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制度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8:19

考试制度改革篇1

关键词:考试制度;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并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绝不能“一卷定终身”,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本。然而,考察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现,培养模式单一化、标准化,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而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和环境。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门课,但是在各种化学考试中理论与实际往往脱节,只考理论而忽视实践,更忽视实验的动手能力的测试。因此,积极开展考试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一轮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科学合理、鼓励创新、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才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不科学、不合理、束缚学生思想的、僵化的考试制度则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改革高等院校的考试制度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现行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

高校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更充分地发挥其反馈功能,既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有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教授、解惑的回应。现行的考试虽然也要求教师进行考试情况分析,但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分析缺乏重视,不能把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二)考试制度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现行的考试制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造力的培养。考试应对学习和教学是一个导向,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考试制度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方式固定

高校现行的考试形式和方法,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试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一张试卷要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量,给学生以巨大的压力。考试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任课教师往往只根据指定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体系的全盘考虑。考前对教材划范围、定重点的现象比较普遍,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考试题型不合理

题型的选择被限定在有限的传统题型范围内,限制了选择合适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限制了考试内容及形式设计上的创新。在大多数考试中,使用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的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

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充分体现考试的教育功能。考试不能仅仅为了获得学习成绩,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的总结。学生在学习一个阶段后,通过考试进行自我衡量、自我提高,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尚未掌握的部分及时补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作为下一阶段学习的起跑线。考试制度改革是为了加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强化考试方法改革,要实现两个转变:以考知识为主向以考应用能力为主转变;由闭卷考试的单一形式向多种考试形式转变。

要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通过考试,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忽和缺陷,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出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的不足,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指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

考试应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要想人才多样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人的个性。理想的考试应对每一位学生都设计考试标准和模式,适应每位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缺乏个性,千人一面,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二)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

考试管理部门要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研究,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发展,同时在制度上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考后的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学双方向教学目标迈进。

(四)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

要按照课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大学课程考试基本测试形式通常可采用以下六种:(1)闭卷考试;(2)开卷考试;(3)口试;(4)成果性考试,如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等;(5)操作合作考试;(6)计算机及网上考试。

(五)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

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再出若干个综合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以开卷的形式考试。学生可通过写小论文的形式厘清概念,逐步消化所学知识,学会查阅资料。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同时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体现自我的体验。

考试制度改革篇2

近年来,幼儿园发生的一系列人身伤害案件,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实施意见》确定的工作主基调。积极,就是要按照“方向明、见效快”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看准的就要大胆实践,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切实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稳妥,就是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社会各方面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做好统筹谋划,分步推进,审慎操作,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以及教育内外部之间起着枢纽作用,并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育人生态、社会的教育观念。改革方向正确与否,关系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大局。要按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正确育人导向,通过改革,使考试招生制度更好地发挥对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突出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的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的制度革命,更不是取消考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考试招生制度,这一制度帮助数以千万计的莘莘学子实现了成才的梦想,为国家选拔了各级各类人才,维护了社会公平,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但也必须看到,现行考试招生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间教育机会存在差距,对近年来时有发生的考试招生行为失范、等不良现象还缺乏足够的制度约束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制度安排上进行完善。通过政策调整可以很快见效的,应该立即整改。对一些涉及深层次体制机制的问题或存在诸多争议的问题,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保持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通过渐进改革逐步完善,切不可急于求成。一些重大改革举措,要按照学制周期提前向社会公布,形成合理预期,避免突变性改革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无所适从。对经济社会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应区别对待,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对其他国家在考试招生方面的有益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发挥自身考试招生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学习借鉴。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试点先行。高考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难点,社会高度关注。正是由于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其改革必须充分兼顾到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诉求,把握住最佳平衡点,因此进行综合改革试点非常必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考要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改革科目设置,在减少统一高考科目的基础上,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高考“指挥棒”对高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少数有改革基础和改革意愿的省市进行试点,充分体现了积极稳妥的精神。试点工作将赋予试点地区较大的探索空间,充分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这将在最大程度上既能促进改革在难点问题取得突破,又能保证改革工作的平稳有序。

海阔风正疾,扬帆会有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校长、教师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制度改革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重视意义

