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4:40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1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目标。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提和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思想,执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我们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它又为各级政府全面推进和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财政部门更要深入地学习和领会十五大精神,真正把依法治国这个战略思想和治国方略落到实处。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健康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国家,把国家的各项事务都要纳入法制化轨道。现代财政是法治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财政工作的根本准则。当前,财政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越来越强,财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作为财政部门,更应加强法治财政建设。

法治财政是财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行使国家赋予的财政职责和行政权,实现财政管理的合法化和制度化。要从思想上更加重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意义,在更高更广更深的层次上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第一,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依法理财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的作用。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财政收支反映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工作重点和活动方向。财政部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既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保证。第二,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更好地保证社会公共需求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的本质是聚众人之财、办公众之事,法制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财政部门作为替党委政府管家、为人民群众理财的受托“人”,掌管的是公共资源,一切执法和管理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只有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将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列入法制化轨道,以此来约束、规范和监督理财行为,才能保证公共财政真正体现的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公信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加强财政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推进依法理财,说到底是要依法管权、依法管事、依法管人、依法约束自己。实践证明,依法理财和反腐倡廉建设相辅相成,密切相关,法治意识松一分,廉政风险就会增三分,有必要通过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构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

近年来,随着财政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为全面做好财政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但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相比,与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些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能充分发映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财政预算的规范性、约束力不强;财政决策程序、理财行为不够规范科学,监督制约机制需要加强,执法不严的问题依然存在等等问题表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创新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断加快推进法治财政建设进程。

一是完善法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法规制度是建设法治财政的基础和前提,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首先要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财政工作主要涉及利益分配,调整规范多种利益关系要靠制度,引领推动各项改革更要靠制度。要做到财政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结合财政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切实发挥法规制度在规范理财行为、约束权力运行方面的作用。健全约束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按照效率与约束兼顾的要求,规范理财程序,健全理财行为约束机制,提高理财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二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宣传和营造法治文化,树立法律至上的理财思想和观念。三是加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培养,提高财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事务的水平。加强学习培训,加强对财政工作人员新知识、新政策、新制度、新技能的培训,提升财政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更好地为法治财政建设工作服务,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法治观念,自觉养成遇事思法、办事依法、行必守法的工作习惯,努力打造一支懂财政、通法律、政治强、作风硬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使我们财政队伍的法治建设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法治建设;趋势;大众化;均衡化;扩散化;知识化;权威化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5―0057―05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的10年”、“在徘徊中前进的2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法治建设,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智慧和不懈探索实践的心血。其间虽有曲折和坎坷,但最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地位和法律权威得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毋庸置疑,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党、国家和人民群众需要共同面对的一项艰巨使命。新中国已经成立60年了,法治建设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富有挑战性。面对60年来的法治建设历程、成就与经验,展望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景,我们认为有五大基本趋势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时代之径。

一、法治建设的大众化

法治建设的大众化与法治建设的精英化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它们是法治建设制度模式的主要选项。近代中国的法治探索,就是一条探求法治建设精英化的过程。但是历史无情地证明,在人治专制传统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仅仅几个精英阶层的有识之士,既没有改变统治阶级的统治模式,也没有改善中国民众的法治认知。事实上,那时的法治精英论者所论证的法治不过就是西方法治的形式,而根本没有弄清法治是什么,中国法治建设的立足点何在,西方法治如何产生,中国法治是否需要西方法治模式,中国的法治如何借鉴西方法治成果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法治,只不过是那时所谓法治精英的“纯学术腔调”。我们权且不论旧中国的法治建设的本质属性如何,试想,作为一种文明化产物的法治,何以能在一个90%以上的国民文盲化的国度里生根发芽呢?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道路。纵然期间存在各种挫折,但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是稳固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任何建设中的“试错过程”并不会影响这一建设的根本属性。毋庸置疑,建国之初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改变了政治精英对于政治统治的话语统治,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能够顺畅地通达基层人民群众,“五四宪法”产生就证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法治建设大众化的道路。客观地说,之所以出现了诸如“”期间的法治踯躅不前,其原因并不在法治建设大众化的道路不正确,而是因为在这种大众化过程中我们对于法治的认识、地位和价值没有科学的认识,而意图根除人治和的愿望却成为牺牲法治的错误理由,最终导致了法治建设的低潮。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不断推动法治理念的普及,树立了法治建设的宪法地位,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快建设步伐,使得法治建设的本质始终坚持人民民主法制不动摇,使得法治建设的精神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普遍理解,使得法治建设的制度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使得法治建设的措施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使得法治建设的成果能够为人民群众共同享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反两反面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大众化――这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必然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决定的正确方向,是发展人权事业、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权的现实选择。迈向成熟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而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使得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法治精神,使得一切法律制度建立在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使得更加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贯彻和体现在法治建设的具体体制设计中,使得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积极成果――平等地拥有政治权利、公平地享有改革开放成果、自由地表达个人合理意见。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就在于它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是国体的根本保障。离开了法治建设大众化方向,法治建设就面临困境和危机,国体的基础就面临动摇的危险。总之,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首要趋势就是坚持大众化方向不动摇。

二、法治建设的均衡化

众所周知,均衡是博弈论的核心概念,是指博弈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没有一方愿意单独改变战略。而在经济学中,均衡一般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可见,均衡大概具有稳定、秩序和渐变的特点。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法治是一种政治生活的基本模式。一般认为,法治社会的政治建构基础应是稳定、均势的,即社会各阶级、阶层和不同群体、个体之间的矛盾能够通过政治结构、形式和行为得以缓解而控制在一定秩序范围之内;而这种均衡的社会结构和发展状态是法治建设完备化的前提,也是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目标。法治社会是一种追求公正的社会,是一种实践公正的社会。这里的公正就是一种优良的社会状态,即所谓的均衡的社会状态。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事实上,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改革开放伊始,党和国家在提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就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法制,使得法制规范化、稳定化。紧接着,在经济建设不断进步的同时,党和国家又提出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制”的正确指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出现了新的转变。我们既需要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挑战,又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带来的经济建设需要;既要因为我国加入wt0而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的法律规则和体系,又要积极应对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制度失灵问题;既需要通过法律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又必须制定《物权法》维护公民的财产权。这一切无不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而展开的。

