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大众传媒履行公益法制宣传的社会责任制度,利用并推动在车站、医院、银行、邮政、电讯等公共区域建立固定法制宣传设施,开展法制宣传,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公共设施体系;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社会覆盖面和渗透力,实现普法对公共场所的有效覆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加强县创新管理网法治广场普法栏目、县司法局网法制宣传栏目建设,形成面向社会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媒体普法载体体系。

10、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以完善法治建设政府目标考核为牵引,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职能作用,建立和完善各部门责任机制、协调协作机制以及监督、保障等机制。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普法教育的工作机制。

1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宣传工作。举办全县普法骨干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培训;组织开展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宣传活动。

三、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12、推进法治文化组织协调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大力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法治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县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会。组织开展全县“县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建立一批县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13、推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机制建设。争取和运用好文化强省相关政策,探索“企业运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百姓受惠”的法治文化产品发展模式,用市场化的方式,鼓励中小和新兴文化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法治文艺作品创作。

14、推进法治文化传播行动机制建设。适时启动实施法治文化“四入行动”,即著名景区嵌入行动、繁华街区融入行动、乡镇村庄纳入行动、建制小区注入行动。在全县组织实施“千百十”工程(千幅法治漫画、摄影作品,百部法治小说、故事集锦,十部法治戏曲、小品视频、黄梅戏)以及法制公益广告征集宣传活动。继续加强法治广场、法治主题公园等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加大媒体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以及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公交站台、移动通讯、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载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刊播优秀法治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大应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引导和鼓励应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各级各类普法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建设,推动形成新媒体普法平台的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扩大新媒体普法的覆盖面。

15、大力推进开展各类法治文化活动。举办年度法治书画摄影作品竞赛及展览活动。举办一次法治建设论坛。推进各镇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艺演出活动。

16、稳步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创建工作。启动法治文化“双创”活动,探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县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创建。完善城乡公共场所法制宣传教育设施,加大法制公园、法制广场、法制长廊等普法窗口场所建设力度,依托县城、乡村公共文化场所,广泛建立各种普法阵地,大力推进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积极探索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在普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启动法治文化“双创”活动,探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示范镇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创建。推进差异化发展,加大法治文化“一镇一品”特色品牌建设力度。

四、加强普法工作组织领导

17、加强普法依法治理保障机制建设。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保障建设,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落实普法经费的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普法的积极性。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群团组织和行业组织的普法教育协调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大众传媒履行公益法制宣传的社会责任制度,形成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合力。

18、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各级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业务培训,举办一期普法依法治理质量提升年活动专题培训班和一期法制宣传教育信息员暨普法微博管理员培训班。引导他们利用各自优势,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4

【关键词】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D621.5【文献标识码】a

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哲学视域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是法治政府,它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服务型政府的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然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定位、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监督、行政责任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时代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设法治政府,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在目标层面上的辩证统一

从根本上说,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也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建设目标―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着眼点和目的就在于解决民生问题,“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①,“我们革命的目标,就是要使人民得到幸福。”②即通过发展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特别是通过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提供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我国政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否正真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③

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的行为目标,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分析“法治政府”基本要素和依法行政的原则,可以看出其实质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性质。法治政府有三个基本要素: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设立;行政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权的行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有六项原则: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无论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素,还是依法行政的六项原则,既体现党和政府的公民权利、为民服务和解决民生的本体理念,又包含着对理念实施的法治保障。

在本质上,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是统一的。服务型政府首先是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行政的导向是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同时在服务过程也必须是依法行政。因此,法治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虽然服务型政府的宗旨及导向是侧重于“服务”,法治政府强调的政府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和方式是“法治”,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从根本上讲,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均是对政府行政提出的要求,只是强调的角度不同而已。从目标层面上看,二者是统一的。

在实践层面上的辩证统一

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设法治政府,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客观需要。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从实践中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步的进程始终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治理方式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化是核心,政府职能转化的实践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实践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设法治政府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

第一,法治政府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明晰了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定位。更好地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明确二者的边界。“成熟经济体最显著标志是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④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政府要把发展不限于经济范畴,还必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制度文明和社会进步等。因此,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必然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进而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法治政府明确市场经济的主体,即明确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彰显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服务功能。创造财富的主体是企业和人民群众,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主体是政府。因此所谓的转变职能是指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和创造财富服务,转变到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竞争,激发创造财富主体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加快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设法治政府在实践层面上的辩证统一还表现在正确解决了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政府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当前的传统观念是体制下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思维惯性下政府存在很强的“集中偏好”,但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分散决策,而科学决策和执行需要先决条件,如信息对称与否、利益取向、决策目标是多重的还是“单一”的、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等,不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政府不但难于根据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切实转变职能,反而会把不适当的决策“强加”给市场,甚至代替市场选择。这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和在谈市场经济时所提出的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要求是背道而驰。正是由于二者在实践中的统一,明析了政府与市场的边际,明确了市场的主题,保证了政府的服务功能,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政府存在的基础是为公众提供服务,没有服务政府就丧失了合法存在的基础,检验政府的服务标准是人民的满意程度。“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⑤因此,法治政府应提供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保障,没有法治,政府不可能成为服务型政府。尽管在形式上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但最终体现为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手段。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法治政府的建构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保障。因此,依法行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手段。手段一旦产生,就可能脱离目的而具有独立价值。法治政府不仅是服务型政府的保障,还有着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型政府也可能存在冲突,服务型政府是以目标为导向,目的导向的结果就是重视效率。而法治政府则强调过程,重视过程建设自身就是重视公平。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在实践中互相依赖、相互促进:手段服务于目的,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最终为实现目的服务。