在多年的高考中,英语都是和语文、数学学科一样,被当做三大主科之一。目前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模式仍实行“三+综合”模式,这里的“三”就是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每科各占150分,这里的“综合”分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在这样的高考设计中,英语学科的地位相当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因为英语成绩太差使得总成绩不过关,从而与某些自己心仪的大学院校失之交臂。在某些大学的专业招生中,对英语成绩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成绩合格,还要进行必要的英语考试测试。在这样的形势下,从家长到学校,对孩子的英语教育都十分重视,这就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班。从很小的时候起,有的从几岁起,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培训,看看城市综合体中林林总总的英语培训班,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到大家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度。

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即经过这么多年的英语学习,培养出的英语人才并不是很多,相反,大多数人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学的英语几乎忘得差不多,所能记忆的就剩下几句诸如“Howareyou”之类的问候语。因此,有人对英语教育提出严重的质疑,认为英语属于一门语言学科,并非人人用得着,为什么整个国家投入这么的精力进行教育教育呢?应该把它剥离出来,让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的呼声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在各地开始推行的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变动最大的当属英语学科了。最大的变化无非是两点:一是降低英语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由过去的150分,降为120分,甚至低为100分,将这些分数加到语文学科,以增加国学的比重,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改变英语学科的高考模式,变过去的三年一考,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为可以三年多考,以自己最为满意的最高成绩入档纳入总分。这样的变化对英语学科教学来说无疑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如何搞好英语教学呢?这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学科学习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后,英语学科的地位变得不重要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静下心思考,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考试的制度设计上,除了语文、数学两门功课作为高考科目计入总分外,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以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为准,学生根据自己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其余作为考查科目通过即可。而英语则变为可以参加多次考试,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学生们可以集中精力学好英语,通过一次考试获得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就不用把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这样的话,刚上高中的第一个学期的任务实际上就非常重要,毕竟英语考试试卷的难度设计要保持相对稳定,才是相对公平的。因此,此时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付”英语。这样看来,至少在高中的某一阶段,英语学习并非变得不再重要,而是更加重要了,毕竟某一阶段的努力和付出将直接决定后边的学习时间和任务的安排。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学生一升入高中开始,就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从心理上对英语学习重视起来,争取一鼓作气,取得胜利。

二、引导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意义

考试制度改革篇4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其权威性、公平性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等。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一要义。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确保公平公正。促进公平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一要求。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必须把公平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考试招生和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必须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促进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重拳解决中小学择校热、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等问题,让改革惠及人民。

考试制度改革篇5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变,就是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试制度也亟待改革,我国的高校作为教育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其考试制度改革备受关注。

1当前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1.1考试形式单一,内容片面,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考试内容过于单一,考试中一般涉及的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现实涉及的很少,只要学生在考试前背诵书本知识,基本就能通过考试。很多高校,平时图书馆人数不多,大多数学生都很少过去,但是一到期末,图书馆里里外外就人满为患了,主要是一些背诵考试重点的学生。而高校的考试内容,只要学生在最后几天稍微背诵下,考试就没有什么压力了,但是这样的考试内容显得十分片面,也没有涉及实践部分,考试反映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这一学科的实际掌握能力。同时,在考试形式上也比较单一,主要的考试手段就是笔试,对动手实践方面要求太少,很多专业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而考试却仍旧采用笔试的方式,这样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

1.2考试体系不够完善

考试的过程一方面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改正自己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但是在高校的考试体制中,学生考试只是对这一阶段学习宣告结束的形式而已,考完之后学生可以直接回家,至于试卷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他们也无从知晓,只能在教务系统中查询到自己考试的成绩。这是因为高校的考试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从考试开始到成绩出来以及反馈给学生的一套完整体系,无法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也不能从考试中提高自己。高校的考试体系有待完善,不能只重视考试的成绩,而忽视考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考试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而不是在形式上宣告一个学期的结束。

2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2.1改变考试的形式和目的

高校考试不是学生结束一个学期学习生涯的形式,而是检验学生本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同时还必须利用好期末考试,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高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改革的主要方法是改变考试的形式和目的,首先,考试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室里的笔试,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测验,比如新闻学的学生,期末考试除了笔试,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一些事件的采访报道,通过学生的实践交出一份期末作品,作为学生该学期的成绩考核项目。其次是改变考试的目的,过去考试的主要目的只是检验学生当前学期所取得的成绩,而改革之后,则应该重点放在学生问题的发现和能力的提高上。在学生考试之后,还应该有一个成绩批改和反馈以及讲解的过程,而不是考完就一了百了。最后,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核,高校的考试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更应该注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考试中,应该把实践能力所占的分数比例提高,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

