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十篇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十篇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6:03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1

三年行动专题实施方案

 

为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督促企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完善并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措施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形成以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为重点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以建立企业技术和管理团队为重点的规范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以引入专业化支撑机构为重点的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思想认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安全管理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企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我省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坚强保证。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省安委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指导意见》(陕安委〔2017〕12号),建立完善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的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一岗一清单”的责任清单式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全过程责任追溯制度,加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到2021年底前,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均应完成“一岗一清单”制定工作。

2.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严格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1次会议,研究、分析、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在安全生产关键时间节点要在岗在位、盯守现场,确保安全。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实施相应的经济处罚。

3.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推动落实第一副职分管安全生产制度和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严格落实以师带徒制度,确保新招员工安全作业。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等为重点,采取现场询问、随机考试等方式,检查个人岗位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凡不合格者要组织重新培训和考试,直至调整工作岗位。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岗位、班组和一线从业人员要严格履行自身安全生产职责,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二)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力支持安全管理机构工作;要建立安全技术团队,发挥技术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保证企业技术负责人行使技术决策权和指挥权。建立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评价体系和晋升管理体系,保持队伍稳定、结构合理、专业齐全、更替有序。小微企业要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2021年底前,各重点行业领域大中型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安委会成员由企业分管负责人和有关职能部门、重要分支机构负责人组成。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制度,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鼓励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在2020年底前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3.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企业要建立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主线,以杜绝岗位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的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办法,实施“零死亡”目标管理,加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员工绩效、晋级、评先评优等考核评比中的比重,实行生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4.强化安全投入。企业要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纳入企业年度安全费用计划。严格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审计等制度,确保足额提取、使用到位。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安全费用要严格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要及时更新应用先进适用安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强从业人员劳动保护,配齐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5.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和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强化对高危行业企业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时完善三级教育培训计划,按规定如实记录教育培训情况。利用中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政策,加强企业安全人才培养。2022年底前,省属以上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要通过自建或委托方式建设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实现重点岗位人员“变招工为招生”。

6.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制度。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定标准,自主创建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和达标晋级。要以“精、严、细、实”为标准,从工艺流程、现场管理、岗位操作、设备运行和人的安全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科学、严谨、细致、精准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大力推广“手指口述”、“岗位双述”等安全示范岗。2022年底前,高危行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均应完成标准化自评工作。

(三)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1.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企业要科学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安全风险,形成岗位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点清单,并持续更新完善。在此基础上,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点进行分析评估,建立企业重大危险源及安全风险清单,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安全风险四色图。2021年底前,各类企业要绘制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图。未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的企业不得确定为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不得评选为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2.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企业要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和风险管控措施清单,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等重点环节,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2021年底前,各类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3.建立安全风险警示报告制度。企业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明确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和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安全风险清单和管控工作情况,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2021年底前,各类企业要制定完成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四)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企业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登记评估、销号报告制度,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制定奖励措施,建立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并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鼓励职工发现和举报事故隐患,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2020年底前,各类企业要制定完成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严格落实治理措施。企业要严格对照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对重大隐患落实“一隐患一方案”,做到整改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施闭环管理,并及时向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一般隐患要及时发现立即整改。2021年底前,各市(区)和各类企业要建立完善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一张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自查自改自报,实现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管理和评价。2022年底前,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五)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社会治理

1.建立完善企业安全承诺制度。各企业要严格落实《陕西省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度(试行)》(陕应急〔2019〕190号),建立并落实内部的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明确各个层级、各类人员的安全承诺事项,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承诺履行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2020年6月底前,中省属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全面落实;2022年6月底前,中小企业全面推行。各市(区)、省级各有关部门对直接组织签订承诺书的单位年度检查要达到100%,对下一级组织签订承诺书的单位抽查不低于10%。

2.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各市(区)、省级各有关部门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对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或一个年度内累计发生责任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存在以隐蔽、欺骗或阻碍等方式逃避、对抗安全生产监管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违规更改工艺流程、破坏监测监控设施的,隐瞒不报、谎报、迟报事故等主观故意行为的单位及主要责任人,依法依规将其纳入“信用陕西”平台,加强失信联合惩戒。2021年底前,制定出台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制度。

3.提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各市(区)、省级各有关部门要筛选一批专业化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支持做大做强,为企业提供高水平安全技术和管理服务,同时加强监督管理。2021年6月底前制定出台技术服务机构评价结果公开和第三方评估制度,确保规范运作,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4.充分发挥安责险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推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严格落实《陕西省高危行业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陕应急〔2019〕300号),依法依规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覆盖全体从业人员并包含劳务派遣人员。鼓励其他行业领域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2021年底前各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全部建立安责险信息化管理平台,2022年底前对所有承保安责险的保险机构开展预防技术服务情况实现在线监测,并制定实施第三方评估公示制度。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5月)。按照统一工作部署,各市(区)、省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省级各有关部门和中省属企业要采取适当方式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全面启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二)组织实施(2020年6月至12月)。各市(区)、省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省级各有关部门和中省属企业要对照本方案重点任务,认真梳理分析企业层面目前存在的安全生产责任链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重点工作任务台账,明确任务分工、工作措施、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指导督促,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重点推动(2021年)。各市(区)、省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省级各有关部门和中省属企业要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持续深入、务求实效的要求,紧盯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等重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市(区)、省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省级各有关部门和中省属企业要组织开展“回头看”,总结一批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要总结形成本专题年度工作报告和三年行动报告并报省安委会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将本实施方案与我省五项攻坚行动和相关行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各市(区)、省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要成立工作专班,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点环节、亲自督办重要任务。要督促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管理安全生产能力水平。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务求取得实效。

