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建设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3:56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1

关键词:溪洛渡;安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m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曾提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作为危险源点多面广、安全形势复杂的溪洛渡水电站建设,溪洛渡工程建设部及各参建单位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电站建设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承诺制、安全一票否决制、全员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因此,如何加强各参建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创造本质安全施工环境,是摆在溪洛渡水电站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加强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溪洛渡水电站自开工以来,虽然各参建单位均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安全工作,但是,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而绝大多数生产事故与违章有关,给正常的施工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直接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稳步提高,将安全事故、伤害事件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这对增强溪洛渡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大有益处。

二、加强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目前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现状,作者认为加强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从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安全物态文化建设四方面入手,并重点进行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切实达到提高溪洛渡水电站全体建设者的安全意识。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安全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溪洛渡水电站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应着重进行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形势、安全效益、事故案例、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倡树典型、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来营造声势,以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在安全教育建设方面的内容如下:

(1)加强溪洛渡水电站各参建单位领导者教育

溪洛渡水电站各参建单位的一把手,要把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项目安全建设的宗旨,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他们的安全文化教育要有目的地进行各种安全思想、意识、法规观点教育。通过教育,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意识,把保护劳动者的安全视为根本;二是本质安全意识,重视项目施工的多种因素如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三是安全与效益意识,明确提出“保安全就是保经济效益”。

(2)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

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突出抓好“人”的教育。作者认为要提高安全意识,首先要有识辨危险的能力;其次要有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这两条缺一不可。而识辨危险的能力正是安全知识的体现,为此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应重点做好:

①日常教育。在日常教育中,要注重生产技术及原理的学习,掌握本岗位和相关的生产工艺和运行技术,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对事故的预见和处理能力。

②应急教育。为提高本岗位在各类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处理能力,根据各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制定不同的岗位应急预案,对岗位施工人员进行应急教育,并定期组织实战演练。这对于溪洛渡水电站的安全建设尤为重要。

③安全专业知识教育。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结合岗位特点因需而教,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使施工人员对安全专业知识和制度有深刻了解,并会在实际中运用。

④特殊工种培训上岗教育,提高其专业安全技术水平。针对特殊工种的培训上岗教育,可以使操作人员认识到岗位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相关防护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⑤新工人入场和新工艺的安全教育。新工人入场和新工艺的安全教育不仅能使新工人很快地融入到电站的施工生产中,也能有效避免新工人因对新工艺的不熟悉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⑥事故案例教育。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事故案例教育时刻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教育培训,在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

(3)积极营造学习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的建设应体现其文化性。只有全体施工人员平时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对安全价值观和施工安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和制度。为营造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氛围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安全技术方面。各参建单位可通过技术表演赛、评选星级施工人员、末尾淘汰制、施工人员技术等级考核等方法,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来督促施工人员学习专业技术的热情,营造企业员工积极学习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的文化氛围。

②安全意识方面。溪洛渡水电站各参建单位要建立激励施工人员全员参与的渠道或方式,如:发动全体施工人员查找事故隐患、开辟安全建议箱、搞安全合理化建议、请有关施工人员参加安全例会等形式广开言路,对有价值的建议要进行奖励。另外各参建单位还可在基层班组实行流动安全员上岗制度等,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

③安全文化理念方面溪洛渡水电站各参建单位应结合每年“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日、“6·5”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特色安全教育活动,根据每年不同时期宣传主题的不同,给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新理念、新知识,并以此引导安全管理向更新更高的方向发展。

2)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人的行为在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中占有特殊位置,是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的行为决定着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成败。在溪洛渡水电站的安全行为文化建设中,应把调整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主线,在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处罚上不讲情、不手软,处理一个教育一片。通过强化管理、强化培训、强化正规操作等方式来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安全技术干部业务素质培训,规范其行为

溪洛渡水电站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是电站建设安全执法的前沿哨所,是安全文化的传播者,培养一支过硬的安全技术管理队伍是十分重要的。提高安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应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安技人员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熟练掌握各项安全制度,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二是定期组织安全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安技人员安全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其事故的预见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事故隐患;三是提高安技人员的安全文化理念,做到思想意识超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安全工作不断向新的高度发展。只有安技干部自身的行为符合规范,才有资格去规范和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活动。另外,各参建单位领导要充分重视安全管理部门的建设,要赋予其监督权,支持和指导他们的工作。

(2)运用有效手段,制止“三违”现象

通过对事故的实例分析可知真正是由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是很少见的,绝大多数事故都可以找到违章的原因。因此,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俗称“三违”)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可以说“三违”阴影不除,则事故的幽灵不散。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人的自觉行为,减少甚至是消除“三违”现象以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真正做到“落实规章制度,严格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安全文化建设成效的标准。溪洛渡水电站可开展“落实规章制度,严格安全管理”的专项整治活动,也可以把专项整治活动看作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综合活动。

①制订方案,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调查梳理,分级立项,逐项整治。

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网络、板报、橱窗展览、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的意义。对法律法规分系统分层次学习考试,开展“反违章大家谈”活动,在全工区范围内开展“我(身边)有哪些违章行为”、“违章与事故的关系”、“违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和“违章行为心理分析”等专题讨论,开辟“员工论坛”,交流心得,提高施工人员辨别违章的能力,使施工人员感受到违章的危害性和反违章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了抵制违章行为的自觉性。

③加大监控力度,拓展发现违章行为的渠道,通过不间断去各岗位安全检查、夜间点名抽查、群众举报等,使违章行为得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④抓住典型违章行为,实施重点整治。各基层单位应及时处理违章行为,情节严重的降职、免职甚至开除。

⑤适时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工区范围内按“国家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为反违章提供制度保障。由于违章行为的隐蔽性、顽固性决定了这项活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所以该活动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使施工人员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安全理念,营造全员参与,遵章守纪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3)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安全制度是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重要保障,是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的基本途径,是明确责任、监督考核、落实奖罚、有效控制的主要手段。作为一种规范化的方法,制度具有刚性,是一定范围内和特定时间内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其实质是为了科学划分责任,保证工作落实。在溪洛渡水电站的安全制度文化建设中,应在制定、继承、完善的基础上,根据溪洛渡水电站安全建设实际不断发展创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让制度说话,用严格的制度落实去避免和减少许多复杂因素的牵扯和干扰,使制度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延续和不走样,以最终达到使制度成为行为习惯,并上升为安全文化理念的目的。为此,溪洛渡水电站在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需做好以下工作:

(1)安全制度要做到体系化、制度化,形成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机制。一是切实执行“项目负责”制,各方面各层次人员责任落实,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切实履行“群众监督”职责,形成上下结合、奖惩严明,对各层次能有效监督的溪洛渡水电站劳动保护监督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不断完善制度。

(2)引入危险评价管理。危险评价管理是新兴的科学管理,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识别危险的部位和危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削减措施。使各参建单位领导全面了解本单位安全状况和受控程度,指导岗位施工人员正确作业。

(3)推行应急防范制度。通过贯彻防范制度,提高溪洛渡水电站建设者对发生紧急情况的反应敏锐性和处理能力。

4)安全物态文化建设

良好的安全环境也是实现溪洛渡水电站安全建设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装备、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状况。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营造良好安全环境的重要保障,是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硬件水平的真实反映。在溪洛渡水电站物态文化建设中,应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装备投入和环境建设,抛弃短期行为。以保证用于防范事故的必要投入,使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得到不断加强,生产环境明显改观。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本质化是安全工作人员长期奋斗的目标,也是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提高系统的本质安全文化程度:

