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十篇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十篇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0:14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1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做到与国际化接轨,英语在未来行业的发展中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英语教学的要在学生时期高质量进行,新时期新形式下高职院校普遍选择分层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将不同水平学生统一划分到统一水平英语班级,对不同班级采取不同水平的英语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升不同学生的英语教学效率。

一、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现状

教育使一个国家的基础,我国将大部分资源全部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就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但是高职院校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教育难题,例如学生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水利开展。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多方面与国际接轨,未来各行各业对工作者英语能力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当前的传统型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分层英语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但就近几年来英语分层教学的成果来看,分层英语教学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由于中学英语教学在分层教育方面与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脱节现象,致使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在具体实施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分层标准不好把控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划分,从而接受不同水平的教学管理。科学合理的分层分班是当前分层管理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很多高职院校仅仅通过一次摸底考试就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这样的划分方法既不科学又不全面。在高考生完成高考后,绝大多数选择考后放松,在缺乏有效复习的情况下,无法考出自己的真正水平。也存在部分考生由于紧张或压力过大,摸底考试中发挥失常;或是部分考试发挥超常,这样摸底划分最终将学生送入不符其英语水平的分层教学之中,这都不利于学生日后英语学习。所以说对学生英语教学分层标准的把控十分困难,目前来说如何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划分归类仍是一个难题。

(二)学生对英语分层教育认识不正确

由于各方面因素对当前英语分层教学进行限制,高职院校的英语分层教学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在进行摸底划分后,将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较差的同学选出统一组成新的班级,从而实现分层教学方式。但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很有可能会使这些同学的心理产生负担,多数学生在经过环境变动后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导致学生不自信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对进入基础英语学习班产生抵触心理,主动抗拒学习英语,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对英语分层教育的认识不准确,没有理解分层教育的真正含义,对自己虚荣心的过度在乎而放弃了对英语这门大学科的最佳学习机会。

(三)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施困难重重

由于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是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其英语水平进行划分,从而组成新的统一的英语班级,但这仅限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在英语学习完成后学生还有其他必修课与专业课,需要学生返回其原来的专业班级进行学习,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课程冲突的问题,在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英语学习班中,如何调整上课时间本身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同时教师、教室等学校资源有限,如何在高效的实现学校资源的使用也是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以说要实现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对英语分层教学的建议

(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分层

当前英语分层教学中遇到的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划分,显然的在开学之初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进行学生划分这一方法既不科学又不全面,需要在摸底考试之上再采取其他的选拔方式。在选取划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根据一张摸底试卷完成学生的划分,还应该加设口语考试或者与英语教师进行英语对话,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定,或者在开学之初将学生进行统一英语教学,在短期的教学中,依靠教师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得出学生的总和英语水平,最后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进行有效评估,将学生的自我选择作为最佳参考完成英语班级的划分工作。

(二)实现教学的动态管理

社会的有关教学部门要对教学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把控。要合理的配置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资源,对于资源欠缺的院校要与政府部门协商进行资金或其他方式的支持。学校的管理层要加强对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视与管理,英语分层教学不仅仅关系到英语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成绩录入、教学资源的分配、师资安排都需要学校的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与配合。要完善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才能提高英语分层教学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英语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就是英语教师,这种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师的要求远高出普通的教学。英语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与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不同水平的英语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自我见解,能够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问题。同时教师队伍可以扩展一些年轻的英语教师,使新老教师一起完成学生教学,老教师经验丰富,年轻教师更能理解学生的需要与心理,这种教学配合可能会大大提高英语分层教学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事实证明,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最佳选择,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进行划分从而接受不同水平的英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统一进度的英语学习,但当前分层教学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想使英语分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就需要解决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政府教育相关部门与学校还需要对当前这种分层教学法进一步考察与分析,争取消除这种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J].文学教育,2012,(08).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2

关键词:职高英语早读现状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众所周知,“一日之计在于晨”。英语早读不仅是对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延伸与补充,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一个绝佳手段,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虽然职高也安排了英语早读,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流于形式等各种问题。非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早读的乐趣,反而增加了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一、职高英语早读现状

1.早读流于形式,没有有效实施

有些学校虽然安排了早读,但却流于形式。早读由班主任管理,而不是英语教师,于是早读也就成了班主任布置班级工作的时间。甚至有些班级的英语早读,非但没有英语教师到场,还让学生自由朗读。

2.缺乏整体计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

平常上课的内容一般都会纳入教学计划中,形成书面文字稿,统一安排。但对英语早读,应该读什么内容,整个年级以哪些为重点,都缺乏计划性。以至于学生这次早读读的是第一页,下次早读读的还是第一页;更有学生书本翻到哪读哪。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刚开始还在读书,后面就很迷茫,不知道该读什么,然后就演变成声音越来越小,或干脆就聊天,干别的事情去了。

3.内容形式过于单一,忽视了运用功能和个性差异等因素

早读内容一般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内容都一样,基本上都是课文后面的单词、课文的句子,或是整篇课文的背诵。这样的方式,忽视了个性差异,也忽视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功能,刚开始学生还有兴趣,到后面,一成不变的方式,让他们感到厌倦,甚至抵触,早读就没有任何的效果。

职高生本身对英语就没有“好感”,上述的问题,更压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感受不到英语朗读的美好,只会离英语越来越远,导致我们教师也越来越难教。针对以上问题,就职高英语早读,谈谈个人看法。

二、转变师生观念,统筹安排

无论是职高的教师还是职高的学生,都应转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英语早读的重要性,重视英语早读。首先教师自身应不断地学习,训练自己的语音和朗读技巧,带动班级学生,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其次是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多加以引导,让他们知道英语“读”的重要性和朗读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英语早读也需像英语课文一样,有全局的安排。首先,针对每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应制定年级早读的计划和具体的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其次,教师应根据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将每次早读的内容及目标列入教学计划当中,联系教学进度,有计划地指导早读;最后,教师应根据每次早读内容的不同编写不同的教案,规范地、有计划地、有准备地安排学生早读。

三、早读内容要丰富

1.早读内容要有层次性

首先,学习本身会有不同的水平,对同一学习内容、尽管学习结果一样,但学习水平可能不同;其次,学习是按由低到高的不同水平逐步递进的,每一较高水平的学习植根于较低水平的学习上。因而要设计出由低到高的一个紧接一个的程序化目标,通过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所达到的水平,以调节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条件和时间,布置作业的难度、要求,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的潜能。班级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所以早读内容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到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这样每位学生在完成早读内容时,都有一种成就感。通过分层次的设计早读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每次早读,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学习兴趣上来了,英语水平也就提高了。

2.早读内容要有趣味性

传统的早读就是课文里单词、句子的背诵,这样单一的形式,让学生感到厌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可以在平常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名言警句、歌词、经典影片的台词等内容,把他们分门别类,结合所教的课文,穿插在早读内容中,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他们在兴趣中轻松地学习英语。

