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8:24

审计整改总结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小月”为你整理了这篇审计整改落实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祁门县认真抓住审计整改落实关,推进审计成果落地见效,打通审计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实行审计组现场审计与审计整改无缝对接。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鼓励被审计单位(部门)边审边改,对可即时整改的问题,督促其在审计期间进行整改;在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后,审计组制发“问题清单”,要求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对整改任务清单的措施进行指导,做到问题准、任务清、责任明,督促被审计单位按要求开展审计整改工作。同时负责收集审计整改证明材料,对未按整改标准和整改时限整改的,及时向局党组汇报。

二是明确被审计单位“一把手”是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要求各被审计单位“一把手”作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在单位党委(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审计整改工作,全面梳理审计查出的问题,制定审计整改计划,逐项逐条明确审计整改措施、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层层压实整改责任,对审计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认真研究,及时清理不合理的制度和规则,建立健全与之适应的制度规定。

三是开展对审计整改情况的定期分析研判。县审计局每季度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逐条把关,切实防止“会议式整改”、“过场式整改”。对屡审屡犯、以前年度审计事项仍未整改到位及审计整改中的普遍性、典型性和苗头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办法;对积极主动做好审计整改、整改效果好的经验和做法,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宣传引导;实行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审计整改舆论监督压力。

四是着力构建“部门落实、审计跟踪、政府督察、人大监督”的整改联动机制。县政府在推进审计整改工作中靠前指挥,每年10月,政府办协调召开审计整改推进会,对审计局反馈的整改效果不强的单位和乡镇,以发出督查督办函的形式督促。县人大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组织到省内先进区县学习取经,人大财经工委全程参与审计整改推进会,并对审计整改重点部门逐一调研,监督解决问题。

审计整改总结篇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专题会议精神

5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暨落实整改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报审计署电力建设项目审计调查结果和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部署后期的整改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陈月明、总审计师欧阳胜英、审计部、发展部、财务部、物资部领导出席了会议,各单位负责整改工作的领导和整改办公室负责人共110多人参加了会议。陈月明副总经理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依法治企;二是认真整改,分析原因,结合单位实际,举一反三,细化整改方案;三是利用审计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基础工作,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四是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做好今年的审计。审计部许以作主任作了题为《深入落实整改措施巩固依法治企成果》的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电力建设项目审计调查结果,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审计建议;通报了各省公司依法治企整改工作落实进展情况,并对进一步巩固依法从严治企整改落实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暨落实整改专题会议对于我公司进一步推进依法治企及落实整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上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和省公司一道,为深入推进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推动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不懈努力。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审计工作研讨会议精神,2008年6月份,公司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审计整改工作的通知》(陕电审综[2008]2号),全面安排做好国家审计署对电网企业审计涉及七个方面问题的自查自纠,以及2007年公司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公司各单位认真对照通知要求,积极整改。10月初,公司召开审计工作专题通报会,将内部审计发现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和2008年国家审计关注的八项重点进行通报。由公司总经部下发督办单,将审计整改和督办责任明确到职能部门,确保自查自纠和审计整改的落实。10月29日,公司党组会议专题听取审计整改情况汇报,公司贾福清总经理和陈栋才书记对审计整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对2008年国家审计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要认真对照检查,全面进行整改,促进公司各项管理规范。

2、2009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党政负责人会议,再次安排部署国家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以后,公司审计部结合审计提出问题,充分征求财务部、人事部、营销部等16个相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几次讨论修改、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后,下发了《陕西省电力公司审计整改工作方案》(陕电审[2009]12号),成立审计整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审计整改的具体事项及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将审计提出的问题,归纳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决策、执行公司规章制度、主多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五大类76项,逐项明确了审计整改的责任部门、配合部门、责任单位,切实将审计整改安排部署到位。

3、2009年4月份,公司审计部组成检查组,对咸阳供电局、安康供电局、安康水电厂、汉中供电局、宝鸡铁塔厂、宝鸡电力机械厂、宝鸡供电局、铜川供电局8家单位进行检查督导,分别听取各单位整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了解整改工作安排,抽查了财务收支、税金缴纳、农电维管费收支、主业与多经产权关系和关联交易、价外资金收缴、电费呆坏账等事项的整改情况。经检查组查看整改资料和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已整改的问题均附有详细的凭证依据、文件说明和报告资料。检查组对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使用用户工程结余资金购置资产,历史遗留多经欠主业资金,变电站、线路杆塔占地土地证取证不全等问题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对无计划购置车辆、大修计划下达较晚影响当年费用列支,电费及往来呆坏帐核销不及时等问题,与公司职能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反映,要求尽快协调解决。

从检查结果来看,各基层单位都十分重视这次审计整改工作,做到了安排到位,责任明确、措施有力。国家审计涉及到的部分问题各基层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当中,个别问题待省公司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后处理,审计整改任务在6月底以前能够基本完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依法治企和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心存侥幸、畏难回避,自查整改不彻底。个别同志对外部审计检查未发现,或通过做工作未予公开揭示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对自查问题的整改,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还有个别单位对待整改工作,不认真分析问题成因,作表面文章;不脚踏实地地改正问题,仍然抱着“摆平”的幻想。片面强调客观原因和小团体的利益,认为已经“摆平”了,就不是问题。这不仅违背了依法从严治企的基本原则,而且也为将来留下重大潜在隐患。二是就事论事,穷于应付,防范措施不到位。对待整改,个别单位习惯于就事论事,不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分析查找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特别是对于屡查屡犯,习惯性违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把习惯型违规自誉为“打球”、“踩红线”的得意之举。有的单位整改的数字虽不小,可是没有触及管理本身,缺乏从根本上、源头上进行治理措施。还有个别单位把整改与日程经营作为“两张皮”处理,把整改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割裂出来,一边纠正以前出现的问题,同类问题还在陆续发生。三是强调客观,摆脱责任,问题解决不彻底。有的单位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不深,解决不利。有的同志对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缺乏责任感,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前任遗留的问题,自己没有责任,怕得罪人。解决问题缺乏力度,片面强调挽救、弥补措施。片面强调历史客观环境和政策因素,缺乏对及时响应政策调整的正确认识。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对依法从严治企的认识不高、措施不力;对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的认识不到位;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处理不及时等。各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区分主、客观原因,做到有的放矢,要全方位采取措施,为整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整改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