在“经济发展一法治保障”的命题下,我国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好的保障,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和建设成效。但是,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在促进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过分强调GDp等数字政绩,却不重视通过法治的思维考量这种增长的合理性;很多地方以牺牲法治建设为代价,建立贸易壁垒,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在经济增长的虚假繁荣下却失去了规范、守法的市场基础和产业动源;在法律体系建设中,经济法法律部门以及与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和经济改善相关的其他法律部门获得较为充分的发展,而强调公平、均衡和制约的社会法法律部门建设却相对迟缓,例如,在职业病防治的法律规定中,要求用人单位向职业病鉴定机构提供职工从事工作的接毒史(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记录),却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如果不配合提供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这就造成了职工成为明显的法律弱势,或者说,用人单位完全可以不顾职工的基本健康而毫无顾忌地削减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卫生设备和职业病防护措施,以减少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当前,法治建设尽管已经写入宪法,成为国家的基本方略,但是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不平等”、“不对称”关系仍比较严重。

今日之法治建设,必须革除极端化或者非均衡化的倾向,而更加注重均衡化的发展。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注重任何行为和社会关系在法治建设体系中的地位,即共同考虑该行为可能带来的价值因素、效益因素和人民群众的可接受性因素。既不能放弃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又不能将法治建设沦为经济建设的“傀儡”;既能够在法治建设中体现出更多的社会关怀,又能够使得法治建设真正实现法治经济。新时期的法治建设已经不再是法律体系内部或者为单一建设体系服务的具体手段,而是一种政治生活的结构模式,这就意味着法治本身就应该涵盖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乃至技术发展,是一个能够调节和配置各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均衡器。

三、法治建设的扩散化

关于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动力问题,我国学术界的学术观点有很多,基本都以两个对立的路径为一组出现,主要包括:社会演进型和政府推进型,本土资源型与变法模式型,以及单一推进型与折中主义型,等等。西方国家的法治建设一般采用的是社会演进型,即法治理念和法治诉求首先在乡村共同体、市民社会和社区行会等社会组织中逐渐形成;当某一法治理念发展相对成熟的时候,该理念需要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统治机制进行反思和批判;先进的法治理念与相对落后的政治统治模式的争论甚至斗争,最终以制度依附于先进法治理念成为该时期法治建设的制度成果,并被固定下来构成某一社会中不同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则较为不同。不论是近代中国法治主义的兴起,还是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我国法治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的都是政府推动。

与旧中国法治建设的政府推动法治建设不同,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选择政府推动型的法治建设路径是符合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的。一方面,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根本方针。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特别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时至今日,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愈发需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愈发重视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和建设力度。这貌似一个市场和经济问题,但其实质则是一个政治发展问题。事实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一是发展社会生产,二是快速地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较大提升,三是设计出能够保障和促进上述两项工作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这就意味着,新中国的任何建设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较为紧迫的时间表和一条相对稳定的治理手段。而能够实现这一切的只有政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需要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建设。另一个方面,社会演进型的法治建设不符合我国的社会习惯。有学者就指出,在中国社会认知法治化的基础上建设法治国家不切合我国的社会习惯,如果盲目依赖法治的社会演进,“中国的法治化进程恐怕目前还处于尚未启动状态,中国就有可能在国际社会中丧失生存的机会,就有可能在下一个百年史甚至更长的时期里重新接受被奴役、受欺辱的命运。”事实证明,新中国由政府推动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不但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而且各项法治建设事业也蒸蒸日上。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已经到了新的临界点。2010年,我国将宣布正式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就意味着新中国法治建设正式进入了法治建设的完善期,也就是说,我国法治建设已经能够实现自身较快发展了。在进入完善期的法治建设阶段,制度性建设和立法建设更加成熟,趋向于修改和增补,而不会进行过于重大的制度调整。这也就说明国家的法治基础相对稳定。在这里,党和国家应该更加重视将法治建设的动力向社会演进方向推动。换言之,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开始更加主动、自觉和积极地参与法治建设,加快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法律精神。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建设的建设性愈发倾向于文化养成和理念塑造,这绝非政府强制机制和严格的时间表所能实现的,而需要更广泛和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参与进来,理解现代法治和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状况。必须承认,在人作为主体推动政治生活乃至人类历史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作用中,人民群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法治建设的扩散化逐渐兼顾政府推动和社会演进的彼此交互影响时,法治建设的主体特征愈发明显,这符合政治建设的文明化和主体性的特征。这也是我国法治建设更加牢固地巩固我国法治建设的人民地位不动摇,最终实现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和方向。

四、法治建设的知识化

在一段时间内的政治学和法学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既然法治是一种文明化的具体形态,那么认识法治和实现法治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法学(及其交叉学科)的专业化建设过程。客观地说,法治建设专业化的初衷是正确的,因为我国的法治建设需要厘清法治的内涵、法治建设的本质、法治建设的根本路径、法治建设的未来方向和法治建设的机制选择依据等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但是,这种专业化的倾向比较容易发展成为一种法律精英主义,形成某种特殊的以具有法学专业知识为背景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旧中国法治专业化的态势十分明显,但却没有建成中国的法治文明。其原因何在?简单地说,旧中国的法治探索是一种自我陶醉式的“文化器物学习”,是在不侵害统治阶级统治的前提下进行的法治模式的学习。那些洋务派、维新派甚至革命派人士都曾力拓法治建设的政治改革,但是终究流于朝廷教化和学者相惜,成为旧中国所谓精英文化的一支,只要不侵害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内部价值,它就能够言说和“操作”,而只要它意图改弦更张,则必然遭到无情的打击甚至灭顶之灾。这也就造成了“介绍西方的研究成果更多,对中国问题研究得少,特别是研究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就更少”的法治专业化的虚假繁荣。

