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十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十篇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5:48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科学编制生态基础目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开展了不同规模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倡绿色健康生活的环保活动,并加以宣传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原有的城市恶劣环境现象。但由于多年来长期对环境的破坏,再加上现代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使得当前的整体城市环境现状依然是不容乐观的。为此,构建生态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工作体会以及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阐述了其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构想,希望能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1.1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1.2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1.3生态环境发展指标

生态环境的发展指标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是针对当前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现象而提出的,具有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两方面特性。在生态环境发展指标的设定时,主要应当从几大方面进行指标设计管理,以促使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面主要有: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各类污染物等级、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垃圾处理率、医疗废物处理率、生活用水质量、有无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或事件发生、有无外来物种侵袭当地生物物种等等。

总之,要科学合理的编制城市生态规划,依据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各种指标,来科学系统的规划布置,合理安排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生态活动,全面规划布局,将提高城市生态功能为基本原则,加大城市生态保护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生态效益,以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

2、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居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2.1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2.2城市产业设计

城市产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也是代表当地城市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方向的产业,在规划设计生态城市产业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建设理念,要能够使当地的城市产业支柱起到引领生态文明潮流的龙头示范产业。城市在考虑产业设计时,可以在高科技产业为指导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型工业体系,并同时发展当地的各项社会产业,逐步对产业进行调整,以完成产业的生态转型,增大生态经济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

2.3城市居住区设计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

3、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2

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在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前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现有资源,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来规划建设。要种植就要考虑种植物的产品种植、灌溉、储存、运输,还有游客的观光、饮食、住宿等一些列设施的统筹规划设计安排。

(二)良种培植,营造主题

现阶段的生态农业园区普遍缺乏特色产品开发,很去延伸到深度现状的挖掘。因此,现今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应该以生态、农业、观光等主题作为开发农业生态的基础模式,形成独特的整体格局。

(三)效益兼顾,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园的指导思想就是规划设计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新型观光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计过程涉及环境技术、生物技术、生态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多方位的知识体系。在此体系的支撑下,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分析和规划设计,生态园区主要以生态农业的规划设计来实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效益。

二、观光园规划的指导思想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要遵循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政府发展的引导下,突出理念特色,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基本原则,提倡“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设计策略方针,把握现阶段中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势头,将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发展。在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整体发展中,要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发展为目标,以对内、对外生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交流为重点,以丰硕的果园、优美的农田风景、自然景色等要素为依托,以生态、绿色、环保、自然为规划设计的主格调,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和艺术形式直接的衔接、融合。同时,也要重视多发问题,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以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发展策略。

三、观光园规划的目标

在科学技术与生态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化产物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应该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旅游园。要致力于规划设计具有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科研、教育、休闲、保健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同时融入知识性、艺术性、参与性的多元化要素,把旅游观光农业培植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片区规划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农业示范园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要体现示范园区的性质,体现生态农业多功能模式的整体格局,从生态、农业、旅游的角度,通过生态学理念,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好保护和挖掘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生产力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同时,能够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及其产业化发展起到带领示范性作用。

(二)观光农业旅游园

此区域可以根据当地现存的资源来开发,围绕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的理念,充分利用周边植被、水资源、地势、风土人情,在呈现美化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运用艺术学、美学、园艺学等科学,开发更具特色的农业附属产品,供应游客进行观光、参与、品尝、购买、度假等多项活动,从而建立特色性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园区。

(三)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生产园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绿色、环保等话题成为热点。“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生态园的规划建立,是进一步加强绿色有机农作物从种植、生长、销售等多个环节的透明化,让人们参与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购买一体化模式中,把绿色有机农业产品推向更加亲民的环境中,形成产业品牌。

(四)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园

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是从种植、培育、销售等环节实行透明化展示过程,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生长过程的知识学习,又能展示生态园区高科技的运用,更能充分地开展对游客和学生的教育及科学普及。同时,可以把生态园区的种植流程科学化,形成一个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基地,供学生实践学习。

四、发展策略

当前,中国休闲农业生态园产业已经成为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特色。由于城市的大力发展,拥堵的城市让人们想要逃离都市繁杂生活的欲望,去寻找一片静寂的田野。所以,在当今旅游业急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开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趋势。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3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学习”、“实践”并“深入开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就是要凝聚人心、坚持信念、鼓足干劲、用心发展。此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在“学习”和“实践”这两个环节上,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有什么样的学习才能有什么样的行为,我们的学习就是要为我们的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付诸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抓落实就是实践,就是抓执行力的能力,联系怒江林业工作实际,我们如何在怒江“二次跨越”的发展框架中,最终体现怒江林业发展执行力是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任务。

当前和今后,林业在怒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任务?这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觉认真审视,用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来准确把握。因此,在这里我们需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怒江“二次跨越”发展战略;二是新时期林业发展属性。

怒江“二次跨越”发展战略是新一届州委、州政府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重新认识把握州情,比照国情、省情、州情后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乘着科学发展的东风,踏着加快发展的鼓点,提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怒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的号角。这一发展战略提出了要在建国初期,怒江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历史跨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二次跨越”,怒江的“二次跨越”实质上是一次思想观念的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跨越,民族素质的跨越,是怒江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跨越。为此,怒江州确定了“生态立州、科教兴州、矿电强州、文旅活州”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生态、基础、素质、移民、支柱、开放”六大工程,全面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生态恶化向生态良好、贫困群体向富裕群体”的三大转变,努力构建怒江部级水电基地、部级有色金属基地、部级多元民族文化及生物多样性基地,打造怒江大峡谷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的“三基地,一品牌”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步骤,全州生产总值从20xx年的近50亿元,到2010年实现70亿元,2015年实现150亿元,2020年实现200亿元,在20xx年的基础上翻四番,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到全省全国人均水平,与全国全省人民一同实现全面小康。州委、州政府提出“二次跨越”的发展思路,符合怒江发展实际,确立“二次跨越”的发展思路、超常规发展的战略目标鼓舞人心,符合怒江干部群众加快发展,摆脱贫困落后帽子,追赶时代前进步伐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到林业就是要按照“生态立州”发展思路,围绕实施“生态”工程,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生态恶化向生态良好、贫困群体向富裕群体”的三大转变,全面实现“构建部级生物多样性基地”的战略目标,努力使林业生产总值从20xx年的近2亿元,到2010年实现3亿元,2015年实现4亿元,2020年实现8亿元以上,这样怒江林业才能无愧于时代。

