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6:08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基本思想状况,研究新形势下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笔者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部分学生作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2978份,有效问卷2932份。问卷发放考虑到学生类别学科分布,主要调查对象为2007级,占66.6%,2006级,占29.8%,合计为96.4%。概括出目前大学生思想的基本倾向主流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作出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的主流状况

(一)拥护党中央的领导,赞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在抗击南方雨雪冰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给予高度评价。85.6%的学生认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短时间内动员了大量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有力地支援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主体意识增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强烈

79%的同学认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在择业观上,25%的同学提出要自主创业,凭本事创天下,60%的同学提出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

(三)在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多数学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

76%的同学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是讲诚信的,大学生要坚持讲诚信;89%的同学愿意与别人合作并分享成果;79%的同学认为男女交往应得体,应注意场合;88%的同学反对并认为应该消除在宿舍中乱喊乱叫,乱扔杂物等行为。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存在矛盾与困惑

从调查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有较强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调查分析结果来看,大学生思想深处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困惑,主要表现为:

(一)价值判断标准的二重性

当问到“人与人之间是否应互相关心”时,有85.76%的人表示认同,认为“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占75.9%,这说明,当代青年普遍认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不抛弃道义,但也十分注重实用。有80.08%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中“金钱”最重要,“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反映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在青年中仍有市场,青年在价值观上的二重性明显表现为知行的背离,造成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种种“失落现实”。

(二)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但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和改造自我的毅力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发展自己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自身的力量是发展的内因。但在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中,又往往表现得优柔寡断、束手束脚或缺乏应有的信心和毅力。

(三)部分学生焦虑情绪严重,将成为诱发各种思想问题的“隐患”

调查显示,尽管绝大多数同学思想状况处于正常的发展轨道之中,而一些同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不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旦伴以其它其他外界因素,将会诱发其他思想问题。

(四)关注自我、淡化社会责任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关注自我,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淡化。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人民贡献力量,但同时也要求索取应该得到的报酬。对于“志愿者服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高度认同的为55.0%,基本认同的为35.2%,两者合计为90.2%。但有38.8%的学生选择“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集体利益”,仅有33.5%的学生选择“首先维护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种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上客观存在的矛盾,实质上表明当代大学生在集体责任意识上既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又存在着问题,这恰恰是转型社会多元化思想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上的体现。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重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状态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

调查显示,61%的学生认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自觉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触动大学生的灵魂,必须抓住大学生的思想,必须充分启发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平等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注重大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关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性修养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因循人性,关注人性修养,重视修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与人格完善的价值性的统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人性味浓、易于接受等特点,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提炼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开展思想教育和读书活动,倡导学生学习经典。

(四)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言传身教则是教书育人的基本方法。在当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更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育人是一项具有政治倾向和道德伦理性的实践活动,因此任何一个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讲授的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在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角色。而作为学生,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获得德育方面的信息,从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善于观察和思考,他们不但看老师怎么说,更要看老师怎么做。一个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所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他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一定是最为广泛、深刻、持久的。

(五)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学生干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一般而言,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它方式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上的标兵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同努力方向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抓住育人这个中心,坚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突出重点,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力争早出成效。在实际工作中,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师德传统,按照时代要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既要教育人,又要关心人,在办实事、办好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3)06?0088?03

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事关“培养什么人”,事关大学生的正确成长,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政治课教师教学现状如何?如何进一步改革?笔者在此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单向灌输式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由于学生普遍对政治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存在重大偏见,思想上蔑视,心理上抵触,上课情绪低落,冷眼旁观,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学生不参与不配合,政治课教学无奈成为教师一人的独角戏,课堂上满堂灌、无互动,教师体累心更累。教师的劳动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一堂课下来学生可能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如果再加上个别教师上课满足于照本宣科,以课件为中心,从理论到理论,从定义到定义,从概论到概念,那只会让学生更加感到政治课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而选择逃课、睡觉、逛街。

二是纯理论教学导致政治课越来越远离社会生活的真实。因为认识的因素,因为组织的难度,因为经费的困难,因为安全的考虑,多年来该校政治课教学基本停留于课堂理论教学,很少组织实施实践教学,越来越远离我们真实的生活世界。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的重要原因。政治不能离开生活,理论需要回归实际。由于政治课教学不能面向生活,面向实际,直面社会问题与现象,只是空洞说教,抽象议论,因而减少了针对性,没有了说服力,降低了可信度,导致了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疏远和偏离。

三是缺乏问题意识的教学减弱了政治课的德育引导功能。政治课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回答和解决一个一个困惑,拨开一层一层迷雾,形成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理解,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它要求政治课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直面生活,直面现实,正视问题,正视矛盾,为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多囿于教材体系的束缚,缺少对教材内容的自我处理,不是以问题为中心,而是以教材或课件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问题的分析和解答,等同于文化知识课,减弱了政治课的德育引导功能。

四是没有灵魂的教学影响了政治课的庄重严肃。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政治课的生动性、趣味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一本正经讲理论的做法,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完全离开教材和课件,把自己平时搜集到

[收稿日期]2013-11-12;[修回日期]2013-11-25

[作者简介]刘运喜(1968-),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德育研究和思想政治课教学.

的一些八卦传说、市井新闻、明星绯闻、政治谣言等,统统搬到课堂上来,哗众取宠,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导致政治课被娱乐化、媚俗化、无聊化。或者在学生面前口无遮拦,随意发表自己的不同政见,发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中国共产党的不满,对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满,把政治课变成了他们的“牢骚课”、“泄愤课”、“出气课”,严重影响了政治课的庄重和严肃,影响了政治课教师的形象。他们似乎完全忘记了政治课的性质和功能,忘记了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中教师职责的反思

政治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要向学生灌输的东西很多,诸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但说到底,政治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给学生一个灵魂,一种信仰,一种立场,一种观点,一种方法。即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信仰、立场、观点与方法。

政治课教学成功与否,效果如何,能否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责任在教师,关键在学生。

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责任。

责任之一:必须强化自己的政治信仰,做有灵魂、有信仰、有立场的政治课教师。政治课教学就是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政治课教师就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其任务就是铸造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思想灵魂,职业特殊,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育人者自育。政治课教师只有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相信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才能让学生相信。只有真正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始终充满激情、以极大的兴趣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才会有对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和深刻见解,找到一系列灵活有效的传播教导方法。否则如果连自己都不信的东西也休想让学生相信和接受。所以,政治课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和信仰,对一切重大政治事件、热点问题、社会现象,都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采取正确的决策,决不能人云亦云,丧失自己的政治立场。

责任之二:必须强化自己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升华思想觉悟。政治课教师应当明确,政治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对空洞说教,反对抽象谈论,反对纸上谈兵,反对避实就虚。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问题向导式教学,把教学内容融会于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善于从当前社会变革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升华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实现政治课教学的德育目的。

责任之三: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实践中明道理、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最忌空洞说教,生硬灌输,必须要让事实来说话,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受到教育。思想政治课虽有严肃说理的一面,但也可以生动活泼起来。实践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事实胜于雄辩,道理不言自明,不辩而知。因此,政治课教师应在坚持课堂主渠道的同时,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重视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实践,深入工厂、农村和社区,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增见识,长才干,受教育。

责任之四:必须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和修养,以学服人,以德立威。学为人师,德为世范。教师是学问和道德的化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质和能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所以,作为政治课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一息尚存,学习不止。既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党的路线政策学习,也要重视教师业务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既要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既要学习做学问,更要学习做人做事。要格外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言传身教,以言传德,以行立德,以德立身,以身树人,谨小慎微,谨言慎行,不要混同于一个普通教师。只有这样,政治课教师才能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修养、崇高的精神立威树德服人。

责任之五:必须强化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手段。政治课虽然是一门十分严肃的课程,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原则性很强,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学生一生,不能信口雌黄、随便乱说,更不能故意曲解。但是政治课教学并不一定要正襟危坐,板着面孔训人,完全可以有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完全可以讲得生动有趣、妙趣横生,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笑起来。所以,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研究特长,努力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时刻关注政治课各学科的学术动态与研究成果,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以增强高校政治课堂的学术氛围。要改革政治课的考核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观察、实践考核,重点看学生平时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主要是出勤、答问情况),看学生对课后问题的思考深度,看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然而,政治课的德育目的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学生的态度与行动,取决于学生是否认同、接受课堂上的理论、价值和观念。那么,学生在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一是从自己的完美人生设计认识政治课的重要性。政治课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而是关系人生完美和成功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课。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可以不从事政治,不过问政治,但谁也无法逃避政治,谁也不可能真正离开政治。所以,不管你今后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工作与政治是否有关联,现在学一点政治,懂一点政治常识,具备一点政治头脑,对将来对事业有益无害,有利无弊。所以,建议学生从自己的人生完美、事业成功角度重新考虑自己对政治课的态度。你可以不认同不接受教师讲的道理,但至少不排斥、抵触政治课,更不应该对政治课教师怀有敌意,抱有偏见、成见。

