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制度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3:32

审计制度体系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内部控制审计发展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国家。随着制度基础审计的产生,刚开始只是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内部控制,此时的内部控制评价只是个辅业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日益受到重视,内部控制评价也从是财务报表审计的辅业务演变为一项单独的业务,亦即内部控制审核业务;安然事件的发生,SoX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产生。

一、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美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包括三个层次:联邦层次的法律、行政法层次的规范以及行业组织层次的制度。

受2001年安然、世通等事件的影响,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颁布了SoX法案。作为联邦层次法律的SoX法案是美国政府机构制定的最具影响力、涉及范围最广的法律。其中404条款(b)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对管理层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审计。这标志着由内部控制审核业务演变为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是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保证SoX法案的有效实施,在SoX法案之后,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又出台了相关的行政法层次的规范。2003年11月SeC《最终规则》,要求所有公司(投资公司除外)都需要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出具的鉴证报告。

为了贯彻SoX法案404条款和SeC的要求,aiCpa于2003年3月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pCaoB于2004年了aS2准则,用以详尽、具体地指导审计师对公司管理层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实施的审计。

自SoX法案和aS2实施以来,pCaoB一直密切关注公司和会计事务所执行各项制度的有关情况。结果显示,aS2的部分条款与SoX法案和SeC《最终规则》的要求有差别,且高额的实施成本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因此,2007年pCaoB又了aS5准则,以取代2004年的aS2准则。aS5准则相对于aS2准则进行的改进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要求外部审计师采用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审计法,并将审计资源重点集中于高风险领域,以提高审计效率;(2)取消了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评价的要求;(3)鼓励但不强制要求穿行测试在每个重要的流程中必须执行,指出应重视的是穿行测试的目标而不是其程序本身;(4)指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即整合审计;(5)允许审计师根据公司的规模和复杂性来制定适合的审计程序。

综上可以看出:

第一,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主要源于监管需求,旨在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无论是SoX法案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审计要求,还是SeC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出具鉴证报告的规定,都围绕不断增强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展开。可见,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内部控制方面。

第二,aS2准则和aS5准则是为贯彻SoX法案404条款和SeC的要求,规范注册会计师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规避审计风险做出的制度安排。美国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的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而不是整个内部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第三,整合审计是一项强制性要求。整合审计是指由公司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aS5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必须整合进行。现代审计也因此进入了一个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平行的整合审计的全新时代。

美国的证券市场起步早、发展成熟,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制度也较丰富和完善,相关制度基本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从而引领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方向,被其他国家借鉴和效仿。

二、日本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2004年爆发了西武铁路等财务舞弊事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对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监督,日本开始强调对内部控制的重视。2005年日本颁布了《公司法》,强制要求企业必须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2006年日本了《金融商品法》,被喻为“日本SoX法案”,规定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发表意见并出具报告。

继美国aS2准则出台后,2005年1月隶属于日本金融厅的企业会计审计会成立了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决定对制定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标准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标准开始进行审议。同年2月委员会在研究各国内部控制准则的同时,对即在国际上通行又符合日本实际情况且具有有效性的准则进行了审议。

在此基础上,2005年7月委员会公布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的公开征求意见稿,通过对收到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于12月8日对外公布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案)》(以下简称准则(案))。在整理这一准则(案)时,由于很多意见要求拟定这一准则(案)的实施细则和指南。因此,委员会下属的工作小组开始研讨实务方面的具体操作问题,接着对实施准则(案)进行了研究。2006年11月委员会公布了实施准则(案)征求意见稿,为实务操作提供了应用指南。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广泛讨论和修订工作,委员会在2007年2月15日审议了《意见书》。与此同时,为了配合2006年《金融商品交易法》中关于内部控制报告制度的实施,委员会还公布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实施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实施准则》)。《准则和实施准则》,与根据《金融商品交易法》所引进的内部控制报告制度的施行时间相配合,适用于自2008年4月1日以后开始的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

《准则和实施准则》中所述的内部控制审计,应与财务报表审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原则上由同一事务所的同一审计员实施。其中还明确规定: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计划应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计划作为一个整体拟定,并且在各自审计过程中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可以相互利用。

三、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最早出现在金融类上市公司,目前针对拟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的规定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美国SoX法案等制度的出台直接促使我国制定内部控制强制性制度,也促进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出台。

(一)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设计

美国SoX法案出台以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从行业自律视角于2002年2月15日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审核指导意见》)。其中第二条对内部控制审核进行了概念界定,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管理层对特定日期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第二十九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核证据形成意见,出具审核报告。这是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雏形,对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核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时的审核工作范围仅限于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与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范围不谋而合,这大大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审核风险,增加了审核的可操作性。

2008年6月为了配合《基本规范》的施行,中注协又了《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旨在为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提供专业引导服务。第二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鉴证,发表鉴证意见。此征求意见稿虽未能正式出台,但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建设所起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

(二)证券交易所的助推

美国SoX法案出台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及评价结果的披露成为强制性规则,这直接催生了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中国版SoX法案”的出台。

2006年6月5日,上交所了在本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上交所内控指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应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同年,深交所也于9月28日了《深交所内控指引》),于2007年7月1日执行。其中,第六十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评价意见。

前者的规定是针对广义的内部控制,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而后者只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出具评价意见,即狭义的内控制。

(三)政府部门的制度安排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主要源于政府部门监管视角的考虑。而我国最早关注并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审计的部门是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交易所,政府部门的制度则相对滞后。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五部委于2006年7月15日联合发起成立了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但是直到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才正式《基本规范》。其中第十条规定,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并出具报告。

2010年4月26日,六部委又了《配套指引》。其中《审计指引》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该指引第二条规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注册会计师需在企业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发表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并公开披露。

《审计指引》的颁布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由原来的非常规性业务或面向少数企业的业务,变成了与传统财务报表审计一样的常规性业务,每年需执行一次。综上所述,我国并没有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而是充分借鉴了其成熟的经验,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最终形成了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

四、小结

综上所述,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制度较丰富和完善,相关制度基本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建立了由SoX法案、SeC最终规则和pCaoB审计准则构成的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日本也了《金融商品交易法》、《意见书》及其《准则和实施准则》,相关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也相对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是充分借鉴了国外成熟的经验,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最终形成具备我国特色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我国现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规范有注册会计师颁布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上交所内控指引》和《深交所内内控指引》,政府部门出台的《基本规范》和《审计指引》。我国现行没有法律层次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不具备足够强大的威慑力和影响力,现行制度安排中原则性意见和指导性规则较多,但可操作性不强。不同的部门出台了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制度,制度政出多门,虽然各制度都对内部控制及其审计做出了相关说明,但其侧重点不同,所界定的概念及其业务准则都有所差异。

参考文献:

[1]晓芳,张军.美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体系的研究及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0(3):78-82.

[2]张龙平,陈作习.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及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89-94.

[3]张龙平,陈作习,宋浩.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9(2):75-80.

[4]日本企业会计审议会.日本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m].李玉环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审计制度体系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审计

为了维护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相应建立了完善的审计组织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组建的审计组织形式,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以及民间审计组织。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健全的审计组织体系的关系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大体可包括以下五点内容: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等方面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企业有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寻求资产和其它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主体,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和开展经济活动,同时,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涵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分离和有效监督。众多的信息使用者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有需求,最适当的审计方法应是请处于第三者地位的独立审计主体――社会审计组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使所有进入市场的企业都拥有平等的竞争条件。因此,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审计组织体系要求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共同存在与发展,这样对促进公平竞争、建立科学管理体制有重大意义。

二、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机关是代表政府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它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监督活动有合法性、独立性和强制性原则。随着现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央、地方、部门和企事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现存的国家审计制度出现了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如下:审计机关的领导机构构成影响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目前,我国地方各级国家审计机关是属于各级政府机关的一个部门机构,同时审计机关还要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由于彼此间具有一定的隶属关系和共同利益,势必会造成审计过程上的非独立性;目前的政府审计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审计制约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深入推广。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若要解决上述各类问题,使政府更加有效地行使行政职能,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实现审计机关领导机构的转变。将国家审计机关直接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使国家审计机关不隶属于国务院,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同时,审计部门经费从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专款中单独列支,脱离分支审计机构所在地的当地政府机关;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外成熟的审计组织体系设置的经验,重新划分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范围。企业审计应全部由社会审计完成,国家审计对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议报告进行审查,即对审计报告进行再次审计。这样符合《审计法》“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等方面的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的有关规定,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有利于政企分开,使审计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对真实行、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后者是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公益性、合法性、一贯性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国家审计只需要对中央银行及政策性银行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通过以上措施完善国家审计,将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国家审计的独立性。