3.早读内容要有交际性

学生学英语主要是为了用英语,所以无论是我们教师平常教学过程中还是安排早读内容的过程中,都应注重这个原则。早读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主动使用英语的环节。我们教师可以利用早读,布置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去自由交谈;或者是限定一个场景,让他们进行情景对话;或是进行围桌交谈。教师可以在早读内容中增加书本里面所没有的交际口语知识,提高英语的实用性。

4.早读内容要具有适量性

早读内容量要适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根据学校早读时间而设计。过多的内容,学生完成不了,影响他们课后的时间,从而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太少了又造成课堂后面冷冷清清的局面,学生太容易满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早读内容时,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精心布置,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四、早读形式要多样

中考的失败使职高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当中不乏有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开口读英语,更别提大声地说英语了。而现行的“一刀切”的英语早读模式,更限定了学生的发展思维,使他们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我们的早读要充分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早读中来。老师可以尝试采取多种形式,如把教师领读改成学生领读;把学生集体跟读改成分组跟读,分角色跟读,并进行比赛。可以把传统的班级内部早读扩展到班与班之间的早读,比如说让朗读流利的学生,或是朗读水平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到别的班级进行展示,这样班级与班级之间可以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也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丰富了早读的形式。

职高英语早读设计可以说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它的设计甚至是一门艺术,也需要教师的创新意识。早读作为英语教学课堂必不可少的延伸与有益的补充,教师要根据所教的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科学的理论依据,改变传统的早读模式,设计出内容丰富实用、形式多样的早读课。

参考文献:

[1]张春莉,高民.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

[2]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进行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06(1).

[3]金鹏.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模式[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3

一、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市各级政府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涉外公务活动增多,普及和提高我市公务员英语教育,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是入世后对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通过开展公务员通用英语培训考核,促进我市公务员提高英语水平,增强对外联系和交往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适应新形势要求。

二、目标

通过公务员实用英语等级培训和考核,使我市公务员普遍提高英语水平,掌握基本日常口语,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并能从事一般的涉外公务活动。

三、考核分类及对象

*市公务员实用英语水平等级考核将根据公务员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分为普通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等级。至*年底,市直行政机关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中凡属1960年1月1日后出生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均需通过规定水平等级的考核,其中年龄在35-45岁的要求通过普通级英语水平考核;年龄在35岁以下(含35岁)的要求通过初级英语水平考核;有能力或在涉外岗位工作的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或个人兴趣,选择参加中、高级英语水平考核。欢迎超过规定年龄的公务员和其他部门、行业工作人员自愿参加英语水平等级培训考核。

各区、县级市公务员和市直机关属下基层单位公务员的英语考核等级要求,由各区、县级市人事局和各主管局人事部门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参照市直行政机关公务员考核等级要求自行制定考核等级方案并报市人事局审核后实施。

四、考核内容与水平标准

我市公务员实用英语水平等级考核按照市人事局制定的《*市实用英语水平等级考核大纲》实施,统一使用由市人事局指定的培训教材。培训课时按教材和考试大纲要求分别为普通级80学时,初级100学时。

普通级水平考核要求应试者应具有初步的读、听、说的能力,掌握单词量约1000个,日常用语约200句。

初级水平考核要求应试者应具有基本的读、听、说、写的能力,掌握2000个以上单词及相关词组、基本语法和语言功能项目,能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

中级水平考核要求应试者应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读、听、说、写能力,掌握3000个以上单词、词组、及相关的语法和语言功能项目。

高级水平考核要求应试者应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读、听、说、写、译能力,掌握4000个以上单词、词组,较熟练掌握相关的语法和语言功能项目。

五、组织与分工

我市公务员实用英语水平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由市人事局统一规划和组织,分级实施。

市人事局负责制定我市公务员实用英语水平等级培训考核方案,确认考核点,组织实施考核,验(发)证,指导、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地区的考核工作。市直单位公务员英语培训工作委托*市人才培训中心统一组织。

市直各行政机关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人事部门负责本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考核的组织工作,制定属下基层单位公务员英语水平等级考核方案并组织落实。

各区、县级市人事局负责制定本地区公务员的英语水平等级培训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

六、考核办法

(一)定点考核

市直机关公务员英语考核点分别设在*市人才培训中心和*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各区、县级市可视条件设1-2个考核点,报市人事局认定。申报公务员英语培训和考核定点单位必须符合“*市公务员实用英语水平等级考核定点机构申报条件”要求;凡在考核点承担公务员实用英语水平等级考核口语考试的教师必须具有英语专业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经市人事局考核确认合格。

(二)考核时间安排

市直机关公务员实用英语水平等级考核从*年下半年开始,每季度组织一次。在考核点参加培训学习的人员可在培训结束时即进行考核。区、县级市公务员的英语考核时间由各区、县级市人事局另行安排。

(三)发证

公务员通过英语水平等级考核,其培训学时、成绩登记在《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上,作为本年度更新知识培训的内容,同时发给由市人事局印制的相应水平等级证书,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任职、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

七、培训考核费用

市直行政机关公务员参加英语培训考核所需的教材费、培训费、考核费统一在我市市直机关公务员指令性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

区、县级市公务员英语培训考核经费解决办法由各区、县级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4

[关键词]分级教学;i+1理论;分级

[中图分类号]G64

自从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国家高等教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转变,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开始变得比较普及。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学习成绩优异、英语水平高且比较接近。在这种教育环境的大背景下,各个普通高校就面临一个大的难题: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有效地针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开展教学。在这种条件下,分级教学就被提出来,期望能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级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1.1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符合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教育原则。现在,因材施教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一种原则,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要求教育者适应学生的不同实际,采用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教与学,通过不同的教学要求实现共同的培养目标。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对于扩招以来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不同的教育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开展外语教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1.2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符合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政策指导

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下文简称《要求》)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该文件还指出:“大学英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对于“达到或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的大学新生可将一般要求作为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而“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或九级的大学新生分别设置的。”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政策指导,我们明确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原因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分级教学的原则是“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的依据是“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也就是,教学要基于学生现有的实际外语水平;分级教学的具体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并且,每一种层次要求都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翻译等方面进行了能力要求的细化。此外,《要求》还明确了分级教学具体要求的适用对象:“达到或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的大学新生”适用一般要求,而“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或九级的大学新生”适用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事实上,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政策指导。

3.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D・Krashen)最早提出语言输入假说(Krashen,1985:1-3),包括五个基本假设:学习-习得假说(the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naturalorder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monitor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虽然学术界对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提出过一些质疑,但该假说在外语教学中仍然发挥着指导作用。