新时期林业发展属性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握生态建设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发展规律,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需求,服从并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全新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经过深刻反思得出的科学认识,林业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进入上世纪末期,国家实施以天然林保护为主的工程以来,我州与国家一道果断结束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的林业发展战略,通过10年多的建设,取得了生态建设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但目前生态建设仍处于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尤其是自20xx年下半年以来,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发展对林业的压力又有了新的情况和变化,使得这一阶段的生态建设更具有很强的脆弱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反复性和艰巨性,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怒江林业的改革发展任重道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是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建立和谐、完善和谐、升华和谐。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建设,以实践的科学发展来面对新情况、新变化,通过抓落实提高林业建设发展的执行能力,建立人与自然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

准确认识怒江“二次跨越”发展战略和新时期林业发展属性,我们就能把握住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按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因此,准确把握新时期怒江林业发展目标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林业体制机制;着力发挥林业职能作用,提高做好林业工作、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全州林业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积极性引导到发展上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生态立州”、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推进怒江现代林业科学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所以,着力实现“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提高产业效益、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林业”的发展目标应成为我们的共识。

一、促进科学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的观点看待林业、科学的态度对待林业、科学的精神指导林业,严格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认识和把握怒江林业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统领林业发展,使怒江林业发展上水平、上档次,促进怒江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维护生态安全就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动态的,和谐的内涵会伴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升华,追求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调整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不断改善自然、完善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森林和湿地两大生态系统是我国国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国家全面发展、民族繁荣进步、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态安全屏障。怒江州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境内蕴藏的森林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举世瞩目,承担的生态安全责任重大,无论对全球、全国、全省而言,还是对本州而言,占怒江州国土面积78.7%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我们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一事实毋庸置凝。回顾怒江发展历史,我们曾经迷茫过、曾经痛苦过,但我们欣喜,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按科学发展的思想我们已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立了“生态立州”的发展思路。所以,怒江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维护生态安全作为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

三、提高产业效益就是要通过改革与发展,按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唯物辩证思想,激活林业的产业特性,挖掘森林内部的物质经济优势,实现保护与发展、发展与保护的双赢局面。众所周知,林业的原始形态首先体现在人类对森林的物质依赖上,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断进步,林业才从单一的产业演变发展成为具有基础功能的社会产业,说明了林业不仅具备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同时还兼有产业发展的责任义务。怒江是一个部级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全州50万以傈僳族为主的广大群众世居于广大林区,他们以林为居、靠山吃山,牺牲自己的富裕生活换来了今天的良好生态,给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繁荣发展留下了青山绿水。今天,党和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全州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科学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提高林业产业效益,让更多的林业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增进民族团结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保障下,让怒江“直过”民族和世居兄弟民族,通过国家的扶持、自己的努力,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改革创新,依托丰富的林业及生物多样性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协调各方积极因素,在保护发展生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力,逐步缩小与内地及其他民族的发展差距,实现怒江林业的科学发展,不让怒江州的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最终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实现小康,从而增进各民族的团结。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4

关键词:环境;基本概念;展望

一、引言

环境科学源于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及其影响的高度关注,并随着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不仅涵盖地理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环境科学的学科形成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学科框架日趋成熟、研究方法逐渐丰富、研究范围快速扩展、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日益彰显.从多学科到跨学科、从跨学科到学科交叉融合,环境科学经历了起源、发展并逐渐成熟的快速成长过程,同时也处于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关口.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整理,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明确,一些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框架需要搭建。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对于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的定义,试将国内外一些主流的定义引用如下:环境科学是研究近代(包括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它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马世骏,1983).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刘培桐,1994).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之间辩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间物质、能量与信息过程,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谋求人类环境系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科学(贾振邦等,2004).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特定整体,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群(杨志峰等,2004).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科学(郑度等,2007).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指导人类进行环境实践的科学体系(左玉辉,2010)。

从上面列举的环境科学定义来看,虽然表述有区别,但实质大同小异.可以归纳整理为:环境科学以复杂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各种环境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多学科融合交叉为典型特征、以揭示"人类-环境"相互作用规律为核心任务、以"人类-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群.

三、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1、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的趋势

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是1969年成立的,其目的为改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着重于七个方面的工作:(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氧、氮、硫、磷);(2)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进化;(3)人类定居点的环境;(4)生态毒理学;(5)环境系统的模拟模式;(6)环境控制;(7)环境向题情报通讯系统。

七十年代初期,联合国环境规划暑(Une)指出,为了人类生活及幸福,必须取得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人类的最高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并制订了研究规划(1972年),包括五个方面:(1)全球环境评价,为了提高环境质量,研究人类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的环境前景(2)环境的管理活动。(3)支持措施。(4)自然野生生物和遗传种源(包括水陆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保护。(5)能源问题。

2、我国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别指出,必须"坚决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从事生态经济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研究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使我国的经济在协调的基础上更稳定、更迅速地发展"。

关于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环境科研工作者对此早就有所预见和观点.正如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多次强调的观点,提出环境问题必须从生态平衡的观点去考虑。从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经济观来研究,整体观点是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经济观点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从这两个基本观点出发,同时考虑经济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观和经济观的统一,方能避免生态间题的片面思想,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生态失调的问题。

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发展由于环境保护问题而获得巨大的动力;同样,生态学理论作为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之一,对环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很重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两者之间的交叉研究。也就是说,运用生态学原理改革工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所谓生态工艺,是应用生物圈物质运动规律,把生产过程纳人生物圈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设计闭路循环的生产系统,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或无废料排出的生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坏境效益的统一,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许多重大环境间题都是与生态系统有密切联系.如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要研究发展土地处理系统,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转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及农业生产废物的再循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达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和发展生产的目的。此外,关于国土整治问题,它必然涉及到不同生产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问题。还要研究我国的环境区划问题,共中包括在环境本底、环境容量等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人口与交通等方面的合理布局与规划。由此可见,环境科学技术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研究.运用生态学观点和原理,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

参考文献:

[1]陈静生.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4,(4).