三、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或单位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审核和评价,查明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种专职经济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审计工作人员对本单位及本单位下属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财务计划或者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国家和单位自产的管理情况;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承包、租赁经营的有关审计事项;所在单位领导人交办的和审计机关委托的其它审计事项。

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包括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虽然我国的内部审计在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有两个问题目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即:内部审计仍未引起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重视,部门设置不科学,人员配置不充分;我国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缺少相关培训与职称评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提高企业负责人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效益,健康经营,内部审计是不可缺少的,它能帮助企业负责人监督管理,为企业提供控制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决策和发展,如果现代企业的负责人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将有助于内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因为是专职业务,其性质与会计检查并不相同,因此必须单独设立,并受本部门或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内审部门不应设在财务部门之内,受财会负责人的领导,因为这样将严重影响内部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审计机构中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现代企业内审工作的发展。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配备知识全面,不仅精通审计、财会专业,而且懂得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且是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形象,能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同时,内审部门还应大力开展所属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以增强审计部门的执业能力。

四、民间审计

民间审计又称独立审计、社会审计、注册会师审计,是市场中介组织中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单位或个人的委托进行了审计,与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委托关系是民事关系,承办业务的双方要签订合同和协议,是有偿服务的民事活动。民间审计组织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民间审计实行会计审计业务,应根据审计组准则,按照一定的工作规则,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和其反映的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正确性和合法性做出判断和评价。

但就目前社会审计的发展情况来分析我国的民间审计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探讨: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会计师事务所最关键的问题是能不能建立权责利紧密结合的机制,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是,独资合伙有限合伙。许多国家的事务所都采取专业服务公司形式,其实质是有限合伙制,这种形式也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方向;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应不断吸纳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加盟,并允许其以知识资本这个无形资产参股。对事务所的原有从业人员应加强后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以满足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新业务的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条件较低,规模较小,尚未具有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实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跨国公司、跨国资源流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执业区域全球化则成为必然选择。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坐等国际会计公司侵蚀本国市场,而是应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注册会计师,敢于与国际会计公司竞争,并把触角伸到国外去,开拓国际生存空间。

五、结论

我国审计组织体系是维护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证,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必须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政企分开的逐步完成,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必将更加健全,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制度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张鑫2006.2

[2]《审计学》复旦大学出版社王英姿2007.3

[3]《中国政府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董大胜2007.5

[4]《民间审计责任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毛岩亮1999.1

审计制度体系篇3

一、引言

政府财务管理系统是一个政治的开放系统。政府依据纳税人的需求与支持,通过政治系统形成政策,依据政策规划施政计划,尔后根据施政计划编制预算并据以实施,这是系统的投入;其后达成施政目标并满足纳税人的需求,这是系统的产出。该过程结束后,政府尚需依据纳税人对施政的满意程度及目标达成程度,检讨并修正其政策。上述过程中,公民纳税以维持政府施政所需,政府执行施政计划与预算,其结果是否符合经济性、效率性与效益性?公共服务产出的质量如何?亦即其预算与计划执行的绩效如何?这均需经过具有审计专业能力与超然独立地位的审计机关的监督和评价,这种监督与评价制度即为绩效审计,换言之,绩效审计在政府财务管理系统中肩负着信息反馈的功能。

自Davidosborne和tedGaebler提出“新政府运动”以来,公共部门的管理开始强调成果导向、弹性授权与责任制,政府审计的重点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向绩效审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开展绩效审计。2004年7月,具有83年历史的美国Generalaccountingoffice,更名为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这是该组织近年来工作内容转变的结果,也充分表明了绩效审计将成为其未来工作的重心。

我国开展政府审计已有20余年,成果颇丰,但绩效审计仍处于试点阶段。近年来,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迅速,政府政务公开及其施政绩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推行绩效审计已是现实所需。健全的绩效审计制度是提升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的必要保障。因此,本文比较、分析英国、美国以及我国绩效审计制度的变迁与特征,进而对我国现行制度体系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推进我国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英、美绩效审计制度的变迁

(一)英国绩效审计制度的变迁

英国近代审计制度始于十九世纪的行政机关变革。1866年颁布的《国库及审计部门法》(exchequerandauditDepartmentact)中首次建立了公共支出问责制度。议会授权支出,行政机关将支出纪录与账簿送请审计长审核,审计长审校并撰写审计报告提交议会。该法案规定审计长及其下属必须审核政府机关的每一笔交易。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和公共支出的膨胀,尤其是一次大战后,这种审计方法变得不现实,因此英国于1921年修正了《国库及审计部门法》,规定各政府机关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自行管理各项收支,审计长仅需对相关的交易事项实施抽样审计,并向议会报告政府的支出是否符合议会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议会及学界要求改革审计制度以适应政府角色的改变,特别是赋予审计长超然独立地位。1983年《国家审计法》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审计署(nationalauditoffice,nao)。nao隶属议会下院,其主要职责一是依《国库及审计部门法》对政府机关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与鉴证,即财务审计;二是依《国家审计法》对各机关使用公有财物及政府经费作出经济性、效率性及效益性检查与评估,即绩效审计。

nao执行绩效审计的选案标准主要考虑金额数量、是否已显现绩效不佳迹象、议会及民众关心的程度等。每年由下属业务部门提出百件左右的方案,审计长择要选出其中的五十件左右作为该年度执行绩效审计的标的。

nao的审计报告分两阶段提出,一是先导性研究报告,先导性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是否需要实施全面绩效审计,若经评估认为需要审计,则需进一步规划审计重点及方向。二是全面审计后的正式报告。在执行绩效审计时,nao的审计人员随时与被审单位的相关人员保持合作关系,听取对方意见。审计完毕先将审计结果的初稿送被审单位征求意见,作为撰写正式报告的参考。由于与被审单位事前及事中的充分合作,故报告提出后,受审单位对报告所提内容的接受程度较高。nao的职责仅限于向议会提交审计报告,后续的追踪查证工作,则由各行政部门自行负责。nao跟踪审核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向下议院公共账目委员会报告结果。

(二)美国绩效审计制度的变迁

美国的财政监督制度深受英国议会对政府财政控制观念的影响。直至宪法(1787年)颁布前,政府审计事务皆由议会办理。1789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财政部,由其执行政府的财政监督权。财政部长口头或书面向国会参众两院提交审计报告,依国会指示履行职责。一次大战后,国会为提高联邦政府的财政管理效能,于1921年制定《预算与会计法》(theBudgetandaccountingact),成立审计总署(Generalaccountingoffice,Gao),直属国会,自此财政部的会计检查职权划归Gao.在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下,Gao大大增强了国会制衡行政部门的能力,这也是美国审计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次大战前,Gao协助国会监督行政机关的支出情况,主要工作是审核各机关送审的凭单。在约翰·R·摩卡尔(JohnR,mcCarl)担任审计长时,曾实施部分付款凭证的事前鉴证制度,但随着支出凭单大量增加,审计工作负荷过度。1950年颁布《预算与会计程序法》(theBudgetandaccountingproceduresact)时,放弃凭单的鉴证手续,废止事前审计制度。

1981年6月,鲍歇尔(Charlesa.Browsher)就任美国审计长,将Gao的工作目标定位于:①向国会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数据;②促进Gao与国会间的沟通与联系;③加强对国防预算的审计;④强化Gao核查各联邦政府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能力;⑤加强Gao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在鲍氏的任期中,Gao两度增修政府审计准则,建立起有效的Gao与国会间的沟通制度,并将各机关年度决算的审计交由公开执业的会计师鉴证,Gao则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政府绩效审计,审计范围涉及财政赤字、国防安全、信息资源的运用、人口老龄化、波斯湾战争中武器的使用效率、改善全国医疗健康计划、全球化的挑战等。鲍氏的不懈努力将Gao推上了世界绩效审计的领袖地位。

Gao是国会四大辅助机构之一,审计任务70%以上来自国会,依据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规定,超然独立地行使其职权。与nao类似,审计结束后,在提交正式审计报告前,Gao先将审计报告草案送受审单位征求意见,经过双方充分沟通后,再向国会提交正式的审核报告,并在正式审计报告中列明受审单位的意见,供报告使用者评断参考。Gao每年向国会提交各类审计报告多达1300多份,除少部分涉及国防机密的外,民众均可索取审计报告。审计信息的公开使审计结果得到各方的重视,这对审计功能的提升尤有帮助。