三、完善措施,立足长效,推动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依法治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公司前瞻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各项工作普遍迈上新台阶,公司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进依法治企工作中,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决策、依法建章、依法行事、依法维权”的治企方针,正确把握依法治企的方向、节奏和力度,积极解决体制、机制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完善公司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努力建设信用意识强、管理制度严、公众形象好、经营业绩优、品牌美誉度高的守法诚信企业,公司呈现出了“科学发展、和谐服务”的良好局面。国家审计署对电网企业的审计,是对公司系统工作的全面检验,有利于总结工作,帮助我们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应更加注重依法依规,高度重视自查和整改,主动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强化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确保经得起各种检查、审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和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措施,狠抓落实,以此推动公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结合审计署审计调查结果,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各单位要再接再厉,结合审计署审计调查结果继续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对于审计署审计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要逐一进行整改,积极落实审计署提出的各项建议。前一阶段整改未完事项,要抓紧进行落实,务必6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结果6月15日前报送省公司。

(二)要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质量。对于审计及其他内、外部检查提出的问题,要逐一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不留死角,确保整改的质量。需要纠正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地予以纠正,坚决将整改落实到位。对历史遗留问题,要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对需要沟通和协调的问题,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整改政策不清或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公司报告。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把整改落实工作引向深入。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要求,近期公司总部将组成联合督察组,对省公司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进一步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省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落实内外部审计、检查意见的督促与指导,切实将整改落到实处。

(四)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整改过程中要注重各项业务管理审核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依法经营的第一道防线。对照审计署审计、监事会检查和公司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按照公司开展“依法治企”活动的要求,对经营管理领域的规章制度、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及时消除控制流程中牵制、复核管理缺陷,确保依法规范运作。审计、监察、财务和法律等监督部门也要全面掌握外部检查揭示的问题,加强对带有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和控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审计整改总结篇3

(一)大力推进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

20*年,全县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把推进《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作为加强工会经审工作综合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和改进工会经审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有效载体,作为衡量工会经审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和提高工会经审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认真落实《温州市总工会经审会对下级工会经费审计监督的暂行办法》、《温州市总工会经审会关于<中华全国总工会加强工会经审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的实施细则》,加强经审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夯实经审工作基础。要把加强工会经审工作作为完善工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

按照《标准》找差距,强化监督意识,规范监督行为,增强监督能力,提高监督质量,将规范化建设标准与我县工会经审工作实际有机统一起来,使工会经审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全面提高审查审计质量,拓展经审工作领域

全县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认真履行经审工作职责,严格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切实提高审计质量。要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不断拓展经审工作领域。要认真审查审计同级工会经费收支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重点是对工会经费的使用方向和对执行情况的审计,促进提高预算的编制水平和执行效果。既要防止过多的追加预算又要防止大幅度超预算支出。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工会党组和领导班子汇报,督促整改。要抓好对直属企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收支、经济效益、资产保值等方面的审计,还要注重跟踪审计。要切实加强对下级工会经费收支的审计监督。积极开展对镇(乡)工会和重点企业工会的审计,努力提高对下审计的覆盖面。

各级经审组织要认真抓好新形势下的工会经费计拨审计工作。针对工会经费收缴方式的变化,要研究开展计拨审计的相应办法,进一步提高工会经费收缴率。根据省、市要求首次开展“‘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工作,要继续对评选推荐为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单位,进行工会经费计拨专项审计。此外,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还要抓好本级工会直属企事业单位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和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的竣工审计工作,要组织开展对专项资金和专项基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审查。

(三)加大督促整改力度,提高经审监督效能

审计整改要突出狠抓落实,切实提升经审监督的实效性。今年各级经审组织要把督促审计意见落实与整改工作,放在与审查审计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抓落实上出新招,出实招,通过加大督促意见落实与整改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审查审计监督效能。各级经审组织要对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建立对被审计单位实行整改情况落实的回访制度。县总经审会将按照市总经审会的要求,着手制定《*县总工会经审会关于审计意见整改实施监督办法》。

各级工会应重视对审查审计成果的利用,认真对待审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议,制定出整改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认真落实。

审计整改总结篇4

__审计室在__社__(__)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__审计局的指导帮助下,围绕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结合__实际,强化职能,服务经济,扎实开展内审工作。

一、强化职能,规范审计程序,提高财政财务审计质量

根据__实际情况,去年我们对本__所属公司、事业单位及部门__个帐户实施了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并积极探索尝试了同级财政审计。在总结过去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不断加以完善,克服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规范了操作程序,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1、规范审计程序。审计前,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重点,有针对性地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使审计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在审计过程中,对照审计方案,检查所审计的内容和项目进展的时间节点,并对审计结果进行跟踪回访,检查被审单位落实审计建议的执行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2、把握审计重点。根据被审单位的不同情况,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一是选择重点单位。主要是选择资金进出额大、业务频繁以及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的单位作为审计重点单位;二是选择重点内容。注重被审单位的特点,选择重点审计内容。如:在审计__文化中心时,针对“文化中心”开展专项活动多的特点,注重财政专项拨款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情况。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专题出台了《__专项活动(工作)资金管理办法》。

3、监督与服务并举。审计的目标不仅是查错纠弊,更重要的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改进管理,实现财务和审计“共赢”。在开展审计时,我们采取积极沟通,主动交流,以审代帮的工作方法。对被审单位存在不足和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整改形式,注重看效果。有的口头提出,有的写进正式审计报告;有的边审边纠,有的限期整改;还有的与被审单位共同商讨改进办法及措施。

通过实施项目审计,使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审计制度的完善,审计质量的提高。通过审计工作的不断开展,也使我们有机会帮助会计人员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起到了完善和改进各单位、各部门内部管理的作用。

二、服务经济,落实整改措施,促进经济管理规范有序

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我们__也客观存在着重查轻改、前查后犯和以前年度审计整改不到位的现象,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经请示__后,由审计室统一负责内外审计查出问题的全面整改工作。

1、落实国家审计结果整改措施。__根据__审计局对本__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需要纠正和改进的事项及审计建议,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办事处主要领导先后二次召开由__财政、审计、经管、会计所等部门及各大公司负责人参加的“落实审计整改措施”专题会,逐条讨论,制定纠正和改进措施。根据整改会议精神,我们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每条整改措施指定专人负责落实,跟踪督促各大公司及部门相关责任人员限期完成整改事项,并要求各单位将应整改事项落实情况逐条以书面回复。整改工作在我们的帮助和督促下,各单位在二个月内完成了整改事项。我们还根据审计建议和领导的要求,结合本__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经过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反复研究讨论,于200x年初建立和完善“__财务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为使出台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我们会同监察等部门定期对各单位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__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2、落实内审审计结果整改意见。去年我们对实施审计单位的审计结果,尤其是对机关、事业单位、直属公司200x至200x年x月期间的有关内容开展的财务会计检查结果,根据办事处领导的要求,认真落实整改意见。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将各单位检查出的问题分类汇总,并报__主要领导及纪检部门;二是召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对查出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共同讨论改进办法,提出整改意见;四是会同经管站、监察对全__会计人员召开会议,下发整改意见书;五是对各单位落实整改情况进行再检查。通过落实整改意见,各公司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都建立了内控制度,而且装订成册;还建立了各种台帐,如:租赁收入、工程付款、各种票据;加强了合同管理,合同协议编号登记,专人保管;为加强事前监督,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列入会计考核内容。