二是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与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独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训练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养成经常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用自己的人生体悟和所学知识去思考、分析和回答社会现象与问题,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而且能够改变自己对政治课的认识与态度,由逃避、远离政治课到主动亲近、喜欢政治课,与老师热烈探讨共同关心的热点现象、热点问题。

三是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教以学为对象为前提,教是为了不教,教服务于学,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始终是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死与活,关键不在教而在学。学生要主动承担起课堂主人翁的责任,勤思多疑,多提问,主动问,唱主角,不旁观,积极参与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政治课课堂才能活起来、动起来,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四是重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课题形式就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政治课教学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应在平时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项目设计,搜集积累资料,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以启迪和开发自身的潜能智慧,培养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3

关键词:社会热点高校思政教育应用价值

社会热点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十分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政治经济等问题,也可以是经过传播后产生社会影响的问题。简单来说,不管任何领域,只要是大众关注的,能够引起大众讨论的,产生社会影响的都可以称为热点问题。现如今,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而有些社会问题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和热议。群众在热议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大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思想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再加上辨识和判断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社会热点中负面情绪的影响,误入歧途。所以运用好社会热点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重要任务。

一、高校思政教育基本情况

国家十分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定学校必须增设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而各大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水平和成绩,还十分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很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不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无聊,需要对该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但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只有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正,才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社会热点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十分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基于这一点,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可以这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再者,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影响力巨大,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广泛性。其次,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在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也在不断改变,社会热点问题随之变化,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动态性。最后,一个社会热点的产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说明社会热点问题有复杂性这一特点。

三、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复杂性的特点,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很多时候,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会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体现了大众对其的关注度,还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所以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荣辱感和责任感,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高校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通过讨论社会热点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辨别意识,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随之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同时带来社会矛盾。而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时,首先要有正确判断,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平,促进社会和谐。在新型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和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社会热点问题解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增强自身辨别意识和判断能力。所以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只需接收教师传达的信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味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更谈不上和教师交流和沟通。而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所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从而给予正确引导。

2.政治离不开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实践生活的概括和升华。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加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学习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大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仅为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知识素养,同时为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该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中,并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想政治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从根本上了解问题解决方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社会热点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4.现如今很多高校教学内容过于空洞,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无聊至极,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热情减少。教师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只有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5.由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可知,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复杂性。同时社会热点问题会对社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一个社会热点能表现多方面问题,那么将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更容易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学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93-94.

[2]陈红英,俞艳华.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68.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4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是指思政课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转化的一个有效处理和实现过程。问题意识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视角,从问题意识导向的角度来考量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环节和要求。

一、努力构建教学问题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系统集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实质上是把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结构体系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结构体系,通过科学的教学体系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实施。”

从问题意识的视角来考虑和看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不仅要注重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教学要素的转化和优化问题,更要注重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和整体优化问题,通过结构转化来实现整体优化。

首先,要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现实问题的案例、素材与思政课教材内容体系之间各种问题的有机联接与融合。具体来讲,一是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衔接与融合。思政课教师要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与教师的问题有机结合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二是要实现社会中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案例、素材与思政课教材内容体系之间问题的有机联接与融合。思政课教师要搜集和整理现实社会中重大问题相关的案例、素材等内容,将这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入思政课教学问题体系之中;三是要处理好教材内容本身的问题化过程。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抓住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等关键性问题,弄清楚各问题之间的层次设计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科学设置教学问题。

其次,从具体步骤来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问题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三步:第一步,搜集一个个的具体问题。根据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学生提问和采集学生问题等方式搜集学生的问题;第二步,对搜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出与教学内容相衔接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第三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使归纳整理出的教学问题联接成一个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联和层次性的教学问题体系。

二、提炼聚焦有效教学问题

有效的教学问题是指,多数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类问题能够有机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之中,有效地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从而使思政课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效果。

在构建思政课教学问题体系的过程中,从教师、学生、现实问题和教材内容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和形成了很多与教学相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一个都真正适合应用到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所以,在构建思政课教学问题体系的过程中,思想课教师还要根据具休的实际情况对归纳整理的典型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和聚焦,使其适合应用于思想课的课堂教学。思想课教师在筛选、提炼和聚焦教学问题的时候,要遵循几个基本的标准:普遍性、关键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延伸性、现实性。

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反馈、网上收集或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等方式采集到学生提出的各类“原汁原味”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性质及学生的思想特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合并和整理之后,最终凝练形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教材中的重要观点结合起来,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解答,按照学生喜欢听、容易懂的方式进行深入讲解,为学生释疑解惑。

三、积极回应重大现实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积极回应重大现实问题,这既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同时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性和生命力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手段。在问题意识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不断研究、分析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现实问题和情况,并使之有效地融入到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主要是指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社会舆情联系紧密,对学生思想影响较大,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重要作用的一些重大的社会现实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就要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融入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把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中的各种现象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困惑与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引导教育学生深入思考并认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内容与要求;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天恩.问道心扉――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天恩,邱仁富.发展进路――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三进”途径与方法[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5

【关键词】政治学 政治发展 中国

如果以邓小平于1979年提出政治学要补课为标志,中国政治学恢复至今,已发展了近20年。(注: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到这个问题。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0页。)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实际历史不是20年,而是半个多世纪,甚至可能更长些。(注:北京大学的前身,即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率先开设了政治学课程。辛亥革命后,国内各著名大学相继成立政治学专业或政治学系。1932年9月1日,全国性的政治学会“中国政治学会”在南京成立。)然而,这段历史不是完全连续的,而是断断续续的,充分映照出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曲折历程。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曲折历程与中国政治发展的阶段性和曲折性有关;而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发展所经历的挫折以及所付出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则与中国政治学曾经被严重忽视有关。与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整个历史相比,这20年的发展要顺利许多。

20年前,长期被搁置的中国政治学在变革时代的呼唤中重新恢复,因此,中国政治学从其恢复的那一刻起,就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政治发展形成了密切的关系:20年的中国政治学发展得益于2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而20年的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又从中国政治学发展中得到重要的推动力量。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潮表明: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需要政治学发展,而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所展现出的蓬勃景象,则一定会给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春天。

20年,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来说,不算长,但对一门学科从恢复到发展,并逐步走向兴旺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20年对未来的中国政治学发展会形成深远的影响。因此,总结这一段发展,对思考和设计中国政治学的跨世纪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历程

中国政治学的这20年发展,基本上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再到丰富发展的过程。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有一定的发展,但它毕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政治学,所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旧时代的结束,这种发展也就基本停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消失了,同时,它的教学和研究也停止了。在此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几乎是空白。所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中国政治学,是在70年代末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重新恢复后,才开始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20年,既是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重新恢复和发展的20年,同时也是新中国政治学形成和发展的20年。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这20年间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主题。从新中国政治学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政治学这20年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恢复学科(1977年—1985年)。70年代末,恢复政治学学科,不仅标志着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重新获得了地位,而且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真正开始。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学发展主要集中于学科发展的基础建设:(一)成立政治学会。于1977年最早成立的湖北省政治学会,为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迈出了第一步。1980年,中国政治学会成立,为全面恢复政治学奠定了基础。此后,政治学会和政治学研究会如雨后春笋在各地涌出。(二)成立专门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一些省市的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政治学研究所或研究室。(三)开设专业,招收学生。1981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招收了全国第一届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从此开始了政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四)培养专业骨干。1982年,复旦大学举办了第一届政治学专业讲习班,为在全国各地开展政治学教学和科研活动培养了基本力量。(五)开展研究,构建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呼唤出中国政治学,所以,政治学一恢复就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其中最核心、最现实的问题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化问题。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学虽然还比较稚嫩,但还是以极大的热情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六)创办杂志。198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期刊《政治学研究》发刊,“这是中国政治学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获得全面恢复。”(注:张友渔:《中国政治学的兴起——刊词》,见《政治学研究》,1985年,第1期。)

