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运营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0:01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1

移动互联网本质上是电信业与it业两个不同行业的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业务、市场结构上的特点,带来同以往电信竞争不同的竞争特点,突出表现在数据智能方面。这要求管理上加强针对性,在传统电信管理之外,加强数据业务管理。

形成管理合力,促进电信与计算技术融合,在云计算制高点上掌握数据核心技术

掌握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之一。中国移动互联网要想做大做强,首先弄清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应是数据核心技术。3G、4G等电信技术虽然也是核心技术,但只是支撑管道业务的核心,it软件技术才是作为数据核心业务支撑的核心技术。

观察美国情况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发展中,支撑数据核心业务的核心技术,不是通信技术,而是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拥有数据核心技术的it厂商(苹果和谷歌)手中。仅仅靠管道技术,哪怕是智能管道技术,在美国无法取得全局的主导权,在中国也不可能。我国在发展移动互联网过程中数据核心技术不强,突出表现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间件(包括构件)技术、平台技术(如应用商店技术),包括更前沿的云计算技术等相较美国全方位的弱势上。

电信运营商以往的核心技术,都是电信技术类型的(管道技术或管道智能技术);数据核心技术基本都是it类型的(如软件技术或软件服务技术)。移动互联网的生产力特点在iCt技术融合(Bt与Dt就比较重视这个方面)。当前运营商比较重视价值链一头一尾的设备与用户体验,但对中间的it核心技术失控,是被边缘化的生产力上的原因。这与没有同原来归属电子的it形成合力有关。

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要取得国际竞争力,首先需要拥有数据核心技术,而不能满足于仅仅拥有管道方面的核心技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条件比较复杂,单纯从管理这一个角度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形成管理上的合力,以促进电信技术与计算技术融合,聚焦于云计算这一制高点,加强形成自主可控的数据核心技术。

从这个方面说,现存的问题在于,我国软件服务业的管理部门与通信业的管理部门处于部门分割状态。移动互联网实际是电信网与电子网的融合。这种部门分割直接影响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国际竞争力,最直接表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处于管理真空状态。

软件服务业的主管部门,负有推进智能技术发展的职责和资源,是形成数据核心技术的主要推进部门,然而由于体制缺陷,造成两个问题:第一,数据核心技术游离决策视野。软件服务业主管部门不参与三网融合的决策与管理,这使三网融合缺失了“智能”要素(智能管道不算,因为其重心在管道),沦为电信网与广电网的融合。这是形成中美移动互联网差异、中国移动互联网缺智能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原因之一。第二,在业务融合上政府优势无从发挥。软件部门与电信管理部门,在历史上分属电子与邮电,始终就没有真正融合在一起。软件服务业的主管部门,无法深入通信业为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核心业务出力。美国是市场机制促使it与电信技术自然融合,中国的软件服务业一门心思钻在pC及其服务业发展中,与通信业发展脱节。运营商与民营互联网企业研发移动互联网软件处于自流状态,无法集中本来可以集中的资源,这种管理上由于行政分割形不成合力的状态亟待改变。

为了做大做强移动互联网这一目标,管理部门在充分考虑现有电信管理特点的同时,应重点针对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的特点,在云计算的服务方向上,加强对数据基础设施(iaaS)、数据业务平台(paaS)和基础服务软件(SaaS)三个方面上的产业扶持力度。重点解决几个问题:一是中国运营商目前对移动技术开放系统的影响力较弱,只是被动跟随,往往受制于人。要引导企业盯住基于开放源代码和Java的技术路线,放弃越往后将越不适应中国终端环境的wap路线。二是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移动浏览器、构件(wiDGet)和中间件平台化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加大攻关力度。我国目前在移动中间件技术方面没有形成合力,需要扭转局势。三是着眼国际发展前沿趋势,引导企业把握技术大局。例如,基于终端计算的p2p(包括可控制、可管理的p2p)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潮流,而我国企业还在着眼于控制手机终端的传统思路发展,需要站在云计算和云服务的高度认识问题,及早加强对数据同步等技术的前沿跟踪。将技术聚焦点聚集在服务层面,而非设备层面,以争取主动。

鉴于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取决于it软件服务技术的发展,建议合并软件服务业主管部门与电信管理部门,或建立电子与电信协调机制,以加大产业融合扶持管理力度。

围绕数据核心业务加强产业链协调管理力度

(一)聚焦数据核心业务加强行业管理

现有管理体制在产业的业务管理方面的突出薄弱环节,在于无法聚焦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核心业务进行有效行业管理。目前的体制是电子、电信两网融合之前的体制,它的聚焦点在电信业务,这就造成了管电信内行,管数据外行的根本缺陷。而移动互联网的大走势,恰恰是收入重心从电信业务(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变,管理体制不能聚焦于产业转型。产业转型完全成为企业自发的行为。政府与企业的行业焦距不对,形成管理脱节。

理顺之后的管理体制,当务之急,是采取有力措施,扭转由于管理空白加剧的我国移动互联网核心阵地失控局面。

(二)协调核心业务与增值业务的产业关系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2

【关键词】视频会议跨运营商H.323Sip

1前言

视频会议技术的出现,使远程会议沟通呈现了声、像、数据“三维”的体验,相比普通的电话会议,沟通效果与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视频会议产品在体验效果、部署简易性、可靠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鉴于可以减少面对面会议的次数、节约运营成本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使用视频会议,并推动着视频会议从仅在企业内部使用,向着能在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召开视频会议的应用模式发展。而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场景,就是不同企业的视频会议系统,由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提供——其中涉及的跨运营商和网络的互通融合问题,即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Verizon、at&t、Bt、ntt和Singtel等,都凭借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以托管服务、公共平台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客户提供多种类型的视频会议产品。然而,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都是一个个“孤岛”——企业内部专用的视频应用的“孤岛”,产品厂商的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的“孤岛”,不能互联互通的运营商的视频“孤岛”。

因此,要实现广泛的、跨运营商的企业之间的视频会议,实现企业之间随时进行视频会议的需求,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网络互联、网络服务质量(QoS)、nat/防火墙穿越、多种信令协议协同、视频会议终端统一编码标识、视频会议终端兼容、管理和调度系统的融合、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商务合作条款等。

3跨运营商互联视频会议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3.1总体架构设计

要实现视频会议像拨打电话一样方便,超出了任何单个客户、设备厂商、运营商或标准制定组织的能力范围。这需要在客户强烈的应用需求驱动下,视频会议行业涉及的相关各方共同努力,通过相互联合、协作来实现跨企业的、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应用。

从企业之间实现视频会议互联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跨运营商互联的视频会议网络体系架构可分为六个层面,如图1所示。

该体系架构各层次的组成与功能如下: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管理平台:由多个视频会议运营管理服务提供商(miSp,managedinterconnectionServiceprovider)提供,每个miSp负责自己客户的视频会议呼叫管理、视频会议运营管理、视频会议系统设备管理等。miSp之间相互协作来支撑跨运营商的企业用户之间的视频会议。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网络:由多个网络互联的电信运营商(niSp,networkinterconnectionServiceprovider)提供,组成一个跨运营商的具有QoS保障的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连接各个miSp、视频会议系统基础架构、边界访问控制层、用户视频会议终端。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基础架构:主要由各运营商的分布式部署的多点控制处理单元(mCU,multipointControlUnit)组成,负责视频、音频、数据的交换、处理与控制。

边界访问控制层:主要由会话边界控制器(SBC,SessionBorderController)组成,负责实现视频会议流量的防火墙穿越,以及对接入用户视频会议终端的安全策略控制等。

用户视频会议终端层:由各类型的用户视频会议终端组成。

统一信令协议:全网采用标准的Sip协议来发起、建立、修改和释放视频会议会话。

3.2统一信令协议

Sip协议的简单、灵活、易扩展等特点使其将会成为业界最流行的会话建立协议,因此跨企业、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系统采用标准的Sip协议作为其统一信令协议。对于目前大量存在的H.323视频会议用户,可通过H.323-Sip网关进行协议转接,以实现互通。

