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5:53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1

电信运营商传媒人才现状

电信运营商无论是战略转型、自身发展、企业文化、内部稳定、外部环境,都需要培养一支懂传媒、又懂管理,学有专长、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省级电信运营商为例,从事传媒和与传媒有关的人才:一是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形象宣传、自办报刊媒体采编人员,岗位设在综合部、公共关系部或宣传中心,职数6-10人;二是媒体广告、户外广告、业务展示、平面设计人员,岗位设在市场经营部门,职数2-5人;三是运营商各地热线、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与互联网相关的编辑和设计人员,岗位设置在信息中心和互联网部门,职数在10-15人;四是从事黄页信息、户外广告等电信传媒体人员,职数在10-20人。

电信运营商传媒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中文、文秘、平面设计等相近专业毕业生,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凤毛麟角,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核心工作是什么?2011年初,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初提出,中国电信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应用和内容的参与者”。随着电信运营商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新形态传媒从业人员及复合型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的电信传媒从业人员,大多出身于技术业务部门,不熟悉媒体运作规律,也缺乏现代传媒运营的思想,很难支撑起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发展的重任。

例如,一省级电信运营商在2012年高校毕业生中的招聘岗位为:现场维护、无线网优、it运维与支撑、客户经理、财务管理,看不出对传媒人才的需求。据了解,在电信运营商中普遍认为电信传媒就是广告,少有的平面设计人员只能停留宣传单设计,促销现场布置,领导讲话ppt制作,竞赛活动团队展示牌设计等。

上世纪90年代初,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起步时也网络了一批传媒人才,但是,随着it业的发展和互联网层出不穷的涌现,网络编辑职业引起业界和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这批人才先后转到互联网公司。

电信运营商传媒人才需求

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纷纷问世。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一道新的风景线,多种宽带无线技术并存将是必由之路。无线通信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无处不在的最佳服务。无线终端成为电信运营商向信息服务转型的平台。电信运营商要借助终端实现突围,必需从“传输”向“传媒”转型。从传输信号向传播信息迈进。

电信运营商拥有户外、语音、平面、网络等传媒资源,加上与广电合作的iptV,以及由3G技术催生的手机等数码终端多媒体,电信传媒已经成为全媒体时代下的最有发展潜力的传播平台。但是,仅仅在形式上集结所有媒体还不足以成就“集大成者”的伟业,电信传媒在实现自身技术、客户数据、媒体经营上整合与集成后,需要大量传媒采编人才加入,从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吸引受众,改变公众传媒资讯消费习惯,引领电信传媒做大做强。

电信传媒在中国属于新兴行业,正朝气勃发,对业内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需求都呈不断上升的势头。电信运营商应该有计划地引进具有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出版、编辑、版权、影视制片、影视媒体技术、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美术、动画、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高端创意人才和策划人才。

电信媒体多而不精,特点不够鲜明,在主流广告圈和客户圈中还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力,不利于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最佳的媒体服务。一个强势的媒体其本身也是一个强势品牌,在品牌名称、形象的打造上,电信传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媒运营水平决定电信传媒的成败,这也是目前摆在各地运营商面前的最大问题,引进传媒经营人才刻不容缓。

电信运营商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用户通过网络传播提出利益诉求,公众对运营商的误解,竞争对手的口碑抵毁等,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危机和舆论压力,因此需要与媒体保持良好关系的公共关系人才。

电信传媒人才培养的途径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电信运营商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新媒体急需的传媒人才,营造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氛围,从人才的成长: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创建传媒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开发新媒体业务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转型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电信运营商正在成为一个综合先进技术、新潮思想、快捷信息的创新行业。因而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也与以前有很大变化,需要影视策划、影视后期、动画制作、频道运营、媒体管理、市场推广、整合营销等具有市场前瞻性、跨行业、综合性人才。

电信运营商现有人才队伍中从事动漫设计、广告设计、网络编辑等人才几乎没有专业培训的机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妨试行与高校传媒院系、传媒机构合作,加强对这类人才的业务培训。

成熟的传媒人才需要3年左右的培养周期,要想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队伍,仅仅依靠积累工作经验是不够的,要让从业人员多参与企业公关活动、产品开发、产品运营等策划工作,尽量多接触不同行业,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

电信运营商在新媒体产业方面的人才、经验、技术、运营积累及储备都相当有限。应适时转变观念,从信息服务商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在每年高校毕业生招聘中,考虑有计划地接受传媒专业的毕业生,特别是重视引进对新媒体人才需求设置的传媒人才。国内211高校基于大众传媒人才需求设置印刷出版、新闻传播、播音主持等传媒专业毕业生,择业心理倾向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传统媒体。近几年大学二级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互联网、电信增值、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设置的动漫、动画、游戏、影视等传媒专业,其毕业生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电信运营商可予以关注。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2

“高手做势,中手做市,低手做事。”

事件营销,当属“做势”。

事件营销,英文为eventmarketing,国内有人把它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

所谓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作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

进行事件营销,企业必须整合自身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议题,从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入,达到营销的目的。

简单地说,事件营销就是通过把握新闻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传播效果。

由于这种营销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的特性,在短时间内能使信息达到最大、最佳传播效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近年来已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

2005年,华帝股份(以下简称华帝)创意之火点燃十运火炬,就是事件营销的一个典型案例。

策划背景

经国务院批准,十运会将于2005年10月在江苏举行。十运会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体育盛会,是举国上下的一件大事,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次大演练。

火炬传递是历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一个亮点,具有广泛群众性和深远的影响,可调万众瞩目。

独家研制并捐赠九运会火炬后,2004年11月,华帝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在强手如林的十运会火炬竞标中脱颖而出,承担了十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所需的火炬、火种盒、点火器等器材的研发和生产任务,并以火炬等产品折合人民币192.3万元捐赠十运会筹委会,华帝也因此获得了十运会特殊标志使用权,成为十运会特殊标志使用许可企业。

策划思路

当我们“拿下”十运会火炬项目时,迅速组建了以总裁为组长的十运会火炬推广项目小组。

项目小组搜集了大量的十运会资料,并反复研究推敲,要把这些材料变成头脑风暴的养料。

2005年11月29日晚,经过项目小组各单位成员的前期充分准备,十运会火炬推广项目小组首次头脑风暴大会召开。华帝总裁黄启均提出四点要求:任何策划创意,要与企业现在的实际状况相符;任何策划创意,都要服务市场,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任何策划创意都不应造成负面影响,一个好的策划一定是良性效应的循环;策划创意要有较强的生命力,能产生持续深入的影响及可延续策划的空间。

接着便是头脑智慧的激烈碰撞。

“火炬与火息息相关,我觉得很有必要按比例设计一款打火机,作为礼品回馈给华帝客户!”华帝研究所的成员不仅仅是技术行家,也是创意高手。这个创意最后被采纳,有趣的是,这个制作精美的火炬打火机一面世即被某著名品牌看中,希望能印上他们的LoGo制作成礼品送给他们的客户,并给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合作方案。

“我们要利用这个平台,强势进入体育营销领域。最好的方式是与体育代表团结成合作伙伴,这是火炬接力热潮后又一个延续整合传播的绝佳机会。”这个建议当场被初步采纳,而最后我们策划的“100万元金火炬重奖干运冠军”的合作方式得到了东道主江苏体育代表团的高度赞同,并成为其合作伙伴。

“火炬研制这一新闻传播话题绝不仅仅是火炬本身,还可以向体育、财经等新闻延伸。”

这是一场充满创意、灵感的思想盛宴,头脑风暴形成的十运会火炬推广方案经过无数次的沟通与论证,一套严密的整体策划构思、系统的推广传播方案,慢慢浮现在策划小组成员眼前。(如下图所示)紧接着,按照此结构图,我们又制作了详细的项目推进表。

全面、缜密的整合策划方案为后期执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执行这一方案时我们又因势利导,将很多新的创意充实到方案的子项目中。

项目执行

恰当的全国性新闻会是整个事件传播的主轴

2005年6月23日,华帝在南京召开“独家研制及捐赠十运会火炬、火种盒”新闻会,向十运会组委会捐赠其独家研制的火炬器材,包括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高科技火炬、火种盒与采火器等火炬器材。

随着神秘的华帝十运会火炬揭开面纱,我们的新闻稿重点传播了华帝低氮燃烧、计算机仿真技术、智能控制、防熄火保护等行业高端技术,借此塑造华帝的品牌形象,树立企业文化,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情感关系,以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8月16日,国内厨卫业巨头华帝在北京召开“十运会火炬纪念版珍藏版上市”新闻会,隆重推出零售价为10000元的十运会火炬珍藏版纪念灶。相比市场上其他品牌的灶具产品,华帝此番推出的“珍藏版纪念灶”可谓是“天价灶具”。此灶一出,立即在国内厨卫行业以及媒体中间引起了极大轰动。

8月17日,十运会江苏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华帝)新闻会暨金火炬捐赠仪式在南京举行。华帝除了赞助江苏体育代表团60万元外,还精心打造了100枚24K纯金火炬用于奖励江苏体育代表团在十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选手。

从下图可以看出,华帝“十运会火炬”是随着人们对十运会的广泛关注,紧紧围绕着华帝独家成功研制火炬及捐献、火种采集、火炬接力,从科普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三个角度,选择独特的切入点,频繁召开新闻会,不同类型的新闻,不断制造新闻亮点,在满足媒体对十运会宣传需求的同时,宣传华帝的企业形象,实现了共赢。

利用科学合理的媒介展开全方位传播

华帝此次的传播覆盖了互联网、平面媒体、销售终端、广播电视、户外公交等一切可利用的媒介,根据各类媒介的特点,实施不同的传播计划。以下以互联网为例,作重点介绍。

围绕“华帝十运会有奖竞猜”专题,在新浪网、中华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华帝创意科技、点燃十运火炬”的广告信息。在与新浪网的合作中,主要采取了硬广告和新浪十运会专题赞助方式。举办有奖竞猜活动,凡是参加“华帝十运会有奖竞猜”的网民,就有机会获得由华帝送出的丰富奖品。投放频道均是新浪网的强势频道,如新浪首页、新闻中心、体育频道、女性频道等,广告形式有通栏、擎天柱广告、专栏赞助、Button、文字链接等。

据第三方统计的数据,华帝在新浪网投放的广告平均每天至少有1000万次的曝光数量,5000多人次主动点击了解广告内容。华帝品牌的受众和十运会关注人群网上互动,在推广期间,通过硬广告投放,同时配合十运会专栏赞助、

有奖竞猜等广告形式,吸引了20万人次的关注。minisite的设计采用专题版式,给网民一种真实性和新闻性,并在内容上提供大量资讯,以吸引网民停留的时间。而有奖竞猜活动吸引了6万多人注册,华帝借此搜集了大量网民的数据资料,为华帝构建与网民的沟通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华帝品牌在本次项目推广中,总体曝光机会达到1.6亿次,总点击数达到215347次。

在与中华网的合作中,大量运用了流媒体、画中画、超级通栏、业内通栏等广告形式,在新闻、军事、体育、十运会等频道投放广告。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网军事频道作为全世界华人公认的第一军事频道,8月18日,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吸引了大批网民,华帝方面与中华网紧急磋商,不失时机地在中俄军事演习专题投放了文字链接广告。根据统计数据,广告投放当天,华帝在军事频道的广告印象数为912,813,点击数为9974。至推广项目结束,华帝在中华网投放的广告总印象数为322,770,359,总点击数量为324,511。