[2]侯合银.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8,(6).

[3]黄秉维/关于"地球表层学"问题的几点看法[a]《黄秉维文集》编辑组.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69-272.

[4]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9.

[5]李慧博,柴立和,石兰兰.复杂性科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05,(12).

[6]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157.

[7]马世骏.积极开展环境科学理论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3,(3).

[8]王俊博,柴立和,郎铁柱,等.复杂性科学思维中的环境科学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4,(30).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2)04-0001-06

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自然观在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阶段,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着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其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科学的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形成和发展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进行概述,试图以此掌握其本质和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形成的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社会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认识和实践能力十分低下的背景下,吸收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并以自然哲学为基础形成的,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其代表。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物质的、生成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人来源于动物,生物是进化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具有整体性和直观性、思辨性和臆测性、自发性和不彻底性等特点。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存在着如下缺陷:总体上是唯物主义但蕴含着唯心主义的因素;只探索纯粹自然界本原,不关心人类社会,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不能科学地说明自然界等。因此,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1],“开初被神学的自然观所冲击”[2],以后,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达·芬奇等人对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进行了批判,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继而为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所代替”[3]。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渊源。第一,马克思在他的题为“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等论著中,吸收了伊壁鸠鲁批判目的论和宿命论,主张原子既有直线运动又有偏斜运动,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的原子论思想,形成了人对自然界具有能动性作用的自然观思想,并“已经有了辩证自然观的萌芽”[4]。第二,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等论著中指出:“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我们在哲学中如同在其他许多领域中一样,常常不得不一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5]第三,列宁称赞赫拉克利特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赞誉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6],并吸收了他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在吸收古代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论”、德谟克利特等人的“原子论”、阿利斯塔克的“地动说”和亚里士多德的“位移运动说”等思想,根据牛顿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成果,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它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具有绝对的不变性;它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来源于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它具有机械性、不彻底性(包括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信仰上帝的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等特点。它在形成以后,被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继承和发展,并以此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统治了十九世纪的整个上半叶”[7]。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存在如下缺陷:以机械决定论认识自然界、以因果决定论看待自然界、以孤立和静止的方法研究自然界等。因此,它虽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它仍受到如下挑战和冲击:第一,它受到哲学的挑战。例如,斯宾诺莎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莱布尼兹主张自然界不是需要外力推动的机器,而是运动变化的有机体;狄德罗认为不能把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原为机械运动,主张有机物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第二,它受到自然科学的冲击。它首先被康德和拉普拉斯共同创立并被证实的“星云假说”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以后,它又接连被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有机化学、力学的热理论、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解剖学、气象学、动物地理学和植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领域的自然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口[8],最终被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取代了。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一,“它挑战了从亚里士多德传承下来并被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经院哲学所修正的传统自然哲学的基础”,“对亚里士多德学派关于天界物理和地上物理有着根本区别的观点提出了意义深远的质疑”[9],批判神人同形同性的“人格神”观念和神有意志和目的的谬论;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否定了作为宇宙主宰的上帝,也否定了脱离肉体的灵魂”[10],传承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传统,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第二,它注重经验事实和观察实验,注重把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方法,把观念与经验的符合作为真理的标准,从而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促进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的转变,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的转变,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主张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界,强调分析方法在整理材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标志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批判地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的。它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客观的、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物质在其永恒的循环中是按照规律运动的”[11];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它具有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批判性等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形成以后,被19世纪末物理学的新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和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学证实和发展,被20世纪60年代起兴起的复杂性系统科学丰富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标志。第一,它扬弃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回归。它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经验反映论,克服了其只承认人的受动性而忽视其能动性等缺陷;吸收了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的辩证法思想,克服其抽象地认识人的能动性等缺陷,实现了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第二,它主张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对自然界的否定性活动,人的劳动实践使人在与他的劳动对象发生物与物的自然关系的同时,还发生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它是自然史与社会历史相统一的衔接点,使得自然界不仅是先在的自然界,而且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自然界。它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成是共同遵循辩证法规律的统一的历史过程,主张自然史是社会史的基础,自然史的发展和社会史的发展都受到统一的客观规律的支配,从而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它倡导的辩证思维方式“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12],“因为只有辩证法才为自然界中出现的发展过程,为各种普遍的联系,为一个研究领域向另一个研究领域过渡提供类比,从而提供说明方法”[13]。科学家如果蔑视它,就“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14],并因此而“不能不受惩罚”[15]:牛顿蔑视它,其“在晚年也热衷于注释《约翰启示录》”[16],成为“虔诚的信奉正教的基督教徒”[17];华莱士等人蔑视它,“竟似乎变成了从美国输入的招魂术和请神术的不可救药的牺牲品”[18]。因此,要“学习以往的哲学”(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等),“仔细地研究一下辩证哲学”[19],“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高思维能力”[20],加强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20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复杂性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在古代可以追溯到希腊和中国,在近代可以“追溯到莱布尼兹,追溯到尼古拉和他的‘对立物的统一’,到帕拉赛塞斯的神药,到维科和伊本-卡尔顿的认为历史是文化实体或‘系统’的一个序列,到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21]。其中包括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关于“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22]思想,德谟克利特关于“宇宙是个大系统”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23]的思想,古代中国《易经》等文献关于自然界由“阴阳”和“五行”构成的统一的、“自发的有组织的世界”[24]的思想。近代狄德罗主张自然界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物质的总体,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霍尔巴赫认为自然界是由“不同的物质”和“不同的运动的组合而产生的一个大的整体”[25],康德主张系统具有内在目的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于其内在目的)、自我建造性(系统可以内在地扩充增大)和整体在先性(系统整体先天地规定了其整体的内容及其要素的位置)等特征[26],黑格尔主张系统通过整体和部分、部分和部分之间的矛盾作用进化发展,马克思运用系统论思想研究人类社会的结构及其演化规律,恩格斯主张“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27]。

