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实的文化底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7:31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1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化传承;文化底蕴

多年以前,我听到解小东唱的歌曲《中国娃》,里边有几句歌词:“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它让我深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让中国文化元素从我们身上流传到下一代的身上,把他们都培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

有中国底气的“中国人”呢?因为语文教师除了“授业”之外,还应“传道”。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现在农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做到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首先要从自身开始――要保证自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做好桥梁的作用;其次要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积累文化素材;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近自然,搜集地方文化资源,建立作文素材库。

一、教师要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

对于是否是一个优秀教师有这样的评价:“教师只有拥有爱满天下的襟怀、丰富的文化涵养和宽阔的智力背景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教育事业赋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也是我们站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不被时代淘汰,不使自己贬值的行业资本。而从语文老师的层面去讲,他们具有学科优势,传承中国文化元素更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对于他们就更重要了。

(二)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在于学习

积淀一定的本土文化底蕴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也是增强本土竞争实力的需要。我们深知,越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本土文化”因其“本土”而显其吸引力和生命力――千年承传,生生不息,装点在民族文化大花园中。作为教师,应该了解本土文化,向本土文化学习,这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基础。本土文化越厚实,越能育名人孕英才。教师应吸纳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具有丰厚的本土文化底蕴,用文化精髓来熏陶浸染,构筑学生精神家园,比任何说教手段更具感染力。广西就编有本土教科书《广西社会》,各地方也有自己的本土教科书,如河池市有《河池乡土》等。但这些本土教科书,有些学校不安排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充分挖掘、积极宣传发展本土文化,这是发展本土文化的需要,我们可以自己学习这些教科书,还可以激发学生去阅读。而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后区域间的竞争,就是一种文化亲和力的竞争。本土文化体现了本土人文环境的特色,它的魅力无穷,潜力无限。教师应该为营造良好的本土人文生态环境出力,增强本土的竞争实力,以推进当地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积累文化底蕴,提升品德修养

积累文化底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在阅读时建立文化素材手册,要养成边阅读边摘录边旁批的良好习惯,并对积累的文化素材进行归类梳理

1.采撷诗文名句

我国的历代诗文是一座巨大的作文宝库,许多诗文名句犹如一粒粒明珠,放射着迷人的光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写作文时引用一些诗文名句,雕琢出优美的辞章,会使文章氤氲着厚重的诗香,使文章流光溢彩、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2.积累历史人物,掌握典故传说

历史人物对人生的选择,为后人提供了典型的生命范本,他们举世瞩目的生命历程,常常成为许多话题的经典论据;典故是历史和文化的浓缩,它不但具有经典性和象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司马迁受刑而著《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而著《红楼梦》……这些生动的历史典故对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莫大的作用。

(二)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近自然,搜集地方文化资源,建立作文素材库

1.关心走近本土历史文化名人

我们应当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在生活中学习写作。深入乡村,观察生活,发现人文资源,特别是有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最有效的办法是:向一些老前辈询问相关的历史名人、革命前辈和当代著名作家文人等,或是直接网络查找,都能找到河池各本地方名人相关事迹的。如河池的革命前辈韦拔群,老人可以告诉你动听的真实故事,网络可以呈现给你详细的介绍。中华大地自古名贤辈出,代有英才。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引导学生走近我们身边的文化名人,会发现每一个文化名人身上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散发着文化的芳香。

2.收集民间艺术,体悟地方文化

春节来临,花灯、彩灯、对联、灯谜一个都不能少;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制品;十字绣、窗花、剪纸丰富多彩;中国文房四宝宣笔、宣纸、徽墨、歙砚;还有我们的家乡特产:巴马物产资源丰富,有珍珠黄玉米、油茶、火麻、油鱼、黑山羊、麻鸡、银鱼等名优特产;有钛、硅、锰、锑、铁、金、辉绿岩、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我们身边的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利用节假日时间,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作伙伴,去探究、收集地方特色文化,体验制作工艺品、家乡特产的过程,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不仅增加了对家乡的了解,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感情,更为我们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

3.亲近自然胜景,感受景点文化

巴马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在巴马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独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巴马寿乡探秘游和红色旅游已列为广西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境内有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

丽风光,有被英国皇家探险队1987年宣布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有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水上溶洞,地下水晶般的艺术宫殿“水晶宫”让人一步一叹;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西山弄友原始森林、弄友天然八卦、大洛江洲地下长廊、水晶宫脚下让人为之震撼的“长命河”、好龙天坑、交乐天坑、好和响水天坑自然景观及东山瑶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我们应在假日期间以修学旅游的方式,走进大自然,细致观察,积累乡土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进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