3.3用户视频会议终端层

业界不同设备制造商的视频会议系统产品具有多样性特点,单屏、多屏、网真终端,支持不同的视频编解码、音频编解码、软件版本、内容分享能力等等。不同的视频会议终端进行呼叫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视频会议是否能如预期进行。因此,需对主流的视频会议设备厂商,如Cisco、polycom、Lifesize、华为、Radvision等的终端设备进行实际生产环境下的模拟穿越测试,以验证互通性。

目前企业内部、专用、各自独立的视频会议终端编制方式,将导致跨企业视频会议的拨号复杂性以及互通问题。因此,实施跨企业、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系统时,可采用全球可路由的e.164(电话号码)编码,用户可以如拨打电话般简单地拨打被叫终端或视频会议的号码开始视频会议。

3.4边界访问控制层

企业网络往往需要部署防火墙来保护内部网络,防火墙的一些安全策略可能阻止视频会议流量在两个企业之间穿越。在用户视频终端接入网络和视频会议业务核心网络的边界部署SBC,可以在不破坏企业原有安全策略的情况下,解决视频会议流量跨越企业边界的问题。

SBC可完成视频会议用户的业务接入,实现不同网络环境下用户业务的互通,具有公私网穿越、nat穿越、防火墙穿越等功能。另外,SBC还负责在网络边界对视频会议流量进行QoS标记及映射。

3.5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基础架构

当参加同一会议的视频会议终端数量多于2个时,必须通过mCU来控制,由其完成视频交换、音频混合和数据处理等任务。

每个运营商都建设自己的mCU资源,mCU需支持级联、分布式部署,以支持众多企业客户的大容量并发视频会议。不同运营商的mCU通过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互联网络相连接,企业间的一个视频会议,呼叫方和被叫方可能属于不同的服务提供商,这时应由主叫方呼叫管理平台,根据mCU调度策略指定主叫方服务提供商的一台mCU来控制本次会议。

在过渡阶段,mCU需同时支持H.323和Sip双协议栈。

3.6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网络

通过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可构建跨运营商的、覆盖更广范围的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如图3所示。

大型niSp可以在若干个全球级核心节点通过电信级以太网交换,从而提供更好的可扩展性并减少所需的电路数量;中小型网络运营商则可以与大型niSp级联,从而可为视频会议核心业务层提供跨运营商的高带宽、低延时、低丢包率、低抖动、有QoS保障的网络通道,这也是视频会议高质量、高稳定、高可靠运行的基础。

各个服务提供商的视频会议管理服务平台、mCU、SBC都通过niSp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实现互联,从而形成了一个跨运营商、具有全球性特点的视频会议业务网络与平台。

用户终端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接入niSp互联核心网络:niSp提供的有QoS保障的链路、非niSp的电信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有QoS保障链路、互联网(internet)。

QoS是视频会议应用、尤其是高清视频服务质量保障的关键。有QoS保障的网络可优先保证实时视频与音频流量传送,确保低延时、低抖动、低丢包,用户可获得最好的视频会议应用体验。因此,用户应尽量通过具有QoS保障的链路连接到niSp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同时,为了覆盖固有的或特殊情况的用户,也尽量提供并允许用户通过互联网接入。

3.7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管理平台

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管理平成视频会议的呼叫管理、终端管理、会议管理、计费管理、网络管理以及各运营商视频会议管理平台之间的协同,是实现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的关键业务平台,如图4所示:

视频会议管理平台之间通过跨运营商视频会议互联核心网络连接,建立运营商之间的Siptrunk连接,组成虚拟的视频会议互联管理网络,实现协同的业务开展、管理与运维,如图5所示:

运营商可以从itU申请获得e.164号码资源,然后为每台视频会议终端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e.164号码。归属同一个运营商的企业间视频会议,运营商呼叫管理服务器对被叫终端e.164号码进行解析,在企业之间建立视频会议连接;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呼叫,会议主叫方运营商发现不能在本地解析被叫终端的地址,于是将解析请求发送到其他互联运营商的呼叫管理服务器,若其被叫终端号码已在某个运营商注册,则其服务商将返回解析结果,呼叫管理服务器会对主叫和被叫方的安全策略进行验证,各个企业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安全策略,当双方的安全策略都验证通过后,才允许建立呼叫连接。

协同管理服务器提供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的访问接口。例如涉及运营商之间会议预约信息的共享,网络链路质量信息、视频会议系统设备运行信息、用户终端设备运行信息等的共享,计费信息共享等,以实现运营商之间协同开展视频会议业务、协同维护视频会议网络与终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视频会议业务使用报表等。

4结束语

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沟通效率,未来无疑将成为企业首选的沟通手段,跨运营商的视频会议将为企业之间的协作沟通带来崭新的局面。本文提出了构建跨运营商视频会议网络的体系架构、层次设计策略及各层次关键设计思路,其实现还需联合全球电信运营商、众多视频会议产品设备商协同努力,并制定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JohnBartlett.B2BVideowithBt-Conferencing[eB/oL].(2010-07-13)[2012-06-20].http:///blog/225800026/b2b-video-with-btconferencing?pgno=1.

[2]JohnBartlett.B2BVideowithBCSGlobal[eB/oL].(2010-08-05)[2012-06-21].http:///post/226600117/b2b-video-with-bcs-global?pgno=1.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3

2015年被普遍认为是“互联网+”元年,许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扶摇直上,而传统企业则面临着巨大挑战。“互联网化转型”成为年度热点词汇,同时也是摆在诸多企业管理层面前的一大难题。那么,“互联网+”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意味着什么呢?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给出了他的答案:“总体而言,‘互联网+’对中国电信行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诚然,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通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收入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与此同时也为运营商打开了通向未来企业发展“新蓝海”的“新通道”。对于高层决策者来说,“互联网化”是企业改革、转型的方向;而对于基层执行者来说,“互联网化转型”应落实到企业运营及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呼叫中心

一直以来,呼叫中心是面向顾客提供咨询服务、收集顾客意见建议的客户服务中心,是企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机构,呼叫中心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在迈入“4G+”的新时期,通信运营商产品体系、业务流程、知识架构均有较大调整,对于呼叫中心的一线员工来说,需要开展高效的培训方能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基础技能。然而,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通信运营商的呼叫中心正面临着如下三大挑战。

1、业务知识日益复杂化

2015年2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放LteFDD网络经营许可证,意味着中国通信运营商正式开启“4G混合组网”时代。同年,三大运营商先后宣布推进“4G+”试验与商用。极速的4G网络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呼叫中心带来了新的难题:全新的网络制式、套餐体系、业务受理流程要求员工进一步充实自身知识储备。与此同时,系统、高效的培训方式的应用亦成为新时期运营商呼叫中心迫在眉睫的工作。

2、员工队伍日益年轻化

呼叫中心最宝贵的财富即具备良好服务意识、一流业务能力的员工队伍。随着90后员工日益增多,呼叫中心的队伍也日益年轻化。90后员工成长于互联网浪潮兴起的时期,相较上一辈人来说,他们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独身子女家庭所带来的舒适环境使得他们普遍缺乏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的精神,传统的填鸭式培训方式已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3、学习时间日益碎片化

通信运营商呼叫中心业务知识具有种类繁多、更新频繁、时效性强的特点,要求员工时刻学习、储备新的知识以应对用户的各类咨询、受理与投诉。然而,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追求极致效率的运营流程以及年轻员工对于自由支配时间的需求迫使呼叫中心无法像以往那样通过集体授课的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常规培训。基于此,如何将员工碎片化的时间最大化利用,有效开展专项培训,成为新时期呼叫中心的一大难题。