克拉申最早在1977年发表的语言输入假设(尤其i+1理论)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有很强的启发作用。语言输入假设理论认为,人类只能通过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获得语言,也就是,人们通过理解i+1的输入使当前语言水平i按顺序发展到新的水平i+1。(Krashen,1985:2;何云剑译)这里,i+1表示可理解性输入,i表示当前语言水平,而1表示略高于当前水平的语言。从反面来说,如果语言输入程度是i+0(或i+2),即语言输入不高于(或高于)语言学习者当前语言知识水平很多,那么语言学习者就不能进步(或不能学会),语言学习者的整体语言水平就得不到提高。(王家义,2005)语言输入假设涉及语言学习中人的认知能力因素。

此外,成功的语言习得不仅需要适度的语言输入,而且需要学习者内在的心理情感因素处于良好的状态。对于后者,克拉申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情感过滤”就是一种在语言习得中影响学习者充分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心理阻碍因素。(Krashen,1985:3;何云剑译)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对第二语言的态度、学习者是否自信、是否有焦虑感和其他情绪特征等,它们制约着学习者接受语言输入的程度。(郑建新,2007:174)情感过滤假说涵盖了语言学习中人的情感因素。因此,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教育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2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分级

对学生合理有效的分级是顺利开展分级教学的前提;而分级是否合理首先需要确定客观合理的划分依据和标准,其次,选择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分级教学模式。

2.1分级的划分标准和依据

(1)分级的标准是“i+1”中的i,即语言学习者当前语言知识水平。同时,分级的影响因素是语言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分级应该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从而造成对语言学习的阻碍。此外,《要求》为分级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标准,即“达到或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和“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或九级”。因此,教育者应该在分级不对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前提下,首先要客观、准确的找到语言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水平,然后按照《要求》的操作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级。

(2)大学英语分级分班的依据是分级考试。分级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是有效分级的保证。Hughes定义“效度”为:“如果某测试能准确测量出预期测量的内容,那么此测试就是有效的”。(Hughes,1989:22;何云剑译)效度是衡量考试能否客观、有效反映考生语言水平的标准,是考试工作成败的关键。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蔡基刚,2009),理想的信度是无论何时考试,同一考生都会在同一条件下得到相同的考试结果(Hughes1989:29;何云剑译)。大学英语分级考试要保证考试结果可靠稳定,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考生当前的语言水平,即“i+1”中的i。为达到此目标,分级考试在考试内容和题型方面就要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参照标准,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然后,严肃、有序地组织考试。另外,评卷要做到客观、公正,避免阅卷者主观因素对成绩的影响。这样,分级考试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大一新生的实际语言水平。

2.2现有的分级教学模式与建议

有了合理的分级标准和有效的分级考试,教育者就需要考虑采用何种分级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级、分班利于教学。明安云(2007)归纳了现有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1)“三分法”模式,指按英语成绩将学生由高到低分成三级:a级、B级、C级。目前这种分级模式被很多高校采取。(2)“两分法”模式,是按照学生成绩将学生分成两级。其中,“培优法”模式就是按英语成绩将优秀生区别出来进行分班教学,对其他学生按自然班组织教学;“帮困法”模式就是按英语成绩将学习困难、基础差的学生区别出来进行分班教学,对其他学生按自然班组织教学。目前,此方法尚未被广泛采用。(3)“分级+模块”模式,指按英语成绩将学生分成两级或三级,然后按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分模块安排教学内容。总体上,在分级教学中,“三分法”模式,“两分法”(包括“培优法”模式和“帮困法”模式),“分级+模块”模式等可以供我们在分级、分班时借鉴。

经过理论、政策和文献的回顾,笔者建议:首先,面对当前外语水平参差不同学生,根据“因材施教”原则,高校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级教学。其次,在分级时,教育者需要明确:分级的标准是学习者当前语言知识水平;分级的影响因素是学生的情感因素;分级的客观依据是各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政策指导提供了分级的操作标准;而分级分班的依据则是分级考试,其中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尤为重要。再次,在分级、分班时,教育者可以结合各自院校的学生实际,借鉴现有的分级教学模式:“三分法”模式,“两分法”(包括“培优法”模式和“帮困法”模式),“分级+模块”模式等,做好大学英语的分级工作,为后期有效开展分级教学做好准备。

3结语

本文回顾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和政策依据、明确了分级标准和分级模式,提出了作者对分级的一点想法,期望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划分,以便后期分级教学能够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Hughesa.testingforLanguage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2]Krashen,S.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蔡基刚,汪中平.英语网考的写作效度和信度研究[J],外语界,2009(3)

[4]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763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明安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2)

[7]于丰园.诠释学视角下的因材施教[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8]郑建新.输入假设理论、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7(6)

[9]惠兆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及其理论依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

[10]刘雅敏,朱正才,常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8)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5

关键词:专业英语八级(tem-8);大学英语六级(Cet-6);异同

作者简介:郭倩(1977―),女,河北邯郸人,硕士,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testforenglishmajors-Band8),全称为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而大学英语六级(Cet-6,Collegeenglishtest-Band6),全称为大学英语六级测试。

这两项权威考试在其影响力、用途和权威性方面有很多的相似点,但同时在考生范围、考试等级、考查范围、考试构成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点。

一、tem-8和Cet-6的相同点

首先,英语专业八级和大学英语六级的影响力相同。这两项考试都是考查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国家性考试,对以后大学生的求职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的门槛高的外企针对应聘毕业生的条件之一就是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者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其次,英语专业八级(tem-8)和大学英语六级(Cet-6)都是部级的英语水平测试,具有权威性,受到社会各个层次的认同,可以用来求职。最后英语专业八级(tem-8)和大学英语六级(Cet-6)都是测试学生的听、读、写、译能力,由于口语测试的评分难度大而没有将其纳入考试范围。

二、tem-8和Cet-6的不同点

1.主办机构不同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是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非教育部主办),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衡量的一种外语水平考试,是目前我国体现最高英语水平的等级考试,考试内容涵盖英语listening、reading、writing、translation各方面,2005年又加入人文常识(BachmanLylee),例如:eeC(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欧洲经济共同体)、imF(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是根据理工科本科和文理科本科用的两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由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组织的全国统一的单科性标准化教学考试。

2.考生范围不同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对象是英语及相关专业大四学生。非英语及相关专业与非在校生无法参加考试。而大学英语六级针对全国的在校大学生,具有Cet-4合格证书或者取得425分(含425分)以上Cet-4成绩的学生才能报考。因此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比英语专业八级的考生范围更广。

3.考试等级划分不同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与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的等级划分不同。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中,考试及格者由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成绩单。tem8成绩分三级:60~69分是合格;70~79分是良好;80分以上是优秀。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证书按照考试分数颁发,425分为合格的分数线,证书上注明该考生各单项成绩。