面对教育改革的浪潮,语文教师应该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语文、用语文。笔者认为将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自觉的积累。在这样长期的有意识的学习中学生不但积累了一定的语言,而且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也让我们中国的文化元素得到传承。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2

高山有了流水才有灵气,有了茫茫林海和鸟语花香才有了生机。

人有了筋骨才是铮铮铁汉顶天立地,有了血脉才能龙腾虎跃、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企业文化于企业是根基、筋骨、血脉,是高山之流水。

企业文化建设的厚重是决定企业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能形成强力的磁场,“厚德载物,积贤为道”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根基。蓝鲸大厦经过三年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已基本完善,底蕴也已较为厚重,但完善的企业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尽善尽美,厚重的文化底蕴需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点积,对企业文化底蕴的积累企业应施以大爱,不宜厚此薄彼。晚报进房间,让住在蓝鲸的客人在闲余之时看看张家口的民生新闻,了解一下张家口城市的变化及政策。鲜花敬住客,每一位进驻客房的客人都能见到床铺上的鲜花与巧克力,这种细微的安排体现了蓝鲸企业的人本、和谐,展现了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发展、人本、卓越、和谐为企业哲学,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卓越的根基,是企业的筋骨和血脉。蓝鲸企业是发展中的企业,发展中的企业应有自己的载体,用来宣传自我、展示企业人文、激励员工奋进。企业内部刊物是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发展中的蓝鲸可以创办一本月刊杂志展示企业文化,发表各部门动态,刊登企业所发生的好人好事、员工的征文作品及广告,将它办成一本图文并茂的高档彩色杂志刊物。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3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一加强高校人文底蕴建设的重要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人文底蕴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人文底蕴”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它包含文史哲等内容,甚至包括了琴棋书画等技艺。人文底蕴是促使人们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的综合体。因为是“底蕴”,所以它不张扬,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因为是“人文”,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为修身养性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 

加强人文底蕴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即是高校,而在人文底蕴深厚的高校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会真正主动投身于文化建设的大潮中。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众多的高校正处于从专业特点突出的专科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之中,而能否提升高校的人文底蕴就成为这一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人文底蕴的缺失却使众多高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社会对学校的转型不认同,教师对于学校的转型缺乏信心,学生对学校的转型缺少配合。因此,如何真正符合综合性大学的要求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主要课题,而尽快全方位地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校人文底蕴建设也就成为众多高校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 

如何加强高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从两个“三维角度”提升高校的人文底蕴应该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第一个“三维角度”:认知角度 

所谓“认知”(即cognition),指的是通过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加深认识的过程。众所周知,管理层的领导、一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是一个高校的三大主体构成,而这三大人群对于高校人文底蕴建设工作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着这项工程建设的成败。 

领导层作为一个高校的政策制定者与决策者,首先应该重视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近年来,随着众多高校从专科性学校向综合性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各高校的领导层都逐步认识到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也都将加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条途径写进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然而,仅仅将对于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停留在“发展规划”之中是远远不够的。“人文底蕴”有如“春雨润物”,其融进人们的心里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许多媒介。因此,作为决策者的领导层在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中都必须将人文底蕴建设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线教师作为人文底蕴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载体,也应提高对于人文底蕴建设重要性的认知。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自身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历学位、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对于部分高校教师而言,尤其是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而言,对于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却远不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来得重视。事实上,学校的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而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又反过来影响到整个学校人文环境的深厚度,同时也关系到对于广大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就是“人文底蕴”建设这一根链条上的关节点,其对于人文底蕴的重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直接关系着此项工程的成与败。 

广大学生作为人文底蕴建设的最终受教者,其对于此项工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直接关系到人文系蕴建设的成效。在中国高校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可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而这些学生在高校中所接受的人文底蕴的培养在其进入社会之后,又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只有让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并且自觉地接受有关人文底蕴方面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得此项工程落到实处,从而使得高校人文底蕴建设工作成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 

由此,从认知角度而言,学校的领导层、一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构成了高校中人文底蕴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三维立体的金字塔状。只有领导层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制定出相关的方针与政策,将整个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融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只有一线教师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领会领导层的决策精神,同时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将人文底蕴的建设工作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将其传授给广大的学生;只有广大的学生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更为自觉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相关知识,将人文底蕴建设融入专业知识与个人素质的培养之中,使自身成为具有一定人文素质的人才。在这个三维的金字塔中,这三大主体对人文底蕴重要性的认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这一认知不断加深加强。 