与法治建设的专业化相比,法治建设的知识化是一个更加理性和全面的命题。专业化和知识化都是一种认识过程,前者的认识指向“知识本身”,而后者则指向“认识知识”。知识化,是一种认识论或者知识论的动态表达,它是试图回答“人如何知道”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而言,60年来的法治发展更多地体现在法治这一模式和理念的出现与宣传,法治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从排斥走向了了解,从了解走向了泛化。我们曾经指出,当今中国社会,法治之名并不匮乏,人皆可言法治如何,但是真正了解法治、尊重法治和信仰法治的人却不多。这是一个信念问题,而信念来自于理解,理解来自于充分的认识。由此可见,未来中国法治之发展,需要法治建设知识论的发展。对于个人的日常生活而言,知识论的要求并不复杂,它“是一个关于如何知道的问题,而不是关于知道本身的问题。当我们问一个人是如何知道某事的时候,我们一般想了解的是他相信此事的理由。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使他的信念得到辩护。”在法治建设中,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全面、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新时期法治建设的知识化趋向应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低层次,使得全民的法治知识(而不仅是法律知识)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提升;第二个层次,在法治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形成法治理性主义;第三个层次,通过具体法律制度和机制的创立革新,使得法治实践价值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即具有为法治思想和制度进行自觉辩护和遵守的生活习惯;第四个层次,形成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具有开放性和规范性的法治价值体系;最后一个层次,法治建设知识化的最终指向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运行基础,成为具有自发强制性的普遍社会规则的法治标准。我们认为,法治建设的知识化趋向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意义,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看待自己的思想、行为与法治建设要求之间的差距,并及时矫正自身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我们可以用建设性的怀疑眼光去审视我们已有的制度建设,并不断使法制建设的现实符合法治发展的文明化要求;有助于我们形成独立自主而特色鲜明的中华法治文化,树立并扩大本土化法治文明在全球法治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五、法治建设的权威化

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治权威化主要表现为法律至上、法律至圣、法律至贵和法律至信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法治权威的具体内容和建设要求,“法律至上表明了法律的地位,法律至圣展示了法律的威严,法律至贵说明了法律的重要性,法律至信揭示了人们对法律的内心信念。”近代西方法治理论的奠基人戴雪(a・V・Dicey)就是从法治权威化的角度点明了法治的精义:“首先,法治意味着,与专横权力的影响相对,正规的法律至高无上或居于主导,并且排除政府方面的专擅、特权乃至宽泛的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其次,法治意味着法律面前的平等。最后,法治可以用作一种表述事实的语式”,“我们已有的宪法性法律不是个人权利的来源,而是其结果,并且由法院来界定和实施……”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深刻地阐明了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其中,基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关系调整、社会自主与社会和谐构建所应遵循的核心价值原则,而在这一价值原则中,重点是法治。

1.关于法治

法治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法治”的对立面就是“人治”,是对“人治”的全面否定。就价值观而言,“法治”追求的是公平正义、民主人权,其核心是自由与平等,而“人治”则是专制与等级特权的象征;就法律理念而言,“法治”充分强调法律的主导地位,“人治”则是把法律当作一种治理工具,法律是统治者和特权阶层为统治和奴役人民、维护自己利益服务的。世界上最早提出“法治”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圣贤毕达库斯,但他的观点是带有批判性质的,认为法治不如人治。后来,亚里士多德对“法治”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4]罗马政治家西塞罗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致,认为国家应当实行法治。资产阶段革命后,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潘恩杰斐逊以及德里希•哈耶克等西方各国思想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法治理论,使法治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法治文化逐渐形成。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是我国正在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所谓“法治”,就是强调法律的绝对权威,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和社会,依靠法律来规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式,任何组织和个人的社会活动,都应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法治高度重视。党的十对法治进行了新的定位,即“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5]

2.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作为法治国家必须具备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指法治在人们思想和行为方式中的意识、原则、精神、行为及其价值追求的具体呈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为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十报告中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播高深学问的地方,既是思想的高地,又是文化的高地。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依法治国的社会大背景下,高等学校不但不能袖手旁观,而且应该成为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成为我国文化建设和法治建设的生力军。

3.高校法治文化

新时期以来,特别进入新世纪的最近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高度重视,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可喜的巨变,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力今非昔比,大为改观,但高校文化建设特别是法治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要在进一步完善相关高等教育立法的基础上,通过依法治理和广泛的法治宣传教育,构建高校主体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最终使法治成为高校治理的普遍性规则,促进高校主体以“文化”的自觉性践行法治精神,真正地体现依法治校。

二、当前高校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应该坚持依法治校,包括领导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学生遵纪守法,而依法治校的核心,是着力加强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法治文化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缺乏驱动力

被形象地比喻为象牙塔的高校,由于其社会职能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存在。这种相对独立的环境,使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被有形或无形的围墙阻隔在外,而成为一块难得的净土。这无疑是它令人艳羡的优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长期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人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无形之中比较薄弱。此外,高校管理的行政化,造成了学校依法管理的意识不强;高校重思想政治教育,轻法制教育,再加上高校教师只注重教学科研,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重视或忽略了法律知识的学习,致使师生的法制观念淡化。因此,在高校,依法治校虽时常被提及,但还不能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师生们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缺乏足够的内在驱动力。