呼叫中心的“互联网”基因――“沃查”app

2015年3月,针对呼叫中心当前普遍面临的三大挑战,上海联通客户服务中心在部门内部成立了“互联网+”研究小组,对10010热线呼叫中心面临的几大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对象除了通信行业呼叫中心外还包括其他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呼叫中心。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呼叫中心多采用集中式短期培训方式。以培训对象来划分,在新员工培训方面,现阶段呼叫中心主要通过培训师授课、实习演练、考核结业等方式开展,部分紧急项目甚至存在“以考待训”的情况。这样的培训模式普遍存在培训流于形式、学员短时间内学习压力过大等弊端,新员工在培训期间大量流失现象严重,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招聘压力及无效的培训成本支出。在在岗员工培训方面,呼叫中心多采用专家授课、在线学习、定期考核的方式开展,存在培训模式单一、员工接受程度低等问题。综上,呼叫中心固有的培训体系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运营环境,传统培训模式亟待创新。

为有效解决呼叫中心存在的上述问题,上海联通客户服务中心“互联网+”研究小组以“二提升二降低”(即提升员工业务能力、提升员工学习积极性、降低优秀员工离职率、降低员工新业务学习周期)为抓手,对标同行及标杆互联网企业呼叫中心的培训模式,同步参考当前互联网上热门的学习类应用软件设计思路,创新性地提出了开发运营商行业内首个面向呼叫中心员工的游戏类培训app软件方案:“沃查app”。

通过与专业app开发公司合作,研究小组先后完成了app开发需求书制定、框架搭建、功能设计、内容编撰、后台管理模块设计、功能测试、服务器压力测试等多项工作,历时近半年时间,“沃查app”首期版本于2015年9月正式上线。截至2016年1月,“沃查”app已完成7次迭代,形成较成熟稳定的版本。

正如雷军所言: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对于“沃查app”来说,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即为产品的用户。为提升员工参与感,app从标识、名称到各个模块的内容都由近千位客服人员投票产生。以模块名称为例,经所有一线客服人员投票后,“学习”、“娱乐”及“积分排行”3大模块最终分别被命名为:闭关修炼、笑傲江湖、风云榜;而学习板块内的“客服板块”则被命名为“莲花宝典”,意为联通话务员学习宝典。通过“用户”参与的形式设计出的产品自然备受“用户”欢迎,而风趣生动的命名方式更为“沃查app”注入了鲜明的“互联网”基因(如图1、图2)。

1、“学习专区”定位为“移动知识共享平台”,即手机客户端知识库。“学习专区”下设9大模块,囊括热线、营业厅、集团客户、网络建设等渠道内容,其中热线渠道知识内容由呼叫中心自主编辑,其余板块知识由上海联通其他对应部门负责维护添加。无论是呼叫中心客服人员还是公司各部门员工,均可随时随地登录app了解、学习最新的知识内容,实现了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如图3)。

2、“娱乐专区”设计思路主要为“寓教于乐”,即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学员学习积极性,从而带动提升业务水平。“娱乐专区”下设3大模块:闯关答题、pK答题及在线考核。其中“闯关答题”采用设置关卡、闯关获取积分的游戏模式鼓励员工多参与答题;“pK答题”采用“一对一”pK竞技模式,pK双方在一定时限内回答同一套题目,以一定积分为赌注,得分高者赢取得分低者积分,巧妙利用了年轻员工好胜心的特质,在游戏中提升其业务水平。“在线考核”则主要为管理者设计,支持学员定期考核、问卷调查等功能(如图4、图5、图6)。

3、“积分排行专区”主要为“娱乐专区”提供支撑。学员在“学习专区”进行知识储备后通过“娱乐专区”获取答题积分,积分结果将在“积分排行专区”显示。此外,“积分排行专区”另设了“营销排行”板块,可实时展现呼叫中心各员工的营销排名,助力呼叫中心服务、维系、营销一体化工作(如图7)。

“沃查”app培训效果分析与总结

截至2016年1月,“沃查app”在上海联通10010热线呼叫中心已完成所有员工的注册登记,app日均答题活跃度突破60%,这意味着有60%的员工每天至少登录答题1次。日均答题量突破1.5万题,即人均答题量突破15题/人。通过app在线提交的问题与建议已突破500条,对于优化热线运营流程、app产品设计、人员业务知识的提升起到了显著效果。通过跟踪对比发现,app上线6个月以来,上海联通10010热线呼叫中心员工日常业务拨测成绩月累计提升近10个pp。

为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深化推进“沃查app”与热线运营相结合,上海联通客服中心先后开展了以“Ucanuup,nocanuask”为主题的app有奖主题竞赛、以“一卷沃查风云榜,囊尽客服奇英才”为主题的app积分有奖活动。活动开展以来,app用户活跃度稳步提升,客服人员学习激情得到进一步释放,真正实现了全员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效果。为何“互联网”基因打造的“沃查app”能够起到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化被动“填鸭式”培训为主动“娱乐式”学习

传统呼叫中心的培训模式主要为老师教、学员学,老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模式将业务知识以类似“填鸭”的方式传递给学员。自觉好学的学员通过课上记笔记、课后做习题巩固等方式提升业务水平;普通的学员则只能靠课堂学习、领悟的方式掌握新的知识。“沃查app”娱乐专区的引入则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用户可随时随地登录app参与答题游戏,娱乐的同时既赢取积分还可兑换相应奖品。老师不再需要监督学员学习,学员也无需课后抽出时间来完成大批量的作业,为双方减负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填鸭式”培训向“娱乐式”学习的转化。

2、化“枯燥刻板”式考核为“生动风趣”类答题

呼叫中心业务培训的闭环即为业务考核。检验一个员工是否具备上岗的条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为知识考核。传统的考核模式通常需要将待考核的员工召集起来,采用笔试或机试的形式对其进行效果检验。这种考核模式一方面对场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极大地占用了员工的工作时间,效率低下。“沃查app”考核模块的引入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生动风趣”的题目设置,题库随机生成、定时推送的方式,实现异地、同步答题考核,有效提升考核效率及员工接受度。

3、化“加班加点”的灌输为“润物细无声”的提高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随着国内全面加快3G的商用进程,基于3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得到了全面提升。并且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处理能力的持续提高,搜索、博客、电子商务、Voip、定位、邮箱、下载等以往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业务,正在移动终端普及和应用,一个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方便接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带来的通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融合的同时也使通信产业的业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通信行业中,运营商的垄断地位和价值链的角色价值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对行业价值链的冲击,成为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状分析

1.1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弱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给原有的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通信行业价值链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服务在整个价值链中的收入比重越来越大,传统的语音和短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基础网络对业务的影响作用正在减弱,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开始降低对电信运营商的依赖,直接与终端客户进行接触。而新浪、腾讯百度等传统互联网领域的巨头,基于在传统互联网领域累计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也加速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渗透,它们开发的手机QQ、网络电话、米聊等更是直接对运营商原有的语音和短信业务带来的挑战。

1.2产业链创新的主体和方式在变化

在通信行业中,电信运营商已经不是技术进步和业务重组的核心力量了。不管是设备制造商,还是服务提供商都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的重要竞争主体。以往的通信行业中,运营商处于主导地位,各种服务提供者必须通过运营商才能够提供给终端用户,创新方式主要是通过基于对运营商的应用服务进行创新,而当今的创新已经超越了移动运营商,更多体现在对具体的商业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你可以定制手机地图软件,就可以即时了解自己的出行路线和位置。针对这一服务,你只要付很少的流量费,而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向运营商支持较高的服务费。