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服务型政府真正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宪法表明,一切权力皆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充分尊重公民权利,尽管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努力与预定完成的目标尚有差距,但仍努力向人民不断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也不断提高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也使得公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权益逐步得到有效保障。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是“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对政府的服务要有正确的理解,政府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绝非单向为公民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政府和民众的互动过程。因此,政府与公民之间必须建立起良性互动机制,才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如何做到良性互动?首先,确保公众对政府提供服务的起因和内容的知情权。其次,确保公众对政府提供服务过程的知情权。即让公民知晓可以通过何种形式、何种程序能获得服务。最后,确保公众对政府提供的服务不满意的救济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和民众的互动过程同时也就是依法行政过程。而政府实现依法行政,就能使自己的权力的运行公开化、透明化,并且受到公民的监督。政府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充分提高行政效能,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宗旨。

另一方面,现代行政法体现公共服务的本质。建设法治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是现代行政法的本质体现。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益阶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种矛盾也逐渐凸显。

因此,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而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的更高目标。法治政府是最低限度的行为规则,服务型政府是更高目标。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必先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必定是法治政府,因为:第一,服务型政府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第二,服务型政府是违法必究的政府。第三,服务型政府的法律将是真实保护公民权利的正义之法。服务型政府中公民本位和公民意志在公共管理中的决定性地位保证了服务型政府所制定的法律必然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也是对公民权利的真实保护。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是在对改革道路及其目标的思考中提出的一项战略性目标。服务型政府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政府的性质是为民服务,它是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总体框架下,坚持以公民本位指导理念,把政府视为服务者主体,把公民视为服务对象,经过相应的法定程序,按照全体人民的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必须是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其基本特征。同时,加强法治建设,依法行政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我国政府就其本质来说,是依据宪法原则建立并运作,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宪法并按照宪法原则办事,才能在全社会树立政府的权威,确立政府的社会公信力。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在我国,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是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人类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政府被赋予了行使服务的权力。然而权力是把“双刃剑”,善用之则利于人,乱用之则伤人,故提出“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个“笼子”就是法律,这个过程也是加强法治建设过程。“建设法治政府”是现阶段政府建设目标的正确选择,坚持依法行政是政府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保证。

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一方面,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动依法行政的深入发展。如前所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依法行政,必须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前提。然而,考察服务型政府建设之于法治政府建设的作用,可以看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才能有利于推动依法行政的深入发展。

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依法行政所追求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同建设服务型政府并非相互对立的事物,都是对政府建设的要求,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是从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法制建设角度来谈的,而后者则是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角度来论述的。从具体内容上分析,其实二者有契合之处,如建设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也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一环。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对于国家的要求必然是法治国家,对于政府的要求必然是法治政府。一方面,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将政府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所有行政行为必须纳入法制化范围内,必须做到严格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我国法治政府的构建,能有效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正如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作者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本文系厦门城市职业学院2011年度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11-03)

【注释】

①⑤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09页,第80页。

②:“谈谈青年的学习和生活”,《文化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36~437页。

③唐晓清:“始终坚持执政的根本宗旨和理念”,《求是》,2014年第13期,第33页。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5

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梯田建设:通过严把“四关”把好:田面关、地埂关、削坡关、道路关)注重“两个快上”上机械、上人力)狠抓“七种安管形式”即落实持证上岗、安全责任书、安全合同、安全保险、跟班作业、选择经验丰富的机手和技术人员、下班清场7种安全监管形式)抓好“四项验收”中验、自验、准验、终验)落实“两种机制”目标管理、末位淘汰)抓好解川至彭姚川3万亩梯田示范带建设。完成流域综合治理面积25km2实现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三是预防监督:坚持落实“三同时制度”水保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突出“两大主题”方案编审和监督执法)加大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报和审批力度。依法管护好各项治理成果,联合农综、扶贫、发改、国土四部门共同完成全年梯田建设任务。二是流域治理:围绕“四个结合”将流域治理与果树栽植、淤地坝周边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退耕还林相结合)突出“五种模式”荒山造林+果树栽植+沟道淤地坝+优质梯田+坡面种草)重点围绕淤地坝工程周边环境治理、梯田建设、水保项目工程开展配套建设。力争使全县所有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落实率达到100%。加强水保执法力度。确保及时发挥效益。要抓好水保国策宣传教育,着重突出新颁布的水土保持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水保法律法规意识。四是淤地坝管护:围绕日常管护和综合开发两个重点,严格按照《县淤地坝工程管护办法》县淤地坝安全预警预案》做好淤地坝工程的隐患排查和管理工作,完善工程防汛管理制度,明确管护人员,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备落实防汛抢险物资,确保各工程安全运行。

