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安全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6:05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1

关键词:安全环保管理;培训;制度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随着石油行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石油工人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石油行业和职工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环保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生产管理人员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大力加强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油田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1油田的安全环保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视,新安全法和环保法的实施,油田的安全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但是我们一些制度和管理上的缺陷,尤其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转变的,依然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一是领导干部安全意识不强,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确,对自己负责的安全环保工作不够重视;二是企业依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作为生产单位,依然没有完成新形势下思想的转变,没有意识到安全环保问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三是安全制度不够规范,各种安全文件繁杂,犹如打补丁一般,没有统一的规范,缺乏系统性,在执行的时候存在较大困难,监督人员随意性较大,基层员工无所适从;四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投入的主动性不足,对于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滞后;五是油田工作岗位类型多,工艺繁杂,危险场所多,存在各项安全隐患较多;六是员工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的教材,缺乏奖惩和监督机制,员工安全技能不足。

2安全环保意识的转变

要完成安全环保意识的根本转变,企业、领导者、基层员工三者的安全环保意识转变缺一不可。企业安全环保意识真正转变过来,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未安全环保工作打好基础;领导者安全环保意识的转变可以保证安全环保制度更为坚定的执行下去,可以保证各项制度不会沦为空谈;而基层员工安全环保意识的转变最为困难,也最为重要,安全环保意识只有真正深入了他们心中,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3安全环保制度的建立

安全环保制度的建立,一是要有章可循,以公司规章制度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生产要求,完善流程体系,使得其变得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使得员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重点突出,重点管理违章操作,重点抓问题的源头,大力落实监管力度、隐患及时治理,拿出方案、对策;三是要契合实际,安全环保管理人员不能自己闭门造车,拍脑袋定制度,一线基层是安全环保制度的着脚点,应该深入一线基层,多听听基层的意见和想法;四是要严格执法,对于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严格落实到实处,不能有法不依,也不能滥用权力;五是要戒除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安全环保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

4安全环保培训的开展

安全环保培训在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安全环保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环保素养,保证职工具备足够的安全环保技能。在培训中企业应该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安全环保文化的培训,对专职的安全环保人员的培训,要特别注重系统性与职业性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各种专业培训不蹲提高其监管水平;对于企业基层人员的培训,则应注重增强其对安全环保中处理复杂情况及相应的应变能力;对企业内部关键岗位的生产技术性骨干人员的培训,要特别注重提升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环保文化素养,更好的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后对于各种不断产生的新工艺新技术要及时的进行培训和推广,对与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要及时的开展分析培训。

5结语

总而言之,油田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环保工作,努力把企业安全环保工作贯穿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加强培养企业的安全环保文化,促使所有员工都能把自身安全需求与企业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使安全环保意识能深入到员工思想深处,并成为所有员工的自觉行为。

作者:张庆彬单位:曙光采油厂作业二大队

参考文献: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2

企业加强安全环保监督检查的重要意义

加强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工作是适应当前工业化发展的需求,企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将应当始终围绕着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这两个中心点,其对企业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安全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中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企业加强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制度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核心主导作用,从根源上杜绝或减少了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不但有利于企业绿色稳定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内容和运行方式

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内容。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就在法律法规上有了严格的规定,在监督管理中要看企业是否符合安全环保标准,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及具体的执行情况,企业在重大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安全环保人员的配备情况。在环保监督管理上包括企业是否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是否建立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台账,对于企业的一些危险点是否加强管理并制定了应急预案等。

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运行方式。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应当设立单独的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在具体的实施监督检查工作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安全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标准来执行。目前在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中采取的安全环保监督检查方式包括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及随机抽查等方式。

企业在安全环保监督检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一直受到来自各级政府、单位和普通民众的密切关注,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措施和机制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受到利润的诱惑,很多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对待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并不重视,这就直接造成了这种监督管理形同虚设,对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制度。目前,在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制度,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督检查能够有效开展,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监督检查,这就造成了企业的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企业的环保处理工作形同虚设。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对自己的生产所造成的污染负责,例如一些污水处理厂环保运行管理经费欠缺、运行负荷不足、污水处理工作不能完全达标、污水处理效果差、部分运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这些都直接造成了企业的环保处理工作形同虚设。

加强安全环保监督检查的有力措施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环保监督检查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环保监督检查管理体系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二是明确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内容。在具体的工作中,安全生产委员会可以作为最高管理机构,对企业的各个阶层的安全生产负责,定期上报企业的生产情况,并进行科学总结。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可以由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定期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安全环保监督检查的内容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作为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当熟知这些内容,才能不违犯规定,并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监督效应,一旦发现违规部门就要严惩。

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环保意思。企业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可以有效的避免了企业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对员工的生产操作进行严格的看管,保证员工的操作规范,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3

关键词:授信业务;环境保护;赔偿;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0文 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1-0073-03

一、国外对企业授信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责任约束

美国是较早着手对银行授信项目中的环境保护与赔偿责任进行约束和监管立法的国家之一。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就制定颁布了《1980年环境保护应对、补偿及责任认定综合法案》,制定该法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治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生成的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该法案规定,污染项目的现行所有者和管理者、有害物质产生时点下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有害物质的制造者、有害物质的运输者等各方作为潜在的责任当事方,无论其是否确有环境保护责任上的过失,均应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义务。该法案还规定,环境保护责任具有可追溯性,当前合法行为也有在以后时期被问责的可能性。从这种意义上讲,1980年法案颁布之前的环境污染行为,同样要追究潜在责任当事方的环境治理责任(mcGuire,1988)。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规定了连带赔偿责任的承担情况,即所有环境责任的当事方都可能对污染治理负全责,没有财务支付能力的当事方的赔偿责任由其他具有财务支付能力的当事方承担。