一是要彻底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不留死角,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设施。

二是要加大对危险源的监控与安全管理。

三是要在溪洛渡水电站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中,严格执行安全“三同时”,同步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四是要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让技术成果转化为对施工人员有效的保护手段。

五是要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加强尘毒治理,为广大施工人员创造一个安全、文明、舒适的工作环境,逐步达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

三、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把握和处理好安全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安全文化是溪洛渡水电站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是从属于电站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电站文化的重要组成。电站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依赖于电站文化这个基础,没有电站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电站安全文化也就没有了根基。因此,在搞好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电站的文化建设。要通过抓电站各参建单位的安全文化建设,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以正式或非正式的传播方式,在各施工人员中树立一种全新的“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以此推进溪洛渡水电站的文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2)把握和处理好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有其内在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也不是溪洛渡水电站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安全文化则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它们都是为了人的安全和健康,但各自的目标值、广度及深度大不相同。安全文化与是有机的统一,安全文化来源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又提炼了安全文化,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容和理念。

(3)把握和处理好安全理念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安全理念是溪洛渡水电站在安全方面的诸项工作科学发展的综合体现,是溪洛渡工程建设管理层对电站安全管理的深层思考,是灵魂和精髓。安全理念的培养、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进程和建筑质量的高低,关系溪洛渡水电站建设的整体建设水平。就安全生产的本身来说,安全理念是一种精神理念,没有安全理念的精神支柱是很难保证安全施工的。因此,在溪洛渡水电建设过程中,安全理念的确立是第一位的,而安全施工活动则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安全理念形成,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溪洛渡水电站的安全施工;反之,安全施工就会大打折扣。

(4)把握和处理好安全文化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系

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组织编写《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手册》,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开展宣传、贯彻《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手册》的活动,要充分利用电站各参建单位学习型组织的网络优势、政治优势和传播优势,将《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手册》的宣传内容纳入到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内容中,真正落实“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赋予学习型组织贴近安全施工、贴近电站建设的实际内容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希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能够在学习、宣传、贯彻《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手册》的活动中,与安全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取得成果。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溪洛渡水电站文化建设向前发展,以溪洛渡水电站文化建设为纽带,促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

(5)把握和处理好思想教育与经济处罚的关系

要搞好溪洛渡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离不开经济处罚;要搞好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思想教育。如何把握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有个度的问题。事故教训告诫我们,既不能任意夸大思想教育的作用,也不能过分依赖经济处罚的作用。要把思想教育与经济处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处罚与思想教育同步进行,在经济处罚中深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教育中合理利用经济处罚手段。

(6)各参建单位要把握和处理好安全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关系

在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中,有一种错误认识必须纠正,就是有些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部门的事情,与生产部门关系不大。安全施工涉及到方方面面,安全文化同样如此。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既需要安全部门,也需要生产部门,它们在单位安全文化建设中都承担着重要职责。尽管安全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安全文化建设的职责是相同的。安全部门和生产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搞好安全文化建设以此确保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安全进行。

(7)各参建单位要把握和处理好领导带头与员工参与的关系

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能不能搞好,关键在各参建单位领导,关键在各参建单位领导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行动到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员工积极投身到安全文化建设中。单位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单位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单位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安全文化,宣传安全文化,实施安全文化,把安全行为规范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切实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同时,搞好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要充分发动员工,充分依靠员工,通过经常的、广泛的、持久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让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素质得到不断增强,让安全文化进施工岗位,进班组。只有广大员工在共同参与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引向深入,才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8)各参建单位要把握和处理好健全机制与监督考核的关系

安全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更高境界,是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将溪洛渡水电站的安全文化植入电站建设的安全管理之中,不断提升电站安全管理水平,是适应安全建设电站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电站持续安全建设的内在要求。安全文化作为一项先进的管理方法,要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设检查监督考核机制。电站工程建设部应设立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对各参建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的奖励,做到专款专用。建设部要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考核办法,把各参建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全部纳入到单位考核办法中,由工程建设部安全文化建设牵头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果要严格按照电站安全文化建设奖罚考核办法落实兑现。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深入持续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明显成效,促进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安全。

四、小结

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不断提高,持续创新和丰富。在这过程中,建设单位各级管理层须对安全责任作出承诺并付诸行动,每位员工不仅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而且也要对同事的安全负责。这种对个人和集体负责的概念,连同以“任何事故都可预防”的信念为指导原则,坚信零伤害、零疾病、零事故的安全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溪洛渡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必然可以使电站各参建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更加完善、职责更加明确、制度更加科学系统,电站建设系统更加安全合理、作业环境更加安全卫生,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而实现溪洛渡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发展,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电站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德蜀、邱成.企业安全文化简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9-75

[2]时美英、毕霞.企业安全文化重在建设.前沿,2004,2

[3]徐德蜀.关于安全及安全文化的沉思[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1(9)

[4]许明华.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J].工会论坛,2005,11(5)

[5]姜福川、何学秋等.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层次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25-26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2

关键词:高校管理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高水平的管理密不可分,而高水平的管理,得益于底蕴深厚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则能有效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高校管理文化的内涵

在高校管理中融入文化,是有效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管理理念发展的内在要求。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现代管理中的管理文化,是指组织的目标、信念、哲学伦理及价值观,是管理思想中最核心的成分。高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才。高校管理需要与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学校深层次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具有一定精神旨向和办学特色的高校管理文化。高校管理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且共有的价值准则、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体现在价值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其中,价值文化是高校管理文化的核心。高校价值文化是一所高校所具有的基础性的、有引导意义的价值,如办学理念、校训等。高校价值文化一经确立,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予以呈现,制度文化是高校管理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约束高校师生的言行举止。高校行为文化是高校管理文化得以落实的重要因素,在高校确立核心价值并用规章制度予以呈现后,就需要全体师生的具体执行,而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就转化为高校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高校管理文化是在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会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贯穿于高校发展之中,影响着高校教职工和学生的言行举止。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性、学术性、创新性是大学的重要属性,没有文化的大学就没有生命力和精气神。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指出,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大学文化是在大学若干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融于一体的价值体系的总和,是一所大学办学精神与校园氛围的集中展现。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便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其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目的是构建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大学校园,可以让广大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这些物质基础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指的是学校办学理念、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具体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最为集中且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一个学校精神的集中反映。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指的是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设立与完善,可以从制度、组织机构、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与保障系统,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积淀的历史结果,是大学的理念、制度、行为与物质的统一体。大学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无形的熏陶作用,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和创新大学精神,是贯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内在要求。

三、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相同,密不可分

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有很大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主体相同。无论是高校管理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建设,所服务的主体都是在校师生,这也是高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的最大差别。二是根本任务相同。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为了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需要的接班人,都是为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三是建设的出发点相同。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两者都有文化二字,文化也是两者的核心和灵魂,而大学经历了若干年的办学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校训等,这些也是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

(二)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彼此依存,相因相生

管理基于文化,文化需要管理,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是彼此依存,相因相生的。在高校管理中植入校园文化元素,能大幅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让高校管理运作起来更有底蕴,更有内涵;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管理的理念,将高校管理的经验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会使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更为系统、更为科学。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依存性是两者之间更为深层次的联系,我们不能脱离管理孤立地去做校园文化建设,也不能脱离文化孤立地进行高校管理,缺少高校管理的校园文化建设是缺少科学性的,缺少校园文化的高校管理文化是没有灵魂的。