配套田间道路21公里。三是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项目:计划建设基本口粮田5500亩。三大项目”一是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计划新修基本口粮田7958亩。二是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计划新修梯田7500亩。

四大措施”

1以项目论储为支撑。以流域综合治理和坝系建设为重点。并积极向上汇报,全面夯实发展基础。要认真研究国家、省市关于水保生态建设的政策和投资动向。储备四郎河代店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固沟保塬综合治理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省上两级计划盘子,从而为水保生态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2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省委、省政府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项目的大好机遇。每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0km2以上,全面提速治理步伐。充分利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全力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农发梯田、重点口粮田三大水保项目。新修基本口粮田2万亩以上,不遗余力地配合推动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善流域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3以新《水土保持法》宣传为重点。大力宣传水土保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林权改革、生态工程效益开发等事业全面发展,树立水保工作新理念。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作用。提高广大群众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水保执法宣传。达到开发与治理协调,建设与管护同步。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载体,创新模式,宣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由单纯治理向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转变;由防护型治理向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变;由单纯人工治理向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转变;由部门单一实施向多部门、多元化治理转变。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6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规划局关于切实加强规划执法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200*]34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实施意见》(*委发[200*]103号)有关精神,坚决遏制违法建设的发生,确保我区建筑市场良好秩序,开展全区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要求,统一指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又快又好发展,努力实现“三最”奋斗目标,加快构建和谐**。

二、工作目标

(一)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对新增违法建设,发现一处,坚决制止、查处一处。

(二)全面清理已有违法建设。对已有违法建设,在3年内分步、分类依法予以清理和解决。

(三)建立和完善全区违法建设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三、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市**区整治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筹、协调、指挥全区违法建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治违办)设在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按照市整治违法建设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负责协调我区违法建设整治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实行分区巡查责任制。各镇、街道按照分区负责、分片包干的原则,负责本区域内违法建设巡查和制止工作,并将发现和报告责任落实到社区委员会和村委会,坚决制止新增违法建设。新组建的整治违法建设联合执法队负责全区违法建设的巡查监督工作。

(二)实行拆除属地包干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原则,各镇、街办抓好本区域违法建设拆除和整治工作。区治违办统一些协调、监督各镇、街办的拆违工作。

(三)实行违建当事人市场禁入制。要定期将情节、性质严重的违法建设单位予以公开曝光,凡被列入曝光范围的,规划、建设、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不受理其许可或登记申请(已受理的可不予审批),土地管理部门可不受理其土地招拍竞标竞买申请。对参与违法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不予受理其设计、施工的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协助处理告知函,及时将违法建设单位及其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违法行为,纳入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之中,依法严肃处理。

(四)建立和实行整治工作联动机制。对已查证属实的违法建设,国土、建设、规划、公安、房管、工商、卫生、环保、市政公用、供电等部门要根据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协助处理告知函,严格执行《**市禁止违法建设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违法建设的协查协处工作。对违法建设严重尤其新增违法建设制止不力的有关镇、街办,国土、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可限制、减少该区域建设用地供地指标,或不予受理、批准该区域规划调整。

(五)切实做好配套保障工作。各镇、街办及区市级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违法建设拆后建渣清运和绿化整治工作,积极做好违法建设拆除后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区监察部门要尽快出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区政府法制部门要及时做好违法建设整治的法制保障工作;区财政部门要拨出专款,保障区治违办、违法建设整治联合执法队伍建设、违法建设拆除补贴、违法建设整治奖励等工作经费。

(六)实行专项目标管理督查制。要及时制定整治工作专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形成有效的目标管理及督办机制。

五、2006年全区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安排

(一)主要任务

1、组建整治违法建设联合执法队伍,制止城市重要区域、特殊区域及主干道两侧新增违法建设,违法建设预防和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完成上级下达的违法建设拆除目标任务。

3、区级相关部门完成违法建设整治配套保障工作任务。

(二)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2006年2月24日——3月15日):制定违法建设巡查方案和违法建设整治专项目标分解方案;向市治违办上报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方案;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在全区范围内营造防违治违的强大声势。

第二阶段(2006年3月16日——11月20日):实行严格的违法建设巡查监督,坚决制止新增违法建设;组建违法建设整治联合执法队伍,开展违法建设巡查监督工作;组织开展违法建设普查工作;集中整治、拆除严重影响城市规划、严重违反“三个集中”要求及危害居民正常生活的违法建设。