4.考试构成的难度不同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与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采用考试与综合技能测试高度相结合的方法。从总体上来说,客观试题占总分的40%,主观试题占总分的60%。在考试构成上基本相同,但是英语专业八级增加人文知识项目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检查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各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层面的教学反馈(邹申,2005)。另外考试各项的难度不同。英语专业八级的综合改错和阅读理解都难于大学英语六级的综合改错。例如:1996年tem-8试卷的第6题:waterrisingawayfromthedepthsoftheearthduring(6)(删去away)(alderson,J.C.&D.wall)。

总之,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与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是两种最具影响力的英语等级考试。通过上述仔细分析这两种考试,我们能够发现这两种考试存在着很多的异同,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从而通过其中的一项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6

关键词:应用型;分级教学;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18-03

一、引言

1999年在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国内高校纷纷扩招,推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快速转变。但逐年急剧扩大的招生人数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各专业都面临着极大挑战。以英语专业为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语音、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工具书使用和文化素养方面都有翔实的入学要求。然而在专业摸底测试及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能达到这一基本入学要求的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比例并不高。以最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写作能力为例,大纲要求“能根据提示,在20分钟内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无严重语法错误,意义表达清楚;能改写课文内容;能书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等应用文,格式和行文无严重错误,书写规范。”[1]但相当部分的学生习作往往出现较多的中式英语翻译和表达,以及较多的基本语法错误。大纲还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然而这样的要求往往因为学生专业水平的差异使这种尝试陷入尴尬。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无法兼顾基础不同的学生。结果是,基础较好的尖子生“吃不饱”,进而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乃至被环境同化,最终进步越来越小。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自信心受挫,课堂上普遍出现假装听懂而又不愿提问,课堂下又没有自觉主动性来学习弥补。长期以往强化了他们厌学的情绪乃至放弃英语。尽管许多英语教师都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际教学效果依然不尽人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其生源来源广泛,学生学业差异所带来的课堂教学顾此失彼的矛盾也较为突出。要提高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的运用水平,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是极为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分级教学作为一种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和讨论,并在一定范围内运作起来。

二、分级教学理论基础

分级教学的理论支持来自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的“i+1”理论(1985)。其中,i是指与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相当的语言输入,即这种输入为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i+1是指高于学习者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是最易接受的语言输入。如果语言输入远高于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或者接近甚至是低于语言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学习者就会感觉太过困难或太过容易,这都不符合语言习得的最佳条件。只有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才是“可理解性输入”,被视为教师所应提供给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显而易见,在当前自然分班的现实环境下,想兼顾各学习个体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使学习成效最大化实在是不切实际。由此,重视和尊重学生语言水平的差异化并分而化之是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2]。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差异需求,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目标教学。所涉及的学习目标、授课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都应有相应不同,以达到在相同时段内学习效果最大化的目的。此外,习得过程中情感因素尤其是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三方面对于学习的效果影响甚大。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的积极动机,树立并保持长久的自信心并努力消除焦虑给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分级教学实践与问题

分级教学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施行早有实践,1999年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提出:由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办学条件p师资力量p学生入学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在同一学校的学生入学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3]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论文也多有论述。新修订的英语专业大纲虽然没有旗帜鲜明地提出这一主张,但是也强调了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张燕燕(1989)较早阐述了英语专业分级教学的实践管理工作和成效,指出它“优于学年制,比学分制更能适应当时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4]。王谋清(2007)、史民英(2008)立足于各自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现状,阐述了英语专业分级教学系统设计、实施策略及过程管理,论述了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取得的成效。[5,6]辛声(2012)研究了分级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变化的影响,随后辛声(2013)以入学分班考试成绩、综合英语i-iii和专四成绩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分级教学模式下基础阶段的学习成绩进行历时性跟踪分析,验证了分级教学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对分级教学的态度进行的问卷调查则显示,学生对分级教学总体评价较好,但对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法、教师水平、动态管理制度等持保留和批评的态度,显示此种教学模式仍有待完善[7-9]。程华明(2015)所述学业导师制的设计、施行和利弊,则是这一方向上的有益探讨[10]。

具体而言,实施分级教学的院校往往根据学业水平考核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两到三个层(a/B/C)班。高层级的学生不会因为教师重复讲解而觉得索然无趣,同时由于竞争的出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很大的激发,促进了英语学习的效率。而教师也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重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同理,教学难度的逐级降低保证了低层级学生在各自语言水平上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同时压力也随之减小。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就可以在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而面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解放和促进,各级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和实际,教学进度和教学实效更加便于协调。同时由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教学活动的难度符合学生实际,课堂活动更容易开展且效果较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较好地提高现时英语教学的质量。

虽然分级教学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具体施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尽管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看待因材施教,但部分低层级学生难免会产生挫败感,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渐渐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借此放弃英语学习。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开解和释放,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部分高层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会逐渐产生自满心理,学习上不能进一步刻苦上进,以至于在过级考试或参与外部竞争时心理落差过大。其次,在绩效管理的考量下,如何科学评价分级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如果不同层级的学生所选用的教材不同,评估的标准势必难以统一,这就为科学评价学生的成绩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分级教学也会加大校级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和复杂性,如果教学管理配套和协调工作不能很好地落实,有可能会引起混乱和怨言,从而影响分级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分级教学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和消除其消极因素。

1.通过分级前的教学模式说明会和日常的交流、心理辅导,消除潜在的由于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波动造成的影响。分级教学对学业低层级学生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在于自尊上的挫败感乃至于自暴自弃的无所谓态度。在教学模式说明会上应该大力强化一种观念,即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且无时不在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相对过程。因此存在差异并不可怕、可耻,重要的是认识到差异的实质并能有效地弥补。把自己做到最好,发掘和发挥个人最大的潜力就是成功之路。这种心理上的波动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反复出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信心,因此教师的持续勉励相当重要,这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高层级的同学,则应注意避免自我认知出现盲目自满和渐至懈怠,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课堂教学任务的难度和要求,尤其引入相关课外语言资料,通过强化听力、口语、写作等语言能力的较高要求,保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压力,同样最终实现他们的最大进步。

2.取得分级教学在任课教师中的思想共识,并通过教研的方式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组织方式等,将之付诸实践并持续总结经验以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哪个层级,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提供者和开发者。为学生答疑解惑是教师的根本,微信、QQ群、网络课程等新型网络交流平台都是促进这种互动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并积极跟进其学习进度,确保实现预期目标。这也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并提高利用网络技术条件更好服务于教学的能力。

3.科学合理实施分层定级,并协调好与教务部门的联系互动。分级教学更适用于基础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训练与强化,而在高年级阶段主要侧重专业方向知识的深入学习。基础阶段学生学业层次的划分可以参考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以及入学摸底考试,同时可以考虑在摸底成绩对个人公布后征求学生的个人选级意愿。摸底试卷要能全面考核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水平和具体弱项,以供教师在随后的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补齐短板。试卷设计者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尤其应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容易犯何种错误,并在试卷中考查和验证。不同层级之间也应允许在教师推荐下,学生以学期为间隔,申请进入上下一级的班级。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打破自然班界限的分级教学分班以及它所提倡的流动性,势必会对学校教务部门的系统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取得校教务部门的支持并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分级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是获得支持的重要条件。