1.3运营商被管道化的形势越来越严重

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作为电信运行商的增值业务来运营。在这种体系下,网络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提供,标准和管理都是由运营商来执行,由此运营商也同时主导了整个产业链。符合运营商要求的服务商和内容商,才能够通过运营商的网络传达给用户,然后从用户那里获得分成。现在以苹果、谷歌等为代表的内容和服务的提供者逐渐参与到价值链中,他们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在获得价值增值的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生态。许多内容提供和服务提供商通过硬件的形式提供内容和服务,电信运营商和服务商沦为服务和内容提供商的管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4原有的业务模式受到了冲击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也使原有的通信运营商的基础业务收到了很大冲击,原有的业务模式和业务体系均遭到破坏性创新的威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移动通信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基本的业务体系、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移动智能终端的融合使移动实时信息、移动Voip与互联网服务融为一体。很多低价格的服务应用正在不断替代运营商的原有的最基本的通信服务。例如现有运营商最基本的语音业务正在面临着QQ视频、米聊、微信等创新性业务的挑战。原有的最大的增值业务如短信、彩信等正在受到各种服务应用的替代。

2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策略

2.1做好角色定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应该抛弃以往以我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运营商应该及时调整心态,直面挑战,选择自己最优出路。首先,电信运营商要能够了解移动互联网产业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成长趋势,并认清自己的劣势和优势,能够明晰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角色定位。只有找到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好的角色,才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壮大自己,以及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扮演好下列三个角色:移动信息化的引领者,平台运营的主导者,职能管道的提供者。

2.2担当平台运营的主导者

平台运营是构建移动互联网应用所需的最基础的能力,并能够利用该平台为价值链上的企业提供服务。作为电信运营商应该针对价值链上各个企业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进行分析,并结合价值链各企业进行合作,不断开发创新服务和产品。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终端用户和产业链各方的需求,电信运营商应该聚焦以下几类平台并形成核心优势;一是核心能力开放平台,包含定位、短信等基本网络功能的开放;二是内容和应用聚合平台包含打造服务门户、应用客户端、应用商店等;三是终端管理平台,把握与用户交流的第一界面,降低终端门槛,让终端更容易接触到聚合的服务。

2.3以用户为核心发挥接触面优势

管道资源是运营商在2G时代最重要的资产,当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管道的重要性依然能够体现出来。电信运营商应该发挥自己在用户基础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用户资源。由于在以往的运营中,电信运行商都有大量的客户,并保留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资料,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挖掘用户的爱好兴趣和需求,并且能够根据需要为客户推荐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为此电信运营商要尽快改进传统业务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整合,建立强劲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实现基于整个产业链的自动化营销和数据化营销。

2.4做好智能管道

智能管道是相对普通管道提出的概念,智能管道就是提高管道的价值和网络的承载能力,对于用户而言就是能为用户提供无线、有线的一体化融合的最优接入。第二就是能够基于流量、业务和用户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就是对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够更有效地调度电信运营商的资源。

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服务提供商和硬件制造商对移动互联业务的蚕食,电信运营商要能够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获得持续优势,就必须在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上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发挥自己传统优势,才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相关企业的博弈中取胜。

参考文献: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5

探索创新:推进“互联网+农业”整体发展

自“互联网+农业”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以来,集团受到了各地政府、企业、涉农组织、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日前江西省农业厅、安徽省农委、沈阳市农委、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河南省农科院、新华社等单位纷纷组织“互联网+农业”大讲堂、高峰论坛等活动,邀请农信通集团董事长李勇分享关于整体推进“互联网+农业”的新思路、新策略。李勇在各大论坛中结合“互联网+”与信息化的本质区别指出:“互联网+”与产业信息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对原有产业链、价值链进行了重构、再造、优化及提升。“信息化主要体现在提升生产效率上,而‘互联网+’的核心特点是在线化、数据化以及跟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农信通集团在推进“互联网+农业”的普及应用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变革运营模式,目前已探索出“7+3+2”的“互联网+农业”实施体系(7: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现代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电子商务、众筹模式、o2o模式;2:互联网思维、新模式及新机制)。目前,农信通集团以“互联网+农业”为主要抓手,以“1+3+6+n”为核心支撑(一个平台:智慧农业综合支撑服务平台;三个中心:“互联网+农业”资源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基于12316的“互联网+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六大支撑系统: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农业电子商务运营、智慧物流综合调度、农业互联网金融、农业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服务;n个应用系统:“互联网+全国乡镇农技推广”系统、“互联网+粮食高产创建”综合支撑服务系统、“互联网+设施农业”物联管理系统、“互联网+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物联管理系统、“互联网+新经营主体”专业信息服务系统、“互联网+农业投入品监管及移动执法”系统、“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系统、“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服务系统、“互联网+农业产业化”集群监管GiS系统等),目前已在河南、江西、湖南、湖北、河北、甘肃、黑龙江、安徽等地广泛开展相关业务,为各地区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弯道超车增强了动力,为区域农业品牌建设和农产品销售疏通了渠道,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提供了便利,为政府部门强化服务能力拓宽了平台。

服务下乡:推动涉农电子商务跨越发展

在推进信息服务下乡领域,农信通积极探索创新型发展模式,成立了河南新农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专业致力于农牧业投入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及综合信息服务的全国领先企业,公司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以农业生产资料电商平台――神州农易、畜牧生产资料电商平台――神州牧易为核心,重点打造“新农邦”电子商务平台,面向涉农群体提供安全、放心、可追溯、高性价比的农业产品和及时、便捷、权威的技术服务与信息服务,构建以高效的生态链和价值链为核心的“新农邦”电子商务体系,为创新变革农牧产品交易格局、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注入强劲动力。

神州农易(http://ny.365960.cn)是“新农邦”旗下专业的农资电子商务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结合o2o的运营模式,重点为农资厂商、贸易商及农村消费者提供农资产品交易、信息咨询、物流配送、供应链融资等业务服务。平台经过不断的资源整合与功能完善,最终将实现管理精细化、网店体系化、服务极致化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神州牧易(http://my.365960.cn)是“新农邦”旗下专业的畜牧业电子商务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也是国内首个实现畜牧投入品全程可追溯的o2o电商平台。业务范围包括畜牧生产资料交易、生鲜畜产品交易、畜牧信息化建设、互联网金融、养殖及疫病诊疗服务等多个方面。平台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服务全国养殖及畜牧生产资料企业,以互联网思维和电子商务提升畜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中国乃至全球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新农邦平台最大特色即是安全可追溯,入驻新农邦的商家及产品均可通过二维码、RFiD等方式实现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质检、运输所有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追溯,全环节杜绝假冒伪劣,并设立一亿元农资安全基金,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新农邦可实行先行赔付。

集成服务:推动信息进村入户

2014年4月10日,农业部在北京、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苏、浙江、湖南、甘肃10个省市正式启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同年5月29日,在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现场部署会上,集团与北京、河南、湖南、甘肃四个省、市签订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打造村级信息服务站点――益农信息社(以下简称:益农社)。2015年,集团的益农社建设范围拓展至江西、湖北、黑龙江、山东等地,正在通过集成现代服务,全面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及信息文明建设。

农信通深度认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农业部关于该项目的服务理念,不断突破建设思路,革新服务模式,逐步探索出了以“买、卖、推、缴、代、取”为六大核心功能的益农信息社运营模式。与此同时,积极不断整合、集成各项现代服务内容,完善益农信息社惠农功能,逐步对接了新农邦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了中原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小额存取款及金融信贷等业务;联合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企业为农村生产经营者提供保险申购、病虫害及重大疫情保险理赔等服务。

在益农信息社的经营管理上,集团突破垂直管理局限,采取合作社加盟方式,进行市场化运营,实行社会共建、市场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托集团搭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益农信息社对合作方及平台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认证,同时集成现代信息、支付、物流、配送资源,完善益农信息社功能。采取向益农信息社倾斜的利润分配机制,为农村信息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优质、便捷的服务平台。经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目前集团已探索出益农社“飞机场”运营模式:益农社作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好比“飞机场”,各第三方优势资源好比航空公司,凡是能够为农民提供便利服务的第三方资源都可以在益农社“飞机场”平台上停靠,但是必须按照相关服务流程开展业务。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视察农信通集团搭建的漯河市临颍县北徐庄村益农社。集团董事长李勇向副总理详细汇报集团运营模式、益农社发展规划及其“飞机场”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集团在全国共建设运营益农信息社5000多家,预计今年年底,将在全国建站突破10000家,为亿万农民提供现代信息服务。