三第二个“三维角度”:实践角度 

从认知角度加深对于人文底蕴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这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采取有利措施推进人文底蕴建设工作。 

从实践角度加强高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措施建设、内部建设以及外部建设三个维度。 

措施建设包含了硬件设施与政策保障两个方面。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校园内一些实景布置,让广大师生置身其中,通过感观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二是完善各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增加图书种类,及时更新书籍,并增加一定数量的人文类书籍,以满足学校不同层次师生的需要,同时提升图书馆的阅读环境,让师生在书籍阅读中提高人文素养。三是通过海报栏、宣传栏的美化、设计以及教学、办公楼内的相关布置为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提供一个显性的平台,同时也展现学校的人文底蕴的建设成果。政策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自身人文底蕴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时间、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将相关内容纳入相应的考核体系。 

内部建设主要体现的是接受与传授人文底蕴相关知识的环节上的“分层”思想。首先是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学校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学院、专业为培养的第一层次,主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教育;以与人文专业有关的社科类专业为第二层次,将人文底蕴建设的面扩大,使其成为拥有良好专业背景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两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以学校其他专业为第三层次,主要是对其普及一定的人文传统教育,使其在专业知识之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的一种分层实施人文环境打造的方案,既囊括了学校全体师生,同时也照顾到了不同的专业学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传授人文底蕴知识的环节上的“分层”。以课堂教学为第一层次。课堂教学是学生所能接触的最主要也是范围最广的人文底蕴建设的途径,同时也是广大教师宣传、普及人文传统最主要的阵地,因此只有真正地重视课堂教学,对其进行合理的设置,才能真正提升学校整体的人文底蕴。以校内讲座竞赛为第二层次。讲座是高校进行人文环境建设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高质量的讲座可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请校内、校外乃至国外的名师进入学校的讲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社团活动为第三层次,多开展实践活动;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性活动;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知识大赛,提高广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自身人文底蕴建设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社团间的交流;提高活动的质量,保证广大学生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外部建设主要指的是学校与社会在互动中加强人文底蕴建设工作。首先,应该积极地“引进来”。如引进传统的艺术团体进入校园,使广大师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多请知名的学者进入学校,开设相关讲座和沙龙活动,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使广大师生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与这些学者接触,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应该勇敢地“走出去”。教师和学生只有真正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才能更好地将在校园里教授的和学习的理论上的知识溶入社会,更好地了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将自身所学回报给社会。通过这样的一种“引进来、走出去”式的互动,才能更快地提升整个学校以及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经得起检验,为社会所接受、认可。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4

一、展现演奏技艺

“在商言商”、“从艺言艺”,中提琴演奏艺术,中心与关键,首先是要在演奏实践中充分并且出色地展现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艺。当然这种展现要恰当适度,既不能“缺苗断空”,也不能“喧宾夺主”。

中提琴不仅以独有的艺术优长可以展现其独奏艺术魅力,而且在交响乐曲的演奏中,与整个弦乐器组一起,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作用。例如在莫扎特创作的《第40交响曲》中,第一乐章的快板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就是由在中提琴震音的陪衬下,由第一、第二小提琴八度齐奏的一段旋律,表现出痛苦、哀伤的情绪,确定了这一乐章悲怆、激奋的格调。又如在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第二乐章活泼的行板中“双重变奏”,即由中提琴与大提琴的齐奏,奏出第一主题,表现出抒情而深沉,并带有哲理思考的意味。再如李斯特创作的交响诗《前奏曲》中,也由小提琴、中提琴大幅度起伏的琶音伴奏,由铜管与其他低音乐器奏出响亮的呈示部的主题,奏出了壮阔、豪迈、庄严、崇高的人生寓意。

凡此种种,都要求中提琴演奏者必须具有坚实雄厚的艺术实力与超群出色的演奏技艺,才能使中提琴演奏艺术闪亮发光,令人陶醉。

二、把握文化底蕴

近年来,在全球各领域都兴起了“文化热”,音乐文化也应运而生,许多音乐人都愈来愈明确地认识到:音乐与艺术的竞争,说到底乃是文化的竞争。

的确如此,音乐人的文化底蕴决定制约着音乐作品的文化底蕴;反转过来,音乐作品的文化底蕴又需要音乐人以自身的文化底蕴予以呈现。由此看来,中提琴演奏员必须以自身的文化底蕴来把握、体现所演奏音乐作品的文化底蕴。因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泰勒:《原始文化》,转引自《文化学辞典》第109页,中央民族学院1988年版,北京)