(二)强化制度保障。要建立工作调度、会商研判、工作报告、监督检查、挂牌督办等工作制度,统筹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自主管理安全生产的主动性、自觉性。各市(区)和企业要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各具特色、扎实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鼓励;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期间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依纪从严从重追责问责。

(三)严格监管执法。三年行动期间,全省每年开展1次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执法行动。各市(区)要把企业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和开展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加大日常执法检查力度。对未按规定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未按规定报告风险和隐患,未建立实施企业安全承诺制度,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进行查处。各市(区)要建立与企业联网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评估,加强线上线下监管。要坚持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既要严格执法检查,又要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对重点企业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开展精准指导服务。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2

近两年来,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在个别行业(领域)仍有较大的问题存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各种不确定安全因素存在。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镇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总体目标

㈠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责任追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更好的将当前好的安全生产形势发展下去。

㈡主要任务。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安全生产防护设施设备,做好有效防范工作。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促进企业安全技术装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大力开展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整顿、整治、整合,彻底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㈠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力推动法律法规赋予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落实到位。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大于天、重于山的位置,高度重视每一个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尽心尽责,恪尽职守,扎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㈡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健全组织网络。各村(居委会)、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研究落实有担当安全责任的领导分管安全工作。依法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足额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有人抓有人负责,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从业人员在30人以上100人以内的,至少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强化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健全操作规程,落实人、财、物等保障措施,组织实施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等安全防范工作。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建立的,是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车间班组以及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不但要向镇政府、向社会做出安全承诺,还要向员工做出安全承诺,要建立并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的责任内容和要求、考核奖惩等事项,形成涵盖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逐级、逐层、逐岗位、逐员工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实施全员安全承诺制度、高危行业(领域)、建筑业实行安全履职保证金制度,项目开工前要向镇安委办(安监站)申报,同时根据工程项目大小缴纳5000-20__0元的安全履职保证金,待工程结束后经考核退还部分或部分保证金,对不缴纳保证金、不签定安全协议的,不得开工。

三、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㈠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行为。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对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健全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制度和员工安全信息卡制度。

㈡突出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安全隐患拉网排查、挂牌整改、档案管理、追踪督办等工作机制。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监控主体责任,要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全体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实行岗位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班组日查、车间周查、作业区域旬查和企业月查月报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检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扎扎实实消除安全隐患。当前,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监管工作,加大道路交通整治力度,从严整治超载超限超速和酒后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消防安全监管,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重点单位的检查,严厉查处“三合一”、“多合一”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建设施工、高空作业事故的防范;抓好企业用电管理,每月24日前专项整治单位要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并形成整改记录,汇总上报镇安委办,同时,要按照镇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对隐患排查整改不力、监管缺位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及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㈢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要严格执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制度,要制订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保障培训经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每年参加安全管理、劳动技能等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安全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做到“应培尽培、持证上岗”。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转岗人员和新进人员等其他职工也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并将培训情况纳入本人安全信息管理。要进一步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安监、劳动、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分行业、分层次、分岗位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素质教育,拓展培训覆盖面。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凡存在未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处罚。

㈣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企业安全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两年来我镇已有21家企业通过三级标准化验收,今年任务将对通过三级标准化验收的创业进行复审,其他企业完成30%的创建任务,另外对华电、江鹤集团等企业进行二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标准申报要求严格,高危行业(领域)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将依法予以关闭。

㈤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完善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设施设备。全面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加强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配备合格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每年定期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疾控中心),建立健全职工档案(一人一档),作业场所检测100%完成,安监等部门将对其从严监管,依照有关规章予以查处。

四、建设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㈠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要与全镇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并定期进行专业应急演练。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从重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㈡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要结合隐患排查治理,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风险分析、评估,要建立台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

五、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

㈠严格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适当扩大适用范围,确保社会保障、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和装备、设备更新等资金投入到位。

㈡建立员工社会保障机制。每年为每个高危作业人员办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为每个员工办理社会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切实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㈢加大防护设施设备投入。安全生产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人是首要因素,而安全生产主要是靠人去防范、去预防,搞好安全防范显得非常之重要。各企业一定要花资金、花气力配足配齐安全防护设施,凡是从业人员都要因岗配备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保险带、安全网和密目式安全立网等设施,要确保从业人员作业安全。

㈣强制淘汰老化生产设备。企业必须使用国家规定标准的生产设施设备,一定要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证、注明商标、操作规程、使用说明书等证件,并收藏保管好,不得使用非标设备,也不得超期使用老化的设备,更不得购买别人淘汰的设备。对存在落后技术装备、构成重大隐患的企业,要予以公布,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关闭。

六、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㈠加大对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责任制。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以及“一票否决”、责任事故追究和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年度述职等制度。主要负责人不仅要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而且要带队组织安全检查,定期分析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的监督机制。对因监管督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力,造成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㈡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企业发生伤亡事故,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发生较大事故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

㈢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对于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一律实施规定上限的处罚。企业发生较大伤亡事故的,一律停业整顿,直至关闭。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并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经济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依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安全制度严不起来、安全责任落不到位”等现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这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中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企业多种经营生产的发展,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管理缺陷和事故隐患也逐步增多。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现状分析,有80%以上事故的原因都是因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的,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存在以下问题。

1.1企业没有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不少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未把安全生产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注重抓经济效益,在抓生产的同时没有抓好安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对安全生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仅把安全生产挂在口头上,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没有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未认识到安全是效益的保证,只有生产安全才能确保生产利润,这是目前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1.2安全基础管理不扎实,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许多企业只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忽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安全投入和建章立制等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基础建设,使企业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在减员增效中,片面强调精简效能,撤消或合并安全管理职能和岗位,安全管理人员一减再减。有的企业在降低成本压缩经费时,首先想到的是削减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整治隐患费用落实不到位,使一些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得到整改。