第三阶段(2006年11月21日——12月底):迎接市治违办对我区违法建设整治任务进行的验收考评,并拟定2007年违法建设整治工作计划。

六、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形成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要把整治违法建设列入各部门和各镇街办重要工作,各部门和各镇街办要成立拆除违法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辖区及职能职责范围内拆除违法建设工作,确保拆除违法建设工作得到落实。

(二)疏堵结合,发挥各级力量防违治违。要区别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违法建设当事人的疏导教育工作,努力引导违法建设单位自行拆除违建。区级各机关、事业、群团单位及各镇、街办及党员干部要个人带头自拆,切实做到不实施、支持、参与、包庇、放任违法建设、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7

一、加强电网建设保障工作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供电企业的可靠性保障。因此,要继续抓好电网建设,以市场需求为电网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有效提升电网建设保障工作,共同营造电网建设的良好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做好电网建设发展规划

电力建设应当按照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电网企业要负责组织编制本地区的电网建设规划,依照法定程序报县(市)政府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乡镇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各级政府应当结合电网建设规划,安排和预留相应的电网建设用地、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和地下电缆通道,并加以控制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电网规划,不得非法占用预留的变电所土地和线路通道。

(二)做好电网建设年度计划

各级电网企业负责提出本地区电网建设年度计划草案,报当地发改部门备案,由上级电力主管部门下达年度投资计划,作为当年度电网企业实施电网建设、各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行政审批职责的工作依据。列入年度计划的电网建设项目,由市规划、国土部门和各县(市)规划、国土部门按照市县分工落实用地指标。220千伏及以上的电网建设项目按照规定程序,列入省重大工程计划,适用相关优惠政策。另外,在大型电力设施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应选用灭火效率高、对设备损害小的自动灭火设备。

(三)开展项目立项核准工作

依法应上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电网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核准手续。依法应报省、市发改委核准的电网建设项目,按照《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办理申请核准手续。

县(市)及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的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要优化审批服务工作,加快电网建设项目的前期审批工作。

(四)积极保障电网建设用地

电网建设用地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国土部门牵头负责,根据电网企业提供的建设年度计划,优先安排并保障电网建设项目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受理项目用地申请后,应开辟绿色通道,在20个工作日内依法做好土地审批等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电网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等,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组织,按照各县(市)政府制定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在15个工作日内向权属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协议并全额支付补偿费用。项目所在地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积极支持和协助电网建设,尽最大努力做好相关协调和服务工作,为电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保障顺利实施。

(五)做好电网建设行政许可工作

电网建设规划许可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规划部门负责。在受理项目申请后,应开辟绿色通道,在10个工作日内依法做好项目规划许可等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电网建设施工许可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建筑业主管部门负责。在受理项目申请后,应开辟绿色通道,在10个工作日内依法做好项目施工许可等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六)做好电力线路建设的拆迁和补偿工作

对500千伏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在其走廊内按照设计规程必须拆除的居民住宅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负责,依据各县(市)政府制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在15个工作日内向权属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协议并全额支付补偿费用后,按照批准的项目选址意见书依法实施拆迁。220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在其走廊内的居民住宅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在技术上满足相互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跨越。在架空电力线路、电力设施附近规划建设时,应保证其与架空电力线路、电力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包括杆、塔基础)和地下电缆通道建设不实行征地,仅对杆、塔基础用地向权属单位或者承包经营权人(使用权人)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架空电力线路走廊通过林地时,需要砍伐、清除林木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手续,并给予林地、林木所有人或者经营人一次性经济补偿。

电力线路的政策处理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组织,按照各县(市)政府制定的补偿标准,在15个工作日内向权属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协议并一次性支付补偿费用。项目所在地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积极支持和协助电网建设,尽最大努力做好相关协调和服务工作,为电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保障顺利实施。

(七)做好输电线路改迁工作

因政府重点工程或其他公益性工程,涉及电力线路、电缆及其他电力设施需改迁的,应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改迁申请,包括改迁理由,需改迁的输电线路的名称、位置、范围,以及开发项目相关资料,并经电力部门初步审批同意,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规划、环保等部门提出相应意见和线路通道审批后方能组织实施。输电线路改迁(建)项目的环评文件应由改迁(建)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规定向环保部门报批。迁移、改造相关设施的费用由主张方负责承担。

(八)做好电力架空线入地工作

县(市)政府应当按照本辖区架空线入地规划和建设计划,协调落实变电站、开关站等站址的用地相关手续及道路修复、绿化补种等事宜。除中心城区和经电力部门同意的电气化示范村镇外,原则上不推荐架空线入地,县(市)政府需要在本辖区架空线入地规划外增设电力架空线入地项目的,可与电网企业协商并落实资金后,由电网企业组织实施。县(市)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在统筹平衡各类掘路施工计划和制定综合掘路计划时,应当优先安排电力架空线入地项目的掘路及地下路径计划。

