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十篇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十篇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5:30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1

一、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分期

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过一定的阶段,不同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呈现出不同的知识要素与组织形式特征,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具有不同的构成机制。这种差别正是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依据。专业成长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教师执教风格的差异性。而文学素养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于英语教师专业不同成长阶段下呈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归纳,是研究文学素养对于专业成长影响的重要前提。第一,专业成长准备与初步成长期。教师专业成长的准备期主要在学校完成。就专业成长准备而言,教师主要完成以下储备: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储备。作为一名未来职业规划为教师的在校生而言,拥有专门的知识体系是专业成长能否正常进行的首要条件。换而言之,英语教师需要在学校阶段完成复杂“学科知识群”的建构工作。学校学习阶段是对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在学校教育阶段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中,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师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一方面训练英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对于英美等国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其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拓展其知识储备与学科视野,对于未来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专业素养的塑造。素养是知识的内化,是知识在沉淀之后的升华,而英语专业素养在这一时期得到奠定。通过几年的学校学习,教师的英语基本素养都得到应有的锻炼,具备承担未来英语教学工作的能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初期主要的时间节点是其刚步入职场的一到两年时间内,这一时期教师的知识要素还比较分散,缺乏实践性知识。在教师完成学校学习后,已经具有专业成长的学科知识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还需要丰富的教师知识。教师知识和学科知识不同,其不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存在,教师知识是由多种学科和知识共同整合而成的。这种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有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教学经验与技能等方面。这种多学科知识群支撑教师教学行为。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初期,教师知识存在匮乏的情况。而这一阶段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表现在对英语学科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具体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知识的学习与模仿。第二,渡过专业成长的初始阶段后,教师迎来专业成长的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专业的主要生长点表现在教师专业人格的定型以及“学科知识群”的完善。专业人格是指教师应该具有的与其专业相一致的人格。专业人格是自然人格在职业上的体现与适应。英语教师的专业人格除了具有教师专业人格所共通的要求外,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主要指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较高的文学素养等。此外,教师“学科知识群”在这一阶段得到不断的完善。具体表现在:(1)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在教学一线的实践,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开始形成基本的看法。(2)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师教育理念的完善与定型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行为。第三,经过将近十年的教学生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进入成熟阶段。教师开始形成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教学的自我反思开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重要的动力。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反思对象,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学科知识群”进行分析与再认识,从而使自己的专业获得成长。

二、文学素养在专业成长初期的辅地位

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动态的过程。在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其素养构成具有不同的样态。不同的素养构成影响了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文学素养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专业成长初期,文学素养主要处于辅助的地位。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储备阶段与初期,文学素养在英语教师知识素养体系中处于辅的地位。这一时期英语教师的学习侧重点是对英语专业性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同时,步入职场初期,模仿学习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教学技巧与方法是英语教师在专业成长初期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这一时期,构成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知识与素养的是英语专业性知识以及教学技巧与方法。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否定文学素养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相反,虽然处于辅助地位,但是文学素养一方面是大英语素养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对教学素养的形成具有补充与激励作用。一般意义上讲,英语教师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学科与职业的专业性。学科的专业性立足于英语教师对进行教育教学的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上。目前英语学科知识主要表现在:

(1)对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知识的熟练掌握。

(2)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求英语教师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技巧。

(3)对英语语言学知识的掌握。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对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结构等知识有熟练的掌握。一直以来,文学素养一直没有被归入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培养的素养之中。一方面英语长期被当做交流的工具,使得人们忽视其人文内涵。另一方面,文学素养一直被严格划分的现代学科切割。这一切都导致了文学素养的培养在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成长初期处于忽视的地位。但是文学素养可以熔炼英语教师专业知识。英语教师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一方面加深了其对英语语系国家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英语词法、句法等知识也在文学素养的提升中得到熔炼。在专业成长的初期,出色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学技巧具有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将自身丰富的文学素养融入课堂气氛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文学素养对于教师在入职初期专业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三、文学素养对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后期的影响

(一)潜在影响地位

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积累阶段,文学素养对于专业成长的影响已经从辅助地位成长为隐性的主体地位。首先,处于专业成长积累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相当纯熟,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已经不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而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在教学技巧以及理念上都开始形成自己的观念,教师的专业人格也在此期间定型。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专业知识的传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文学素养深刻影响着教师教学技巧以及专业人格的形成。而后者正是这一时期教师教学活动的支撑。因此,文学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隐性主体。

(二)主体地位

步入专业成长成熟期的教师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专业成长中的“学科知识群”已经构建完成。单纯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技巧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使得其开始进行教学反思。就近年来教学调研的案例来看,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缺失是中国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水准的瓶颈。而在这一时期文学素养塑造正好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有效手段。通过提升自己文学素养带动教师突破单一的专业知识局限,超越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习得语言技巧,进行人文关怀教育,传播先进文化的教学目的。此外,英语文学素养是英语素养极为重要的一面。文学素养,不仅拓展了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而且,阅读过程对英语教师的人文情怀的养成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正是英语教师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与文学素养的养成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是“专业知识”不断储积与运用、“学科知识群”建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素养始终都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辅助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到教师专业人格以及教学理念的塑造,最后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活动的重要突破手段。随着英语教学从单纯英语知识性教授向文化教学的转变,教师专业成长面临更多的挑战,而文学素养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师优化专业成长、应对新变化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章洁帆.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学素养的必要性与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2]王莹,秦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调查研究[J].外语学刊,2014(03).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2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的定位是指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双语教学和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都属于二级学科教学,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组成了有英语共性的大学课程教学的整体。在具体安排教学时,必须妥善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2004年8月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指出,“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课课程比例≥10%才能评为a等”,把双语教学的展开情况列入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顺利开展双语教学,首先要弄清楚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双语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定位是指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即它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的关系。这样的课程教学主要有两类:一是内容有关联的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二是基础英语教学(egp)和专业英语(esp)教学。双语教学和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关系比较简单,都属于某一级学科专业内的二级学科教学,一般属于同一学院或系里的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里有机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以及专业英语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同组成了有英语特点的大学课程教学的整体。三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使用的课堂语言中,英语都占据重要地位。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是占支配地位的课堂教学语言;专业英语教学虽然包含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在教学语言中英语当然优先与汉语;在双语教学中要求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2.在教学内容中,英语都是必须掌握的重要部分。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内容是英语语言共核部分,包括具体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等;专业英语教学讲授的内容是专业英语词汇等语言知识和专业文化背景等;双语教学中英语语言的学习是重要内容之一。