服务进城: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电商及城市涉农生活综合服务平台

在服务进城――城市涉农生活消费引导版块,集团结合城乡发展需求,迅速整合资源、部署战略,率先打造独具特色的“互联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2015年4月11日,集团董事长李勇于安徽石台县召开关于成立“互联网+县域行”工作委员会及“聚农宝”事业群的部署会议,“聚农宝”商业模式正式启动。该模式通过以“魅力城乡?香油网”休闲农业服务、“聚农宝”农业众筹、“神州农宝”安全农产品电商三大平台为主要业务支撑,以县级实施推进模式为载体,结合物联网实景监控、产销过程追溯、种植预定、品牌塑造、特色活动、主题旅游、文化宣传等手段,加快休闲农业、民俗文化、安全农产品、现代涉农体验等的进城步伐,全面推进中国休闲农业多渠道发展。该模式已成功在安徽省石台县、天津市武清区开展试点,极大调动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与购物安全感,为特色农产品输出开辟了捷径;同时为农民、市民、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了最便捷、最全面的综合信息服务,打造出了生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休闲农业运营体系。

“神州农宝”是标准化的B2C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河南区域优质农产品电商销售为主,辅之以全国名优农产品及综合服务。凡入驻该平台的产品,均可实现全程追溯查询,实现从田间到舌尖全过程监管,并可通过全景漫游形式进行实景体验式电商购物,在确保产品品质同时增强购物体验。

“魅力城乡・香油网”则是由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支持指导,农信通集团开发运营,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方便城乡居民休闲消费,引领休闲消费新业态,全面推进休闲农业信息化发展,以城市居民吃、玩、闲、购为主要服务内容,打造全国最权威、最便捷、最有价值的休闲农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聚农宝众筹”是农信通集团旗下专注于农业领域的众筹平台,在这里可以发起农业梦想、创意,优质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公众筹资、筹市场、筹智、筹技术……以“我的茶山、我的果园、我的牧场、我的花园、我的鱼塘……”等服务品牌为抓手,安装视频监控与物联网应用系统,利用中国移动强大的4G网络,为消费者提供可以实时监测、并可实现消费者与园区互动对接的实景体验式的电商。该产品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消费者的参与感,给消费者带来很好的消费体验。

整合资源:打造农业培训教育产业

为进一步夯实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提升涉农主体综合素质,为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营造科学、积极的文化氛围,北京农信通集团、河南新农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科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欧农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委员会等单位联手打造新农邦商学院(现代农业发展学院),面向政府、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以农业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经营管理、规划设计等为主的培训。与此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中国智慧农业研究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科技转化领域为企业、社会贡献心力。

目前,集团已在河南鹤壁建成技术研发、中试、推广、服务基地――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农业科技互动体验中心。该项目是以都市生态农业为主导,以农业高科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控制、人工智能等)研发、展示、体验为主要手段,打造集前沿耕作栽培、未来概念农业、设施与都市农业示范及安全食品消费、休闲旅游推广、科普教育等亮点功能为一体的高端产业园区。项目总占地284亩,一期84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全网ip化移动互联网

一、引言

我国3G牌照发放以来,各电信运营商的3G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用户渗透率逐步提高,但电信业赖以生存的各个方面都在经受空前严峻的挑战:大量互联网新业务的出现,使得电信运营商的话音业务和有限的增值业务不断贬值与被边缘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大量新型终端的出现,在带来巨大的网络流量和信令压力的同时,引领了信息通信业务的发展,也使得运营商的传统主导性和重要性逐渐降低;产业链的重点和利润向上层业务与终端转移,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新型、轻型运营商凭借技术、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大举进入电信服务业,并获取了大部分利润。电信企业要怎样转型,由电信化企业转型为移动互联网企业适应新业务、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变的越来越迫切。

根据爱立信的统计,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移动通信数据流量就已经超过了语音流量。根据预测到2015年全球的移动数据业务比2011年增加26倍,届时移动数据流量中将有60%为视频业务。2010年中国移动公司的忙时数据流量占到全网41%的带宽,中国移动本身的数据流量2012年已经超过了整个移动话音流量。“电信业务正在趋向于互联网化。”

电信业务趋向于互联网化不仅仅来自于内部的转型需求,更多的还来自于外部竞争压力所迫。腾讯推出微信、小米推出米聊、苹果的imessage、Viber提供免费电话、acetime支持iphone和ipad用户的免费电话以及视频通话,这些免费的应用给运营商带来了冲击。正如中国移动集团总裁李跃所说:“互联网商业模式对我们的竞争,十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始终给公司巨大压力。如果没有政府的保护,电信运营商没有各种进入门槛,我们的语音业务,就有可能被互联网公司取代。”随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用户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比例大幅增长,2013年预计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将超过50%。

二、微信等移动互联网ott业务快速发展对于运营商移动网络的影响

业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带来时延短、速度快、流量大等特点,从去年开始,以腾讯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开始蚕食电信运营商传统语音、短信业务市场。根据工信部今年数据显示,由于微信、微博等业务的替代效应,运营商的点对点短信业务量有了明显的下滑,但ott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信令资源的占用又成几何式的增长,终于引发了今年4月份中移动与腾讯同台论战,并引起了微信是否应该收费的全民关注。

以下我们从技术层面解析下为什么微信ott业务快速发展会严重挤占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信令资源,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此现状。

随着这两年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类似手机QQ、手机微博、微信等手机应用软件的使用,会带来大规模小数据量的频繁交互,该类业务流量的建立和释放一般是通过信令信道承载的。

那么,频繁的小流量数据交互大量消耗信令信道资源,导致信令量的增幅远大于业务流量的增幅。简单来说,这些应用会周期性地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报文保证用户永远在线的状态,引起已释放的连接重建。为了保持永远在线的状态,各种应用客户端会向服务器不断发送“心跳”,保持其“永远在线”状态。

根据统计,智能终端上这类软件所引发的无线信令流量是传统非智能终端的10倍以上,这进一步增加了智能手机产生的信令。同时,必然会影响终端与网络之间的空中接口的信令处理能力,那么一旦信令信道发生拥塞,就会导致空口资源的调度失控。这时,即便空口资源是空闲的,终端也无法使用。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雪崩效应,当终端申请不到空口资源或链接不上网络,就会不断重试,导致信令信道更加拥塞,直到瘫痪。

三、移动核心网网络的演进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改变

那么我们讨论下相应的信令风暴在国内各运营商的网络中各有什么影响呢,当前国内三大运营商核心网侧设备绝大部分已完成设备硬件升级,核心网网元设备已升级至软交换设备,实现了控制与承载相分离,但国内网络升级的模式是2G网络与3G网络叠加组网,还未全网升级至3G网络,只是部分局向完成了ip化升级,相关网元内部实现了信令ip化承载,全网绝大部分网元之间的信令还是承载在原有2G、2.5G的tDm网络上。因此当前类似微信这样“永远在线”的应用,对信令的占用更多的是在传统2G、2.5G的网络上,如果“心跳”过快过多,就会导致运营商的网络出现问题,甚至瘫痪,但在3G网络应该游刃有余了,下面我们分析下不同时代的网络结构下用户的上网方式:

