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十篇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十篇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4:23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制度

一、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总体现状

从总体上看,现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是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导向

然而现在的电力企业所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还是传统的行政性人事管理制度,总的来说,其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比较滞后。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电力企业普遍重视起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以人才测评、培训、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探讨与实践开始展开,并逐渐显现了它的重要作用。第二,在总体上,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两级分化比较严重。一些较大型企业、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较成熟,人力资源制度较为完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大多数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有待开发与加强。第三,人力资源规划缺少与之配套的政策支持。企业有效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企业相关政策要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相适应。然而现今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却把重点放在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具体事项,忽视了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同时没有好好把握顾客需求导向与市场需求变化,就导致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不相符合的情况出现。这些都是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持续发展的。

2、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难以统筹管理整个企业人力资源

企业所处的整体环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资源部门的正确定位,导致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较低,难以结合企业总体战略和部门人力资源。再加上职权限制,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交涉沟通更加困难。企业高层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比较低。

3、人力资源结构性问题较为明显,结构调整难度大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人力资源相关职位招聘大多以学历作为标准,而忽视了对技术的要求,一线技术工人稀缺;行政性质岗位过多,生产与技术岗位人员短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的方面多、难度大。

4、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现在大多数电力企业使用的绩效评价多为员工自我评价与工作总结,少有安装岗位目标体系和完成情况进行逐项评价,使得这样的绩效考核实际作用并不大。企业没有注重岗位分析的重要作用,考核工作时量化少,可参考价值不高。这样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领导容易受到员工自身身份、资历、地位、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观性较大。员工考核流于形式,这样使得绩效考核的效果没有体现出来,从而也就导致难以准确根据考核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员工工作技能、端正工作态度的培训方案。人才的评估机制也不够健全。在实际评估工作中,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和相应措施,这些对工作都起不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思路与对策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是十分复杂的。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业所在的行业背景、企业面对的整体外部环境、企业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客观认识与评价、企业基本现状、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等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系统性主要在于制度建设涉及制度环境、制度体系、管理模块、管理技术、管理者、操作对象等许多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对所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而具体的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1)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应该由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去,使得企业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的同时,考虑到为员工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发展和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

(2)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定位,运用质量管理理论确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以逐项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归纳总结职能的方法,正确定位部门职能。然后进一步确立管理模块,以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通过岗位分析,明确职责,确立组织、部门、员工个人的岗位工作规程与规范、进行岗位发展的设计。进行科学的岗位分析与设计;制定合理地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明确企业、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职责与范围;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工作,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来制定有针对性地员工培训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方法,保证薪酬福利的公平性等等。

(4)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为手段,推动制度建设与管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是实现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保证。首先,通过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企业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其次,以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于实践。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营造适合的制度环境,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应针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立足于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和环境变化,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能,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营造和确立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共识;信任、承诺;尊重、自主;服务、支持;创新、学习;合作、支援;授权、赋能等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其既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环境,又是制度建设中应积极倡导、遵循制度规范和管理行为准则。“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核心。(2)结合电力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确立统一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实施战略。现阶段,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之间就形成了母公司、子公司等多重的垂直性关系。考虑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战略导向与策略导向、全局导向与个体导向的关系,在针对各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中实施战略导向和个体导向相结合企业战略。将企业文化、价值观等贯彻保持战略的统一性,企业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实施差异性的个性化战略。这样,充分尊重现实与差异,确保制度体系的可操作与效用,以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预期目标。

(3)以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到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iSo9000族质量体系为例,其根本的优势在于:管理体系、工作程序的系统化、明确的角色和职责、过程控制的实用方法。引入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在于将其系统化管理体系、工作程序、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过程控制的实用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是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方法(如下)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持续改进、自我循环(pDCa)机制的运行体系。建立与实施的方法:确定顾客(员工与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企业的质量(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的产品、服务)方针和质量(同前)目标;确定实现质量(同前)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对每个过程实现质量(同前)目标的有效性确定测量方法;应用测量方法,以确定每个过程的现行有效性;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寻找过程有效性和效率性的机会;确定并优先考虑那些能提供最佳结果的改进;为实施已确定的改进,对战略、过程和资源进行策划;实施改进计划;监控改进效果;对照预期效果,评价实际结果;评审改进活动,以确定适宜的跟踪措施。其次是按照体系下,系统化的工作程序、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过程控制方法,进行组织、岗位的工作分析,明确职责,确立组织、部门、员工个人的岗位工作规程与规范。

(4)以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技术为手段,推动制度建设与管理实践。可运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技术主要有三个:分析和评价技术、开发和干预技术、激励和控制技术。这些技术有助于管理者对经营管理者、员工和招聘人员的特点的把握,比如他们的个人性格、能力、优缺点、工作绩效,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热点,如岗位配置、团队协作和企业文化等等,还有利于对组织进行诊断,进行岗位分析,掌握各岗位特点和要求,比如岗位的工作内容、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这对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和调整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激励提供客观依据。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人才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培养员工的能力和技能、塑造指向发展和进步的个性、思维策略和经营策略的更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的改善等)、职业生涯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信息和升迁机会,建立或改善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的管理活动)、组织设计(为实现自己目标和发挥人力的潜能而对企业内部组织的结构、责权利关系、信息关系、决策关系等网络体制的设计)工作设计(对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环境和职责的规划)。帮助管理者实施以尊重人的价值、需求和尊严为核心理念的人本管理,通过有效员工绩效评定,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激发和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建设在企业战略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已经开始成为我国许多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建立并完善一个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电力企业展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广大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充分重视起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科学有效地展开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董茜: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

[2]卿洁:浅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J].科技创新报,2011(32).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2

关键词:企业集团;黑龙江省医药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221-02

黑龙江省医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集团公司董事局,在董事局下设专业委员会,即薪酬与绩效管理委员会,本委员会可以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从实现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明确规范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权力衡量体系,通过委派董事的方式,在子公司重大经营活动及重要管理层人员的聘用上实施控制;审议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政策、程序、方法及人力资源建设方案,并协调解决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在制订和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审议子公司经营层的薪酬标准,给总公司的人力资源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负责组织董事局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决议,对人力资源执行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严格检查与评价;指导、监督、检查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等等。

一、黑龙江省医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运营体系的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在综合考虑企业的总体发展、长远发展,为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进行的一系列宏观层面的思考,其首要目的是找到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管理企业、维持企业良好运营的有效工具。

公司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营体系是指人力资源方面的业务实践和各项组织活动的落实体系。因此,完善、有效的运营执行体系是人力资源各项具体业务活动高效落实的重要保证。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定位与管理的权限划分,笔者以为黑龙江省医药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总部重点首先应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政策的研究和制订。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组织与执行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人力资源规划,它也是人力资源战略成功执行的具体指导。因此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自身基础上对人力资源各方面的需要做出合理的规划,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的状态,除此之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包含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设计和人力资源平台的建设维护等。目前黑龙江省医药集团的做法是由集团规划发展部把各子公司按设计好的表格补充完整,整个过程缺少配合,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没有参与渠道,各子公司把表格填写完毕后,由各专业职能部门进行汇总,完成之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就结束了。在集团人力资源新的管控模式建成后,要求在每年10月根据黑龙江省医药集团公司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由人事企管部组织,并提出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年度流动修订、年度计划;各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单位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各职能部门,各子公司都充分的参与进来,一方面使得人力资源规划更具民主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规划的可行性,为以后更好地实施做好了铺垫。

三、关于子公司的董事会及核心人才队伍建设

(一)子公司董事会的规范性建设

集团公司的战略及目标是通过各个子公司的经营层来最终实施完成的,按照我国的法人结构特点,对于黑龙江省医药集团,也可以采取类似这样的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在集团总部设置及配备对子公司董事会方面的专业性机构,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将子公司的董事会和外派的董事作为核心人才试点进行管理。

黑龙江省医药集团目前的子公司董事会状况是:集团向其下属的所有子公司共派出大约52名董事,并且制定了两项管理制度,分别是《外派人员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委派董事管理办法》。在此同时,也制定了一些的相关制度,包括如何提高经营层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如何有效集团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的董事任职资格和违规处罚制度等。为了规范董事的行为、明确董事的责任,进而保障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不定期对子公司董事会及外派董事进行相应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问题发现,从而不断地进步。

(二)对核心人才队伍进行强化管理

21世纪,人才的培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很多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的竞争,而具体到企业集团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应在于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及管理上。

黑龙江省医药集团对于核心人才的管理目前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尚未界定什么是核心人才,因此也就没有制订具体的管理措施及培养模块。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要迅速解决,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核心人才确定标准。

黑龙江省医药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就是做好核心人才的招聘、试用、考核、培养及激励等工作,从而能够在黑龙江省医药集团需要的时候不断提供高素质、高质量人才。重中之重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而这项工作的关键点就是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含人才培训及潜能的发掘工作,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并总结各个部门对核心人才的需求,建立科学理性的风险评估从而机制,最大限度降低人才流动带给企业的损失,及时掌握核心人才的思想方向,并且通过各种激励途径防止人才的流失。

(三)后备团队的建设与培养

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对企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是保障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规避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的重要工具,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把实施后备人才的管理及建设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和完善后备人才的的选拔、录用、培训、考核、激励等机制。企业的子公司应根据各公司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和发展规划,并根据子公司的需求对后备人才开展选拔工作,进而实施有效的培训,不断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黑龙江省医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监控体系建设

在建立了黑龙江省医药集团的人力资源运营体系后,还需要对子公司人力资源工作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一)人力资源信息报告制度

人力资源报告制度是指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定期向集团公司报告本公司人力资源情况以及相关分析的报告制度,其内容涉及子公司人力资源的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与建议等。

集团人事企管部对子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报告,进行深入分析,详细掌握子公司的具体人力资源动态情况,进而监测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和子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执行情况,为集团公司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人力资源审计制度

集团公司总部按iSo9001的要求,把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均纳入iSo9001体系之中,形成管理制度,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为整个企业集团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并按1509001的pDCa原则,使之规范化、标准化。通过1509001体系的每年四次的内审以及两次的管理评审,对人力资源体系进行有效监督,指出不合格的内容,企业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更改,对以后的发展更加有利。

五、结论

对于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研究,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笔者以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集团公司管控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研究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类型、权变选择方法,并对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与匹配进行分析研究。最后运用案例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很多中国的企业还在延续之前的老方法、老模式,走传统之路,没有意识到时展和社会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笔者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充分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另外,如何在集团管控模式下进行核心人才的有效沟通,并通过内部优化应对外部的复杂和无序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企业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2.根据集分权理论与实际运用情况,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四种模式,即集约型管控模式、督导型管控模式、粗放型管控模式、复合型管控模式,各种模式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及适用环境。

3.影响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与集团管控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整体素质状况这三个维度方面密切相关。

4.集团管理过程中,对于环境、技术、竞争者、企业内部因素等方面都处于变化之中,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存在最优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关键是如何使这个模式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并成功的实施,这种模式才是最适合企业的。

5.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做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集团管控体系的重要环节,与一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差别,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有自己的侧重点,他主要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规划,高管人才和核心人才的培养、激励等,所以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有自己的管理模式,而不应该按照单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直接管理。

6.通过对黑龙江省医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设计的案例分析,针对黑龙江省医药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与改善的具体手段,包括准确的定位、合理的体系、有力的保障、模式的变化以及信息化建设等。

参考文献:

[1]付佳,唐宁玉.一种新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理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3).