1.3缺乏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

1.3.1未从安全技术、教育、管理方面来预防事故。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从大量的事故原因分析显示,事故的发生其主要是由于设备或装置缺乏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以及在安全监督管理上存在缺陷等三个方面原因引起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管理入手,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1.3.2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根据事故伤亡理论中的轨迹交叉论显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安全技术的对策是重点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教育培训的对策是重点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前有不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缺陷,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预防和控制事故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1.3.3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人的安全素质,它包含了文化修养、风险意识、安全技能、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因素,其标志是风险意识,而风险意识的产生则取决于安全素质的提高。因此,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必须要加强,对安全技术培训资金的投入必须要落实。

1.3.4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1)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量较薄弱。目前,虽然很多企业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在人员、设备等多方面的配备上仍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安全部门只满足于围着领导转,忘记了行使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能,存在职能不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现象,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监督管理职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根据安全主管机关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工作也初步实现了有章可循,但很多企业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相关制度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为能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内容与现场管理实际不符,回避了容易产生问题的内容,体系运行记录与实际不相符,存在体系管理“两张皮”等现象。

1.3.5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于安全发展需要

1)安全知识继续教育滞后于安全发展需要。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一些在安全岗位上的老同志长期以来得不到安全知识继续教育的培训,使这些安全管理人员长期吃老本,安全管理知识无法更新,这对企业安全管理质量影响很大,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技术、安全观念都落后于生产发展的要求,这也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不高的一个原因。

2)在安全管理中出现“归零管理”的现象。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员工岗位变动较大,企业未能及时对这些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技能培训,就匆忙安排上岗,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尤其是随意把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调走,调来没有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不对口的新人接替,使安全工作从零开始,违背了安全工作必须要有连续性的规律,结果安全事故不断,为此“归零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付出很大的代价。

3)劳务工的流动性给安全培训带来难度。随着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在社会上招聘一些合同工和临时劳务工进入生产一线工作。由于这一部分劳务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素质较差,人员流动性大,有些劳务工经过培训后上岗了没多长时间就走了,新的劳务工又来了,所以劳务工的流动性给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1.3.6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队伍思想不稳定

1)安全管理工作不具有吸引力。企业在工资收入分配中,优惠政策总是对生产经营部门人员倾斜的,一般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骨干的收入都低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待遇差、工作压力大,安全队伍思想不稳定,因此很多安全管理人员跳槽,造成安全管理人才流失,然而新招进来的大学生都想搞经营和技术工作,却不愿意做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对新进大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

2)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没有权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到基层单位生产现场去监督检查,由于基层单位领导职位和收入都比其高,他们又都是“老板”圈内人士,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认为你“拎不清”、小题大做,故应付了事,甚至打你小报告,所以安全管理制度严不起来,安全责任落不下去,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现场违章现象杜绝不了,给安全工作留下了隐患。

2对如何加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考

2.1要充分认识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义

2.1.1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在改革发展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事故易发期。如果企业不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让安全事故易发期演变为安全事故频发和高发期,企业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势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1.2科学发展首先要强调安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强调的是关爱生命,安全生产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维护。科学发展首先要强调安全发展,如果企业事故不断,各类事故不能有效的控制,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还给受害者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2.2落实企业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职”制度

2.2.1领导对安全生产负有双重责任。领导干部在执行“一岗双职”制度中,既要对所在岗位应承担的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安全责任负责,也就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对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安全生产负有双重责任。企业要对领导干部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要实行安全生产问责制,使企业能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2.2实行安全生产约束和激励机制。在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尤其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制要放在首位,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同时要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对实现年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发生事故的单位进行处罚,对企业安全管理干部要实施安全岗位津贴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生产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作用。

3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人遵守自己安全生产承诺

3.1各单位能自觉履行安全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安全生产、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和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每年度企业负责人应与下属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职责。通过年度安全管理考核和安全工作履职检查,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领导的政绩考核之中。

3.2员工都能自觉遵守安全承诺。企业所属各单位和部门,除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外,单位负责人应与各中层干部(部门长)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各部门长应与各岗位人员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使每一个员工都能以安全法规为准则,自觉遵守安全承诺,并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每一项本职工作。

3.3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为使每个单位和员工都能承担起安全生产风险,在企业内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企业对从事生产经营单位和员工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如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事故,其风险抵押金将作为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对全体员工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制度,年底根据企业生产安全状况、事故经济损失和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情况,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定,对全体员工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兑现。

4以安全监督管理为重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1抓好安全措施,告知作业场所存在危害因素。为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防止事故发生。企业要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并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企业要对生产现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得到落实。

4.2杜绝先天患,从源头上遏止各类事故发生。按照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规范要求,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要加大安全投入,添置和完善工作场所、生产设备、电气装置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设施,做好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工作,提高企业生产设施的本质安全,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等项目要严格执行安全预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设备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杜绝先天患,从源头上遏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3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企业要把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到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要重点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受到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切实提高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

5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提高企业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5.1开展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技能。进一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年”、“安全生产月”、“应急预案演练周”等各项安全活动。安全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促进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活动要从制定方案、部署、宣传、实施、检查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安全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在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中要防止流于形式,要确保应急预案演练达到应有的效果,并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5.2加强安全预防,消除事故隐患。安全预防工作首先要控制产生事故隐患的源头,按照“重在预防、深挖隐患、强力治理”的要求,建立隐患排查跟踪督查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层层挂牌督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先兆和隐患进行排查,对管理上的缺陷和事故隐患要严格组织整改,并立即采取安全整改措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4