(三)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各有侧重,途径各异

尽管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服务对象、根本任务、建设基础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两者也是有区别的。高校管理文化更偏重于管理,更为宏观,校园文化建设偏重于实践,更为微观。高校的管理是以文化为核心来开展的,重点还是落在管理二字上。高校管理是高校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将学校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学校的根本任务。相较于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高校管理更为复杂和多元,高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高校自己,也就是说,高校管理就是高校对高校进行管理,高校管理不仅要做好对老师、学生等“人”的管理,还要做好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校园建设等“事”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则是一个通过具体实践来开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这些建设都是围绕文化而生,也推动了大学文化的实践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更重具体的实践,为学校发展助力,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所在。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在侧重点和具体实践上有所差别,但两者的核心与灵魂都是大学文化,两者都是为了高校师生服务,都是为了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在高校发展历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时代高校发展要坚持四个回归,即回归尝试、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其中回归梦想指的就是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将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融合发展,正是四个回归在高校发展中的具体实践。

四、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路径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大学文化

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大学文化[1]。首先,高校要始终坚持党在人才培养中的领导地位,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其次,高校党委要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加强各级各类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坚定高校文化自信;最后,高校要将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中,将文化融入高校管理之中,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做好富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大学文化,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营造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要做好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营造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发展的历史多次证明,越是高水平的大学,越是注重大学文化建设,注重将大学文化融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从而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为此,高校应坚持“以师为本”原则来制定管理制度,以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目的,为学校的高水平发展提供符合实际的且卓有成效的制度供给。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需要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以先进文化为发展方向,解放思想,创新和发展大学文化。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体系,做好文化载体、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增强大学文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和优势,也要不断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和行业的先进文化,做好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赋予校园文化新的特征与内涵。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一个复杂且持久的过程,既要在全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也要在院系层面做好执行落实,既要发展学校文化的既有特色,也要引导院系创新发展个性文化,把大学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推进。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3

为贯彻落实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中“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要求,201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6部委印发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发改环资[2013]2420号),启动了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先行示范地区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幅度超过上级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全国或本省(市)前列,城镇供水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有: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等。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立足于服务地方,在专家论证、修改完善、社会公示等工作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于7月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发改环资[2014]1667号),在57个地区开展第一批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侧重于将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将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落实到有关地区开展实践,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尊重地方首创精神,在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的地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

其中,《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由国务院以国发[2014]12号文件印发实施,《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联合印发,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由6部委联合印发。

在地方省级人民政府推荐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组织专家对有关地区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并经修改完善、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先行示范地区名单及制度创新重点。在建设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先行示范地区的工作支持,重点对制度建设与创新予以必要的指导,凝练有效模式、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推广力度,引领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先行示范地区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定位、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推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倡导生态文化和绿色生活方式等重点任务落实,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完成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确定的各项目标;着力开展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力争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和问责、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4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6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相伴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污染治理、单位GDp能耗、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及农药施用强度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一、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高低不一。近年来,辽宁省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熏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促污染减排的意见》及《关于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国内其他一些先进省、市相比较仍有待加强。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建立了全国首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2008年的权威数据,出台了2005-2008年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辽宁2008年在全国30个省市位列第14位,居于中等水平。

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与挑战。生态文明主要由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内容构成。目前,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目前,辽宁耕地的沙化面积已达420多万亩,约占辽宁总耕地面积的8.3%。辽东山地石质化面积约30多万亩。辽宁农业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低于1%,其中有1500万亩农田的有机质含量仅为0.5%。由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逐年恶化。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的主要河段大多属于超5类水质。近几年,渤海湾赤潮不断发生,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破坏。另外,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较突出。辽宁农村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在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目前,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广大农民对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也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宗族势力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始蔓延,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另外,许多优良的民风出现了退化,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一些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辽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二、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制度、体制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农村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诸多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如尚未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一些财税扶持、公益补偿政策有待细化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在辽宁一些地区也是如此。

(二)环保的评估、监管、评价体系不完备,技术推广有待加强

目前,辽宁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规模化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利。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生态文明意识普遍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冲突时,往往以短期经济利益为重,轻视生态建设。目前辽宁省农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是:识字不多的约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4.6%,高中文化程度占10.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8年。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我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环节。全省农村每年约780万吨生活垃圾及约6亿吨的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里了。

综上所述,辽宁许多农村地区还处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中。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土地、水体、森林和草地的生态功能退化。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开发过度索取,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能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三、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农村自身发展中产生的,更多的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所以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并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

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应把生态文化知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教学及业务学习的内容之中。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有利契机,加强教育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体系,对公众长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开设保护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从小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国内外生态文明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

(三)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外部性,更应发展生态上可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行生态效益最大化开发。推行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投入,提高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农业生态补偿试点,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民和企业予以生态补贴。同时,政策优惠或财政资金应不再支持那些造成农业污染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饲养生产。生态农业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制定和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应在大量调查研究和试验基础上,根据本地自然和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制定本地区的标准,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适应环境安全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四)拓展新农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整治。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为切入点,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状况,丰富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必然对农村生态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完善生态法规建设,加大环境监控和执法力度

应重视环境生态保护法规建设,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治理乡镇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饲养污染等方面的法规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应不断完善环评制度建设,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严格环评?熏落实一票否决。另外,要关停并转高污染乡镇工业,有条件的地区乡镇工业应适当集中,以便于污染治理。同时,严格控制城市重污染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应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辽宁各地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应城乡一体统筹考虑,应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看待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加大农村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制定和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辽宁应利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激励政策促进生态保护,重点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转移支付、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源排放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交易机制,利用财税扶持、公益补偿等政策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治污减排,使本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辽宁应加快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和评价方法。应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细化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不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定量管理、评价和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完善奖惩考核机制。政府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估及对当地领导干部考核时应把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作为重要评估和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峻才,韩巍.防范农业风险提高农民收入[J].财经界,2007,(12).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5

水资源论证工作是依据江河流域或者区域综合规划以及水资源专项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的取水、用水、退水的合理性以及对水环境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本质是寻求人的活动与自然水系统耦合的平衡点,实现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的良性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红线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论证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加强水资源论证,有利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源头控制水资源论证工作涉及水资源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是贯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的基础性、前置性工作。规划水资源论证是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环节,从宏观布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总体控制,预防把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水资源问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在具体项目建设决策方面,从微观层面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要求,预防把关建设项目上马后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其他取用水户的不利影响。水资源论证关口直接关系着后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管理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是水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前置环节。

1.2加强水资源论证,有利于保障水生态文明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不断利用和重新分配,必将改变现状水资源情势,进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面对今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水资源有限和已经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文明安全发展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水资源论证工作,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规划等为依据,检验规划及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流域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的要求,是否符合节约用水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水功能区的管理要求;并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出发,充分保障规划及建设项目的合理需水,分析对其他相关用水户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建设项目取水和规划布局与当地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管理要求相适应,改变了以往我国被动的“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合理调整了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了经济布局优化调整,促进了经济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的,保障了水生态文明安全建设。