4.完善基础阶段课程系统建设,重视挖掘、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内容和手段。涉及基础语音、语法和写作的课程可定为核心基础课程,其主要方向应该是摸底考试的测试内容。在这部分表现不好的学生,由教师增设预备级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辅导解决,而不是以固有教材为根本,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进度。表现较好的学生则可快速完成甚至略过这一部分而直接进入正常核心课程的专业学习,或者相应增加难度。无论哪个层级,修完预备级课程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区别仅在于完成时间的长短。至于涉及学生评优考核统一标准的问题,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为例,高层级学生可以在第一学年安排完成所有16个单元的学习,课堂教学中着重强化学生对相关主题的思辨能力以及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低层级的学生在集中学习预备级课程各项训练和辅导项目后,只学习教材中的部分单元,重点仍然是习得单词、语法基础上的课文理解,兼顾符合其水平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学年末考试则以共同教学的单元为复习范围进行考核,这样就兼顾了考核标准的统一。其他核心考试课程也可参照此种办法安排教学。此外,网络教学也可促进分级教学。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而且应该逐步得到加强。教师可以依托微信群和QQ群加强同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学院层面应投入力量建好网络分级教学平台,并安排独立的课时在线或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中心、图书馆网络中心或者宿舍中就可实现,教师的精力可以放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监督评价环节上。这种模式在实行自然分班,但又想要实现分级教学的情况下较为实际。实行自然分班避免了对教务管理工作的额外影响,但是通过在网上开设不同难度的基础核心课程训练项目,由于学习难度是学生的自主选择,隐私得到了尊重,分级对学困生造成的心理障碍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结语

分级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新办本科院校应用型英语专业侧重于行业需求对于口语、翻译和写作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对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应用型英语专业招收的生源较为广泛,学生入学时的语言水平差异较大,采用分级教学对于挖掘学生潜力,缩小学生差距,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等都有较好的作用。而如何科学地将学生分级,如何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有效地监控学生的网络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在实践操作中根据实际及时总结和积极改进。因此,教学一线的教师还需积极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以提高学分制和分级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燕燕.英语专业“分级教学”管理工作初探[J].外语界,1989,(2):56-58.

[5]王谋清,张天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行分级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社科纵横,2007,(3):174-175,178.

[6]史民英,肖铖.大学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行分级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8-121.

[7]辛声.分级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变化的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0,45.

[8]辛声.分级教学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实施与效果[J].鸡西大学学报,2013,(8):109-110,128.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7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但这些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其它重要知识的学习为基础的。为充分发挥四、六级考试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快其改革步伐,使之与各专业课程的教学相和谐。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对并将继续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但在看到其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贡献的真实缘由,惟有如此,才能不断完善该制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价值分析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之所以能够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是因为它具有许多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促进我国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六级考试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也由最初的10余万猛增到目前的1000余万,已成为我国现今规模最大的外语成绩测试,考试的结果也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四、六级考试的举办,推动了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对英语由最初的不重视到现在的高度重视,大大提高了大学英语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大学英语的教育水平,同时也带动了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对英语的重视,对我国更好的融入到现今开放的世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 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

四、六级考试是参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对《大纲》中各个目标类目的听、说、读、写、译等定期进行考核。利用这一评判方式,有助于把大学英语教学结果与《大纲》的要求进行对照,衡量《大纲》目标的贯彻执行情况,促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有利于稳定整体的教学质量,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向《大纲》规定的目标要求发展。

3 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四、六级考试能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较客观、准确的测量,因而它可作为获取有关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可作为评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从而促使各高校增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增加资金投入,配置先进的教学设施,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化英语教学环境。同时,它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激发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高校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4 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由于四、六级考试从命题、阅卷、分数处理到考场组织等方面都已形成一整套较科学、合理的制度,从而保证了考试成绩的可比性,使四、六级考试成为检查和评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成为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因而它能推进各高校不断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制订新的工作目标,修订课程和教学计划,加快英语教学的改革。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机会成本分析

四、六级考试虽具有诸多价值,但在最近笔者做的一项调查中,却发现了这些价值的部分根源。

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有关调查

针对大学生四、六级考试与各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笔者对我校的二、三年级的280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并对其中的265份有效样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的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其中几个主要项目的数据如下:

首先,在“本学期课余时间中,平均每天用于准备四级或六级考试大约是多少小时?

用于各专业课程上的课余时间又是多少小时?”问题中,调查的结果为:96%的学生认为他们用于准备四或六级考试的时间多于用在各专业课程上的时间,其中,认为花在前者的时间是后者2倍以上的就有56%。

其次,在“本学期在上专业课时,您在课堂上还在看四级或六级考试方面的书籍吗?”问题中,有4个选项,分别是经常看、在15次以上、偶尔几次、从未看过。结果选择“从未看过”的只有20%,也就是说,有80%的学生在上专业课时,还在寻找时机为四级或六级考试做准备,而其中选择“经常看”的学生就达12%。

第三,在“您觉得学习英语的压力大于学习专业课的吗?”问题中,题后的4个选项分别为:是、否、两者差不多、说不清楚。结果选择“是”的有66%的学生。

2 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

调查的对象是二、三年级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本学期学习的专业课程都不少于3门,而他们绝大多数人用在准备四级或六级考试的课余时间都多于对专业课程上的学习,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用在前者的时间是后者的2倍,有的更高达5倍。另外,他们不仅把大量的课余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四级或六级考试上,竟有80%的学生在上专业课时,还在不失时机的看四级或六级考试资料,在为考试做准备而放弃部分专业课的学习,其中有12%的学生还是经常这样做!他们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66%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压力大于学习专业课的,而压力从何而来,就很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对于四、六级考试之所以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这里就可得出这样一个较合理的推断: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准备四、六级考试上,也就是以放弃部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为代价换来在四、六级考试中有更好的表现,我们把这称为四、六考试的机会成本。

这种机会成本是否值得付出呢?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一门主要的国际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四、六级考试的主要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他们都有本应重点学习的专业知识,绝大多数学生将来谋生时依靠的也不是英语而是专业知识所奠定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摆正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之间的学习关系。笔者认为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努力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应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

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他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能够用在学习英语和专业知识上的时间更是有限,如果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英语上,英语水平势必会提高,但就很难保证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其中的道理很明显,无须赘言。

3 四、六级考试机会成本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级考试对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畸形的贡献,是一种以牺牲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的学习为代价的。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可能不是四、六级考试的组织者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所预料到的,也偏离了他们的初衷。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局呢?

