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十篇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十篇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8:48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1

为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深层发展,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实施计生惠民工程,逐步完善奖励、扶持、救助、优惠、保障“五位一体”的政策帮扶机制,让计生家庭充分享受到惠民政策,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实施帮扶工程,帮助计生家庭脱贫致富。鼎城区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家庭结对帮扶活动,区委、区政府两办下发《关于开展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活动的通知》,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下发《鼎城区计划生育家庭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落实计生家庭政策帮扶“四个一”制度,即为计生家庭安排一名包联责任人、制定一项发展计划、确定一个生产项目、落实一套优惠政策,为计生家庭发展送关怀。活动的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帮扶活动,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二是把握重点,服务全局。把优先惠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失独家庭、失依家庭、手术并发症家庭为重点惠及对象,保证所有计划生育家庭都享受优先、优惠政策和关怀。通过整合全区各级基层组织、各部门单位和人民团体、干部群众等社会资源和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重点扶持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解决他们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后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计划生育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精神上获得慰藉,生活上得到照顾,生产上得到扶持,学习上得到帮助。活动的具体内容:一是对贫困计生家庭建立动态帮扶档案。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摸底核实,建立贫困计生家庭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明确推出和准入条件,适时更新,确保需帮扶的计生家庭一个不漏。明确结对帮扶责任。二是对贫困计生家庭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每名联系乡镇的区级领导、区直单位和乡镇(场)主要负责人、联村干部,每人至少结对帮扶一个贫困计生家庭。此外,还动员本地经济能人参与结对帮扶。该区人口计生局和各乡镇(场)计生办建立了结对帮扶的爱心台账。三是定期实施帮扶行动。帮扶责任人经常来到“结对帮扶”对象家中,了解其家庭情况,酌情施策,从就医、就学、就业、生产、生活等方面,实施针对性扶助,如积极为计生家庭争取小额创业贷款和技术支持,帮助其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动员计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一起劳动,解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四是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把计划生育结对帮扶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人口计生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明确奖惩措施,实行定期检查评估。该区广电台、党建网、政府网等媒体及时跟进报道、推介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计生家庭关爱行动。据统计,该区共结对帮扶贫困计生家庭958户,送去帮扶资金120多万元,提供技术培训68次,有效加快了贫困计生家庭脱贫致富的脚步。

实施成才工程,确保计生家庭子女健康成长。落实计生家庭女孩中考加分政策,帮助计生女孩家庭女孩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材。强化奖励助学政策体系,对贫困计生家庭子女考取高等院校,给予资助,该活动在鼎城区已经连续开展了6年,累计发放助学金75.6万元,资助大学生273人。该区还注重开展日常关怀活动,每逢节日,该区人口计生部门联系其他单位为计生家庭子女送上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与他们交流谈心,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早日成才。

实施保障工程,免去计生家庭后顾之忧。目前,鼎城区有独生子女家庭9.9万户,为帮助他们增强发展能力,解决养老问题,使他们老来无忧、老有所养,鼎城区各级组织携手社会各界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1.认真落实两扶政策。仅2012年,鼎城区共计为12150人发放农村独生子女奖励资金1166.4万元,为885人发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资金186万元。从2010年起,该区又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增加了每人每年600元的特别关爱生活补助。2.积极开展生育关怀活动。鼎城区从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中提取10%建立生育关怀基金,同时向社会募捐,共筹集资金310万元,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关爱计生家庭。自2007年建立生育关怀基金以来,该区已走访慰问计生对象5428人次,发放生育关怀资金308.1万元。3.全面推行新农保制度。自2010年起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截至目前,鼎城区新农保参保缴费率达77.29%,向12.4万农村老年人累计发放养老金6826.8万元。4.大力建设农村养老机构。该区建乡村敬老院29所,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留守老人制定了优先入住条件,目前已集中供养1450人。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帮扶工作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水平,创新帮扶工作品牌,发挥工会帮扶资金的最大效能,真正为特困职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尽心竭力帮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根据市总工会《关于切实做好2015年"金秋爱心助学"工作的通知》(宝总工发[2015]6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2015年全县工会"金秋爱心助学"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从8月初开始,到9月10日结束。