《1980年环境保护应对、补偿及责任认定综合法案》对美国金融信贷机构的信贷行为和银企信贷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与银行授信、企业融资相关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法律在欧洲各国也纷纷得以制定和完善,对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授信的银行所承担的环境保护和赔偿责任也相应地增加。由此,“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企业和银行而言,成为资金融通及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连结纽带”(前多康男、小野哲生,2008)。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相关的法律也日益完善,相关立法的影响波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对于向污染项目贷款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最终需承担环境保护和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mcGuire,1990)。

瑞士凯特艾伦银行(caterallenBank,2009)对全球300多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银行集团等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7%的被调查银行认为自己对环境保护承担了相当重要的责任,并以正式的环境保护制度对环境责任进行规范;有40%的被调查银行认为已经采取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有17%的被调查银行已经专门设立了环境问题协调岗位,另有11%则正在计划设立环境问题协调员岗位。在银行对其贷款企业环境安全事故责任的承担方面,有19%的被调查银行将环境安全变量纳入信贷评级模型中,有11%的被调查银行表示愿意接受本国相关贷款企业环境安全事故引起的连带赔偿责任的立法约束。

二、“绿色信贷”开展状况

早在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提出了“绿色信贷”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这项政策并未得到有效的实施。直到2007年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宣布,从当年4月1日起企业的环保信息将被纳入到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商业银行要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银行如何介入环保问题上做出明确表态。此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对企业授信的考核标准之中(张雪兰、何德旭,2008)。例如,建行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境管理方案未得到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不提供信贷支持;工行审慎控制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推行环保政策的“一票否决制”等。

目前,在制度和操作层面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影响到我国金融机构将“绿色信贷”原则和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魏国雄,2010)。首先,我国“绿色信贷”的统一标准及相关立法尚未确立;其次,银行授信项目中的环境保护与赔偿责任主体的界定,以及环保责任及赔偿范围的划分不够明晰;再次,对银行授信的环境责任监管机制中缺乏有效的惩戒方式。此外,针对银行授信部门员工环保意识培训机制的缺失,致使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绿色信贷”原则在银行授信部门的执行力度被削弱。

三、确定银行在企业授信业务中环境保护及赔偿责任的理论依据

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决策与环境资源的使用及环境保护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与环境保护责任之间通常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一些企业为追逐经济利润,无视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将环境保护及赔偿责任推之脑后。

通过银行授信和企业融资活动,银行与企业之间通过融资渠道和资金让渡契约关系形成了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环节上的利益和责任共同体。虽然企业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第三方的损害是由贷款企业的经营活动引起的,但是法律应规定对企业授信的银行需要与贷款企业一起承担环境污染导致的赔偿责任。不过,确定银行所承担的环境保护及赔偿责任,需明确两个因素:一是与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相关的社会费用是否被内部化,二是企业的环境安全风险及其成本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法律上界定银行对企业授信过程中环境安全事故的连带赔偿责任,将对银行的授信行为以及银企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银行对企业的授信业务受到环境风险连带责任的制约,在贷款企业遭遇环境安全事故后,银行往往要对授信企业投放再融资贷款,这样就会增大放贷银行的风险。因此,放贷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迫使贷款企业将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相关的社会费用内部化。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有动机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次优选择,银行将承受企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后果。即企业有动机逐步减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由此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如果银行需对环境安全事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银行将加强环境保护相关的信贷约束,那么环境保护的外部成本在适当的程度上可以进行内部化,最终导致银企之间信贷关系的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增加。这样,借助银行的“深口袋”效应,能够提高银企信贷决策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投入的社会效率。

四、银行对企业授信业务中的环境保护及赔偿责任的两种界定

(一)银行全额承担授信企业无力支付的环境保护及赔偿责任机制

虽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银行难以完全了解贷款企业的真实利润水平,但是银行还是能够通过对企业授信中的评估与控制,较为准确地掌握贷款企业防范环境风险措施的有效性。因此有学者主张。在贷

款企业因环境安全事故破产时,授信银行应该承担该贷款企业环境安全事故的全部责任,这样可以使得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效率达到最优化,也能实现企业贷款水平的合理化。

基于银行全额承担贷款企业无力支付环境事故赔偿责任的观点,可以提出银行对企业环境安全事故承担全部责任的两种实施机制:一种是银行直接地全额承担贷款企业无力支付的环境事故赔偿责任,另一种则是强制贷款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项目进行全额投保。实际上,第一种机制假定了银行是环境事故赔偿的“深口袋”对象。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法庭对企业环境污染事故赔偿责任认定的审判案例来看,法院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判决银行必须全额承担其贷款企业所造成的环境事故赔偿责任:一方面是实现银行在环境事故赔偿中的“深口袋”效应,即在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又无力赔偿时,从法理上应由其他信贷交易受益人(银行)来负责承担;另一方面则涉及到对企业环境安全风险作为企业内部化的成本还是作为社会成本的考虑。法院主张应从制度上鞭策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监督企业在正常经营的同时,努力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领域投入足量的资金和努力。