与此同时,除了部分网站首发的全篇幅新闻通稿外,所有在乎面媒介投放的相关新闻也都在网络上转载,覆盖的网络有新浪网、搜狐网、网易、中华网、tom、21Cn等综合性门户网站,有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新闻类网站,还有慧聪网、中国电子信息网等行业专业网站。

平面媒介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硬广告及相关新闻的传播上。项目推广期间,分别在《数字家电》、《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了公益广告。同时,华帝十运会火炬新闻传播覆盖了《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证券报》等中央媒体,《北京青年报》、《山西日报》、《京华时报》、《包头日报》等华北区媒体,《上海证券报》、《东方早报》、《杭州日报》等华东区媒体,《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华南区媒体。此外,西北区、西南区、华中区、东北区媒体的报道也较为活跃。其中,为配合“华帝金火炬重奖东道主江苏代表团十运冠军”事件,与《南京晨报》合作,独家赞助《江苏金牌选手专访》栏目,与《扬子体育报》合作,独家赞助江苏十运会军团金牌榜。

销售终端的宣传主要有十运会火炬传递及展示、万元灶陈列、主题海报张贴、大型路演等方式。其中,十运会开幕式前夕“十一”黄金周期间,珠三角的“华帝圣火南粤激情传递”、汕头的十运会火炬展示仪式、湖南的“传炎帝圣火、燃万家欢乐”、湖北襄樊的“火炬义卖助学子”及万人跑活动影响力尤其巨大。以在广州人民北路广东电台广场启动的十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为例,一共吸引了包括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羊城交通广播电台在内的十几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采访报道,活动支持媒体单位羊城交通广播电台还对启动仪式进行同步直播。同时,奥运冠军王军霞和葛菲亲自领跑,在广东珠三角掀起了一股全民运动的热潮。

广播电视的传播也较为活跃。11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十运会火炬的特点,并播发了华帝竞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研制权的消息。7月1日、7月15日、8月1日分别在南京、河南商丘、北京三地举行的采火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等新闻栏目也作了报道。8月12日的全国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均对此作了报道。国庆节期间,汕头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播放后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江苏电台投放的四个广告版本也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户外、公交等传播媒介方面,深圳华强路户外路牌广告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而江苏南京100多辆公交车拉手广告也很好地传达了华帝独家研制捐赠十运会火炬的信息。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3

传统报业要想从容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必须立足内容优势,调整媒体结构,应用数字技术向新媒体领域拓展,从更高层次吸收报业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形成连接不同媒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市场、不同资本、不同发展要素的链状发展结构,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增量和更长的价值链。

石家庄日报社的全媒体战略转型,要从2005年说起。那一年,报业第一次明显感受了寒冬的来临:纸质媒体普遍出现生产成本增加、广告增长乏力、读者分流等问题。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却迅速成长,以不可低估的气势抢夺传统报业的市场份额。在看到了这种不利势头后,2005年下半年,报社党委先后赴辽宁、广东、山东、江苏等地“取经”,并多次派出考察组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论证。大量的调研数据和兄弟报社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报业必须转型了!当年,报社以手机报为突破口试水全媒体。

随后,我们在进一步整理思路的过程中意识到,传统报业要想从容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必须立足内容优势,调整媒体结构,应用数字技术向新媒体领域拓展,从更高层次吸收报业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形成连接不同媒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市场、不同资本、不同发展要素的链状发展结构,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增量和更长的价值链。在这一观念的指引下,2007年4月,石家庄日报社党委提出了旨在调整报社媒体结构,发展新兴媒体,实现报社由单一平面媒体向多媒体、集团化迈进的战略转型计划,即“四二一”计划。目前,“四二一”计划已被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确定为第二批中国数字报业创新项目,基于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石家庄日报社也已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吸纳为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成员单位。

四个平台两项战略任务一个发展目标

“四二一”计划中的“四”是指四个平台,“二”是指两项战略任务,“一”是指一个发展目标。

(一)四个平台搭桥铺路

1.网络平台是一个新闻产品综合加工和新闻传播平台。就是通过对报社新闻采编流程的再造和石家庄新闻网的升级,打造一个全新的新闻产品生产制作和传播平台。这个平台的主要任务:一是新闻产品的数字化生产制作。以滚动新闻部为轴心,将记者采集到的新闻,即时通过互联网、短信、电话等形式发回,平台进行编辑、包装,制作成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及时向报纸、网络、手机报、LeD户外视屏、出租车移动视屏等不同媒体发送,提高新闻产品的时效性,实现新闻产品的一次采集多次开发利用。二是升级改造石家庄新闻网。在巩固现有新闻播报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音频、视频新闻数量,加快新闻更新频率,达到即时、滚动、直播层次。同时丰富网页内容,打造集新闻和城市综合信息为一体的石家庄门户网站。三是实现报社办公自动化。整合编采、行政、经营部门的应用系统和内部局域网资源,实现报社内部无纸化办公。四是建立提供信息服务的呼叫中心。设立小号热线电话,拓展编辑部热线接听功能,在收集新闻线索、沟通报纸与网站良性互动的同时,提供各类服务电话预订、民生帮办等信息服务。

2.数据平台是一个数字化的资讯服务平台。其职能是:整合报社新增及历史信息资源,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类,建立报社信息数据库。同时积极吸纳社会信息资源,整合各类海量信息,打包入库,并开口于内部局域网、石家庄新闻网和小号热线电话,对内服务于报社职工,对外经过深度开发,面向社会提供资讯服务,支撑小号热线电话功能拓展和石家庄新闻网成为石家庄市的门户网站。

3.移动平台是一个将新闻信息产品于移动载体的平台。目前该平台设计有以下职能:一是利用移动电话通过开发短信、彩信、语音、wap等产品,积极拓展手机报业务和手机短信平台业务,力争覆盖全省。二是在省会及附近城市主要路口和居民区安装设立大型电子显示屏,即时滚动新闻信息、市民服务资讯和广告信息。三是开发出租车、公交车等移动载体,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LeD技术滚动刊发新闻、信息和广告。四是开发并推广移动便携式电子报、电子阅报栏等新的媒体。

4.商务平台是一个专门为商家、客户服务的平台。就是利用报社无形资产和发行网络,联合省会大的商家,开展网上购物和物流配送业务。同时建立客户数据库,为报社各项经营提供信息资料支持。

(二)两大战略对接时代

1.全传媒。通过搭建以上四个平台和运营,使石家庄日报社在拥有传统平面媒体的基础上,实现报纸、网络、手机、LeD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公交车)移动视屏、便携式电子报、电子阅报栏等立体的全方位的新闻资讯传播,即全传媒,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一次采集多次开发利用。

2.全覆盖。随着全传媒的基本实现,多种传播载体通过不同形式的信息和资讯服务,在区域上基本覆盖全省,牢牢覆盖省会;在时间上覆盖全天24小时,实现新闻和服务信息无缝隙;在受众上既覆盖传统报纸读者,又覆盖新媒体受众,实现最大限度地传播覆盖。

(三)一个目标完成转型

通过搭建四个平台,完成两项战略任务,最终实现石家庄日报社由传统报业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的战略目标。

“四二一”计划具体实施情况

从2007年6月开始,“四二一”计划就进入紧锣密鼓地实施阶段,2007年也因此成为石家庄日报社实现战略转型的奠基年。去年,我们完成了新媒体建设的硬件基础性工作,由全传媒复合出版中心全面负责的四个平台已搭建完毕;“四二一”计划的子项目有了较大进展。

(一)全传媒复合出版中心奠定实施基础

2007年8月,我们在报社二楼辟出面积1200平方米的场地,花费110万元完成了装修改造,为搭建全传媒复合出版中心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去年,党委又研究了全传媒复合出版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确定了“内部调剂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人员配备原则,目前,全媒中心正在按照党委的要求,组织招募工作人员,并以部门为单位筹备实施岗前培训。

(二)数据中心基本建成运行

2007年6月,我们把报社原资料室进行了整合改造,成立了数据资料中心。去年1月,又投入资金424万元与北大方正集团签订了数据库建设合同,购置了机器设备,配备了工作人员,完成了数据平台建设。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工作,正在进行老报纸的数字化加工。

(三)再造采编流程,升级改造网站,打造全新的新闻产品生产制作和传播平台

以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为载体,我们正在着手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先期从各子报抽调采编骨干组成了滚动新闻部,并配备了采访硬件,如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无线网卡等设备,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多栖”记者提供了保障。滚动新闻部通过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向报社各媒体提供“初级新闻产品”,各媒体负责“深加工”,生产出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既向传统媒体各子报,也向手机报、LeD户外大屏、出租车移动视屏、网站等新媒体,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遇有重大选题或者是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由全媒体新闻中心牵头,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强大的报道团队。如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石家庄日报社派出多名“多栖”记者,采回了大量文字、图片和视频新闻,在我社各媒体后,社会反响强烈。

网站升级改造是“四二一”计划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前不久我们召开了党委会,依据“四二一”计划的要求,提出了石家庄新闻网的升级改造方案,拟投资500万元对现有设备及软件进行更新和升级,增加带宽,同时招聘专业人才,全面实施改版,增加视频新闻、网民互动、精品栏目等内容。力争经过全新打造,使石家庄新闻网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对外宣传石家庄的窗口、能获得一定收入的商务平台、提供民生信息支持的服务平台。目前方案已经批准,设备购置也已基本确定。

(四)三个项目打造移动平台

在移动平台建设中,我们目前重点推出和打造的项目有三个:

1.手机报。早在2005年9月,由石家庄日报社控股的河北日新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已组建完成。该公司是我省首家专业第五媒体运营商,公司整体实力居业内领先地位。2008年公司完成了与河北移动、联通的彩信手机报接入。11月公司又正式接入了中国移动集团网8000手机报平台,成为河北唯一一家全网公司。至此,“燕赵手机报”已成为河北移动公司内部考核指标业务。目前“燕赵手机报”拥有220万体验用户和20多个栏目,订阅人群覆盖全省11个地市。截止到2008年底,公司研发的“燕赵手机报”收费订阅达10万份,实现了盈利。

2.LeD户外视屏传媒。去年3月,我们与石家庄市城管局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在市区二环路以内,投资3000万元建设21块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LeD户外显示屏,初步构成覆盖主城区人口的公共信息传播网,为市民提供实用好看的各类资讯,全方位服务市民。为了做好这个项目,我们吸纳社会资金组建了河北一鸣视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LeD户外视屏传媒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目前公司已全面展开业务,一期工程5块显示屏已安装到位并投入运行。户外大屏设立了省会新闻、燕赵新闻、国际国内新闻、出行参考、天气预报、生活小常识等新闻与生活资讯类栏目,市民关注度在显著提高。

3.出租车GpS/LeD移动视屏传媒。该项目是我社与市政法委、交通局、公安局联合打造的,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车载LeD技术传播各种新闻资讯。出租车移动视屏流动性强,广告到达率高,还可增强车辆的防盗抢监控功能。该项目总投资近3000万元,我们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赛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已完成各项审批手续和中心机房建设,并为市内3000多辆出租车安装了终端接收系统。目前公司运营顺畅,并已小有收入。