首先,高校以四、六考试成绩为最高标准的作法。四、六级考试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也是目前惟一的一门全国性统考科目。由于其考核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因而也就成了目前评价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此以来,四、六级考试便演变为目前在高校中盛行的种种作法:有些高校把考核结果与相关教师的教学业绩、职务晋升和奖金津贴等挂钩;有些高校以四、六级考试为中心来组织大学英语教学,不惜调整课程设置,打乱正常的英语教学计划;更有甚者,许多高校把学生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研究生的推荐、修读第二专业学位、学生的综合评价以及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随着四、六级考试制度的改革,采用了新题型并用考试成绩单代替了原来的证书,取消原来的及格线和合格证书,但很多高校却想方设法采取自行划定一个及格分数线的变相方式,仍把考试成绩与学位证书相联系。最终,广大的教师、学生只得全力投入四、六级考试的准备之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得围绕四、六级考试转。

其次,社会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四、六级证书(成绩)的要求。四、六级考试是我国目前较完善的英语考试制度,它通过一系列较为严密、科学的环节保障考核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考核结果也大致反映了考核对象的水平,因而考试的结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也正是如此,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都把是否有四级、六级证书或一定的成绩作为一项必要条件,否则,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也可能不被录用。

把四级或六级证书(成绩)作为应聘的一项必要条件,对那些工作岗位中英语知识较重要的用人单位来说,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现实中,许多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岗位对英语知识的需要可有可无,有的根本就用不到,但也把它作为应聘者必备的条件之一。这样就会给在校的大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要想以后找到工作,必须取得四级、六级考试一定的分数。因而,他们只得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四、六级考试上,挤占了本应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以及进行体育与娱乐活动等的时间。有的学生在通过四级之后,为给找工作增添筹码,紧接着又投入到六级考试的学习之中。

第三,四、六级考试本身的因素。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四、六级试题的难度也在迅速增加,特别是现在用分数更加精确地表示考生的水平,这无疑给参加考试的大学生以更大的压力。因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高分的,他们只能在学习时间这块“蛋糕”中,分给四、六级考试更大的一块,把剩下的小块留给各专业课,毕竟专业课相对而言更容易通过。再者,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属于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考试和学业成就测试,而不是水平测试,更不是竞赛,因而试卷的难度应定在中等偏下英语水平的参加者都能得到总分的60%的基础上,试想各专业课程每次考试的不及格率是多少?同时,从四、六级试卷的题型来看,客观题多、主观题少,这也会妨碍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检测,也阻碍了对他们提高这些方面素质的引导。

此外,硕士、博士招生中对英语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类职称评审中对英语的强调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在校大学生更偏重于四、六级考试的学习。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现实路径

作为一种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的产物,四、六级考试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要在短时期内把它取消还不太现实,况且教育部高教司的有关领导已表示要把它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国际教育测量学专业标准的、能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测试体系,”并且要求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的民族品牌”。因此,当前务实的作法是协调好高校英语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理性的摆正四、六级考试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使之与专业课程的教育相和谐,而不是以僭越、侵占、牺牲后者为代价,因而应将四、六级考试定位于对大学生英语学业成就测试,并与时俱进地加快四、六级考试制度的改革。

1 高校切实将四、六级成绩与学位证书脱钩

许多高校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引导和督促学生加强英语学习,往往将学位证书与四、六考试成绩挂钩。目前,一些高校纷纷宣称“学生没有四、六级证书照样拿学位”,但仍有很多高校采用最低分数线(其实质与以前的60分相同)与学位证书挂钩的做法。这些做法都不具有合法性,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没有相关的规定,正在拟制的《学位法》也没有这方面的限制,而且四、六级考试制度一直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因而高校的这种缺乏合法性的作法,是导致目前四、六级考试在高等教育中不能正确定位的主要原因,必须予以取消。否则,它只能使四、六级考试制度被滥用,并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歧途。同时,各高校应通过加大英语教学设施的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环境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而不能靠一些强行的规定。

2 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

目前,各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对各高校和四、六级考试制度加强监管,制定相关的规定制止高校把学位证书与四级、六级考试成绩挂钩的各种作法,制止把四、六级考试成绩进行任何形式排名,并对违规者给予严厉地处罚。另外,还应禁止任何把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评估指标的作法,保证我国英语教育事业在良性轨道上发展。

3 社会各界理性看待四、六级考试

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不应把毕业生是否具有四级、六级证书或一定成绩作为评价其英语能力和水平的惟一标尺。对于英语较重要的用人单位,可要求应聘的毕业生具有四级、六级证书或较高的成绩,同时更应注重对其实际英语水平的考查而不能仅关注一个证书或分数上;而对那些工作中英语知识可有可无或不太重要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无须再把它作为一项条件,而应着重考查应聘者是否具备经后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4 加快四、六级考试制度本身的完善

鉴于四、六级考试对各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最根本的出路就是与时俱进,加快四、六级考试制度的改革,将其定位于一个社会化的水平考试。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就是按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有关规定,加快题型设置的变革,使题目能够科学、合理的测评应试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引导他们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高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的能力;同时,还应逐步降低试卷题目的难度,并保证目前该制度新的改革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地执行。另外,对目前考试中的替考和其他作弊现象迅速上升的趋势,考试指导委员会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给予高度地重视并设法解决。

5 高校英语教师正确的组织日常教学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8

英语学习职业规划大学生处于农业大学院校英语教学一线的我深刻地感受到,大学生对英语课的抵触情绪。根据这一情况,我作了初步的问卷测试,通过对我所在学院大学生的问卷测试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进入大学院校后,自我意识便产生茫然,自我效能有所降低,特别是专业类大学,对本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不够重视,重文凭清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最终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合理的规划,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对英语这门课程不感兴趣。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经常采用“三p”模式,即presentation(呈现新知识),practice(实践),和production(输出)。但是专业类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英语课的课时有限,而学习又是一个实践和积累的过程,是一种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课堂的讲解对英语学习十分局限。学生总是希望能通过英语学习,对未来生活及就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我们了解到,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制定过《学校――就业法案》,目的是使得所有的高中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为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确定一个计划和部署,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过渡。它意味着从就业发展认知到毕业后的就业选择的完整个人就业指导体系的形成,使学生能主动自我选择和进行未来的人生规划。当学生毕业后,学校会组织学生进入社会的各个部门参观,以进一步了解自我,了解以后职业就业规划及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那什么是职业规划,所谓“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份内容。通常所说的职业生涯设计实际上是指对职业通道的设计。职业规划是一件大事,它决定了人一生的事业走向,同时也关联相应的生活方式。职业规划发生在职业选择之前,也同时发生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规划,调整再规划是一条必经之路.职业规划并不是要把人们今后的每一步都做出计划,而是从观念上一开始就要对现实有所认识,并从行动上进行最有针对性的学习。学校里的学生社团活动对了解自己的兴趣也会有所帮助。

二、英语学习在就业发展中的作用

1.英语学习的实践性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随着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会事,标志着中国更加开放,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英语不仅仅是大众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提高个人职场竞争力的手段。它的普及性体现在国际政治、经济贸易、信息交流等各个多个领域。因此,学好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走向世界。