三、我国绩效审计制度的变迁

与英美两国相比,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时间较短,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该阶段,国家审计机关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提出从财务审计入手,落脚到经济效益的观点。据1984年审计资料记载,当时,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的270个县以上审计局,对1263个部门和被审计单位进行了试审,试审中充分考虑了经济效益问题。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1年初,全国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都要确定一批大中型企业进行经常审计,既要审计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又要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延伸,并作出适当的审计评价,推动经济效益的提高。该阶段,审计机关一方面继续实施以国有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微观经济效益审计试点,另一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带有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性质的审计工作,例如全国审计机关同时开展了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共审计20000多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05815亿元,审计后对716个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提出了意见,压缩项目总投资达1285亿元。

第三阶段,本世纪至今。本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财政支出迅速膨胀,政府政务公开,提升国家竞争力等等均成为我国全面开展绩效审计的驱动力。2001年审计署组织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资金审计和农村电网审计、2002年组织的重点机场审计,以及2002年深圳市审计局组织的对12家市属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的审计等均是在此背景下实施。2003年7月,审计署制定《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我国的绩效审计带有明显的本土特征。首先,《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条文关于“真实、合法、效益”的规定,将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揉合在一起,审计工作主要以查处和揭露国有企业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目的和内容。其次,审计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属微观经济领域的效益审计,并较多地集中在对其财务成果的分析上,对其经济活动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第三,绩效审计主要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国家审计机关尽管试验性地实施了一些绩效审计,但数量较少。第四,事后审计多,事前审计尚不多见,事中审计,即对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控制和调节也比较少。第五,尽管我国施行绩效审计已初见成效,但是,及至今日,我国的绩效审计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如尚无类似于美国《绩效成果法》的全国性法律及相关制度,现行的《审计法》、《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也均未涉及该主题。绩效审计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已成为我国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提升审计质量的瓶颈。

四、完善我国绩效审计制度体系的建议

绩效审计制度是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的规范,涉及《审计法》、《预算法》及其施行细则、各项工作指南、审计准则等。经由对各国绩效审计制度的比较,结合我国当前开展绩效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考虑近年来审计署关于绩效审计的重要举措,提出如下建议:

(一)修订《审计法》及其实施细则

我国现行的《审计法》颁布迄今已届十年,《审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未明确提及绩效审计。然而,由于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现行的《审计法》已无法充分适应当前审计业务的需求,修订《审计法》及相关的配套法令已成为必然,因此建议:第一,将绩效审计的概念、审计内容及程序等引入《审计法》;第二,为便于监督政府新兴计划,若修法缓不济急,则可先修订《审计法》实施细则,在不违背母法规定的前提下,先就绩效审计程序与结果的处理制订完整的配套措施。

(二)制定绩效审计准则及工作指南

准则是一种权威性的规范,用于确保审计质量、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审计专业技术,使审计机关提交的审计报告能够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与重视。推行绩效审计成功的国家均制定了绩效审计准则,如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俗称YellowBook黄皮书)的第六章为绩效审计工作准则,第七章为绩效审计报告准则。加拿大的《绩效审计工作指南》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绩效审计的内涵,第二部分说明绩效审计的基本特性,第三部分是绩效审计的工作规范,第四部分介绍审计长公署绩效审计质量管理系统的各项重要功能。我国目前尚无绩效审计准则及工作指南,因此建议:第一,从速制订并实施绩效审计准则,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绩效审计的工作依据和流程;第二,汇编绩效审计案例,作为审计人员办理绩效审计的参考,以利于经验承传。

(三)统一年度预算编制与绩效审计评价口径

预算是政府施政的财务计划,预算的编制应满足绩效评估的需要。我国《预算法》尚未引入绩效预算观念,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预算普遍存在施政计划目标不明确、缺乏绩效衡量指标与方法等问题,无法评估预算执行结果是否达成预期效益,因此建议:修订《预算法》,将绩效预算观念引入《预算法》。

(四)建立决算审计报告与行政机关奖惩关联机制

决算审计报告是预算与计划执行结果的评价报告,是政府整体财务系统中的反馈信息。当前我国的决算审计报告并未与行政机关奖惩机制相关联,决算审计报告中所揭露的各项审计意见普遍未受到行政机关的重视,同一问题重复发生,因此建议:修订各级政府预算编制与执行要点,将上年度预算执行绩效列为次年度预算分配额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健全行政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及评估指标

犹如公司必须对股东负责,政府也必须对纳税人负责,善尽公共资源管理与运用的职责。美国1993年的《政府绩效成果法》规定,各机关提交预算管理部门的年度绩效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①计划绩效目标;②用客观、可量化与可评估的方式表达目标;③简要说明达成目标所需的工作过程、技术、资本、人力、信息等资源;④建立绩效指标;⑤确定计划成果与目标的对照基础;⑥说明所采用的效益评估方法。目前,我国行政机关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估制度,因此建议:第一,参照美国的做法制定绩效成果法,健全绩效评估制度;第二,由权力部门推进落实绩效评估制度,以获得行政机关的积极参与支持;第三,各行政机关绩效评估结果列入年度决算报告,以配合立法机关监督施政的需要。

(六)提高绩效审计信息的公开性和时效性

审计机关对外提交的审计报告,在时效上均有滞后性,这削弱了审计报告的参考价值,因此建议:第一,就社会各界或纳税人所关心的议题而开展的项目调查,若不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应适时予以公开;第二,设置审计机关发言人,选择适当信息,适时对外公开;第三,精选年度绩效审计案例,通过审计网站,对外公开。

(七)构建专业咨询机制

由于审计职能的变迁,许多先进国家的政府审计人员由过去传统的auditors的角色,演变为评估人员(evaluators)。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渐走向政策评估的时代,评估联邦政府的计划是否符合经济、效率与效益原则。我国的政府审计工作亦逐渐朝此方向发展,因此审计人员除必须具备基本的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外,尚须具备其它自然与社会学科的专业知识,诸如公共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公共政策、信息管理、法律、土木、建筑等,同时对于政府施政必须要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政府计划执行绩效的职能。目前审计机关因受相关制度的制约,用人渠道受限,审计人员专业知识范围过于狭隘,因此建议:审计机关可参照加拿大政府的做法,建立“审计咨询委员会”(auditadvisoryCommittee),提供专业与技术咨询,委员们可来自审计署及社会各界,均应是其所属领域的领导者或知名专家。

(八)维护审计机关的超然独立性

审计机关的核心价值主要在于其超然独立的立场与专业能力。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差异,审计机关在各国的地位并不相同。英国、美国属于立法型,法国属于司法型,德国和日本则属于独立型。我国国家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属于行政型,独立性较弱,审计机关开展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政府的“内部审计”。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往往与政府相关,更何况审计机关的经费就源于本级财政,因此建议:第一,通过人大立法,为审计机关独立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法律支持;第二,审计机关的经费由人大核定,不受政府预算的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李金华,2001,《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

李香美译,1999,“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指南”,《审计季刊》第19卷4期,台北:审计杂志社。

林庆隆、李枝春、郭大荣,1999,“美国绩效审计准则”,《审计季刊》第16卷3期,台北:审计杂志社。

林庆隆、李枝春、郭大荣,2002,“美国政府绩效责任制度之介绍”,《审计季刊》第21卷第1期,台北:审计杂志社。

刘家义,2004,“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审计研究》第6期。

刘旭涛,2003,《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和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

审计制度体系篇4

新审计准则前,我国审计机关事实上审计质量控制有明确的要求,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架构却没有得到比较统一的认定。随着新审计准则的实施,明确构建国家审计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应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举措。

质量控制体系是指对质量控制产生作用的一系列组成要素。一般质量控制体系是由质量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内容)、控制方法、控制责任、控制执行情况评估等要素组成。根据质量控制理论的一般要求和新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应该由以下要素组成。

(一)审计质量控制主体。审计质量控制主体是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组织机构就是各级审计机关、内部业务部门、法规审理部门和其派出机构。人员包括审计组组长和成员、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审理机构负责人和审理人员、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

(二)审计质量控制客体。审计质量控制客体就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直接对象。根据我国审计机关的实际,审计质量控制客体主要包括“资质、流程、证据、记录、方法、判断、文件、系统”等八个方面。

“资质”即审计机关内各个层次执行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所必备的资格条件。包括审计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任职年限、道德素质、执业能力等。

“流程”即从审计准备、实施,到报告、整改落实等各个阶段的作业步骤和经办手续。

“证据”即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目标实现情况的各类信息载体。包括直接证据和佐证证据、纸质证据和电子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财务证据和业务证据、实物证据和影像证据等。