[2]何奕.人力资源部的组织结构设计[J].人力资源,2010,(10).

[3]许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经历的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

[4]金忆.针对多业务单元而构建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和“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二)总体要求。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把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结合起来,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保障机制;把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把加快国内发展与提升开放水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有效激发市场投资活力。(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

(二)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切实把国有资本投资重点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三)继续完善对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健全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展支持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创新试点,研究制订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银监会、财政部负责)

三、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性行业改革

(一)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制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并开展试点,探索建立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等负责)

(二)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成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出台输配电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研究制订农电体制改革方案并开展试点。(发展改革委、国资委、电监会、水利部、财政部、能源局负责)

(三)推进盐业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盐业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推动形成新型食盐供给体制和盐业管理体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四)加快推进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国资委牵头)

四、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一)出台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的实施办法,简化电价分类结构,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继续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展改革委、电监会、能源局负责)

(二)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财政部负责)

(三)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垃圾及医疗废物等处理收费制度,研究建立危险废物处理保证金制度,制订出台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并扩大试点范围,完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方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负责)

(二)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的公共预算体系。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健全监督机制。研究建立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控机制。(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和收入管理制度。完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和使用管理制度。(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资委负责)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一)借鉴国际监管标准的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机制。探索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外汇局负责)

(二)修订出台《贷款通则》,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尽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条例。(人民银行、银监会负责)

(三)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建设,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完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机制。健全创业板市场相关制度,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财政部负责)

(四)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开展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试点,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改革。(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负责)

(五)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研究制订偏远山区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等办法,研究制订农村抵押担保条例,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在支持“三农”中的作用。(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负责)

七、协调推进城乡改革

(一)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条例,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出规范农村土地整治的指导意见。修订国有建设用地划拨目录,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国土资源部牵头)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制订出台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推进国有农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制订出台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农业部、林业局、水利部、交通运输部等负责)

八、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改革

(一)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思路,提出改革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积极稳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分配和监管制度。(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等负责)

(二)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研究解决城镇集体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及城市无收入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配套政策并扩大试点范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

(三)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推进城市和工矿区棚户区改造,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九、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一)出台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和办学体制等改革,并启动相关试点工作。(教育部牵头)

(二)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三)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推进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制订出台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改革意见,基本完成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出版社转制任务。(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四)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部牵头)

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一)研究制订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促进对外贸易协调可持续发展。(商务部牵头)

(二)研究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外资审批程序,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制订出台境外投资条例,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法制办负责)

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制订出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为全面启动改革创造条件、积累经验。(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加快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制定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和代建制管理办法,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发展改革委、法制办负责)

(三)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提出深化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管局负责)

十二、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开放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战略任务深化改革,率先突破,形成有推广价值的改革经验。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改革试点工作,将专项改革试点放到试验区先行先试。支持和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牵头)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4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客观必然性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长江和淮河流域的下游,本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20亿立方米,人均432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1/20,而且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但过境水资源丰沛,多年平均过境水资源总量9496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量的30倍。为了优化水资源配置,经过50多年的规划建设,我省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实现了长江、淮河和太湖三大水系的互调互济,“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然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一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我省万元gdp耗水量285立方米,远高于发达国家50立方米的水平,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65立方米,是日本的3.5倍、美国的1.7倍;二是水污染问题突出,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废污水的大量排放,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社会成本越来越高;三是水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日趋严重,全省近三分之二的河段劣于ⅲ类水标准,局部地区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看,必须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是属于可以再生的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相互转换、自然循环,为人类永续利用。但是,水的自然规律告诉我们,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限度的,如果过度地开发利用,破坏了水资源自然循环的生态系统,就会影响她的可再生和可利用性,甚至危及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安全。*多年平均社会用水总量已经达到500多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当地水资源仅占三分之一,除了利用河湖拦蓄流域上游部分来水外,越来越多地利用水利工程体系调配水资源。江水北调多年平均引江规模40亿立方米,最多年份引水70多亿立方米;引江济太多年平均调水20亿立方米;江水东引多年平均引水18亿立方米;加上沿江地区的引水,我省多年平均跨流域调水的抽引江水规模已达122亿立方米,最大年份(1978年)高达302亿立方米。随着流域上游治理力度的加大,淮河断流的年份明显增加;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外供水量的增加,*扩大利用长江水的空间越来越小。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末*的gdp总量将达到2.9万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6倍。如果不提高用水效率,成倍增加水资源消耗总量显然是不现实的。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通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整一、二、三产业用水结构,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把水资源消耗和废污水排放有效地控制在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保证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来看,必须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省苏南地区乡镇工业的大量发展,导致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高峰时期每年抽取地下水规模达到5亿立方米,结果导致大范围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严重的地质性灾害。为此,这个地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花费了十年时间,投入上百亿巨资,通过五年限采、五年禁采,实施供水替代工程,累计减少地下水开采量9亿多立方米,并形成2亿立方米的社会节水能力,才有效控制了地质性灾害的发展。目前,该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和稳定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地下水漏斗面积从*0年的55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468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水网地区,河湖众多,相互贯通,一条(个)河(湖)的严重污染往往波及到一个水系的水生态环境,一个点源的严重污染常常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水资源质量。*年平均工业耗水58亿立方米左右,按照每消耗1立方米清洁水源,产生0.7~0.8立方米废污水计算,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就是48.3亿立方米。此外,城市生活污水20.3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现实情况表明,这些大量废污水的直接或间接排放,已经明显超出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破坏了水资源自然循环的生态条件,这是导致我省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实践表明,越是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人类越是要控制对水资源的过度需求,维护河湖的健康生命,建立人水和谐共存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从资源占用成本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必须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以自然资源的直接或间接占用为基础的。在一定程度下,自然资源占用成本决定经济增长方式。从水资源占用的直接成本看,我省苏南水多,苏北水少,特别是在缺水比较严重的淮北地区,每年都要依靠江水北调工程系统,抽引长江水资源来缓解该地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据测算,从长江抽引一吨水送到徐州、连云港等地,仅花费的电费成本就达0.12元,如果再加上其它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成本,每吨水资源成本在0.30元以上。如果用这样的水价计算成本,按每亩水稻耗水800立方米测算,再加上末级电站直接送水到田的成本,每亩水稻的供水成本在300元左右。只不过这些供水成本大部分是由政府买单,而不是生产者承担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高额消耗不仅直接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必然带来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需要兴建大量污水处理工程。据有关方面测算,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大约需要1.2元左右的成本。可见,节水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显著。

从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水和谐关系看,必须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也是承传人类文明的文化之源。*地杰人灵、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这一切都与*的“水”有着天然联系。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水资源,而且为我们创造了无限的财富和文化;在淮河流域,历史上就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千百年的淮河治理,推动了淮河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建立了我国南北文化及经济联系和交流的纽带,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天堂”苏州的美丽更得益于“小桥流水”,……。因此,在我们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今天,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建设人水和谐的美好环境,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综上所述,节水,不仅节约资源,而且保护环境;节水,是水资源自身运动规律的内在要求;节水,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初步实践

近年来,我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维系良好水生态环境的要求,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为手段,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编制“一个规划”,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

按照国家关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我省组织编制了《*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纲要》确立了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阶段性目标;突出了包括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水功能区划制度、排污口审批和管理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各项制度建设;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宏观和微观指标评价体系及考核体系;建立了节水型工业(单位)、节水型农业、节水型服务业、节水型城市(社区)、节水型灌区等各类行业节水载体建设的考核标准。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二)开展“两个试点”,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途径

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的部署要求,我省确定徐州市和张家港市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单位。徐州市是资源型缺水城市的典型,张家港市是沿江工业化城市的代表,她们的试点可以为我省不同类型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经验和路径。我们通过现状调查,认真分析这两个地区不??对性地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方案。在水资源短缺的徐州市,我们重点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与供水保障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在工业发达的张家港市,我们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放在推广发展循环型经济、减少废污水排放、修复水生态环境上。明确试点建设“以制度建设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行政推动和典型引导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政府投入引导与鼓励社会投入相结合”以及“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分别指导两市编制完成了符合本地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并报经省政府正式批复实施。今年,我们还根据省政府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统一部署,确定了12个市、县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建立“三项制度”,规范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我省重点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全省新建、改建、扩建的取水项目办理取水许可预申请和申请率达到100%。从*2年起,我省全面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需按规定通过水资源论证,保证符合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二是施行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制度。在定额管理方面,*2年,我省了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5年,又组织进行了修订。在总量控制方面,积极推进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地下水可采总量、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取水单位用水总量的“四个总量”控制制度。在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方面,以市县为单位对单位gdp水耗指标进行考核,并列入生态省建设的考核体系;在地下水可采总量控制方面,重新划定了地下水超采区,制定了5年压采方案,计划在2010年底前将全省地下水开采总量压缩至可采总量范围以内;在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方面,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实施纳污总量控制,依法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在取水单位用水总量控制方面,对企业(单位)用水实施计划管理,建立“节约用水有奖,超计划用水加价”的考核奖励制度,同时普遍实行用水的“四个一”(一表、一牌、一证、一卡)管理制度,并积极推广ic卡、超声波流量计等智能化计量管理手段,推行“先交费、后用水”的管理模式。三是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我省从1994年开始征收水资源费,并先后四次调增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今年,经省政府同意,我省再次对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行调整,地表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0.13元调整至0.20元,地下水苏锡常地区按当地自来水分类到户价,每立方米平均2.0元,其它地区由每立方米0.50元相应调整至0.80元左右,加大经济手段对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力度。

(四)抓好“四大载体”,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措施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关键是要抓好节水型载体建设,落实全社会节水措施。我们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具体分解为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区等不同类型的载体,实行分类管理、行业指导,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工业。一是突出重点治理。主要抓好火电、石化、造纸、冶金、印染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管理。近年来,全省累计完成了扬子石化公司、东海粮油公司等667家重点耗水大户的节水技术改造,形成3.8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并树立了一批低耗水、零排放节水型企业的典型。二是突出重点监测。对用水的重点大户逐步实行在线监测,对长期耗水严重超标的企业,不仅累进加价,而且提出限期实施节水改造的要求。三是突出重点控制。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重点项目,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和节水“三同时”管理,促进节约、高效用水,充分挖掘企业节水潜力,促进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在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严禁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新上高耗水项目。