从我们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审计回访中发现,通过审计整改措施的落实,一是各级领导更加重视财务和审计工作,二是财务人员工作责任心有了提高,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得到了体现;三是全__财务管理工作正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一系列审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成果,为完善__经济管理起到了理顺、推动、促进作用。从而增强了我们从事审计工作的信心。

三、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

好基建项目审计,发挥“卫士”作用

随着__对实事工程及工业园__基础设施等项目投入的增加,工程项目数量和结算金额近年来成倍增长,而我们审计室现有的二位内审人员都是来自于会计岗位,都是审计战线上的新兵,对基建审计来说更是门外汉。要把好基建项目审计关,我们感到难度大,责任重。为做好工程审价工作,在工作中,我们牢记职责,努力学习,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规范操作,从严审计。

1、及时掌握情况。针对科室人手少,项目多的状况,年初我们主动到各建设单位了解全年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掌握项目具体实施时间,从而有计划安排好审计项目,做到心中有底,忙而不乱。

2、严格规范操作。严格按__“基建工程项目审计流程”及“建设工程项目八项管理制度”操作。对x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参与项目的评估和评标工作,提前介入工程项目的管理监督,保证了集体投资建设工程项目规范、有序、有效管理。

3、工作严谨细致。为确保审计项目质量,不管是寒冬酷暑,做到不论项目大小,内审还是外审,每个项目参与现场拉尺丈量,获取第一手资料。在确定价格上,对内审项目,金额虽小,我们也认真对待。每一项目通过市场询价、比价,确定相对比较合理的价格,再请中价机构专业人员把关;对外审项目,经常主动与审价机构联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等情况,认真核对“征求意见稿”,监督外审项目审价质量。

4、注重关口前移。一是审计人员参与项目评估评标,二是实行跟踪审计制度,去年我们对x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实行跟踪审计,x万元以下项目根据项目必要性确定审计方式。

5、敢于勤于学习。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胜任审计工作,不仅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廉洁从审思想,还要不断提高和更新业务知识。为此,我们勤思多问,经常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增长知识。一是向书本学。二是在实践中学。三是向同行学。通过学习,给日常工作带来很大帮助,逐步提高了业务技能。

审计整改总结篇5

一、预算管理改革及其变化

(一)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财政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有关精神,现阶段预算管理改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此项改革是建立在预算科目改革基础上的,目标是编制科学、规范、明细的部门预算。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即每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推行零基预算;扩大预算编制的范围,将部门全部收支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财政预算。

2.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即预算执行改革。此项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所有的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并通过国库单一帐户系统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供应和劳务提供者的帐户上,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

3.实行政府采购。此项改革建立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同时又与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相关。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政府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的形式使用财政预算资金、获取货物、取得工程和服务,并在全面推行政府采购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大宗物品供物制,调节物品需求、平衡余缺。

(二)预算管理改革带来的变化

本次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涉及财政收支管理体系的改变,由此而带来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不再与代收部门收入挂钩,财政资金管理将进一步规范。

2.预算单位经费全部由财政预算拨款解决,改变了以往既有预算内拨款、又有专项补贴、还有预算外提留的收入结构多元化的拨款体制。

3.财政过渡性拨款减少,资金直拨用款单位和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单位,财政资金层层下拨、层层占用等现象将得到明显扼制。

4.预算编制、审核与预算资金拨付实行分级管理。

二、预算执行审计的调整

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预算监督的领域进一步拓宽,不再局限于预算单位;预算审计的内容不断深化,必须根据预算管理改革的需要而不断完善等。面对这些变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应作适当的调整。

(一)构建全新的审计组织体系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在国家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统揽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将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列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尤其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审计范围更广、直接审计对象更多,这就需要调整审计组织方式,应在局长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由综合部门牵头、以财金审计处为主体、各专业审计处室共同参与,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

(二)建立新的“同级审”运行机制

要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项专题审计有机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通盘考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做到全局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

1.总体规划。在计划的安排上,制定审计总体工作方案并报政府批准,有关处室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分别制定招生方案并分头实施。

2.沟通协调。在实施审计中,各处室紧紧围绕财政预算执行这条主线各司其职、互通信息、审计资源共享,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网络形整体。

3.分类汇总。实施审计结束后,各处室分别按所审项目形成审计报告或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由综合部门按审计方案要求对审计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提炼和分析,形成完整的“两个报告”。

(三)扩大审计对象

预算管理改革后,由于财政支付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由此而带来审计对象的变化。按照改革后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和主要流向,财政审计对象可划分为三大梯次:一是负责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的财政部门,二是受政府委托预算拨款职能的专职机构(政府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三是具体用款的预算单位、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单位。

预算执行审计应根据预算管理改革后的变化情况,调整审计对象。审计中除了应继续加强对负责预算编制和管理的财政部门的审计外,要根据财政资金的走向,强化对预算拨款和支付职能的专职机构——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的审计,促进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同时对面广量大的具体用款单位,要根据朱容基总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审计,确保每年有一定的审计覆盖面,促进有关部门依法理财、遵纪守法,以进一步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调整审计内容。

1.强化预算编制的审计。预算编制改革后,实行部门预算,改变了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推行零基预算。因此,在预算执行审计中,

一是要加强对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审计,看其编制依据是否充分,编制程序是否合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二是要加强对预算编制标准、定额的审计,看其标准和定额的制定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一般规律,是否根据执行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

三是要加强对预算单位编报预算的审计,看其有无有虚报、高估和漏报等情况。

2.细化预算资金拨付的审计。预算支出改革后,财政支出除部分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外,大量的拨付管理工作,主要通过专职机构——政府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来具体组织实施。因此,财政审计中除了应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部门资金拨付情况的审计外,