2.2完善高校的考试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考试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有必要对高校的考试体系作进一步的改革。加强考试后对学生的反馈,改变学生考完期末之后就不用理会考试结果的状况,可以在考试之后设置一个试卷讲解的流程,让学生通过讲解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改正自己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还有就是要改变高校重视成绩,忽略能力的一贯风格,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毕竟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应该有所侧重,从考试体系的改革入手,帮助学生提高能力,进一步完善高校考试体系,发现并且解决高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3加强考试命题,丰富考试内容

针对现阶段高校考题单一、死板的情况,有必要加强考试的命题工作。高校的考试不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背诵理论知识。命题首先是要符合本学科的教学大纲,通过大纲所列出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出题,把握住知识重点。其次是灵活运用考试手段,除了传统的论述、简答类题目,还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题型,提倡学生发散思维和运用创造性思维。比如可以在考试中创设一些多角度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创造能力。最后,命题要符合实际,高校考试命题很多情况下都脱离了实际情况,对现实反应不够,让学生觉得考题和现实相差太远,这就要求命题老师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出一些实用的问题。命题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数理化的考试中,因为数理化所涉及的运算问题,同现实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学生难免会觉得此类考题并不实用。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的教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这一些问题,应试教育下的很多体制在素质教育中已经不适用了,需要进行一些改革。特别是考试体制的改革,它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体制的改革一般从考试入手。高校作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考试体制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要改变高校考试的形式和考试的目的,创新高校考试的题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萍,张锐.关于高校考试管理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

考试制度改革篇6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型;考试;制度;改革

一、引言

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就要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培养质量进行把控,重点是使考试制度与培养内涵相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评价指标不仅要体现出国家对于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而且要以应用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灵活开放的考试体制。

二、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现状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对现有考试制度也在不断探索与修订,诸多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孙东杰等(2013)分析了当前高校考试改革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具体讨论了文史管理类、理工类和艺术类等不同学生的考试改革方案,给出了科学的评分体系和激励机制。葛冰等(2014)针对国内高校现行考试制度缺乏科学性的弊端,提出了建立相关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真正达到教、学、考三者和谐统一。聂英(2014)对学分制下的高校考试改革提出了正确认识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考试管理队伍、增加考试机会、重视平时考试等建议。刘天华(2016)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为高校考试改革开展有效的自适应机制、实现深层次的过程性评价、实施情境化的综合实践考核、建立个性化的质量预警与反馈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等。

三、地方本科院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笔者基于十多年高校考试工作经验,认为目前高校现行考试制度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内涵不甚适应,存在一些不利于培养目标实现的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考试目的缺乏深刻认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考试扮演着检验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调动老师教学与同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角色。然而,当前考试制度下,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正确认识到考试的重要目的,老师把试卷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学生则只看重分数,为毕业证、奖学金和荣誉而临时突击取得高分。由此可见,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没有认清考试的目的,考试没能真正做到对教与学的检验,更不用说提高的教学质量、改进课程体系和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形式拘泥于传统。多样的考试形式是高等教育有别于中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高校教师应对课程特点加以区分,进行合理选择。而当前多数课程考试的形式都局限在一张试卷上,题目类型也多是死板老套的选择、计算、简答等。一张标准化的试卷既难以全面客观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限制了学生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使之形成追求标准化答案的思维定式。

(三)命题呆板缺乏新意。当前的课程考试内容偏重于概念和理论,这仅是对低层次记识的考察,而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灵活应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较高层次能力的考核则没有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更加注重和突出对应用能力的考核。摒弃突击的方法,简单将知识临时储存在大脑,再“搬运”到试卷上。这极大地违背了课程考试的初衷,抹煞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兴趣,难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四)成绩体系单一不系统。科学的成绩评定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在学习中自我督促,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帮助老师找出教学中的纰漏,合理调整教学方法。一些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评分制度,即卷面成绩就是一切,仅凭一个分数就给学生的学习情况下了定论,实在有失科学公正;还有一些学校采用的评价方法是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然而所谓“平时成绩”大多是考勤情况,这不能真正体现学生日常学习的努力程度。