3.在教学目标中,英语都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比较流利的交流;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技文献的阅读翻译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初步利用口头英语进行本专业科技交流的能力;双语教学的目标包含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在汉语英语文化之间融会贯通的能力。

4.英语在这三者中,都是作为一门技能来掌握的。把英语作为一项技能来学,而不是作为知识来学,从而能使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流是基础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虽然也讲构词法、句法、修辞手法,但最终是为了使学生能利用英语这一工具来初步读懂英语科技文献,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英语作为一门技能和媒介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更是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区别主要有五个。

1.性质不同。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双语教学是专业教学。基础英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一般知识,专业英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个专业的英语语言知识,双语教学却是为了通过英语的使用来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

2.教学主要内容不同。基础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英语语言共核,一般而言选材要广、各学科内容要均衡。基础英语会涉及到一部分科技文章,但大多浅显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英语词汇,也不系统讲解专业英语的特点。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是一级学科中通用的英语,是关于专业基础知识的英语语言部分,包括相关的专业词汇和科技英语知识等,强调的还是语言的教学。相对于双语教学,它不十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而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专业知识,一般属于二级学科,专业性更强,英语和汉语只是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而已。

3.教学目标不同。基础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共核,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一般性质的交流。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科技文献的阅读翻译能力、科技论文(文摘)写作能力和初步利用口头英语进行本专业科技交流的能力。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在某一专业领域内,能用汉语和英语进行自由交流,从而得以了解世界范围内该专业的动态,时刻站在专业的前沿的能力。

4.教师的来源和要求不同。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精通英语即可胜任。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外贸英语等专业英语毕业的学生,不排除粗通英语的学科教师,需要他们精通英语和略懂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同时精通英语和专业的教师,可以是国外学者、专家以及留学回国人员。

5.对学生所要求的英语水平不同。基础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起点最低,大学一入学就开始了基础英语的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英语学习后,学生全面掌握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知识,才可以进行专业英语学习。双语教学要求学生能流利而准确地进行汉语和英语进行专业交流,这意味着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专业词汇越丰富,这种交流越顺利。所以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最高,学生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根基必须牢固。

由上述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可以看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如果用楼房比喻的话,基础英语就是第一层,专业英语是第二层,双语教学是第三层。离开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三层就是空中楼阁。第一层的宽广度和结实度决定了第二层的宽广度和结实度,二者又决定了第三层的宽广度和结实度。学生要想在双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其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知识必须扎实。当然,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学好了,反过来会促使他基础英语的学习,进而提高基础英语水平,形成三者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结束语

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和研究,对双语教学定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清双语教学的性质,从而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学校负责教学安排的单位在具体安排教学时,需要妥善处理好双语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关系,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保定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01-201.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历史教师,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夯实专业知识,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化角色

传统观念中,历史学科是简单的、只需背诵的、学生单向接受的科目。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熟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历史事件,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既是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体验与质疑者,又是历史知识的评议与运用者,还是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者。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激励思考,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让教师成为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接受者。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

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原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对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形成新的观点。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分享彼此之间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对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我们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述和眉飞色舞地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境,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

为了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讨论环节中,偶尔组织两次小辨论。每次辩论前,设计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教师看。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在转变了学生观念后,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过去的从属地位成为主体地位。在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课堂形成融融的学习氛围,而且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四、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

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教师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要文明用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热情的话语是鼓舞学生上进的力量。因此,教师的语言更要文明。

2.要有情感,富于启发

情是语言的本质,又是语言的先导,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情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富于启发,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

3.有条不紊,言简易赅

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是很强的,教师要通过语言将诸多知识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输送给学生,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讲课时有条不紊、言简意赅。

4.要有美感和节奏感

教师的语言应该和诗一样富有美感,语韵和谐,加之语言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给学生留下美的熏陶和暗示,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学语言除了美感外,还要求掌握语言的节奏,既不太快,也不太慢,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五、夯实专业知识

第一,应系统学习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

第二,应具备历史知识广度。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索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扎实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初中历史新课标倡导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初中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作指导。

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广泛爱好和良好语言素养的教师,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值得学生信赖的形象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对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历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谭小林.校本教研的实质及其意义[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2]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4

(一)不同学科背景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及归因分析

1.英语学科背景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分析

在统计学意义上,英语学科背景和非英语学科背景的小学初任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的总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维度上,英语学科背景和非英语学科背景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具有英语学科背景教师的得分高于非英语学科背景教师。对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英语既是他们的工作语言又是他们的教学内容。因此,如果英语基本功欠佳,就会直接牵制到他们的教学能力。拥有英语背景或曾以英语为专业的教师,通过大学四年及硕士两三年系统学习,他们在英语基本功如语音、语速和语调,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语言学知识,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等方面均得到较好的训练,他们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能力较强。因此,当他们入职从事英语教学时,就会表现出较强的英语基本功和学科知识与技能。