一是要加强财政结算中心的审计,检查其是否严格按批准预算拨付资金,是否按序时进度拨,对专项支出还要检查是否按用款计划和实际需要拨款;

二要加强对政府采购中心的审计,重点审计采购管理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和竞争的原则,采购支出是否体现节约和效益的宗旨,采购资金的划拨和结算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审计整改总结篇6

目前,审计项目稽核制度在某些地方审计机关已经初步建立,有些审计机关虽没有明确规定实行审计项目稽核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做了部分审计稽核的工作,只是还没形成系统性、常规性的工作规范。笔者认为审计机关建立审计项目稽核制度十分必要,因为它是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再实行审计稽核,将使我们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更加完备,对我们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大有裨益。

一、建立审计项目稽核制度的背景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的生命,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举措。当前,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从审计计划的编制、现场审计实施到审计报告的编审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都进行了系统地规范,成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新准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加注重专业机构对审计项目质量的总体把关,即审计机关法制机构对审计报告以及相关审计事项进行审理。新准则将法制机构原来对审计结论文书的复核调整为审理机构对审计项目的审理。审理机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从法制机构对相关文书的第三级“复核”,到对审计项目的“审理”,不仅是提法上的简单变化,而是在审理内容、程序、职责等方面都更加完善。复核只是对审计组原有业务文书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再复查,而审理要求法制机构对整个审计项目从总体上把关,不仅关注审计组提供资料的充分性、合法性,还要审查审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为审计质量做总体的把关。

二、审计项目稽核制度的构建

(一)审计稽核的组织机构

审计机关应该设立专门机构来执行审计稽核工作。审计稽核是对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再监督”,审计稽核工作应该由独立于实施审计项目的业务部门的人员来完成。因此,审计稽核部门应该由审计机关负责人、审计项目业务部门的分管领导、纪检监察人员、法制机构负责人等人员构成。

(二)审计稽核的范围

应该说,审计项目稽核是审计质量管理中的一个较高层次的工作环节,所以审计稽核的范围并不是也没必要涵盖所有的审计项目,而是要对审计项目进行选择,只有那些具有某种特殊性的项目才能列入审计稽核的范围。选择审计稽核的项目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的项目;项目规模庞大、内容复杂或带有探索性的审计项目;将来可能成为审计方向或主要审计业务的项目;社会关注、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公开后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审计项目等。还要考虑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有异议,未按要求落实审计决定的项目;在审理复核及召开审计业务会议时被认为审计质量存在较多问题的审计项目;被举报的有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的审计项目。

(三)审计稽核制度的内容

1、审计业务制度执行情况。通过对审计机关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价审计质量各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从而提升审计稽核质量及管理水平。如审计工作量的核定是否符合实际;审计计划的制定是否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审计重点;审计目标是否到达了审计项目总体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进度与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审计项目现场总结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审计公告制度执行的程序是否合规,公告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廉政纪律制度是否执行,是否存在不廉洁的行为以及群众举报线索。

2、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一个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需要审计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很好的完成。特别是大型和行业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尤为重要,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审计项目组织管理的检查,评价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设置是否科学、高效,审计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上尽职尽责,是否充分发挥了质量管理的作用。审计质量管理的方法是否得到合理的使用,实际效果是否到达预期的目标。

审计整改总结篇7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增值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供电企业作为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其工作职责由原来的监督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转变为帮助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加企业的价值,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供电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一)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仍需进一步提升。

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偏少、素质参差不齐,在审计人员配置上着重于财务人才,人员专业结构较为单一,既懂审计又精通工程管理、营销管理及计算机等复合型人才依然匮乏。

(二)内部审计资源利用有待进一步充分。

供电企业以集团公司的形式存在,拥有众多分布在各地的分公司,这些公司的内部审计资源汇总起来往往是很庞大的,审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效能。

(三)内部审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1.项目安排较为独立。年度审计计划项目的安排未能科学合理规划,同类项目较为重复,发现的问题也散见于不同审计项目之中,缺少整体分析,综合利用的深度不够,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未能真正体现。

2.审计整体增值效果不够。由于人员少、任务重,内审人员往往忙于审计一线,未对审计成果进行提炼,不能把发现的大量微观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不能起到为决策层服务的作用,审计的整体效果及增值性就大打折扣了。

二、供电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优化内部审计队伍。

1.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一是在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上注重专业比例,相互弥补知识缺口,形成审计合力。二是建立审计网络,聘任内部专业人员为兼职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抽借部分专业人员参与审计具体工作,把借人与借“人脑”结合起来,提出最富有价值的增值建议;三是优化现有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对内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实现“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以研学促实践”,以改变现有人员的组成结构和知识结构,培养一支复合型人才的审计队伍。

2.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一是鼓励内审人员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考试提升业务能力;二是有针对、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审计人员培训和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开展审计理论研讨和业务经验交流,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资质考试,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预判能力、研判能力与裁判能力。

(二)整合内部审计资源。

1.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整合。一是摸清现行审计人力资源情况,寻找与目标队伍结构的差距,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二是确定审计队伍结构。根据企业情况和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建立一支涵盖业务、信息系统、财务等多领域的复合型的审计队伍,满足现有的审计工作要求。三是合理安排年度项目人力资源。在审计计划的安排和审计项目的方案制定上,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突出重点,在项目计划中充分整合人力资源,达到“1+1>2”的效果,实现人力资源增值。

2.内部审计信息资源整合。一是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内部审计信息资源及审计成果要在安全前提下通过横向、纵向之间广泛交流传递,确保资源共享。二是充分利用内外网络资源。在纵向上同上级公司、下级公司互联互通,横向上与本单位各业务部门互通,总结经验,交流工作,探讨和完善上下审计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机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三是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被审计资料数据库,打通信息高速通道,实现审计信息成果的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为审计人员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和技术支持,提高其现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水平。建立审后总结机制,用审计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审计实践,使审计基础理论创新作为最先进的审计资源,在审计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更大的资源价值。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进思想和工作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业务和理论水平,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强化内部审计质量。

1.严把审计“三关”,强化过程质量。一是严把“审前准备关”。科学制定内部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审计方案,认真做好审前调查,合理地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目标等。二是严把“审中管控关”。充分了解与内部审计工作有关的问题和情况,重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与评价,合理运用审计方式、方法查找管理风险;编制事实清楚,要素齐全,定性准确的审计底稿。三是严把“审后总结关”。主要是应对实施阶段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整理,写出真实、合理、恰当的内部审计报告;同时加强综合分析,坚持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2.坚持审计“三真”,强化审计成果质量。一是坚持问题“真审”。审计实施过程中,找准审计切入点,运用调查、抽样、分析、实质性测试等多种审计方法,快速审查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现场质量控制。二是坚持问题“真改”。建立内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明确整改责任及时间界限,落实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跟踪督查制度及考核责任制,定期开展后续检查工作,对整改情况进行通报、督办,从根本解决屡查屡犯、屡审屡犯的现象,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增值。