让我们先从2G网络聊起吧,遥远的2G时代(10来年以前),数据通信设备还未普及时,这个时期还没有针对数据通讯的分组交换设备,移动网络主要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接入网就是2G时代的基站(大家随处可见的大铁架子)和基站控制中心,手机用户通过最近的基站,注册并可以使用短信和通话等服务。核心网就是完成各种电路交换,帮助海量用户接通电话或者短信的核心设备(可以理解为云端核心的服务器)。通过电路交换域可以上网么?答案是可以的,可以通过附加模块使用数据服务,但是速率非常低,十几K。关于升级?接入网的设备众多,部署艰难,费用昂贵,相对而言设备制造商的利润也高,一卖就是以万台为单位,遍布全国。核心网设备智能化程度高,设备数量少,容易直接升级换代,反而容易成为购买基站后的赠品。以上的特征从2G到4G都适用,即:运营商升级核心网比较容易,升级接入网很艰难。

2.5G到底是什么:大部分用户经常有疑问:同样的手机,同样的语音短信服务,为啥开通了上网服务的号码就是2.5G,其实手机,基站,电路域都没有硬件上的变化,只是增加了分组交换设备(分组域),把需要上网服务的手机用户引导到这边来实现。分组交换域的主要设备就是GpRS服务节点(SGSn和GGSn),它让希望享受上网服务的2G用户可以直接接入互联网(通过BSS,SGSn,GGSn,再到wap网关或3w网关)。所以作为我们通讯设备商来说,其实只有2G和3G的区别,2G接入网可以和3G核心网互通(比如上图),3G接入网也可以连通2G核心网。2.5G更多的是个形象比喻,可以GpRS上网的2G用户。大家观察上图,最明显的特征是:BSS(2G接入网)同时和电路域及分组域相连,公用空中信道。也就是说,上网所占用的信道过多,总信道容量是一定的,确实可能导致传统语音短信与上网服务难以共存。举个例子:空中信道的功率是可以由运营商随时设置的,以前丰泽大楼上网的同事很多,当打电话的同事一多,手机上网有时就不灵了,打电话给网管后台进行特殊设置,就可以解决局部网络拥塞问题。这也折射出接入网容易成为业务性能瓶颈。3G网络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发生信道拥塞?3G网络对于2.5G网络上的进化在于:电路域进一步把语音和信令分离,引入多媒体网关,能力更强,且统统把底层协议改造成基于全ip。这个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海量的2G接入网鸟枪换炮成3G接入网。所谓3G或4G的核心技术,都是在接入网上的寻址方式革命,理论上可以把信道总量,资源及连通效率提高数十倍以上(4G更高)。

四、全网ip化对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促进作用

3G时代是否会发生信令拥塞事故?

接入网的容量即能力大幅提升,基于ip的全网互通,目前的压力理应不再是瓶颈,但如果实时海量数据业务成十倍的提升,也有可能迎来新的拥塞故障。核心网的全ip升级和容量提升相对容易很多,通常不会成为业务瓶颈。用户上网的信令流程是怎样的?很简单,通过信令来回握手建立协议上下文,然后数据包就可以飞来飞去了,除非一方断开数据链路。

因此要支撑当前人们使用类似微信这样“永远在线”的智能应用的业务需求,还需要运营商修好内功,做好网络升级部署,适应网络技术的演变,市场的快速发展,做出相应的变革实现移动互联网快速转型。

人们建立了移动互联网来对通信进行革新,同时为电信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服务提供商及其客户带来众多想所未想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使互联网移动起来,它还为数以百万计的移动电话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基于位置和时间的随时随地的服务。

互联网协议(ip)技术是推动移动互联网成为现实的动力,它能够顺畅处理移动网络上所有类型的通信。人们付出了巨大努力来开发支持新型实时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新ip标准。有许多工作组,其中包括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和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都在努力构建一种支持移动通信的全球ip网络。

这一工作考虑到了以前所获得的经验,即任何通信种类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自然的结果。移动互联网将建立在现有的和即将出现的技术之上,从无线应用协议(wap)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到高速第三代(3G)业务。

为了理解全ip网,有必要先来了解ip。ip是正在持续发展的一组重要技术,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将有望实现几乎无限的地址容量。作为一种能够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且不会牺牲质量或性能的真正的多媒体技术,ip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移动网的ip化对于网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它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的性能、新业务支持能力和用户体验,并且保证移动网的长期演进和发展。

构建更安全的架构:区别于传统的tDm网络,ip网络具有灵活的自主路由寻址能力,这样可以很方便实现移动网元之间的备份功能,保证BSC/RnC实现到主备mGw/SGSn的备份,或者BtS/nodeB到BSC/RnC的备份,这样在这些网元节点故障情况下,业务能够得到恢复保护。更高的容量和带宽:HSpa技术引发高达5倍于GSm的传输带宽需求,传统SDH方案面临资源瓶颈,并且扩容难度较大。采用ip组网方式能够为基站提供Fe/Ge接口,Fe相当于50个e1的带宽,基本上可以一劳永逸满足基站的带宽要求。同时,整个网络能够提供10Ge以上的带宽,接入更多的基站,而且保证接入基站同时可以接入更多的其它业务。更低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传统e1、SDH、微波建设和扩容成本较高,HSpa技术将引发传输成本飚升,网络需要持续扩容;而且基于tDm方式传输资源难以共享,带宽资源利用效率低。采用ip组网方式后续端口扩容少,相比传统的tDm组网,ip设备成本和网络维护人力成本低。更高的复用效率,可提供差异化服务:传统tDm组网方式采用刚性管道模式,不同接口之间的带宽无法共享,带宽资源复用效率较低;而且不能针对业务进行分类传输管理和差异化服务。基于ip分组的组网方式可以在链路上进行带宽复用,有效提升带宽资源的利用效率。

ip组网支撑更丰富的业务,提升用户体验:从实用经验来看,传统SDH组网很好适应了语音业务的承载,但是对于多业务支持,特别是ip业务支持方面能力较弱。基于ip的组网不仅可以解决语音业务的承载,而且可以实现综合业务承载,提供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增值。基于ip的弹性管道(200ms缓存、wReD流控技术支撑)很好适应了数据业务的tCp流量机制,传送效率和速度更快,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可平滑演进支撑全扁平化的移动网络架构,支撑FmC架构:基于ip的组网天然可以支持基站之间的本地交换,RnC/BSC之间的本地交换,这样可以支撑构建一个完全扁平化的移动网络架构(Lte/Sae:致力于推进移动网络的扁平化)。

根据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司移动网络演进的方向,集团总部针对移动网络全网ip化的进程进行了统一的部署,明确了中国联通ip化改造的安排。计划2013-2015年完成移动核心网ip化改造,ip化的推进将有效降低移动长途网络建设投资,最终实现现有5张长途网的整理,将简化现有分层的网络结构,提升投资效益,降低网络运行成本,节省传输带宽,降低承载网络建设成本,将为公司网络升级至4G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我司集团总部对于全网ip化进程部署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7

“我们第一次组织的会议,当时参加的人只有2000多人,交易的手机总量只有400万部。”6月15日,在广州举行的2012年中国电信天翼3G手机交易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的演讲中透着几许感慨。

对比今天,整个中国电信的CDma产业链已经非常庞大。这一届的手机交易会上,来自CDma产业链上的手机芯片、软件平台、手机制造、销售等互联网应用开发共有两万多人参加。

然而,让王晓初更高兴的是另一组数字,交易会开幕当天,中国电信与合作伙伴共签订了总量达到7200万部终端手机的采购协议,其中智能手机占到4000万部。

推动终端市场的更加繁荣,才能带动整个CDma产业的发展。不过,当下中国电信也面临着转型、转变。如这次签约的一个亮点是包括苏宁、国美等电高渠道在内的5000个卖场认购1000万部终端手机,中国电信正在加大直供与电商的渠道。

智能机已经成为市场首选

在3G天翼手机交易会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事实上,如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小伟所说,这已经是整个市场的大势所趋。