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系统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不可逆地演化着,进化是系统以对称性破缺为路径的有序化过程,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机制;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循环循环过程。系统自然观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演化性、广义性等特点。

系统自然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它强调了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和系统的客观实在性,论述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类型和特征及其非线性作用机制,否定了机械唯物主义将物质实体化和机械化的观点,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它强调了自然界系统的循环演化性,论述了演化的本质、特征及其机制,否定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决定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它把时间从一个外部参量转变为自然界系统内在属性,强调了自然界系统结构中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论述了时间、空间和系统演化的关系,否定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绝对时空观,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时空观。第二,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它不仅注重认识作为部分要素的实体,而且注重认识这些要素实体之间、它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了从认识物质实体到认识系统关系的转变。它运用系统方法(如整体优化方法、系统工程方法等)研究系统的性质、特征、结构及功能、演化等,以系统思维方式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思维方式,并通过推动跨学科研究,促进了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融合、统一。第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它从系统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是一个系统关系,其中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作用的,从而超越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达到了对人与自然界价值关系的辩证认识。第四,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它主张人和自然界的实践关系是一个系统关系,实践系统因受自身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而演化着,并决定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演化,从而在认识天然自然界和社会自然界、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方面实现了辩证统一,即实现了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二)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人工自然观的思想渊源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关于“床”和“人工产品”的概念[28],亚里斯多德关于“人工产物”或“人工客体”的概念[29];中国古代关于“制天命而用之”的“勘天”思想[30]和“人工”或“人力”(人类创造自然的能力)、“百货”(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品)、“百工”(制造器具的工匠)等概念和思想;近代培根主张“在物体上产生和添加一种或多种新的性质”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把具体的物体转化”[31],霍布斯主张人既属于自然物体有属于人工物体,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32],黑格尔论述了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人化自然界”、“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和“人类学的自然界”[33]的思想。

人工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界,它具有目的性、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来源于天然自然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它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又遵循其特殊规律,并在总体上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环演化着;正确认识技术的经济和生态价值,采用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研究开发和应用生物和生态技术,创建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型的人工自然界。人工自然观具有主体性、能动性、价值性等特点。

人工自然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它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充分论证了自然界的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超越了认识自然界的范围,拓展了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它实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它论证了创建人工自然界历程中的主体和客体、能动性和受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辩证关系,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思辨论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辩证统一,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能动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特征。第三,它有助于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统一。它不仅论证了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对人类创建人工自然界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反思性批判,强调了人工自然界的生态化及其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创建人工自然界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社会规律,还要尊重人文价值,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自然界及其和人类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是:古希腊人海波克拉提斯论述了植物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阿纳克西曼德猜测“人来自不同种类的动物”[34],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类从土中生成”[35],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人是起源于动物的“最聪明的动物”[36],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其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古代中国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界之间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近代斯宾诺莎主张人的主观感情、欲望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卢梭指出:“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自由并没有带来人的自由,技能的进步并不伴随着道德的进步。”[37]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38]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改革造成人和自然界相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通过实现自然主义(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道主义(即主张人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真正解决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39],实现共产主义。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自然观具有全球性、批判性、和谐性等特征。

生态自然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行为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并未像目前这样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他们虽然对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自然观思想,但是,当时处于描述阶段的生态学没有为他们批判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生态自然观以现代生态学尤其是人类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针对全球生态和环境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并强化了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第二,它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自然观强调的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内的人类主体论、追求的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以及对人和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系统认识和处理方法等都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相一致。生态自然观所关注的人的自然界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它为科学发展观的制定和落实提供了理论前提。第三,它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的社会文明,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生态自然观强调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文明,而自然生态文明是社会生态文明的基础,因此,生态自然观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关系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并促进其完善和发展。它们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中的三个形态,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这个主题展开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系统自然观为认识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理论和方法;人工自然观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其后果的反思和批判而发生变革并由此向生态自然观转向;生态自然观作为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最先进的一种自然观形态,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实践的、唯物的、历史的自然观,它是在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4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依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在自然观的总体形态上发生了变革;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是依据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具体的自然观领域上发生了变革。形成也好,发展也好,都依据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成果,不同的是,形成的是总体形态的自然观,发展的是具体形态的自然观。由于仅仅依据现代科学和技术,很难在总体形态上再形成全新的自然观,况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是在继承其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的,是继承性发展或者是丰富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41]。由此也可以说,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的人和自然界的实践关系相结合,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正在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5][7][8][14][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p385,p385,p366,p366,p399,p389.

[2][3]《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自然辩证法讲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p7,p7.

[4][日]坂田昌一.现代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J].自然辩证法杂志,1973(2).

[6][苏]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p395,p390.

[9][美]史蒂文·夏平.科学革命:批判性的综合[m].徐国强,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p15,p16.

[10][20][30]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p11,p3,p21.

[11][12][13][15][16][19][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407,p436,p436,p452,p442,p438,p514.

[17][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p32.

[21][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p8.

[22]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p208.

[23][奥]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m].转引自魏宏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p7.

[24][比]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m].曾庆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p57.

[25][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p17.

[26]颜泽贤等.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p23.