2.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及归因分析

在统计学意义上,教育学学科背景和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小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总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研究三个维度上,教育学学科背景和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的得分高于非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1996年以后,全国各师范院校改由国家组织师资格考试,吸引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的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能力均明显强于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即便在职初几年,他们也同样表现出较其他条件同等的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另外,在奠定了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师范院校的学生对于学校教育、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思想都会有大致了解,较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上述情况有着更灵敏的嗅觉和洞察力。

(二)不同英语学科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及归因分析

本文仅以英语证书的不同等级来体现英语学科的不同水平。,不同英语证书等级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的总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英语证书等级的升高,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水平亦逐渐升高;持有专业英语八级证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明显强于持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属于全国英语大规模统一考试,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对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鉴定手段。而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是专门为英语专业学生设计的大规模标准语言测试。在备战专业英语八级考试过程中,考生不仅要牢固掌握专业四级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要熟练运用专业八级的必备词汇、语法、文化等知识以及阅读、翻译等能力。这使得通过专业英语八级考试的学生的英文文章阅读和理解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他们在英语知识与技能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二、进一步提升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一)国家从法制层面对教师教学能力及专业发展给予关注和重视

1.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程序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程序,实行更为严谨的公开招聘和回避制度。目前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基本完善,但教师招聘及录用尚无法律方面的具体规定,健全我国的教师录用体系实属当务之急。具体来讲:第一,可以通过各项措施确保招聘依法公开进行,完善中小学教师聘用委员会决策制,规范具体招聘程序并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第二,可以采用多元化录用评价制度,如笔试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等。

2.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满意度

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满意度,为他们的专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农村小学初任英语教师的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教师。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小学可以招聘到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教师更多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与城市小学教师的生活经济负担不重有关,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发展。而农村教师由于工资待遇较低,生活压力较大,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外部支持

1.师范院校要着力调整课程设置

师范院校要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内部结构。以小学教育英语专业为例,可以增加必修课中有关英语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减少或更改刻板传统而实际效用不大的课程;同时,丰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例如开设一些国内外课改动态、英语教师课堂口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此外,还可增加实践课、社团课等实践类课程。

2.学校要改进校本培训

学校一方面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络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动向;另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和校本特色,深入挖掘教师的培训需求,引进新的培训课程,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三)初任教师要树立积极的专业发展意识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课程体系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兵库教育大学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10-03

一日本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众所周知,战后日本的教师教育是在设定统一的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由“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前身为旧制的师范学校)和“一般大学、学院”(前身为旧制下没有考试审定许可的学校)在对立、并立的形式中实施的。“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是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要目的,而以接受教职课程认定的私立大学为中心的“一般大学、学院”主要培养的是初、高中教师。这种开放的、非定向的教师教育模式,使战后日本的教师教育达到了和欧美各国持平的水准。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社会激烈且大规模的变动,以及学校现场中诸如“欺侮、暴力、不上学、药物乱用等”和教育相关问题的深刻化,特别是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在入学定员削减、教师培养课程的毕业生采用率低迷、新课程认同的淡薄等原因之下影响力下滑,在此背景下,近年日本开始了非常活跃的初等教师教育改革浪潮。这一改革的契机是2001年11月在《关于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应有状态的恳谈会》中提出的报告书,该报告书强调了在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中应“重视目标培养的态度”,并对课程安排以及硕士课程的应有方向进行了修改。2002年则提出了作为中央教育审议会汇报书的《对于慎重采用教师资格更新制的议论》和《促进社会人活用特别资格证书》等文件。2006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就《今后教师培养、教师资格证书的应有方向》回答了文部科学大臣的咨询,并提出了《教师资格证书十年更新制》、《新设师资培养练习时间》以及《教师专业研究生院》等议案。从以上政策中可以看出,日本的教师教育改革已迈出了巨大的步伐。

以上这些政策方针可以说是日本政府特别是文部省对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所做出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自身也未忽视保证教师教育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性的课程改革。2001年1月在《关于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应有状态的恳谈会》中提出制定《标准的教师培养课程》,同年日本教育大学协会设置了研究项目,通过3年制作出了《教师培养“样板核心课程”的提案》。这一课程标准的目标是:摆脱原有“学科专业”“师范专业”“学科教育”这三者之间的互相对立,谋求关于超越这三者专业领域的连接和发挥其共同教育能力的“教育实践”。而日本兵库教育大学的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则是这一课程标准的典型应用,它是“样板核心课程”中所体现的教育目标与理论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桥梁。

二日本兵库教育大学、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

日本兵库教育大学是创设于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的新构想教育(国立)大学。建立初期便以“为了教师的大学”与“开放的大学”为宗旨。内设以培养初等教育教师为主要目的的学校教育学院(本科),确保现职教师学校教育研究机会的研究生院――学校教育研究科(硕士课程)。平成八年(1996年)4月与上越教育大学、鸣门教育大学、山教育大学携手合作,在兵库教育大学内设置了作为独立研究科的研究生院连合学校教育学研究科(后期3年博士课程)。此后平成二十年4月,根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报告书,开设了作为教师专业研究生院的“教育高度实践化专业”。兵库教育大学的学校教育学院分为学校教育专业和学科、领域教育专业,专业培养方案是“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课程”。这一课程是以培养具有全学科、全领域的优秀指导能力的小学教师为主要目的。从平成二十年开始,根据日本现代学校现场和社会的激烈变化,在修改原来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教养科目群”“教育职业科目群”“教育实践、内省科目群”“专攻专业科目群”。各科目群中的科目设置及所占学分见图1。