(五)忽视考试结果的反馈。分数不是考试的终点,一些学校规定考试后要做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目的是让老师分析试题设置是否有不合理,总结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然而,对于有的教师来说,试卷和成绩分析都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也没有让学生得到反馈信息。而学生只关心考试是否通过,而不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只看到自己的分数,而不知道为什么被扣分。考试的最终目的不是评价,是为了提升。

四、推进考试制度改革的途径

(一)树立科学观念,认清考试目的。高校要实现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首先就要树立起科学的素质教育观、人才质量观、课程考试观。应用型人才的考核,不仅要检验其专业知识储备,更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下的应试教育与这样的培养需求和考试目标相脱节,课程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考试是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具有检验评价、反馈调控、教学导向等重要作用,考试的目的就是使这些作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改革的第一步必须是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只有从根本上认清了考试的目的,才能保障考试效用的最大化,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拓展考试形式,模式灵活多样。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课程考试可采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如下几种。1、闭卷考试。特点:应注意题目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以考察学生对于所学课程是否有基本知识结构。2、开卷考试。特点:而是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应用。3、操作实践。特点:考察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4、小组作业。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成果性考试。例如课程论文、调研设计、实验报告等,通过这样的考试形式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整体性的认识,锻炼其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学生学习情况等灵活选择和设计考试形式,多角度地、全面地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三)丰富考试内容,重创新重应用。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考核内容应符合社会需求,否则就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要改善这样的现状,就要不断丰富考试内容,加大对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考试命题是教学和考试的重要环节,它体现着人才培养目标,关系到考试的信度,要突破对书本的机械记忆和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掌握,设计出注重分析、理解、应用的考试命题,开放性的试题可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此外,考试内容要与时俱进,知识是不断更新变化的,考试内容也需要不断丰富创新。

(四)完善评价机制,过程化多元化。成绩评定直接体现考试的公正性,对考试的诊断与评价功能有着重大影响。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就要打破仅凭期末一次静态成绩决定一切的分数制度,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当采取课堂测验、课后作业、专题调研、课程设计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考核,并提高相应的成绩在期末总评中所占的比例,这样可以加大对学生日常学习态度的考察,防止出现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应付过关的现象。当前高校通常采用百分制的评分方式,这种计分方式忽视了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学习行为的复杂性,极易导致把教学引入片面追究分数等误区。

(五)重视考评结果,设立反馈机制。课程考试不应该止于期末考试和分数,考试的反馈功能要充分发挥。就教师而言,除了对考试成绩、及格率的统计和对试题质量的分析之外,还要对统计分析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题目设置能否起到检测作用,成绩所反映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等等。综上所述,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考试是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它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也是改进教学工作、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考试制度也要进行相应地创新和改革。考试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工程,不是表面的、形式的改动,要真正落实到思想观念上,才能实现后续的考试模式的科学配置、考核内容的不断丰富、评价体系的继续完善和反馈机制的逐步设立。

【参考文献】

[1]孙东杰,丛义忠,赵福亮.高校考试改革方案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葛冰,刘志明,毛靓.高校考试方式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4(8)

[3]聂英.学分制下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4(10)

考试制度改革篇7

关键词:考试 考试评价制度;社会学视角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推进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学生学科质量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应试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弊端

1.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所有这一切都旨在充分发掘人的内在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应试教育考试制度采取百分制评分,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自己的优势、特长被忽略,致使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而感到自卑,然而他们的长处往往被忽视和埋没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智力发展是不同步的。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显然应试教育的考试评价制度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2.不利于个体的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在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个体在步入社会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考试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学习方向的引导和对学生的激励。应试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导向,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错过了专业特长和潜能发挥的最佳时机。同时这种考试制度磨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1.教育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我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其中延续1300年左右的科举考试根深蒂固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读书、考试、成才是中华民族教育的组成部分。当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也深受科举考试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直就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学校教育弘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无论是名校、名师还是名校的学生,他们成名的途径通常都是依靠传统的考试制度。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所积极提倡的,然而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和考试评价制度对这些能力的重视不够,学校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来评价教学的成效,“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已经被多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接受,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形成对传统教育模式、教科书以及书面考试制度的信赖,认为到只有这样才是最踏实的、可信的和公平的。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上普遍接受和认同“学而优则仕”,认为考上好的大学或有较高的学历的人,就可能得到好的工作,社会地位。中国的父母亲格外在乎子女在学校的学业表现,尤其重视对学校考试的结果,导致分数成为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的唯一标准。唯分数至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教师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考试来量化评价是一种方式,但是这不是评价的全部。面对学校中越来越多的考试,虽然也有不少的家长责备现在的学校教育给中小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然而,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一旦出台有关减少考试和家庭作业量的改革措施后,这些家长却表现出不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影响社会流动,个体要改变自己的处境和社会地位受制于考试制度。