第二,转换范式(1985年—1988年)。当中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全面恢复后,它所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如何尽快实现政治学研究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缩短中国政治学在学科发展和研究水平上与世界政治学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政治学发展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这个问题不仅来自政治学发展本身,而且也来自现实的政治民主化发展对政治学所提出的要求。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政治学很大程度上是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体系为基础恢复起来的,所以,中国政治学在其发展的早期,在学科范式和研究范式上都带有这些传统学科的色彩。(注:学科范式是指由特定的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学科构成;研究范式是指范畴体系和基本的理论逻辑结构。)这个现实决定了中国政治学发展要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转换其学科范式和研究范式。为此,这个时期的中国政治学发展主要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努力。

从学科范式转化来看,这种努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学科研究对象,完善学科体系。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确定直接取决于对“政治”含义的认识。政治学刚恢复时,由于受传统的阶级斗争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政治含义的理解比较狭隘,因此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也比较狭隘。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人们对政治的含义和政治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趋向科学,并在这基础上,开始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科体系。在这个时期,我们引进的以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为代表的比较政治学,为学科范式的转换提供了实际的帮助。(注:80年代中期,政治学界就开始比较系统地介绍比较政治学,其中比较多地介绍了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理论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理论。198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了1978年版的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达尔的《现代政治分析》,在政治学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二是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充实学科研究内容。这一方面的努力与前一方面的努力是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表现之一是细化学科研究领域,如政治制度研究细化为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地方政府、政党政治等;表现之二是逐步涉猎政治学的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文化学、政治发展学、政治伦理学、政治人类学等。

从研究范式转换来看,这个时期的研究逐渐从传统的政治思维范式走出来,开始用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和范畴体系来思考政治学问题,并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规范的政治学概念来分析和说明问题。与此同时,政治学对中国政治的研究,尤其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已从一般的分析研究,开始逐步形成具有政治学特色的研究,提出或阐明了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如与治权、权力与权威、政治参与和政治秩序、决策民主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等。1987年底,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提上议事日程,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并使其达到一个高潮。

第三,确定价值(1988年—1992年)。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提上议事日程后,现实的改革热情大大促进了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出现了大量研究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论文和论著。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两个目标下启动的:一是简政放权、完善管理体制;二是扩大民主,实现政治民主化。前者出于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后者出于中国政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政治发展要求,因而,相对来说,前者是改革的近期目标,后者是改革的长远目标。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一文中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但由于种种原因,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具体化,因而也没有得到有效展开,直到“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的80年代中期,政治体制改革才开始全面提上议事日程(注: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从第159页到第180页之间的各篇文章。)。党的十三大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是以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一文为指导思想的,其目标是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有机结合。但是,由于这场改革是在政治与经济关系比较紧张、经济问题比较突出的背景下提到日程上来的,所以,改革一开始,人们对其的期望就出现了严重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冲突,这一点在1988年前后围绕“新权威主义”而展开的争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注:在这场论争中,关于中国政治发展战略形成了两种鲜明对立的观点:一是被称为政治现实主义的观点,即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必须通过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来推动;二是被称为政治浪漫主义的观点,即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必须通过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民主有了保障,中国经济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由于当时改革正处于体制转轨的艰难阶段,经济和社会问题比较多,于是人们比较多地把改革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过高的期望使人们普遍以政治发展长远目标来要求现实的政治体制改革,直到1989年之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要达到长远的目标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政治民主化只有在实实在在的改革和发展中才能实现。1989年之后,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调整时期,中国政治学发展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学发展主要解决了一个问题,即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定位。这里所说的价值定位,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价值定位,一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即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最大价值是什么;二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即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判断取向。显然,这种对学科和学术生命的关怀,只有在把学科或学术真正作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科学,而不仅仅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来冷静思考的时候才能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出现,并不表明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衰退,相反,它表明中国政治学的一个新发展,只是这种发展不是体现在量的增长上,而是体现在质的变化上。从这个时期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和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内在精神走向来看,政治学者对中国政治学进行价值定位的思想基础,一方面是基于对政治学本身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发展的反思;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发展趋势及其理论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因此,这种定位在总体上是比较科学的,具体来说:(一)把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定位于关注中国政治,研究中国政治和推动中国政治发展。这种定位不仅符合政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也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对政治学发展的要求。(二)把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定位在“民主”与“发展”上。民主本来就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但在政治学研究中,民主所关怀的主要是政治发展本身,因而,如果仅仅以民主为价值取向,政治学研究就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发展,而趋向理想化、甚至空想化。中国社会发展的国情以及改革现实,使人们意识到政治学研究必须充分关怀社会总体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政治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中寻求政治发展的动力和进程,从政治发展的规律中思考政治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形式、途径与力度。这样,我们就能把政治研究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大系统中,科学地思考和寻求政治活动和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在中国这种社会背景下成长的政治学来说,选择“发展”为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不仅有其学术上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其学科发展上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社会,民主和发展的内在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四,发展学术(1992年——)。作为社会科学,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其它学科一样,都需要社会变革与发展提出的发展要求和提供的发展空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新的社会发展推动下,中国政治学发展也就从调整时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有此前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政治学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不是对以往发展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一个新起点上的发展。如果说此前十多年发展的起点是恢复和发展科学,那么这个新的发展起点则是发展学术。与恢复发展学科相比,发展学术无疑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因为,发展学术必须有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规范的概念系统、比较丰厚的理论积淀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新的发展起点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学开始走向成熟。从这个新的发展起点出发,中国政治学在这些年主要进行了这样几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研究态度上,开始逐步重视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为政治学学术研究开始用规范的概念性语言代替政策性语言,开始用有据可查的资料论证代替想当然的主观分析,开始用理性的理论分析代替简单的理论套用。二是在研究的选题上,在注重选题本身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同时,开始注重选题本身的学术意义,如在“九五”国家项目中出现了一些学术性很强的科研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等。三是在研究成果上,出现了一些具有长期学术影响的学术著作,如多卷本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白纲主编)。四是在研究的深度上,开始从概论性分析和一般的介绍走向专项的深度研究,如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政治制度的专项研究,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专项研究,中国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对西方各国政治制度和政治经验的专项研究。这些专项研究十分重视现实状况的调查和历史资料的充分占有,力求用第一、二手资料说话,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五是在研究的方法上,开始重视从单纯的规范研究走向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并用,出现了一些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规范研究研究成果(如王沪宁撰著的《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和一些主要以经验研究为主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完善化为政治学研究学术性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

20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体制变革和政治发展为政治学发展提供了研究空间,而政治学的研究也在相当程度上为推进中国政治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政治学研究所围绕的主题,除了学科发展本身提出的研究主题外,绝大多数研究主题都是来自现实社会变革和发展所提出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时间有限,但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它始终都以比较大的热情关注着现实提出的问题,并努力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体现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总结这近20年的研究,中国政治学研究所涉及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十二项:

1、范畴与体系。范畴与体系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国政治学恢复后,为了学科健康发展,对学科的范畴和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澄清了政治的含义,而且明确了政治学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注:王沪宁:《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新趋向》(1980—1986),见《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2期。)这项研究工作为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也有力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对政治和政治研究的传统偏见,为政治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尽管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有人在讨论,但这已属于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2、国家与社会。这个主题的研究贯穿中国政治学发展始终,但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在80年代初期,主要是对国家职能再确定的研究,强调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社会主义国家应充分发展社会管理职能。到了80年代末,随着改革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行,国家全面管理社会的传统局面开始动摇,社会自主性日益增强,于是,研究的焦点转向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市民社会、国家相对自主性、政治管理等理论问题。

3、民主与法制。民主与法制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主题,同样也是政治学研究的主题。在这对关系中,政治学研究主要关注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发展;关注如何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其代议功能、立法功能和监督功能;关注宪法在政治生活中作用和地位的提高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后,政治学关注的焦点从原来的法制建设扩展到如何在完善法制的基础上建立法治国家的问题,这其中涉及的问题有: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制度条件、实践机制和政治文化背景。