教养科目群、教育职业科目群、专攻专业科目群中设置的一般都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教养科目群是内容与复杂、激烈变化的日本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课程,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各学问领域所积累的知识,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来把握学校教育问题的全面本像和本质。专攻专业科目群是在初等教育教师共同必修科目群的基础上(教养科目群、教育职业科目群、教育实践、内省科目群),为了适应师范生的素质与适应性,提高他们在特定专业领域的指导能力,同时为了保持终生作为教师的专业性,培养他们开展和推进研究的能力与态度,根据学生的选择和专攻方向,开设了关于特定领域的专攻专业的理论课程。教育职业科目群是为了使学生获得与学校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而开设的科目群,它的基本内容见图2。

兵库教育大学“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教育实践、内省(reflection)科目群。此科目群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往返,以学科指导为中心来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一课程群中安排了初等教育中各学科内容和指导法的学习。在初等学科内容科目中设置了初等语文、算数、社会、理科Ⅰ~Ⅱ和初等生活等初等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教材内容,学生必须修满20个学分。在初等学科指导法科目中则设置了初等语文、算数、社会、理科和生活科等学科的教育法与教学研究,学生必须修满22个学分。除此之外,在科目群中的实地教育科目是在以往教育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彻底改革。根据新的构想,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将师范生应具备的必要且基本的事项广泛地采纳并使之系统化,兵库教育大学设置了在大学4年间持续学习的实践科目,从“学校观察实习”到“中等实习内省”总共18个学分,其中有7个科目共12个学分是必修学分。在实地教育科目中学生从第一学年开始学习实地教育体系的意义,通过对各种校园的参观、参加培养学生成为初等教育教师的意欲和心理准备。第二学年学习属于社会教育中青少年教育的野外活动等的意义和指导法,通过对野外活动等的参加来观察儿童和学生,并加深对此的理解;同时通过微格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习到关于教学、保育的教材编成与活用的基本思考方法、技能,并培养师范生在教学和保育中的反省思考能力。除以上内容之外,第二学年中还必须通过“关于教育方法和技术的科目”,使学生学习到教育中信息机器的活用方法和参与信息社会的技术与态度,培养学生将之运用于学校教育实践的能力。第三学年是对幼儿园和小学学校的全面实习,学习基本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理解幼儿和儿童特性的能力,同时作为初等基础实习的事后指导,对幼儿园和小学中的指导法及指导内容进行实地反省,探索能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成果与课题。第四学年学习与地域社会、幼儿和儿童实态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在实践对应地域社会、幼儿和儿童实态教育的基础上,充实指导方法和技术,提高师范生的素质,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

这种在学校中的体验,经过了“观察”“参加”“实习”三个阶段,使学生体验到多种多样的学校现场。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学校现场的体验,由于它的指导内容、检讨、考察与大学中的教育研究是互相对应的,因此不会使学生堕入经验至上主义的旋涡。学生可以将体验中所得到的实感与主观认识、大学课堂中讲授的抽象理论,通过研究的视点不断进行回顾,从而超越个人原有的思维脉络,衍生出对儿童指导的有效方法。同时“实践”与“研究”的内容一个是以教学为中心,另一个则是以学科外活动为中心。教学中心的研究科目是由学科教育与学科专业的大学教师在教学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建议;学科外活动的研究科目主要是由教育学和教职专业的教师来承担。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对学校活动和学校外活动进行非常平衡的体验,将实践与研究、理论学习紧密地结合促进其体验与内省的往返运动(见图3),从而形成了以观察――参加――实习为顺序的螺旋状上升的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三启示与思考

1.课程结构逐渐趋于合理,鲜明地突出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特性

课程结构是指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的基本构成。综合国内各高校来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一般包括通识文化课、教育专业课、学科专业课以及教育教学实践四大模块,这也是众多学者所认同的最为适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性的课程模块设置。日本兵库教育大学同样也采用了此种模块设置方式。但是综观国内各大学的模块课程分配比例,其实并没有突显培养小学老师的特殊要求(比如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的不协调等),同时,小学教育专业从总体上看,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都将达到90%左右,而教育实践课程则相对薄弱。与此相对日本兵库教育大学的课程设置比例则比较适宜:通识课程占28%、教职专业基础课程占34%(26%)、教育实践内省科目占54%、专业课程占20%(28%)。这种比例的设置使各模块的比例相对平衡,而且增加的实践课程比例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小学教育的真实现状,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实践中自我反省。

2.通识课程中涵盖的各学科知识由单一向综合转变,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知识面。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设置的关键问题是政治类、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所占比例太大,从而很难满足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对综合性知识的需求。兵库教育大学的通识课程在四个板块中涵盖了人文素养知识、数学和理科知识、外语知识、能力训练等,培养小学教师“宽”且“博”的学识素养。特别是日本新近改定的《小学生学习指导要领》中指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应注重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并运用简单的英语来表达,因此这对小学教师的英语发音、口语表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兵库教育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表现,交往科目中就设立了英语交往1~2、英语表现实践、英语发表、英语音乐欣赏、英语文化理解、英语文章表现、英语口语交往等课程来训练师范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再是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更加贴近小学教育自身的特色