2.英语学习的个人体会

(1)背单词。英语是靠一个一个单词积累起来的,单词在英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兴趣是学习之本,背单词并不是买一本英语单词书从a背到Z,要克服枯燥和懒惰,掌握方法。首先,根据个人情况,时间及基层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同时对个人制定计划进行执行、控制、反思。其次,背单词时要掌握方法,借助科学的方法帮助记忆。如互联网、电子词典等,在互联网和电子词典中,都会有背单词的系统,在背单词的同时,会有科学的方法提醒你记忆,如通过看图识单词,根据动画片的一些动作或场景,将单词可理解性地输入到脑海中,形成条件反射,而不单单是枯燥地拓展一下语法、背诵一些句子进行记忆。此外,还可以借助发音、游戏、单词测试、社区和朋友一起背单词互动等帮助记忆。最后,背单词要学会举一反三。背单词时需要联想记忆,可举一反三单词的词根、近义词、反义词、常用语等。

(2)听说英语,就是提高个人英语听力及口语能力。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主要用途还是在于应用。听说能力是大学生职业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技能。听说英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习得”而不是“学得”。“习得”是个人的心理内容、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或现象中"客体化的人类本质能力"的个人再生与变革。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类似于婴儿母语发声。“学得”,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要点,并辅上有可提高学习语法的方法及措施,达到对所学语言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首先,要建立声音和图像的直接联系,就是要在听到发音时能条件反射其意思。可以通过看图识音、全身反射法来锻炼,就是可以通过游戏,在听到发音后能立刻反应出相对应的图片,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做出发音的相应动作来练习。这样就可以掌握一些可理解性的词或英语内容。然后,可以进行一些可理解性听力的训练,选择一些适合的电影或连续剧,通过看剧中各个对话场景,不刻意在脑海中翻译地理解对话内容,有必要的话利用互联网工具和资源进行反复观看,并模仿发音练习。等到自己听力水平基本跟得上原版电影或者英语新闻,便可以适当针对性地说英语,进行英语阅读,当然听力也不能松懈,可以继续找一些好的学习材料来练习。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外企一般职位面试,出国求学,国外生活和从事一般技术型工作等可以应付。

(3)利用英语学习设备及资源。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是认识自我、充实自我的平台,我们得学会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英语角等)。在图书馆,我们可以有在线的英语学习课堂;能查到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和图书,可以拿来阅读,这样能提高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每个学校基本上都会有类似“英语角”的活动,可以当面和老外对话,这样对于自己的听力和口语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中学时代就坚持到西湖边当老外的“导游”,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口语。

3.大学生职业规划应该考虑到的基本证书获得

(1)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求职亮点之一,大学英语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效度研究的大量统计数据和实验材料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但信度高,而且效度高,符合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能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反映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促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2)英语专业八级。全称为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自1991年起由中国教育部实行,考察全国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但很多职位(如翻译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等)要求。

(3)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为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从1999年11月起已在部分城市开始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申请参加口语考试的考生必须是已经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在校生。真正的口语能力及面试是非常重要的。

(4)英语中高级口译。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手推出的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分英语口译和笔译两种,含金量比较高,求职时很多企业会看重这个。

(5)托业考试(toeiC)。素有“商业托福”之誉的toeiC(托业)考试,于2002年被引入中国,是目前全球职业英语测评的首选标准。其成绩分析理论通行60多个国家。测试母语非英语的人士在国际商业、贸易环境中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实用性强,认可范围广,权威性强。在华南地区,宝洁、美的、南方航空和tCL等众多跨国公司和本土知名企业,都已开始采用托业考试作为选拔员工的重要标准。

(6)剑桥商务英语(BeC)。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于1993年起举办商务英语证书考试。该系列考试是一项水平考试,根据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生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对成绩及格者提供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标准统一的成绩证书。能说明你的英语能力,在求职时能添加一份竞争力。BeC证书素来被美誉为“外企绿卡”,BeC证书也被许多公司承认,其中不少是500强企业。

(7)雅思(ieLtS),是一种较全面地针对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为打算到英语国家学习、工作或定居的人们设置的英语水平考试。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外语考试部、英国文化协会及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iDp)教育集团共同举办。少数英联邦国家企业会注意到你考过雅思,这对于申请学校和机构的考生来说,雅思值得信赖。

参考文献:

[1]侯德勤.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力[J].凯里学院学报,2008,(2):118-120.

[2]吴洪波.浅谈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9-101.

[3]马德林.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与体系探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2):100-104.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教学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李萍(1962-),女,山东聊城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郝丽君(1985-),女,山东聊城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山东聊城252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30-02

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

1.分级教学改革提出的因素

(1)外在因素。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及其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社会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掌握英语这一语言交流工具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更为重要。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则是在英语教学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训练语言基本技能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2)内在因素。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较陈旧,教学效果不理想,教材选择不得当,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较低,甚至有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课产生了厌倦或放弃的现象。鉴于此,在2006年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的英语成绩分化得极为明显:高分可达120分左右,低分只有20分上下。如果继续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势必会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局面,由此会束缚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严重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原则,才能使不同基础、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开始尝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2.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级教学就是学校或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恰当的分层策略和师生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与提高。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原则,分级教学的思想正是源于这一原则。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他的“i+1输入”理论中曾提出“语言输入假说”,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也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人类只有在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语言输入太难从而导致学习者理解不了,或是太容易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只有给语言学习者大量输入“i+1”的语言,学习者才能在理解语言输入的同时,习得新的语言知识。

3.分级教学的依据和原则

从2006年开始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依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把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a、B、C三个级别。高考英语成绩满分150分,90分以上(含90分)为a级;89至60分(含60分)为B级;59分以下为C级。分级结果是两头小中间大,符合成绩分布特点。

分级教学的指导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施分级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更好地体现,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二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英语级别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激励学生好学上进、学有所得。B级和C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前5%名次的学生可申请转入上一级学习。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不同级别,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担任a级教学的授课教师应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担任B级教学的授课教师应以精讲精练为主,注重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训练其使用英语的基本技能。担任C级教学的授课教师应浅讲多练,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重在培养其学习兴趣,逐步增加其学习自信心。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分级教学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具体落实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大学英语课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授课教师除了书写教案,还要自制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不再只受限于课本,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补充相关的教学素材。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要求教师授课时不仅能熟练运用教材配套光盘和自制课件,而且还要穿插一些图画和声音,做到图、文、声三者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质量监控

对全校的大学英语课实行分级教学是一个繁杂的工程,管理难度非常大,涉及到全校的各个二级学院,需要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以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1.成立大学英语教研室