审计整改总结篇8

(一)审计目标

通过对村寨防火改造资金和工程的性质、特点分析,制定审计目标为:通过审计,反映村寨防火改造资金的使用情况,对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评估实施防火改造对山区少数民族村寨防火等级(安全性)提升的程度,以及村寨防火长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可行性较强的审计建议,促进目前在建的30户至50户村寨防火改造等后续项目顺利实施。

(二)审计依据和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围绕审计目标,对村寨防火改造项目开展绩效审计的依据和评价标准主要有国家法律法规、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广西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广西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项目技术规范》和《广西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项目验收办法(试行)》,柳州市和融水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工作方案,以及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预算和合同文件等。

1.经济性评价标准

融水县实施的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按照政府引导和群众意愿相结合,立足自力更生为主,努力争取国家支持为辅,由自治区、市两级政府安排3.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县、乡两级政府协调解决防火改造、搬迁而产生的宅基地和相关费用问题,并通过组织村民群众投工投劳共同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此外,还将农村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专项资金整合投入到村寨防火改造项目建设中去。因此,对于这项投入规模大、涉及面广、具体项目建设条件差别大的重大民生工程,其经济性标准的选择也是比较复杂的,既要将项目决算与总概算对比,又要将具体工程结算与预算对比,同时,还要对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性作出认定,才能得出对项目经济性进行准确、客观评价的依据,并作出适当的评价。

(1)水改工程经济性评价标准。水改经济性标准包括投资总概算、具体工程设计预算、工程中标价及合同,以及配备消防器材总概算、政府采购合同价等。如融水县5.18万户,按每户平均2100元估算,水改计划总投资10878万元,这就是水改概算标准;而457个工程点的预算价和中标价,则是具体工程的预算标准,其总和构成总预算标准,作为评价项目经济性的主要依据。

(2)电改工程经济性评价标准。电改经济性标准包括总概算、分项目点合同价及分户改造定量等。如按每户平均600元估算,融水县电改计划总投资3108万元,构成总概算标准;各乡镇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分村屯电改施工合同,则是按户数为基础的合同标准;而规定每户按8个插座6盏白炽灯、2盏日光灯进行改造,是具体改造的数量标准。

(3)灶改工程经济性评价标准。灶改经济性标准包括总概算、分村屯改造户数和各户实际补助数等。如按每户平均600元估算,融水县灶改计划总投资3108万元;而各户改造方式不同,其补助又分为几个具体标准。

(4)寨改工程经济性评价标准。寨改经济性标准包括总概算、拆迁补助和防火道建设工程预算等。如按每50户划一条防火带,每条防火带拆迁15户,每户补助1万元估算,融水县计划拆迁5582户,补助总概算5582万元。

2.效率性评价标准

效率性评价标准,主要依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实施方案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以及自治区发改委下达的投资计划和市、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和具体项目的建设内容、合同工期等确定。如水改工程效率性标准包括全县水改工程进度安排、各年度项目进度安排和各具体工程建设内容及合同工期等。

3.公平性评价标准

村寨防火改造是一项涉及面最广的民生工程,在资金投入上实行“政府支持、多方筹集”,并强调与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相结合、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因此,对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的公平性进行评价,必须以这些原则为依据和标准。水改工程公平性标准包括与人畜饮水工程结合实施程度、消防管网和人饮管网铺设覆盖率,以及消防器材配备标准等;电改工程公平性标准包括灯具、插座安装数量、电线、电表、漏电保护器和开关配置合格程度;灶改工程公平性标准包括不同建设条件、不同改造方式应执行的补助标准;寨改工程公平性标准包括拆迁补偿办法及补偿标准、配套安排其他专款的相关政策、宅基地安排和建设费用负担比例等。

4.效果性评价标准

以电改、灶改、水改、寨改为主要内容的“四改”工程,其重点是解决少数民族村寨用火用电隐患严重、无消防水源、无消防设施、无防火分隔等突出问题。因此,效果性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改造目标、技术规范及验收办法等内容。

5.安全性评价标准

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目标是从2008年起,利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四改”,重点解决少数民族村寨用火用电隐患严重、无消防水源、无消防设施、无防火分隔等突出问题。同时加强少数民族村寨的消防组织建设,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村规民约,整体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有效提高少数民族村寨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使我区少数民族村寨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消防安全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火灾事故大幅下降“,火烧连营”的火灾得到有效遏制。所以,安全性即是村寨防火改造的综合标准和最高目标。安全性评价标准包括“四改”工程有效运行标准、村寨防火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标准、火警下降率及扑灭成功率等。

(三)审计内容和方法

1.对投资决策的审计

主要采用审阅法,审查村寨防火改造项目决策过程的民主性、科学性,决策执行的有效性。一是审查项目初设及审批,全面地了解项目立项的决策依据(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充分性),掌握项目建设(“四改”)所需达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二是审查招投标工作的程序与方法,中标标书及合同(重点是水改和电改工程施工及监理合同),查看合同内容是否与项目设计及概算内容一致,有无虚假招标和非法分包等影响项目质量和投资的问题;三是审查设计变更是否报有关部门审批,有无自行变更设计,分析变更对项目建设的目标产生的影响。

2.对投资监管的审计

重点审查监管程序是否合法,监管措施是否得力,实施监管是否到位。采用抽查法、核对法审查项目工程造价结算,核实项目投资情况,评价项目的经济性。以抽查项目为主,对设计变更大的、超概算投资较多的项目进行详细审计。通过熟悉工程设计资料及合同,实施核实变更工程量,核实原材料规格标准及价格变动等必要的审计程序,依照国家规定及合同约定确定造价。同时将项目实际情况与设计要求对比,分析项目建设效率和建设效果。

3.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一是审计与调查、内查与外调相结合。对所有防火改造专款实施全面审计,掌握资金收支总体情况,并对乡镇管理的专款实施抽查审计。内查与外调有机结合,从内查入手,测评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实用性,找准关键环节和切入点;外调内控制度执行力度,资金使用情况,核实资金是否安全有效运行,重点弄清有无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的情况,如编造灶改、电改、寨改报销花名册,虚报户数,套取资金;二是与抽查工程项目相结合。重点要抽查水改工程项目,深入投资额前5位的项目点现场实地测量、勘察,了解和考核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实施绩效评价;三是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重点抽查没有建立村寨防火资金专用账户的乡镇财政所,核对相关专款管理和核算是否真实,确认专款与专款之间、经费与专款之间是否存在混合使用、挤占等现象。