我国各类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包括一般性的教育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从总体来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育类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大于中等师范学校和中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同类课程,但较为突出的核心问题便是小学教育专业特性不突出,课程设置表现为简单杂糅。兵库教育大学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首先是根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特点设为四个基本模块(见图2),以此作为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基准。同时在各模块下以日本小学现状为基础规定它所应包含的内容不仅使学生在学习时一目了然,而且也杜绝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它的教育类课程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同时也为师范生以后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奠定了基础。

4.实践课程以学科指导为中心,并通过“研究”的视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课程在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很低,并不是我们的学者和专家对此不重视,而是很多人一直在研究这种课程应如何设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兵库教育大学的教育实践分散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且不是简单的见习、实习,而是通过体验各种学校现场及研究的视点,使学生完成“与情境的对话”。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必须完成各学科教材内容及指导法的学习,这才能够帮助学生将各学科的知识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产生新的方向和见解。这种实践课程颠覆了以往培养小学教师的“路线图”,它是一种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践)+教育反思(包括实践过程中的教育理论学习、提高)的教师自主成长模式(见图3)。

在通识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日本兵库教育大学的学生还必须进行学科专业科目的学习。

通过以上对兵库教育大学“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课程体系解决了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问题,但考虑到两国之间经济、教育的政治和政府机构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们应在借鉴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今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建设。

参考文献

[1]岩田康之.日本の教成と公教育システム[J].教育学研究,2008(4)

[2]林俊夫.教大中告:教成[モデルコアカリキュラム]のをどうむか:教成能の新たな、展をめざして,香川大学教育践合研究[J],2004(8)

[3]兵库教育大学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学部履修案内(2009年度):hyogo-u.ac.jp/course/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专业成长

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要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的收集以及资源的处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近几年,信息技术在不断的渗透我们的生活,在教育中已经得到了普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的改革,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一、信息技术是对初中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教育的改革,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被广泛的应用,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行业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也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在于:①承载力比较强,可以承载强大的信息资源;②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当前学生对知识的追求;③信息技术使教学的方式多样化,而且教学的方式活新颖,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可以让学生快速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对教育改革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教师,重点在于对教师思想进行转变,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转变与创新,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同时明确教学方向,进行反思教学,冲击学生传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这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拓宽了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

1.为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广大的教师群体在专业知识的发展上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知识更多的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它能有效的刺激教师的认知感官,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使教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师获取知识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为教师提供了各种获取知识的渠道,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教师随时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不断的学习进修,进行知识的补充,最终增强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2.信息技术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基地

信息技术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的同时也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强大的实践基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不断的吸收知识,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然后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快速的利用互联网进行实践,并且可以和广大的教育者进行交流与探索,对合适的地方进行完善,然后再用于教育,例如:慕课、在线教育等,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提升教师的理论教学技能以及科学研究技能。同时随着教师利用互联网的交流,也使广大教师群体可以即时掌握国内教育发展的状态,并有效的将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对增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信息技术加快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快速发展

1.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我们很容易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教育者的重要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方便的在网上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且信息面更强,有效的提高了备课效率及质量,尤其是学校内部互联网的发展,在校内互联网平台上,有效的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教学观念,创造个性化的教学天地,使教师更加快乐的成长。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促使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课堂模式,更加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有的教师已经利用互联网建立了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的服务平台,将学生带入信息化的教学,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无形之中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参与形式,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能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体而言,依靠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升,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师提升了专业发展的多种渠道,以及强大的资源平台,能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技能,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傅金兰.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与生命完善[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存在问题培养模式

纵观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外语的交际技能,可语言说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只有与其他职业技能融合并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更加充分地为我国的各项经济建设服务。然而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面,“语言不精”、“专业不专”的现象还未能根本改变。在本科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了英语基本能力,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所以,单纯学习英语的毕业生往往在应聘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由于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外语专业毕业生一般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能力比较弱,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太清楚。到了具体工作岗位上,需要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

单一型英语人才不如复合型英语人才具有竞争力,就是由于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除日常交流的基本技能外,对公文写作、经济贸易、电子科技等专业技巧和术语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在特定行业中还需进一步学习。这些为国内各大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敲响了警钟。其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其教学目标应瞄准市场,并最大限度地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标准保持相同。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

伴随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学科交叉,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日益需要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出现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渐融合的时代,针对现代科学校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学习更广泛更均衡的科学知识课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二、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如下。

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

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知识的交融。

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没有联系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1.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

复合型人才的显著要求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首先要打破高中文理分科应付高考的体制。基本教育阶段文科与理科为了高考而突然分科,降低了学生继续探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热情,一心为了应付高考而放弃了某一学科的学习。表面上是节约了时间与精力,其后果是造成了某一方面知识的缺失。据笔者观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成长的三个时期中,小学阶段学生除积累一些必要的知识外,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心,基本可以说是业已成功;初中阶段,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心,基本可以说是业已成功;而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倾向或兴趣爱好,有思辨的能力,又具有一定毅力,则其潜能不可低估。然而,强行的分科使学生的关注点立即变化,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减少。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同学尽管在大一、大二时间段不分具体的专业,但是文理科的局限性已造成了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

目前我国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表现一是学生一旦选定专业,就不能调换,二是专业设置与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有些专业已过时。培养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二年,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第三年,课程内容则偏重应用知识的习得,同时还要到企业实习;第四年,学生需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具体项目。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做法,学校专业的设置变得合理化,真正做到产、学、研一条龙。

四、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举措

1.改革管理体制,增强外语人才的创新意识。

注意吸收借鉴一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外语人才政策的集成度,涵盖外语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外语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使外语人才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步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企业领导在外语人才选拔任用、业绩评估、激励监督等方面积极探索,在事业单位引进竞争机制,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建立外语人才市场体系,使市场配置外语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显著。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并建立各项新制度,保证各类外语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