节水型农业。调整种植业布局。因地制宜推进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明确提出在丘陵地区和二级以上提水高地,重点发展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有计划调整水稻种植面积,控制发展水产养殖。建设农业节水工程。全省累计建成防渗渠道6万多公里,其中“十五”期间建成2万公里,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对22个大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22万亩。推广节水农业技术。重点推广水稻节水生产技术,使全省农业耗水总量大幅下降。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以灌区、干支渠、电灌站为单位,组建农民灌溉协会,加强有政府指导的合同用水管理。

节水型城市。一是对城市用水进行总量管理,建立分行业、分产业用水标准考核制度;二是加强管网改造,降低管网的漏失率;三是发展城市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减少污水排放。

节水型社区。大力开展节水减排、节水增效宣传活动,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对用水量较大的企业、机关和商业经营单位等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积极开展节水型社区创建活动,制定节水型社区的考核标准,推进节水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

三、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路径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资源水利的发展思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综合运用工程、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努力追求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影响,达到最佳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实现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要着力建设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我省已经提出,“十一五”期间每年单位gdp耗水要下降4%的节水目标。实现这个节水目标,关键在于加快建设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首先,要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下决心淘汰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和产品;严禁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新上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用水的循环使用率。我省规划到“十一五”末,全省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要从“十五”期末的65立方米下降到45立方米。其次,要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十五”期末我省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5,节水的潜力很大。要通过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到0.55。在工程措施上,要继续推进农业灌区的节水工程改造,整治农村水系,实施渠道防渗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生产结构上,将继续深化布局结构调整,在水资源短缺的丘陵山区和淮北地区,适度调整水稻生产,严格控制水产养殖,积极发展瓜果疏菜、花果林木生产,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地灌、滴灌等节水新技术;在农业用水管理上,积极创新用水管理制度,发展农民用水协会,利用经济手段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考核。第三,要推广节水型社区建设。据有关方面调查测算,一个城市人口的生活耗水量是农村人口的4倍,可见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社区的节水潜力很大。要认真规划实施城市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节水型器具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宾馆、进家庭……;真正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河网水系的浓厚氛围。

2、要抓紧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水资源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将水资源的管理人为地分割开来,违背了水的自然规律,是导致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水资源的管理、节约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体系,明确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责任主体,是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这几年,我省在已经出台实施《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出台《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省节水管理办法》、《*省取水许可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通过强化节水“三同时、四到位”管理制度,加大对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地下水开采总量、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取水户用水总量的“四个总量”的监测考核力度。制定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社区、节水型灌区、节水型城市等各类节水标准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力度,促进全社会转变用水观念,规范用水行为,强化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3、要重点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利益调节机制。水是自然资源,也是经济资源。《水法》明确规定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多年的实践证明,经济杠杆在调节水资源配置、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水权、水商品理论的指导下,积极运用经济手段和价格杠杆,加强对行政区域水资源总量消耗和计划配置的有效监督和考核,加强对高耗水、高排污企业用水计划和排污总量的有效监督和考核,加强对农业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面源污染情况的有效监督和考核,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低排放、低污染利用的方向发展,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江河湖库是水资源的主要载体。我们要节约水资源,更要保护水资源,维护江河湖库的健康生命,保障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水利工作必须牢固确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指导思想,真正把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作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为此,我们将努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紧建立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管理保护的规划体系。我省已先后在全国率先完成水功能区划、湖泊保护规划,今年又启动了全省河网水系规划的编制工作,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主要成果也已经形成。这些重要规划成果相互配套,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将为我省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突出水功能区为重点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我省已经完成了按水功能区测算的纳污能力,并且已经完成对水功能区的取水口和排污口的整治,建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功能区的监督和保护措施。三是认真实施重点河湖水生态修复治理。太湖水生态修复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专门为些召开现场会,目前这项工程还在继续深化。这几年,我省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认真实施了城市河湖水系的整治工程,使城市水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四是全面推进农村水生态环境整治。近几年我省认真实施农村河道水环境整治,通过疏通水系,恢复引排能力,修复生态,改善村庄环境,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五是制定完成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和水利工程调度预案。积极开展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5

一、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概况

集团管控是指母公司通过子公司董事会来影响子公司制度安排,从而对子公司运作产生规则和源头上影响的行为,其重点在于促进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加强规范治理,以达成母子公司的协同效应。人力资源管控作为集团三大战略管控体系之一,在规避子公司经营管理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用人的集、分权关系以及在实际运用中母子公司的人事管理控制,可以将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分为直管型、监管型和顾问型三种。为更透彻地理解人力资源管控的实际操作情况,文章将深入阐述a能源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二、a能源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的现状

a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a能源集团”)是主营能源投资、开发与管理的中部某省省属最大的能源企业,2010年实现整体上市后成为我国能源业务品种最全的整体上市公司。集团着力打造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天然气、煤炭和金融等业务“6+1”板块,同时投资参股多家企业,其下属子公司包括17家全资及控股企业。

a能源集团对公司所属企业的人力资源管控采取监管型与直管型相结合的管控模式,积极构建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政策、服务、信息三大职能平台,在人力资源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展开。主要现状如下。

1.人力资源规划的集中化管控

(1)a能源集团实行母公司自上而下和子公司自下而上的双向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过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定期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五年)下发到各子公司,对公司所属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集中化控制。各子公司根据公司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规划人员需求,负责具体落实母公司的规划。

(2)公司在对比同行业标杆企业的基础上,根据相关定员标准已建立起自己的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化模型。

2.人员招聘集中化管控

a能源集团已遵循“集中招聘、分组实施”的原则,建立规范化的员工招聘体系。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员工招聘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集团公司员工招聘计划、组织年度校园招聘和其它社会招聘工作。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是实施部门,配合落实公司员工招聘办法,拟定本单位员工招聘需求计划,协助集团人力资源部做好本单位员工招聘的具体工作。

3.人才培养与开发集中化管控

(1)两级培训体系。a能源集团建立起集团公司级培训体系和子公司级培训体系的两级培训管理体系。集团公司级培训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带头组织实施,总公司各职能部门提供所负责业务的培训项目需求并负责组织相关培训;子公司级培训由各子公司自主组织实施本单位培训。

(2)人才差别化培养。a能源集团的领导班子成员培训、领导班子后备人员培训、重要管理岗位培训由总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实施;重要管理岗位培训、重要业务岗位人员培训、其他员工培训根据具体情况由子公司自主组织,总公司指导完成。

(3)培训流程环节集中控制。每年年初,子公司将各自的年度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上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各单位培训计划统一制定下发公司年度培训计划。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不定期对各单位培训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评价;各子公司培训经费使用情况也由总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备案。

4.考核、薪酬集中化管控

(1)分别考核,加强监督。集团总公司员工(部门负责人及以下员工)及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考核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所属企业员工(非领导班子成员)的考核工作则由子公司按照与集团公司总体目标相一致的原则独立完成。

(2)总体控制、监管检查。各子公司的工资总额、福利标准由集团公司集中控制,各子公司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货币化项目发放情况在总公司的控制范围内完成。总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定期对各子公司执行年薪的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种违规现象会纳入年终考核体系。

5.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集中化管控

a能源集团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板块的统一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控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了人员进出流程化、薪资发放网络化、员工培训远程化和员工招聘筛选自动化的目标。

三、a能源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现存的问题

目前,a能源集团人力资源管控具体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及组织结构不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目前,公司业务种类逐渐增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子公司数量日益增加,各子公司发展参差不齐。集团公司目前采取的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不再适应其“打造国内一流区域综合能源集团相匹配的人才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总体目标,如集团现有的“直管与监管”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选择混乱;在“直管”与“监管”之间界限不明确;对各子公司的管控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

2.子公司岗位管理呈现较大自主性,集团范围内“人岗匹配”尚未实现。因历史原因,集团内部“因人设岗”现象普遍存在,集团人力资源部缺少统一岗位说明书标准来指导各子公司的定岗定编和标准化岗位管理。部分子公司虽然有自己的工作分析制度,内容形式各不相同;一些子公司则完全没有岗位说明书,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呈现较大的自主性。3、子公司后备人才选拔任用标准模糊,关键岗位后备人才队伍的集中化管控有待加强。集团范围的调查显示,在后备队伍建设问题上,60%的参与者认为所在公司除领导班子外的关键岗位后备人员不足。目前,集团仅制定了各子公司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管理办法,而各子公司其他重要岗位后备队伍的建立和培养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子公司独立操作的空间大,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打上各子公司自己的烙印。

四、a能源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的完善

成为省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标杆、打造与国内一流区域综合能源集团相匹配的人才品牌是a能源企业未来五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为依据进行人力资源管控、选择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合理进行母子公司间的权责划分并形成协同效应将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有力保障和支撑。

根据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管控的现状与问题,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控、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理调整企业组织结构,选择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

(1)根据企业能源业务板块建立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目前企业已形成“6+1”业务板块,集团组织结构模式应由直线职能式向“产业板块式”的事业部式转变,对产权管理幅度和经营层次作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水电板块、火电板块、核电板块等,加强业务板块间的战略协同和资源共享。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以进一步加强集团化管控力度为方向,逐步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2)以公司组织结构和子公司特点为依据,进行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权衡选择。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应依据集团组织结构的变化作相应调整,同时根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程度以及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集团管控模式。在构建综合统筹的人力资源管理共享平台的同时,创建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

2.以集团层面的能力素质模型为依据,通过定岗定编进行标准化岗位管理

(1)优化工作分析,实现集团范围内的“人岗匹配”。集团人力资源部通过业务流程分析和岗位优化设计制定整体定岗定编管理方案,为各子公司全面推进定岗、定编、定级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定期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实现集团范围内的“人岗匹配”。不断推进岗位标准化、规范化,明晰岗位职责和评价标准及其价值。

(2)形成集团层面的能力素质模型。母公司根据工作族群的不同建立相应的领导力(中高层岗位)模型、管理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以及专业技术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等,为集团范围内的岗位设置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正确的职位选择提供帮助,为人才素质的客观评价提供统一量化标准。

3.建立集团人才培养储备制度,加强关键岗位后备队伍的集中化管控

(1)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三通道”发展路径。在集团总公司内部建立任职资格体系,设立不同职类、职种的职业发展通道,各子公司依此制定本公司的岗位序列对应表,激励员工按照本职种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同时,着重对后备人才跨职种的锻炼和培养,建立一支多元化的后备人才队伍。技术、技能、管理三条通道的平行层级结构中,相同层级人员具有同样的地位。管理、技术和技能人员既可以在自己所在的系列发展,也可以在满足任职条件的前提下,转入其他系列发展。

(2)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人才继任计划。集团核心管理岗位和重要业务岗位按1:2的比例形成后备梯队。根据后备人员的专业特点、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打破单位限制,通过工作轮换或者“上挂”、“下挂”等实行集团统一调配、交流使用,使后备人员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准位置。

(3)分层次全方位培养人才。鉴于后备人才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对后备人才的发展培养坚持“分工负责、共同培养”原则,公司级后备人才由集团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评价、制定培养计划、协调资源并对其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子公司后备人才由各子公司组织评价,制定和落实培养计划,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协调集团范围内的各种培训发展资源。

(4)调整考核方式,动态管理。结合业绩考核、培训考核和违规惩处等情况,对后备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调整,保持后备人员的竞争力。根据考核中后备人才的淘汰和晋升等情况,及时对后备人员队伍进行补充,保证后备供给比例。

总体来看,a能源集团目前的人力资源管控已经从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板块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能源事业和能源企业的发展吸引着所有人的眼光,2013集团“管控年”的背景之下,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目标对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沫:《国有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以a国有企业集团为例》,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

[2]赵琛徽胡敏:《构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控模式》,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11期.