二、帮扶对象

1、普惠性帮扶对象是户籍在XX县、且在XX地区上学,建立了困难职工电子档案、国家统一招生的被一、二、三批本科及大学专科院校录取的困难职工及农民工家庭子女。

2、一次性帮扶对象必须是考入高等院校的一本学生,并且为特困职工家庭子女。

三、具体实施计划

在多年开展"金秋爱心助学"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金求爱心助学"之"杨帆计划".计划分为普惠性帮扶和一次性帮扶。普惠性帮扶是对在困难职工帮扶档案中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每人不少于1000元的助学帮扶。对特困职工家庭子女积极争取省、市一次性帮扶及精准帮扶,一次性帮扶5000元。

四、救助程序

1、普惠性帮扶:符合帮扶条件的工会组织关系在本县的困难企业职工,携带子女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及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两份)、困难申请等到所在企业工会领取XX县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补助申报表及困难职工档案表(见附件一、附件二),如实填写,在申报表上粘贴照片,单位工会初审张榜公布,父母双方单位在困难申请、申报表、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按隶属关系由所在镇工会或工委审查。困难职工档案由所在企业工会录入本单位电子档案系统,纸质档案随其他资料一并由基层工会于8月20日前上报县总工会审定。农民工子女在户籍所在地镇工会领取"金秋助学"申请表及困难职工档案表,提供所需资料、证明交予镇工会审定,统一上报县总工会。

2、一次性帮扶:帮扶对象的证明材料除上述普惠性帮扶要求的资料外还需单位公示照片和报告表、《XX省总工会"金秋爱心助学"之"杨帆计划"活动困难职工家庭申报表》(附件三)。请务必于8月8日前报县总工会。

3、对已获得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资助的,县总工会不再救助。

五、活动要求

1、按照"依档施救"的原则。组织力量全面开展摸底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金秋助学活动方案,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帮扶力度,努力实现帮扶系统内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助学全覆盖、不遗漏。

2、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金秋爱心助学"活动的帮扶力度。各级工会组织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开展优势企业帮扶困难企业职工子女,劳模结对帮扶、冠名助学、社会助学、捐赠学习用品等活动。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地方和产业工会及企业的助学配套力度,力求在帮扶形式、措施及标准上有实质性的突破。

3、严格审核标准,规范工作档案。全县各级工会要按照"依档施救"的原则,严格审核标准,不得随意扩大帮扶范围,不得优亲厚友,不得重复帮扶,对于助学活动确定助学的对象要在单位进行公示。要严格按标准建立完善纸质和电子档案,及时将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入学资料录入纸质及电子档案中,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录入并上报帮扶信息,同时要做好助学活动资料归档工作。救助过程中若出现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行为,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加强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工会助学举措,不断增强工会金秋助学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工会助学的社会氛围。

县总工会联系电话:82XXX邮箱.

附件:(一)XX县总工会"金秋爱心助学"活动补助申报表

(二)XX县困难职工档案表

(三)XX省总工会"金秋爱心助学"之"扬帆计划"活动困难职工家庭申报表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3

一是建立农村0--6周岁独生子女健康平安保险机制。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该县注重从“群众应该做什么”向“我们应该怎么做”的方向发展,及时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把注意力集中在农村学龄前儿童医疗保障方面,为343个农村0—6周岁的独生子女办理平安保险,确保每人每年32元的投保金额落实到位,切实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是建立县乡“关爱女孩”联动助学机制。为深入推进“关爱女孩行动”,去年,该县设立了“关爱女孩公益金”,县财政每年专门拨款20万元,用于奖励扶助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今年开始,县乡联动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奖励扶助金发放工作,对初、高中在读的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纯女户女孩实行奖励扶助金制度,解除贫困计生户女孩辍学之苦(高中在读学生每学期800元,初中400元)。该县还根据纯女户中考加十分的优惠政策,强化宣传、调查摸底、严格把关,确保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两年来,落实中考加分的对象共108人,其中有30人因享受加分政策而顺利进入重点高中继续学业。

三是建立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机制。该县找准实行计划生育与促进农村群众致富的切入点,根据计划生育“三结合”的工作要求,实行了县直单位对计生户实行挂钩帮扶,乡镇机关和乡直单位实行联系帮扶,村“两委”成员、共产党员和致富能手带动帮扶的立体式帮扶。在帮扶对象上重点对二女户、独生子女户及患有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困难家庭开展帮扶。在帮扶效果上,该县建立了铁河乡万亩淡水珍珠养殖基地、生米藠头生产帮扶基地、望城镇小桥村花卉苗木基地等26个“小康工程”示范基地,做到了乡乡有基地,村村有亮点,户户有项目的发展态势。