(二)校园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不浓厚,缺乏感染力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与科研,自然地,大部分学校对法制宣传教育明显不够重视。有的高校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形同虚设,经费投人不到位,人员安排不合理,甚至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人员安排,需要时临时凑合,应付了事。由于学校不够重视,因此,法制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很难形成。学校的讲座很多,但普法讲座很少。学生的活动很多,但关于法律知识宣传的活动很少,即使有,参与面也非常有限。偶尔有针对师生的普法知识竞赛,但大都是做做样子,走过场,大家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法制教育和宣传的方法陈旧单一,缺乏吸引力

据了解,当前我国很多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和宣传的途径仍然单一,法制教育和宣传的方法仍然陈旧、刻板,对广大青年学生缺乏吸引力。由于学校不够重视,加上网络时代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对高校的冲击,很多讲授法律课程的教师没有进取心,不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事业,上课成了一项被迫完成的任务,讲课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枯燥泛味。此外,校园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很老套,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很大一部分高校的主要宣传阵地仍然是黑板报、展板、横幅和宣传橱窗,受众面有限不说,主要的还是让人很难提得起兴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社会伦理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在高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重点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笔者认为,高校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不同维度分别确立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在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才是一个美好的公民社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公民。高校师生只有明确国家、社会、个人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明确法治之于自由、平等、公正的重要性,才会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现代民主法治的思维和理念。学校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教育和引导全校师生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精神实质,将法治信仰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心灵深处,将法治理念贯穿于学校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为学校的法治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各种平台,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

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重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要求,把法治文化建设纳人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学校要依托校园媒体,如校园网、校报、校广播电视台和LeD显示屏等,以及QQ群、QQ空间、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文化,做到让法治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让把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要注重法律宣传教育的不断创新,告别以往的简单说教,从师生感兴趣的法律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自觉接受法治理念,维护法的权威,弘扬法治文化。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功能,大力开展法治文化教育活动。

(三)强化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师生的法治精神

十四中全会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6]人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不是天生就有的,高校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将法治的口号变成师生自觉的行动,法治文化的宣传教育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学校要向师生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更要通过法治文化的浸染和深入渗透,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精神。除了通过校园媒体和自媒体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法治文化宣传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法律讲坛,法治文化沙龙,法治文化征文、法治文化演讲比赛、法律知识抢答赛、辩论赛和校园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法律知识,传递法律意识、传承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使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坚不可摧的一部分。

(四)认真研究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治实践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4

总体进程:20**年前完成规划、动员、部署工作;20**-2015年全面贯彻落实本纲要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区域的法治化目标;2016-2**0年巩固全省法治化建设成果,全面提高**区域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法治,体会,政绩,经验,总体目标

引言:法律是人类迈向社会进步的标尺,法治在全社会得以普遍实现的制度保障。根据《法治**建设纲领》颁布以后,**省的变化,通过事实证明法治**收来的效益,进一步加速**的发展,使**的政治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平且又能使人们感觉到了民主,各方面能协调发展。本文首先阐释法治**的重要性再而体会法治,还有看法治**的政绩,经验,最后提出一些如何进一步加强法制**的措施。

所谓”无规则不能成方圆”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或且是更小的一个县都离不开法律,法律的制定可以使各企业各单位遵循而行,不会出现乱打乱撞得现象,为加强对法律的制定,实行更民主的社会,20**年7月**省委颁布了《法治**建设纲要》,根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为建设法治**,实现“两个率先”,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标志着**依法治省进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提出建设法治省份的宏伟目标,这是7400万**人民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和迫切的现实愿望,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的探索性实践。

法治**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20**年,**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关键阶段。另外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势头。建设法治**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应当更快些。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法治经济。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民主愿望和政治诉求也日益增长。如何落实人民民主,把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纳入法制化轨道,已成为发展人民民主。不少专家学者坦言,建设法治**,是**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开创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纲要》作为一个立足长远、立足总体的蓝图,需要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不断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对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形成了更为深刻、更为迫切的要求。所以无论是从那一个角度出发,法治**是剑在弦上了。

法治**的体会:

由于**是一个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在此,政治也不能落后,毕竟,政治是文化与经济的重要保障,所以法律无论在那个阶段都不可缺少。那到底法治**有什么好处?

1.有利于保护**人民的实际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治**,可以从根本上是人民拥有更多的知情权,民主决策,还有对解决环境污染、教育收费、“看病难、看病贵”、食品药品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有利于巩固党对社会政治生活的领导。法治**可以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跟着党走。

3.有利于培养全社会重点的法律信仰。**人民开始仿效法律规定的种种去做,还有全社会也会相应,从而使更多的人重点信仰法律。

4.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也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法治好了,经济和文化也想应得提高,法律是保障,规范的法律对市场对经济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5.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人民是社会的主,怎么说呢?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是在改造社会有得益于社会,法治好啦,相应的对人有一定的好处,使人民共享社会的成果。

6.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共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法治提高了,人民的素质,生活水平等等其他的也相应的提高,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得到法治带来的好处。

7.有利于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法治的基础就是建立更好的发展环境,营造更和谐的氛围,法治提高啦,环境自然的稳定。

法治**的政绩:

据调查,20**年,法治**建设工作逐步完成了规划、动员、部署,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法治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意见,各级人大常委会也制定了推进法治建设决议。一年后年,各地各部门在理顺领导体制、健全组织网络、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省市县三级都建立了法治建设日常工作机构和协调指导分支机构,落实了编制、人员、经费。明确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两项重点,并通过“法治**合格县(市、区)”创建工作这个载体,使法治**建设工作在全省上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推进。五年来社会各界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真抓实干、探索创新,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区域法治建设路子。为总结经验、展示成绩,进一步推进法治**理论与实践创新,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另一方面,各级党政机关的民主决策机制、公开选人用人机制、党务公开制度等不断完善,地方立法也得到加强。各级政府还按照法定职权、法定程序,普遍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自颁布《法治**建设纲要》以来,根据问卷调查,今年第一次受到表彰的17个创建工作先进县(市、区),老百姓对法治建设的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对解决环境污染、教育收费、“看病难、看病贵”、食品药品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群众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都超过80%。初步形成法治**建设工作新格局;突出工作重点,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勇于开拓创新,法治建设逐步向纵深发展;坚持求真务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年,某市政法综治法治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均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实现了“**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六连冠