(五)呼叫中心小号已获批准

利用通信及计算机技术,通过电话、传真、互联网、短信、视频等多种媒体建立综合客户服务的信息中心。市民通过拨通中心的呼叫热线,就能获得更多生活资讯,是报社直接面向市民提供服务的窗口,该中心的成立与运行将增加一条及时全面倾听民声、传达民意的信息通道。目前,中心设备安装已经就绪,“96399”小号也已获批,现正与各报网编辑部协商原新闻热线的功能替换事宜,不日即可开通。

(六)商务平台达成初步意向

目前,我们已与市内两家大的商业公司进行了洽谈,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只待石家庄新闻网升级改造完成后,便可择机开展网上购物和物流配送。

推动传统媒体向全传媒转型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石家庄日报社在向全传媒发展目标推进的过程中,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虽然对新媒体的打造暂时效益还不是十分明显,但是我们从中也颇有感触和收获,对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要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全力推进新媒体建设

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谁最先认识和理解数字报业的本质并依其要求完成自身体制、流程和形态的再造,谁就将获得未来媒体竞争的主动权和生存权。这就要求我们传统媒体人,不仅要做报刊的“守望者”,更要做数字化媒体的“建设者”,积极主动地以时不我待的热情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技术变革之中。立足报纸核心能力,加大数字报业投入,积极参与新媒体的竞争和融合,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发展逻辑去打造新的运作体制、运作架构、赢利模式,争取在数字化条件下有更大发展,以迎接数字报业竞争时代的到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

(二)要以创新思维从事新媒体建设

新媒体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几乎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模式。但正因如此,我们尤其需要突破传统思维,以新的思维、新的模式、新的机制组建新的团队去从事这项事业。

落实“四二一”计划所需的资金量比较大,全部由报社自筹不现实,向银行申请贷款难度也比较大,为了解决所需资金问题,我们成立了由报社参股的传媒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资金筹措上,石家庄日报社投资1000万元,同时募集社会资金入股,动员职工参股;在股权比例设计上,报社投资和职工参股占总投资的51%,以绝对控股;在运作模式上,完全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新媒体发展框架,实行公司化运作。此外,在新媒体运营与管理上,石家庄日报社还采取了许多与报业管理截然相反的做法:一是人员社会化,不占用原有编制,全部实行聘任制;二是资金多元化,报社相对控股并动员员工入股,以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报社和员工入股达到掌握公司的主动权,同时吸收社会资金参股;三是管理扁平化,实行总监制,以业务管理为主,去除官员化。

(三)要明晰新媒体的定位

新媒体的发展会更为精准地划分市场,有的新媒体面对的是综合性大众,有的则是专门面对特殊人群窄众的,所以在新媒体的打造中,特别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来明晰不同媒体的市场定位,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将新闻信息制作成多种传播形态的信息产品,以不同的新闻产品去覆盖不同的人群,实现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和信息的多次增值。

(四)要辩证地看待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4

抵御金融危机,稳定地市报发展

2008年底开始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传媒业,这是2004年以来的又一个报业“冬天”。面对“寒流”的袭扰,地市报采取得力有效措施,抵御这场金融危机。

嘉兴日报社:多渠道拓展经济增长点

2009年以来,嘉兴日报社对房地产业和汽车业通过点对点、深度、精确化的广告服务,使原先的房产商和报社双赢局面转化成房产商、报社和购房者三赢的局面。报社为房地产商提供服务,进行媒体宣传,达到房地产商真正想达到的目的;购房者通过报社广告得到优惠,理性购房;报社从广告投放中获得经济效益。2009年,嘉兴日报社与本地的六大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就精品楼盘、高档楼盘以及教育、房地产的宣传进行了总体包装和集中展示。

连云港日报社:采取八条创新举措,应对金融危机

一是改革经营体制,建立激励机制,打造报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主动出击,开发商业市场,寻找经济低迷时潜藏在各行业领域里的“商机”。三是挖掘报社广告的“新量”和“增量”,加大市场培育开发力度。四是加强广告策划,加强与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品牌战略合作”,打造一个共赢的利益平台。五是新办一批实体公司,快速发展新型媒体,不断增强经营创收能力。六是盘活广告价格,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随市场波动的广告价格运行体系。七是充实强化经营队伍,提升经营人才的整体素质。八是加强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除此之外,河南南阳日报、贵州六盘水日报、四川宜宾日报、安徽黄山日报等,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探索媒体融合,促进运行机制改革创新

面对新媒体的残酷竞争,2009年一些地市报领头人创新市场理念,纷纷探索地市报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加速地市报的融合与转型打下了基础。

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联姻”,成功举办了“2009年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

8月11日至14日,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联姻”,成功举办了“2009年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这是密苏里新闻学院与国内媒体合作举办的第一个全媒体融合研讨班。来自成都、长沙、青岛、烟台、广州、中山等地的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以及相关新媒体和高校新闻专业的近百位传媒精英,共同探讨了媒体融合理论及实践经验。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构筑全媒体方阵,搭建全媒体平台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郑强认为,多媒体是多种文件格式的复合,全媒体是多种媒体形态的一种复合,这二者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传统媒体若想冲出重围,首先要构筑起全媒体的产业方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全媒体方阵,包括网站、户外视频、手机报、移动报等。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传播有内在的规律,但过去的运作方式完全是违背这个内在规律的。过去,传统媒体的流程根本没有办法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方面的优势。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7年开始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对流程重新再造,形成了现在正在实行的完整的出版流程。按照这个流程,他们实现了几个目标:一是整合新闻和资讯,对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推动集团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型;二是按传播规律逐级出版,整合新、老媒体,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三是借助全媒体演好自身角色――内容制造商、观点供应商和信息提供商。

目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了一个全媒体新闻中心,这个新闻中心把集团所有记者全部集中起来统一调度。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提供的是初级的新闻产品,各媒体的编辑部、各组进行分工,生产出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目的是逐步探索一种全媒体价值链的运营模式,获取多种增值收益。

打响品牌战役,提升地市党报影响力

对于逐步成为市场主体的报业来说,必须与其他行业一样完成品牌的塑造、维护和提升。7月1日,在苏州日报创刊60周年庆典之际,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中国新闻出版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中国地市党报品牌塑造与提升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地市党报代表分享了在报业品牌塑造与提升过程中的成果与经验。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坚守主业是不变的真理

近年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坚守主业不放松,深耕平面媒体,做深主流新闻尤其是做深本土新闻,重大政策解读多从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重大成就宣传多从百姓身边的感受谈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的积极尝试,使报纸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7年获得了10个中国新闻奖。

金华日报社:处理好两个“变”与“不变”的关系

金华日报社拥有四报一网,一直倡导创新办报,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新闻观念、办报手段,不变的是办报风格;变的是组织方式与学习机制,不变的是办报文化、办报激情。2009年,金华日报把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民生新闻、互动新闻列为报纸着力打造的4大重要板块,不断“提升报纸品位,提升金报品牌”。其中,民生新闻让“党报飞入寻常百姓家”,互动新闻扩大品牌栏目影响力。此外,报纸还通过服务新闻有效拓展了党报服务功能、增强了实用性。社会新闻报道也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过程中,通过唱响主旋律,提升了党报形象。

嘉兴日报社:实施“5加1”品牌工程,提升品牌价值

2009年,嘉兴日报社陆续实施了“5+1”品牌工程,努力把党报办得更加好看、耐看。

视觉品牌工程启动后,嘉兴日报率先在地市党报中改为瘦版,并成立视觉中心,使图片和版面质量大幅提升。2009年,报社和中国记协网合作,推出旨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国内媒体图片合作平台――城市新图网。版式深度改革的目标是推动嘉兴日报从行政型媒体向市场型、社会型媒体转变。

新闻评论品牌工程让党报更富有思想,更加耐看。改版后每天的新闻评论内容均占半版,并广招优秀的新闻评论记者,将传播思想和观点作为报纸对抗互联网的主要手段。

财经报道创新品牌工程施行后,嘉兴日报社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党报经济报道传播创新基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积极探索。

党报热线品牌工程是让党报与读者互动、互信。报社将其热线电话与市长电话、消费维权电话、环保监督电话、城管执法电话联动。

“江南”副刊品牌工程是创办每周8个版面的彩印副刊,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

实施上述五个品牌工程的一个关键是,通过引进、挖掘、稳定、培训的办法,深入开展人才工程品牌建设。

发展文化产业,加速地市报转型升级

地市报2009年度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取得了哪些骄人的业绩呢?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投入五亿元重点打造三大文化产业项目

为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报业跨越式发展,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从2009年下半年起重点进军文化产业,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考察研究,现已落实三大文化产业项目,分别是印刷数字化产业园、城市望文化创意设计广场和创意人大厦,计划总投资5亿元。目前,三个项目有的已开始设计实施,有的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城市望文化创意设计广场已经开始厂区的企业拆迁工作,并已经做好了设计方案,2009年底即可开工改造,2010年6月投入使用。其中印刷数字化产业园还获得了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50万元,该项目也已完成设计,即将开工。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合作打造浙江创意产业园

11月18日,浙江创意产业园在温州隆重开园运营。这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同打造的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的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项目,该项目被评定为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园区内配备了大型展示中心、品牌展馆、专业影棚以及策划、设计、制作中心和办公、会议、休闲等场所。

加快集团建设,创新地市报发展模式

继2008年12月10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后,2009年又有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昆明报业传媒集团、三峡日报传媒集团、黄石日报传媒集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5家地市报报业传媒集团相继挂牌。

太原日报报业集团率先完成山西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4月17日,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8月27日,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完成人事、薪酬、职称评聘和经费包干等四项配套制度改革。之后,该集团严格按照山西省和太原市制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坚持新闻采编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加快实施以发行体制改革为龙头的经营体制改革,通过经营性资产的评估和剥离,在经营性公司的转企改制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09年10月30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挂牌成立。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处所在地,位于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宜昌市。三峡日报的前身是创刊于1949年8月的宜昌日报,是湖北省创刊最早的市州报。2006年1月1日,宜昌日报正式更名为三峡日报。新成立的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拥有3报2刊2网和1家出版社。

拓展新媒体,实行地市报多元经营

在商业网站盈利不断增长、国家和省级新闻网站迅速发展的当下,地市新闻网站必须心怀忧患意识,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改革,突破诸多盈利的瓶颈,建立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盈利模式。

宁报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新媒体多元化经营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2009年以来紧抓新媒体发展,中国宁波网实现了增值业务、手机报业务、频道业务和广告业务并行发展的良好局面。集团还基本完成了集采编业务、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为一体的集团数字平台的构建;成立了全媒体记者部,以增强视频新闻实力;成立了3G事业部,发展手机视频业务,拓展手机报收费用户。在多元化经营方面,集团正在向文化产业拓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传媒集团和文化集团。

石家庄日报社:实现资讯传播全方位覆盖

2009年,河北省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论坛在石家庄日报社召开,多位业界专家和数十家媒体负责人聚论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和发展,并对石家庄日报社实施的“四二一”计划予以肯定。石家庄日报社2007年提出“四二一”计划,旨在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整合报社内部资源并开发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移动平台、商务平台等4个平台,完成全传媒、全覆盖两项战略任务,最终实现由传统报业单位向现代传媒集团迈进的目标。