要把握音乐的文化底蕴,就要弄清音乐文化是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整个艺术又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是把握中西音乐文化精神的差异:中国音乐文化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音乐的伦理价值;西方音乐文化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注重音乐的认识价值。中国音乐文化强调音乐的表现、抒情、言志功能;西方音乐文化则强调音乐的再现、模仿、写实特点。只有把握了上述文化精神的差异,才能在演奏实践中体现出中西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

三、提升音乐学养

中提琴演奏员要想提高自己的演奏艺术水准,还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音乐学养。学养是学问和修养的合称,学问即知识;修养即能力,音乐学养包括音乐知识与音乐能力两大层面。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文化哲学底蕴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20-06

一、引言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1]。文化自觉在文化哲学看来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的本质确证和人的本真存在状态,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多元文化相依相斥、相生相克、相吸相长的和谐共振状态。文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2]。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作为文化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个体存在与类存在、主体化存在与对象化存在、历时性存在与现时性存在、本土化存在与全球化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存在。哲学作为研究人、自然界和社会最一般的学问,必然源于且止于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文化,哲学就其本性而言是文化哲学。文化哲学既不是哲学在文化领域的运用,也不是哲学下属的一个子学科,而是一种相对以往理性哲学而言的新的哲学形态,是以文化本体论、文化认识论、文化历史论作为元哲学研究范式的新的哲学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从文化视域研究人、自然界和社会最一般规律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追问人类终极关怀的人学哲学。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最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作为重要的哲学理解范式,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解释模式。”[3]哲学发展到文化哲学是哲学回归哲学本真的表现,是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必然。就这个意义说来,至少是一切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都要且都会打上文化哲学的烙印,都具有或多或少的文化哲学底蕴。正如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所说: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的形成,构成一切思想和观念之隐隐的地平线……成为当代各种哲学形态所蕴含的潜流和底蕴”[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是作为我们党的理论发展过程,还是作为我们党不断发展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必然越来越凸显文化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文化哲学底蕴也将越来越丰厚。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哲学底蕴,是学习贯彻我们党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重要思想,解读、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必然和应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具有文化哲学底蕴首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否具有文化哲学底蕴。这个问题目前在学术理论界虽然还未达到完全共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哲学底蕴。2009年在黑龙江大学举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暨全国第九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它是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规格最高的一次专题论坛,哲学社科界1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与会者主要从3个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内在关联: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刻的文化哲学内蕴;二是文化哲学范式研究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效途径;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5]此次论坛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文化哲学底蕴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专家的共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深厚文化哲学底蕴本质地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具有文化哲学底蕴。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伴随着文化哲学的渗透与追问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6

一、吸收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校文化的底蕴

学校文化的底蕴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在世界文化的宝库中,中国文化传统有其独特的魅力,有不朽的生命力,它是开创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同样是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厚底蕴。

不同历史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不同。但任何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必须放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审时度势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视野下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更能产生浑厚而盈润的学校文化。

实践中,我们注意将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必须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紧密结合起来。我校将“至健至善”作为校训,以此引领所有学生做具有“健康体魄、健美心灵、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追求“善良的德行和善意的举止”作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学校努力营造“厚德益智,务实力行”的校风、“智慧教书,爱心育人”的教风、“乐学善思,求真创新”的学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是学校的办学目标。

二、传承学校自身文化,保持学校文化的延续性

厚实的学校文化底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代传承、开拓,不断丰富、长期积淀的结果。因此,在学被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进行移植。而应该面直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中寻找学校文化发展的轨迹,探寻其成长历程,挖掘自己的学校传统,在不断的预设、应答与坚守中发展创新。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毋庸置疑,很多校长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思维方式,都想给学校师生和未来留下点什么。但有的校长一上任后就不加分别地把学校精神文化推倒重来,更有甚者把个人的好恶变成学校的“个性”和“特色”。须知,一所学校的发展就是一代代校长的智慧、能力的体现,优秀的学校文化往往体现着一代代校长的远见卓识,表现出校长们的教育哲学观和管理哲学观。