4.对投资效果进行审计

这是绩效审计的关键。通过审计“四改”竣工验收程序、综合水改、电改、灶改和寨改专项验收结论,对项目质量作出综合评价。以审计调查“四改”后项目运行状况为主,通过模拟项目验收,重点关注水改项目运行情况,评价项目的效益性;在对项目运行后相关指标进行核实对比的基础上,评价项目经济效益,评估项目村屯防火安全系数。针对村寨防火改造项目涉及点多、面广,审计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解村寨防火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了解受益人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取得相关资料。分别对水改、电改、灶改和寨改的建设、运行及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抽样方法采取重点抽查和随机抽样相结合。其中,重点抽查是对300户以上的4个村屯全部进行抽查;随机抽样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采用整群抽样抽取30个村寨防火改造项目点。即按可信赖程度95%、预计错误率为3%、可容忍误差10%,采用对称等距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从457个项目点抽取样本量;第二步是在进点调查时随机抽取农户进行问卷调查。100户以下的抽取18%,100-150户的抽15%,150-200户的抽取10%,200-300户的抽取8%,300户以上的抽取5%。分两大部分进行抽查,一是对高位水池的水情、管网维护以及消防器材的管理进行现场检查,二是随机入户调查灶改、电改及寨改效果,并向群众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抽查结束后,结合财务审计和工程结算审计结果,分别对抽查点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以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绩效,提出整改意见和工作建议。

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绩效的审计评价

(一)经济性评价

从项目整体经济性绩效分析,村寨防火改造工程,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采取扩大内需调控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投资的经济形势下,自治区和柳州市投入融水县的最大政府投资项目。一方面,项目投资对带动该县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材工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和税收;另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投入3亿多财政资金,突击实施一大批村寨防火改造,发挥了投入少、见效快、覆盖广的效益作用。从“四改”单项经济性绩效分析,水改项目由于水源点较远、施工条件较差、材料、运输费用增加、工期紧、施工组织与管理难度大等原因,大部分村屯的水改项目都超出了计划和预算数。

电改项目是按户均600元的计划和预算,由施工单位包工包料实施的,较好解决项目村屯群众安全用电问题。但因实际改造的户数比原计划多。因此,全县电改项目也超出了计划和预算,经济性较差。灶改项目原计划和预算均是每户600元补助,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村屯因材料价格和运输费用增加,该县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户800元,超出计划和预算的33%,加上个别项目点因盲目追赶进度,出现不适合群众生活需要或质量差等问题,增加重建和整改维修的支出,经济性较差。寨改项目出现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在改造过程中,全县实际开辟防火隔离通道及拆迁房屋比计划数少,节约了寨改经费;另一方面,因拆迁补助从每户1万元提高到2万元,从而增加寨改支出。但总体上,节约的资金比增加的支出大,寨改项目资金经济性较好。

(二)效率性评价

电改项目效率高,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较为雄厚,工程管理和现场监理比较到位,能在规定的合同工期内完成改造任务,效率较高。灶改项目由于改造方案与群众住房条件和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别,造成改造工作推进较慢,并存在重建、整改和个别农户未实施改造等问题,效率较差。寨改项目由于涉及拆迁安置地基难落实、补偿标准较低、被拆迁户服从整体利益意识不强等原因,改造工作推进较慢,效率较差。水改项目由于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457个村屯的改造任务,无论是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力量都难以达到要求。加上交通困难、施工条件差,大部分项目都无法在规定的合同工期内完成改造任务,个别项目至今还未建好,效率较差。

(三)公平性评价

村寨防火改造的公平性,突出表现在灶改补助标准和补助发放方式;其次是电改线路、灯具和配件安装标准执行;再次是寨改拆迁补偿和安置。审计发现,各乡(镇)均按改造任务户数填制报销花名册,按每户800元报销灶改支出,但实际改造过程中,因材料价格、运输费用、人工费用、改造方式、补助发放办法差异较大,实际支出明显不同,公平性较差。通过34个项目村屯,有12%的农户对电改表示不满意,原因主要施工单位对所谓“小户”、“大户”随意认定,不按群众合理意愿安装灯具、插座、开关,公平性较差。在调查寨改项目时,部分群众认为按户数发放拆迁补助不合理,而应按原住房大小和装修程度来补偿;同时,拆迁户新居均没有实行电改和灶改,出现新的火灾隐患。公平性较差。

(四)效果评价

1.水改效果评价

水改项目实施后,消防水池正常蓄水、消防管网畅通和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对扑灭村寨火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2011年,红水乡芝东屯和汪洞乡廖洞屯各发生1起火警,由于及时组织人员利用消防管网充足的水源灭火,除烧毁发生火警的一户外,避免了过去那种“火烧连营”的重大损失。但也存在部分村屯水改项目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主要有:(1)在干旱季节,部分村屯水源接近干枯,没有水流入高位水池;(2)部分水改工程达不到技术规范要求;(3)管网损坏严重,消防管网内无水现象比较普遍;(4)器材管理混乱,手抬泵、油锯、水带等乱摆乱放且多处存放,没有登记造册;(5)消防器材损坏严重,手抬泵、油锯的完好率分别只有32.73%和32.18%。

2.灶改效果评价

实施灶改后,没有发生因火塘引发的火灾,群众家庭生活用火安全有所提高。同时,省柴灶正常使用率达85.9%,农户的满意率达到70.4%,灶改推动了村民节能意识,有利于保护生态和美化环境。灶改也存在一些不足,调查发现,(1)由于历史原因及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部分农户所建的省柴灶不适用,有27%的农户偶尔使用和不使用省柴灶;(2)由于建灶师傅水平参差不齐,灶的质量不高,有20.1%的农户对灶改基本满意或不满意;(3)省柴灶与旧火塘兼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3.电改效果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电改实施完成后,绝大多数农户都感觉用电比过去正常、安全,正常使用率达97.18%,农户的满意率达到83.33%。电改存在的不足有:部分农户因电改安装的插座不能满足家用电器的需要,擅自私拉乱接;安装的漏电保护开关质量差、经常坏,未及时更换,存在漏电隐患。