截至2009年10月,该社共为“四二一”计划投资1250万元,拥有员工114人。子项目燕赵手机报已开设23个栏目,拥有15万收费用户和310万体验用户,订阅人群覆盖全省11个地市,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手机报运营企业;城市资讯联播网(LeD户外视屏)一期工程5块共计174平方米户外视屏已运营;全市所有的出租车都安装了移动视屏,做到24小时滚动播发新闻和资讯。

跨地域结盟,积累地市报做强做大经验

2009年4月中旬,深圳商报、惠州日报和东莞日报举行“深惠莞三地报纸落实推进珠江口东岸一体化战略恳谈会”。三地媒体均提出要尽快“结盟作战”,建立全面合作机制,互通采编资源,共办大型活动,联手推广经营,实实在在推进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加速深惠莞一体化进程,创造最佳舆论环境。

2009年3月,由广东江门日报发起,西江地市报业发展联盟的6家地市党报负责人聚会江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联合采访报道打造新闻品牌,通过加强合作交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地市党报做大做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江门日报社、珠海特区报社、云浮日报社、西江日报社、中山商报、梧州日报社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这6家报社曾在2008年成功地组织了“西江历史文化之旅”大型采访活动。这是西江流域数家城市媒体间的首度联手。2009年,这6家报社再度携手,开展“西江航道之旅”和“珠三角西岸新起点”两个大型采访活动。

跨地域的合作、联合是一种新型的报媒结合体,除了可以加大信息的覆盖、提高信息运用率、促进双方地域的交流、提升双方媒体影响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互相促进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为今后各媒体的进一步转型积累创新发展的直接经验。

注重人才培养,奠定地市报发展后劲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不断培养人才,激发人的创造力,才能使事业冲破寒流,渡入暖洋,这已成为2009年各地市党报老总的一致共识。

为帮助青年记者编辑更好、更快地成才,河北邯郸日报社从2009年3月起在所属邯郸日报、邯郸晚报和中原商报全面实施导师制。这一做法借鉴了高校培养研究生的办法,充分利用报社的人才优势,对年轻编辑、记者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培养。这项活动为期一年,活动拟定了导师制实施办法、考核目标、管理方式,首次被聘任的17位导师均为高级职称,既有各报总编辑、副总编辑,也有有多年基层采编经历和较高理论水平、在新闻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的编辑记者。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5

6月5日SmartCreative产品暨2006“任我炫”富媒体网络广告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落下帷幕。众多业界人士和媒体参与此次活动。

据悉,此次SmartCreative的是上海宽通广告有限公司借力好耶广告网络高效技术平台共同投入并商用的一项力作,宽通全面负责SmartCreative富媒体技术研发和运营。活动的成功落幕对于推动富媒体行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产品SmartCreative的推出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持续关注。

全国卡车大赛江城选拔落幕

2006欧曼・欧康杯全国卡车大赛武汉站选拔在6月24日落下大幕,领奖台上,得奖的赛手们和前四名卡车宝贝在鲜花和香槟泡沫中的笑容显得异常灿烂。

在所有的赞助企业中,福田欧曼和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连续三年的冠名赞助成为卡车大赛最为执着的追随者。3年来,欧曼重卡和上柴发动机经历了全国卡车大赛各个赛区和越来越多赛手的严格验证和考验,终于在2006欧曼欧康杯全国卡车大赛前联手推出中国第一辆重卡赛车――欧曼etX赛车。

第十三届中国广告节新闻会昆明召开

6月1日,第十三届中国广告节组委会在昆明召开新闻会,正式宣布广告节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将于10月27日至29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

据广告节组委会主任、中国广告协会秘书长时学志介绍,本届广告节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活动内容更加充实,参加人员更加宽泛。今年增加的“创意城市和城市形象传播市长论坛”,就是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新增设的项目。另外今年调整了广告主长城奖评比的着眼点,放在“诚信”上。二是今年广告节继续加大开放的力度、同时强调了“自主创新”。三是增加了云南特色。四是绍织形式上更适宜品牌的提升。

汉诺威展览携手广州国际广告展

2006年9月1日至4日,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属下的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将与广州市广告协会及广州展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联合主办第十届广州国际广告展,将在广州市琶洲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登场,预计展出面积2.5万平方米,达到历届展会的较高水平。此次展会还得到中国广告协会及欧美、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等地专业广告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据悉,经过近10年的发展,该广告展已成为反映华南地区广告行业发展概况,展示最新广告设计、先进制作器材和年度广告作品展览的盛会。

“品牌中国总评榜”公众投票全面展开

从7月1日起,品牌中国总评榜系列评选活动即将结束历时半年之久的推报候选和参评报名阶段,社会公众投票将于7月1日全面展开。

据悉,由品牌中国产业联合会、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全国工商联宣教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等十家单位联合发起主办的“品牌中国总评榜”25年系列评选活动,从人物、事件、企业、城市四个角度全面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25年(1980―2005)以来中国品牌的成长历程,将通过严格程序规则评选产生中国25大功勋品牌人物、中国25大标志品牌事件、中国25大典范品牌企业、中国25大典范品牌城市。

维传凯普广告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中国广告博物馆筹委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维传凯普传播机构共同承办的“品牌维他命――维护品牌的力量”广告作品研讨会,于2006年6月1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

在这次研讨会上,维传凯普不仅展示了其代表性作品,还向中国广告博物馆捐赠了其成立11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广告作品,并捐赠人民币五万元作为其对中国广告博物馆建设的首期捐款。

营销突围的陷阱与挑战企业高管论坛南京召开

6月16日,由北京联合趋势国际广告公司和广西电视合主办的“营销突围的陷阱与挑战(江苏)企业高管论坛”在南京成功召开,与会的近50家江苏及周边省份的企业和专家分享了企业品牌突围的经验。盛初咨询(中国)公司董事长王朝成先生、广西电视台广告中心主任凌红、北京瑞诚广告集团董事副总经理陈晟强、北京五谷道场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任立及隆立奇集团的副总沈剑锋等专家在会上进行了精彩的发言。此次广告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联手强势媒体共同为企业进行品牌营销服务,搭建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和专家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创了广告公司新的营销模式。

美国亨氏食品首次雇佣本土广告商

日前,观唐广告已正式与美国亨氏食品签订年度广告合同,负责亨氏中国区旗下各大品类的品牌规划、市场传播服务,并已开始第一阶段工作。

据悉,这是本土广告公司第一次获得这家国际客户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及整合传播年度的业务。亨氏希望新委任的商能够帮助在中国这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上为其建立起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品牌优势,并能够令亨氏品牌成为企业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牢固纽带。

2006东西部商业企业电视营销峰会贵阳召开

5月19日,由贵州省贵阳市市政府、贵州电视合大连电视台、大连天歌传媒、《广告导报》在贵阳市花溪迎宾馆成功召开了“商业英雄、对弈巅峰――2006东西部商业企业电视营销峰会”。

会上,大连十几家大型商业企业、贵州近百家企业以及全国知名商业品牌营销专家,大连、贵州两地权威媒体共同解析现代商业营销发展态势、激荡商业企业品牌塑造新思维,寻求商业企业品牌提升之道。

据悉,此次贵州电视台搭建东西部商业企业营销联盟,旨在为东西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电视媒体实操技巧进行更好的交流沟通,为东西部商业企业搭建一个近距离接触的平台,为贵州商业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成功的营销战略和行业经营导向。

《怀旧剧场》夺冠全国卫视收视排名

《怀旧剧场》是卫视频道全国首创的经典剧场时段。开播五年,数次创下收视经典,影响力与收视率成正比的稳步增长。2006年上半年播出的韩剧专场、港剧专场,屡屡刷新收视纪录,稳居全国前列。近期播出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更是以收视份额2.33进到第1位,远远高出排在第二位的频道,已经正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江西卫视知名栏目。

CSm联手上海电视节举办“电视节目收视率”专场论坛

6月20日上午,由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主办并由CSm媒介研究承办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专场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电视媒介运营和收视率研究领域的专家们济济一堂。

随着我国电视传媒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和竞争日益加剧,电视媒体品

牌化发展战略呼之欲出,以收视率为代表的国际通用的量化指标对品牌媒体的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评价尤为重要。

此次论坛上,CSm总经理王兰柱在论坛中发表精彩演讲,指出收视率数据的获得与应用是深化媒体品牌发展的重要武器。

小罗代言和路雪运动概念产品“冰动力”

近日,联合利华旗下,世界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矛口路雪”正式宣布,由罗纳尔迪尼奥代言今夏新推出的首例冰态运动概念产品――冰动力。今夏,“和路雪”将眼光瞄准了喜欢世界杯和运动的男性。

联合利华(中国)冰淇淋品牌发展总监宋建宏说:“罗纳尔迪尼奥在球场的创造力、活力和激情,以及快乐足球的理念,正是冰动力所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美好体验。更重要的是,冰动力有迅速补充体能的功能,希望大家也可以像小罗那样,精力充沛地迎接各种挑战!”

蒙牛深广电再牵手“青春之星”

继2005年独家冠名第五届“青春之星”大赛成功启动“爱喝”市场之后,蒙牛乳业与深圳广电集团二度联手,再次共同打造“青春之星”。

5月31日,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中国教育电视台、蒙牛乳业联合主办的“2006蒙牛爱喝青春之星校园风采系列活动之校园神话”大型活动新闻会在深圳威尼斯酒店举行。

据悉,本届“青春之星”活动突破一般“秀场”展示才艺的定位,以大学生职场就业为主题,通过比赛竞技来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和中国高校的风貌。此次高校精英职场选秀大赛将历时7个月,进入决赛的选手都有走出象牙塔变身职场精英的机会。

tom在线收购无线娱乐infomax

近日,tom在线有限公司宣布收购中国无线娱乐公司infomax,tom在线将获得infomax原有的覆盖数亿中国家庭的主流电视媒体分销网络。

据预期,此举有利于tom在线继续巩固其在中国无线互联网市场的领导地位,将使infomax和tom在线的潜在凝聚力在今后几年中,被更加有效地发掘出来。由于infomax与电视台渠道运营商有着稳固的独家合作关系,并有着丰富的媒体运营经验,加上tom在线已经拥有的行业领先的服务平台,此次收购将提升公司产品的多样性,运营效率,并促进内容共享合作。

百度新增17城市地图搜索服务

近日,百度宣布,百度地图搜索(http://map.baidu.com)全面升级,新收录了包括三亚、温州、绍兴、徐州等在内的17家城市,进一步满足了网民的地图搜索需求。

据悉,由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对于电子地图搜索服务的需要正日益增强,网络地图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互联网服务之一。百度地图搜索除了能够查询详细的道路地图位置、政府机关、餐饮等相关地址信息外,还提供功能很强的公交路线和驾驶路线服务。

沈视“V”计划启动

近期,沈阳电视台广告部推出了一档全新的亲民性互动娱乐活动――沈视“V”计划。

该活动是将沈阳电视台的各有奖收视活动整合起来,冠以“V”计划的名称,以统一的形式、统一的主持人打造一个品牌化的系列有奖收视活动。该活动在统一主题的串连下由“有奖竞猜”、“现场回馈”和“巡动‘V’计划”三部分构成。