各县(市、区)、开发区经信局,各监管企业,机关各有关科(室):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电力和通信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我市电力和通信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省经信委《关于开展“知责履责、失职追责”活动的通知》(晋经信运行发电〔2017〕41号)要求,决定在全市经信系统、电力和通信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责履责、失职追责”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安全生产法》、《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以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通过明责知责履责,严抓责任落实,促进企业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确保全市经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责履责、失职追责”活动,进一步明确全市经信系统和委机关有关科(室)的监管职责,明晰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形成人人知责、人人明责、人人履责、人人尽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知责明责”活动(6月-8月)

1、强化责任意识

各县(市、区)、开发区经信局和委机关各有关科(室),要深入贯彻落实、总理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安全监管水平,为全市经信系统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监管企业的主体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和国家发改委《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电力企业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遵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电力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要求,各监管企业法人代表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3、管理部门监管责任

《电力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根据上述规定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经信部门对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XX年5月20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运政办发[20XX]50号),市经信委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主要是:

1.电力行业:市经信委负责全市电力企业、涉电单元的属地安全监管。协助做好全市电力企业、涉电单元的安全生产工作。(委内监管科室:能源科)

2.铁路行业:市经信委负责全市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的监护管理和改造的属地安全监管。(委内监管科室:能源科)

3.通信行业:市经信委负责中央驻运、省属和市营通信运营企业的属地安全监管。协助做好全市通信运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委内监管科室:软件服务业与电子信息科)

4.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市国资委负责履行出资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委内监管科室:企业改革科、信息化推进科)

4、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

委党组和领导班子及成员要加强对经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制度;党组和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落实“一岗双职”制度,在职责范围内,对分管行业或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各监管企业要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逐一落实到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企业、具体岗位,形成安全生产责任无缝监督管理。

(二)“履责尽责”活动(9月-11月)

履责尽责,就是要按照“有职必有责、有责必尽责”原则,认真对照岗位职责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将责任做实、做细、做到位。

1、突出“一岗双责”,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市、县两级经信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监管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总责,其他领导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分管领域行业的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安全工作。班子成员每月要进行一次安全生产督查、指导,形成“人人履责、人人尽责”的责任落实机制。

2、完善各项制度,加大落实力度

市、县两级经信部门和各监管企业,要认真落实《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市两级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挂牌督办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报备、演练制度、事故处理、应急协同处置机制、安全考评制度等。强化落实,将各项制度落实在具体部门、岗位工作中,形成制度挂在墙上,员工记在心中,落实在工作之中,做到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3、建立“履责尽责”体系,健全监管责任制度

各县(市、区)、开发区经信部门要根据省市两级关于对进入工商企业名录的企业做到监管全覆盖,逐一落实监管责任制,逐一明确监管部门、责任领导和具体监管人员,并实行挂牌责任制的要求,对监管职责范围内的工商注册企业做到层层签订责任状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监管责任领导和具体落实岗位的责任人,形成完整的监管和岗位责任链条,照牌监管、履责尽责,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4、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履责

各监管企业要按照“三落实”和“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安全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履职要求,在继续完善企业内部岗位安全职责、操作规程和岗位作业标准的同时,强化安全意识,用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用铁的办法治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信心,确保“知责履责、失职追责”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失职追责”活动(9月-11月)

“失职追责”,就是要通过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市经信委机关和各县(市、区)、开发区经信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惩挂钩的安全生产考评机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对于不履职、不作为、乱作为、扯皮推诿、推卸责任以及违法违规等行为,要严肃问责。对由于失职渎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大对负责监管行业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线索的查找力度,严格立案和执法查处,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严重失责的责任人,在媒体曝光,追究。

各有关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加大检查考核力度,集中严厉查处各种“三违”行为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建立全过程管理、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基础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县(市、区)、开发区经信部门要针对本单位特点制定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并监督检查和推动本单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责履责、失职追责”活动;各企业要制定具体活动方案、成立领导机构,细化工作任务,制定落实措施。

(二)认真检查,督促指导

各县(市、区)、开发区经信部门要扎实开展本单位“知责履责、失职追责”活动,同时指导监管行业领域的企业开展活动,对本辖区内监管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知责履责、失职追责”活动情况要进行全面检查。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F272.93文献标识码:a

安全生产是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近年来,从报纸、电视等媒体报道中交通、煤矿等行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损失之重,影响之大,频率之高,令人胆战心惊。剖析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难看出一些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着认识上、思想上的误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实际运行中点多、面广,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焊接作业、特种设备操作等工种繁杂。所以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执行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无疑是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良好局面的有效办法。

1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员工安全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企业在整个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与物都处于最佳状态、每个员工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运行和人员行为出现偏差,将安全管理工作是贯穿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中,坚决杜绝和降低设备损失和人员伤害。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员工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认识不清,自我保护意识还远远不够,对于安全操作规程理解不够深刻,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没有完全了解,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安全意识不强。

(2)安全管理手段较单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人事、工资、奖励、保险等最根本的制度,基本上是由政府制定的,企业受到的制约较多,限制了企业自主经营的安全管理的手段,企业不能依据事件和环境的变化,实时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一些规章制度及安全经费往往难以很好地落实。

(3)企业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新形势下企业往往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获发展,把企业经济效益作为第一因素考虑,大量时间、精力都放在产量、质量、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的地位呈下降之势。另一方面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在深化,但却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没有把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

2企业安全管理完善对策

(1)责任落实要明确。确保安全人人有责,这是企业每个职工没有任何理由推卸的天职。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切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全部门督促抓、业务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状不能一签就完,还应建立责任跟踪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追究制度。总而言之,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落实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有的功能和效用。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量化考核,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一查到底,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部门和个人,要依法进行责任追究。追究责任必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坚决贯彻“四不放过”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严格安全管理。严格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企业事故高发与企业员工素质不高、群体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科技水平和安全文化宣传推动不够直接相关。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抓住安全工作的灵魂,才能真正克服安全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弊端,建立系统分析、安全评价、超前预测、事前防范、专家咨询的新机制,把企业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效能全员安全风险管控执行力