社会流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人们在各种社会集团内部、各种社会集团之间,以及在各种活动空间之间变动、转移的形式和过程。社会流动受政治、经济、教育、地理、人口乃至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大规模考试,也是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要想跳出农门,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只有经历十年寒窗,通过高考对考生进行筛选,在考试中处于有利地位,才有可能进入社会的上层。

实际上,中国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高考实现升学。高考在中国的社会流动和社会稳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青年通过高考途径流向知识分子和管理者阶层。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考试的神圣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不分社会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皆可实现社会流动,因此考试评价的方式被人们看作是最为公平的方式。

考试制度改革篇8

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由于高校的许多专业课程都是闭卷考试的模式,考试内容书本化,创新实践能力考核不足等,造成一些学生平时不看书,课后也没有复习的习惯,还存在着课程结束由教师圈定重点,学生背思考题,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现象。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忽视了对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因此,必须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参加考试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现行考试方式大都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对于开卷、半开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注重笔试,理论考核内容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少,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即使有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个部分,考试成绩一般也占总成绩的70%以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以下,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还有可能滋长投机心理和浮躁作风。同时,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很难涵盖全部教学内容,考试知识覆盖面窄,考察点代表性差。因此,以这样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也很难据此评价教学效果。

(二)考试内容片面,疏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在考试的内容上,当前高等教育考试大多侧重于学生识记方面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而素质教育要求考试内容应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整体素质,有利于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现行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普遍存在的“划范围、圈重点”。考试题型中,客观性试题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少,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的考试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

(三)考试管理落后,考试中充斥着许多不公平现象。目前,虽然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加强考试管理,但考试管理的受重视程度仍不够,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比如,很多课程任课教师从出题、阅卷到登录分数包干,或者是虽推行了教考分离,但制度落实不到位,这就严重降低了考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另外,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补考、缓考制度的管理也不够严格。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的的完全实现,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一)要坚持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在考试形式上,要摒弃过去一刀切的考试模式,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采用多样性的考试形式。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小论文、小设计、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避免学生的单纯记忆,提高学生对考试的兴趣。这样既能引导师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各门课程的具体考试形式,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公共基础课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就可以采取以闭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因为这些课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学习要求的重点在于掌握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专业基础课,往往对于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理工科类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报告等考试形式,文科类的课程可以采取撰写论文、口试等形式。总之,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来确定,绝对不能采取统一形式。

(二)要坚持考试内容的灵活性。考试内容要突出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与发展趋势。不应只考一些有着标准答案的题目,还应有一些“活”题,即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鼓励学生动脑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教授本课程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知识,还要注意本课程目前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在考试中予以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而不是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或局限在老师的课堂讲授。另外,在考试试卷的评阅上,也应该考虑学生对试卷解答的理解。对于客观题的批阅,试题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可以称之为标准答案。而对于主观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的眼光评判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而不局限于抄笔记和背笔记。因此,主观题的答案至多也只能称之为参考答案,相反,对学生所做解答新颖独到的还应给以高分。

主要参考文献:

[1]祝遵宏.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建议[J].经济师,2005.10.