四是建立农村纯女户养老保险机制。自从开展农村纯女户养老保险工作以来,该县财政每年投入50万元,设立了纯女户养老保险基金,专门用于解决该县纯女户结扎对象的养老保险遗留问题。五年来,该县纯女户养老保险基金资金已经累积达到402余万元,有122个保险对象领取了养老保险金,解决了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的原则,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构建覆盖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资助体系,保证其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通过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就业致富能力为重点,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机会全覆盖;通过构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留守儿童关爱全覆盖。

三、实施对象

所有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生、大学生和农村中小学校。

四、主要措施

(一)构建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

1.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学生资助政策,推进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资助全覆盖。

2.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市县扶贫办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进行全面摸底,按学段分年级做好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并与市、县扶贫办的基础数据对接和系统互联互通,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一个不少。按照定人定向原则,精准施策,跟踪救助,构建到户、到人精准资助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3.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完善资助对象的评定办法,建立与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联动的学生资助监管体系,克服和杜绝扶强不扶弱的情况。注重发挥资助资金的效益,按资助对象家庭贫困程度区分资助档次,切实解决“济困不解困”的问题。

4.切实完善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幼儿入园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积极推进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面落实高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保障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及时发放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国家助学金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免教科书费,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实行免教科书费、教辅资料费。

6.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将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纳入各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资助范围。

7.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市直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各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项目进展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监督检查,并作为对县市区、学校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责任科室、单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基教科、学前科、职成科、督导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列前者牵头,下同)

(二)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1.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面改薄”专项资金,2018年全市计划投入1.2亿资金,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0所。投入资金5000万元,改造建设62所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点,力争到2018年底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

2.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四改三化”(改食堂、改寝室、改旱厕、改澡堂,净化、亮化、绿化)工程,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生活设施、体育场所达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及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情况。县市重点建设的公办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省级示范校及以上标准。

3.结合省、市级“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继续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建立健全公开公示、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

责任科室、单位:基础教育科、督导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三)推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计划

1.加大贫困地区幼儿园建设力度。实现贫困地区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提高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入园率,2018年全市计划投入3000万元,改造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18所,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

2.开展贫困村幼儿园全面排查,消除危房和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对贫困村幼儿园的指导,配足配齐幼儿园办公设备、室内外玩教具及图书等,改善办园条件,满足保教活动需求,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3.规范办园行为,基本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责任科室、单位:学前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四)推进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计划

1.足额安排培训经费。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2.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7-2020年),实施扶贫地区校长教师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对扶贫重点村小学(教学点)校长(园长)、教师进行轮训。支持贫困村小学开展教师培训,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

3.逐步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要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退员补员”的实际需要,制订好公费定向师范生中长期需求计划和年度培养计划。建立完善与国家免费师范生相衔接,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的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确保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有编有岗。

责任科室、单位:教师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五)构建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1.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并充分利用基础教育信息管理平台,为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积极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校园氛围。

3.建立家校定期交流沟通制度,依托家长委员会,开展家教宣传、家长走访、讲座咨询等活动,多方位、多渠道向留守儿童父母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履行好监护人的责任。

4.办好“留守儿童之家”。指导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专门建设或结合现有功能室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室,配备图书和阅览设施、计算机、亲情电话等,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阅读、亲情联络等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

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继续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各地要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即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逐一对辍学学生进行劝学。建立工作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劝返一个销号一个,推动落实各地各学校落实控辍保学任务。确保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1%以上。

责任科室、单位:基教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六)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支持平台

1.根据扶贫攻坚工作需要,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增加职业学校有效供给,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2.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开展招生。征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意愿,引导他们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就读专业。以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

3.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就业档案,指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帮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贫困家庭学生自主创业,优先推荐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

责任科室、单位:职成科、基教科、计财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七)扎实推进“点对点”结对帮扶工程

继续推动实施“点对点”结对帮扶工程,进一步引导城镇中小学与农村贫困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已开展结对帮扶的市直中小学校要强化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结对帮扶效果。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全力跟进,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

1.教育教学帮扶。实施联合教研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联合教研会议,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等活动,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科课程实施水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管理帮扶。推进实施管理人员挂职交流活动,结对帮扶学校每年至少互派1人挂职。指导受援学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3.办学条件帮扶。根据学校实际,尽力向受援学校捐赠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改善受援学校硬件设施;向受援学校学生开放图书馆、功能教室、运动场所、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必要的教室指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责任科室、单位:机关各科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城镇以上中小学校