[3]张艳:《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设计初探》,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第6期.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6

这次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水利发展与改革任务十分艰巨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要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努力开创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总理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继续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合理确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体制。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做好新形势下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从我国的基本水情出发,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统筹、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相协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管理与监督职能,继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赋予广大水利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狠抓落实。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同志,水利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汪恕诚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并于今天上午先后发表重要讲话。钱副主席全面阐述了加强需水管理的重要意义,强调必须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防止水质污染为目标,从传统的以供水管理为主转向以需水管理为基础,将水利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汪部长以“一部绿色交响曲”为题,生动地总结回顾了十年来水资源管理的探索、实践与成效,并对今后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期望。他们的讲话站位高、立意新,对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领会,并切实贯彻到水资源管理工作中。

今天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治水兴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近年来,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系统总结我国长期治水经验和教训,提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着力做好民生水利工作,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第一,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相继修订并颁布实施,国务院颁布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水文条例等法规,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了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利部颁布了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量分配暂行办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规章,各地相继出台了水法实施办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地方配套法规,初步建立了以水法为核心、多层次的水资源管理配套法规体系,确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制度框架体系。

第二,水资源配置和水权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水资源综合规划、各类专业专项规划编制和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为标志,初步构建了我国水资源规划体系,为水资源配置奠定了规划基础。国家水权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七大流域管理机构初步编制完成了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黄河水量分配指标细化到各支流。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等水资源紧缺的流域实行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宁蒙水权转换探索取得经验。国务院批复了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并授权水利部批复了大凌河水量分配方案;广东东江和江西省主要江河的水量分配方案相继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各地加大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发挥水资源费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实施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加强水资源论证管理,否决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遏制水资源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

第三,水资源调度和调控能力明显提高。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兴建,向北京应急供水工程已经通水;辽宁大伙房输水、甘肃引洮等区域性调水工程正在实施,吉林哈达山、重庆玉滩、宁夏固海十一泵站以及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一批水源工程开工建设;兴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6591亿立方米,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针对天津、北京、广州、澳门等重要城市和地区一度出现的用水紧张局面采取了应急调水,开展了引江济太、淮河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黄河连续9年不断流,黑河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黑河水连续6年进入东居延海,塔里木河、石羊河水量调度顺利实施;实施引江济太、引黄济淀、扎龙湿地补水,湖南、江西等一些南方地区相继开展了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为保障重点城市用水安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系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陆续开展了张掖、大连、绵阳、西安等82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近200个省级试点,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了用水定额,促进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颁布实施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制订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明显提高。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35提高到0.46;按20*年可比价计算,万元GDp用水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909立方米降至20*年的29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953立方米降低到163立方米。

第五,水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完成了水功能区划,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流域管理机构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定了水域纳污能力,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限制排污意见。强化了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统筹取水许可与入河排污口设置监督管理,完成了七大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严格新建、改建和扩大排污口的行政审批,促进了节水减排和水资源保护。编制完成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公布了两批118个全国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明确了饮用水水源地管理目标要求。在武汉、桂林等10个城市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塔里木河、黑河流域下游生态系统得到初步修复,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全面实施。启动了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大部分省区实行地下水年度开采总量控制,苏锡常地区实现全面禁采,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杭嘉湖平原区地下水限采工作稳步推进,济南趵突泉复涌,部分超采严重地区的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

第六,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深圳、上海、海南、北京、广州等省市相继成立了水务局,全国61%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实行了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北京、上海、广州和青海、四川等地的许多城市充分发挥体制优势,积极开展城市水系整治,利用水利工程的多功能性,改善城市水生态,打造亲水人居环境,得到群众好评。上海、广东、江苏、海南等地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在理顺价格体系、推进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各地通过水务体制改革,初步形成城市防洪除涝、集中供水、排水治污、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一体化保障体系,逐步走上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到提升。建立了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了饮用水安全。近年来,我们成功应对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太湖、巢湖、新立城水库等蓝藻暴发事件以及汉江甲醇货轮起火爆炸等突发事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快速反应、紧急行动,举全部之力、全行业之力投入水利抗震救灾。面对灾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及时制定抗震救灾应急供水保障工作方案,紧急抽调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一线,深入灾区开展供水管网抢修恢复工作,强化水质监测,成功解决了地震灾区955.6万人的供水问题。

第八,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基础性、前瞻性战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并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水资源评价、规划、论证,水功能区划,城市水系整治等一批技术标准相继颁布实施。编制完成了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书,24个试点城市的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取得经验,各地积极开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水资源公报、地下水通报等水资源信息工作得到加强。

水资源管理在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遏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长率,而用水总量实现了微增长,特别是近10年来,部分地区实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在连续30年保持农业灌溉用水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近1.2亿亩,粮食产量提高近50%。国家“*”规划实施以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0%两项节能减排指标按年度全部完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重视、支持水资源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水资源管理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二、深刻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年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这不仅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

第一,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显示,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进一步加剧。现状全国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左右。去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雪严重偏少,全国耕地受旱面积高峰时达到3.01亿亩,比常年同期多1.12亿亩,高峰期有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严重的旱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我国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2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750亿立方米,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1.6%。不少地方河流开发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突出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的严重影响与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因素叠加在一起,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深化改革,着力改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推行油、气、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促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机结合,既要抓住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举全部之力、全行业之力,打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建设攻坚战;又要着眼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发挥水利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加强水资源管理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的迫切需要。我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供水量的64%,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需要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农业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较低。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赋予水资源管理更为艰巨的任务。近年来,为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相继制定了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等区域经济发展,增产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晋陕蒙区域能源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发展规划,批准了武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都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把加强水资源管理作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四,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加快发展民生水利、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水资源与人的生命和健康、生活和生产、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水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应有之义。目前,全国现状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03亿人,受水量及水质不安全影响的城镇人口有近1亿人,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一些地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对群众需求和利益重视不够,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必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保障、用水结构调整、水权分配和流转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五,加强水资源管理是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现代水利;没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水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新“三定”规定明确:“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合理配置,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管理取得重大进展,但与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或部门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节约,对水资源管理重视不够;一些地区不顾水资源条件,热衷于上工程上项目,过度开发水资源;在水量与水质、供水与退水、节水与保护等关键环节,水资源管理职能交叉、关系不顺;政策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参与机制还不够健全;水务体制改革进程与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我们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能力等方面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也还存在不少差距。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权威高效、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才能根本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的状况,才能有效解决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才能真正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准确把握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着力改善民生,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水功能区管理等制度建设为平台,以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审批等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要初步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六项目标。

——基本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水资源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较为完善,以总量控制为重点的水资源配置管理制度、以取水许可制度为重点的取用水管理制度、以水功能区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基本建立。

——基本建成饮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用水安全保障体系。2013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20年基本建成较高标准的城乡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新增供水保障能力795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城乡饮水水源水质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水得到保障。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25立方米以下,比现状降低60%以上;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比现状降低50%以上;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

——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重点地区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治理,严重超采区状况根本好转,河流生态用水基本保障,部分生态严重损坏的河流逐步修复,生态严重退化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基本建成水资源管理能力和科技支撑保障体系。水资源管理机构健全,规划体系较为完善,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水资源监测、计量监督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水资源调控手段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加强,水资源统计与信息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基本建成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防洪除涝、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水务管理体制初步形成。部门协商合作机制更加协调,公众参与管理更加广泛。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基本得到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节水型社会格局基本形成,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水资源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把握好六个原则。

一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本质特征,也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保障饮水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优良生态和优美环境。

二要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水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发展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我们要认真总结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科学治水,依法管水,高效用水。要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也要满足维护河湖健康的基本需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要把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作为水资源管理的工作重心。水资源管理从内容上包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的管理。在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必须把水资源管理的重心放在合理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上,强化需水管理,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这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水资源管理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是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方法。要注重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功能和效益,统筹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统筹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妥善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不同区域间的用水需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当前发展用水与长远发展用水关系,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深化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要针对不同地区水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制定水资源分区管理的政策措施:对已经达到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要停止审批新增取水;对于接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要限制新增取水,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对于尚有开发潜力的地区,要在有效保护水资源、厉行节约的基础上,制定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六要把坚持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水资源管理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条件变化,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对象、范围、手段、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解决日趋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树立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加强管理科技支撑,改进管理手段措施,努力解决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性机制,逐步建立体制健全、机制合理、法制完备的现代水资源管理制度,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适应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要加快推进六个转变。

一是在管理理念上,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两条途径。供水管理,是通过对水资源供给侧的管理,提高供水能力,满足水资源需求;需水管理,是通过对水资源需求侧的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对于稀缺资源,采取需求管理来实现供需平衡,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水资源短缺、开发潜力有限,用水效率不高,环境问题突出,不能走传统的以需定供的老路,必须加快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在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需水管理的理念,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是在规划思路上,要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转变为节约保护优先。规划是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基础性、法规性依据。无论是综合规划还是专业规划,无论是流域规划还是区域规划,都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切实转变规划编制思路,把节约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贯彻“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形成新型的、现代的、高效的用水格局。

三是在保护举措上,要加快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水资源污染后被迫治理、生态系统破坏后被动修复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沉重的。我们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发展道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举措,健全预防水污染和防止水生态破坏的监管制度,加强预警和防控,防患于未然。

四是在开发方式上,要加快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妥善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统筹规划,科学论证,优化配置,慎重决策,科学确定开发目标和开发规模,优化功能布局,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水资源开发中移民安置、土地占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与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是在用水模式上,要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树立节约用水观念,倡导文明用水方式,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合理开源的用水模式,增强全社会用水、节水自律意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转变用水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六是在管理手段上,要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要把水资源管理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纳入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统一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和方式,统筹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广泛吸纳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工作。