[28][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p388.

[29][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p44.

[31][英]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p106.

[32][37][38]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273,p244,p254.

[33][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193,p187.

[34][35][36]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p29,p126,p152.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6

关键词:形态学;工业设计;教学研究

1,工业设计专业形态学教育的必要性

形态学又名造型论,工业设计专业的全称为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形态学课程之于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勿庸多言。所谓产品造型设计,指用特定的物质材料,依据产品的功能而在结构、形态、色彩及外表加工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活动。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无论外观还是完全意义的产品设计或其它相关设计,都必须解决包括形态、色彩、空间等要素在内的基本造型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形态学是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贯穿于造型活动的始终。

现代造型艺术体系始于德国的包豪斯运动,它是以在科学而非个人感情基础上培养起来的视觉经验,将形式、色彩、肌理、材质等方面的训练及研究分离出来。这类造型训练作为包豪斯的重要基础课程,一直为后来的设计专业教育所采用,并不断取得突破。一方面更加紧密地与色彩、素描、构成等教学紧密衔接;另一方面更深入产品设计的各个角落,成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一条内在主线,是产品造型设计的核心课程。越来越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认为,应该把基础造型训练及相关理论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领域进行整合,并列为“形态学”课程予以讲授,以利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造型艺术的相关理论及手法。

“形”通常指物体外在的形状,“态”则是物体蕴涵的“神态”。因此,形态就是物体“外形”与“神态”的结合。在我国古代便有“内心之动,形状于外”,“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等论述,指出了形与神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形离不开神的补充,神离不开形的阐释;无形而神则失,无神而形则晦,形与神之间不可分割。只有将形与神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对事物完整而科学的认知。可见,形态要获得美感,除了要有美的外形外,还需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精神势态”,犹如历代中国画家在创作时所追求的那种境界-形神兼备。

形态作为形式要素之一,是形式的基础。形态学重点是通过外形把握其表现,即通过特点对观者所产生的心理效益去研究形态的“态势”或“生命态”表现,以设计上对形态注入感人的魅力为切入点。

形态是造型艺术即设计借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及满足人的视觉评价、使用需求的重要媒介之一。一个人、一个物件、一个色块、一个点、一条线,乃至一部分空间和空间中的一组物象,都具有形态性。

产品的形态是信息的载体,工业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如形体的分割与组合,材料的选择与开发,及构造的创新与利用等)进行产品的形态设计。借助产品的特有形态可以向外界传达设计师的思想与理念。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也往往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的某种信息来判断和衡量与其内心所希望的是否一致,并最终做出购买的决策。

产品的形态是工业设计的最终结果,设计师应增强对立体形态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形态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与永恒性,更加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形态,有目的地创造出新形态。由此看来,开设形态学课程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形态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产品造型形式美原理及其表现特征

产品造型设计的美与一般造型艺术的美在有着共性的基础上亦有其特异性。一般造型艺术的美是一种纯自然的美,它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只要被少数知音所了解便可以视为成功。但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美必须满足某一特定人群的大多数需要。

因此,工业造型设计不能以设计师个人美学好恶来取舍,它应以满足大多数消费对象为前提。基本的美学原则为大多数人接受,设计师只有根据这些基本原则去延伸和扩张,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设计效果。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必须满足造型美观、方便使用、节约材料、便于加工、满足功能需求、符合市场流行趋势等要求。

产品的形态美是产品造型设计的核心,它的基本美学特点和规律,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统一与变化、对称平衡与非对称平衡、分割与比例(包括数学上的等差级数、等比级数、调和级数、黄金比例等强调与调和、错视觉的应用等。

工业设计师应在变化与统一中求得产品形态的对比和协调,在对称的均衡中求得安定和轻巧,在比例与尺度中求得节奏和韵律,在主次和同异中求得层次和整体。通过对比表现产品的形态差异性,突出产品造型重点,从而获得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协调使产品形态间呈现相互渗透的和谐艺术特征;通过均衡使形态各部分之间在距离长短、分量轻重、体量大小上都不完全相同,产品形态的局部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平衡感;通过节奏和韵律则表现产品形态的连续交错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特点。

产品的形式美特征表现有:a.体量感,包括体积感和量感(物理量感和心理量感);b.产品的动感,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就蕴涵着动;c.秩序,从产品形态变化的各种因素中寻找一种规律和统一性;d.稳定感,包括产品在物理上和视觉上的稳定;e.产品形态的独创性,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产品形态的新颖感、结构材料的新颖性和产品主题内容的新颖性。

3,工业产品形态要素设计拓展

从设计的角度看,形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形式来体现。产品的形态总是与其功能、材料、机构、结构等要素分不开,人们在评判产品形态时也总是与这些基本要素联系起来。产品形态是功能、材料、结构、机构、色彩等要素所构成的“特有态势”给人的一种整体观赏形式。

1)形态与功能。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玉厄无当,不如瓦器”,说明再贵重的盛酒玉器,如果没有底连水都不能放,其价值还不如普通的瓦器。可见,我们先辈很早就意识到实用功能在容器造型中的价值。产品的实用功能要素是决定产品形态的主要要素。进入包豪斯时期,“功能决定形式”的设计理念更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物质的极大丰富,产品的功能不再仅指使用功能,出现了极大的延伸和发展,还包括审美功能、文化功能等。利用产品的特有形态来表达产品的不同美学特征及价值取向,让使用者从内心情感上与产品取得一致和共鸣。当今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不仅要充分重视产品的功能,更应树立长远的生态学观念,以“绿色设计”为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充分运用“形态契合”和“形态组合排列”等原则,进一步探索以形态特殊结构扩大功能价值,最大程度地节约材料、空间,减少资源投入的可能性。