2.适应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

通过市场调查,在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一套“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比如英语专业内设置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工程英语等方向。在培养方式上坚持专业与基础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技术与素质并重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3.调整课程结构。

修订专业建设规划,大体上体现出一、二年级侧重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更多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从大一到大二,以奠定大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培养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主,体现外语人才的语言优势。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第二外语、英语笔译、实用英语语法等,初步确定专业意向。大三到大四阶段,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的同时,可以选择满足某一专业方向的成组课。

4.注重第二外国语教学。

在全球科技、经贸高速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分频繁的今天,对于当代高校毕业生来说,学习并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无异于如虎添翼,对于其就业、社会适应性和在国内外进一步深造,均有所帮助。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许多相关职位空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针对英语人才的,绝大部分职位招聘的是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企业在工作经验上的门槛比招聘英语人才的低。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实际,可适当缩减英语课程,扩展第二、第三外语课。

5.建立校内校外的各种英语专业实训基地。

首先,要立足校内,利用网络建立专业侧重不一的实践中心。教师借用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配置形成内部的局域网建立起专业不一的英语实践中心。其次,必须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企业与学校合办的各英语实习基地。

6.以文化研究为切入点,巩固和扩大外语学科的传统优势。

语言只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当前,在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紧迫任务是确立文化研究和文化学习在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巩固和扩大语言学科传统优势的学科建设中,突出文化研究的重点地位。(1)外语学校将重点加强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朝鲜语(韩国语)和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等学科自身的建设,建立健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研究方向。各方向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开出全面的基础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2)成立“跨文化研究中心”,切实加强文化研究。在同一语言学科点内加强语言、文学和文化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将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并设立和出版文化比较方面的学术专著系列丛书。(3)充分发挥“中国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研究中心将在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学方法研究和外语教学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理论的、实证的研究工作,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立适合我国外语教学需要的外语教材编写、使用和评价的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指导外语教学实践。(4)大力发展高级翻译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要以培养能在大型国际会议和各种高层次国际交流活动中充当同声传译等高难度翻译工作的拔尖外语人才为目标,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口笔译教学和科研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合格的国际性口笔译人才。

7.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形成复合型外语专业新的竞争优势。

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两个看似方向相向的影响:一方面,学科分类和专业方向越来越细化,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传授广博的知识。对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每所大学都必须在下一阶段打破文、史、哲、国、经、法等人文社科间的壁垒,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列入教学计划中。学生必须修完一定数量的哲学、地理、历史、艺术欣赏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通识教育学分才能进行专业课程学习,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另外,还应该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设置与教学,作为外国语大学培养的人才,首先应该对本国的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所学的外国语言,更好地了解所学的外国文化。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人才,专业教师应具备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包括商务知识素质和社会实践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性的专业知识是专业教师基本的素质。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学英语语言专业的,他们基础英语的教学能力较强,但商贸知识欠缺,更没有商贸实践经验。他们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很难胜任英语专业方向复合课的教学。根据师资队伍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应是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

五、通过有效途径,采用有效方法,着力构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1.基础扎实。

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基础性课程或课程的基础理论,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中适应知识更新和淘汰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基础的“牢固”和“扎实”上下工夫,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综合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计算机能力、中外文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2.知识面广。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现代化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度综合性。这两个特点使得社会上专业概念淡化,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广泛的知识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上新技术革命的形势,更新技术,注重课程配套、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经过专业训练,以后就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或研究。

3.素质全面。

即要使学生具备把自己的事业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崇尚“真、善、美”,勇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底蕴的人文修养,具有自信、乐观、豁达、合群,不怕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六、结语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功能是交际,这一功能决定了英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即要求英语人才必须具有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学校应对现有的教学模块进行重新整合,更新拓宽已有的学科课程内容,增设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相关的课程,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从事英语专业工作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出企事业急需的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就意味着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基础扎实的语言能力,还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意味着能在工作实践中具备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的潜质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样的人才目标,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是重要的保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会对英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在办学实践中不断适应、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现代人才品质与新人本教育.教育研究,2001(11).

[2]人才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2001(5).

[3]武汉大学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湖北日报,2001.7.6.

[4]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

[5]刘艳萍.高职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8

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语这个国际性通用语言上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从而使得人们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英语作为工具:如:编程、查看屏幕信息、网上交流等,即使应用中文版软件也往往脱离不了英文的影子。不仅如此,信息技术学科中某些名称或专业术语用英文表示会更准确(如,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明称it),是用汉语所不能比拟的。利用信息技术科学和英语联系密切的这个特点,进行信息技术双语实践,学生不仅学到了信息技术知识,同时锻炼了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将来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了很好的英语基础。实践也证明,接受了双语教学的学生在适应新软件等方面显得更加迅速。因此,信息技术课双语教学有必要并且一定会更好的开展下去。

二、分层次实施双语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按照科学的教学思想来指导学科教学的逐步深入。

1、立足于课堂教学,英语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先以汉语为主体,以英语教学为渗透的作法。在这一阶段同,信息技术课教师可以将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双语化,即教师用两种语言来表达专业术语,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另外,借助电脑网络资源同,给学生大量的英语化学科资料。

2、将英语整合到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中

这是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第二层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汉语和英语整合起来,不分主次。在条件许可的学校内,教师有着一定的英语教学能力,学生有着相当的英语运用能力,可以将英语教学更多地投入到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的教学,适时地将英语整合到教学活动之中,先可以将一些通谷易懂、非难点的、专业性不是很强的知识用英语教学,也可以将最新的学科动态用英语向学生介绍,还可以请学生用英语来问答和讨论。