4、发展与稳定。在中国社会,政治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它是保障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这种要求从一种简单的政治要求变成社会变革和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在80年代末。就是在这个时候,这一问题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中国政治学主要从政权体系的建设、利益关系的协调、权力结构的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理顺、政治参与的发展、社会调控体系的健全等角度来研究这个主题。在“八五”和“九五”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国家对这方面的研究给予比较大的重视。(注:“八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这类项目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研究”、“中国政治稳定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反渗透”等,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历年立项课题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5、人权与。这是中国在开放条件下政治发展面临的一大主题。政治学对人权的研究主要在两个领域展开:一是在政治学基础理论领域,即主要研究人权理论的政治哲学基础和理论意义;二是在国际政治理论和实践领域,即研究人权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中,人权与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了保障,国家才能独立和发展,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权。政治学对的关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的一般理论;二是国际关系中的问题;三是国家统一中的问题,即“一国两制”中的问题。在这三方面,中国政治学研究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6、政党与政权。党政关系问题,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邓小平在设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时,将其置于改革的首位。(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页。)因而,它成为中国政治学恢复后首先触及的三大现实政治问题(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政府机构改革和党政关系)之一。政治学在这方面主要研究了这样一些问题:党政职能分开;党实行政治领导的制度途径;党与国家权力机构的关系;党的组织建设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党的领导与基层政权建设;党政关系与中央政府权威;党的治国方略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等。(注:由聂高民、李逸舟、王仲田编的《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是比较早系统探讨党政分开中各主要问题的论文集。)

7、机构与职能。政府机构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同时面临的重要问题,但同时又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消除政府机构改革中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为此,政治学提出了以改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机构改革。(注:人民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政府机构和干部制度改革问题论文选》,是政治学恢复后第一本比较系统探讨政府机构改革的论文集,有一定的影响。在谢林、方晓主编的《外国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与谭健主编的《外国政府管理体制评介》两本论著中,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的关系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讨论。)这个原则后来成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性原则。在具体的机构改革上,政治学研究还在政府职能、机构的合并与调整、公务员制度的建立、编制管理和科学化以及人事行政的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8、政府与市场。这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提出的问题,其核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以及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方式。这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有: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在这些问题中,目前政治学研究的课题有:产权问题、政府职能转化问题、政府职能实现方式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政策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和指导经济的途径与手段问题、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推动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正与正义问题等。由于这些问题多与经济有关,所以,政治学在这些课题研究中大量借鉴了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而丰富了政治思维、扩展了政治学研究的理论视野。

9、中央与地方。中国的改革是以放权为其逻辑起点的。放权包括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央对地方的放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社会来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其中涉及到权力与利益、集中与民主等重要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的处理一向十分困难。改革初期的放权,是针对改革前的高度集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到80年代中期,地方主义膨胀所导致的“地方割据”、中央权威弱化,使地方分权陷入危机,直到90年代初,实行分税制后,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才进入比较正常的发展轨道。在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过程中,政治学研究在总体上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中央集权是必要的;财税是调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手段;应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保障地方自力;地方政府应尊重中央权威,服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央应在提供地方必要的自主发展空间的同时,通过发展社会大市场和对地方政策的有效调控,有效地消除地方割据。

10、决策与行政。决策问题,是在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后提出来的。它一方面是针对改革开放前形成的以长官意志为特征的非理性决策的严重弊害,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变革发展对提高政府决策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其核心是如何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政治学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从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和政府管理现代化的高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注:1986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发言强调指出:“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见《光明日报》,1986年8月1日。)在这方面,政治学研究涉及了这样几个问题:干部“四化”与科学决策、政治民主与决策、政治过程程序化与决策、政府智囊机构与决策科学化、政治参与与决策民主、法制建设与科学决策等。对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政治生活中的家长制作风和长官意志,扩大了知识、人才以及社会舆论在政府政策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11、权力与腐败。随着改革所带来的体制转轨、资源分配方式变化、利益重新组合和价值观念变化,以权力为核心的腐败开始滋长和蔓延,并逐步演化为严重的政治问题。为此,邓小平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页。)政治学对腐败问题关注比较早,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并很快形成热潮。(注:王沪宁著的《反腐败:中国的实验》,是中国政治学界系统研究中国反腐败问题的第一部论著。该书出版于1990年。)政治学的研究主要从权力制约、法律约束、体制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化等角度探讨防止和约束腐败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在这其中,对如何通过权力制约来限制腐败的研究最为活跃。在反腐败的研究中,政治学者还把腐败作为一种在各种政治体系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的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和理论分析。

12、自治与民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以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包括各种社区管理组织)为代表的基层群众自治问题凸现出来。这个问题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些基层自治组织由于没有必要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支持,严重涣散,不起作用,以至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调控最基层社会的机制和基础,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部分农村;一种是由于有比较好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社会文化力量的支撑,这些基层群众自治不论在民主的形式还是在自我管理的功能上都得到了良好发展,展现出获得自主性的社会和社会主体的新的发展趋向。这两个极端对中国政治发展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政治内涵,前者关系到中国社会调控和政治稳定问题,后者关系到中国民主发展基础和前途问题,这样,基层群众自治问题很自然地成为90年代中国政治学关心的重点问题。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讲,还仅仅是个开始,方兴未艾。

三、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贡献

以美国学者华勒斯坦为主席的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在近年出版的《开放社会科学》一书中,分析了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内在关系:“若要对社会变革进行合理的组织,那就必须首先去研究它,了解支配它的种种规则。这就不仅为我们后来称为社会科学的那一类学科提供了发展空间,而且还对它们产生了深刻的社会需求。”(注: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中文版,第10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深刻需要而恢复和发展的中国政治学,在其发展中对中国政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政治发展本身的要求。这也就是说,中国政治学发展所贡献给中国政治发展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政治发展本身的客观要求,而且这些贡献是在政治发展与政治学发展的相互推动中实现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贡献是复合性的和内在性的,而不是体现为简单的一对一的因果关系,因而,很难确定政治学研究的某一项具体的研究或成果对中国政治发展形成的实际作用和影响是什么。所以,这里就中国政治学发展对中国政治发展贡献的考察,不是从中国政治发展所取得的实际成就出发,而是从中国政治学发展本身为中国政治发展所创造的积极条件出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

首先,中国政治学发展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发展目标。1985年,邓小平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发展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中,“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显然,民主化是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围绕着这个目标,我国展开了政治体制改革。1980年,邓小平在其发表的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中,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原则和方向。在这个指导性文件的指导下,政治学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加强人大制度建设、完善选举制度、决策民主、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完善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反对腐败等。1986年前后,为了把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具体化,并全面提上议事日程,邓小平提出了三大改革目标和三大改革内容。但是,邓小平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要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复杂和艰难,需要谨慎,需要认真研究,所以,认为这些目标和任务还必须具体化,以便使改革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6—180页。)这个要求,既是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同时也是对政治学研究提出的。为此,政治学研究对以往已提出的具体目标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丰富,提出更为具体的改革目标和方案。例如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法制建设方面给出了十分具体化的发展目标:党、政权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关系制度化,国家政权组织内部活动制度化,中央、地方、基层之间的关系制度化,人员的培养、选拔、使用和淘汰制度化,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化。(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显然,这个具体目标体系中包含了不少政治学研究成果。目标与手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当政治学为政治发展提供具体发展目标的同时,实际上也提供了各种可选择的改革手段,这实际上为具体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途径。

其次,中国政治学发展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政治发展是与中国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发展,尤其是体现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发展,直接关系到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全局。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深厚、规模巨大、法制薄弱的社会中,政治改革所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这就决定了合理的发展战略选择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战略失误,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不仅是政治上的,而且是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所以,我们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一样,只有自己的和别人的经验与教训,而没有现成的发展战略,我们的发展战略只能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总结中逐步形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这样走过来的,同样,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中国的现实发展状况表明:尽管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性质出发、从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握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发展战略,在总体上是成功的。这种合理的发展战略的形成,一方面是基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政治学研究为发展战略选择所提供的理论依据。政治学研究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为政治学研究对政治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做了研究和回答。这些重大理论问题有: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与内涵;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强化中央权威与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权力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和功能等。虽然从总体上讲,政治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还是初步的,但是政治学对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于形成合理的中国政治发展战略还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中国政治学发展改善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虽然政治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体现为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的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特定条件下,这种作用可能是决定性的。因而,良好的政治文化基础是政治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因素。在这近20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中,政治学发展对促进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中国政治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政治观念,传播了新的政治意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年代,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政治观念被严重扭曲。因此,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改变人们旧的政治观念,对政治和政治生活形成新的认识。中国政治学恢复后,在普及政治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向人们传递了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新的政治意识,使人们不仅意识到作为公民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而且认识到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真正目标以及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和规则。这些观念和意识上的变化和发展,为政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基础。二是中国政治学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直接从事政治学研究和党政管理的人才。政治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治学所研究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发展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政治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人们对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这种规律缺乏科学认识和把握的政治发展将不可能成功,甚至可能走向危险。“”的教训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专门研究政治的学科和培养专门从事政治研究的人才,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与此同时,政治学学科体系和培养体系的确立,就使得政治学能够不断地向政治体系输送具有现代政治意识和管理知识的党政管理人才,而且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政治学发展在这方面的贡献还将继续扩大。这些新生力量不断进入政治体系,不仅有助于实现邓小平确定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目标,即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注:邓小平认为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持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9页。)而且也为政治体系在政治发展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中国政治学发展对政治发展的贡献问题上,虽然我们不能说没有政治学的发展就没有中国政治发展,但是我们能够说中国的政治发展不能没有政治学的贡献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政治发展需要政治学发展,需要政治学有更大的作为和贡献。