“记录”即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各类情况、工作痕迹、判断结果等方面的记载。包括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等。

“方法”即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审计取证方法、审计抽样方法、统计方法、经济活动分析方法、重要性水平计算方法等。

“判断”即审计人员针对审计目标实现情况作出的各种职业断定。包括重要性判断、真实性判断、合法性判断、效益性判断、综合性判断等。具体体现在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载体上的审计评价意见、违法违规的定性、有关情况的结论等。

“文件”即审计机关作出的各种结论性信息的业务公文。包括审计报告、审计调查报告、审计专题报告、审计综合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审计信息、审计简报等。

“系统”即从2004年开始由国家审计署在“金审工程”建设中组织开发设计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简称ao)。该系统将审计程序和审计管理要素融入其中,是当前审计人员广泛使用的审计项目作业平台,也是审计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审计项目管理的工具。由于该系统已经成为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必经之路”,因此,必然成为审计质量控制新的“热点”。

以上八个审计质量控制“对象”的状态如何,基本左右了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优劣程度,因而成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

(三)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所采用的各类依据。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由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准则和审计操作指南。以及其他规范审计人员行为的单位内部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审计人员任职标准、审计职业道德标准、审计程序标准、审计作业标准、审计判断标准、审计文件(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标准、审计结果公布标准、审计整改检查标准、审计责任标准等组成。

(四)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审计质量控制方法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质量控制所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措施,主要包括“计划、授权、审核、复核、审理、审定”等形式。

“计划”即审计机关通过计划制定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这里的“计划”主要包括审计工作计划、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等。

“授权”即审计机关各个层级负责人和审计人员依据本岗位所授予的职权行使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根据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机关授权,审计组组长拥有编制实施审计实施方案权、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拥有编制实施审计工作方案权、审计机关负责人拥有批准审计工作方案权、审计人员拥有收集审计证据权、审计机关负责人拥有批准查询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户权等。未经授权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审核”即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与核对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审计组组长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进行的审核。

“复核”即审计业务部门通过再次审核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审计业务部门对审计组报送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其他有关审计事项的材料进行的复核。

“审理”即审计机关的法规审理部门通过审查和处理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审理机构和审理人员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对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审查并提出审理意见。

“审定”即审计机关通过审查决定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一般是审计机关以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形式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进行审定,也可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由审计机关其他负责人审定。

(五)审计质量控制执行情况评估。审计质量评估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成员,是在审计过程结束后,由专门人员以检验审计质量控制的实际成效为目的,通过对审计质量的回顾,作出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审计质量的意见的一系列活动。审计质量评估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事后性方法,它虽然不能发挥以上实时性控制方法的作用,但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持续性的审计质量评估,确保审计质量得到连续不断地关注,促进与审计质量有关的人员其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六)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保证要素,是各级审计机关规制审计质量的重要文件,是有关审计质量控制方针、目标、原则、要求和具体规定的文字载体,是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的体现。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作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的“软件”,为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基本路径和内容,为审计业务人员开展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了具体依据和操作步骤,为审计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计质量评估提供了系列评判标准。

(七)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不仅是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平台,还为审计项目管理搭建了平台,把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程序的要求设置为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模板,同时结合审计人员身份的不同,分别给予“读”或“写”的权限,实现了现场审计质量的初步控制,并通过该系统与审计管理系统(oa)的交互功能,在实现了审计组与所在部门、与分管局领导之间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审计项目从审计前到审中直至审后的审计全过程质量的“网”上后台监控。随着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在全国审计机关系统的广泛运用和进一步完善升级,该系统将成为审计质量“硬”控制的必备工具。

以上七个要素基本构成了目前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二、新审计准则视角下审计质量控制的路径

根据新审计准则的规定,依据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架构和要求,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形成以下几条路径。

(一)程序路径。即通过审计程序的设定和实施,确保审计人员的行为按照即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进而确保审计质量各个环节的质量目标的实现。通常包括审前程序控制(如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实施方案等)、审中程序控制(按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取得合格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核、业务部门内部复核等)和审后程序控制(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理、审定,审计质量检查和评估等)三个部分。

(二)人员路径。审计人员是审计质量的“制造者”,因此,合格的审计人员是审计质量合格的前提和保证。人员路径一方面是指审计机关通过新审计准则对各个层次和环节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上岗条件等方面的设定、准入、退出和监管,建立并实施全面控制审计人员自身“质量”的机制,确保用合格的审计人员上岗执行审计业务。另一方面是指所有执行审计业务的人员,包括各个层次的领导,都是审计质量的“保证人”,审计质量控制“人人有责”。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追究的设定和监管,确保审计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切实承担起审计质量保证人的责任。

(三)文件路径。即通过对审计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文件(如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审计机关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审计结果公告等)的种类、格式、基本内容、专业术语等的设定和规范运行,确保反映审计监督活动和审计人员行为情况的文件和文字符合质量要求。

(四)技术路径。即通过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内设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将审计质量控制点镶嵌在审计项目管理功能里,利用审计人员身份、授权、批准、复核、审定等控制方法,做到不相容职务得到分离,各个层级的审计人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按照一定的权限,在“网”上履行审计质量控制责任,确保审计程序完整地进行,限制“绕过”关键控制点行为的发生。

(五)责任路径。即通过确定和落实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实施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公文等方面承担的质量责任,确保审计人员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任务。

以上审计质量控制路径属于“硬”控制范畴,与审计项目的开展同步进行并伴随着始终,对控制审计质量直接产生作用。以下审计质量控制路径属于“软”控制范畴,重在培育审计质量控制的内部环境,对审计质量的提高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六)考评路径。即通过开展对一定时期审计质量的检查、评估、评优等活动,对已完成的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进行检验,总结审计质量好的经验,找出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对考核结果运用正负激励机制,奖优罚劣。

(七)制度路径。即将规范审计人员行为的制度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一方面根据审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挥审计功能作用的需要等,及时完善和健全审计作业层次的“规章制度”,为开展审计质量控制创造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狠抓审计作业环节有关制度规定的执行力,强化制度对审计人员行为的约束力。再有,通过审计质量评估活动,检查审计规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纠正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另一方面对原则性比较强的条款作出更加细化的解释说明,切实起到以制度控制审计质量的作用。

(八)环境路径。即通过审计法治化建设,明确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的方针、目标和要求,明确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的任务,在计划开展审计质量年活动,借鉴国外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的经验,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审计操作指南》、《审计质量手册》等,营造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体制氛围、制度氛围、文化氛围,使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大气候”,在审计机关形成人人都讲审计质量、人人都是审计质量员的“风气”。

三、新审计准则视角下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构想

审计质量管理是包括审计质量控制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是审计机关为确保审计质量而实施的领导、计划、控制、评估、考核、规制等过程和行为。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审计质量管理是对审计质量控制活动的升华。新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最新制度依据,也为审计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据新审计准则有关审计质量控制的理念,笔者对新时期审计机关加强审计质量有以下一些构想:

(一)进一步加快审计法制化建设的步伐。审计法制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审计规章制度。而新审计准则确定的任务之一,恰恰也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新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二者不谋而合。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要围绕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等方面和内容进行,最终形成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二)着力推进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建立和推进审计项目审理机制是新审计准则的明确规定,也是审计机关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新举措。目前影响审计质量的原因有许多,其中较为重要原因的是一些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办事,主要体现在不能完全按照是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审计重点执行审计业务,审计实施方案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另外,审计复核工作关注形式规范较多,关注实质规范不够,重结果质量控制,轻过程质量控制。为此,各级审计机关要根据审计署的部署积极开展和推进审计项目审理工作,把审计实质性规范执行情况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

审计制度体系篇5

一、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对于审计质量,广义上讲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狭义地理解就是对某一审计项目的计划、实施、结论及整改状态的一个评价。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特别是审计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审计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管理与监督、目标与实施、方位与角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审计部门在基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全面推行依法审计的关键所在。

一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审计管理体制所决定的。审计部门在当前审计工作中处于既是任务的承接者又是任务的完成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处于工作中观的方位。加之,审计专业的细分化、工作领域的多元化、工作主题的人性化,工作的重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的变化,社会的参与度、公众的满意度、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度的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在更大程度、更广领域和更能体现公信力和执行力下工夫,为此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建立可控制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真实和效益。可见,与时俱进地抓好审计质量这一基础性工作,才能引领整体审计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基础。审计质量在审计工作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不断提升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过硬的审计质量,才会有良好的审计成果和放大的社会效益;只有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依法审计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工作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才有创造力和生命力。为此,审计质量监控的目的就是提高现有的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拓宽工作领域,使审计内容、重点、方式、手段、对象、结果等方面得到完善和突出,为宏观决策和微观服务提供更科学的“产品”。