为此,我们充分挖掘学校发展史,以历史上存在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等为载体,对学校各个历史时期学校文化的内涵、特征、历程进行考察,剖析学校自身已形成的文化传统,提炼并凝聚出本校的学校文化,从而构建本校现时特色的深厚的学校文化,真正实现对自身已形成的文化传统的历史传承。经过打磨于加工,我们将“用微笑迎接每天,让学习充满乐趣”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德才并举、文理并重、外语强化、素质全面”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服务至上、效益为先”作为我校的办学宗旨。我们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高举“乐学善教”的旗帜,使校园里始终涌动着“欢快、愉悦、奋进、向上”的激情。学校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为目标,力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广大师生“和谐的校园”、“学习的乐园”和“精神的家园”,让全校师生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每天都能领略诗意般的美景与惬意;感受家庭般的关爱与温馨;体验创作般的快乐与激情。

三、把握现代文化脉搏,增强学校文化的时代感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扬弃与创新的过程。她不是封闭的、静态的,而应是开放的、发展的和动态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创建学校文化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以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主体的内在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有效学校的学校文化就会从“有效”变成“低效”甚至是“无效”。

四、汲取外来文化精髓。拓展学校文化的视野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7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生命、以和为美的民族。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相对于哲学的理性思辨与伦理的实践,审美活动通过“吟咏情性”,使人的生命冲动在美的王国中得到升华,精神获取自由,意义得到形而上的超越。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表现得最为明显。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然而人们并没有放弃对于黑暗的抗争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当时,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著名哲学史家汤用彤先生对之有过精辟的论述:“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妙。”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当时的美学著述辉煌灿烂,泽溉后世,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结晶。 

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不管这里面有多少消极的成份,但是这种文化心理却使得中国人在遭遇危厄与痛苦时,能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解脱。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西方的哲学或者是以认知为特点,或者是以超验的宗教世界为指归,这两种境界都是以主客体的分裂为特征;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则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近代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也是深鉴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而倡言的。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来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周易》认为,刚柔交错、文质兼备是自然现象,而人类的文明却要止以其分,从容中道,即“文明以止”。它表明人类文明与自然天文既有一致之处,又有鲜明的区别。其精髓在于突出了人文与天人的联系,强调人类要顺从自然之道来施行教育,主动地“化成天下”。这表明了中华文化很早就确立了将人类置于宇宙一体中去考察,以自我化成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的“人文”含义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来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这亦是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来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味。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形成,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成果。它源自美学思想人物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表现为对特定年代文化危机的忧患,对再造审美理想的责任感。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来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来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中国传统美学这种注重人生与艺术的统一,追求个体与社会统一的精神品味,成为后来中国传统美学向前发展的动力。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8

【关键词】《文化苦旅》:人格构成;文化走向

一、笔端物像色彩纷呈,文化底蕴深厚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卅i》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的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骚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真正赢得读者的赞誉

在《文化苦旅·笔墨祭》一章中,曾有着一大段描写“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将文人、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按理说作者非常擅长写文化史论,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这并非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是用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文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得的。在这个群体里,有李叔同、李白、白居易、坡……这些历史人物为我们所耳熟能详,他们寄情与山水风物,或归隐田园、或遁迹空门、或吟风颂月,纵观整部中国文化史,恰恰由于这些故事的点缀而熠熠生辉。这一个栩栩如生的个体,用各自的个体人格震荡文化的湖面,撞击着思想的围墙,于是情感的碎末飞扬和荡漾起来,而余秋雨走笔“随物赋形”,将这些碎屑和波纹及时的捕捉,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赢得读者发自内心的赞誉。

三、沉郁风骨和空灵笔法融合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将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在《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作者娓娓道来,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文化的流通歇滞、人生的悲欢离合,让人读罢不仅掩卷叹息。在这近乎于悲剧般的体验里、蕴含着悲壮、深刻的美,让我们无法区分哪一处是沉郁,哪一处是空灵。只能静静的享受这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整体美感。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著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着。从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也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2]陈眉公:《小窗幽记》,北京蓝天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国维:《人间词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

[5]歌德,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9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课决胜的基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是否运用自如,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关系密切。

课前准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理解老师的辛苦,振作精神。教师也要带着平常心走进课堂,并随时应对课堂的冷场,让冷场成为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教师展现“魅力”的契机。其次是知识准备。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再创造,使之成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此外,还要参阅其他方面的知识书籍。华应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一堂课的内容就参阅了20多本相关的书籍。

其实,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前准备充分,课就上得应心得手,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就上得杂乱无章。”由此可见,课前准备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是教师展示教学“魅力”的先决条件。