一、目前我国仍处在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

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5年下降,2015年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0年分别下降22.5%和16.8%,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3%和46.6%。尽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这主要表现在安全发展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全社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不强等深层次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业态大量涌现,增加了事故成因的数量,复合型事故有所增多。而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所带来的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油气输送管道、危旧房屋、玻璃幕墙、电梯设备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风险,也成为安全领域的新挑战。

二、国有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1.人的观念行为滞后。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在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冒险违章作业,自持“技高人胆大”的无知无畏心态,嫌麻烦、认为只要小心点就没事的侥幸心理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行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人的思想意识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许多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漠视规则,漠视生命,是造成事故的根源之一。在企业中还有一个怪圈,越是最危险的岗位,越是低技能的人在干,把低技能的农民工放在高危环境中搞人海战术,致使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2.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一提安全,无论是谁,都说重视。但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雷声大雨点小。企业领导对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不深刻,对于生产安全的管理不够认真,领导不严、下级不细,安全生产工作只停留在应付性工作布置上,最终导致了安全常常只是口号而已。而另一些企业认为,合法合规生产就是安全的,企业负责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取得了资格证就是安全的,有合乎国家标准的各种评价报告、安全资质就是安全的,实际上,这些只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也可以说是底线和最低标准。惨痛的事故教训告诉我们:要防范事故企业必须严格安全管理。

3.安全管理效能低。后工业化时代,国有企业走向了多元化发展道路。地域多元,企业跨区域、跨国界生产经营;产业多元,多领域经营,新业态大量涌现;股权多元,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个投资主体转变。随着国有企业不断整合重组,管理层级增多,导致决策和管理的针对性差,决策要求在贯彻执行中也往往逐级递减,企业管理层的一些想法和思路不能完全传递到生产作业一线,增加了安全管理、决策、协调的难度,这些都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4.安全管控能力不足。管理资源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安全管理没有及时调整和跟进,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较弱,在企业规模扩张,设备技术更新,人员增多,风险增强的情况下,根本无力应对,只能是疲于应付,企业的安全管理往往靠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去影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去实施,在作业施工中,标准低、毛病多、习惯性地违反安全制度这些行为常常发生,许多基层员工对于施工作业程序、安全操作规范毫不在乎,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的松散。

内部安全监督检查不深人。现在基本上每家国有企业都有安全监管体系,但相关职责却不明确,管理与监督两种职能混为一谈。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职能常常只由一个人承担,基层的监督检查没有执行彻底,往往停留在表面,深层次存在的问题还是发现不了。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近年来,国有大型企业基层岗位用工捉襟见肘,且现在的务工人员思想开放,接触信息广,流动意愿强,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下降,致使企业用工缺少稳定性,不利于企业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有些企业为了满足生a经营的需要,新进员工往往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而更多的企业对于安全教育培训却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员工真正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不重视,大部分依靠以往不科学的经验操作,简单的安全培训不能达到真正操作中需要的安全要求,未实现全员、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国有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

1.树立全员安全理念。尽管事故是多种不安全因素耦合和不安全行为累积的结果,但是要防止事故发生,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人决定一切。所以只要把人管理好,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能降至最低。安全生产工作要树立全员安全的核心理念,不应仅依靠安全管理部门抓安全。不少人习惯性地认为只有相关领导、安全管理部门负有安全责任。其实,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员工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企业中的每一位负责人,每一位员工都参与进来,否则提安全生产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做到全员安全,一是要强化全员安全培训。以提升员工安全能力为导向,开展员工危险辩识能力、安全操作能力、应急避险能力的三大安全能力建设,规范企业员工入职安全教育,落实重点岗位安全培训,强化员工日常安全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工作中的重点,突出事故案例型、安全技能型的宣教培训,抓安全思想系统性、经常性教育,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切实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实效,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二是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自主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采用《员工安全手册》,对应员工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各岗位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事项的工作要求、标准,结合岗位安全自查,岗位安全培训,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推行全员安全目标考核激励,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履职能力和履职积极性,从思想深处筑牢执行观。

2.用责任打造根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是关键,要从深化企业各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入手,进而推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形成,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推进“知责、履责、尽责、问责”,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员工干什么,怎么干一清二楚,杜绝推诿扯皮。对企业来说,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员工,还要落实承包商、相关方的责任。

在此基a上,要确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部门,基层单位、部门再以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班组,班组将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身上。责任书应根据各级人员的职责进行区分,明确安全生产的责、权、利。

实行全员安全考核激励,对应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除与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外,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增强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推行以“正向激励”为主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3.靠系统解决问题。安全生产,不能跟着问题跑,围着事故转,必须转变理念,确立系统管理的思想和主动安全管理思想,建立科学、高效、管用的安全管控体系。所谓安全管理系统化,就是从“从”“机”“物”“法”“环”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而设计的,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将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化、标准化、数据化,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近年来,推行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和HSe体系,就是通过有约束力的操作规范、管理规范,保障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构建行之有效的共管机制、检查机制、教育机制、应急机制、奖惩机制等常态化的日常安全管理机制,切实发挥标准化的基础作用。

4.构建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设置合理,运行顺畅、精干高效的安全机构是提升安全生产执行力的重要条件。体系建立的原则是:一是要统筹兼顾,分工明确、分级管理;二是要协调高效,能依靠制度自主运行;三是生产指挥、检查、监督互相制衡;四是要在事故预防和应急指挥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基本内容包括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层次分明,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利,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专业人员,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在实际管理中,国有企业要建立分层级管理体系,清晰各层级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界定,强调一级对一级负责,在管理中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实施各层级对应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要切实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责,集团总部负责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理念、目标、规划、标准和制度等,总体规划本安体系建设,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价各级子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子分公司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集团总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本安体系建设,监查指导和考核评价所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等。基层单位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突出加强风险预控,体系“落地”、现场管理、安全基础、教育培训、标准执行、制度落实等。