三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客观要求。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的领域和内容也在不断深化拓展,担负的任务和责任越来越重。比如在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工程、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重点投资项目的使用效益等方面,审计部门都承担着保驾护航的职责。如何确保这些资金的安全高效,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审计执法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四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基本路径。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有着密切的、内在的联系,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质量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亦然。随着审计任务的加重,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遗漏了重要的审计证据,或对重要事项进行判断运用了不适当的审计标准,就会造成审计风险。从实践中来,虽未发生重大的审计风险,但风险已经存在,如在投资效益审计中,我们更多地关注核减工程款,却对工程质量关注不够,就会导致在一定领域和空间产生审计风险。因此,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审计,就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注重对审计风险的化解和弱化,维护审计监督权威,保障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五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审计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审计工作必须加快管理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现实工作中,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具体问题还不少,如对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执行重视不够,审前调查不充分,被审计单位信息资料掌握不全;审计目标不具体,重要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不够细化,操作性不强;审计程序不够规范,日记要素不全,内容过于简单,审计周期过长;审计技术方法落后,手段单一;执法行为随意性大,复核存在走过场现象;综合分析质量不高,审计意见和建议针对性不强等。上述存在的问题对审计机关的形象、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认可程度都大打折扣。只有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才能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才能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加之,行政机关对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都要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审计机关也不例外,这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情况通报必须经得起公众的检验。审计信息的公开化使审计机关的各项工作都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审计机关的形象和审计公信力。可见,提升审计质量迫在眉睫。

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

审计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要按照“方案科学、有效实施、严格复核、准确处理、适时跟踪”的程序,积极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新时期审计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质量指挥体系。是整个体系中的决策机构,以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各位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由综合、法规、人事和监察等职能部门构成,发挥着指导、控制、协调、提请的功能。主要任务:制定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长远和近期质量目标、各项质量控制规则、实施细则并组织与落实,监控工作计划、总结,及时处理审计工作中的质量问题。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提请公安、监察、财政、税务、海关、价格、工商等机关协助,确保审计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

二是质量组织体系。是整个体系中的执行机构,以行政首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综合、法规部门牵头,项目审计组长、所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任务:通过一定程序对各业务部门的审计质量管理提出要求,具体组织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活动,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以及综合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等,纳入监控范围,对于党政领导交办的重要项目,实施全方位跟踪,及时掌握动态。

三是标准规范体系。是整个体系中执行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提供者,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综合、法规等专业部门制定落实。主要任务:根据审计署6号令和相关审计准则,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情况,一是制定审计质量管理标准,即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设定审计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审计人员的组织分工、审计复核、审计执法检查、审计项目考评、审计档案管理等方面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该标准和规范必须具有指导性、约束性和权威性;二是制定审计业务质量标准,即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取证材料、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四是信息收集反馈体系。该体系主要通过各层面(局领导层、监督层、质量监控层、项目审计组、行风评议、政风评议、政务公开反馈等),采取督察、座谈、会议、问卷调查等多渠道多形式来实现信息收集和反馈。质量监控系统将收集的信息,按不同性质、类别、对象进行分类,分析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出产生的原因和关键控制点,及时反馈给决策者,以便采取措施,加强控制。为此,在审计项目安排上既要考虑监督面,又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本着“全局性、典型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努力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关的建设性作用。

五是项目评价体系。立项是审计工作开始的源头,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项目评价要从源头开始,质量监控要与之同步。为此,建立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报告制度应摆上重要位置,可以从每年6月起,由综合管理部门开展次年计划编制前的调查研究工作,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政策动态,走访有关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业务科室和县区审计机关意见等方式,同年10月底前,提出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报告或审计项目立项背景资料,为科学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提供充实的基础信息支持。同时,进一步改进审计成果的运用方式,提高审计成果转化的层次,要加强专项审计调查,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分析,力争形成有价值的专报,在宏观层面上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高质量的样板示范,有重点地选择部分不同类型、并具有代表性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审计日记等业务范本,以点带面,广泛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力争促进审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六是审计整改体系。是整个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以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审计项目科室负责人或项目组长为直接责任人,综合、法规部门为协调部门,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被审计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包括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责任人的责任和处理情况;尚未整改和处理的原因和责任;准备采取的主要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其次要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公安、监察、财政等相关部门要依法协助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联手落实审计整改。第三要建立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制度。组织、人事部门和其他有人事任免权、奖惩考核权等部门,要把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考察任用干部和考核部门年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有关部门应依据审计机关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要建立完善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审计项目的主办部门应组织专人在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移送处理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进行审计跟踪检查,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情况、采纳审计报告意见及建议情况、处理审计移送事项结果进行检查,及时督促落实。第五要实行审计整改公告制度。审计机关要逐步公告审计整改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对拒不整改或屡审屡犯的单位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对整改成果比较好的,予以肯定和表彰。

七是奖惩处理体系。根据岗位职责和年度工作任务,研究制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尝试将政治、经济等激励措施引入质量管理机制,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质量情况的考核,对表现突出或有特殊贡献的审计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质量状态差,不思进取,长期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给予惩戒,甚至调离岗位;对玩忽职守,以审谋私要进行责任追究。以此激发审计人员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创造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的平等竞争机制。开展“岗位创优竞赛”和“优秀审计组长”和“优秀审计能手”评比等活动,又要立足于自身,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掀起岗位创优活动热潮。

三、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保障措施

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树立依法审计、科学审计理念的关键所在。审计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创新工作,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审计项目,为维护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依法审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强化审计主体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审计质量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只有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整体推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是实施审计质量监控的主体。为此,必须加强学习、率先垂范,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效率意识、管理意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夯实审计质量制度基础。要以效能建设为核心,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引导审计干部适应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加强审计质量理论创新研究,探索和尝试新的审计理念、方式、方法等,特别是要加强对宏观经济、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现代科技、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加强以审计质量为主题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报告制度、审计项目质量电子化控制制度、审计项目现场工作量核定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结果与审计整改公告制度、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质量考评制度等。依据实际,健全审计项目监督管理制度,设立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协调并及时解决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对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进一步建立完善审计业务会议制度、三级复核制度等,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审计制度体系篇6

关键词:内部审计;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186-02

目前,直属海事系统审计工作已经涉及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基本建设、专项费用等各个领域的审计工作,每年各海事局也安排大量的审计调研、调查工作。通过几年的审计实践,我们认识到,审计质量是审计职业的生命。直属海事系统各级审计组织为使其所承担的审计工作能够按照审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为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就必须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7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其中,《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9号――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范围及内容等多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

原交通运输部审计办主任樊启华同志曾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审计质量,精细做好各项工作。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我们要像珍爱生命那样来对待审计工作质量。”

如何控制内部审计质量,更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己成为当前直属海事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下面,我们将从分析内部审计质量的涵义人手,详细阐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继而对目前海事系统内部审计在这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海事系统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面控制。

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涵义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内部审计督导、内部自我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价三个方面。由此可知,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

(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的控制。

(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不但应包括审计项目控制,还应包括审计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

(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依据是审计工作的质量标准,是由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的。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措施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而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方法,它是对审计实施过程的一种行为控制。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划分为内部审计督导、内部自我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价三个方面。笔者认为,按目前海事系统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划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两大类。

2.1 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海事系统建立全面质量控制,包括建立内部审计组织、人员配备、机构建设,质量考评等多方面质量控制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机构。配备的人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能真正履行质量控制职责,完成质量控制任务;其次,要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人员,确保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要建立考评机制,实现综合考核,奖勤罚懒。

(1)海事系统应建立全面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具体应包括:立项制度、内部人员管理制度、计划编制规定、外勤工作管理规定、取证注意事项、工作底稿编写与复核制度、报告撰写与复核制度、重大疑难问题的请示报告制度、审计人员考核与奖惩办法等多项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2)对海事系统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应进行控制。要建立起保证海事系统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政策方法。审计部门配备的审计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工作;要保证审计人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建立咨询部门,保证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技术问题时,能够得到权威专家的协助。

(3)海事系统应建立内部审计业务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业务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业务的职务分离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制度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4)海事系统应建立内部审计业务监督检查制度。海事系统的内部审计业务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健全的内部审计业务监督检查制度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查与互查制度、内部审计项目小组检查制度、内部审计机构检查制度、内部审计业务程序检查制度以及接受被审计单位监督的制度。