四、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启示

自中国有政治学研究以来,这2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最大的。我们总结这段历史,一方面要肯定我们的成就,但更重要的是认识我们的不足。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政治学才能继续发展,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概括来说,中国政治学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这样几方面:在学科建设上,我们的学科体系在总体上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研究内容上,还有不少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回答和解决,政治学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在研究的效果上,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性还不够,因而突破性成果不多;在研究的取向上,对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关注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有许多应由政治学回答的问题,政治学没有去研究、去回答;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学研究对研究方法的创新重视不够,因而,从总体上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在研究的学术性上,政治学研究的总体学术水准和科学性还有待提高。

正像中国政治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总体性的一样,中国政治学目前存在的不足也是总体性的。这种不足,除与其发展的客观条件和政治学者的主观努力有关外,更重要的还与政治学这门学科在中国还处于发展、成熟过程中这一客观事实有关。显然,对于发展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来说,20年时间还略显短了些。因此,要弥补或消除这些不足,除了政治学者的主观努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政治学这门学科在整体上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在中国社会,政治学要继续获得整体的充实和发展,从根本上讲,有赖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赖于中国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历史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因此,对于历史的总结,重要的不是在于整理过去,而是在于从整理过去中寻求能够对未来发展有启示的东西。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努力,笔者认为,这种启示主要有以下内容:

启示之一,必须把学科建设置于战略地位,没有学科的发展,政治学的总体发展就必将因缺乏后劲而自然萎缩。中国政治学的这20年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80年代政治学恢复后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但遗憾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今天的学科体系并没有比20年前发展多少。在当今时代,陈旧的学科体系是无论如何也产生不出一流的学术的。

启示之二,政治学发展应坚持引进和创新并举,不可偏废。有分析地引进国外的前沿理论和先进方法,有助于中国政治学研究水平的总体提高,但是,这不是中国政治学的生命力所在。中国政治学的生命应是自己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基础,一方面是对前沿理论的把握,另一方面则是对现实政治的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因此,对于中国政治学的整体发展来说,引进和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引进不能代替创新,而创新不能否定引进。只要有创新的精神,任何引进都将不是盲目的接受。

启示之三,中国政治学走向世界的资本应是对中国政治的系统研究。中国政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的中国政治,二是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前者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文明而对世界有意义;后者作为政治发展的经验而对世界有意义。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政治是个世界性的政治学研究课题。中国政治学在这方面自然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当然,把对中国政治研究作为中国政治学走向世界的资本,只是相对而言的,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也不能是绝对的。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6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观 教育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政治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政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和思想的解放及观念的更新,人们的政治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近些年来,大学生中的政治冷漠现象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关注,有些学生表现出与其受教育程度极为不符的消极政治态度。为了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在多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滚动调查的基础上,于2009年在吉林大学和长春中医药大学专门就大学生政治观问题进行了调研。考虑到大一的学生还处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期,所以,调查的范围锁定在二年级以上。此次调查包括了文科、理工农医等各个学科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比例为毕业年级300份,占20%;二、三、四年级各400份,各占26.7%。回收有效问卷1437份,占95.8%。除问卷调查以外,我们还对50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询问、访谈,力求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以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大学生政治态度状况的调查分析

政治观是指处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生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的根本观点。这个根本观点是人们观察分析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的根本出发点。政治观不同,人们对于同一个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分歧。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出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他们既亲眼目睹了三十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过程中的深刻变化以及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又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种利益的真正受益者。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现实社会中,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1.政治认知水平比较高,但政治上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也比较鲜明

政治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中各种政治对象的认识理解以及赞成反对。政治认知水平与政治主体对政治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从进人大学后,学校就通过课堂主渠道和其他形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说,经过几次重大的改革,目前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范围已经很广泛,无论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知识到行为规范方面几乎都触及到了。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却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还缺乏了解,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例如。对我国政治选举活动的运作程序及相关知识,这是在中学和大学期间都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只有42.7%和34.3%的学生表示了解和比较了解,有17.6%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有5.4%的学生坦言对此一点也不了解。参加选举和投票活动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政治参与形式,但实际调查显示,大学生空谈政治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认知水平与实际行动之间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实际投票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让别人或不参与;即便参加投票的学生也往往是由于受到学校相关方面的动员或强制性要求而不得不参与。所以他们的投票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真正出于公民责任感或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以影响投票结果为目的的很少。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政治参与的思想基础,对一些关乎国家民族命运和重大利益的政治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但认知与行为上表现出的知行不统一,恰恰说明了他们政治上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

2.谈论政治的热情很高,但自觉关注政治问题的意识不强

政治情感是指人们在政治认知基础上对政治对象产生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爱憎、好恶、尊重或轻视之感。大学生思维敏捷,关注社会问题,政治敏感度高,是政治活动或政治运动中最激进的群体。这一点可以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状况的滚动调查结果中得到证明。例如,对、和新疆问题等,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非常鲜明的。特别是在个别访谈中,一提到这个问题,大学生们都表现出非常坚定的爱国立场,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要维护民族的团结统一。但是当问及“你会用什么方式体现你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时,有很

多学生的回答就比较勉强。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涉及时事政治、理想信念、社会责任等题目。在“你最了解的国内外大事”、“你的信仰”和“是否愿意加入党组织”的选项中,与之前所掌握的情况基本相符,自然学科专业的学生选择“不了解”、“没有仔细考虑过”的比例数高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再如,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即“医疗制度的改革一直是个社会焦点问题,你关心了解这个问题吗?”,回答认为“与我未来的职业有关,应该关注”的占13.8%;“知道重要,但是不了解”的占27.2%;还有7.4%的认为“无所谓,没有必要了解”。医疗制度改革是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与医学生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但是调查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3.入党动机比较复杂,功利化的倾向不容忽视

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而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是无法完全脱离政治关系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关于大学生入党的动机问题一直是高校比较关注的,在大学生中培养党的事业的接班人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无疑会促使他们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目前在校大学生提出入党申请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高校申请入党的学生比例在48%~92%之间。毕业年级在校发展的党员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25%~42%。如果仅从数字上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在政治上是要求进步的。但是通过近三年的滚动调查,我们发现,关于“你的信仰”,选择“共产主义”的分别占31.4%、38.7蹦和35.6%。这个数字不仅远远低于申请入党学生的人数,而且也低于学生党员的人数。这说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很复杂的。就此我们曾走访过多位学生管理干部,他们也普遍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组织上人了党,思想上没有入党”的状态,其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倾向是相当普遍的。功利化的动机必然要导致功利化的行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相对更关心与自身利益关系较为密切的事物l普通学生则更加注重与自我相关的、具体且现实的利益追求;而对那些无利可图的政治活动就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因此,加入了党组织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具有了较高的政治素质。

二、关注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消极表现

政治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政治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政治参与“是指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以合法的或非合法的程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在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学生消极政治态度的主要表现为对政治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兴趣,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关心度不高,不愿意参与政治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治冷漠。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文化的偏离是大学生正确政治观形成的社会原因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间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使广大群众对极“左”路线深恶痛绝,也使很多人对政治产生了较为强烈的逆反心理,错误地认为“政治就是人整人”。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治“统帅”一切,政治工作是解决一切社会矛盾的“万能钥匙”等“左”的思想一直处于政治的主导地位。因此,改革开放后,远离政治、不参与政治曾经是很多人的真实思想和态度。应该说,这种思想的影响至今都没有消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曾经有过几次对青年思想影响颇深的思潮,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的。上个世纪80年代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反映的是社会变革初期人们思想上的种种困惑和混乱。这场讨论观点纷纭,甚至在讨论中还提出了一些错误的命题,其对社会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人生观的范畴。但遗憾的是,社会对这场大讨论并没有给予正确的导向和结论,结果造成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口号的流行。不久,社会上就出现了“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思潮。又有人提出“一切向钱看”的口号。不断袭来的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使得正在成长的大学生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政治问题时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应该说,大学生对政治的种种不正确的认知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这与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政治思想文化偏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2.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取向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利益关系、分配形式以及就业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政治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由于观念的解放、环境的宽容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彻底改变了以往政治统帅一切的局面,从而使得政治不再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而人们把更多的视线转移到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