5.突出安全风险管控。安全管理即是和风险作斗争,组织准确地认知风险,使风险从可控到在控,风险尽在掌握之中,才能说是真正安全的组织。以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为安全管理核心,建立安全风险预控体系,通过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标范,全面排查、辩识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明确落实管控层级、责任单位和管控措施,实施危险源监测、预警,切实融人到员工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推动安全生产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从各级负责人到从业人员分级管控的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确保管理有效,确保排查整治闭环、常态、规范化运行。重点是推动安全检查清单化在岗位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在危险源隐患点排查建档的基础上,与各岗位职责相配对,通过岗位清单检查日志的形式固化在每个岗位,形成每天对岗位危险源、隐患点进行排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使企业各层级、各主体对安全管理对象、重点、依据、途径、方法了然于心,解决管什么,如何管、自主管的问题。

6.提升安全执行力。无论我们制定了多么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如果不能去执行,只将它用来应付检查,那么这些制度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企业安全管理执行,需要4个方面来保驾护航:一是制度从严,安全制度需要以人为本,不能脱离实际,要强化制度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它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各项制度要能够相互联系一致,避免因条例的不严密、不准确而造成执行困难;二是管理从严,落实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培训,抓好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有效推行和实施,加强基层单位、下属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的监管工作,将落实执行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到位。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任何人违反了制度,都必须按照制度规定作出相应处理;三是分析管控从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要仔细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进行整改,杜绝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四是处罚从严,当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无论什么人违反了相关规定都应该处罚,不能有所姑息。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企业安全生产法制教育为先导,以深入开展工业企业aBC分类监管为载体,以深入开展企业隐患排查整治为手段,促进企业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实现安全管理程序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岗位作业规范化、生产环境优良化;切实加强全员培训,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安全素质,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努力实现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深入学习《*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的参训率达到100%;企业从业人员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二)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aBC分类监管工作,优化工业企业aBC分类结构。在坚持标准的基础上,年内a类、B类企业有明显增长,C类企业明显减少。

(三)客货运专业运输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驾驶人的监管,每月对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达100%,对机动车的检查达100%。

(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危险化学品企业许可证到期换证率达到100%;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经营单位贯标率达到100%。

(五)工矿企业杜绝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火灾事故;消控中心、电焊、气焊等重点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率达100%;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和演练率达100%。

(六)进一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文明工地的创建活动,文明工地达标率95%;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预警监测手段,交通运输企业的危险品运输车(船)、客船(游览船)GpS卫星跟踪定位仪安装率达到100%。

(七)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在重点监控单位贯标率达到100%。

(八)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各类事故隐患整改监控率达到100%。

三、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安监局长、经贸局长、公安*分局分管局长、公安*交巡警大队大队长为副组长,区宣传部、人武部、文体、环保、教育、财政、建设、民政、人事和劳动、卫生、城管、房管、资产经营公司、工商等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培训阶段(3月底前)。一是各街道、各有关主管部门成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明确工作机构,开展宣传发动和教育培训,完成宣传贯彻工作。二是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分别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学习宣讲活动。区安监局做好宣传师资、直管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各街道全面开展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参训率、知晓率达到目标要求。三是要组织上门送法服务。在企业负责人知悉《*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基础上,指导企业负责人签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承诺书”,进一步明确法定职责和义务,督促企业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通过分层次、全覆盖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使全体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分管领导掌握安全生产的法定职责,广大职工熟悉《*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掌握各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及安全操作规程,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

第二阶段:排查整改阶段(4月份-9月份)。一是组织各类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督促企业对照《*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照《工业企业aBC分类监管的实施细则》和相关标准,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生产作业场所及各类设备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二是坚持典型引路。各街道、各部门都要树立一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示范企业,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推广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做法和经验,全区将适时召开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促进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各街道、各有关主管部门要结合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以危险性较大企业和C类企业为重点,对落实《*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情况组织检查和督查,对检查、督查中发现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或履行责任不到位的,要督促其立即整改,做到检查一家,完善一家,提高一家。

第三阶段:评比验收阶段(10月份-12月份)。10月17日前,各街道要对本行政区域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10月30日前,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对活动中涌现的优秀组织单位、示范典型企业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全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由*区人民政府安委会统一领导,区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要结合本地区、本领域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突出重点,强化督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要突出高危行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重点企业。各街道办事处及安全监管有关部门要对重点行业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和“一票否决”等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动态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社会责任;食品安全;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026-02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愈演愈烈,“苏丹红”、“毒奶粉”、“皮鞋酸奶”、“地沟油”到最近的“僵尸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屡次发生,不仅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还透支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从而引发对食品企业的信任危机。而提升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解除信任危机的重要途径,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生产及管理,积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食品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一、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需要对企业内部人员、环境、消费者等与企业发展相关联的个人或群体承担责任。即保证企业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群体的权益,并对企业所处地区的环境负责。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提升产品的社会认可度,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双赢的局面,促进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二)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概述

食品企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食品的安全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重点不在于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是要以人为本,将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当做企业的职责。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如下:

1.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首先,食品企业提供的食品必须要达到国家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严把食品质量关,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高质量的食品。其次,食品企业提供的食品要尽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从食品的种类、规格、数量上着手,让食品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食品。

2.提供全面的食品信息

当前,我国许多食品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大打广告宣传战。在广告宣传中,时常发生夸大食品的功效、作用的现象。食品企业应将自身食品信息正确并且全面的展示给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杜绝一切虚假广告。