(九)开展电网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

根据绍兴市电网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对电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前期配合、开工条件、施工保障、投产条件以及组织机构建立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的主要对象为项目所在(所经)的县(市、区)政府、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管委会、乡镇(街道),配合考核对象为相应的规划、国土和环保部门,依据考核得分,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考核得分与县(市、区)政府、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管委会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并实行配电网投资安排与输电网建设相挂钩的机制。对于支持电网建设贡献突出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在该地配电网投资计划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和支持。

二、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电力设施是电能生产、输送、供应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用设施。电力设施安全对保障供电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电网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供电企业要加强对电力设施的日常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制止违反电力设施保护相关规定的施工作业或其他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供电企业要在每季末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在发现情况后24小时之内上报。

市安监局作为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单位,要负责做好安全隐患整治方面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安全隐患的联合执法工作。要牵头做好电力安全隐患的联合整治工作,对于供电企业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协调办公室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整治。对一般性的安全隐患原则上在7个工作日之内调查整治。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应通过市安委办明确责任单位、整治期限进行整治。整治责任单位应每月将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整治完毕后由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进行验收评估。

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开展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组织、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进行电力安全隐患的联合执法行动,负责做好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配合供电企业做好外力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赔偿和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中的相关补偿工作。

(二)开展电力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供电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内部治安保卫防控机制,落实电力设施保护的防范措施,加强对电力通道和电力设施保护区的治安巡逻,发现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和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电力治安综治办公室。

市公安局作为电力治安综治办公室单位,负责电力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日常工作,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和有关县(市、区)开展电力通道治安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对电力通道附近外来人员的管理,取缔非法废旧金属收购点,开展电力设施治安群防群治工作。每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少于2次。负责监督、协调各级公安机关侦破、查处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案件,对重大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协调侦破。各级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和完善“打、防、控”警电长效协作机制。

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支持开展电力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的监督考核工作

市委政法委(综治办)要组织、协调开展电力通道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市安监局(安委办)要建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将电力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内容。

电力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和电力治安综治办公室原则上每季首月召开季度例会,及时沟通、协调、监督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成员单位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效能的监督检查,每年末进行一次对各县(市、区)、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及相关部门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市政府。

三、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统一领导、整体联动、通力协作的原则,切实发挥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保障电网建设有序推进和保护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绍兴市电网建设领导小组是保障全市电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解决电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绍兴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是全市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领导机构,下设电力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和电力治安综治办公室,分别负责开展全市电力设施保护区安全隐患整治和电力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8

关键词:基层;法治文化;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8-0083-03

一、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决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的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精神的重要治国方略部署。法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专制等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法治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四个部分组成。物质文化是具有物质实体形态的文化成果,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如法治文化公园、法治走廊、法律标志、雕塑、法制宣传资料等;制度文化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构建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如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观念文化是人们法治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化育而成的对法治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涉及到法治的信仰、观念、思想、艺术体系等,如法治标语、法治目标、法治理想、法制观念等;行为文化是指人类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以礼仪、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如法律咨询、法治网站、审判罪犯等。

法治文化蕴含于法治建设之中,对法治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无论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还是要建设和谐社会,都离不开法治文化建设的支撑。

第一,法治文化反映人们对法治的性质与功能的理解,是人们对法治认识升华的体现。美国新自然法学代表人物朗·富勒说过:“法律是使人们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他把法律看作是一种持续的、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作为有目的的活动,法律的特点是会遇到许多困难,而法律要实现其目的,就必须克服这些困难。在我国当今社会法律的至上权威还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法治文化建设,克服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进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必不可少。法治作为舶来品,早在古希腊时代,古希腊法学思想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对法律性质和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柏拉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而且在短时间内又没有好的方法把统治者变成哲学家,则法治仍然比人治要好,是第二等好的国家。柏拉图是第一个阐述法律的社会功能、法律的至高无上权威、法治必要性以及法治的各项措施的思想家。他提出通过法律维护正义,认为正义原则是“国家的基本法”,政府权力不应该给予最强者或最富有的人,而应给予服从法律者。法律没有权威的国家易于毁灭,而法律高于统治者的国家能得到神的祝福。柏拉图这些法律至上性质和法律功能的思想至今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同样表达了这种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倡导一种法律至高无上、法律的神圣权威和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科学观念,它一直是支配西方至今的法治传统。我国宪法庄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见维护宪法的尊严和至上地位,就是人民最大最高的利益和正义。

第二,法治文化引导人们的守法意识和对法律权威的尊重,为法治建设提供“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利诱达到目的的能力,是一国综合实力中基于传统的军事、经济等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十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法治文化通过实践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人们知法、尚法、守法,从而提升人们内在法治理念的精神升华,形成法治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法律化习惯。法治文化一旦深入人心,形成人的思维定势,就会成为推动、维护、强化法治建设的动力源,构成法治建设的软实力。我国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来源于人民的需要,人民是法律的主体和目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决定了法的内容。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依法表达自身诉求的水平,增强依法参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管理的能力。