法治**的经验:

1.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通过法定形式保障人权;

2.改革和完善地方人大制度,保证人民的各项权利得到体现和贯彻。充分发挥人民的民利,真正使他们的利益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体现出来;将一些文化素养高、有参政议政热情和能力的人吸收到人大中来。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使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加大国家权力社会化的力度;在有限政府的“度”的问题上,不仅要“以权利限制权力”,还要“以权力保障权利”。

4.公正司法,保障人权,无论是执法人员还是监察人员要以身作执,从自己做起,遵法守法,还有带领人民学法,守法。

5.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使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政府机关人员应树立“执政为民”、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正当程序”的理念;加大国家权力社会化的力度;在有限政府的“度”的问题上,不仅要“以权利限制权力”,还要“以权力保障权利”。

6.法治**的建设必须始终体现和贯彻改革和创新精神。虽然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推进性,具体层级和地方政府的法治建设必须受到整个国家法治建设状况的影响,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也会对一个地区或区域的法治观念的形成和法治建设的实践产生制约作用。

7.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广大领导干部的头脑,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8.要让法治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实惠。

9.要切实加强法治**三项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0.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到实情,可以尽快的提出针对方针。

加强**,作为**一员该如何做?

1要把推进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作为建设法治**的核心目标,努力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6.完善公共权力有效制约机制

7.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

8.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

9.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

10.必须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制约和监督行政权

1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我对法治**的下一步看法:

1.建设法治**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要重在实践,鼓励基层各方面的创新创造,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法治**建设。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政法机关要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互为促进的工作格局。

2.深化法治**建设,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建设更加美好"新**"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委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由此,我认为

1.加强法律的宣传,加强公正执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立足于社会,就是说执法人员要从最基本做起,立足于社会,疆场以人为本,还有带领人民学法,守法,自己也要以身作执,首先从小事做起

3.各执法部门要认真履行承诺、落实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把履行承诺的过程,作为队伍严格教育、严格管理的过程,作为完善机制、规范执法的过程,作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过程。4.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5

XXX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全力推进平安下马塘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抓好统筹结合,注重将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注重将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精准扶贫、“放管服”改革、民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推动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使大量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源头化解。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

三、 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

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依托综治组织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网格化平台等各类政法综治维稳专业数据资源,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基本实现对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四个全面关系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F4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99-01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革命和建设就取得成功,忽视思想政治工作,革命和建设就失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思想道德严重滑坡,是因为我们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一定要吸取惨痛教训,大力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撑。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四个全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育有理想的公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不了,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实现不了。因此,当前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加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育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公民。因此,大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目标。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教育,努力提升全体公民的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当前,重点是要开展供给侧改革教育。要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育懂法守法执法的公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公民,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努力培育学法懂法守法的公民,就必须强化法制教育。要建立健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体制机制,要努力推进公民学法、普法、守法、用法、执法教育,努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一个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要在全体党员中加强党性教育。要把《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使全体党员成为全体公民的先进典范。

二、四个全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载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要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全面小康教育,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期目标,共产主义是远大目标。在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要引导公民自觉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和行动。尤其要用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指导改革发展,推进四个全面。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载体,强化改革意识教育。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必须加强全体公民的改革意识教育,使全体公民理解、支持、参与、推进改革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既要有改革发展新理念、新思想,又要有改革的新举措、新方法、新成效,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政策、新战略灌输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以全面依法治国为载体,推进礼法合治建设。礼法合治,是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要大力加强立法、普法体制机制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制度保证。同时,要加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有、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入心,把礼法合治建设推上新水平。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载体,加强制度建设。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依法办事、依规办事、依制度办事的新风尚。

三、四个全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要用四个全面教育统一思想。要用四个全面教育增强四个自信。中国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文明,靠的是先进文化和治国理念。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理念和信念,离不开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要通过四个全面教育,统一全党、全国、全民的思想,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改革开放,坚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要用四个全面教育规范行为。要自觉用战略思想、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推进各项工作,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进改革发展,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各项工作。要用四个全面标准检验考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务虚的工作,要用四个全面的要求细化思想政治工作项目,量化思想政治工作标准,检验和考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四、要用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四个全面建设

四个全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重要目标、重要载体、重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四个全面的思想政治基础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推进四个全面的发展。要用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四个全面提供加强的政治保障;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理论武装,为四个全面提供坚强的理论保证;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教育,为四个全面提供科学方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和四个全面建设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系统论的具体实践具体应用。四个全面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为四个全面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撑。四个全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x的基础工程,要努力做好四个全面、思想政治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的大融合,努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融合发展、共同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要让思想政治工作在各个发展理念中发挥思想先导和引领作用,用政治优势带动经济优势、文化优势。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文件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11月.

[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11月.