2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新思考

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源头上加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管理,提升了取水许可审批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中要求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制度,面对新形势,水资源论证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1)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知识面相对狭窄,技术基础不扎实,论证报告编写质量有待提高。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新态势的要求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写规范也愈加严格。水资源论证涉及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生态、管理及取用水工艺等多专业,目前从业人员专业相对单一,对相对复杂的取用水工艺分析不够深入,造成项目取用水分析不够科学合理,水资源论证成果不准确。(2)水资源论证法规体系不完善,标准规范不健全。面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制度相对落后,论证范围、管理环节和管理内容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设计不够严密;论证报告书编写收费标准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各级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指导价格,竞相压价会导致论证工作无法保证成果质量和论证工作所应持的公正立场。(3)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与后续管理相对薄弱。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水资源论证成果的实效发挥以及建设项目的取用水约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的水资源后评估和后续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3着力改进水资源论证工作,切实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针对当前水资源论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进。(1)加强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规范管理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全面掌握论证制度的精髓,领会技术路线和基本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报告书编制质量,促进水资源论证总体工作健康发展。(2)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完善立法。水资源论证制度对于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水资源论证制度,但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需加紧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立法,制定有关水资源论证制度的专门的行政法规,并以此为统领,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立法体系,从而彻底扫清制约水资源论证制度发展的障碍,为进一步促进水资源论证制度功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3)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与后续管理工作。水资源论证作为水资源管理的初始环节,要想取得实效,将论证成果切实落实,还需要扎实、长效的后续管理保障。要加强对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结合取水许可审批、竣工验收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等工作,对论证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论证报告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通过后评估,强化企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查找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审查、审批及取水许可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完善水资源论证审查制度与实践的统一。

4结语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6

一、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档案工作简介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单位之一,专门负责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抽水蓄能电站、新能源电站和再生能源项目,及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工程咨询、安装施工、检修、技术咨询、技术监督、电力信息化建设与维护,以及电力工程的监理等工作,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响水涧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公司,专门负责建设、管理、运营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及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工程咨询、安装施工、检修、技术咨询、技术监督、电力信息化建设与维护等工作。在上述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被统称为响水涧公司档案。从类型上讲,响水涧公司档案资源主要有党群工作档案、行政管理档案、经营管理档案、生产技术管理档案、产品档案、科技档案、基本建设档案、设备仪器档案、会计档案、荣誉档案和照片档案等,它们是企业各项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与原始凭证,是业务工作查考、决策研究、权益保障、编史修志的原始凭证和重要依据,也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响水涧公司的档案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电子档案数量也随之增多,围绕着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响水涧公司积极开展起一系列管理创新实践。

二、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档案管理的创新

1.转变观念,重塑档案管理与创新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实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首要是对管理理念的变革和重塑。响水涧公司没有陷人忽视档案工作的传统案臼,而是结合时展与要求,牢固树立档案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适时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档案管理意识。具体来说,正确认识档案工作在整个企业工作中的地位,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将“经济发展”作为开展档案工作的中心,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和自我封闭的意识,引人竞争与协作的理念,以“全程管理”理念指导档案工作,既关注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存,也将管理的视角延伸拓展至对档案工作的检查与评价,将“互相结合、优势互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2合理分工,健全档案管理体制。在科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响水涧公司依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以“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管理本单位档案,在明确企业内部档案主管部「1的基础上,合理分工,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公司档案管理的核心主管部门是公司办公室,负责全公司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与监督;根据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制定出适用于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如公司文件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保密制度和档案管理系统操作制度等,对档案管理的主要流程加以指导和规范,由各部门遵照执行;强化岗位责仟制度,明确本单位档案工作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制定“四参加”和“四同步”制度,将“前端控制”思想贯彻于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求档案部「1参加产品鉴定,参加科研课题审定,参加基建项目验收,参加设备开箱验收或引进项目接收,公司下达科技、生产项目i}一划仟务与提出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建成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文件材料积累情况同步,验收、建档项目成果与验收、鉴定项目文件材料归档情况同步,项目,急结与项目文件材料完成归档同步。此外,还通过LJ立岗位经济责仟制方案,明确文件和档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职责、仟务,并将职责、仟务的完成效果与经济利益挂钩,提高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仟心。与此同时,响水涧公司内部的档案工作人员也有明确而合理的分工。领导人员承担文件和档案工作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计划和审批的宏观指导、文件与档案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的配置与协调职责;实体档案管理人员分为现行文件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两大类,前者负责现行文件的运转、整理、移交等工作,后者负责档案的整理、保管、日常借阅等;开发人员承担对文件和档案的研究、报道及咨询服务职责,编写档案编研成果;技术人员则负责文件档案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3遍历流程,强化微观管理。依据国家档案部门的要求与指导,响水涧公司以“遍历”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和实施档案管理的主要流程,具体涉及普查、收集、整理、保管、鉴定、检索、统计、编研、利用和信息化十个流程。(1)普查环节:公司办公室分别以专「1普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公司档案工作定期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推测整个系统的档案工作状况;(2)收集环节:明确规定了归档文件的主要来源、主要内容,归档方式,不同文件、档案不同的归档时间,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以及具体归档手续;(3)整理环节:依据档案内容,遴选和制定出档案分类方案,如职能分类法、问题分类法、组织结构分类法等,科学划分档案一级类目、二级类目和三级类目;针对光盘、照片等特殊载体档案,制定“保管期限—年度”(光盘档案)、“保管期限—年度—问题”(照片档案)分类方案;(4)保管环节:制定档案的日常管理制度、档案的进出库制度,库房环境维护制度,以及定期检查制度;(5)鉴定环节:将传统的“全面、历史、发展、效益”的原则改为全面与辩证分析原则、技术原则、功能原则、典型原则、高龄原则,科学制定鉴定标准,制}J}档案保管期限表,完善档案销毁制度;(6)检索环节:编制档案检索条目、手工检索条目和机检检索条目,设计档案检索系统,编制工程档案全引目录;(7)统计环节:实施档案统计报表制度,以表册的形式,制定档案统计报表;(8)编研环节:制定编研原则,拟定编研程序,形成一系列编研成品;(9)利用环节:保持原件利用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切实做好档案信息的利用。4创新技术,着手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很多机遇。响水涧公司积极实施信息化建设,实现着技术创新。一方面,新源响水涧公司运行信息化手段,对传统档案管理进行改造和梳理,并在档案载体、档案收集、档案利用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著录、检索、编研和统计,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开发效益。在此,响水涧公司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积极推动档案网络建设,创建出一个开放式、全天候、交互性的档案服务创新平台,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打破档案信息传授的途径,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三、进一步完善的思路和措施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7

[关键词]魅力水厂;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3-102-2

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集团的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把建设美丽企业放在突出地位,把环境保护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统筹谋划企业发展和节能环保工作,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

作为集团唯一一家以尾矿水、地表水、深井水为水源,负责矿区生产、生活用水的产供管单位,供水总厂在集团发展循环经济、保障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应对挑战,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并不断取得突破,是摆在全体供水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总厂提出了建设“魅力水厂”的新目标。近一年来,全厂围绕这一目标,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大胆实践,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安全生产、制度管理、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结出了丰硕成果,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有关“魅力水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大主题。

一、“魅力水厂”的基本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魅力”解释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们常常会听到“魅力城市”、“魅力建筑”、“人格魅力”……那么“魅力水厂”应该具有哪些内涵、哪些“吸引力”呢?我们经过认真梳理分析研究,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班子团结进取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领导是职工的“领头雁”,处处都起着表率作用。一个精诚团结、拼搏进取的领导班子,是一个高效而富有活力的领导集体,能够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和主动性,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能够带领广大职工克服困难,应对复杂形势,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队伍和谐敬业