(八)建立贫困村教师补充、交流和帮扶机制

1.建立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交流轮岗。每年交流到贫困学校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20%。

2.加大贫困地区特岗教师招聘力度。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满足招聘特岗教师需要。要保障特岗教师的工资及各项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

3.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足额发放乡村教师津贴,教师体检常态化,加快贫困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生活条件。实施教职员工扶贫工程,开展“千名教师扶持行动”,让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开展“乡村最美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责任科室、单位:人事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市、县、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汇聚合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市教育体育局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王德华同志任组长,喻玲玲同志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同志为成员(具体名单见附件)。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幼儿园)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领导,确保完成各项任务。要切实加强与扶贫办的沟通联络,会同统战部、总工会、团委、妇联、人社、民政、工商联等部门,抓好教育助学扶贫工作,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主体责任。各地、各学校要根据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市教育体育局相关科室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根据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时间。真正做到教育精准扶贫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

(三)强化经费保障。坚持把教育扶贫摆在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地位,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市教育体育局2018年预算安排“点对点”结对帮扶专项资金100万元。加大教育经费统筹,重点向脱贫任务较重的薄弱学校倾斜。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加强教育扶贫项目与资金的管理,突出教育扶贫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足额预算扶贫所需经费,在财力上保障扶贫措施的落实。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5

按照县委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坚持开发扶贫、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原则,深入持久推进“入户五四工作法”,加大定点__帮扶力度。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识别出的贫困对象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扶持壮大增收产业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好贫困村的发展问题,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__乡__村为我局定点帮扶村,该村幅员面积为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677亩(田650亩,土1027亩),退耕还林面积840亩。辖7个村民小组,共609户2093人,其中,农村党员29人,贫困户160户,贫困人口433人,低保户264户,享受低保人员312人,“五保户”17人,残疾人29人,享受定期定量补助2人,少数民族2人(彝族1人,苗族1人,均为女性)。该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其中6社、7社属于山坡地貌,地质构造复杂。

1.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截止目前,该村3、4、5社的社道还是泥结碎石路,尚未硬化;

2.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

3.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目前有1所村小,教育教学条件较差;另有1所设备落后、没有阵地的村卫生站。

4.耕地面积少。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82亩,且大部分耕地为25度以上的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5.村民年收入低。2014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4163元,绝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务工,但因文化素质较低,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

帮助定点帮扶村__乡__村和__村__村及__村搞好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帮助开辟致富门路,推进产业化经营;帮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特困户家庭存在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帮助寻找致富门路,努力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力争通过帮扶使贫困村人平年纯收入年增长10%以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到2020年止__村160户贫困户433人全部脱贫致富。

1、帮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1社、2社、3社、5社的人畜饮水工程,改造1社提灌站,预计需要资金52万元;二是硬化3、4、5社社道7千米,预计需要资金260万元;三是改造影响3社、4社、5社涉及700余群众安全通行和生产发展的永兴桥,预计需要200万元项目资金。四是维修三坪塘5口和2500米水渠,预计需要资金18万元。五是新建各社的产业便民道5公里,预计需要资金50万元。六是新建沟渠9000米,预计需要资金9万元。

2.帮助发展特色养殖业。以5社200亩闲置地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养殖山羊规模为300头,示范带动6社和7社,约需资金30万元,力争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利用三叉河水库尾部改造发展村集体水产养殖,约需资金10万元,力争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5万元。

3.帮助发展特色种植业。依靠本地已种植的银杏,在6社和7社扩大银杏规模200亩,在5社、6社发展100亩核桃产业,约需资金30万元,力争向农业部门争取资金15万元。

帮助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新村建设,规划建设1--2个新村聚焦点,努力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

4、帮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培育10户种粮大户和3个家庭农场,探索规模化、立体化农业种植模式,充分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5.帮助开展智力扶贫。针对该村养殖、种植技术的短缺,计划举办养殖、种植技术培训每年2期,培训村民200余人次,促进闲置劳动力就近就业。

6、开展好结对帮扶活动。对特困党员和特困户、特困学生等开展帮扶单位党员干部和村社干部“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为贫困户送化肥,种子等农资,帮助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其农业收入。为贫困学生送书籍、慰问金,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对考上普通高中、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子女积极争取贫困

大学生救助项目。协调解决贫困户家庭存在的生活困难问题,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提高致富技能。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__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__同志具体分管扶贫工作,局纪检组长__同志负责贫困村驻村工作。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具体人员负责抓的工作格局。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6