据杨小伟介绍,目前整个CDma产业链上游各类合作伙伴总数超过400家,其中手机厂商突破200家,终端款数已经接近1300款。目前,中国电信3G用户总数达4556万,整个市场对智能机的需求增长快速。

而据广东电信方面称,该公司3G手机用户已经突破1000万户,其3G用户目前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超过50%。

交易会期间,华为与中国电信联手举办了华为ascendC8812手机销量破百万庆典,而达到这一百万销量,仅仅用了50天时间。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在采访中表示:“目前,用户体验驱动行业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终端厂商需要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在天翼手机交易会上,华为近距离与消费者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对智能机的需求。

事实上,目前消费者对智能机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今年展会上,摩托罗拉在CDma手机各价格段上均有产品布局,既有中高端商务机Xt889,也有一千多元的音乐手机Xt553。其中,Xt553就是主打年轻人市场,并以音乐机为特色,专攻细分市场。

与摩托罗拉的全方位产品布局不同,HtC更注重高端市场,在此次论坛上,HtC推出的基于天翼3G网络的HtConeXC,就是一款高端手机产品,高达5399元的售价,无疑已经成为手机市场里的最高端产品。

中国区总裁任伟光认为,HtC更注重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也贴近运营商的差异化需求。HtConeXC有面向三大运营商的三种版本,电信版的oneXC采用双核,增加了双卡双待功能,并保留了影像处理和Beats音效,“oneXC这样的配置更贴近CDma用户的需求。”

目前,所有手机厂商都在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天语手机副总裁倪刚在采访中表示,在3G市场的开拓过程中,与运营商的合作对于所有手机厂商而言越来越重要。在未来的5-10年,天语希望成为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伙伴。

此外,结合云计算发展趋势,天语和阿里云合作,研发适合中国用户使用的从3.5英寸、4英寸到5英寸不同尺寸,从单核到双核的手机产品。

联想也在加大与中国电信的合作,去年试水wCDma千元智能机后,联想手机的出货量迅速增加,在运营商渠道中的占比亦从2%攀升到了13%。现在,进入中国电信CDma千元智能机市场,联想的目标就是贴近中国电信用户需求,联想副总裁冯幸表示,去年三大运营商的补贴总额高达600亿元,今年更是有增无减。

事实上,满足运营商的需求,获得补贴,已经成为当下手机厂商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这次展会上可以看到,事实上,目前手机终端的丰富,已经为用户提供了各种选择。中国电信正在打造CDma产业链,从运营商层面,鼓励手机企业推出不同终端产品,发挥运营商的产业核心驱动力。

来自互联网的冲击

智能机时代正带来新的变化,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领域,也呈现在这次3G手机交易会上。

在展览现场,互联网企业的展台越来越多。从小米手机到QQ手机管家,互联网企业从终端到手机软件正在全面进入传统手机行业,他们带来的不是手机产品的竞争,更是对传统手机产业玩法的挑战。

“过去在没有智能手机前,中国电信主要运营商和终端打交道,就是与传统的手机公司打交道。今天情况改变了,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要谈判合作的价值链上的朋友,变得更多了。”演讲中,王晓初如此说道。

对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余承东更先感觉到了挑战,去年底,他就在微博上感叹小米手机互联网营销,今年,华为开始与奇虎360合作,共同推出360用户特供机。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这次会议期间更是带来了互联网企业的锐气,他认为,“互联网已经干掉了许多的传统行业,互联网未来将要干掉的两个行业是传统手机产业和电信运营商。”

在周鸿祎看来,传统手机厂商仍靠硬件赚钱,而未来硬件会走向零利润,更多要靠服务赚钱。对这一点,余承东更是深有感触,他说:“对于我们来说,一款手机要做到300万部以上才可能赢利。运营商要求低价,比如899元甚至更低,而华为采用的精品器件和部件及设计架构,再加上专利费,成本比国内同行高很多,别人盈利而我们亏损,纵然产品有竞争力,却痛苦不堪。”正如余承东曾经所说“未来只有3-4家手机厂商能存活”,这一行业竞争的残酷已经日益加剧。

传统手机厂商应该如何转型,互联网手机对传统手机产业是创新,还是破坏?沃克咨询公司分析师王亮认为,就算没有互联网公司做手机,传统手机厂商的日子已经越来越难。互联网手机的搅局,加速了这一进程,互联网化是大趋势。传统手机厂商面临转型,硬件利润越来越薄,要么苹果化,要么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事实上,目前华为已经开始着力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海思芯片公司的发展,就是华为寻找核心价值的努力方向。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化对传统运营商的冲击同样很大。如周鸿祎所说:“为什么说互联网可能颠覆运营商?忠言逆耳,我提醒运营商很多朋友伙伴注意一些趋势,微信会干掉短彩信业务,拦不住的Voip冲击话音业务,网络账号如QQ号取代手机号,本是运营商基石的通讯功能都被腾讯掌控,它还控制各种应用服务,传统运营商如不及时转型互联网,则只能管道化提供包月流量套餐,aRpU值会降低。”

对于周鸿祎这些提醒,事实上三大运营商都在思考,避免成为管道化,正是当下运营商努力的方向,中移动、中电信,都在布局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基地,在服务上下足了工夫。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8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能管道运营商转型

2012年12月,微信荣登央视《焦点访谈》,被解读为受欢迎的“危信”。随后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抛出了“腾讯”重磅炸弹,矛头直指这一产品。中国联通宽带在线总经理何华杰也曾对外表示,如果按照用户数量来衡量,腾讯实际上已经是中国的第二大运营商。对于这种情况,与其说是腾讯给运营商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不如说是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已经对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造成了冲击。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移动运营商处在转型的阵痛期,如何避免“沦为管道”?如何利用好移动运营商自身最大的优势――“管道”,深度挖掘其潜力,重构产业价值链?这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冲击下的移动运营商运营现状

(1)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移动业务运营带来巨大冲击。据行业权威咨询机构的研究显示,随着大量智能手机用户使用聊天应用软件代替传统的短信服务,截至到2012年底,全球电信运营商将在短信收入这一项损失230亿美元。由于传统短信服务向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让路,预计到2016年,电信企业损失可能会增加一倍多,达到540亿美元。2010年和2011年,全球运营商损失收入分别为87亿美元和139亿美元。全球主要国家的移动运营商都已经感受到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威胁。

(2)运营商遭遇成长瓶颈,竞争激烈致aRpU值下滑。三大运营商因用户增长所带来的红利正在消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新增3G用户合计达948.4万户,相比之下,2G用户增量市场显得惨淡,中国电信2G用户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中国移动当月新增2G用户68.4万户,中国联通2G用户仅新增7.8万户。对于中国移动,即便加上3G,其新增用户也已倒退至2005年,当年12月份,中国移动新增用户396万,接近于中国移动2012年11月数据。不仅如此,在aRpU值方面,三大运营商收益也在持续下降。中国移动2012年一季度的aRpU为65元,同比下降3%,较2011年第四季度下滑12.2%。2012年一季度,中国联通3G业务和2G业务aRpU值分别为93.9元和34.9元,同比分别下降了约19.9%和10%。

(3)“去电信化”已成为共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行业的利润重心加速由网络层向业务层转移。为了避免被边缘化,演变为管道提供者,各大移动运营商已经深刻认识到“去电信化”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转变运营理念,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并且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争取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赢得主动。

二、移动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冲击下面临的问题

(1)appStore(应用商店)模式打破了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的垄断控制。早在2000年,中国移动就正式推出了移动数据业务的统一品牌“移动梦网”,英文名为monternet,意为“mobile+internet”。这是全球很多运营商在当时采取的数据业务的经营模式,此种模式基本让运营商掌握了整条产业链,因为不管是入口、管道还是内容和收费等方面,运营商对移动网络实现了绝对的全面掌控。但在2007年后,这种局面发生了彻底改变。随着苹果手机及其应用商店的出现,以及后面涌现的安卓手机及其应用商店,对运营商原有的封闭系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业务的入口不再单一:苹果通过自己搭建的内容分发平台,成功地绕开了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的封锁。更重要的是,android千元智能机的普及催生了数量繁多的android市场。“移动梦网”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和用户的消费习惯,运营商内部也在对这种模式进行调整。到2011年,中国移动对梦网的支撑公司卓望进行一系列调整后,已经基本宣告了梦网模式的终结。至此,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失去了霸主地位,由攻转守。