了人们对政治的逆反和游离心理状态,大学生也不例外。虽然高校很注重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但是,当问及“你认为在校期间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有什么意义”时,选择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打基础”的占42.6%;选择“提高交往、表达、理解他人等方面能力的”占36%;选择“能够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只占28.6%。可见,大学生更多的是从实效方面考虑自己的行为取向,这反映了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他们的影响。

3.个体政治观的不成熟是必然因素

目前在校的绝大多数学生的人生经历简单,涉世不深,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尚在形成阶段。社会生活本身就是纷纭复杂的,很多政治问题都与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而很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问题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政治问题,使原本就难以辨别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更加难以判断。另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也使得大学生在进行政治评价和判断时有了更多的参照,而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对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的迷茫和困惑。因此,他们不愿在传统政治观框架下谋求个人发展,渴望摆脱政治的束缚,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

三、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1.提高政治认知水平,强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

从国家民族进步和社会稳定的角度而言,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的任务。今天的大学生将在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担任各级领导和管理工作,并直接参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以保证我们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在政治上具有敏感性、冲动性、反复性及可塑性等特点。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所表现出的消极态度与他们的政治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通过开设“政治学”、“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法学”、“现代思维方法与现实生活”、“当代社会思潮评介”等系列选修课和“思想、理论、人生100讲”系列专题讲座,弥补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纠正偏见、提高政治辨别能力。

2.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人的政治观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这种反应不仅是感性的直观,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不断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对政治事件是非常敏感的,通过政治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和方法。例如,2008年发生的“”分子阻挠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事件,各级党团组织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不仅使大学生在政治上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受到世界的好评。所有的志愿者都从这次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自身的政治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正如大学生所说,要以崭新的面貌向全世界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然而,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政治活动都是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的,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在了解事实、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意识是非常有效的。多年来,我们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启动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课堂常规化载体——“红色驿站”和“航标学习实践社”。以“在红色中体验伟大,在经典中铸就崇高”为宗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组织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到街道社区做助理,让他们深入基层参与党政管理工作,从而加深他们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还组织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去了解改革开放后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变化,在送医送药下乡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农村的变化,从中体会到党和政府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等诸多问题上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此外我们还组织人文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到企业中实习,了解企业通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等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思想境界和道德理想得到了升华,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心等得到了提高,也使他们对国家民族进步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要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7

【摘要】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而教学方法的产生与求知欲的激发,均源于人类意识中对未知世界的探秘情结。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对于推进高校课程改革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问题意识;教学效果;探索

问题意识是人类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与人的潜在属性,是引领人类对世界进行探索与认识的源动力,从某种角度来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多个。因此,有无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深广度如何,不但是判断一个人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判断教学工作者从教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因素。

一、问题意识的界定

在教师的工作中,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教师教书育人最主要的渠道与阵地,因而上好一堂课便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教师具备多种重要的素质,考虑到篇幅,本文仅从教师的问题意识这一视角来谈谈其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其实更多是针对科学研究方法而言,是“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相应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具备问题意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从教学视角看,“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对周遭的教育世界的各种问题自觉地抱有一种怀疑的、思索的、想弄清楚的积极态度。”可见,教师的问题意识的本质是一种积极的探求未知世界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对于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提升教师自身价值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问题意识不但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与意向、更是一种习惯、能力和精神,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广度与深度。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意识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目前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体。”因此,高校教师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积极地培育起问题意识,以此实现对思政课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一是要分清真问题与假问题,善于发现并提出真问题。

真问题是相对于假问题而言的,所谓假问题主要是指三种类型的问题:“一是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二是指向不明的问题;三是思维难度过大的问题。”虽然该研究是针对理科教学中的数学而言的,但无论文理,对于真假问题的判断标准均有共性。相应地,所谓真问题,自然是指思维含量相对较高、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且指向明确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所谓真问题,顾名思义,除了上述标准之外,关键还必须包含真理性或科学性这一标准。真问题之所以真,是因为它具有真理的品质,是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真正统一,是对事物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规律的客观认识。真理除了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价值,这也是人类对真理追求的内在驱动力,如果一个问题提出来后没有价值或价值太小,便丧失了人类对真理追求的动力。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与组织者—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要学会区分真问题与假问题,同时考虑真问题的价值大小,以真理性与价值性问题武装大学生头脑,这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是要以问题引领课堂教学。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就已经有关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而要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需要以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学习,最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甚至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当然,并不是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必须做到完全以问题为引领,但就课堂教学的属性与特点来看,设计难易适当的高质量的问题以引领课堂教学,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与模式。因此,能否设计出高质量且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来引领整个课堂教学,是教师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法宝。

三是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分享重大科研问题。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条腿,两者是相辅相存、互相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科研兴校,科研促教,历来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二者关系的科学界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具备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征外,还具有时政性特征,因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时刻关注时政与科研的最新动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以便适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分享,让这些重大问题呈现给学生特别是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这对于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求索精神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都具有现实意义。

四要有提出问题的艺术。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除了要考虑真假性问题之外,要还注重提问艺术。要搞好提问艺术,需要坚持两套原则。

第一,坚持“三贴近”原则。所谓“三贴近”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要“贴近学生、贴近家庭、贴近社会”。当然,“三贴近”原则只是一个泛指,并不是仅仅指三个方面,还有更多的指向。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习惯顺序来看,历来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学生自己都没有修好身,自己都不够强大,则难以齐家与治国。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与专业及学科特点相联系,同时兼顾学生其他实际、学生家庭实际以及国情等相贴近的问题,使这些问题有现实针对性,便于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与社会实践。

第二,坚持“五性”原则。所谓“五性”,指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性、针对性、联系性、代表性与层次性”。关于价值性问题,主要是分清问题价值的有无与大小,对于无价值、价值小的问题,尽量避免。针对性原则,即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针对具体现实情况而提出,不能无病呻吟。联系性主要是考虑理论与现实、理论知识点之间要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不能生搬硬套。代表性即是指问题的提出要能代表学生的共性需求以及一类问题中具有共性的东西,否则问题容易陷入杂多与混乱之中。层次性主要是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教师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时要综合考虑认知能力不同的学生的接受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便于激发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思考;反之,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屑于回答;如果太难,学生不能回答,课堂陷入沉寂;如果先难后易,则更不易于被学生接纳。因此,是否善于提出问题,是教师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技能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之一。

三、问题意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问题意识的强弱,决定了能否提出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水平,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因而需要关注教学中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政府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承与宏扬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主要实体阵地,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还包含网络平台这一虚拟阵地。以“问题”为中心、为导向、为中介,努力培养和树立问题意识,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手段。

首先,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的引领与导向。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三观”,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从国情与学情出发,将思想政治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与学生、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相联系,使其成为引领整个课程教学的向导而不致有所偏离,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问题是开展教学互动的中介。

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是教育手段与目标的辩证关系,而有效开展教学互动交流,离不开各种中介作为纽带,如物质性中介与意识性中介。其中,问题便是重要的意识性中介。研究表明,“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中介,巧妙设计出相关问题,“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实效。”该研究认为,以问题作为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的中介要发挥其纽带作用,关键在于设计好问题,切入问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由于学科的特点,需要教师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方向性原则,二是关联性原则,三是层次性原则。”当然,问题的提出并非单刀直入,还需要情境或背景的铺设,否则显得太过于突兀,不利于问题的有效切入。

第三,问题是教学方法的中心。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其他方法都围绕问题而展开,如果方法只是手段,那么问题则是手段中的中心。有研究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树立起“问题中心”意识,“问题中心”作为一种方法,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员围绕问题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学员要围绕问题开展研讨、提升能力的一种教学范式和方法。”该研究认为,要贯彻好“问题中心”这一原则,“必须按照‘精进、多练、互动’的要求,把收集整理问题、剖析解决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效果出发选择教学方法,使‘问题中心’原则成为政治理论教学的基本遵循和常态应用,实现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政治性,因而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中就具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如果运用得好,将有助于提升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

总之,问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而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起强烈的问题意识,形成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全面引领课堂并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培养出大量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黄甫全.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8月第4期,第119页

[2]刘黎明.论教师的问题意识[J].当代教师教育,2013年3月第1期,第26页

[3]谢仁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真理性与价值性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2013年第5期,第138页