四、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要不断完善并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严格执法监督。当前,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要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抓好水资源配置。一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规划是优化配置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布局在水资源领域的具体体现。要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核心,抓好全国、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约、保护等专业规划的编制,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导向作用和刚性约束作用。二要搞好水量分配和取水总量控制。全面推行取水总量控制。各流域管理机构要在水资源综合规划基础上,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要依据水量分配方案、区域用水协议,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对流域内用水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各行政区域,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三要实行严格的取用水管理。各行政区要按照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实行行政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任何地方和任何单位都要严格执行,不得突破。要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加强取水计量监管。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一律不再审批新增取水。四要继续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在搞好初始水权分配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权转让制度建设。做好水权转换试点,扩大试点范围,深入探索水权流转的实现形式,鼓励水权合理有效流转,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健全相关监管制度,规范水权的分配、登记、管理、转让等行为,切实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五要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推动水资源论证的着力点尽快从微观层面转入宏观层面,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关,增强水资源管理在国家宏观决策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六要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综合考虑各地区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与用水户承受能力,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充分发挥水资源费在水资源配置中的经济调节作用。要依法征收水资源费,统一账户,统一票据,统一征管程序,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足额征收、足额上缴、规范使用。七要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优化各项调度方案,完善调度管理制度,健全调度机制和手段,保障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进一步完善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等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调度工作,大力推进永定河、东江、大凌河、石羊河和江西五大水系等流域水资源调度工作。做好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水资源调度,满足重点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湿地等用水需求,切实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资源调度工作。做好丰水地区枯水期的水量调度,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第二,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要强化节水考核管理。制定用水定额标准,明确用水定额红线。用水户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要依据定额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要限制生产取用水。强化节水“三同时”管理,建立健全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用水效率和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健全节水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严格考核监督,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二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巩固现有试点成果,扩大试点范围,深入探索不同水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模式与途径。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加强试点经验交流和推广。三要加大节水技术研发推广力度。抓紧落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积极推广技术成熟、节水减排效果显著、应用面广的重大工业、农业节水技术和居民生活节水器具产品。组织开展关键和前沿节水技术的科研攻关和技术示范,增强节水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要抓好重点领域节水工程建设,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的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等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推进林果业、养殖业节水和农村生活节水;工业领域要重点抓好钢铁、火力发电、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城市生活领域要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加强供水和公共用水管理,全面推行城市节水。促进海水和苦咸水、再生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四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听证、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农村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用水者协会,鼓励群众参与水量分配、水价制定、水权转让等决策。建设节水文化,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第三,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一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各地要按照水法和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2020)要求,制定水源地保护的监管政策与标准,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监督管理,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和信息通报制度。要加快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推进农村饮水水源保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二要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水功能区管理的各项制度,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研究提出分阶段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限制排污的意见。严格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加强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强化入河排污总量的监控,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三要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继续加强试点工作,加快石羊河、太湖等重点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抓紧建立生态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论证,对不符合生态用水指标要求的,一律不得审批取水许可。开发利用水资源要维持河流合理流量,维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的合理水位,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四要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加快制定完善地下水保护政策,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逐步削减开采量,遏制地下水过度开发和超采。当前要重点抓好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和地面沉降区地下水压采工作。抓好地下水涵养与保护,建立地下水应急战略储备制度。积极推进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推动全国地下水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强化深层地下水禁采和限采措施,促进可持续利用。

第四,以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为方向,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一要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流域管理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促进建立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流域议事协调机制和高效的执行机制。要合理划分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和职责范围。二要进一步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强行政区域内涉水行政事务的综合管理,建立“一龙管水、合力治水”的管理体制,统筹城乡水资源评价、规划、配置、调度、节约、保护,统筹水源地建设、防洪、取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等工作,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能够发挥体制优势、强化行业管理的水务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监管。积极推进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

第五,以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为保障,规范水资源管理行为。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要抓紧开展节约用水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论证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水情、较为完备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尽快制定当前亟需的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管理等标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各地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取水许可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水资源节约保护等配套法规,健全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二要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已有的涉水法规,规范行政行为,重点加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节水管理、入河排污口审批等制度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第六,以国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水价是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的重要杠杆,是需水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按照中央关于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既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兼顾社会可承受度和社会公平,有利于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一要综合考虑各地区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与终端用户承受能力,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二要按照促进节约用水和降低农民水费支出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行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终端水价制度,加快完善计量设施,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实行以供定需、定额灌溉、节约转让、超用加价的经济激励机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三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合理调整非农业供水水价,继续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缺水城市要实行高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四要加强水价管理,增加水价决策的透明度,积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减轻提高水价带来的社会影响。

第七,以重大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为重点,夯实水资源管理科技支撑。要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开展水资源重大专题研究。一要加强水资源基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重点开展新时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水资源要素参与国家宏观调控、宏观水资源配置和调配、节水型社会建设、河流生态管理、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政策等研究。二要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重点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技术和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三要加强高新技术应用。重点研发自动化、全天候、多功能、高精度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信息采集、管理以及数据共享技术体系,增强水资源预测、预报和预警能力,提高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一批高效、节水、降耗和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全面提高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科技含量。

第八,以强化基础工作为抓手,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一要定期开展水资源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及时准确掌握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摸清水资源变化规律,分析用水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对水资源的影响,及时研究制定应对措施。二要加快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抓紧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管理和水源地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监控体系。加强对社会取用水户取水、入河排污口的计量监控设施建设,建立以奖代补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用户安装计量设施的积极性。抓紧建设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成中央、流域与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提高水资源监管能力。三要加强水资源统计及信息工作。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和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发挥主动性和适应性,建立水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水资源公报等信息制度建设,及时向社会科学、准确和权威的水资源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行为。

五、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的保障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强水资源管理事关水利发展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水资源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安排、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水利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组织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要根据各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谋划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抓紧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组织实施,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带动水资源管理工作向纵深拓展。

第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有关司局、流域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有关司局要加强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业务指导、行业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水资源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帮助基层解决难题。流域管理机构要对流域用水总量控制负总责,强化水功能区划管理特别是保护区、保留区和省界缓冲区管理,加强省界断面监测考核管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同时要维护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要把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建立问责制度。

第三,完善渠道,增加投入。长期以来,水资源管理没有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既缺少基建投入的渠道,也缺乏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许多管理工作因为缺乏经费而无法正常开展,管理基础设施薄弱,欠账较多,监督管理难以落实。要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投资渠道,明确投资比例,保障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水生态修复、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投入。对水资源管理各项试点的经费要优先保证。要积极争取设立水资源综合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的财政专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必须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四,主动协调,强化合作。水资源管理存在多个环节,涉及不同部门,事关不同群体的利益。在内部,水资源管理贯穿于各项水利工作之中,是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外部,水资源管理与发展改革、财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联系紧密。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学习兄弟部委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强化水利部、流域和地方的沟通联系,形成水资源配置、节约与保护的合力。

第五,抓好队伍,转变作风。做好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的高素质管理队伍。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把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水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全面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学习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管水的素质与能力。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廉洁自律,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监督。要转变作风,认真履职,担当重任,敢于负责,把每一项水资源论证项目的审查,每一本取水许可证的发放,每一个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审批,每一次执法监督检查,都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具体实践,都看做是对用水权益的一份郑重承诺,都视同为防止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一次保护行动,都当做是执政为民的一次真正检验。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7

*6年,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管理的各项措施,认真贯彻取水许可条例,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取得新进展。法规建设方面起草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中明确了节约用水要求;会同省发改委下发了《*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制定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等一系列文件;下发了《*省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起草了《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

二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启动徐州、张家港两个全国试点工作,南京市列为第二批全国试点单位。确定*、南通、淮安等12个市县为第一批省级试点单位;完成了237个节水技改示范项目(其中省级80个),创建节水型企业38家,通过了15家“节水型高校”验收,联合省妇联在全省开展“节水型家庭”创建;初步编制完成了《*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三是强化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工作。会同省物价局、财政厅出台了南水北调基金调价文件;全面贯彻落实《*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年内开展了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方面的专题调研,采取多项措施强化水资源费征收;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6年全省征收水资源费3.5亿,比*5年增加75%。

四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全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已形成初稿。制定了《*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市编制了《*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报告》和三年实施方案,经水利部批准,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试点市。全面开展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完成了入河排污口调查和监测。

五是巩固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果,全面提升地下水管理水平。省政府年初召开了禁采总结表彰会议,全面总结苏锡常五年地下水禁采经验,表彰了禁采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年省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地下水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地下水管理。苏中、苏北地区地下水继续加强计划管理和总量控制,按省厅下达的取水计划和压采目标。实际取水量7.3亿立方米,总量控制在计划之内;压采0.34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任务。组织对全省地下水管理工作开展了互查,进行全面考核和评比。

六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强化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全面启动了取水许可换证工作,规范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明晰了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年内全省共审批取水许可申请105份,新审批地表水取水量95亿立方米、地下水860万立方米。同时,各地加强了排污口设置的论证和审批管理,从排污源头控制排污总量。

尽管*6年水资源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省水资源费征管工作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政策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地区间工作不平衡,调价政策落实情况不理想。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有南通、南京等地级市以及近半数的县市未出台南水北调基金调价文件。部分市、县(市、区)自来水的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的合并价格没有达到0.20元/立方米的规定标准。

二是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根据“四个总量”控制的要求,市际、县际还没有总量控制和计量设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功能区管理要求,水源地保护的应急监测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管理的需求。

三是社会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水资源社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而国家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水资源管理系统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但是,各地水资源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对资源水利的宣传不够,公众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还不强,政策措施研究还不到位。

二、二七年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

*7年,水资源管理要围绕全省水利中心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资源水利,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按照资源节约的要求,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环境友好的要求,抓好水功能区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抓好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贯彻《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新的一年水资源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水资源费征收和管理

一是要落实调价文件。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水资源费调价文件。*6年省物价、财政、水利三部门关于调整水资源费的通知中明确“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尚未调整到位的部分,连同南水北调基金一并调整到位”,各地要根据通知要求,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凡是南水北调基金文件没有出台的,或者基金和水资源费合并标准没有到位的必须在今年六月底前全部到位,同时全面清理越权减免文件。

二是要提高征收到位率。各市要加大征收力度,及时分解下达县级征缴任务,并落实到各征收单位。今年省厅将对各市下达征收指标,按征收到位率和征收额度双重考核。各地要加强与用水户的沟通交流,在节水技术、取用水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要强化用水计量,全面实行计量收费,杜绝协议收费和人情收费,继续大力推广ic卡等先进的用水计量设施,省厅今年将实施取水大户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各市、县已建和在建的系统一并纳入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三是要规范管理与使用。各地要严格执行《*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统一使用“*省水资源费专用票据”,并按规定设立水资源费缴入专户,按月按比例分别缴入同级金库和省库,并将征收情况逐月上报省厅;水资源费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规范管理。*7年,省级水资源费重点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各地的水资源费使用要与省级相配套,要分级建立项目库,按项目化管理要求用好、用足水资源费。