(2)语音、短信两大核心业务正被“微”革命。当手机刚出现时,其无处不在的语音对话功能和方便的短信操作成为了用户通信的主要通道。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利用手机的聊天应用软件免费“传信”,甚至通过语音传送功能,连手机自带的语音通话也用之甚少。在移动互联网语音的强大冲击下,运营商的语音、短信业务增长一路放缓。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1-9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1601.3亿分钟,同比增长5.2%,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8.4个百分点。点对点短信量受到移动互联网ott(overthetop)业务的冲击,在移动短信业务量的比重首次降至一半以下,为48.5%,比去年同期下降8.5个百分点。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达到47.5条,同比下降13.7%。同时,运营商的aRpU值也呈下降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免费的沟通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如果说应用商店模式只是削弱了运营商的增值业务,那么类似于微信、微博等ott应用的普及和Voip的快速发展则是对运营商的核心业务造成了致命伤。

(3)持续的网络建设投入换来的只是“增流不增值”的尴尬局面。ott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蚕食着运营商的相关业务,同时,业务带来的爆炸式的流量增长对移动运营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移动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公司可谓是“爱恨交织”:一方面,运营商与移动互联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初期的竞争关系明显,移动互联网公司替代传统短信和语音业务的应用软件杀伤力巨大;另一方面,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巨头相关业务的发展。尽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遭受到冲击,但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筹划各自网络的扩容升级计划,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同时网络投资回报率降低的风险也在增加。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的剪刀差日益扩大,未来几年的差距可能达10倍以上,企业难以长期健康发展。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运营商转型的对策建议

(1)布局智能管道,优化计费模式。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各大运营商正在不断地开展宽带提速行动。然而,网络的带宽并不是运营商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而是宽带网络的性能。因此,必须推动宽带网络由粗放式发展向智能化发展转变,实现精细化网络运营管理,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精准化、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智能管道需要新的计费模式――更加灵活的定价模式,这将扭转运营商利润下滑的趋势。“云计算”的核心理念就是按需获取it能力、弹性计价。同样对于移动运营商,在网络繁忙与空闲的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计费方式以及按照数据价值收取费用将是更加精细化与更大弹性的计费模式。通过忙时与闲时的价格区隔一方面缓解了业务流量分配,与网络压力,并能提高收入。有价值的数据流收取更高的价值将更能体现服务的重要性与提高整个网络的服务水平。

(2)全方位开放平台资源,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运营商是以网络资源为主,提供部分的内容和运用。互联网公司则是以内容和应用为核心,但是缺少基础网络资源,在产业链里面,双方有着很好的合作切入点,运营商可以将他丰富的网络平台能力,通过开放平台的形式,提供给各类的应用提供商,共同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条件下,开放对于运营商不仅仅是一个业务的驱动,也包括多重的战略意义。第一,通过开放可以直接盈利,对第三方挖掘能够刺激潜在的消费需求,促进业务的销售能力;第二,与优秀的互联网应用公司深层合作是创新的一个价值基础;第三,运营商以前主要是对于单纯网络或网络+业务的运营,未来运营商也将向网络+业务+能力的方向转型。所以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运营商构建开放平台,通过开放服务支撑,可以凝聚广大社会合作伙伴,打造具有产业影响力的新的生态系统,也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3)探索新机制,推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的专业化运营。

1、移动互联网

①针对自身优势业务,加快其公司化专业的运作步伐。对于运营商传统的优势业务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快其公司专业化的运作。这些业务已经具有较大的客户规模和用户粘性,公司化的操作有利于其与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正面竞争。另外,运营商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终端公司,利用运营商自身的客户规模、渠道优势、业务优势,结合客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终端,从而加大对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掌控。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新的产品和业务。移动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用户身份识别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中,移动终端的重要性得以凸显,用户身份设别可以通过终端识别完成。二是收费途径的优势。移动运营商渠道优势、便利性优势以及潜在的客户优势明显。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发展移动终端支付业务。另外,运营商可以与影响力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新的产品和业务,最终实现二者的双赢。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9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特殊性,对于涉足新媒体动漫的企业说,技术动漫形象的开发和移动产品的运营经验,是市场竞争中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如此,想要在这个行业里取得佳绩,还要具备以下五个关键要素。

动漫形象原创能力

动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自有的动漫形象。因为数量众多,质量优异的动漫形象是决定动漫企业能否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要素,同时不断创新,开发能力及包装能力等都将是衡量动漫企业的原创能力的指标。

动漫形象商业化能力

动漫形象的商业化能力是动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动漫形象商业化程度高,不但便于企业的运营推广同时在产品成熟后也利于增加动漫形象的影响力。商业化程度高产品属于稀缺资源,是企业后续发展的助力支撑。动漫形象的商业化主要表现在用户对于动漫形象的认知程度上,动漫形象深入人心,开发出的产品在推广的难度上或大大降低,这是动漫形象品牌效应最直观的体现。另外在移动互联网中,面对受众群体的多元化,企业也同时需要多元化的品牌形象,依靠单一品牌已经很难满足所有用户喜好。

差异化的运营能力

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化过程中,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仅仅是第一步,后续的运营能力同样决定着动漫企业移动互联网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根据产品需要,选择适宜的推广模式,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能力的动漫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资源的整合能力及用户服务能力

动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业链条会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各个环节的资源分配及合作是动漫企业能否立足的又一个关键要素。另外大众传播的特性决定用户对于产品的反馈及体验无法确定。因此定位准确用户及目标受众的服务能力是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的助力要素。

雄厚的资本积累

互联网运营的核心篇10

一个品牌究竟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归根结底一句话即可概括,品牌是用来促进信息对称的,是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如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品牌个性,品牌文化,这些东西的目的,作用和价值,通通不外乎是用来促进信息对称的。

品牌信息对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信息对称了就会让人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于是品牌就会产生温度。品牌一旦有了温度,什么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皆自然产生,皆水到渠成。品牌若没有温度,什么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都是空话,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说,信息不对称导致认知不对称,认知不对称导致情感不对称,情感不对称导致品牌不对称,品牌不对称就会导致品牌价值沦落为一个品名的价值。

互联网大热以来,六个核桃是为数不多大获成功中的一个品牌,而六个核桃的成功却与互联网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六个核桃纯粹是顶着互联网大热,以传统营销方式大获成功的。

六个核桃的成功案例,说明一个重要问题,互联网时代传统营销方式照样可以大获成功。六个核桃之所以能顶着互联网大热,以传统的营销方式取得成功,究其原因就是六个核桃找准了品牌定位的入口,这个入口也是品牌的突破口,这个入口或突破口就是信息对称

互联网营销的关键是找准入口或突破口,找准了入口或突破口才能让人与其产生连接,连接了才能形成社群,产生社交,形成社群产生社交后,才会进行分享与互动,所以找准入口和突破口是关键。找不准入口与突破口,即使凭互联网,凭Seo进行优化,也不会是长久的,也不会解决品牌营销的根本问题。

市场上同类产品中,在产品质量,产品款式不相上下时,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产生领导品牌和追随品牌那?领导品牌和追随品牌的差距是怎么产生的那?在产品质量,产品款式不相上下时,产生领导品牌和追随品牌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博弈。而心理博弈的不二法门是沟通,沟通畅通就会成为领导品牌,沟通不畅则会沦为追随品牌。而有效沟通的不二法门则是信息对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