(二)银行部分承担授信企业无力支付的环境保护及赔偿责任机制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是否采取足够的环境安全措施取决于这些措施带给企业多少的收益和成本,而环境安全措施的收益是企业发生和未发生污染事故两种情形下的利润差额。这一差额越大,即环境安全措施收益越大,企业就越有动机避免事故发生,从而更多地采取事故防范措施。

假如将环境安全事故责任部分地从企业转移到授信银行,并同时设置企业所有者最低投资额限制,这样,企业的环境安全措施收益将发生变化:企业在因环境安全事故而破产时的最大赔偿额有一个限额;这个最大赔偿限额越低,企业降低环境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动机也就越弱。因此,企业因环境安全事故应承担的赔偿责任限额应设定为企业当期利润与企业所有者全部财产之和。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既然承担贷款企业部分的环境事故赔偿责任,就理应在未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的时期收到一定的风险溢价补偿作为银行承担风险的收益,这样银行才能够在事故发生且赔偿金额超过企业最大赔偿限额时向受害者予以足额的赔付。

通常,在给定的企业环境安全措施情况下,环境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会形成一定取值区间。当企业所有者以自身的全部财产为环境事故赔偿的最大限额时,企业所有者的权益投资越大,授信银行向企业收取的风险溢价补偿越少,贷款企业就越有动机降低环境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五、结论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4

[关键词]制造企业;环境管理;安全;评价;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10―0104―02

制造企业为社会制造有用的工业品和生活消费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产业。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与此同时,它也是造成社会环境污染的重大因素,每年制造出几十个亿的废物,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引发了各项不稳定因素,当前的气候变暖、大气层的改变都与制造企业生产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保护环境,节能降耗,是制造业的职责所在,是通往绿色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从产品的设计到最终的报废处理,整个生命周期建立一个利于环保、安全的管理体系,引进制造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对制造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全程的监控,绿色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防污染造成的环境伤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国内外制造企业环境管理研究

日本,曾受到原子弹的创伤成为一个公害岛国,它经历了十年左右的产业污染防治,成功地成为世界防治污染的典范,创造了历史的奇迹。日本企业在环保经营活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但在环保防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贡献,而且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使日本经济曾被世界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它们的经验是:第―,产业公司重视,制定环境战略和指导方针。日本的企业,如“夏普”、“佳能”和“索尼”,都以环境意识为原则,保护环境为准则,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第二,企业内部构筑环境管理体制,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有力地监测企业排放的污染量,对超标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在富士胶卷公司,还特别成立了环境安全推进部,全面致力于工厂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监督。第三,从生产的始端到末端进行全过程的生产管理。在产品设计方面,强调环境的保护,设计环境所承受产品生产周期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达到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日本丰田汽车的燃料,就是以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创造出低公害型的汽车。在材料采购方面,以减轻环境负荷的原料为原则,并组建环保团队,创设“绿色采购网”优先发配给关心环境的企业。在生产方面,配置对环境无害的设备,设计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有的再经过处理加工形成可利用资源等措施。保证产品的产出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环境的污染。第四,贯彻国际认证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公开披露,真实、准确地计量和记录企业污染和防治成本的核算状况,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有效地评估。

美国,是世界发达国家之首,现代先进企业的象征,通用汽车公司就提出了环境保护基本理念,开展减少废弃物及资源再利用的活动。

还有德国、法国、丹麦等国家也都出台了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中国,在2002年将环境影响评价立入法律,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制造企业也设立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上的规划,针对环境主题设定了各项指标来检测环境项目的达标程度,如:对工业发展水平及经济效益的经济指标:工业总产值、工业经济密度、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对水、大气、声环境和固体废弃物、土壤环境设定了自然环境指标:万元工业净产值工业废水年排放量、万元工业净产值主要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工业废水处理率与达标排放率等评价指标;对水生、陆生生态环境设定了生态环境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数、主要工业区及重大工业项目与生态敏感区的临近度等;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炭利用、石油利用、天然气利用和电力利用等项目设定了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矿产资源采掘量、淡水资源消耗量、化石能源采掘量等;社会经济指标、环境风险指标等。

二、我国国内对企业环境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污染情况也不断严重,对自然资源的任意开采,废气、废渣及废液向自然环境的肆意抛撒,如果不加以重视环境管理,中国的制造企业会被环境污染的恶习所吞噬,所以,要实现我国制造企业的效益最优化,可持续性的发展经济,综合考虑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当务之急的大事。当今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下列方面:

1.企业环境管理角色定位不明确。在我国大众的理念中,环境管理是政府部门的职能,由他们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制约着企业和公众的行为,所以,生产企业或公众往往出于一种抵触或否认情绪而不积极地配合环境管理。事实上,政府与企业在环境管理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不同,政府固然是通过法律法规,建立各种激励或责罚机制对企业和公众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影响,但必须通过企业对各项技术管理或创新服务,对环境管理提供硬件支持,不断规范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行为,而公众则是社会环境直接享用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所以,公众要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起着监督、评价的作用。三方合作,共同管理,才能将环境管理正常运行下去,而不能单单依靠某一方的力量。

2.污染控制设备的投入大于对企业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的意识。企业环境管理固然要添加抗污染环境的硬件设备,但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的软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从企业人员潜意识中关注企业的环境问题,在微小细节中查询到对环境的破坏,对环境管理体制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都有待改善。在企业投入资金不足时,企业环境管理得法,是可以创造直观管理效益的。