四是要强化考核奖惩。今年省里将组织相关部门对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对各地随意减免水资源费的政策文件进行清理;同时全省建立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的考核机制,将水资源费征收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各市也要加强对县级水资源费征收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

(二)加强水功能区管理,突出保护饮用水源地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完成全省1315个重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今年上半年省厅将完成省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并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各地要配合省厅,在此框架下对其辖区内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全面核定,向同级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二是加强水质监测和预测,建立应急预案。目前各地已经按月组织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并通报,今年在此基础上要定期公布行政区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开展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旬报工作。目前各地普遍存在水质监测设备和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要特别重视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各地要建立健全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继续开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月报制度。

三是强化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和管理。在入河排污口普查的基础上,今年要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划定禁止和限制排污水域范围,提出相应的排污口整合方案。各地要加强重要供水水源地、骨干清水河道沿线排污口整治。加强和规范排污口设置论证,规范新设排污口的审批和管理。从今年起各市审批的排污口要实行省级备案制度。

四是全面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各地要编制完成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开展清水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东线干线、泰东河、通榆河、望虞河等主要供水河道的水源保护工作。继续开展宜兴横山水库水源地保护试点,探索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经验。

同时抓好*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编制完成三年实施方案,报水利部、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规划工作。完成《*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请省政府出台《*省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

二是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三个部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要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徐州市要组织实施水资源监控系统,制定行政区域用水总量节约奖励和超额加价办法,为建设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积累经验;张家港市要开展循环型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体系和城乡水循环体系的建设;南京市要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起步实施。*、南通、淮安3个地级市和大丰、泗洪、江宁、姜堰、句容、东海、淮阴、武进、高邮9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单位今年要编制完成试点工作规划,并完成规划审查和报批工作,年内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三是抓好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今年省厅要对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各地继续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高校、节水型??工作,推进节水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配合载体建设,开展相关的节水宣传,及时推广先进的节水经验。

四是实施“行业节水行动”工程。年内在火电、化工、纺织、冶金、建材、食品、造纸、机械行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力争主要产品用水水平5年内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带动行业节水水平大幅度提高。各地要结合地方实际,重点抓好行业的节水工作,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用水,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鼓励企业废污水“零排放”,建设一批“零排放”示范企业,积极开展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试点。

五是建立社会用水总量考核指标体系。今年,全省单位gdp水耗要确保下降4%,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细化、分解总量指标,分行业、地区建立用水总量考核指标体系。对取水、用水实行按月统计并上报省厅。

(四)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是各地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稳步地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要全面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城乡供水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各项规划;加快人员培训和水务人才的引进,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人才保障;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结合城市防洪建设,做好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多元化拓宽投融资渠道和改革运营机制,继续推进水务一体化工作。

二是继续加强全省地下水管理,逐步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的计划管理和开采总量控制,规范地下水审批程序。首先要按照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成果强化地下水禁采区、严重超采区、控制开采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各地要按照省厅下达的年度开采计划,逐级考核到每眼深井。苏中、苏北各市要按照五年压采方案,落实水源调整、地下水开采量压缩等措施。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监测站网建设,密切关注沿海超采区的地下水位变化和苏锡常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和动态监测,及时评估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效。再次是要严格控制新凿深井,凡地表自来水管网到达地区,严禁增凿取水深井。

三是要继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460号令),规范取水许可程序。今年省厅将组织专题培训,各地要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学习《条例》,使各级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各项程序和要求。各地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厂矿企业和广大取水户广泛宣传《条例》,提高全社会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同时,各地要对现行的取水许可审批、发证、监督管理以及水资源费征收等规定进行整理、核查,做好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工作。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程序,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杜绝发生违规审批行为。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各地要规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查,加强对水资源论证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水资源论证从业单位资质管理和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水资源论证工作。关于换发新的取水许可证工作,在*6年完成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主要先换发有效期在*7年底前到期的取水许可证。

(五)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

*6年省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做到管理机构明晰、人员结构合理、技术设备先进、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扎实。各级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节水办、水资源费征收部门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各单位要保证工作所需的车辆、计算机、办公设备以及现场踏勘和调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要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岗位责任等规章制度;要重视水资源档案管理和基础工作。

今年,省厅已经组织编制了“*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省取水远程信息实时监控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于近期启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还将制定有关的指导意见和技术标准规范,各地在系统开发建设中,要以此作为建设依据,以利整合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有的各类资源。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8

在省“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座谈会,认真分析形势,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研究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4个省直部门和4个市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寓群省长与各市市长签订了*-*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省市长国土资源目标管理责任书》,要层层分解,抓好落实。

过去的一年,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00亿元以上、利税3200亿元、利润2000亿元,分别增长28%、45%和50%;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0亿元,增长15%左右;进出口总值768.9亿美元,其中出口462.5亿美元,分别增长26%和30%;利用外资(老口径)17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8亿美元,分别增长12.6%和1.1%;财政总收入334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72.7亿元,分别增长24.7%和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增长8.4%。特别是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增强,人口控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水利建设等方面成效更加明显。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初步形成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得到加强,土地资产收益和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挖潜盘活存量土地10多万亩,实现政府国土资源收益305.5亿元。全省重点用能企业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5%,重点用水企业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取水同比下降23.6%。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得到改善,城市环境和大气质量明显好转,17市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89.6%。水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优化配置成效明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启动,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52%,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人口、资源、环境、水利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必须正确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就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总书记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要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也是发展问题。如果控制人口、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工作做不好,再大的经济总量也会被庞大的人口所消耗,再好的增长势头也会因资源难以为继而不能持久,再富裕的生活也会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毫无价值。因此,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根本立足点,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任务。“*”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大力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我省“*”规划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提高效益、改善结构、降低消耗。我省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支撑经济增长的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都比较短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大幅度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有效化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今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树立资源保护观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党的*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我省来看,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低生育率与高增长量的矛盾十分突出,土地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水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践证明,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发展的老路是不可持续的。要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和*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在保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在好上下功夫、上水平、见成效。

毫不放松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尽快把我省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并最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要认真总结去年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经验,合理引导政策内生育,严格控制违法生育。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把人口数量指标和性别比的指标统一起来考核,实行标本兼治,尽快改变一些地方性别比偏高的状况。要进一步夯实农村、城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三块基石”。完善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体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结合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村、合格村建设。建立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体系,从生产、生活、生育多方面关心计划生育家庭,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充分体现优待和倾斜,重点抓好计划生育奖励和技术服务免费两项法定政策的落实,全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毫不放松地抓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继续实行从严从紧的土地管理政策,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证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用地。把节约土地放在首位,大力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进一步挖潜盘活存量土地上,引导建设项目向依法设立的开发区和城市工业区集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强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全面落实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确保经营性用地全面实施招拍挂出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要从规划、布局、权属、环境入手,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集中开展重点矿种、重点矿区的专项整顿,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坚决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办矿等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抓好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开发利用示范试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培育规范矿业权市场,维护国家所有权益和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

毫不放松地抓好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一是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集中力量抓好生态省建设第二阶段目标任务的实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县、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全面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评价标准,尽快形成企业、行业、社会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二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饮水安全和流域治理为重点,全面实施“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快电厂脱硫步伐,加强机动车尾气和室内污染防治。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食物。三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吸取松花江污染事件的教训,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和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环境事故应急监控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预警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

毫不放松地抓好水利建设工作。围绕“既不怕旱、又不怕涝”的治水战略目标,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形成全面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水利格局。一是加快水网建设。大力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好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一期和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努力形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生态长廊。二是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继续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治淮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大型骨干河道治理,提高流域综合防洪能力。加强重点城市的防洪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大力实施“千里海堤工程”建设,做好沿海地区防风暴潮工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抓紧改造现有的抗旱工程,因地制宜修建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和集雨等抗旱设施。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三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节水产业,逐步降低高耗水行业比重,减少结构性耗水。深化水价改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规划建设一批海水淡化工程,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三、进一步加强对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领导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一是思想要更加重视。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切实抓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经常研究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关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逐步增加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人口、资源、环境、水利方面的项目建设。同时,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不断改进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增强竞争力。坚持公平、透明、规范和法制的原则,逐步开放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营市场。要增强全民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二是责任要更加落实。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就是因为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作风不扎实造成的。要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要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用制度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落到实处。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评价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绩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认真执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和迟报漏报责任追究制度,构建起职责明晰、各负其责、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工作运行机制。这次会上省政府与各市签订的两个责任书,年底要认真考核,确保完成任务。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9

一、劳动用工情况

截止2020年6月28日,公司从业人员共计1841人,其中在岗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人员1522人,劳务派遣312人,退休返聘7人。人员总量比上年末增长17%,净增长268人。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积极开展各类人才引进

根据疫情管控需要,及时调整招聘方式,积极通过各大院校线上视频双选会结合智联招聘同步开展校招,社招及校招面试均调整为线上进行,提高了招聘工作的效率。配合xxx安全设备安装资质取证需要,加大招聘力度,引进核级焊工、无损检测工程师等特殊专业人才。2020年截止6月份,通过社会招聘引进各类人才320人,其中招聘核级焊工及无损检测工程师49人,通过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238人。

2.持续做好员工证书管理,优化人才结构

持续做好员工证书管理工作,确保员工持证上岗。2020年1-6月组织办理新注册及转注一级建造师13名、二级建造师13名、一级造价工程师2名、二级造价工程师5名、注册安全工程师3名、安全三类人员108名;持续关注并做好各类证书的维护工作,上半年共组织完成18名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并办理延续注册,组织办理15名安全三类人员自动延期。

3.有序开展员工培训工作

(1)制定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围绕公司“十三五”规划及年度重点工作,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管理能力及业务能力为重点,制订并了公司2020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工作要点,进一步强化员工能力建设。

(2)创新培训方式,组织开展线上培训工作

由于疫情原因,培训工作从现场集中面授全面调整为线上视频授课。根据疫情防控等突发情况,及时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认识和科学防控培训》课程,普及新冠知识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利用隔离期间的空闲时间组织各职系参加外部机构专题业务培训,如《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投标人如何出手必胜、提高中标概率》《劳务实名制下建筑企业财税筹划与用工模式管理》等课程。组织开展一级建造师考前线上培训班。

(3)落实内部讲师激励,提升讲师积极性

根据中xxx发〔2019〕145号《中xxx建设有限公司培训管理办法》要求,组织开展公司2019年度优秀课件评选工作。以鼓励员工自主开发培训课件的积极性,提升培训师授课水平,推动公司培训工作质量再上新台阶。

(4)积极开展取证培训工作

根据取证需要,积极组织取证小组开展内外部培训工作,如组织参加核级焊工取证培训、无损检测取证培训、计量员、aSme及RCCm等,为xxx设备安装资质取证提供人员保障。