[3]《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辅导读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10月.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6;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16-02

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世纪和新阶段能够取得新成就的重要保障。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的实际相结合的一个思想结晶,又是党中央高瞻远瞩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治国理政的新的战略规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四位一体的一个重要战略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互之间是密切联系和有机统一的,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从实施措施和实现目标的相互关系来看,只有做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不管是措施的实施,还是目标的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强力支撑。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重要内容,是一个涉及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道德体系,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是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一系列理念和要求的宣传与弘扬,提升每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与水平。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只有通过切实措施提升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才能够促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实施。高校教师要认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大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坚定大学生对未来道路的信心。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建成小康社会,是几代中国人的一个梦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具体来讲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管是政治、经济的发展进步,还是文化和社会的繁荣和谐,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保驾护航。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提倡诚信意识,能够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诚信经济。“如果欺诈横行,人们互相都不信任,还能有健康的市场经济吗?”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每个人的道德水平,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践行才能更加到位,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完善。科教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撑,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科教文化事业提供了良好的道德引领和价值标准。也正是由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扎实开展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使得团结、友爱、互助等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净化社会空气,使得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的殷实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富足,还包括生活环境和氛围的安定团结,这也同样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总之,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达到小康,还包括着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的道德风气也应该提升到小康的标准。只有如此,才是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自从确定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虽然有时面临一些困难,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只有进行时。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延续和深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当中随着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的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显现,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因而使得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改革的深化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一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艰难事业。因此,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撑。目前,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一方面,改革调整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相反。因此,要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提升每个人的社会主义道德自觉意识,使得社会主义道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样,就能始终保证改革事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当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每一名改革者和改革参与者的信心与勇气。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需要每一名社会主义建设者树立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道德理念。此外,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努力营造崇尚改革创新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为改革深化营造有力的大环境,也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必不可少的支撑举措。

3.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也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撑

众所周知,法律和道德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主要方式和途径。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道德和法律如同鸟之两翼和车之两轮,是密切联系和相辅相成的。道德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法律离不开道德的相助。因此,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从传统来看,中国的法治传统和中国人的法治思维有时是薄弱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升每一名中国人的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只有成为一个全面法治的国家,中国社会只有成为一个全面法治的社会,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国家之间的竞争和角逐当中。一个文明国家首先是一个法治国家,一个文明社会首先是一个法治社会。

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依法治国必须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治国理政的最佳效果。通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效提升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气,就能够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减少其深入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了,就能够加快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建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能够早日实现。

4.全面从严治党同样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撑

治国必先治党。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历史已经证明,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跟党走,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伟大的党创立伟大的事业和梦想,伟大的事业和梦想需要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体现在她的先进性、纯洁性上。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全面从严治党。要使得党员干部从不能腐、不敢腐到不想腐,仅靠党纪国法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撑。通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提升每一名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之策。“对党员干部首先是要求做道德模范,在家里是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好兄长,在单位是个好职工、好干部,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思想决定着行动。通过社会主义道德的学习,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真正做到自我警醒、自我约束。这样,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取得良好成效,才能实现以党风正政风,以党风促民风。

二、充分重视和认真抓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不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深化改革,不管是全面依法治国,还是全面从严治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在“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布局的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并且需要认真抓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把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放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来看待,做到常抓不懈。每一位中国人都渴望一个强大、富裕的中国,这种重新唤醒的使命感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因此,我们不但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德治国家,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放到同样的地位上看待。不容否认,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人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缺乏使命感,道德素质下滑,进而导致一些地方和一些行业的潜规则盛行,社会风气下降,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要大力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入脑入心,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此外,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整体合力综合施策。一方面,个人、家庭、单位、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步调、密切配合,形成道德建设的合力;另一方面,要综合考量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现状,既要突出道德建设的重点,又要统筹兼顾齐头并进。

三、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只有依托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才具有自身的实际意义并获得深入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只有密切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顺利实施。通过激发大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鼓舞大学生积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共同致力于中国梦的实现,从而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深入学习党的十精神读本[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8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 内在属性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 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它是政 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 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文明是政 治文明之“绳”,是政治意识的规则化和政治行为的具体规范。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 明之“形”,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也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 体体现。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崭新阶段,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 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内容,它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代表着人类社 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广泛的人民性和前途的光明性等特点,其核心 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 “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有机部分 。其中,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政治文明有 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时就指出:“物质生活 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不是将物质生活的 生产方式所制约的对象简单地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是划分为并列的 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与此相适应,文明应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和精神文明。事实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表现为三个文明的协同发展。人类社会进 入文明时代的最初表征,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文字的产生,而且还表现为阶级 或等级的分野和政治权力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一度发展的商品经 济、自由探索的精神、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而且包括对个人自由和责任的 强调、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文明成果,既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 和民主、自由、人权的基本理念,还包括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规范的政治运作程序。不仅 如此,政治文明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它两个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 程。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看:1.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因为物质文明本身是无所谓价值目标的,但是作为人类意识的活动——政治文明建设 则是有着明确的价值目标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所进行的物质文明建设都是围绕着一 定的利益关系而展开的。2.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古往今 来,凡是物质文明蓬勃发展的时代,必定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反之,凡是政 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必定是物质文明衰落或倒退的时代。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 十分重视安定团结的国内政治局面的维持与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的营造。正因为如此, 所以,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 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看:1.政治文明为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凡是精神文明发展程度高的 时代,精神文明都是作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伴生物而出现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古希 腊之所以能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归根到底在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和城邦民主制的建立。 欧洲文艺复兴之所以从意大利兴起,是因为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近代欧洲政治精神,统治 者最早打破了封建传统,实行了新型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方法。可见,政治文明建设是带 根本性、全局性的文明建设,没有政治文明创造的前提条件,就不可能有精神文明建设 的发展。2.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任何时代 、任何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政治权力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进步,尤其需要政治文明的牵动。没有政治文明发展所提供的前 提条件和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就是一句空话。总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脱离政治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迷失方向和失去保障条件。

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主要在于: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 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是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核心与主体。它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其它部分共 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2.社会主义社会与其它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资料与政治权力少数人的占有,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 和政治权力的民主化。如果一个社会在政治上不是多数人当家作主,正像在经济上不是 多数人占有生产资料一样,这个社会就绝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以,邓小平同志 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提出政治文明建设 的任务,强调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了与“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 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目标要求和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 总结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 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从而阐明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不断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三大支 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 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科 学总结,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发展正在由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转移到通过政治文明建 设促进的轨道上来。