(5)海事系统应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考评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和具体操作过程。考评结束后对考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得出考核结论,兑现奖惩措施。

(6)海事系统应建立外部评价制度。由机构外部的合格独立的检查人员或检查小组对内部审计质量项目进行的检查,其目的是为了评价内部审计机构的操作质量。外部评价可以为内部审计机构领导和其他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为高级管理层和需要依赖内部审计工作的外部审计师等其他人员提供独立质量保证。外部评价可以分成两类;由本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评价和由企业外部机构实施的评价。

2.2 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是围绕审计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建立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督导,审计方法的选择,内部审计质量考核,内部审计责任追究等。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海事系统内部审计部门在单位中的地位。

(1)海事系统应建立内部审计督导制度。

审计组长在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现场审计中。审计组要充分发挥审计组长的督导作用。内部审计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组长的能力与水平。审计组长除具备专业经验和全面的业务能力,做好协调工作外,主要工作应该放在加强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方面。要通过不断地提示和个人的随时检查,增强人人参与质量控制的意识,提高自我复核、自我校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质量控制贯穿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2)建立内部审计质量复核制度。

对于机构人员配备较为完善的海区海事局和直属海事局,可以借鉴社会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建立三级复核制度。内部审计的三级复核制度是指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机构负责人对具体审计项目履行情况进行逐级审查的制度。各级复核人员应明确其具体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实现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自始至终都处于适当层次的可控制之中。实施三级复核应坚持“全面复核,突出重点”的原则,即重点在复核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同时,兼顾对审计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审计事项的调查和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程序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复核,努力做到复核的内容覆盖审计项目的全部。在人员机构配备简单的分支局和航标处,也应该由内部审计负责人对内部审计项目工作的情况进行审查。

(3)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的考核标准。

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考核,海事系统应该有一系列内部审计质量标准。内部审计质量标准,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应遵循的具体规范。它既是考核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人员业绩的尺度,又是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前提。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单位内部制定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章程)》;海事系统内部各级单位制定的内审人员手册、审计的政策和程序、日常适用的审计方法等。

相对于结果而育,审计组对审计过程的控制更加重要。因为过程的合理能提高控制的效果,为结果的正确提供保障。过程的控制应通过制订各类质量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健全海事系统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真正实现海事系统审计工作标准化;及时考核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健全完善内部审计技术标准体系,对已有技术标准进行系统清理,明确内部审计各项工作要道循的标准等程序加以规范。以内部审计工作记录编制的质量标准为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项:

①内容完整。审计工作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事项的名称、实施审计的时间、审计查实的问题或情况记录、编制者的名字及编制时间、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和附件等。

②重点突出。列示的问题有繁简区分,重要的问题列示要详细。

③责任明确。审计人员必须对其编制的记录签字盖章,被审核单位的人员也应签字盖章。

(4)建立内部审计的责任追究。

一定的内部审计质量状况受到内部审计规范制定、内部审计规范实际执行、内部审计检查力度、内部审计处罚力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既定的审计项目,如果质量检查跟不上,再完善的内部审计规范也会形同虚设。这样,不仅使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失效,其他项目也会效仿,负面示范效应得以扩大,最终,内部审计质量低劣状况会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促使海事系统各级内部审计人员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强化质量控制的责任意识,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责任追究是一种事后补救的质量控制方式。表面看来,它具有消极作用,但实际上,实施责任追究机制,在对违规者实施惩戒的同时,也对遵规者实施着保护,是确认和解脱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责任的一种机制。

3 强化海事系统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

海事系统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涉及审计的各项工作,贯穿于每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只有提高海事系统审计工作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在交通行业中的作用,才能提高审计的职业地位和声誉,使审计职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加强海事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海事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审计质量控制的直接目的是增强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准确性、合理性、效益和效率性,通过对各控制环节的有效管理,达到审计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更好地达到审计目的。

审计制度体系篇7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48-02

公立医院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因此绩效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将有力地促进绩效审计工作,进而有助于公立医院合理安排和分配财务资金,提高财务资金运行效果,最终实现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者认为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加强对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核上。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1完善绩效审计相关规范

第一,要加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相关制度建设,制定相适应绩效制度。

一方面要加大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突出绩效管理的预算制度,为绩效审计带来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探讨和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绩效管理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及操作程序,从而使绩效管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如“增收节支”方面的相关细则有《医疗项目利用考核细则》、《开展项目奖励条例若干规定》或《预算对绩效的考核办法》。它们规范了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流程,按照制度进行医疗服务行为,实行医疗收入积累;支出进行了合规性和合理性操作流程规范,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另外,加强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利用率管理,调整医药结构比例,实现药品的“零差价”,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与之相匹配。制度是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支撑,在完善的制度体制和环境下,关注重视指标分析,进行预算核定,实施指标分析,落实跟踪考核,才能真正发挥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作用。

第二,构建科学审计方法,积极推进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获得正确统计分析结论的重要前提。绩效审计目前的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评价难,评价实绩效果的标准难以确定,审计评价缺乏一套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规范统一、便于操作的科学方法。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平衡计分卡法等。针对绩效审计覆盖层次多、审计内容广的特点,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对较为模糊或较为复杂的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作出科学决策的分析方法,是分析多目标、多因素、多准则复杂大系统的有力工具。

2提升审计结果利用价值

第一,加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诸如有的医院提出的“项目的利用率”。只有充分利用政策,才能证明政府出台政策有用。如医改方案中,调整诊疗手术劳务收费标准,实行药品零差价等,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讲究社会和谐,如全额拨款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老弱病残者就近看病、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实行大病医保、少儿医保、特殊疾病政府埋单等,让患者病有所医有依靠。医生技术提升。如临床、医技、护理服务项目开展全面,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利更多。

医院发展方面,如扩大医院发展规模、开展医院课题研究、促进医院人才竞争。做到政府放心、社会满意、医院发展,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利用计算、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获得真实数据,使其评价体系更加体现经济性、效率性,根据医疗行业特殊性需求,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应结合实际,加强绩效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推行绩效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绩效审计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以督促其进一步提高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第二,加强对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管理活动的全程跟踪和评估。

(1)强化督导复核。提高审计人员自我复核、自我矫正的质量意识,使绩效审计的全过程都重视质量。实施内部交叉互查制度,查找各自在审计质量上的漏洞和不足。引入社会审计的三级复核制度,相互监督,层层把关,对具体审计项目履行情况进行逐级审查。

(2)建立审计项目评估制,有效利用审计成果。绩效审计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审计成果运用最大化,更好地为领导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供审计支持。评估制度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化和有效性。为此,一要提升审计成果的层次,改变当前审计成果侧重于微观应用,缺少透彻的原因分析,成果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的状况,提升审计成果的宏观性,为完善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二要加强信息合并、提升,通过审计报告、审计信息等多种形式反映审计成果,扩大审计的影响力,满足审计成果使用者的需求。

(3)健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现实条件下,由于责任不明,设定的确认标准和惩罚措施,缺位、错位的审计责任在审计中的模糊性,审计结果未发挥应有的威慑作用。审计机关应建立并完善审计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对在审计实施不同环节中的过失行为和故意行为,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责任追究制度能促进审计人员增强责任意识,保证审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对审计人员是一种制约。

(4)公示绩效审计报告。我国绩效审计作为独立的审计类型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绩效审计项目选择、审计方案制订与实施还是到审计报告的出炉,与英美两国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应借鉴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努力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制度化与规范化的进程。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加强审计成果运用的管理,建立审计成果的需求导向机制。因此,审计成果是否符合成果使用者的需求,则成为检验审计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

3加强医院审计的内部改革

首先,要改善审计人员结构,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绩效审计质量的高低。但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现今审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中符合绩效审计需要的不到20%,距离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复合知识结构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绩效审计需要创新和多样化,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审计人员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除需具备传统财务审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需要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即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工程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对审计项目形成深刻而中肯的判断。

建立人员培训机制。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解水平,既要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又要把握微观经济政策,从而把握审计工作的方向;使他们具备管理知识水平,把握现代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强理论修养,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审计技术水平,还要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驭能力。