4.进一步加强干部交流培养,促进干部成长成才

组织开展总部与基层双向挂职工作,首批抽调了4名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到总部挂职。下一步还将从公司总部选派条件成熟的干部到分公司或基层项目工作或任职,促使干部在多种环境、多种岗位上锻炼成长。二是创新干部培养方式,强化实践锻炼,分别从海西分公司及西南分公司各选调10名骨干员工到陕西分公司项目进行培养锻炼,提升员工项目管理能力。

(二)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1.人员能进能出方面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关于深化公司用工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一是明确各单位人员退出要求,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畅通人员退出机制,优化公司员工队伍,激发企业活力。二是明确劳务派遣人员和灵活用工人员转劳动合同制员工的条件和程序,畅通不同用工形式人员的转制通道,激发工作积极性。

2.薪酬能增能减方面

(1)建立健全宏观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与激励约束体系。2019年公司全面实行JYK管理体系,在中国x建宏观工资总额管控体系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2020年公司逐步探索并建立公司内部以“经营效益”为主的工资总额宏观调控与决定机制,与JYK管理体系相衔接,制定公司内部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草案(暂未,拟结合mKJ管理体系确定后实施),探索建立员工收入增长与企业效益增长、人工投入产出水平同步挂钩机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业绩为核心,完善公司区域负责人薪酬的效益决定机制,在中国x建薪酬管理框架,草拟公司区域负责人绩效年薪补充规定,将区域分公司年度JYK考核、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负责人年薪相挂钩,健全公司收入分配体系。

(2)坚持工资总额效益决定机制,做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工作。根据中国x建工资总额管理整体工作部署,公司坚持经营业绩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劳动效率为基准,严格按照中国x建JYK工资总额宏观调控体系有关要求,开展2019年工资总额清算和2020年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工作,编制并上报公司2020年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同时年中结合公司以军工为中心的业务定位,在公司从业人员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及时组织编制上报2020年工资总额预算增人增资的请示,为推动公司深耕军工领域,确保公司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以员工为本,及时开展员工薪酬激励。一是做好核心激励,开展企业负责人年薪兑现工作。根据中国x建所出资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公司2019年JYK业绩考核及党建考核结果,拟定2019年企业负责人年薪年薪方案并上报中国x建初审,根据整体工作进展,拟于7月完成企业负责人2019年年薪兑现全部工作。二是强化员工激励,组织2019年年效益发放工作,持续激发员工工作热情。2020年1月,制定并下发预发公司2019年年效益及一次性奖金的通知,组织开展2019年年效益预发放工作,共享公司经营成果。

(4)进一步优化绩效管理,坚持绩效考核的目标和问题导向,围绕公司战略和年度目标进行季度任务分解,不断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内容。强化季度绩效考核结果的面谈与反馈,进一步顺畅绩效考核沟通渠道,使绩效考核达到改进提高的预期效果。

3.干部能上能下方面

(1)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选拔任用干部。2020年上半年共提拔任用干部19名,其中党委管理干部5名。

(2)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干部考核结果运用,使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常态化。根据公司2019年度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对85名考核结果优秀且排名靠前的干部进行通报表扬或晋级奖励,对66名排名靠后的干部进行降职、降级、调整岗位或提醒谈话。

(三)强化基础管理工作

1.完善福利体系建设、强化职工福利保障

根据中国x建2019年企业年金调整方案,组织修订公司企业年金实施细则,适当放宽了企业年金的准入限制,缩短员工企业年金归属比例年限,提升企业年金普惠与受益,进一步提高员工退休后生活质量,增强企业活力与竞争力,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2.修订完善岗位说明书编制

根据公司组织机构调整变化情况,组织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岗位调整变化情况,开展岗位分析,重新修订员工岗位说明书,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目前已完成各部门、各单位岗位说明书收集工作,待进一步组织评审完善后实时。

3.认真做好人事档案资料归档及查核工作。

收集整理归档重要人事档案资料整理等近七千份。发出调档函120份,调入人事档案49卷,调出人事档案20卷。发出补充档案材料的通知5份。组织完成拟提拔任用干部档案核查15人次,发出总部、分公司干部人事档案核查情况回复26份,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4.积极办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

根据国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通知要求,整理核实了退休人员档案,及时与重庆、西安、仪征地区建立沟通,已与重庆地区签订移交协议。

5.开展统计分析工作

一是建立人力资源季度分析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分析与预警,建立公司内部对标机制,先后季度人力资源季报,通过报表统计分析,改进强化人力资源过程管理。二是做好集团及中国x建报表填报工作。根据中x集团及中国x建有关要求,做好人力资源报表统计工作,先后组织报送了2019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2019年度人才资源统计年报、2019年企业年度工作报告等,为中x集团及中国x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6.信息化建设工作

按照中国x建信息化工作安排,2020年进一步加强梳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指标库、组织库,积极推进中国x建人力资源信息化整体建设进程,根据中国x建系统建设征求意见,先后上报组织模块梳理建议、指标优化建议;同时与中国x建统一平台保持精准对接,按照标准统一、精简实用的原则,逐步精简、调整、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库,建立指标齐全、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数据平台,为下一步流程设计与完善巩固基础。

(四)其他工作

1.坚决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1)持续做好员工体温情况的监控工作

根据公司公司疫情防控办公室分工,组织公司员工每日报送体温及健康情况。统计总部复工返岗员工出行轨迹,并组织到岗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持续做好公司总部及分公司人员体温情况的监控工作。

(2)做好疫情期间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工作

制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疫情期间员工薪酬待遇、员工假期、劳动关系等,通过灵活调整办公形式,统筹做好战“疫”复工两不误,有效稳定员工队伍;同时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制定并《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指导意见》,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截止目前,未因疫情产生劳动争议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3)积极利用疫情政策,做好失业稳岗补贴申领

一是利用各地利好政策,为公司申领失业稳岗补贴,现已完成xx建工xx分公司2019年度、xx建工2014-2016年度、xx建设2020年度失业稳岗补贴申领,拟滚动式进行xx建工2017-2020年度失业稳岗补贴申领。预计至2020年度可申领金额约99万元,目前已到帐金额11万元。

二是积极落实疫情期间社保减免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负,根据公司实际,逐项落实政府政策。截止6月,累计社会保险减免约482万元,预计可申领企业一次性就业补助35万元、一次性社会保险补助17.5万元。同时也为45名复工复产返回西安/咸阳地区的员工申领了交通补贴。

2.推进公司人员整合与融合工作

2020年公司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体制改革,以混合资本促进管理机制改进,重点推进福建xxx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同时联合市场优势资源,巩固市场竞争地位,开展xxx区中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组整合。

按照公司统一安排,积极配合参与推进xxx区中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人员整合与福建xxx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融合工作。按照xxx区中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安置方案,妥善解决职工安置、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历史遗留等问题。截止目前,公司已吸收27名(接管11人,托管16人)xxx区中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上岗;移交中x四0四退管处退休职工档案142人、死亡职工档案155人、下放职工档案关系3人;将托管的中x四0四公司遗孀76人的管理已退回原公司管理;组织制定福建xxx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员核查方案并深入现场核实,同时结合公司整体管控要求,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办法、绩效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定,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存在的问题

(一)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措施需要完善

截止目前,公司内部宏观工资总额调控体系与企业负责人薪酬业绩考核没有落地,需要结合mKJ管控体系,继续探索、建立完善内部工资总额效益联动机制,切实将原有工资总额按需分配调整向按效益分配、按业绩分配,将压力向下传导,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水平、提升整体劳动效率。继续完善区域负责人与经营业绩考核的联动机制,提高激励水平。

(二)人工成本增速过快,投入产出水平偏低

截止6月底,公司人工成本总额10912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872万元,增幅21%;人工成本利润率37.21%,与中国x建优秀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培训工作开展略有滞后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培训工作开展略有滞后,培训未能完全按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特别是一些需要集中进行的培训课程未能正常组织,线上培训对参训员工的培训效果未能做到有效评估。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积极开展“十四五”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根据公司战略和“十四五”总体目标,深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内外部环境,组织编制公司《“十四五”人力资源规划》,为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谋篇布局,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1、完善员工“能进能出”机制。畅通“能进能出”渠道,加快人员结构调整,发挥人才在战略中的先导作用。

⑴修订完善人员定岗定编。结合公司组织机构调整情况,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发展和发展战略,在重新梳理编制员工岗位说明书并开展员工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确定公司总部定岗定编计划,科学确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

⑵加强公司用工总量管控,不断优化队伍机构。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严把“人口”、疏通“出口”。严把员工录用标准,加大市场化人才引进力度。对现有员工的使用和管理,突出业绩和结果导向,严格试用期考核、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畅通人员退出机制,不断优化员工队伍,激发企业活力。

2、建立干部“能上能下”长效机制。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对真正有能力、有素质、群众认可的干部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做到“英雄不问出处”。

⑴强化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制订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方案,在增强政治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聚焦专业能力提升,分类分层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⑵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坚持干部考核评比全方位、常态化,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牢固树立“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不断提高人岗匹配度。

3、发挥薪酬“能增能减”的激励约束。发挥工资杠杆作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体现员工岗位价值和贡献,为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关键作用。

建立完善工资总额效益联动机制。根据中国x建宏观工资总额管控体系,探索建立公司内部以“经营效益”为主的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机制,将各单位营业收入与利润完成情况作为工资总额核定依据,真正实现“效益升薪酬升、效益降薪酬降”的调控机制。

(三)探索建立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

结合水方立并购契机,积极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根据集团公司《关于试行职业经理人指引制度的通知》精神,探索建立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为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提供实施依据。

(四)丰富培训学习方式,试点开展网络学习平台学习

丰富培训学习方式,将线下培训与线上学习相结合,在当前疫情情况下,充分利用好核工业大学网络学习平台,在一定范围内,试点组织开展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根据人员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员培训课程计划,全面系统地提升不同层级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五)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

根据中国x建整体进度安排,有序完成指标库、数据库梳理、更新、维护完善工作,保持中国x建内部数据库统一。加快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建设,云平台建设模块,通过云手段开展绩效、测评等工作,确保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业务全覆盖;重点推进数据分析模块,强化数据分析,提高过程管控。探索建立人工成本与工资总额预算、统计、监控与预警机制,通过开展数据分析,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建立内外部对标机制,学习吸收内外优秀管控经验,为改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人力资源部制度建设总结篇10

一、引言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环境监管体系。就环保法律来看,据统计,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将近30项,地方性环境立法84项,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行政规章(包群等,2013)。就经济型环境规制来看,2014年排污费征收规模达到187亿元,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1.60%,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1.13%。此外,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也日益凸显。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淘汰落后产能、激发技术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污染产业投资的流动不仅影响着落后产能的区位分布,而且伴随着环保技术的创新。要实现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区域间的有序转移,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环境规制工具的选择必须是恰当的、可行的,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类别环境规制工具对不同区域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机制。