3.有些企业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但意识形态没有跟上,人浮于事,缺乏规范管理。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强制约束力不够充分,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机制设置也不合理,对人员的专业配置和违反规定的行为无章可循,没有健全的企业环境管理条文。

三、建立健全企业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的途径分析

1.要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生产环境及其影响。建立管理框架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敏地发现环境问题的变化过程,预查到环境变化造成的风险因素,制定适应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环境方针,公司上下成员的环境理念和目标达成共识,熟稔环境事故出现的应对步骤,根据公司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的规定进行运用,力求资源单向流动转变成循环流动,使资源循环和利用模式顺利进行,切实保证企业发展持续稳定、污染防治措施到位。

2、制定科学的、具体的环境管理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iSo14000是国际化环境管理标准,是符合所在国法律法规,自觉改善环境,对污染防治和持续性改进的管理体系,结构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手段,使环境管理体系整体化。制造企业在制定环境管理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时,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将环境方针、策划、实施运行、检查纠下、评价等要素贯穿体系的整体,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员工脑海当中,日常化、程序化地执行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环境管理达到“全面管理、预防为主”的真正目的。

2.1制定环境方针为起点。企业在制定环境方针时,要对企业现有的环境管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正确的认识,分别划出本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及弱势,从管理的角度去助长避弱,战略的观点去制定改善环境管理的措施,确定环境方针的实效性。

2.2制定环境方针的实施规划。在企业实施环境方针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从环境理念为出发点,制定中长期的环境管理计划,以及推进和评价反思计划,同时,唤起企业员工自觉地、义务地投入到环境管理的改善活动中,对环境污染监测指标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环境结果,而且要重视环境管理活动的过程,对过程中的细节要认真分析,对技术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环境管理漏洞,要及时地加以整改,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企业环境管理出现的问题现场考查,不断改善和革新现场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组织的能力。

2.3对实施规划的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和改进。在管理体系中,从上到下的层次结构,将企业环境管理的各个细节都囊括在内。对实施规划的结果监测,对企业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以课题的形式进行公示,引起企业上下层的警醒,要求各相关部门针对问题对象进行有效的整改,制定改善和应对措施,使实施和规划步调一致,口径相符,实现效果显著。

2.4由企业高层对过程重新审视,提出修正案,制定新环境方针。经过了规划、实施阶段后,企业高层以管理体系为标准,将预想的环境管理为蓝本,依据目视的环境管理现状为检查对象,描绘出应有的环境管理状态。如:物流环境负担率、产品环境负荷率、制造环境的负荷率等指标的重新设定。

3.对环境治理的结果进行有效地评估,提供完整、规范的理论依据。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支持体系,对企业环境治理的结果进行检测、评估,如:外部认证、支持工具和绿色采购等。

4.合理运用各项环境评价指标,使企业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实施环境管理。实现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管理模式。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完整,获得世界标准的iSo14001的外部认证,提升企业质量及环境的管理水平,赢得社会信任度。通过环境会计多元化的计量手段,提供企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会计信息,为制造企业决策层提供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利于环境生态的决策参考资料。制定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物流过程的环境管理等

四、结束语

构建制造企业环境及安全管理体系,是全球性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社会与环境的共同生存、相互依赖,制造企业必须要坚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不可盲目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而是要寻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保护环境最佳点的完美结合,致力于环境的长期有效管理,不断改善,使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的循环顺畅地运行,让企业的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贾倩,黄蕾,袁增伟,张晓芳.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级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07).

〔2〕段一群.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3〕金成晓,俞婷婷.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制造业产业安全预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4〕金成晓,俞婷婷.我国产业安全监测预警指数的构建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4).

〔5〕苏鲁.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05).

〔6〕崔丽.当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5

(一)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与生产各环节有着密切联系,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想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就必须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注重企业员工的考核和评估,以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技术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在实际生产中,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将安全负责人、企业员工、工程师等人组织到一起,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提高安全技术管理的实效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二)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严格贯彻和执行

为了促进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加强全体员工对安全知识的培训,注重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技术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真正落实。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管理,严格按照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相关制度贯彻和执行,确保各种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才能使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得到真正掌控,为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提供可靠保障。

(三)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注重相关资料的管理

在企业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的同时,企业必须注重相关资料的管理,以确保安全技术管理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保密性,使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技术管理程度更加精细化。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技术管理,有着不同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注重生产各环节的检验和验收,提高安全技术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以促进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发展。

(四)加大安全技术管理投入力度,促进规范化发展

企业想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就必须不断加大安全技术管理的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安全技术管理方案,执行强化标准,注重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以促进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在生产开始前,制定好想要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几套可行的方案,以及时处理生产过程的突发安全事故和问题,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工序、产品的安全检验,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技术能力,以保证安全技术管理得到真正落实。在生产完成以后,要对安全技术管理相关制度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各环节的预算管理

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加强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各环节的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于运行成本进行全面监督,制定有效的运行方案,提高企业成本投入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运营模式,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结算管理等集中到一起,不断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奖惩和责任体系的完善

不断加强经济管理,企业必须健全经济管理机制,注重奖惩和责任体系的完善,使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经济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三)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企业经济管理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以提高企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例如: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注重新项目的投资,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四)加强生产管理,注重生产完成后的检验评估

企业正常运行中,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注重生产完成后的产品检验和评估,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现代化建设中,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必须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才能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现代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4-0084-02