据悉,沈视“V”计划意在逐步培养观众对于沈视“V”计划的品牌认知度、好感度及忠诚度。目前“V”计划的首部宣传片已经在沈阳电视台各频道播出,其后续的形象广告也即将出炉。

东方仁德2006迎来新客户

最近,经过几轮比稿,东方仁德又喜迎新客户――361度运动武装和新疆啤酒。未来三年,361度将通过东方仁德为其进行全面的品牌托管,负责其旗下全部运动品牌的整合传播。新疆啤酒的广告、公关整合传播业务也由东方仁德全面负责。

据了解,两客户与东方仁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于东方仁德优秀的品牌管理、策略规划、创意设计和公关传播能力。东方仁德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广告公司之一。秉承“本土洞察、国际视野”的专业理念,为本土和国际不同产业的领导品牌提供业界领先的品牌咨询、广告、公关等专业服务。

“2006国际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优秀品牌”首轮入围揭晓

6月9日,“2006国际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优秀品牌”首轮入围揭晓新闻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少图书、娃哈哈、伊利、蒙牛、爱国者、文曲星、天彩彩棉、迪斯尼等国内外40余个少儿品牌榜上有名,第二轮入围品牌将于7月9日揭晓。

据悉,推出此次评选的“2006年中国・北京国际少年儿童用品博览会”将严格把关,通过提名的方式,把质量过硬、品牌内涵深刻、具有时代创新意识的品牌产品优先纳入展会,进行品牌展示。并经过百万少儿和家长,以及评委的现场投票,评选出“2006国际少年儿童最喜爱100佳品牌”和“金奖品牌”。

深圳雅图科技推出“10元高清影院”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6

全媒体转型已成为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向。本文从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辨析入手,探寻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之路,即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孕育、全媒体发展的报业转型和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而未来全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制度建构、流程再造和全媒体人才培养。

关键词:

全媒体历史演进媒体转型

中国传媒业的全媒体发展之风已从报业吹向了广播电视界,并引发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与研究,截至2012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全媒体”进行检索,可检索到1500多条记录,在百度可找到相关结果2400多万个。从目前文献检索的全媒体研究来看,多是描述性的分析或个案式的追踪探讨,缺乏学理性的深层次研究。

一、全媒体的概念建构

全媒体发展起于何时?由于认定的依据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时间标志看法。但基本认同的意见是,国外以2006年英国老牌报纸《每日电讯报》的全媒体改革之路为起点,随后,由《今日美国》2008年开始尝试的产业链重构推进了全媒体的实践。在我国,全媒体转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广州日报》于同年6月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联动发稿”。次年7月,我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试点的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上线运营,自此,报社记者的角色悄然转型,开始以全媒体记者的身份向多个媒体终端――传统纸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和户外大视屏等信息。2009年1月,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全媒体命名的新媒体机构正式诞生。同年,南方报业集团也正式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那么,全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1.全媒体概念学说。全媒体概念界定众说纷纭,通过文献整理,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学说:

报道体系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或者说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构建的报道系统。这种报道不再是单一落点、单一形态和单一平台的,而是在多个传播平台上开展的多个落点、多种形态的报道体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都是这个报道系统的整体组成部分。[1]这一概念从新闻业务本体出发,落脚点放在全媒体形态的报道体系上,较好地概括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和特征,但将其限定在媒体“报道”业务层面,略显褊狭。

传播形态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光线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并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2]或者说,全媒体是在传统和新兴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进而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3]从本质上说,全媒体是指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嫁接、转化和融合。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全方位多业务系统的支持,多渠道的资源共享。[4]此概念将全媒体视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型传播形态,强调了各种媒体间融合生产信息内容的立体传播状态,较全面地概括出了全媒体传播的形态特征。

整合运用说。该观点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而言,全媒体概念是指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狭义界定,是指立足于现代传媒技术和媒体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运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联通、运营模式统筹等方面的整合性实践。[5]这一观点突出了全媒体更具宏观性的“整合应用”,将多因素囊括其中,但未清晰地概括出全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观照了全媒体概念学说之后发现,目前有几个共同点可作为界定和理解全媒体的要点:一是全媒体发展的主体是传统媒体,这是其面对新媒体而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发展整合多种媒介形态,而缺乏多种媒介形态间的统合协同,就构不成全媒体;三是实行多媒体分流传播,并根据媒体的不同分流生产出不同的媒体产品;四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2.全媒体概念辨析。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超媒体”“多媒体”“富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众多相关概念,其间有异同,要科学地认识全媒体的概念,有必要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超媒体”“多媒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首先,“超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它又与超文本紧密相连,超文本是包括文本、静止图片、表格、线图等多种媒体格式的非线性的计算机交互信息系统。而超媒体是包括超文本信息在内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允许非线性与交互链接的信息系统。而多媒体是包含上述两个基本概念,并利用超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包括文本、静止或运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来传播信息的方式。[6]因此,“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一脉相承,都是依据计算机文件格式或传播符号类型提出的概念,全媒体也确实需要“多媒体”多元和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但“全媒体”概念是传媒转型的一种运营方式。

“富媒体”指信息传播中,除提供在线视频的即时播放外,内容本身还包括网页、图片、超链接等其他资源,与影音同步播出,为网络公司和网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富媒体与多媒体区别在于,富媒体增加了交互性,其用户可以在信息播放过程中控制和改变传播内容。[7]因此,富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体验方式,可在全媒体的具体操作中得到一定运用,如ipad移动媒介终端上由参与式构成的信息产品就是利用了富媒体交互方式。

关于“跨媒体”概念,最初的全媒体化其实就是跨媒体运营,跨媒体实为全媒体早期孕育阶段的表现形态。有研究认为跨媒体是“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组合,是新旧媒体杂交、融合的产物”。[8]跨媒体就是要突破原有单一媒体类型的限制,跨向其他的媒体类型传播,并实现两方或多方联合与互动式的发展。

“融媒体”概念是由媒介融合而来,意指在以数字媒介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推动下,组成跨媒体业的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与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从内容融合到传播渠道融合、媒介终端融合的全过程。[9]融媒体(融合媒体)正是媒介融合过程的最终产物,它是在理想的媒介内外环境中,整合了新旧媒体的特征和优势,实行一个统一平台对不同媒介或终端进行信息资源集成配置和融通生产的媒体运行模式。

二、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

1.孕育: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尝试。中国全媒体的启程在21世纪初,从报业的跨媒体运营开始。特别是兴起和迅速普及的互联网,使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乃至出现“报业寒冬论”。在此情形下,报业如何突围?传统报业纷纷开始思考拓展生存空间的问题,并开启跨媒体发展的探索之路。

2001年,《沈阳日报》的改革探索可看做是我国报业最早的全媒体尝试。该报率先在国内实现采编网络化和管理一体化,并通过图文合一的采编网络平台建立起集各种传媒业务于一体的系统,为报社未来实现信息传播流程一体化开辟了新道路。[10]

中国报业的跨媒体运营,从创办报纸网站开始,实施报网互动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报业网站建设,以2000年10月《人民日报》在其网络版基础上打造的人民网为起点,标志着报业开始跨向综合性新闻网站,在新闻业务上尝试不同于纸媒的内容生产。国内其他报纸也纷纷在人民网之后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自此,报纸与网络开始了报网业务联姻互动的尝试。“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方式转接提示相关的网络新闻;另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的热点事件,也会成为报纸新闻的来源,而报纸新闻的重点稿件资源,又会被共享到网上做突出报道。”[11]报业跨媒体转型的另一探索是打造视频记者,这经历了一个从“视觉新闻”到“视频新闻”的变化过程。“视觉新闻”首先由上海《东方早报》发起,该报于2003年创刊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新闻视觉化”的理念。视觉新闻最初就是强调在报道中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包括占据大版面的大幅照片,甚至推行视觉化的新闻叙事,以争夺受众的眼球。后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成立视觉新闻中心,尤其是《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将摄影记者、图片与视频编辑等人员进行整合。但此时的报业都还没有将视线转向视频领域,这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在报业首设视频记者岗位,国内报业的第一批视频记者随之诞生。《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也紧随其后,开始探索推进视频记者岗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12]

2.转型:全媒体发展的报业探索。在报业跨媒体运营探索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也于2006年8月5日开始组织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探索传统报纸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型,该计划在我国报业很快得以实施。同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国内首家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今报》正式上线。与以前的数字报刊系统不同,在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上,该系统实现了从采集、生产制作、、交换、反馈到经营的一体化运营流程,增加了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13]

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依然是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成为我国“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报业系统全媒体转型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始。

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推动报业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探索全媒体数字采编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资源整合、多途径的数字化传播。[14]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于2009年成立了全媒体新闻部,并组建了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通过使用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即时的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2009年6月上旬,该集团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评审和验收,实现了全媒体综合性新闻内容生产体系的新运行模式。[15]同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提出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首先实施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构建起了包括报刊、音频、视频、网络、手机报及户外LeD等全媒体形态集群,向着“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和现代通讯社”转型。[16]此外,南方报业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合作推出中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电台;《广州日报》成立负责报纸与手机、网站等部门联动发稿的滚动新闻部;《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合力开创人民电视、人民播客、人民掘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原创互动型的系列全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报网合一并组建全媒体记者队伍等。在此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在视频新闻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开通了新华视频新闻专线,还于2010年元旦和7月1日分别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华语、英语电视频道,开始走上全媒体通讯社之路。

3.风潮: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在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之时,广播电视业也不甘寂寞,继报业之后迅速跟上全媒体建构的潮流。2010年前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先后开播,标志着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开始向全媒体发展。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电视行业介入全媒体建构的重要起点,它依托中央电视台向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服务,形成了以强大的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传播平台。我国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首张绿卡”――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随即黑龙江、湖北、江苏等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陆续开播,诸多市级网络广播电视台亦相继涌现。

深圳广电集团从2010年开始打造全媒体集群,整合全媒体力量,试图建成我国第一家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营销服务。浙江网络电视联盟则是浙江省县、市广电播出机构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创办的,初步形成了浙江地方广电视频网站集群。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多家单位投资组建的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公司,专注于以互动、融合为特色的全媒体业务,在全国三网融合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华夏传媒集团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40多家城市媒体共同打造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实施跨媒体和多终端的节目营销,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近8亿用户。

广播媒体的全媒体探索,始于2010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该台拥有61个传播语种、全业务媒体形态和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以“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为宗旨,向全球受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紧随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于同年9月获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这是我国部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之后又一个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全媒体播出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年年初还成功开办了中国第一份有声手机报,与之并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在获得iptV牌照之后又于2010年初步建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手持终端的英文信息平台――移动国际在线,大大拓展了自身的全媒体建构。

在中央级的广播电台带动下,全国地方广播电台也纷纷走上全媒体发展的道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着力打造全媒体直播室,集广播、网络、电视直播于一体,其直播节目通过光纤传输,由湖南电台交通频率、湖南移动电视、芒果广播网组成的全媒体进行传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重大报道中将网站视频与手机视频同步直播,将广播音频内容配上记者采访的图文内容,实现多媒体传播。沈阳广播电视台还可在播出过程中实现全媒体的节目与受众互动,真正迈向统一的全平台、全媒体演播室,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持终端平台的全覆盖播出。[17]