学校帮扶活动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中央的xx大精神,践行“xxxx”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现决定在全体学校干部中开展对学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学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扶助对象

1、遵纪守法,品行优良

2、诚实谦逊,好学上进

3、经济困难,并迫切需要资助的

三、扶助方式

1、由全体学校干部与学困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学困生;

2、具体活动由校团队组织进行,学校干部自愿扶助,扶助名单由年级组统一安排;

3、扶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

四、扶助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学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扶助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五、扶助要求

1、扶助工作自愿进行。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扶助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

3、由年级各班联合推荐学困生名单,对照帮扶条件认真审核无误后,上报团队;

4、扶助工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扶与被帮扶者要互相自愿,共同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学校帮扶活动工作计划二

抚松县把“三帮扶”作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生动实践,创新帮扶载体,夯实帮扶措施,强化帮扶保障,着重解决“帮什么、怎么帮”的问题,扎实推进“三帮扶”工作在全县有力、有序、有效展开,真正使“三帮扶”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五层帮扶,构建大帮扶格局。划分县级领导、部门单位、县管干部、机关干部和乡村干部五个层次,积极构建大帮扶工作格局。一是领导带头帮扶。推行县级领导“五个一帮扶”,即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一名困难党员、一个薄弱社区、一个薄弱村和一户非公企业,切实彰显县级领导干部带动引领作用。二是部门联手帮扶。组织县直89个部门分别帮扶一个薄弱(偏弱)村、社区及非公企业党组织,促进转化,走向先进。三是县管干部结对帮扶。要求全县副科(局)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分别与一名贫困党员或群众结对帮扶,强化“干部抓、抓干部”帮扶责任。四是机关干部多点帮扶。发动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以“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帮扶困难群众。五是乡村党员干部“兜底”帮扶。对未结成帮扶对子的困难党员、群众分别由乡镇领导干部、机关党员干部、村干部和党员示范户结对帮扶,确保帮扶工作无盲点、全覆盖。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7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我局及时召开了局党组会议,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负总责,明确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制定工作方案,并在全系统范围内进行学习动员,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部署要求上来,从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参与“结对帮扶”活动。

(二)高度自觉,办好实事

全局帮扶工作动员会召开以后,帮扶人员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按照县委指定的帮扶对象,迅速行动起来,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帮扶户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并根据帮扶户实际情况,尽其所能给予资金、物资帮助和感情安抚,认真填写帮扶日志,工作日没时间,我们就利用双休日坚持帮扶慰问,尽管大家收入水平并不高,但都自发自愿,解囊相助。今年春节期间,我局走访慰问向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12000元,并送去了价值约5000多元的粮油物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以后,我局把结对帮扶作为实践群众路线活动的主要载体,深入困难户家庭走访调研,对困难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帮扶计划,加大走访频次和帮扶力度,用实际行动改善帮扶家庭的困难,进一步密切与基层群众联系。

(三)高度负责,常态化深入

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水务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带头开展帮扶,定期听取帮扶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坚持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必访,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三必”工作机制。对人员变动情况,比如去年10月份副局长张伟同志调走以后,我局及时安排人员顶岗,保持工作连续性,形成帮扶工作常态化。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局在帮扶工作中作出了一定努力,但帮扶对象很多是老、弱、病、残的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农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劳动力不足,我们所投入的帮扶资金、物资等非常有限,要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需要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有些同志对帮扶工作还认识不够,与所帮扶的人员心理上仍有隔阂,密切沟通联系做的不够。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8

为了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社会进步和人口的有效控制,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利益导向新机制,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确保我乡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经研究决定作如下工作通知:

加强领导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我乡决定成立以乡长陶梅为组长,乡副书记为副组长,为成员的计生“三结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计生办,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帮扶任务

2013年,全乡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任务共15户,其中:新增户5户,帮带户10户。被帮扶的计划生育“三结合”户无计划外怀孕、无违法生育,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30%以上,使他们成为少生快富的带头人。

帮扶措施及要求

1、落实人员。各部门,各村要建立帮扶小组落实负责人负责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确保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正常开展。

2、落实规范管理。明确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软件资料,落实帮扶项目、资金、技术、政策。要有协议、资料、标志牌、帮扶卡。被帮助户要明白帮扶规划,帮扶目标,帮扶的优惠政策,为什么要帮扶。帮扶基地标识牌要规范,明确基地名称,帮扶项目,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优惠政策、帮扶基地的基本情况。