我们常听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才能事事兴旺。家庭如此,企业亦如此。一个和谐的企业,能够为职工创造和睦、友爱、温馨的工作环境,让职工感受到关心、理解与尊重,同时能够将具有不同特长的人组成一个高效的团队,达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的效果。这样一来,职工工作起来才会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更加爱岗爱企、敬业奉献。

(三)生产安全高效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中心任务,实现生产的安全高效,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尊重生命、关注安全;就是要节能减排、降本提效,增强竞争力。尤其是作为集团唯一一家供水企业,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水量的高低关乎能否满足矿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关系着20多万职工家属满意与否的口碑。因此,安全高效生产可以说是实现水厂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管理科学精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就是管理在建设中的作用。管理就是对资源的配置,好的管理能够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使之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生产力水平。“魅力水厂”建设也是这样,它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而使管理科学有效,首先需要的是一系列科学精细完善的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它就像指引水流方向的渠道、勒住骏马的缰绳;其次就是“令行禁止”的执行力,确保将各项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五)文化特色深厚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为企业文化力的竞争,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强化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培育特色深厚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根据行业特点,认真总结提炼,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不断充实其内涵,使之与企业的发展相得益彰。

二、建设“魅力水厂”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魅力水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报告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并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署中还特别强调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近年来,集团也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指出要“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布局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循环经济的规模和档次,实现废气、废水、废渣‘零排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供水总厂建设“魅力水厂”正是推动集团实现“建设美丽企业”目标的重要体现。

(二)建设“魅力水厂”是促进水厂发展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水厂始终保持了安全生产发展的良好势头,连年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管网发达的产供水系统;在企业管理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制度完善、管理严格、运营高效的管理体系;在环境建设方面,已初步建成了4个整洁优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水厂;在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水为源,以人为本”,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享誉集团内外的“水文化”管理模式等。企业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县镇供水企业、中国供水行业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建国60周年中国企业文化典范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集团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先进荣誉。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供水总厂今后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供水总厂正是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和具备的良好条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制定了建设“魅力水厂”的发展目标。

(三)建设“魅力水厂”是全厂职工的热切期望

供水总厂多年来秉承的“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理念,使每一名职工都深深地明白,企业与职工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对个人而言,企业是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这个舞台越宽广,个人的价值体现就越充分;如果失去这个大舞台,自我价值的实现便成为空谈。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源于每位职工的劳动和创造,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正如“大河涨水小河满”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一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温馨富足。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就像是职工们的大家庭。大家也都期盼能够在建设“魅力水厂”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享受企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因此,构建“魅力水厂”符合职工的切身利益,满足广大职工的需要。大家都热切希望能早日建成“魅力水厂”。

三、建设“魅力水厂”的主要措施

建设“魅力水厂”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近一年来,供水总厂干部职工围绕建设“魅力水厂”的蓝图,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在各方面工作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魅力水厂”建设之路。

(一)严格制度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

建厂多年来,供水总厂经过在实际工作当中的不断学习、总结、探索、完善,目前已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精细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并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如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供水总厂管理制度汇编》、《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水之魂》精细化管理制度汇编、《一分厂精细化管理手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总厂编订的《水之魂》和《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中》这两本书中,就囊括了近年来制定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等,方便干部职工查阅。这些制度措施的实行,较好地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参与“五好”党组织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党政工作的融合。

(二)加大硬件投入,建设花园水厂

厂党政始终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投入、高质量创建要求,把环境建设作为企业的外在形象工程,努力建设花园式水厂。尤其是近两年来共投入1000多万元,先后新建完善了四分厂厂院及附属设施,改建了三分厂厂院、办公楼,改造了二分厂泵房车间,为分厂会议室、活动室、职教室添置了电教、娱乐等设施;为基层泵房、职工宿舍更新安装了空调、暖气,饮水机、电磁炉等,使厂区生产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同时积极做好厂区绿化、美化、净化和整体规划,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四分厂、三分厂等单位进行了植树栽花种草、绿化美化亮化,对机关办公楼改造了门头,设置了醒目的文明文化创建标语和霓虹灯厂标,美化了厂区,改善了环境面貌。同时,还先后多次组织全厂党员干部职工1000多人次对四分厂、机关、场内外环境进行义务植树和卫生大扫除,为美化厂区和社会环境做出了贡献。目前,全厂绿化面积已达到了6000多m2,占全厂可绿化面积的95.4%,总厂机关和四个分厂等基层单位厂院环境布局得当,整洁优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可以说花园式水厂已具雏形。供水总厂已成为矿区中部一颗璀璨明珠。

(三)坚持以水为源,打造“水文化”品牌

“水文化”品牌是水厂多年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晶,为打造成水厂的特色品牌名片,一是坚持以水为源,在认真总结10年多来总厂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成果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厂特色文化建设的安排意见》,明确了水厂特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对下步深化水厂特色文化建设在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内容、经费落实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规定。提出了充实完善“六大体系”、“四大平台”、“三项机制”和四部曲等十八项文化建设任务要求,并确定了1%的文化建设经费提取规定,为水文化建设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突出安全文化建设重点,深入推进本质安全人实践活动,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制定下发了“双述一认”规范,就“四提五讲”班前礼仪、“3456”安全确认和20条职工安全行为规范等制度进行了推广落实。修订完善了年度安全文化建设考核奖惩办法和考核细则,加大了现场抽查和考核奖惩力度,坚持季度检查考核,奖惩兑现。三是丰富水文化内涵,举办了“魅力水厂”图文展牌板巡展活动,13块牌板以水厂发展历程为主题,在总厂和各基层单位巡回展出,让新老职工们直观地看到了水厂初创至今取得的长足进步,增强了大家战胜危机、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创设举办了总厂首届水文化艺术节,通过“水之源”爱心组织宣告成立,“魅力水厂”理论研讨暨论文成果会成功召开,“3456安全确认”特色安全文化品牌电视片在各单位展播,“水之韵”摄影书法绘画展让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这些特色活动都大大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四是深入推进党建文化创新,初步形成了以“新思路、新方式、新发展、新形象”的党建工作理念为代表的“四新五优四实”党建理念体系和三评三考两反馈“332”党建考评工作机制等特色党建文化,首次荣获了全国企业党建文化创新先进单位荣誉。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8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化;和谐社会;关联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1-0035-04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和谐的建设

经济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和谐为其基础。经济和谐突出表现为生产力和谐。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也认识到: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关键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党转变为领导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我们党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守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信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和谐。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建设

政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所谓政治和谐,简言之,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要靠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如不实行民主,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没有活力。二要靠法治,只有依靠法治,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会有保障,“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只有民主与法治建设同时贯穿在党的建设中,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既有活力又得到切实的保障。“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和谐的建设

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经济成分日益复杂,社会结构起了重大的变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分化成经济利益各不相同的社会阶层。按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的划分,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等十大阶层。而不同阶层均有其特定的内涵,即不同阶层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很难与不同质的文化相融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我们党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主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处于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的异质文化能够得到和谐发展。