2)形态与材料。材料是制造产品所耗用的物资,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从设计角度来看,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及视觉性能特性,才能在设计中合理、科学地加以使用。应当在熟悉各种材料物理的、化学的、视觉的三方面综合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加工、使用等因素全面衡量成本、价值、形态结构、美感等关系,科学合理地选择材料,从而最佳地发挥材料的性能特征。既善于利用各种新型材料,也要加强对传统材料的发掘再利用,建立新型的形态与材料观。

3)形态与结构。物体要保持自己的形态,就需要有一定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来支撑。即使最简单的产品,也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大自然是人造物体结构产生的基本源泉。要认真深入地观察自然,分析和研究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地优秀结构实例。在设计中要注意分析结构中材料的基本连接方法,包括滑接、榫接(铰接)和刚接三个基本类型,要研究材料结构与形态结构的关系,与结构稳定的关系,与受力方向的关系等,努力探索设计新结构形式的可能性。

4)形态与机构。机构是人为物体的组合,且各物体之间存在确定的相对运动,通过机构可转换机械能或做有用功。机构作为整个产品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除直接满足和实现产品基本功能外,对改善和扩展产品功能也起作用,并最终影响产品的形态。机构设计合理与否,将影响到产品的操作性能、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等。工业设计师要了解常用的机构,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还要了解螺旋、齿轮、带和链等基本传动机构。同时,又应注意研究与分析生物机构,抽取其主要机构原理和特征开展仿生机构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节约能源,并利用新的设计去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

5)形态与数理。数理要素对形成产品的形态美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数是宇宙的基础。数的秩序也是形式美的基础,正确把握产品形态中的数理关系,是产品形态设计的重要条件。尺度比例是数理要素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产品形态的美感程度。尺度比例受到人们使用产品时生理和心理方面适应性的制约,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开发运用在不断影响现代产品的形态和人们对传统产品比例尺度的观念。

6)形态与视知觉。产品的知觉形态,人们主要是通过视觉与触觉来感受的。视觉信息是人类的主要感觉来源,因此,对视觉的研究成为所有感觉通道研究中最透彻的一种。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当客观刺激物之间存在某种差别时,一部分刺激物才能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另一部分刺激物体则成为背景。这也是认知图形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可以感到的清晰的浮现出来的部分叫图形,感到不清晰而退隐的部分称为背景(底)。在产品设计中无论对平面还是立体的处理,经常会遇到视错觉现象。因此,错视成为了设计中令人注目的课题,引起设计师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兴趣。其中的线段长短错觉、角度大小错觉、面积大小错觉、、远近错觉、、高低错觉、、分割错觉、、移位错觉、、对比错觉、、残像错觉、以及幻觉等都对产品设计的各部分形态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7)形态与色彩。色彩的发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视知觉,需要光眼神经的过程,人才能见到色彩。人对色彩与形状的反应同人的年龄、个性、情绪有关。色和形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实现色和形统一,整体和局部匀称、协调,才能引起美感。总的来说,工业产品的色彩要纯净、和谐、简洁,既富于装饰性,又能展现产品的功能和形态特征,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符合经济的原则。工业产品的色彩运用还应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与艺术造型相结合、流行色与时代感相结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满足人机协调的要求、满足作业环境的要求、满足“色”与“形”协调统一的要求,符合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的爱忌,等等。

8)形态与自然、科技和社会。形态与自然主要体现为对称的观念及在多领域的渗透;形态与科技和社会则体现在当按某种计划或构想进行具体物的造型时绝不能仅仅靠塑造技术,而是技术、形态和思想缺一不可,即使技术也须从技法、技术和技能三个方面来考察。任何造型物都与材料及加工技术密切相关。优秀的产品都能充分展现出材质的特性,当然任何材料对于造型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总是有效利用自然材料,采取适当的加工方法,创造适于生活和环境的物品,况且这些材料及加工方法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改良丰富,并一代一代继承下来逐步形成自己的风貌。在有效利用传统从事造型活动的同时,还要考虑合乎社会要求的创新设计,这是尝试利用自古以来的技术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造型方法。同时,风尚不但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也与产品造型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引起设计师重视。

4,培养新形态观

工业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好的设计并非只有漂亮地外观,蕴涵的科技、人文、市场及环境等因素,也要通过产品的形体而体现。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的爱好,都成为作用于产品设计的“外力”,使产品呈现出日益丰富的形态变化。

工业设计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积累设计经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在工业设计中,产品立体形态的创造有一定规律可循。大自然是天然形态的创造者,千万年来,在大自然伟力作用之下造就了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形态,其中不乏美的形态,在构造和材料方面也非常科学合理,还有人们至今尚未认识但有利于改生存条件、调节社会机能的系统。人类在改造自身生活环境、创造生活形态的同时,必须从自然物和从大自然获取设计灵感。通过对蕴藏在自然界美的要素和天然神奇的形态结构的发掘和汲取,进一步提炼和加工成人们创造具体实用形态时的基本元素。同时,通过对自然界大量科学合理形态要素的吸收,和对自然形态机能系统特征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而恰当地运用到机械结构的传动与运输、信息的发射与传播,及社会生态系统工程的运行与操作等方面。

时代在发展,作为始终以物质的实质性形态而展现的产品从物质形象上不断地表现着时代的活力。开拓产品形态,不仅从产品的功能上开展,还应体现时代脉搏的跳动。对于工业设计师来说,只有“师法自然”,不断从大自然吸取营养,用平等的观念对待自然,勇于探索未知世界,才能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不断在设计实践中创造出科学合理的产品形态。见人所未见,创人所未有,保持清醒的设计意识和对设计语言的准确把握,在产品开发设计中“敢为人先”,将各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观念转化为产品形态,以产品实体促进社会的发展,以产品实态构成开辟具有新时展价值的产品形态。

参考文献:

(1)刘国余,沈杰,产品基础形态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7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科学发展观;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072-05