三、全媒体的未来发展思考

发展基础: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全媒体转型,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任何改革一样,全媒体的发展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思想障碍和阻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媒介观念的解放与调适,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深刻理解全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运行规律,寻求一种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道路。

发展保障:全媒体的制度建构。传媒发展离不开传媒规制,就我国的传媒规制而言,还没有形成与全媒体发展完全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这就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相关传媒规制进行革新,尤其是要打破以往森严的媒介壁垒。这点可从国外借鉴中得到启示,如美国1996年修正并通过的新《电信法》,打破了以往传媒产业跨越不同媒体运营的限制,带来了美国综合性传媒集团的整合性飞速发展。

发展途径:全媒体的流程再造。中国全媒体的发展尚在摸索当中,尤其在全媒体的运作模式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有效的模式。按照传统媒体的习惯和模式,很难适应全新的全媒体运营需求,这对于不同种类的媒体运作而言,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与磨合,找到适合自身全媒体化的具体运作方式。媒体的战略取向一般采取“媒体+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模式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整体重构,它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基础平台的任务是架构基础网络,不直接向最终用户提品和服务。而应用平台则依托基础平台,搭建各种功能或专业性的平台,开发应用服务产品,与传播终端用户直接连接。媒体在内容应用平台层面,通过提供一种支撑环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及利益分配机制,可为全媒体平台的良性运作提供保障。在这个基础之上,实施全媒体的流程再造,即实现“前端全媒体采集,后端流媒体制作,终端互动式体验”。

发展关键:全媒体的传播人才培养。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个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个以全媒体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多媒体报道为主要方式的后报业时代,全媒体记者成为不可替代的新闻传媒专业人才,也是传媒集团实现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全媒体人才要求既能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又能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还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广播电视台做现场报道。全媒体记者强调媒体的交叉、专业的多能,而传统新闻传播学总是把记者泾渭分明地分为报纸、广电或网络新闻记者。为此,必须随着媒体对人才的新需求,探讨全媒体新闻记者、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使一线记者能实现从单一传播向多元传播的转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同时采集图文、视频和音频信息。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定阶段,全媒介进程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就是真正的融合媒体,或称为“融媒体”,即真正实现多种媒介全方位的融合运行。融媒体状态绝不只是技术层面或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需媒体所有权的融合。“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融合媒介促进了传统传媒业的全面升级,也体现了传媒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全媒体转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适应所有的新闻媒体,但全媒体建构并向融媒体过渡,一定是未来传媒发展不可漠视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部分成果

(下转第76页)

(上接第54页)参考文献: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

[2]刘小帅,张世福.3G时代:传媒价值链的重构[J].网络传播,2009(7).

[3]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4]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5]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

[6]陶智勇,蔡进.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概念的界定[J].今日电子,1997(9).

[7]朱松林.富媒体:网络广告的新选择[J].传媒,2006(3).

[8]王学成,来丰.论跨媒体联合[J].新闻大学,2002(1).

[9]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10]刘延军.《沈阳日报》实现采编网络化管理一体化[J].中国传媒科技,2002(5).

[11]郜书锴.全媒体记者: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J].青年记者,2011(7).

[12]郜书锴.视觉传播:融合新闻的转型与实践[J].现代视听,2008(8).

[13]王立成.中国首家全媒体数字报在沈阳诞生[J].记者摇篮,2007(2).

[14]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

[15]田勇.全媒体运营:报业转型的选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实践[J].新闻与写作,2009(7).

[16]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10(19).

[17]莫克.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交互式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1(12).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7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广告策划,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无论是广告理念还是广告传播手段都在革新求变,广告行业也在新媒体环境下稳步向前,传统媒体广告营业额在萎缩或停滞不前的同时,新媒体广告行业却逆势增长。新媒体为广告提供了新的成长土壤,同时也重塑着广告的基因。新媒体对广告的基因重塑深入到了广告运动的每一条血管、每一个细胞,作为核心之一的广告策划自然概莫能外。新媒体对于广告策划的影响在于凸显了广告策划在广告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大了广告策划的执行把控难度。新媒体语境下明晰广告策划的发展趋势对于广告运动乃至整个广告行业都意义深远。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策划发展趋势究竟如何,笔者接下来将从广告策划理念、广告策划依据、广告策划执行、广告策划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1、广告策划理念方面呈现出“二次传播导向化”趋势

策划已经成为了热词,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谈论策划,注重战略、战术的广告行业更是如此。广告策划理念由以往的“以产品为中心”到现在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再到现在以“以二次传播为导向”,充分说明了经济、消费者以及传播技术对广告策划的影响。

广告策划理念方面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以“二次传播为导向”的策划理念并没有颠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策划理念,而是对此进行了深化与发展。现如今的商品同质化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与了解的权利和便利,消费者不再将广告作为寻求产品或服务的唯一通道,而是热衷于寻求有过体验且积极分享的同伴好友,一句消费者的好评比多次无新意的广告接触更加有效。新媒体恰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了发表意见并分享的平台,使得每一位消费者成为了分享信息的“自媒体”。多数情况下投入巨资在在各大媒体上的各类型广告暴露因没有契合受众需求而遭到无视甚至厌恶,因此一些广告主将“我要广告”演变成了“为我广告”。此种情形下广告主对于二次传播有了更加具体的需求,也使得广告策划人将视线更多投放在消费者身上。消费者在哪里?他(她)们具体需求是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有怎样的朋友圈?媒介接触习惯如何?热衷于传递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策划人员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告策划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注重二次传播,目的就在于让消费者“为我广告”。第二,二次传播必须寄生于有效的一次传播的躯体内。何为有效的一次传播?简单而言就是能引起二次传播的一次传播。在此理念下,广告策划人更多将广告信息设置的中心朝向目标消费者,话题营销、事件营销、圈子营销、热点营销层出不穷,其目的只有一个,根据消费者的爱好需求并借助其力量进行传播,将广告做得不像不广告。2015年的“海尔兄弟新形象”设计大赛就是此方面的鲜明例子。海尔集团利用受众的“海尔动漫情怀”开辟官网许以奖励掀起了“海尔兄弟形象”设计热,不仅提高与稳固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也俘获了众多人心。“海尔兄弟新形象”设计大赛显然是非常有效的一次传播。第三,二次传播相对于一次传播而言其过程与结局存在不可控的风险,需要策划团队善加引导。海尔兄弟形象设计朝恶搞、娱乐的方面发展充分说明了二次传播的多变性,广告策划人员需实时引导。

新媒体为广告策划的二次传播提供了载体与受众,使得广告策划理念方面呈现“二次传播导向化趋势”。

2、广告策划依据方面呈现“目标受众数据全景化”趋势

策划在任何环境下都需要预测与判断,预测与判断都基于一定的事实依据,对于事实要求精确的广告策划更是如此。任何一项策划都需要精准找到消费者并分析挖掘消费者真实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深层次或是潜意识的,有些消费者自身都未必能说清道明。以往的策划依据可能是表层的、浅显的、不真实的,而新媒体与大数据的结合却能提供目标受众全景式数据支撑。

大数据能勾勒出目标受众每天的生活工作情形,自然在广告策划依据方面能提供目标受众各项精细数据。广告策划依据方面“目标受众数据全景化趋势”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数据这张大网网住了所有有媒介使用行为的受众,并用数据的形式给每位受众进行了数据素描勾勒,通过大数据的发掘使得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受众需求成为现实。目标受众媒介接触方式、使用习惯、兴趣爱好、分享模式等都一目了然。如《今日头条》实际上就是基于目标受众新闻浏览全景化数据发掘背景下的一种推送模式。第二,目标受众的数据全景化能及时的进行数据更新,为广告策划决策赢得了宝贵时间。目标受众的即时需求也能把握,例如《驾考宝典》的信息推送只针对想考驾照或是正在考的受众,一旦驾照考完《驾考宝典》的所推送信息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成为无用信息,可以终止广告行为。第三,目标受众的数据全景化使得消费者细分出现精准的“小众化”趋势。如购买同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有的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有的通过订购报纸获取信息,有过通过银行客户端获取信息,这里将所有的客户统分为一类,采用一种媒介进行广告信息传递显然是不科学的,必须根据媒介使用习惯分为三个类别方为合理。

受众大数据的发掘为“目标受众数据全景化”提供了条件,也提升了广告策划目标受众细分的精确性。

3、广告策划执行方面呈现“线上与线下融合常态化”趋势

广告策划执行事关广告策划的成败,许多一流的广告策划往往毁于二流的执行。广告策划执行是广告策划的“临门一脚”,这一脚事关广告主与广告公司的成败。新媒体使得广告策划执行线上与线下融合一体,虚拟与现实交叉互补。

广告策划执行方面往往线上与线下联动,使得线上与线下融合成为一种常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多数的广告策划发起于网上,完成于线下。这里以运营商移动公司歌友会广告最为明显。歌友会一般在年初拟定计划出台政策并选定执行公司,然后在线上发起宣传攻势,利用短信、3G门户网站聚集大批歌迷,结合移动推广业务进行售票,然后以正式的演出结束歌友会。第二,线上线下的交叉进行,缺一不可。例如公益策划“冰桶挑战”,参加者线上接受挑战,线下录制视频,传到线上并在线上挑战另一好友,如此循环往复使挑战得以进行。第三,线上与线下融合产生“1+1>2”的效果。这点在两个品牌的交叉营销上最为明显。基于两品牌共有的消费群体,实现二者之间消费者的相互转化进而达到共赢的效果。如可口可乐与《魔兽世界》的有着共同的青少年消费群体,《魔兽世界》将可口可乐植入到游戏道具中,可口可乐通过《魔兽世界》将售卖机渗透到各个网吧,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两者相得益彰。百事与《激战》、王老吉与《仙侠世界》亦是如此。广告策划执行方面呈现“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常态化”不仅丰富了广告手段,更为拥有共同消费者的品牌与商品提供了交叉营销的机会,节约了营销成本。

4、广告策划效果评估方面呈现“评估动态化”趋势

广告策划效果评估一直是困扰广告主与广告公司的一大难题,广告策划效果评估涵盖了广告目标、广告决策、广告主题、广告预算等多种因素,评估维度多、难度大。很多广告策划效果要等策划执行完后才能进行,往往只能做事后评估,广告策划决策存在巨大风险。新媒体语境下数据库的广泛运用为广告策划评估安装了“导航仪”,方便广告策划策略的及时调整并实现了评估的“动态化”。

广告策划效果评估方面呈现“评估的动态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评估维度的动态化。根据总体策略,每一个时间点可以挑选不同的评估维度以验证不同的因素对策划效果的影响。比如不同节庆广告投放对某一产品销量与知名度的影响,以此判别实时的广告策划效果。如同一品牌饺子在五一与元旦期间在同一广告下的销量与知名度的变化,判别两个时间段广告投放策略的正确性。第二,评估反馈的动态化。每时每刻不同动态以数据的方式呈现,方便设定广告策划的零界点,为广告策划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第三,评估效果的动态化,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媒介,必然不能用统一的效果标准来衡量。这就使得评估效果的标准具备一定弹性,需要广告策划人员从全局进行把控与设定。

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策划效果评估动态化为策划效果的及时评估提供依据,也为广告策划的成功提供了一定保障。

综上所述,新媒体对广告策划影响巨大而深远,新媒体语境下广告策划在策划理念方面呈现出“二次传播导向化”趋势;在策划依据方面呈现出“目标受众数据全景化”趋势;在策划执行方面呈现出“线上与线下融合常态化”趋势;在策划效果评估方面呈现出“评估动态化”趋势。此外,广告策划作为广告运动的关键一环也在积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新形势下的广告策划借助新媒体的东风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刘华玉,李倩.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策划[J].艺术探索,2013,(05).