现代企业的信息安全是指在管理上和技术上对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安全的保护,使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保密数据等不会遭到破坏、更改、泄露。通过对企业信息安全的管理,能够保护企业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企业的生产运营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1网络环境下现代企业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1.1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管理者把精神都集中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上,对计算机的管理不够重视,加上网络属于新生事物的一种,人们会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活动,却忽视了网络的安全性,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企业员工在工作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活动的行为十分普遍,由于自身的安全意识匮乏,不但浪费了企业的网络资源,也加大了病毒侵害的可能性,威胁了企业的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安全的管理需要管理部门重视起来,现实中,企业对信息安全的管理投入很少,安全防范做得不好,管理者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下面的员工安全意识也淡薄,规章制度不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无据可依,管理者也没有对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甚至在网络不能正常运行了才去解决问题,给公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2网络技术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软件也不断更新换代,现在windows7正在大规模地进军国内市场,微软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各种操作系统的漏洞也一直存在,为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机会,很多网络软件存在后门,这些后门原本是编程人员为了软件的扩展和维护设置的,如果被不法分子发现,对公司的信息安全有很大的威胁。计算机犯罪中最典型的就是黑客的攻击,黑客攻击也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主动攻击直接为企业的信息完整性、机密性造成破坏,被动攻击虽然能够保证公司电脑的正常运行,但企业的重要信息可能会被截获、窃取,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安全。

1.3设备环境造成的安全问题

从网络环境来说,外部环境对企业信息安全也构成威胁,企业的计算机房的位置不能是随便设置的,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技术要求。网络的线缆等通信设施容易被人为破坏,或者受到自然环境如地震、雷雨、电磁场等环境的影响发生破坏,并且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一旦出现问题,会给企业的信息造成直接的破坏,影响信息的完整性。计算机的硬盘、内存的运行状况也应该得到管理人员的注意,计算机设备的防盗等都是问题,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拷数据回家,或者加班后在用U盘等移动设备把资料拷贝到公司电脑中,增加了企业计算机中毒的危险。

2解决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

2.1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网络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信息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计算机房是重要场所,它的设置也需要一定的隐蔽性,一般不要设置在公司一楼。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帮助员工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明确信息安全保护的对象和目标,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制订明确科学的操作流程,规范员工的日常操作行为,制订应急预案和网络维护制度,计算机管理人员应该每天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或者更新,及时发现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防止病毒的产生,在发生问题后把损失降到最低。

2.2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的网络技术控制

依靠网络技术来保护现代企业信息安全是十分有效的方式,网络技术手段主要有防火墙、信息加密与认证、病毒防控、数据备份等方式。防火墙是网络技术中保护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通过设置屏障阻止黑客的访问,能够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入,企业应该按照质量可靠的防火墙,并时刻关注防火墙的问题与升级情况。直接对企业信息进行加密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访问密码,仅供本公司员工使用,或者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上网编号,输入之后才能访问公司网络,公司也可以根据浏览记录查看哪些员工上网,能够有效防止企业人员泄密行为,对重要文件采取多种加密措施。企业应该注意对防病毒软件的更新换代,提高防毒、杀毒的效率,保证系统的安全。电脑一旦中毒,一些文件就可能丢失或者被更改,企业需要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这样在发生中毒之后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2.3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现代企业的信息安全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公司的机密文件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公平竞争,关系到个人隐私,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应该完善企业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为企业保护自己的权益提供法律武器,企业也应该具有法律意识,在公司的信息恶意遭到破坏和侵害时,不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竞争企业,而是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用国家法律来抵制侵犯,保护自己企业的信息安全与完整。

3结语

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企业应该辩证对待网络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带来了优势,通过技术手段创新、管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措施来保护企业信息安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安全的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薛伟莲.保证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J].网络与信息,2010(11).

[2]费宏伟.保证电算化时代会计信息安全的几点思考[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11).

[3]张红,金永利,邱大成.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的技术控制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0).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7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镇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向更好局面转变的重要之年。根据省、市对安全生产及环保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2013年安全生产、环保工作意见如下:

一、工作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国家确定开展的“安全生产年”、“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等活动,加强落实责任,加强依法监管,加强企业相关基础建设投入的监督,提升全社会安全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构建安全生产、环保长效管理机制,为我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及以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重大以上火灾爆炸事故,多人中毒或死亡事故。排污企业达标排放,杜绝污染事故发生。

2、减少一般事故,避免重复、类似事故发生。

3、进一步做好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力争在岗人员持证率达96%以上。

4、建立和完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做到重大隐患以案建档,建立企业一案一档化的监管,建立应急队伍,并每年不少于一次的演练。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2013年安全、环保工作以《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为主线,进一步强化责任,实行目标管理,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环保工作格局,同时要将今年的目标、任务分解,将安全生产、环保及生态市相关责任状,要层层签订,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明确法定代表人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责任,形成企业法定代表人对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全面负责的自我约束机制。坚持“谁投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基础管理,健全规章制度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环保工作的责任主体,因此必须完善以下基础工作:

(1)建立完善部门、企业领导人、管理人员、职工等职责。

(2)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3)建立完善安全检查、教育培训、事故隐患、安全会议、劳保用品发放、环保等相关的各类台账。