第三,法治文化建设能有力促进我国整体法治建设目标的实现。法制宣传教育是普及法律知识、更新法制观念、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开始于1986年的全民义务普法教育已经到了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实施阶段,经过20多年的普法,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已经迈入更深层次的观念变革和法律信仰逐步确立阶段。树立起全社会对法律的正义感、信任感、依赖感是实现法治目标的思想基础和社会环境。正如2011年10月国务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中所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出了更为突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但现实中守法、执法、司法等法律运行的环节与有法可依的法制现状出现严重失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全社会法律信仰的缺失和法治理念的不牢固,要解决这一问题,法治文化建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克洪认为文化结构分为有形的显型文化和无形的隐型文化两大结构。参照该文化结构理论,法律文化也可分为显型结构上的法律文化和隐型结构上的法律文化两大结构,前者的表现如法律法规、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后者如法律心理、法律意识(观念)、法律思想等。一个国家法律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显型法律文化与隐型法律文化相得益彰,协调统一,而我国目前显型文化层面上的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完备和隐型法治文化建设的进展缓慢之间的失衡,迫切需要我们下大气力开展对全体社会公民的法律信仰、法治理念的教育、培养。只有先进的法治文化变成为一个社会牢固的社会意识、民风良俗,法治理念才能变为现实,依法治国才能最终实现。

二、我国基层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难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六个五年普法教育的开展,使各地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表现在:法治文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阵地建设初具规模;专门队伍建设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度不断提高;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开展了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社会矛盾多发地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仍面临许多困难,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是基层法治信仰认同普遍缺失。法治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而全民参与性是不可缺少的。受传统习惯意识和中国本土文化重血缘、重乡缘、重业缘、重学缘、重友缘的为人处世哲学的影响,人们解决问题方式的思维定势必然是“情、理、法”的人治思维,而不是按照“法、理、情”的法治思维来作为。人们对法治缺少崇尚和信仰,遇到矛盾纠纷和自身利益受到不法侵害,往往寻求“情大于法”甚至“拳大于法”的私了途经,或者“权大于法”的行政途径去解决,而不习惯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基层社会的尚法、遵法、用法意识还很薄弱。

二是各种消极因素干扰基层民主法治进程。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一些基层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不能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对中央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要求,不能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深刻体会,反而与民争利,丧失了共产党员践行党的先进性的应有品德,从而引发各种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越级上访事件频频发生。少数工作人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甚至玩弄法律手段使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合法化,极大伤害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善良感情,损害了法律在群众中的地位,群众对民主法制缺乏信心,参与程度不高,法治整体氛围不强,法治文化建设难以健康发展。

三是法治权威远未形成,群众期待通过法律途径实现公平正义的诉求遇到诸多障碍。诉讼过程繁琐复杂、费用高昂,令群众望而却步;司法腐败,权力干扰,以及某些执法机构工作效力低下和办事不公,导致法治信用丧失。群众耗费很大成本和代价打官司,合法权益却依然得不到维护和实现,便转而寄希望于“青天大老爷”,寻求领导的行政干预和权力帮助。这是出现“不信法”,“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现象的重要原因。

四是经济文化发展不相协调,制约着基层法治文化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增强公民法律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基层群众法治精神的思想培育和观念引导有其长期性、延续性的特点。人们对法治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社会文化事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投入相比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法治文化建设缺少阵地,或阵地荒废难起作用,更难谈载体形式创新;或者已建成的法治文化阵地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浪费现象,经济建设蒸蒸日上,但文化建设尤其法治文化建设“一阵风”,法制工具化倾向明显。

五是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认识、宣传、责任不到位的现象。法治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队伍建设、部门联动和经费供应缺乏制度性保障,法治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基础不牢,成绩难以巩固。我国法治思想的确立不过是改革开放后近30年的事,而这30年又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资讯发展最猛、理念更新的最多、利益矛盾最明显的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考验,这就要求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力量必须具备充沛的能量和坚定的决心。

三、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关系到全体民众思维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改变。以往我们只是强调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依法治吏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用,却忽略了社会整体文化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在全民中树立起法律的尊严、崇尚法治的意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这当中要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又要顾及社会因素和历史传统,需要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民众的实际需求积极推进。