4.寨改效果评价

由于整合其他专项资金提高寨改拆迁补助,促使大部分被拆迁户服从大局,积极配合寨改工作,按设计要求拆除防火隔离带内的木结构住房,保证消防通道内的畅通。不足方面,一是部分村屯在防火隔带摆放易燃物品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有一小部分拆迁户未能及时建成新房;三是拆迁户新居没有进行电改和灶改,造成新的火灾隐患。

(五)安全性评价

通过实施村寨防火改造工程,融水县的457个50户以上村寨相继建成一大批防火硬件设施,乡(镇)、村屯的自主管理得到加强,山区群众的村寨防火意识,抗御火灾的能力明显提高,火灾严峻形势得到有效缓解。2008—2010年,发生火灾火警11起,烧毁106户,直接经济损失497.26万元,其中,实施村寨防火改造的村屯仅拱洞乡发生一起较大火灾(烧毁25栋35户),火灾比实施村寨防火改造前明显下降,受灾损失明显减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党和政府实施的这项惠民工程,深得苗山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誉。但由于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的实施时间紧、任务重,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少数民族地区村寨火灾隐患,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

在审计过程中实现审计建设性作用的途径

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是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由绩效审计立项的重要性、时效性原则所决定的。村寨防火改造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融水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最大惠民工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各级党委、政府特别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审计部门应当在参与项目建设中,履行好监督职责、发挥促进作用。从时效性来说,三年大会战刚结束,项目建设正进入竣工验收、整改完善和工程结算的重要阶段,审计部门选择这一时机开展绩效审计,不仅有效地跟踪各个重点环节的工作,监督结算的真实、合法性,而且通过绩效分析和评价,发现不足、促进整改,并为今后开展的类似项目建设积累经验。

(一)发挥审计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制度性、控制性作用

自治区审计厅和市、县审计局都是各级村寨防火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参与村寨防火改造项目日常管理和监督。其中,市审计局对各县项目资金实行了跟踪审计,促进资金按时到位和专款专用;县审计局一是参与制定工作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二是组织资金管理专项检查和参与项目建设工作督察。在实施村寨防火改造工程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多次与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村寨防火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及工作建议报告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到摸清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工作。

(二)发挥审计部门在项目验收及整改中的规范化作用

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检验项目实施效果的主要手段。审计部门发现村寨防火改造工程3年大会战结束后,部分市、县由于项目点多、面广,没能及时组织验收,对整改工程存在的缺陷不能及时发现,不利于客观评价项目实施效果和指导后续项目建设。因此,审计部门不仅履行好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的职责,还要督促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工程验收,并对验收结论作必要的复核,提出改进验收工作建议。如融水县审计局在2011年初开展水改工程结算审前调查过程中,发现县指挥部未能按有关验收规定程序进行县级验收,导致普遍存在高估冒算现象;各乡镇上报的工程验收数据与实际工程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尤其是水源点至高位水池的引水管长度误差较大,达不到消防目的。县审计局根据这些情况,及时以“审计信息专报”形式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工程大会战的各位指挥长作汇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得到县领导充分肯定和指挥部的积极采纳,促进了工程验收和结算的顺利进行。

(三)发挥审计部门在工程结算、造价控制和财务决算中的权威性作用

村寨防火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根据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审计机关既要开展专项资金跟踪审计,确保资金筹集、使用到位,又要对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审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促进项目发挥应有效益。然而,村寨防火改造项目点多达几百个,又分为电改、灶改、水改、寨改和消防设备采购及配发等多个建设方式不同的工程内容,这对审计力量相对薄弱的县级审计部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必须依靠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才能完成任务。一是在审计模式上,采取工程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和项目绩效审计组合安排、分步实施、成果共享的方式,组成一个包含工程审计、财务审计、统计等专业人员在内的大审计组,按审计工作方案分工协作,完成相应的审计任务;二是在项目计划上,将村寨防火改造列作一个大项目,统一下达一份审计通知书,分批出具工程结算审计报告,最终汇总提出绩效审计报告;三是及时将工程结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业主单位,做好沟通协调,促进加快工程结算编制和送达审计步伐,及时处理和化解争议;四是配置专业性强、权威性高的软件,对施工单位采用不同的软件编制的工程结算,进行统一标准审核,提高审计结论可信度和公正性。

审计整改总结篇9

政府审计不仅要查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督促抓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审计效果,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因此,审计统计工作要加强创新,以统计数据的形式全面、准确、及时地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统计,实事求是地将审计整改工作状况反映出来,供领导决策参考。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在审计实践中探索创新几个审计统计指标,根据地方政府审计发展实际初步确定该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对各类型审计项目的整改工作统一统计路径,提高统计创新工作质量。

1、创新审计整改工作统计指标。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需求和地方政府审计发展实际,初步确定年度审计项目查出问题所涉及的资金总额、已纠正或整改金额、针对审计进行建章立制的个数、审计整改率等。根据这几个审计统计指标,计算地方审计整改比例,为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提供决策参考。

2、审计整改工作统计指标的统计范围。在具体设计审计统计指标时,参考国家审计统计指标体系,对以下审计统计栏目的范围进行:一是审计单位名称,系指经审计通知书确认的,报告期内由审计机关独立或以审计机关为主实施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部门或单位名称。二是审计调查单位名称,系指经专项审计调查通知书确认的,报告期内由审计机关独立或以审计机关为主实施审计调查,并报送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的部门或单位名称。三是审计资金总额,该指标从资金角度反映审计覆盖面和规模大小。具体范围为:企业,统计会计年度末资产总额;行政事业单位,统计预算资金总额;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统计上级批准计划总投资金额数;等等。以上几个方面是指全面审计情况下的统计口径。在专项审计时,按专项资金额进行统计。四是查出问题金额,系指审计查出的“违规金额”、“损失浪费金额”、“管理不规范金额”等的合计数。五是已纠正或整改金额,系指审计决定书、审计报告发出后,被审计(调查)单位已纠正或整改的问题金额。六是查出问题个数,以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个数为准。七是已纠正或整改问题个数。针对审计查出问题已纠正或整改的状况,要研究确定审计统计时的参考判断标准:如有关部门和单位已按要求对违规金额和管理不规范金额等全部或大部分进行了纠正或整改状况;针对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已经建章立制的整改状况;针对违规收费等行为已经停止违法行为的状况;针对不涉及资金的管理性或其他类似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会议等形式提出相关要求或在审计整改回复中表示整改的状况;等等。在具体确定参考标准时,要循序渐进地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政府审计发展实际,尤其是要从有利于领导决策角度进行研究。八是已纠正或整改率。