(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实现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衡量社会和谐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公平与正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和国外许多大党、老党的表明,能否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关系党的兴衰成败。然而,在评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时,最让国民在道德情感上不满或不能接受的社会变化就是公平与正义受到了侵蚀。英国2004年8月17日出版的《金融时报》在《贫富差距扩大,大陆成下一个拉丁美洲?》中报道:“中国的北京、上海与广州等大城市的繁荣表象背后,有着高达8亿的贫苦农民;他们如果不能靠农耕勉强糊口,就会沦为都市便宜劳动力的来源。……,中国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现在已经紧追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之后;许多中国观察家担心,中国迟早会沦为第二个巴西。”在我们党内,有些共产党员挥霍公款,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买官卖官,进行权钱交易,巧取豪夺,侵吞国家财产,侵占群众利益,贪污腐化,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利益,引起人民群众不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我们党在处理社会问题时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力解决让国民在道德情感上不满或不能接受的贫富差距和腐败现象,不断巩固党的社会基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造机遇

(一)和谐社会能够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和谐的环境

党的建设不能离开所处的环境而封闭独行,其所处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效果。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由于错误估计形势,我们犯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致使全国出现了“打、砸、抢”的混乱局面,我们党的建设也遭受到重大的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也与我们有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环境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党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达到社会内部各阶级、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又争取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既强调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强调宏观整体社会的和谐运作等等,优化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环境。

(二)和谐社会能够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法治条件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摒弃人治,依靠法治。法治是人类社会的经验总结,是针对人治提出来的一种治国理念和方法。它包括一系列具体原则:依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等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民主法治,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就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也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造法治条件。

(三)和谐社会能够巩固和扩大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的基础

提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所依靠的基础主要包括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还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社会阶层。社会分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内在的合理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执政党最大的挑战也许是其所依靠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动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充当“整合的工具”,不仅要充当阶级利益的代表,充分体现自身的阶级性,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而且要在新社会阶层增强党的吸引力、影响力、渗透力,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整合功能把新社会阶层吸纳整合进我们的队伍,扩大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就会不断巩固和扩大。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理论做指导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这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唯书”和“唯实”的关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党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发展,都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联。通过学习,我们党领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引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但学习理论必须正确处理“唯书”和“唯实”的关系,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曾连续犯了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其基本特点就是教条主义者“唯书”而不“唯实”,他们往往把“本本”绝对化、神圣化,唯书是从,机械地照抄照搬书本上的个别原理和词句,却不注重研究实际情况,因而犯了严重错误。但真正实现“书”和“实”的和谐统一又是很困难的。“唯书”的简易性、安全性与“唯实”的复杂性、风险性往往成为很多人“唯书”而“弃实”的重要原因。“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可见,如何在“书”和“实”之间达到辩证统一是今天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要面对的一道难题。

2.科学对待传统党建理论。在党建理论方面,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党建理论”。这套传统党建理论在当时确实曾发挥了其功效,被实践证明是“管用”的。由于屡试不爽,再加上思维定势的作用,在时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却把这套理论绝对化、神圣化,继续沿用这套理论,结果使我们党犯了如“”那样的全局性的重大错误。

因此,科学地对待传统党建理论,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科学地对待传统党建理论:一要坚持。即坚持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二要发展。“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不再向前发展的。”“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总之,坚持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危险。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方法为手段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于劳而无功。“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相联系。”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因此,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方法为手段,这就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曾明确地指出:“好的传统必须保留。”我们党成立以来,在党的建设科学化上创造积累了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党的建设要密切党的政治路线”、“整风学习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等等。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地在党的建设工作方法科学性方面更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都需要我们继承下来。然而,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不同。每一次社会实践的发展都要求党建工作方法要弃旧图新、破旧立新,即创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上提出了大量创新举措,如提出“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

当然,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没有继承就很难达到创新,创新也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正确处理实效性与有效性的关系。正确处理方法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实效性、有效性这两个词的区别。实效性侧重实践的可行性与预期的效果性,即党建工作方法不只在理论上、逻辑上合理,而且在实践中要可以施行并能够产生党建工作结果的效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有效性强调方法从理论上、形式上说得通,但却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把开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运用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从理论上、形式上说的通,应该“有效”,但众多的实践结果告诉我们却没有收到“实效”。

当前,党建工作方法要正确处理实效性与有效性的关系,要求我们主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是由“粗”转变为“细”。“粗”即党建工作方法的单纯经验化、定性化。“细”即党建工作方法

的量化、隐性化。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由“粗”转变为“细”,也就是指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由单纯经验化、定性化向量化、隐性化转变。二是由“分”转变为“合”。“分”即单一的方法解决某一个问题。“合”即组合式方法。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由“分”转变为“合”,也就是指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由单一的方法向组合式方法转变。三是由“虚”转变为“实”。“虚”即理论层面的宏观式宣传,“实”即实践层面的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由“虚”转变为“实”,也就是指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由理论层面的宏观式宣传向实践层面的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转变。四是由“静”转变为“动”。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由“静”转变为“动”指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由静态化向弹性化转变,因时、因地、因人而变。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制度作保障

制度建设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目前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关键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这就需要认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构建制度的科学原则。科学原则是制度建设规律的反映,只有遵循科学的原则,制度构建才具有科学性。具体来讲,以下三大原则决定着构建制度的科学性:一是系统化原则。制定制度遵循系统化原则,是由制度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制度”在英语中最常用的有三个:“insutution”、“mecha-nism”和“svstem”。从这三个词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制度的本质特性:即制度不是单独的要素,而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组合成的有机系统。二是规范化原则。制度设计必须讲究结构科学合理、功能严谨准确。制度设计不科学、不规范化,制度执行起来就会发生撞车扯皮现象,影响制度的长期性、稳定性、严肃性。三是现实可操作性原则。现实可操作性是制度发挥功效的重要保证。如果制定的制度空泛、笼统,或者缺乏刚性,自由裁量空间大,必然会影响制度的落实。因此在制定制度时,必须明确实施细则,增加量化规定、程序性规定,使制定的制度切实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在新形势下,在构建制度时,要以科学原则为主线,按照系统化原则、规范化原则、现实可操作性原则,形成体系完善、功能齐全、环节配套的制度系统,确保决策科学,管理科学,运行科学,调控科学,增强制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提高执行制度的科学性。即使有了科学的制度,但如果执行不科学,制度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科学的执行制度,也是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制度是一个系统,系统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要提高执行制度的科学性,就必须考虑制度之间的逻辑联系,发挥制度的整合能力。

第一,正确处理新旧制度整合的关系。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就是“通过社会的制度体系将社会统一协调为一个整体,它包括原有根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协调,也包括新旧制度的对接。制度整合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完全放弃既存的制度去追求一个完美无缺的新制度,而在于谋求基本价值观一致基础上的制度兼容性,以构成制度间相互支持,尽量减少制度冲突导致的内在制度耗损”。

第二,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整合并重。外在制度是人们自上而下有意识地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各种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内在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情况来说,首先要加强外在制度的整合功能,因为外在制度具有强约束性。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内在制度的整合作用,因为内在制度整合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把我国长期形成的优良的道德风尚、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内化为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3.与时俱进更新制度。制度一经形成必须确保其持久性、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将会影响制度的权威性。然而制度毕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制度也就必须根据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或重新设计,使制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或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2][3][4][7][12][13][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146,189,42,342,278,33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

[6]列宁列宁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1i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9],文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9

[10]列宁列宁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2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宁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把生态环保放在空前高度,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规划目标。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生态文明作为亮点和焦点在我国将得到更深入、更有力的推进。宁波市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2016年1月,宁波市依托独特的生态区域优势和良好的生态基础,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宁波市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构建绿色发展的“宁波样本”具有重要意义。