一、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结构合理性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和一种方法论,从哲学观念的更新出发,借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安全等现实目标,最终实现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四位一体。经济结构既包括生产力结构,又涵盖了生产关系结构,而生产力结构包括产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的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和消费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则主要指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合理性也就是指产业结构等上述一系列结构合理性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综合平衡,是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安全等诸多现实目标的关键性指标和现实依据,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存在和现实载体。所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也必然对经济结构合理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经济结构合理性要以持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

速度、效益、质量和结构的协调统一是经济结构合理性的直接表现,其中,效益又是统筹速度、质量和结构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持续的效益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质量以及各种结构的综合平衡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缺乏持续提高效益的经济增长,必然是片面的、割裂的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安全等现实目标的实现最终也将成为泡影。事实上,这种有增长无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和非集约型的,其后果必然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日益对立和尖锐化。因此,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经济结构合理性必然要以一定的、持续提高的经济效益为现实“抓手”,把科学发展的理念有机融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中,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合理结构保障效益提高的持续性,从而实现速度、效益、质量和结构的统筹兼顾,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实践保障。

(二)经济结构合理性要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结构合理性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践上表现为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内在地要求经济结构具有自我平衡、自觉优化的合理性。经济结构只有达到了合理性,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才能切实可行。同时,内生于经济结构合理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实现,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因此,经济结构合理性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载体和实践依据,必然要反映这一基本要求并切实可行地把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其衡量指标予以强化。

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强劲,但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薄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点。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扫清了前进障碍,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大大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效度。因此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是经济结构合理性的根本内容,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经济结构合理性要以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

一方面,经济结构合理性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层面的具体体现,满足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其必然实现的内在目标和必由之路;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合理性是建立在高级化基础上的合理化,是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合理化,是统筹解决了因片面追求GDp增长所引发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匹配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出口依赖等矛盾的合理化。科学发展观指明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道路,而践行科学发展观则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来服务、保障、巩固和提高已有的成就。经济结构合理化就是确保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抓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直接、有效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水平和高度。

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结构合理化必然要以满足科学发展的所有要件为追求目标,而全面、协调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衡量依据。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结构,也必然要满足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衡量依据。因此,经济结构合理性也包涵了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追求目标。只有经济结构实现了全面和协调,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贯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四)经济结构合理性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

以人为本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结构合理性也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点,把经济增长、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等一切环节有机地纳入人的幸福指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割裂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有机联系的经济结构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背离了践行科学发展的初衷。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内在地统筹起来,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发展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结构合理性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给践行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制约和挑战。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当前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匹配等几个方面,对践行科学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挑战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3260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庞大但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匮乏,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行业和企业占比过大,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正向增长的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指标,现代服务业发展尤其滞后,在质和量上都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就业结构、收入结构、资源配置、产品结构、城乡结构、区域发展、贸易结构等诸多方面的非均衡,从而引起经济增长、社会协调、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增长、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对滞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贸易失衡问题突出,科学发展难以为继。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及其引致的一系列结构失衡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严重桎梏。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落差、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以及东部与中、西部间经济发展“鸿沟”、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发展差距等。这些差距的存在既是改革开放后长期推行重点倾斜、优先发展的非均衡战略的结果,也是区域间不同的资源禀赋差距使然。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落差。改革开放后,在优惠政策、资源投入的重点倾斜下,沿海地区取得了飞速发展,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落差明显。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9年广东为39081.59亿元,约为宁夏(1334.56亿元)的29.28倍,约为甘肃(3382.35亿元)的11.56倍或贵州(3893.51亿元)的10.04倍。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2009年江苏为44232元,约为贵州(10258元)的4.3倍,约为甘肃(12852元)的3.4倍或云南(13539元)的3.2倍。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巨大反差,吸引着内地发展急需的人才和资本竞相向沿海转移,进一步制约内地经济发展,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间的差距,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2.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鸿沟”。按照行政省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区域经济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尽管中、西部地区最近发展增速很快,但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的差距仍在逐年递增,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发达的阶段,经济总量比较大了,即使发展相对较慢,也会拉大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鸿沟”的继存,不仅不利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阻碍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且不利于统筹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巩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影响自觉贯彻科学发展局面的形成。

3.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根源也有现实的原因。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70%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4%的东部沿海省市,基础设施的分布东、西部也有着较大差距。这种极端悬殊的经济基础,造就东、西部省际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起点,改革开放后特殊的政策倾斜更加大了这种差距。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导致劳动力配置、市场结构、收入结构、产业结构的扭曲,从而出现“购票难”、“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等一系列矛盾现象。200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这种非均衡发展模式存在不可持续等诸多弊端,阻碍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

(三)城乡二元结构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挑战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我国城乡差别的主要原因,其核心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二元化。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约为3.13∶1,较2010年的3.23∶1略有缩小。从绝对差距看,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4833元。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落差,一方面迫使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进城市寻找机会,另一方面导致部分大学生宁愿“漂”在城市等待机会也不愿扎根农村。广泛存在的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农村人才极度匮乏,农业生产力增长缓慢,从而拉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差距,最终会动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不匹配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挑战

传统发展观单纯地强调经济增长,片面地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发展归结为物质财富增加的过程,错误地将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从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筹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异化。这种传统发展观混淆了发展的手段和目的,导致发展观的价值混乱。发展的目的性价值在于“以人为本”,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就会背离社会进步、生态和谐的正确方向,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人也会被异化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

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实现“五个统筹”为基本手段。这就要求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匹配度作为评价科学发展观践行程度的客观现实指标,将消除绝对贫困、收入分配合理化、就业机会均等化、中小企业发展能力、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社会稳定、文化发展等指标有机地纳入其中,让最广大民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包容性发展。

三、调整经济结构是践行科学发展的现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全方位涵盖了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机理,践行科学发展观要立足于自身的现实禀赋,寻找实现国家发展整体构想的现实切入点。经济结构作为联系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中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想中介和物质基础。只有切实调整了经济结构,践行科学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由发展自主性向自觉性的转变。