[2]徐莹.广告策划的全新表现手法[J].财经界,2013,(20).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8

下面一组数据记录了广东电视台开拓新媒体市场的坚实足迹:

2004年11月1日,车载移动电视正式开播;

2005年5月,手机电视试播;

2006年1月1日,广东数字付费电视欧洲足球频道、英语辅导频道、真人秀频道、高尔夫频道正式向全国数字电视用户开放;

2006年6月28日,地铁电视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2006年8月获得全国性的iptV牌照。

从2004年到2006年,广东电视台以令业界惊讶的速度完成了新媒体的谋篇布局,构建了一个包括以上几种电视新媒体形式和动漫制作、Sp、网络视频、新媒体内容研发、新媒体节目加工制作等业务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新媒体产业格局。在2004年成功击溃境外电视、“红海”突围之后,电视粤军的“蓝海战略”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赞叹。

众所周知,新媒体是一个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长效产业,而传统电视媒体的资本和现金流都非常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广东电视台缘何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打造出新媒体帝国的雏形?张惠建一言以蔽之:“就是缘于我们在资本市场的抢先发力。”

电视粤军的新媒体战略

“运营新媒体业务,就应创新体制和机制。在确保新媒体国有控股和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对可经营业务实行股份制改造,大胆地引进社会资金,某些具有很大成长空间的项目甚至吸引境外风险投资。不同的新媒体业务分别由不同的合资商进行投资,分担风险。”张惠建介绍。

移动电视 2004年11月1日正式开播的车载移动电视是广东电视台与社会资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在省内建立了两个发射点,引入了民营资本,成立了广东电视移动传播有限公司,制作、播出、终审权方面由电视台来掌控,而合资公司则参与市场营销和商业操作。广东移动电视在加快推进各项业务发展的同时,计划在三年内投资数亿元人民币,用来加快全省移动数字单频网的建设。与此同时,安装并有效覆盖的各种车辆及视频终端达6万个以上,频道运营的经济增长点将远远超越单一的广告创收。五年内,希望在实现常规收入外,还能通过股权增值甚至是上市来达到更大的赢利。”

手机电视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业务的发展,我们在手机项目运作之初就特别注意运营制度的创新,目前传统电视媒体自身还不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这不影响在运营新媒体业务的子公司层面探索引进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因此,我们与民营资本共同成立了广东电视移动传播有限公司,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合作方提供,电视台控股,实行制播分离,台内负责编辑部,进行内容的管理,合资公司进行经营业务和市场的扩展,我们和移动运营商合作,建立特有的合作模式和市场推广经验,利用我们的内容优势快速推进手机电视。目前,手机电视已开播了两个频道:一个是专门为手机用户设置的“天声手机频道”,另一个是广东体育频道;今年我们还将新增8个频道,使手机电视频道扩展为10个。”

地铁电视 2006年6月,随着广州地铁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广东地铁电视正式投入运营。该公司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两家大型国有企业合资经营,根据协议,广东电视台拥有广州“地铁电视”25年的经营权益。目前广州有四条地铁线,客流量每天平均100万,到2006年底,在广州地铁的一号线和四号线已经安装超过了5000台“地铁乘客信息服务”视频终端。到2010年,广州地铁将建成九条地铁线路网络,每天客流量预计超过300万。“不久的将来,‘地铁电视’将成为广东广电新媒体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成为广东广电产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

数字电视 在2005年6月,广东电视台出资成立了广东南广传媒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字付费电视的业务。在确保掌握节目导向的前提下,在频道运营方面引进民营资本参与投资运作,甚至还吸纳了iDG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各数字频道分别成立项目公司,合作双方按照各自投入资金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从节目开发到后期制作主要由民营节目制作商完成,广东电视台则承担了节目审查、编播及频道策划、运营、管理等工作。

“iptV、动漫产业的运作也是广电控股前提下的股份制公司化运作的形式。我们相信这种新体制、新机制的运营模式,会为电视新媒体的产业化走出更好的发展之路。”张惠建的话语中充满开拓者的豪情。

资本:推进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上帝之手”

经过两年多的运筹帷幄,新媒体的灿烂未来已经是张惠建眼前指日可待的风景,那么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抢占先机,提供资金张惠建说,在新媒体业务开发中,是资本帮助传统电视业抢占了市场先机,并为新媒体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发展新媒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动辄几千万甚至过亿,而计划经济体制内,传统电视要得到扩张只能依靠自身的积累。但在一个分工已经高度社会化而且不再封闭的社会里,想依靠自身的积累完成扩张的使命几乎已没有可能。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这样的话:“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制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要让中国的传统电视依靠自我生长完成开发新媒体产业的资金积累,同样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何况,新媒体时代玩的是零和速度的游戏,在每一个领域中,市场只承认no.1。时间就是最大的代价,如何经得起等待?因此,传统电视媒体发展新媒体业务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手段筹措资金,为自身输送血液,加速扩张,做大规模。

促进传统电视体制和机制转变 传统电视业的资本运营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还能够实现传统电视业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促使其转变体制、机制。在这个新的体制平台上,建立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形成更加有利于传统电视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企业文化。“钱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赋予你一个面向未来的市场化机制。来自业外的先进观念、商业化考量的思维方式、理性以及追求效率的态度或者对传统媒体更有意义。比如在数字付费电视的运营过程中,我们也试图在国外数字付费电视的经验之上,结合中国电视观众的实际,探索多种赢利模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付费电视模式。其中,《欧洲足球》频道瞄准全国45个消费潜力比较大的城市,组建了拥有2000多人的庞大营销队伍。通过、直销等商业手段为频道的销售进行推广,纸媒体的运营模式也被创造性地移植到数字付费电视的营销领域。《高尔夫》频道在投资商白马广告有限公司强大的市场网络支持下,也开始了对市场和资源的整合,其别出心裁的高尔夫球场会籍与频道捆绑销售的方式,成功地锁定了高尔夫受众市场的核心消费群体,初步实现了精确营销的目的。这在我们传统电视的运营中是难以想象的。”

“钱景”VS双赢:新媒体的吸金石

与海外传媒不同,我国有着特殊的国情,传媒产业的政治社会属性一直被放在首位,在传媒的资本运营中,资本运营主体的地位不平等,受这种政策的限制,许多投资传媒的社会资本都不敢大笔投入,而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电视台又是如何吸引资本投入,使电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顺风顺水呢?

“首先必须有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运作项目,同时必须坚持双赢的原则,”张惠建说,“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而媒体本身就是一部赚钱的机器,当投资者把资本投入到某一具体的媒介实体,通过媒介实体自身的运作,投资者要能看到利益的回馈。投资行为本身并非投资者的目的,投资者希望他们的投资有可观的回报,以及他们所投资的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这才是资本的着眼点。比如数字付费电视产业,它是一个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它连接着电视、体育、娱乐、教育、商贸、服务等诸多行业。在这个链条上,频道的收入模式也将由单一化朝多元化转变,除了收视费,冠名赞助、节目销售、活动收入、影像发行、衍生产品开发等都将带来收入。如此美好的盈利前景,怎能不令人心动?”

资本运营的关键:更新观念,把握政策

资本运营现今已经成为传媒业的核心议题,它对于当代中国传媒企业具有特殊的意义。经过两年多来在新媒体领域的资本运作,张惠建又会有哪些感悟呢?

“其实,资本运营最关键的还是传媒管理者、从业者的观念更新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接纳、敢不敢于接纳社会资本的问题。资本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它是所有权的标志,而且在于它是传媒企业运营、发展和成长所依赖的最基础、最根本的资产来源。一个运营良好的传媒公司,首先应当获得资本,保护资本,并且有效地利用资本,最终使资本得以升值。而在资本的运作过程中是沿袭以往的体制、机制与经营思路,还是锐意革新全力为之;是以传统媒体业务、组织为主体进行由内而外的资源重组,还是以基于新业务的新组织为主体,进行由外而内地全面盘活,中间的区别看似细小,实则重大。所以我认为观念是瓶颈。”张惠建言语诚恳。

而对于目前体制下传媒资本运营的政策,张惠建坦言,虽然目前中国传媒业中已有某些领域和环节引入了市场机制,中国传媒的产业化进程事实上还是比大多数业内人士所想象的要慢得多。尽管如此,在严格的政策管制下,传媒资本运营仍有文章可作。比如,宣传和经营两分开改革为资本运营开辟了空间。宣传和经营两分开改革后,经营领域就从事业单位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纯粹的经营性企业,传媒集团的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中间有了隔离墙,宣传业务能够不受经营业务的影响。在2005年8月国务院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中,对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的文化行业和领域也有明确的规定,当然在这些有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文化企业中,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

张惠建认为,政策的发展常常落后于传媒的发展,但如同传媒本身的发展一样,政策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那些能够透彻地分析、灵活地把握政策的投资者一样会在资本市场上有所收益。而在去年颁布的“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为我国广电事业指明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广播电视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再次明确了“扩大投融资渠道,推进国有广播影视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降低准入门槛,支持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广电产业。”等内容,这给引进新的不同领域的投资者点明了方向,同时给操作带来更大的灵活性,也表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正在以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的态度处理传媒与资本的关系。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9

【关键词】尊尼获加品牌文化传播营销

一、尊尼获加及其品牌文化

尊尼获加是世界第一大烈酒集团帝亚吉欧旗下品牌,自1805年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两个世纪,不仅成为苏格兰威士忌的代表之作,而且影响和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饮酒方式及其衍生的生活理念。

在中国酒类市场,白酒占领半壁江山,啤酒占30%,洋酒市场占有率仅为2%①。尊尼获加采取的积极的态度,在白酒文化已经根深蒂固的中国市场上大胆地推广威士忌文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可以借数据窥得一见。2004年-2008年,尊尼获加正式全面进入中国;2008年底,尊尼获加的销量已达到每年50万箱,增幅达到2400%②。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二、尊尼获加品牌文化传播之路

1、敏锐的消费者洞察,打响品牌整合营销战役

上世纪70年-85年出生的男性是尊尼获加的主要消费者,他们追求梦想和成功。85后和90后也是尊尼获加目标消费群体之一。在这一代年轻人很多沉迷于物质享受,只在意名牌和虚荣心的满足,许多想要的梦想都没有用力去追求和实践,梦想对他们来说不是必备品而是奢侈品。

尊尼获加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两类消费群体的共同关键词:梦想,它很快找到了自身品牌营销战略的定位。在中国市场主打“追求梦想,永远向前”的品牌定位与尊尼获加“keepwalking”的品牌精神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它之后一系列的品牌形象纪录片的诞生。