第一,法治宣传教育要以培育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为根本目标。法治宣传教育起着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氛围的作用,是法治文化的基础。法律信仰是一种内在心理信念,表现为从内心深层情感上尊崇法律、忠诚法律、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处理矛盾纠纷、规范言行。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治国家里,法律有着至上的权威,法治社会里人们的法律信仰,要溶入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中。法制宣传是培养公民法律信仰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行政执法部门,不仅要把“谁执法,谁普法”作为公职人员应有的责任看待,而且要把执政为民的理念灌注于“为谁执法、普法为谁”的工作理念中去,树立公职人员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公务活动中,杜绝做人情事、办人情案。法制宣传教育要注重公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培育,在民主法治建设中,不仅让公民知道自己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而且行为中有自觉服从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使群众充分认识到权利受到侵犯时,寻求法律救济才是最大的实惠。法制宣传教育要与法律实践相结合,普法教育应在以往的经验和成绩基础上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宣传培育活动,把法律知识送进机关、社区、村镇、学校、企业、单位,使人们感到法律生活就在身边,人人需要法律熏陶;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护权益靠法”的社会风尚。要实现这一目标,法治精神的培育和观念引导必须长期不懈坚持下去。

第二,基层民主与基层法治同步进行,为法治文化提供生存土壤。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民主国家治理的两个车轮,两者互为条件,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基层民主决定谁来代表民众行使“公权力”,而“公权力”行使的好坏直接与每个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基层民主发展的好,可以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民主的价值,共享民主发展的成果,从而追求法治保障民利的实现,法治文化也因此得以巩固。人们只有对自己选任的领导者信任和尊敬,才能在内心涌动合理的服从和亲近感。

第三,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司法公正,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力量支撑。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培育民众对法律、法治的崇尚和信仰,并以法律指导自己的行动。在我国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支撑这一目标实现的两大主导力量。“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基层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一次成功的法律实践胜于千次言语讲授,把法律“武器”传递给人们的同时要提供实际的操作方法,让更多的群众亲身体验到法律的力量和运行过程,使法律知识、法律观念入心入脑,真正使优秀法律文化成为人们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法治文化建设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既要继承吸收其道德教化、注重调解等精华,也要坚决摒弃其“义务本位”“有法律无法治”的消极因素,同时借鉴西方法律文化中重视人权、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积极因素,在法律文化研究交流中,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文化,在民众心里真正培育出信仰法律的精神和理念。

第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要拓宽阵地、创新载体、更新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建立人才队伍,培育地方特色。拓宽阵地是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托。应积极营造立体宣传载体模式,通过发挥其不同的普法效用,努力形成法治文化建设的“阵地化”、“项目化”、“有形化”;做到报纸有文、电视有像、电台有声、手机有信、歌中有音、舞中有形、生活中有景观,增强法治精神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扩大法治文化的受众面。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努力构筑法治文化人才高地,打造一大批法治文化创作队伍作为支撑,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富有生命力、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精品,提高作品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并加强基层法治文化骨干的专业培训和辅导,为优秀法治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建立激励机制。法治文化建设要依托各地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打造地方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基层必须立足地方特点和省情、市情、县情、区情、乡情、村情,不断增强时代气息,体现区域特征和地方文化特色,法治文化成果才能走进千家万户,才富有生命力。

第五,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其公益性、群众性、社会化、经常化的特点决定了要不断加强合作、交流沟通,通过部门配合、分工协作、扩大交流,不断提高普法的质量和效率。应着力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健全领导责任、市场运作、表彰奖励的机制,以机制创新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司法行政机关应积极履行主管职责,充分发挥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法治文化既是政府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同时也是一项集公众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工作,蕴涵着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要积极鼓励运用社会化、市场化办法筹集法治文化活动经费,将法治文化宣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各种产业化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以此弥补经费的不足,实现法治文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的最大统一。

参考文献:

[1][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修订版)[m].康涅狄格:耶鲁大学出版社,1969.

[2][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三联书店,1991.

[3]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何勤华.法律文化史论[m].法律出版社,1998.

[5]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9.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9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政治文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政治文明,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政治文明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就会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政治制度不执行和政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文明要以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治思想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政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政治文明,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政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政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政治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政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政治文明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动乱,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江泽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政治文明建设举措。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民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政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政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政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政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政治文明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政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邓小平进行过深刻分析:“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文化大革命”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政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政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自发论”、“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执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执法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执法队伍不断扩充,执法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执法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执法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执法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法制思想建设在我国特别重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缺乏法制传统,民众的法制意识、观念比较淡薄。二是我国是一个富有伦理传统,重视德治的国家,人们在行为规范上,比较注重内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自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解决内在思想问题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富有传统和优势。因此,要使有形的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认识和尊重民族的这一传统,发挥其优势。而且,法制的思想建设,是一项治本建设,它同道德建设的功能一样,就是注重用人的内在控制人的外在,这是我国古代先哲们探索治国齐家修己的基本思路,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注重人的内在思想建设的思路,是以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的。没有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法制只会成为一种外在性控制或强制,而这种控制或强制,要么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要么难以持久维持下去。而有效的法制思想和道德建设,不仅可以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而且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所以邓小平强调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人都懂得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既能依法行事,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法治建设的目的篇10