(4)建立完善设备检测、消防、隐患整改等各类台账。

3、强化安全培训工作,全面推广安全文化。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相关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员工不得上岗作业。因此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给我镇2013年的培训计划和目标,结合我镇实际,2013年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和落实培训、教育工作,各企事业单位要将今年的培训、教育工作做出计划,报镇安管办,确保“职工”三级教育达100%,化工企业厂长、安全员持证上岗率达100%,特殊工种持证率达96%以上,非化工企业厂长、相关人员培训持证率达95%以上。对存在就业准入工种限制的从业人员不经岗前培训、无证上岗的企业,以停产整顿和相关的处罚作出处理。

4、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与环保督查长效机制

企业、部门要定期开展安全、环保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要结合部门、企业的实际,制定好检查、排查的人员及责任,建立全员排查、登记报告、分级治理、动态分析的管理制度,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全面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部门要结合实际,并根据季节、专项整治等要求,对所辖行业与领域进行检查,全年不得少于4次。企业内部自行的检查,除了季节性外,从班组、车间天天检查起,全厂的检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并登记建档。

5、突出重点,深化专项治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以及省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配合下,依法加强监督,做好以下工作:

(1)3月份,按照市安委会的部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

(2)4月份将加大力度,继续开展对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及砖瓦、烟花爆竹个体经营户、使用剧企业、公共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治理,对“三合一”企业进行严厉查处,对“三违”企业给予整顿,按“五整顿、二关闭”要求取缔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污染严重、不达标排放的企业,确保我镇安全、环保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

(3)继续在6月份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安全月”、“6.5环境保护日”活动,加大安全生产、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在下半年继续抓好“安全生产百日竞赛”、“冬季防火”、“安全周”等活动,以周促月,以月促年抓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人人懂安全、讲安全、重环保的良好氛围。

(4)继续推行危险源点“监控法”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做到从职工抓起、从生产环节抓起,从逐个岗位操作规程抓起,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真正做到一查二防三落实,把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落实到实处。

6、加强劳动保护,提高工作场所卫生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按规定给职工及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使职工有一个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环境。

四、强化协调配合,营造安全综合环境

1、派出所应负责抓好危化品的运输、公共娱乐场所、加油站及公众聚集、烟花爆竹等安全工作。

2、供电所应负责管理区域内的安全用电工作。

3、建房办应负责、监督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4、交管所负责河道运输、桥梁、交通设施设立等安全工作。

5、卫生防疫站负责区域内的餐饮、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6、工商所负责个体经营户的安全工作。

7、经服中心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8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本质安全

中图分类号:X9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86-0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生产装置大型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化工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中毒、污染等次生灾害,同时化工生产的连续性、毒害性与工艺复杂性则增加了企业安全管理的难度。在这种形式下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二、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

1.如何理解企业安全标准化

企业安全标准化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通过实施严格管理,使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的要求,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从业人员对自身安全和文明生产的愿望。

安全标准化涵盖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只有每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安全规程的规定,安全生产才会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安全发展。

2.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企业要将安全文化作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用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提升职工对质量标准化的认同。

强化理念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大力宣传“安全源于责任、源于质量、源于设计”;“一切事故可以避免”;“事故事件是宝贵资源”等先进理念。要进一步形成共识,汇聚合力,真正使安全环保科学理念成为推动安全环保工作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贯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不断浓厚安全环保文化氛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有力促进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

统一思想,接受安全标准化观念。深入细致地开展安全标准化贯标工作,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宣传国家对于化工企业安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干部职工把安全工作搞上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检查标准

不断完善安全环保制度标准,崇尚法制,尊重制度、学习制度、执行制度,做到管理有程序、执行有标准、操作有规程,才能实现安全环保的长治久安。

健全安全标准化工作体系,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现场作业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制度要体现奖罚兼顾,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

4.强化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加大班组安全标准化力度。要通过安全例会、班前安全教育、现场培训、安全警句和标识、案例教育、安全讲座等形式,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5、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高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

5.1贯彻HSe原则、推动有感领导,推动领导干部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和安全观察沟通,落实直线责任。要层层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强化属地管理。要以基层生产和作业现场为重点,按照岗位职责和作业区域划分,明确基层属地管理职责。要严格执行反违章禁令,强化受控管理,扎实开展HSe培训,强化提升安全环保意识和能力,要紧紧围绕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一核心工作,强化基层现场的风险管理。

5.2狠抓工艺安全管理。要高度重视工艺设备安全管理,按照“平稳、均衡、效率、受控、协调”的十字要求,按计划组织生产经营,加强生产受控管理,不随意变更计划、不随意调整参数,减少波动,确保平稳安全运行。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强化工艺危害分析,加强工艺设备技术变更管理,严格变更审查,控制变更风险,确保变更安全。

5.3狠抓作业安全管理。要狠抓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环保管理,大力推行“四有工作法”,完善操作规程,强化操作培训,严格操作纪律考核,确保执行规定动作。要大力推行作业许可管理,开展工作安全分析,落实上锁挂牌措施,实施安全目视化管理,严格动火、用电等非常规作业审批,确保作业安全。

5.4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强化应急意识,立足超前防范,时刻紧绷应急弦。要逐级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预案培训和演练。

5.5强化违章行为整治。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进一步深化反违章禁令落实,进一步加大对反违章禁令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5.6开展隐患治理。隐患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健全隐患排查、评估、治理、验收的管理程序。