相关研究对环境规制的分类主要有三种:一是按照政策实施机制分为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自愿、参与型规制),其中前者又可细分为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彭星等,2016;原毅军等,2014);二是按照污染物种类分为废气治理费用、废水治理费用等(徐开军等,2014);三是按照经济效益不同分为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张平等,2016;原毅军等,2016),其中后者按照资金用途又可分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

现有文献关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影响企业生产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占佳等(2015)研究认为,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在短期内会抑制技术创新,但这种抑制效果逐?u减弱并转而促进技术创新;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对技术创新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来看这种促进效应不显著甚至会抑制创新。张平等(2016)分析认为,费用型环境规制产生了“挤出效应”,不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投资型环境规制则产生了“激励效应”,支持了“波特假说”,尤其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的作用则难以确定,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却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张江雪等(2015)则认为,行政型和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作用显著,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非常有限。可见,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只有选择合适的环境规制工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但有关文献并未结合地域特征展开区域比较研究。

关于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现有研究大多从两个视角展开:一是成本视角,即“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环境规制会提高污染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推动此类产业向环境规制较弱的地区转移;二是创新视角,即“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的提高会刺激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创新动力,从而可以缓解其带来的成本压力。但是对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现有研究却较少涉及,且研究不够深入。如彭文斌等(2014)认为政府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空间演变的影响方向与非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平均影响效应要强于非政府环境规制。

经济学理论对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解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降低生产成本的追求,二是对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如产业集聚)的追求。就生产成本来看,一般认为环境规制的加强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对污染产业投资起到抑制作用,可称作“成本效应”。事实上,成本效应并不一定表现为负值,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性质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影响不同。排污费、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等主要来源于企业资金的环境规制对企业成本的负向影响较明显,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等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弱。二是不同发展阶段中,成本效应的符号可能会发生动态变化,因为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或者抵消成本效应。

就技术创新来看,“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的提高会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生产成本的增加,可称为“创新效应”。当这种效应不足以完全抵消生产成本的增加时,成本效应表现为负,称为“弱波特假说”;而如果这种效应能够抵消生产成本增加,则成本效应表现为正,称为“强波特假说”。创新效应是否存在,一方面与环境规制的性质有关,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刺激效果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与环境规制刺激的规模和时间有关,像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等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环境规制对创新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此外,还与当地的技术基础水平有关,技术基础较好的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潜力较大。

就产业集聚来看,部分环境规制在产业集聚地区的表现更为显著,称为“集聚效应”。一方面,污染产业集中的区域一般是政府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控的重点区域,在大量的监管实践中监控管理的效率逐渐提高,因此在污染产业集聚的地区,费用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可能会增强,从而加大了污染企业的成本压力,成为其向区域外转移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地区一般也是基础设施较为成熟的区域,完善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燃气工程建设、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排水工程建设、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市容环境卫生工程建设等,对污染产业投资的流入具有相当吸引力。

综上所述,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在不同的区域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已实施多样化的环境规制,且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基础条件差异显著,因此,忽略地域特征的宏观层面研究可能会产生层次谬误,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可能会缺乏针对性。而现有相关研究采用的环境规制指标过于笼统,缺少对环境规制工具的细分,且多限于全国层面,缺少区域比较研究,不利于环境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时,大多数相关文献没有考虑相邻地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忽略了相邻省市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这会影响到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广义空间自回归模型(SaC),在将空间相关关系纳入模型的同时对环境规制工具进行了细分,分别研究不同环境规制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以拓展和深化该领域研究,进而为各地区科学选择适当的环境规制工具组合提供经验依据和政策参考。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变量选择及测算

本文实证研究的因变量是污染产业投资。首先依据污染密集度对污染产业进行界定。为了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采用废水排放强度、废气排放强度和固体污染物排放强度三个指标构成综合指标来评价污染排放强度,具体方法是:计算各产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由于三个指标的量纲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产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得分进行等权加和平均,并将2004―2014年的数据进行平均得分汇总,得出各产业总的污染排放强度系数,污染排放强度系数在0.5以上的产业为污染产业,包括采选业、电力蒸气热水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和化学工业。再借鉴彭可茂等(2013)的方法,选择污染产业的地区年度投资额作为污染产业投资的衡量指标,即用当年“资产总计”中的“流动资产合计”与“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两者之和来表示当年的污染产业投资额。

本文的核心自变量是环境规制,包括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研究的正式环境规制是指经济型环境规制,包括费用型环境规制(用排污费征收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和投资型环境规制(用治污投资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指标,分为三个子项:城市环境基础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环保意识是非正式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核心,本文参照原毅军等(2014)的研究思路,并进一步优化修正,选择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公众对高质量生存环境的需求越强,高收入地区的环保意识更为强烈。、受教育程度受教育水平越高,环保意识越强,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也越高。、信访参与度人均环境信访度越高,意味着参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人数越多,环保意识越强烈。和年龄结构年轻人口比重高的地区更关注污染问题,对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参与程度也会更高。构成综合指标来评价各地区的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根据数据可得性,选择的具体指标如下: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衡量各地区的收入水平,用教育水平综合指标教育水平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为:HUmi=pi1×6+pi2×9+pi3×12+pi4×16。其中,pi1、pi2、pi3、pi4分别表示地区i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权重为受教育年份数。来衡量各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用各地区环境信访的人均件数来衡量信访参与度,用15岁以下人口比重来衡量年龄结构。

控制变量包括劳动力成本、人均资本存量、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借鉴杨振兵(2015)的方法,劳动力成本用各地区工资总额与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衡量;借鉴陈诗一(2011)的方法,人均资本存量用资本存量与工业从业人数的比值衡量;产业集聚用各地区污染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区位熵衡量;借鉴原毅军(2015)的方法,技术创新用各地区专利申请受理量衡量。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研究样本为我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区,时间区间为2004―2014年;所用数据,排污费和环境信访量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治污投资额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工资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原值、从业人员人数来源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专利申请受理量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教育水平、各地区年龄结构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主要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为了减弱变量的异方差性,对变量取对数纳入模型,资本存量以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换算成1995年可比价格,污染产业投资额以ppi换算成1995年可比价格。

3.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同时包含因变量空间自相关和误差项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自相关模型(SaC)也有文献将此类模型称为广义空?g计量模型(GSm)。可表示如下:

其中,λ表示因变量的空间自相关系数;w是空间权重矩阵,在实证检验中常作标准化处理;λwY表示相邻单元的因变量对本地区因变量的影响;u代表空间误差项,可分为随机误差ε和空间误差ρwu两部分;ρ代表空间误差的系数,估计未知因素对Y的空间影响。

本文采用基于邻接性的空间权重矩阵,在R中选择Rook一阶方法来构建30个省(区)空间权重矩阵。为了消除孤岛效应,按照多数文献的作法,将海南省设置为与广东省相邻。实证分析中参考自变量环境规制的估计系数来检验环境规制的成本效应;为了验证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引入技术创新与环境规制的交叉项和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的交叉项;为了验证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投资的非线性影响,引入环境规制的二次项。

三、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1.东部地区的实证结果

由表3可知,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中创新效应表现较为突出,六种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都是显著的。不同的是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表现出“强波特假说”,而费用型环境规制、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表现出“弱波特假说”。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本效应,后者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的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较大压力,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则主要来源于政府,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没有太大影响;二是集聚效应,费用型环境规制、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在工业集聚地区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即在工业集聚地区征收排污费和监控污染源的执法效果明显增强,公众对排污行为的关注强度更高,对污染产业投资形成了显著的外推力。因此,虽然六类环境规制工具对技术创新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吸引更多污染产业投资;而费用型环境规制、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则的技术创新效应尚无法完全抵消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2.中部地区的实证结果

对中部地区的分析表明(见表4),六种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均不显著,即使是“弱波特假说”在中部地区也是不存在的。可能的原因包括:一是投资结构。在对创新刺激作用较为明显的治污投资方面,中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长期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例如从2004―2010年中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是最低的,2012―2014年仍然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同时,在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与东、西部地区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比重较大的结构是不同的。二是激励强度不足。虽然中部地区自2007年之后在排污费规制强度(排污费征收额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上高于其他三个地区,但呈迅速降低之势,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同时工业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的比例在2012年之后才逐渐加大,而创新效应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就成本效应来看,部分环境规制工具对于中部地区淘汰污染产业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费用型环境规制、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污染产业投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治污投资总体、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与污染产业投资之间呈现“U”型关系,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则只有在产业集聚地区才表现出对污染产业投资的抑制作用。

3.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

与东部地区类似,西部地区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创新效应(见表5)。除了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外,其余五种环境规制工具都具有显著的创新效应,并且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方面表现出“强波特假说”。西部地区之所以创新效应显著,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环境规制工具的结构特点。首先,就投资类环境规制来看,西部地区在工业污染源规制强度(工业污染源投资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和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制强度(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两个指标上都是四个地区中最高的;其次,2004年之后西部地区的排污费规制强度仅次于中部地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三类环境规制相对更加容易激发出创新效应。可见,与中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同,西部地区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同时并没有放松环境规制,而是走出了一条以技术创新来控制污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集聚效应来看,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显著为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正效应,因此总体的成本效应表现不显著。

4.东北地区的实证结果

表6显示,东北地区的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投资能够起到相当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排污费、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与污染产业投资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然而,事实上东北地区这三种环境规制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东北地区污染产业投资对此三种环境规制较为敏感。与此相反,就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看,虽然其强度仅次于中部地区,但对污染产业投资却没有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就创新效应来看,不论是“强波特假说”还是“弱波特假说”,在东北地区都失效,甚至治污投资总额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表现出了负的创新效应。可见,除了环境规制之外,刺激企业创新的因素有多种,东北地区在污染产业投资领域显示出了衰退阶段的特征。此外,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的集聚效应显著为负;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影响较弱,三种效应均不显著。

进一步将实证研究结论归纳为表7。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将环境规制工具分为费用型、投资型和公众参与型,利用2004―2014年我国省级工业面板数据,基于SaC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和不同区域的差异,主要结论和启示如下:

第一,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单纯依靠环境规制达到淘汰污染产业的目的可能是难以实现的。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会对污染产业的外移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就环境规制政策来说,由于目前的排污费制度是一种超标收费制度,对企业的环境约束力不强、寻租空间较大,因此应加快推进排污费向环境税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环境税的“双重红利”;同时,应提高公众参?c环境监督的环保意识,建立和完善民众环保诉求的表达渠道,在产业集聚地区加强费用型环境规制的落实和工业污染源治理的监管,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助于激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和环保主体。

第二,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应当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体系、优化环境工具结构。在加强现有规制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多种环境规制工具的组合、配套使用。目前在中部地区,政府主导型环境规制(如征收排污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比重较大,应重视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环保行为的环境规制工具;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日本的循环经济政策、美国的排污权交易等,加快环境规制工具的创新;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强制和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工业污染源治理、排污权交易、信息披露、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等环境规制工具,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并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