1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1.1生态文明政策有效落实2010年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年)》、《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等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将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将生态文明优先方针化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将努力建设“美丽宁波”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有效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健康发展。1.2生态经济成可持续发展态势宁波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01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4%,较“十一五”末增加7.2个百分点。建成宁海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宁海化工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镇海炼化资源回收项目和宁海国华电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循环经济典型。目前,全市人均GDp突破1.6万美元,充分具备了进入生态环境实现“转折”的经济基础条件。1.3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在区域联防联控、遏制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优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48.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45m2,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4%,县(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8%,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4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率达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

2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宁波市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集中体现为存在“三个矛盾”:环境质量改善滞后与社会公众环境诉求提高的矛盾;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与资源环境承载不足的矛盾;公众生态文明价值观紊乱与社会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升华的矛盾。2.1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宁波市作为经济大市,资源小市,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已极为有限,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经济总量的扩张性矛盾比国内其他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2015年,宁波市地表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平原河网污染较重,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低,分别为45%和66.3%,劣Ⅴ类水质断面还占一定比例,近岸海域水质较差,无机氮、无机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较高,海水均为劣iV类水质。环境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变化区域性、季节性明显,秋冬季节污染天数持续出现,灰霾现象相对严重,市区环境空气复合污染特征明显,首要污染物为pm2.5,主要污染物中pm2.5和no2年平均浓度超标[1]。2.2产业体系亟待优化升级宁波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火力发电、热力生产、原油加工、化工生产能力规模大,电力装机容量占全省的27.5%,社会用煤总量占全省的30%,规上重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2%,带动能源消费总量和工业排污总量刚性增加。虽然“十二五”以来,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大,但相对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宁波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十三五”节能减排任务重,产业体系调整迫在眉睫。2.3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将更加突出,难以支撑原有发展模式下的持续高速增长[2]。当前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质量难以全面改善已成为宁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宁波土地资源空间有限,人均占地面积为0.001254km2,仅为浙江平均水平的68%,全国平均水平的17%;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990m3,仅为浙江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48%。同时2015年宁波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又均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分别是全省水平的1.04倍和1.3倍。此外,受行政区域限制和局部利益驱动,宁波部分沿海产业和空间发展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近岸海域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2.4生态文明理念有待加强少数党政领导干部还是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软指标,仍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保的倾向;多数基层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县(市)区管理能力不足,乡镇(街道)、村(社区)管理机构缺失,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不少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违法建筑、违法生产和违法排污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公众虽已成为生态环保的监督者,但参与度不高,参与领域较窄,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2.5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尚需健全宁波已初步形成了涉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保护等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但现有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宁波目前还未从全局的角度规划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的体制、机制、制度等还未全面形成成熟的体系;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监管机制效率不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运行和统筹协调体系尚不够完善,环保规划、环保政策执法难以到位。

3宁波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分析

3.1加快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一是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区划与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等重要规划之间的“多规融合”。实行基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空间管控制度,实现空间协调有序开发。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布局,注重协调和错位发展,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的现代都市格局。三是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形成西部、南部山地生态管控区,北部平原、南部丘陵农林生态控制区,城镇及城乡发展生态重建区,近岸海域生态区等覆盖全市域的生态安全功能区。3.2加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推动临港重化工业绿色发展。通过强化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深入实施临港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及燃煤电厂机组能效提升等措施,实现临港重化工业产业升级。二是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结构。指定实施“宁波制造2025”计划,形成全市上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中心和“互联网+”应用引领城市。三是优化能源消费模式。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和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中心城区全面建成“禁燃区”,确保全市原煤消费总量控制在2011年水平。四是推进低碳城市试点。深入实施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先进适用节能环保低碳技术改造升级,在冶金、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实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低碳产业园区,主动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引导企业参与碳减排工作。3.3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一是强化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6大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建立能源消耗强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度。二是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结合“多规融合”工作,统筹安排各类设施用地,优化整合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城市立体空间及其功能布局,促进用地规模、功能布局和开发时序相协调。三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突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闲置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四是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深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开发园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强制实施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审计,持续开展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完善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实施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3.4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污染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治理、农村面源防治等为突破口,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机制。二是强化水污染防治。按照《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新建一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加快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三是强化土壤污染防治。贯彻《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综合防治,做好已关停、搬迁企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建立覆盖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贮存、转运及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状况动态监控。四是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深入实施“森林宁波”建设,建立以四明山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涵养区、以象山港为重点的蓝色生态海岸带、以长江流域为重点的休闲生态走廊等重点生态系统,形成覆盖城乡绿网系统。3.5打造城乡优美生态人居一是提升城乡品质。全面提升全市域人居环境、功能品质、特色景观、人文生态。在中心城市范围,实施核心景观、形象品质、文化特色、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生态环境等六大品质提升。在县城范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建成天蓝水清、山绿地净、幸福和谐的美丽县城。在农村范围,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建设、安居宜居美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行动,把美丽乡村打造为宁波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响亮品牌。二是推动生态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绿色产品生产比例,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增加网购比例。通过综合运用财税、市场和法律手段,倡导节约简朴的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公众改变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习惯。3.6建设深厚生态文化底蕴一是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紧密联系宁波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继续发扬浙东学术文化、宁波商帮文化、慈孝文化等宁波传统优秀历史文化,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宁波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培训、各类大中专院校及小学课程、公民日常行为规范等。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和新型媒体,大力普及宣贯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绿色消费等理念、科普知识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3]。三是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全面公开环境质量和环境监管信息,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全要素公开,进一步完善建设开发活动生态环境决策过程公众参与机制。3.7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障碍。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地方法规体系建设,实现地方立法“经济优先”向“生态优先”转变。二是健全生态文明考核机制。持续完善各级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加快完善地方政府生态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机制。三是强化环境资环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气、水、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完善绿色信贷、保险、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建立起有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市场机制。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确立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统计体系,探索建设地方绿色GDp核算体系,动态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环境监测及信息化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域的生态环保监管网络,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零容忍”。

参考文献:

[1]宁波市环保局.2015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R].2016.

[2]孟伟,舒俭民,张林波,罗上华,杜加强,梁广林.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任务[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8):39-45.

水文化建设制度篇10

为及时总结水利思想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发现推广典型经验,研究推进水利思想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为促进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现对xx省水利思想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xx月xx日-xx日,xx课题组对xx省水利思想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xx省水利厅、xx省水文局、xx省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xx省xx市水文局、xx市水文局xx水文站等单位调研,着重听取了上述单位水利思想文化建设的做法、经验介绍和现场考察。调研组对xx省水利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提出了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建议。

二、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xx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水文化建设,始终把水文化建设作为传承美好、熔铸精神、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推进水文化建设过程中,xx省水利厅针对实际,多措并举,走向基层接地气,立足行业聚人气,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强力推进。

(一)项目化运作,推动水文化落地生根。

新时代水文化建设必须密切与新时代的现实水利工作相结合,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像抓水利工程项目一样抓水文化建设”,这是xx省水利近年来推进水文化建设的真实写照。xx年,确立水文化重点项目“四个一”工程,即正式出版一本书、创作一首歌、创办一本杂志、编印出版一本宣传画册。xx年xx月,“四个一”工程全部完成。xx年,又启动xx省水文化“三个一”工程:编撰出版一套系列丛书、做好一项水文化申遗工作、推出一个水文化建设工作基层示范点。目前,“三个一”工程正有条不紊地推进。此外,由xx省水利厅水文化骨干成员利用业余时间编纂的《xx省水文化》系列丛书于xx年xx月由xx省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从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等多个层面挖掘了全省古今水文化的丰富资源,向世人展现了一部xx省水文化的多彩画卷。“xx省水利xx节”,自xx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xx届。每年防汛抗旱结束,金秋时节,xx省水利都集中时间开展体育竞技、业务技能、书法美术摄影、歌咏等一系列活动,大家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以此为平台,充分展示xx省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之成果。