6.强化监督检查,落实管理责任

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把住人员关,生产环境中的所有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把住设备、材料的入厂关,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材料不得进入生产系统;把住生产系统安全运行许可证的发放关,在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不符合标准时,随时摘牌,整改完后重新验收;做到管理体系无漏洞,工作环境无隐患,现场工作无三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监督人员严格按标准考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三、结束语

就以上几方面对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群策群力,化工企业的安全工作会更上新台阶,实现本质安全,全面提升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有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高新技术企业,2008(18),59页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入整治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力度,强化日常环境监管,进一步强化对县城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出环境问题挂牌督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县“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在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排查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排放行为,提高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综合整治水平,重金属排放企业基本完成整治工作,查处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防止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

(二)加大对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确保各类企业污染减排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确保完成2012年污染减排任务。

(三)强化对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环保工作满意度。

三、组织机构

成立县2012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县环保局副局长兼任,工作人员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负责环保专项行动的具体组织实施。

四、整治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深入整治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问题

一是开展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重点检查企业相关行政许可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环保和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责任制是否落实。掌握企业生产工艺环节、产污工序、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数量、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危险废物处置和转移情况,摸清企业底数、污染途径、范围、程度以及重点区域污染情况。督促存在隐患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

二是加大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和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重点检查企业废水、废气排放情况、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及处置情况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落实定期的监督性监测制度,对企业废水、废气排放口(包括无组织排放)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

三是加强重金属排放企业的全过程监管,督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已列入强制性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重金属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按规定公布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督促企业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四是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环评文件,凡是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严禁擅自降低评价等级审批环评文件,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查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凡是污染治理设施达不到要求的,不得投入试生产;凡不符合验收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环保验收。按照自治区环保厅《关于加强涉重金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审批的若干规定》,从审批源头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五是要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要确实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本)》、《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自治区“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禁止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落户我县。

六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实施“六个一律”整治措施,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应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一律取缔;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对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对不能达到防护距离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排查整治工作不到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责任。

(二)进一步加强对污染减排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巩固污染减排成效

1.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负荷率;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做到每月检查至少一次以上,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加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的监督性监测;督促污水处理厂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规范固体废物运输、接收和处置管理,严厉查处非法倾倒和违法处置固体废物行为。

2.重点抓好淀粉、酒精、制糖企业开榨前的污染处理设施调试运行,确保实现开榨后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3.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及沿江沿河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对危险废物产生的单位建立危险废物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主体责任,对倾倒危险废物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办,并依法追究产生企业责任,责令其承担清除污染、赔偿损失的经济责任。

4.督促重点企业加强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有效运行,建立健全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5.加大对企业环保审批手续不全、未批先建、擅自扩大产能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6.严肃查处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违法排污行为,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三)大力开展建筑施工扬尘及建筑施工噪声整治工作,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1.继续开展环境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环境噪声监督管理力度,整治县城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文化娱乐噪声等噪声扰民现象。

2.建筑工地严格执行午间、夜间施工审批制度,施工过程及土方转运过程中必须采取防尘降噪措施。

(四)挂牌督办解决鑫天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擅自扩大产能、不执行环保“三同时”等环保问题

鑫天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存在擅自扩大产能,未补办环评手续;无废气环保处理设施,排气管长期冒黑烟;粉尘污染比较严重;原料和边角料乱堆乱放,厂容厂貌脏、乱、差等环保问题。

督办要求:擅自扩建生产线、扩大产能,要重新补办环评手续,并完成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手续;规范原料和边角料堆放场地,完善厂区内清污分流系统;完善废气环保处理设施,确保废气排放达标;配套粉尘治理设施,消除粉尘污染。

责任单位:鑫天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督办单位:县环保局、经信局、华侨管理区

督办时限:2012年8月30日前完成

五、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

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县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环保专项行动工作。

(二)检查整治阶段

县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根据工作方案的工作内容开展集中检查和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三)总结验收阶段

认真总结环保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措施,认真加以落实,并于10月20日前将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上报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挂牌督办项目责任单位要按要求,明确主要负责人,制定整治方案并抓紧落实,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二)严格依法行政,在整治过程中对违法企业作出的决定要有法律依据,程序合法,确保环保专项整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三)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环保专项行动中,要加强部门之间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协同处理,凡涉及其他部门管理权限的案件,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部门职能,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县环保局负责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统一监督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问题。

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组织新闻媒体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县发改局负责运用投资、管理等手段,把好涉及重金属项目准入关;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进度。

县经信局负责按照《壮族自治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涉及重金属污染企业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进行清查,通报淘汰落后企业名单,并依法报请县人民政府予以取缔、关闭。

县住建局负责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负荷率;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管,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对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营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生活垃圾和渗滤液池的臭气产生扰民影响。加强对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防控工作;加强对建筑垃圾的运输管理,减少运输过程中撒、漏、飞扬等现象,加强对城区扬尘道路洒水频次,确保县城环境卫生整洁。

县监察局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督促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县司法局负责组织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活动,为开展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围绕今年我县环保专项重点工作进行专题法制宣传;对群众维护环境权益的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等帮助。

县安监局负责对重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的安全监管,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重金属矿山开采企业进行整顿或依法报请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促使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防因企业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严肃查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防范生产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

县国土资源局要加快矿产资源整合,依法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加强固体废物填埋场用地的管理。

县工商局负责查处企业违反注册登记法规的行为,依法取缔无照经营的企业;执行政府对违法企业下达的取缔关闭决定,依法注销或吊销其营业执照;对产生油烟、噪声扰民的饮食、娱乐企业坚决执行环保许可制度,从源头遏制污染。