3.加强对食品质量的把控

有效的食品质量把控措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食品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应设置多道食品检验工序,对食品进行多重检测。从食品生产到包装出品的过程中,要全程实行无菌化操作,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二、我国食品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食品原材料受到严重污染

高质量的食品原材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我国部分农产品、水产品及牧产品等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抗生素、激素等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致使食品原材料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此外,我国部分食品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采用劣质的原材料、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来替代食品成分以降低生产的成本。还有部分企业在食品中加入工业化学添加剂,以提高食品的卖相,延长食品保质期。

(二)食品流通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食品企业多达数百万家,由于受企业生产规模、生产管理理念、生产设备及食品检测手段等各方面内容的制约,食品在流通环节也涌现了不少问题。不少食品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假冒伪劣产品、将过期的食品回收,对生产日期进行更改之后再次投入市场销售等。此外在食品流通环节,相关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健全也将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管是三鹿的“毒奶粉”还是双汇的“瘦肉精”事件都将我国食品在流通环节的监管缺陷暴露无遗。

(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家先后出台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然而对于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规定较为模糊,目前尚未有针对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安全的法律标准,容易让不法商家有机可乘,躲避了法律的制约,助长了食品企业的不良风气,使得国家立法得不到满意的成效。

三、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改善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食品企业生产质量管理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适用于食品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对于食品企业来说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生产设施,生产流程科学合理,并具备独立、严格的食品检测系统及健全的质量管理,以保证食品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规范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以国家基本国情为出发点,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注重对食品原材料的筛选与控制,并重视对食品的检测工作,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2.对企业生产质量管理进行细化,并明确其认证的标准及要求,促使食品企业积极完成生产质量管理。

(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完善市场监管体制需要从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两方面着手。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规范的奖惩制度,提高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此外还应做好食品的随机抽查工作,确保食品的安全,使得政府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利用社会舆论、公共媒体、行业协会等多元化方式对食品企业进行监督,督促食品企业自觉进行产品规范,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面向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开展食品宣传活动,提高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度及重视程度;利用电视媒体播放食品安全的公益广告或出版食品安全的科普刊物或者音像制品,全面展开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更新食品安全信息及相关制度,保证信息公开透明,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力量。

(三)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

建立合理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的关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综合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将相关的法律资源如劳动法、食品安全法等进行补充、整合,以全面明确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此外,通过公司法重点强调食品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列入科学规划的管理体系中,促使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法制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食品安全得以保证的前提,也是维持经济社会秩序,构建良好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食品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生产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主动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保障食品的安全质量,增加消费者对食品企业及食品安全的信心,解除食品企业的信任危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名梁.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及展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9

为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实现我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现就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紧迫性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性。建立和完善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监管的网络覆盖到基层一线,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作业现场,强化基础,管住源头,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由被动到主动、由局部到整体、由短期行为到长期效果的转变。

二、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约束机制

1、建立法人代表安全承诺制度。要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岗位操作规程为重点,实行法定代表人向政府和社会作出安全生产承诺,并签署承诺书。监管部门要根据承诺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凡未按承诺条款履行责任的企业,采取“安全警示告知”、“约谈告诫”、“公开曝光”等措施,要求企业加强管理和投入,切实承担责任,把书面的承诺变成实际的行动。对违反法律、拒不履责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依法予以处罚;对发生死亡事故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把“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落到实处,促进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恪守承诺、诚信履责,推动企业形成自我约束的长效管理机制。

2、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岗位、车间(分厂)、公司(工厂)三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危险源分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自查自纠,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一患一档制”、“挂牌整改制”、“责任追究制”。对瞒报安全隐患或隐患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实施处罚,决不姑息养患。要实行区、开发区、街道和行政村(社区)三级隐患排查治理督办制度,建立隐患监督不力“责任倒查”制,确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走过场。

3、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为建立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国家财政部、安监总局颁发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区高危行业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安全生产费用由企业在规定限期内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实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报告制度。安监部门进行核查,对未按规定提取或者发现虚提、虚报的,依法予以查处。

4、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根据财政部、安监总局、人民银行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对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依法存储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风险抵押金的存储标准应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合理确定,由职能部门督促相关行业、企业按标准足额缴纳风险抵押金,全力提高企业防范事故和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5、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准入制度。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把好“设立关”、“设计关”和“验收关”。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和企业,不审查通过,从源头彻底杜绝不安全因素。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通过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和企业,要依法予以停业整顿或关闭。

三、创新监管模式,不断提升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实际效能

1、实施标准化管理。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核。本着“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危险化学品、冶金、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建材等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发区、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和本单位特点的实施方案,提出年度中长期规划和达标计划,全面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按照安全工作标准,开展安全评估,规范企业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要采取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成绩突出企业,授牌表彰,给予适当奖励。对安全生产未达标的企业,择时公布企业名单,挂牌督促整改。通过开展安全生产达标工作,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2、实施规范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实施危化品生产企业“红、橙、黄”分级分类监管的基础上,对所有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监管。企业安全状况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安全生产条件好的企业,重点抓好巩固提高;二级为一般企业,重点抓好提升晋级;三级为较差企业,重点抓好整改落实;四级为未达标企业,重点抓好停产停业整顿。对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依法关闭。要建立企业分类管理升降级制度,级别低的企业经过整改,重新评估、验收合格后予以升级;级别高的企业在检查中发现较多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的要予以降级。要加强零星小企业、租赁企业的评估分类,做到一个不漏,消灭盲区。通过实行分级分类监管,逐步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规范化。