综观人类政治文明史,大凡成功的政治改革,都是以政治建设的成果而载于史册的。 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打破了欧洲的旧制度,而在于建立了代表社 会前进方向的新制度。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注重建设,著有《法经 》,变法有序进行,终获成功。而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虽然变法成果很 多,但由于忽视政治稳定和道德建设,使得社会震动过于剧烈,改革难以为继,吴起和 商鞅也分别被守旧派处死。同样,北宋王安石变法,虽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的坚强决心,并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兴与革的关系 ,过分沉溺于变法的操作技巧、运作程序和实施步骤上,忽略了政治结构和政治心理等 方面的根本创新,试图用集中权力的方式去解决君权过分集中所引发的一系列政治和社 会问题,使人们看不到改革的建设成就,结果改革最终失败。历史反复昭示:凡是以建 设为目标的改革,尽管改革看似并不彻底,但由于有建设的成果作保证,改革往往能够 获得成功;反之,凡是以改革为目的的改革,尽管改革的成果可能十分显著,但由于没 有建设的成果作保证,改革的动力一旦耗尽,就难免陷于失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和改善了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健全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显示了强大的生 命力等等。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成果存在明显的反差,这也是政 治体制改革“滞后论”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思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说理论上 是明确的、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如在改革的性质上,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进行政治 体制改革,就是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我国的政治体制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改革的是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 群众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而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这是中国与苏联、 东欧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不同点,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 规模、改革的力度、改革的攻防点上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上,十三 大报告就指出:“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 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的和调 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十五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 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31”讲话指出:“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是建设性的,而 不是破坏性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终极追求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其说是破除旧体制的革命,倒不如 说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匹配的新体制的政治文明创新工程。既然如此,那 么,为什么我们原定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并没有实现?这除了当时所设定的具体目 标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理想化,一时难以达到;或过于空洞,难以操作以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与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未跟上。如改革之初我们确定要解决官僚主义 、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各种特权现象等问题。20多年来, 我们解决得比较好的是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原因在于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 的干部任期制和退休制;而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和特权现象等问题至今尚 未令人满意,原因在于我们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利保障机制,从而使上 述问题的存在成为不可避免。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 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 面。1992年,他再次强调:清除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可见,对 于政治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单纯采取动手术式的“摘除”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而如果是 自己给自己开刀,更会因难以下手而放弃治疗。而放弃治疗,体制的弊端又会愈演愈烈 ,进而危及基本制度。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重新确定推进政治发展的途径。即将政 治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创新结合起来,从原来以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转到 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带动政治体制改革进而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上来。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告诉 我们在未来的政治发展中,我们要形成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完善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开 展什么样的政治活动,确立什么样的政治文化,也就是要建设什么样的政治文明。由此 可见,我们党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已经清醒认识到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 目标,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 标有了更加清醒和理性地认识与把握,我国政治发展的重心已实现了重大战略转移。

三、提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质。物质文明的核心特质在于先进生产 力,精神文明的核心特质在于先进文化,政治文明的核心特质则在于先进的制度,特别 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政治文明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随人类社会实践而积淀形成的 ,反映了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一方面,政治文 明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政治文明为社会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民主和法治的制度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持续地向前发 展。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说,政治文明的本质在于制度文明。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 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党员和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 法和法律的特权”。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1.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 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民主如果缺乏 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有保障,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邓小平同志曾精辟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 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 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制度建设是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别是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 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制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 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2.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呼唤 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依法治国”的主体首先是人民;其次是由人民 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人大(国家权力机关);再次是人大选举产生、对 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其它国家机关。其中,人民是最高层次的主体,“依法治国” 所依之“法”,是规范化了的人民意志。“依法治国”中的“国”,首先指的是国家机 器、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实质是规范国家机器,治理或约束国家权力,维护人民 的主人翁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要充分体现这一点,就必须使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有切实的制度保障,有严格的规范约束,有公正、公平、公开、完备的程序。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现代社会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模式和政治法律制度类型,有明确 的标准:一是法制完备,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协调发 展的法律体系。二是主权在民,把“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具体化、规范化、 程序化,建立民选、民决、民管、民监国家机器的机制。三是保障人权,公民的人身、 人格权、政治权利与自由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要得到保障。四是权力制衡,对国家权 力既要合理配置,又要依法进行制约。五是法律平等,其中包括分配平等和秩序平等。 六是法律至上,党、政、军、民、学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没有超越 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七是依法行政,一切行政行为都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和法定的程序进 行。八是司法独立。九是程序正当。十是党要守法。这些内容,无处不渗透着规范化、 法制化、程序化的精髓。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号角,推进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党和国家的治理方式将发生新的重大变革。这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是时代的呼唤,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建设法治国家,涵盖国家、政府、社会等层面。而广大人民群众,则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为此,全会明确要求: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一句话,要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

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不乏有识之士呼唤法治建设,但总体上人治重于法治,人们法治意识淡薄,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必须根本改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广泛的民主不行,没有健全的法治也是不行的。一位学者说过: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文明让人类学会驾驭自然,而法律的发明,则令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己。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就是治国理政的大规矩。现在大家都期望国家发展、社会有序、个人安全、公平正义,殊不知要做到这些,法治是“不二法门”。当今时代,大至国家、社会,小至家庭、个人,法治则像空气和水一样,是无时无刻不可离开的东西。一个人从出生、成长、上学、就业、养老、生存等等,无不靠法治保驾护航。

每个人都要学法识法守法。现在我国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然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那么再多再好的法律也没有用。所以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各级领导都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养成谋划决策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动建设循法的工作思路和领导方式。每个公民也要自觉识法守法,用法律规范行为,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依照法律程序表达诉求,用法律指导工作生活。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坚决护法的浓厚氛围。