二、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是促进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持的综合体。因为是“底蕴”

所以它不张扬,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因为是“人文”,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他的心智必将是豁达的,他的情感必将是纯净的,他的意志必将是经得起磨砺的。专家指出:“教师的人文底蕴是指对文、史、哲的了解,甚或是深厚的理解,甚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人文底蕴还要包括要懂得一点琴、棋、书画,会吟诗诵词,有一种人文雅士的风度和生活方式。”全国优秀教师窦桂梅就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她在写字、画画、唱歌、演讲、指挥、弹奏方面样样出色。因此,先后两次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得一等奖。她的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命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了的教育。她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和学生共同参与,一起走过的过程。课堂上她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欢笑沉思。这也正是窦桂梅老师教学“魅力”的真实再现。

三、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所谓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须的条件性的技能和技巧。从华应龙老师和窦桂梅老师的课堂上可以领悟到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比较深厚。首先,体现在他们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的理念上。他们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目标的取舍来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他们的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学生的需求、选择、爱好,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指导学生走向成功。”。其次,体现在他们的课堂提问上。他们提问的程序、方法、对象、内容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还体现在课堂调动的能力上。有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具有很高课堂调动艺术的大师。”从两位老师的课堂上不难发现:他们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地给予表扬,给学生个体表现、小组表现的机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根据的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殷切希望,产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四、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要演好一台戏,演员要讲究舞台艺术;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战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好主体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运用好讲台艺术,发挥好主导作用,要体现“学生是真正的主体”。

教师的课堂艺术发挥好与否,取决于他的备与讲。要备教学环节、备板书设计等等,这就相当于设计一出戏中的表演顺序与精彩的对白。要把握好重点、难点,在给学生“渔”时,要把方法讲透、讲活。学生只有掌握了“渔”才能成为人才,才能海阔天空地去想象,实现理想。窦桂梅老师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堂教学与华应龙老师的《分数》的课堂教学都把各自高超的教学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

厚实的文化底蕴篇10

一、底蕴从学习中来

1.学习生物学科专业知识

“厚积”才能“薄发”,“师高”才能“弟子强”,高中生物学教师必须具有广博而深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宽阔很多时,教师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可能成为生物教学的行家里手。

2.学习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实践让笔者体会到,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需要潜心研究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普通教师的经验。掌握了生物教学规律和技艺能使教师教起来轻松自如,学生学起来主动积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最近阅读了汪忠教授主编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受益匪浅。书中提到中学生物学教师,要具备教材分析、实验准备、课堂教学导入、课堂教学提问、课堂教学演示、课堂教学板书、课堂教学反馈、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结束、课堂教学反思技能等诸多方面的技能。

二、底蕴从实践中来

新课程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条件。如何选择、优化、运用教学方法,如何渗透教学理念,都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以《染色体变异》教学为例,“染色体组”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重难点。笔者查阅了有关文献,不少教师提出以扑克牌作为教具,认为某种花色从2至a共13张牌是一个染色体组。笔者最初觉得扑克牌很容易获得,学生对此也比较熟悉,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但实践下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一副牌中所有牌从外观上来看大小一样,与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各不相矛盾;其二,某种花色从2至a共13张牌可以理解成一个染色体组,但一个染色体组不一定是同时来自父方或同时来自母方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三,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学生很难将基因定位到纸牌上。经过一番思考后,笔者依据教材上雌、雄果蝇的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用蓝色塑料片制作代表来自父方的染色体,红色塑料片制作母方染色体。学生分别摆出雌雄果蝇体细胞、、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通过比较、分析,学生逐步构建出染色体组的概念,归纳出判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底蕴从反思中来

1.反思成功经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老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我们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笔者认为,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精彩之处。可以是课堂气氛比较民主,学生思维很活跃;也可以是某种教学方法、某种解题技巧的应用,教学效果特别理想;也可以是某些教育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渗透,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积细流以成江河,长期积累下来,教学经验自然会日益丰富。

2.反思不足之处

无论课前准备得如何充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因为学生是灵活的,课堂是生成、发展的。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没有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可能是没有处理好课堂思维量和信息量的关系,课堂教学的节奏没有把握好;也可能没有选择和优化好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没有突破难点,没有达成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失败、不足之处,教师应该认真反思并仔细查找根源,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期坚持下来,教师的底蕴逐渐深厚,教学必然日臻完善。

3.反思课堂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