3、关于审计整改率。审计整改率的计算是个敏感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对于审计整改率的统计本身,就涉及到统计角度问题。因此,既要非常慎重地统计,又要积极稳妥地探索创新审计统计。对于审计整改工作的统计,除了要研究统计审计查出问题个数的整改状况,还要参考统计审计查出问题金额的整改状况,以达到实事求是地统计审计整改工作实际,切实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二、加强地方效益审计统计创新工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审计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审计署2003-2007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7年效益审计项目达到50%的目标,同时对审计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目标。这些发展目标对审计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方政府审计也在积极推进效益审计工作。效益审计工作不仅涉及政府审计发展目标,而且也涉及政府审计工作进程。因此,要针对地方政府审计实际创新效益审计统计工作。

1、创新地方效益审计统计指标工作。结合审计署审计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地方政府审计特色有针对性地整合效益审计统计指标:效益审计项目数,包括以效益审计项目立项的项目数和其他类型审计项目中的效益审计子项目;效益审计项目资金总额;效益审计项目查出问题资金额;占效益审计资金额的百分比;占审计资金总额百分比。根据这几个审计统计指标,计算效益审计项目数占年度总项目数的比例,计算效益审计项目查出问题所涉及的资金总额占效益审计项目总金额的比例,计算效益审计项目查出问题所涉及的资金总额占年度所有审计项目总金额的比例,为推进全市效益审计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2、地方效益审计统计指标创新的统计范围。根据审计署审计统计报表体系和地方效益审计特色,探索确定以下范围:一是效益审计项目,系指单独立项,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相结合的效益审计(调查)项目的个数。二是效益审计项目资金额:指单独立项的效益审计项目总金额或审计(调查)项目中效益审计部分涉及的资金总额。三是审计查出问题金额,系指填入审计署审计统计“效益审计情况报表”内的数据。四是占效益审计资金额比例。五是占审计资金总额的比例。

在进行地方效益审计统计时,既要针对地方政府审计发展特点和发展进程,又要考虑地方政府审计目标。在涉及具体统计技术时,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政府审计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统计创新工作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政府审计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政府审计中重要性越来越强。李金华审计长在有关会议上多次强调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重要性,并多次要求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

1、地方计算机辅助审计统计创新指标。针对地方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探索创新以下指标: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所涉及的审计项目数;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所涉及的审计项目资金总额;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所涉及的审计资金总额;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所查出问题的资金总额,计算机辅助审计查出资金总额占审计项目资金总额比例。根据这几个审计统计指标,计算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数占年度总项目数的比例,计算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查出问题所涉及的资金总额占(或年度)审计项目总金额的比例,为推进全市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审计整改总结篇10

(一)以深化改革为宗旨,强化审计职能。一是突出改革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持续强化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和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决策部署及重点经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改革项目的跟踪审计力度,及时了解落实情况,督促纠正发现的问题。同时,将改革政策要求融入常规审计项目之中,把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融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范围,通过审计实施,推进改革政策落实,发现并督促整改违反改革政策的问题。二是持续强化财税体制改革进程。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审计组对2014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地税收入征管,县发改局2014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县供销社、县中医院2013-2014年度财务收支,新宁镇、任市镇财政决算等进行了审计,积极揭示了财政往来款项有待清理、税款征收不及时、部门预算执行不严格、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等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健全预算标准体系,夯实预算执行基础;要强化收入征管工作,着力做实财政收支;要严格政府债务管理,防控财政运行风险”等审计建议,为持续深化全县财税体制改革进程提供了审计力量。三是深化民主法制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一方面,持续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制发了《__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划(2014-2018)》,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失职渎职行为、重大损失浪费、重大管理漏洞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权、履职尽责。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审计权力的监督管理,修改完善了《局党组议事决策制度》、《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组依法决策机制。

(二)以改进方式为重点,强化审计建设。一是强化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坚持以“金审工程”为依托,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构建高标准审计信息化平台,注重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累计投入50万余元,建成了审计专网和外网,全面实施oa办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计算机联网审计制度和数据分析思路,推动形成本地化的计算机审计方式体系,突出审计监督效率,整合优化审计资源,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充分发挥国家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作用。二是完善了社会审计服务工作机制。面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大力推进的新形势和实现总理提出的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新要求,我局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及时建立了工程造价审计中介机构参与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备选库,并研究制定了《__县审计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办法(试行)》(__发〔2015〕12号)和《__县审计局聘请外部人员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暂行管理办法》(__发〔2015〕11号)等文件,明确了社会服务机构的程序权责,强化了审计质量管控,提高了审计监督实效。三是健全了审计长效规范制度体系。突出“管长远、见长效”的工作思路,在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等制度的基础上,清理编制了审计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修订完善了《审计现场管理办法》、《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系列制度,由局法制股牵头,编印了涵盖民主决策、业务管理、廉政建设、政务公开、执法责任、机关管理等涉及审计各个环节的《__县审计局职责制度办法汇编》,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审计制度规范体系,规范了审计执法行为,完善了审计执法程序,切实做到了审计职责权限法定、审计程序法定、审计标准法定,为推进审计机关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以促进改革为目标,强化审计作用。一是推进审计结果公告。通过政府门户网审计局子网站和审计工作信息等形式,将审计结果,特别是涉及重大改革的审计结果及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告,回应人民群众对改革情况的知情和监督需求,推进改革的进程。二是推进审计整改工作。注重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积极推动健全党委重视、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和审计整改跟踪机制,加大审计整改工作督办、报告、通报、责任追究的力度,实现审计整改率大幅提高,会同县人大对全县20个预算执行单位进行了审计回访,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现场逐一核实,将审计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列为重点检查和督办对象进行管理,提出整改计划,明确限期

期限,全方位、多层次确保审计整改落实到位。三是推进审计建议工作。主动当好参谋助手,针对审计了解的情况,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与改革相关的问题,通过提出审计建议和撰写专报信息积极进行综合分析,弄清具体原因,一方面,使上级机关了解改革情况,掌握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上级机关推进和完善改革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另一方面,使被审计单位重视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推动阻碍改革的因素得以改正。如我局向县委、县政府报送的《我县“保障性安居工程”现状堪忧》、《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亟待加强》等3期审计专报,得到县委书记、县长批示4次,相关单位都认真采纳意见建议,出台相关内控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县级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升了审计成果。(一)加大推进力度。整合审计资源,落实工作措施,抓好进度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及时总结和提炼工作亮点和好的做法,加大工作推进情况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