[4]王永宽.数学教学中的“假问题”与“真问题”[J].学科教育,2011年第12期,第49—50页

[5]唐昆雄.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意识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2月上,第60页

[6]陈伟荣.谈“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中介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4期,第175页

[7]陈伟荣.谈“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中介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4期,第175—176页

[8]戴维民.“问题中心”原则在政治理论教学中的贯彻运用[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年12月,第100页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8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能力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也面临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与心理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必须坚持从解决学生的思想根源问题出发,利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进行相关问题研究与实践,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另外,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突出创新与发展,以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生命线”,国内高校均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从国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素质主流是积极、健康与向上的,他们关心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对于自身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出现思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脱节是不容忽视的。另外,在国内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以及教育内容相对陈旧、落后,缺乏创新和发展理念等问题,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牢牢抓住新情况、新问题与新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策略,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求。

2.1加强教育观念的创新

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很多较为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一定要坚持全面分析问题的原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创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对于功利化观念的纠正力度,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同时,高校教师要尽量破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保守思想和观念,在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中,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观念,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高校管理工作的目标。

2.2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处理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社会、家庭之间的实际问题。在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于重视思想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对于大学生工作、生活、学习、求职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和理念的。因此,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构建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的新体系,深刻的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这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与吸引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必须引起高校政工部门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2.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育功能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与自我服务,这也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自育功能,协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思想转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对于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而言,自育功能的形成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关键。

2.4教育主客体之间建立平等与互动关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互动,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质量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其全过程,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与互动,了解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现状,逐步引导学生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自觉的接受、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荣辱观教育,从而才能符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需求。另外,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认识到学生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成长特点、兴趣爱好、价值观与能力倾向等,实现师生交流互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步进行,进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广大教师必须加强对于思想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且采取多种教育手段联合应用的模式,以全面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婉玲.浅析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张伟强.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

[3]刘似丽,高建林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济论坛,2007,(3).

作者简介: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9

一、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政治学说的挑战

说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就是政治学说的挑战,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政治学理论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其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日益明显,然而,国内的政治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和矛盾,其实质则恰恰是我们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的政治学发展。那么,当今我们的政治学理论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缺乏解释力。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理论,无论从体系和内容上,还是从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都还称不上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政治学理论对现实的社会运动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首先来源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也就是说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政治现实这个客观的“事实”。在当代社会,不能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学科,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政治学理论而言,注重对政治现实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是首要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探索并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需要、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政治理论来。然而,当今中国的政治学理论之所以对现实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正是由于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政治现实,从而构筑的政治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是以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来裁剪中国的现实。自政治学研究恢复以来,中国的政治学开创者们首先是从介绍和引进西方的政治学体系来建构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由于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移植存在着一个历史文化土壤的问题,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解释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现象时,其科学性和解释力是令人怀疑的。不过,这种现象在政治学的初创时期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至今尚停留在恢复初期的水平上,以不断出现的西方新的政治学理论流派和理论观点来简单地比附中国变化中的现实,甚至以此来衡量我们是否达到了种种所谓的标准。比如所谓的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世俗化理论等等,根据这些理论观点作出的有关分析实际上不是对“中国社会”而是对“西方社会”的分析,因为像市民社会、文化的世俗化等西方意义上的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一些与西方社会看起来相似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并没有作出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合的分析。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这一现象在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中同样存在,反映了我们理论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

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一做法与上述做法一样削弱了它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解释力。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创建和发展始终是与研究者们整理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一整理和梳理工作中注解的成分多于创见的成分。然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来系统地、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的研究,则还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阶段上,致使我们的政治实践经常出现一些看似马克思主义的,实则非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给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及其关系不是搞得很清楚,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在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始终树立不起科学的政治大局观,其原因就在这里。政治学的理论与现实相脱离的这两个具体表现,阻碍了我们对现实中的敏感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创新问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正义问题、产权变革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还没能作出科学的研究和回答,而现有的政治理论在这些方面显然是缺乏解释力的。

2.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不能结合。缺乏解释力的再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在理论上很好地统一起来,致使政治学理论研究即使结合着现实政治也只能游离于真正的现实之外。

在政治理论中,对于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依据政治事实对人的意义作出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但由于政治本来就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而不可能做到像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那样的“价值祛除”,因此,政治理论还必须同时实现这两种不同的判断的统一和结合。尽管政治事实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具有可解释、可预测、可检验性等特点,而价值判断则缺乏可资检验的公共准则,但是,如果不对政治事实的价值作出分析,政治理论所描述的就只是物理事实而不是政治事实。在我国当今的政治学理论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理论研究并没有从政治“是什么”的事实判断中推演出现实政治“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来。一方面,政治学更多地注重于描述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即使是这种描述也不是很客观和科学的,但对于政治价值和利益,则没有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样,政治学没能提出有益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政治学在对政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面对变化中的利益和价值的纠纷不能形成新的机制准则,至多是描述已有的政治价值,从而割裂了政治价值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上述两方面的割裂在政治学所回避的敏感的现实问题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事实和价值在政治理论中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与现当代政治学的方法论更新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方法论上的悖论。这种割裂或悖论,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早已出现了,而且直到现在,从传统的方法论到行为主义方法论和后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发展,都没法克服这种悖论。由于我们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步西方政治学之后尘”的,因此在介绍、引进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构筑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时,的确也很难克服这一悖论。问题是要使我们的政治理论具有解释力,具有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的功能,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及其方法论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避免“引进”这种悖论,这一点我们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3.概念不清。“政治”这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实现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前提。虽然一说起政治,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大概是什么东西,而要给它下一个能得到公认的确切定义,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政治学对政治“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形成共识,这使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不能使政治学形成为一门科学。在当代中国,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往往是不很清晰的,毛泽东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而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却相信经济是统帅,政治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探讨也是浅尝辄止。

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必要对几千年来众说纷纭的政治含义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想说明,如果对政治的概念不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定义,不单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不可能的,而且政治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它也不能对社会的现实和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出发,政治的含义一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狭义的政治概念是就政治活动自身的特点和方式而言的,这类政治定义均指出政治是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家庭和社会活动等不同的一种独特的人类社会现象。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对政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通常都把政治与公共的权力、权威、控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与狭义的政治概念不同,广义政治概念是把政治看作与各种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涵盖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一切事务而且又高于这些事务的事物,是统率全局的东西。这与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最高学术颇有神似之处,只是亚氏是就学问的问题而言,而狭义政治观与广义政治观的区分主要是就社会现实生活而言的。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众多的政治观如总体政治说、关系政治说、功能政治说、管理政治说、经济政治说、道德政治说等基本属于广义的政治概念。就广义的政治而言,它就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获得权力、分享权力、支配权力和使用权力的问题,而是有着更重要的目的和更基本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既从狭义上、也从广义上使用政治概念。就狭义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就广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统帅、灵魂和大局。例如,列宁曾提出“经济方面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等等,以区别于“阶级斗争”的政治,很明显,前者是广义政治,后者是狭义政治。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总的来说主要是一种广义的政治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与西方学者政治观的一个重要差别。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从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界定政治的,而不像一些西方学者那样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孤立现象。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论述作为一般的政治定义不是抽象的普遍,而是包含着特殊内容的丰富性的普遍。就政治与经济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就政治与社会结构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分化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现象,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任何政治斗争也是阶级斗争;就政治与军事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有时要诉诸战争或暴力的手段,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就政治与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也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政治与科技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必须与政治上层建筑发生联系。总之,政治一经诞生,就位于社会生活的核心,联系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即从广义上说,政治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政治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政治才是统帅、是大局。

尽管狭义的政治与广义的政治对于把握政治的内涵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对而言,在社会主义时期,广义的政治观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都十分善于从广义上把握政治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所以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是由于他从来不是仅仅从狭义的政治看政治,从单纯的经济看经济,而是首先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问题,因此才能得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的结论。

对政治的概念作出恰当的界定,还需要以政治的内涵为线索,找出政治现象的范围,并对这些范围加以研究,我们可以把政治的这一领域称为政治的外延。政治的外延构成了政治上层建筑的全部内容,包含十分广泛而又多样的领域,它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决策四个基本层面。这四个层面的外延构成了政治的丰富体系,了解政治、理解政治,尤其是实践中具体的政治运作过程,如果不是从这四个基本的层面把政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审视,或者仅仅从这四个层面的某一个层面来审视,那么政治的理论和现实都将有可能误入歧途。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与“政治”这一概念是什么没有搞清楚有关,在这一点上,政治学理论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二、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机遇