(1)时间和空间:“打动”而非“打中”消费者。自2010年“语路”计划推出之后,尊尼获加每一年都推出一部风格相似而内容创新的纪录片,传递其“keepwalking”的品牌精神;同样,尊尼获加纪录片的媒体矩阵也遍布了社会化媒体的各个平台,其中覆盖了新浪微博、优酷网站、豆瓣、官方网站、官方博客等多个平台,但各个平台的运用又有轻重之分,对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③。这种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整合性在真正意义上与消费者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心灵沟通,打动而绝非仅仅打中了消费者。

(2)梦想到实践:寻找品牌“梦想布道者”。从“语路”计划到“我的超越”,是一种从“梦想到实践”的延伸。“语路”计划用12位成功人士的经历激励年轻人追求梦想,永远向前;“语路问行动”计划旨在鼓励年轻人用行动去实践梦想;而“我的超越”则是告诫年轻人不要止步于眼前的成就,超越梦想,“keepwalking”才是人生的真谛。尊尼获加以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打动观众的内心,使其产生共鸣,从而让每一位观众都成为尊尼获加品牌的“梦想布道者”。

2、精准的消费者细分,制定差异化媒体投放战略

尊尼获加的目标群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正处而立之年的80后和敢于探索的90后;二是追求身份地位的35-45岁人士,针对这两类人群,尊尼获加制定了差异化媒体投放战略,实现精准营销。

(1)数字媒体,拾掇碎片化的休闲时间。数字媒体是对碎片化的利用。针对80后和90后,以“语路”计划等纪录片为代表,不仅盯紧了目前最流行的微博、视频网站、豆瓣等平台进行传播,还拾起了已经被许多人几乎遗忘的博客,新旧数字媒体共同运用,让“语路”计划等记录片有了更广阔数字媒体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契合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拾掇了消费者碎片化的休闲时间。

(2)高端路线,塑造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征。当然,对于35-45岁人士,尤其是4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数字媒体营销并不见得那么管用,因为他们是一群追求身份地位抑或已经是已经成功的人士,对他们来说,生活品质是身份的象征。针对这一人群的消费习惯,尊尼获加制定了新的营销方式,实现差异化的目标消费者,差异化的媒体投放。

2012年9月,尊尼获加开发了一个新的品牌系列——蓝牌,它旨在呈现一种高贵、深沉和多层次的口感体验。2012年5月,尊尼获加尊邸建立,这里是精英人士聚集的地方,除了了解威士忌以外,也给精英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另外,尊尼获加还赞助一些高端的体育赛事,2005年,尊尼获加与迈凯轮F1车队合作,尊尼获加还赞助如高尔夫球赛等活动。

3、线上+线下,构建品牌互动营销新格局

(1)建立视频站点,邀请网友畅谈梦想。在新浪网上搭建“语路计划”站点,将全部视频分批推出。邀请观看短片的网友发表自己的“语路计划”与梦想论谈,并将优秀语路按照70后语路、80后语路、90后语路分类呈现,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不同年代目标人群的鲜明个性与人生理念。

(2)提出“梦想是必备品还是奢侈品”话题,引发争议。邀请博客达人、青年作家韩寒参与“语路计划”,拍摄“韩寒梦想”视频,提出“梦想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的话题引发争议。同时策划以博客为主要平台的“语路计划之韩寒问答”,并在其博客以及新浪站点上共同推广。

(3)微博达人口碑传播,营销长尾效应可圈可点。尊尼获加通过官方微博进行内容,并邀请名人首先分享和转发,利用名人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进行“病毒式”营销,引发网友的关注和互动,充分创造了营销长尾效应。

(4)视频网站、豆瓣小站、官网等全面跟进,将互动进行到底。其他媒体平台也被用于内容的推广,例如视频网站(如优酷)去做视频的扩散推广;豆瓣小站用于活动的宣传与展示;在官网上,网友还可以亲手进行尊尼获加方瓶的设计,包括瓶身的选择,图案的设计以及色彩的搭配,让消费者可以亲身感受尊尼获加的品牌个性和魅力。

三、对尊尼获加品牌营销战略的建议

1、微博营销需要创新

应该说,尊尼获加是较早利用新浪微博进行口碑营销的品牌主,也是其品牌互动营销的一个重要阵地之一。虽然尊尼获加在o2o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但其官微运行与维护仍然有需要加强的地方。在微博上,即使不发表任何评论,只要转发就意味着你的态度。而对尊尼获加官方微博的观察发现,其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数并不令人满意。简单地说,尊尼获加在微博上与消费者的互动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品牌微博营销仍然需要创新。

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事实证明,这个预言纯属子虚乌有。但是这一天却是新浪微博迈出社会化网购的第一步,5万部小米手机2在5分14秒内被抢购一空,小米手机也因此成为社交媒体网购第一单。

“末日购手机”活动的成功让我们反思,社交化媒体是否也能做电子商务?aiDma法则是由美国广告人e.S刘易斯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心理模式,它总结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的心理过程: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消费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④。而在微博上,前四个阶段都已具备完全成立的条件,消费者只需按下购买按钮即可生成一次买卖,并且微博还可以将传统模式延伸至分享消费体验的阶段,将产品体验和评价与他人共享,如此的商业化价值让我们没有理由不看好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小米手机可以,那尊尼获加何尝不可?将微博作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形成营销闭环,增加产品的销量;更重要的是,利用微博平台广泛的舆论传播力量可以增强品牌的关注度和知名度,挖掘潜在消费者,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互动。

2、移动营销渠道有待拓宽

2012年,任何行业都无法回避微博和微信,因为它们是接触消费者的一个非常好的触点。相对于微信而言,微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平台,信息覆盖面广,信息者往往无法预知和控制接受终端的反应,因此许多企业对于建立微博公共账号持谨慎态度;而微信的信息传播仅限于好友之间,具备一定的隐密性和可控性,并且传播的信息由用户主动选择、排斥性小,发送信息类型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尤其在2012年8月腾讯推出公众平台之后,它为企业直接接触个体用户提供了机会,将品牌精准营销照进了现实。

微信的出现,使得手机成为跨屏营销的主导者。利用微信,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接收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甚至可以直接收发邮件,省去了以往必须通过电脑才能完成以上任务的程序,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微信与二维码的结合,成为了联系线上、线下的神奇通道,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在线上联系商家,在线下进行消费,充分体现了移动端在o2o发展上的优势。并且,微信公共平台与“朋友圈”这个新功能的结合,可以打造全新的社交关系链,为企业开创口碑传播新方式,实现企业对用户点对点的精准营销。

据了解,主打人文营销的尊尼获加至今还未开放微信公众帐号,应该说这是尊尼获加品牌营销战略中的一个漏洞和缺失。对于一个在中国市场上还处于成长期的威士忌品牌来说,开通微信公共帐号,实现移动o2o互动和点对点的精准营销迫在眉睫。

3、CRm系统亟待完善

从受众角度看,根据消费行为的差异,消费者可以划分为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⑤。25-45岁阶段的人群是尊尼获加品牌目标消费群体,而18—25岁之间的人群是该品牌的潜在消费群体。尊尼获加的营销战略,不管是以“语路”计划为代表的针对处于而立之年的80后和敢于探索的90后的实施的数字媒体营销战略,还是以赞助高端体育赛事为代表的针对追求身份地位的35-45岁人士而制定的高端路线,其营销战略大多针对现有客户,对潜在消费群体的挖掘有所欠缺,CRm系统亟待完善。

结语

品牌,是一种人为的价值设定;品牌文化,是品牌价值成长的内在源泉;品牌文化传播,是品牌价值在市场延伸的必经之路。尊尼获加以人文营销为主的品牌文化传播策略使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长有目共睹,“keepwalking”的品牌理念深入人心。在成功的互动营销和差异化媒体投放战略的引领下,其移动营销渠道仍有待开发,数字媒体营销需要创新,CRm系统亦亟待完善。

【本文为2012年度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互动营销研究——以“尊尼获加”品牌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210200099】

参考文献

①《尊尼获加:“对话”中国消费者》[F].《VmaRKetinG》,2012(5)

②③《可感受和触摸的品牌精神——专访酩悦轩尼诗帝亚吉欧(mHD)旗下Jo-

hnniewalker(尊尼获加)品牌总监La-

wrenceLaw》[F].《中国广告》,2012(8)

④胡晓云、张健康:《现代广告学》[F].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68-169

⑤[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著,吕一林译:《市场营销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54

新媒体全年运营计划篇10

宽带的位置

成为中国最好的“宽带通信与多媒体服务提供商”一直是合并前的中国网通追逐的目标。2006年3月,网通成立了专营宽带内容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宽带在线有限公司,其后开通了中国首家全视频门户网站。原网通集团总经理就明确要求:“将以集团宽带在线公司和集团电话号码公司为基础,建立面向市场和客户的宽带和多媒体服务产品化与推广基地”。

2007年,中国网通宽带用户数达到1976.8万户,占全国宽带用户的30%左右。取得成绩的同时,网通宽带业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从2006年开始,中国宽带接入市场增长率放缓,相关数据显示,宽带接入市场年增长率将要由2005年的57.2%迅速降低到2009年的16.9%,对业务增幅贡献将逐步降低。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宽带市场,新联通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宽带业务?原中国网通副总工程师左风将希望寄托在视频和家庭网关业务之上。他表示,运营商如何避免不被边缘化?适当地涉足视频领域是一个选择。他认为运营商在网络、存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保证视频业务的盈利能力。此外,把有线、无线功能集成,提供语音、数据、视频融合服务的家庭网关也将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关注的重点。左风表示:“它充分地利用固网的带宽,来弥补手机在空中运行的时候,由于空中带宽不足,使多媒体和下载受到了阻碍的缺陷,应该是比较好的FmC解决方案。”

多媒体业务占领家庭

其实固网运营商并非视频业务的新手,早在全业务趋势还未明朗之时,中国的两大固网运营商都曾将宽带aRpU值增量的希望寄托在以iptV为代表的视频业务上。

哈尔滨网通于2004年与上海文广合作推出的iptV业务曾经被认为是中国iptV推广的标准样板工程,但是由于牌照政策、内容匮乏、标准之争等多方问题,iptV一直没能在全国全面开花。“广电系”一手主导的数字电视工程的加速,也使iptV的前景变得悲观。截至2008年1月底,中国的iptV用户总数不过120万户左右。而据国家广电总局不久前透露,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到2007年底已达到2600万户。

为了将视频业务真正落地开花,重组前的两大固网运营商均对iptV进行了重新定义。中国电信提出了iptV2.0概念,将互动多媒体业务加入其中。而中国网通则启动了“视网计划”:用户只要在电脑上安装网通“网视机”的软件的客户端,就可观看到大量高清晰电视节目,力求打造一个由内容提供商、内容整合商、电信运营商、用户在内的完整的视频产业链。

外界分析认为:视网计划的优势明显,它以互联网宽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电视服务,彻底绕开了有线电视网。可以预见视网计划只是一个宏大战略的开始,未来新联通的目标是融合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的收费模式,摸索出不同层次的收费模式来,让多媒体业务真正占领家庭用户市场。

Fttx能否占据主动?

在固网业务推陈出新的同时,作为基础的宽带网络也面临着新一轮的革命――光进铜退。能否在光进铜退的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推出合理的商业模式,将成为考验新联通融合策略的又一个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