一、法治:时代前进的价值追求

理念引领时代前进,时代呼唤法治精神。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法治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在社会发展转型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市委鲜明提出,法治建设要从“过程先行”到“水平领先”。

——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一个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离不开一个个独立且自主的公民、法人及其他团体组织等社会主体。要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唯有厉行法治,发挥法治激励与惩戒的作用。一方面,充分运用法治激励机制以及授权性规范,赋予社会主体创造社会财富、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权能;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法治惩戒机制以及禁止性规范,真正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打造“强富美高”新镇江和建设法治镇江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经济强”需要以法治来优化投资环境,引项目、促转型;“百姓富”需要以法治彰显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依法所得;“环境美”需要以法治手段打击破坏环境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社会文明程度高”需要弘扬法治理念和文明新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当前,社会主体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更加多元、矛盾纠纷愈发复杂,传统的社会治理体系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定纷止争作用,把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二、示范:法治建设的目标定位

法治中国,区域先行。在法治建设整体布局和示范举措上,我们“找准短板”精准发力,“突出亮点”重点给力,让法治成为治理城市的基本方式,真正建设人民满意、良法善治的区域法治建设示范区。

抓关键少数,增强依法执政理念。全力争取地方立法权,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意见》,制定并颁布实施首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出台《市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连续八年开展市县任用干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连续六年对县处级领导班子和县处级领导个人开展述法考评。建立市委书记、市长信箱为主,各辖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电子信箱系统,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抓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率先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权力清单和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在全省创新成立法治政府研究院。“12345”政府热线被国务院办公厅称为“镇江模式”,并向全国推广。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明显提升。

抓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市公安局推行“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和执法办案积分考评。市检察院在全省率先建立监所检察“院处合一”模式,得到最高检的充分肯定。市中级法院书记员改革做法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批示在全国推广。政法干警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抓普遍多数,培育全民法治信仰。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在全省首家开通网络普法联盟,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法治文化阵地。高质量承办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六五”普法工作受到全国表彰。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三、品牌:法治进程的特色创新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法治建设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正如市委书记夏锦文同志在《区域法治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框架》一文中所言,“中国各地区之间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风俗习惯、地区文化传统等方面差距较大,必须寻找符合各地区发展实际的研究对象与目标,确立相应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我们结合市情实际,创新工作举措,不断培育打造法治镇江建设的特色品牌。

全面实施“法治惠民镇村行”工程。为全面提升区域法治建设工作水平,推行法治建设工作指导员制度,全面实施“法治惠民镇村行”工程,从市和各辖市区政法部门中选派具有法学专业背景、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770名政法系统的领导干部,分赴全市55个镇(街道)、715个村(社区)担任法治建设工作指导员,实现全覆盖。通过指导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理、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全面推进基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法治宣传和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工作的意见》等多项制度,采用法治手段,统筹法治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法治屏障,荣获国家环保部、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奖”,在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上荣获一等奖,入选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江苏基层改革案例精选》汇编。

全面深化法治惠民办实事。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持续实施法治惠民办实事工程,以召开专题新闻会方式进行全面部署,以定期督查方式进行全面推进,以公开展评方法评选表彰,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民权、争取民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成效:法治示范的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市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握法治建设的新趋势,精心谋划法治建设宏伟蓝图,让法治成为市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护身符”,让法治成为限制公权力滥用的“高压线”,争当法治建设的排头兵,争创区域法治建设示范区,取得了初步成效。

法治重点工作全面突破。我市党务公开、网络问政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连续四次被评选为中央党务公开联系点先进单位;在全省率先出台《法治政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等次;“一案三防”责任制建设工作在省委《决策与参考》刊载,被评选为首届江苏省优秀实践案例;9个政法部门荣获全省“公正司法示范点”称号。

法治创建活动全面深化。丹阳市、扬中市和丹徒区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扬中市、润州区和镇江新区荣获全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区)”,所有辖市(区)成功争创省法治创建工作先进称号,实现“满堂红”;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省级示范村(社区)创建率居全省前列。

法治满意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法治建设满意度呈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2015年度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达96.93%,位居全省第一,各辖市(区)满意度均在95%以上。

五、路径:法治推进的深化之策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成败。法治镇江建设既要有脚踏实地的举措、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要有登高望远的眼界、周密细致的安排。

——坚持走目标引领之路。加强调查研究和系统思考,分阶段制定规划、明确思路,进一步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继续坚持、逐步完善“项目化推进”的工作方法,将法治建设的目标量化、任务细化,确定一批可操作、能考核的具体项目,逐项定职责、设目标、划进度、明举措,逐一落实压力和责任。

——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将法治建设和其他方面重点工作、中心任务综合统筹、有机结合,在平安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统筹思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深化,以互通互融、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化法治系列创建活动,实现协同发展、多方共赢的成效。

——坚持走惠民服务之路。紧扣法治建设满意度指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成效、分享法治的成果。围绕民生需求和问题导向,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组织实施法治惠民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