(二)接地气采编,引领水文化先进方向。

水知识、水文化是江河的血脉,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是历史厚重的积淀。水文化涵养正气、积蓄底气、催生朝气。将水文化与基层工作有机融合,以文化人、凝聚力量,是xx省水利一直坚持的工作方针。xx年,成立采编组,深入基层一线,行驶x万多公里,遍布全省xx余个县区乡村,采访了xx个基层水利先进人物,编撰出版《xx省水利人》,挖掘和推出了xx省水利系统一批有特点、有亮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鲜活的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教育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塑造xx省水利人良好形象,在基层引起强烈反响。xx年,又是一座座水库、一个个基层,采编全省xx家部级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历史、开发建设与水利人的艰苦奋斗历程,出版了《xx》,从文化的视角奏响了一曲水利精神的赞歌。xx年,系列丛书之第二部《xx》的采编,历时xx个月,足迹踏遍全省xx个乡村,描述水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过程,以小见大,真实展示xx省水利系统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所作出的不懈努力。xx年,围绕河长制工作,“水文化小分队”相对集中xx个多月时间,深入xx个县乡村,与一线“河长”们交流对话、汇聚智慧,完成了系列丛书之第三部《xx》的采编,于xx年底正式出版。xx省省xx水文局推进《xx省江河志》《xx省水文志》的编撰,深度参与《xx省省河湖志》、《xx省自然环境与观测志》《xx省水利志》编辑。特别值得一说的是,《xx省水文志》,作为一个二级单位的行业志,列入省志序列,这在全国也不多见,体现了水文科学、水文行业应有的历史地位,体现了xx省水文在xx大地的文化位置。

(三)多渠道发力,加速水文化广为传播。

文化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活动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具有非强制力的影响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文化需要传播,xx省水文化必须“走出去”。一方面,通过《xx省水文化》杂志这个“前沿阵地”,立足本行业、辐射全社会。目前,《xx省水文化》已出版发行xx期,累计发行量逾近xx万册,发行范围涵盖全国各地、社会各行业等多个层面,引起了有关领导和社会名家的高度关注。近三年,xx省水文局在中央电视台、xx省电视台、全省各市级电视台,在人民网、中国xx省网,在光明日报、中国水利报、人民长江报、xx省日报等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报道xx余篇。xx年,中国水利报推出了关于xx省水文工作的整版报道。xx省水利厅积极与省内其他高校合作,将水文化带进大学课堂,推动水文化在高校传播。并积极为高校优秀毕业生搭建实习平台,先后吸收xx大学、xx工程学院、xx省财经大学、xx省农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学生加入水文化采编队伍,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水文化的魅力,并通过他们,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优秀人才加入到水文化建设队伍中,为水文化传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四)高站位引领,促进水文化健康发展。

水文化作为水利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增强治水实践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水利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丰富水利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把水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和推进。xx省水利厅党委成立了宣传发展研究中心,继续保留了水文化专门工作人员,并在进一步研究有关工作运行机制。今年,省水利厅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开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见证xx省水利光荣岁月”感言征集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个体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xx省水利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为xx省水利事业再创辉煌贡献力量。xx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活跃群众文化,树立文化品牌。组建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协会(队),坚持每年举办各类球类比赛;组建了合唱队,每周开展歌唱训练,不定期组织合唱表演;每年春天组织的职工健步行活动,是参与面最广、最受职工欢迎的项目。此外,积极与兄弟单位开展文化交流,比如,与中国银行xx支行联合举办“绿色骑行”活动,院足球队经常与市内其他球队开展友谊比赛,并代表省水利厅参加省直机关足球比赛等,树立了设计院良好的文化品牌。

(五)突出亮点,确保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群体效应,让“一花引来百花开”,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通过弘扬和选树一批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生命力的先进典型,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一是大张旗鼓的表彰。xx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坚持召开表彰大会,对评选出来的各类先进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在会上宣读表彰决定、颁发荣誉证书,并从总绩效中专门划出一块费用用于表彰,让各类先进典型在获得荣誉的同时,得到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二是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表彰。积极向省直机关工委、省总工会等上级部门推荐先进典型,让荣誉“提档升级”。xx水文局挖掘身边典型,常态化推出身边好人,其中两名职工当选“xx好人”。拍摄制作身边好人宣传片,树立了xx等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榜样,在全局形成了学习身边典型、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三是加大宣传。xx省院通过道德讲堂宣讲,网站、微信公众号、板报、“好人榜”持续报道,使典型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宣扬,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在全院上下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良好氛围。同时在xx省人民政府网、xx省日报、中国文明网、xx省机关党建网、xx省共青团、xx省手机报、今日头条等媒体上大力宣传,有力提升了xx省院的社会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还存在差距。

部分基层领导对思想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一些部门和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搞活动”上,认为其工作就是具体负责部门的事,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加上生产任务繁忙,没有更多的精力考虑文化工作,使工作推进难度大,建设效果离预期的目标还有差距。

(二)文化建设水平不高。

文化建设基本还停留在群众文化活动上,且能吸引全员参与的活动载体比较少,对单位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深入和全面,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不够突出,比如,文化促设计理念的提升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三)自身宣传力度不够。

“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的社会定位和行业特点决定了水文是一项默默无闻的事业。由于水文行业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水文行业的特点及重要性了解不多,致使水文的社会影响力不高,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

(四)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文化建设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目前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少,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五)科学的文化考评体系尚未建立。

思想文化工作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其年度工作考核只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中有所体现,对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也是虚多实少。

四、对策和建议

水利单位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文化内涵,精炼行业精神,营造建设氛围,全面提升品位,不断增强成效,才能为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要加强行业领导。

水利单位加强文化建设,行业领导非常关键。要加强领导干部对水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广大水利干部认识到水文化建设对促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水利行业要从本系统的实际出发,结合本行业的自身特点,不断增强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检查,自觉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改革发展工作统筹考虑,同步实施,在系统内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水利文化建设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二)要加大对水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

从水利改革发展全局出发,要把思想文化建设与水利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文化等结合起来,制定出台思想文化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突出行业特色,明确发展重点,从宏观上加强对全国水利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导,保证水利单位文化建设发展方向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基本措施到位、建设成效显著。

(三)要搭建交流沟通平台。

搭建行业之间沟通交流平台,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广泛与社会外界接触,多见世面,多交朋友,一方面学习积累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借助交流平台,广泛传播水文化。

(四)要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水利单位文化建设要在促进发展上体现优势、展现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注重培养好各类人才,当前要尽快在各水利单位培养一支得力的水文化建设的队伍,在培养专业技术干部的同时,培养一批水文化工作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把水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制定有一套水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水文化建设的队伍建设、机构编制、阵地建设等问题。适当开展一些水利思想文化建设知识的培训,将不同专长的人才组织起来,建设一支知识互补、优势互补、特长互补的水文化研究队伍,实现从不同领域、多角度研究挖掘水文化内涵,促进水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保证水利单位文化建设后继有人、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