考试制度改革篇9

教育部近日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指导意见》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一是建立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办法,对报考高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增加技能考查内容,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相关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二是改革单独考试招生办法,国家示范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等可单独组织文化和技能考试,并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地区及高等教育相对发达地区,适度扩大单独考试招生的高等职业学校范围和录取规模。三是探索综合评价招生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部分办学定位明确、招生管理规范的高等职业学校,在农林、水利、地矿等专业,依据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四是完善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中职对口升高职的专业技能考试,以专业技能成绩作为学校主要录取依据。五是规范中高职贯通的招生办法,以艺术、体育、护理、学前教育以及技术含量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为主,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六是实施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办法,对于获得全国、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关奖项的中职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以及获得县级劳模的在职在岗中职毕业生,予以免试录取。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三部门明确中职免学费资金缺口财政补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了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金和国家助学金两个细则办法,使相关政策进一步明晰化。该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这两份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的细则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后,为弥补学校运转出现的经费缺口,财政核拨的补助资金。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高等院校附属的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等,中央财政统一按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测算标准和一定比例与地方财政分担。

办法还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以后年度,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时调整资助标准。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法进一步强调,国家助学金按学期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国家助学金通过学生资助卡发放给受助学生。《光明日报》

天津:放宽高职毕业生落户条件

从今年开始,学历将不再是阻挡天津市各院校毕业的高职学生落户的门槛。天津市政府刚刚释放出的这一信号,对高职毕业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已成为这座城市渴望留住的“人才资源”。

根据天津市最新出台的该市高职院校外省市生源毕业生在津落户工作的实施办法,凡在天津市高职院校有集体户口或入学时户籍未由原籍迁入学校集体户口、毕业两年内与当地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聘用)合同的毕业生,准予在津落户。

天津市目前有26所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和7所设在本科院校的高职学院,共有高职在校生16万,其中外地生源10万。每年高职毕业生5.3万,外地生源3.2万,其中留津就业的约占半数。囿于户籍政策,这些留津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此前很难在当地扎根,只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少数优胜者才有破格机会。

《中国青年报》

广东:百家单位共组纺织职教集团

“纺织大省”广东加快推动职业院校、行业协会、检测机构、企业的“融合”,打通行业“血脉”,于近日成立了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已有5家高校、8家中职学校、4家省级行业协会、5家市县级行业协会、4家省级权威检测机构、3家研究所和120多家国内外企业加入这一集团。

据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胡刚介绍,职教集团将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解决企业、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难题,同时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推动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以及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实现集团内职业院校学分互认,最终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转化链、就业链的高度融合。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人士称,组建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是广东省在纺织业升级转型形势下,实现纺织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促进校企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考试制度改革篇10

关键词公安专业一级学科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

201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约176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3.9万,是1978年我国第一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招生计划的50.3倍,平均年增幅11.8%。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至202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00万。在“考研热”不断加剧的趋势下,进一步改革、优化招生考试制度,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1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发展

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自1978年确立以来,经历了若干阶段。2003年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当前研究生招考制度的基础。在考试科目方面,初试科目调整为4门,提倡并逐步要求按照一级学科(群)命题,大幅度减少初试科目数量,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近三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断向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推进研究生招生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方向转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选拔水平的根本标准。

2公安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教育部对于专业课考试的要求最早在《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中体现:“业务课考试内容应覆盖本科主干课程五门或五门以上,试题难易程度一般应当使本科毕业生中等优秀学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并一直延续。另一方面,2012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研究生招生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选拔水平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本科专业培养、硕士专业培养与未来社会需求等三方面因素的要求是统一的、递进的;在注重专业基础的前提下也必须注重未来的专业需求。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在法学和工学门类下,增列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2013年,公安专业首次按照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同一级学科考相同初试科目。

按照一级学科招生,自2003年首次提出至今已有十年,目前成为一种普遍的模式。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相比其他成熟的专业而言,具有发展时间短、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的特点,科学设置统一的考试科目需要不断摸索研究。

2.1公安一级学科特点研究

公安学作为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公安警务活动及其规律与对策的学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所设的专业如表3所示。公安学包含15个研究领域,其特点是研究领域覆盖面广,从整体结构上看,公安学偏向于建立在法律和经典公安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融入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特点。研究方向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不一,实际侧重于侦查学、治安学、管理学、犯罪学和指挥学等若干维度,属相同维度的研究方向相似度高,属不同维度的研究方向相异性大。

表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安学类”专业一览表

(其中:“t”表示特设专业;“K”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公安技术是综合运用信息、生物、工程和管理等科学与技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主要指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应用学科。公安技术学科包含9个研究领域,从整体专业结构上看,公安技术学科很大程度由理工专业的科学技术支撑,研究方向之间几乎不存在共同的专业基础,其联系更多地体现在服务公安工作这一最终目标上。