3、在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中英语占据主导地位

这是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的最高层次。在课堂教学中英语的使用范围应大于汉语的使用。这一阶段对教师、学生的要求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重点将集中地利用“英语”进行学科专业学习,我们可以借助电脑网络的中英文软件资源,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情境任务,利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实施教学。

三、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一刀切

说信息技术双语教学很有必要,具有可行性,也并不等于对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就拿我校32级的学生来说,上初中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英语,那么初一的信息技术课上,就不可能有双语教学之说了。即使同一级的学生,在初三到初四的尝试双语教学中,实验班的教学就相对更好实施、更顺利,而普通班则有拔苗助长之嫌。因此,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双语教学可行性也不一样;同一地方,高中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的可行性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学。所以双语教学只是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不能所有学校一哄而上。

2、老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信息技术课上实施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有过硬的素持。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必须能够恰当、流利地使用课堂用语,比如,whocananswerthisquestion?(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不少计算机专业术语都来源于日常英语词汇,比如memory(记忆),在计算机领域摇身一变成了存储器…只有对这些词汇非常熟悉,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口语”和“词汇”是教师进行双语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双语教学初期,由于语言的障碍,学生可能产生畏惧心理而影响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为此我采了以下措施:

①选择能给师生极大的准备空间并且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一节时,我为学生设计一个主题为“姚明与nBa”的站点,通过网上搜集有关的图片和视频等,制作一个英文网页。看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被调动了起来,纷纷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用手中的键盘和鼠标描绘出讲诸如姚明、乔丹等自己心中的偶像。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微课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过去的教学方式和网络教育资源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微课程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以其自身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可以在简短快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性的思考和学习,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都起着积极的影响。本人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也引进了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并对微课教学的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

要将微课教学方式引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先必须对本课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本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商务英语是一门在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涉及门类繁多、跨学科的综合体,是文学和经济学、管理学交叉的应用型边缘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商务英语可以归于经济学中应用经济学下属的国际商务之下,也可以归于语言学中应用语言学下属的专门用途英语之下。国外语言学家则普遍认为,商务英语应该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的一个分支。是英语语言学在发展过程中“扩展”和“分化”的结果,是应用语言学下属的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支。

在此基础上,郝钦海把“商务英语”进一步表述为:“是归于英语语言文学门下,以英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语言为依托,以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和基本的商务知识为目标的英语语言学和经济类学科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是英语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变体,也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这个表述比较符合商务英语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中的使用情况。

根据这一学科定位,高职商务英语可以被确认为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初级表现,即初级eSp,它在层度和教学重点上与本科有所差别。

首先,在英语语言知识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入学水平上都要弱于本科;第二,在基本商务知识上不存在入学水平的差异,但是学制限制了授课内容,使他们在行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本科有差距;第三,高职的教学重点是技能知识及其运用,在英语运用和行业知识运用上处于初级阶段;第四,从教学结果上看,高职应用英语无法达到系统掌握“语言知识”的水平,只能达到系统掌握“基础语言知识”的水平。所以,针对高职商务英语系列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手段,都是必须与高职学生的现状紧密适应,以求真正服务于高职学生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对微课的教学方式进行充分探讨,微课程的开展通常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ppt式微课程,此课程比较简单,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

第二种是讲课式微课程,由教师根据相关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

第三种是情景剧式微课程,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撰写脚本,选择导演、演员、场地进行拍摄,经过制片人后期视频剪辑制作,最终形成微课程

商务英语翻译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性课程,学生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都是一些报价、协议、商务旅游接待、商务信函等特定应用型文本的翻译,每种文本的转换都有规可循。其教学也大都遵循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也就是为学习者提供了意义和形式转换的基本方法,学习者只需按照所学内容进行灵活转换即可。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经常有下面的问题:第一,强调技巧追求译文完美的做法使学生望尘莫及;第二,中国学生多数深受语法教学影响,语法式的对应翻译使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

在进行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时,笔者利用微课的三种形式,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首先是利用ppt式微课程,完成翻译策略、翻译技能、翻译方法的,使学习者了解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学会借助翻译保证信息有效及时的传达,保证客户、自己与决策者三方能顺畅沟通。

之后利用讲课式微课程,转入以翻译为媒介的语言教学,即把语言知识的学习放在非固有的与原文一致的对应词或对应句式的仿拟训练,让学习者看到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相同或不同,从而掌握其表达方式、表达特点及使用方法,使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这里尤其要提到微课的特性,他可以是针对某些特定句的翻译讲解,由于其一次摄制,多次播放的特性,即节约的教学的时间,用可让学生能多次学习直到掌握所学的内容。

情景剧式微课程在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译基本训练里也很有用,在培养学习者初级双语信息转换能力的同时,能提高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反过来,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会促使学习者双语信息转换能力的增强,为学习者日后继续深造或自学翻译准备必要的基础。

总之,高职翻译教学作为初级“翻译教学”的定位是高职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与行业结合的特点,也体现了职业的特点,与高职应用英语的学科定位、专业定位和教学定位相吻合,为执行高职翻译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指导。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引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内容的选择、得当的策略和方法来弥补学生翻译技巧和语言能力的不足,使其能通过翻译及时有效地传递工作中的信息;同时还让他们认识到翻译不是语法式的对译,而是一门与母语及外语都有关的学科,对贯彻和延续有效的高职翻译教学有积极的帮助;最后,也为他们继续深造或自学翻译准备了必要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孙湘生,龚艳霞.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88-91.