大学英语教研室隶属于旅游管理学院,负责与大学英语教学有关的一切事务,包括从常规教学到期末考试阅卷等各项工作。在教学管理方面,大学英语教研室配合学校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是教务处)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在教学方面,要求各级别任课教师做到“三统一”:统一授课计划,统一备课,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学进度。

2.实行级别负责人制

为方便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确定了各级别负责人,明确了职责。各级别负责人负责授课计划的制定和期末命题,组织本级别教师集体备课;掌握本级别任课教师的情况,每周听课不少于4学时;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并及时、全面地把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以便被评价者能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进步,提高教学水平。

3.试行大学英语形成性考核成绩,推行教师评学

教研室配合学校教务处特别制定了大学英语形成性考核成绩管理细则。其内容是:大学英语的期末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20%)和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80%)。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详细记录学生的出勤、作业、作业质量、课堂表现和平时测验等情况,在期末考试前公平、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并连同原始记录交教研室存档。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在2012年对形成性考核成绩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口语测试。口语测试的重点是测试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能否流利、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由此大学英语的期末考核变为:形成性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口语测试)(占40%)和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60%)。

4.召开师生座谈会,加强学生评教

为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学期分别在期中和期末召开两次学生座谈会,给学生提供反映意见和提建议的桥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反馈给任课教师。对于在教学上出现问题较多以及学生不太满意的教师,教研室或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时与之谈心,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教师尽快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

5.开发英语第二课堂

英语第二课堂是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课外英语活动,也是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发挥学生潜能、训练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每学期组织两次英语大赛,还要配合山东省大学英语外语教学研究会进行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选拔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初赛工作。对选的选手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全方面的指导,并带学生前去参赛,使学生体验到大学生活的精彩,在活动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促进其英语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结束语

在经历了七年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基于分级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即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机构由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学校权威性的常设监督机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室组成。大学英语教研室为二级学院下属的基层教学单位。此监控体系主要是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包括常规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学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教学活动为质量监控对象的主体,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学科教研活动及教师的科研成果。学生的学则从大学英语分级模式下的a、B、C三个级别对学生进行监控,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口语测试、期末笔试及英语第二课堂。通过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的监控,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执行力度较强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而这个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才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坚持实施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inputHypothesi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3.

[2]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大学英语水平等级划分篇10

1.1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规划英语教育

韩国是东亚地区中最重视英语教育的国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国际形势,紧跟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提高韩国在国际上的影响,韩国政府将英语教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07年,李明博总统上任后,更是将发展韩国英语教育纳入自己的施政纲领,并作为当务之急亲自督战。他把英语教育强调到了国家存亡的高度:“如果不能改变国民的英语水平,我们就不能生存。”李明博总统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国民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国家应该负起责任,加强国民的英语教育。《中国教育报》曾以《韩国总统率领英语教学改革急行军》为题,报道李明博上任后对英语教育高度重视,把提高国家英语教育水平作为一项教育新政,积极规划英语教育改革,仅两三个月时间,国家英语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就基本形成。韩国此次英语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改革英语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引进国外英语教师扩充英语教师队伍,开展在职教师英语培训,逐步实行小班化英语教学,建立“沉浸式英语教学中心”,改革英语评价机制等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反映了韩国政府决心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英语教育,提升国民英语水平。韩国政府将英语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立了英语教育的国家战略决策机构,由总统及主管教育的国家副总理亲自领导,由教育科学技术部具体负责国家英语教育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调配各级教育资源。由于韩国政府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规划英语教育,因此非常重视发展英语教育,加大英语教育的投资,不惜在英语教育上投入大量资金,如斥巨资引进外教、培训本国英语师资、建立“英语村”优化英语学习环境等等。仅以2006年为例,韩国政府在英语教育方面就投入15万亿韩元(约合132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相当于韩国当年教育预算的47.5%。雄厚的财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韩国英语教育的发展。

1.2全面优化和改善英语师资队伍

为确保英语教育战略的顺利实施,自2006年起,韩国政府大幅度提高外籍英语教师的招聘力度,并在经费上予以极大的支持。外籍教师招聘计划如下:2006年招聘750名,2007年招聘1300名,2008年招聘1850名,2009年招聘2400名,2010年招聘2900名。到2010年,韩国每一所中学都能保证有一名外籍英语教师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韩国政府加大在职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培养稳定合格的本土英语教师。韩国政府自2006年起开始大规模组织在职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计划从2007年至2015年,每年强化培训1000名在职英语教师。2009年,韩国政府决定选派英语教师赴海外培训,计划每年选派3000名英语教师赴海外培训英语,争取在短期内使全国所有在职英语教师都接受英语培训。为提升和确保本国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任职水平,韩国政府于2009年启动国家英语教师教学资格认证计划,对英语教师实行统一的教学资格考试和认证,并将逐步实现由本国英语教师全面任教。

1.3重视基础英语教育

2006年底,韩国课程与评价研究院出台了第七次英语课程教育大纲,新大纲非常重视基础英语教育,重视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时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教学每周1课时,小学三四年级从原有的每周1课时增加到3课时,小学五六年级与中学英语周课时均有相应增加。新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明显提高,要求教师用全英语教学,对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要求有所提高。在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韩国政府也极其重视,一方面,加大在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力度,积极培养稳定合格的本土英语教师;另一方面,保证每一所中学有一名外籍教师任教;为了援助韩国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韩国政府还于2008年启动留学生支教计划,邀请英语国家留学生特别是韩籍留学生到韩国农村或边远地区任教小学英语。韩国政府计划在2008~2012年间投入988亿韩元,以每月150万韩元的薪酬,吸引留学生去农村小学任教,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缺乏的现状。韩国政府的这些举措旨在实现英语教育公平,推进城乡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发展基础英语教育。

1.4优化英语教育手段与环境

韩国的网络以及多媒体设施都十分发达,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以及多媒体很早就用于英语教学,形成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此外,韩国教育部门还通过开设卫星广播、创办英语学习网站、开发英语教学软件等高科技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在韩国的大学,还有专门设立的语言学院,方便学生使用各种网络及多媒体设施用于英语学习。如高丽大学早在1995年就设立了国际语言学院,学生的授课安排、英语作业、讨论课题、补充课程以及考试日程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达,非常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小班化英语教学也是韩国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新世纪以来,韩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都是按学生的英语水平与专业分小班授课,每个班级20~30人。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操练,而小班化授课给了每个学生轮流反复操练的可能,学生参与机会多,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营造有利于英语教育的语言环境,进入新世纪后,韩国政府花巨资投资英语教育,除每年大量聘用来自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师外,还斥资数十亿建立了十几座颇具规模的“英语村”(还有十几座“英语村”在规划中),建立以外教为主要师资的全英语环境的“沉浸式英语教学中心”,实行“浸入式”英语教育。学生在“英语村”中始终处于真实自然的全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享受到在国外才有的自然英语学习乐趣,节约了出国学习的成本,提高了学习效果。

2韩国英语教育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