3、落实优质服务。各帮扶部门走进帮扶基地,深入农户家中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帮助“三结合”户制定生产发展规划,指导生活、生产等。要进村入户为“三结合”户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和咨询服务,切实解决生产、经营、生活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真帮实扶。

帮扶优惠政策和服务项目的落实

乡农业服务中心:优先、优价为计划生育户供应优良种籽、树苗,通过各种形式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乡畜牧站:要为计划生育养殖户免费提供预防药品和养殖技术,并主动上门服务。

乡卫生院:要为妇女儿童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生殖健康、妇幼保健、避孕节育技术和其他卫生健康服务,普及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科学知识。并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救助工作,对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住院、就医实行适当的减免费用。

乡民政办:要优先向计划生育中心户和计划生育家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把农村中的独生子女贫困户优先纳入困难救济、低保、安居工程等项目中重点扶助,帮助建立致富项目,促进少生快富。要优先向实行计划生育的特困户提供脱贫启动资金,安排扶贫项目,帮助他们率先脱贫致富。

乡计生办:要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品的进村入户、查环、查孕、查病等方面的保健服务。

乡广播站:要认真搞好“三结合”的宣传报道,并通过新闻媒介大力宣传计生“三结合”工作的经验和“少生快富奔小康”的典型,并把计生“三结合”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9

一、转变贫困地区群众的婚育观念,实现和稳定贫困地区的低生育水平

降低我市贫困地区人口增长,提高贫困地区计生户的生活质量,是我市扶贫和移民部门与计划生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贫穷落後边远山区,老百姓依然存在着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观念,存在着“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象。这种传统思想、落後观念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扶贫开发,治理农村贫困现象,关键要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引导山区贫困群众树立“优生优育”、“少生快富”的思想观念,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少生优生”不仅可以“脱贫”,而且能够“快富”,使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生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切实保障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常年困难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要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解除贫困家庭的後顾之忧。要制定和实施更具导向性、优惠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计生家庭在发展上有优势,政策上有优惠,社会上有优越感。

二、加大计划生育家庭的扶持力度,巩固和改善贫困地区落後面貌

为了奖励响应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是纯女户家庭,鼓励更多的人响应计划生育国策,加快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市坚持扶贫开发工作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结合起来,对全市3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27个移民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尤其是纯女户的家庭,在政策上优先倾斜、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在资金上优先支持、在贷款上优先提供、在技术上无偿服务、在培训上优先安排。2011年优先帮扶贫困计划生育项目扶持资金446万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优先对241户计生户贴息,培训计生家庭劳动力2340人次,并选送5名计生户子女免费就读深圳高级技师学院。真正让计生户、纯女户家庭得到实惠,感受到响应计划生育的好处。今年我市扶贫和移民部门将继续实施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乡、村和扶贫对象倾斜。将贫困计生家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实际,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及社会扶贫,对贫困计生家庭予以优先优待。帮助贫困地区计生家庭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积极开展素质培训和计生服务,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

着力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针对贫困地区地方病、出生缺陷、生殖疾病发生率高的实际,普及科学知识,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健康促进、优生咨询等服务。将预防出生缺陷的关口前移,在全市3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27个移民村加快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推动实施贫困地区孕产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倡对贫困乡村计生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减免学费,给予生活补助,并享受中考加分政策。加强特殊教育,加大对各级各类残疾学生扶助力度。对计生贫困户的青壮劳动力优先安排培训,以解决计生贫困户家庭文化素质低,致富技能缺乏的瓶颈。一方面依托我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深圳高级技师学院实行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就业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会代培、入户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田间指导和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新科技推广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计划生育贫困户劳动力的致富技能和科技意识,提高贫困地区计生户劳动力依靠科技技能的致富能力。

总之,做好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就是在贫困地区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对贫困人口更好地落实优惠政策。只有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育,才能稳定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反过来,只有加快扶贫开发工作步伐,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後面貌,转变观念,提高人口素质,才能有效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篇10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和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落实面向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拓展帮扶形式,壮大帮扶规模,强化帮扶实效,切实发挥“三结合”引导社会公共资源优先向计划生育家庭配置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平台作用,拓宽各个方面的结合,落实好全程优质服务,实现计划生育工作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乡帮扶共50户,今年把跃龙村作为重点帮扶基地。出台计划生育户实行优先、优惠、优待的帮扶政策,让被帮扶的计划生育户在经济上得到实惠,真正成为少生快富、文明的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