[2]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3-150.

[3]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learning-cent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17.

初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篇10

论文摘要:我国的中学基础教育一点都不基础,学校所重视的都是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不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一些本应该作为中学基础知识来教的课程却成为了大中专院校的专业课,导致中学生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知识也不懂。

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些对话:

一位大学生说:“教授,我们期末试为什么要考这些用不上的内容?”

教授说:“有用的不考自然也懂了,要考的都是没用的。”

这些话虽然不完全对,但明显是对我国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批评,对同学们所学的内容存在很大的质疑:学习的内容用不到实际上,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学来有什么用呢?岂不是造成教育浪费?为什么不学些分数等于能力或接近能力的实用的知识呢?

人们把中学学的科目叫做基础课,但现在一点都不基础,而是非常专业,专业到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的程度。如有的学生读完高中,连最基本的礼貌礼节都不懂,可礼貌礼节这门课在大中专课程表里,是当作专业课来教;又如应用文,在初高中只是当作非重点说说罢了,有些学生连写请假条的格式都不太清楚,但应用文在很多文秘类工作上运用得比较多,应该受到重视的。因此,我们能不能把一些所谓的基础课与一些所谓的专业课调整呢?就如礼貌礼节应该成为基础课,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都应该熟知。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是为了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可以灵活运用,正所谓“学以致用”,但学了用不上,或者不常用的话,那些知识是不是没必要在中学里学呢?是不是应该把那些很专业的,日常生活用不上的知识放到大学里给专修的学生学习和研究呢?

我们中学里的好一些科目多是学理论,日常生活中用不上。下面说说几个例子。

就拿感冒来说,初中高中都学过化学,但他们尽管读完了初高中的化学,却不能从课本中知道自己平时吃的感冒药里有些什么成分,这些成分有什么副作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吃多少次才对。女孩子学了初高中的化学,也不能从课本里学到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皮肤的化妆品或护理品,由于不懂得化妆品或护理品的化学成分的一些基本作用……化学是不是学了没有用呢?是不是违背了人们的生活呢?也不是,化学里学到的化学式都有用,都很专业,就是太专业了,我们日常比较少用啊。一门学科是不是应该先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学起呢?

学了政治经济,我们到餐厅里吃饭时,有些同学不知道什么是“咨客”,不能从课本里学到一个餐厅的各级人员的职务名称,不知道一个企业里的各级人员的职务名称,不知道一个企业基本是怎样运作的,不知道如何自己搞生意,不能从课本里学到如何看股票走势表,不知道股票的形成,也学不到如何交水费电费,学不到劳动法有哪些内容要特别注意的,不知道,在本市里有哪些政府部门,里面的人都办些什么事的?遇到事情应该去找哪个相应的部门解决呢?手续如何办呢?也学不到如何联系旅游巴士,组织同学们一起去短途旅游。初高中经济课里,全讲的是一些理论,如:剩余价值的概念,资本主义如何剥削劳动力等等,这些深奥的理论应该放到大学里给专修这科的学生学习,而一些日常生活的知识,放到初高中学习,起码这些知识能让在大学时不读这个科目的学生用上,能让他们学以致用,不会造成教学浪费。

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英语的环境,语境对学语言是很重要的。应该注重口语,语言学了就是为了能说出自己的意思,传统的英语教学,书面表达占的比例大很多。我个人认为应该倒过来,口语占大部分才是学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而且在英语电影里,人物的表达也没有过于规范的语法,不像初高中学的那样,有很多语法,不能错一丁点。既然本来讲英语的人都不过于规范语法,我国作为学习英语的国家却处处用语法来设立重重关卡,让学生难以通过考试,甚至让在美国住了几年的能顺利与美国人交流的人考不过我国的英语六级,这不成了作茧自缚吗?就语言这东西,能表达出你要表达的意思,能顺利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自己也能顺利听明白对方的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太过模式化,如果太模式化就会变得呆板。

初高中也应该开设一些实训课程,例如:用上两节理论课的费用,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买一块布来设计一件衣服,知道做一件衣服的过程,如何画图纸,如何剪裁才好穿,如何缝补才严实等。有时候自己亲手做一做衣服也挺有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灵感,为未来增加一些服装设计师成员而做铺垫。

学习的内容应该改革,考试的方式也应该改革。例如:生物,考试项目应该是杂交一棵植物,养动物,捉小鸟的技巧,杀鸡鸭鹅等动物,到厨房做一顿菜等;英语考试方式应该口语为主,笔试为次;政治经济考试项目应该包括写一份简短的创业报告,具体写清楚企业中的各个职位的主要工作,如何运营这个企业,每人一份暑期工实习成绩;地理考试,以导游的身份,写一份旅游计划,包括路线,导游词,美食等;化学考试项目包括一些简单病例的用药,到校医室实习一段时间,如何根据自己的皮肤挑选适合的护肤品等。这才是生活上常用的知识,教学的费用也不会比原来的多很多,但学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就十分有用,而且学这些知识并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把传统的苦学变成乐学。

有人总是说外国的教学方式如何如何好,中国的教学方式如何如何不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要改革教学的话,可以借鉴外国的教学方式,而最重要的是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本人认为先学些常用的知识,不至于造成教学浪费,然后再螺旋式上升,逐步加深,到了大学才深入研究专业课程,这才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高分低能”。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本)吉林教育出版社.

[2]《化学》(课本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3]《物理》(课本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4]《地理》(课本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5]《生物》(课本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