县水利局要配合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根据县政府的决定对被取缔、停产的违法企业停止供水,拆除相应的供水设施。

供电公司要配合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根据县政府的决定对被取缔、停产的违法企业停止供电,拆除相应的供电设施;对违法排污企业采取停、限电措施。

其他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有关工作。

(六)在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期间,公布环保热线为举报电话,受理群众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投诉。

(七)加强动态报告工作。一是要建立工作动态报告制度。要按期上报阶段性工作报告;随时报告重要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以及查处的典型案例。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确定专人负责环保专项行动信息管理工作。

企业环保安全制度篇10

信息安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理层方面;另一个是网络方面。本段将会对这两个方面所包含的内容作一下概述,以方便企业在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掌控。

1.1管理层方面

管理层方面的信息安全大致也包括物理层方面和管理层方面。

(1)物理层方面的信息安全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建设安全尤其是信息中心物理环境安全。环境安全包括防火防水防自然灾害和物理灾害等。在环境安全中,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机房建设要严格按国家机房建设标准进行,做好防雷、防水、防静电等安全措施,从而杜绝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企业内部员工要加强计算机安全使用规程的教育,确保计算机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保证人长时间离开计算机时断开电源以确保安全。

(2)管理层方面的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建立是否完善,执行效果如何,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程度,企业内部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企业内部员工信息安全的教育培训,网络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审核与培训以及企业内部部门的分工等。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这个制度是由一个总的管理制度和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共同构成的。每一个部门根据信息资产内容的不同应该有自己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制度的行之有效。其次要设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来配合管理制度的实施,一个制度的建立,必须要能够执行下去,且执行过程是有效的才能够发挥管理制度的功效。而监督机制就是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进行监测,对执行的效果进行审核作用的机制。其次是对于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信息安全的教育培训,这方面将在下一部分进行具体论述。最后就是对干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在一个企业内部是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流程的,但是这个工作流程是伴随着信息的流动产生的。所以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需要将信息转变的过程进行分工,以此来保障信息在局部过程中的完整性,以防止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全局崩溃的情况发生。对此,企业内部不但要细化工作流程,对于信息转化过程也要进行分工,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1.2网络层方面

网络层方面的信息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系统和应用三个方面。在网络层方面的信息安全不只存在于it部门,它应该在整个企业内部的员工中都得到重视。(1)网络。主要是包括网络上的信息以及设备的安全性能。其中可细化为网络层身份的认证,系统的安全,信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等。而这些网络层的信息安全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有网络黑客的侵入,计算机犯罪,信息丢失,信息窃取等威胁的存在。

(2)系统。造成系统层信息安全威胁的原因,可能出在两个方面:操作系统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在配置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配置的问题。

(3)应用。在应用层影响信息安全的问题上,是指应用软件以及一些业务往来数据的安全,例如即时通讯系统和电子邮件等。当然,也包括一些病毒的入侵,对于系统所造成的威胁。

二、信息安全教育

2.1保密协议

在信息安全教育培训的第一步需要对保密协议进行细致设计。有的企业认为,保密协议应该只针对于不同部门间需要保密的内容进行设计,使不同部门的员工签署不同的保密协议。这是不妥的想法,而且也比较繁善。虽然不同部门间员工经常涉及到的信息保密不同,但有可能员工会有不同部门间的调配或者是不同部门间信息的相互获取。所以在保密协议上要让员工签署的是整个企业内所有需要保密的内容都要进行保密协议的确认。有些企业认为保密协议的签署应该是在员工熟悉信息安全制度和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之后再进行。这也是不妥的想法,因为在员工进入公司的那一刻幵始,他就开始接触企业内的信息,所以需要员工在签署劳动合同的同时就要进行保密协议的签署。在新员工签署保密协议的时候,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如果没有对新员工讲解企业保密协议,新员工对保密协议的内容都不了解而盲目签署,这使保密协议形同虚设,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新员工对干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必须认真讲解保密协议内容后,使员工理解保密协议的重要性再进行签署。

2.2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立以后,需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制度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企业不光要对于员工本岗位信息安全内容作介绍,对于其他部门信息安全内容也要做介绍,以确保员工形成信息安全的意识。在企业内部,很多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的意识不够,甚至认为企业的信息根本就没有什么重要性,在工作外的时间里随意的就将企业的一些重要信息透露出去从而可能导致企业受到损失。对此,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培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对于企业内部所有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2)对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扣关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

2.3员工职业素养的教育

在企业内部对员工的职业素养也需要进行培训。譬如对干一些业务员来说,职业素养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业务员手中掌握的业务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如果这方面的信息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企业业务的流失,以及业务的持续性中断。所以企业要对内部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训,从而促使员工清楚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也是对一个员工职业素养的基要求。

2.4普及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教育

企业内部员工根据职能的不同对于计算机熟悉程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普通的办公室职员来说,会简单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的话,员工只会基本的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普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譬如在计算机旁尽量不要有水或饮料的出现,因为有可能因为员工的不小心而将水洒在计算机:,从而导致计算机的短路等情况的发生。还有,员工在使用U盘的时候,有可能将家见或是其他计算机k的病毒带到企业内部,导致企、计算机被病毒入侵,促使信息的安全受到威胁。所以说,对于企业内部的员工,应该普及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确保信息的安全,从而促使员工有更尚的信息安全意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