要增强依法治国的信心。建设法治国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既慢不得,又急不得。要让法治成为每个人的坚定信仰、基本素质和自觉行动,绝非一日之功。现在我们国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不少领导干部带头违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等,影响极坏,使很多人对依法治国失去信心。但毕竟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四中全会对解决上述问题已有明确措施,并已上升到靠法律解决的层面,不仅强调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而且规定要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我们坚信,随着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领导法治定力的确立,社会法治环境的形成,个人法治自觉的养成,一个法治国家的春天必将到来!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作者简介:董国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党的中央全会上历史上首次确立“依法治国”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对法治中国的美好愿景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建设重要的里程碑。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将《决定》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面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法治素质。按照目前统一的课程设计要求,法律基础课是各高校、各专业大学生的必修政治理论课程,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必须以《决定》为基本遵循,以《决定》精神统领教学,找准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的着力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高屋建瓴,统揽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局,全面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法治中国的独特鲜明样态,体现在执政党依法依宪执政,人大民主科学立法,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治理,司法独立公正,法治队伍结构优化等具体特征,其中蕴含着许多新的法治理念和新的制度设计要求。法律基础课教学贯彻《决定》精神的着力点,就是要有机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明确阐释法治中国的鲜明样态和具体特征,增强大学生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念信心,自觉投身法治实践。

一、要着力讲清执政党依法依宪执政的新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现实的选择。《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其最根本的保证和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学中,要重点讲清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宪法和法律,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二者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中。“依法执政”是新时期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能否实现依法执政关系到是依法治国的成败,而宪法作为国家的母法,当然执政党执政的首要依据,必须坚持“依宪执政”。在对依法治国科学内涵的教学中,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讲清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要求,切实增强大学生对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理念的认同感,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决定》提出的执政党依法依宪执政理念的重大意义,讲清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讲清《决定》第一次将党内法规制度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框架之中,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

二、要着力讲清人大民主科学立法的新要求

立法是法治的起点和前提。《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教学中,要着力讲清《决定》提出的推进我国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的诸多具体举措及其现实意义。一是树立宪法权威,健全宪法实施、监督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全社会确立对法治的信仰,必须首先确立对宪法的信仰,加强宪法实施和违宪审查制度。《决定》首次将每年的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进行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同时还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凡是经过各级人大以及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都必须向宪法公开宣誓。二是改进立法体制,推进民主科学立法。为此,《决定》要求在立法机构中要“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建立“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等具体制度措施,以实现“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立法目标。三是加强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基本权利的重点领域立法。如《决定》特别提出要加快编纂民法典,其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公民权利保护的崭新时代。民法典是成文法系国家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典,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共权力,那么民法典则重在保护私权利。对于我们每一位公民而言,民法典犹如一部“权利指南”,它界定公民所享有的最广泛的权利内容和权利保护方式,可以说是私权保护的“百科全书”。

三、要着力讲清政府法治建设的新举措

据统计,一国的法律法规80%以上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具体执行的,因此,依法治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依法治权”,全面推进政府法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提出,要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权法定、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在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教学中,要着力讲清新时期推进政府法治建设若干重大举措。一是实现政府职能规范,实现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人民政府权力来自人民,也必须服务人民,受制于人民。《决定》要求,行政机关必须秉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不得法外设权,更不得在缺乏法律依据情形下作出减少和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二是多措并举,实现政府依法决策。如《决定》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内部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要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行政府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重大决策责任倒查制度等,通过制度规范政府决策用权。三是细化量化权力运行环节,规范政府公正文明执法。如《决定》提出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先行进行法制审核制度,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真正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四、要着力讲清社会依法治理的新格局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全体公民的自觉参与。实现社会的依法治理,基础性的工作是要在全社会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权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育和确立也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实现的。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增强公民守法意识,在全社会努力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局面。《决定》提出,要把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学校设置法治教育课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更应自觉学习法律知识,自觉培育法治理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信仰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其次,要扎实推进社会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强化各类社会主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再次,实现社会的依法治理,要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以及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公民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五、要着力讲清司法公正独立的新设计

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价值追求。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指导、示范作用,而司法不公则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动摇、破坏、损害作用。应当看到,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许多人,是从少数的司法不公案例中,从心底动摇了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念和信心。《决定》针对时弊,从完善司法体制和司法运行入手,提出了全面规范司法行为,全面强化司法监督的若干重大举措。法律基础教学必须着力讲清这些重大举措的内涵、意义和实施方式,切实提振大学生对建设法治中国的信念信心。这些重大举措主要包括:一是优化司法职权制度设计。科学的制度设计具有根本性意义。《决定》明确提出,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要建立记录制度、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行司法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实施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与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职责是具体审理跨行政区域的重大行政案件与民事、商事案件;为根治司法地方保护痼疾,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职责是查处和审理跨地区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加强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支持司法人员独立办案,建立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些严密科学的制度设计必将为独立公正司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严谨严密严格规范司法运行各环节。其核心是确立以人民法院的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在诉讼阶段集中、严格、规范地审查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材料,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决定》要求必须明确各类司法人员业务职责、业务程序和业务标准,全面推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三是强化司法对公民的基本人权保障。司法过程中切实保障人权是现代司法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要求,必须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和“非法证据排除”法律原则和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冤假错案发生;鉴于长期难以解决的“执行难”顽症,提出要“制定强制执行法”,规范执行程序,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为减少当事人诉累,维护社会稳定,对不服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提出将逐步实行由律师制度;《决定》还要求法律文书要充分体现“说理释法”功能,并要求各种生效法律文书,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意外,必须全部上网,允许公民公开查询,充分发挥法律的警示教育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六、要着力讲清法治队伍建设的新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