2.2生源专业背景研究

报考考生专业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科的特点,考生本科所学专业与学科内部专业一致性越高,说明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通过对比考生本科所学专业的专业代码与所报考专业的代码的相似程度(专业代码为六位,前两位为学科门类,中间两位为一级学科,最后两位为二级学科),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一级学科的学科特点,从而为公安专业招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设相似程度指标分为3级:

i级:完全匹配,即本科与硕士专业代码前四位一致,匹配度指标设为1;

ii级:有一定联系,即本科与硕士专业代码前两位一致,匹配度指标设为2或3,一般指标为3,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指标为2。

iii级:联系较小,即本科与硕士专业代码前两位不同,匹配度指标设为4或5,一般指标为5,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指标为4。

按照这一评价体系,以2013年报考公安大学的考生为例,公安学一级学科的考生匹配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公安学学科考生专业匹配情况

对各项进行加权,总匹配度为4.37。结果表明,本科专业为公安类文科专业的考生占总体报名比例不到10%,相反,本科专业与公安学学科联系较小或是无联系的考生占到了总体的近90%;专业化程度较低。

2.3考试内容与学科特点关联性研究

公安学一级学科专业课考查内容为宪法学、刑法学及公安学基础知识,其特点为:涉及知识面广、考查深度适中、公安特色鲜明,较为符合公安学专业的各方面需求,但对于原本不属于公安学类的专业如警务心理学、公安思政与文化研究,其支撑学科分别为心理学(学科代码0402)、政治学(学科代码0302)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代码0305),与公安学(学科代码0306)不同属一个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

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专业课考查内容为数学,物理与化学(刑事科学技术)或计算机基础(网络安全执法技术、交通安全执法技术、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由于公安技术学科是由相互区别的其他理工学科发展而来,因此针对不同研究领域在考查内容上有区分。通过对其他理工专业较为成熟的院校进行调查,专业基础不同的理工科专业普遍不采用相同的考试内容,而网络安全执法技术、交通安全执法技术、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的支撑学科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12)、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代码0823)、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代码0810),三个方向之间有较强相异性。

3结论及建议

公安专业按照一级学科招生标志着公安专业招生考试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宏观上看,自2003年教育部倡导按照一级学科招生至今,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数较多,而内部完全统一考试科目的学科较少,说明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并不等于统一考试内容,内部专业的差异需谨慎处理。公安学与公安技术两个研究领域广阔,对于一级学科设置相同的考试内容从结果上分析出现了针对性弱的现象。

3.1借鉴成熟学科经验,研究公安专业学科体系建设问题

公安学与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成立时间较短,目前还未正式下设二级学科。与之相比,比较成熟的学科多采用“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模式,有些研究方向还下设若干方向。二级学科的设立需教育部批准,科学性强,再根据二级学科设置研究方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之间就构成了一个3至4层的体系。在明晰的学科结构体系下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有利于根据研究领域的异同进行区别化或统一化的命题,增强科学性、针对性、公平性。综上,公安一级学科在学科体系构建,特别是公安类学科内部二级学科建设,二级学科下研究方向的划分、归属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这将为招考制度的深入改革提供依据与指导。

3.2研究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科学设置考试科目

从公安专业的定义上看,公安学是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公安警务活动及其规律与对策的学科;公安技术是综合运用信息、生物、工程和管理等科学与技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主要指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应用学科。公安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综合性,相比而言,公安学的基础为传统警察学、公共安全学,子专业间有基于公共安全基本规律与对策的共同出发点;而公安技术更偏重于运用其他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子专业间理论基础交集小,只存在服务公安工作的共同归宿点。对于一个研究领域宽泛的学科,学科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决定知识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在考试层面上提高命题的科学性也需进一步研究学科知识体系、把握研究领域的覆盖面与侧重点。

3.3专业理论与实战应用相结合,优化考试内容

目前,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已由强调本科基础课程、基础知识逐步转变为考查专业基础知识与考查应用层面知识并重的模式,将选拔人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公安科学服务于公安实战,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公安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方面更具紧迫性。在考试中加强对应用能力的考查是未来考试的趋势所在,这需要充分的调研,将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招生考试三个环节紧密连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2013]5号.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00.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