其次,要强化医院绩效管理,完善考核体系。

在各类项目考核中,加大对绩效审计的考核力度,逐步扩大绩效审计在考核评比中所占的比重,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的探索和实践。要充分发挥项目考核“指挥棒”在推动绩效审计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现有的考核制度。绩是业绩,效是效果,绩效不等于效益,绩效包括医院依法经营、经济收益、资产质量、社会效果、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等多方面。贯彻落实医改方案,进行医院绩效审计,还要把握好绩效审计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之间的关系,绩效审计是与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相统一的,绩效审计是着力从体制、机制和管理上解决真实、合法性问题,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责任只是经济责任的一个方面,效率、效果和效益才是更重要的经济责任。把握好绩效审计与医院监督部门对医院绩效考评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以外部独立者身份出现的监督者,医院绩效审计除了评价医院经营业绩和管理业绩外,还可以对医院的监管部门绩效考评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揭示考评体制上存在的不足,督促医院监管部门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考核,推动医院又快又好发展。把握好绩效审计与医院自审审计的关系,绩效审计侧重于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医院绩效审计更多关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发现存在在制度上和体制上的漏洞,并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医院管理体制上总体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有效建议。

最后,要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

审计机关应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高度重视计算机技术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审计管理水平。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成果,把现代科学技术与审计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质量把关、成本控制、审计方法和审计成果运用等方面的信息化,实现审计管理工作的全面化、系统化。此外,注意研究包括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审计目标、审计结果、专家经验等信息在内的各种审计数据库,做好审计成果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总之,改进外部审计条件,改进审计内部管理体制,开展绩效审计,使得各项制度得到相应完善,为其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进一步完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同时,加强审计规范建设、绩效审计准则体系建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依据审计项目评价对象的不同,审计技术、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绩效审计方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要有—定的前瞻性的规范,才能更好开展各项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徐政旦.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张进.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1).

[3]张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2):21-23.

[4]王会金,易仁萍.试论政府绩效审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2007(1).

审计制度体系篇8

施工企业在内控体系建设中,需要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梳理,编写流程图,涉及到内部审计的流程有,年度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项目方案的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报告编制、后续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中具备了丰富的审计经验,他们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比较熟悉,对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且内部审计机构有权利就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采取适当的形式和程序及时向管理层报告,提议管理层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内控体系有自己的特色,它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在制度梳理、编写流程图、风险识别和评估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以便使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一开始就能步入正轨,最大限度发挥其有效性。内控体系建设通过内部审计人员事前提供咨询,事中实施监控,事后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等方式,帮助施工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控体系。内部审计能对内控体系进行有效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施工企业风险通常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报告风险、合规性风险及资产安全风险,一般常见的运营风险有: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人才储备风险、企业声誉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外部劳务使用风险、市场供求风险和物资采购及管理风险等。由于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通常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容易和内控负责人员联合起来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筛选和评估调查,共同建立起企业层面重大风险库。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从整体上分析企业的重要经营风险和重大经营事项,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对企业存在的监督不力,授权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均等情况进行专业判断,找准关键风险控制点,并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确认有无舞弊行为发生,为施工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建立相互制约的内控体系发挥作用。另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以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为契机,突出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内控体系对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和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内部审计能通过内控评价工作提升内控体系建设成效。施工企业目前出现的各种风险都是因为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而造成的,而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控体系框架———内部监督的职能部门,这就迫切需要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时,应当定期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内审人员首要关注的就是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只有先从制度上规范一切经营活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各项既定目标。由于内控制度是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石,因此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和评估就成为内部审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情况的了解,分析所了解的信息,以确定内控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归纳所发现的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人员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促使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达到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状况的目的。在确定内控体系健全性方面,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通过访问相关管理人员或者查阅企业内部有关的制度规定及其他资料,判断内部控制制度的外在环境是否理想,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是否健全。在确定内控体系有效性方面,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有效性测试,这主要是为了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功能如何,是否发挥作用,效果如何等问题。有效性的测试评价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能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要正确评价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在财务领域对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予以查证监督外,还要更多关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通过内审部门对内部控制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监督,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基础管理、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内部审计能督促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由于在建项目比较分散、管理跨度大等原因,基础管理水平一直比较薄弱。内部审计人员在对基层项目部进行审计时,通过查阅会计资料、检查内业资料,一般都会发现一些管理漏洞。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通常会下发审计建议,督促项目部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础管理。比如,企业财务制度要求项目部财务人员要对财务专用章与法人印鉴章分开管理。但部分项目部为图省事,基本由出纳一人管理。审计人员发现后,下发审计建议,要求其严格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分开管理预留印鉴。这样,就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督促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在对审计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中,内审部门一方面应要求被审计项目部将落实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另一方面也应深入基层进行了解核实,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进行督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逐步深入、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人员在配合外部内控审计方面优势明显。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施工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通过各类专业期刊了解内部审计工作动态,鼓励他们考取诸如注册会计师等含金量较高的执业证书,以考试促进学习,提高审计、内控理论水平。同时,企业还应补充内部审计人员,吸收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精审计、懂内控的复合型人才,以改善人才专业结构,在协助外部内控审计方面发挥作用。一旦内部审计人员熟悉并掌握内控审计流程,就可以在平时对企业内控体系进行预审,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建议进行落实和整改,并提出完善内控体系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内控审计风险。

施工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升华,为搭建更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平台做准备。内部审计在促进施工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向管理审计延伸,才能使内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更为有效,进而实现施工企业的各项控制目标,真正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蔡荣花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审计制度体系篇9

金融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保险公司专门经营风险,商业银行时刻防范与化解风险,审计人员则一直在寻求防范与有效规避风险的途径。所谓金融审计风险,是指专门实施金融审计的人员在对金融机构审计的过程中,由于业务素质与行为原因导致重要错误或不完全的财务信息及技术过失,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或做出不正确审计结论的风险。金融审计风险与一般审计风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信息不对称风险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是审计的对象,审计对象的财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以及数据是审计工作的主要信息源。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不对称分布。被审计单位占有的财务报表、资料及电子信息资料是各项经济活动全面、完整、综合的反映,是既有符合财务核算和会计准则规定的,也有不符合规定的完全信息,处于信息完全占有的优势。而提供给审计人员或审计人员索取的相关信息有可能是不完整、不真实或加以粉饰的不完全信息,审计人员处于信息资料不完全占有的非对称劣势。审计人员虽然可以通过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但是对审计范围期间的全部经济活动的隐含性、实效性和真实性还是难以全面准确把握。这将给审计人员的取证、判断、分析和评价行为带来难度和风险,从而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影响着审计质量和成果。

系统评价风险,我国的金融机构普遍实行的是统一法人体制、系统化扁平式管理、分级核算、授权经营、贷审分离制度。金融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它的固有风险和操作风险一直隐含在决策、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审计机关和内部稽核部门对金融系统审计一般都采取轮流、专项和专题的审计方式进行,其特点是运用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财务变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由于审计机关、内部稽核部门整体力量不足,时间有限,加上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约束,面对众多的经营管理机构和基层营业网点,面对金融机构的海量数据和大量资料,难免存在一些应该发现而未能发现的普通或重大违法违纪,应该揭露而未能揭露的典型性、倾向性和突出性问题,并带来检查风险。

质量成果风险影响金融审计成果风险的因素很多,最基本的风险则来源于审计客体的信息质量和审计主体的审计质量。

首先,是审计取证不充分或者取证不恰当形成的风险。不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及稽核,往往会由于审计证据不充分、不完整、不恰当,导致对某一问题做出不正确的结论。

其次,是由于审计人员经验不足,对重要的审计事项查证不实或者揭露不透彻,没能查深、查透、查实,或是判断失误、定性不准所致之风险。

再次,就是审计的技术方法达不到控制整体风险的要求造成的风险。审计与稽核应以促进防范风险、健全内控、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审计的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规范性,审计的重点是风险、管理、效益,揭露违法违纪行为,揭示经营的漏洞,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关注业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发现新问题和新手法。若想达到既定目标,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必须考虑不利的因素,将检查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并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审计定性风险确定审计查出问题性质的主要依据是有关法规和相关规章及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定性不当的风险具有多方面的可能性:一是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当,或者是同一类问题引用的法律法规不一致,有的是监管机关法规与部门规章相互矛盾产生的风险。二是对审计查出的同类型问题,由于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差异而导致判断错误和定性不准。比如“小金库”问题,既有把它定性为“账外资金”的,又有把它定性为“少计收入”的,造成处理不一致,处罚不恰当的风险。三是由于各种评价分析指标不或责任划分不清楚导致的风险。各级金融机构行长(经理)离任审计,必须对上级主管机构下达的利润指标、额定减亏、质量降比、费用控制、授权管理等指标进行评价考核。但目前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一些违规违纪责任的界定与划分难以掌握,界定不准会造成责任旁落,责任划分不清则会难以追究,判断错误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及不可预见的影响和风险。四是对问题性质的表述不清,措辞不当,无意之中夸大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或对严重问题轻描淡写,不了了之。五是由于受外界干预、讲情或审计人员私自“人情放水”,给审计机关或内审部门造成隐患和风险。