(一)调整经济结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我国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是关于发展思想的哲学观念更新,是指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的理论武器只有借助于一定的现实中介并自觉地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发挥巨大价值,才能转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经济结构作为协调经济、社会、人口与自然的中介环节和物质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经济结构只有自觉调整达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合理性,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科学发展的成果才能得以巩固和深化。

然而,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尚未有机地协调起来,现有经济结构距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低级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生态恶化等矛盾依然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结构不合理矛盾的现实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夯实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以合理的经济结构保障科学发展目标的自觉形成,以合理的结构引领社会、人口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事实上,只要经济结构实现了科学发展的合理性,社会、人口和自然的合理性发展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实现的基础和可能性。没有经济结构合理性的物质基础,践行科学发展观就会流于形式和口号,科学发展的局面也不可能自觉形成。从这种意义上讲,调整经济结构以达到合理性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环节,这不仅关系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实现科学发展的宽度和高度。

(二)调整经济结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抓手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一切矛盾的综合反映,是科学发展水平低下总因素的现实表象。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彻底转变,科学发展水平最终也难以提升。自从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就已形成共识,但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践行科学发展观依然任重道远。究其原因,“病根”在于总量偏好、GDp崇拜的传统发展思路和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顽固性存继,科学发展理念尚未真正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以调整经济结构为现实抓手,在科学把握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相互作用的规律中,扩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宽度和高度。

1.及时抓取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产业结构调整机遇期,重点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单一化、低级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导致劳动力市场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生态恶化等矛盾最直接的现实根源,更是阻碍科学发展水平提升的根本桎梏。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抓住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力图以合理性的产业促使科学发展的自觉形成。

2.加大对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重点建设基础设施、扶持基础产业和事业,增强农村等欠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整体素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农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是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长久之策,也是实现区域协调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农村和农民素质的切实提高,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就不可能消除,城乡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局面也不可能真正形成,科学发展最终也难以达到应有的宽度和高度。

3.增强科技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欠发达地区和落后产业的优势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均衡发展。生产力的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基础前提,而生产力的均衡发展归根结底是资源配置均衡的结果。事实上,导致当前我国科学发展水平低下的所有结构性矛盾,也是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结果。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结构性矛盾等就必然要改变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加大农业、农村、农民等自身优势资源的培育,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调整经济结构是巩固科学发展成果的有效手段

调整经济结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科学发展成果的有效保证。处于合理性状态的经济结构会自觉促使各种彼此协调的比例关系相对固化和惯性发展,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科学发展稳态。这种稳态一旦形成,除非受到重大的外在干扰,一般在相当长时期会保持相对稳定。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合理性,是实现这种稳态的必由途径,是巩固科学发展成果的有效手段。以经济的结构性稳态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高境界和最优愿景。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调整经济结构并不是践行科学科学发展观的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顾松年.论科学把握“调”与“转”的关系[J].现代经济探讨,2010,(6):5-7.

[2]王林生,梅洪常.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4):77-83.

[3]陈东升.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的变化[J].当代财经,2011,(2):9-10.

[4]陈武元.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J].思想研究,2005,(7):107-111.

[5]李健.关于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41-144.

[6]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沈丙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严国萍.科学发展观与“保增长”战略[J].哲学研究,2009,(7):111-117.

[8]卜燕.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0,(4):35-37.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8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5]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0,(4).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9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5]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0,(4).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篇10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城镇建设首先要对城市的功能进行定位,生态城镇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建设规划要以完善的地质环境资料为基础,从设计以及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进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城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人口、交通、法律等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改善城市能源结构,鼓励绿色洁净资源开发,推广使用轻质环保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构建一个节约型的生态型城镇。

1、生态城镇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1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城镇建设就是建设融入自然,使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良性循环和健康进化,创建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态城镇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人性化和情景化,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科学规划城市整体环境,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优先考虑在人工环境中,保护城市自然环境。

1.3因地制宜的原则

生态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在城市建设中,应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不同的人文环境条件,更多地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完善城市景观结构,提高城市整体的生态效益。

2、生态城镇建设的基本要求

2.1满足居民生活需要,自然经济平衡发展

生态城镇建设是要以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为前提,要使人与自然相和谐,抛弃破坏自然的开发政策,通过立法保护城市地质环境,让自然能在城市边缘自由演替和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技术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系统调节和设计生态城市,使城市的功能与当地生态条件发展相适应,形成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城镇建设的共生结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基础,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2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注重产业基础的建设

生态城市是生态良性循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人类住区形式,只能在产业基础的建设比较完善,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建设生态城市,需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考虑整个城镇的区域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节约资源和能源,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互统一,这才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发展生态经济,以要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生态旅游服务业,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努力寻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淘汰落后生产力,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功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注重城镇景观设计,增加城镇的宜居性

城镇住宅区生态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城镇的景观价值,进而可以提高其经济价值。良好的城镇景观设计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宜居住,是否具有节约和生态功能的关键指标。城镇住宅区景观设计的观赏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购买意向,城镇绿化应遵循节约和生态的原则,一次投入,多年受益,实现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城镇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态化建设实践也在不断深入,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城市建设要有前瞻性的理论作为指导,进行创造性的规划设计,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改变当前的城市规划理论,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实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科技水平、意识观念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发展。所有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以自身的浓厚的人文环境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遵循节约和生态的原则,学习国外先进的生态建设经验,提高城镇环境规划及设计水平,合理引导和大力发展生态型城镇建设,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生态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林海,生态城镇:西部城镇建设的必由之路,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

[2]黄秋燕.严志强.钟开田.石倩.县域生态城镇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4)

[3]赵月、葛长银,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杨建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城市规划,2008(1):44-49.

[5]粱尚敏,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J].现代财经,2002,(8).

[6]罗长阳,浅析小城镇生态型建设的构想[期刊论文]-魅力中国2010(33)