尽管政治学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困境,但与此同时,政治学的发展也有着很多的机遇,也许,挑战和困境本身就是政治学可得以发展的一个条件。

理论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客观上需要把社会变革及其实践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时,社会变革就成为理论变革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理论发展的机遇。就政治学理论而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学的恢复发展过程看,我们发现,第一,在每次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前或之际,都必然发生某种重大的理论争论。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争论、“十三大”之前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等等。第二,每次政治理论的发展,既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这样,迄今为止的政治理论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例如政治理论的发展只是局限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缺乏整体协调,使政治学理论不成体系;同时,由于方法论的问题以及政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政治学理论很难对政治现实作出真正科学的分析。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给政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发展的问题。它要求社会能够协调发展,也要求政治学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政治理论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分析政治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这一点上,而应该从更加宽广的范围来研究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从现实政治的层面看,对于政治概念的阐明就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对于政治的理论研究总的来说未能赶上时代赋予它的要求,现实政治总是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而理论研究常常落在时展的后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在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变化、新趋向,这就赋予政治以鲜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等待政治学作出回答和探讨。比如,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要强调讲政治?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腐败现象也增多了,这是不是一个必然现象?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这与政治问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来回答,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政治的内涵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问题对于政治研究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如果政治学能回答这些问题,它就能够获得生机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回答伟大的时代和活生生的现实所提出的问题,而是照本宣科,因循守旧,那么政治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政治与经济交互作用的过程,即使有的人想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也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由于政治与经济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使两者水乳交融,虽然从学理上可以把政治与经济作出区分并分别加以论述,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与经济往往是难解难分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看到没看到政治与经济的交互作用,事实上是政治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政治;政治之中有经济,经济之中也有政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工作和经济领域就更加包含着政治问题,因为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经济建设本身就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性质。例如,怎样发展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搞私有化?分配中要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依靠谁来发展经济?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国有企业的主人?近些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惊人,如何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反过来说,政治或政府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性的,如由政府所承担和进行的税收、能源保护、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经济的宠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如果硬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以为经济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这些是纯粹的经济事务,那些是单纯的政治事务,就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而且可以说连一般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常识都没有,因而也不可能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东西,而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具有特定的经济内容。经济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必然转化为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对于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通货膨胀、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等本来只是经济问题,但如果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就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了,而会变成政治问题。这一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充分的注意。同样,经济成分的变化、私有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反映到政治领域中来。当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虽说明了政治的经济根源,但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经济问题都具有政治的含义。一般的经济问题通常并不构成政治问题,甚至围绕经济问题所展开的某些利益冲突也不一定属于政治的范畴。政治理论必须研究,在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中,政治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政治的统帅作用。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篇10

精品源自数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巨大变化为普通民众和学界所公认且多有褒奖;但对当代中国政治领域的发展变化,则是众说纷纭,如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无”和“程度”等基本问题上,学界至今争论不休,更不用提及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评判等问题。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变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更是一项紧迫的现实问题。对此,中国政治研究者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政治学将进入一个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适度分家、平行发展的阶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政治学科恢复以来,中国政治学者做了大量工作,介绍了大量国外政治学理论成果,也整理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这些着作和理论的引介和阐述,为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长期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偏重政治哲学研究,而政治科学研究不足。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既影响了政治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政治哲学研究水平的真正提高。一方面,面对当代中国快速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建设的伟大的、丰富的实践,置身其间的中国政治学者尚未做出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并给出富有解释力的理论解读,尚未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支撑,或囿于固定的习惯的认识范式,中国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也未见有长足发展,徘徊于传统话题与论域之中。

无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对政治学术的呼唤,抑或政治学术发展自身的规律,乃至参考国外政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以为中国的政治学会有一个“经验主义”的阶段,即以实证研究、经验性研究为主,系统研究总结本土社会实践和经验的发展时期。也就是说,从学理上,中国的政治科学会与政治哲学适度分家,形成一个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平行发展的时期。

政治科学研究要注重“两个层次”和“一个视野”

根据我的体会,政治科学主要是认识和研究政治活动的条件、成本和时机等三大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和发现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之间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探寻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然,这其中也蕴含着试图利用某些规律性认识干预社会政治进程的意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政治实践经验,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素材。从认识论角度讲,“实践-经验-理论”是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过程,政治学也不例外。中国政治学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经验总结概括和理论提炼升华。如果不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系统研究,就不可能对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有全面精准的理解和认识,更不可能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建议。在此基础上的政治哲学便会逐渐地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发展的现实基础,有沦为象牙塔中的空泛之论之虞。

如何从经验层面推进中国的政治科学研究,我的体会是要注重“两个层次”和“一个视野”。“两个层次”,即国家层面的政治实践和基层的政治实践;“一个视野”,是指政治研究的国际比较。所谓国家层面的政治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战略等。对于普通政治研究者,研究国家层面的政治具有难以避免的障碍,存在社会学里所讲“到场”问题。在无法“到场”的情况下,我们研究国家层面的政治主要是通过对重大政治事件的观察分析和对重要政治文献的文本解读、语言分析,以帮助理解和认识中国政治的宏观发展。相比国家层面的政治,基层政治研究比较容易“到场”、容易入手。政治学者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基层政治实践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和分析,这对于我们了解某一政治实践的具体发生机制、运行过程十分有益。同时,由于在中国政治场景中,基层政治也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国家层面的政治问题,做好基层政治研究,反过来又有助于认识和了解国家层面的政治问题。此外,中国的发展需要参考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比较政治研究可以为更好理解中国政治提供有益启示。

政治科学研究应通过大量的经验性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在观念中重建政治实践、政治发展的“现场”,“再现”政治实践和发展过程

就科学研究而言,政治学研究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但过于强调政治学研究的顶层设计功能和理论指导作用有可能导致不切实际的“终极理论”或者“宏大命题”的徘徊,绝非科学研究者所愿,更无益于政治学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乃至一些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相比,政治学研究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政治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世界原本没有“政治”,政治是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在原有领域得不到解决而集中转化到政治领域中来的。政治问题涉及面广、关联因素多,尤其是在面对政治体制改革这类重大问题时,需要的是对相关问题进行穷尽式的研究与认识,而这往往超出政治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外。其次,从研究对象角度看,作为政治学研究对象的政治问题的重复性差。科学研究需要研究对象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特征,而这恰是社会政治现象所缺乏的。自然科学可以通过重复的实验认识研究对象,社会科学就没有那样幸运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往往不会重复出现或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再现。研究对象的单一性、易逝性,导致政治学研究实际上往往缺乏明确的、稳定的研究对象,因此其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势必大打折扣。

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角度看,政治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抑或说,政治科学研究者的基本功是还原生活、“复制现场”,通过大量的经验性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在观念中重建政治实践、政治发展的“现场”,“再现”政治实践和发展过程,一如刑事侦查中的“重构现场”。而政治学者要具备这样的能力,能够接近原来形态地还原生活、“复制现场”,则需要深厚的社会经验和经历,!而深厚经验与经历的获得则需要长期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这又有赖于政治学者长期艰苦的调查研究的实践磨练,需要政治学者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群众。

要处理好“政治语言”和“学术语言”两者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总结当代中国政治的实践经验,推动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还必须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政治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虽然是以中国政治为特定研究对象,但既然是研究政治现象,就必须遵守政治学的通行范式,符合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规范,参与国际政治学界的对话与交流。

这就涉及学术发现和理论成果的表述问题,科学严谨的表述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还有利于国内外同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达成。在此问题上,中国政治学者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要处理好“政治语言”和“学术语言”两者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既不能完全套用西方政治学的分析工具和概念体系,来描述和解释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变化,也不能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路径的“特殊性”和夺取政治理论的话语权为由,空泛地论说“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作为专业的政治学研究者,我们的主要任务应是秉持科学理性的原则,运用符合政治学规范的学术语言和方法,对来源于政治实践和政治文本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转换,以达到认识和理解政治现实,揭示政治发展规律的目的。因此,中国政治理论体系的特色应该自然地体现在运用规范学术语言所概括出来的中国政治发展条件和实践内容的特点上,而不是理论和语言本身的标新立异和独树一帜。否则,徒有构建中国话语的美好愿望和理论想象。此外,我们也应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政治科学,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中国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中国的发展也没有离开世界。中国的政治发展既有个性、特殊性,也有共性和普遍性,我们不能满足于自说自话,更没有自我陶醉的理由。吸收国外政治科学的有益营养,掌握和借鉴国外政治科学的观念工具,不仅有益于中国政治科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和对话,促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政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