3、实施网格化管理。为积极探索和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无缝隙、全覆盖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在全区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建立以开发区、各街道为块,以部门为条,以行政村(社区)为单元的安全监管责任区。编制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地图,明确标识各安全管理责任区、相关负责人、责任单位和重点监控企业分布等。要建立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对网格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不间断的综合监督管理。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督促责任单位整改,直至隐患消除,不留“死角”和“盲点”,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检查的覆盖率和实际效果。

4、实施数字化管理。按照“反应迅速、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支撑有力”的建设目标,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逐步形成重点监控对象安全生产基础情况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伤亡事故档案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调度与统计数据库。二是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平台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对重点行业与领域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检测、评估、监控,依托市级资源,逐步完善辖区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网络体系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三是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区、街道及安全生产职能部门间的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及时、准确的传送安全生产信息,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全区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保障体系。

四、健全保障体系,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1、建立完善政府及部门责任考核体系。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在全区推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领导职责。按照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根据市、区政府制定的考评办法,加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力度,并把企业安全监管、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和安全经费保障作为考核重点,提高考评分值。加大目标管理考核频次,对开发区、各街道、有关部门及行政村(社区)采取每月随机抽查、季度分析点评、年终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并公布点评和年度考评结果。建立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和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2、建立完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开发区、各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健全开发区、各街道及行政村(社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装备、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组织网络体系。

3、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社会宣传教育体系。一是建立舆论宣传和公众监督机制。要紧紧围绕全区安全生产大局和重点工作,及时准确、公正客观地向社会安全生产信息,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先进经验,公开曝光隐患严重、管理不善并导致事故的典型案例和违法行为。在有关媒体上开办安全生产宣传栏目,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常识,逐步将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公民普法教育范围,纳入干部教育五年培训规划之中,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二是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做好全区安全监管干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组织工作。严格落实企业“三级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三是重视安全文化建设。按照省、市“*”安全生产规划要求,认真抓好以安全法制、安全诚信、安全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安全生产科技和管理人才,为全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智力和人才支撑。

企业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篇10

1、建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明确监管工作职责,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加强日常监管工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2、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落实隐患整治“五到位”等各项法定责任,杜绝违法非法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积极探索有效安全监管方式,完善和规范日常监管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监督检查,严格企业各类事故报告、查处和统计分析工作,保持打击安全生产违法非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

二、工作制度

1、“一岗双责”制度。严格按照区政府关于安全生产职责分工和“一岗双责”的规定,定期研究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对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特殊气候等重要时期,应亲自组织、参加街道及本部门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2、日常检查制度。依据年度安全监管工作目标和执法检查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突出检查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法定责任落实情况。

3、暗查暗访制度。采用“四不二直”方式,暗查暗访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对暗查暗访情况进行阶段性汇总和书面通报,对发现的隐患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4、互查互评制度。组织辖区内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管理互查互评活动;探索开展按区域、行业、专业等分片检查,交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经验,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

5、定期分析通报制度。定期统计和分析本地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各类事故发生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打非治违情况以及本地安监机构队伍建设与工作保障等情况。

三、网格划分及主要职责

1、一级监管网格:以办事处和街道各职能部门为单元建立全街道工业企业生产安全一级监管网格。成立以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安委会成员为组员的街道工业企业生产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街道实施工业企业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街道安监办),安监办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街道工业企业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各安委会成员根据年初监管目标分工,按职能部门职责、分路段重点监管,定期检查指导,并带队参加街道组织的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2、二级监管网格:按路段、地块划分,以各村、社区和各路段企业为单元建立4个二级监管网格,具体如下:

主要职责:指导督促村、社区和企业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按工作任务要求,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督促网格内企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三级监管网格:以各村、社区和滨湖集团(物业股份)为单元建立10个三级监管网格,具体如下:

(1)按属地管理原则,各村、社区以行政区域划分,按原监管模式,对村级开发工业小区及村租赁企业加以监管。

(2)滨湖集团(物业股份)对工业坊一期、二期、三期内企业及滨湖集团(物业股份)租赁企业加以监管,对各村、社区工业坊一期内厂房协助监管。

主要职责:按工作任务要求,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督促网格内企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人员配备

二级监管网格中各配备一名专职网格监管员。网格监管人员实行a、B角制。

五、工作任务

1、制定年度监管工作计划。根据上级监管工作安排,编制并执行企业生产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年度计划。

2、开展企业情况调查。每年对本辖区所有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主要包括:行业分类、生产经营规模与年度业绩、员工人数、主要产品及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动态更新,并将数据录入“市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

3、分级分类重点监管。对企业按照事故风险大小因素,进行红、橙、蓝分级,按照安全管理水平现状,进行a、B、C分类,列出分级分类清单,并根据分级分类情况,确定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其中:化工生产企业、严重职业危害企业、冶金企业和烟花爆竹从业单位和红色、C类企业等,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4、开展重要事项书面告知。每年对网格内企业安全许可、安全培训、工作报告等事项,发放和收回书面告知书、安全承诺书和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督促网格内企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5、组织企业互查互评活动。每年组织网格内生产企业开展互查互评活动不少于2次,检查、交流工作,排查、治理隐患。

6、实行日常安全生产巡查。二级监管网格监管员每年对网格内企业巡查1次以上,三级监管网格监管员每季度对网格内企业巡查1次以上,对各自网格内重点监管企业要每月巡查1次。督促与指导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培训,检查作业现场情况,诊断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队伍建设。各村、社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网格化监管工作,切实配足配强网格监管员。要加强网格监管人员的管理,组织上岗业务培训,制定奖惩规定,经常教育引导网格监管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网格监管工作。

2、充实监管装备。各村、社区、各单位要为网格化监管创造条件,提高监管人员待遇,配备数码相机、工作电脑和个人防护用品,确保监管工作需要和个体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