操作程序风险在我国,国家审计、审计和内部审计虽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为准则和操作程序指南以及内控制度,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审计人员的行为,但是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实际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违反操作程序,不自觉遵守准则,形成实际工作与操作规程的偏差。执行程序违法会导致结果无效。为有效规避程序风险,在金融审计过程中,大都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方案、统一实施、统一定性、统一处理、分级审核、分别征求意见、告知被审计单位有权举行听证来加以避免。若执行程序不完备,导致审计结论无效或者被审计单位质疑,往往会引起行政复议的风险。

信息披露风险各项社会和经济信息的披露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成熟的表现,是增强透明度的要求,是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的重要手段。随着审计公告制度的实行,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信息逐渐通过媒体披露,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同时也给信息披露者及被披露者双方带来压力和风险。一是媒体披露与事实不符或资料来源不明的信息,轻则造成多方的尴尬,重则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还有可能对审计机关声誉造成损害,对媒体可信度造成降低。二是审计信息披露是一把双刃剑,既揭露被审计单位的问题,也检验着审计机关的工作质量,增加了审计机关自身的风险。三是披露被审计单位的经济问题或披露时机等因素,有可能引发社会或民众对被审计单位或被披露者的信誉危机。

金融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金融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员素质因素、管理因素、审计质量因素,也有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因素,分析其形成风险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时刻潜伏在金融项目审计的过程和业务之中,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从近年来对金融机构审计结果分析和对内部稽核效果观察,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发现由于风险导致局部工作被动或引发损失的案例,但是通过对已审计项目的回顾与反思,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隐藏着部分风险漏洞,潜伏着审计风险事项。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完整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缺少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三是审计人员在思想上、观念上、意识上没能够引起足够重视。

二是审计人员素质还不完全适应金融审计发展的要求。目前,一部分从事金融审计的人员虽然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任职资格、技术职称,但具有长期从事金融审计工作的经验,是金融审计队伍的基础。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对形成风险和造成危害的剖析,对金融和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的判断能力不足。另一部分则是具有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又有多年金融审计工作经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有丰富的金融审计经验并具有较强查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判断的能力,是金融审计队伍中的主导力量,但是所占比例很小。其余大部分则是有学历,而没有金融审计工作经历的年轻人,审计经验尚待积累,审计技巧和方法尚待掌握,完全适应金融审计工作,还需要一个实践和经验积累的过程。

三是缺乏质量控制标准。完整、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执法、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起到保障作用。目前,审计机关建立了包括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通用准则、专业准则、操作指南等一系列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但这些标准,定性的内容多,定量的内容少。首先,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和比率的标准,审计风险的评估标准,符合性测试的步骤和方法,分析性复核的具体指标要求等审计专业的技术方法,审计对象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评价标准等没有制定出科学的方法和内容。其次,我国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缺乏责任的确认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没有可操作性。再次,还没有非常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有些审计项目质量问题可能只有到出现问题时才能发现。质量责任追究仅限于查案件、追责任,失去了质量控制的作用。

四是审计管理不。,我国审计管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不规范,没有较为科学和完善的行政管理内控制度。审计机关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并未能严格遵守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其审计行为随意性很大。如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前未进行系统的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的不具体,审计实施未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计工作底稿与其相应的审计证据关联性不够,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的要素填写不规范、不完整,审计报告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内容不一致等等。审计项目现场管理系统(ao)的开发和使用,对审计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对确保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技术不先进。面对被审计单位庞大的数据,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的需求,虽然开展了机审计,但金融审计软件技术开发的步子还是很慢,对后台数据的下载速度慢,了审计的效率。同金融机构的数据接口没有实现,增加了现场审计时间,同时加大了审计成本。

金融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规范审计行为,积极防范审计风险;提高人员素质,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完善审计制度,努力降低审计风险;健全科学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控制体系,改进技术方法体系,合理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层次和水平,是审计风险防范的最佳举措与对策。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一是提高对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的风险意识。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引发的风险难以控制,审计人员要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的宏观政策,与国外金融业进行比较,发现其风险环节所在;另一方面,要研究具体审计对象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对其内控环节及制度的完整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二是加强对审计主体的风险控制。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在于审计主体,即审计机关采取的主动对策。如在审计机关内部建立健全业绩评价制度,有利于识别和预警审计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水平。首先,通过建立审计人员素质控制体系,制定审计人员素质标准,掌握和使用审计人才资源,使其达到适应和驾驭审计工作的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标准,以定性指标来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和执行。二是业务标准,以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来控制。定性指标包括熟悉审计基础知识,懂得审计法规;熟悉原理及有关的专业会计知识,懂得财会法规;熟悉管理知识,懂得有关经济法规;具有一定的审计、财会实践经验,掌握一定的审计技术方法等。定量指标包括取得的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个人的业绩成果等。三是文化标准,审计人员所具有的相关文化程度以及应当具备的组织能力、能力、写作能力等。其次,建立审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制定审计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目标、考核培训效果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审计人员分别进行审计项目控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审计实务操作能力、审计判断等能力的培训,还要进行金融业务的培训,尤其是对具备金融审计工作能力的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也要对具备计算机知识的人员进行审计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制定审计人员的交流制度,使审计人员在成为专业人才的同时,广泛接触其他行业的知识,扩大视野,增加见识,提高水平。

提高审计管理水平。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审计机关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审计管理的科学化已成为可能。一是完善审计机关辅助办公系统(oa),按照机关管理的控制环节,对oa系统进行完善,内容涵盖财务管理、文书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审计业务管理、考核体系管理、人事管理、政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将基础管理规范化,避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二是继续研究和开发ao系统,对审计工作从程序上加以控制。同时,将oa、ao进行有效地结合,形成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保证审计机关高质、高效。

审计制度体系篇10

1.建立专业的审计行政管理体系建立专业化审计行政管理体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按照业务专业进行设立现场审计部。专业化现场审计部的设立和审计人员的配备,要和需要进行的审计对象的业务相一致。二是按照专业组织开展现场设计和审计监督活动。三是开展专业审计研究,不断探索和完善审计专业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审计的效率。

2.建立产品审计专家制度体系产品审计专家制度研究的内容和重点,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产品的的风险控制审计、合规性审计和效益审计。产品审计专家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职能。产品审计专家需要全面熟悉和掌握商业银行产品的业务合作系统、操作流程以及内部管理制度。二是产品审计职能。产品审计专家要善于将产品审计研究的新成果用以促进产品的稳健发展。三是培训职能。产品审计专家要不断总结和完善产品审计方法,及时做好产品审计培训工作。产品审计专家项目设立的基本原则是以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为基础,以审计事业发展为目标。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明确产品审计专家任职资格,落实审计专家的考核评价等。

3.建立专业的审计监督责任体系建立专业的审计监督责任体系需要我们把审计监督责任制落实到位,充分实现审计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专业审计监督责任体系的建立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业化审计监督责任体制,需要建立审计责任文化支撑体系、审计责任文化建设平台以及责任体制,仔细落实每个审计管理环节和个人。二是建立合理的审计责任链,主要是建立总行和分行审计部的审计监督体制,建立辖区里的专业化审计监督责任制以及建立现场的审计责任制。在进行责任制的过程中,要仔细落实相关专业审计监督职能,组织开展专业风险评估,做好对审计监督责任制的完善工作。三是完善审计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要实现审计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我们完善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和建立审议复议制度,确保审计监督体系的质量和效果的体现。

二、加强审计专业化管理的对策

1.落实风险导向审计原则风险导向审计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审计环境的适应性、审计目标的变化以及弥补审计期望差距而提出的。商业银行的风险导向审计主要包括财务风险导向和合规风险导向,风险导向审计使监督过程更加具有持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2.构建专业化的审计体系,实现信息审计专业化管理实现信息审计专业化管理是构建专业化审计体系的基础。构建专业化的审计体系需要重点研究以下三个管理系统:第一,专业化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审计信息作为管理系统重要的审计资源,需要与审计信息数据库有效的连接,并根据审计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建立审计信息库,为审计专业化管理提供支撑;第二,专业化审计支撑系统。该系统作为重要的审计工具,具有强大的审计功能,运用该系统能够增加专业信息产品的审计量,并以此提升专业化的审计水平;第三,专业化审计评价系统。加强专业化的审计评价系统建设是促进审计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业技术的检测以及相关审计专家的评价和理论研讨,提高对专业化审计技术与质量效果评价的准确性,要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鼓励审计人员研究专业的审计技术,以提高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